一、截瘫病人反射性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颜霞,杨楠楠,何娟娟,宗华静,孟祥会[1](2020)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截瘫的预防及护理》文中提出总结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截瘫的预防及护理,包括加强对截瘫并发症及康复训练的学习,给予精心的基础护理,肢体康复训练,加强心理训练,预防各种并发症等措施。结果,截瘫患者卧床期间,无压疮和外源性感染发生,截瘫患者预后生存质量提高。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截瘫并发症多且严重,积极预防和精心康复护理是有效果的。
温凤鸾[2](2019)在《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的构建》文中认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多发病突然,有着高并发症、高致残性,且预后较差,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医疗、社会负担。康复训练能显着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是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无法有效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如何满足患者康复需求是医护人员重点关注问题。众所周知,康复需求可通过科学方法调查、检测和评估而来。调查显示,临床上康复需求评估工具较少,且缺乏科学性,针对康复需求的健康指导手册更是鲜有,因此,寻求一个科学的康复需求评估工具,并在其基础上构建康复指导手册极其具有实用价值和创新性。本研究在文献研究、质性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临床观察形成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SCI患者康复需求问卷,以该问卷为评估工具,对SCI患者康复需求现况进行调查,经查阅文献、专家共识,构建《脊髓损伤(SCI)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并验证该指导手册临床实用价值。研究目的1.构建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评估问卷,对SCI患者康复需求现况进行调查。2.构建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3.验证SCI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的临床实用价值,为临床SCI患者康复需求的评估和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的构建(1)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条目的形成采用质性研究,对2018年01月~2018年06月入住康复科的20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情况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访谈内容进行资料的提取、分析,结合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和临床观察,形成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初始条目。(2)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条目的修改和确定运用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10名患者小样本预实验的方法,根据专家意见和预实验结果对问卷维度、条目进行论证、修改、整理,最终形成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为后续指导手册的构建提供评估工具。2.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的构建(1)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现况调查选取扬州市三家医院在2018年5月~2019年01月期间入住的300名脊髓损伤患者,运用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对SCI患者康复需求现况进行调查,并对需求之间的差异进行探索和分析。(2)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的构建基于前期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现况调查,通过查阅文献、参考指南,形成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初稿,运用专家共识法,对手册框架、内容进行修订、论证,最终形成《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3.奥马哈问题分析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临床实用性验证选取2019年02月~06月入住康复医学科的64例脊髓损伤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构建的SCI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进行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100量表评分(WHOQOL-100)、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情况。研究结果1.构建了条目清晰、科学性较强的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框架,对质性访谈内容深度剖析,反复分析、归纳、提炼、萃取患者资料、凝练问卷主题,结合临床观察、德尔菲专家咨询、小样本预实验,构建了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该问卷由三大部分组成:①患者一般资料;②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由环境(3个条目)、社会心理(4个条目)、生理(9个条目)、健康相关行为(7个条目),共4大维度23个条目;③健康指导方式的选择。2.构建了《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通过对300例脊髓损伤患者需求现状调查,结合文献查阅,临床观察、专家意见,构建了以康复需求为导向的《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该手册由绪论、脊髓损伤基础知识介绍、康复需求内容指导、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健康需求问卷表四大部分组成。3.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利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对脊髓损伤患者干预3个月后发现,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泌尿系统结石、便秘、尿潴留、深静脉血栓(DVT)总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25.00%(P<0.05);干预后两组ADL评分、WHOQOL-100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实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87.50%、87.5%)高于对照组(59.38%、54.17%)(P<0.05)。研究结论1.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构建的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具有体系结构清晰,条目全面科学的特点,能够较准确评估患者康复需求;2.以患者康复需求为导向,基于专家共识构建的《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手册的应用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发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且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士工作热情。因此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构建的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健康指导手册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马莹[3](2018)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3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常规护理及基本膀胱功能恢复锻炼,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取间歇导尿方法进行膀胱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膀胱功能恢复良好患者24例(77.42%),明显多于对照组的5例(15.63%),建立反射性膀胱30例(93.75%),8周内自主排尿患者10例(31.25%),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需长期导尿患者7例(21.88%),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例(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尿道感染率(90.32%)及再入院率(25.81%)均显着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导尿能够有效促进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使用价值。
巨宝兰,杨艳平,曹琼[4](2016)在《脊髓损伤患者反射性膀胱功能训练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反射性排尿功能,减少留尿导所引起的并发症,为脊髓损伤患者解决尿潴留问题,延长其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我科132例截瘫患者分阶段,联合应用无菌间歇导尿、膀胱区脉短波及针灸治疗,为患者重建反射性膀胱。结果132例截瘫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均在4周内训练成功反射性膀胱。结论反射性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曹俊玲,安林芝,余飘[5](2014)在《脊髓损伤泌尿系统并发症预防及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提高脊髓损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方法:通过对并发症的预防及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结果: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使留置尿管病人拔管率达91.55%;(2)80%的患者感知尿意、忍尿时间改善满意;(3)90%的患者每次尿量、排尿次数改善满意。
陈燕群,谢小兰,韦贞决[6](2014)在《间歇导尿联合艾箱灸对脊髓损伤截瘫病人膀胱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间歇导尿加艾箱灸对恢复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病情基本相同的脊髓损伤截瘫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间歇导尿技术进行护理,观察组予间歇导尿联合艾箱灸气海、关元穴,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容量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间歇导尿加艾箱灸气海、关元穴对于促进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高敏,杨雅琦,张彩云[7](2013)在《脊髓损伤病人综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文中指出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后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骨折脱位,移位的椎体向后或骨片突入椎管,可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受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称完全性截瘫,部分丧失时称不完全截瘫[1],两者均可导致膀胱和排尿功能障碍,病人因尿潴留而需在一段时间内留置尿管。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脊髓损伤病人进
杨淑艳[8](2012)在《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及其临床效果,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尽早拔除尿管、力争减少尿路感染。方法:对21例脊髓损伤的患者通过留置导尿期的训练,手法排尿期以及反射性排尿的训练等相结合,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疗效。结果:在3周内拔管者6例,26~55天拔管者15例。17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手法排尿者3例,伴有尿失禁者1例,需配合假性导尿。尿管留置时间缩短、尿路感染率降低。结论:利用留置导管按膀胱容量进行排尿的方式,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达到接近生理状态,促进脊髓低位中枢与大脑间的联系,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早期对膀胱功能进行积极康复功能训练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顺利排尿。
李丽[9](2012)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构建合理的以项目时间为框架的标准住院流程即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引导医务人员根据标准的临床医疗护理的顺序开展工作,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减少资源浪费,保证医疗质量。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可使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及时、规范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该临床路径的构建最终为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在文献回顾(查阅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Pubmed、Spring、Science、EBSCO等数据库中大量相关文献)、病历回顾(回顾骨科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诊断为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相关信息)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临床资深专家意见和建议制定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及各项护理方案草案。2、根据相关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采用特尔斐专家咨询法(Delphi法),通过对专家的意见征询,对入路径标准、出院标准、路径实施效果评价指标、该临床路径内容及各项护理方案内容等进行一致性意见。最终确定切实可行的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和七个护理方案。3、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该临床路径效果进行验证。把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上海两所三级综合性医院骨脊柱科和骨创伤科诊断为创伤性脊髓损伤并行减压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单双号按照入院时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住院号是奇数的患者为常规医疗护理组,住院号是偶数的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组;把前期回顾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的所有病例随机抽取30%作为历史对照组;将三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时间、术前等待天数、住院费用及医疗质量等信息进行比较;同时对临床路径实施组和传统医疗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收集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对患者基本情况使用描述性分析,对效果评价的单因素指标符合方差分析的条件时,使用方差分析;当不符合方差分析的条件时,使用非参数检验。对于率或构成比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使用Topsis法对效果评价的多指标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显着性检验水准a=0.05。结果:1、通过文献回顾、病历回顾以循证为基础制定了以项目-时间为框架的科学、合理的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和相关的护理方案。2、通过Delphi法,集专家集体智慧,对咨询内容各条目进行筛选、判断,最终确定标准住院时间为10天,术前住院时间4天,术后康复时间为6天的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7个相关护理方案。3、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检验该临床路径实施效果。通过单指标效果分析,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在住院天数,术前等待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从样本均数比较可见路径组较传统组和历史组术前住院天数分别缩短0.39天和1.71天;住院天数分别缩短0.22天和4.91天;住院费用分别减少4080元和4857元。通过Topsis法对三组的多个指标综合分析,临床路径组优于传统医疗护理组和历史对照组。4、患者满意度评价分析,临床路径组与传统医疗护理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些单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患者对护士的沟通能力评价、术前等待时间、医疗辅助科室的满意度、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的介绍、检查是否及时的满意度、手术后疼痛处理满意程度以及出院后康复指导等方面优于传统医疗护理组(P<0.05)。5、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析,临床路径组与对照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知识掌握程度的某些方面,如对饮食及营养的重要性、压疮预防的重要性及处理、尿路感染的预防方法、术前呼吸训练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深呼吸、咳簌的要点与重要性、疼痛的汇报和缓解方法、出院后各种并发症预防的方法与重要性等,路径组患者掌握程度显着优于传统对照组(P<0.01)。6、两组患者在褥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脊髓再损伤、便秘和腹胀、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差异。7、对该临床路径实施中的变异进行详细的分析,变异原因有疾病本身、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节假日影响患者按照路径程序进行。结论:本课题在病历回顾、文献回顾,并以循证为基础构建了标准住院时间为10天,术前住院时间4天,术后康复时间6天的创伤性SCI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及7项护理方案;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本路径和护理方案进行修订,并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通过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本路径效果进行验证,临床路径的实施使SCI患者围手术期平均住院时间较以往缩短4.91天、较同期对照组缩短0.22天;平均住院费用较以往减少4857元、较同期对照减少4080元;本路径的实施保证了医疗质量,并且保持在较优水平。提高SCI患者围手术期的满意程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陈爱群[10](2012)在《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护理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脊髓损伤所导致的瘫痪是一种严重的残疾,轻者丧失劳动能力,重者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脊髓损伤患者在早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造成后期难以冶愈的后遗症。所以对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尤为重要,本文就这个问题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上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二、截瘫病人反射性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截瘫病人反射性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截瘫的预防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护理 |
2.1 症状护理 |
2.1.1 排尿障碍护理 |
2.1.2 皮肤肢体护理 |
2.2 预防肺部感染 |
2.3 促进排便 |
2.4 康复训练 |
2.4.1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
2.4.2 构音障碍 |
2.4.3 吞咽障碍 |
2.5 心理护理 |
3 小结 |
(2)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第三节 理论框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六节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的构建 |
第一节 需求问卷初始条目的形成 |
第二节 需求问卷的修改和确立 |
第三章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的构建 |
第一节 SCI患者康复需求现况调查 |
第二节 健康指导手册的构建和修订 |
第四章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的试用研究及效果评价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本研究局限性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脊髓损伤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医学伦理审批报告 |
附录二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专家询函表 |
附录三 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问卷调查表(终稿) |
附录四 SCI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初稿 |
附录五 SCI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终稿 |
附录六 患者满意度问卷表 |
附录七 护士满意度问卷表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3)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干预措施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情况对比 |
2.2 两组患者尿道感染率及再入院率对比 |
3 讨论 |
(5)脊髓损伤泌尿系统并发症预防及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并发症 |
3 功能康复 |
4 无创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
(6)间歇导尿联合艾箱灸对脊髓损伤截瘫病人膀胱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2.1两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见表1) |
2.2两组病人泌尿系感染情况(见表2) |
3讨论 |
(7)脊髓损伤病人综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训练方法及护理措施 |
1.2.1.1 心理护理 |
1.2.1.2 训练方法 |
1.2.1.3 反射性膀胱训练 |
1.2.1.4 反射性排尿训练 |
1.2.2 观察指标 |
1.2.3 评价指标 |
1.2.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国外临床路径的发展与现状 |
(二) 国内临床路径的发展与现状 |
二、 选题依据 |
三、 相关基础及理论 |
四、 研究目的 |
五、 研究内容 |
六、 研究设计和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拟定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 |
第二部分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修订并构建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 |
第三部分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临床实证与效果评价 |
一、 临床实证的目的 |
二、 临床实证的对象与方法 |
三、 临床实证的结果 |
四、 讨论 |
总结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10)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
2 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
2.1 预防肺部并发症 |
2.2 预防泌尿系感染并发症 |
2.3 压疮的预防 |
2.4 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
3 功能康复 |
3.1 急性不稳定期的康复 (损伤后或脊柱脊髓术后2~4周内) |
3.1.1 关节活动度训练 |
3.1.2 肌力增强训练 |
3.1.3 呼吸功能训练 |
3.1.4 膀胱功能训练 |
3.1.5 排便功能训练 |
3.2 急性稳定期康复 (不稳定期后至伤后10周左右) |
3.2.1 翻身起坐训练 |
3.2.2 坐位平衡训练 |
3.2.3 支撑移动训练 |
3.2.4 轮椅训练 |
4 心理康复 |
5 小结 |
四、截瘫病人反射性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截瘫的预防及护理[J]. 张倩,颜霞,杨楠楠,何娟娟,宗华静,孟祥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12)
- [2]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需求指导手册的构建[D]. 温凤鸾. 苏州大学, 2019(02)
- [3]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价[J]. 马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07)
- [4]脊髓损伤患者反射性膀胱功能训练护理体会[A]. 巨宝兰,杨艳平,曹琼. 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 2016
- [5]脊髓损伤泌尿系统并发症预防及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研究[A]. 曹俊玲,安林芝,余飘. 2014年河南省骨伤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
- [6]间歇导尿联合艾箱灸对脊髓损伤截瘫病人膀胱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 陈燕群,谢小兰,韦贞决. 护理研究, 2014(07)
- [7]脊髓损伤病人综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J]. 高敏,杨雅琦,张彩云. 护理研究, 2013(06)
- [8]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J]. 杨淑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16)
- [9]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D]. 李丽. 第二军医大学, 2012(09)
- [10]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护理进展[J]. 陈爱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