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长类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Ⅰ.外周血和淋巴组织的SRBC、SMRBC和ZYC玫瑰花结形成细胞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琪[1](2017)在《青蒿琥酯联合醒脑静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全球有109个国家流行疟疾,超过30亿人有感染疟疾的风险,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和无免疫的成人。1-2%感染恶性疟病人会发展为重症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是导致病人死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脑型疟是指能检出无性期疟原虫的昏迷病人——即昏睡不醒,对疼痛刺激仅产生无目的、无定位运动,或更深度的昏迷。脑型疟死亡率高,主要原因是含恶性疟原虫大滋养体和早期裂殖体红细胞阻塞、粘附、滞留在微血管静脉端,造成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和损害。若使用青蒿素类药抗疟治疗,尽管能很快杀死原虫,但含虫红细胞仍然阻塞微血管,继续甚至延长了对重要器官的损害,往往造成虫死人亡的结果,从而无法进一步降低脑型疟的病死率。降低脑型疟病死率,需解除含虫红细胞粘附、阻塞微血管造成的组织损害。而现有的抗凝方法尚不能解决原虫粘附阻塞引起的脑型疟死亡问题。脑型疟与中医瘴疟相似,是由于感染瘴气,温邪内侵所致,归属于温病范畴。中药醒脑静注射液(Xingnaojing,XNJ)源于《温病条辨》,是古方安宫牛黄丸的现代改良制剂,主治证为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清窍。临床以神昏澹语,高热烦躁,舌红或绛为证治要点,属于营血分证。有研究表明XNJ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粘度的作用,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课题组早年有关人脑型疟的研究表明,脑型疟原虫黏附的发生发展与TNF-α、ICAM-1和VCAM-1等因子密切相关,证实了含虫红细胞阻塞微小血管导致的病理损害是脑型疟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如何在应用青蒿素类药杀灭原虫的同时,寻找解除原虫阻塞的药物,是提高脑型疟救治率的关键。温病营血分证是临床中的危急重症,伴有组织器官的严重损伤及功能失调,现有研究发现营血分证的实质与炎症介质介导下产生的微循环障碍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关,最终导致组织器官不可逆的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由此产生的病理变化与脑型疟的部分发病机制相似。近年来,随着免疫学、血液生化学、微循环病理形态学等新方法的使用,对温病营血分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但是目前关于温病营血分证的病理基础在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报道较少,在治疗上虽然已有诸多的治法及药物,但评价其疗效的客观指标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给恒河猴静脉注射含诺氏疟原虫红细胞,建立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对模型动物采用青蒿琥酯或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进行干预,观察两组药物对营血分证猴脑型疟的疗效,尤其关注醒脑静是否具有解除原虫阻塞的效果。利用ELISA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猴外周血清TNF-α、ICAM-1和VCAM-1因子的浓度变化,通过RT-PCR检测治疗前后TNF-α、ICAM-1和VCAM-1mRNA在猴脑疟大脑和脾脏中表达的差异,以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治疗前后CD36、ICAM-1和VCAM-1在猴脑疟大脑和脾脏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脑型疟营血分证解除含虫红细胞粘附导致微小血管阻塞的可能机制,以期找到诊断营血分证的客观指标。进而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青蒿琥酯和醒脑静联合用药改善猴脑疟营血分证预后效果进行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探讨醒脑静疏通微小血管阻塞的相关核心基因、桥梁基因和信号通路,为解释中药注射剂醒脑静疏通微小血管阻塞,提高脑型疟的救治率及其潜在治疗机制奠定物质基础。研究方法与内容1.取普通级健康恒河猴16只,雌雄各半,体重4.0±0.5k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4只,处理组12只;处理组12只动物全部感染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猴脑型疟营血分证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4只动物,雌雄各半。2.取模型组4只恒河猴感染诺氏疟原虫,造模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对照组4只动物作为空白对照。原虫于40~42℃温水中速融后直接注入恒河猴的中隐静脉中,接种当天记为D0,从D1天开始,每天采集猴末梢血,制备厚、薄血膜片,镜检计算红细胞原虫感染率。同时进行临床评分,并观察是否出现共济失调、嗜睡、昏迷、抽搐等症状,直至符合CM诊断标准。未经治疗的模型组死亡后,解剖并进行病理切片制备与评分。3.取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4只动物,分别给药青蒿琥酯注射液及青蒿琥酯+醒脑静注射液,进行疗效观察。疗效指标为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清醒时间和治愈率等。造模成功后,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的第1、2、3、4、5、6、7天,分别采集血样标本一次,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测。数据用STATA 11统计软件包处理,所有结果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4.取对照组、模型组、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4只动物,应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ELISA检测。测定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的第1、3、5、7天,猴外周血清中TNF-α、sICAM-1、sVCAM-1浓度变化。数据用STATA11统计软件包处理,所有结果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5.取对照组、模型组、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2只动物,雌雄各半。药物处理结束后,从每只恒河猴大脑和脾脏采集组织,Sybe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CAM-1、VCAM-13个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6.取对照组、模型组、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2只动物,雌雄各半。药物处理结束后,从每只恒河猴大脑和脾脏采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36、ICAM-1、VCAM-13个因子在大脑和脾脏组织的表达情况。7.取对照组、模型组、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2只动物,雌雄各半。药物处理结束后,从每只恒河猴采集大脑组织,进行RNA-Seq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对不同分组恒河猴的脑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分组进行比较,分别为青蒿琥酯+醒脑静组与模型组比较,及青蒿琥酯+醒脑静组与青蒿琥酯组比较。研究结果1.建立了诺氏疟原虫感染恒河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当感染恒河猴红细胞密度≥ 10%,临床评分≥3分,模型组动物开始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毛细血管出现PRBC和疟色素堆积堵塞血管等脑型疟症状,以及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神昏不清,阴阳离决等符合中医营血分证诊断标准的典型症状时,即诊断为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病理检查发现,模型组恒河猴所有组织器官毛细血管内均见PRBC和疟色素堆积堵塞血管,尤其大脑最为严重;ELISA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α、sICAM-1、sVCAM-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极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RT-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αmRNA、ICAM-1mRNA的mRNA在恒河猴大脑组织表达上调;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6、ICAM-1在猴脑疟大脑和脾脏中表达上调,推测上述因子可作为诊断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的客观指标。2.对青蒿琥酯(青蒿琥酯组,下同)、青蒿琥酯+醒脑静(联合用药组,下同)2个组别治疗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联合用药组(100%)治愈率高于青蒿琥酯组(75%);同时联合用药组的平均清醒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原虫转阴时间短于青蒿琥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中药注射剂醒脑静具有清热凉血、开神醒神作用,可能是通过疏通微小血管阻塞,减轻阻塞造成的组织损害而提高脑型疟的救治率,为脑型疟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3.探讨了青蒿琥酯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猴脑疟的分子机制,其中ELISA检测发现,与青蒿琥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能显着降低TNF-α、sICAM-1、sVCAM-1浓度,分别在第3天、第5天、第5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RT-PCR检测发现,与青蒿琥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能显着下调TNF-αmRNA、ICAM-1mRNA在大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与青蒿琥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能显着下调CD36、ICAM-1在大脑和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为营血分证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信息。4.分别对联合用药组VS模型组,以及联合用药组VS青蒿琥酯组进行了RNA-Seq测序及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组介导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产生、内吞作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GNGT2,GNAI2,DGKQ,AMPD3是联合用药治疗猴脑型疟营血分证过程的核心基因;与青蒿琥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介导了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21的细胞应答、磷脂酶C激活G蛋白偶联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PLB1,IL21R,ALDH3A2,ANAPC7,ERBB3是醒脑静治疗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生物学过程的相关核心基因,为解释中药注射剂醒脑静疏通微小血管阻塞及其潜在治疗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结论1.本研究通过恒河猴血传感染诺氏疟原虫,当猴红细胞感染率达到或超过10%,试验猴出现昏迷、烦躁、血尿等营血分证的表现,从而建立了诺氏疟原虫感染恒河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动物模型。2.脑型疟模型猴出现营血分表现后,随机分成两组,即单用青蒿琥酯注射液为青蒿琥酯组,醒脑静联合青蒿琥酯注射液为联合用药组。观察了两组药物对猴脑疟营血分证的疗效,结果发现联合用药组(100%)治愈率高于青蒿琥酯组(75%),同时联合用药组的平均清醒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均短于青蒿琥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中药注射剂醒脑静具有清热凉血、开神醒神作用,可能是通过疏通微小血管阻塞,减轻阻塞造成的组织损害而提高脑型疟救治率,为脑型疟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3.通过探讨联合用药治疗猴脑疟的分子机制,发现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中猴外周血清 TNF-α、sICAM-1、sVCAM-1 浓度升高,TNF-α mRNA、ICAM-1mRNA、CD36在大脑组织中的高水平表达;联合用药组能显着降低猴外周血清TNF-α、sICAM-1、sVCAM-1浓度,下调TNF-αmRNA、ICAM-1mRNA、CD36在大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提示其可作为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分子生物学检测的重要指标。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青蒿琥酯和醒脑静联合用药改善猴脑疟预后效果进行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发现与青蒿琥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介导了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21的细胞应答、磷脂酶C激活G蛋白偶联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PLB1、IL21R、ALDH3A2、ANAPC7、ERBB3是联合用药组在治疗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生物学过程的核心基因,可能与营血分证诊断的客观指标相关。
陈珍香,罗和平,张金萍,熊筱艳,杨芳[2](2016)在《胸腺肽对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胸腺肽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维生素组和胸腺肽组各50例。维生素组患者给予20 mg维生素B2口服治疗,胸腺肽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20 mg胸腺肽口服治疗。采用免疫酶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随访1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疗效、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玫瑰花环形成细胞率、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胸腺肽组患者治疗有效率、CD3、CD4、CD4/CD8、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玫瑰花环形成细胞率、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维生素组(P<0.05),而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差异性(P>0.05)。结论 :口服胸腺肽治疗可有效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实践。
吴育晶[3](2016)在《IgD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B细胞功能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文中认为引言: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病理特征为关节滑膜组织炎性增生和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的常见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IgD包括分泌型IgD(secreted IgD, sIgD)和膜结合型IgD (membrane IgD, mIgD)。它们在免疫系统中发挥调控作用,如增强IgM、IgG或IgA参与的保护性的抗原反应;参与对抗外来病毒入侵的粘膜免疫;在记忆B细胞的转换和生成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IgD除了本身作为B细胞表面受体,还可与膜受体即IgD受体(IgD receptor, IgDR)结合发挥功能,人类和小鼠T细胞上均有IgDR的表达。IgD与T细胞上IgDR相互作用可导致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增加,B细胞上mIgD与T细胞上IgDR父联可以抑制T细胞凋亡。临床发现,自身免疫病患者包括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血液中sIgD水平升高,IgD转基因小鼠模型发现小鼠的皮肤溃疡、肝、脾、肾均出现异常肿大,可能与血清中sIgD高表达有很大关系。已有研究推测IgD在自身免疫病的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IgD水平的升高可导致炎症和免疫性组织损伤。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模型兼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特点,是评价药物治疗RA的药效以及进行机制研究的公认模型。国外学者发现利用抗IgD抗体对小鼠CIA的有治疗作用,这些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对IgD的关注。RA的发病机制与T、B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有关,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FLS)类肿瘤样增生是RA的特征性病理表现。有关RA患者中T、B细胞和FLS上IgD和IgDR表达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IgD和IgDR在RA中是否表达异常,是否参与RA中T、B细胞的活化,FLS的异常增生和炎性因子的释放?还有待研究发现。本课题以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组织样本为研究对象,以不同信号分子的激动剂、拮抗剂等为工具,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和激光共聚焦等技术,观察IgD及IgDR在健康对照者和RA患者外周血T、B细胞上的表达差异及IgD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的增殖、T、B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IgDR的表达及下游信号的影响;同时观察IgD及IgDR在FLS中的表达,及IgD对FLS的细胞增殖、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及IgDR表达的影响。拟阐明IgD和IgDR参与RA淋巴细胞及FLS异常活化的可能机制,为发现RA新的病理机制以及以IgD-IgDR信号为治疗RA的新靶点提供实验依据。目的:观察IgD及IgDR在健康对照者和RA患者外周血T、B细胞和FLS上的表达差异及IgD对PBMC中T、B细胞和FLS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为阐明IgD和IgDR参与RA淋巴细胞及FLS异常活化的可能机制,并且为以IgD-IgDR信号为治疗RA的新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54例活动期且无治疗药物干扰的RA患者及4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入选本研究。收集临床相关资料及RA患者外周血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清中sIgD和人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nuclear factor-κB ligand, sRANKL)水平;分离PBMC和滑膜组织中FLS,流式细胞仪检测T、B细胞和FLS细胞上mIgD及IgDR的表达状况,分析两组人群中的表达差异,研究IgD及IgDR的表达与RA疾病的相关性。IgD各浓度组体外诱导后,CCK-8法检钡PBMC和FLS的细胞活力;抗体芯片检测PBMC和FLS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1β、IFN-γ、IL-4、IL-6、 IL-8、IL-10、IL-13、TNF-α和MCP-1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T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4+/CD62L+、CD4+/CD154+、CD4+/CD69+、 CD3+/CD8-/IL-17+、 CD4+/CD25+/FoxP3+)和B细胞亚群(CD19+/CD21+、 CD19+/CD23+、CD19-/CD138+、CD19+/IgM+/IgD-、CD19+/IgD+、CD19+/CD27+、百分比及CD19+/IgD+/CD27-、CD19+/IgD+/CD27+、CD19+/IgD-/CD27+)的表IgDR达。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法检测western blot和IgDR.Lck(Lymphocyte-specific protein tyrosine kinase)的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Lck在FLS上IgDR的分布。荧光标记的配体受体亲和力实验检测IgD与CD4+T细胞和FLS上结IgDR合的亲和力。结果:1.IgD和在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的表达差异。IgDRRA患者血清中和sIgD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对照者。RA血清中sRANKL与sIgD类风湿因子sRANKL.和C反应蛋白(rheumatoid factor,RF)正相关,其中(C-reactive protein, CRP)与sRANKL的相关性最高;与血沉sIgD和抗环瓜氨酸肽(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无显着相关性。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T细胞表面几乎不表达(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与健康mIgD。对照者相比,RA患者的Th细胞和成熟B细胞(CD3+/CD4+)百分比(CD19+/IgD+)显着升高,未成熟B细胞显着降低。建立了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IgM+/IgD-)IgDR表达的方法,发现T细胞和B细胞表面均有的表达,且RA患者表IgDR达IgDR的总T细胞)和表达(CD3+/IgD+的Th细胞IgDR的(CD3+/CD4+/IgDR+)细胞亚群百分比显着升高(P<0.05),表达的总B细胞IgDR)在两组(CD19+/IgDR+)人群中无显着性差异。2.IgD对功能的影响。IgD(1~10μg/ml)从24h即可明显促进RA患者PBMC的增殖,起效时间与健PBMC康对照者相同。且RA患者对IgD的刺激作用较健康对照者更敏感。与PBMC对照组相比可显着降低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未致敏Th细胞IgD(10μg/ml)的百分比,增加表达CD40L的Th细胞(CD4+/CD62L+)和早期活(CD4+/CD154+)化Th细胞(CD4+/CD69+)的百分比。并且通过比较IgD对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作用后发现,IgD未诱导前RA患者早期活化Th细胞比健康对照者高,IgD各浓度组诱导后,RA患者早期活化Th细胞增加程度显着高于健康对照者,提示IgD促进RA患者的T细胞活化作用更加显着。IgD刺激24h后,可显着增加健康对照者Th17细胞亚群(CD3+/CD8-/IL-17+)的百分比,减少Treg细胞亚群(CD4+/CD25+/FoxP3+)的百分比,致使Th17/Treg失衡。与对照组相比IgD(10μg/ml)均可显着增加健康对照者和RA患者的表达补体受体B细胞(CD19+/CD21+),表达Fc受体B细胞(CD19+/CD234)的百分比、浆细胞(CD19-/CD138+)和成熟B细胞(CD19+/IgD+)的百分比(P<0.05)。IgD未诱导前RA患者中表达Fc受体B细胞百分比显着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未成熟B细胞百分比低于健康对照者,IgD诱导后RA患者表达Fc受体B细胞百分比增加显着高于健康对照者,并且使健康对照者未成熟B细胞降低到RA患者水平。IgD可以显着增加RA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IL-1αIL-1β、TNF-α、IL-6、IL-8、IL-10的水平的水平,且IgD促进RA患者分泌炎性细胞因子TNF-α作用更加显着。3.IgID对IgDR表达及T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 PTK)信号通路的影响。IgD可促进IgDR在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T细胞和B细胞中的表达。IgDR在T细胞和B细胞中的基础表达均<5%,在健康对照者PBMC中,IgD诱导后T细胞和B细胞表面IgDR表达可分别增加5倍和3倍以上。RA患者PBMC中对IgD的刺激更加敏感,T细胞表面IgDR表达可增加12倍以上。分选健康对照者CD4+T细胞后western blot法发现IgD可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的上调IgDR的蛋白表达,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相一致。IgD可上调T细胞P-Lck蛋白表达。IgD(3μg/ml)合用PTK抑制剂Herbimycin A或Lck抑制剂A770041后,Herbimycin A(1 μM和A770041(0.15μM)均可显着抑制IgD上调p-Lck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IgD (3 μg/ml)可以显着促进CD4+T细胞增殖,先用抑制剂Herbimycin A(1 μm或A770041(0.5μM)阻断PTK信号通路后,IgD(3 μg/ml)促进CD4+T细胞增殖作用被明显抑制。4.IgID对FLS功能及IgDR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人FLS膜表面未见mIgD表达,可见IgDR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发现FLS胞膜和胞浆均有IgDR的表达,且RA患者FLS(RA-FLS)中IgDR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者(HC-FLS)。IgD(10μg/ml)从24h即可明显促进RA-FLS的细胞增殖(P<0.05),起效时间早于HC-FLS (48h), RA-FLS对IgD的刺激作用更敏感。与对照组相比,IgD可显着增加RA-FLS培养上清中IL-β,IL-6,MCP-1和TNF-α的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技术发现,IgD可以浓度依赖性的增加RA-FLS表面IgDR表达。建立了非放射性荧光标记的配体受体结合实验,首次检测了IgD与IgDR结合的作用特性。流式细胞术检测IgD与人CD4+T细胞上IgDR结合的Scatchard直线方程Y=-25.125X+137428(r=-0.937),得出解离常数KD和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分别是0.216rnM和5470 arbitrary unit/104 cells。 IgD与FLS上IgDR结合的Scatchard直线方程Y=-80.224X+498634(r=-0.908),得出解离常数KD和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分别是0.067nM和6215arbitrary unit/104 cells 。 IgD与CD4+T细胞和FLS细胞上IgDR都可结合,且IgD结合FLS上IgDR的亲和力更大。结论:1.RA患者外周血中sIgD高于健康对照者,且RA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sIgD与sRANKL、RF和CRP水平呈正相关。2. mIgD主要表达在B细胞表面,T细胞和FLS表面不表达mIgD,人T、B细胞和FLS表面均表达IgDR,且RA患者表达更高。IgD与CD4+T细胞和FLS细胞上IgDR都可结合,解离常数KD值分别是0.216nM和0.067nM, IgD结合FLS上IgDR的亲和力更大。3.IgD促进PBMC的细胞增殖、T、B细胞的活化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与其作用于IgDR、活化Lck有关。RA患者对IgD的刺激作用更敏感。4.IgD可能通过与IgDR交联促进FLS的细胞增殖、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参与RA患者关节滑膜增生和炎性病变。IgD-IgDR信号的调控可能成为治疗RA的新策略。
李晓玲[4](2013)在《卡介苗HSP70基因转染白血病细胞瘤苗制备及抗瘤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卡介苗HSP70基因转染HL-60细胞瘤苗制备及抗瘤机制的研究目的构建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BCG HSP70)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基因转染表达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标准细胞株(HL-60)细胞表面,制备细胞膜表面修饰的瘤苗并研究其抗瘤作用和机制。方法(1) BCG HSP70基因重组载体构建及序列测定:利用PCR方法从卡介菌基因组中扩增出带酶切位点的BCG HSP70基因,与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Display连接,构建重组载体pDisplay-HSP70并进行DNA测序鉴定。(2)膜表面表达BCG HSP70的HL-60细胞瘤苗的制备:利用脂质体2000将重组载体pDisplay-HSP70转染HL-60细胞,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进行细胞表面修饰鉴定。(3)转染后的HL-60细胞抗原性检测: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1组:未进行转染的HL-60细胞组(HL60-wt);2组:转染空载体pDisplay的HL-60细胞组(HL60-pDisplay);3组:转染重组载体pDisplay-HSP70的HL-60细胞组(HL60-HSP70);收获各组HL-60细胞,丝裂霉素C灭活后与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按照1:10比例混合培养72h,CFSE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指数,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y水平;丝裂霉素C灭活后的HL-60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照1:10比例混合培养48h后,加入野生型HL-60细胞(效应细胞:靶细胞分别为10:1,20:1,40:1,80:1)共培育12h, LDH释放改良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活性。结果(1)PCR扩增获得的BCG HSP70基因大小与GeneBank公布的结核杆菌HSP70基因一致。酶切电泳和DNA测序证实重组载体pDisplay-HSP70构建正确。(2)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检测证实BCG HSP70表达在转染后的HL-60细胞表面。(3)转染后的HL-60细胞免疫原性检测结果:①异体淋巴细胞增殖数:与实验HL60-wt组、HL60-pDisplay组比较,HL60-HSP70组能明显促进异体T细胞扩增(p<0.05);而HL60-pDisplay组与HL60-wt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细胞因子水平:HL60-wt组、HL60-pDisplay组、HL60-HSP70组IFN-y含量分别为(100.23±3.55)pg/ml,(102.68±3.23)pg/ml,(146.01±2.98)pg/ml。HL60-HSP70组明显高于HL60-wt组和HL60-pDisplay组(p<0.05), HL60-pDisplay组与HL60-wt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免疫活性细胞杀伤活性:当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固定,HL60-HSP70组的杀伤率明显高于HL60-wt组和HL60-pDisplay组(p<0.05), HL60-pDisplay组与HL60-wt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当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为10:1至80:1,HL60-HSP70组组内CTL细胞杀伤活性逐渐增强。结论1.成功构建了BCG HSP70的真核表达载体pDisplay-HSP70。2.将BCG HSP70成功转染到HL-60细胞膜表面,制备了膜表面表达BCGHSP70的HL-60细胞瘤苗。3.膜表面表达BCG HSP70的HL-60细胞能促进异体淋巴细胞增殖,且分泌高水平的IFN-γ分子,以及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瘤活性,提示BCG HSP70基因转染后,能明显增强HL-60细胞的免疫原性。第二部分:卡介苗HSP70基因转染新鲜白血病细胞瘤苗制备及抗瘤机制的研究目的体外培养白血病细胞,并制备膜表面表达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BCG HSP70)的瘤苗,以进一步研究其抗瘤作用和机制。方法(1)新鲜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鉴定:分离收集1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用含细胞因子(SC、FL、IL-3和IL-6)的无血清培养液Stemspan(?)体外培养,和15例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含细胞因子(SCF、FL、 IL-3和IL-7)的无血清IMDM培养基体外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表型测定验证所培养的白血病细胞。(2)膜表面表达BCG HSP70的白血病细胞瘤苗的制备:利用脂质体2000将重组载体pDisplay-HSP70转染到己被鉴定的白血病细胞,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进行细胞表面修饰鉴定。(3)转染后的白血病细胞免疫原性检测: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1组:未进行转染的白血病细胞组(wt-LC);2组:转染空载体pDisplay的白血病细胞组(pDisplay-LC);3组:转染重组载体pDisplay-HSP70的白血病细胞组(HSP70-LC);收获各组白血病细胞,丝裂霉素C灭活后与获得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儿自体骨髓T淋巴细胞按1:10比例混合培养72h,CFSE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指数,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水平;丝裂霉素C灭活后的各组白血病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照1:10比例混合培养48h后,加入新鲜白血病细胞(效应细胞:靶细胞分别为10:1,20:1,40:1,80:1)共培育12h,LDH释放改良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活性。结果(1)短期培养的白血病细胞呈集落样悬浮生长,并保持增殖特性;在培养的1-10天,细胞增殖较快,以后逐渐变慢。悬浮培养第10天收集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测定,15例AML细胞的CD13、CD33表达,与培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B-ALL细胞的CD19、CD10、CD22表达,与培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检测证实BCG HSP70表达在转染后的白血病细胞表面。(3)转染后的白血病细胞免疫原性检测结果:①自体淋巴细胞增殖:实验wt-LC组、pDisplay-LC组、HSP70-LC组CFSE阳性率分别为(17.55±0.32)%,(17.78±0.30)%,(31.67±1.28)%。HSP70-LC组明显高于wt-LC组和pDisplay-LC组(p<0.05), pDisplay-LC组与wt-LC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细胞因子水平:HSP70-LC组IFN-y含量为(140.30±4.46) pg/ml,明显高于wt-LC组((88.61±3.42)pg/ml)和pDisplay-LC组((88.96±3.43)pg/ml)(p<0.05);pDisplay-LC组与wt-LC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免疫活性细胞杀伤活性:固定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与实验、vt-LC组、pDisplay-LC组比较,HSP70-LC组能明显提高CTL细胞的杀伤活性,pDisplay-LC组与wt-LC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当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为10:1至80:1,HSP70-LC组组内CTL细胞杀伤活性逐渐增强。结论1.体外成功培养新鲜急性白血病细胞,短期培养可以明显增加白血病细胞数量,而对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影响不大,能够维持其生物学特性。2.将BCG HSP70成功转染到白血病细胞膜表面,制备了膜表面表达BCG HSP70的白血病细胞瘤苗。3.膜表面表达BCG HSP70的白血病细胞能促进自体淋巴细胞增殖,且分泌高水平的IFN-y分子,以及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瘤活性,提示BCG HSP70基因转染后,能明显增强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原性。第三部分:HSP70基因转染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原性的研究目的探讨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BCG HSP70)基因转染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L1210)致瘤原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2000将BCG HSP70基因转入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1210表面,获得高表达HSP70分子的L1210-HSP70细胞,作为肿瘤疫苗进行下列研究:(1)裸鼠及同系小鼠致瘤性实验:将L1210-HSP70细胞、转染空载体pDisplay的L1210细胞(L1210-neo)及其亲本细胞分别接种BALB/c裸鼠及同系DBA/2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小鼠生存时间,IFN-y ELISPOT检测针对L1210细胞的IFN-y分泌Thl细胞,以及病理切片观察和CD8免疫组化检测。(2)制备荷L1210瘤DBA/2小鼠,对侧皮下分别接种PBS、L1210细胞、L1210-neo细胞及L1210-HSP70细胞,通过观察瘤体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时间,明确L1210-HSP70瘤苗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3)预先向DBA/2小鼠分别接种PBS、L1210细胞、L1210-neo细胞及L1210-HSP70细胞后,均用野生型L1210细胞攻击,通过观察瘤体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时间,明确L1210-HSP70瘤苗对L1210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检测证实BCG HSP70表达在转染后的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1210表面。(1)裸鼠致瘤性:L1210-HSP70细胞具有与野生型细胞同样的致瘤性,成瘤率100%。(2)同系小鼠致瘤性:L1210-HSP70组肿瘤生长缓慢或不成瘤,DBA/2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或长期存活,而L1210组、L1210-neo组全部成瘤,小鼠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采用IFN-γ ELISPOT检测试剂盒检测显示L1210组和L1210-neo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仅有很少量的特异性T细胞,而L1210-HSP70组针对L1210细胞的特异性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差异;L1210-HSP70组瘤体病理切片示点片状坏死区,呈彻底的凝固性坏死,且周边可见到淋巴样细胞,免疫组化检测示大量CD8+T淋巴细胞浸润。(3)瘤苗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L210-HSP70组肿瘤生长受到显着抑制,瘤体平均直径明显减小,荷瘤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而PBS组、L1210组和L1210-neo组肿瘤生长无差异,小鼠生存时间亦无明显差异。(4)抗肿瘤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L210-HSP70组肿瘤出瘤时间明显延长,生长受到显着抑制,瘤体平均直径明显减小,荷瘤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1.BCG HSP70基因转染能有效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激活特异性T细胞,降低肿瘤细胞的致瘤性。2. BCG HSP70基因转染具有提高宿主抗瘤免疫作用。
宗玉霞[5](2011)在《囊素样肽结构与功能的构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囊素是从鸡法氏囊中提取出来的第一个多肽物质,在机体抗体的生成和维持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囊素可提高体液免疫反应,加强细胞免疫水平。但是囊素在体内的代谢机制还不清楚,目前临床应用效果也不尽如意,为进一步阐明囊素的调节作用和免疫机制,本研究以囊素三肽为基础,化学合成了单拷贝素(BS)、30拷贝囊素串联(KG30)和30拷贝分支结构囊素(MAP)等三种不同结构的囊素样肽,进行了囊素样肽结构与功能的构效研究,以探究结构对生物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1囊素样肽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为研究不同结构的囊素样肽的免疫活性,提取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率。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结构的囊素样肽中BS的免疫刺激活性高于KG30和MAP,增殖率可达到49.2%,其次为MAP,三种结构的囊素之间差异显着(P<0.05)。2囊素样肽对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的影响用ELISA法比较不同结构的囊素样肽对乙脑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的影响情况,设置单拷贝(BS)组、30拷贝串联(KG30)组、30拷贝分支结构(MAP)组和对照组,同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显示在50μg/mL的作用浓度下,MAP组值与细胞对照组相比增加了14.83%,BS组增加了9.57%,KG30增加了4.97%,表明不同结构的囊素对杂交瘤细胞都能起到促进其抗体分泌的作用,作用效果最好的是MAP。3囊素样肽对T淋巴细胞玫瑰花环形成的影响实验设计对照组、单拷贝(BS)组、30拷贝串联(KG30)组和30拷贝分支结构(MAP)组,分离鸡的淋巴细胞后处理成脱E受体的淋巴细胞(Ea),加入绵羊红细胞处理后染色,观察并计算玫瑰花环活性花环率。结果,BS及MAP组处理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玫瑰花环活性花环率高于KG30,与对照组相比,其Ea-花环率分别提高了39.2%和29.2%,刺激活性作用差异显着(P<0.05),但两组之间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KG30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性。表明BS和MAP结构的囊素可有效提高花环率的形成,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并以BS的刺激活性为最佳。4囊素样肽对吞噬细胞的影响先通过注射淀粉物质诱导巨噬细胞到达腹腔,然后将化学合成的不同结构的囊素样肽腹腔注射到小鼠体内,最后腹腔注射1%鸡红细胞,收集腹腔液,吉姆萨染色并观察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以探究其对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结构的囊素样肽均可显着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BS组、和MAP组可以使吞噬率分别提高32.48%和5.78%,吞噬指数为65.8%和57.72%,以BS刺激活性最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实验组之间差异亦显着(P<0.05)。表明不同结构的囊素均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可提高免疫水平。5囊素样肤对新城疫灭活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100只1日龄NDV非免的海兰褐雏鸡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疫苗对照组、囊素组(BS组)、30拷贝串联组(KG30组)和30拷贝分支组(MAP)。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Lostar株)0.2mL,用微量血凝-血凝抑制方法检测各组鸡的血清抗体效价、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中IL-2、IL-4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囊素样肽与空白对照组和疫苗对照组相比均能显着提高鸡的法氏囊指数(P<0.05)和抗体水平,MAP组和BS组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以MAP组效果最佳;MAP组可以显着增加IL-4分泌。表明在体内试验中MAP组即分支结构的囊素可显着提高法氏囊指数,有效促进血清抗体水平的的提高并使抗体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促进IL-4的分泌,增强体液免疫。
吴红珍[6](2011)在《结核分枝杆菌T淋巴细胞结合短肽克隆的全细胞差减筛选》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以T淋巴细胞为靶标对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随机肽库,进行3轮全细胞差减筛选,期望获得与T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短肽,为寻找能够激活T淋巴细胞的活性肽,进而为开发相应的结核病新型多肽疫苗提供一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利用尼龙毛柱法分离小鼠的T淋巴细胞,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免疫Balb/c小鼠的T淋巴细胞为靶细胞,以生理盐水注射的Balb/c小鼠的T淋巴细胞为阴性吸附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随机肽库进行3轮全细胞差减筛选,在第一、二、三轮筛选中,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随机肽库与免疫组T淋巴细胞的孵育时间分别为2h、1.5h、1h;与正常细胞孵育时间分别为2h、2.5h、3h;洗脱液的浓度分别为1%、3%、5%。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提取纯化阳性克隆的单链DNA进行电泳鉴定,并观察阳性克隆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结核分枝杆菌H37Rv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抗PPD IgG水平在第六周时达到1:3200;第2周、第4周、第6周的对照组和免疫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除笫2周差异不极显着外、第4周、第6周的对照组和免疫组之间差异极显着(p<0.01),抗体水平的增加说明已成功获得免疫小鼠。尼龙毛柱分离T淋巴细胞的回收率为30%,活细胞比率为93%,得到了高活力的T淋巴细胞。3轮全细胞差减筛选后噬菌体得到了富集,噬菌体的回收率从4.0×10-55增加到52,获得的阳性克隆滴度为1.3×104/ml。蓝白斑筛选得到了阳性克隆,阳性克隆单链DNA电泳条带一致。阳性克隆对免疫组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刺激物,其刺激指数最大为3.5。结论:成功利用尼龙毛柱分离到T淋巴细胞,其回收率为30%,活细胞比率为93%;3轮全细胞差减筛选后获得了阳性克隆,阳性克隆滴度为1.3×104/ml;阳性克隆能够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
周立娟[7](2011)在《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在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利用基因重组表达技术构建了rLz-8真核表达载体PichiaPinkTM菌株,筛选出稳定高效分泌表达的rLz-8工程菌株,并优化了纯化技术,结合阳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色谱,得到了纯度很高的rLz-8。通过体内实验小鼠、大鼠和犬的白细胞低下模型证明,rlz-8具有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学功能;在体外实验中,我们发现rLz-8可具有促进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的作用、促进小鼠骨髓细胞周期Go/G,向S期的增殖作用。通过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方法证明,rlz-8对小鼠骨髓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可提高小鼠骨髓中CD45+细胞数量并对骨髓造血组织结构无影响。利用ELISA法检测rlz-8可促进小鼠骨髓细胞上清中GM-CSF、IL-2、IL-4、γ-IFN等因子的含量增高。利用基因芯片结合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rLz-8对小鼠脾细胞相关主要基因和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初步分析结果表明,rLz-8通过CD28分子的活化而介导T细胞淋巴因子产生增加效应,可使T细胞从TCR/CD3活化时的低淋巴因子分泌水平的自分泌形式转到高淋巴因子分泌量的旁分泌水平,激活PI3K,导致Akt发生从胞质到质膜的转位,活化的Akt进一步激活其下游的因子继而激活NF-κB信号通路刺激T细胞增殖,增加白细胞数量,免疫调节能力。rLZ-8通过CD19、CD21分子的活化,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使IκB激酶复合体活化、Iκ.B磷酸化,NF-κB暴露核定位位点。游离的NF-κB迅速移位到细胞核,与特异性IκB序列结合,刺激B细胞增殖,增加白细胞数量,调节小鼠免疫细胞活化增生。rlz-8通过刺激IL-2、IL-3和IL-6,激活细胞因子受体,作用于JAK-STAT信号通路;另一方面,JAK作用于SHP 2因子,激活Ras-MAPK途径,调节c-Myc、Cyc D因子,刺激细胞增殖,增加中性粒细胞数;调节BclX、Spred因子,发挥抗凋亡、刺激细胞增殖的作用。本实验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明确了rLz-8治疗大鼠、小鼠、犬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学作用;并初步探讨了rlz-8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可能机制。rLz-8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新机制的揭示在国际同类研究领域为首次,为今后应用于临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英姿[8](2010)在《碎米花杜鹃提取物原花青素A-1免疫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碎米花杜鹃(Spiciferum)为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为小灌木,主要产于我国云南中部至东南部以及贵州西部等地。生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坡灌丛、松林或次生林园中。碎米花杜鹃的乙酸乙酯层提取物Proanthocyanidin A-1(PAA-1)是一种原花青素类二聚体化合物。原花青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近年来研究发现,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癌、抗血小板聚集、免疫调节、保护肝肾功能等多种药理活性。原花青素作为天然药物提取的有效成分,其多种药理作用决定了原花青素类制剂的开发在临床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国内外主要针对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以及防治一些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一些慢性病的研究,而对于其免疫调节活性的报道却极少。一种物质研究其是促进还是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对其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和发现新的药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体外研究表明,PAA-1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各种浓度(5、25、50、100 mg/L)体外刺激能单独或协同LPS或者Con A、anti-CD3mAb刺激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Con A和LPS作为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原,能刺激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所以常被用来刺激T、B淋巴细胞,作为评估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指标。Con A、anti-CD3mAb直接作用于T淋巴细胞,而LPS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而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反应。PAA-1可以协同LPS或Con A、anti-CD3mAb体外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证明PAA-1可提高机体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机体防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能通过抗肿瘤和抗病毒而发挥重要作用。NK细胞主要能识别病毒感染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并对其起到杀伤作用,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损伤。试验发现,PAA-1通过体外各种浓度刺激能激活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说明PAA-1对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也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AA-1体外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机制,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AA-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4和CD8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上对其机理进行研究。CD4细胞识别MHC II类分子递呈的抗原,并通过辅助性T细胞Th1介导细胞免疫反应,通过Th2细胞介导体液免疫。CD8细胞识别MHC I类分子递呈的抗原,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Ts)调节细胞免疫反应。实验证明, PAA-1体外刺激不仅增加了CD4+CD8+双阳性细胞数量,而且诱导了CD4+CD8+向CD4+以及CD8+单阳性细胞方向分化增殖,显示PAA-1能刺激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从而发挥辅助性或杀伤性的作用。PAA-1体外能显着刺激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表明PAA-1是通过增加成熟T淋巴细胞的比率而发挥免疫增强作用。此外,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机制,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Th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进行了测定。细胞因子是一种蛋白质多肽,是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它们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并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抗各种免疫、炎症以及感染性疾病。当机体受到各种感染侵袭时,各种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对抗感染。此外,细胞因子还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刺激它们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分泌量,对机体对抗各种感染的能力密切相关。试验发现,PAA-1各浓度在体外能协同Con A增加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L-12、IFN-γ、TNF-a),却抑制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10)。这些结果表明,Th1可能为PAA-1的靶细胞,PAA-1使Th1/Th2的平衡向Th1方向移动,这对许多的Th2占优势的免疫紊乱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巨噬细胞是参与免疫应答的一种重要细胞,具有抗原加工、提呈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在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可吞噬消化异物、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并吞噬处理机体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因素。PAA-1各种浓度体外能显着提高腹腔巨噬细胞能量代谢水平以及吞噬中性红的能力,说明PAA-1可促进巨噬细胞增殖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只有活化的巨噬细胞的才能发挥吞噬作用,对机体的免疫反应才具有意义。巨噬细胞在免疫活化或受刺激时,能释放大量的一氧化氮自由基和活性氧等细胞效应分子,以杀伤入侵病原体和肿瘤细胞。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介质分子,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包括神经传递和炎症;在免疫功能的调节中也起着十分广泛而复杂的作用。既是天然免疫中的一个重要免疫分子,能够发挥非特异性杀菌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又是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可以调节获得性免疫。通过Griess法测定证实PAA-1各种浓度体外能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分泌量。具有强大的杀灭微生物活性的活性氧杀灭外来入侵物的过程中,氧消耗的突然增长,生成超氧阴离子(O2-),从O2-开始,在细胞膜上进行的一系列反应导致了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以及其他活性物质的生成,这一现象即呼吸爆发。呼吸爆发伴随着吞噬作用而产生,是吞噬细胞杀灭被吞噬微生物的另一重要机制。由于超氧阴离子(O2-)是呼吸爆发活动中的关键产物,因而O2-生成量,成为检测和评价吞噬细胞杀菌功能的重要指标。NBT还原实验证明,通过一定浓度的PAA-1体外刺激,可以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活性氧还原NBT的能力。巨噬细胞富含溶酶体酶,如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溶菌酶等,测定这些酶的活性也是衡量巨噬细胞功能的指标之一。经过PAA-1的体外刺激,细胞溶酶体酶的活性也提高了,说明PAA-1能可活化巨噬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体外试验证明了PAA-1的免疫增强作用,要确定其对动物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还应进行临床的体内试验。选用1日龄肉鸡,7日龄时进行新城疫免疫,11日龄时分别添加不同剂量PAA-1(0、5、10、15 mg/kg)10天,在14和21日龄分别采血测新城疫HI抗体效价,21日龄屠宰后测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脾脏指数,结果为PAA-1能提高新城疫HI抗体效价水平,增强免疫器官指数,进一步证明了PAA-1在动物体内的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为PAA-1开发成为新型的免疫增强剂提供一定的科学与实验技术依据。
李倩[9](2009)在《电针疗法对EAE大鼠MBP抗体、UA含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引起青壮年残障的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其治疗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合理治疗MS能改善患者的残障程度,降低复发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是目前公认的研究人类MS的动物模型,其中大鼠EAE模型是研究EAE病理变化过程、探索MS病因及其发病机制、选择新的治疗靶点和评估疗效的重要研究平台。从传统中医学角度研究EAE模型的病因病机,寻求有效、低毒副作用的治疗措施,是中医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包含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其中综述概括了MS发生发展的西医中医学机制,总结了近年来各种疗法对EAE模型及临床实验的研究进展;实验部分包括:通过观察EAE大鼠高峰期18d、复发期28d两个不同时间段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抗体、尿酸(Uric Acid,UA)含量的变化,以及激素和电针对以上各项指标含量的影响,研究针刺疗法对于大鼠EAE不同时期血清抗MBP、UA含量的调节作用,并比较针刺疗法与激素疗法的疗效,探讨针刺调节作用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深化对于中医治疗脱髓鞘疾病作用机理的认识,进而为临床治疗MS提供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途径。方法:Wistar大鼠92只,体重200g±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EAE模型组(24只)、激素治疗组(24只)、针刺治疗组(24只)。采用全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混合抗原乳剂注射免疫诱导EAE模型,激素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双侧肾俞、双侧足三里治疗。采用酶免法测定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抗体含量;采用磷钨酸法测定血清尿酸含量。结果:(1)高峰期18d、复发期28d空白对照组、激素组、电针组血清中抗MB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空白对照组、激素组、电针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2)高峰期18d、复发期28d空白对照组、激素组、电针组血清中U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其中激素组、电针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也有极显着差异(P<0.01),但激素组与电针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EAE大鼠不同时期抗MBP、UA含量变化,从而对其所致的脱髓鞘改变有明显预防和改善作用,其效果等同于现代激素疗法,可减轻激素的副反应,预防复发,至少可延缓复发,缓解期或用激素无效的病人要长时间针刺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但因为针刺作用并未有明显数据显示优于激素疗法,所以仅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辅助治疗,而并不能完全替代激素治疗。
马兴亮[10](2008)在《奶山羊胎盘肽的分离提纯及其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自1985年,刘月新首次采用“匀浆-透析法”提取胎盘肽以来,广大科研工作者对胎盘肽进行了大量的理化分析与生物活性测定的研究,发现其在临床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症、重症肌无力等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有较为理想的疗效。奶山羊胎盘的结构和功能与人的胎盘有许多相似之处,近几年来已有报道,从羊的胎盘中也可以提取出羊胎盘肽并且具有与人胎盘肽类似的生物学活性。但是对奶山羊胎盘肽的研究还没有,测定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看其与人胎盘肽的活性是否一致。可以为奶山羊胎盘肽的研究和将其用于治疗动物或人疾病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以前的报道多集中于经透析或超滤制的的混合小肽的活性的研究。本试验将经过超滤和superdex75层析对混合小肽进行分离,通过检测各个组分的生物学活性来筛选有活性的组分,为下一步的生物合成或化学合成提供一定的依据。整个研究包括两大部分:一奶山羊胎盘肽的分离提纯和含量测定将冷冻的奶山羊胎盘常温解冻,洗净血液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胎盘,取胎盘的子叶,将子叶剪碎,经过反复冻融,经高速组织捣碎匀浆机匀浆,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沉淀,取上清液分别用0.45μm、0.22μm的滤器进行微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微滤液经Millopor YM-10型超过滤器过滤得到粗样品,粗样品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可透析性,可超滤性,无热原的小分子多肽,pH值为6.6~6.9;粗样品经superdex75层析得到四个组分肽类,分别为Ⅰ、Ⅱ、Ⅲ、Ⅳ,冷冻干燥后均为白色的粉末;四组分经加脲和甘油Tricine-SDS-PAGE电泳法电泳。结果显示组分Ⅰ、Ⅱ、Ⅲ、Ⅳ的分子量分别为10.139KDa、8.166KDa、7.447KDa和6.761KDa;由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组分Ⅰ、Ⅱ、Ⅲ、Ⅳ的含量分别为:0.96mg/g、1.2mg/g、1.32mg/g、1.8mg/g。二奶山羊胎盘肽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将小白鼠随机分为6大组,其中5组为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组分:Ⅰ、Ⅱ、Ⅲ、Ⅳ和粗提物);每个实验组又分为高中低三种剂量小组(分别为0.1mL、0.2mL、0.4mL),每小组5只;对照组5只,仅注射生理盐水。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一周。通过对小鼠外周血血清白介素2含量、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脾脏NK细胞活性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来考察奶山羊胎盘肽的免疫活性作用。1.通过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小鼠外周血中IL-2的含量,结果显示,组分Ⅲ、Ⅳ和粗提物可以显着提高小鼠外周血中IL-2的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5.3%~30.1%(p<0.05)。2.通过MTT法测定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组分Ⅲ、Ⅳ和粗提物可以在体内能极显着协同ConA刺激脾脏淋巴细胞增殖(p<0.01)。3.通过MTT法测定脾脏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显示,组分Ⅲ、Ⅳ和粗提物可以极显着提高小白鼠脾脏NK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4.通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实验可知,组分Ⅲ、Ⅳ和粗提物可以极显着提高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1)。由以上奶山羊胎盘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4个实验结果中,发现存在剂量关系,随着浓度的能加而增强,但是差异不显着;在奶山羊胎盘肽中有免疫活性的是组分Ⅲ和Ⅳ。
二、灵长类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Ⅰ.外周血和淋巴组织的SRBC、SMRBC和ZYC玫瑰花结形成细胞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长类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Ⅰ.外周血和淋巴组织的SRBC、SMRBC和ZYC玫瑰花结形成细胞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青蒿琥酯联合醒脑静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本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
2.1 总体思路 |
2.2 技术路线 |
2.3 预期结果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脑型疟的相关研究进展 |
1.1 脑型疟的发病机制 |
1.1.1 CD36、ICAM-1、VCAM-1参与了PRBC螯合和细胞粘附过程 |
1.1.2 TNF-α在C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1.2 脑型疟的临床体征和病理生理学标志 |
1.3 脑型疟的动物模型 |
1.3.1 啮齿类动物模型 |
1.3.2 灵长类动物模型 |
1.4 脑型疟与中医理论的相关性 |
2. 醒脑静的物质基础、在热病治疗中的运用及其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
2.1 醒脑静神经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 |
2.1.1 麝香 |
2.1.2 冰片 |
2.1.3 郁金 |
2.1.4 栀子 |
2.1.5 药物配伍 |
2.2 醒脑静注射液在热病治疗中的运用 |
2.2.1 XNJ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
2.2.2 XNJ治疗其他发热性疾病 |
2.3 醒脑静对TNF-α、ICAM-1、VCAM-1、IL-6等炎症介质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诺氏疟原虫感染恒河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的建立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疟原虫 |
1.1.3 主要仪器 |
1.1.4 主要试剂 |
1.1.5 主要溶液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供血猴的制备 |
1.2.2 原虫计算方法 |
1.2.3 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制备方法 |
1.2.4 脑型疟诊断及评价标准 |
1.2.5 猴脑型疟临床评分标准 |
1.2.6 病理切片制备与评分 |
1.3 实验结果 |
1.3.1 接种原虫和猴脑型疟的诊断 |
1.3.2 临床表现 |
1.3.3 死亡猴剖检和病理组织学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2. 青蒿琥酯联合醒脑静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的治疗作用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制备 |
2.2.2 治疗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青蒿琥酯组与青蒿琥酯+醒脑静组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平均清醒时间比较 |
2.3.2 青蒿琥酯组与青蒿琥酯+醒脑静组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平均退热时间比较 |
2.3.3 青蒿琥酯组与青蒿琥酯+醒脑静组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平均原虫转阴时间比较 |
2.3.4 青蒿琥酯组与青蒿琥酯+醒脑静组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治愈率比较 |
2.3.5 青蒿琥酯组与青蒿琥酯+醒脑静组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ELISA检测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治疗前后猴外周血清中TNF-α、 sICAM-1和sVCAM-1的水平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仪器 |
3.1.2 ELISA试剂盒 |
3.2 实验方法 |
3.2.1 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
3.2.2 统计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治疗前后恒河猴血清中TNF-α的动态观察 |
3.3.2 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治疗前后猴血清中sICAM-1的动态观察 |
3.3.3 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治疗前后猴血清中sVCAM-1的动态观察 |
3.4 讨论 |
3.4.1 TNF-α与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发生发展的关系 |
3.4.2 sICAM-1与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发生发展的关系 |
3.4.3 sVCAM-1与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发生发展的关系 |
3.5 小结 |
4. RT-PCR检测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治疗前后TNF-α、ICAM-1、VCAM-1 mRNA在猴大脑和脾脏的表达情况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仪器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试剂配置 |
4.1.4 实验动物分组 |
4.2 实验方法 |
4.2.1 RNA提取 |
4.2.2 反转录 |
4.2.3 Sybe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 |
4.3 实验结果 |
4.3.1 RT-PCR检测TNF-α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大脑和脾脏中mRNA的表达变化 |
4.3.2 RT-PCR检测I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大脑和脾脏中mRNA的表达变化 |
4.3.3 RT-PCR检测V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大脑和脾脏中mRNA的表达变化 |
4.4 讨论 |
4.4.1 TNF-α、 ICAM-1、V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大脑组织中的表达 |
4.4.2 TNF-α、ICAM-1、V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脾脏组织中的表达 |
4.5 小结 |
5. 免疫组化检测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治疗前后CD36、ICAM-1、VCAM-1在猴大脑和脾脏的表达 |
5.1 实验材料 |
5.1.1 主要仪器 |
5.1.2 主要试剂配置 |
5.1.3 实验动物分组 |
5.2 实验方法 |
5.2.1 脱蜡和水化 |
5.2.2 抗原热修复 |
5.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5.3 实验结果 |
5.3.1 免疫组化检测CD36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大脑和脾脏中的表达情况 |
5.3.2 免疫组化检测I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大脑和脾脏中的表达情况 |
5.3.3 免疫组化检测V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大脑和脾脏中的表达情况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青蒿琥酯联合醒脑静改善猴脑疟营血分证预后的RNA-Seq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6.1.2 差异表达基因比较分组 |
6.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6.1.4 主要仪器 |
6.1.5 主要生物数据库 |
6.2 实验方法 |
6.2.1 构建RNA测序文库及RNA测序 |
6.2.2 RNA-Seq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样本质量检测结果 |
6.3.2 RNA-seq转录本测序和数据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青蒿琥酯+醒脑静组VS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4.2 青蒿琥酯+醒脑静组VS青蒿琥酯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语表 |
附录2 脑型疟的诊断和治疗 |
2.1 脑型疟诊断及评价标准 |
2.2 脑型疟病情轻重分级标准 |
2.3 脑型疟的治疗(人) |
2.4 昏迷分数判定表 |
附录3 原虫学观察和计算方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2)胸腺肽对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疗效评估标准 |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疗效比较 |
2.2 CD3、CD4、CD8水平比较 |
2.3 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玫瑰花环形成细胞率、Ig A、Ig G、Ig M水平比较 |
2.4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IgD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B细胞功能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RA临床病例选择 |
2.2 药物与试剂 |
2.3 仪器与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体检 |
3.2 常规检查和其他免疫学指标的测定方法 |
3.3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并纯化 |
3.3.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 |
3.3.2 细胞计数及活性检测 |
3.4 ELISA法检测血清中sIgD和sRANKL的表达量 |
3.5 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T、B细胞上IgD和IgDR的表达 |
3.5.1 IgD蛋白的生物素标记 |
3.5.2 流式细胞术检测IgDR的表达 |
3.5.3 流式细胞术检测T、B细胞亚群上IgD和IgDR的表达 |
3.6 CCK-8法检测PHA和IgD对PBMC细胞活力的影响 |
3.7 流式细胞术检测IgD对人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影响 |
3.7.1 IgD对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
3.7.2 IgD对人外周血B细胞亚群的影响 |
3.8 抗体芯片检测PBMC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 |
3.9 人CD4~+T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
3.10 Western blot法检测CD4~+T细胞Lck、p-Lck和IgDR的表达 |
3.10.1 T细胞预处理 |
3.10.2 CD4~+T蛋白质的提取 |
3.10.3 蛋白质样本的定量(BSA法) |
3.10.4 Western blot的方法步骤 |
3.11 CCK-8法检测IgD对抑制剂处理的CD4~+T细胞活力的影响 |
3.12 人滑膜细胞(FLS)的分离和培养 |
3.13 流式细胞术检测FLS细胞表面IgD和IgDR的表达 |
3.14 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FLS中IgDR的表达 |
3.15 IgD-IgDR结合亲和力实验 |
3.15.1 IgD结合CD4~+T细胞表面IgDR亲和力实验 |
3.15.2 IgD结合FLS表面IgDR亲和力实验 |
3.15.3 绘制饱和曲线 |
3.15.4 最大结合量Bmx和解离常数KD |
3.16 CCK-8法检测IgD对FLS细胞活力的影响 |
3.17 Western blot检测IgD对FLS中IgDR蛋白表达的影响 |
3.18 抗体芯片检测FLS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 |
3.19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资料 |
4.2 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IgD水平差异 |
4.3 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RANKL水平差异 |
4.4 血清中sIgD与sRANKL、RF和CRP相关性 |
4.5 人外周血T、B细胞上mIgD的表达 |
4.6 流式细胞术检测IgDR表达的方法学建立 |
4.7 人外周血T、B细胞上IgDR的表达 |
4.8 IgD对健康对照者和RA患者PBMC增殖的影响 |
4.8.1 PHA刺激健康对照者PBMC的亚适浓度和时间的选择 |
4.8.2 IgD对健康对照者PBMC增殖影响 |
4.8.3 IgD对健康对照者和RA患者PBMC增殖作用的差异 |
4.9 IgD对健康对照者和RA患者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影响 |
4.9.1 IgD对健康对照者PBMC中T细胞各亚群的影响 |
4.9.2 IgD对RA患者PBMC中T细胞各亚群的影响 |
4.9.3 IgD对健康对照者PBMC中B细胞各亚群的影响 |
4.9.4 IgD对RA患者PBMC中B细胞各亚群的影响 |
4.9.5 IgD对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中T细胞亚群作用的差异 |
4.9.6 IgD对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中B细胞亚群作用的差异 |
4.9.7 IgD对健康对照者PBMC中Th17/Treg细胞亚群平衡的影响 |
4.10 IgD对健康对照者和RA患者PBMC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4.10.1 IgD对健康对照者PBMC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
4.10.2 IgD对RA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
4.10.3 IgD对健康对照者和RA患者PBMC分泌细胞因子作用比较 |
4.11 IgD对健康对照者和RA患者外周血T、B细胞上IgDR表达的影响 |
4.11.1 IgD对健康对照者PBMC中T细胞表面IgDR表达的影响 |
4.11.2 IgD对健康对照者PBMC中B细胞表面IgDR表达的影响 |
4.11.3 IgD对RA患者PBMC中T细胞表面IgDR表达的影响 |
4.11.4 IgD对RA患者PBMC中B细胞表面IgDR表达的影响 |
4.11.5 IgD对健康对照者和RA患者PBMC中T、B细胞IgDR作用的比较 |
4.12 IgD对T细胞PTK信号通路的影响 |
4.12.1 CD4~+T细胞的分选和鉴定 |
4.12.2 IgD刺激CD4~+T细胞后不同时间点IgDR表达的变化 |
4.12.3 不同浓度IgD刺激CD4~+T细胞后IgDR表达的变化 |
4.12.4 IgD促进CD4~+T细胞Lck的活化 |
4.12.5 PTK抑制剂Herbimycin A对IgD刺激CD4~+T细胞后Lck活化的影响 |
4.12.6 Lck抑制剂A770041对IgD刺激CD4~+T细胞后Lck活化的影响 |
4.12.7 PTK抑制剂对IgD促进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
4.13 FLS的分离与培养 |
4.14 IgD和IgDR在FLS上的表达 |
4.14.1 流式细胞仪检测FLS膜表面IgD和IgDR的表达 |
4.14.2 激光共聚焦检测FLS中IgDR的表达和分布 |
4.15 IgD对健康对照者和RA患者FLS细胞增殖的影响 |
4.16 IgD对FLS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4.17 IgD对RA-FLS中IgDR的表达的影响 |
4.17.1 流式细胞仪检测IgD对RA-FLS表面IgDR的表达的影响 |
4.17.2 Western blot检测IgD对RA-FLS总IgDR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4.18 IgD与IgDR结合的亲和力实验 |
4.18.1 IgD结合CD4~+T细胞表面IgDR的亲和力 |
4.18.2 IgD结合FLS表面IgDR的亲和力 |
5 讨论 |
5.1 IgD及IgDR变化可能是促进RA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
5.2 IgD参与了RA的T、B细胞活化 |
5.3 IgD通过其受体IgDR活化Lck信号,促进T细胞活化 |
5.4 IgD作用其受体IgDR,促进RA患者:FLS异常活化和炎性病变 |
6 结论 |
7 创新之处 |
8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IgD及其受体信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卡介苗HSP70基因转染白血病细胞瘤苗制备及抗瘤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卡介苗HSP70基因转染HL-60细胞瘤苗制备及抗瘤机制的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 BCG HSP70基因重组载体构建及序列测定 |
1.1 PCR获得目的基因 |
1.2 阳性重组克隆的筛选 |
1.3 重组质粒的鉴定 |
1.4 重组质粒测序鉴定 |
2 膜表面表达BCG HSP70的HL-60细胞瘤苗的制备 |
3 转染后的HL-60细胞免疫原性检测 |
3.1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
3.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 |
3.3 细胞因子IFN-γ水平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卡介苗HSP70基因转染新鲜白血病细胞瘤苗制备及抗瘤机制的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 新鲜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鉴定 |
1.1 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观察 |
1.2 细胞形态涂片Wright-Giemsa染色镜检 |
1.3 细胞体外增殖能力 |
1.4 细胞免疫表型检测 |
2 膜表面表达BCG HSP70的白血病细胞瘤苗的制备 |
3 转染后的白血病细胞免疫原性检测 |
3.1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
3.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 |
3.3 细胞因子IFN-γ水平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HSP70基因转染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原性的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 膜表面表达BCG HSP70的L1210细胞瘤苗的制备 |
2 裸鼠致瘤性实验 |
3 同系小鼠致瘤性实验 |
3.1 肿瘤生长情况 |
3.2 小鼠生存期 |
3.3 IFN-γ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
3.4 病理切片的观察 |
3.5 肿瘤组织切片CD4、CD8免疫组化检测 |
4 瘤苗对荷L1210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 |
4.1 肿瘤生长情况 |
4.2 小鼠生存期 |
5 瘤苗对荷L1210瘤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
5.1 肿瘤生长情况 |
5.2 小鼠生存期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热休克蛋白70及其肿瘤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急性白血病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和应用现况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囊素样肽结构与功能的构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iton)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囊素的研究进展 |
1 囊素的产生及组织定位 |
2 囊素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
3 囊素作用机理研究 |
4 囊素的其他研究 |
5 囊素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
6 囊素研究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肽的研究 |
1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 |
2 多肽的异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囊素样肽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刺激活性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ConA最佳作用浓度摸索 |
2.2 BS最佳作用浓度摸索 |
2.3 BS和ConA的联合刺激作用中最佳配比摸索 |
2.4 囊素样肽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刺激活性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囊素样肽对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囊素对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的刺激活性最佳的浓度摸索 |
2.2 囊素样肽对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囊素样肽对淋巴细胞花环形成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囊素的最佳刺激活性浓度筛选 |
2.2 囊素样肽对淋巴细胞花环试验刺激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囊素样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囊素最佳刺激浓度摸索 |
2.2 囊素样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囊素样肽对鸡新城疫灭活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囊素样肽对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2.2 囊素样肽对血清中ND抗体水平的影响 |
2.3 囊素样肽对血清中IL-2水平的影响 |
2.4 囊素样肽对血清中IL-4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6)结核分枝杆菌T淋巴细胞结合短肽克隆的全细胞差减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结核病及其防治现状 |
1.2 噬菌体展示文库及其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噬菌体展示文库技术 |
1.2.2 全细胞差减筛选 |
1.2.3 问题与展望 |
1.3 T细胞的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E-玫瑰花环形成分离法 |
1.3.2 尼龙毛柱分离法 |
1.3.3 免疫磁珠分离法 |
1.3.4 流式细胞仪分离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结核分枝杆菌H37Rv免疫小鼠的T淋巴细胞分离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材料、仪器 |
2.1.4 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结核分枝菌H37Rv免疫小鼠 |
2.2.2 小鼠抗PPD血清的制备 |
2.2.3 小鼠血清抗PPD IgG抗体水平的检测 |
2.2.4 T淋巴细胞的分离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鼠血清抗PPD IgG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 |
2.3.2 T淋巴细胞的回收率 |
2.3.3 台盼蓝检测T淋巴细胞活细胞数量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T淋巴细胞全细胞差减筛选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主要试剂、材料、仪器 |
3.1.3 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随机肽库的扩增 |
3.2.2 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随机肽库扩增液的滴度测定 |
3.2.3 T淋巴细胞的差减差减筛选 |
3.2.4 阳性噬菌斑的筛选及阳性噬菌斑的扩增 |
3.2.5 阳性噬菌斑单链DNA模板的快速纯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随机肽库扩增液的滴度 |
3.3.2 T淋巴细胞三轮差减筛选结果 |
3.3.3 阳性噬菌体的蓝白斑筛选结果 |
3.3.4 单链DNA模板的电泳鉴定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阳性噬菌体对免疫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 |
4.1.2 实验动物 |
4.1.3 主要试剂、材料、仪器 |
4.1.4 试剂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结核分枝杆菌H37Rv免疫小鼠 |
4.2.2 小鼠血清抗PPD IgG抗体水平的检测 |
4.2.3 噬菌体肽库的扩增 |
4.2.4 阳性克隆及其他噬菌体随机肽库扩增液滴度的测定 |
4.2.5 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小鼠血清抗PPD IgG抗体水平的检测 |
4.3.2 各噬菌体随机肽库扩增液滴度的测定 |
4.3.4 阳性克隆及其他噬菌体随机肽库扩增液、PPD、ConA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在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家族 |
1.1.1 家族成员基因克隆表达 |
1.1.2 真菌免疫调节蛋白活性研究 |
1.1.3 灵芝免疫调节蛋白(Lz-8)的研究进展 |
1.2 白细胞减少症及其治疗现状 |
1.3 几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药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药类药物 |
1.3.2 多糖类药物 |
1.3.3 CSF(Colony-stimulating factor集落刺激因子) |
1.4 小结 |
第2章 灵芝免疫调节蛋白(Lz-8)的重组表达和纯化方法及鉴定 |
2.1 仪器和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构建表达工程菌 |
2.2.1 全合成Lz-8蛋白的基因序列 |
2.2.2 通过PCR的方法得到rLz-8基因 |
2.2.3 对目的基因进行测序 |
2.2.4 pPinka-HC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转化 |
2.2.5 分泌表达rLz-8的重组毕赤酵母菌的构建与筛选 |
2.2.6 目的片段与质粒的连接 |
2.2.7 制备酵母感受态 |
2.2.8 线性化重组质粒的制备 |
2.2.9 筛选转化克隆子 |
2.3 重组rLz-8毕赤酵母工程菌的表达 |
2.3.1 主要试剂和溶液 |
2.3.2 菌体的生长曲线 |
2.3.3 摇瓶小量表达目的蛋白阶段 |
2.4 rLz-8纯化工艺 |
2.4.1 试剂与仪器 |
2.4.2 样品的粗分离 |
2.4.3 精细纯化工艺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rlz-8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学研究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rLz-8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学实验 |
3.2.2 rLz-8对γ辐射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性实验 |
3.2.3 rLz-8对γ辐射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实验 |
3.2.4 中和抗体对rLz-8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药效学的影响 |
3.2.5 rlz-8对持续给予化疗药物小鼠白细胞数及死亡率的影响 |
3.2.6 rLz-8治疗大鼠白细胞减少症药效学实验 |
3.2.7 rLz-8预防犬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学试验 |
3.2.8 rLz-8治疗犬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学试验 |
3.3 实验结果 |
3.3.1 rLz-8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学实验结果 |
3.3.2 rLz-8对γ辐射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性实验结果 |
3.3.3 rLz-8对γ辐射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实验结果 |
3.3.4 中和抗体对rLz-8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药效学的影响结果 |
3.3.5 rlz-8对持续给予化疗药物小鼠白细胞数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
3.3.6 rLz-8治疗大鼠白细胞减少症药效学实验结果 |
3.3.7 rLz-8预防犬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学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4.1 rlz-8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学实验 |
3.4.2 rLz-8对γ辐射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和治疗性实验 |
3.4.3 中和抗体对rLz-8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药效学的影响 |
3.4.4 rlz-8对持续给予化疗药物小鼠白细胞数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
3.4.5 rLz-8治疗大鼠白细胞减少症、预防和治疗犬白细胞减少症药效 |
3.5 小结 |
第4章 rLz-8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学初步机制研究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1.3 试剂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骨髓细胞增殖实验(MTT法) |
4.2.2 细胞周期检测 |
4.2.3 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 |
4.2.4 小鼠CD45~+、CD34~+细胞检测 |
4.2.5 小鼠血清中GM-CSF、IL-2、IL-4、γ-IFN等含量测定 |
4.2.6 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GM-CSF蛋白表达 |
4.2.7 基因芯片检测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小鼠脾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 实验结果 |
4.3.1 骨髓细胞增殖实验结果(MTT法) |
4.3.2 细胞周期检测结果 |
4.3.3 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结果 |
4.3.4 小鼠CD45~+、CD34~+细胞检测结果 |
4.3.5 小鼠骨髓细胞上清中GM-CSF、IL-2、IL4、γ-IFN等含量测定 |
4.3.6 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GM-CSF蛋白表达结果 |
4.3.7 基因芯片检测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小鼠脾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
4.4 讨论 |
4.4.1 骨髓细胞增殖实验结果(MTT法) |
4.4.2 细胞周期检测 |
4.4.3 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结果 |
4.4.4 小鼠CD45~+、CD34~+细胞检测结果 |
4.4.5 小鼠骨髓细胞上清中GM-CSF、IL-2、IL-4、γ-IFN等含量测定结果 |
4.4.6 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GM-CSF蛋白表达结果 |
4.4.7 基因芯片检测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小鼠脾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碎米花杜鹃提取物原花青素A-1免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及其复方免疫活性研究进展 |
1 中药增强免疫作用机制 |
2 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药 |
3 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药方剂 |
4 影响中药免疫增强作用的因素 |
第二章 中药单体免疫活性研究进展 |
1 多糖类的免疫调节作用 |
2 苷类的免疫调节作用 |
3 黄酮类的免疫调节作用 |
4 有机酸类的免疫调节作用 |
5 挥发油类的免疫调节作用 |
6 生物碱类的免疫调节作用 |
第三章 原花青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抗氧化活性 |
2 保护心血管作用 |
3 抗肿瘤作用 |
4 调节血小板活性 |
5 免疫调节活性 |
6 抗诱变作用 |
7 防止急性肾衰竭作用 |
第二篇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PAA-1 对三种主要免疫细胞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PAA-1 对T 细胞表面标志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PAA-1 对 Th1/Th2 细胞因子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PAA-1 对巨噬细胞释放细胞效应分子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与分组给药 |
2.2 Griess 法测定巨噬细胞分泌 NO 量 |
2.3 NBT 还原试验测定巨噬细胞分泌超氧阴离子量 |
2.4 测定巨噬细胞溶酶体酶活性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PAA-1 对鸡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电针疗法对EAE大鼠MBP抗体、UA含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多发性硬化(MS)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MS病因及发病机制 |
2 MS的病理表现 |
3 MS的临床诊断 |
4 MS的西医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多发性硬化(MS)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关于MS的中医病名 |
2 MS病因病机 |
3 MS的传统中医治疗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针刺与MS的免疫机制 |
1 MS的免疫学机制 |
2 中医与免疫 |
3 针刺与免疫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分析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电针治疗对EAE大鼠血清抗MBP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 |
3 电针治疗对EAE大鼠血清UA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 |
4 本实验的不足及改进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10)奶山羊胎盘肽的分离提纯及其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胎盘肽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
1.1 胎盘肽的概念及其理化性质 |
1.2 抗病毒性肝炎 |
1.3 护肝作用 |
1.4 抗结核作用 |
1.5 抗免疫抑制 |
1.6 抗氧化功能 |
1.7 辅助治疗恶性肿瘤 |
1.8 抗衰老作用 |
1.9 增强细胞免疫 |
1.10 增强体液免疫 |
2 羊胎盘肽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
2.1 羊胎盘肽的制备流程 |
2.2 羊胎盘肽的理化性质 |
2.3 羊胎盘肽的免疫调节作用 |
2.4 延缓衰老的作用 |
2.5 对皮肤的保健作用 |
2.6 其他的生物功能 |
3 细胞免疫反应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3.1 白细胞介素-2 检测方法 |
3.2 淋巴细胞转化检测方法 |
3.3 先天性免疫细胞的检测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试验一 奶山羊胎盘肽的分离提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胎盘肽粗提物的的制备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二 用 Tricine-SDS-PAGE 电泳法初步鉴定奶山羊胎盘肽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三 考马斯亮蓝 G - 250 法测定胎盘肽的含量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试验四 奶山羊胎盘肽对小鼠外周血血清白介素 2 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试验五 奶山羊胎盘肽对小鼠脾脏T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试验六 奶山羊胎盘肽对小鼠脾脏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1.2.2 脾脏 NK 细胞的制备 |
1.2.3 NK 细胞杀伤活性检测,采用 MTT 检测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试验七 奶山羊胎盘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1.2.2 腹腔巨噬细胞的制备 |
1.2.3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灵长类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Ⅰ.外周血和淋巴组织的SRBC、SMRBC和ZYC玫瑰花结形成细胞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蒿琥酯联合醒脑静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王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2]胸腺肽对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陈珍香,罗和平,张金萍,熊筱艳,杨芳. 上海医药, 2016(19)
- [3]IgD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B细胞功能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影响及机制[D]. 吴育晶. 安徽医科大学, 2016(04)
- [4]卡介苗HSP70基因转染白血病细胞瘤苗制备及抗瘤机制的研究[D]. 李晓玲. 青岛大学, 2013(10)
- [5]囊素样肽结构与功能的构效研究[D]. 宗玉霞.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 [6]结核分枝杆菌T淋巴细胞结合短肽克隆的全细胞差减筛选[D]. 吴红珍. 吉林农业大学, 2011(11)
- [7]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在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药效学研究[D]. 周立娟. 吉林大学, 2011(09)
- [8]碎米花杜鹃提取物原花青素A-1免疫活性研究[D]. 刘英姿. 吉林大学, 2010(05)
- [9]电针疗法对EAE大鼠MBP抗体、UA含量影响的研究[D]. 李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10]奶山羊胎盘肽的分离提纯及其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 马兴亮.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标签: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细胞免疫; 细胞增殖; 淋巴细胞百分比; 淋巴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