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钢彩涂线张力卷取机EPC系统调试问题分析

八钢彩涂线张力卷取机EPC系统调试问题分析

一、八钢彩涂线张力卷取机EPC系统调试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宋少杰[1](2017)在《冷轧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卷取机作为生产线末端非常重要的设备,卷取机控制系统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带钢成品质量的好坏。为了提高卷取带钢的质量,就有必要对就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力求保持其张力能够按照工艺设定稳定变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的设备组成,并且对其中重要设备进行介绍。在深入研究了现场卷取机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控制工艺上的锥度张力设定进行分析,对卷取机张力影响较大的加减速转矩、摩擦转矩以及带钢卷径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在异步电机矢量等效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构建了基于速度、电流双闭环的间接张力控制系统。通过对卷取机控制系统模型的分析,从而发现带钢转动惯量大范围变化对卷取机控制系统的影响,对速度控制器中的参数进行变增益切换控制以降低带钢转动惯量时变对卷取机控制系统的影响。针对变增益切换控制范围的局限性,引入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通过单神经元的在线学习能力来实时改变控制参数,从而来消除参数时变对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系统的影响。建立基于单神经元的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弱转动惯量时变对卷取机控制系统的影响,降低了卷取机系统的超调量。考虑到固定增益对单神经元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采用模糊控制对基于单神经元的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增益进行在线调节,通过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提高了卷取机间接张力系统的动态性能。

陈金山[2](2015)在《带钢冷连轧过程数学模型与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不锈钢/碳钢混合冷连轧生产线为背景,针对该生产线目前存在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带钢表面热滑伤缺陷以及极限厚度高精度精冲钢生产等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工艺润滑实验深入地研究并分析了轧辊粗糙度对冷连轧工艺过程和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基于实验和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冷连轧生产过程中的变形抗力模型、摩擦系数模型、轧辊表面粗糙度模型、带钢表面粗糙度模型、变形区温度模型、变形区油膜厚度模型、乳化液粘度模型等关键工艺模型,为实现其在线工业应用、丰富和完善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的模型库奠定理论基础。(2)针对冷连轧具体控制和工艺要求,研究并开发了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了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及功能,实现了模型设定计算、跟踪、通讯、数据处理与管理、实时HMI监控和日志等系统功能,同时,进行了冷连轧多目标轧制规程优化设计与研究,基于NMS法给出了冷连轧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该过程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模型设定计算精度高,满足了高速冷连轧自动化控制的需求。(3)进行轧制润滑实验研究,分析了冷轧过程中压下量、乳化液浓度、温度和乳辊表面粗糙度等工艺参数对热滑伤缺陷的影响规律,探索了热滑伤缺陷的产生机理,研究并分析了冷轧过程变形区内油膜厚度分布规律,建立了冷轧过程高精度油膜厚度数学模型,采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并研究热滑伤缺陷的数据规律,建立了热滑伤临界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厚度法和比温度法两种热滑伤缺陷判定准则,为热滑伤缺陷的预报与控制解决核心技术问题。(4)联合应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Oracle 10g 和 MFC 技术进行带钢冷连轧表面热滑伤预报与控制软件的开发,并将开发的软件成功嵌入过程控制系统应用于冷连轧生产实践,在线实现了表面热滑伤缺陷的高精度预报,并通过调整速度分配、压下分配、乳化液参数、粗糙度参数等有效策略,很好地避免和控制了热滑伤缺陷的产生,最终实现热滑伤预报与控制数学模型的在线功能。(5)开发了五机架冷连轧极限厚度精冲钢板带的轧制工艺技术,通过实验室轧制润滑实验,研究张力、速度、润滑、压下分配条件下的极限厚度精冲钢轧制工艺特点,制定出1750mm冷连轧生产精冲钢板带的轧制工艺规程,突破了冷连轧卷取技术的瓶颈,有效地提高和改善卡罗塞尔卷取机卷取能力,在保证精冲钢尺寸精度和进行合理变形分配的基础上,探讨了退火工艺对实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有效的热处理制度,为改善精冲钢产品组织和力学性能提供工艺指导及理论依据。

曾永荣[3](2007)在《彩涂钢板生产线的带钢边缘位置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彩涂钢板生产线中,带钢边缘位置控制(EPC)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边缘位置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彩涂产品的质量。因此,本文具体针对EPC系统展开讨论。本文设计的EPC系统由带钢偏移信号电涡流传感器检测系统、PLC、液压站及卷取机等组成。电涡流传感器检测系统采回位置信号后经SIEMENS S7-200系列的PLC处理,再将处理后的信号经放大,传给液压站,最后推动卷取机跟随带钢的位置变化。系统的设计分为检测系统、液压系统、系统软件三部分。检测系统的设计是要设计一个高精度的带钢偏移信号检测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完成伺服放大电路的设计及整个液压系统的搭建。系统软件的设计则是要完成MATLAB仿真软件SIMULINK的设计。本文在介绍了液压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具体设计内容后,分析了整个系统的控制性能并提出了应用于其中的模糊PID控制算法。系统仿真及工业试验证明:模糊PID控制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严兴华[4](2007)在《彩色涂层钢板生产线的带钢悬垂度控制》文中研究指明彩色涂层钢板(简称彩板)即有机涂层钢板,又称之为预涂层钢板。但是,高端产品的市场在国内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例如工艺上由辊涂新增了覆膜、压花和印花,品种上由最初的预涂钢板(PCM)发展到彩色层压板(VCM)以及环保彩色钢板(ECM)等,国内关键技术还没有攻克,大多数彩涂生产线都需要引进国外技术,依靠国外力量。本论文结合广东韩江钢板有限公司“韩江钢板2#彩涂生产线电控设备设计和制造”项目,通过分析得出垂度控制的效果将是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改善产品品质的关键措施,烘烤段垂度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带钢在启动、运转和停机的时候保证其运作平整,不会发生刮壁磨损现象。它是提高钢带生产成品率的核心部分,因此选定烘烤段垂度控制系统为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对象。本系统欲通过对炉外带钢某一点的悬垂度检测来控制张紧辊附加张力给定电流值以实现对最低点距炉底距离底控制。本课题介绍了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选用一通用性比较好的超声波传感器进行电路设计,分别用PLC和单片机进行控制,提供基本设计方案,并通过理论推导和参考实验数据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根据烘烤段实际结构,画出系统的控制模型,然后通过数学推理分析带钢的悬垂度与张力,速度及执行构件之间的数学关系,结合课题实际情况建立出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以及干扰的传递函数。并利用先进控制方法(IMC控制方法)设计出IMC控制器,以该控制器对悬垂度进行控制,并通过仿真软件Simulink的仿真。在设计的控制器的时候提出了模型失配情况的处理,并根据模型失配的情况设计符合IMC控制理论的IMC控制器并进行模拟仿真。

黄宁[5](2006)在《彩涂钢板生产线卷取机张力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在彩涂钢板生产线中,卷取机的张力控制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张力控制可以保证彩涂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本文具体针对卷取机的卷取张力控制展开讨论。 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广东韩钢2#彩涂钢板生产线,包括:生产线工艺流程、基本电气设备、全线自动化控制方案的设计、生产线技术性能等。 其次,本文分析与研究了卷取机的设备特性和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卷取机的张力控制原理,其中包括:张力控制基本原理、动态卷径计算、动态力矩补偿、力矩补偿电流计算等。 最后,本文探讨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系统算法及其实现,研究了卷取机的卷绕特性、动态张力模型,建立了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引入传统PID控制技术,并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仿真。在实验过程中表明间接张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基本上能够反映张力控制的动态过程,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可以满足卷取机张力控制的性能要求。

杨文清[6](2004)在《八钢彩涂线张力卷取机EPC系统调试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八钢彩涂线调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影响 EPC精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特别是 EPC执行机构的影响 ,为今后各类带钢生产线在运用 EPC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二、八钢彩涂线张力卷取机EPC系统调试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钢彩涂线张力卷取机EPC系统调试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冷轧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卷取机研究现状
    1.3 张力控制方法研究
        1.3.1 张力控制分类
        1.3.2 张力控制原理
    1.4 单神经元控制策略的应用现状
        1.4.1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特点和不足
        1.4.2 单神经元控制器
        1.4.3 单神经元控制器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1.5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卷取机系统工艺分析
    2.1 卷取区域主要设备
        2.1.1 张力卷取机
        2.1.2 张力卷筒
        2.1.3 皮带助卷器
    2.2 卷取机控制系统架构
        2.2.1 一级系统控制结构
        2.2.2 传动系统控制结构
    2.3 卷取机过程控制
        2.3.1 卷取机准备控制
        2.3.2 卷取机穿带控制
        2.3.3 卷取机稳定卷取控制
        2.3.4 卷取机带尾控制
    2.4 卷取机工艺设定
        2.4.1 转矩设定
        2.4.2 带钢卷径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系统分析
    3.1 变频器张力控制
    3.2 间接张力控制
    3.3 卷取机张力系统建模
        3.3.1 异步电机建模
        3.3.2 带钢张力系统建模
        3.3.3 参数时变对张力系统的影响
    3.4 基于PID的卷取机系统控制器设计
        3.4.1 电流控制器
        3.4.2 转速控制器
    3.5 基于变增益切换的张力控制仿真
        3.5.1 卷取机张力控制仿真
        3.5.2 现场卷取机张力控制的不足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单神经元的卷取机张力控制
    4.1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
        4.1.1 单神经元控制模型
        4.1.2 神经元学习理论
        4.1.3 参数调整规律
        4.1.4 单神经元系统稳定分析
    4.2 基于模糊增益调节的单神经元控制
    4.3 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张力控制系统
        4.3.1 增益固定单神经元张力控制系统
        4.3.2 增益自调节单神经元张力控制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带钢冷连轧过程数学模型与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冷连轧生产技术及特点
        1.2.1 带钢冷连轧生产的特点
        1.2.2 冷连轧生产装备及发展
        1.2.3 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
        1.2.4 冷连轧过程的技术发展
    1.3 冷连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3.1 轧辊粗糙度对不锈钢板带表面和工艺参数的影响
        1.3.2 不锈钢冷连轧板带的表面粗糙度模型
        1.3.3 不锈钢板带冷连轧变形区油膜厚度数学模型
        1.3.4 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的负荷分配算法
    1.4 冷连轧生产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带钢表面热滑伤缺陷研究及表面质量控制
        1.4.2 冷连轧极限厚度轧制工艺技术的研究
    1.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6.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6.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冷连轧过程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
    2.1 冷连轧基础工艺模型
        2.1.1 轧辊压扁模型
        2.1.2 变形抗力模型
        2.1.3 摩擦系数模型
        2.1.4 张力模型
        2.1.5 轧制力模型
        2.1.6 前滑模型
        2.1.7 电机扭矩及电机功率模型
        2.1.8 轧制速度模型
        2.1.9 流量方程
        2.1.10 辊缝设定模型
        2.1.11 自适应计算模型
        2.1.12 轧制参数反馈计算模型
    2.2 冷连轧温度计算模型
        2.2.1 变形区温度计算经典模型
        2.2.2 改进型温度计算模型
    2.3 乳化液粘度计算模型
        2.3.1 乳化液浓度对动力粘度的影响
        2.3.2 乳化液流量对动力粘度的影响
        2.3.3 乳化液动力粘度模型
        2.3.4 乳化液实际粘度计算模型
    2.4 轧辊表面粗糙度研究与建模
        2.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4.2 结果与讨论
        2.4.3 轧辊表面粗糙度模型
    2.5 带钢表面粗糙度建模
        2.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5.2 末道次轧前带钢表面粗糙度模型
        2.5.3 带钢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
        2.5.4 带钢表面粗糙度实用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研究
    3.1 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建构
        3.1.1 系统硬件与网络结构
        3.1.2 系统开发平台
    3.2 过程控制系统的功能开发
        3.2.1 系统目标
        3.2.2 系统进程与线程设计
        3.2.3 系统应用策略
    3.3 冷连轧高效轧制的跟踪实现
        3.3.1 跟踪的功能与作用
        3.3.2 跟踪模块设计
        3.3.3 跟踪数据处理
        3.3.4 应用效果
    3.4 系统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3.4.1 数据采集
        3.4.2 数据管理
    3.5 人机界面(HMI)的实时监控
    3.6 日志功能与系统维护
        3.6.1 日志模块架构
        3.6.2 日志功能实现
        3.6.3 日志输出
        3.6.4 日志数据处理
        3.6.5 系统维护
        3.6.6 应用效果
    3.7 过程控制系统通讯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3.7.1 通讯功能架构
        3.7.2 进程间通讯设计
        3.7.3 系统间通讯设计
        3.7.4 应用效果
    3.8 模型系统的设定计算
        3.8.1 预设定计算
        3.8.2 基本设定计算
        3.8.3 动态设定计算
        3.8.4 自适应计算
        3.8.5 应用效果
    3.9 冷连轧多目标轧制规程优化设计与研究
        3.9.1 轧制规程总体设计
        3.9.2 优化对象的成本函数模型
        3.9.3 多目标轧制规程优化程序
        3.9.4 实例计算与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铁素体不锈钢表面热滑伤缺陷机理及控制研究
    4.1 冷轧带钢表面热滑伤缺陷实验研究
        4.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2 结果与讨论
        4.1.3 热滑伤缺陷的工艺控制建议
    4.2 冷轧带钢变形区油膜厚度模型
        4.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变形区油膜厚度实验模型
        4.2.4 变形区油膜厚度实用模型
    4.3 变形区临界油膜厚度模型
        4.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3.2 热滑伤临界函数模型
    4.4 热滑伤缺陷的预报与控制
        4.4.1 热滑伤缺陷的判定准则
        4.4.2 热滑伤缺陷的判定流程
        4.4.3 热滑伤缺陷预报与控制软件开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极限规格精冲钢冷连轧工艺技术研究
    5.1 实验室热处理制度的建立
        5.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性能检测
    5.2 卷取能力研究及分析
        5.2.1 带钢卷取状态分析
        5.2.2 冷轧态变形抗力模型建立
        5.2.3 卷取能力计算与分析
        5.2.4 卷取能力改善措施
    5.3 精冲钢冷连轧实用工艺研究
        5.3.1 实用冷连轧轧制规程设定
        5.3.2 实用热处理制度制定
    5.4 应用效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彩涂钢板生产线的带钢边缘位置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EPC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带钢边缘位置控制系统设计
    2.1 EPC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2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及设计方案
        2.2.1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2.2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第三章 带钢偏移信号电涡流传感器检测
    3.1 电涡流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及其电路图
    3.2 电涡流传感器参数分析
    3.3 传感器线圈设计
    3.4 电涡流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
        3.4.1 带钢横向位移的检测系统设计
        3.4.2 带钢轴上跳动的补偿
        3.4.3 电涡流传感器的温漂补偿
        3.4.4 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3.4.5 系统参数选择与计算
    3.5 小结
第四章 电液伺服系统分析
    4.1 电液伺服系统结构
        4.1.1 电液伺服阀简介
        4.1.2 伺服放大器电路设计
    4.2 系统建模
    4.3 系统分析
        4.3.1 系统流量及调节速度校验
        4.3.2 系统稳定性分析
第五章 EPC系统的模糊PID控制研究
    5.1 模糊PID控制算法的理论基础
    5.2 模糊控制算法简介
        5.2.1 模糊控制的特点
        5.2.2 模糊控制系统与模糊控制器
    5.3 EPC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设计
        5.3.1 参数自整定思想
        5.3.2 EPC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结构
    5.4 系统仿真
        5.4.1 仿真工具
        5.4.2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仿真模型
结论
    1.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2.有待进一步完成的问题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4)彩色涂层钢板生产线的带钢悬垂度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Index
第一章 绪论
    1.1 垂度控制简介
    1.2 国内外彩涂生产线垂度控制的现状与发展
    1.3 彩涂生产线垂度控制机组的主要技术性能
    1.4 悬垂控制在烘烤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烘烤炉的电气控制
    2.1 生产线的工艺及技术要求
        2.1.1 生产线的工艺流程
        2.1.2 生产线的技术要求
    2.2 彩涂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及其特点
        2.2.1 彩涂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2.2.2 彩涂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2.2.3 彩涂生产线硬件配置
    2.3 烘烤段的具体工艺
    2.4 烘烤段中悬垂度控制
        2.4.1 垂度控制系统
        2.4.2 生产线上的机组张力控制
第三章 垂度检测原理及应用介绍
    3.1 带钢悬垂度的检测
    3.2 超声波传感器
        3.2.1 超声波传感器及其测距原理
        3.2.2 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电路设计
    3.3 PLC控制
    3.4 测试实验
        3.4.1 测试环境
        3.4.2 测试结果
        3.4.3 结果分析
第四章 悬垂度控制的原理及介绍
    4.1 带钢悬垂线的定义
    4.2 带钢悬垂度的计算方法
    4.3 带钢张力与悬垂度的关系
    4.4 变频电动机控制系统
        4.4.1 变频电机基本参数
        4.4.2 变频电机的电流控制
        4.4.3 S辊转速与电流的关系
    4.5 速度控制张力恒定
    4.6 垂度控制的传递函数
    4.7 垂度控制的数学模型
    4.8 基于 MATLAB对数学模型降阶
第五章 IMC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
    5.1 IMC控制
        5.1.1 IMC控制原理及其结构图
        5.1.2 IMC控制器的设计
        5.1.3 IMC控制器
    5.2 IMC控制器模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5.2.1 IMC控制器仿真
        5.2.2 PID控制器仿真
        5.2.3 结果分析
结论
    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2.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5)彩涂钢板生产线卷取机张力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卷取机张力控制设备的研究现状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彩色涂层钢板生产技术概述
    2.1 彩色涂层钢板生产技术现状
    2.2 彩色涂层钢板生产技术发展趋势
    2.3 彩涂钢板生产线的工艺流程
    2.4 彩涂生产线机组主要技术性能
    2.5 彩涂钢板生产线自动化系统控制方案
        2.5.1 彩涂钢板生产线控制系统构成
        2.5.2 彩涂钢板生产线控制系统功能
        2.5.3 彩涂钢板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特点及优势
第三章 卷取机概述
    3.1 卷取机的分类及特点
    3.2 带EPC装置的卷取机设备结构
    3.3 EPC装置的设备结构
    3.4 皮带助卷器的设备结构
    3.5 卸卷小车的设备结构
    3.6 出口段液压站设备结构
    3.7 卷取机设备性能
第四章 卷取机张力控制基本原理
    4.1 卷取机卷绕彩涂钢板过程分析
        4.1.1 卷取机咬钢速度给定曲线的确定
        4.1.2 卷取机卷取过程中张力的设定
    4.2 卷取机张力值理论计算公式
    4.3 卷取机张力控制方式简介
    4.4 卷取机张力控制基本原理概述
    4.5 卷取机卷筒上的动态卷径的计算
    4.6 卷取机张力补偿控制和变频器力矩电流给定值计算
        4.6.1 西门子6SE70矢量型变频调速器和PLC简介
        4.6.2 惯性加/减速动态力矩的计算
        4.6.3 惯性加/减速动态力矩补偿电流的计算
        4.6.4 建立张力电流的计算
        4.6.5 空载补偿电流的计算
第五章 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算法的实现及仿真
    5.1 卷取机的卷绕特性
    5.2 卷取张力动态模型
    5.3 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系统的PID参数整定
        5.3.1 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系统的电流调节器参数整定
        5.3.2 电流调节器的等效传递函数的近似处理
        5.3.3 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系统的速度调节器参数整定
    5.4 自增益速度调节器的设计方法简介
    5.5 使用MATLAB进行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5.5.1 MATLAB语言简介
        5.5.2 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独创性声明
致谢
参考文献

(6)八钢彩涂线张力卷取机EPC系统调试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EPC系统简介
3 调试中问题分析
    3.1 关于系统选型
    3.2 关于执行系统
        3.2.1 执行机构的间隙影响
        3.2.2 带钢与转向辊接触角及摩擦力的影响
        3.2.3 卷取机安装精度的影响
4 总结

四、八钢彩涂线张力卷取机EPC系统调试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冷轧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研究[D]. 宋少杰. 东北大学, 2017(06)
  • [2]带钢冷连轧过程数学模型与控制系统研究[D]. 陈金山. 东北大学, 2015(07)
  • [3]彩涂钢板生产线的带钢边缘位置控制研究[D]. 曾永荣. 广东工业大学, 2007(05)
  • [4]彩色涂层钢板生产线的带钢悬垂度控制[D]. 严兴华. 广东工业大学, 2007(05)
  • [5]彩涂钢板生产线卷取机张力控制[D]. 黄宁. 广东工业大学, 2006(09)
  • [6]八钢彩涂线张力卷取机EPC系统调试问题分析[J]. 杨文清. 新疆钢铁, 2004(04)

标签:;  ;  ;  ;  ;  

八钢彩涂线张力卷取机EPC系统调试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