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黑杨山地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1](2020)在《黑土区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北的黑土区是世界着名的四大黑土区之一,自清朝末期开垦以来,由于不合理的耕种和不断增强的生产活动,遭受到了严重的土壤侵蚀,且加速退化。为恢复生态环境,减少土壤侵蚀,尤其是风蚀,黑龙江省西部典型黑土区的人们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种植以杨树、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灌木柳等为主要造林树种的农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已经成为了该地区农林复合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林业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组成部分,为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作物高产稳产、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不少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出现了林分退化现象,关于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报道也较多。人工林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林地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性质恶化。林地土壤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营养元素转化的枢纽,对林木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林地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科学地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维持地力长期发挥作用也是当前农林科学研究的热点。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农业大县拜泉县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筛选了 5种同林龄(19年)不同类型的农田防护林带样地(即小黑杨纯林X、落叶松纯林L、樟子松纯林Z、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SL、落叶松与樟子松混交林ZL),6种林龄的小黑杨农田防护林带样地(即幼龄林X09、中龄林X03、近熟林X99、成熟早期林X95、成熟晚期林X88、过熟林X84),4种林龄的落叶松农田防护林样地(即幼龄林L99、中龄林L92、近熟早期林L87、近熟晚期林L81),1个弃耕20年的对照样地(CK),共计14种样地(不同类型防护林中的X、L分别与不同林龄防护林系列的X99、L99相同)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类型、不同林龄防护林的0-60cm 土层的20种土壤性质,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0-20 cm 土层)的细菌16S rDNA多样性;运用“时空替代法”研究不同林龄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最小显着差异检验(LSD)研究土壤性质的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克服土壤指标体系的多重共线性筛选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并用其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高通量测序(HTS)和生物信息技术分析得到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多样性,通过对比KEGG代谢通路数据库对所得细菌群落功能进行分析,并根据涉及C、N、P、S的功能基因相对丰度大小,对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功能潜势进行预测,通过对土壤性质和不同类型样地间具有显着差异的物种进行冗余分析(RDA)得到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的重要土壤性质。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与评价(1)L、Z、SL均比CK显着增加了土壤容重(BD);在各类型防护林中,ZL的土壤饱和持水量(SHC)、毛管持水量(CHC)、田间持水量(FHC)、毛管孔隙度(CP)、总孔隙度(Pt)、通气度(Ae)均最大,而L的SHC、CHC、FHC,X的CP、Pt,X的Ae均最小;X、L、SL均比CK显着降低了 SHC、CHC、FHC,ZL 比其他类型防护林和CK均显着提高了 CP、Pt,各类型防护林均显着提高了 Ae,且ZL比X和SL提高的更显着;Z比CK和L显着提高了土壤非毛管孔隙度(NCP);各类型防护林均显着降低了土壤质量含水率(MCg),且ZL降低的程度显着大于X和显着小于L。各类型防护林均比CK显着减小了土壤pH、总有机碳含量(TOC)、总氮含量(TN)、总磷含量(TP),X、L、ZL均显着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NN),而Z显着增加了NN;X、L、Z、SL均显着增加了速效钾含量(AK),且X增加的最显着;X比其他类型显着降低了土壤pH,却显着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含量(AN);X、L、SL均比ZL显着降低了 TOC;L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效磷含量(AP),却显着降低了 TP;Z、SL均显着降低了 AP。各类型防护林维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MBN)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X>Z>SL>ZL>L。(2)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所筛选的MDS包含FHC、Ae、TOC、NN、AK、TK六个指标。不同类型防护林地土壤的SQI排序为Z>ZL>SL>L>X。2.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与评价(1)随着林龄的增加,BD呈先降低、后增加,在中龄林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变化;SHC、CHC、FHC、NCP、MCg变化方向一致;Ae持续增大,在成熟晚期林达到最大值,并且在成熟林和过熟林中显着高于CK。各林龄防护林,随林龄增加显着降低了土壤pH、TOC、TN、TP,提高了 AN、AK;除幼龄林外,其他林龄显着降低了 NN;各林龄的AP变化较为复杂,在成熟早期林中显着低于CK,而在成熟晚期林和过熟林中又显着高于CK;除幼龄林的MBC变化不大外,其他林龄MBC均比CK显着降低;中龄林和过熟林比CK显着降低了 MBN,幼龄林比其他林龄显着增加了MBN。(2)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所筛选的MDS包含FHC、Ae、NN、AN、TK五个指标。SQI(土壤质量指数)排序为X88>X84>X95>X99>X09>X03>CK,除中龄林外的小黑杨防护林显着地改善了土壤综合质量;防护林地各土层SQI基本也都高于对照;各土层SQI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成熟林或过熟林中,最小值出现于幼龄林或中龄林中。3.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与评价(1)各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增加了 BD,显着降低了 SHC、CHC、FHC;近熟早期林比近熟晚期林显着降低了 NCP;近熟晚期林比其他林龄显着降低了 CP、Pt;各林龄均比CK显着降低了 MCg,却显着提高了 Ae,且幼龄林和中龄林的Ae显着高于近熟林;各林龄防护林均显着降低土壤pH、TOC、TN、TP,其中,幼龄林土壤pH显着高于其他林龄,中龄林的TOC、TN显着低于近熟晚期林,近熟早期林的TP显着高于其他林龄;各林龄增加了 AN、AP、AK,其中,近熟晚期林比近熟早期林显着增加了AN、AK,中龄林比其他林龄显着增加了 AP;近熟晚期林显着提高了 NN,而幼龄林显着提高了 TK;各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各土层的MBC、MBN均比CK显着下降。(2)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所筛选的MDS包含SHC、NCP、MCg、NN、AK五个指标。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的SQI排序为L99>L81>L92>L87>CK,与CK相比,落叶松防护林的SQI虽然稍有增加,但没有达到显着程度;落叶松防护林地0-20 cm 土层SQI基本也都高于对照,20-40 cm土层SQI却小于对照,这种差异在近熟晚期林均达到显着水平;10-20 cm 土层和40-60 cm 土层SQI最大值出现在幼龄林中,0-10 cm和20-40 cm土层SQI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近熟林L81和L87中;而各层的SQI最小值随林龄的增加逐渐出现在更深层土壤中。4.不同类型防护林表层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影响因素(1)不同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不同,优势门均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芽单孢菌门,但丰度差异最大门的是放线菌门;Krasilnikovia、Rubrobacter、RB41是共有的优势属,并且优势菌属在樟子松纯林中分布最多;Actinoplanes和Krasilnikovia分别是0-10 cm 土层和10-20 cm 土层防护林地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差异最大的属,也是这两个土层土壤细菌群落构建的关键属;土壤细菌的特有OTUs数量在0-10cm土层高于10-20cm土层,在CK中高于防护林。ZL的OTUs总数最多。(2)不同类型土壤细菌的固碳、有机质分解与同化,固氮和氮素同化,解磷能力、硫酸盐同化和异化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其中SL菌群基因功能综合潜势较强,X较差,ZL、Z、L处于中等水平。(3)对防护林不同土层细菌群落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土壤性质因素在0-10 cm土层是AK、TN、Ae,在10-20cm土层是pH、AN、MCg、TOC。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防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细菌分布和群落组成有不同的影响;不同林龄小黑杨农田防护林和不同林龄落叶松农田防护林的土壤性质虽然随林龄的增加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但均提高了其土壤综合质量;从林地土壤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在黑龙江西部黑土区营建农田防护林时,纯林应优先考虑采用樟子松树种,混交林则优先考虑采用樟子松落叶松混交模式;造林树种是引起土壤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是树种性质和土壤性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可为研究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树种的筛选与优化、农田防护林林地土壤的调控、农田防护林更新模式的选择与调整提供理论支撑。
李田宇[2](2018)在《青杨天牛产卵对杨枝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小黑杨(Populus×xiaohei T.S.Hwang et Liang)是由黑杨和小叶杨杂交而成的我国一种重要经济绿化树种,具有生长速度较快、易无性繁殖、抗旱抗寒性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点,而且其材质细密,常用于造纸、火柴杆和建筑等。由于其适宜生长在我国北部寒冷干旱地区,现已成为我国北部干旱地区所推广的速生优质丰产的绿化树种。一种名为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Z.)的蛀干害虫严重影响着小黑杨的生长,这种害虫主要对树木枝干部分起着较重的危害作用。此虫在排卵之后,其幼虫蛀道于在树木中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稍长后形成虫瘿,严重阻碍了杨树的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运输,并在枝干处形成瘿瘤,严重时会导致杨枝的枝稍干枯甚至风折,从而使树冠秃头畸形,严重影响小黑杨成材。本研究以青杨天牛产卵后小黑杨枝条为实验材料,并以针孔扎眼作为对照,测定不同时间点上多氧化酚酶活,过氧化氢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并通过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两种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黑杨枝条进行测序,通过对所获得的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在小黑杨虫瘿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相关基因。然后基于此选择小黑杨虫瘿形成的相关基因,运用荧光定PCR技术对小黑杨虫瘿形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青杨天牛产卵后小黑杨枝条上虫瘿形成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寻求高效防治青杨天牛的方法提供依据。以下是主要研究结果:1.青杨天牛产卵后小黑杨虫瘿的形态青杨天牛雌雄成虫交尾后,雌性成虫会在杨树枝干上刻有“马蹄形”刻痕,呈“U”字形状的虚线排列。且雌性成虫会把卵产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交界处。青杨天牛产卵的表面有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小黑杨的树皮会在刺激下做出响应。分时间段进行观察,天牛产卵后1小时,4-6小时,12小时,24小时,2天,3天,5天时杨树枝干上韧皮部从浅褐色逐渐变成深黑色,生长为虫瘿阶段。2.青杨天牛产卵后酶活含量测定青杨天牛在杨树韧皮部产卵后到产生虫瘿阶段,生物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协调一致,防止自由基侵害。3.青杨天牛产卵后小黑杨虫瘿转录组测序分析以针孔扎眼的小黑杨为对照组,研究了天牛产卵24h后小黑杨对天牛产卵行为的响应模式。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相比对照组,天牛产卵24h后小黑杨树皮的差异基因显着富集在与糖类代谢过程、蛋白质代谢过程、脂质代谢过程、氧化应激反应、植物抗性相关转录因子、环境信号处理等生理生化过程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中,表明小黑杨可能通过上述生物学过程对天牛产卵行为做出响应。这些结果为后续小黑杨虫瘿形成相关代谢通路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参考。4.青杨天牛产卵后小黑杨虫瘿基因表达分析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选取和植物抗性相关的alpha-Linolenic acid metabolism通路上的全部基因和具有双加氧酶活性相关的关的4,5-DOPA dioxygenase extradiol通路上全部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小黑杨形成虫瘿的相关通路基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青杨天牛产卵后,小黑杨12个亚油酸脂氧合酶(linoleate lipoxygenases)基因Px-LOX21、Px-LOX2S-1、Px-LOX2S-2、Px-LOX2S-3、Px-LOX2、Px-LOX15-1、Px-LOX2S-4、Px-LOX15-2、Px-LOX15-3、Px-LOX2S-7、Px-LOX2S-5 和 Px-LOX2S-6 均对青杨天牛产卵行为作出响应,说明青杨天牛产卵后,小黑杨形成虫瘿的过程需要亚油酸脂氧合酶基因的参与。此外,3个编码小黑杨4,5多巴双加氧酶的基因Px-DOPA-1、Px-DOPA-2和Px-DOPA-3均对青杨天牛产卵行为作出正向响应,说明小黑杨响应青杨天牛产卵过程需要4,5 多巴双加氧酶的调节。
崔丽婷[3](2017)在《青杨天牛产卵对小黑杨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是一种植食性的蛀干害虫,这种害虫对杨树侧枝部分危害较重,常常在排卵之后幼虫在树干中成长后形成虫瘿。近年来在草本植物中研究表明,植物受到虫害后虫瘿的形成与生长素有关。目前已知有三类跨膜蛋白控制生长素的跨膜移动:PINs、ABCBs和AUX/LAXs。三个家族基因在发育中的木质部中的表达最高,但在虫瘿形成过程中是否受到这些基因调控目前还没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受青杨天牛产卵后小黑杨受损部位的形态、各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及原位RT-PCR分析检测生长素运输蛋白的基因表达,来揭示小黑杨受青杨天牛产卵后激素对虫瘿形成的影响,同时,结合机械损伤方法,来初步分析青杨天牛产卵后虫瘿形成过程中激素的运输方式,从而了解植物受昆虫产卵迫害后植物体自身修复机制和虫瘿的形成与生长素之间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小黑杨受青杨天牛产卵损伤部位的形态组织小黑杨受到青杨天牛产卵迫害后,韧皮部受损部位随着时间的延长,颜色会逐渐加深,从黄褐色到褐色、到深褐色、到黑色,之后愈伤会逐渐形成。切片观察发现,韧皮部细胞被挤压在一起,细胞形态变成长条状,细胞内容物收缩,颜色加重加深,细胞失去活性,最后由于树木的自身修复,在接近被害部位的边缘长出新的愈伤组织。2、青杨天牛产卵后对小黑杨中激素含量的影响对青杨天牛产卵后受损部位不同时间的树皮和受损枝条顶芽的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在树皮和顶芽中IAA和GA3两种激素的含量均是最多,这与植物茎和顶芽的生长规律一致。顶芽中生长素基本是升高趋势,而树皮中的生长素基本是先降后升,树皮中各激素含量均高于顶芽中的激素含量,说明天牛产卵后,受损部位的修复和虫瘿的形成都与生长素相关。3、小黑杨受青杨天牛产卵后生长素运输蛋白基因的表达在生长素运输蛋白相关基因中筛选出12个PIN家族基因、8个ABCB家族基因和8个AUX/LAX家族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虫卵会在24h内使小黑杨树皮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量降低,之后会部分逐渐回升,结合原位RT-PCR和形态观察结果,说明部分基因表达量回升与形成新的愈伤组织有关。4、小黑杨受损后激素的运输方式初探对盆栽2年生小黑杨进行阻断试验,5d后观察到对照组中环割处和损伤处均长出了新的愈伤组织,而在环割处加入30μM的NAP和30μM的TIBA的实验组中,在环割处只有少量的愈伤形成,损伤处没有明显的愈伤形成,小黑杨的损伤修复需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马花如[4](2012)在《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加大,1999年以来,我国进口木材及其制品耗汇每年均在100亿美元以上,2009年,我国进口商品材及人造板、木浆及纸和纸板耗汇220亿美元,是仅次于石油、钢铁的第三大用汇产品。另一方面,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对生态脆弱区的天然林实行了商品性禁伐,对国有林区实行了减产限伐,进一步减少了木材供给,加剧了木材供需矛盾。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是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发展速生丰产林受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水平低下;尽管从2002年以来,我国把发展速生丰产林纳入林业六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速生丰产林的进一步发展,但平均生长量为9-12 m3/hm2,远远低于新西兰、瑞典、巴西等国家的30 m3/hm2左右水平。本文从影响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林业经济学、社会学、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试图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潜力评价模型,探索出提高其潜力的方法和适合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的规划布局,并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对自然资源潜力分析,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以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为尺度,定性、定量分析评价了我国林地和后备林地质量,再结合不同区域、主要树种的相关气候综合模型定量和系统分析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进而概算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可能的林地供给潜力为1134.42万hm2,每年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为18778.39万m3。东南沿海地区未来可以挖掘木材供给潜力为6198.08万m3,其中桉树为3099.02万m3,杉木为1850.19万m3,马尾松为1248.87万m3。(2)在对社会经济条件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揭示了良种育苗技术、抚育管理技术、林地维护技术、加工利用技术对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力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科技服务体系对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速生丰产用材林促进作用的角度,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造林积极性的影响,并用实证案例,定量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挖掘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文登市三倍体毛白杨的经济效益与普通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种植毛白杨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证明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供给力的经济上的可能性。(3)在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问卷和课题组讨论,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各区域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把我国31个省区分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Ⅰ类核心区域、II类一般区域和III类不适宜发展区域;并以这13个I类省区为核心,形成了五大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以广西、福建、广东为核心的东南沿海地区;以江苏、江西、浙江、湖南为核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山东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吉林、黑龙江、辽宁为核心的东北地区;以四川、云南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东南沿海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应该作为核心区域优先发展。以充分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潜力,促进生丰产用材林科学健康发展。本文的主要创新:一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测算出了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供给潜力和木材供给潜力,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树种可能挖掘的木材供给潜力;二是综合自然资源潜力、科技和社会经济潜力,构建了我国速生丰产林综合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三是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据此划定了发展的核心区域,确定了发展的优先顺序。
刘红[5](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方升佐[6](2008)在《中国杨树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杨树人工林总面积达700万hm2,位居世界第一.发展杨树人工林、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是世界杨树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介绍中国杨树栽培区区划、杨树人工林的主要栽培无性系及其生产力的基础上,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杨树在立地质量评价、苗木培育技术、人工林定向培育模式、混交林营造技术、林农复合经营技术、人工林水分和养分管理技术、立地生产力维护和杨树人工林的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我国杨树人工林的生产潜力、杨树人工林的布局、杨树人工林定向培育及加强杨树人工林的环境功能研究等问题,为我国杨树人工林资源的培育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范少辉,冯慧想,张群,刘广路,宗亦尘,费本华[7](2008)在《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文中研究表明对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杨树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增强;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比平均生长量最大值要早3年左右出现;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接近第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10年左右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接近第16年时相交;黑杨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第03年为幼林期,第414年为速生期,第1516年为近熟期,第1726年为成熟期;轮伐期在16年左右。
冯慧想[8](2007)在《杨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树是世界上广泛栽植的一个树种,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之一。目前我国杨树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研究和揭示杨树人工林在生长特性、生物量及生产力方面的变化规律,对进一步挖掘杨树人工林的生产潜力和保证林木速生丰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杨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和生物量规律,以及栽植密度对其的影响,选取了北方地区普遍栽植的小黑杨和南方地区普遍栽植的Ⅰ-72杨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探讨了3种栽植密度下小黑杨在华北沙地和4种栽植密度下Ⅰ-72杨在长江滩地的生长特性(规律)、生物量和生产力等方面的有关规律。旨在通过研究、探讨和比较,掌握杨树人工林生长的内在规律,了解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杨树品种的生长差异及其造成此差异的原因,为今后杨树人工林的速生丰产、集约栽培、经营决策和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同时通过揭示杨树人工林生物量的规律,为提高杨树人工林的生产力,更好的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华北沙地小黑杨生长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第0~3a为幼树期,第4~14a为速生期,第15~16a为近熟期,第17~26a为成熟期。树高生长集中在前10a,胸径速生期为第4~10a,材积速生期为第5~15a时。轮伐期在16a左右。长江滩地Ⅰ-72杨生长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第0~4a为幼林期,第5~10a为速生期,第11~14a为近熟期。树高速生期为第2~8a,胸径速生期为第5~10a,材积速生期为第5~8a。Ⅰ-72杨预计在第16~18a时达到数量成熟。小黑杨和Ⅰ-72杨各自树高生长单株差异均较小,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均较大。Ⅰ-72杨生长具有明显优势,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每个阶段都领先于同期小黑杨的生长,且胸径、材积生长差异随年龄增长逐年增大。在胸径快速增长期间适当进行施肥管理,有利于培育优质大径材。(2)栽植密度对小黑杨胸径和材积生长影响较大,对树高生长影响不大。低密度可促进胸径和材积生长。小黑杨树冠长、树冠率、冠幅和冠径比随栽植密度增加而减小,而枝下高、枝下高率和高径比随密度增加而增大。高径比与径阶成反比;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高径比与林分密度成正比;在高径比趋于稳定之前,高径比与林分年龄成反比。树冠长与胸径呈对数正相关关系,冠幅与胸径呈线性正相关性,树高与胸径间成对数正相关关系。logistic生长模型可较好模拟小黑杨人工林树高和胸径生长进程。(3)与其它回归模型相比,模型W=aDb可很好的估算小黑杨和Ⅰ-72杨人工林生物量。密度对小黑杨和1-72杨人工林生物量有重要影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小黑杨林分生物量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在4种密度中,Ⅰ-72杨人工林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林分年龄与林分生物量密切相关,生物量随林分年龄增大而增大。密度和林龄相同时,Ⅰ-72杨树林生物量高于小黑杨树林生物量。小黑杨林分生物量的径阶分配表现为正态分布,较低栽植密度有利于生物量在大径阶分布,利于培育大中径材。Ⅰ-72杨生物量径阶分配呈现出无规律的波动性。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0%,其中干占54%、枝28%、皮7%、叶1%;地下部分生物量仅占总生物量10%。
廉培勇[9](2006)在《速生杨引种苗期生长与土壤养分动态研究》文中认为以引进的4个杨树品种为材料,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三个试验点进行2a根1a干苗不同密度的试验,对4个杨树品种进行成活率调查和苗期生长测定,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品种扦插密度为40×50cm的2a根1a干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并对绰尔试验点密度为30cm×40cm的3a根2a干苗在生长期内的苗木生物量变化及土壤养分月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速生杨引种苗期对比试验及生长模型的建立 (1)苗期当年不同品种、试验点、密度的成活率差别很大,而三个试验点的不同品种和不同密度对胸径和苗高的生长影响不同,可以初步确定出适宜不同试验点的杨树品种。 (2)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着,相关系数都在0.988以上,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年生长速度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其中在绰尔、阿里河、大杨树试验点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年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4.2%、68.7%、67.6%,地径生长量占年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9.0%、62.2%、58.9%。并对各个生长时期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苗木的年生长规律。 (3)通过对苗木年生长节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绰尔地区可引种的速生杨树种为黑林2号,其次为白城小黑杨;在阿里河地区可引种的速生杨树种为白城小黑杨,其次为黑林2号;在大杨树地区可引种的速生杨树种为白城小黑杨、其次为银中杨和甜杨。 2.速生杨引种苗期生物量变化研究 (1)不同品种的相同器官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不尽相同,银中杨、白城小黑杨和黑林2号的根、茎的干物质比例和甜杨的茎干物质比例在生长初期、速生期始期、速生期结束期和生长后期这4个时期内变化都是呈“V”形,其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所在时期都各不相同,甜杨根的干物质比例在这4个时期内的变化是逐渐上升的;银中杨和甜杨枝的干物质比例变化是逐渐下降的,而白城小黑杨和黑林2号枝的干物质比例变
其其格,戚继忠,张起超,李双福,李华娟[10](2005)在《吉林省杨树应用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对杨树的良种选育、森林培育技术、森林保护技术、开发利用技术几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吉林省杨树的应用现状,指出了杨树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对杨树引种栽培及合理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二、小黑杨山地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黑杨山地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区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的设置与调查 |
2.2.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2.3 土壤性质的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2.5 评价体系的构建 |
3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变化及评价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3.1.2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
3.1.3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的评价 |
3.2 讨论 |
3.2.1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3.2.2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变化及评价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4.1.2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
4.1.3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的评价 |
4.2 讨论 |
4.2.1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4.2.2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5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变化及评价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5.1.2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
5.1.3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的评价 |
5.2 讨论 |
5.2.1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5.2.2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影响因素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
6.1.2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功能 |
6.1.3 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土壤性质因素 |
6.2 讨论 |
6.2.1 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
6.2.2 土壤细菌的功能 |
6.2.3 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土壤性质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青杨天牛产卵对杨枝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小黑杨及其虫害研究现状 |
1.2 青杨天牛及其研究现状 |
1.3 虫瘿的研究现状 |
1.3.1 虫瘿的多样性 |
1.3.2 虫瘿形成的机制 |
1.3.3 植物对虫瘿形成的响应机制 |
1.4 转录组学的应用现状 |
1.4.1 转录组简介 |
1.4.2 转录组学的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青杨天牛虫瘿的形成过程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树木 |
2.1.2 供试青杨天牛 |
2.1.3 台盼蓝染色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取材方法 |
2.2.2 台盼蓝染色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青杨天牛产卵过程 |
2.3.2 虫瘿形成阶段 |
2.3.3 虫瘿形态 |
2.3.4 台盼蓝染色分析杨树对青杨天牛产卵的应激反应观察结果 |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2.4.1 青杨天牛产卵和形态特点 |
2.4.2 小黑杨面对青杨天牛产卵后外在表现 |
3 青杨天牛产卵对杨树保护酶活性及其它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
3.2.2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
3.2.3 超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3.2.4 丙二醛含量测定 |
3.2.5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3.2.6 脯氨酸含量测定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4 青杨天牛产卵后小黑杨转录组测序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供试试剂 |
4.1.3 供试仪器 |
4.2 提取小黑杨RNA |
4.2.1 提取步骤 |
4.2.2 RNA纯度与完整度检测 |
4.2.3 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小黑杨RNA的提取及消化 |
4.3.2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4.3.3 差异表达基因KEGG和GO富集分析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5 小黑杨虫瘿形成相关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供试试剂 |
5.1.3 供试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基因表达特性研究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诱导条件下的杨树树皮总RNA质量检测分析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青杨天牛产卵对小黑杨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小黑杨研究进展 |
1.2 植物生长素研究进展 |
1.3 生长素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
1.3.1 PIN蛋白 |
1.3.2 ABCB蛋白 |
1.3.3 AUX/LAX蛋白 |
1.4 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4.1 生长素 |
1.4.2 细胞分裂素 |
1.4.3 赤霉素 |
1.4.4 脱落酸 |
1.4.5 1-萘氨甲酰苯甲酸 |
1.4.6 三碘苯甲酸 |
1.4.7 其他激素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小黑杨受青杨天牛产卵部位的组织形态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的培养及采集 |
2.1.2 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主要溶液配制 |
2.2.2 取材 |
2.2.3 组织切片 |
2.2.4 显微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青杨天牛交配及产卵特点 |
2.3.2 青杨天牛产卵后小黑杨树皮形态特征 |
2.3.3 青杨天牛产卵后小黑杨树皮组织切片形态特征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青杨天牛产卵后对小黑杨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和药品 |
3.1.1 实验材料的采集 |
3.1.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的配置 |
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黑杨树皮生长素 |
3.2.3 酶联免疫法测定顶芽生长素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小黑杨树皮中激素含量的变化 |
3.3.2 小黑杨受损枝条顶芽中激素含量的变化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小黑杨受青杨天牛产卵后生长素运输蛋白基因的表达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剂及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试剂的配置 |
4.2.2 小黑杨总RNA的提取 |
4.2.3 总RNA完整度、浓度和纯度检测 |
4.2.4 小黑杨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4.2.5 PCR引物扩增 |
4.2.6 PCR产物检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4.2.7 荧光定量PCR |
4.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9 冰冻切片制作 |
4.2.10 原位RT-PCR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小黑杨总RNA质量检测 |
4.3.2 小黑杨中生长素转运蛋白基因检测 |
4.3.3 产卵后小黑杨中生长素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 |
4.3.4 产卵后小黑杨中AUX/LAX家族基因的原位表达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小黑杨受损后激素的运输方式初探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植物材料 |
5.1.2 生化试剂与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试剂的配置 |
5.2.2 培养基的配置 |
5.2.3 培养条件 |
5.2.4 试验方法 |
5.2.5 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
1.3.2 国内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研究 |
1.3.4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相关概念辨析 |
2.1.2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概念与内涵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林业分工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论 |
2.2.4 林业区划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绿色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历程 |
3.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 |
3.3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建设状况 |
3.4 现阶段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前景分析 |
4.1 巨大的木材供需缺口:发展的内在需求 |
4.1.1 我国木材供需现状 |
4.1.2 我国木材需求预测分析 |
4.2 天然林保护与沉重的木材进口压力:发展的重要推手 |
4.3 现实的客观自然条件:发展的前提基础 |
4.3.1 适宜的气候条件 |
4.3.2 合格的林地质量 |
4.4 工程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发展的空间前景 |
4.5 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弥补供需缺口的主要途径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自然资源潜力分析 |
5.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资源潜力分析 |
5.1.1 我国林地资源总量评价 |
5.1.2 我国林地资源质量评价 |
5.1.3 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供给潜力分析 |
5.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生产潜力分析 |
5.2.1 分地区林木的可能生产潜力分析 |
5.2.2 分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主要树种生产潜力分析 |
5.2.3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速生树种的木材现实生产力和供给潜力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社会经济潜力分析 |
6.1 科技潜力分析 |
6.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科学技术分析及评价 |
6.1.2 提高科学技术利用率的途径 |
6.2 林业制度创新潜力分析 |
6.2.1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激发挖掘潜力的积极性 |
6.2.2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可以解放发展潜力的桎梏 |
6.2.3 林业税费制度改革降低资本进入门槛,有利于扩展发展能力 |
6.3 投资潜力分析 |
6.3.1 投资现状 |
6.3.2 投资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
6.3.3 投资潜力实现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发展思路 |
7.1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影响因素分析 |
7.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的评价及分析 |
7.2.1 评价步骤 |
7.2.2 评价结果分析 |
7.2.3 基于评价结果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的划分 |
7.2.4 速生丰产用材林区域发展优先序 |
7.3 本章小结 |
8 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科学研究,强化技术支撑 |
8.1.1 培育良种壮苗,奠定更加适合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生物基础 |
8.1.2 应用高新生物工程技术,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的集约经营 |
8.1.3 提高木材利用率,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产出效率 |
8.2 建立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
8.2.1 林地政策 |
8.2.2 投资政策 |
8.2.3 保险政策 |
8.2.4 贷款政策 |
8.2.5 税费政策 |
8.2.6 资源管理政策 |
8.2.7 森林资产流转市场政策 |
8.3 科学选择生产经营方式和模式 |
8.3.1 坚持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 |
8.3.2 创新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的运作模式 |
8.4 实施分区域重点扶持、重点发展策略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6)中国杨树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树栽培区区划与立地质量评价 |
1.1 杨树栽培区区划 |
1.2 立地质量评价 |
2 杨树人工林的主要栽培无性系及其生产力 |
3 杨树苗木培育技术 |
4 杨树人工林营造及管理技术 |
4.1 人工林定向培育模式 |
4.1.1 工业用材林 |
1) 短伐期经营模式: |
2) 中短轮伐期经营: |
4.1.2 防风固沙及农田防护林 |
4.2 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
4.3 林-农复合经营技术 |
4.4 人工林水分和养分管理技术 |
4.4.1 水分管理 |
4.4.2 养分管理 |
5 杨树人工林的生态功能 |
6 我国杨树人工林发展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
6.1 杨树人工林的生产潜力 |
6.2 杨树人工林的布局和发展 |
6.3 杨树人工林的定向培育 |
6.4 杨树人工林的环境功能 |
(7)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生长 |
3.2 胸径生长 |
3.3 材积生长 |
4 结论与讨论 |
(8)杨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林木个体生长特性研究现状 |
1.2.2 林木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方法和试验材料 |
2.1 试验设计 |
2.1.1 试验设计与标准地设置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区概况 |
2.2.1 山西试验点概况 |
2.2.2 安徽试验点概况 |
2.3 调查项目与方法 |
2.3.1 标准地调查 |
2.3.2 解析木测定 |
2.3.3 土壤调查 |
2.3.4 生物量调查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杨树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
3.1.1 树高生长过程 |
3.1.2 胸径生长过程 |
3.1.3 材积生长过程 |
3.1.4 栽植密度与小黑杨林分生长因子的关系 |
3.2 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
3.2.1 小黑杨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
3.2.2 I-72杨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速生杨引种苗期生长与土壤养分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杨树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
2.2 杨树生物量变化研究 |
2.2.1 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
2.2.2 杨树生物量研究 |
2.2.3 杨树苗期生物量研究 |
2.3 杨树苗期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
2.3.1 土壤肥力与苗木质量的关系 |
2.3.2 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 |
2.3.3 杨树苗圃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
2.3.4 对本试验的启示 |
2.4 速生杨品种介绍 |
2.4.1 银中杨(Populus alba×berolinensis) |
2.4.2 白城小黑杨(Populus psedosimonii×nigra CV‘Baicheng’) |
2.4.3 黑林2号(Populus simonii×P·nigra)×(P.nigra P·simonii) |
2.4.4 甜杨(Populus sua veolens Fisch)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4.1 研究地区概况 |
4.2 研究方法 |
4.2.1 速生杨引种苗期对比试验及生长模型的建立 |
4.2.2 速生杨引种苗期生物量变化研究 |
4.2.3 速生杨引种苗期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引种速生杨苗期对比试验及生长模型的建立 |
5.1.1 试验点苗木成活率比较 |
5.1.2 试验点苗高及地径生长状况 |
5.1.3 40cm×50cm密度下苗木生长模型的建立与拟合 |
5.2 引种速生杨苗期生物量研究 |
5.2.1 各品种不同时期苗木各器官生物量的变化 |
5.2.2 各品种不同时期苗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变化的方差分析 |
5.2.3 各品种不同时期苗木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的研究 |
5.3 引种速生杨苗期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
5.3.1 土壤中的全氮 |
5.3.2 土壤中的速效氮 |
5.3.3 土壤中的全磷 |
5.3.4 土壤中的速效磷 |
5.3.5 土壤中的全钾 |
5.3.6 土壤中的速效钾 |
5.3.7 土壤中的有机质 |
5.3.8 土壤中的pH值 |
5.3.9 土壤中的含水量 |
6 结论 |
6.1 引种速生杨苗期对比试验及生长模型的建立 |
6.2 引种速生杨苗期生物量变化研究 |
6.3 引种速生杨苗期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
7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7.1 引种速生杨苗期对比试验及生长模型的建立 |
7.2 引种速生杨苗期生物量变化研究 |
7.3 引种速生杨苗期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四、小黑杨山地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区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D]. 张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2]青杨天牛产卵对杨枝基因表达的影响[D]. 李田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3]青杨天牛产卵对小黑杨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崔丽婷.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4)
- [4]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D]. 马花如.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7)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6]中国杨树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J]. 方升佐.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0)
- [7]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J]. 范少辉,冯慧想,张群,刘广路,宗亦尘,费本华. 林业科学, 2008(03)
- [8]杨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研究[D]. 冯慧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06)
- [9]速生杨引种苗期生长与土壤养分动态研究[D]. 廉培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10]吉林省杨树应用的调查[J]. 其其格,戚继忠,张起超,李双福,李华娟.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