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iddle Ordovician Bioturbation Structures from Southea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 and Their Environmentary Interpretation(论文文献综述)
程浩[1](2020)在《塔里木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石灰岩岩相与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通过对岩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同时再与镜下薄片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将岩石进行分类,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沉积相的划分,明确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灰岩分类、岩性特征、沉积作用、沉积环境、岩相及其地球化学元素特征。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和锶同位素以及氧同位素分析等工作,揭示奥陶系灰岩经历的成岩作用以及成岩环境,最后将成岩相分类概括出来;顺托果勒奥陶系灰岩具体可以划分成泥晶灰岩、颗粒灰岩、生物骨架灰岩及叠锥灰岩。泥晶灰岩主要有两大类:(1)泥晶灰岩:其主要的架构以灰泥基质为主,在这里面包括了很多的丝管状微粒隐藻。(2)含藻屑泥晶灰岩:以泥晶结构为基础架构,包含很多藻球粒;颗粒灰岩分为:(1)内碎屑石灰岩,碎屑根据粒级可以将其划分成:砂屑和砾屑以及粉屑。(2)藻粒石灰岩:内部含有隐藻。同时在粒间也具有很多的孔层藻,包含了棘皮屑和介形虫以及腕足碎片。(3)球粒石灰岩:颗粒主要是以球粒为主,局部存在砂屑。(4)生物碎屑石灰岩:其排序一般比较杂乱,在形态方面却保持良好;生物骨架灰岩可分为骨架灰岩、含云骨架灰岩及云质骨架灰岩,结构主要以砂屑为主,通常是球粒和砂屑等种类不一致的颗粒,借助隐藻互相粘结,以架状结构为主;叠锥灰岩多出现于不纯的石灰岩中。正常海水环境成因的石灰岩具有高δ13 C,δ188 O,低877 Sr/866 Sr,富含Sr,贫Mn,Fe及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受淡水环境影响的石灰岩,具有低δ133 C,δ18 O,高87 Sr/866 Sr,贫锶(Sr),富含锰(Mn),铁(Fe)及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特征。泥质石灰岩主要富含重金属及稀土元素,属于弱水动力环境受淡水影响强的近地表弱还原性沉积环境,成岩环境一般为淡水渗流相;砂砾屑灰岩主要富集钙(Ca)元素,为水动力较强且受淡水影响弱的强还原性过渡带沉积环境,属于混合水作用的成岩相;藻粘结石灰岩主要富含锶(Sr)元素,球粒石灰岩主要富集铁(Fe)、锰(Mn)元素,沉积环境相似,均为受水动力与淡水影响均较弱的强还原性海相沉积环境,颗粒多发生藻类钻孔等泥晶化作用,但藻粘结灰岩主要为混合水成岩作用而球粒灰岩多为海水潜流成岩作用;叠锥灰岩主要富集锶(Sr)元素与相对较多的钙(Ca)元素,发育在水动力弱的还原性过渡带环境,受淡水影响小,显示为海水潜流成岩特征。
刘溪[2](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生代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是在华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基础上残延演变而来的叠合盆地,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盆地主体长期不均衡的整体升降和地层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导致盆地中东部和边部的中生代地层残缺不全甚至剥蚀殆尽或被巨厚的新生代地层掩盖,给原盆恢复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相对于盆地西缘,盆地东南部中生代沉积边界的讨论,多停留于理论分析,缺少实际资料和数据的支撑。并且,中晚三叠世延长期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重要的油气产出层位,其原始沉积范围认识的欠缺,限制了盆地东南部油气勘探的发展。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的划分对比、沉积相分析及物源研究,利用第一手实测资料和分析化验数据,对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的东部、南部边界进行分析讨论,为恢复盆地原始沉积面貌和探索盆地东南部油气信息提供新的证据。通过典型野外剖面的实测及观察,查明了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的分布状态、岩性、厚度等,并将其进行对比,认为宁静地区、沁水地区中三叠世晚期铜川组与晚三叠世延长组、济源地区中三叠世椿树腰组与晚三叠世谭庄组、南召地区中三叠世太山庙组与晚三叠世太子山组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同期地层。全区地层呈现北薄南厚的特征,与构造背景一致。本文运用传统物源分析方法结论为邻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关联性较强,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得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物源主要都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的变质基底与印支期花岗岩,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和济源地区中晚三叠世早中期物源主要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及华北板块中晚三叠世前沉积地层的再循环,晚期增加了华北板块南缘物源,南召、卢氏、洛南地区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和南秦岭,南召地区在晚期增加了华北南缘的物源。沉积学研究表明鄂尔多斯东、南部以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本文研究认为邻区宁静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沁水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和浅湖沉积,济源地区发育三角洲和湖相沉积,南召、卢氏、洛南地区以发育深湖沉积为特征,南召还有短暂的冲积扇沉积。无论是时间尺度上还是空间尺度上,从邻区向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沉积相的过渡变化均符合瓦尔特相律,地层厚度的变化也符合中晚三叠世华北板块构造演化背景。综合分析认为,中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与其东南邻区应属于同一盆地,并未分隔。由于东部未发现边缘相,故而沉积边界不好界定,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测可到石家庄一带。南部由于南召地区底部砾岩的发现以及周至柳叶河地区含砾石英砂岩的出现,推测边界至少可至商丹断裂附近。本文通过对南召地区凝灰岩Hf同位素研究,认为在234Ma左右,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正经历自东向西碰撞的过程,以南召-柞水地区为拐点,东部为碰撞后折返,西部勉略洋还在俯冲。在这个构造背景下,大华北盆地底形和沉积均有响应,最终完成中晚三叠世华北原始盆地沉积面貌的恢复。此外,在上述构造背景下,中晚三叠世时期,现今鄂尔多斯盆地、山西东南部地区以及河南西部地区为统一的大型内陆湖盆,发生了区域性沉降,并在湖盆中心形成了一套暗色油页岩层,即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有利的烃源岩层——延长组。这一层位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豫西地区也有丰富的油气显示。因此,这一层位也是这些东南邻区的重点勘探目标。
贾超超[3](2017)在《济阳坳陷孤北地区沙三段沉积微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孤北地区地处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沉积时期,由于湖平面上升水体加深,因而沙三段早期富有机质暗色泥岩即烃源岩层段较为发育,后期湖平面逐渐下降,扇三角洲、水下扇及浊积岩等多种类型的砂岩沉积体沉积在孤北地区,形成了该地区潜在的优质储集层,从而为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本次研究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参考前人研究成果,以岩芯、测井和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分析测试资料等,对孤北地区沙河街组沙三段地层进行了沉积微相的识别和划分,同时预测了有利储层的分布区带,主要取得以下几点结论和认识:(1)在岩芯和测井相识别的基础上,共识别出三种沉积相类型即扇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浊积扇相;其中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平原和前缘两种亚相,平原亚相主要以分流河道为主,扇三角洲前缘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以及前缘砂4种微相;湖泊相则分为半深湖和滨浅湖两种亚相。(2)研究区扇三角洲相岩性以紫红色泥岩、灰白色细砾岩、灰色中粗砂岩、灰色细砂岩和深灰色泥岩为主;深湖-半深湖亚相岩性主要以黑色泥岩和深灰色泥岩为主,滨浅湖亚相岩性以灰色泥岩为主;浊积岩主要以深灰色中细砂岩和泥岩为主。(3)研究区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湖平面相对较高,研究区北部以半深湖沉积为主,南部以扇三角洲为主,;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湖平面下降,研究区北部以滨浅湖为主,南部以扇三角洲为主,主体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在紧邻物源区的孤岛凸起北侧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其中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储层物性好,是主要的有利储集体分布区,其次为河口砂坝和浊积扇砂体。
张冰晶[4](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五1+2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文中指出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五1+2亚段为例,通过32口井岩心、薄片的观察分析发现,研究区马五1+2亚段为一套局限-蒸发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主要发育颗粒滩、灰泥丘、台坪、(半)局限泻湖以及滩间海亚相,并可进一步划分出若干微相。典型的纵向沉积序列为滩间海—颗粒滩—台坪、(半)局限泻湖—颗粒滩—台坪的完整——不完整向上变浅沉积相序,且多旋回叠置发育。沉积相横向对比发现颗粒滩整体较为发育,与台坪互层或夹台坪,且连续性好,泻湖沉积横向延伸也较好,与颗粒滩互层,而灰泥丘、滩间海则在局部零星分布。平面上颗粒滩大面积分布,并具有近南北展布趋势,其他区域则以滩间海、(半)局限泻湖、膏云坪发育为主。通过对储层控制因素研究发现,微地貌高地和高能颗粒滩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岩溶古地貌是储层发育的较有利区域,并对其在研究区分布作了预测,发现有利储集区带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这为研究区马五1+2亚段的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
王长征[5](2015)在《豫西白垩纪盆地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沉积学和遗迹学为理论指导,结合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学科方法,选择豫西汝阳、潭头和西峡盆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遗迹化石与沉积环境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方面的成果:(1)在研究区发现无脊椎动物遗迹化石13属27种和一些未命名的生物潜穴、鸟类足迹和植物根迹,它们的生态类型以居住迹和进食迹为主,爬行迹、牧食迹和逃逸迹次之。通过横向比较发现,豫西白垩纪时期具有类似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较稳定的晚白垩世的生境更适应于造迹生物的生存及其活动,晚白垩世的造迹生物的个体与早白垩世相比变得更大一些。(2)通过对豫西汝阳、潭头和西峡盆地中的岩石类型与结构、粒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序列和遗迹化石分析可知,潭头盆地上白垩统秋扒组形成于干旱气候下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环境;汝阳盆地下白垩统下河东组、郝岭组和上白垩统上东沟组均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下的冲积扇沉积体系,并伴随小型极浅湖泊沉积;西峡盆地上白垩统高沟组、马家村组和寺沟组为干旱-半干旱气候下的冲积扇、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体系,并发育浅水湖泊沉积。(3)根据豫西白垩纪盆地中的遗迹化石产状及其围岩的沉积特征等,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建立了冲积扇扇中—扇端、扇端浅水湖泊、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滨湖、滨湖—浅湖、河道(心滩或边滩)、天然堤—决口扇、冲积平原和河漫湖泊等环境中的11种遗迹组合模式。本次工作中识别出的遗迹化石,不但丰富了陆相遗迹库,而且为Scoyenia遗迹相的研究提供了详实案例,为古环境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生物信息。建立的11种遗迹组合模式对其它陆相盆地中的遗迹化石分析及其沉积环境的精细判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文涛[6](2011)在《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微相及遗迹群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的岩性、沉积构造、成岩作用、古生物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的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研究区马家沟组辨认出8种岩石微相,包括泥-粉晶白云岩微相、膏溶角砾白云岩微相、白云质泥晶灰岩微相、砾屑灰质白云岩微相、泥-微晶灰岩微相、(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微相、亮晶球粒灰岩微相、亮晶砂屑-砾屑灰岩微相,受控于六种已鉴别出的微观环境;其沉积演化特征显示出七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变化从潮间灰云坪(潮上云坪)沉积开始,海水逐渐加深变为潮下开阔台地沉积,然后海水逐渐变浅,过渡到潮间灰云坪沉积,总体上反映了研究区马家沟组沉积期经历的七次较完整的海平面变化过程。研究区马家沟组中的遗迹化石识别出9属14种,包括Phycodes、Chondrites、Thalassinoides、Helminthopsis、Scolicia、Gordia、Planolites、Palaeophycus、Rhizocorallium等,生态类型上分为居住迹、进食迹、觅食迹和耕作迹。根据上述遗迹化石组成和分布以及围岩的岩石微相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遗迹群落:(1)Thalassinoides-Rhizocorallium遗迹群落,形成在水动力较小的碳酸盐台地近陆一侧的潮下浅海环境中;(2)Helminthopsis-Planolites遗迹群落,此遗迹群落沉积环境为受风暴作用影响的正常浅海浪基面附近;(3)Chondrites-Helminthopsis遗迹群落,该遗迹群落发育在碳酸盐岩台地上贫氧的风暴浪基面下部。
张翔[7](2009)在《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典型的海相碎屑岩储层层系-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及其意义研究,为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的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充分利用盆地周缘野外剖面、钻井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室内测试分析资料,在沉积相标志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岩石组合、沉积组构、剖面结构和演化序列特征,在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中识别出有障壁海岸、无障壁海岸、陆棚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有障壁海岸进一步划分为潮上、潮间和潮下微相,无障壁海岸识别出前滨和临滨微相,辫状河三角洲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微相。在对各沉积微相特征研究基础上,结合地震相平面分布规律,分别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塔格组、塔塔埃尔塔格组、依木干他乌组沉积体系的平面分布及垂向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纪沉积演化过程中滨岸-陆棚的无障壁海岸沉积模式和潮坪-陆棚的有障壁海岸沉积模式。在精细沉积体系划分及沉积微相特征研究基础上,在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中共识别出古风化壳、渣状层、超覆面、侵蚀冲刷面和岩性岩相转换面等多种类型的层序界面。依据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标志,在上述关键界面识别基础上,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划分为12个三级层序。综合地震剖面之间的精确标定和对比,进行了区域层序地层对比及其格架建立。以上述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首次系统阐述了层序中层序界面与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层序界面与油气运移和层序界面与有利圈闭形成的意义。鉴于上述层序界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根据区域和局部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结合野外剖面及钻井标定,系统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各组之间的4个主要不整合面的接触关系和平面展布规律。首次对盆地层序格架中体系域的分布样式及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纪层序结构样式及其与沉积体系的响应关系,主要发育有:(1)TST>HST型层序充填样式,主要发育于滨海地区有障壁海岸和无障壁海岸中;(2)TST<HST型层序充填样式,主要发育在滨外陆棚区;(3)TST>HST—TST<HST之间的过渡型,主要位于滨海带与浅海带之间。根据体系域差异性分析了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充填历史。在对盆地志留系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和岩相古地理研究基础上,依据二维、三维地震相研究成果,对层序格架中沉积体系充填特征及时空分配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进而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的发育特征及时空分配规律。根据层序格架中的古地理展布特征、不同沉积相带发育的层序样式,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层序模式,并阐述了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认为主要发育潮坪-陆棚和滨岸-陆棚沉积模式,由盆缘—盆地沉降中心具有TST>HST→TST=HST→TST<HST的层序发育样式。在盆地边缘TST发育潮下砂坪、潮道砂岩和前滨、临滨砂岩储集岩;HST发育潮上泥岩盖层。浅海陆棚区TST和最大海泛期发育深色陆棚相泥岩烃源岩,区域上亦为良好的盖层;HST发育砂坝及临滨砂体,为有利的储集岩。
施振生[8](2005)在《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及动力学成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划分为 1 个二级层序和 5 个三级层序。二级层序顶、底界面分别对应志留系顶、底区域性不整合面。5 个三级层序的底界面均为 I 型层序边界,均可划分出低位、海侵和高位三个体系域。综合地震、测井及钻井资料,在志留系识别出五种沉积体系类型,即无障壁碎屑滨岸沉积体系,滨外陆棚及较深水盆地沉积体系,无障壁碎屑潮坪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各层序不同地区沉积体系的组成及发育特征不同。其中,塔北地区和柯坪地区主要发育无障壁碎屑滨岸沉积体系,塔中地区和巴楚地区主要发育无障壁碎屑潮坪沉积体系,满加尔凹陷主要发育滨外陆棚和较深水盆地沉积体系,塔东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志留纪,塔北为古隆起区,海水环绕其从东北和西北方向侵入,各时期主要海侵方向不同。志留纪早期,海水主要来自东北方向,晚期海水则主要来自西北方向,这种变化反映了盆地构造格局的变迁。塔北隆起、塔东地区、巴楚隆起、塔中隆起和柯坪地区遭受剥蚀,构成主要物源区。志留系实体化石稀少,而遗迹化石十分丰富,可分为形态构造清楚的动物遗迹化石和生物扰动构造两大类型。形态构造清楚的动物遗迹化石共有 14 属 15 种,主要为进食迹、居住迹和牧食迹,可划分出 5 个遗迹组合,即, ① Cochlichnus-Planolites 遗迹组合, ② Palaeophycus-Planolites 遗迹组合, ③Skolithos 遗迹组合,④Planolites-Taenidium 遗迹组合,⑤ Helminthopsis 遗迹组合,不同遗迹组合发育于不同沉积环境;生物扰动构造按其产状可分为四大类型,即,①类型 A-表层生物扰动, ②类型 B-薄层粉砂质泥岩或泥岩层内生物扰动,③类型 C-细砂岩层内生物扰动, ④类型 D-薄层砂岩与泥岩互层中的生物扰动,不同沉积环境生物扰动类型不同。这些遗迹化石的发现不仅为志留系沉积相分析提供了重要证据,而且可以帮助识别层序界面、最大海侵面和准层序相组合。按形成主控因素,志留系各层序界面可分为三种成因类型:构造隆升不整合、构造挤压不整合和暴露不整合。二级层序顶、底界面均为构造隆升不整合,层序 2 底界面为构造挤压不整合,而层序 3、层序 4 和层序 5 的底界面则为暴露不整合。志留系是在加里东晚期构造运动造成的隆升剥蚀基础上,盆地逐渐沉降形成的。早期,周缘板块挤压作用强烈,盆地快速沉降,海平面上升,接受沉积;中晚期,构造挤压作用减弱,海平面下降,气候趋于干燥,物源供给充足,盆地快速充填。加里东末期运动结束了志留系沉积,泥盆系开始形成
费安玮,张忠涛[9](2002)在《陕西金粟山中奥陶统生物扰动构造与古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陕西金粟山中奥陶统峰峰组八陡段与金粟山组第一段发现遗迹化石及其生物扰动构造 .该地区中奥陶统含大量无法鉴定遗迹属种的生物扰动构造并产丰富的叠层石 .分析、概括了生物扰动构造的分布及其特征 ,采用生物扰动构造半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叠层石及沉积学研究对各组段古环境进行了解释 ,进而认为 :中奥陶世自峰峰组八陡段到金粟山组第一段沉积期 ,本区经历了 3次由叠层石发育的潮坪环境到开阔台地浅海低能环境的古地理演变 ,即海平面发生了 3次较大的升降过程 .
二、Middle Ordovician Bioturbation Structures from Southea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 and Their Environmentary Interpret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ddle Ordovician Bioturbation Structures from Southea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 and Their Environmentary Interpret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石灰岩岩相与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灰岩沉积相研究现状 |
1.2.2 石灰岩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
1.2.3 石灰岩地层特征研究现状 |
1.2.4 石灰岩岩相划分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盆地构造演化 |
2.2 沉积背景及演化 |
2.2.1 沉积背景 |
2.2.2 盆地沉积演化 |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地层划分方案 |
2.3.2 地层特征 |
第三章 石灰岩岩相特征 |
3.1 岩相类型划分方案 |
3.1.1 石灰岩岩相划分依据 |
3.1.2 石灰岩岩相划分方案 |
3.2 主要石灰岩岩相类型及特征 |
3.2.1 泥晶灰岩 |
3.2.2 颗粒灰岩 |
3.2.3 生物骨架灰岩 |
3.2.4 叠锥灰岩 |
第四章 石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4.1.1 元素地球化学实验 |
4.1.2 碳、氧稳定同位素实验 |
4.2 岩相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类型与含量 |
4.2.2 微量元素类型与含量 |
4.2.3 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 |
4.3 岩相地球化学识别模板 |
4.3.1 地质统计学分析方法 |
4.3.2 岩相地球化学识别模板 |
第五章 沉积特征及展布 |
5.1 碳酸盐台地沉积相分类方案 |
5.2 碳酸盐台地沉积相特征 |
5.2.1 半局限台地相 |
5.2.2 开阔台地相 |
5.2.3 台地边缘 |
5.2.4 台缘斜坡 |
5.3 沉积相分布特征及规律 |
5.3.1 蓬莱坝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
5.3.2 鹰山组下段沉积相平面分布 |
5.3.3 鹰山组上段沉积相平面分布 |
5.3.4 一间房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
5.4 沉积模式 |
第六章 成岩环境与成岩作用 |
6.1 成岩环境 |
6.1.1 近地表成岩环境 |
6.1.2 埋藏成岩环境 |
6.2 成岩作用 |
6.2.1 泥晶化作用 |
6.2.2 胶结作用 |
6.2.3 白云化作用 |
6.2.4 压实、压溶作用 |
6.2.5 溶蚀作用 |
6.2.6 重结晶作用 |
6.3 成岩作用阶段及演化 |
6.3.1 成岩阶段及标志 |
6.3.2 成岩演化及成岩序列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2)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特色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2.3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次级盆地概况 |
2.4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地层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中-晚三叠世地层分布特征 |
3.1.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分布 |
3.1.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南部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分布 |
3.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划分 |
3.2.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
3.2.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 |
3.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
3.3.1 古生物对比 |
3.3.2 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
3.3.3 延长组及同期地层平面分布特征 |
第四章 物源分析 |
4.1 周缘古陆特征 |
4.2 古流向分析 |
4.3 岩石学分析 |
4.3.1 轻矿物分析 |
4.3.2 重矿物分析 |
4.4 地球化学分析 |
4.4.1 主量元素分析 |
4.4.2 微量元素分析 |
4.4.3 稀土元素分析 |
4.5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
4.5.1 锆石分析方法 |
4.5.2 锆石样品描述 |
4.5.3 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
4.5.4 周缘构造热事件及岩体 |
4.5.5 物源区限定 |
4.5.6 小结 |
第五章 沉积相特征 |
5.1 岩石类型及颜色特征 |
5.1.1 砾岩 |
5.1.2 砂岩 |
5.1.3 泥岩 |
5.1.4 凝灰岩 |
5.1.5 碳酸岩 |
5.2 沉积结构 |
5.3 沉积构造 |
5.3.1 层理构造 |
5.3.2 层面构造 |
5.3.3 变形构造 |
5.4 古生物标志 |
5.5 沉积相类型 |
5.5.1 冲积扇沉积 |
5.5.2 辫状河沉积 |
5.5.3 曲流河沉积 |
5.5.4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
5.5.5 曲流河三角洲 |
5.5.6 湖相 |
5.6 单剖面沉积相分析 |
5.7 沉积相剖面对比 |
第六章 原型盆地探讨 |
6.1 原始盆地沉积边界 |
6.1.1 东部边界 |
6.1.2 南部边界 |
6.2 中晚三叠世构造背景探讨 |
6.2.1 原位微区Lu-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6.2.2 分析结果 |
6.2.3 构造背景分析 |
6.2.4 构造背景下的沉积响应 |
6.3 中晚三叠世原始盆地沉积面貌 |
6.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济阳坳陷孤北地区沙三段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3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1 断层发育特征 |
2.2.2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发育特征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1 地层对比基本方法 |
3.2.2 地层对比 |
3.2.3 连井地层对比特征 |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研究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颜色 |
4.1.2 岩石类型及特征 |
4.1.3 沉积构造特征 |
4.2 测井相标志 |
4.3 粒度特征 |
4.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4.1 扇三角洲 |
4.4.2 湖泊沉积相 |
4.5 单井沉积相分析 |
4.5.1 孤北102单井沉积相分析井 |
4.5.2 孤北35单井沉积相分析井 |
4.5.3 孤北34单井沉积相分析井 |
4.6 连井沉积相分析 |
4.7 沉积砂体展布特征 |
4.7.1 沙三下亚段沉积砂体 |
4.7.2 沙三中亚段沉积砂体 |
4.8 平面沉积相分析 |
4.8.1 沙三段砂岩厚度分布特征 |
4.8.2 沙三下亚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8.3 沙三中亚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五1+2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完成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研究区地层分布与特征 |
2.1 区域地质位置 |
2.2 构造特征概况 |
2.3 地层纵向特征 |
2.4 地层横向特征 |
2.5 地层小层划分对比的讨论 |
2.6 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
第3章 原岩组构恢复及岩石微相分析 |
3.1 原岩组构恢复方法 |
3.2 岩石类型及岩石微相 |
3.2.1 岩石微相类型划分 |
3.2.2 微相组合及环境解释 |
3.3 不同岩石类型发育统计 |
第4章 沉积相特征 |
4.1 鄂尔多斯盆地盐下沉积格局 |
4.2 沉积相类型及划分 |
4.3 沉积相纵向演化分析 |
4.4 沉积相横向展布特征 |
4.5 沉积相平面展布 |
第5章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
5.1 不同岩石类型储集性能分析 |
5.2 不同沉积相带储集性能分析 |
5.3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豫西白垩纪盆地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关于陆相遗迹相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河南省白垩纪地层分布特征 |
2.1.1 早白垩世地层分布特征 |
2.1.2 晚白垩世地层分布特征 |
2.2 构造古地理格局 |
2.2.1 早白垩世构造古地理格局 |
2.2.2 晚白垩世构造古地理格局 |
2.3 豫西典型白垩纪盆地地质背景 |
2.3.1 汝阳盆地地质概况 |
2.3.2 潭头盆地地质概况 |
2.3.3 西峡盆地地质概况 |
3 遗迹化石 |
3.1 潭头盆地秋扒组遗迹化石 |
3.2 汝阳盆地白垩系遗迹化石 |
3.3 西峡盆地遗迹化石 |
3.4 遗迹化石的生态类型及其意义 |
4 豫西白垩纪盆地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 |
4.1 潭头盆地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 |
4.1.1 岩相特征 |
4.1.2 地球化学特征 |
4.1.3 沉积序列类型 |
4.1.4 沉积环境及其演化 |
4.2 汝阳盆地白垩系沉积环境及其演化 |
4.2.1 岩相特征 |
4.2.2 粒度特征分析 |
4.2.3 地球化学特征 |
4.2.4 沉积序列类型 |
4.2.5 汝阳盆地沉积环境与演化 |
4.3 西峡盆地上白垩统沉积环境与沉积演化 |
4.3.1 粒度特征分析 |
4.3.2 地球化学特征 |
4.3.3 高沟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 |
4.3.4 马家村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 |
4.3.5 寺沟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 |
4.3.6 西峡盆地晚白垩世沉积演化特征 |
4.4 小结 |
5 遗迹化石组合与沉积环境 |
5.1 汝阳盆地遗迹化石组合类型与沉积环境 |
5.2 潭头盆地遗迹化石组合类型与沉积环境 |
5.3 西峡盆地遗迹化石组合类型与沉积环境 |
5.4 相似环境下遗迹化石、遗迹组合的比较 |
5.4.1 冲积扇环境中遗迹化石、遗迹组合的比较 |
5.4.2 湖泊扇三角洲环境中遗迹化石、遗迹组合的比较 |
5.4.3 河流环境中遗迹化石、遗迹组合的比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微相及遗迹群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遗迹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海相遗迹学研究进展 |
1.2.3 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沉积背景 |
2.2 区域构造 |
2.3 地层概述 |
3 地质剖面概述 |
3.1 岩性特征 |
3.2 实体化石组成与分布特征 |
3.3 地层的区域变化特征 |
4 微相分析 |
4.1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4.2 碳酸盐岩颗粒类型及特征 |
4.3 岩石微相类型 |
4.4 沉积构造 |
4.5 成岩作用 |
5 遗迹化石及遗迹群落特征 |
5.1 遗迹化石形态和生态分类 |
5.2 遗迹化石系统描述 |
5.3 遗迹群落特征 |
5.3.1 Thalassinoides-Rhizocorallium 遗迹群落 |
5.3.2 Helminthopsis-Planolites 遗迹群落 |
5.3.3 Chondrites- Helminthopsis 遗迹群落 |
5.3.4 遗迹分布垂向上的变化 |
6 沉积相带划分及其沉积特征 |
6.1 研究区碳酸盐岩沉积解释 |
6.2 研究区沉积相带划分及相模式 |
6.3 沉积环境演化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术论文数据集 |
(7)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塔里木盆地研究现状 |
1.2.1 油气勘探现状 |
1.2.2 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1.2.3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塔里木盆地构造区划与主要构造单元概述 |
2.1.1 塔里木盆地构造区划 |
2.1.2 塔里木盆地主要构造单元概述 |
2.2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 |
2.2.1 震旦纪-早古生代盆地发育阶段 |
2.2.2 早古生代晚期盆地发育阶段 |
2.2.3 晚泥盆世-三叠纪盆地发育阶段 |
2.2.4 侏罗纪-古近纪盆地发育阶段 |
2.2.5 新近纪盆地发育阶段 |
2.3 志留纪的古构造格局 |
2.4 塔里木盆地志留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
2.4.1 地层研究现状 |
2.4.2 地层分区 |
2.4.3 各分区地层系统 |
2.4.4 标志层与地层的区域展布 |
第3章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体系特征研究 |
3.1 沉积体系类型划分 |
3.2 沉积体系特征 |
3.2.1 无障壁海岸沉积体系 |
3.2.2 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 |
3.2.3 陆棚沉积体系 |
3.2.4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3.3 沉积体系对比 |
3.3.1 Z50 地震剖面沉积体系对比 |
3.3.2 Z75 地震剖面沉积体系对比 |
3.4 地震相平面展布特征 |
3.4.1 志留纪柯坪塔格沉积期地震相展布 |
3.4.2 志留纪塔塔埃尔塔格期地震相展布 |
3.4.3 志留纪依木干他乌期地震相展布 |
3.5 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
3.5.1 志留纪柯坪塔格沉积期沉积相展布 |
3.5.2 志留纪塔塔埃尔塔格期沉积相展布 |
3.5.3 志留纪依木干他乌期沉积相展布 |
3.5.4 志留纪沉积体系时空演化特征 |
3.6 沉积模式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4.1 层序划分标志 |
4.2 层序界面特征和识别 |
4.2.1 层序界面特征 |
4.2.2 层序界面的地震资料识别标志 |
4.3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划分 |
4.4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单井层序划分及特征 |
4.4.1 柯坪印干村剖面层序划分及特征 |
4.4.2 顺1 井层序划分及特征 |
4.4.3 中1 井层序划分及特征 |
4.5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井间层序对比特征 |
4.5.1 下志留统柯坪塔格组层序对比 |
4.5.2 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层序对比 |
4.5.3 中志留统依木干他乌组层序对比 |
4.6 层序地层格架 |
4.6.1 柯坪塔格组层序地层格架 |
4.6.2 塔塔埃尔塔格组层序地层格架 |
4.6.3 依木干他乌组层序地层格架 |
4.7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
4.7.1 海平面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7.2 构造运动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7.3 气候因素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7.4 沉积物供给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7.5 多种因素对层序发育的联合控制 |
第5章 层序地层学意义研究 |
5.1 层序界面的研究意义 |
5.1.1 层序界面类型 |
5.1.2 层序界面与盆地演化 |
5.1.3 层序界面与油气运移的意义 |
5.1.4 层序界面与有利圈闭的形成 |
5.1.5 层序界面的平面分布特征 |
5.2 体系域的研究意义 |
5.2.1 同一层序盆地不同部位体系域发育特征及差异性 |
5.2.2 盆地充填的层序样式及其与沉积体系响应关系 |
5.2.3 体系域与盆地性质及演化的意义 |
5.3 层序格架与生储盖配置关系 |
5.3.1 层序格架中沉积体系充填特征 |
5.3.2 层序格架中生储盖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配置规律 |
5.4 海相碎屑岩沉积-层序模式及油气地质意义 |
5.4.1 海相碎屑岩沉积-层序模式建立 |
5.4.2 沉积-层序模式与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及动力学成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项目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地层 |
2.3 志留系地区差异及其旋回性 |
第3章 等时地层格架和地层空间展布 |
3.1 层序地层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 |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 |
3.3 体系域界面的识别 |
3.4 等时地层格架及地层空间展布 |
第4章 沉积体系特征及分布演化 |
4.1 关键井单井沉积相分析 |
4.2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
4.3 沉积体系分布及演化 |
第5章 志留系古遗迹学特征 |
5.1 古遗迹学研究内容 |
5.2 遗迹化石属种组成 |
5.3 遗迹化石组合类型 |
5.4 遗迹组合的平面分布及纵向演化 |
5.5 遗迹学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 |
第6章 层序动力成因与盆地演化 |
6.1 志留系沉积背景 |
6.2 层序界面成因 |
6.3 层序动力学成因及盆地演化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陕西金粟山中奥陶统生物扰动构造与古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剖面综述 |
峰峰组 (八陡段) |
金粟山组 (第一段) |
2 生物扰动构造的分布与特征 |
3 古环境分析 |
3.1 峰峰组 (八陡段) |
3.2 金粟山组 (第一段) |
四、Middle Ordovician Bioturbation Structures from Southea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 and Their Environmentary Interpret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石灰岩岩相与地球化学特征[D]. 程浩.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2]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D]. 刘溪. 西北大学, 2019(01)
- [3]济阳坳陷孤北地区沙三段沉积微相研究[D]. 贾超超. 西北大学, 2017(04)
- [4]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五1+2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D]. 张冰晶.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5]豫西白垩纪盆地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研究[D]. 王长征. 河南理工大学, 2015(11)
- [6]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微相及遗迹群落研究[D]. 张文涛. 河南理工大学, 2011(09)
- [7]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及意义[D]. 张翔.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 [8]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及动力学成因模式研究[D]. 施振生. 石油大学(北京), 2005(04)
- [9]陕西金粟山中奥陶统生物扰动构造与古环境分析[J]. 费安玮,张忠涛. 地球科学,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