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省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仉振宇[1](2021)在《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的有序健康推进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镇化建设正由传统的“注重规模”向新型的“提升质量”转变。然而,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增长方式粗犷、资源配置低效、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城镇集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水源保障、城乡统筹、教育创新以及文化繁荣等8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借助Matlab软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从而计算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分维度评价指数。其后,借助ArcGIS、GeoDA以及GS+等软件,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定量地研究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评价指数均值由26.91提高到31.75,整体增长幅度为17.99%,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特点。在分维度评价指数中,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以及城乡统筹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相对较高,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镇集聚以及文化繁荣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则相对较低。(2)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H-H型集聚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最主要的集聚类型。集聚类型之间的演变与转换主要集中在H-H型和L-H型集聚之间以及L-L型和H-L型集聚之间,空间格局演变较为稳定,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均较为显着。核心热点区呈现出“先东移-后西迁”的变化特点,核心冷点区空间格局较为稳定,未发生显着变化。(3)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自组织性和空间变异性较强,变异程度呈现出加深态势,空间变异影响范围有所缩小,变异随机性有所增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格局演变的显着程度有所加深。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在各个方向上的均质性有所减弱,东-西方向以及东北-西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较差,空间变异最为显着。空间变异结构特征由“双核”逐渐转变为逐步融合的“三核”,“东高-西低”以及“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着。(4)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建设能力是影响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财政支持、区域创新能力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城镇人力资本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本文在开展驱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黄河流域各省市在城镇化质量提升过程中应着重补齐短板项,增强优势项,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胡孟然[2](2021)在《中国县域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贾媛[3](2021)在《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及传承策略》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村落在数千年的规划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谋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规划智慧,发展历时悠久,其脉络清晰并留存至今,它重视将村落、山水自然与文化空间建设融为一体。这一具有功能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是中国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的精髓。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不断消减,亟待修复。新时代,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空间特色和内生发展动力。保护基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经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单体建筑或要素的保护,更是要注重保护和延续其背后的空间脉络和文化内涵,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新的创造,并继承与发扬。沿黄河地区独特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环境是传统村落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榆林是陕西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较多的地区,区域地理特征明显,拥有水源,是当地人居环境赖以发展的基础,黄土沟壑型地貌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落发展的程度,但也使得其独特的村落形态得以保留下来。复杂的地理环境与丰富的历史人文条件,使得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多样的村落空间形态和良好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既传递了榆林沿黄地区村落布局的人居智慧,更体现出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这一布局规划传统思想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面对当下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应在解析自身传统特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保护和传承其蕴含特色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本文选取榆林沿黄河地区的五个传统村落(泥河沟村、荷叶坪村、峪口村、木头峪村、刘家坪村)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梳理了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组成,挖掘其自然山水环境要素、历史人文要素等空间要素,基于“理论-解析-应用”的基本思路,研究探索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明确其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解析路径,归纳总结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类型。综合多种文献资料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识别所需要素,建构现代传承策略;针对传统村落山水自然环境维育、人文空间秩序塑造、文脉标识性空间传承等总结榆林沿黄河地区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征和模式,明确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生成机制,为后续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现代传承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构建陕西黄河沿岸传统村落现代传承技术、实现传统村落的文化振兴,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亦期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与现代传承提供借鉴。
廉倩文[4](2021)在《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空间格局、障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韧性研究已成为可持续性科学研究前沿与热点领域之一。本文以中国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尺度,开展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研究,在界定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指数,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法、障碍度模型等,分析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障碍因素,并提出中国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从时序变化趋势看,2010-2019年我国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总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W”型变化趋势;十年间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和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均呈现波动增长的发展趋势,而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呈现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2)从空间分异特征看。我国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和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在三大区域上均呈现出“东—中—西”阶梯状递减的格局;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和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在空间分布上集聚和分散特征并存,区域之间的韧性水平差距在波动中趋于扩大。(3)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影响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主要障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在不同时期发展的实际情况,从降低系统敏感性、提升系统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因地制宜地作出相应调整,以提高整个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4)根据障碍因素诊断结果,提出了中国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方面,要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构建多元产业格局;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方面,要扩大就业创业增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优化旅游出行环境;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方面,要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灾害风险防控,降低环境安全隐患;提高环保支出比重,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李安冉[5](2021)在《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山西浊漳河哺育了源远流长的上党文化,流域内的人类居住历史悠久,流域沿岸分布着大量的传统村落,各类重要文化遗存散落在这些村落中。村落虽然空间位置散落、形态各异,但共同受到浊漳河流域统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关于该流域内传统村落的研究较少,本文希望通过对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掌握这一重要传统文化区域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首先,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相关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进行界定。确定以浊漳河流域南源范围内入选前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的27个村落为研究对象。其次,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数据资料的整理,运用Arc 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从区域视野的角度论证河谷地貌环境、区域经济、社会人文、军事活动遗址四点因素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方式及影响结果。然后,通过文献整理及现场调研,对传统村落展开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包括传统村落的选址特点、选址类型、村落的边界、中心,并运用空间句法对街巷格局进行分类总结。最后,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传统风貌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发放专家问卷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各项因子评分数据,并对数据汇总确定评价结果。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浊漳河流域南源27个传统村落大部分高程值在1000米以上,44%的村落位于阳坡,56%的村落位于阴坡,并且整体呈“近水性”分布;村落的选址与矿产资源有关,离煤炭、铁矿越近,村落数量越多;在潞商的影响下,村落中存在着大量的商业建筑;流域内拥有众多的集市、庙会,村民们精神生活丰富;大量的古代军事遗存和红色革命老区旧址使得村落会形成防御结构,并且拥有很大的红色旅游发展潜力。(2)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平面形态为团状型和带状型,选址类型有山中谷地、背山面水、道路沿线、河水沿线、平坦地带四种形式;村落边界以道路、河流、山体为主,少部分村落以自行修筑的寨墙为边界,村落中心则分为开放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大户宅院、古井古树等四种类型;在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棋盘型、鱼骨型、一字带型、十字型、C字型、倒F字型六种类型的街巷格局。(3)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得出到浊漳河流域南源范围内85%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传统风貌良好,15%的传统村落稍差。
刘晋琳[6](2021)在《三交古村聚落建筑形态与保护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导致乡村的收缩,而承载着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也面临着逐渐衰败的困境;政府部门颁布相关政策法规力求扭转局面,数以千计的传统村落得到关注,但仍旧有矛盾产生。以文献收集、实地调研、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的方法对三交聚落的原真性进行多层次的分析,从而探寻适宜的保护发展策略。论文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传统聚落本身就是历史与文化的集成,对历史文化作首要研究是传统聚落的切入点。三交古村历史悠久,其历史沿革的总览便是宏观层面的村落变迁史,最早可追溯至东周时期,明清时期为历史节点的最高潮,红军东征时期赋予新的历史人文。山水形胜的优势形成年风习俗、风土民俗、宗教信仰以及传统工艺等地域特色,造就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第二部分:聚落的空间格局、民居建筑、公共建筑以及装饰艺术是研究的重点。聚落的选址是基于对山水形势景观的择优智慧,三交古村基于人居选址理念形成了背山面水、山环水抱、藏风纳气的围护空间;顺应山形地势,层层叠落形成天人合一的乡土地域景观。利用黄土特性顺沿山体形成窑洞建筑形态,通过砖木形成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二者通过有机组合形成丰富的合院形制与院落空间,且因地势与需求的不同结合形成了商宅、民宅以及官宅的不同组团。公共建筑包围聚落,是承载着精神信仰与宗教礼制的特殊空间,同样也是连接聚落的空间节点,具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民间信仰等精神文化。建筑构件是装饰艺术的载体,通过于木材、砖材与石材上雕刻植物、动物、器具等类型图案来表达主人的美好希冀。第三部分:对聚落的原生性进行探寻分析,归纳三交聚落具有历史价值、聚落价值、建筑价值、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在探寻原真性的同时,聚落面临着保护制度匮乏、物态空间退化、自然人文消逝、传统风貌劣化与产业发展无力等困境,因此基于价值与现状的综合评判,对聚落提出制度层面、物态空间、人文精神、聚落景观与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策略,使三交聚落活态保护与发展。本文旨在探寻三交古村的原生性,通过对物态空间的保护修复,保护原住民,生态化改善人居环境,置入文化产业的方法,为其提供活态保护发展策略,以期对同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吴玮怡[7](2021)在《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异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经济差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常态现象,具体表现为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基础、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等方面的差异。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逐渐缩小,但珠三角与其他地区的绝对差距仍不断扩大。因此,研究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对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差异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从而有效促进广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已有研究成果,考虑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空间可视化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反映其县域单元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揭示不同产业在县域单元的空间差异特征;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兴趣点数据、交通路网等数据源,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广东省县域整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模型,定量与定性分析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从整体空间格局来看,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表现为“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结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趋于集聚。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显着“高-高”型主要集中珠三角地区,显着“低-低”型县域主要聚集在北部山区。(2)从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来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及集聚特征与整体经济发展基本保持一致,高值区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核心地区。而第一产业的空间格局则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情况,高值区主要位于西翼地区。第一产业的进步并不会显着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在趋向集聚的过程中会缩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对周边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扩散作用相对第二产业较弱。(3)从整体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来看,自然资源、交通区位和经济基础是影响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货币流通度和商业规模对东翼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交通接近度、交通穿行度和经济活跃度主要作用于北部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而气候条件和植被覆盖度对珠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有限。(4)从产业结构分解的驱动机制来看,自然地理因素和气候环境条件是影响广东省县域第一产业的主导因素,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更容易受交通区位状况、经济发展基础、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杨艺[8](2021)在《基于时空视角的红色古村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 ——以长治地区砖壁、王家峪和北村为例》文中指出红色古村作为一类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和反映特定时代特征的村落,其理论研究应成为村落保护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红色古村不仅蕴含历史文化遗产共同的价值,而且具有红色革命精神的特殊价值。山西因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军事背景,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总部辗转于山西各地,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古村,古村内有许多价值较高的革命历史建筑,其历史和军事地位不言而喻。近些年来,人们对红色古村保护的重视进一步加强,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红色古村也面临了一定的问题。如何保护红色古村不受破坏,如何解决红色古村现存的问题,如何使红色古村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成为红色古村当下关注的焦点,解决这些困难与问题,有助于促进红色古村的不断发展和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文章以时空理论为基础,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重要机构及其领导人在山西省驻扎过的古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探析其特征和保护利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章为绪论内容。简要论述了文章的研究起源和背景、对象和范围、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方法,并查阅国内外有关历史建筑、战争遗址、古村镇、革命旧址建筑和红色古村等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总结。第二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为第2章内容。解读了红色古村的内涵,并阐述了红色古村的概况及所包含的内在价值;解读了时空观的概念,分析了红色古村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为后文研究红色古村的特征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理论构建,具体为第3章内容。此部分基于时空理论,对红色古村的分布、环境、空间格局和建筑特征进行探析。随着时间的变化,村落的环境、空间、建筑随之发生着改变和演化。总结出红色古村具有区别于其它类型传统村落的特征,具有独特性。第四部分:实例分析,具体为第4章内容。列举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北村、砖壁村和王家峪村的典型案例,将理论构建的内容实践于实例中,分析其防御系统、选址必然性、时间性特征等内容,为后文总结红色古村在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策略提供现实依据。第五部分:红色古村保护和利用研究,具体为第5、6章内容。通过剖析红色古村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总结红色古村的特色保护和利用、整体性保护和利用等适应性策略,为今后红色古村的延续性和适应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希望通过引入时空理论,对红色古村特征进行动态的、四维的分析,并基于这些特征,有效地解决红色古村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红色古村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日后弘扬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武志琳[9](2021)在《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新绛县光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村落作为人类聚居发展中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它的生成与演变,见证着人类百万年的生存发展轨迹;记录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背景、经济水平、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等关键信息;映射着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人们的自主意识、行为能动和村落空间的互动关系。然而,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工具的变革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对村落原有的空间格局和生活状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村落空间肌理、整体风貌和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本文以晋南地区第五批传统村落光村作为研究对象,加入地理学和社会学的学科研究法,分析了光村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成环境;采用发生学方法,运用历时的、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梳理了仰韶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到近代时期光村具体的形态特征,通过分析社会、自然、人文等因素对光村形成、发展、鼎盛到衰落的演变历程,深度剖析其演变动因、演变规律及演变机制,意图揭示在时间演进和空间耦合的相互影响下,光村古村落物质形态与非物质文化的形成原因和表现状态,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探讨在新的时空坐标系中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方式与发展策略,希望为村落研究与保护提供一种新的解析途径。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研究起源与背景、目的与意义、对象与内容、方法与框架四方面来回答了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的问题。然后基于现有传统村落空间演进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其观点,拓展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第二部分以宏观整体视角对山西省南部的传统村落进行了一个简单概括,首先简要分析了山西省传统村落的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在循序渐进的分析了晋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最后提出了晋南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现状及村落的发展优势,为后续对光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铺垫。第三部分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选取晋南地区——光村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式来对该村落的整体表征进行一个全面分析。首先以地域性构建为基础、历时性演变为脉络、共时性研究为补充、交汇性特征为总结,阐述了光村形成背景与历史轨迹。其次通过分析村落的整体形态特征与演化机制,从空间格局形态、民居建筑特征、公共建筑特征、文化艺术传统四方面解析了村落现时的静态实体特征,并分析了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演化动因及其演化机制。最后在当代全球化和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光村保护与发展的保护原则与构建方式,探索村落形态保护与发展的多元途径。
安珊[10](2021)在《驿道型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其营建机理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张庄传统村落为例》文中提出山西传统聚落是中国上千年来历史文化的浓缩体现,是传统文化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集中形态,是上千年时间与空间变迁的文化史书。中国传统社会正面临着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城镇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日趋重要。驿道型传统村落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产物,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人文风情。以驿道为发展中心的村落通常具有良好的商贸形制,驿道商贸型村落与传统农耕村落空间演变与保护发展规划有着较大差异。驿道是村落中核心的发展动力,与村落的空间形态具有时空耦合关系,具有驿道独特的风土人文特性。本文以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张庄村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从村落空间形态为切入点,运用建筑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借助空间句法、Arc GIS以及平面肌理分析等,定性定量分析张庄村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与院落民居特征,借助数据分析全面梳理其村落空间格局与院落民居分布及发展特点,深入分析驿道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驿道空间形成发展演变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进而把握其演变规律,探求相同类型村落保护与发展新途径。本文共六章,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为本文的研究基础,首先明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等。其次,剖析传统村落、线性文化线路、驿道型传统村落发展动态。以人文地理学、人居环境等理论为支撑,探讨张庄村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第三章和第四章)为论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村落整体空间格局、公共空间及院落空间演变探索研究。其中,第三章研究张庄村整体空间格局及线状、点状空间分布,梳理村落的选址、整体格局及演变过程,通过分析驿道的演变历程对空间布局的影响,梳理出驿道型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的内在特点;第四章分析研究了张庄村院落空间形态,量化分析传统民居的空间构成、形态特征以及建筑装饰语言,剖析驿道商贸、封建礼制与民居组团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第五章)是基于前两部分的研究基础上,为第五章,针对张庄古村的现存问题,提取出村落价值特色及保护发展要素。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织补理论,在整体上控制引导,充分利用原有地域空间关联、织补缺失的传统线性空间关联,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保护和发展规划建议。
二、山西省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概述 |
2.1.1 城镇化相关概述 |
2.1.2 城镇化质量相关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人文历史概况 |
3.1.4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平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平台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
3.3.2 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
3.3.3 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4.2 Matlab熵值法权重计算 |
4.2.1 方法编程实现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3 评价结果分析讨论 |
4.3.1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
4.3.2 城镇化质量分维度评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
5.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关联格局演变 |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3 热点分析 |
5.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异质格局演变 |
5.2.1 空间结构变异 |
5.2.2 方向维度变异 |
5.2.3 三维空间变异 |
5.3 本章小结 |
6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 |
6.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
6.1.1 资源禀赋 |
6.1.2 地方政策 |
6.1.3 区域发展 |
6.1.4 国家战略 |
6.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模型比选 |
6.2.3 回归计算 |
6.2.4 结果分析 |
6.3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 |
6.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6.3.2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 |
6.3.3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核心 |
6.3.4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循环经济与改革开放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及传承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解读 |
1.1.2 现实困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进展 |
2.1.2 结合自然山水的乡村空间规划相关研究 |
2.1.3 文化空间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2.2.2 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相关研究 |
2.2.3 文化空间的相关研究 |
2.2.4 榆林沿黄地区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3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
3.1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定义与内涵 |
3.1.1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概念 |
3.1.2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涵 |
3.1.3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层次 |
3.2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要素提取方法 |
3.2.1 要素的归纳分类 |
3.2.2 要素整合的技术路线 |
3.3 自然山水环境要素梳理 |
3.3.1 自然山水环境要素分类 |
3.3.2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自然山水环境资源禀赋特征 |
3.4 历史人文要素梳理 |
3.4.1 人文空间要素分类 |
3.4.2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人文空间要素禀赋特征 |
3.5 共性与差异性 |
3.5.1 共性 |
3.5.2 差异性 |
3.6 本章小结 |
4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 |
4.1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营建智慧 |
4.1.1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形成思想 |
4.1.2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营建智慧 |
4.2 数据来源与类型划分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分类视角 |
4.2.3 分类依据 |
4.2.4 划分方法 |
4.3 格局类型划分 |
4.3.1 以荷叶坪村为代表的依山为屏-人文空间线性发展的凝聚型格局 |
4.3.2 以泥河沟村为典型的山环水抱-兼具远近的均匀型格局 |
4.3.3 以木头峪村为代表的背山面水-人文空间居于核心地带的向心性格局 |
4.4 本章小结 |
5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传承策略:以佳县泥河沟村为例 |
5.1 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
5.1.1 现今留存现状 |
5.1.2 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对村落保护的意义 |
5.2 保护与传承的原则 |
5.2.1 以空间保护充分展现人文历史文化 |
5.2.2 充分融合自然山水与人文精神内涵 |
5.3 泥河沟村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保护与传承结构 |
5.4 策略一:生态基底的保护与维育 |
5.4.1 以古枣园为内核的村落生态特色保护 |
5.4.2 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布局保护 |
5.5 策略二:人文空间秩序维系 |
5.5.1 维系现状人文空间格局 |
5.5.2 山水环境格局维系 |
5.5.3 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秩序关联性保护 |
5.6 策略三:自然及空间肌理保护 |
5.6.1 根据地形特征进行肌理保护 |
5.6.2 根据水系特征进行肌理保护 |
5.6.3 根据气候特征进行肌理保护 |
5.7 策略四:标识性文化空间传承 |
5.7.1 文化空间标识 |
5.7.2 提升文化空间承载力 |
5.7.3 统筹重要文化空间、组织文化景观轴线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空间格局、障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产业生态系统 |
1.2.2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 |
1.2.3 韧性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概念 |
2.1.2 韧性概念 |
2.1.3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2 系统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评价模型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指标体系的内容构成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评价模型 |
3.3.1 数据标准化 |
3.3.2 权重确定 |
3.3.3 评价模型 |
第4章 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
4.1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
4.1.1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时序变化分析 |
4.1.2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演变分析 |
4.2 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
4.2.1 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时序变化分析 |
4.2.2 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空间演变分析 |
4.3 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
4.3.1 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时序变化分析 |
4.3.2 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空间演变分析 |
4.4 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
4.4.1 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时序变化分析 |
4.4.2 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空间演变分析 |
第5章 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障碍因素分析 |
5.1 障碍度模型 |
5.2 障碍因素分析 |
5.2.1 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障碍因素 |
5.2.2 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障碍因素 |
5.2.3 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障碍因素 |
第6章 中国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 |
6.1 旅游产业子系统韧性 |
6.1.1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构建多元产业格局 |
6.1.2 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
6.1.3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
6.2 社会环境子系统韧性 |
6.2.1 扩大就业创业增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
6.2.2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优化旅游出行环境 |
6.2.3 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6.3 生态环境子系统韧性 |
6.3.1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6.3.2 强化灾害风险防控,降低环境安全隐患 |
6.3.3 提高环保支出比重,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5)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相关政策 |
1.1.2 山西省相关政策 |
1.1.3 上党地区文化底蕴深厚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3.1 浊漳河流域 |
1.3.2 浊漳河南源 |
1.3.3 传统村落 |
1.3.4 空间形态特征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内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2.1.1 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 |
2.1.2 关于山西传统村落的研究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影响因素 |
3.1 河谷地貌环境 |
3.1.1 地形地貌特征 |
3.1.2 河流水系 |
3.2 区域经济因素 |
3.2.1 矿产资源 |
3.2.2 潞商 |
3.3 社会人文因素 |
3.3.1 地区民俗礼制 |
3.3.2 佛教传播 |
3.4 军事活动遗址 |
3.4.1 历代古战场 |
3.4.3 革命老区旧址 |
3.5 本章小结 |
3.5.1 各因素相关性 |
3.5.2 村落总体相关性 |
3.5.3 结论 |
第四章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4.1 平面形态分析 |
4.1.1 村落选址原则 |
4.1.2 选址类型归纳 |
4.1.3 村落平面形态分类 |
4.2 村落结构 |
4.2.1 村落边界 |
4.2.2 村落中心 |
4.3 街巷格局 |
4.3.1 棋盘型 |
4.3.2 鱼骨型 |
4.3.3 一字带型 |
4.3.4 十字型 |
4.3.5 C字型 |
4.3.6 倒F字型 |
4.4 本章小结 |
4.5.1 各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4.5.2 结论 |
第五章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 |
5.1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的意义 |
5.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评价体系构建 |
5.2.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
5.2.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影响因子的选取 |
5.2.3 影响因子的权重系数设置 |
5.2.4 评分标准的制定 |
5.2.5 评价等级的划分 |
5.3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 |
5.3.1 公共空间评价结果 |
5.3.2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专家问卷 |
附录B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C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原始数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三交古村聚落建筑形态与保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聚落保护发展研究 |
1.3.2 国内聚落保护发展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三交古村的历史文化 |
2.1 综述 |
2.2 历史沿革 |
2.2.1 历史沿革 |
2.2.2 建置沿革 |
2.3 家族家谱 |
2.3.1 冯氏家族 |
2.3.2 刘氏家族 |
2.4 历史背景 |
2.4.1 战国 |
2.4.2 明朝 |
2.4.3 红军东征 |
2.5 历史环境要素 |
2.5.1 古树 |
2.5.2 古井 |
2.5.3 古磨碾 |
2.5.4 古匾额 |
2.6 传统文化及民风民俗 |
2.6.1 年风节俗 |
2.6.2 风土民俗 |
2.6.3 宗教信仰 |
2.6.4 传统手工工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交古村的空间格局 |
3.1 村落选址 |
3.1.1 区域景观 |
3.1.2 村落选址 |
3.2 村落格局 |
3.2.1 人居格局 |
3.2.2 人居单元 |
3.2.3 人居公共 |
3.2.4 人居环境 |
3.3 空间分析 |
3.3.1 建筑到村落空间的发展分析 |
3.3.2 街巷空间的构成形态与行为分析 |
3.4 排水系统 |
3.4.1 街巷排水 |
3.4.2 院落排水 |
3.4.3 建筑排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交古村的民居建筑 |
4.1 民居建筑综述 |
4.2 年代及其分布 |
4.3 院落构成 |
4.3.1 院落形制 |
4.3.2 入口空间 |
4.3.3 庭院空间 |
4.3.4 单体房屋 |
4.4 立面构成 |
4.4.1 窑洞建筑 |
4.4.2 砖木混合结构建筑 |
4.4.3 二层混合型 |
4.5 结构体系及屋面 |
4.5.1 营造材料 |
4.5.2 结构构造 |
4.5.3 屋面 |
4.6 居住心理与建筑风水 |
4.7 典型院落 |
4.7.1 官宅 |
4.7.2 前街商宅 |
4.7.3 后街商宅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交古村的公共建筑 |
5.1 庙宇建筑 |
5.1.1 老爷庙(兴教寺) |
5.1.2 水台山真武庙 |
5.2 红色建筑 |
5.2.1 红军东征纪念馆(德厚兴当铺、周恩来旧居) |
5.2.2 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政权旧址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交古村的装饰艺术 |
6.1 木雕 |
6.1.1 斗拱 |
6.1.2 枋间木雕 |
6.1.3 门窗 |
6.2 砖雕 |
6.2.1 墀头 |
6.2.2 影壁 |
6.2.3 仿木砖雕 |
6.2.4 屋檐 |
6.3 石雕 |
6.3.1 柱础 |
6.3.2 门枕石 |
6.3.3 碑碣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三交古村的保护发展 |
7.1 价值特色定位 |
7.1.1 历史价值——区域历史发展的见证 |
7.1.2 聚落价值——乡野营建智慧的集成 |
7.1.3 建筑价值——地域民居营造的范式 |
7.1.4 文化价值——耕读商业文化的交融 |
7.1.5 精神价值——传统礼制文脉的归属 |
7.2 聚落面临困境 |
7.2.1 保护制度匮乏,民众缺乏配合 |
7.2.2 物态空间退化,聚落逐渐衰败 |
7.2.3 生活方式变化,自然人文消逝 |
7.2.4 传统风貌劣化,景观价值受损 |
7.2.5 资源开发滞后,产业发展无力 |
7.3 聚落保护发展策略 |
7.3.1 制度层面的健全强化 |
7.3.2 物态空间的保护再生 |
7.3.3 人文精神的传承延续 |
7.3.4 聚落景观的生态协调 |
7.3.5 文化产业的活态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尺度 |
1.2.2 区域经济差异的评价指标 |
1.2.3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 |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综合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章节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广东省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自然环境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2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空间格局特征 |
3.2.1 总体经济的空间差异分析 |
3.2.2 总体经济的空间聚类分析 |
3.3 基于产业结构分解的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特征 |
3.3.1 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分析 |
3.3.2 产业结构的空间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4.1.1 评价指标选取说明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总体经济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 |
4.2.2 基于产业结构分解的县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5.1.2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5.1.3 模型建立的基本准则 |
5.2 基于广东省县域总体经济差异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5.2.1 空间回归模型精度对比 |
5.2.2 空间回归模型带宽对比 |
5.2.3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回归系数的空间格局分析 |
5.3 基于广东省县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5.3.1 第一产业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 |
5.3.2 第二产业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 |
5.3.3 第三产业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时空视角的红色古村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 ——以长治地区砖壁、王家峪和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起源与背景 |
1.1.1 研究起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时间 |
1.2.2 对象 |
1.2.3 范围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山西省红色古村概况及时空理论介入 |
2.1 山西省红色古村概况 |
2.1.1 红色古村的内涵 |
2.1.2 红色古村的概况 |
2.1.3 红色古村的价值 |
2.1.4 八路军总部概况 |
2.2 时空理论介入红色古村 |
2.2.1 时空观 |
2.2.2 红色古村空间的时间性 |
2.2.3 红色古村的时空构成要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红色古村四维分布及特征探析 |
3.1 红色古村的四维时空分布 |
3.1.1 红色古村的时间分布 |
3.1.2 红色古村的空间分布 |
3.1.3 红色古村的四维时空分布 |
3.1.4 红色古村的分布特征 |
3.1.5 红色古村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 |
3.2 历史变迁体现的红色古村环境特征 |
3.2.1 历史演变的生长性 |
3.2.2 军事介入的突变性 |
3.2.3 红色记忆的延续性 |
3.3 红色古村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化特征 |
3.3.1 红色古村空间格局的结构性要素 |
3.3.2 红色古村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化 |
3.3.3 红色古村空间格局的时空特征 |
3.4 红色古村建筑的时间维度特征 |
3.4.1 建筑功能布局特征 |
3.4.2 建筑外观装饰特征 |
3.4.3 建筑情感意义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色古村典型案例特征分析 |
4.1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北村 |
4.1.1 北村概况 |
4.1.2 北村价值 |
4.1.3 抗战时期北村的防御系统解读 |
4.1.4 北村的时间性 |
4.2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砖壁村 |
4.2.1 砖壁村概况 |
4.2.2 总司令部选址砖壁村的必然性 |
4.2.3 砖壁村的时空叙事结构特征 |
4.2.4 砖壁村的时间性 |
4.3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王家峪村 |
4.3.1 王家峪村概况 |
4.3.2 总司令部进驻王家峪村的原因 |
4.3.3 王家峪村的时间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色古村保护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北村的现状 |
5.1.1 红色资源现状 |
5.1.2 生态环境现状 |
5.1.3 道路交通现状 |
5.2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砖壁村的现状 |
5.2.1 革命旧址现状 |
5.2.2 道路环境现状 |
5.2.3 旅游资源现状 |
5.3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王家峪村的现状 |
5.3.1 革命旧址现状 |
5.3.2 道路环境现状 |
5.4 红色古村保护利用的问题总结 |
5.4.1 红色资源保护力度不足 |
5.4.2 红色文化传承缺失 |
5.4.3 缺乏整体性的保护和利用 |
5.4.4 红色旅游资源利用不足 |
5.4.5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红色古村保护与利用的策略研究 |
6.1 红色古村保护和利用的对象 |
6.1.1 整体形态 |
6.1.2 革命旧址 |
6.1.3 自然环境 |
6.1.4 人文环境 |
6.2 红色古村保护和利用的原则 |
6.2.1 保护原则 |
6.2.2 利用原则 |
6.3 红色古村保护和利用的策略 |
6.3.1 加强红色古村的各种资源的保护力度 |
6.3.2 加强红色古村的整体性保护和利用 |
6.3.3 鼓励村民参与,传承红色文化 |
6.3.4 加大旅游资源利用,加强宣传力度 |
6.3.5 尊重传统,适应时代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新绛县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起源与背景 |
1.1.1 研究起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在时空角度下对传统村落空间演化的研究 |
1.2.2 研究意义:城镇化进程下传统村落在时空维度的存续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视角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空间演进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山西省南部传统村落概况 |
2.1 山西省传统村落形成与分布 |
2.1.1 山西省传统村落的形成条件及原因 |
2.1.2 山西省传统村落分布规律及其特点 |
2.2 晋南传统村落的类型与特征 |
2.2.1 晋南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
2.2.2 晋南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分析 |
2.3 晋南传统村落的问题现状 |
2.3.1 村落空间边缘化 |
2.3.2 村落发展失衡化 |
2.3.3 村落形态扁平化 |
2.4 晋南传统村落的发展优势 |
2.4.1 村落形态丰富 |
2.4.2 历史文化深厚 |
2.4.3 区位交通优越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村村落的生成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光村村落形态的自然地理特征 |
3.1.1 平整的地形地貌 |
3.1.2 优越的地理区位 |
3.1.3 富饶的土地资源 |
3.2 光村村落形态的历时性演变 |
3.2.1 仰韶时期——形成 |
3.2.2 唐宋时期——发展 |
3.2.3 明清时期——鼎盛 |
3.2.4 民国时期——衰落 |
3.2.5 当代时期——保护 |
3.3 光村村落形态的地域性研究 |
3.3.1 地域影响下的建筑风格 |
3.3.2 民俗视野下的人文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村村落形态的的整体性特征分析 |
4.1 村落空间格局形态分析 |
4.1.1 村落形态分析 |
4.1.2 空间肌理分析 |
4.1.3 道路系统分析 |
4.2 村落民居建筑特征分析 |
4.2.1 明代民居 |
4.2.2 清代民居 |
4.2.3 近代民居 |
4.2.4 现代民居 |
4.3 村落公共建筑特征分析 |
4.3.1 寺庙建筑 |
4.3.2 宗祠建筑 |
4.4 村落文化艺术传统分析 |
4.4.1 晋商文化 |
4.4.2 宗族文化 |
4.4.3 营建文化 |
4.4.4 民俗文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村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化分析 |
5.1 村落演化动因分析 |
5.1.1 安全防御的自我考量 |
5.1.2 家族聚居的组织模式 |
5.1.3 人口增长的内在动力 |
5.1.4 观念改变的外在影响 |
5.2 村落演化规律分析 |
5.2.1 核心空间的转变 |
5.2.2 空间秩序的重组 |
5.2.3 村落风貌的变化 |
5.3 民居演化机制分析 |
5.3.1 结构性制约因素的转变 |
5.3.2 能动者行为逻辑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光村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
6.1 保护原则 |
6.1.1 传统建筑的原真性原则 |
6.1.2 新旧建筑的协调性原则 |
6.1.3 保护发展的可持续原则 |
6.2 保护方式 |
6.2.1 街区保护 |
6.2.2 片区修补 |
6.2.3 建筑保留 |
6.3 发展策略 |
6.3.1 功能活化——节点整合+线路串接 |
6.3.2 转型跨越——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驿道型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其营建机理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张庄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研究缘起及其背景 |
1.2.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文献综述 |
1.5.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创新之处 |
第2章 张庄村生成背景分析 |
2.1.区位分析 |
2.1.1.地理区位 |
2.1.2.交通区位 |
2.1.3.经济区位 |
2.1.4.文化区位 |
2.2 自然环境 |
2.2.1.地形地貌 |
2.2.2.河流水系 |
2.2.3.气候条件 |
2.2.4.地方资源 |
2.3.人文环境 |
2.3.1.历史沿革 |
2.3.2.宗族姓氏 |
2.3.3.人口经济 |
2.3.4.民俗文化 |
2.4.本章小结 |
第3章 张庄村空间格局解析 |
3.1.选址格局 |
3.1.1.自然条件 |
3.1.2.生产生活 |
3.1.3.交通便捷 |
3.2.空间格局 |
3.2.1 总体空间 |
3.2.2.线状空间 |
3.2.3.点状空间 |
3.2.4.空间构成要素 |
3.3 驿道影响下空间格局演变 |
3.3.1.驿道空间形态背景 |
3.3.2.整体空间形态演变 |
3.3.3.街巷路网生成演变 |
3.3.4.宗教礼制空间演变 |
3.4 小结 |
第4章 张庄村营建机理解析 |
4.1.院落构成 |
4.1.1.平面形制 |
4.1.2.入口空间 |
4.1.3.庭院空间 |
4.1.4.典型民居 |
4.2.营造技术 |
4.2.1.建筑结构 |
4.2.2.建筑材料 |
4.2.3.地面铺装 |
4.3.装饰艺术 |
4.3.1.雕刻艺术 |
4.3.2.装饰语言 |
4.3.3.建筑色彩 |
4.4.驿道与院落空间关联性 |
4.4.1.院落朝向 |
4.4.2.院落功能 |
4.4.3.空间序列 |
4.5.本章小结 |
第5章 张庄村保护规划探索 |
5.1.张庄村现存问题分析 |
5.1.1.建筑现状分析 |
5.1.2.面临主要问题 |
5.1.3.村落价值评价 |
5.2.保护研究 |
5.2.1.保护策略及其内容 |
5.2.2.保护层次及其措施 |
5.2.3.民居建筑分类保护 |
5.2.4.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
5.3.发展研究 |
5.3.1.理论基础 |
5.3.2.发展定位 |
5.3.3.辐射带动与区域协同发展 |
5.3.4.驿道沿线与文化协同发展 |
5.3.5.促进新型乡村三产综合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结论 |
6.2.不足 |
6.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碑记及碑拓 |
附录二 重点公共建筑测绘详图 |
附录三 重点院落测绘详图 |
附录四 重点院落清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山西省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仉振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中国县域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 胡孟然. 兰州大学, 2021
- [3]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及传承策略[D]. 贾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4]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空间格局、障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D]. 廉倩文.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 李安冉.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6]三交古村聚落建筑形态与保护方法研究[D]. 刘晋琳.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异质性研究[D]. 吴玮怡.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8]基于时空视角的红色古村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 ——以长治地区砖壁、王家峪和北村为例[D]. 杨艺.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新绛县光村为例[D]. 武志琳.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10]驿道型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其营建机理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张庄传统村落为例[D]. 安珊.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传统村落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山水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