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计算机网络考试评价系统开发工具

智能计算机网络考试评价系统开发工具

一、智能型计算机网络考试评价系统开发工具(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0)在《基于泛在学习理论的X大学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研究》文中指出泛在学习是指在网络学习资源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学习者能够充分运用互联网科技提供的各种技术手段,更加便利地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以达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知识获取的学习活动。该理论由美国学者马克.维瑟(Mark Weiser)于1991年提出,其呈现的核心就是强调一种“人人、时时、处处”的学习特征,即学习者的学习不再会受到时间、地点、设备的限制。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泛在学习理念正在悄然改变着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仅局限在传统课堂,利用互联网信息媒体学习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常态,这种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知识获取的学习方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在线学习”。本研究中笔者选取X大学作为研究案例,在对泛在学习理论和在线学习进行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X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在线学习现状、问题进行调查,根据呈现的问题对目前X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在线学习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的优化建议。正文共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泛在学习的理论研究,分别阐述了泛在学习的内涵、学习方式、学习模式及对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二部分是对X大学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当前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的使用人数、时间占比、学习内容和学习动机四方面现状,随后分析当前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基于泛在学习理论对X大学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呈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基于泛在学习理论,笔者认为,在线学习呈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网络优质学习资源开发有限、高校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学习者缺乏学习主动性,工具性动机占主导;学习平台个性化教学功能开发不足,多元化在线学习建设机制不健全。第四部分是针对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的优化建议。主要从建立健全网络学习平台体系、提高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三方面对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在线学习提出优化。

卢梦侨[2](2018)在《智能型商业综合体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应用普及和城镇化建设的高速推进,越来越多的智能型商业综合体在各地建设兴起。如今,智能型的商业综合体建筑作为多种功能聚集的场所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智能型商业综合体已有较为成熟完善的设计理论,而国内在此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内商业综合体在筹备策划、智能化设计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可改善的地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智能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开发设计日趋与国际接轨,所以迫切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提出相关理论,为智能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分析阐述了智能化系统对商业综合体设计的新要求,讨论了智能化需求对于商业综合体的平、立、剖面设计的影响。基于实际工程、结合业务需求及应用场景进行一系列的调研和研究,提出了针对智能型商业综合体设计的合理化建议,并把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工程中去。形成一套智能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策略,有利于智能化系统的有效利用和设计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阶段部分商业综合体设计与智能化需求不匹配的状况。同时,对其他类建筑的智能化设计方向和方法也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罗珍[3](2018)在《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发展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是与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会随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对应的变化,并且人类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内容的需求的变化也会使得其研究内容产生变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赋予了教育技术概念丰富的内容。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发展从教育技术学产生开始就经历了无数的变化,种类之多,形式之繁,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教育技术应用热潮。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以信息时代为研究背景,根据文献共词分析、信息时代的主流技术的时间顺序二种方法,定位对应的技术。进一步把各种技术的发展演变进行一次大致的梳理,从中找出教育技术发展的轨迹,总结经验和教训,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从硬件环境演变,软件环境,教学方式研究等3个方面了解所涉及到的教育技术学的技术演变过程,这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密切,硬件的发展,软件的更新都会影响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组成方面。其中,对硬件环境演变的探究主要是结合硬件环境的变化历程进行探讨如何可以更好的将其应用于教学;软件研究则主要研究每一个时期出现的新的技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新的技术应用,例如微课、慕课、课件,再分析它们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教学方式的变化主要是研究经过历史的演变,教学方式出现了哪些变化。希望能够对教师或者其他人了解这门技术的发展过程起到很大的作用,为研究者预测某个技术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曾强[4](2015)在《学生的学习智慧及其养成研究》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终身学习成为新的学习理念,这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反观现实,基础教育经历了十几年的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着提高,但学生不擅长学习、不擅长与同伴和教师交往、不擅长正确认识自己、不能主动承担学习责任等,这些都是当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学习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应该将学习理论中的“应如何”和学习具体实践中的“如何做”有机结合起来,建构新的学习理论。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关于学习、智慧和学习智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康德的理性思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理论基础,确定了学习智慧的研究主题。揭示了学习智慧的本质、学习智慧的特点、学习智慧的分类、学习智慧的功能和学习智慧的表征、以及学习智慧的形成机理;提出学习智慧养成的外部支持策略。首先,分析学习智慧的两个上位概念:学习和智慧,从而确定了学习智慧的本质。学习是实现人自身发展的实践活动。人作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改造着客观世界,另一方面改造着自身的主观世界。学生是向学的生命,是学习的责任人,学生的学习以发展自身为目的。同时分析构成学习实践的因素包括学生、学习他人、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四因素之间又构成了四种常见的关系:学生与学生自身、学生与学习他人(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学生与学习环境。学生在处理四种关系的时候存在着三种实践水平差异,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学习经验、学习科学、学习智慧。此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为了更好地理解学习智慧,认为智慧是一种明智决策的能力(即平衡选择能力),是指人能在对立冲突的价值和行为之间进行平衡选择的能力。学习和智慧二者之间是相互关系的,其中学习支持智慧的形成和发展,智慧可以促进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和智慧有机组合便成为了学习智慧。学习智慧是指学生在复杂的学校情境中,在感悟学习规范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立法和情意自律,形成学习信念,平衡选择适度的学习价值和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其次,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学习智慧,对学习智慧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剖析。其一,论述了学习智慧的四点特征,即独立自主性、生成创造性、内隐规约性、个别差异性。将学习智慧分为学习价值平衡智慧和学习行为平衡智慧。在此基础上,认为学习智慧具有充分体现学习和学生本质的功能、具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功能、具有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其二,从学习实践本质的四种关系出发,结合学习智慧的分类,探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智慧表征,包括五种良好学习价值和学习行为品质。它们分别是:1)学生处理与自身关系的学习智慧:欲望之我与完美之我平衡后的身心和谐的学习价值;肆意放纵与内敛苛求平衡后的自制接纳的学习行为。2)学生处理与教师关系的学习智慧:学生“神化”教师与学生“魔化”教师平衡后的学生“人化”教师的学习价值;学生驯从教师与学生敌对教师平衡后的学生尊重、协作教师的学习行为。3)学生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学习智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平衡后的群己共赢的学习价值;孤立竞争与附和趋同平衡后的合作学习的学习行为。4)学生处理与学习内容关系的学习智慧:实质学习与形式学习平衡后的形实并举的学习价值;知识获得与智力训练平衡后的扬弃兼容学习内容的学习行为,即学生选择、理解、继承与创新学习内容的学习行为。5)学生处理与学习环境(技术)关系的学习智慧:技术异化与技术膜拜平衡后的技术和合的学习价值;排斥技术与追逐技术平衡后的技术创生的学习行为,即学生能动适应、创造和超越学习技术的学习行为。其三,探究了学习智慧的形成过程及其机理。从学习智慧的本质出发,认为学习智慧发展经历了学习规范、学习信念、学习品质三个不同的阶段,经历了由外在学习规范内化为学习信念的过程,由内部学习信念外化为学生个人学习品质的过程。支持和推动学生学习智慧发展心理机理有:学生的认知感悟能力、学生的情意自律能力、学生的平衡选择能力。支持和推动学习智慧发展的教育机理有:课程设置引导学习智慧的萌芽;教学过程促进学习智慧的生长;教学环境浸染学习智慧的发展;教学评价规约学习智慧的形成。再次,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提出了促进学生养成学习智慧的策略。其一,课程:综合素养的个性化课程促成学习智慧,包括综合素养的个性化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拥有主体责任意识;综合素养的个性化课程内容推动学习智慧发展。其二,教学:多种方式锻炼学习能力、发展学习智慧,包括互惠关怀的教学情境支持学生学习智慧的萌生;“研究-探讨”型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智慧的生长;对话教学法推动学生学习智慧形成。其三,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陶冶学习智慧,包括形成正能量的社会心理;让学校成为学生栖居场所;激发学生探究欲的班级环境。其四,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引领学生的学习智慧,包括充满激励和爱的评价理念;实现学生自身发展的评价目的;评价体现真诚性、具体性。

隋晓冰[5](2013)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 ——基于佳木斯大学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从传统课堂走向了现代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2007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历程中,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为课堂教学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各方面的冲击,在学生、教师和环境层面都出现了一些与教改模式不协调的现象,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影响了教改模式的顺利实施。分析并解决这些失调问题,寻找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途径变得意义重大。基于这个目标,本文要梳理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2)这些变化中的不协调因素是什么?(3)这些不协调因素的表现以及产生的根源是什么?(4)解决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失调现象的理论和原则是什么?(5)怎样建设一个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框架?笔者以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通过研读文献,利用定性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计算机网络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其次,针对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佳木斯大学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研读校本课改文件、深度访谈及课堂观察等实际研究方法和手段,从宏观角度了解该校计算机网络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师生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总结教学改革过程中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失调表现,按照本文界定的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概念:网络自主学习课堂、PPT面授课堂、网络课程选修课堂为研究调查范围,重点从学生、教师和课堂环境三个角度归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失调问题,分析失调的原因,挖掘影响网络教学模式成功建构的制约因素。(2012黑龙江省大学英语课程评估作为重要佐证材料)通过实证研究,失调现象可从学生、教师、环境等三个层面总结如下:1)学生层面的失调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和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效果不佳(表现为:自主学习动机偏差;元认知策略缺失;出现情感焦虑现象;自主学习外部监控缺失)。2)教师层面的失调表现为: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实际教学不符;教师信息意识与信息知识不匹配;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失调。3)教学环境层面的失调表现为:网络教学硬件环境与改革模式不匹配;网络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个性化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智能化程度不高;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与网络环境不协调;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协调,网络选修课堂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现象等。最后,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优化五项基本原则,笔者在借鉴了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实证探索,试图构建一个“以教师发展、学生自主为核心,生态化课堂教学环境为支撑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框架”。以此框架,笔者试图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调现象找到优化的途径。此框架涉及教师发展、学生自主和课堂教学环境生态化三个方面:(1)教师发展是指构建以优化教师教学观、教师信息素养、建立教学方法多元化理念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师发展框架,以此框架进一步强化教师自我发展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并提出教师自主、智能化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机构培训以及师培内容信息化等四项重要支撑内容。(2)学生自主是指建立以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观、信息素养、学习动机、自主学习策略为内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框架。笔者建议从“显性”“隐性”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外语学习理论指导、学习策略培训;重视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情绪调节;提出了教师、班主任、教学管理员以及平台技术等全员参与的多元监控体系;创新地组成了一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策略群,其中主要有5种大的策略范畴和12种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策略分支。(3)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是指优化硬件环境建设与服务、建设多元化、个性化、生态化软件环境的理念,提出了生态融合型多元课程设置、生态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以及个性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见解。本文以教改模式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调现象为切入点,在实证与思辨的基础上力求构建一个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框架。本文研究成果对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改模式的完善具有实际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针对学生终身学习、教师发展的理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伍玉功[6](201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神圣职责,是“坚强的共和国之盾”。因此,人民警察一定要研究并找准加强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是指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过程中依法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保护权益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之一。同时,也对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即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提高民主执法的素质和加强依法执法的技能。从整体上说,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是较强的,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服务群众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但是,由于人民警察自身素质不高、现行公安体制存在弊端、公安教育与培训体制存在问题、公安经费保障不力、警力严重不足、公安立法存在缺陷以及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法律运用能力不高、专业技能较弱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低等,已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党的领导,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威胁社会的稳定。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人民警察自身职业特点以及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能力、侦查能力、法律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擒拿格斗能力等。只有通过改革人民警察录用培养体制;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完善人民警察执法考核监督机制;转变人民警察执法理念;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等等;才能提升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文章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瓮安事件”严重侵犯了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削弱了党的领导,动摇了党的执政地位。而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差是“瓮安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既有现实价值,又能弥补理论上的一大空白。第二部分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第三部分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之一。同时,也对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即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提高民主执法的素质和加强依法执法的技能。第四部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现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围绕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问题,各级公安机关加大了队伍建设和为民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力度,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但由于人民警察自身素质不高、现行公安体制存在弊端、公安教育与培训体制存在问题、公安经费保障不力、警力严重不足、公安立法存在缺陷以及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法律运用能力不高、专业技能较弱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低等,急需提升。第五部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很多,但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人民警察自身的职业特点以及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能力、侦查能力、法律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擒拿格斗能力等。第六部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途径。由于制约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原因颇多,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途径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改革人民警察录用培养体制;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完善人民警察执法考核监督机制;转变人民警察执法理念;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等等;才能提升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

刘叶兰[7](2012)在《基于Struts体系结构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需求的日益增加,使得计算机在线考试这种崭新的考试模式得以迅速地发展。对于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而言,其关键的部分为智能化组合试卷模块的构建与设计,即如何在试题库中挑选符合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试题组成目标考试试卷。对于智能化组合试卷模块以及在线考试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教育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智能化组合试卷模块的关键就是相应数学模型的建立,其本质就是求解一个针对试卷评价指标构建的多目标参数优化问题。首先,本文在对传统数学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基础之上,指出了传统数学模型在构建过程中的不足,并给出了改进的优化模型。改进模型通过采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传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改进的单目标优化问题。其次,为了提高求解优化问题的效率,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被引入。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较之传统方法,具有更强地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从而提高搜索全局最优解的能力。之后,本文采用基于MVC建模思想的Struts体系结构技术开发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考试(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Examination-CITTE)系统,本系统是一套完备的网络考试系统,集题库、考生库、考卷库管理、网络考试、电子阅卷、成绩处理于一体,真正实现了考务、考试的自动化和无纸化。本系统采用B/S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服务器进行考务管理和数据库管理,浏览器进行考试。系统CITTE的开发环境为Windows XP,开发工具为Eclipse,它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CITTE系统结构严谨,操作简便,使所有考试按统一标准进行试卷组织,易于进行考试管理。最后,本文对CITTE的性能进行了实验性的验证,最终的试验结果表明CITTE的设计思路是可行的、实际应用是有效的。CITTE提高了考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并增加了考试的权威性及可靠性。

彭宝东[8](2012)在《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的重要方式和发展方向,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学习平台是整个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多媒体教学课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基于此,本文设计与开发了一个便于教师“教”与学员“学”的,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充满交互的网络学习平台。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建立一个远程网络学习平台,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传送学习数据,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在时间、空间、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共享学习资源,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现代社会对知识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将学习内容以Web页面的形式呈现,具有费用低,教学内容更新快,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强,教学资源和媒体利用充分,个性化强等特点,而且学员可以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工作生活日程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培训时间,节省教员资源、场地等诸多费用。此外,基于Web的网络学习系统是以Internet为传播媒介的,具有影响范围大,用户覆盖面广,对环境要求低,系统容易管理和维护等优点。本文的结构与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步骤相一致。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网络学习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课题研究的背景;在需求分析阶段,提出网络学习平台所依据的学习理论,对需求分析的内容提出了要求,对需求分析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对网络学习平台的功能进行了分解,总结出平台功能的逻辑结构,画出相关的数据流图;在平台设计阶段,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和设计原则,对平台的前后台功能进行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画出了功能算法图,对重要的数据库进行了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在平台实现阶段,设计平台建设的步骤和网络拓扑结构,采用了相关软件技术,制定了技术实现方案,介绍了平台实现的结果;在测试阶段,对测试的目的、原则、分类进行了介绍,并用两个测试用例进行了说明;在总结阶段,对整个论文进行小结,并提出以后的工作方向。该论文叙述了实际的开发过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蒋丽君[9](2011)在《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在线理论考试系统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学院的术科是以身体的运动为基础,术科理论考试应结合学生自身对该项目的运动体验,而传统的术科“纸—笔”形式的理论考试导致了学生死记硬背,造成技术掌握程度与理论成绩相脱节的现象。术科理论考试内容应包括学生对该项目各项技术要领、难点、易犯错误、针对性纠正方法的正确了解,以及教授这项运动的能力,传统的术科“纸—笔”形式的理论考试虽涉及该内容,但形式是文字对文字,与术科的实际相脱离。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纸化在线考试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科考试所采用,该考试方法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运行中具有效率高、出错率低等优点。上海体育学院排球课程是上海市高校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之一,改革排球理论传统的考试方法是重点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发在线无纸化考试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本研究拟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开发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在线理论考试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突破传统的无纸化以单一主观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的考试内容,增加错误动作视频的判断与纠错,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化学习,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为排球课程考试形式的改革以及培养未来合格体育教学工作者奠定了基础。本文以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在线理论考试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特尔斐法、软件过程法、数理统计法对等研究方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应在校学生机上考试的系统,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MVC(mode view controller)结构开发的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在线理论考试系统,可在Internet环境下予以实现,达到了排球理论考试网络化管理的目的,系统结构相对合理2.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理论考试系统在试题库建设方面除了以往传统的主观选择判断题以外,增加各项技术错误动作视频的判断与纠错。该试题库包括概述、技术、战术、组织竞赛、裁判、教学能力等内容,并且根据专家的意见设定各项内容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以及整体难易程度的比例分配,为试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专业保证。3.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理论考试在使用方面管理员可进入到后台操作系统,实现了对于考试的内容设定,试卷中各项内容所占比例的分配,考试时间的安排等操作。学生进入考试页面通过简单操作后,系统可自动根据管理员的设定随机自动生成试卷,完成答题、交卷等考试流程,考试结束后可查阅考试成绩以及正误情况。系统功能相对完善、使用相对方便。

李智安[10](2010)在《基于J2EE的多Agent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网上教学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先进的学习理论指导;教学系统的动态交互能力不足,大部分是以呈现教学材料为主;系统的只能性比较低;教学系统的评价和测试功能不强;缺乏有效的指导。除此之外,目前的网络教学系统大都是C/S结构,客户端过于庞大,且客户端驻留的程序可对客户端进行任意的操作,从而增加了许多不安的因素。目前, Agent技术正处在兴起时期,Agent可以通过感知自身和环境中的信息,并自主采取行动从而实现一系列原先设定的任务或目标,它社会特性和心智使得软件Agent是自主和智能的,同是还是健壮的。所以,把Agent技术应用在远程教学上,就可以克服目前远程教学的局限和不足。本文设计的网络教学系统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基于多Agent技术的网络教学系统。此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现有网络教学系统的动态交互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性化的教学,从而提高了网络教学质量。本文简要的分析了网络教学发展的背景、现状及未来趋势,并针对现在的网络教学系统系统的现状,引进Agent技术,并对Agent技术、多Agent技术以及J2EE技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在此基础之上建构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本文对该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的理论依据、总体设计思想、功能特点、软件实现技术等方面作了详尽的叙述,并通过对多Agent技术和J2EE技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在J2EE平台下结合多Agent技术建构网络教学系统的新方法。此系统由J2EE技术为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为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提供更为智能化、更为方便和更为高效的网络学习环境。

二、智能型计算机网络考试评价系统开发工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型计算机网络考试评价系统开发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泛在学习理论的X大学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概念界定
一、泛在学习理论
    (一)泛在学习的内涵
        1.泛在学习的基本含义
        2.泛在学习的基本要素
        3.泛在学习的基本特征
    (二)泛在学习方式
        1.远程学习
        2.数字化学习
        3.移动学习
        4.在线学习
    (三)泛在学习模式
        1.非正式资源学习
        2.准正式主题学习
        3.正式的课程学习
    (四)泛在学习理论对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1.在线学习是泛在学习理论在学习方式上的一种体现
        2.泛在学习的特征决定在线学习的普遍应用
        3.泛在学习的基本要素决定在线学习效果的发挥
二、X大学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现状及问题
    (一)问卷的调查与实施
        1.调查目的
        2.问卷编制与实施
        3.信度和效度
    (二)X大学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现状
        1.在线学习成为硕士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选择
        2.在线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良好辅助
        3.在线学习内容以专业知识和未来就业相关知识为主
        4.在线学习动机源于内部兴趣和外部需求
    (三)X大学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2.交互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3.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欠佳
三、泛在学习理论下X大学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呈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网络学习资源支持层面
        1.优质学习资源开发有限
        2.高校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
    (二)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支持层面
        1.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工具性动机占主导
    (三)泛在计算技术支持层面
        1.个性化教学功能开发不足
        2.多元化在线学习建设机制不健全
四、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的优化建议
    (一)建立健全网络学习平台体系
    (二)提高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X大学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2)智能型商业综合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方法
    1.5 课题研究框架
第2章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的特质分析
    2.1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的特点
        2.1.1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的分类
        2.1.2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的特征
        2.1.3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设计的关注点
        2.1.4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的主要智能化技术
    2.2 智能化要求对商业综合体设计的影响
        2.2.1 智能化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新要求
        2.2.2 智能化要求对商业综合体平面设计的影响
        2.2.3 智能化要求对商业综合体立面设计的影响
        2.2.4 智能化要求对商业综合体剖面设计的影响
        2.2.5 智能化要求对商业综合体设计的其他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策略
    3.1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平面设计策略
        3.1.1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平面设计原则
        3.1.2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平面设计的空间布局
        3.1.3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平面设计的交通组织
    3.2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立面设计策略
        3.2.1 智能型商业总合体立面设计原则
        3.2.2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立面的形象设计
        3.2.3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立面的广告位设计
    3.3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剖面设计策略
        3.3.1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剖面的净高设计
        3.3.2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剖面的吊顶设计
        3.3.3 智能型商业综合体剖面的弱电综合布线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淄博万象汇商业综合体设计实践
    4.1 项目背景
        4.1.1 淄博商业环境概述
        4.1.2 淄博万象汇项目简介
    4.2 方案设计
        4.2.1 平面设计
        4.2.2 立面设计
        4.2.3 剖面设计
    4.3 智能化设计
        4.3.1 系统的设置
        4.3.2 核心系统设计介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的方法、思路和步骤
第2章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出现过的教育技术环境
    2.1 以文献共词分析探寻教育技术的技术发展脉络
        2.1.1 硬件环境
        2.1.2 软件环境
        2.1.3 教学方式
        2.1.4 总结
    2.2 以信息时代的代表性主流技术探寻教育技术发展脉络
第3章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硬件技术发展演变
    3.1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分析
    3.2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演变
    3.3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发展演变
    3.4 网络与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演变
    3.5 网络电视的发展演变
    3.6 手机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演变
    3.7 电子书包的发展演变
    3.8 VR的发展演变
    3.9 云计算的发展演变
    3.10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演变
    3.11 物联网发展演变
    3.12 人工智能的发展演变
第4章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软件环境的发展演变
    4.1 软件开发工具与平台
        4.1.1 Authorware的发展趋势分析
        4.1.2 flash的发展趋势分析
        4.1.3 Moodle平台的发展趋势分析
        4.1.4 微信平台的发展趋势分析
    4.2 应用软件资源
        4.2.1 课件的发展趋势分析
        4.2.2 资源博客的发展趋势分析
        4.2.3 微课的发展趋势分析
        4.2.4 MOOC的发展趋势分析
        4.2.5 SPOC的发展趋势分析
        4.2.6 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5章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教学方式的发展演变
    5.1 计算机辅助教学
    5.2 自主学习
    5.3 合作学习
    5.4 任务驱动学习
    5.5 远程教学
    5.6 网络教学
    5.7 移动学习
    5.8 翻转课堂
第6章 发展趋势总结
    6.1 硬件技术发展趋势总结
    6.2 软件技术发展趋势总结
    6.3 教学方式发展趋势总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学生的学习智慧及其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学习社会的到来召唤新的学习理论
        二、现实的学习危机期待新的学习理论
        三、学习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研究者对学习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学习的相关研究
        二、智慧的相关研究
        三、学习智慧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学习智慧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
        一、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要点分析
        二、亚里士多德德性观对学习智慧的启示
    第二节 康德的理性思想
        一、康德的理性思想要点分析
        二、康德理性思想对学习智慧的启示
    第三节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点分析
        二、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习智慧的启示
    第四节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要点分析
        二、多元智力理论对学习智慧的启示
第三章 学生的学习智慧
    第一节 学习
        一、学习的本质
        二、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智慧
        一、智慧的本质
        二、智慧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学生的学习智慧
        一、学习与智慧的相互关系
        二、学习智慧本质
        三、学习智慧的基本特征
        四、学习智慧分类与功能
第四章 学生学习智慧的表征
    第一节 学生处理与自身关系的学习智慧
        一、身心和谐:欲望之我—完美之我的学习价值平衡
        二、自制接纳:肆意放纵—内敛苛求的学习行为平衡
    第二节 学生处理与学习他人(教师)关系的学习智慧
        一、“人心”教师:“神化”教师—“魔化”教师的学习价值平衡
        二、学生尊重、协作教师:驯从教师—敌对教师的学习行为平衡
    第三节 学生处理与学习他人(学生)关系的学习智慧
        一、群己共赢: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学习价值平衡
        二、合作学习:孤立竞争—附和趋同的学习行为平衡
    第四节 学生处理与学习内容关系的学习智慧
        一、形实并举:实质学习—形式学习的学习价值平衡
        二、扬弃兼容:知识获得—智力训练的学习行为平衡
    第五节 学生处理与学习环境(技术)关系的学习智慧
        一、技术和合:技术异化—技术膜拜的学习价值平衡
        二、技术创生:排斥技术—追逐技术的学习行为平衡
第五章 学生学习智慧的形成过程及机理
    第一节 学生学习智慧的发展阶段和过程
        一、学生学习智慧的发展阶段
        二、学生学习智慧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学生学习智慧养成的心理机理
        一、认知感悟:学习智慧的前提条件
        二、情意自律:学习智慧的动力枢纽
        三、平衡选择:学习智慧的协调机制
    第三节 学生学习智慧养成的教育机理
        一、课程设置引导学习智慧的萌芽
        二、教学过程促进学习智慧的生长
        三、教学环境浸染学习智慧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规约学习智慧的形成
第六章 学生学习智慧养成策略
    第一节 课程:综合素养的个性化课程促成学习智慧
        一、综合素养的个性化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拥有主体责任意识
        二、综合素质的个性化课程内容推动学习智慧发展
    第二节 教学:多种方式锻炼学习能力、发展学习智慧
        一、互惠关怀的教学情境支持学生学习智慧的萌生
        二、“研究-探讨”型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智慧的生长
        三、对话教学法推动学生学习智慧形成
    第三节 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陶冶学习智慧
        一、形成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心理
        二、让学校成为学生栖居的场所
        三、激发学生探究欲的班级环境
    第四节 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引领学习智慧
        一、充满激励和爱的评价理念
        二、实现学生自身发展的评价目的
        三、评价体现真诚性、具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 ——基于佳木斯大学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外语教学信息化
        1.1.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2 研究的意义
        1.2.1 构建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平衡
        1.2.2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
    1.3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支撑理论
    2.1 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国内研究状况
        2.1.1 关于理论探讨
        2.1.2 关于网络外语教学资源方面的研究
        2.1.3 关于教师的研究
        2.1.4 关于学生的研究
        2.1.5 关于语言学习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
        2.1.6 关于教学评价以及测试方面的研究
        2.1.7 关于生态化外语教学的研究
        2.1.8 关于教学实践的研究
        2.1.9 关于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要求方面的研究
    2.2 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研究的局限性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支撑理论
        2.4.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4.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4.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4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演进历程
    3.1 传统外语教学及其特点
        3.1.1 传统外语教学及其发展历程
        3.1.2 传统外语教学的利弊分析
    3.2 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历程
        3.2.1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阶段
        3.2.2 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阶段
        3.2.3 未来外语教育信息化目标
    3.3 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
        3.3.1 整合的本质、内涵和理论基础
        3.3.2 整合的教学模式
        3.3.3 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之意义
        3.3.4 整合后大学英语教学的变化
        3.3.5 整合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失调现象
    3.4 论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3.4.1 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环境概念界定
        3.4.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界定
        3.4.3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界定
    3.5 文章核心问题的提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和方法
    4.1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变量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问题
        4.1.3 研究变量
        4.1.4 对变量的界定
    4.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2.1 调查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调查过程
    4.4 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实证调查分析与讨论
    5.1 网络环境下有关学生方面调查分析
        5.1.1 学生学习观念调查分析
        5.1.2 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分析
        5.1.3 学生信息素养问题调查分析
        5.1.4 网络环境下学生方面的失调因素归纳分析与讨论
    5.2 网络环境下有关教师方面调查分析
        5.2.1 教师信念问题调查分析
        5.2.2 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调查分析
        5.2.3 教师 PPT 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5.2.4 教师信息素养问题调查分析
        5.2.5 教师培训情况调查分析
        5.2.6 网络环境下教师方面失调归纳分析与讨论
    5.3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方面调查分析
        5.3.1 硬件环境调查分析
        5.3.2 软件环境调查分析
        5.3.3 课堂教学环境失调归纳分析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理论和原则
    6.1 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理论
        6.1.1 生态学理论
        6.1.2 教育生态学理论
        6.1.3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失衡
    6.2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原则
        6.2.1 最优化原则
        6.2.2 稳定教学结构,兼容教学要素原则
        6.2.3 制约教学运转,促进个体发展原则
        6.2.4 主导式自主学习原则
        6.2.5 多元互动教学原则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框架构想
    7.1 构建以优化教师教学观、信息素养和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教师发展框架
        7.1.1 教师教学信念优化内涵
        7.1.2 教师信息素养优化内涵
        7.1.3 从转换到兼容的大学英语课堂多元教学方法
        7.1.4 现代化教师发展框架的支撑内容
    7.2 建立生态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框架
        7.2.1 学生自主学习观念、信息素养、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优化
        7.2.2 显性、隐性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训
        7.2.3 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情绪调节
        7.2.4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外部监控
        7.2.5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群建设
    7.3 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环境建设
        7.3.1 硬件环境建设与服务优化途径
        7.3.2 生态多元化、个性化软件环境建设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8.1 本研究的回顾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七、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第一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概述
        二、人民警察发展历程的呼唤
        三、人民警察性质的内在规定
    第二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政治保证
        二、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构筑稳定的安全保障
        三、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夯实良好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和要求
        二、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是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应有之义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
    第一节 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
        一、人民警察树立科学执法理念的理性依据
        二、人民警察树立科学执法理念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提高民主执法的素质
        一、人民警察提高民主执法素质的理论依据
        二、人民警察提高民主执法素质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加强依法执法的技能
        一、人民警察加强依法执法技能的法理依据
        二、人民警察加强依法执法技能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现状
    第一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现状
        一、人民警察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二、人民警察的法律运用能力不高
        三、人民警察的专业技能较弱
        四、人民警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低
    第二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人民警察自身素质不高
        二、现行公安体制存在弊端
        三、公安教育与培训体制存在问题
        四、公安经费保障不力
        五、警力严重不足
        六、公安立法存在缺陷
        七、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不合理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
    第一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概述
    第二节 公共服务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必要性
        二、人民警察公共服务能力的内涵
    第三节 侦查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侦查能力的必要性
        二、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界定
        三、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构成
        四、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特点
        五、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分类
    第四节 法律运用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法律运用能力的必要性
        二、人民警察法律运用能力的构成
    第五节 人际交往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必要性
        二、人民警察人际交往能力概述
    第六节 语言表达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二、人民警察语言表达能力概述
    第七节 擒拿格斗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擒拿格斗能力的必要性
        二、人民警察擒拿格斗能力概述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途径
    第一节 改革人民警察录用培养体制
        一、改革人民警察的录用体制
        二、改革人民警察的培养体制
    第二节 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
        一、人民警察正规化的涵义
        二、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的构想
    第三节 完善人民警察执法考核监督机制
        一、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体系
        二、加强监督,依法治警,从严治警
    第四节 转变人民警察执法理念
        一、人民警察人性化执法的理论概述
        二、人民警察人性化执法存在的误区
    第五节 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一、人民警察执法环境的现状
        二、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Struts体系结构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智能化组合试卷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智能化组合试卷系统及B/S模式相关技术研究
    2.1 智能化组合试卷系统的指导原则
    2.2 智能化组合试卷系统的体系结构
    2.3 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2.3.1 C/S模式
        2.3.2 B/S模式
        2.3.3 C/S模式与B/S模式的比较
    2.4 JSP/Servlet
    2.5 Struts框架介绍
    2.6 Tomcat
    2.7 ORACLE数据库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CITTE系统改进的组合试卷模型
    3.1 CITTE系统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3.1.1 试题的表示形式
        3.1.2 优化模型目标函数的建立
    3.2 CITTE系统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4.1 标准的PSO算法(Standard PSO-SPSO)
    4.2 带约束因子的PSO算法(PSO with constriction factor-PSOCF)
    4.3 高斯PSO算法(Gaussian PSO-GPSO)
    4.4 带有跳跃的GPSO算法
        4.4.1 带有高斯跳跃的GPSO(GPSO with Gaussian jump-GPSOGJ)
        4.4.2 带有柯西跳跃的GPSO(GPSO with Cauchy jump-GPSOCJ)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CITTE系统的实现与性能分析
    5.1 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CITTE组合试卷模型
    5.2 验证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GPSOGJ和GPSOCJ的性能
        5.2.1 基于测试函数比较五种粒子群优化算法
        5.2.2 基于实际应用比较五种粒子群优化算法
    5.3 CITTE核心构件及部分代码简述
        5.3.1 CITTE考试系统的核心构件
        5.3.2 部分主要功能实现的代码描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外网络学习平台的介绍
    1.2 国内网络学习平台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国内网络学习平台的发展现妆
        1.2.2 国内网络学习平台的研究状况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
        1.3.1 中山市委党校具有建设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和条件
        1.3.2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应关注学员的基本需要
        1.3.3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目标
第二章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需求分析
    2.1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开发依据的学习理论
        2.1.1 缄默知识
        2.1.2 交往教学理论
        2.1.3 其他学习理论
    2.2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内容要求及分析原则
        2.2.1 需求分析的内容要求
        2.2.2 需求分析遵循的原则
    2.3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功能分解
    2.4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功能逻辑模块与数据流图
        2.4.1 平台功能逻辑结构
        2.4.2 数据流图
第三章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功能设计
    3.1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原则
        3.1.1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3.1.2 安全稳定性原则
        3.1.3 标准化原则
        3.1.4 效益和效率协调原则
        3.1.5 可延续性原则
    3.2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功能概要设计
        3.2.1 前台功能概要设计
        3.2.2 后台功能概要设计
    3.3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功能详细设计
        3.3.1 前台功能详细设计
        3.3.2 后台功能详细设计
        3.3.3 功能算法设计
    3.4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数据库设计
        3.4.1 数据库概念设计
        3.4.2 数据库逻辑设计
第四章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实现
    4.1 中山市委党校构建学习平台的步骤
    4.2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网络拓朴结构
    4.3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采用的软件技术工具
    4.4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实现的技术方案
        4.4.1 实现模型
        4.4.2 控制器组件的实现
        4.4.3 模型组件的实现
        4.4.4 视图组件的实现
        4.4.5 平台的工作机制
    4.5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功能的实现
        4.5.1 学习平台首页
        4.5.2 学习流程
        4.5.3 平台的后台管理
第五章 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系统的测试
    5.1 测试目的
    5.2 测试原则
    5.3 测试分类
    5.4 测试用例
        5.4.1 学员登录测试用例
        5.4.2 考试成绩录入测试用例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9)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在线理论考试系统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无纸化在线考试系统的概念界定
    2.2 无纸化在线考试系统的优越性
    2.3 国内外无纸化在线考试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2.3.1 关于无纸化在线考试系统计算机语言及特点
        2.3.2 关于无纸化在线考试系统试题库的建立
        2.3.3 关于无纸化在线考试系统在其他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2.3.4 关于无纸化在线考试系统在排球理论考试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特尔斐法
        3.2.4 软件工程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开发技术与相关技术介绍
    4.1 开发工具的介绍
        4.1.1 MyEcilpse
        4.1.2 Tomcat
        4.1.3 MySQL
        4.1.4 Firefox
        4.1.5 Firebug
    4.2 系统开发技术介绍
        4.2.1 Java
        4.2.2 Struts2
        4.2.3 Spring
        4.2.4 Hibernate
        4.2.5 HTML
        4.2.6 CSS
        4.2.7 Javascript
        4.2.8 SQL
    4.3 B/S 系统架构
5 系统分析
    5.1 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在线理论考试系统的需求分析
    5.2 后台的UML 类图
        5.2.1 Entity
        5.2.2 Action
        5.2.3 Biz
        5.2.4 Dao
    5.3 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在线理论考试系统工作流程介绍
6 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在线理论考试系统的建设与设计
    6.1 试题库建立
        6.1.1 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在线理论考试系统试题库的内容及比例
        6.1.2 试题的难易程度
    6.2 功能模块设计
        6.2.1 考试管理系统
        6.2.2 考务管理系统
7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8 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在线理论考试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8.1 管理员界面登录与实现
        8.1.1 试题库的管理和实现
        8.1.2 搜索用户
        8.1.3 添加新用户
        8.1.4 添加课程
        8.1.5 添加到班级
        8.1.6 添加到题库
        8.1.7 添加测试日程及试卷比例
    8.2 学生考试方法
        8.2.1 学生考试界面登录
        8.2.2 试卷生成,进行考试
        8.2.3 提交试卷
        8.2.4 查阅考试成绩与标准答案
        8.2.5 退出考试系统
9 结论
10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10)基于J2EE的多Agent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前言
        1.1.2 国内外网络教学发展的现状
        1.1.3 现有网络教学的不足之处
    1.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及相关学习理论
    2.1 J2EE 技术
        2.1.1 J2EE 技术概述
        2.1.2 J2EE 的多层模型
        2.1.3 J2EE 的核心技术
    2.2 Agent 理论和技术
        2.2.1 Agent 的概念
        2.2.2 Agent 的分类
    2.3 多Agent 系统
        2.3.1 多Agent 系统的概述
        2.3.2 多Agent 系统的特征
        2.3.3 多Agent 系统的研究内容
        2.3.4 多Agent 系统的开发过程
    2.4 系统设计的标准依据
        2.4.1 IMS 规范
        2.4.2 现代远程教育规范
    2.5 教学理论的发展
        2.5.1 行为主义理论
        2.5.2 认知学习理论
        2.5.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6 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特点
        2.6.1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2.6.2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2.6.3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6.4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2.6.5 建构主义的评价观
        2.6.6 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 Agent 的网络教学系统
    3.1 网络教学系统应具有的特点
    3.2 系统的总体框架
        3.2.1 系统的结构
        3.2.2 系统的模型结构
        3.2.3 系统中各Agent 的结构和功能
    3.3 系统中知识的表示
        3.3.1 系统中知识的分类
        3.3.2 系统中知识的组织结构
        3.3.3 知识点的模型构造
        3.3.4 知识点的关联体系
    3.4 数据库的设计
    3.5 小结
第四章 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的实现
    4.1 系统的工作流程
    4.2 系统开发的平台
        4.2.1 系统开发的应用平台
        4.2.2 系统开发工具
        4.2.3 数据库系统
    4.3 Agent 间的通信技术
        4.3.1 Agent 的通信语言(ACL)
        4.3.2 EJB 的使用
    4.4 主要Agent 的实现
        4.4.1 监控Agent
        4.4.2 学生Agent
        4.4.3 管理Agent
        4.4.4 考试Agent
    4.5 具体案例测试结果
        4.5.1 教师用户功能模块
        4.5.2 学生用户功能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智能型计算机网络考试评价系统开发工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泛在学习理论的X大学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研究[D]. 刘爽. 渤海大学, 2020(11)
  • [2]智能型商业综合体设计研究[D]. 卢梦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3]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发展演变研究[D]. 罗珍. 深圳大学, 2018(01)
  • [4]学生的学习智慧及其养成研究[D]. 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9)
  • [5]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 ——基于佳木斯大学的实证调查[D]. 隋晓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4)
  •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研究[D]. 伍玉功.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5)
  • [7]基于Struts体系结构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叶兰.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7)
  • [8]中山市委党校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彭宝东.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6)
  • [9]上海体院排球(限选)无纸化在线理论考试系统的开发研究[D]. 蒋丽君. 上海体育学院, 2011(12)
  • [10]基于J2EE的多Agent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研究[D]. 李智安.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智能计算机网络考试评价系统开发工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