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血清及滑液亚硝酸盐含量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范思奇[1](2019)在《通络生骨胶囊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通络生骨胶囊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以了解通络生骨胶囊对破骨细胞分化抑制过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通络生骨胶囊更进一步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将28只12周龄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通络生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灌胃组和生理盐水灌胃组,每日一次,持续灌胃14天后,水合氯醛麻醉小鼠,通过腹主动脉取血来制备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组;(2)采用RANKL和M-CSF诱导因子联合诱导RAW264.7细胞株,诱导的第4天加入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每组分别在诱导24h、48h、72h、96h观察破骨细胞前体的生长形态及融合程度,第8天通过TRAP染色来观察破骨细胞的数目,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关键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一RAW264.7细胞形态学观察刚接种的RAW264.7细胞悬液中,细胞呈圆形,贴壁生长,生长速度较快。2h后细胞基本呈贴壁状态,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刚刚贴壁的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存在少量梭形形态,基本为单核。采用30ng/ml M-CSF和60ng/ml RANKL诱导因子连续孵育3天,可见RAW264.7细胞均变成破骨前体细胞(呈集落式生长,多为梭形,少许伪足),随后用30ng/ml M-CSF和200ng/ml RANKL连续温育,期间破骨细胞前体迅速增多扩大融合,第8天可见细胞90%融合为多核细胞。二TRAP染色诱导培养8d后行TRAP染色,可见通络生骨胶囊中剂量、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均出现许多多核细胞(核≥3个),而通络生骨胶囊高剂量组存在的多核细胞较少。细胞核呈紫色,细胞体积变大,胞浆成空泡状,染成淡红,胞膜边界不整,周边可见伪足伸展。通络生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比对照组中破骨细胞数量少,表明含药血清的浓度与破骨细胞的数量呈反比,且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三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的含量通络生骨胶囊组低剂量、通络生骨胶囊组中剂量、通络生骨胶囊组高剂量培养液中TNF-α含量均低于空白组(P<0.01),而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络生骨胶囊组低剂量、通络生骨胶囊组中剂量两组之间表达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p65蛋白通络生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TLR4、NF-κBp65蛋白的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差异(P<0.01),TLR4、NF-κBp65蛋白表达随着通络生骨胶囊含药血清浓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结论通络生骨胶囊对单核细胞破骨分化具有稳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效果随通络生骨胶囊浓度的升高而增强。通络生骨胶囊对单核细胞破骨分化时TLR4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TLR4、NF-κBp65的表达均有影响,抑制作用与浓度正相关。
吴文晓[2](2019)在《仙灵骨葆致大鼠药物性肝损伤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仙灵骨葆是临床上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的苗药制剂,收载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仙灵骨葆上市以来,治疗效果显着,但其不断增加的肝损伤不良反应报告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且目前仍然鲜有仙灵骨葆致肝损伤及其毒性作用机制的非临床研究报道。鉴于其肝损伤毒性特征、原因和作用机理等均不清楚,急需开展相关研究,为仙灵骨葆及含同类配方药物的安全监管和风险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本课题分别使用6周龄SD大鼠、12~13月龄雌性SD大鼠、免疫应激SD大鼠对仙灵骨葆的肝毒性进行评价,并从氧化应激、胆汁酸代谢等角度进行仙灵骨葆肝毒性机制探索,具体内容如下:通过重复灌胃给予6周龄SD大鼠仙灵骨葆8周实验,最高给药剂量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倍,初步判断仙灵骨葆的肝毒性作用。病理学结果显示给药期间各组动物未出现与药物相关性肝损伤。使用12~13月龄雌性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模拟中老年女性患者的生理代谢情况,重复灌胃给予12~13月龄雌性SD大鼠仙灵骨葆90天,最高给药剂量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0倍,研究仙灵骨葆重复给药对老年雌性大鼠的毒性反应。结果显示,给药组动物平均体重和平均摄食量较溶媒对照组显着性降低;脏器重量、血清生化和血液学检查未出现与药物相关性变化,大体病理学检查发现长期服用仙灵骨葆可能会促进动物胸腺萎缩,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与药物明显相关性病理学改变。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SD大鼠产生免疫应激以增加其对肝损伤药物的敏感性。从LPS刺激剂量、联合给药顺序、解剖时间等方面对药物致免疫应激大鼠肝损伤模型进行探索和条件优化,最终确定LPS刺激剂量为0.1 mg/kg。使用LPS刺激前后分别给药的方法增加药物致肝损伤的发生率和敏感性,以血清生化变化为指标,确定末次给药12 h后为最佳解剖时间,通过控制给药时间减弱动物节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延长动物适应期和限制动物体重范围降低实验差异。使用8周龄免疫应激SD大鼠进行仙灵骨葆致急性肝损伤的探究。结果显示,仙灵骨葆能够引起免疫应激大鼠药物性肝损伤,损伤特征为血清转氨酶水平、总胆红素和甘油三酯等指标显着性升高,肝细胞坏死和单核细胞浸润是肝脏的主要病变类型,同时伴随出现库普弗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的明显活化和肝细胞凋亡。对仙灵骨葆致免疫应激大鼠急性肝损伤机制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在仙灵骨葆致免疫应激大鼠急性肝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仙灵骨葆可以诱导氧化型肝药酶CYP2E1、强氧化酶iNOS和NADPH氧化酶表达的增加,LPS通过引发机体的免疫应激反应,促进了肝脏库普弗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进一步增加iNOS和NADPH氧化酶表达量的增加,使得肝脏过量自由基生成,造成脂质过氧化,蛋白硝基化,最终导致肝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因此临床上治疗仙灵骨葆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时可选用抗氧化的药物降低肝脏的氧化损伤程度。使用6周龄免疫应激大鼠SD大鼠进行仙灵骨葆重复给药肝损伤的探究。结果显示重复给予仙灵骨葆能够引起免疫应激大鼠肝损伤,损伤特点为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甘油三酯等指标的显着性升高,肝细胞坏死和单核细胞浸润为肝脏的主要病变,且病变程度与药物剂量呈明显相关性。机制探索结果显示,仙灵骨葆能够促进胆汁酸合成限速酶CYP7A1的表达,并抑制CYP7A1胆汁酸负反馈调节蛋白法尼基衍生物X受体(Farnesyl X receptor,FXR)的表达,LPS诱导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的表达间接抑制FXR的转录,LPS干扰胆汁酸转运体的表达,使得胆汁酸生物合成失调、转运紊乱引起免疫应激大鼠肝损伤,对于重复给药肝损伤的治疗除选择抗氧化剂治疗外,可加入胆汁淤积类药物对症治疗,以降低胆汁酸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本课题从药物致肝损伤药物因素中的剂量因素、机体因素中的年龄因素和免疫因素角度进行仙灵骨葆致肝损伤研究,首次建立能够呈现仙灵骨葆致肝损伤毒性动物模型,并对仙灵骨葆致免疫应激大鼠急性和重复给药肝损伤的毒性机制进行探索,初步证明仙灵骨葆协同LPS引起的机体氧化应激和胆汁酸代谢紊乱在仙灵骨葆致免疫应激大鼠肝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吴曦[3](2018)在《当归补血汤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头微结构、OPG/RANKL/RANK、VEGF164/VEGFR2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前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以辨“气血”思路进行辨证,以“补益气血、补血养髓”为治则,以当归补血汤为主方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获得一定疗效,本研究通过当归补血汤灌胃干预液氮冷冻法早期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观察干预后影像学、组织形态、信号分子表达变化,探讨“气血不足、骨髓同病”的病机、辨“气血”辨证思想以及“补益气血、补血养髓”的治则在防治早期股骨头坏死中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00只6月龄SPF级SD大鼠按照随机分段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trl组)、造模组(M组)、250 mg/ml当归补血汤灌胃组(DB250组)、500 mg/ml当归补血汤灌胃组(DB500组),SPF级实验室屏障内饲养,各组大鼠2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行液氮法股骨头坏死大鼠造模,M组、DB250组、DB500组每只大鼠给予20%水合氯醛500mg/kg麻醉,后备皮、消毒,定位右侧髂棘中下1/3交点与大转子连线中点沿躯干纵轴切开,分层切开至关节囊,切开关节囊,使股骨头脱位并暴露,切断股骨头韧带,将自制冷冻杆置冷冻股骨头15次,每次3S,后常规缝合、抗生素注射、创口消毒、分笼饲养。术后60日时,配制成250 mg/ml、500 mg/ml浓度当归补血汤开始灌胃,4ml/次/日。各组大鼠在灌胃后第2周各组随机选取大鼠12只,完成X线、HE染色及计算空骨陷窝率、TRAP染色及计数破骨细胞数、Westernblot、免疫组化、Real time PCR等检测;灌胃4周后各组剩余大鼠完成X线摄影、MRI成像、MicroCT成像及数据采集、HE染色及计算空骨陷窝率、TRAP染色及计数破骨细胞数、Westernblot、免疫组化、Real time PCR等检测。结果:1.X线、MRI检查:DB250组、DB500组灌胃后2周及4周时股骨头外形、股骨头内水肿、头外水肿、股骨头基底部类骨样增生、髋关节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不光滑程度均较M组有一定改善。2.Micro CT检测及数据分析:DB 250组4周时与M组在BMD(P<0.05)、Tb.Sp(P<0.05)等指标上有统计学差异;DB500组4周时与M组在TMD(P<0.05)、Tb.Sp(P<0.01)、SMI(P<0.05)等指标上有统计学差异。3.HE染色及空骨陷窝率:M组大鼠股骨头HE染色显示股骨头骨小梁稀疏,骨小梁走行不规则,骨小梁间隙增大,骨骺不清晰,部分可见区域性骨组织缺如,周围可见少量纤维组织增生,骨小梁间骨髓组织脂肪细胞增生,血管组织减少;DB250组、DB500组大鼠股骨头HE染色显示较M组有所改善。在灌胃4周后DB250组较M组空骨陷窝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DB500组较M组空骨陷窝率较统计学差异(P<0.05)。4.TRAP染色及多核TRAP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在灌胃后4周,多核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DB250组及DB500组较M组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5.Westernbolt:灌胃后2周,DB250组(P<0.01)与DB500组(P<0.01)OPG表达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4周,DB250组(P<0.01)与DB500组(P<0.01)OPG表达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2周及4周,DB250组与DB500组RANKL表达与M组无统计学差异;灌胃后4周,DB250组(P<0.01)与DB500组(P<0.01)RANK表达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2周及4周,DB250组(P<0.01)与DB500组(P<0.01)RANKL/OPG表达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6.免疫组化:灌胃后2周,DB250组(P<0.05)VEGF164表达MOD值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4周,DB250组(P<0.05)与DB500组(P<0.05)VEGF164表达MOD值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2周及4周,DB250组与DB500组VEGFR2表达MOD值与M组无统计学差异。7.Real time PCR:灌胃后2周,DB500组(P<0.05)OPG mRNA表达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4周,DB250组(P<0.01)与DB500组(P<0.01)OPG mRNA表达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2周,DB250组(P<0.01)与DB500组(P<0.01)RANKL mRNA表达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4周,DB250组(P<0.05)与DB500组(P<0.01)RANKL mRNA表达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2周及4周,DB250组与DB500组RANK mRNA表达与M组无统计学差异;灌胃后2周,DB250组(P<0.01)和DB500组(P<0.01)VEGF164mRNA表达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4周,DB250(P<0.05)组VEGF164 mRNA表达与M组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2周及4周,DB250组与DB500组VEGFR2 mRNA表达与M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辨“气血”辨证思路以及“补益气血、补血养髓”治则指导下,本研究使用当归补血汤干预液氮法早期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发现其可改善股骨头骨髓水肿,改善HE染色股骨头病理学形态,降低空骨陷窝率,减少破骨细胞数目,提升骨密度,上调OPG、VEGF164表达,下调RANKL表达,降低RANKL/OPG比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OPG/RANKL/RANK、VEGF164/VEGFR2信号,进而改善骨髓水肿、降低骨细胞死亡率、抑制破骨细胞过度活动,从而发挥防治作用。实验结果结合理论分析,当归补血汤干预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头有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证实辨“气血”辨证思路、“补益气血、补血养髓”治则在早期股骨头坏死中医药防治中的可行性。
乔卫平,袁冬[4](2018)在《肾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肾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6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组患者给予肾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连续治疗6个月,随访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Harris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医证候量表和影像学评分;检测血浆黏度(PV),红细胞电泳时间(EPT),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研究期间对照组患者脱落2例,观察组患者脱落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8.1%,低于对照组的35.5%(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Harri量表,SF-36量表和髋关节影像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中医证候量表评分,PV,EPT,ESR,HCT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低于对照组的35.5%(P<0.05)。治疗组血、尿常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5.9%,9.8%,低于对照组的30.6%,18.4%(P<0.05)。结论:肾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PV,EPT,ESR,HCT水平明显改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岳聚安[5](2018)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微血管内皮细胞miRNAs表达谱的影响及淫羊藿苷的保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早期诊断困难,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ANFH)的发病率已上升到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率的首位。相关的研究认为,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应用能够通过影响相关功能蛋白而影响骨循环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影响血管新生、血管舒缩性、凝血和纤溶性及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害,导致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引起骨组织发生缺血坏死。有研究表明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缺氧、糖皮质激素刺激等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miRNA作为一个重要的基因调节因子,在生物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已证实microRNA在ONFH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调控作用。本课题组前期体外实验已验证激素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bone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损伤后可导致其miRNAs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淫羊藿苷对激素诱导股骨头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部分失衡miRNAs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由此我们推测淫羊藿苷可能通过调控相关miRNA的表达,来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过程。现阶段我们课题组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前期研究的观点及结论,进而来进一步探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及淫羊藿苷的防治机制。本研究经中日友好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京)2016-0043),所有实验程序均严格遵守《国际公约》和《赫尔辛基世界医学协会关于伦理原则宣言》的国际规则和规定。研究目的1.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及评估淫羊藿苷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预防作用。2.体内研究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BMECs miRNAs表达谱的影响,探寻股骨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能存在与股骨头坏死相关的miRNAs;体内研究淫羊藿苷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BMECs差异表达miRNAs的调节作用,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s,探讨淫羊藿苷防治股骨头坏死的潜在作用靶点。研究方法1.选取8周龄雌性、健康SPF级SD大鼠30只,适应性饲养1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大鼠进行分组,每组10只,共3组,3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激素+淫羊藿苷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腹腔连续注射两次脂多糖(20μg/kg),每次间隔24h,末次注射脂多糖24h后双侧臀部肌肉交替注射甲强龙(40mg/kg),连续注射3次,每次间隔24h,24h后每日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激素+淫羊藿苷干预组:腹腔注射脂多糖(20μg/kg),每次间隔24h,连续注射两次,24h后肌肉注射大剂量甲强龙(40mmg/kg),连续注射3次,每次间隔24h,末次注射大剂量甲强龙后24小时给予大鼠淫羊藿苷灌胃60mg/kg,每日相同时间点连续灌胃4周。空白组:与模型组及激素+淫羊藿苷干预组相同的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肌注、灌胃。每周称重一次,观察大鼠体重变化情况,4周后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inh 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issue plasminogen aetivator,t-PA)、一氧化氮测定(nitric oxide,NO)含量。同时取大鼠双侧股骨头行病理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评估造模是否成功及淫羊藿苷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是否有预防作用。2.取5只大鼠,联合应用机械震荡、酶消化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股骨头BMECs并培养,免疫荧光联合流式细胞仪对股骨头BMECs进行鉴定,测细胞生长曲线,行细胞管型实验评估内皮细胞功能。3.选取SPF级8周龄雌性SD大鼠1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组5只,模型组5只,激素+淫羊藿苷干预组5只。3组大鼠的给药方式及剂量同上述实验1。4周后随机从3组中每组各取2只大鼠行病理学检查;剩余3组大鼠每组3只均根据上述实验2部分行股骨头BMECs提取、培养,直至细胞覆盖培养皿80%后,提取总RNA,高通量测序法测定miRNA相对表达量。首先筛选模型组与空白组差异表达的miRNAs,行RT-PCR验证,分析其中可能与股骨头坏死相关的miRNA;根据模型组与空白组差异表达miRNAs的分析结果,选取其中可能与股骨头坏死发病相关的miRNA,观察其在空白组、模型组和激素+淫羊藿苷干预组中的表达变化趋势。对miRNA-335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1..4周时模型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90%,淫羊藿苷干预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5)。前两周时三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变化;第3周时三组大鼠体重出现差异,空白组大鼠体重最大,其次是激素+淫羊藿苷干预组,模型组大鼠体重最小;第4周时模型组大鼠体重与和空白组和激素+淫羊藿苷干预组大鼠体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空白组大鼠体重与激素+淫羊藿苷干预组大鼠体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大鼠血浆ET-1、VEGF、TM及NO含量无明显差异;三组大鼠血浆PAI-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淫羊藿苷对激素诱导机体PAI-1水平升高有调控的趋势。t-PA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浆t-PA含量较空白组和激素+淫羊藿苷干预组明显升高,空白组和激素+淫羊藿苷干预组大鼠血浆t-PA含量无明显差异。2.大鼠股骨头BMECs经免疫荧光及流式双重鉴定,均高表达CD31和vWF,免疫荧光结果证实提取的细胞不表达CD133,该方法提取的内皮细胞纯度高、功能良好。3.经对模型组与空白组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分析发现,模型组4个miRNA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其中2个表达上调(miR-132-3p和miR-335),2个表达下调(miR-466b-2-3p和let-7c-1-3p);淫羊藿苷可能对miR-335的表达有调控作用,miR-132-3p和miR-335表达量在空白组、模型组和激素+药物干预组均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表达趋势。4.通过生物信息学对miR-335可能作用的靶基因进行Pathway和GO分析,miR-335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可能包括:其他类型的O-glycan生物合成、鞘脂类代谢、吞噬作用、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细胞凋亡、其他多糖降解、Wnt signaling pathway、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等,可能的靶基因功能包括:调控血管形成、调控分子的相关功能、细胞代谢、蛋白表达等。结论:1.淫羊藿苷对激素引起的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激素可能通过调控股骨头BMECs miR-335的表达来诱导股骨头坏死的发生。3.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早期,机体本身可能通过上调股骨头BMECs miR-132-3p的表达来启动自身的修复机制。4.淫羊藿苷可能通过调控股骨头BMECs miR-335的表达来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郭中华,都帅刚,张仲博,万小冠,董胜军[6](2018)在《大活络丸加减治疗股骨头坏死痰瘀阻络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大活络丸加减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痰瘀阻络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317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60例。分别给予大活络丸加减,双氯芬酸钠,大活络丸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hip joint function scale,Harris),影像学指标量表和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比较各组有效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研究期间中药组脱落3例,5髋;西药组脱落5例,8髋;中西药组脱落4例,7髋。中西药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Harris,影像学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1β,TNF-α,SOD和CRP含量改善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有效患者随访复发率比较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P<0.05)。安全性比较西药组<中西药组<中药组(P<0.05)。结论:大活络丸加减治疗ONFH痰瘀阻络证的疗效与双氯芬酸钠无明显差异,说明其具有有效性,且安全性评价优于双氯芬酸钠;大活络丸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ONFH痰瘀阻络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且可降低双氯芬酸钠的不良反应。
李春梅[7](2013)在《丹参、川芎提取物对高脂喂养去卵巢大鼠血脂和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与意义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都是常见的慢性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着很多病理生理的联系。绝经后妇女性激素(主要指雌激素和孕激素)缺乏,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因此常常采用以雌/孕激素为主的激素替代疗法。这种疗法对两种疾病确实表现出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副作用比较大。本课题从副作用小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入手,分别选取具有植物雌激素样的丹参和植物孕激素样的川芎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去卵巢大鼠模拟绝经后妇女并发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模型,首次观察两药分别对CVD和OP相关组织和器官的影响情况,旨在两病并行治疗,既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又可以减轻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同时可以为揭示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内在联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与结果(1)丹参和川芎分别采用传统的水提取和80%乙醇提取的方法提取,其得率分别为13.04%和17.08%;而后HPLC方法分析显示丹参水提物中含有13.93±0.10%的丹酚酸B和0.20±0.03%的丹参素,川芎醇提物中含4.76±0.25%的阿魏酸和3.00±0.16%的川芎嗪。(2)49只6月龄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7个组:假手术(Sham)+低脂饮食(low fat control diet, LFD)+Vehicle组、Sham+高脂喂食(high fat diet, HFD)+Vehicle组、去卵巢(OVX)+LFD+Vehicle组、OVX+HFD+Vehicle组、OVX+HFD+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1mg/kg/d, PO)组、OVX+HFD+丹参水提物(600mg/kg/d, PO)组、OVX+HFD+川芎醇提物(600mg/kg/d, PO)组,每组7只,分别采用不同饮食和药物治疗12周。结果显示,HFD和OVX能明显增加大鼠的体重,降低肝脏、肾脏及脾脏的指数;E2、丹参水提物和川芎醇提物分别治疗高脂喂养的去卵巢大鼠12周后,能明显降低大鼠的体重,增加肝脏、肾脏和脾脏的指数。(3)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指标主要检测血脂水平、肝脏的病理学变化、肝脏的脂肪含量、抗氧化活性、血管的活性。结果显示,HFD和OVX能明显诱导血脂水平异常、肝脏脂肪变性、抗氧化活性降低、血管内皮损伤。丹参水提物和川芎醇提物都能像E2一样,既能降低高脂饮食喂养的去卵巢大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减少肝脏的脂肪含量,减少肝脏氧化分子MDA水平,增加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活性,上调肝脏LDLR和CYP7A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肝脏HMGCR水平;还能增加血管对Ach诱导的内皮依赖的血管收缩活力,增加eNOS诱导的NO的产生,下调血管炎症分子TNF-α、ICAM-1和VCAM-1的mRNA水平。(4)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指标主要检测血清和尿液Ca和P的浓度变化,micro-CT分析松质骨(胫骨近端和第二腰椎)和皮质骨(胫骨中段和股骨中段)骨密度和骨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HFD和OVX能明显诱导尿钙的渗出增加,诱导松质骨BMD降低,加剧骨显微结构改变;尽管E2、丹参水提物和川芎醇提物都能降低高脂饮食喂养的去卵巢大鼠尿Ca的渗出,增加松质骨BMD和Tb.N,降低Tb. Sp、DA和SM,诱导骨小梁由杆状向板状转变,但是它们对不同的松质骨影响不同,丹参水提物主要是影响胫骨近端的骨显微结构,川芎醇提物影响的主要是第二腰椎,而E2对两种松质骨都有明显的影响。(5)MTS法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法进一步检测两种提取物对大鼠类成骨细胞UMR106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首次发现丹参水提物只能促进UMR106细胞分化,而不影响细胞增殖;川芎醇提物既能刺激细胞分化,又能促进细胞增殖。结论(1)HFD和OVX能增加大鼠体重,改变血脂水平,损伤血管和肝脏,诱导尿钙渗出、降低松质骨骨密度、改变骨显微结构,表明模拟绝经后妇女CVD和OP并发的模型建立成功。(2)丹参水提物和川芎醇提物首次在高脂饮食喂养的去卵巢大鼠中既表现出抗CVD的效果,又表现出抗OP的作用,达到了两病同治的目的。(3)尽管体内外实验首次证实丹参水提物和川芎醇提物对不同松质骨和类成骨细胞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影响,但它们都能促进成骨细胞分化,防止骨丢失,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新型候选药物。
畅永振[8](2007)在《复活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指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病,疑难病,其发病慢、病程长、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针对该病,至今仍无强效、可靠的治疗药物。复活胶囊处方是本院老中医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方,由川断、骨碎补、鹿角胶、熟地黄、炮姜、木瓜、独活、白芥子、川朴、肉桂、麻黄、甘草十二味药组成,具有补肝益肾、活血止痛、抗股骨头坏死的功效。大量的临床观察证明其抗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我院制剂室已将其制成丸剂用于临床,但丸剂服用量大且以前的提取制备工艺欠合理。为尽可能多地保留有效成分、提高疗效,同时减小服用量,方便用药,本课题通过优选提取和成型工艺将该方制备成胶囊剂并进行了质量标准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目的:1.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提取、除杂和挥发油包合工艺并在半成品中加入适当辅料制粒,填充胶囊。2.采用薄层色谱法,选择适当的展开剂,建立复活胶囊中熟地黄、川断和骨碎补的定性鉴别方法。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川断皂苷Ⅵ和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制备工艺。1.以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以多糖含量和干膏得率为指标,优选熟地黄、肉桂、白芥子、麻黄、甘草的水提工艺;以水提液的浓度、絮凝剂的加入量和絮凝温度作为考察因素,以多糖保留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优选水提液的ZTC+1絮凝除杂工艺。2.以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以川断皂苷Ⅵ含量、柚皮苷含量和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川断、骨碎补、独活、厚朴和木瓜的醇提工艺。3.以粉碎度、加水量、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挥发油的收率为指标,优选炮姜的挥发油提取工艺。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油利用率和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挥发油的包合工艺。4.对半成品的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然后筛选辅料、优选制粒工艺。5.熟地黄的定性鉴别:使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乙酸乙酯-石油醚(60~90℃)(1:1)为展开剂,在紫外灯(254nm)下检视;川断的定性鉴别:使用硅胶G薄层板,以正丁醇-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骨碎补的定性鉴别:使用硅胶G板,以二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1:10:2.5: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以三氯化铝溶液为显色定,紫外灯(365nm)下检视。6.含量测定:(1)高效液相色谱法:参考相关文献选择合适的固定相,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流速以及柱温,在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使指标峰分离完全、理论塔板数符合要求;紫外分光光度法:选择合适的显色方法和测定波长。(2)线性范围考察:配置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以色谱峰峰面积为纵坐标,以进样浓度为横坐标(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吸收度为纵坐标,以测定液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曲线并考察线性范围。(3)方法学考察:分别考察测定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4)样品含量测定:取3批复活胶囊样品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1.水提部分最优提取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小时;ZTC+1絮凝除杂的最优条件为药液比10:1,絮凝温度为80℃,加药量为2%。2.醇提部分的最优提取条件为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3.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粉碎成细粉,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时,提取10小时;挥发油的最佳包合条件为油:β-环糊精(1:10),在60℃包合3个小时。4.将提取液干浸膏粉与鹿角胶分别粉碎过80目筛,混合,加入20%的微晶纤维素,以9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60℃干燥,整粒。挥发油包合物粉碎过40目筛后与上述颗粒混合、填充即得。5.熟地、川断和骨碎补的TCL图谱清晰,样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溶液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溶液显示无干扰。6.柚皮苷的色谱条件为:Diamond(250mm×4.6mm,5u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42:55:3),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3nm。回归曲线为y=539.84x+10.634,r为0.9997,柚皮苷在0.21ug~1.51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在8小时内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56%、0.71%和1.2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4%,RSD为0.95%。样品中柚皮苷的含量不低于1.10mg/粒。7.川断皂苷Ⅵ的色谱条件为:Diamond(250mm×4.6mm,5um)色谱柱,以水-乙腈(70:3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2nm。回归曲线为y=4.1379x+13.706 ,r=0.9996,川断皂苷Ⅵ在50.04~417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考察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在8小时内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99%、1.06%和1.1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0.84%。样品中川断皂苷Ⅵ的含量不低于4.50mg/粒。8.多糖的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在最大吸收波长490nm处检测,回归曲线为y=0.0017x-0.0053,相关系数为r=0.9997,多糖量按葡萄糖计在192~480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考察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供试品在8小时内稳定性考察的RSD分别为0.62%、1.78%、1.5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8%,RSD为1.03%。样品中总多糖的含量不低于9.4mg/粒。结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复活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该工艺稳定、可行、有效成分含量高。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可对制剂中的中药进行准确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对制剂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赵长青[9](2006)在《生脉成骨胶囊促进血管生成的机理研究与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中药生脉成骨胶囊药物血清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机理,以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泌内皮素1、前列环素I2和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为生脉成骨胶囊临床用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提供实验依据;并通过临床观察验证生脉成骨胶囊促进坏死股骨头及其周围血管生成的效果。从现代药理学角度阐明“瘀去则新生脉长”的中医基础理论。 方法 在复习治疗性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之上,结合该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171143)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010251)资助项目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本博士课题分为基础实验和临床观察两部分进行研究。 基础实验:应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研究生脉成骨胶囊药物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细胞株(ECV304)增殖的影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生脉成骨胶囊药物血清作用1h和2h后ECV304细胞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生脉成骨胶囊药物血清作用1h和2h后,ECV304细胞培养上清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前列环素I2(prostacyclin I2,PGI2)浓度,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生脉成骨胶囊药物血清作用1h和2h后,ECV304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生脉成骨胶囊药物血清作用12h后各组ECV304细胞的超微结构。所得数据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临床观察:将纳入研究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分为单纯介入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药加介入治疗组(中药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坏死股骨头及其周围血管成像,利用JVC ky-F30B 3-CCD彩色图像摄录输入仪进行图像采集及Kontron iBAS 2.0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出治疗前后的股骨头及其周围血管成像区域灰度值,并取其差值,以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杜传宝,齐振熙[10](2005)在《一氧化氮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系》文中提出
二、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血清及滑液亚硝酸盐含量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血清及滑液亚硝酸盐含量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通络生骨胶囊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内容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中药组成及来源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含药血清的制备 |
2.2 实验试剂的配制 |
2.2.1 含10%胎牛血清的DEME培养基配制 |
2.2.2 破骨细胞诱导培养液的配制 |
2.2.3 固定液的配制 |
2.2.4 冻存液的配制 |
2.2.5 混匀液的配制 |
2.2.6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液的配制 |
2.3 RAW264.7 细胞的培养、传代、冻存及复苏 |
2.3.1 RAW264.7 细胞的培养与传代 |
2.3.2 RAW264.7 细胞的冻存 |
2.3.3 RAW264.7 细胞的复苏 |
2.4 破骨细胞的诱导分化 |
2.5 破骨细胞的鉴定 |
2.6 CCK-8 法检测含药血清毒性实验 |
2.7 TRAP阳性细胞数实验 |
2.8 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蛋白的表达的方法及步骤 |
2.8.1 主要实验试剂及其配制 |
2.8.2 SDS-PAGE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 |
2.8.3 Western blot试剂配制 |
2.8.4 细胞蛋白的提取 |
2.8.5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 |
2.9 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的TNF-α含量 |
2.9.1 样品准备 |
2.9.2 细胞因子 TNF-α的检测 |
2.9.3 建立标准曲线 |
2.9.4 样本检测 |
2.9.5 显色 |
实验技术路线图 |
3 实验结果 |
3.1 含药血清的毒性试验结果 |
3.2 RAW264.7 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
3.3 破骨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
3.4 破骨细胞的TRAP染色鉴定 |
3.5 通络生骨胶囊含药血清对RAW264.7 细胞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的结果 |
3.6 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p65 蛋白表达结果 |
3.7 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的含量的结果 |
3.8 统计分析 |
4 讨论 |
4.1 通络生骨胶囊对SANFH治法的中医理论 |
4.2 基于SANFH的病机选择破骨细胞 |
4.3 TLR4 信号通路参与破骨细胞的调节,影响SANFH中的骨代谢功能 |
4.4 破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建立与鉴定 |
4.5 通络生骨胶囊含药血清的毒性研究 |
4.6 通络生骨胶囊含药血清对RAW264.7 细胞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影响 |
4.7 通络生骨胶囊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上 TLR4、NF-κB 蛋白表达及 TNF-α含量的影响 |
5 小结 |
6.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TLR4 信号通路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联及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仙灵骨葆致大鼠药物性肝损伤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节 仙灵骨葆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毒性研究情况 |
第二节 药物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药物性肝损伤机制 |
第四节 课题设计 |
第五节 课题创新点 |
第一章 仙灵骨葆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
第一节 灌胃给予SD大鼠仙灵骨葆8周的肝毒性实验探究 |
1、实验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1.3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一般症状观察和体重 |
3.2 血清生化 |
3.3 剖前体重、肝脏重量和肝脏系数 |
3.4 血液学 |
3.5 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
4、总结 |
第二节 灌胃给予12~13月龄雌性大鼠仙灵骨葆3个月和恢复期28天毒性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1.3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一般症状观察 |
3.2 体重 |
3.3 摄食量 |
3.4 血清生化 |
3.5 给药结束及恢复期血清生化 |
3.6 血液学 |
3.7 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 |
3.8 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
4、实验讨论 |
第三节 结论 |
第二章 仙灵骨葆引起免疫应激大鼠肝损伤模型探索实验 |
第一节 不同剂量LPS对SD大鼠肝损伤量-效关系探索 |
1、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溶液配制 |
2.3 一般症状观察 |
2.4 采血 |
2.5 血清生化 |
2.6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实验讨论 |
第二节 LPS对SD大鼠肝损伤量-时-效关系探索 |
1、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溶液配制 |
2.3 一般症状观察 |
2.4 采血 |
2.5 血清生化 |
2.6 血液学检查 |
2.7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8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实验讨论 |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仙灵骨葆致免疫应激大鼠急性肝损伤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 灌胃给予免疫应激大鼠仙灵骨葆急性肝损伤研究 |
1、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1.3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一般症状观察 |
3.2 动物体重、肝脏重量和肝脏系数 |
3.3 血液学检查 |
3.4 血清生化检查 |
3.5 剖检 |
3.6 组织病理学检查 |
4、实验讨论 |
第二节 仙灵骨葆引起免疫应激大鼠急性肝损伤机制探索 |
1、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miR-122定量 |
2.2 细胞因子检查 |
2.3 蛋白免疫印迹 |
2.4 RT-PCR |
2.5 免疫组化 |
2.6 免疫荧光 |
2.7 血清MDA含量测定 |
2.8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miR-122 |
3.2 肝脏炎症和肝细胞凋亡 |
3.3 血浆细胞因子 |
3.4 库普弗细胞和星状细胞活化 |
3.5 NADPH氧化酶和iNOS的表达 |
3.6 肝药酶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
3.7 氧化应激产物检测 |
4、实验讨论 |
第三节 结论 |
第四章 仙灵骨葆重复给予免疫应激大鼠致肝损伤和机制研究 |
第一节 灌胃给予免疫应激大鼠仙灵骨葆2周肝毒性研究 |
1、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1.3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一般症状、体重及摄食量观察 |
3.2 肝脏重量和脏器系数 |
3.3 血清生化 |
3.4 血液学 |
3.5 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
3.6 血清细胞因子和血清MDA检查 |
4、实验讨论 |
第二节 仙灵骨葆重复给予免疫应激大鼠致肝损伤机制研究 |
1、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蛋白免疫印迹 |
2.2 RT-PCR |
3、实验结果 |
3.1 胆汁酸合成酶和调节蛋白的蛋白表达 |
3.2 胆汁酸合成酶和调节蛋白的mRNA表达 |
3.3 转运蛋白的表达 |
4、实验讨论 |
第三节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所获成果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 仙灵骨葆联合用药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当归补血汤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头微结构、OPG/RANKL/RANK、VEGF164/VEGFR2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部分 |
实验一 液氮冷冻法早期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造模验 |
2.2 X线、MRI、MicroCT |
2.3 HE染色及空骨陷窝率计算 |
3 结果 |
3.1 股骨头大体观 |
3.2 X线 |
3.3 MRI(T2像) |
3.4 MicroCT |
3.5 HE染色(见图3) |
3.6 液氮冷冻法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的鉴定 |
4 讨论 |
4.1 造模动物的选择 |
4.2 早期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验证技术选择 |
4.3 液氮冷冻法早期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的特点 |
实验二 当归补血汤的制备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1.2 当归补血汤组方中药饮片 |
2 实验方法 |
2.1 当归补血汤的制备 |
2.2 当归补血汤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阿魏酸、芒柄花素含量…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当归补血汤的历史沿革 |
4.2 当归补血汤的药理学作用 |
4.3 当归补血汤的有效成分及本实验检测指标选择 |
4.4 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比例 |
实验三 当归补血汤对液氮冷冻法早期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头X线、MRI、MicroCT、HE染色、TRAP染色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X线、MRI、MicroCT影像、HE染色实验材料 |
1.2 TRAP染色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造模、当归补血汤灌胃干预 |
2.2 实验动物X线、MRI、MicroCT检查 |
2.3 切片HE染色及TRAP染色 |
3 结果 |
3.1 大鼠一般情况 |
3.2 股骨头大体观 |
3.3 X线 |
3.4 MRI(T2像) |
3.5 MicroCT |
3.6 HE染色及空骨陷窝率 |
3.7 TRAP染色及多核TRAP阳性细胞计数 |
3.8 实验结果小结 |
4 讨论 |
4.1 当归补血汤干预动物模型的方式与浓度 |
4.2 当归补血汤对液氮法早期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的微形态学的影响 |
实验四 当归补血汤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头OPG、RANKL、RANK、VEGF164、VEGFR2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组织 |
1.2 实验设备、试剂 |
1.3 抗体 |
2 实验方法 |
2.1 Westernblot |
2.2 免疫组织化学 |
2.3 Real-timePCR |
3 结果 |
3.1 Westernblot结果 |
3.2 免疫组化结果 |
3.3 RealtimePCR结果 |
3.4 各组大鼠股骨头蛋白质表达小结 |
3.5 各组大鼠股骨头mRNA表达小结 |
4.讨论 |
4.1 OPG/RANKL/RANK、VEGF/VEGFR2与股骨头坏死… |
4.2 当归补血汤对动物模型OPG/RANKL/RANK、VEGF/VEGFR2表达的影响 |
理论探讨部分 |
1.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概要 |
1.1 股骨头的解剖结构与血供特点 |
1.2 骨重建与修复 |
1.3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理机制 |
1.4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与治疗 |
2.VEGF/VEGFR2与OPG/RANKL/RANK成血管、成骨偶联 |
2.1 VEGF/VEGFR2在成骨中的作用 |
2.2 VEGF/CEGFR2与OPG/RANKL/RANK的协同作用 |
3.祖国传统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3.1 历代医家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3.2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 |
3.3 股骨头坏死的辨证论治 |
4.当代医家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及研究 |
4.1 体质辨识 |
4.2 当代各家辨证思想 |
4.3 股骨头坏死的中药治疗与研究 |
5.当归补血汤干预液氮法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机制探讨及思考 |
5.1 当归补血汤干预液氮法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的作用机制 |
5.2 当归补血汤在股骨头坏死辨证论治中的思考 |
结语 |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综述 |
参考文献 |
2.发表论文及学术活动 |
致谢 |
(4)肾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及脱落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5.1 对照组 |
1.5.2 观察组 |
1.6 观察指标 |
1.6.1 疗效指标 |
1.6.2 实验室指标 |
1.6.3 安全性指标 |
1.7 疗效判定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
2.4 两组患者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5)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微血管内皮细胞miRNAs表达谱的影响及淫羊藿苷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MICRORNA-股骨头坏死治疗靶点的潜在分析 |
1 miRNA的特点 |
2 miRNA靶基因预测 |
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miRNAs在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中差异表达分析 |
5 miRNAs在股骨头坏死患者骨组织中差异表达分析 |
6 miRNAs在股骨头坏死BMSCs中差异表达分析 |
7 miRNAs在股骨头坏死BMECs中差异表达分析 |
8 单个miRNA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
9 以microRNA为靶点的药物设计 |
10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病理及影像学诊断 |
2 股骨头坏死模型动物的选择及制备方法 |
3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实验一 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建立与淫羊藿苷干预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大鼠股骨头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BMECs MIRNAs表达谱的影响及淫羊藿苷的保护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大活络丸加减治疗股骨头坏死痰瘀阻络证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剔除及脱落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5.1 中药组 |
1.5.2 西药组 |
1.5.3 中西药组 |
1.6 观察指标 |
1.6.1 临床症状 |
1.6.2 实验室指标 |
1.6.3 安全性评价 |
1.6.4 随访 |
1.6.5 疗效判定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
2.3 各组患者血清水平比较 |
2.4 随访 |
2.5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7)丹参、川芎提取物对高脂喂养去卵巢大鼠血脂和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绝经后妇女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
1.3 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
1.3.1 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
1.3.2 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临床用药的关系 |
1.4 中药治疗的优势 |
1.5 丹参 |
1.5.1 丹参与心血管疾病 |
1.5.2 丹参与骨质疏松症 |
1.6 川芎 |
1.6.1 川芎和心血管疾病 |
1.6.2 川芎与骨质疏松症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7.1 立题依据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丹参和川芎提取物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丹参和川芎的得率 |
2.3.2 丹参提取物的 HPLC 含量分析 |
2.3.3 川芎提取物的 HPLC 含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丹参、川芎提取物对其相关脏器指数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设备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大鼠的体重变化情况 |
3.3.2 大鼠的子宫指数 |
3.3.3 大鼠肝脏指数 |
3.3.4 大鼠的肾脏指数 |
3.3.5 大鼠的脾脏指数 |
3.3.6 大鼠的胸腺指数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丹参、川芎提取物对模型大鼠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设备 |
4.2.4 实验方法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各组大鼠的血脂水平 |
4.3.2 各组大鼠的血清转氨酶活性 |
4.3.3 各组大鼠肝脏的形态学变化 |
4.3.4 各组大鼠肝脏的脂肪积累 |
4.3.5 肝脏氧化和抗氧化情况的检测 |
4.3.6 肝脏的脂代谢相关基因的 mRNA 水平 |
4.3.7 肝脏的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蛋白质水平 |
4.3.8 血管活性实验 |
4.3.9 血管分泌液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产生情况 |
4.3.10 血管相关基因的 mRNA 水平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丹参、川芎提取物对模型大鼠骨骼系统的保护作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设备 |
5.2.4 实验方法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血清和尿液 Ca 浓度的检测 |
5.3.2 血清和尿液 P 浓度的检测 |
5.3.3 大鼠胫骨近端的骨参数 |
5.3.4 大鼠第二腰椎的骨参数 |
5.3.5 大鼠胫骨中段骨密度的比较 |
5.3.6 大鼠股骨中段的骨参数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丹参、川芎提取物对类成骨细胞 UMR106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试剂 |
6.2.3 实验仪器 |
6.2.4 实验方法 |
6.2.5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丹参水提物对 UMR106 细胞增殖的影响 |
6.3.2 川芎醇提物对 UMR106 细胞增殖的影响 |
6.3.3 丹参水提物对 UMR106 细胞分化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和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复活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复活胶囊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制备工艺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质量标准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生脉成骨胶囊促进血管生成的机理研究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1章 文献研究 |
第2章 生脉成骨胶囊对ECV304增殖和分泌VEGF功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生脉成骨胶囊对ECV304分泌ET-1,NO和PGI_2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生脉成骨胶囊对ECV304超微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生脉成骨胶囊促进股骨头及其周围血管生成的临床观察 |
5.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一氧化氮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NO的生物合成及生理作用 |
1.1 NO的生物合成与性质: |
1.2 生理功能: |
2 NO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
3 展 望 |
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血清及滑液亚硝酸盐含量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通络生骨胶囊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D]. 范思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仙灵骨葆致大鼠药物性肝损伤及机制研究[D]. 吴文晓.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3]当归补血汤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头微结构、OPG/RANKL/RANK、VEGF164/VEGFR2影响的实验研究[D]. 吴曦.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2)
- [4]肾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J]. 乔卫平,袁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17)
- [5]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微血管内皮细胞miRNAs表达谱的影响及淫羊藿苷的保护作用[D]. 岳聚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6]大活络丸加减治疗股骨头坏死痰瘀阻络证的疗效及安全性[J]. 郭中华,都帅刚,张仲博,万小冠,董胜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13)
- [7]丹参、川芎提取物对高脂喂养去卵巢大鼠血脂和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春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8]复活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 畅永振. 河北医科大学, 2007(06)
- [9]生脉成骨胶囊促进血管生成的机理研究与临床观察[D]. 赵长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10]一氧化氮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系[J]. 杜传宝,齐振熙. 福建中医药, 2005(01)
标签: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论文; 血清蛋白论文; 股骨头坏死论文; 细胞坏死论文; 激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