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手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

普通手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

一、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爽,张晓雪,郑煜琳,靳瑾,练鹏敏,王欣然[1](2021)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引流管护理与术后胰瘘预防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引流管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加强引流液监测、关注胰瘘高危人群以及制定引流综合管理策略,为预防术后患者发生胰瘘提供参考。

张国强,王刚成,张志,丁亮亮,刘英俊,王有财,王方,王红丽[2](2021)在《骶前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在骶前囊肿切除术后促进骶前残腔及会阴切口恢复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骶前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在骶前囊肿切除术后促进骶前残腔及会阴切口恢复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30例接受骶前囊肿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骶前引流方式不同,分为骶前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组(67例)和传统骶前引流组(63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骶前残腔、会阴部切口并发症及治疗效果,骶前残腔、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处理及效果等。结果骶前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组会阴部切口感染、骶前积液并感染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传统骶前引流组[3例(4.5%)vs 10例(15.9%),1例(1.5%)vs 7例(11.9%);P均<0.05];骶前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组骶前残腔恢复时间及会阴部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传统骶前引流组[14(12,24)vs.16(14,40)d,12(10,28)vs. 14(12,48)d;P均<0.05]。两组共21例术后骶前残腔及会阴部感染,骶前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组切口拆开引流处理低于传统骶前引流组[0vs.10例(58.8%),P<0.05];其骶前残腔及会阴部切口感染症状转归时间短于传统骶前引流组[(5.0±1.4)d vs.(7.2±2.6)d,P<0.05]。结论骶前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可降低骶前积液及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加速骶前囊肿切除术后骶前残腔及会阴部切口恢复,促进病人快速康复。

骆霞岗,陆晨,马翔,鲁明,沈健,董小刚,周菲,赵庆洪,张建平,喻春钊[3](2021)在《固体食物饮食联合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固体食物饮食联合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患者资料,术中于吻合口背侧置硅胶引流管及橡胶引流管,对术后出现吻合口漏的患者采取固体食物饮食及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152例行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患者中,有14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其中2例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治疗,1例行末端回肠造口,1例行结肠造口;12例患者经固体食物饮食联合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固体食物饮食联合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能够改善吻合口漏口周边环境,促进漏口愈合。

刘志平,胡开兵,汤永胜,张有前,郭德胜,王想,王卫平[4](2021)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对低PNI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对低预后营养指数(PNI)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52例低PNI(PNI<45)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造瘘组(n=29)与直吻组(n=23),造瘘组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直吻组未造瘘而直接行一期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直吻组患者术后肠漏、腹腔感染、炎性肠梗阻、复合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均高于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吻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为(87.32±10.06)h、盆腔引流管拔出时间为(10.04±7.32)d,均长于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住院天数和总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可在低PNI结直肠癌手术中运用,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不增加术后总住院天数和费用等优点。

曹晖,陈亚进,顾小萍,闵苏,彭书崚,王东信,姚宏伟[5](2021)在《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理念及路径在我国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临床实践表明,ERAS理念及相关路径的实施必须以循证医学及多科室合作为基础,既要体现以快速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核心理念,也要兼顾病人基础疾病、手术类别、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具体情况,更需要开展深入的临床研究以论证ERAS相关路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在上述背景下,

崔久英[6](2021)在《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对不同引流管的护理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普外科术后使用引流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彭琳[7](2021)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研制及防范策略初步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和意义: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出血(Postpancreaticoduodenectomy hemorrhage,PPH)临床病例特征及风险因素,了解PPH患者发生情况、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研制并验证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初步构建PPH护理防范策略,旨在为临床护士早期识别术后出血的高危人群,采取预警管理,以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研究方法:1、在风险管理理论指导下,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会议,构建《PPH临床病例资料采集表》,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胰腺外科病历资料完整的29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采取1:3比例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来提取研究样本,收集出血和部分未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出血的发生情况、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2、检索国内外PPH风险因素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质量采用科学方法评价,筛选并提炼最佳证据,基于前期PPH风险因素结果,结合证据整合后形成PPH风险因素的条目池。通过3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确立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框架及各指标权重,同时各指标权重参考多因素分析中独立危险因素的OR值。采用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预测价值;根据灵敏度、特异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的乘积,结合本研究甄别高危患者的目的以确定最佳预警界值,将PD手术后患者分为PPH高危与低危两组;使用2020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符合纳排标准的PD手术患者作为验证组以验证评估工具的有效性与可行性。3、基于文献回顾,在PPH临床病例的发生情况、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基础上,寻找有效的临床指导策略,初步构建PPH护理防范策略草案,组织召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构建PPH护理防范策略的初稿,并设计PPH风险预警评估表及临床应用规范。研究结果:1、病例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病历资料完整的2918例择期PD手术患者,共有62例(2.12%)发生术后出血并行外科手术干预治疗;护士甄别PPH时,首次发现以腹腔引流管出现鲜红色血性液体等为主有42例(67.74%);发现PPH时已出现休克表现41例(66.13%);30例(48.39%)在护理交接班前后1h发现;早期PPH 19例(30.65%)、迟发PPH 43例(69.35%),出血的部位均以腹腔出血为主;发现PPH时严重程度为轻度6例(9.68%)、中度24例(38.71%)和重度32例(51.61%);发生PPH时62例均已出现血红蛋白下降,15例(24.19%)出现血小板降低,54例(87.10%)前白蛋白降低;发现出血前常伴有以胰瘘为主(37.10%)的专科相关并发症;临床中一旦发现出血,通常立即给予输血扩容(75.81%)、止血(56.45%)、血管活性药物升压(51.61%)等护理紧急处置。本研究采取1:3比例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62例发生PPH患者及186例未发生PPH患者行单因素分析后,将有统计意义的自变量及专业上认为是可能风险因素的进入多因素分析,经多因素分析患者发生PPH的独立影响因素有6个,包括术中输血≥400ml、胰腺质地软、肿瘤直径>3cm、术后心率增快、消化道瘘、总胆红素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评估工具的研制:在多因素分析结果基础上,采用循证研究对风险因素进行补充。对PPH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质量评价,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9篇系统评价、3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共计24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前期PPH风险因素结果,初步形成PPH风险因素的条目池;通过3轮16名专家参与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31,3轮专家咨询对所有指标意见的协调系数有显着性检验结果(P<0.001),最终专家对所有指标的意见趋于一致,27个指标中重要性均分为4.13~4.93,变异系数为0.051~0.155,最终确立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的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基本框架及各指标权重。各指标中权重分占比前6项与多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项目一致。3、评估工具的验证:2014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病历资料完整的29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中按照1:3的未出血患者186例,与发生PPH的62例患者组成研究样本,共计248例。根据发生PPH与未发生PPH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得分情况绘制ROC曲线,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3,提示预警价值较好,预警界值为22.5分,评估工具的灵敏度为83.87%,特异度为69.35%。当最佳预警界值为22.5时,在62例PPH患者中,预测发生早期出血的灵敏度为84.21%,预测迟发PPH风险发生的灵敏度为83.72%,预测效果较好。2020年3月~2020年12月PD患者为验证组,发现灵敏度100%,特异度62.96%,提示评估表诊断价值好,考虑评分为整数,将评分≥22分的患者作为PPH高危人群。4、出血护理防范策略的初步构建:在PPH临床病例的发生情况、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基础上,邀请10名专家进行专家会议,此次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13,确立PPH护理防范策略包括:(1)内容:加强监护、引流管的护理、专科相关并发症的识别、营养支持、低体温防控、循环监测、早期活动、疼痛护理、健康宣教九个方面。(2)PPH风险评估频次: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前;转入病房1h内;病情变化时随时复评;PPH高危患者每日复评;PPH低危患者,无病情变化每周一复评。5、设计PPH风险预警评估表:在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研制、验证,以及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将评估的频次、增设单项高危人群及高危患者的护理防范举措呈现在评估工具上。经评估PPH高危人群时,责任护士在每日护理交班记录中进行描述,进行班班交接,床头悬挂PPH高危警示标示,在护理站病史日记中记录病区内所有高危PPH患者信息,责任护士应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24h内查看患者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并在评估单后进行签名,护士长定期跟踪直至评估为低危患者。研究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62例发生术后出血并行外科手术干预治疗的PPH病例回顾,得出PPH出血病例特征为:发现PPH时常伴胰瘘等并发症,呈中重度出血,生命体征异常,血红蛋白、血小板、前白蛋白呈下降趋势,发现方式以腹腔引流管为主,交接班易发现病情改变,出血时间分布以迟发为主。通过病例对照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PPH风险因素有:术中输血≥400ml、胰腺质地软、肿瘤直径>3cm、术后心率增快、消化道瘘、总胆红素增高,其中消化道瘘是出血最主要风险因素。因此护士应注意患者这些临床特征。2、本研究在多因素分析PPH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循证研究与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等方法,得到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指标与得分,并采用ROC曲线确定评估分值最佳预警界值,为PPH风险预警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3、通过专家会议初步构建出PPH风险预警评估表及临床应用规范,包括评估频次、高危人群的护理措施等。提出PPH护理防范策略,如加强护理监护、引流管的护理、专科相关并发症识别等。

汪煜[8](2021)在《腹股沟疝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手术)、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approach,TAPP)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TEP)的临床疗效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以明确哪种手术方式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204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4例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三组(Rutkow组、TAPP组、TEP组),每组68例。Rutkow组、TAPP组、TEP组的患者分别接受Rutkow术式、TAPP术式、TEP术式。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相关指标(术后炎症因子、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腹膜前/补片前间隙引流管引流量)、术后近期并发症(血清肿、血肿、切口或补片感染、术后急性尿潴留)发生情况、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疝复发率、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本研究中测定的炎症因子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归纳数据并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研究过程中有18例患者脱落,最终完成本次研究全程的患者共186例,其中Rutkow组58例,TAPP组65例,TEP组63例,各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以下各项数据均按照Rutkow组、TAPP组、TEP组的顺序进行介绍,不再赘述。手术时间:各组数据依次为(52.16±7.72)min、(66.31±6.94)min、(49.25±9.66)min,P<0.001,成对比较得TAPP组长于Rutkow组(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utkow组和TEP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切口长度:各组数据分别为6.22(5.75,6.84)cm、2.03(1.92,2.26)cm、2.18(2.00,2.38)cm,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长于TAPP组(P<0.01)和TEP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和TEP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274)。术中出血量:各组数据分别为(31.98±12.10)ml、(25.15±10.04)ml、(19.68±9.15)ml,P<0.001,两两比较得Rutkow组多于TAPP组(P<0.001)和TEP组(P<0.001),TAPP组多于TEP组(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24小时CRP:各组数据依次为0.62(0.37,0.89)mg/L、0.71(0.41,0.96)mg/L、0.76(0.27,1.03)mg/L,P=0.5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CRP:各组的数据依次为16.20(10.57,19.02)mg/L、11.83(8.48,14.68)mg/L、10.38(8.11,12.61)mg/L,P<0.001,成对比较得出Rutkow组高于TAPP组(P=0.002)和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和TEP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209)。术后72小时CRP:各组数据依次为13.21(7.45,20.36)mg/L、8.18(4.56,11.10)mg/L、7.52(2.85,9.54)mg/L,P<0.001,成对比较得Rutkow组高于TAPP(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和TEP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7)。术前24小时IL-6:各组数据依次为2.77(1.93,3.23)ng/L、2.91(2.30,3.16)ng/L、2.85(2.26,3.47)ng/L,P=0.4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IL-6:各组数据依次为33.57(29.66,35.93)ng/L、24.06(21.78,25.62)ng/L、19.88(18.61,21.38)ng/L,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高于其他两组TAPP(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高于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2小时IL-6:各组数据依次为17.75(13.09,20.87)ng/L、13.23(11.68,14.97)ng/L、10.78(9.39,12.20)ng/L,P<0.001,Rutkow组差值高于TAPP组(P=0.001)及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高于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苏醒即刻VAS评分:各组依次为3.00(1.75,4.00)分、3.00(1.50,4.00)分、3.00(2.00,4.00)分,P=0.7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 VAS评分:各组依次为5.00(4.00,6.00)分、4.00(2.50,5.00)分、4.00(2.00,5.00)分,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的评分大于TAPP组(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与TEP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8)。术后72h VAS评分:各组依次为4.00(2.00,5.00)分、3.00(2.00,4.00)分、3.00(1.00,4.00)分,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可得Rutkow组的评分大于TAPP组(P=0.011)和TEP组(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与TEP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术后ADL评分:术后第1天ADL评分:Rutkow组、TAPP组、TEP组依次为65(65,65)分、70(65,75)分、70(65,80)分,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的ADL评分高于TAPP组(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与TEP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6)。术后第2天各组ADL评分分别为70(70,70)分、85(85,85)分、85(85,85)分,术后第3天各组ADL评分分别为90(80,90)分、95(90,100)分、100(95,100)分,术后第2天和第3天各组比较的差异与术后第1天一致。术后腹膜前/补片前引流管引流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各组分别为(70.55±26.44)m L、(77.32±23.12)m L、(83.56±24.82)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成对比较得TEP组的引流量高于Rutkow组(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与Rutkow组(P=0.132)和TEP组(P=0.15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各组患者的引流量分别为(37.48±14.98)m L、(42.60±14.41)m L、(40.63±17.75)m L,各组患者之间成对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9);术后第3天各组患者的引流量分别为(16.48±8.92)m L、(17.91±8.69)m L、(19.56±7.18)m L,各组患者之间成对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7)。术后近期并发症:三组患者共26人出现术后近期并发症,并发症例数为26例,三组患者各项并发症比较的差异分别为血清肿(P=0.566),血肿(P=0.117),切口感染(P=0.003),术后急性尿潴留(P=0.906),Rutkow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TAPP组和T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和TEP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切口感染外的其他三项并发症,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合计人数进行成对比较,Rutkow组的并发症人数多于其他两组(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与TEP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慢性疼痛及疝复发:所有患者中仅Rutkow组出现了2例术后慢性疼痛和1例疝复发,术后慢性疼痛(P=0.096),疝复发(P=0.3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各组数据分别为(7625.71±493.59)元、(10850.33±587.50)元、(10039.78±615.80)元,P<0.001,差异有统计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费用低于TAPP组(P<0.001)和TEP组(P<0.001),TEP组的住院费用低于TAPP组(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时间:各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数据依次为7.00(7.00,8.00)d、4.00(4.00,5.00)d、4.00(4.00,4.00)d,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时间长于TAPP组(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与TEP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1.相比较于TAPP和TEP,开放式的Rutkow手术有着住院费用较低、操作相对简单的优点,其缺点在于手术切口较大、炎症反应较重、术后急性疼痛较重、并发症较多以及住院时间较长。2.相比较于Rutkow手术,TAPP和TEP有着切口较小、术后炎症反应较轻、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较少和住院时间较短的优点,而缺点在于住院费用较高和操作较复杂。3.相比较于TAPP,TEP的操作可能更为复杂且学习曲线可能较长,但其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炎症反应等方面均优于TAPP,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式。

梅贵勤[9](2021)在《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河南省新野县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纳入的88例普外科术后应用引流管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各44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60%)低于对照组(18.40%),组间比较差异显着(χ2=4.061,P <0.05);试验组住院时间(8.14±1.12) d低于对照组(13.25±1.74) d,组间比较差异显着(t=16.380、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7.73%)高于对照组(79.55%),,组间比较差异显着(χ2=4.455,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预防中具有实施价值。

刘亚飞[10](2020)在《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外科手术切口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目前普外科手术切口大多数为Ⅱ类。手术切口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切口感染占所有外科感染的25%。临床上针对Ⅱ类切口手术常规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切口感染需行病原学及药敏检查,但需一定的时间等待结果,在此期间用药大部分依靠临床医师经验。因而需对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常见菌种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目的分析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病原学调查,并对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分析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Ⅱ类切口且合并切口感染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患者细菌培养等相关资料数据,对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对Ⅱ类手术切口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切口细菌培养,并做好标本采集工作,随后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D Phoenix M5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其中采用Oxoid纸片进行K-B法药敏试验,并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以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进行室内质量控制,药敏结果严格按照2017年版CLSI M100-S27标准判断结果。搜集到的原始记录保留,将数据转换为电子版统计表,由SPSS22.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感染组27例患者的细菌培养中,共得出39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17株,占比43.6%,鲍曼不动杆菌7株,占比17.9%,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比12.8%,另外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属、变形杆菌的占比较低。2.通过药敏结果分析,得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producing 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 ESBLs-ECO)、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E)对不同药品耐药率不同,均显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整体抗菌作用较好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我院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中其病原学及耐药性不同,感染菌株一般为多药耐药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在临床中应根据病原学及相关药敏分析指导用药;药敏分析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耐药率低,可针对存在切口感染的患者早期应用,降低切口感染造成的不良后果风险。

二、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引流管护理与术后胰瘘预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引流液监测有助于预测胰瘘
    1.1 引流液淀粉酶浓度是重要监测指标
    1.2 引流液量与颜色的变化具有提示作用
2 加强高危人群的引流管理有助于早期识别胰瘘
    2.1 关注高体质量指数人群
    2.2 关注胰瘘风险评分(Fistula Risk Score,FRS)高风险人群
    2.3 关注引流液病原学检测异常的人群
3 加强引流综合管理能有效防治胰瘘
    3.1 医疗智能服务有效促进引流管管理
    3.2 关注腹腔冲洗的临床价值
    3.3 提高长期带管患者管路护理的安全性
4 小结

(2)骶前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在骶前囊肿切除术后促进骶前残腔及会阴切口恢复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术前准备
    1.3 骶前残腔及会阴部切口处理
        1.3.1 骶前残腔止血及创面处理
        1.3.2 会阴部切口处理
    1.4 术后处理
        1.4.1 直肠处理
        1.4.2 抗感染处理
        1.4.3 骶前残腔及会阴部切口术后处理
    1.5 术后评估指标及定义
    1.6 随访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骶前残腔及会阴部切口并发症及治疗效果
    2.2 骶前残腔及会阴部切口感染病人处理及结果
3 讨论

(3)固体食物饮食联合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手术方式
    三、吻合口漏诊断标准
    四、吻合口漏治疗
        (一)基础治疗
        (二)腹腔引流管冲洗间断引流
        (三)饮食管理
结果
讨论

(4)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对低PNI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手术方法
        1.3.1 直吻组
        1.3.2 造瘘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3 讨论

(5)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总论
    1.1 ERAS定义
    1.2 ERAS的核心项目及措施:
        1.2.1 术前宣教
        1.2.2 术前戒烟、戒酒
        1.2.3 术前访视与评估
        1.2.4 预康复
        1.2.5 术前营养支持
        1.2.6 预防性抗血栓治疗
        1.2.7 术前禁食禁饮
        1.2.8 术前肠道准备
        1.2.9 术前麻醉用药
    1.3 ERAS的核心项目及措施:术中部分
        1.3.1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皮肤准备
        1.3.2 麻醉方法、麻醉药物与抗应激管理
        1.3.3 术中低阿片多模式镇痛策略
        1.3.4 炎症管理
        1.3.5 气道管理与肺保护策略
        1.3.6 脑保护策略
        1.3.7 术中输液及循环管理
        1.3.8术中体温管理
        1.3.9 手术方式与手术质量
        1.3.1 0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1.3.1 1 鼻胃管的留置
        1.3.1 2 腹腔引流
        1.3.1 3 导尿管的留置
    1.4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
    1.5 ERAS的核心项目及措施:术后部分
        1.5.1 术后疼痛管理
        1.5.2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1.5.3 术后饮食
        1.5.4 术后贫血
        1.5.5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1.5.6 出院基本标准
        1.5.7 随访及结果评估
    1.6 建立ERAS评估系统
2 肝胆外科手术部分
    2.1 术前宣教
    2.2 多学科评估
    2.3 专科评估
    2.4 手术规划
    2.5 控制术中出血
        2.5.1 入肝血流阻断法
        2.5.2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LCVP)
        2.5.3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法
    2.6 损伤与感染控制
    2.7 控制手术时间
    2.8 肝胆外科手术麻醉方法与术后镇痛策略
    2.9 术中CLCVP、循环及容量管理
        2.9.1 实施CLCVP的方法与路径
        2.9.2 CLCVP并发症及其防治
    2.1 0 肝胆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与抗炎策略
    2.1 1 早期活动与进食
    2.1 2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
    2.1 3 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
    2.1 4 凝血功能紊乱与预防静脉血栓的管理
    2.1 5 引流管管理
    2.16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2.17出院标准
3 胰腺外科手术部分
    3.1 术前宣教及医患沟通
    3.2 术前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的应用
    3.3 预康复
    3.4 术前胆管引流
    3.5 术前营养支持治疗
    3.6 术前肠道准备
    3.7 术前禁食的必要性及碳水化合物治疗的可行性
    3.8 麻醉方法的选择
    3.9 术中液体治疗
    3.1 0 围手术期呼吸管理胰腺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3.1 1 开放与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PD手术的选择与评价
    3.1 2 开放与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DP手术的选择与评价
    3.1 3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3.1 4 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3.1 5 PD术后鼻胃管留置的必要性评价
    3.16术后应用生长抑素的作用评价
    3.17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必要性
    3.18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排空延迟的防治
    3.19术后饮食管理与营养支持治疗
    3.20出院标准与指征
4 胃外科手术和减重与代谢外科手术部分
    4.1 术前宣教
    4.2 预康复
        4.2.1 术前营养评估和治疗
        4.2.2 减重手术术前饮食管理
        4.2.3 减重手术术前血糖管理
        4.2.4 术前呼吸系统管理及预康复参见总论部分。
        4.2.5 合并幽门梗阻病人的术前处理
    4.3 术前禁食禁饮及肠道准备
    4.4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4.5 麻醉方案及管理
        4.5.1 术中麻醉方式选择及区域神经阻滞
        4.5.2 腹腔镜手术肌松管理
        4.5.3 内环境的管理
        4.5.4 目标导向的围手术期液体管理
    4.6 手术方式
        4.6.1 腹腔镜手术
        4.6.2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腹腔镜手术
        4.6.3 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
    4.7 行减重手术的肥胖病人的术后呼吸管理
    4.8 减重手术病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术后管理
    4.9 术后胃管的留置
    4.1 0 术后饮食管理与营养
    4.1 1 围手术期静脉血栓预防
    4.1 2 术后镇痛及止吐管理
    4.1 3 术后急性胃黏膜病变的预防
    4.1 4 术后切口及引流管道的管理
    4.1 5 出院标准
5 结直肠外科手术部分
    5.1 术前宣教
    5.2 预康复
        5.2.1 术前风险评估
        5.2.2 预康复
        5.2.3 预防性抗血栓治疗
    5.3 术前肠道准备
    5.4 术前禁食及口服碳水化合物清饮料
    5.5 麻醉前用药
    5.6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参见总论部分。
    5.7 麻醉方案及管理
    5.8 PONV的防治
    5.9 手术方式的选择
        5.9.1 腹腔镜技术
        5.9.2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
        5.9.3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 TME)
        5.9.4 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
        5.9.5 转流性造口
    5.1 0 鼻胃管
    5.1 1 预防术中低体温
    5.1 2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
    5.1 3 腹腔或盆腔引流管的管理
    5.1 4 导尿管
    5.1 5 预防术后肠麻痹
    5.16低位前切除术后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肛门功能保护与评估
    5.17术后镇痛
        5.17.1硬膜外镇痛(epidural analgesia,EA)胸段硬膜外镇痛(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TEA)存在术后低血压和尿潴留的风险,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病人镇痛获益不大,甚至可能延长住院时间。
        5.17.2 NSAIDs NSAIDs是多模式镇痛的重要措施之一。
        5.17.3外周神经阻滞
        5.17.4镇痛辅助用药
    5.18围手术期营养状态的评估及营养支持治疗
    5.19术后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
    5.20评估及审查制度
    5.21出院标准及随访

(6)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7)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研制及防范策略初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
    一、文献回顾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五、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PPH临床病例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
    一、PPH临床病例资料采集表的构建
    二、PPH临床病例特征分析
    三、PPH的风险因素分析
    四、PPH的发生情况、存在问题、护理对策
    五、小结
第三部分 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研制
    一、PPH风险相关文献的检索与质量评价
    二、基于循证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初步研制
    三、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确立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
    四、基于ROC曲线评价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诊断价值
    五、讨论
第四部分 PPH护理防范策略的初步构建
    一、构建出血护理防范草案、设计PPH风险预警评估表及临床应用规范
    二、专家会议初步构建出血护理防范策略、设计PPH风险预警评估表及临床应用规范
    三、小结
全文总结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附录九
附录十
附录十 一
文献综述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护理策略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和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致谢

(8)腹股沟疝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及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1.2.2 试验组护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10)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引流管护理与术后胰瘘预防的研究进展[J]. 王文爽,张晓雪,郑煜琳,靳瑾,练鹏敏,王欣然. 中国护理管理, 2021(11)
  • [2]骶前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在骶前囊肿切除术后促进骶前残腔及会阴切口恢复价值研究[J]. 张国强,王刚成,张志,丁亮亮,刘英俊,王有财,王方,王红丽.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1(11)
  • [3]固体食物饮食联合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疗效观察[J]. 骆霞岗,陆晨,马翔,鲁明,沈健,董小刚,周菲,赵庆洪,张建平,喻春钊.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1(05)
  • [4]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对低PNI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J]. 刘志平,胡开兵,汤永胜,张有前,郭德胜,王想,王卫平. 安徽医学, 2021(09)
  • [5]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J]. 曹晖,陈亚进,顾小萍,闵苏,彭书崚,王东信,姚宏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1(09)
  • [6]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崔久英. 名医, 2021(14)
  • [7]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研制及防范策略初步构建[D]. 彭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8]腹股沟疝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D]. 汪煜.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梅贵勤. 临床研究, 2021(02)
  • [10]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D]. 刘亚飞. 新乡医学院, 2020(06)

标签:;  ;  ;  ;  

普通手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