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国家科技园将进一步整合资源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国家科技园将进一步整合资源

一、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全国科技园将进一步整合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1](2020)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提出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创业教育组织在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外力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但组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是造成其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功能缺位致使组织目标模糊和零散,进一步导致组织行为低效和泛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与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在异质性视阈下,探讨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场域中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问题是促进组织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基于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将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分解为功能实现方式和实现机理,文章整体遵循“客观功能(是什么?)—功能实现方式(怎么样?)—功能实现机理(为什么?)—功能实现路径(如何做?)”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本研究将组织功能定位于客观展现出来的实际结果,而非主观逻辑推导出来赋予组织的结果。据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典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具体运用三级编码、单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了“客观功能—社会实践(组织行为)—行为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实践也就是组织的行为方式,它决定和反映组织的客观功能,行为机理体现组织行为的内在规律和作用关系。因此,首先从调研的实证数据中提炼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最后,在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由于组织行动逻辑偏差和实践障碍导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分析得出,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呈现出“决策实施功能”、“中介融通功能”、“类型强化功能”和“文化聚散功能”四项客观功能。其中,决策实施和中介融通是显功能,即组织有意安排而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化和文化聚散是潜功能,即组织无意安排,由组织行动间接、内隐地产生的作用。创业教育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推动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专门性组织,除了设计、实施和服务于创业教育发展;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破解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推动专创融合发展;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行动,无形中强化与凸显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的特征;同时在行动中逐渐形成浓厚的高职创业文化氛围,并成为创业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实现上述四项功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主要采用“组织变革”、“融合策略选择”、“适应性联结”和“树立标志”的方式。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到组织自身改革和具体的行为实践,再到创业教育文化孕育与认同的历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实践行动体现出从外围实践到专创融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从局部试点到浸润体系的范围扩展、以及从具体实践到抽象升华的逻辑向度。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就是组织选择采用上述行为方式的原因,内在地体现了“资源赋能机理”、“规则调适机理”和“互动整合机理”。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始终处于“理性化”和“反思性监控”的过程中,组织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形成自身,并通过组织行动再生产出行动条件;再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意义、规范性要素和权利的交织与互动。具体而言,其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受到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驱动与引导。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典型的外部驱动型,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短期内广泛实践;与此同时,组织行动受到行政权利和专家权利的共同影响。其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受到合法性秩序和表意性符码的规约与调适作用。政策导向是组织行动及其自我调控的风向标;高职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是组织行动及其行动调控的助力器。其三,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互动整合过程中的适应性行为和特色化选择。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同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整合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联盟合作、互利共生等提升组织的适应性,而准确定位、组织竞争、文化认同等促进组织的特色化选择。基于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推演出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也就是说,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组织行动的驱动力应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组织应当找到自己的适切位置,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并培育组织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组织化”并非组织行动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目的或需求,对于创业教育组织来说,创业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职教育系统的过程,正是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彻底实现的过程,组织本身则处于“去组织化”过程中。然而反观现实,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内生动力不足、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模仿趋同现象、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等问题依然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理念先行—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多元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李英顺[2](2020)在《中韩创业生态环境比较研究 ——以中关村、板桥科技园及成都革新创新园为例》文中提出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全世界都在为创造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工作岗位而努力。中国在“新常态”的中速增长时代,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创造新增长动力及解决青年就业难问题,从2015年开始实行被称为“双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韩国也在电子,半导体等主力产业的衰退中迎来第四次产业革命时代,为了振兴新兴产业,正在致力于建设创业国家。本文着眼于中韩两国把营造创业生态系统作为目标,分析两国创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问题,并相互比较,提出改善创业生态系统的方案。在比较两国创业生态系统方面,试图通过案例比较和指标构建定量比较。本论文调查了被称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韩国硅谷的板桥谷、中国和韩国政府共同设立的成都革新创业园等三个事例。另外,为了构建两国间可比较的创业生态系统指标,对构成创业生态系统要素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并从市场、文化、金融、人才、政策、支持等六个领域选定了指标,对两国间的创业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创业生态案例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构成创业生态系统的创业市场、创业文化、创业金融、创业人才、创业政策和创业支持这6个要素之一,缺一不可,否则无法形成完整的创业生态体系。创业生态要发展壮大,需要六个要素相互配合与完善。另外,从两国创业生态系统的定性定量比较结果来看,中国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凭借丰富的资金和国内外优秀人才,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创业生态系统,但韩国正在效仿完备的创业法律,进行失败博览会和再创业支持。韩国为了建设创业国家,正在推进举办失败博览会等多种尝试,但有必要效仿中国优秀的创业人才政策、一贯的创业政策,创造创业政策的成果。

陈雄[3](2018)在《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问题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其核心是发展权之争,是国际事务的主导权之争和减排资源的分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展南南技术合作也是我国实施科技“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20多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技术援助与技术培训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丰富经验,也为进一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研讨会、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等方式,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探讨了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案例和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按地区、按类型需求的分析,发现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减缓领域和适应领域,总结出了这些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发展中国家重点技术需求大多以低成本、易掌握、易维护的成熟适用技术为主,并且这些需求与其优先发展事项如减贫、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紧密关联。(2)开展我国对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形成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可供转让的适用技术清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对农业、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进行了筛选,编制了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应用的《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3)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通过在农林业、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与环境和卫生健康等几方面合作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的合作机制、模式,以及相关战略措施。(4)提出了南南技术转移主要存在的障碍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西非农业科技园建设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点亮非洲行动方案(减缓领域)和非洲生态守护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等重点领域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南南科技合作方案建议,促进形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的整体机制、有效平台、优先领域和重点援助项目。

编辑部[4](2013)在《科技之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要闻点击]习近平:自力更生勇攀高峰2013年7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同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和科技人员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

吴倩[5](2013)在《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选择与功能定位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11计划”的提出,将“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之间协同创新赋予了历史使命,同时也让社会和学界开始关注大学在协同创新发挥的作用。大学科技园以大学为依托,作为联结大学、科研院所、产业界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是一种已有的协同创新平台。本文旨在研究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的机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大陆地区未来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将实证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英国、日本、法国、中国台湾五个境外国家及地区、三种类型、六个个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境外大学在不同类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和功能;接着依据文献分析法,研究中国大陆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科技园和大学互动情况;然后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对两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领导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度了解这两家大学科技园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与已有研究相结合,探究出中国大陆地区整体大学科技园和大学协同创新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最后通过重新构造大学科技园以及重新诠释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和功能,提出促进中国大陆地区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的对策。通过本研究,产生以下几个主要观点:(1)境外大学科技园分为“大学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三种主要类型,大学在这三种类的大学科技园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了不同的功能,其中“大学主导型”大学科技园和大学表现最优,其它两种类型皆存在问题。(2)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管理运作普遍采用“三级四层”组织结构,大学科技园分类与境外相同。(3)中国大陆地区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目前主要通过技术转移、学科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三条途径实现。(4)中国大陆地区大学和“政府主导型”大学科技园、“市场主导型”大学科技园之间协同创新问题出现得较多,主要集中在导向与定位、体制与机制、供给与需求、服务与文化方面。(5)为了促进协同创新在大学科技园中开展,大学科技园应被定位为“2011协同创新基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一同建立起“2011计划”协同创新体系;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科技园之间结盟,应形成“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联盟”;大学科技园内部重新规划,建立起“协同创新体”建设发展模式、“大学群”主导机制、“大学科技园管理运作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结构。(6)大学在未来大学科技园的不同阶段,担任不同的角色。在创办阶段担任“主办方”;在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扮演“助推者”;在衰退阶段或者在大学科技园遇到发展困境时作为“协调员”。(7)大学在未来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中除了发挥一些已有功能外,还应该鼓励大学学术创业,助力园内服务体系,以及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刘叶[6](2010)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文中提出这是一项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应对变化的环境而进行路径变革的案例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华中科技大学应对学术资本主义的特有策略以及解释为什么在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中是此种反应方式,进而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大学应对学术资本主义的主要反应方式。这不仅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和对中国大学特有发展方式的理解,而且为同类高校走出困境提供决策参考以及引领同类大学的发展。研究通过持续的面对面访谈、实地考察以及史料的整理与收集获得丰富的资料。研究借助于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访谈所获口述资料、校史、校报、档案资料、科技产业年鉴、会议文件、个人传记、教育统计年鉴等内部资料成功建立案例研究的理论假设和提出问题。通过进一步的校史描述与分析,研究证实了华中科技大学确为通过创业管理路径的选择建设一流大学的反应策略成功应对学术资本主义的新要求。继而通过理论归纳与构建,顺利建立源自于该案例的管理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沃里克大学为例佐证了该理论模型,继而推广之,延伸到一系列大学的解释范畴。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的案例研究以及双案例检验,本研究获得了一些有别于已有研究的新发现。首先,欧美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在新时期的变革经验告诉我们,变革是应对变化的唯一选择。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本来就是一部管理变革史。从管理学的视角透视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史,清楚发现,华中科技大学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面对社会转型及时变革的结果。就是因为在不同的转型期,华中科技大学及时通过传统管理向创新管理的变迁、进而由创新管理向创业管理的转型,使得华中科技大学由组创起步迅速走向学术积累,继而迅速迈入跨越发展期。其次,变革路径的选择依赖于传统文化与历史传统。唯有对文化传统的守望与超越方可适应性生存与发展。传统文化将会是变革路径抉择的永久制衡力量。最后,华中科技大学在新的时期勇敢迎接挑战,视问题为机遇,通过以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创业价值和创业文化这五个核心要素协同下的创业管理变革实现了创业转型。这所创业型大学的建立是一种通过管理变革的路径实现的,在其致力于转型的过程中,紧紧以抓住创业机会为核心,因为这是华中科技大学追求卓越的秘笈;以创造性整合创业资源为基础,因为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把握发展机遇的前提;始终根据开发机会为导向动态性组建创业团队,因为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实现卓越的组织保证;始终以创业价值为主导,因为这是华中科技大学追求卓越的内驱力;始终以形成创业文化为目的,因为这是华中科技大学保持卓越的精神共契。总体上,华中科技大学的转型折射出中国大学管理思维与行动方式由“有多少钱做多少事”的传统管理方式向“办多少事找多少钱”的创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变迁。华中科技大学的变革道路说明从创业管理变革的路径来建立创业型大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况且,双案例复制的结果也证实了高校创业管理理论模型的解释力。

梁云志[7](2010)在《孵化器商业模式创新:关于专业孵化器参与创业投资的研究》文中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运行的商业逻辑。企业能够获利、能够生存与持续发展都源于它的商业模式。因此孵化器能够为创业中的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服务,首先是以形成自身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为条件的。本文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孵化器,意在剖析其作为一个企业应该如何获取持续运营现金流,如何实现持续经营,从而实现可持续地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服务。本文在国内外学者所定义的商业模式概念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孵化器自身运营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孵化器商业模式的五要素分析框架,并从理论、实证和多案例角度多方面论证了存在可持续发展孵化器的商业模式。最后通过综合分析指出建立创业投资与专业孵化服务相结合的孵化器,即资本型专业孵化器,并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将是孵化器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本文的主要框架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包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特别是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指出国内孵化器正在努力创新寻求适合的商业模式,同时初步探讨了建立资本型孵化器商业模式的迫切性及必要性,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方向。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综述国内外对孵化器、商业模式、创业投资、生态系统和DEA分析方法的研究,同时运用国际比较法分析了美国、以色列和芬兰孵化器商业模式的演变。第三章,研究设计与方法论。提出本文的研究设想、孵化器商业模式分析框架、DEA孵化器商业模式经营效率评估模型和进行多案例研究设计。第四章,孵化器商业模式理论分析框架。详细论证了孵化器商业模式框架的组成和内涵,孵化器商业模式的分类及其商业模型,各类型孵化器商业模式的相互转化。第五章,实证研究一:孵化器商业模式绩效评估。评价2007年全国592家孵化器的经营效率,论证孵化器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为专业孵化器参与创业投资。进一步运用孵化器商业模式框架和统计方法对上海30个孵化器绩效进行实证分析,论证命题。第六章,实证研究二:成功的孵化器商业模式多案例研究。通过对上海五个典型孵化器商业模式的对比分析,指出现阶段孵化器的商业模式存在多样性,同时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孵化器的商业模式特征,进一步论证了资本型专业孵化器的相对优势。第七章,创新生态系统——资本型专业孵化器的构建。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孵化器的创业孵化机制,指出我国可行的资本型专业孵化器是建立天使孵化器,并设计了以投资回报和增值孵化服务收入为主的天使孵化器的商业模式。第八章,结论及展望。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归结为:1、把孵化器看作一个为科技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智力型服务的企业,用商业模式理论研究了孵化器的运营逻辑。2、提出了孵化器商业模式五要素分析框架,即要素一:定位,解决孵化器为谁服务的问题;要素二:价值主张,孵化器是干什么的;要素三:价值链,孵化器价值如何产生和配置:要素四:动态能力,孵化器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要素五:收支平衡模型,孵化器实现收入和支出的平衡,保证持续经营。3、孵化器商业模式有着从简单模式向价值链陷井模式、专一模式和资本型模式演变的规律,资本型专业孵化器能够有效地规模化培育创业企业并形成创新生态系统。4、孵化器的网络关系构成了一个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这一系统有助于全面系统地分析孵化器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从理论上给出了孵化器创新生态系统——天使孵化器的商业模式。

吴莹[8](2010)在《中国科技金融的体系构建与政策选择 ——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发生重大的战略转变,将从资源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逐步向资源集约化的增长方式过渡,而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包括了科技创新的活跃、科技成果的产生、转化和产业化,所有的过程要求金融体系强有力的支撑。世界范围内的实践表明,科技与金融合作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良好的金融安排和金融服务,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科技金融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技金融体系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及金融中介等各种金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了若干个子系统。建立在静态基础上的传统经济学不适用于讨论科技金融体系的历史演化及发展规律。因此,本文引入了演化经济学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充分探讨科技金融体系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试图找到科技金融体系发展的趋势,为科技金融体系的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同时,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背景下,结合东湖高新区目前科技金融体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东湖高新区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演化经济学在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形成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阐述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历史轨迹,回顾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引入演化经济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经济逻辑。第四章以科技开发贷款的发展历程为典型化事实,运用演化经济学中采纳与扩散的方法,对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第五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未来趋势。第六章就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战略构想与政策安排。第七章则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在其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杨思帆[9](2010)在《当代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研究》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的联结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显着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强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以促进其高等教育、高技术产业及国家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在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发展迅猛,成绩显着,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而在印度崛起的过程中,高校作出了卓越贡献,特别表现在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上。作为同处亚洲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与印度在国情上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鉴于此,本论文对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因此对我国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提出了参考性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点”,主要研究目标是在厘清高校与高技术产业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主要路径,探究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得以形成的条件,分析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成效与不足,并力求全面地总结当代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经验,以为我国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为此,本论文运用三重螺旋模型和人力资本理论,采用文献法、比较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对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路径、条件、成效、问题及经验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共由七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立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是高等教育发展一个显着趋势。从纵向角度看,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横向角度看,世界各国在知识经济时代都非常强调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印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也逐渐注重了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第二章,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路径与管理。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路径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间接路径与直接路径。其中,间接路径是指高校与高技术产业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而发生的联系,即通过高校培养和高技术企业雇用的人才而发生的联结。直接路径包括高校与产业界的教育合作、研发合作、服务与捐赠等。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管理涉及多个机构与部门,主要包括相关政府部门和一些协调性组织。第三章,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条件。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及措施进行鼓励与引导是联结的基本条件,高校与高技术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变革是联结的必要条件,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与刺激是联结的外驱动力,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联结的环境保障,各种行业性组织所起的中介与促进作用是联结的重要纽带,而印度社会的文化与传统则是联结的隐性力量。第四章,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成效与问题。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成效包括对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以及为印度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问题,总体上看是这些联结以劳动力市场为主,联结程度还比较薄弱,而且各方面的联结表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第五章,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经验与启示。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经验包括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注重政府职能的转变、充分利用各种外力及注重人才培养的层次性等方面。借鉴印度的经验与教训,我国需要注意完善高校与高技术产业间的联结机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注重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充分利用私人资金,注重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与认证工作,创设良好的人才培养与配置机制。“结语”部分,强调了中国与印度教育比较、研究、交流及借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总结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本研究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陈弘[10](2009)在《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中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实现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提升我国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是当前我国中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药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是二十一世纪中药产业的发展方向。论文综合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模型的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支撑体系,以及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等。加强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研究,对促进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升我国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1、提高现代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途径选择。论文从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中药产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指出新形势下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培育与提升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详细论述现阶段我国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对产业集群、中药产业与中药现代化以及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我国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意义;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产业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等理论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模型,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建立逻辑分析框架。3、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方式与过程以及形成的内在动力等;根据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原因,并通过对我国中药产业集群产生、成长的演化过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我国中药产业集群的主要形成模式;根据产业组织结构的特点,从宏观角度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几种主要组织形式及其特征。4、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内部运行机制的建立。根据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具体特点,设计并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和基础运行平台:综合考虑信息流、物流、人力资源流等诸多方面因素,构建一套高效、敏捷、完整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运行模式;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合作、技术学习与交流等内部机制,改善企业间协作与竞争行为,促进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提高集群竞争力。5、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体系。健全的外部支持体系是提高并发挥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率、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以“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为依据,研究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支持体系,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政府支持体系。6、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本发展模式;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并详细分析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以生命周期为切入点,研究选择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各阶段最适宜的发展模式。界定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理论依据及目标定位;以“竞争力模型”为框架,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资源整合战略、营销整合战略、创新整合战略、产业整合战略等方面研究选择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模型;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机制。7、案例研究。运用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深入剖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雏形,总结其成功经验,探寻其发展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对于促进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对策与措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有关结论。关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需要结合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实际特点,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论文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初步构建了一套规范的、操作性强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逻辑分析框架,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提升其竞争力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二、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全国科技园将进一步整合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全国科技园将进一步整合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外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迅速兴起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定位不清与行动低效
        三、异质性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创业教育
        二、创业教育组织
        三、功能及功能实现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一、研究目的
        二、案例研究方法
    第二节 分析框架设计与构建
        一、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分析范式
        二、结构化理论之结构二重性原理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
        三、数据分析与流程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
    第一节 数据情况与编码过程
        一、数据概述
        二、三级编码过程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阐释
        一、决策实施功能:专人专事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
        二、中介融通功能:打破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间的壁垒
        三、类型强化功能:产教融合进程中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四、文化聚散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各功能的关系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综合表征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循环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节 数据分析过程
        一、单案例分析
        二、跨案例比较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一、组织变革:新建、转型与重构
        二、融合策略选择:纽带牵引、另起炉灶、深度介入
        三、适应性联结:移植与改造、淬炼与强化、嫁接与统整、转化与运用
        四、树立标志:从“占有场域”到“质量取胜”,再到“文化认同”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间的关系
        一、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对应关系
        二、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层次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机理
    第一节 资源赋能机理:高职场域中的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协调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配置性资源供给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权威性资源供给
        三、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资源驱动与引导作用
    第二节 规则调适机理: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的双重作用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合法性秩序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表意符码
        三、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对组织行为的双重作用
    第三节 互动整合机理:组织同级之间及其与高职系统的作用关系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同级组织间的互动整合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高职系统间的互动整合
        三、互动整合中组织的适应性行为与特色化选择
    第四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机理的整合模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第一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
        一、从“政府引导”向“外推内生”的协同动力机制过渡
        二、组织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生成”
        三、从“组织化”到“去组织化”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过程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困境分析
        一、内生动力不足阻碍组织持续行动和功能扩展
        二、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与模仿趋同现象
        三、组织边界造成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
        一、理念先行:强化技术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二、以点带面:加快软件建设带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有效行动
        三、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适应性提升与特色培育
        四、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与治理格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访谈提纲(教师卷)
附录 B:访谈提纲(学生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中韩创业生态环境比较研究 ——以中关村、板桥科技园及成都革新创新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综述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创业企业(start-up)
        2.1.2 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2.1.3 规模增长(scale-up)
        2.1.4 海外市场进入
    2.2 相关理论
        2.2.1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2.2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2.2.3 生态系统理论
3 中国创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3.1 中国创业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
        3.1.1 巨大的创业市场
        3.1.2 活跃的创业文化
        3.1.3 丰富的创业金融
        3.1.4 特殊的创业人才
        3.1.5 持续的创业政策
        3.1.6 优质的创业支持
    3.2 中国创业生态环境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3.2.1 低效率的破产制度
        3.2.2 不足的早期创业教育
        3.2.3 创业贷款难
        3.2.4 创新性减少
4 韩国创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4.1 韩国创业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
        4.1.1 对外贸易为主的持续发展的创业市场
        4.1.2 强化了创业文化教育
        4.1.3 以政策型资金为主的创业金融
        4.1.4 多方位培育创业人才
        4.1.5 健全的创业政策
        4.1.6 继续发展的创业支持
    4.2 韩国创业生态环境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4.2.1 韩国创业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不充分
        4.2.2 企业家精神较低
        4.2.3 风险投资不足
        4.2.4 创业支持的质量水平较低
5 中韩创业生态环境综合比较分析
    5.1 比较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对创业生态系统监测指标研究综述考察
        5.1.2 创业生态系统各要素监测指标的构建
    5.2 单项指标比较结果发现
        5.2.1 数据的获取
        5.2.2 比较结论
6 中韩创业生态环境案例分析
    6.1 中关村案例
        6.1.1 高科技创业市场
        6.1.2 繁荣的创业文化
        6.1.3 丰富的创业金融
        6.1.4 优秀的创业人才
        6.1.5 悠久的创业政策
        6.1.6 强有力的创业支持
    6.2 韩国的板桥科技园
        6.2.1 信息技术企业为主的创业市场
        6.2.2 继续发展的创业文化
        6.2.3 不足的创业金融
        6.2.4 年轻的创业人才
        6.2.5 .不足的创业政策
        6.2.6 持续发展的创业支持
    6.3 成都中韩革新创新园
        6.3.1 欠发达的创业市场
        6.3.2 没有形成的创业文化
        6.3.3 持续增加的创业金融
        6.3.4 丰富的创业人才
        6.3.5 持续出台的创业政策
        6.3.6 专门的创业支持
    6.4 总结
7 中韩创业生态环境的相互借鉴研究
    7.1 创业市场的相互借鉴
        7.1.1 中国应该借鉴韩国的企业破产制度和再创业支持
        7.1.2 韩国应该借鉴中国的独角兽培养支持以及国际创新峰会
    7.2 创业文化的相互借鉴
        7.2.1 中国应该借鉴韩国的失败博览会活动和企业家精神正规教育
        7.2.2 韩国应该借鉴中国的民间主导企业家精神教育和清华大学的创业文化
    7.3 创业金融的相互借鉴
        7.3.1 中国应该借鉴韩国的技术评价系统
        7.3.2 韩国应该借鉴中国的企业型风险资本
    7.4 创业人才的相互借鉴
        7.4.1 中国应该借鉴韩国的女性创业政策
        7.4.2 韩国应该借鉴中国的高级人才引进政策
    7.5 创业政策的相互借鉴
        7.5.1 中国应该借鉴韩国的完善创业法律体系
        7.5.2 韩国应该借鉴中国的先改革后补充式政策方向
    7.6 创业支持的相互借鉴
        7.6.1 中国应该借鉴韩国的民间投资主导型技术创业孵化器事业
        7.6.2 韩国应该借鉴中国众创空间的发展和大企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3)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案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2.1 气候变化科技合作态势
    2.2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助现状与特点
        2.2.1 发达国家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2.2.2 国际组织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2.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2.3.1 南南科技合作现状与政策
        2.3.2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的途径
        2.3.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
第3章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按地区)
        3.1.1 东非
        3.1.2 南非
        3.1.3 西非
        3.1.4 中非
        3.1.5 西亚北非
        3.1.6 东南亚
        3.1.7 南亚
        3.1.8 中亚
        3.1.9 拉美
        3.1.10 小结
    3.2 需求分析(按类型)
        3.2.1 小岛国及低海拔沿海国家
        3.2.2 干旱与半干旱国家
        3.2.3 最不发达国家
    3.3 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分析
        3.3.1 重点领域与优先技术
        3.3.2 技术需求特点
第4章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分析
    4.1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
        4.1.1 农林业
        4.1.2 可再生能源
        4.1.3 水资源与环境
        4.1.4 卫生健康
        4.1.5 节能减排
        4.1.6 我国可供转让适用技术清单
    4.2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
        4.2.1 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4.2.2 已转让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4.2.3 适用技术来源分布
    4.3 可转让适用技术储备分类统计
        4.3.1 能源
        4.3.2 农业
        4.3.3 林业
        4.3.4 水资源
        4.3.5 卫生健康
        4.3.6 建筑节能减排
        4.3.7 工业节能减排
        4.3.8 商业和民用节能减排
        4.3.9 防灾减灾
        4.3.10 基础设施
        4.3.11 废弃物利用
        4.3.12 交通
        4.3.13 资源环境技术
        4.3.14 其它
    4.4 已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分析
        4.4.1 已转让技术按领域分布
        4.4.2 已转让技术按国别分布
    4.5 小结
第5章 重点领域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分析
    5.1 农林业
        5.1.1 杂交水稻技术合作
        5.1.2 种植加工技术合作
        5.1.3 菌草利用技术合作
        5.1.4 节水农业技术合作
    5.2 可再生能源
        5.2.1 太阳能技术合作
        5.2.2 小水电技术合作
        5.2.3 沼气利用技术合作
    5.3 水资源与环境
        5.3.1 水窖技术合作
        5.3.2 给排水技术合作
        5.3.3 坦噶尼喀湖生态监测技术合作
        5.3.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技术合作
        5.3.5 气象技术合作
        5.3.6 生态保护技术合作
    5.4 卫生健康合作
第6章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机制分析
    6.1 南南技术转移的主要障碍
        6.1.1 资金短缺
        6.1.2 文化差异
        6.1.3 受体水平
        6.1.4 需求不明
        6.1.5 政治与人身安全
        6.1.6 商务障碍
    6.2 南南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6.3 南南技术转移的模式、机制分析
        6.3.1 政府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6.3.2 市场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6.3.3 国际组织/NGO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三方合作机制
    6.4 重点领域技术转移模式探讨
        6.4.1 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4.2 环境领域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4.3 农业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5 中国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项目实证分析
        6.5.1 水行动项目方案设计、建议提出及实施
        6.5.2 水行动项目实施成效及影响
    6.6 小结
第7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合作方案
    7.1 中国-联合国-非洲水行动项目合作
    7.2 非洲农业行动南南合作方案
    7.3 点亮非洲项目建议
    7.4 非洲生态守护项目建议
    7.5 关于加强与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建议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成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附录
    附录1: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重点领域分类
    附录2:面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征集调查表
    附录3: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问题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4:创新合作机制,深化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建议
    附录5: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外及南南合作工作的建议
附件

(4)科技之窗(论文提纲范文)

【要闻点击】
    习近平:自力更生勇攀高峰
    王志刚:服务基层, 大力推进区域创新
    张来武副部长赴中国农机院生态农业示范园调研
【中部聚焦】
    湖南:株洲轨道交通跻身全国首批1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湖北:加快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河南:出台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
    山西:省科技厅召开晋京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座谈会
【三晋视点】
    李小鹏:加快转型率先发展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火车头
    LED产业化及应用国际高层研讨会在并举行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园区经济发展

(5)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选择与功能定位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 关于大学科技园的研究
    2. 关于大学与产学研的研究
    3. 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
(三) 研究目标、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4. 创新点 二、大学科技园与其协同创新的内涵意蕴
(一) 大学科技园
    1. 大学科技园理论基础
    2. 大学科技园内涵界定
    3. 大学科技园的分类
(二) 协同创新
    1. 协同创新理论溯源
    2. 协同创新概念厘定
    3. 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之辨析
    4. 协同创新平台
(三) 大学科技园中协同创新的内涵界定 三、境外大学科技园中的大学角色与功能对比分析
(一) “大学主导型”大学科技园中的大学角色与功能
    1. 美国斯坦福研究园
    2. 英国剑桥科学园
(二) “政府主导型”大学科技园中的大学角色与功能
    1. 日本筑波科学城
    2. 台湾新竹科学园
(三) “市场主导型”大学科技园中的大学角色与功能
    1. 美国三角研究园
    2. 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
(四) 启示 四、三案例审视——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关系
(一)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关系的发展背景
(二) 经典案例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概况
    2. 清华大学对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支持
    3.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对清华大学的“反哺”
(三) 实证研究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1.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2. 访谈实录
(四) 实证研究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情况概述
    2. 访谈摘要
(五) 总结
    1. 三家大学科技园的类型对比
    2. 三家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关系比较 五、中国大陆地区大学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现状、问题及根源
(一)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与大学科技园互动现实情况
    1.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现状阐述
    2. 现阶段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所依托的大学情况分析
    3.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之间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二)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1. 导向与定位问题及根源
    2. 体制与机制问题及根源
    3. 供给与需求问题及根源
    4. 服务与文化问题及根源 六、促进协同创新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和功能重构
(一) 大学科技园之重构
    1. 大学科技园全新定位——“2011协同创新基地”
    2. 大学科技园外部重组——“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联盟”
    3. 大学科技园内部重塑——“协同创新体”、“大学群”、“大学科技园管理运作有限公司”
(二) 大学角色之认定
    1. “主办方”
    2. “助推者”
    3. “协调员”
(三) 大学功能之诠释
    1. 知识溢出——鼓励大学学术创业
    2. 化整为零——助力园内服务体系
    3. 多面辐射——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编 缘起与经过:一项关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案例研究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为什么采用案例研究法和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1.3 假设的提出
        1.4 调查的过程
        1.5 研究证据的分析策略和技术
        1.6 研究的意义
        1.7 研究综述
        1.8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编 探索与发现:一段不平凡的创业史
    2 高校管理转型:从创新管理到创业管理
        2.1 创新与创新管理
        2.2 创业与创业管理
        2.3 战略与战略管理
        2.4 创新管理、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的关系
        2.5 高校管理模式变革及其动因
        2.6 高校创业管理的基本特征与实施策略
    3 理性审视: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发展与管理变革
        3.1 传统管理:组创起步期(1953-1977)
        3.2 创新管理:学术积累期(1978-1993)
        3.3 创业管理:跨越发展期(1993-2004)
第三编 创业管理:华中科技大学转型的路径选择
    4 创业机会:华中科技大学追求卓越的秘笈
        4.1 何谓"创业机会"
        4.2 巧抓机会:华中科技大学跻身一流大学的行动前提
    5 创业资源:华中科技大学把握发展机遇的前提
        5.1 何谓创业资源
        5.2 丰富资源:华中科技大学实现卓越的物质保障
    6 创业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实现卓越的组织保证
        6.1 何谓创业团队
        6.2 卓越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创业成功的组织保障
    7 创业价值:华中科技大学追求卓越的内驱力
        7.1 何谓创业价值
        7.2 学术价值:华中科技大学创业的根本动力
    8 创业文化:华中科技大学保持卓越的精神共契
        8.1 何谓创业文化
        8.2 创业文化的形成:华中科技大学创业转型的标志
第四编 目标与归宿:创业型大学管理模型构建
    9 模型构建:建立创业型大学的管理路径
        9.1 高校创业管理理论框架的形成
        9.2 高校创业管理理论模型的建立及诠释
        9.3 理论解释力的拓展:来自沃里克大学的检验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研的课题

(7)孵化器商业模式创新:关于专业孵化器参与创业投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孵化器发展概况
        1.2.1 孵化器的定义及分类
        1.2.2 我国孵化器历史沿革
        1.2.3 孵化器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孵化器商业模式创新的典型案例
        1.3.1 案例分析
        1.3.2 讨论
        1.3.3 需要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1 研究的基本问题
        1.4.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注释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孵化器研究综述
    2.2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研究孵化器商业模式的演变
        2.2.1 美国孵化器商业模式特色
        2.2.2 以色列孵化器商业模式特色
        2.2.3 芬兰孵化器商业模式演变
        2.2.4 美国、以色列、芬兰孵化器商业模式对比
    2.3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2.3.1 创业投资的研究
        2.3.2 商业模式的研究
        2.3.3 生态系统的研究
        2.3.4 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研究
    2.4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论
    3.1 研究设想
    3.2 孵化器商业模式理论分析框架设计
        3.2.1 商业模式九因素法
        3.2.2 九因素法解析我国孵化器
        3.2.3 构建孵化器商业模式五要素理论分析框架
    3.3 实证研究一:孵化器商业模式绩效评估
        3.3.1 现行孵化器评估体系
        3.3.2 孵化器绩效评估模型设计
    3.4 实证研究二:成功的孵化器商业模式多案例研究
        3.4.1 研究对象选择
        3.4.2 资料收集和数据处理
第四章 孵化器商业模式理论分析框架
    4.1 国内孵化器的经营特点
    4.2 解剖孵化器商业模式分析框架
        4.2.1 客户定位
        4.2.2 价值主张
        4.2.3 价值链
        4.2.4 动态能力
        4.2.5 收支平衡模型
    4.3 典型孵化器商业模式(IBM)
        4.3.1 简单模式
        4.3.2 价值链陷井模式
        4.3.3 专一模式
        4.3.4 资本型模式
    4.4 孵化器商业模式的演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一:孵化器商业模式绩效评估
    5.1 基于DEA绩效评估的孵化器商业模式实证分析
        5.1.1 基于DEA的全国孵化器绩效评估分析
        5.1.2 基于DEA的长三角孵化器绩效评估分析
        5.1.3 基于DEA的江苏省孵化器绩效评估分析
        5.1.4 基于DEA的浙江省孵化器绩效评估分析
        5.1.5 基于DEA的上海市孵化器绩效评估分析
        5.1.6 本节小结
    5.2 上海市孵化器商业模式实证分析
        5.2.1 客户定位分析
        5.2.2 价值主张分析
        5.2.3 价值链分析
        5.2.4 动态能力分析
        5.2.5 收支平衡模型分析
        5.2.6 商业模式因素分析小结
        5.2.7 本节小结
    5.3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实证研究二:成功的孵化器商业模式多案例研究
    6.1 案例分析
        6.1.1 客户定位
        6.1.2 价值主张
        6.1.3 价值链
        6.1.4 动态能力
        6.1.5 收支平衡模型
    6.2 讨论
        6.2.1 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6.2.2 孵化器商业模式要素间的关系
        6.2.3 价值链对孵化器商业模式的驱动
        6.2.4 现金流来源
    6.3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七章 创新生态系统—资本型专业孵化器构建
    7.1 基于创新的孵化器作用机理
        7.1.1 孵化器作用机理模型
        7.1.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创业孵化服务供给机制
    7.2 构建孵化器创新生态系统
        7.2.1 建立严格的企业创新商业模式评估机制——客户定位
        7.2.2 创业资金+创业孵化服务——价值主张
        7.2.3 共赢的价值网络
        7.2.4 可持续的动态能力
        7.2.5 自给自足的收支平衡模型
    7.3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及建议
    8.2 政策启示
    8.3 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8.3.1 研究局限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2007年全国592个孵化器基础数据
    附录3:投入产出指标两两间相关性测试
    附录4:全国孵化器592个孵化器DEA处理结果
    附录5:全国有孵化基金的孵化器340个孵化器DEA处理结果
    附录6:长三角172个孵化器DEA处理结果
    附录7:长三角有孵化基金98个孵化器DEA处理结果
    附录8:江苏省80个孵化器DEA处理结果
    附录9:江苏省39个有孵化基金的孵化器DEA处理结果
    附录10:浙江省59个孵化器DEA处理结果
    附录11:浙江省31个有孵化基金的孵化器DEA处理结果
    附录12:上海市33个孵化器DEA处理结果
    附录13:上海29个有孵化基金的孵化器DEA处理结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中国科技金融的体系构建与政策选择 ——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总体思路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演化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早期的演化经济学
        二、熊彼特对演化经济学形成的贡献
        三、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演化经济学
    第二节 演化经济学中的生物学隐喻
        一、基因
        二、个体与群体
        三、选择
        四、变异
        五、共生
    第三节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一、"新奇"是演化经济学研究的中心
        二、演化经济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三、演化经济学对演化过程的理解
        四、演化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五、关于选择层次与选择单位
第二章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科技金融体系建立的酝酿阶段
        一、正规金融体系建立之前的阶段
        二、科技金融体系酝酿阶段
    第二节 以科技信贷为主的科技金融体系发展阶段
        一、经济、科技及金融体制的全面改革
        二、以银行信贷为主的科技金融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科技资本工具开始萌芽
        四、科技财政拔款制度开始转变
    第三节 以科技资本为主的科技金融体系发展阶段
        一、科技与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二、科技资本体系初步建立
        三、科技财政体系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节 科技金融体系全面建立阶段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二、经济金融体体系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三、科技金融体体系的全面建立
第三章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经济逻辑
    第一节 演化经济学与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经济演化
        一、传统金融创新理论分析科技金融体系演变的局限性
        二、演化经济学与经济系统演化
        三、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经济学
    第二节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变的白组织理论分析
        一、自组织演化的定义与特征
        二、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自组织演化特征
        三、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四、科技金融体系的自组织演化模型
    第三节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他组织特征
        一、他组织的概念及存在方式
        二、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他组织特征
        三、他组织在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化中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变中的创新与扩散——基于典型事实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科技开发贷款演变的典型化事实及特点
        一、科技开发贷款的发展历程
        二、典型化事实的提炼与分析:科技开发贷款的演进与特征
    第二节 政府推动下的科技金融创新采纳与扩散的模型分析
        一、模型假设
        二、政府不干预科技金融创新业务
        三、政府干预科技金融创新业务
        四、政府没有能力干预科技金融创新
    第三节 政府推动下的科技金融创新采纳与扩散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与指标说明
        二、计量分析结果
        三、实证检验结论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典型化事实拟合分析
        五、实证分析结论的政策启示
第五章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演化趋势
    第一节 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服务信息化
        二、服务精细化
        三、服务综合化
        四、服务开放化
    第二节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自组织的演化趋势
        一、科技金融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将向深度化方向发展
        二、科技金融服务方式将向多样化发展
        三、科技金融机构将向多元化发展
    第三节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他组织的演化趋势
        一、政府的参与趋势
        二、政府的推动趋势
        三、政府的风险防范趋势
第六章 推进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安排
    第一节 构建立体的科技金融体系
        一、创建新型的科技信贷机构
        二、建立新型的科技融资中介机构
        三、加快科技租赁公司的发展步伐
    第二节 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一、科技信贷产品创新
        二、科技资本产品创新
        三、科技保险产品创新
    第三节 改革科技金融管理体制
        一、努力扩展现有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
        二、降低门槛大力发展中小型科技金融机构
        三、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四、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科技金融体系发展
第七章 中国科技金融的实践探索——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第一节 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实践的现状及问题
        一、东湖高新区的现行科技金融体系
        二、东湖高新区现行科技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创新与重构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体系的主要思路
        一、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机构的创建
        二、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市场的创建
        三、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运作机制的重构
    第三节 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构建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机构服务体系
        二、建立多样化的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三、建立高效率的科技金融运行机制体系
        四、加快建设科技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五、加快发展科技保险服务体系
        六、加快发展科技创业投资服务体系
        七、完善多角度的科技金融外汇、信息、监测、评估服务体系
        八、加快健全科技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9)当代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关系的历史演化
        (一) 早期的高校及其单纯职能
        (二) 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开端
        (三) 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连接的发展与兴盛
        (四) 对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历史的思考
    二、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现状
        (一) 美国
        (二) 日本
        (三) 英国
        (四) 德国
        (五) 发展中国家
    三、印度的回应
        (一) 回应的基础:高等工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 回应的主体:高校及高技术产业的主要参与者
        (三) 回应的过程: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关系的演进
第二章 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路径与管理
    一、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间接路径: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
        (一) 高校对人力资本的贡献
        (二) 高技术产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与使用
    二、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直接路径:以学产合作为主线
        (一) 教育合作
        (二) 研发合作
        (三) 服务与捐助
    三、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管理
        (一) 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协同管理
        (二) 主要政府部门及其职能
        (三) 具体管理与协调组织及其职能
第三章 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条件
    一、政府的调控与引导:联结的基本条件
        (一) 战略规划
        (二) 政策引导
        (三) 创建平台
    二、主体的发展与变革:联结的必要条件
        (一) 经济改革背景下的高技术企业发展
        (二) 高校的发展与转型
    三、市场的需求与刺激:联结的外驱动力
        (一) 国内市场的改革与刺激
        (二) 国际市场的需求与刺激
    四、法律的完善与实施:联结的环境保障
        (一)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
        (二) 《专利法》的修正与影响:以制药产业为例
        (三) 《信息技术法》的出台与实施
    五、中介的组织与促进:联结的重要纽带
        (一) 行会组织的联系
        (二) 校友的联系
    六、社会的文化与传统:联结的隐性力量
        (一) 印度教与高校创业文化
        (二) 传统观念与企业文化取向
第四章 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成效与问题
    一、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成效
        (一) 造就了大批质量过硬、实用性强的专业人才
        (二) 拓展了高校的发展空间,提升了高校的综合实力
        (三) 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软件产业更是蜚声国际
        (四) 形成了产业集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现
        (五) 提升了印度的科技水平与国家竞争力
        (六) 促进了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机制的构建及完善
    二、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中存在的问题
        (一) 问题的表现
        (二) 问题的原因:基于三螺旋模型的视角
第五章 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经验与启示
    一、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过程中的经验
        (一) 制定规划要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
        (二) 政府职能的重点在于提供及优化联结平台与环境
        (三) 教育及产业品牌的创建要注重质量与国际认证
        (四) 弥补高校与产业发展的不足要充分借助与利用各种外力
        (五) 人才培养应力图满足产业的多层次需求
        (六) 对人才外流现象要辩证看待并积极利用与改善
    二、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对我国学产结合的启示
        (一) 进一步密切我国高校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完善联结机制
        (二)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我国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三) 注重高技术产业所需人才的层次性,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 完善民办高等教育体制,充分利用私人资金对高校与产业合作的促进作用
        (五) 努力保障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在国际市场上要注重质量认证工作
        (六) 创设良好人才培养与配置机制,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10)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1.1.2 集群化:培育与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1.3 中药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产业集群内涵与分类相关研究
        1.3.2 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研究
        1.3.3 产业集群运行机制相关研究
        1.3.4 产业集群战略相关研究
        1.3.5 中药产业及中药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2 研究内容
        1.4.3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产业集群
        2.1.2 中药产业与中药产业现代化
        2.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2.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理论支撑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2.2.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2.2.4 产业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理论
    2.3 现代中药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
        2.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
        2.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
        2.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外在支持体系
        2.3.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要素的关联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
    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方式与动力
        3.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3.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与过程
        3.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力
    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
        3.2.1 资源因素主导型
        3.2.2 传统文化因素主导型
        3.2.3 本土大企业主导型
        3.2.4 园区优势主导型
    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
        3.3.1 “中卫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3.3.2 依托产业集群的“小巨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3.3.3 “网络式”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3.3.4 空间聚集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4.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与运行平台
        4.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构成
        4.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设计
        4.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运行平台分析
    4.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运行模式的构建
        4.2.1 集群信息集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4.2.2 集群技术联盟的建立与运作方式
        4.2.3 集群物流运作中心的设立
        4.2.4 契约机制与信任机制的建立
        4.2.5 “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
    4.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与技术学习机制的建立
        4.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合作机制
        4.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构建
    5.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
        5.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中介组织的培育
        5.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财政与金融支持
        5.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物流服务系统的建立
    5.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体系
        5.2.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
        5.2.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及选择
        5.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载体——中药产业高科技园区的建设
        5.2.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发展机制的建立
        5.2.5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建设
    5.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政府支持体系
        5.3.1 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中政府支持的理论依据
        5.3.2 政府在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作用和原则
        5.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中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
    6.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6.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本发展模式
        6.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6.1.3 基于生命周期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6.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6.2.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界定及目标定位
        6.2.2 基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的集群发展战略选择
        6.2.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模型的构建
        6.2.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研究: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战略
    7.1 运用“竞争力模型”分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
        7.1.1 要素条件
        7.1.2 需求条件
        7.1.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7.1.4 企业间协作与竞争行为
        7.1.5 人文环境与机遇
        7.1.6 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7.2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7.2.1 湖南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7.2.2 生物医药园: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
        7.2.3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模式
        7.2.4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7.3 提升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战略选择
        7.3.1 优化区域布局,做大做强中药产业
        7.3.2 打造现代中药物流基地,构建中药营销“大网络”
        7.3.3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7.3.4 整合资源,构建创新平台,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7.3.5 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7.3.6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7.3.7 加强领导与政策支持,保障发展中医药战略的实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之处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全国科技园将进一步整合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张慧. 天津大学, 2020(01)
  • [2]中韩创业生态环境比较研究 ——以中关村、板桥科技园及成都革新创新园为例[D]. 李英顺.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D]. 陈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4]科技之窗[J]. 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08)
  • [5]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选择与功能定位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D]. 吴倩.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3)
  • [6]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 刘叶.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7]孵化器商业模式创新:关于专业孵化器参与创业投资的研究[D]. 梁云志. 复旦大学, 2010(01)
  • [8]中国科技金融的体系构建与政策选择 ——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D]. 吴莹. 武汉大学, 2010(09)
  • [9]当代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研究[D]. 杨思帆. 西南大学, 2010(09)
  • [10]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D]. 陈弘. 中南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国家科技园将进一步整合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