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农田土壤风蚀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杨宇[1](2021)在《添加粉碎玉米秸秆对风沙区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风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秸秆是秸秆还田的主要资源,可提高耕地土壤肥力、改善土体结构。粉碎的玉米秸秆还田后更易快速腐熟转化,但是粉碎的玉米秸秆对风沙区耕地土壤风蚀、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效果尚不明确,针对于风沙区耕地土壤风蚀严重的现实问题,充分利用沙区大量的玉米秸秆冗余资源,亟待挖掘粉碎的玉米秸秆对耕地风蚀的抑制潜力。本文以库布齐沙漠北缘种植马铃薯的风沙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层土壤施加粉碎的玉米秸秆,探究粉碎的玉米秸秆还田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风蚀的影响。通过室内与野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4种粒径(0.5cm、2cm、4cm、7cm)、10种用量(10%、20%、30%、40%、50%、60%、70%、80%、90%、100%)的玉米秸秆对耕地土壤风蚀的影响及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情况,为秸秆还田及秸秆防治耕地风蚀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粉碎玉米秸秆添加有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通过对比粉碎玉米秸秆不同用量和不同粒径类型下土壤吸水量、蒸发量、含水量等指标得出:秸秆用量是影响土壤保水效果的主要因素,秸秆粒径类型不是影响土壤水分的主要因素,在秸秆粒径7cm情况下出现降低土壤吸水作用。在蒸发30d后,CK含水量为7.65%,而各处理的含水量为CK含水量的1.33-9.29倍。(2)粉碎玉米秸秆添加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抗风蚀能力。秸秆粒径越大、用量越多土壤风蚀速率越小、输沙量越弱。各处理风蚀深度可降低范围在4.27%-130.49%。在短期的风蚀监测中0.5cm、2cm、4cm粒径与10%或30%用量配比下均出现过加速风蚀现象,以10%用量0.5cm秸秆粒径配比最为严重,而在4cm、7cm粒径50%用量配比时将出现堆积现象。但在长期的风蚀监测中,添加粉碎的玉米秸秆均有抑制土壤风蚀作用。在削弱风沙运动强度中秸秆用量和秸秆粒径均起到重要作用,并且粉碎玉米秸秆的添加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保持土壤含水量的作用。(3)粉碎玉米秸秆在不同铺设方式下,对耕地土壤风蚀有着不同的抑制效果。其抗风蚀能力排序为秸秆覆盖>秆土混合>开沟施入>CK。3种设置方式下耕地地表输沙量较CK对比:粉碎玉米秸秆覆盖降低了64.66%、粉碎玉米秸秆与土混合降低了37.23%、粉碎玉米秸秆开沟施入降低了20.32%。
陈家欢[2](2021)在《沙地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土壤风蚀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马铃薯喷灌圈耕地缺少留茬、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在风季内成为风沙源地。风蚀不但使耕地土壤沙化、营养物质流失,而且产生沙物质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圆面状耕地及深翻采收是马铃薯喷灌圈耕地的基本特征,这也造成了其土壤风蚀规律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选取库布齐沙漠东北缘沙地的马铃薯喷灌圈耕地为研究对象,并与周边未开垦的固定沙地为对照,在风季内对风速风向、输沙量、微地形、土壤粒径等指标进行野外定点观测与对比研究,以揭示沙区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土壤风蚀特征,为沙区耕地土壤风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存在严重的风蚀,风季内风蚀量达504t·hm-2。与对照相比,输沙量增加了103.35倍,向耕地外部输出的沙物质中的黏粒粉粒颗粒含量分别增加了3.52与4.97倍。(2)喷灌圈耕地内不同长度的风沙运移路径对沙物质运移产生了显着影响。地表蠕移沙物质沿路径运移时,其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整体表现为圆面状耕地上、下风向部位活动平稳,中风向部位活动剧烈。风沙流沿路径从耕地上风向运移至下风向时,虽然发育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路径下的风沙流均得到了增强,其中输沙量较上风向平均增加了51.97倍,且沙物质黏粒粉粒含量在100~200cm高度范围平均增加了81.73%。(3)采收后到翌年春耕前,耕地受到风沙作用的影响,采收产生的起伏微地形演变为平坦地形,地表糙度随之下降了91.01%;受风沙运移的影响,微地形的起伏高点平均下降了9.13cm,起伏低点则平均上升了3.84cm。在微地形变化过程中,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摩阻速度均在减小,起伏地形显着时,过境风沙流结构出现明显变异,输沙量随高度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风沙流结构特征值处于2.73~3.60之间,风沙流上层的输沙量占比相对较多,风蚀基准面抬升;在平整地形时,过境风沙流结构无变异发生,输沙量随高度呈现单调递减的趋势,风沙流结构特征值处于1.14~1.39,风沙流上层与下层输沙量逐渐接近,开始趋向于平衡状态。(4)风沙作用造成了耕地表层土壤细颗粒大量流失,导致土壤平均粒径变小,分选性向中等发展,偏度向极正偏发展,峰态向尖窄化发展,分形维数减小,土壤黏粒、粉粒、细砂颗粒含量分别下降42.14%、48.85%、42.28%。与对照相比,土壤平均粒径减小,分选性变差,偏度无明显差异,峰态向极尖窄化发展,土壤黏粒、粉粒、细砂、中砂颗粒含量分别下降65.10%、69.60%、56.45%、18.06%。
崔晓[3](2019)在《冀北山地接坝区农田保护性耕作布设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农田土壤退化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小农田土壤风蚀,为研究冀北山地接坝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择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为主要研究地点,基于野外田间保护性耕作措施布设实验,分析风季前(2017年10月)和风季后(2018年4月)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以期通过理化性质来评估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风蚀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得知春翻留茬10cm覆盖和春翻还田措施可以改善土壤部分物理性质,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农田的土壤风蚀。与风季前相比,秋翻措施相对于春翻措施可以适当减小土壤容重,而春翻措施可比秋翻措施减少土壤含水量流失约25%。土壤机械组成粉粒和砂粒含量相当,两种粒径组成约占95%左右,风季后春翻留茬10cm覆盖、春翻还田、春翻垂直覆盖和春翻交叉覆盖措施的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较风季前有所增加较为明显,最高增加10%以上。风季后仅春翻留茬10cm覆盖和春翻还田措施下的土壤粒径分布为正偏度;春翻留茬10cm覆盖、春翻还田和春翻垂直覆盖措施下的土壤粒径峰度值较风季前减小且春翻还田和春翻留茬10cm覆盖措施下的分形维数较风季前大。(2)春翻留茬10cm覆盖措施可改善农田土壤化学性质。与风季前相比,风季后秋翻垂直覆盖、秋翻交叉覆盖和春翻留茬15cm覆盖措施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均高于50%;风季前后不同措施下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较大,但整体趋势一致,风季后春翻裸地措施与春翻留茬10cm覆盖措施下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与其他措施相比均为显着增加;风季后土壤速效磷含量均明显高于风季前,增幅最大的春翻留茬10cm覆盖比增幅最小的春翻还田措施增幅约高128.39%;风季前后不同措施下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量差别较大,与风季前相比土壤速效钾含量较多的春翻留茬1Ocm覆盖、秋翻垂直覆盖和春翻交叉覆盖措施,分别比增幅最小的春翻还田措施(3.01%)高 61.73%、44.36%和 35.28%。综合评价各保护性耕作措施的理化性质,最适宜冀北山地接坝区农田的保护性耕作措施为春翻留茬10cm覆盖措施。
谢时茵[4](2019)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严重,土壤风蚀扬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自然来源。目前我国关于农田土壤风蚀扬尘排放的资料十分匮乏,缺乏必要的减排效果和机制研究。本文以北京延庆康庄地区为研究区域,以草地和传统翻耕地为对照,选择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留茬、覆盖)农田,通过野外监测及风洞实验,研究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风蚀扬尘的防治效果及机制。与传统翻耕地相比,留茬和覆盖农田分别提高了土壤含水率5.65%和3.36%,增加了土壤大团聚体含量22.79%和19.76%,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5.77%和6.72%。保护性耕作显着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了土壤的抗蚀性。保护性耕作可以显着减少农田风蚀扬尘排放。土壤风蚀速率随风速变大呈指数性增长。当留茬高度为5 cm、15 cm、25 cm时,风蚀速率分别减少了 9.54%、39.67%、63.89%;当覆盖度为 10%、40%、70%时分别减少了 37.16%、50.34%、68.96%;风蚀速率随覆盖度及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保护性耕作可以显着降低细颗粒物的排放。风蚀物组成以悬移质(PM100)为主,平均占80%以上。不同留茬或覆盖措施能显着减少PM2.5达67.7%-85.7%和77.1%-88.3%,PM2.5排放速率随着留茬高度及覆盖度增加而降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的减排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1)直立残茬削弱了近地表气流,降低了近地表风速,在距地表10 cm处削弱作用最强,平均达22.7%。2)地表残茬能有效捕集跃起的土壤颗粒,增加了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临界摩擦速度。3)保护性耕作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的抗蚀性。农田保护性耕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蚀及细颗粒物排放,是改善北京地区空去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抵抗风蚀,建议北京地区农田地表覆盖度至少为77%,留茬高度至少为41 cm。
孙乐乐[5](2019)在《北京地区农田土壤风蚀扬尘防治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耕作技术简单粗放,农田无植被覆盖,地表裸露,再加上春冬季大风的影响,农田土壤风蚀扬尘非常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北京延庆地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外业调查和室内风洞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对比分析了覆盖、留茬和留茬+覆盖三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效益。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为,相较于传统耕地,留茬+覆盖、覆盖、留茬三种措施下表层土壤水分增长率分别为28.7%、25.1%和8.3%;表层土壤硬度大小规律为留茬>留茬+覆盖>覆盖>传统耕地;各措施下粒径体积含量均表现为粉粒占比最大,均达到49%以上,传统耕地易发生风蚀的土壤颗粒含量为96.68%,占比最大。(2)风蚀速率与风速之间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12m/s是风蚀强度急剧增加的转折点;当风速为4m/s且覆盖度大于40%,或者当风速为8m/s且覆盖度大于60%时,风蚀速率极其微小(小于0.83 g·m-2.min-1)。风蚀强度会随着覆盖度的增加呈现负指数关系减小,当覆盖度达到60%,土壤的抗风蚀效率基本达到最大(大于78%)。风蚀速率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表现为二次多项式减小,当留茬密度大于14cm×43.2cm,茬高大于36cm时,防风蚀效应最好,风蚀速率小于1.49g·m-2·min-1。留茬+覆盖组合措施的防风蚀效应大于单一措施,当风速小于12m/s,且覆盖度大于40%,茬高大于21.6cm时,风蚀速率小于1.5 g·m-2min-1。(3)扬尘排放量与风速之间为指数函数关系,与覆盖度之间为负指数函数关系;覆盖度大于60%时,扬尘排放量基本达到了最小值,而且此时扬尘在风蚀物中的占比最大为11.01%;当风速达到16m/s时,扬尘在风蚀物中的占比基本最小为3.73%,随着风速的进一步增大,扬尘在风蚀物中的占比趋于平稳。
毛丽[6](2019)在《毛乌素沙地不同地类土壤粒度与有机质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土壤风蚀严重,是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的重点地区之一,与土壤风蚀相关的研究(譬如风蚀影响因素、风蚀-风积的地质地貌过程、风沙流结构特征、风蚀等级划分、风蚀程度评价、风蚀防控技术等)始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土壤粒度和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其组分特征及含量变化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同时也是风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两个因素。因此,研究土壤的粒度、有机质对土壤风蚀和土壤质量评价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对毛乌素沙地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选择沙地东南缘和腹地之东北的留茬地、翻耕地、草地及半固定沙丘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采集土壤表层(0-5cm)和亚表层(5-10cm)实验样品,在室内测试土壤的粒度组分和有机质含量,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表层粒度和有机质含量变化,探讨粒度与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并基于粒度组分、有机质含量计算了不同地类的土壤可蚀性K值,为毛乌素沙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及其防治土壤风蚀沙化提供基础数据。主要获得以下四点认识:(1)研究区4种地类土壤粒度特征存在显着差异。留茬地、翻耕地、草地的优势粒级为粉粒(0.002-0.05mm),表层(0-5cm)土壤粉粒含量分别为草地(61.06%)>留茬地(53.09%)>翻耕地(48.28%);亚表层(5-10cm)为草地(61.25%)>翻耕地(49.43%)>留茬地(48.42%);半固定沙丘地的优势粒级为细砂(0.1-0.25mm),表层含量52.69%,亚表层含量54.53%。(2)研究区4种地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明显。土壤表层(0-5cm)有机质含量表现为草地(18.75g·kg-1)>翻耕地(12.53g·kg-1)>留茬地(11.25g·kg-1)>半固定沙丘地(8.13g·kg-1),亚表层(5-10cm)有机质含量表现为草地(13.36g·kg-1)>留茬地(13.05g·kg-1)>翻耕地(12.67g·kg-1)>半固定沙丘地(7.73g·kg-1)。(3)研究区4种地类的土壤可蚀性K值也存在明显差异。土壤表层(0-5㎝)表现出半固定沙丘地(0.09)<翻耕地(0.26)<留茬地(0.28)<草地(0.30)的分布规律;亚表层(5-10㎝)表现为半固定沙丘地最小,草地最大,留茬地与翻耕地介于两者之间。(4)研究区4种地类土壤粒度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表现为留茬地、半固定沙丘地的有机质与粉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性,翻耕地有机质含量与中砂、细砂呈正相关性,反映了翻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不稳定性且易受其他因素影响。
吴晓光[7](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李广芬[8](2013)在《阜新风沙区花生地防风蚀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阜新地区花生地防风蚀的研究,在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镇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老河土乡设置试验区,对裸露的花生地实施不同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防治土壤风蚀的预期效果。对试验区分别实施三种措施:①进行不同强度的镇压,测定镇压强度对风蚀的影响程度;②种植模式和带状秸秆留田,一共是四种方式,分析四种模式对花生地的防风蚀效果;③在播种后裸露的花生地上喷施液态地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花生地在实施不同措施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两种镇压强度与未实施镇压的花生地相比较,对花生地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是显着的,但是这两种强度之间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是不显着的。不同镇压强度之间的土壤风蚀量随镇压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镇压这种方式对松散花生地具有防风蚀作用,可以减少风蚀量;种植模式和带状留茬对花生地土壤含水量也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含水量变化趋势是:玉米带状留茬>谷子带状留茬>扁杏林带花生地>松杨林带花生地。土壤风蚀量也存在显着性差异,带状留茬的土壤风蚀量最少。另外,地表粗糙度也是衡量风蚀防护效益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地表粗糙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控制土壤风蚀,还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四种种植模式的地表粗糙度也存在显着性差异,四种体系地表粗糙度的变化趋势是:玉米秸秆带状留田>谷子秸秆带状留田>扁杏林带>松杨林带;播种后的花生地地表喷施不同类型液态地膜,在不同程度上也减少了风蚀,液态地膜既可以使裸露松散的土壤保持水分的流失又能固定土壤,使无覆盖的地表减弱被大风的吹蚀。
赵沛义[9](2009)在《作物残茬生物篱防治农田土壤风蚀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以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旱作农田严重风蚀沙化问题及野外土壤风蚀缺乏定量监测方法的现状,在典型栗钙土风沙区武川县选择草谷子、莜麦、油菜等作物茬口,安排不同宽度和残茬高度的残茬带与裸露带间作试验,采用野外观测、室内风洞模拟和野外移动式风洞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表土风蚀量定量测定装置,对研究区的风蚀模数和风蚀(积)量进行监测,统计分析带状间作宽度、残茬高度与风蚀量的相关关系,对作物残茬与秋翻裸地等宽间作的适宜宽度和留茬高度等技术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并深入研究了葵秆生物篱与作物残茬组合对农田土壤风蚀量的影响,分析总结了作物残茬生物篱防治农田土壤风蚀的影响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遵循差减法原理,总结提出了野外土壤风蚀定量监测方法——风蚀圈法,克服了目前野外风蚀观测法的局限性,实现了风沙区风蚀季节土壤风蚀量的定量连续监测。2.通过室内与野外移动式风洞的多因素风蚀模拟实验,明确了在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气候与土壤条件下,风蚀模数及起动风速与土壤物理性砂粒含量、土壤含水率及风速等因素的数量关系。实验表明当土壤含水量高于7%时,任何土壤都不会产生沙尘暴。风速低于9m/s,风蚀物空间分布符合指数曲线变化规律,大于9m/s后,符合幂函数曲线变化规律。沙粒起动风速与含水量呈线性相关,土壤含水量越大,临界起动风速越大,并将土壤临界起动风速和物理性砂粒含量与土壤含水量进行了二元回归。将物理性砂粒含量、土壤含水量和吹蚀风速对风蚀模数的影响进行了三元非线性回归尝试。3.风洞结果表明不同残茬处理土壤风蚀模数都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大,二者符合指数曲线变化规律。在一定风速吹蚀下,土壤风蚀模数随带宽的增加而减小,风蚀模数与带宽符合幂函数曲线变化规律。耕翻及不留茬是产生风蚀的主要因素,认为带状留茬间作模式土壤风蚀量的高低与有无留茬有关,与留茬高度无明显关系。土壤风蚀模数与残茬高度以线性关系拟合较好,残茬高度增加,土壤风蚀模数降低。对莜麦和油菜残茬土壤风蚀模数随带宽、茬高和吹蚀风速的变化进行了二元回归,可以以此估算不同带宽、茬高、风速下的风蚀模数。4.通过风洞实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作物、带宽和茬高的间作留茬及生物篱减轻风蚀效果及分布规律,为确定不同形式旱作农田防风蚀措施的技术参数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带状留茬间作与生物篱网相结合,能够有效减轻旱作农田的土壤风蚀沙化,进一步丰富了农牧交错带防沙型旱作农业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李永平[10](2009)在《黄土高原不同防护类型农田土壤风蚀防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风蚀荒漠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风沙运动所引起的土壤风蚀是沙质荒漠化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以黄土高原土壤风蚀区农田耕地、防护林地和退耕还林还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点试验、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PC-3型多通道可移动式自动气象站和梯度沙尘集沙器对不同植被模式的农田进行观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区大风和沙尘暴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该区近半个世纪的气象资料,分析土壤风蚀发生发展的趋势,确立引起风蚀发生的大风日数和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土壤风蚀防控措施的设计和布置提供理论依据。(2)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风蚀防控的研究:按田间作物生长季节情况分作物生长季节防控和农田休闲季节防控两部分内容。在作物生长季节,播种前后和作物生长初期是风蚀发生的高发期,采用不同耕作措施来改变下垫面状况,增加地表粗糙度和覆盖度,提高土壤表层湿度,增强土壤颗粒之间的凝聚力,提升临界摩阻速度来防治风蚀的发生,同时考察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性状。在农田休闲季节,通过对不同覆盖措施和留茬高度的比较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近地表风况和风蚀物运移的影响,开展防风阻沙作用的研究。(3)防护林带(网)对农田防风效应的研究:以不同农田防护林(网)对降低旷野风速为研究对象,对干旱、半干旱土壤风蚀区的林带结构和防风效应进行调查研究,定量分析疏透度、透风系数、林带宽度、树高以及林带走向等因子对风速运动变化的效应。(4)退耕地人工林草植被对土壤风蚀防控效应的研究:在相同天气、相同立地条件下对不同类型人工植被的小气候、土壤质地和水分、覆盖度、地表粗糙度和风蚀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下垫面风场中覆盖度、粗糙度、风速、沙尘量以及风力衰减等问题。通过对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风发生的次数90年代以前呈逐年上升趋势,之后便开始回落,而沙尘暴发生的频次逐年增加,发生强度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从发生的季节来看,春季是大风和沙尘暴的主要发生时段,而陕西省北部在夏季也有零星的发生。(2)不同耕作措施均能有效地减少大风引起的沙尘颗粒运动,起垄覆膜膜侧种植模式的风蚀量与常规耕作相比降低了28.32%,产量较常规耕作提高了27.28%;覆盖措施可使旷野风速降低,玉米秸秆覆盖B试验的风速较裸耕地50cm处降低了30.69%~31.36%;留茬可以明显减少土壤风蚀量,比常规翻耕减少57.38%,比不留茬减少47.58%, 40cm留茬处理是最佳的留茬高度。(3)稀疏结构林带防风效应最高可达34.27%,平均为32.69%,且林冠层和林干层疏透度存在差异时防风效应较好;窄林带(林带宽度≤5H)比宽林带(林带宽度>5H)防风效果好;随着林带高度的增加防风效应增强;随着风向和林带夹角正弦值的增加风速降低30%的有效防护距离增大;当气流进入林网区域后,前4条林带呈减弱趋势,减幅最大的是第1条林带,经过第4条林带后风速开始恢复。(4)不同人工植被模式能够增加地表覆盖度,降低近地表风速,有效降低风沙流的搬运能力。混交林为最佳植被模式,其覆盖度有叶期达到了75%以上,无叶期也达到30%以上,而且混交林根系与土壤进行穿插、缠绕和固结,增强土壤抗蚀能力,并消弱风力作用,减少风蚀发生的可能。总之,起垄、覆盖和覆膜等保护性措施、防护林、退耕地不同人工植被可以防控土壤风蚀的发生,同时作物生长状况和产量性状将直接影响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在黄土高原土壤风蚀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地质状况等因素背景下研究防蚀和增产机制,具有创新性。这些对改善该区生态环境和作物生产条件以及对促进保护性耕作的推广与发展、防护林的结构配置与营造技术、退耕还林模式选择等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二、我国农田土壤风蚀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农田土壤风蚀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添加粉碎玉米秸秆对风沙区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风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保护性耕作技术 |
1.2.2 机械措施防治技术 |
1.2.3 生物措施防治技术 |
1.2.4 化学措施防治技术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地貌类型 |
2.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
2.1.3 土壤状况 |
2.1.4 植被状况 |
2.1.5 秸秆资源 |
2.2 试验区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2.2 水分蒸发的测定 |
3.2.3 风蚀量的测定 |
3.2.4 风蚀深度的测定 |
3.2.5 近地表输沙的采集 |
3.2.6 土壤含水量与容重的测定 |
3.3 数据处理分析 |
4 粉碎玉米秸秆还田对耕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
4.1 粉碎玉米秸秆对土壤吸水量的影响 |
4.1.1 秸秆用量对土壤吸水量的影响 |
4.1.2 秸秆粒径对土壤吸水量的影响 |
4.2 粉碎玉米秸秆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4.2.1 秸秆用量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4.2.2 秸秆粒径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4.3 粉碎玉米秸秆对土壤保水效果的影响 |
4.3.1 秸秆用量对土壤保水效果的影响 |
4.3.2 秸秆粒径对土壤保水效果的影响 |
4.4 粉碎玉米秸秆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4.1 秸秆用量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4.2 秸秆粒径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5 粉碎玉米秸秆对耕地土壤风蚀的影响 |
5.1 粉碎玉米秸秆对风蚀规律的影响 |
5.1.1 秸秆用量对风蚀规律的影响 |
5.1.2 秸秆粒径对风蚀规律的影响 |
5.2 粉碎玉米秸秆抑制风蚀大田应用效果 |
5.2.1 粉碎玉米秸秆对风蚀量的影响 |
5.2.2 粉碎玉米秸秆对风蚀深度的影响 |
5.2.3 粉碎玉米秸秆对输沙量的影响 |
5.3 土壤风蚀与风蚀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3.1 土壤特性基本情况 |
5.3.2 影响土壤风蚀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3.3 影响土壤风蚀元素因子筛选 |
6 粉碎玉米秸秆应用技术铺设方式的选择 |
6.1 铺设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6.2 粉碎玉米秸秆铺设方式对风蚀深度的影响 |
6.3 粉碎玉米秸秆铺设方式对输沙量的影响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沙地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土壤风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风蚀研究进展 |
1.2.2 耕地土壤风蚀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气候 |
2.1.3 植被与土壤 |
2.1.4 地形地貌 |
2.1.5 水资源 |
2.2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基本概况 |
2.2.1 指针式喷灌机情况 |
2.2.2 田间管理 |
2.2.3 植被情况 |
2.2.4 试验期间风力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图 |
3.3 研究方法 |
3.3.1 试验小区划分 |
3.3.2 土壤取样及测定方法 |
3.3.3 风速风向的测定 |
3.3.4 输沙量的测定 |
3.3.5 地表微地形测定 |
3.3.6 风蚀深度测定 |
3.4 计算公式 |
3.5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面源风蚀特征 |
4.1.1 耕地的输沙通量情况 |
4.1.2 耕地的风蚀量特征 |
4.2 不同长度路径沙物质运移规律 |
4.2.1 蠕移颗粒随弦长路径变化规律 |
4.2.2 侵蚀强度随弦长路径的变化规律 |
4.2.3 不同路径下输沙通量差异规律 |
4.3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地貌演变及风蚀变化特征 |
4.3.1 耕地微地形演变规律 |
4.3.2 耕地表层土壤粒度变化特征 |
4.3.3 近地表风沙流变化特征 |
5 讨论和结论 |
5.1 讨论 |
5.1.1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面源风蚀特征 |
5.1.2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内部蠕移颗粒物质运移差异 |
5.1.3 微地形变化对风沙运移的影响 |
5.1.4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地表土壤粗化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冀北山地接坝区农田保护性耕作布设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保护性耕作研究 |
1.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冀北山地接坝区自然地理特征 |
2.2 实验区自然地理特征 |
2.3 实验区耕作现状 |
3 研究方法 |
3.1 实验设计 |
3.2 实验方法与统计分析 |
3.2.1 野外实地调查 |
3.2.2 基于田间实验的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
3.2.3 基于田间实验的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
4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1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4.2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3 保护性措施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
4.3.1 风季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机械组成 |
4.3.2 风季后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机械组成 |
4.3.3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机械组成变化的影响 |
4.4 保护性措施对土壤粒度参数的影响 |
4.4.1 风季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粒度参数特征 |
4.4.2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粒度参数特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5.2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5.3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5.4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土壤风蚀扬尘研究进展 |
1.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进展 |
1.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影响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野外监测实验 |
2.2.2 风洞模拟实验 |
2.3 地表调查及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2.4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防治效果研究 |
4.1 覆盖措施对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效果 |
4.1.1 不同覆盖度残茬对土壤风蚀速率的影响 |
4.1.2 不同覆盖度下风蚀物排放特征 |
4.1.3 覆盖措施下的风沙流结构特征 |
4.2 留茬措施对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效果 |
4.2.1 不同高度直立残茬对土壤风蚀速率的影响 |
4.2.2 不同直立残茬高度下风蚀物排放特征 |
4.2.3 留茬措施下的风沙流结构特征 |
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风蚀速率的影响 |
4.4 保护性耕作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防治机制研究 |
5.1 保护性耕作对地表风速廓线的影响 |
5.2 保护性耕作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临界摩擦速度的影响 |
5.3 不同风蚀因子对土壤风蚀速率影响的PLSR回归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北京地区农田土壤风蚀扬尘防治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壤风蚀研究进展 |
1.3.2 土壤扬尘研究概况 |
1.3.3 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进展 |
1.3.4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水文 |
2.3 地质地貌 |
2.4 土壤植被 |
2.5 风蚀扬尘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3.1.1 研究目标 |
3.1.2 研究内容 |
3.2 实验设计 |
3.2.1 外业实验设计 |
3.2.2 风洞实验设计 |
3.3 研究方法 |
3.3.1 外业研究方法 |
3.3.2 风洞研究方法 |
3.4 技术路线图 |
4 不同耕作措施下的土壤特性分析 |
4.1 表层土壤含水量特征分析 |
4.2 土壤硬度特征分析 |
4.3 表层土壤物理机械组成分析 |
4.4 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特征分析 |
4.5 小结 |
5 秸秆覆盖措施的防风蚀效应 |
5.1 不同覆盖措施对风蚀速率的影响 |
5.1.1 不同风速条件对风蚀速率的影响 |
5.1.2 不同覆盖度对风蚀速率的影响 |
5.2 不同覆盖措施下地表粗糙度的差异 |
5.3 不同覆盖措施下摩阻速度的差异 |
5.4 小结 |
6 直立残茬措施的防风蚀效应 |
6.1 不同残茬高度对风蚀速率的影响 |
6.2 不同残茬高度下地表粗糙度的差异 |
6.3 不同残茬高度下摩阻风速的差异 |
6.4 小结 |
7 覆盖与留茬组合措施的防风蚀效应 |
7.1 覆盖与留茬组合措施对风蚀速率的影响 |
7.2 覆盖与留茬组合措施对地表粗糙度的影响 |
7.3 覆盖与留茬组合措施对摩阻风速的影响 |
7.4 小结 |
8 覆盖措施下农田土壤扬尘排放特征研究 |
8.1 不同风速对土壤扬尘排放量的影响 |
8.2 不同覆盖度对土壤扬尘排放的影响 |
8.3 不同条件下扬尘在风蚀物中的比例 |
8.4 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毛乌素沙地不同地类土壤粒度与有机质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风蚀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土壤风蚀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与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选择 |
2.2.2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第三章 不同地类土壤粒度特征 |
3.1 土壤粒度组分特征 |
3.2 土壤粒度参数特征 |
3.3 土壤粒度曲线特征 |
3.3.1 土壤粒度分布曲线特征 |
3.3.2 土壤粒度累积频率曲线特征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地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
4.1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
4.2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地类土壤的可蚀性 |
5.1 不同地类土壤可蚀性 |
5.2 土壤可蚀性K值与土壤粒度、有机质的相关性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壤粒度与有机质的相关性 |
6.1 土壤粒度组分与有机质的相关性 |
6.2 土壤粒度参数与有机质的相关性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初步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关键科学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点 |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
2.2 研究样点选取 |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4 分析方法 |
2.4.1 趋势分析方法 |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
2.4.5 相关分析方法 |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
2.4.7 残差分析方法 |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
3.2.2 土壤样品处理 |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
6.1 气候因素分析 |
6.1.1 风速分析 |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
6.2 综合植被分析 |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
8.2 讨论 |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阜新风沙区花生地防风蚀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花生地防风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壤风蚀应用技术 |
1.3.2 国内土壤防风蚀研究进展 |
1.3.3 国外土壤防风蚀研究进展 |
1.4 土壤防风蚀防治的原理与途径 |
2 花生地防风蚀的试验区选择与概况 |
2.1 花生地防风蚀试验区的选择 |
2.2 彰武研究区概况 |
2.3 阜蒙县研究区概况 |
3 花生地防风蚀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花生地防风蚀主要研究内容 |
3.1.1 物理措施防风蚀 |
3.1.2 生物措施防风蚀 |
3.1.3 化学措施防风蚀 |
3.2 花生地防风蚀试验研究方法 |
3.2.1 主要风蚀测定仪器—沙尘采集仪测试方法 |
3.2.2 常规测试仪器及用法 |
3.2.3 试验主要测试内容及方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3.4 研究区风变化状况统计 |
4 物理措施(镇压)对花生地防风蚀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地表土壤物理机械组成变化特征 |
4.2.2 地表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4.2.3 地表土壤风蚀量变化特征 |
4.2.4 地表粗糙度变化特征 |
5 生物措施对花生地防风蚀的影响效果 |
5.1 研究思路 |
5.2 生物措施防风蚀的主要类型 |
5.2.1 农田防护林 |
5.2.2 保护性耕作 |
5.2.3 覆盖植物 |
5.2.4 带状耕作,轮流留茬 |
5.3 种植模式对花生地防风蚀效果试验设计 |
5.4 种植模式防风蚀效果分析 |
5.4.1 土壤机械组成变化特征 |
5.4.2 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
5.4.3 地表粗糙度变化特征 |
5.4.4 土壤风蚀量变化特征 |
6 化学措施(喷施液态地膜)对花生地防风蚀的影响 |
6.1 试验设计 |
6.2 液态地膜使用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地表土壤颗粒组成变化特征 |
6.3.2 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
6.3.3 地表土壤风蚀量变化特征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作物残茬生物篱防治农田土壤风蚀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以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项目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全球及我国荒漠化概况 |
1.2.1 全球荒漠化概况 |
1.2.2 我国荒漠化概况 |
1.3 风蚀荒漠化的概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风蚀的概念及其危害 |
1.3.2 风蚀荒漠化的现状 |
1.3.3 国内外土壤风蚀研究概况 |
1.4 土壤风蚀量评估的主要方法与手段 |
1.4.1 野外观测 |
1.4.2 室内风蚀模拟评估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基本概况 |
2.2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自然条件 |
2.2.1 气候条件 |
2.2.2 地貌和土壤条件 |
2.2.3 植被状况 |
2.2.4 水资源状况 |
2.2.5 生态环境评价 |
2.3 武川县概况 |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4.1 研究目标 |
2.4.2 研究方法 |
2.4.3 研究内容 |
2.4.4 技术路线 |
2.4.5 实验设备 |
2.4.6 测定指标 |
2.4.7 数据处理方法 |
3 野外土壤风蚀定量观测方法的提出 |
3.1 风蚀圈的制作与应用 |
3.1.1 风蚀圈的制作目的 |
3.1.2 风蚀圈的结构与制作方法 |
3.2 风蚀圈的测定原理 |
3.3 风蚀圈及圈内土壤具体放置步骤 |
3.4 小结 |
4 土壤湿度及粒级对风蚀模数的影响研究 |
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4.2 土壤样品基本情况 |
4.3 不同土壤的风蚀模数测定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风速风蚀物收集量空间动态变化 |
4.3.2 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的临界起动风速变化 |
4.3.3 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风蚀模数变化 |
4.3.4 不同条件下土壤风蚀模数的三元回归 |
4.3.5 阴山北麓诱发沙尘暴的潜在性分析 |
4.4 小结 |
5 作物残茬高度及宽度对间作农田土壤风蚀量的影响 |
5.1 研究内容和试验方案选择 |
5.2 带状留茬间作宽度与风蚀模数的相关性研究 |
5.2.1 作物残茬带消减间作裸露带风速的效果 |
5.2.2 不同风速吹蚀下风蚀物空间分布特征 |
5.2.3 残茬保护下降低土壤风蚀模数的效果 |
5.2.4 残茬带宽度变化对土壤风蚀模数的影响 |
5.3 残茬高度对风蚀模数的影响 |
5.3.1 残茬高度变化对风速的消减作用 |
5.3.2 残茬高度对土壤风速模数的影响 |
5.4 莜麦残茬与秋翻裸地不同带宽大田验证试验 |
5.4.1 不同带宽处理莜麦茬及秋翻裸地中风积规律 |
5.4.2 不同带宽处理土壤风蚀规律 |
5.5 小结 |
6 生物篱与作物带状留茬间作耦合系统对减轻土壤风蚀的作用 |
6.1 油葵秆生物篱降低风速的作用 |
6.2 不同留茬地块在生物篱作用下的风速变化分析 |
6.3 不同留茬地块在生物篱作用下的风蚀量变化分析 |
6.4 油葵秆生物篱降低土壤风蚀量的风洞测试 |
6.5 小结 |
7 作物残茬及带状留茬间作的防蚀增产机理分析 |
7.1 作物残茬的降低风速作用 |
7.1.1 增加地表下垫面粗糙度 |
7.1.2 作物残茬可以降低近地面风速 |
7.2 作物残茬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含量 |
7.2.1 作物残茬可以聚集降雪 |
7.2.2 留茬地的增墒效果 |
7.2.3 作物残茬可以降低表土水分蒸发 |
7.3 作物残茬缓减土壤质地退化 |
7.4 留茬间作可以增加土壤团聚体 |
7.5 留茬间作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
7.6 作物残茬可以增加地表覆盖度 |
7.7 留茬间作可以减少土壤风蚀量 |
7.8 带状间作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
7.9 带状间作可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
7.10 带状间作在作物生育期具有保水作用 |
7.11 带状间作可以增加边行优势 |
7.12 带状间作可以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
7.13 带状间作可以促进作物增产 |
7.14 小结 |
8 结果与讨论 |
8.1 主要结果 |
8.2 讨论 |
8.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10)黄土高原不同防护类型农田土壤风蚀防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土壤风蚀防控的研究概况 |
1.3.1 土壤风蚀的研究概况 |
1.3.2 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
1.3.3 农田防护林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
1.3.4 退耕还林还草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
1.4 农田土壤风蚀防控的机理研究 |
1.4.1 土壤风蚀的发生过程、影响因素及其防控措施 |
1.4.2 土壤风蚀防控机理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植被特征 |
2.1.5 土壤特征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及教育 |
2.2.2 工业 |
2.2.3 农业 |
2.3 试验设计 |
2.3.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防控效应研究的试验设计 |
2.3.2 农田防护林地防风效应研究的试验设计 |
2.3.3 退耕地不同人工植被模式对土壤风蚀防控效应研究的试验设计 |
2.4 主要指标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大风和沙尘暴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大风和沙尘暴发生发展变化 |
3.2 大风和沙尘暴发生的季节性特征 |
3.3 平均气温、降水量和大气相对湿度对大风和沙尘暴发生的影响 |
3.3.1 平均气温对大风和沙尘暴发生的影响 |
3.3.2 降水量对大风和沙尘暴发生的影响 |
3.3.3 相对湿度对大风和沙尘暴发生的影响 |
3.4 气温、降水量和大气相对湿度与大风和沙尘暴发生的耦合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风蚀防控的效应分析 |
4.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风蚀的防控效应 |
4.1.1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秸秆、地膜覆盖措施对土壤风蚀的防控效应 |
4.2.1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不同留茬高度对土壤风蚀的防控效应 |
4.3.1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防风固沙林地系统防风效应的分析 |
5.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测定项目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林带结构类型对防风效应的影响 |
5.2.2 林带宽度对防风效应的影响 |
5.2.3 林带高度对防风效应的影响 |
5.2.4 风向对林带防风效应的影响 |
5.2.5 单条林带防风效应综合作用机理分析 |
5.2.6 林网防风效应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人工林草植被对土壤风蚀防控的效应分析 |
6.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测定项目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植被模式小气候效应的比较 |
6.2.2 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水分和土壤质地的比较 |
6.2.3 不同植被模式植被覆盖度的比较 |
6.2.4 不同植被模式地表粗糙度的比较分析 |
6.2.5 不同植被模式土壤风蚀量的比较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本文特色 |
7.3 讨论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农田土壤风蚀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添加粉碎玉米秸秆对风沙区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风蚀的影响[D]. 杨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沙地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土壤风蚀特征研究[D]. 陈家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冀北山地接坝区农田保护性耕作布设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崔晓.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4]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作用研究[D]. 谢时茵.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北京地区农田土壤风蚀扬尘防治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试验研究[D]. 孙乐乐.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6]毛乌素沙地不同地类土壤粒度与有机质及其相关性研究[D]. 毛丽. 山西大学, 2019(01)
- [7]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阜新风沙区花生地防风蚀措施研究[D]. 李广芬.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07)
- [9]作物残茬生物篱防治农田土壤风蚀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以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为例[D]. 赵沛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10]黄土高原不同防护类型农田土壤风蚀防控效应研究[D]. 李永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