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文主义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唐立新[1](2020)在《英国文学中的文化主题》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与文学不可分割。近古以来,英国文学一直演绎着两个强劲的文化主题:道德关切和转型焦虑。希伯来精神和基督教伦理是英国道德血脉的源头活水,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型并引发了人们的普遍焦虑,转型焦虑导致心智缺失。历代英国文人作家肩负着历史责任和人文精神,创作出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在具体的创作中,英国文学的基本路径就是传承道德、化解焦虑和培育心智。英国文学在表征文化的过程中,创造了乌托邦理想和锻造了共同体意识,反对机械主义、拜金主义和工具理性,从而积极彰显民族精神的高尚追求,最终走向有机体式的完美与和谐。
林懿[2](2019)在《“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文中指出无论在哲学、艺术、科技抑或政治领域,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中流纸柱。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围绕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关照的元伦理视角,并以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性概念为基础,在抽象普世与微观个体两个层面设计并追求理想的人类生活和人性发展。人文主义为西方现代文明以至整个人类文明贡献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思想界,人文主义却变成最具争议与分裂性的概念之一。它引发了一系列愤怒的争吵,人文主义的声誉也一落千丈。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受到的冲击可用三个标志性节点进行划分。首先,是二战结束的岁月对大屠杀暴行·所进行的关于人性与西方文明的伦理反省。当时极具影响力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本质主义”倾向发起攻击,但在另一方面,萨特哲学又将人文主义中的个体自由、理性、自主意志和个人责任推向最高点。接下来的一轮人文主义冲击是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以法国(/欧陆)理论界为大本营的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思潮对人文主义立场进行清算。最后是从上世纪末起、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的世界政治格局变迁和科技发展。它们激发的对全球人类生存状况的重新想象给人文主义带来新的挑战。人文主义遭遇的猛烈攻击带来的影响波及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文学和艺术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人文主义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自由人文主义诗学原则下的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由于其人文主义的深层立场以及它与人文主义人性观相适应的现实主义形式风格,在战后西方文坛中逐渐陷入困境。面对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挑战和针对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的批评,本论文中的三位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扎迪·史密斯——依然通过严肃深沉的思考,有意识地坚持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创作中维护和继承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她们还在人文主义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文主义立场为出发点来探查战后西方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症结和出路,体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性关怀。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是战后崭露头角的第一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她首先通过与萨特的人性观、文学观和自由主义观对话,恢复了与人文主义关系紧密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与道德哲学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默多克借助她的内向性道德哲学,努力恢复古典人文主义对整全人性的培养和教化作用。她的关注人物内在意识生活的小说有力地维护了与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社会文化观和人性观念。她的道德人文主义为战争暴行之后西方世界的道德反思提供了与存在主义的激越态度完全不同的古典化理解思路。在后期的神秘主义转向中,默多克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又进入最深层,指向一种“超人文主义”的中间立场。不过,即便在人文主义批判的最深层和最激进处,默多克也没有偏向传统宗教神学和当代学者所称的反人文主义立场。她的晚期神秘主义立场可被视为一种被大幅度修改的人文主义:它携带着默多克在漫长的中前期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同时指向超人类世界的开阔而神秘的“善”之真理。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曾师从利维斯,她成长于一个更为平稳的社会氛围里,可被视为战后英国第二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德拉布尔始终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展开她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的当代思索。她的早期小说聚焦女性特有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母性体验),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声与传播,同时也帮助过往被忽略的女性生活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人性经验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关照之下,并给后者带来新的启发。中后期德拉布尔小说在人文主题上的拓疆则与利维斯按从窄到宽的路径发展起来的关注“个体、文化、(异)文明”的英国小说人文传统正相契合。德拉布尔笔下的人物从人文主义人性化(个性化)、反人文主义分裂状态到人文主义主体重构的变化路径勾勒了作家对现实主义人文传统遭受的攻击所经历的逐步了解、积极应对并最终超越的过程。默多克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却没走上的那种“包含一切人与一切事”的光辉丰盈的小说道路,德拉布尔一直在尝试着走下去。她的作品在反人文主义思潮最盛的时期为英国自由主义文学传统赢得了一例宝贵的实践延续,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启示尽管没有被付诸于体系化的理论建树,却与默多克、列维纳斯等人在战后开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辨形成了较强的可通约性。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在“9·11”爆发之前的写作或许还不介意接近后现代反讽精神和反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甚至乐意去触碰尼采这一自由世界的异质话语。然而到了后“9·11”时期,史密斯在小说和评论文章里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和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则没有人能够怀疑了。随着史密斯近二十的创作生涯发展和学界对她认识的加深,史密斯与德拉布尔和默多克等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前辈作家的承袭关系也越发清晰。在“9·11”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迁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史密斯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包容性和自我修进潜力,也表明了具有“超政治”惰性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同样能够在关键时期以积极姿态维护其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念。她通过《白牙》《论美》等主要小说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文化立场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的进行了再想象,并且把这种关注人性情感联结、微观个人自由空间和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升级”到了新的世界背景中。她的立场可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人文主义”。在小说形式技法上,利维斯、瓦特等人所阐发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在史密斯身上得到了重新“问题化”的机会并获得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形式技法的疆域。史密斯的小说创作还帮助发展了“后现代现实主义”这一新型小说形式风格。对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来说,他们对人文主义基本观念的攻击主要出于对它的失望幻灭之情,认为它没有能够守卫它所强调的人性理想和它所展望的自由、平等、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理想,但他们却并不是在根本上反对人文主义的这些人文理想。本论文所论述的三位女作家面对反人文主义者们各种激烈的批评观点时,均表现出开明理解的态度。她们积极回应借鉴反人文主义风潮的可取部分,并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改造。但与此同时,她们更是发挥才智与反人文主义风潮针锋相对,或是指出其弱点和误区,或是巧妙地将其纳入更广义的人文传统之下,最终三人都清晰地表明她们的人文主义立场。她们对人文主义立场的坚持从来不是不容异见的、或是完全没有自我怀疑的,但她们终究将这些迟疑、动摇、虚心接纳、再思索、重新肯定人文主义立场的过程融入了她们更为地道的人文主义处世态度之中。但是,对于根本上意在摧毁人文主义人性价值的观念体系,如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非人性的意识形态划分等,三位作家都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无条件的抗争态度。“伟大传统”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贡献了小说领域里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准则和一批最成功的实践成就。在英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伟大传统”所表现的这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又与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英式自由人文主义立场密切关联、甚至合而为一,这又使得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们的写作具有十分特殊的“英国脾性”。相对于追求纯粹的美学效果,“伟大传统”下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当,并在文本中努力促成微观的自主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互动。此外,“伟大传统”本身对小说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就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对本论文探讨的三位作家而言,“伟大传统”是变化、发展和延续的,它并不是处在奄奄一息的末尾,而是从利维斯为其命名时才刚刚开始获得完全自觉的艺术意识。
马平平[3](2019)在《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海洋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与之相应,文学世界中的海洋意象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中英小说中都不乏书写海洋的佳作,较之于英国小说的长篇宏制,中国小说有着自己的文本形态,比如它的笔记体性、碎片体性、寓言体性、志怪体性,等等。文本形式虽有差异,但是中英有关海洋书写的小说都蕴含了丰富的海洋意象,反映了海洋在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内涵、深层意蕴以及海洋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中英小说及其海洋创作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并不同步,中国小说及其海洋创作是在明清阶段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而英国小说在文艺复兴至17世纪仍处于发端阶段,其海洋书写也并不繁盛,小说及海洋创作的巅峰发展时期要晚至处于近代的18、19世纪。明清涉及海洋主题的小说既有诸如《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后文简称《西洋记》)、《天妃娘妈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后文简称《东游记》)、《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林兰香》《台湾外志》《希夷梦》《海游记》《镜花缘》等长篇小说,又有诸如《剪灯新话》《情史》《喻世明言》《型世言》《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连城璧》《觚剩续编》《聊斋志异》《子不语》《续子不语》《谐铎》《耳食录》《挑灯新录》《夜雨秋灯录》《淞隐漫录》《淞滨琐话》等短篇小说。明清时期航海事业和海洋贸易的发展尤其是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极大地促进了海洋叙事文学的发展,因此上述小说尤其是多部长篇小说虽然在明清时期三教归一的文化背景下,神魔斗法气息很浓,但是却蕴含浓郁的海洋气息和丰富的海洋意象。英国18、19世纪也涌现一批有代表性的海洋书写佳作,比如《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蓝登传》(The Adveodntures of Rerick Random)、《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西尔维亚的两个恋人》(Sylvia’s Lovers)、《珊瑚岛》(The CoralIsland)、《金银岛》(Treasure Island)、《吉姆爷》(Lord Jim)等。本文聚焦中国明清阶段和英国18、19世纪即中英海洋创作繁盛时期小说中的海洋意象,在界定海洋意象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中国和英国小说中的海洋意象,并对它们进行功能上的分类。明清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以海神想象、海岛仙话想象、岛人想象、海上航行、航海事业、海洋财富、海权和海防意识以及海外诸国想象等为主。通过梳理可见,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华夏文明传统带来的遥望海洋的视角深深地影响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海洋想象。从明代到清代,随着人们的海上活动更加活跃,参与海洋文学创作的人群迅速增加,小说中的海洋想象经历了发展变化:从居于海中的各路海神和仙人描写到海上的各类精怪野人描写,从海岛风物的仙话描写到更加世俗化的描写,从海神拥有的奇珍异宝描写到海洋蕴藏的珍宝描写,等等。但是这些海洋想象仍是将神、魔和海洋相结合,以“变异海洋”为主。当然,随着清代尤其是清晚期人们对外部世界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小说中的海上风暴、海岛居民、海洋经济以及海防事业发展等都有了更加“身行”性(即参与性和现实性)的发展趋向。英国18、19世纪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也主要以海上航行、航海事业发展、海洋贸易、海洋经济、海岛生存、海军形象、海盗形象以及海外国度等为主。在古希腊海洋文明、海洋岛国环境和地理大发现后英国国家海洋力量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下,无论是航海动机、航行中所遭遇各种危险、航海的专业技能,还是荒岛求生、海洋贸易、海洋捕鲸等,都更以崇力、求真、求知、开拓、探索为特征。海岛生存、海军形象、水手形象及海盗形象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英国不同时代的精神要求。海洋力量崛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英国追求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对海洋的探索、开拓及征服;建立海上霸权、控制海上贸易时期,英国人的海岛生存、海岛探险体现了由“斗海”向“亲海”的变化;19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遭遇危机、逐渐丧失贸易垄断地位,英国航海活动缺少了本该有的激情和活力,也缺失了目的和方向。英国现代化进程中这些社会现实的变化与发展体现了英国人追求文明和秩序的阶段性差异。本着异质文化平等对话与沟通互补的立场和原则,本文试图从海神想象、海洋获利方式、海上航行、海上力量生存伦理以及海外异国想象等方面比较中英小说中的海洋意象,探寻不同文化中的海洋意象在文学文本中呈现方式上的异同,并综合中西哲学、文化、历史等多维视角,解释中西海洋意象异同的成因,实现由浅层次异同比较到深层次文化探源的跃进。论文通过对比显示,中西方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的对立观点造成了中英小说海洋意象的呈现差异。以向内聚敛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通过内在心性的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来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种“重道轻器”思想决定了中国小说中的海洋想象不以探究自然、战胜自然为最终目的,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主流强调入世观念,大多数中国文人的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积极关注社会人生,但是当理想受挫,转而独善其身的时候,海洋往往成为中国文人寻求解脱的心灵寄托。所以在传统中国文人的作品中,海洋寄托着很多审美想象,成为中国文人寄怀抒情的载体,而不是探究如何通过掌握“真知”来探索海洋、战胜海洋。文人与海洋,充满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蕴;而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海洋文明,从根源上就埋下了“天人相分”、“征服自然”观念的理性“种子”。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聚敛相反,西方文化的发展以扬弃为特征,融入了希腊、罗马和基督教的文化因素,强调融合更新、向外超越,突出对人性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认为理智能力是人类心灵的根本特征。这种文化有对功利的向往,同时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因之,英国小说中海洋意象的呈现更加突出人和海洋的对立,强调人如何通过掌握科学知识来探索海洋、征服海洋,以实现开拓疆土、侵略扩张、发财致富的梦想。中国的海神尤其是四海龙王和妈祖在履行维护海上安全的职责时有一定的海权意识,但他们并不好战、不好侵略,亦没有霸权意识,而海神波塞冬则虚荣好战、睚眦必报,体现了侵略者扩张和掠夺的野心。中国小说中的海洋贸易具有机遇性、偶然性、异化性和小农经济的特点,而英国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参与航海的姿态更加积极、主动,海洋经济和海洋贸易活动也充满现实性、目的性、掠夺性和殖民性。中国小说中海岛的神秘、超脱意境和仙话的海洋、航海描写为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实践找到了最佳的现实渠道;而英国小说更加善于真实地描写海上航行和海上冒险,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主人公们努力去了解并驾驭自然,不断与自然抗争。中国小说中,海外诸国被看作中华帝国陆疆的延伸,表达了“以夏变夷”、秉承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小说作者们的海外诸国遐想不会超出封建道德准则的范围;而在英国小说中,主人公对海外国家的了解是通过他们不断探知、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和反省来实现的。在象征国家海洋力量的军舰上,个体生命价值观亦分别体现了中西伦理思想的差异。中国小说中,为了应对海上妖怪的威胁,个体须服从整理利益的价值观决定了遭遇危机之时,个体只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全船队安全;而西方近代伦理学虽注重整体中的个人本位,但海上生活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外贸易利益和战争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海洋和内陆价值观的冲突,因此在英国小说中,个体的身体和生命只能遭到无情的伤害和轻视。本文打破以往相关研究局部、零碎和孤立的局面,从宏观到微观对中英小说中的海洋意象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研究,探究海洋发展是如何以文人心态意绪为中介向艺术思维渗透,海洋意象又如何同哲学、宗教、民俗等文学的相关领域发生联系,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中英小说海洋精神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海洋意象研究既可加强我们对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中英海洋文明发展历程的了解,又有助于揭示中国古代文学叙事中的海洋具有独特的诗学和文化价值。中国既是海洋大国,也是海洋文学大国,海洋的影响与海洋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和文学之中。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结合中国和英国海洋题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审美资源,可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新构建提供话语和审美资源。
王林然[4](2017)在《双重编码的后现代戏仿》文中研究表明戏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技巧,在后现代文化领域被人广泛使用,基于人们对戏仿的不同看法和实践,围绕它产生的关于后现代文化的争论也从未停止,本文提出一种"双重编码"的后现代戏仿形式,通过对它的定义、结构、作用和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历史性与政治性维度进行探讨,来说明它在后现代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论文首先由"后现代"这一概念的产生和界定入手,从建筑到文学艺术领域,阐述了 "双重编码"的后现代概念,强调后现代的双重性复杂内涵,并认为戏仿是它的典型表现形式。其次,从词源和历史角度探讨了"戏仿"概念的双重内涵和形式结构,并强调在后现代文化实践中不可忽略的语用学维度,由此分析了戏仿运作中的双重编码和解码过程,以及它所包含的复杂意图。接着,论文就戏仿包含的历史性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在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争中,揭示戏仿如何在对历史进行反讽性回顾的同时也进行批判性重写。最后,通过对以商业消费和大众娱乐为特征的后现代境况进行分析,重申了 "双重编码"戏仿具有的的复杂意图与重要价值,并针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独特情况进行了探讨。双重编码的后现代戏仿正是凭借自身的双重形式和复杂内涵,沟通过去与现在,大众与精英,成为当下一种具有丰富意义和巨大活力的文化实践形式。
郭巧利[5](2016)在《《鲁滨逊漂流记》之人文主义体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它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开端,并为笛福赢得了"英国小说之父"的美称。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英国的现实主义和殖民主义,而且也体现出了人文主义思想。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鲁滨逊与自然,社会以及宗教的关系,来阐明本部小说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以加深人们从这一角度对这部小说的理解。
唐秀花[6](2016)在《多元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处于一个全球化时代,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一个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世界,不同国家、种族、民族的人在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存在很大差异,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文化冲突,这就对个人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元文化教育是培养一个人适应未来多元文化社会能力的需要,是一个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因此,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当今时代教育的发展潮流。本文旨在探讨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如何在高中阶段利用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问题。首先,分析多元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其次,通过分析广西贺州市富川县一所重点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的结果,了解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再次,分析高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中外国文化的积极因素,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最后,结合调查中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即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说明本文大致思路和结构;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做了简要的阐述。第一章通过问卷调查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了解到由于考试制度的弊端、教材编制不合理、教师专业素养偏低以及学习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外国文学不受重视、外国文学教学效果不佳、教师文学素养缺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低等问题。第二章分析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外国文化。结合教材具体作品分析了外国文化中英雄主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民主主义、原罪意识等文化因素对高中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积极或消极作用。第三章在了解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是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教师应该重视外国文学教学,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提高专业素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作品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创作特点、作品的艺术特色等背景知识的讲解;三是注重比较教学方法的运用,注意文化层面和文学层面的比较;四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利用文体特点和网络资源进行多样化教学;五是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从课堂拓展引申课外知识和课外阅读方法和过程的指导两方面。结语部分对本论文进行总结,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不足以及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展望。
历伟[7](2016)在《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在学界的刻板印象中似是一个贫瘠的研究对象。随着西方学界“理论热”的消褪,早先围绕在斯威夫特小说及政治文本四周的各类理论话语“穿透式”的研究也逐渐式微;除却个别“斯学”专家在政治身份、族裔身份等“深度话题”上有所斩获之外,其研究基本走向停滞。出现此种情态,除了材料限制之外,研究视域的局促可能是主要肇因。反观英国文学汉语学界,长久以来对《格列佛游记》及少数散文文本的偏执和禁囿,加之对斯威夫特诗歌及非虚构类作品的“刻意”忽略,使得其研究总体上处于“同义反复”的尴尬地位,既无专着,更没有产生“深度专题”研究。本文正基于国内外前人学者的得失之上,欲以“思想史”视角切入斯威夫特研究;此举意味着研究必须回溯启蒙时期——寡头制稳定成长,教俗关系紧张,殖民贸易和商业化加剧,思想暗流彼此冲击震荡的时代语境中;以求得既能抵近文本细部,透视其美学特质,更能把此种美学特质置于宏大的“话语及思想织物”中综合考量。因此,在首章厘清学术成果及本文论述思路后,本文第二章首先以斯威夫特在“古今之争”中主张的“包容古今”此一文化立场为研究切口;继而在第二、三章中着力体现其宗教书写与政治文本中呈示出来的复杂姿态;并于第四章中勾连斯威夫特唯一的小说文本《格列佛游记》,着重探究政治、宗教诉求对其小说美学价值的“规约”。论文结构过程中,文本注重将“古今之争”“英国自然神论”“新哈林顿主义”“伍德币事件”“爱尔兰视角”等学界较为忽略的思潮、事件囊括进研究之中,以探究其动态关联时斯威夫特的政治、宗教、文化立场与道德诉求。
孙汝蕊[8](2015)在《笛福的现实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文中认为笛福价值观对欧洲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笛福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18世纪的欧洲文化思想。笛福的价值体系满足了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用某些新的观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反映人类的智慧和生产力。基于历史的发展,笛福对创建的价值观主体作出了新的评价,主要展示了人类价值的主体地位。人是创造价值的主体,因此人也应该是享受价值的主体。人不仅是组建笛福价值观的核心,也是笛福价值观的基石。通过这个基石,笛福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
王方维[9](2014)在《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作品评论》文中指出一、作品内容简介《鲁滨孙漂流记》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鲁滨孙几次出海的经历,第二部分则主要讲述了他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则讲述了他回到现代社会以后的生活。该小说主人公鲁滨孙对于自己安稳平凡的生活感到厌倦,希望可以出海冒险开启别样的生活。在他19岁的时候毅然地离开家人去当了一名水手。在此以后,他先后四次出海,前两次的航行他的运气就不怎么好,他乘坐的船只都遭到
林池容[10](2013)在《人文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刍议》文中研究说明在漫长的西方文学发展史上,人文主义思想开辟了全新的思维视角,开始更多的关注人与其本质。大多西方文学题材与主题都是倾向于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对人权的肯定,强调个性解放,抨击禁欲主义;突出理性思维,反对封建和蒙昧。近代文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其精髓进行了传承和创新。
二、人文主义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文主义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导论 |
一 人文主义:历史·内涵·成就 |
二 战后思想论争中人文主义遭遇的挑战与嬗变 |
三 英国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
四 三位英国女作家及其(自由)人文主义立场 |
第一章 默多克的道德人文主义 |
第一节 抗击“唯我论”: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观念的交锋 |
第二节 爱若斯归来:作用于“视像”的内向性道德努力 |
第三节 走向神秘主义:对人文主义深层立场的改写 |
第二章 德拉布尔的文学人文主义 |
第一节 “女性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女性人物的主体塑造 |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生活之路:“后现代转向”与人文主题拓疆 |
第三节 主体重构与他者伦理: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性联结 |
第三章 史密斯的新自由主义人文主义 |
第一节 预响的警钟:《白牙》与尼采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对话 |
第二节 “唯有联结”:从“9·11”到《论美》的自由主义辩护 |
第三节 小说形式新辩:传统风格的回归与后现代现实主义 |
结论 |
引用文献 |
致谢 |
(3)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一、小说中的海洋意象 |
二、主题学中的海洋意象研究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国古代小说海洋意象研究 |
二、英国小说海洋意象研究 |
三、中英小说海洋意象对比研究 |
第三节 明清和英国18、19世纪小说海洋意象的可比性 |
一、可比性分析 |
二、比较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明代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海洋神祗 |
一、海龙王及龙宫想象 |
二、南海观音菩萨 |
三、天妃娘娘 |
四、其他海神 |
五、海洋精怪 |
第二节 海岛想象 |
一、海外仙山想象 |
二、海岛的变异想象 |
第三节 海外诸国 |
一、赍赐贸易 |
二、中华文明优越性 |
三、异国想象妖魔化 |
第四节 海上航行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 |
三、海上力量和海权意识 |
第五节 海洋财富 |
一、海洋得宝 |
二、海洋经济 |
三、海洋贸易 |
第二章 清代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海神和海上仙山 |
一、海神想象 |
二、海外奇禽异兽、奇花异草 |
第二节 海中生物和海岛描写 |
一、海中奇异生物 |
二、海岛和岛人 |
第三节 海上航行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 |
第四节 航海事业的发展 |
一、民间造海船 |
二、航海技能 |
三、海洋异象 |
四、海洋探索 |
第五节 海权意识和海防发展 |
一、海防的威胁 |
二、海防的发展 |
第六节 海洋财富 |
一、海洋得宝 |
二、海洋贸易 |
第七节 海外诸国 |
一、现实讽喻 |
二、海外理想之国 |
三、海外建功立业 |
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
第三章 18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14至17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一、14至17世纪英国海洋与社会发展 |
二、14至17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二节 海上航行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 |
三、海上船舶 |
四、航海准备 |
五、航海工具和航海知识 |
六、海员形象 |
第三节 海洋获利 |
一、海洋贸易 |
二、奴隶贸易 |
三、海上历险获利 |
第四节 海岛和海外国度 |
一、海岛生存 |
二、遭遇岛人 |
三、殖民海岛 |
四、海上国度 |
第五节 海军制度 |
一、黑暗的制度 |
二、军舰生活 |
三、残酷的海战 |
第四章 19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海上航行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和航海实践 |
三、水手的形象发展 |
第二节 海洋贸易和海洋经济 |
一、海上贸易 |
二、运输朝圣者贸易 |
三、海上走私 |
四、捕鲸业 |
第三节 英国海军形象 |
一、海军形象 |
二、海军的现实问题 |
第四节 海岛和海外国度 |
一、海岛生存意象的发展 |
二、海岛丰富多样的动植物 |
三、海外建功立业、施展抱负 |
第五节 海盗形象 |
一、海盗的兴起 |
二、小说中的海盗形象 |
第六节 海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一、航海活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
二、海洋的隐喻意义 |
第五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洋获利方式 |
第一节 海洋之利 |
一、中国的海洋经略 |
二、英国的海洋经略 |
第二节 魔幻式获利 |
一、佛教中的海中珍宝 |
二、海神财富 |
三、海上奇遇获利 |
四、海上献宝 |
第三节 现实性获利 |
一、渔盐经济和深海渔业 |
二、海洋贸易的机遇性、偶然性和目的性、掠夺性 |
第六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上航行 |
第一节 文学作品中的航海实践 |
一、中国小说中的航海实践 |
二、英国小说中的航海实践 |
第二节 航海动机 |
一、航海动机的发展脉络 |
二、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航海风险 |
一、神魔化和现实化 |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
第七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洋力量生存伦理 |
第一节 海军的发展 |
一、中国的海上力量 |
二、英国海军 |
第二节 中英小说中的海军 |
一、《西洋记》和《兰登传》中的海军 |
二、对身体和生命的态度 |
第八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外异国想象 |
第一节 相似的人物形象异化 |
一、人物形象的放大或缩小 |
二、人物形象的扭曲和畸变 |
第二节 相异的文化积淀和发展路向 |
一、向内聚敛和“以夏变夷” |
二、向外超越和融合更新 |
第九章 海洋神灵的文化异质性研究 |
第一节 中西方的海神 |
一、中西方海神信仰的起源 |
二、文学作品中的海神 |
第二节 海神信仰的形成和发展 |
一、四海龙王信仰的形成 |
二、波赛冬信仰的形成 |
第三节 海神的形象 |
一、龙头人身 |
二、健硕完美 |
第四节 海神的职能 |
一、四海龙王的职能 |
二、波塞冬的职能 |
第五节 海神的人格个性 |
一、四海龙王的懦弱谦卑 |
二、波塞冬的虚荣好战 |
第六节 海神的文化异质性 |
一、中国传统的集权思想 |
二、希腊传统的竞争意识 |
三、个人欲望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双重编码的后现代戏仿(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综述 |
第一章 "双重编码"的后现代 |
第一节 后-现代:继承与超越 |
第二节 后现代建筑语言 |
第三节 现代主义的纯化与先锋派的沉默 |
第四节 戏仿:后现代的"官方"风格 |
第二章 后现代视野下戏仿的双重性 |
第一节 戏仿的双重内涵与形式结构 |
第二节 戏仿的编码与解码 |
第三节 形式的枯竭与补充 |
第三章 戏仿的历史性 |
第一节 对历史的回访和重续 |
第二节 将历史问题化 |
第三节 戏仿引发的争论焦点 |
第四章 大众娱乐时代的戏仿 |
第一节 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 |
第二节 笑的双重性 |
第三节 后现代中国的经典戏仿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鲁滨逊漂流记》之人文主义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文主义在鲁滨逊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体现 |
二、人文主义在鲁滨逊与社会宗教关系方面的体现 |
三、小说体现人文主义的原因 |
(6)多元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中多元文化内涵的研究 |
(二) 多元文化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三)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研究 |
三、研究思路、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创新点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多元文化的内涵 |
(二) 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调查 |
一、教学现状 |
(一) 教师的教学情况 |
(二) 学生的学习情况 |
(三) 教学现状调查小结 |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归因 |
(一) 考试制度的弊端 |
(二) 教材编制不合理 |
(三) 教师文学素养偏低 |
(四) 学习资源匮乏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外国文化因素 |
一、英雄主义 |
(一) “英雄主义”的含义 |
(二) 具体作品分析:《老人与海》 |
二、人文主义 |
(一) “人文主义”的含义 |
(二) 具体作品分析:《哈姆莱特》 |
三、理性主义 |
(一) “理性主义”的含义 |
(二) 具体作品分析:《作为生物的社会》和《装在套子里的人》 |
四、民主主义 |
(一) “民主主义”的含义 |
(二) 具体作品分析:《我有一个梦想》 |
五、原罪意识 |
(一) “原罪”的含义 |
(二) 具体作品分析:《麦克白》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
(一) 重视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 |
(二) 树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 |
(三)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二、注重背景知识的讲解 |
(一) 讲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
(二) 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特点 |
三、注重比较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一) 中外文化层面的比较 |
(二) 中外文学层面的比较 |
四、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
(一) 利用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
(二)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
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
(一) 从课堂教学中拓展课外知识 |
(二) 指导课外阅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
附录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调查表(教师卷) |
附录三: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调查表(学生卷) |
后记 |
(7)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缘起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
引言 |
一、期刊论文研究 |
二、硕士学位论文研究 |
三、着述、专题研究 |
结语 |
第二节 西方斯威夫特研究综述 |
一、传记与评述研究 |
二、作品整理及编撰 |
三、专题研究阶段 |
结论 |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言说策略 |
一、文学(理论)研究的危机 |
二、文学的文化研究转向 |
三、思想史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耦合 |
四、思想史语境中斯威夫特研究的展开机制 |
第一章 斯威夫特与“古今之争” |
第一节 科技之光与哲学分野:英国“古今之争”溯源 |
一、科技革命中的英国性塑形 |
二、由“法”入“英”:“古今之争”的肇始与分野 |
第二节 1690年代英格兰思潮:“进步话语”中的思想拉锯 |
一、威廉·坦普尔的“崇古德性” |
二、从《答古今学术略论》到《法拉里斯信札》 |
第三节 多重面具与形式反讽:“离题话”中的崇古思想 |
一、被忽略的文本及其误读 |
二、“形式悖论”与“叙事面具” |
三、“离题话”中不离其旨的道德主张 |
第四节 调和古今:《书战》叙事裂缝中的文化抉择 |
一、“学术共和国”的纷争 |
二、“蜘蛛与蜜蜂”形象的“创造性叛逆” |
三、“调和古今”:斯威夫特的立场 |
余论 英国“古今之争”的多个侧面 |
第二章 斯威夫特的宗教书写 |
第一节 “占星闹剧”与“被迫死亡”:斯威夫特的宗教之刃 |
一、1708年的死亡预言与“身份”谋杀 |
二、游戏悬念的“延滞”与“自毁”装置 |
三、占星闹剧背后的宗教诉求 |
第二节 隐没的上帝:宗教世俗化与自然神论背景 |
一、启蒙思想、宗教改革与自然神论 |
二、约翰·洛克与自然神论 |
三、英国自然神论的结果及影响 |
第三节 《木桶的故事》戏谑之笔背后的虔敬之心 |
一、斯威夫特V.S廷代尔,失败的尝试 |
二、散漫各处的线索:指向《木桶的故事》 |
三、隐匿的寓言与炙燃的讽刺 |
第四节 保守主义牧师的忧思:斯威夫特布道文研究 |
一、道德真空的焦虑 |
二、“婚姻卖淫”与“买卖妻子”:两个道德指标 |
三、宗教书写中的政治立场 |
第三章 斯威夫特的政治身份研究 |
第一节 咖啡馆里的喧嚣:中产阶层与公共舆论空间 |
一、咖啡馆·阶层景观·政治冲动 |
二、识字率与教育革命中的宗教因素 |
三、出版印刷业的爆炸奇观 |
第二节《审査者》的政治审査:1710-1年英格兰政治图式 |
一、时局变幻中的舆情交锋 |
二、新朝政府合法性的证词 |
三、“经济人”、信用与女性譬喻 |
四、有破有立:党魁们的性格特写 |
第三节 新哈林顿主义谱系中的斯威夫特 |
一、“变节者”与政治身份难题 |
二、作为危机公关的《盟军的行为》 |
三、为托利最后一辩:《辉格党人公共精神》 |
四、新哈林顿主义:古典德性的脆弱平衡 |
第四节 分裂的爱尔兰英雄:“两间一卒”与“人肉筵宴” |
一、殖民困境与蛰伏的英雄 |
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三、呼号的布商与独立宣言 |
四、“我们”中隐藏着“他们” |
五、《一个小小的建议》与“食人癖性” |
第四章 《格列佛游记》与政治转喻 |
第一节 启蒙思想的转捩与英国小说的兴起 |
一、主客体的统一与书写自觉 |
二、时间之轮的拆解与线性发展 |
三、空间感受的解缚与多维扩展 |
本节结论 |
第二节 愤世嫉俗者的“政治寓言 |
一、“哈哈镜”里的世相全景 |
二、“肉体叙事”:填充与排泄 |
三、“愤世嫉俗者”的忧思? |
第三节 厌新患者的“醉翁之意”:再看卷三“反科学” |
一、科技厌恶者? |
二、《游记》中的“伍德币” |
三、科技武装的暴政机器 |
本节结语 |
结论 |
附录1 斯威夫特年谱 |
附录2 斯威夫特生平参考年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作品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品内容简介 |
二、主人公的精神体现 |
三、殖民主义的体现 |
四、结 语 |
(10)人文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疏析西方文学与人文主义 |
二、勾勒人文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
1. 人文主义对英国文学作品的影响。 |
2. 人文主义对法国文学作品的影响。 |
3. 人文主义对俄国文学作品的影响。 |
四、人文主义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文学中的文化主题[J]. 唐立新.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0(01)
- [2]“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D]. 林懿. 南京大学, 2019(02)
- [3]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D]. 马平平. 扬州大学, 2019(04)
- [4]双重编码的后现代戏仿[D]. 王林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鲁滨逊漂流记》之人文主义体现[J]. 郭巧利. 青年文学家, 2016(30)
- [6]多元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研究[D]. 唐秀花.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D]. 历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笛福的现实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J]. 孙汝蕊.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26)
- [9]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作品评论[J]. 王方维.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28)
- [10]人文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刍议[J]. 林池容. 教育教学论坛, 20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