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一、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试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论文文献综述)

窦雪[1](2020)在《卡森·麦卡勒斯三部小说中的青少年形象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着名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以怪诞风格着称并且其作品描绘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种种图景。她对青少年的成长高度关注,并塑造出一批鲜活生动的青少年形象。同时,麦卡勒斯以其独特的创作艺术赋予其笔下青少年形象迷人的魅力。通过青少年形象的书写,麦卡勒斯为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的多元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崭新的活力。本文以麦卡勒斯塑造青少年形象最为典型的三部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婚礼的成员》和《没有指针的钟》为研究对象,从成长小说理论出发,将麦卡勒斯笔下青少年形象置于美国成长小说的文化大背景中,分析作品中青少年“分离—过渡—融合”的艰辛成长历程,并探讨作家塑造青少年形象的艺术手法,从而揭示麦卡勒斯青少年书写的意义与价值。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概述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及其创作,国内外有关卡森·麦卡勒斯作品的研究,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论文框架。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成长小说理论进行概述。本章主要介绍成长小说的起源、发展与定义,并进一步梳理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脉络,从而总结美国成长小说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第二章分析麦卡勒斯笔下青少年的成长之路。本章结合具体文本,着重探讨麦卡勒斯笔下青少年成长的困惑、成长的重要性事件以及最终成长的结局。第三章分析麦卡勒斯青少年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青少年怪诞的外貌和行为举止以及内心难以排解的孤独感体现了麦卡勒斯创作的哥特风格。同时,麦卡勒斯描写青少年的成长环境,经历事件以及青少年本身时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在叙事视角上,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限知视角进行交替转换,使得麦卡勒斯笔下的青少年形象更具感染力。第四章阐明麦卡勒斯青少年书写的意义与价值。双性同体的主人公,成对的成长主体以及主人公反成长的意识体现了麦卡勒斯对成长小说的大胆尝试。同时,麦卡勒斯也通过青少年形象书写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对美国南方糟粕文化的强烈批判。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成长小说是美利坚民族心态在文学上的反映,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麦卡勒斯小说中的青少年形象在继承美国成长小说传统基础上,对成长小说的主人公形象做了探索性的尝试。她与塞林格等同期优秀的成长小说作家共同揭开了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的序幕。同时,麦卡勒斯笔下的青少年形象包含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南方糟粕文化的强力批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陈莉[2](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提出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穆莹[3](2018)在《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比较文学视域选题,从文学类型学比较切入,选取“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和西方同类小说展开比较研究,力图兼顾“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译介和影响研究”。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大放异彩,诞生了鲁迅、老舍、张天翼、沙汀、沈从文、钱锺书等讽刺幽默大家、名家,使讽刺幽默小说成为了现代小说中的重要一支,是最有成就的小说类型之一。在西方,讽刺幽默小说也是源远流长。但迄今为止还只停留在单边研究和少量的个案比较研究,还没有从整体上、宏观上将中、西讽刺幽默小说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是一个缺憾。本文有感于此,力图在以往个体和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对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和西方同类小说的“双向阐发”和价值判断。其总体框架由“影响比较研究”、“平行比较研究”、宏观比较研究、微观比较研究以及翻译、传播、接受、影响、效果研究等共同组成。论文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西方讽刺幽默小说的发展历程、杰出成就以及在中国的翻译、传播、接受、影响状况。其中,19世纪的西方讽刺幽默小说对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影响最为明显。而20世纪西方的讽刺幽默小说,或与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同步,或晚于中国现代的讽刺幽默小说,它们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多在中国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后。因此,它们和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不可能构成“影响关系”,但可以展开“平行关系”的比较研究。第二章: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发生以及与西方的关系。包括亲缘关系、交叉关系、平行关系。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是怎样融汇了西方的喜剧智慧,从而实现了自身的艺术拓展的。其中,鲁迅与果戈理、契诃夫的高度契合,才使鲁迅由衷地倾向于果戈理和契诃夫,而不是托尔斯泰和高尔基。英、俄作家影响了、造就了作为幽默讽刺作家的老舍,狄更斯的幽默作品与老舍的幽默天性融合了。钱锺书的小说则较多地取法英法,这与钱锺书的经历及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第三章:从宏观上论述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同一性特征。在这里,将从写作类型、叙事方式、方法、喜剧的表达和笑的艺术等方面进行归纳和研究。指出在写作类型上,中、西都有写实和寓言两种类型;在叙事方式方法上,都有客观呈现和主观变形两种叙事方法;在喜剧表达上经常出现讽刺幽默与写实——揭露、漫画——夸张、反语——反讽、荒诞——怪异相结合的特征;在笑的艺术上都存在悲喜交融和含泪的笑等美学特性。进而探讨讽刺幽默小说共同的创作规律。第四章:从宏观上阐释中、西讽刺幽默小说所呈现的差异性特征。笔者认为,中、西讽刺幽默小说在平常与超常、写实与虚构、拘谨与放达、沉稳与飞扬、严肃与玩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生存环境、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心理心态等。通过这种比较,完成双向阐发,发现民族差异,实现对不同民族国家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第五章:从总体上研究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与启示。总结各自的长短优劣,完成对比较的双方的价值判断,从而加深理解,得出新的认识和结论,为未来的讽刺幽默文学创作提供借鉴。本文认为,中西讽刺幽默小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鲁迅所言:“法人善于机锋,俄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中国现代的讽刺幽默小说是重讽刺、轻幽默,重写实、轻想象,重客观、轻主观。其讽刺是真实有力的,幽默则是拘谨凝重的。和英美相比,幽默是不算发达的。我们多的是政治讽刺、世态讽刺、风俗讽刺、道德讽刺、乃至人性讽刺,少的是轻松的幽默、充沛的喜感和玩笑的心态。总结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长短优劣,我们还会发现,在西方,“游记体”的发达和“议论”的流行,这在中国现代也是少有的。总结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我们看到,讽刺、幽默虽然是“孪生姐妹”、“同胞兄弟”,二者常常同时出现,或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并不等于是“连体”,而是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有的讽刺、幽默并重,实现了很好的结合;有的虽然讽刺、幽默兼而有之,但却或以讽刺为主,或以幽默为主,偏重于一方;还有的是讽刺与幽默分离,倾斜于纯讽刺;至于纯幽默在小说中是非常少见的。优秀的讽刺幽默小说,讽刺和幽默多是紧密结合的。鲁迅和马克·吐温都认为,讽刺如果摒弃了幽默则沦为谴责,幽默脱离了讽刺则沦为玩笑。二者的有机结合、完美融合才能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通过比较,我们更发现,中、西对讽刺和幽默都存在偏见和诋毁。所以,鲁迅说:“讽刺家,是危险的。”老舍也说过“幽默的危险。”在西方,讽刺幽默作品被禁毁、作家遭迫害和中国现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使我们深切地感到讽刺难为,幽默不易,能坚持持久的更为难能可贵。这启示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讽刺幽默;必须解放思想,营造自由、宽松、和谐、包容的文学环境;在此基础上,作家要放纵心灵,放开手脚。超越拘谨、心有余悸等心理障碍,实现心志的大解放。

周莉莉[4](2018)在《韦恩·布斯小说伦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韦恩·布斯是美国当代着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他一生着述丰硕,在文学理论和修辞学等研究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他的小说修辞学引起了中西方学界的共同关注和激烈讨论。其实,除了小说修辞学,布斯的小说伦理学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的小说伦理学改变了传统伦理批评观念,并不强调对小说进行道德审查,或是要求小说传递先验的、普适的伦理价值,而是更为注重从世界、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中,通过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以及读者的“共导”,研究小说讲述或呈现的各种德性,挖掘小说的多元伦理价值。布斯的小说伦理学,有创见性地开拓了小说理论与批评的研究视域,因而值得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本论文对布斯的小说伦理学展开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在考察它的生成语境和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对其主要理论命题与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梳理和理论阐释;另一方面,与传统伦理批评观念进行比较,同时联系当代西方文论伦理转向的历史背景与趋势,对这一理论的意义价值进行历史和辩证的评析。论文内容结构分为引言、结语和六个章节。引言部分综述了布斯小说伦理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布斯的文学理论在英美国家和中国都受到广泛关注,而且国内外研究者都注意到了渗透在他论着当中的伦理情怀。但是,他们更多地是在研究布斯的叙事学、修辞学等理论时,提及他的伦理意识,或者介绍他《小说伦理学》着作中的观点,还没有从总体上全面、深入地梳理和分析他小说伦理学的主要理论命题,也缺少在当代西方文论伦理转向的视野下,阐释和评价该理论的价值意义。第一章是对布斯小说伦理学理论来源的追溯。该部分分析了西方的伦理批评传统、芝加哥学派的形式理论、巴赫金等理论家的话语理论等等,对布斯小说理论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布斯的小说伦理学源起于西方的伦理批评传统,在批判吸收形式研究理论和话语理论之后,逐渐从以先验道德准则为主导的伦理批评,向探寻多元化小说伦理价值的伦理批评转向。第二章论述布斯对伦理批评的重新定位。在布斯看来,以先验的道德准则作为文学价值判断的首要标准,忽视文学的多元化价值,是伦理批评在现代文学批评中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他重新定位了伦理批评。布斯的重新定位,一方面厘清了“道德”和“伦理”两个概念,将伦理与先验的道德准则区分,使小说伦理批评从泾渭分明的道德审查,转变为研究作品中那些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的或好或坏的“德性”;另一方面,他将小说的叙述形式也纳入到伦理批评的研究范畴,使小说的伦理价值不局限于内容中的伦理表达,而是通过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以及读者在形式和内容中的对话“共导”产生。第三章介绍和评析布斯小说伦理学在审美与伦理问题上的理论观点。传统伦理批评将小说的审美特征视为伦理表达的装饰,而审美批评又将伦理意义排除在小说的“纯审美”之外。面对这样的矛盾,布斯的小说伦理学,将小说的审美特征与伦理表达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发现对小说的审美往往包含对其伦理内涵的感悟,这样的小说趣味超越了对小说文本的“纯审美”。而且,小说在形式上的审美特征,并不一定是内容中伦理表达的装饰,而可能是另一种伦理表达,能够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对话,深化小说的伦理意蕴。第四章阐释和讨论布斯小说伦理学在修辞与伦理问题上的理论观点。布斯小说伦理学中的修辞,不是指修饰文字语句的技巧方法,而是古希腊意义上的言说艺术,他把小说整个文本视为各种言说的交流活动。在布斯这里,参与到小说修辞的言说者,不仅有讲述故事的叙述者以及在故事中言说的人物,还包括藏匿在故事中的隐含作者,以及阐释故事的读者。他们都可以通过修辞,通过自己的言说艺术,参与到小说的伦理表达。而且,布斯的小说伦理学并不是单独研究这些言说者各自的伦理立场,而是主张通过文本细读,倾听不同言说者的对话,发现小说的多元伦理价值。第五章探讨布斯小说伦理学的他者视野。受到文化研究理论的影响,布斯小说伦理学并没有将小说的伦理意义完全归于作者意图,而是向各种不同文化身份的读者开放。他的理论充分考虑了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读者在阐释小说伦理意义时的多种可能性,主张尊重来自不同文化的“他者”,倾听他们在小说的伦理表达中发出的声音。不过,他所说的开放,是有限的开放。他虽然支持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小说进行伦理解读,但仍然强调读者的阅读伦理,即读者应该首先是小说文本本身的听众,细读文本、理解作品,然后再结合不同的文化语境,对小说中的伦理表达进行多视角探寻。第六章分析布斯的多元主义理论如何运用于对小说的伦理解读。在布斯之前,罗纳德·克兰、肯尼斯·伯克和艾布拉姆斯等理论家都提出过多元主义的观点,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布斯的批评方法多元主义主张“一”与“多”的结合。根据他的多元主义,对小说进行伦理解读,应该以小说价值的二重性为基础,既坚持小说本身潜能的“一”,又考虑小说需求价值的“多”。小说的潜能是指小说是语言符号的构成物,它由讲述者的讲述,以及在一定文化中承载着价值观念的语言赋予的意义。小说需求价值的“多”是指小说是语言符号的虚构物,其指涉并没有唯一对应物,具有广阔的被阐释空间。小说语言符号存在的相对客观性和指涉的丰富性决定了小说的伦理价值是“一”与“多”的结合。结语部分对布斯的小说伦理学进行总结和评价。布斯小说伦理学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式研究式微、文化研究兴起的语境之下,既承继了前者细读文本的研究方法,也吸纳了后者的文化视角。在此基础上,布斯对道德与伦理的区分,对审美与伦理、修辞与伦理、他者伦理、小说伦理价值二重性等问题的探讨,转变了以先验道德准则为核心的伦理批评观念,将小说伦理批评重新定位为对小说中“德性”的研究,从小说的审美特征和修辞对话中,探析小说所呈现的“德性”,发掘小说的伦理价值。布斯小说伦理学,发现了由小说形式、作者意图以及读者感受共同建构的小说伦理趣味。他的研究实现了形式研究与小说伦理意义研究的有机结合,开启了以“共导”原则研究小说伦理价值的批评路径。布斯对小说伦理价值的坚守和探索,不仅是一位人文学者的伦理诉求,更是当代西方文论伦理转向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想,拓展了小说伦理学甚至文学伦理学的研究视野。

郭晶晶[5](2017)在《马克·吐温作品中的身份转换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吐温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其思想内容,也在于其采用的独特的、微妙的文本策略,在这些文本策略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厚重的人文关怀。本文从吐温作品中的身份转换和伦理表达之间的关系入手,主要选取了涉及阶级、种族和性别身份转换的四部小说和一些有代表性的短篇故事,将它们视为一个超大文本,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里讨论吐温采用的种种身份转换策略,辨析社会个体所处的伦理环境对其伦理身份的建构以及伦理观念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吐温对阶级、种族和性别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揭示在看似轻松、游戏式的身份转换策略背后蕴含的吐温对身份的思索和理解,对自由、平等和公正等普世伦理的追求。本文分六个部分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讨论:引言部分在归纳整理国内外吐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选题价值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身份是吐温作品探讨的一个重点,身份转换又是吐温探讨身份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将选取吐温作品中涉及到身份转换的四部长篇小说和一些代表性的短篇故事作为主要研究文本,对身份转换及其蕴含的伦理表达进行研究。本文的选题价值在于:第一,本文是对吐温的阶级观、种族观和性别观的一个综合考察,既注重作品解读与19世纪美国社会语境的结合,又注重吐温思想的相互关联和动态发展。第二,本文以身份转换为切入点,探讨这一情节元素背后蕴含的伦理表达,这是对吐温研究的一个拓展。第三,本文不仅是对吐温作品中伦理思想的探讨,也是对吐温作品叙事技巧的研究,是将吐温作品中思想表达和艺术特色相结合的一种研究。由于吐温思想的丰富性以及本文涉及的内容的广泛性,本文将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为主导,结合文本细读,在不同的章节辅以女性主义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后殖民批评等批评方法,对吐温的作品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解读,以挖掘其中蕴藏的丰富内涵,探讨不同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第一章以《王子与贫儿》和《申请爵位的美国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阶级身份互换/转换,探讨吐温对阶级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对吐温来说,不同阶级之间的身份互换/转换既是一种叙事元素,也是他借以表达自己对于阶级社会认识的一个重要工具。首先,在这两部小说中,吐温借助王子与贫儿的身份互换和英国贵族青年伯克利的身份转换,通过他们的视角对不同阶级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展示了阶级分野及其带来的上层阶级和下层平民之间的巨大悬殊,揭示了人类社会阶级分化所导致的不平等,以及极度不平等所诱发的兽性因子泛滥。其次,通过展示分属于两个阶级的个体被置于完全不同的环境后的反应和随之发生的变化,本文揭示了环境对社会个体的伦理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对阶级先天优越论提出了挑战。不仅如此,在《王子与贫儿》中,吐温借助尚未被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所束缚的两个孩子的身份互换,在不同阶级之间搭起互相了解和互相认识的桥梁,让分属不同阶级的个体跨越他们之间原本划分得非常清楚的身份界限,走进一个全新的环境去观察、体验对方的生活,从而得到伦理教诲,促使他们转变和成长,从而达到缩小阶级差距、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第二章以《傻瓜威尔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掉包计”和解读指纹术,探讨吐温对种族伦理的关注和思考,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与人性的思考。首先,在奴隶制社会,“以白为贵,以黑为贱”的种族话语不仅导致畸形的人格,甚至导致道德的沦丧。不合理的种族伦理不仅将黑人,也将白人沦为受害者。其次,黑人和白人之间的身份调换暴露了种族划分的人为性和荒谬性。两个互换身份的孩子的成长历程说明“白人高贵,黑人低贱”并不是种族特征,而是一种伦理特征,一种文化规定,是种族主义者为了使罪恶的奴隶制合理化、合法化而编造的谎言。最后,由于威尔逊侦破假汤姆杀人盗窃案使用的指纹术指向的是人的个体性,而个体性又是对群体性的挑战,所以指纹术进一步消解了种族属性。吐温以种族问题为跳板表达了对个体人的看法: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存在,正如文本中的意大利双胞胎,他们彼此不同,各有特点,但又各有局限性。因此,取长补短是实现个体完整性的途径。对于不同的群体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在《傻瓜威尔逊》中,吐温不仅表达了追求平等、和谐的种族关系的理想,也表达了对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完整性的追求。第三章以《圣女贞德传》和几个有代表性的短篇故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文本展示的众多不同于刻板的传统男女形象(主要是女性形象),探讨吐温对性别问题的看法以及对社会变革期出现的新的性别伦理问题的关注。在吐温创作的一系列关于性别问题的作品中,他展示了众多性别错位者、易装者和双性同体者形象。这些性别越界者不仅丰富了吐温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而且打破了狭隘的性别角色模式,对传统的男女性别范畴和父权制社会男女性别角色二元对立的等级模式提出了质疑。通过刻画双性同体的完美女性形象,吐温表达了自己的性别伦理理想以及对完美人格的追求。第四章在对前三章进行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结合19世纪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吐温的其他作品,对前三章论述的问题进行了升华。事实上,通过身份转换,吐温旨在在其文学世界里建立一个乌托邦王国。这个乌托邦王国表现在:第一,它为社会个体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在这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个体可以得到自由、全面和多元的发展,最终成为道德完善、个性完整并且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世界公民。第三,在这个乌托邦王国里,不同阶级之间可以相互理解,不同种族之间相互包容,男女两性之间彼此平等。总之,在这个乌托邦王国里,来自不同国度,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体之间既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又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组成一个和谐共存的共同体。结语部分总结了吐温作品中身份转换策略的意义,身份转换对伦理理想的表达,以及吐温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通过各种各样的身份转换,吐温揭示了旧的伦理体制对人的束缚,表达了人类摆脱现实生活困扰,冲破个体身份的局限,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丰富人生、实现个体的完整性的愿望。同时,通过身份转换,吐温也构建了一种新的、更符合人的发展的社会环境,以及基于个性差异的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包容的关系,表现了对平等、公正等普世伦理的颂扬与追求。总之,身份转换是吐温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策略。将身份转换作为一种情节元素运用到小说创作之中并非吐温的原创,但是吐温的独到之处在于:他的身份转换策略并不是为了制造奇异的故事情节,而是一种思想表达方式。它不仅燃烧着浓烈的现实批判主义的火焰,而且蕴含着对未来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它是对现有秩序的调解,也是对未来秩序的展望。吐温设计的身份转换是现实批评与未来追求的统一;是审美艺术与思想表达的结合。通过文学想象,吐温构建了一个乌托邦世界,表达了人类对自我完善的追求,对平等、公正等普世伦理的颂扬,对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展望。更为可贵的是,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吐温在其作品中表现的不仅仅是对美国现实社会中种种问题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对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的思考。通过把美国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一个观察点,吐温抓住了人类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那就是在一个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现代社会,如何实现人类的平等、公正的问题。因此,吐温建构的乌托邦既是美国梦的延续,也是对美国梦的超越。尽管其理想因过于完美而无法实现,但它是人类永远追逐的梦想。

袁帅亚[6](2015)在《肌理论:邵洵美的翻译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邵洵美(1906-1968)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翻译家、诗人和出版家。鉴于翻译界对邵洵美翻译研究的关注不够,本文全面梳理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并尝试把他本人所提倡的有关新诗创作和批评的肌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从肌理论的视角,展开对邵洵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整体而又有所侧重的探讨和批评。邵洵美的一生翻译过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对翻译进行过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翻译诗学观念。他的翻译活动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20世纪20和30年代,他以高度的热情和旺盛精力从事翻译和创作,先后向国内译介过古希腊女诗人萨福(Sappho,约公元前7-前6世纪)、英国作家乔治·摩尔(George Moore,1873-1958)和英法两国的许多唯美-颓废主义作家,为唯美-颓废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邵洵美还在这一时期从事新诗创作和批评,他注重肌理在新诗中的运用,并阐释有关新诗的肌理的理论。后一个时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十七年”时期(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爆发),由于特殊的政治氛围,他专门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主要翻译了英国诗人雪莱(P.B.Shelly,1792-1822)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和长篇叙事诗《麦布女王》(Queen Mab)以及英美两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包括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和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的作品等。邵洵美从事翻译、创作和批评,主张对文字的物质性特点,要“肉体地去感觉和领悟”,亦即重视诗文的外在形式特点与内在的思想意义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以肌理论为特色的诗学观念。文学批评中的“肌理”这一概念把语言的物质特点比作肌肤上的纹理。正如肌肤的纹理反映有机体的生命和活力,诗文外在形式是诗文思想意义的表现。适用于文学创作的肌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因为文学翻译和创作都是创造性活动,都面临着形式和内容、主题和风格的统一等文艺学上的问题。对作品艺术形式的重视和强调及人化或生命化的艺术观,可以看做肌理论的两个基本的原则。把肌理论的这两个原则运用到对邵洵美翻译研究之中,为深入分析邵洵美的翻译观念和译作特色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普遍意义上的文学翻译研究一个具体的检验、批评和判断标准与尺度的建立做出初步的探索。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综述邵洵美的研究现状及有关邵洵美翻译研究的成果。这一部分着重界定本研究的两个关键词:翻译诗学和肌理论,并指出邵洵美翻译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是本研究的方法部分。本章主要探讨肌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对中西诗学理论中有关肌理或texture论述的追溯,明确肌理论作为一种诗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推出肌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肌理论能够引入到文学翻译研究之中,因为,文学创作和翻译作为创造性活动具有一致性,都面临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等文艺学问题。第三章根据肌理论对作品艺术形式的重视和强调这个原则,探讨邵洵美前一个翻译时期的主要成就:对萨福和乔治·摩尔的译介。邵洵美花费了大量精力介绍萨福的生平和作品,写出国内较早介绍萨福的文章。他翻译的萨福诗歌感情充沛,表达酣畅,带有创作特点。他翻译乔治·摩尔散文的方法是“以形写神”,追随原作笔法与神韵,译文简洁、流利。第四章继续根据肌理论对形式的重视和强调的原则,探讨邵洵美对英法唯美-颓废主义作家和作品的译介。唯美-颓废主义是一种膜拜形式的文艺思潮,邵洵美的诗学思想深受其影响。他翻译过的英法唯美-颓废主义作家包括史文朋(A.C.Swinburne,1837-1909)、罗塞蒂兄妹(Dante.G.Rossetti,1828-1882和Christina G.Rossetti,1830-1894)、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1898)、魏尔伦(Paul Verlaine,1844-1896)和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1811-1872)等。虽然都属于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的阵营,但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而邵洵美的译文也能展示他们各自的风格特点。第五章主要根据肌理论的第二个原则,人化或生命化的艺术观,探讨邵洵美后一个翻译时期诗歌和小说的翻译。诗歌和散文属两种不同的体裁,在处理雪莱的诗歌、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的小说文本时,邵洵美的翻译诗学观念有着不同的体现。肌理论视角观照下,《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和《麦布女王》译本达旨传神,《汤姆莎耶侦探案》和《路》的译本也都各能曲尽原作妙处。第六章是总结。首先,一方面,从邵洵美两个时期的翻译体现出的不同特点中,可以看出时代因素对翻译选择的影响;另一方面,肌理论作为一种翻译研究的文艺学途径,具有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的特点,在批评实践中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其次,本章还归纳了本研究的几点贡献和不足之处。最后,对与此课题相关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梁媛[7](2015)在《美国文学批评和国家的关系——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文学评论为例》文中提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曾经引发了众多文学批评家的评论潮,主要的原因是它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揭露了美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社会问题,从对《哈》的文学评论也可以看出,美国的文学评论理论的发展与其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谭煜颖[8](2014)在《论马克·吐温文学作品里的幽默与讽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吐温出生于19世纪30年代,本名塞缪尔·兰霍恩克莱门斯。美国评论家威廉·豪厄尔斯,称马克·吐温是"唯一的,不能进行比较,他是文学中的林肯"。马克·吐温将"笑"作为武器,并赋予了这种幽默很多现实意义,通过他的幽默和讽刺作品,读者们能够在闹剧中感受到作者所揭露的现实的黑暗和对现实的讽刺。笔者在下文中将就其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幽默和讽刺做出详细的阐述。

张豫红[9](2014)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关于人性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主人公哈克被描述为一个不谙世事、涉世未深、未曾受过一点名利污染,天性纯真、热爱自由的少年,在他身上所经历的一切正是作者对混沌世界的一种现实描述。作者将这种来自哈克天性中的善良、无私与成人世界中的各种虚伪、狡诈、残忍的人性相互映照,借此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批判。

陆颖[10](2014)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重译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出发,以傅东华初译(1935)与重译(1959)《珍妮姑娘》为个案,探讨社会文化语境转变、译者主体成长和两者关系改变对重译《珍妮姑娘》的动机、目标、过程的影响,从而历史地评价译本,.归纳译者翻译风格和思想的发展历程,探究重译的本质特征和个案批评研究的模式。本研究首先以译本为起点,将两种译文置于三维立体的文本空间中,在细读比对基础上,探寻两个译本翻译策略和译文风格转变及傅东华翻译风格的独特性和时代性。而后以译家为主线,译史为背景,通过译者着述、译作序跋、出版广告、政策文件等大量一手史料再现傅东华初译和重译《珍妮姑娘》的历史现场,参照傅东华在整个翻译生涯中的成长和转变,从译者主体和社会文化语境两方面,点线面结合地勾勒语境差异与傅东华惯习转变对重译的影响,以及语境与译者的相互关系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从而全面、客观地评述两个历史语境中的译本、译家、译事、译史,多层次地审视译者和两个译本的历史地位,并归纳重译的独特性和个案研究的模式。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三点:第一,重译本和初译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这不仅是版本演进和文本更新,更是语境转变、译者发展及两者关系变化的结果。重译本《珍妮姑娘》在内容、意义、形式和语言上均有体现出强烈的人民性,接近工农大众需求,是新中国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重译的出版受国家赞助,与国家政策主张保持高度一致,服务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民族文学构建,参与汉语规范统一和文艺大众化。译者傅东华由左翼时期雄踞文坛中心,转为解放后在文坛边缘徘徊,翻译中更多表现出对国家意志的接受和顺应,也凝结着24年中对翻译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现实的积极调和。这些变化最终铸就了重译本的“人民性”,使译本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文化历史性。第二,《珍妮姑娘》的两度翻译折射出傅东华翻译生涯发展的大致轨迹。他对翻译始终寄予极大期望,系读者于心,以高度使命感严肃对待,视忠实为翻译的终极追求,但他又直面现实,顺势而为,经历了从最初的形神兼弃,到20-30年代的舍神留形和40年代的求神胜形,最后到解放后的神形兼求的过程。第三,这一重译个案也体现了重译为异重译、因译而异、异中有重的本质特征,揭示出重译活动的复杂性和文化历史性,有力地驳斥了“重译复译假设”和重译“贵在超越”论。因而,研究和评价重译活动需将新旧译本更迭、语境异同及译者历时发展列入考察视野,在动态的历史中,以“译本-译事-译家-译史”的框架,情境化地加以评价。

二、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试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试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论文提纲范文)

(1)卡森·麦卡勒斯三部小说中的青少年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卡森·麦卡勒斯作品研究概况
    二、选题意义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成长小说理论概述
    一、成长小说简介
    二、美国成长小说中的青少年形象梳理
第二章 麦卡勒斯笔下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一、分离阶段:成长的困惑
    二、过渡阶段:成人仪式
    三、融合阶段:学会妥协
第三章 麦卡勒斯青少年形象塑造的艺术风格
    一、南方哥特元素的体现
    二、象征手法的运用
    三、叙事视角的转换
第四章 麦卡勒斯青少年书写的意义与价值
    一、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的探索者
    二、青少年形象书写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2)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3)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四、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第一章 西方讽刺幽默小说及其在中国现代的译介与影响
    一、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
    二、19世纪的英、俄、美讽刺幽默名家
    三、20世纪西方讽刺幽默小说的新发展
第二章 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发生以及与西方的关系
    一、鲁迅:兼收并蓄与融会贯通
    二、老舍:与欧洲文学的因缘
    三、钱锺书:与英、法文学的关系密切
第三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同一性特征
    一、写作类型
    二、叙事方式方法
    三、喜剧的表达与笑的艺术
第四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差异性特征
    一、平常与超常
    二、写实与虚构
    三、拘谨与放达
    四、严肃与玩笑
    五、中、西差异的原因
第五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与启示
    一、长短优劣与价值判断
    二、讽刺与幽默的结合与分离
    三、正确对待讽刺幽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韦恩·布斯小说伦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依据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布斯小说伦理学的理论渊源
    一 西方伦理批评传统
        (一)道德审查的伦理批评
        (二)伦理批评与普遍价值
    二 布斯与芝加哥学派
        (一)芝加哥学派的形式论
        (二)多元主义批评方法
    三 布斯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
        (一)小说的“客观性”
        (二)话语与他人的声音
        (三)巴赫金之后的话语理论
第二章 布斯对伦理批评的重新定位
    一 小说与伦理
        (一)小说中“伦理”与“道德”的区分
        (二)小说伦理学的复兴
    二 小说中的伦理判断
        (一)伦理判断的观念嬗变
        (二)伦理评判者的标准
        (三)小说伦理判断的决定因素
    三 小说伦理学的“共导”原则
        (一)基于感知的伦理交流
        (二)自我与他者的“共导”关系
第三章 布斯小说伦理学命题之一:审美与伦理
    一 审美与伦理的矛盾性
        (一)审美伦理化的局限
        (二)审美去伦理化的矛盾
    二 小说的趣味
        (一)审美经验的伦理视角
        (二)伦理阐释的美学维度
    三 审美与伦理的融合
        (一)审美与伦理的二律背反
        (二)审美与伦理的辩证合一
第四章 布斯小说伦理学命题之二:修辞与伦理
    一 小说修辞的伦理旨归
        (一)小说修辞与伦理的渊源
        (二)非人格化叙述与伦理
        (三)关联“事实”与“价值”的小说修辞
    二 “隐含作者”与修辞伦理
        (一)从“作者”到“隐含作者”`
        (二)“隐含作者”与伦理效果
    三 小说修辞的形式与伦理
        (一)从叙述距离到小说效果
        (二)可靠叙述与伦理
        (三)不可靠叙述与伦理
第五章 布斯小说伦理学命题之三:他者伦理与阅读伦理
    一 “他者”研究的兴起
        (一)文化研究的“他者”视野
        (二)哲学研究的“他者”伦理
        (三)小说伦理学中的“他者”
        (四)布斯“他者”伦理的批评实践
    二 阅读的伦理
        (一)他者伦理与作者意图
        (二)叙述的听众和作者的听众
        (三)倾听修辞的伦理旨归
第六章 布斯小说伦理学命题之四:多元对话与伦理阐释
    一 “多元主义”的对话
        (一)布斯对克兰多元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布斯对伯克戏剧多元视野的延伸
        (三)布斯与艾布拉姆斯的对话
    二 布斯的批评方法多元主义
    三 多元主义与小说伦理阐释
        (一)多元视野下的伦理困惑
        (二)小说伦理价值的二重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5)马克·吐温作品中的身份转换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马克·吐温研究在国外
    二、马克·吐温研究在中国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选题价值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 阶级对立与阶级身份转换
    第一节 阶级对立
        一、阶级差异
        二、阶级对比
    第二节 阶级对立下的社会环境与个体生成
        一、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二、个体生成中的兽性因子
    第三节 身份转换:缩小阶级差距的构想
        一、易位而处:获得“慈悲的美德”
        二、转换身份:从“贫儿”到“王子”
    小结
第二章 种族划分与种族身份转换
    第一节 种族划分与身份迷失
        一、种族划分
        二、身份迷失
    第二节 “身份掉包”及其结果
        一、“掉包”后的身份建构
        二、“掉包”后的畸形伦理
    第三节 种族身份的“识别”与种族差异的消解
        一、种族身份的“识别”
        二、种族差异的消解
    小结
第三章 性别划分与性别越界
    第一节 性别划分与性别错位
        一、虚构空间中的性别转换
        二、现实空间中的性别错位
    第二节 易装及其结果
        一、易装与性别伦理
        二、易装与死亡威胁
    第三节 双性同体:完美人格理想
        一、双性同体的女性
        二、传统女性的典范
    小结
第四章 身份乌托邦
    第一节 身份乌托邦下的文化环境构建
        一、WASP文化:白人父权伦理
        二、文化环境改造
    第二节 身份乌托邦下的自我完善
        一、追求人格完整
        二、摆脱一元文化
    第三节 身份乌托邦下社会伦理关系的建构
        一、阶级身份转换下的体验与理解
        二、种族身份转换下的差异互补
        三、性别身份转换下的自由和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肌理论:邵洵美的翻译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邵洵美研究综观
        1.2.2 邵洵美的翻译研究综述
    1.3 关键词界定、研究意义和价值
        1.3.1 关键词界定
        1.3.2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4 研究视角与创新之处
        1.4.1 肌理论视角
        1.4.2 创新之处
    1.5 具体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1.5.1 具体研究方法
        1.5.2 结构框架
第二章 诗学和翻译研究中的肌理论
    2.1 中西诗学中的肌理论
        2.1.1 肌理论与我国古典诗学
        2.1.2 肌理与西方文艺理论中的texture
    2.2 肌理论对文学翻译研究的意义
        2.2.1 文学创作和翻译的一致性
        2.2.2 肌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
    2.3 肌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3.1 对作品艺术形式的重视和强调
        2.3.2 人化或生命化的艺术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原作唯美艺术形式的追寻 ——邵洵美早期的翻译探索(一)
    3.1 古希腊女诗人莎茀的译介
        3.1.1 邵洵美对莎茀的评介
        3.1.2 邵洵美翻译的特色
        3.1.3 莎茀对邵洵美创作的影响
    3.2 乔治·摩尔的译介
        3.2.1 邵洵美与乔治·摩尔
        3.2.2 摩尔小像与纯粹的诗
        3.2.3“以形写神”的摩尔散文翻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原作唯美艺术形式的追寻 ——邵洵美早期的翻译探索(二)
    4.1 邵洵美与唯美-颓废主义文学
    4.2 邵洵美对英国唯美主义诗歌的译介
        4.2.1 邵洵美与史文朋
        4.2.2 邵洵美的史文朋诗歌翻译
        4.2.3 邵洵美与罗塞蒂兄妹
    4.3 邵洵美对其他唯美-颓废作家的译介
        4.3.1 比亚兹莱诗歌的翻译
        4.3.2 魏尔伦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诗歌的音乐性
        4.3.3 戈蒂耶的“坚固的艺术”与帕尔纳斯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达旨传神与惟妙惟肖的生命境界 ——邵洵美后期的翻译实践
    5.1 雪莱叙事诗和诗剧的翻译(一)
        5.1.1 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
        5.1.2 肌理论观照下《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的翻译
    5.2 雪莱叙事诗和诗剧的翻译(二)
        5.2.1 雪莱《麦布女王》中的革命和“必然性”思想
        5.2.2 达旨传神的《麦布女王》的翻译
        5.2.3 江枫译本和邵洵美译本的比较
    5.3 马克·吐温与杰克·伦敦的翻译
        5.3.1 惟妙惟肖的《汤姆·莎耶侦探案》的翻译
        5.3.2 凸显写实的杰克·伦敦《路》的翻译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时代背景与翻译的选择
    6.2 翻译研究肌理论视角的几个要点
    6.3 本研究的几点贡献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可能的延伸性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邵洵美翻译和诗学的相关文章
附录二:邵洵美论翻译片段
附录三:邵洵美译事年表
附录四:本文所涉几首较长诗歌的译文
后记

(7)美国文学批评和国家的关系——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文学评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学者们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文学批评
    (一)语言幽默,使用反讽修辞手法
    (二)采用神话原型以及美国人的英雄模式
三、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文学批评看美国文学评论与国家的关系
    (一)前期受国家文化发展历史的影响比较大
    (二)新文学批评流派及理论的产生发展与美国历史息息相关
四、结语

(8)论马克·吐温文学作品里的幽默与讽刺(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后差异对比达到的幽默讽刺效果
二、借助人物形象言行之间的冲突体现幽默讽刺
三、喜剧与悲剧因素相结合
四、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幽默品性
     (一) 轻松式幽默
     (二) 批判讽刺性幽默
     (三) 带有悲凉色彩的黑色幽默
五、结 语

(9)《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关于人性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人性的平等友爱对罪恶的奴隶制
二、人性之真善美对世俗名利观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虚伪空虚的现实生活
四、民主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死亡之借口
结语

(10)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重译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的评介综述
        2.1.1 评介观点:字真句确,忠实条畅
        2.1.2 译例选取:被割裂与孤立的重译
        2.1.3 评价视域:以原文为中心的视角
        2.1.4 小结
    2.2 傅东华翻译研究与批评述评
        2.2.1 翻译活动:以《飘》代全,研必论《飘》
        2.2.2 翻译风格:在《飘》光环下的行云流水
        2.2.3 翻译思想:“中国化”与不忠实的典型
        2.2.4 译史地位:《飘》留史册,译绩浮沉
        2.2.5 小结
    2.3 重译研究述评
        2.3.1 重译的定义与特性
        2.3.2 重译产生缘由述评
        2.3.3 重译个案研究述评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译随境迁 文从时变:傅东华翻译生涯的演变
    3.1 跌宕起伏:从文坛中心走向边缘
    3.2 顺势而为:傅东华的翻译活动变迁
        3.2.1 以中融西、形神兼弃的早期翻译实践(1913-1915)
        3.2.2 西译启智、以形役神的20-30年代翻译活动(1921-1939)
        3.2.3 消遣自娱,舍形求神的40年代翻译活动(1940-1949)
        3.2.4 译为新生,形神并求的解放后翻译活动(1949-1959)
        3.2.5 小结
    3.3 应时而变:傅东华的翻译思想发展
        3.3.1 收融结晶、译为艺术的翻译本质论
        3.3.2 译以启智、报国救文的翻译使命论
        3.3.3 忠实条畅、形神兼备的翻译标准论
        3.3.4 文白之变、译言载道的翻译语言观
        3.3.5 中西诗学、融汇抗衡的翻译审美论
        3.3.6 译之所始、译之所及的翻译读者观
        3.3.7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花开二度 为异而译:左翼思潮下为革命初译,新政权中为人民重译
    4.1 《珍妮姑娘》的诞生与世界旅行
        4.1.1 原作创作好事多磨
        4.1.2 被柔化的作者本意
        4.1.3 应时而生的各国译介
    4.2 初译缘起:左翼思潮下,革新社会改革文学
        4.2.1 国际左翼思潮下的中国左翼运动和左翼编外成员傅东华
        4.2.2 左翼意识形态与傅东华政治立场的契合
        4.2.3 左翼文学主张与傅东华文学观念的共鸣
        4.2.4 大众语运动的倡导与傅东华语文主张的融合
        4.2.5 赞助人中华书局的出版主张与傅东华文学理想的耦合
        4.2.6 提高读者鉴赏力的时代需求与傅东华读者观的共振
    4.3 重译始末:建国之初,服务革命重塑文学
        4.3.1 无产阶级阵营中新中国的十七年和“问题作家”傅东华
        4.3.2 50年代新中国意识形态与傅东华政治立场的磨合
        4.3.3 50年代文学的文学观念构建与傅东华文学观念的转变
        4.3.4 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展开与傅东华语文主张的谋和
        4.3.5 赞助人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对傅东华创作计划的替代
        4.3.6 文艺化大众的时代需求与傅东华读者观的嬗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涅盘重生 因译而异:从左翼思潮下的革命性到新政权中人民性
    5.1 译例分析:从《真妮姑娘》到《珍妮姑娘》的变奏
        5.1.1 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走近作者到走近读者
        5.1.2 意识形态的操控:从真实体现到刻意塑造
        5.1.3 文学观念的显现:从写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1.4 语文规范的构建:从兼收杂糅大众语到规范一统普通话
        5.1.5 小结
    5.2 成因分析:译者与语境的冲突与妥协
        5.2.1 读者与作者的抉择:从与作者共谋到向读者顺从
        5.2.2 意识形态的操控:从弱势影响到强势支配
        5.2.3 文学观念的显现:从据实直录到融合改写
        5.2.4 汉语规范的构建:从主导探索到顺从大局
        5.2.5 小结
    5.3 理论探究:重译的再思考
        5.3.1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的独特性
        5.3.2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对重译研究的普遍性意义
        5.3.3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对重译个案评价的普遍性意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傅东华生平大事记
附录二:傅东华译事年表
附录三:傅东华着述年表
附录四:《珍妮姑娘》汉译本谱系图
附录五:Jennie Gerhardt翻译一览表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试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卡森·麦卡勒斯三部小说中的青少年形象研究[D]. 窦雪.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2]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3]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D]. 穆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6)
  • [4]韦恩·布斯小说伦理学研究[D]. 周莉莉.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马克·吐温作品中的身份转换策略研究[D]. 郭晶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6]肌理论:邵洵美的翻译诗学研究[D]. 袁帅亚. 河南大学, 2015(12)
  • [7]美国文学批评和国家的关系——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文学评论为例[J]. 梁媛. 青年作家, 2015(04)
  • [8]论马克·吐温文学作品里的幽默与讽刺[J]. 谭煜颖. 芒种, 2014(17)
  • [9]《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关于人性的思考[J]. 张豫红. 语文建设, 2014(23)
  • [10]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重译 ——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研究[D]. 陆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