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认识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罗未[1](2021)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数学是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对学生的学习与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教学需求,只有针对当前高校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全面推进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文章基于当前大学数学教学现状,进一步探讨了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策略,希望能够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魏淑清,林越[2](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大学数学课程及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化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首先论述了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并从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原则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数学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的具体改革措施。
孙晓光[3](2021)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应当要明确新课程教学改革标准,并以此来做好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实现自身的思维创新和学习方法的优化创新,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来做好有效的优化创新,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对其中涉及到的创新教学方式,构建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和课堂讲授与课下辅导相结合以及借助现代技术来展开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改革方式作出细致分析。
刘家新[4](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函数教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课是主渠道,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也责无旁贷。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的元素,使学科课程在育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践行课程思政的理论模型,即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优良品德和个性品质教育这四个维度,从这四个维度出发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之中,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的现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以初中函数教学为例,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并进行实践和效果检验,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方法与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又能通过思政案例的呈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对于数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践行课程思政:学校要加强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领导,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课程思政资源和案例共享,保证课程思政的践行效果;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树立在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的教育信念,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并在教学各环节中落实。
李超[5](2021)在《“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教师要理解与高中数学关系密切的高等数学内容,能够从更高的观点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的本质,这对从事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数是连接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重要桥梁,且部分导数试题的命制具有一定高等数学的背景.因此,这项研究选取高中导数内容,在“高观点”的指导下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揭示部分高考导数试题具有的高等数学背景;(2)如何将高等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渗透到中学数学中去;(3)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在“高观点”的指导下进行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这项研究通过对高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在“高观点”指导下研究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论:在解题方面,整理分析了近十年(以全国卷为主)具有高等数学背景的高考导数试题,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主要有四个方面: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和公式为命题背景、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总结了用“高观点”解决高考导数试题时常犯的四类错误: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心理性错误;提出五项解题方法:创设引理破难题、洛氏法则先探路、导数定义避超纲、构造函数显神通、多元偏导先找点.在教学方面,通过对高中学生和高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三个特点:衔接性、选择性、引导性;认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应遵循四项基本的教学原则:严谨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提出相应的五项教学策略: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苏日娜[6](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李秋实[7](2020)在《课内翻转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 ——以高校大学数学(三)课程为例》文中提出课内翻转是翻转课堂引入我国后进行本土化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内容已经从理论研究转入实证研究的层次。通过相关文献可知,对于课内翻转的应用,以基础教育为主,其次是高校教育领域,尚无从学习活动设计角度进行的实证研究。因此,将“超星学习通”支持下的课内翻转学习活动理念应用于大学数学(三)课程的教与学之中,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值得深入探讨。在“超星学习通”创设的学习环境下,以活动理论、教学设计模式理论以及耗散结构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分析了课内翻转知识内化过程、课内翻转学习活动类型、课内翻转学习活动的设计要素,构建了以学习任务、学习共同体、学习规则、学习动力为要素的课内翻转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并给出了在大学数学(三)课堂中进行课内翻转学习活动的流程。通过实践探究,依据解决课堂教与学实际问题的反思,对课内翻转学习活动设计模型进行了优化。通过分析测试题、量表、问卷、访谈及“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具体数据和内容,从测试成绩、课堂学习表现和课堂学习满意度三个层面,对比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异同。最终探索出了“超星学习通”支持下的课内翻转学习活动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课内翻转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的应用对于学习者测试成绩的提高、拥有良好的课堂学习表现、获得较高的课堂学习满意度方面效果显着。最后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若干个教学实际问题,依据“超星学习通”支持下的课内翻转学习活动设计模型提供了解决建议。(一)对于数学课堂趣味性较低的问题,利用“超星学习通”增设了譬如计时抢答、投票等互动环节;(二)对于课堂中在线测试影响学习情绪的问题,可依据本模型灵活地调整课堂学习活动的流程;(三)对于教师讲授时长不足的问题,应依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有选择性地进行课内翻转的学习活动设计。本研究在访谈样本的选取量上未能覆盖全部不满意的题目和学习者,得出影响学习者课堂学习满意度的研究结果可能出现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会进一步完善。
冯俊琪[8](2020)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文中研究说明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女性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数学教育理念的变革逐步发展。经过40多年的积累,回望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接受数学教育是女性学习掌握数学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女性发展智力、提升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女性数学教育的程度标志着现代女性智能化的水平。因此,保障女性受数学教育的权利,不仅关系到女性素质的高低,而是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女性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研究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研究女性数学教育的学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1.记录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2.探讨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3.对女性数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期为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基于此,使得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述。全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研究了女性数学教育从缺失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零星的家庭数学教育(封建社会)、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1840—1949年)和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1849—1978年)。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年)、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年)、巩固提高时期(2000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发展总况。每一章都将从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女性数学教育的成就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四部分展现女性数学教育在每一期的发展历程。第五章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数学教育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梳理了对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结论,提供了一些对未来女性数学教育发展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今后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起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总之,论文结合女性数学教育历史与现状,从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角度对女性数学教学和女性数学学习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情况及问题,为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建设,为女性数学教育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杏永辉[9](2020)在《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奠宙(1933—2018),一生贯通数学、数学史、数学教育,研究领域多维,被誉为“三栖学者”。在中国教育大发展、大变革的年代中,他一直致力于中国数学教育的总结,以构建中国特色数学教育体系为奋斗目标。他角色多变,集数学家、学者和教育家于一身,在长期的治学过程中形成了以数学教学观、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材观为体系的数学教学思想。研究张奠宙的数学教学思想,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数学教学发展脉络和演进轨迹的认识,而且可以探究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对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本研究在梳理张奠宙的求学和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对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对当下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启示。首先,论文介绍张奠宙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展示其数学教学思想孕育的现实背景,将这一人物立体地呈现出来,为揭示其数学教学思想奠定基础。其次,系统阐述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教学观、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材观三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观方面,张奠宙将教学目的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教学方法论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习方式提倡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适度对接;在数学课程观方面,分别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在数学教材观方面,张奠宙主张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他的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形式设计和教材内容处理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评析他的教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合理对接和均衡发展的理念、如何进行数学学科的智育和德育,如何贯穿“打好基础”与“创新发展”的要求,如何兼顾本土特色与国际经验。尽管他的教学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对我国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以“教育自信”建设中国特色数学教学理论、以“英才数学”弥补数学课程缺失、以“核心素养”展望数学教材编写。
顾思敏[10](2020)在《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重构》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突出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四条主线,即函数、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以及强调应用的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函数作为四条主线之一,这是史无前例的。函数概念是函数的核心内容,也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特别地,《标准(2017年版)》在“附录2”中增设“案例2函数的概念”来促进人们理解高中为什么要强调函数是实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直以来,高中函数定义由于其抽象程度高,不易于被学生理解被,被教师和学生公认为难教和难学的概念之一。本文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入手,发现现行教材函数定义中的“对应关系f”一词没有明确的定义,也鲜少有学者对其进行定义。并且,由于对“对应关系f”理解不同,既有人认为函数y=x,xε{0,1}与函数y=x2019,xε{0,1}的对应关系相同,也有人认为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函数概念,特别是对应关系f,才能避免出现诸如此类由于对“对应关系f”理解不同而产生的教学乱象,这就是本文的研究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方法,以“高中函数概念”为对象展开研究。从“函数定义”出发,通过对文献和教材的整理,分析学者及教材编写者对“高中函数定义”的理解,发现如今高中函数定义没有统一的定义,对函数的本质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并且函数定义中“对应关系”一词容易使人产生歧义,而函数关系定义避开了容易令人产生歧义的“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且更能突出函数的本质。因此,基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函数的概念”存在的问题,从两个角度来探究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重构:第一,基于现行教材对函数概念进行教学重构;第二,基于“关系”定义对函数概念进行教学重构。研究发现:(1)现行人教A版教材中的函数概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将“函数f:A→B”与“对应关系f”混淆,使得人们对“两函数相等”或“同一个函数”定义中的“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有不同的理解。为了区分“函数f:A→B”与“对应关系f”之间的区别,有如下建议:1)将《标准(2017年版)》中“对应关系强调的是对应的结果,而不是对应的过程”中的“对应关系”改为“函数”;2)删除现行课本“对应关系完全一致”的说法,将“两函数相等”定义修改“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且相同的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也相同,那么两个函数相等”;3)对于解析式不同的两个函数,它们的对应关系f不相同;4)“两个函数相等”比“同一个函数”更为恰当。(2)本文从高中引入函数关系定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去阐述函数关系定义引入高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实证角度说明:有72.69%的学生是能够理解函数关系定义的,有96.77%的职前教师是能够把握好函数关系定义的内容,能够教好函数关系定义的。因此,在不取消现行高中函数定义的基础上,在高中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函数关系定义的内容。基于上述内容,有如下建议:1)适当减少现行高中“函数的概念”教材篇幅,增加一节“函数关系定义”的内容;2)渗透“函数关系定义”的内容,不出现笛卡尔积,即增加函数的集合表示法;3)增加“函数关系定义”的阅读材料。
二、大学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认识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认识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 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
2. 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存在局限性。 |
二、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策略 |
1. 合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推进教学改革。 |
2.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案例数据库。 |
3. 合理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
(2)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
2 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
2.1 基础性原则 |
2.2 应用型原则 |
3 大学数学课程体系现状 |
3.1 课程目标定位 |
3.2 课程知识体系 |
3.3 课程结构设置 |
3.4 课程内容与设计 |
3.5教学方法与手段 |
3.6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
4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
4.1构建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模块式平台 |
4.2深化分类分层次差异化教学模式 |
4.3重视大学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
4.4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考核 |
4.5重视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 |
4.6尝试推广数学建模课程,让大学数学学以致用 |
5 结论 |
(3)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形势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教育 |
二、创新教学方式,构建现代化的教育体系 |
三、课堂讲授与课下辅导相结合 |
四、培养学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 |
五、借助现代技术来展开互动式教学 |
六、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知识运用,探索一条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数学教学新模式 |
七、多种形式的应用、全方面进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
结语 |
(4)“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函数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实施过程 |
3.5 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4 调查研究 |
4.1 问卷调查 |
4.2 教师访谈 |
4.3 践行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
5 教学设计 |
5.1 设计依据 |
5.2 框架与切入点 |
5.3 教学设计示例 |
6 教学实践 |
6.1 示例:“二次函数”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
6.2 评析 |
6.3 效果对比分析 |
7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初中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践行现状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学生测试题(以二次函数为例) |
附录3:“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教师访谈示例 |
致谢 |
(5)“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 |
1.1.2 优秀高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
1.1.3 导数在高中数学教学及高考中的地位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高观点 |
1.2.2 导数 |
1.2.3 数学教学 |
1.2.4 解题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计划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 |
2.2 高观点下中学数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2.4 文献述评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案例研究法 |
3.3 研究工具及研究对象选取 |
3.4 研究伦理 |
3.5 小结 |
第4章 调查研究及结果分析 |
4.1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实施调查 |
4.1.3 调查结果分析 |
4.1.3.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1.3.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4.1.3.3 问卷的结果分析 |
4.2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4.2.1 调查问卷设计 |
4.2.2 实施调查 |
4.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调查结论 |
4.4 小结 |
第5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解题研究 |
5.1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 |
5.1.1 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 |
5.1.1.1 高斯函数 |
5.1.1.2 函数的凹凸性 |
5.1.2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或公式为命题背景 |
5.1.2.1 洛必达法则 |
5.1.2.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5.1.2.3 拉格朗日乘数法 |
5.1.2.4 柯西中值定理 |
5.1.2.5 柯西函数方程 |
5.1.2.6 泰勒公式与麦克劳林公式 |
5.1.2.7 极值的第三充分条件 |
5.1.2.8 两个重要极限 |
5.1.2.9 欧拉常数 |
5.1.3 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 |
5.1.3.1 伯努利不等式 |
5.1.3.2 詹森不等式 |
5.1.3.3 对数平均不等式 |
5.1.3.4 斯外尔不等式 |
5.1.3.5 惠更斯不等式 |
5.1.3.6 约当不等式 |
5.1.4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 |
5.1.4.1 极限思想 |
5.1.4.2 积分思想 |
5.1.4.3 (常微分)方程思想 |
5.2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中常见的四类错误 |
5.2.1 知识性错误 |
5.2.1.1 柯西中值定理的误用 |
5.2.1.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误用 |
5.2.1.3 多元函数求最值,不注意边界情况 |
5.2.1.4 不注意洛必达法则使用的前提 |
5.2.2 逻辑性错误 |
5.2.2.1 循环论证 |
5.2.2.2 混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 |
5.2.3 策略性错误 |
5.2.4 心理性错误 |
5.3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的方法 |
5.3.1 创设引理破难题 |
5.3.2 洛氏法则先探路 |
5.3.3 导数定义避超纲 |
5.3.4 构造函数显神通 |
5.3.5 多元偏导先找点 |
5.4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研究的案例 |
5.4.1 “高观点”视角研究解题方法 |
5.4.2 “高观点”视角研究试题的命制 |
5.5 小结 |
第6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研究 |
6.1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特点 |
6.1.1 衔接性 |
6.1.2 选择性 |
6.1.3 引导性 |
6.2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原则 |
6.2.1 严谨性原则 |
6.2.2 直观性原则 |
6.2.3 因材施教原则 |
6.2.4 量力性原则 |
6.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策略 |
6.3.1 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 |
6.3.2 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 |
6.3.3 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 |
6.3.4 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 |
6.3.5 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
6.4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案例 |
6.4.1 常微分方程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
6.4.2 微积分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
6.4.3 “泰勒公式”的教学案例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 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
2.2 第一阶段 |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
2.3 第二阶段 |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
2.4 第三阶段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
3.3.1 张申府生平 |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
3.5 小结 |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
4.1.2 《现代逻辑》 |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
4.2.1 金岳霖生平 |
4.2.2 《逻辑》及其影响 |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
5.3.1 理论研究成果 |
5.3.2 应用研究成果 |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课内翻转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 ——以高校大学数学(三)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现状 |
1.2.3 国内课内翻转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调查法 |
1.4.3 实验法 |
1.4.4 统计分析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1.6.1 课内翻转 |
1.6.2 学习活动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活动理论 |
2.2 教学设计模式理论 |
2.3 耗散结构理论 |
第三章 课内翻转学习活动的设计模型 |
3.1 课内翻转知识内化过程的分析 |
3.2 课内翻转学习活动模型设计的分析 |
3.3 课内翻转学习活动的前端分析 |
3.3.1 学习目标分析 |
3.3.2 学习者分析 |
3.3.3 学习流程分析 |
3.3.4 学习环境分析 |
3.4 依据模型的课内翻转学习活动设计 |
3.5 课内翻转学习活动的流程 |
第四章 课内翻转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的应用 |
4.1 第一轮课内翻转的学习活动 |
4.1.1 研究过程 |
4.1.2 研究工具分析 |
4.1.3 测试成绩分析 |
4.1.4 课堂学习表现分析 |
4.1.5 课堂学习满意度分析 |
4.1.6 本轮实践研究的反思 |
4.2 第二轮课内翻转的学习活动 |
4.2.1 学习活动设计模型优化 |
4.2.2 研究过程 |
4.2.3 课堂学习表现分析 |
4.2.4 课堂学习满意度分析 |
4.2.5 测试成绩分析 |
4.2.6 本轮实践研究的反思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5.1 研究结果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大学数学(三)课堂起始前测题 |
附录C 课堂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D 访谈提纲 |
附录E 学习任务单供参考模板 |
附录F 课内翻转学习活动设计供参考模板 |
(8)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论介绍 |
2.1.2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背景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研究时期划分 |
第3章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回顾 |
3.1 封建社会——零星的家庭教育 |
3.2 1840 -1949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 |
3.3 1949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 |
3.3.1 1949 -1956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3.3.2 1957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 |
3.4 女数学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4.1 时期背景 |
4.1.1 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 |
4.1.2 数学教育理念 |
4.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4.2.1 女性受小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2 女性受中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4.3.1 女数学家 |
4.3.2 女性数学教师 |
4.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4.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4.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4.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5.1 时期背景 |
5.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5.1.2 数学教育理念 |
5.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5.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5.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5.2.3 存在的问题 |
5.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5.3.1 女数学家 |
5.3.2 女性数学教师 |
5.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5.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5.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5.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巩固提高时期(2000 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 |
6.1 时期背景 |
6.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6.1.2 数学教育理念 |
6.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6.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6.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6.2.3 存在的问题 |
6.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6.3.1 女数学家 |
6.3.2 女性数学教师 |
6.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6.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6.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6.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验教训与挑战 |
7.2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发展 |
7.2.1 发展概况 |
7.2.2 存在问题 |
7.2.3 影响因素 |
7.2.4 相关建议 |
7.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 |
7.3.1 结论 |
7.3.2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张奠宙数学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张奠宙数学课程的研究 |
(三)关于张奠宙数学教材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形成轨迹 |
一、实践积淀:从数学学习者到数学教学者 |
(一)学业启蒙:开启数学之门 |
(二)师范教育:深入数学领域 |
(三)智慧凝聚:致力数学教学 |
二、专业功底:贯通数学、数学史和数学教育 |
(一)师从数学名家,精研数学理论 |
(二)“为数学而历史”,着述现代数学史 |
(三)适应时代需要,转身数学教育 |
三、学术追求:构建中国特色数学教育学体系 |
(一)总结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理论框架 |
(二)编写本土化数学教育教材 |
(三)融合西方数学与中华文化 |
(四)参与若干重大数学教育的实践活动 |
第二章 张奠宙的数学教学观 |
一、教学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一)数学教学目的提出 |
(二)数学教学目的反思 |
二、教学方法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
(一)教学理论的视角 |
(二)教学实践的视角 |
三、学习方式: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适度对接 |
(一)必要的接受学习和机械记忆 |
(二)适度的探究学习和发现学习 |
第三章 张奠宙的数学课程观 |
一、课程内容: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 |
(一)数学知识的内涵 |
(二)数学知识的传授 |
二、课程实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探究 |
三、课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 |
(一)改革结果评价的应试导向 |
(二)注重过程评价的发展功能 |
第四章 张奠宙的数学教材观 |
一、教材的编写理念 |
(一)渗透科学精神 |
(二)浸润人文精神 |
二、教材的形式设计 |
(一)教材的总体设计 |
(二)教材的具体设计 |
三、教材的内容处理 |
(一)教材内容的选取 |
(二)教材内容的呈现 |
第五章 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启示 |
一、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评析 |
(一)基于合理对接和均衡发展的理念 |
(二)融合数学教学的智育和德育 |
(三)贯穿“打好基础”与“创新发展”的要求 |
(四)兼顾教学思想的本土特色与国际经验 |
二、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局限 |
(一)受现实条件束缚 |
(二)研究成果比较宏观 |
三、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当下价值 |
(一)以“教育自信”建设中国特色数学教学理论 |
(二)以“英才数学”弥补数学课程缺失 |
(三)以“核心素养”展望数学教材编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张奠宙生平大事年表 |
(10)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函数概念历史及其传播 |
2.1 函数概念的历史 |
2.2 函数概念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三章 函数概念教学研究 |
3.1 函数集合对应说的相关研究 |
3.2 函数集合关系说的相关研究 |
第四章 基于现行教材的函数概念教学重构 |
4.1 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函数概念 |
4.2 函数概念的定义方式 |
4.3 “函数f:A→B”与“对应关系f”的区别 |
4.4 函数概念的教学重构 |
第五章 高中函数关系定义教学实践的国际视角 |
5.1 概念界定 |
5.2 高中引入函数关系定义的必要性 |
5.3 外国教材中的函数概念 |
5.4 国内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函数关系定义 |
第六章 高中函数关系定义教学的可行性实验 |
6.1 被试 |
6.2 研究工具 |
6.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6.4 测试成绩及分析 |
6.5 测试成绩差异性分析 |
6.6 认知差异分析 |
6.7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函数关系定义的函数概念教学重构 |
7.1 理论可行性分析 |
7.2 函数关系定义的教材设计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函数关系定义测试题 |
致谢 |
四、大学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认识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究[J]. 罗未. 新课程研究, 2021(36)
- [2]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 魏淑清,林越.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05)
- [3]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 孙晓光. 科幻画报, 2021(09)
- [4]“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函数教学为例[D]. 刘家新.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5]“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D]. 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课内翻转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 ——以高校大学数学(三)课程为例[D]. 李秋实. 延边大学, 2020(05)
- [8]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D]. 冯俊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研究[D]. 杏永辉. 江苏大学, 2020(05)
- [10]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重构[D]. 顾思敏. 广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