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打破语言常规到语言偏离(论文文献综述)
高原[1](2021)在《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文中指出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是一位曾被长期忽略和低估的瑞士现代主义作家。在瓦尔泽的作家生涯中,尤其是在伯尔尼时期(1921-1933),他遭遇了出版危机、生存危机、言说/叙述危机和手写危机等一系列的危机。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题材、语言风格、叙述方式、手写习惯等较此前均有明显转变。在他留存的“密码卷帙”中,他的文学书写越来越指向自我,文本中的主人公常常以失败作家的形象出现,试图以隐晦的自我辩解重构作家身份。诸如此类的应对策略和他迂回的叙述方式均与以掩饰为主要特征的“羞”的诗学手段相关。本研究从“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出发阐释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书写方式,并选取《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瓦尔泽文学书写中的“羞”及作品主人公遮掩“羞”的诗学策略问题,讨论瓦尔泽如何以“羞”的叙述方式作为化解叙述困境的诗学手段,以及瓦尔泽为何采用“密码卷帙”这种以隐匿文字符号为目的的手写形式。本研究第一章介绍了论题缘起、瓦尔泽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羞”这一概念做出差异性理论梳理,分析“羞”在不同语境下生成的前提、诱因、反应机制和典型的处理方式。第三章讨论文化人类学及社会伦理语境下“羞”的作用机制,重点剖析了《强盗》小说主人公面对各种危机和羞辱时通过藏匿自我身份以消解“羞”的策略。此外,由失败作家而引发的“羞”还体现在“强盗”与叙述主体之间疏离/紧密的共生关系上。第四章诠释了掩饰“羞”的情感面具和诗学面具。《强盗》主人公通过夸张的情感和行为方式来转移“羞”,以故作顺从对权力关系进行颠覆和反讽,还以故作无耻的态度忽略并否认“羞”的在场。瓦尔泽用自己的一幅肖像画编织“强盗”的外形着装,将本人掩盖在这个失败作家的形象之中。而瓦尔泽的手稿本身也是一种遮掩,本研究结合瓦尔泽的书信和文本解读了“密码卷帙”的独特手写形式,这种掩饰性极强的手写方式也是瓦尔泽化解手写危机的诗学策略。第五章从《〈日记〉逸稿》出发阐明了小说中叙述主体“我”通过日记体文学书写,对既定的文学规约表示反讽和质疑的意图,小说呈现的元叙述、自我反思、悖论对话性等特征均为掩饰叙述危机的文学手段,而小说中主题的偏离与推延、意义的消解以及内容指涉义的变换也都是瓦尔泽用来掩饰并克服言说失败的诗学手段。第六章对掩饰“羞”的诗学策略和瓦尔泽的“羞感”诗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总而言之,瓦尔泽的“密码卷帙”从文本层面展示了“羞”的情感诱发机制和文学个体对“羞”的处理方式。瓦尔泽用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文本是为了掩饰作为失败作家的“羞”,他的微型铅笔手稿可以被视为一种对抗手写危机的文化技术,也是一种遮掩和消解“羞”的诗学策略。从文本层面的回避到叙事层面的遮掩、再到书写行为中的隐藏,瓦尔泽在内容、叙述和语言符号的三重掩饰中,将“羞”作为一种创作理念融入他的文学书写。本研究发现,瓦尔泽作品中“羞”的美学价值就蕴含在掩饰性的本质之中,他对“羞”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可以视为一种掩饰性的诗学手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是从“羞”现象出发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两部小说及其文学叙述和文学书写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发现瓦尔泽无论在叙述层面上的遮掩,还是独特的手写形态,其中所藏匿的都是“羞”的应对策略以及“羞感”诗学实践。对“羞”的文学应对策略既是瓦尔泽对作家身份认同的核心,也是他书写方式的诗学本质。本研究将“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拓展为瓦尔泽的特殊诗学手段,他的这种极具掩饰倾向、又在掩饰中展露深层意图的独特书写可以被视为是一次对“羞感”诗学的书写实践。
付晓霞[2](2021)在《《项狄传》的非自然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项狄传》全称《绅士特里斯舛·项狄的生平与见解》(The Life and Opinion of Tristram Shandy,Gentleman)是18世纪英国小说家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的一部极为特殊的小说。在这本小说中,斯特恩挑战了自笛福以来创立的一系列的文类规约,打破了传统小说中叙述者单一的身份、清晰固定的物理时间、常规的叙事策略等叙事传统,使作品具有了叙事的非自然性。本论文在与18世纪传统小说相比较的基础上,结合非自然叙事学的理论对《项狄传》展开研究,重点分析其非自然叙述者,非常规的叙事时间以及非传统的叙事策略,以突出这部小说的非自然叙事特点。本文绪论部分阐明论文的研究意义;梳理《项狄传》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陈述论文的研究方法。正文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斯特恩的生平经历以及《项狄传》的主要内容、界定非自然叙事这一概念及研究范围。第二部分聚焦于叙述者的非自然性,通过超能力、多叙和心灵三个方面分析叙述者项狄,认为其超越了人类认知的可能,消解了第一人称全知叙事,是一个非自然的叙述者;叙述中的主动内省以及强烈的对话意识表现出叙述者反传统的叙述技巧,体现了其非自然叙述者拒绝“客观”、回归主观精神的特征。第三部分重点剖析《项狄传》的非常规时间。斯特恩突破17世纪以来物理时间叙事模式,创新性地使用心理时间叙事这一模式,将叙事时间、故事时间及阅读时间放置于同一文本,多个时间交织达到反复偏离的叙事效果。在叙事时间上突出其在反常规、非自然的特征,使故事的表象特征具有了一定的模糊性。第四部分分析了《项狄传》的非传统叙事策略。非自然叙事的本质是反对固有的叙事传统。斯特恩在突破传统小说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并且使用图像叙事策略,在故事连接方式和主题结构上都违反了18世纪小说的传统,创造了新的叙事方式从而达到叙事结构的“戏仿”性;突破传统严谨的句法结构,使用大量符号、特殊排版方式和图像叙事扩大语言的不确定性,消解了文字叙事的模式,显示出创作小说时的非自然叙事策略。结论部分总结论文主体部分要点。总结非自然的叙事者、非常规的时间、非传统的叙事策略三个方面的非自然叙事手法及斯特恩所传达的反模仿艺术理念。通过非自然叙事这一新的后经典叙事理论,重新审视《项狄传》中独特的叙事手法,进而理解斯特恩小说的伟大实践。
边佳慧[3](2020)在《传记文本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政治地理学家:乔治·宾庭克勋爵》(第1至5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基于传记文本《政治地理学家:乔治·宾庭克勋爵》一书,属于“跨界文本”,既有文学文本的特点,也有非文学文本的特点,即文学性和真实性。文学性通过前景化语言表现,但是又不能超出真实性的范畴。传记文本还有作者主体性的特点,与前景化语言中有动因的突出该特点相呼应。简单地说,前景化语言就是打破常规,用突出的语言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达到作者的创作目的。前景化语言的种类十分繁多,为翻译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译者要在保留前景化和保持译文可读性之间进行权衡。根据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文本的类型和内容划分,前景化语言可分为无目的前景化和有目的前景化两大类。无目的前景化是指由两种语言之间在语言体系上的差异以及文化负载词引起的前景化现象,这类前景化语言不是经过作者的创作动机形成的,所以可以归为无目的前景化。有目的前景化则是一种有动因的突出,是经过作者的精心创作形成的语言,可以分为质量型偏离和数量型偏离两大类,质量型偏离包括语音偏离、语法偏离、语义偏离、词汇偏离以及修辞偏离;数量型偏离是指在词汇、句子或语篇上,利用重复或排比等方式在数量上达到的一种突出效果。无目的前景化和有目的前景化虽然都产生了前景化效果,但是创作目的截然不同,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也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对二者进行区分至关重要。前景化这一理论在文体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在国内外也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是与翻译相结合进行的研究还为数不多,跟文本类型相结合进行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笔者在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的过程中,结合文本特点对前景化语言进行分析,并借鉴语言学和翻译学理论对前景化语言造成的翻译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总结出前景化语言对翻译造成的困难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为传记文本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做出贡献。
胡佳钰[4](2020)在《纪实文学汉译英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大国速度:中国高铁崛起之路》(第10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报告是基于《大国速度:中国高铁崛起之路》的第10章汉译英翻译实践撰写的。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高铁从无到有、再到自主创新、享誉世界的故事细节,源语文本展现了中国高铁的先进技术和发展历程。源语文本为纪实文学,兼具信息型与表情型文本特征,前景化语言丰富。根据英国文体学家利奇和肖特对前景化理论的阐述,同时结合文本特点,笔者从质量前景化和数量前景化两方面对翻译难点进行探讨。质量前景化主要表现为语音偏离、词汇偏离和语义偏离;数量前景化主要通过反复结构和平行结构展现。笔者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以及直译、意译、创译等翻译方法,以期实现前景化语言的翻译再现。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对纪实文学的文本特征及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译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陶金[5](2020)在《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文中提出德里达是当代法国思想界中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以“解构”闻名于世,并深刻地影响了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诸多领域。而在德里达众多的作品之中,其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既体现了柏拉图思想的深邃,也体现了解构策略的精髓,因此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极具学术研究的价值。本文以德里达解读《斐德罗篇》为研究对象,从两个方向展开论述:一方面,笔者梳理《斐德罗篇》中关于修辞术、辩证法、逻各斯、书写的论述,从而说明《斐德罗篇》对德里达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在梳理德里达思想的同时关注德里达对《斐德罗篇》中关于书写、逻各斯等思想的改造。在研究的切入点上,以隐喻为线索对相关文本进行细致的研究,并紧密结合当时的思想背景。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三个紧密结合着的观点:首先,逻各斯本身充满了隐喻因素,德里达带领我们认识了逻各斯固有的晦暗与不明。逻各斯的神圣地位体现在它对理式等本源性概念的沟通之中,但是德里达向我们揭示了这一地位的来源乃是基于隐喻;其次,逻各斯神圣地位的瓦解则标志着“书写”的诞生,逻各斯因此成了“替补”,而书写本身的隐喻性展现了一幅“逻各斯的边缘”的图景;最后,书写的隐喻、嬉戏的图景解放了文本的意义。书写在隐喻的作用下形成了流动的意义链条,呈现出“嬉戏”的特征。文本由书写构成,文本内部的结构因书写的流动而难以把握,文本的意义也无法被还原为单个的、确定的、实在化的意义,并呈现出“播撒”的特征。但这并非说明德里达的意义思想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德里达以“句法的嬉戏”、书写与阅读的交织来说明传统的以目的论为基本特征的意义思想的局限性。本文的意义在于,梳理清楚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既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柏拉图思想中的内部矛盾,尤其是他关于语言与理式的矛盾态度,也能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德里达的解构策略的内涵。
早热古丽·阿不力米提[6](2019)在《维吾尔双语人维汉语码转换的句法、语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汉维语言文化的密切接触和交织,伴随着维吾尔族群体国语(汉语)水平的快速提高,维汉语混合现象(本文称“语码转换”)在维吾尔双语人相互口语交际中已成为一个自然常态,他们的语言生活、语言风貌发生着变化。维吾尔族双语人使用的语码转换已经成为维吾尔族群体总体语言使用的一种趋势。维吾尔族双语人的语码转换中使用的汉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详情如何?它们对未来维吾尔语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些诸多问题都亟需得到解答,而答案则必须在深入研究后才能得到。同时,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分析在理论上有利于深化语言接触等研究,在实践上有利于我国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制订。笔者是生活在乌鲁木齐市的、熟悉维汉语言的维吾尔双语者,是维汉语码转换的实践者,具有研究该问题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充分借鉴了他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乌鲁木齐市维汉双语者的非正式口语交际的语码转换的大量自然语料和个人实践,以基础语框架模式理论、对等限制理论、顺应论和标记模式论等为指导,对维汉语码转换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探究,发现了很多新的语言现象,也对维汉语码转换问题有了很多新的研究结论。第一,在维汉语码转换过程中的句法层面上,重点探讨了动词的嵌入规则问题。本文以生成语法为向导,从制约关系最复杂的动词入手,大篇幅讨论汉语动词的嵌入规则,旨在从静态视角探索维汉两种语言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语言变体,努力揭示产生这种变体的深层原因,解答怎么融合,为什么这样融合的问题。具体结论有:(1)来自孤立语的汉语客体动词(V 汉)嵌入到形态复杂的维吾尔语基础语框架时,受到强制性句法制约,因为基础语功能类f-选择的补足语(V汉)的语法特征必须与功能类的相关特征匹配。为了得到功能类的支配,V汉必须顺应基础语的要求在句法角色上“弃动从静”,以静词“身份”与基础语指派的轻动词“qil-/bol-”或动词化语缀“-1A-”结合,才能受到基础语功能类的句法制约,得到时、人称、肯/否、体、态、式等语法功能。汉语单音节动词(V汉单音)还额外受到汉语双音化韵律制约,通过韵律垫音“Le”变为双音化,才能与轻动词结合。本研究同时加以论证了维吾尔语本身对此已有的韵律感知力,这是本文的重要创新之处。(2)维汉动词混合体总是发生在两种语言的表层结构相互映射的地方。一般情况下转换的语码同时符合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构成对等制约关系(占91.75%),而少部分V 汉只遵循其中一种语言的句法或语义规则,而违背另一种语言的相应规则,构成“第三种语法”(占8.25%),但句子整体结构完全能被接受。(3)基础语的功能结构直接投射于作为补足语的静词类嵌入成分上,不增加任何辅助成分,与被替代成分同值交换。维吾尔语对静词类嵌入成分的包容性导致大量维汉合璧词的产生。比起静态转换,动态转换的意识程度比较高,顺应的动态性更加注重交际中的语用策略。第二,语言功能层面上的维汉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说话人为自己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利益的“算计”行为。客体语的以下功能优势总是起到转换语码的理据。(1)音节的多寡上,汉语在词法和句法上表现出其它语言少有的经济简便性,汉语数词和缩略语的简便性更为突出。(2)当基础语在词法、句法或语义上很难找到最佳表达时,便顺应客体语的优越性来填补缺位,使得语言表达精准到位,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利益。(3)在特定物理环境下,特定的汉语词语在语音的清晰度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第三,语用层面上的维汉语码转换。语码转换又是交际者在社会心理动机下的语用策略。在交谈中,社会语境的客观特征与说话者的主观心理交错在一起。维吾尔双语者通过语用策略,根据不同的社会场景,确立新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说话者借助合理的语码调节与对方之间的心理距离,照顾到交际对象的心理感受,在礼貌原则的支配下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本文在以上主要结论的基础上,还探讨了元语言引用、语言习惯、语用得体等与维汉语码转换相关的问题。但由于能力和时间所限,本文无论在材料搜集还是在理论分析上都存在不足。今后会进一步搜集语料,提高语言学理论水平,在语码转换的研究上能更加深入。也希望藉此在理论上为语言学发展添砖加瓦,在实践上为我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进而为我国的稳定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做出贡献。
徐强[7](2017)在《论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阐释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为魏斯曼在分析哲学史中所具有的重要性辩护:魏斯曼对理解维也纳学派发展历史和学派成员与维特根斯坦在1930年代的哲学对话与争论的具体立场的重新理解有重要帮助;魏斯曼跟维氏的哲学互动及其阐释文本对于当前的阐释者理解“中期”维氏哲学思想的具体发展,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魏斯曼不仅是第一位维特根斯坦阐释者,也是第一位维特根斯坦式哲学家。本文有三条主线:“中期”维氏哲学延续性的论证是重估魏斯曼哲学重要性的理论背景;对维氏、魏斯曼和维也纳学派成员在1930年代互动的历史考察是我对魏斯曼所遭受的忽视的辩护的哲学史背景;魏斯曼对“中期”维氏具体哲学的阐释与发展是魏斯曼哲学重要性的具体展现。第一和第三条主线联系紧密,存在许多交错之处。首先,为了论证魏斯曼哲学重要性,我提出从“整体”视角理解维氏哲学。“整体”视角核论点在于,维氏整个哲学生涯的哲学观点的发展是动态延续的:他的元哲学观点、思维方式、写作风格在不同时期无本质变化。我把《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当做维氏哲学两个端点,介于它们之间的“中期”文本一《大打字稿》一被视为“中期”哲学代表。“中期”维氏哲学延续性的论证有三条路径:他对“逻辑原子主义”的批判与抛弃;他的语义学视角的转变;魏斯曼对“中期”维氏哲学发展的见证以及他对维氏有关思想的阐释是第三条路径。其次,魏斯曼在分析哲学史中所遭受的误解和低估,是由于魏斯曼在维也纳小组和跟维氏对话的过程中,他所处的特殊角色、维氏和小组成员的争论以及学派“左右两翼”对垒的结果。魏斯曼对于分析哲学的贡献体现在两点:他对“中期”维氏有关“假设”与“证实”、“实指定义”以及元哲学观点的阐释,对于现今阐释者对这些观念的理解有重要参考价值;他对“中期”维氏哲学的发展体现在“语言层次”观念和元哲学观点。“语言层次”包括五个核心概念:逻辑、描述完整性、开放质地、证实和真。“语言层次”观念是受到了“中期”维氏哲学的重要影响:魏斯曼把维氏对“证实”的观点逐步发展为“语言层次”观念。后期魏斯曼继承了“中期”维氏元哲学的如下方面:他仍坚持语言分析方法;仍赞同维特根斯坦有关“哲学不安”和“综览式”视角的观念;从解释视角到描述视角转变的元哲学观点。魏斯曼还对其批判和超越:他并不完全支持哲学问题是消解的而不是被解决的元哲学观点;他并不完全赞同语词的意义在于具体使用的观点。他认为哲学研究的核心在于“视野”;语言分析方法在于消除哲学家的不安,转变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它不只是对明晰性的追求。哲学的精髓在于自由。最后,通过对魏斯曼有关“中期”维氏对“假设”和“证实”思考的阐释的阐释,我们可以更清楚理解“中期”维氏的“证实主义阶段”:维特根斯坦的有关思想不仅跟维也纳学派的证实主义存在区别,同时其思想还启发了后期魏斯曼的“语言层次”观念;通过对魏斯曼有关维氏对“实指定义”的阐释的阐释,“中期”维氏语义观点的发展脉络如下:他先批判心理主义和逻辑主义语义理论,接着他在《哲学研究》中提出语词的意义在于具体使用的观点,这体现出了“中期”维特根斯坦从心理主义和逻辑主义语义理论,到关注语词具体使用的延续性的发展和过渡。对语词具体使用的关注在维氏对“实指定义”的思考中体现在大量的具体使用语言的例子中,也就是语言游戏。在关注语词具体使用过程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众多非语言的因素,这也表明维氏从询问语词的具体使用到对具体动作的明晰性的考察的过渡。魏斯曼和“中期”维氏有关“实指定义”的思考存在诸多不同;通过对魏斯曼有关“中期”维氏元哲学观点的阐释的阐释,我发现“中期”维氏仍坚持认为哲学问题源于哲学家对构成哲学问题的日常语言的混淆和误解,无论是语义的还是语用的:维氏在《逻辑哲学论》时期,他激烈地指出哲学研究是对日常语言的批判,其核心是语言分析方法。在《大打字稿》中,他形成了带有心理分析意味的语言分析方法:语言分析作为“治疗型”哲学的核心方法论。在《哲学研究》中,维氏从心理分析意味的语言分析方法逐渐过渡到以对日常语言的用法为关注焦点的语法研究。
艾朝阳[8](2016)在《语言边界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但语言到底是什么的老问题还没有解决。不仅老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而且新问题也在亟待解决。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或语言与存在的问题,也即语言的边界问题。本文企图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寻求找到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新视角,以此促成语言存在的边界转向。因此其主要贡献在于(1)明确提出语言是边界。(2)发现语言有边界。(3)建立了语言边界运动体系。(4)提出并实施哲学的“whereis”范式。(5)提出并初步建立了语言边界方法论。(6)回答了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总之,某个意义上找到了语言的本质:语言是边界。也即是回答了语言是什么的根本问题。思想史上还少有提出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更没有科学地回答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接近对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我们的回答是:语言在边界。本文围绕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探索了三个方面、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本文探索了(1)边界的属性及语言边界思想的源头(2)语言边界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3)语言边界方法论。本文根据语言的边界属性也就是语言的边界性回答了语言是什么、在哪里、语言能力是什么、语法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本文提出边界是语言、知识和主体性三位一体的存在,所以,语言是边界的基本属性之一,由此提出建立新语言观、新知识观和新主体性观。文章把语言纳入整个宇宙的考虑中,认为语言是有层级性的存在,不是人类所独有的,指出人类语言(HL)的普遍语法受制于宇宙(世界)普遍语法,而人类语言的语法与语言能力也是有层级性的,各自有各自的边界条件。该研究为语法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界,发现现代有关的语言理论各有自己的正确性,而语言边界思想有利于消解有关语言的一些冲突进而达到统一。本文通过对人类语言的中观和微观的边界运动,探索了边界语法,揭示了人类语言的边界性,并运用语言边界方法对语言的历时与共时的本质、词与句的边界问题、外语教育问题、语言的感知与产出问题、人-机翻译的边界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索。通过该研究的实施,本文超越传统的“whatis”范式,开启了“whereis”的哲学范式,建立了语言学的语言边界理论,提供了另一种解决语言问题的途径。如果说海德格尔为存在找到了家——语言,那么我们为语言找到了“家”——边界,进而说明存在的循环本质。最终回答了语言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语言是边界。
王刚[9](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罗胜杰[10](2014)在《基于英汉语料的仿拟跨学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亚里士多德首提“parodia”、1932年陈望道先生首创“仿拟”一词以来,其研究连绵不断,数十位不同作者为此奉献了300多篇论文以及4部仿拟研究专着。然迄今为止,仿拟的跨学科研究依然一片空白,而本文整合了哲学、语言学、叙事学、语言经济学与和合学相关理论,对仿拟作了跨学科研究,填补了此空白。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英汉语料,从哲学到和合学五个不同的维度对仿拟展开跨学科研究,分别揭示仿拟由“生”(产生)到“质”(本质),到“隐”(隐含),到“状”(现状),到“用”(使用),最后促进其更好的“生”的循环过程,形成一个封闭的仿拟多学科网络框架。该研究体现三方面意义:其一、联通整合学科。以仿拟为介质,揭示文中所涉五个学科间的联系,以此构建跨学科理论,为语言相关现象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参考;其二、拓展完善理论。通过仿拟叙事论证,首提仿拟叙事观,补充完善叙事学理论;以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如交替、博弈、拜物教和边际效应递减等研究仿拟,为语言经济学研究拓宽视角。其三、促进学科交叉。以仿拟研究促进语言学分枝学科的“内部”交叉、修辞学与叙事学的“远距离”交叉以及语言学与系统科学、经济学、和合学的“界”交叉,推动培育新的学术领域和学科增长点。本文由九章组成。第一章序言界定并定义仿拟,对其内在要素展开研究。第二章对仿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归纳与述评。第三章从哲学维度揭示仿拟的“生”。受信息论启发,仿拟的产生和接受过程是信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构建了基于信息论的仿拟产生与接受模型;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的四项基本特征给仿拟以物质基础、生存平台和多维创造模式,并为仿拟负偏离的规避提供指导,据此构建了仿拟耗散结构形成示意图,体现自然科学理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语言哲学解释了仿拟的语言游戏特性,体现为仿拟的多样性、家族相似性以及规则性。第四章从语言学维度研究仿拟的“质”。认知语言学视角上,概念合成理论揭示仿拟构成的心理机制,其类属空间作用甚大,可以之规避仿拟负偏离;仿拟而成的“中心词+外化亲属称谓语”个案分析,重构认知语言学的表征方法,确立除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的第四种表征——联想观,并按思维程序重新排序,其使用基于礼貌原则,体现“贬己尊人”思想。语用学角度上,关联理论揭示本体与仿体的内部关系为二者在语音、语义和语篇等层面上的相互关联,仿拟生成理解应遵循“语用三律”:恒力规律、自主性规律和经济规律,仿拟创作所付出的力量恒定,体现了人们的自主性与创新性,体现了效用最大化原则,但其边际效用会出现递减;仿拟的使用是省力原则的较佳体现,是语言省力的实现者与表达效果的保障者,通过其使用,达到了省力与效果优化之目的,是省力原则中45度角的实现者。命名学角度揭示了仿拟的命名功能,带通名“园”仿拟类楼名的产生给其提供具体例证。第五章从叙事学角度研究仿拟的“隐”。置于修辞叙事学视角,并从事件的存在来看,仿拟也为叙事,由此确定了仿拟叙事观,其叙事特征体现在:以互文性为理念,用陌生化的叙事语言,结合模仿与类推这一叙事动力,用仿拟语言,讲述了一个个故事。第六章从语言经济学维度研究仿拟的“状”。首先,媒体中仿拟的滥用形成仿拟拜物教,其源于原始拜物教,历经商品拜物教和符号拜物教两个阶段。其产生动因在于追求产品销售的急功近利、过分强调销售广告的求新求异,以及对名人效应的盲目追求,解决的关键在于弱化媒介力量、转变消费认同、摒弃游戏语言,提倡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文化;其次,经济学中的交替关系原理用于仿拟研究,揭示了仿拟中存在的显性与隐性交替两种形式,分别对应为仿拟的形式和内涵的交替。隐性交替有拟创与构式的交替和形式与效果的交替两种,它既是语言创新之本,又是语言规划与语言和谐的重要保证,值得关注,通过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策略和语言学相关策略,可以达到仿拟交替平衡;最后,以博弈论分析,仿拟是语言博弈之体现。博弈类型上,仿拟博弈分本体与仿体的博弈和创造者与接受者的博弈两种,分析表明,语言的选择便是博弈。仿拟博弈可收到一定的语用表达效果。第七章从合和学维度分析仿拟的“用”。针对仿拟造成不良封建思想的流露、对现有成语的胡编乱造、对名人的诋毁、民族感情的伤害等负面影响,提出摒弃不良价值取向、消除经济负面影响、倡导和谐仿拟语言构建。第八章为仿拟的多学科研究网络框架建构。在第三到第七章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仿拟各维度所揭示的仿拟的实质与作用,建立了仿拟的多学科网络框架,以图表方式将全文所涉的各个学科维度及相互位置与顺序加以说明,给类似语言现象的多学科研究提供理论范式。第九章为结论,指出本研究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几点展望。
二、从打破语言常规到语言偏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打破语言常规到语言偏离(论文提纲范文)
(1)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论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2 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羞”的探究 |
2.1 羞的前提:自我意识 |
2.2 羞的诱因:他者目光 |
2.3 羞的反应机制:隐藏回避 |
2.4 羞的处理方式:面具 |
2.5 小结 |
3 “羞”与身份的遮掩——《强盗》小说中的生存危机 |
3.1 “强盗”的身份藏匿 |
3.1.1 作家?强盗?——社会身份与美学身份的反叛 |
3.1.2 孤立与孤例——社会隔离与主体救赎 |
3.1.3 无名与命名——隐而不表的模糊化身份 |
3.2 “强盗”的身份伪装 |
3.2.1 教化与规训——对规约的应对 |
3.2.2 性别演绎——女性化倾向的掩饰与文学 |
3.2.3 孩童的天性和任性——身份逃避与文学活力 |
3.3 “我”和“强盗”——理想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分裂与弥合 |
3.4 小结 |
4 “羞”的隐匿面具——“强盗”的藏与“密码卷帙”的隐 |
4.1 以情感掩饰“羞”感 |
4.1.1 目光的审视——闪躲或对峙 |
4.1.2 伪装的顺从——权力关系的颠覆 |
4.1.3 对嘲讽者的嘲讽——对“羞”的忽略与否认 |
4.2 文学形态面具 |
4.2.1 衣饰与掩饰——现实与虚构身份的文学编织 |
4.2.2 在手稿中逃遁——“密码卷帙”中的手写危机 |
4.3 小结 |
5 “羞”与叙述的掩饰——《1926 年〈日记〉逸稿》中的言说危机 |
5.1 叙述主体的自我审视 |
5.1.1 日记的写作练习——对“展示的危机”的展示 |
5.1.2 元叙述与自白——对书写过程的观照和自省 |
5.1.3 想象的对话者——面对审视和评判的自辩 |
5.2 叙述内容的消解 |
5.2.1 主题的推延——欲盖弥彰的遮掩 |
5.2.2 “谈”情“说”爱——语义的偏移 |
5.3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项狄传》的非自然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一、 《项狄传》与非自然叙事学相关概念 |
(一)劳伦斯·斯特恩及《项狄传》 |
(二)非自然叙事学的相关概念 |
二、 《项狄传》的非自然叙述者:回归主观精神 |
(一)叙述者的认知超越 |
(二)叙述者的主动“内省” |
(三)叙述者对话读者 |
三、 《项狄传》的非常规叙事时间:表象的模糊性 |
(一)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的交织 |
(二)话语时间与故事时间的融合 |
(三)故事时间与阅读时间的偏差 |
四、 《项狄传》的非传统叙事策略:丰富多彩的“戏仿” |
(一)叙事结构的反常 |
(二)叙事语言的游戏 |
(三)图像叙事的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传记文本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政治地理学家:乔治·宾庭克勋爵》(第1至5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介绍 |
1.2 文本特征分析 |
1.2.1 文本内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外因素分析 |
第2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计划制定 |
2.1.2 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 |
2.1.3 翻译理论的准备 |
2.1.4 翻译策略的选择 |
2.1.5 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2.3.1 翻译质量控制 |
2.3.2 翻译评估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传记文本中无目的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
3.1.1 由语言体系差异形成的无目的前景化 |
3.1.2 由文化负载词形成的无目的前景化 |
3.2 传记文本中有目的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
3.2.1 质量型偏离 |
3.2.2 数量型偏离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问题总结 |
4.2 翻译反思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原文和译文 |
致谢 |
(4)纪实文学汉译英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大国速度:中国高铁崛起之路》(第10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介绍 |
1.2 文本特征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计划制定 |
2.1.2 技术和资源支持 |
2.1.3 理论与策略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2.3.1 自我审校 |
2.3.2 他人审校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质量前景化的翻译 |
3.1.1 语音偏离的翻译 |
3.1.2 词汇偏离的翻译 |
3.1.3 语义偏离的翻译 |
3.2 数量前景化的翻译 |
3.2.1 反复结构的翻译 |
3.2.2 平行结构的翻译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纪实文学的翻译难点及应对策略 |
4.2 译者的专业素养 |
4.3 未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及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5)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隐喻:柏拉图与德里达 |
第一节 柏拉图对语言的哲学思考 |
一、作为真理载体的语言 |
二、“自然论”与“约定论”之争——语言何以指称事物 |
三、虚假陈述的意义——突破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的教条 |
第二节 德里达隐喻思想概述 |
一、隐喻力量的磨损——通向哲学文本中的隐喻 |
二、哲学话语与隐喻力量“分——合”的张力 |
三、隐喻与科学之间裂缝的重新铭写 |
第三节 过渡:柏拉图与德里达的交汇 |
一、意义目的论的消解 |
二、实在之谜 |
第二章 隐喻与逻各斯——对逻各斯权威地位的再思考 |
第一节 修辞术与辩证法——逻各斯/书写对立模式的序幕 |
一、修辞术的界定与范围 |
二、柏拉图的辩证法——对理式世界的探索 |
三、修辞术与辩证法的对立 |
第二节 逻各斯/书写的对立 |
一、逻各斯释义 |
二、好的书写/坏的书写——书写的隐喻 |
第三节 逻各斯/书写对立模式的消解 |
一、作为在场者的逻各斯——表音文字的形而上学 |
二、“逻各斯之父”的隐喻——逻各斯的在场之源 |
三、“逻各斯之父”与“善”的隐喻 |
第三章 隐喻与书写——“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后的重构 |
第一节、Pharmakeia——Pharmakon——Pharmakeus 链条的重构 |
一、Pharmakeia的引诱与Pharmakon的无法决断性——神话隐喻与哲学话语的交织 |
二、作为Pharmakeus与 Pharmakos的苏格拉底——“原初语境”下的逻各斯与书写 |
三、作为绘画的pharmakon——向家族场景(family scence)过渡 |
第二节 “家族场景”的隐喻 |
一、书写的嬉戏场景——书写的民主隐喻 |
二、神圣的铭文——苏格拉底与父亲的隐喻 |
第三节 作为书写结构的文本 |
一、书本隐喻的终结 |
二、书写与阅读的交织——德里达文本思想的内部构成 |
三、文本意义的播撒 |
结语 |
一、 在场的崩溃 |
二、 面向未来的逻各斯 |
三、踪迹化的书写 |
四、展望: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维吾尔双语人维汉语码转换的句法、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主要方法 |
1.3 语料来源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应用意义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 |
2.2 国内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辨析 |
3.1.1 语言接触 |
3.1.2 语码转换 |
3.1.3 双语者 |
3.1.4 语体 |
3.1.5 语域 |
3.2 理论基础 |
3.2.1 语码转换的结构限制理论 |
3.2.2 语言顺应理论 |
3.2.3 标记模式理论 |
第4章 嵌入语类对基础语框架的静态顺应 |
4.1 词汇类 |
4.1.1 动词 |
4.1.2 名词 |
4.1.3 形容词 |
4.1.4 副词 |
4.2 功能类(附加语码转换) |
4.2.1 “的、得、地”的嵌入 |
4.2.2 连词 |
4.2.3 语气助词 |
4.2.4 感叹词 |
4.2.5 复数范畴 |
4.2.6 人称从属范畴 |
4.2.7 格位范畴 |
4.2.8 系动词 |
4.2.9 混合短语 |
4.3 小结 |
第5章 基础语对嵌入语功能优势的动态顺应 |
5.1 嵌入成分的经济简便性 |
5.1.1 维汉语言的经济性对比 |
5.1.2 汉语新词的借入理据 |
5.1.3 汉语嵌入数词的简便性 |
5.2 借词语义的演变 |
5.2.1 义项的选择性借入 |
5.2.2 义项的扩大(Lexical broadening) |
5.3 精准表达功能 |
5.3.1 填补语义差异 |
5.3.2 解除歧义 |
5.3.3 填补词汇空缺 |
5.3.4 注释功能与羡余型获得 |
5.4 语码转换对物理环境的顺应 |
5.5 小结 |
第6章 维汉语码转换对社会心理因素的动态顺应 |
6.1 受社会规约而作出的语码转换 |
6.1.1 语境关系顺应 |
6.1.2 出于情感动机而作出的语码转换 |
6.2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本研究结论 |
预测未来 |
对维汉语码转换的功能与转换动机的几点补充 |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学术期刊 |
三、论文集 |
四、学位论文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论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阐释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文使用的文献名简写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维也纳学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维特根斯坦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魏斯曼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 论文展开思路 |
第2章 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及其与魏斯曼的关联 |
2.1 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两个端点:《逻辑哲学论》与《哲学研究》 |
2.1.1 早期维特根斯坦哲学—《逻辑哲学论》 |
2.1.2 “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哲学研究》 |
2.2 《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之间的鸿沟 |
2.3 “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 |
2.4 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的内涵与论证 |
2.4.1 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的内涵 |
2.4.2 “中期”哲学在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论证中的地位 |
2.4.3 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论证的具体路径 |
2.5 魏斯曼作为“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论证的另一途径 |
2.5.1 魏斯曼的生平和哲学概要 |
2.5.2 前人有关魏斯曼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合作历史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对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和魏斯曼在1930年代互动的考查 |
3.1 对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在1930年代互动历史的反思 |
3.1.1 对维也纳小组的研究:从“集体式”到“个体式”的转变 |
3.1.2 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小组成员在30年代哲互动的概要 |
3.1.3 作为维也纳小组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解的证据—“宣言” |
3.1.4 作为维也纳小组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解证据—《提纲》 |
3.1.5 维也纳小组成员在30年代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讨论 |
3.2 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小组的争论 |
3.2.1 维特根斯坦对维也纳小组的指责 |
3.2.2 维也纳小组对维特根斯坦批评的回应 |
3.2.3 维特根斯坦哲学对维也纳学派的影响 |
3.3 对维特根斯坦和魏斯曼在30年代哲学互动的回顾和反思 |
3.3.1 维特根斯坦与魏斯曼的哲学互动:1929-1936 |
3.3.2 魏斯曼在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小组互动过程中角色的转变 |
3.3.3 魏斯曼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合作 |
3.4 对魏斯曼所遭受的忽视与低估的反驳与纠正 |
3.4.1 为魏斯曼在维也纳小组和维特根斯坦争论中所遭到的批评辩护 |
3.4.2 对魏斯曼在维特根斯坦阐释者中受到的误解和低估的反驳 |
第4章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阐释 |
4.1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阐释的本体和方法 |
4.2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假设”与“证实”观点的阐释 |
4.2.1 “中期”维特根斯坦论“假设”和“证实” |
4.2.2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假设”和“证实”观点的阐释 |
4.2.3 “中期”维特根斯坦和魏斯曼有关“假设”和“证实”思考的对比 |
4.2.4 “假设”及“证实”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的关联 |
4.3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实指定义”思考的阐释 |
4.3.1 “中期”维特根斯坦的语义学观点 |
4.3.2 “奥古斯丁语言图像”与“实指定义”的关联 |
4.3.3 “中期”维特根斯坦论“实指定义” |
4.3.4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实指定义”思考的阐释 |
4.3.5 “中期”维特根斯坦和魏斯曼有关“实指定义”观点的对比 |
4.3.6 “实指定义”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的关联 |
4.4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元哲学观点的阐释 |
4.4.1 “中期”维特根斯坦的元哲学观点 |
4.4.2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元哲学观点的阐释 |
4.4.3 “中期”维特根斯坦元哲学观点和魏斯曼的有关阐释对比 |
4.4.4 “中期”元哲学及魏斯曼的阐释同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的关联 |
第5章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发展 |
5.1 魏斯曼的“语言层次”观念 |
5.1.1 “语言层次”观念产生的哲学背景 |
5.1.2 “语言层次”观念的五个“语节点” |
5.1.3 B版“语言层次”说 |
5.1.4 对“语言层次”观念来源的考察 |
5.1.5 “语言层次”与“语言游戏”,以及“哲学语法”的关联 |
5.1.6 “语言层次”观念存在的缺陷及可能的批评 |
5.2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元哲学观点的发展 |
5.2.1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元哲学的发展 |
5.2.2 语言分析作为哲学研究方法所具有的两面性 |
5.2.3 魏斯曼对语言分析方法的阐明 |
5.2.4 分析方法与哲学中的不安 |
5.2.5 语言分析作为消极的哲学研究方法 |
5.2.6 语言分析作为积极的哲学研究方法 |
5.2.7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 |
5.2.8 超越分析哲学 |
5.2.9 后期魏斯曼元哲学观点与维特根斯坦元哲学观点的关联 |
第6章 总结 |
6.1 魏斯曼的哲学和有关阐释工作的重要性 |
6.2 魏斯曼是如何阐释“中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点的? |
6.3 魏斯曼在“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论证中所作的贡献 |
6.4 哈克与贝克有关维特根斯坦和魏斯曼的元哲学的争论 |
6.5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所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 |
附录1 维特根斯坦在1927年到1936年间的遗作目录 |
附录2 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研究主题延续性论证的两条路径 |
附录3 魏斯曼的生平 |
附录4 魏斯曼在1927年到1932年间和维特根斯坦哲学对话概览 |
附录5 石里克小组内部有关魏斯曼和维特根斯坦的讨论概览:1927-1932 |
致谢 |
(8)语言边界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面临的问题 |
1.2.1 界线困境 |
1.2.2 连续性与突变性困境 |
1.2.3 语言变异性的困境 |
1.2.4 历时与共时的关系 |
1.2.5 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差异性的困境 |
1.2.6 言语感知与产出的非对应性困境 |
1.2.7 有关语法和语言能力的困境 |
1.2.8 机器翻译的困境 |
1.3 语言边界的提出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1.5 研究设计与布局 |
1.6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边界论的哲学基础:语言与存在问题 |
2.1.1 存在与存在主义思想简评 |
2.1.2 存在的有(理)与无(理) |
2.1.3 存在的虚实 |
2.1.4 存在的语言转向 |
2.2 语言边界性思想溯源 |
2.2.1 老子与《道德经》 |
2.2.2 孔子与《周易》 |
2.2.3 威廉?洪堡特 |
2.2.4 海德格尔 |
2.2.5 维特根斯坦 |
2.2.6 索绪尔 |
2.2.7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边界思想 |
2.2.8 乔姆斯基与生成语言学 |
2.2.9 兰盖克、沈家煊与认知语言学边界 |
2.2.10 徐盛桓、刘辰诞的句法边界 |
2.3 语言边界论的科学基础 |
2.4 此前语言与存在观的局限性述评 |
2.5 既有边界观念的局限性述评 |
2.6 小结 |
第3章 语言边界论的理论体系构建 |
3.1 新边界观 |
3.1.1 什么是新边界观? |
3.1.2 边界的基本属性 |
3.1.3 边界的分类 |
3.1.4 新边界观的建立 |
3.1.5 小结 |
3.2 语言存在的边界层级与边界条件 |
3.2.1 语言介质的边界性 |
3.2.2 语言起源的边界运动 |
3.2.3 传统语言定义反思与语言层级 |
3.2.4 语言的边界条件 |
3.2.5 人类语言内部边界条件 |
3.2.6 小结 |
3.3 语言存在的边界结构与结构边界 |
3.3.1 存在的结构 |
3.3.2 语言存在的结构与语法结构的边界性 |
3.3.3 语言边界结构模型 |
3.3.4 小结 |
3.4 语言存在的内容:意义与范畴边界 |
3.4.1 范畴是语义的家 |
3.4.2 范畴边界:个体的身份识别与身份认同 |
3.4.3 “有”“无”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
3.4.4 小结 |
3.5 语言存在的方式:边界运动 |
3.5.1 边界离合 |
3.5.2 语音边界运动:音的离合 |
3.5.3 词边界运动:词的离合 |
3.5.4 句边界运动 |
3.5.5 边界离合的规律 |
3.5.6 小结 |
3.6 语言边界方法论 |
3.6.1 语言边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
3.6.2 语言边界方法论体系 |
3.7 小结 |
第4章 语言边界论的应用 |
4.1 儿童言误映射律的发现 |
4.1.1 儿童言误律的发现 |
4.1.2 儿童言误律和成人言误律的发现 |
4.1.3 儿童言误律对方言变异的映射 |
4.2 解决索绪尔困境的初步方案 |
4.2.1 词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假设 |
4.2.2 对“索绪尔困境”的解释 |
4.3 解决汉语字词困境的边界方法 |
4.4 尝试对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矛盾消解 |
4.4.1 传统二元对立语言能力划分的缺陷 |
4.4.2 合语法性问题 |
4.4.3 语言能力的边界层级 |
4.4.4 边界存有句法 |
4.5 边界的通道性与外语导育法 |
4.5.1 语言感知与产出的通道性 |
4.5.2 外语导育论 |
4.5.3 外语实践教育和外语导育论 |
4.5.4 外语导育论基本理论体系 |
4.6 导译法与栏杆边界定律 |
4.6.1 栏杆边界定律 |
4.6.2 “的地得”英译中的导译分析 |
4.7 小结 |
结论 |
摘要(详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海德格尔对is的论述 |
附录C “的”圈定名词的边界 |
附录D “的”字边界圈定“小句”边界 |
附录E “的”字边界结构作谓语 |
附录F “的”字边界结构的其它情况 |
附录G “地”边界结构 |
附录H “得”连接程度、结果补语 |
附录I “得”边界结构的语法语用功能 |
附录J“得”作可能补语 |
附录K 综合语境“的”边界导译对照 |
附录L “没有” 调查 |
(9)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
2.1 引言 |
2.1.1 例示 |
2.1.2 学界已有研究 |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
2.2.1 构式义分析 |
2.2.2 构件分析 |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构式地位认定 |
3.1.3 学界已有研究 |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
3.2.2 构式义的理据 |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
3.3.1 S的类型 |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
3.5 构式的发展 |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
5.1 引言 |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
5.1.3 尚存的问题 |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
5.4.2 “整个”的演变 |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
5.5.1 (X)整个一(Y) |
5.5.2 (X)整一个(Y)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
6.1 引言 |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
6.3.1 一帮NP |
6.3.2 一伙NP |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7.1.1 已有研究 |
7.1.2 尚存的问题 |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
7.2.1 偏正型 |
7.2.2 补充型 |
7.2.3 动宾型 |
7.2.4 并列型 |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
7.3.7 小结 |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
7.5.1 构件非范畴化 |
7.5.2 意义整体固化 |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
7.7 附录 |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
8.1 引言 |
8.1.1 研究对象界定 |
8.1.2 已有研究述评 |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
8.3.1 交替义的产生 |
8.3.2 周遍义的产生 |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
8.6 小结 |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
9.1 引言 |
9.1.1 研究对象界定 |
9.1.2 构式地位认定 |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
9.2.1 构件的分布 |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
9.4.2 构式承继理据 |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
9.6.1 V一M算一M |
9.6.2 一M是一M |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
10.1 引言 |
10.1.1 例示 |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
10.2.1 “VP”还是“A” |
10.2.2 构式中的“M” |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
10.3.1 充当谓语 |
10.3.2 充当补语 |
10.3.3 充当定语 |
10.3.4 充当宾语 |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
10.7 小结 |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
11.1 引言 |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
12.1.1 表量功能 |
12.1.2 指代功能 |
12.1.3 完句功能 |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
12.1.5 修辞功能 |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
12.2.3 量词的功能 |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
12.3.1 标记功能 |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
14.1.1 理论观点 |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2.1 创新之处 |
14.2.2 不足之处 |
14.3 余论 |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英汉语料的仿拟跨学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动因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仿拟定义 |
1.2.2 内在要素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设计 |
1.3.4 研究方法 |
1.3.5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仿拟研究综合 |
2.1.1 历史时段划分 |
2.1.2 研究内容分析 |
2.2 国外仿拟研究综合 |
2.2.1 仿拟的思想雏形 |
2.2.2 仿拟的构词功用 |
2.2.3 仿拟的多学科研究路径 |
2.3 国内外仿拟研究述评 |
2.3.1 研究特点 |
2.3.2 研究不足 |
第三章 仿拟的哲学维度 |
3.0 引言 |
3.1 系统哲学之信息论视角 |
3.1.1 信息论概述 |
3.1.2 仿拟的信息编码 |
3.1.3 仿拟的信息解码 |
3.2 系统哲学之耗散结构理论视角 |
3.2.1 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 |
3.2.2 仿拟生成之耗散结构理论阐释 |
3.3 语言哲学之语言游戏观视角 |
3.3.1 “语言游戏说”概述 |
3.3.2 仿拟的语言游戏观 |
3.4 小结 |
第四章 仿拟的语言学维度 |
4.0 引言 |
4.1 仿拟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以广告为例 |
4.1.1 仿拟与广告的融合 |
4.1.2 概念合成理论概要及其应用 |
4.1.3 广告仿拟的认知研究 |
4.1.4 类属空间对广告仿拟负偏离的规避作用 |
4.2 个案研究——以“中心词+外化亲属称谓语”一类仿拟为例 |
4.2.1 “中心词+外化亲属称谓语”的结构维度分析 |
4.2.2 中心词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
4.2.3 外化亲属称谓语的语用学分析 |
4.3 仿拟的语用学视角 |
4.3.1 关联理论视角 |
4.3.2 语用三律视角 |
4.3.3 省力原则视角 |
4.4 仿拟的命名学视角 |
4.4.1 仿拟命名的类型分析 |
4.4.2 仿拟命名的功用阐释 |
4.4.3 仿拟命名的哲学体验 |
4.5 个案研究——以带通名“园”仿拟类楼名为例 |
4.5.1 语境关系顺应 |
4.5.2 语言结构顺应 |
4.6 小结 |
第五章 仿拟的叙事学维度 |
5.0 引言 |
5.1 仿拟叙事观 |
5.1.1 修辞叙事学奠定了仿拟叙事观的基石 |
5.1.2 事件的存在证实了仿拟叙事观的存在 |
5.2 仿拟叙事理念 |
5.3 仿拟叙事语言 |
5.3.1 语音陌生化 |
5.3.2 词汇陌生化 |
5.3.3 搭配陌生化 |
5.4 仿拟叙事动力 |
5.4.1 模仿 |
5.4.2 类推 |
5.5 小结 |
第六章 仿拟的语言经济学维度 |
6.0 引言 |
6.1 语言经济学概述 |
6.1.1 语言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范畴 |
6.1.2 国内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现状 |
6.2 仿拟拜物教论说——以广告为例 |
6.2.1 仿拟拜物教的产生 |
6.2.2 仿拟拜物教的表征 |
6.2.3 仿拟拜物教的动因 |
6.2.4 仿拟拜物教的应对 |
6.2.5 结语 |
6.3 仿拟交替研究 |
6.3.1 交替关系原理 |
6.3.2 仿拟中的交替 |
6.3.3 仿拟交替平衡策略 |
6.3.4 结语 |
6.4 仿拟博弈研究 |
6.4.1 博弈论简述 |
6.4.2 语言博弈 |
6.4.3 仿拟博弈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仿拟的和合学维度 |
7.0 引言 |
7.1 语言和合 |
7.2 仿拟对语言和合的叛逆 |
7.2.1 语音不和 |
7.2.2 词汇不和 |
7.2.3 语法不和 |
7.2.4 组合不和 |
7.3 仿拟造成语言不和的表征 |
7.3.1 流露封建 |
7.3.2 篡改成语 |
7.3.3 诋毁名人 |
7.3.4 伤害情感 |
7.4 和合仿拟的构建 |
7.4.1 摒弃不良价值取向 |
7.4.2 消除经济负面影响 |
7.4.3 倡导和谐语言构建 |
7.4.4 秉承汉语意合规律 |
7.5 小结 |
第八章 仿拟的多学科网络框架 |
8.0 引言 |
8.1 哲学 仿拟的“生” |
8.2 语言学 仿拟的“质” |
8.3 叙事学 仿拟的“隐” |
8.4 语言经济学 仿拟的“状” |
8.5 和合学 仿拟的“用” |
8.6 仿拟的多学科网络框架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结果与主要发现 |
9.2 研究不足 |
9.2.1 英语语料不足 |
9.2.2 研究视角不足 |
9.2.3 视角拓宽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Summary |
四、从打破语言常规到语言偏离(论文参考文献)
- [1]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D]. 高原. 浙江大学, 2021(08)
- [2]《项狄传》的非自然叙事研究[D]. 付晓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传记文本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政治地理学家:乔治·宾庭克勋爵》(第1至5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边佳慧.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4]纪实文学汉译英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大国速度:中国高铁崛起之路》(第10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胡佳钰.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5]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D]. 陶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维吾尔双语人维汉语码转换的句法、语用研究[D]. 早热古丽·阿不力米提.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论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阐释与发展[D]. 徐强. 武汉大学, 2017(06)
- [8]语言边界论[D]. 艾朝阳. 湖南大学, 2016(06)
- [9]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基于英汉语料的仿拟跨学科研究[D]. 罗胜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