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工作要服从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工作要服从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机化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唐绪元[1](2020)在《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之一,农业机械推广显得格外重要。而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是否健全,则又是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的保障。本论文试对农机推广的概念进行辨析、对制度与模式进行梳理分析,结合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既有状态,以及世界各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经验,通过对湖南省衡阳市当前农机推广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经费投入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详细探究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对策和发展,最终构建起与湖南基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平台和服务体系。本文研究认为,当前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主要存在着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相对滞后,农机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乏力、各地区农机普及水平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深入调查分析湖南省农机推广实际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经济转型、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方式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地对农机化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增效,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湖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的转变。

方师乐[2](2017)在《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文中认为发生在中国最近20年内的农业机械化过程是美国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农业机械化过程的缩影。但是,在传统的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文献中,对于中国快速农业机械化的理解依然是表面化和模式化的。本文通过对农业机械跨区服务这一现象的深入剖析,结合中国特有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城镇化的发展历史,从理论和实证上回答了有关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如下3个关键性问题:(1)在人多地少、土地极度细碎化的农业资源禀赋约束下,中国为何能够发展农业机械化?(2)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分别走过了农机小型化阶段和农机大型化阶段,那么是怎样的因素引致了这种发展模式的变迁?(3)中国的农机跨区服务是否会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对谷物产出的空间外溢性?这种外溢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如何,而这种规律又怎样和中国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地理特征相统一?简而言之,就是回答农业机械化为什么会发生(Why)?为什么现在发生(Why now)?以何种方式实现(How)?以及有何影响(Impact)?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形成了本文的主要结论:(1)关于农业机械化为什么会发生和为什么现在发生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农业机械化是在更广的经济发展大背景——城镇化和就业非农化的引导下发生。宏观层面的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短期内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之间是竞争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农业机械化所释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会促进城镇化发展,而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吸收从客观上要求农业实现机械化,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总体上增加了农户的农业机械支出。(2)关于以何种方式实现的问题,本文在在俱乐部理论理论的框架下指出,农机跨区服务这一现象的本质其实是生产性农业机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俱乐部商品。中国国土在纬度上的纵横辽阔,不同地区同一农作物的同一生产环节时间跨度大,为农机跨区作业赢得了时间差,保障了俱乐部成员的充足,而中国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这又降低了俱乐部成员的边际成本。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中国一样幅员辽阔、基建完善、耕地极度细碎化的国家,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很难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原因。(3)关于有何影响的问题,本文认为,农机跨区服务这种特殊的农机化实现方式已经改变了粮食生产方式,这种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存在是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的体现。进一步,本文认为,大规模的农机跨区服务必然导致农业机械化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这种效应表现为农机化水平不仅作用于当地的粮食生产,也对周边地区的粮食生产产生辐射作用,实证结果验证了这一假说。总体而言,本文从实际现象出发,运用主流经济学分析工具将现实理论化、模型化,最后又通过实证分析将理论与现实统一,从而加深了对实际现象的认知,其中可能的创新体现如下:首先,从研究视角方面:(1)非农就业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客观现象,但是本研究认为,农民的非农就业不仅导致了农业与非农部门之间的分工,更促进了农业产业内部的分工,在中国家庭联产承包的制度安排下,这种分工表现为形成了专业化的农机服务市场,而这是过去1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从农机跨区服务这样一个现象切入,认为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溢出效应,并试图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测算这种效应的显着性和规模。(3)虽然部分研究指出农业机械跨区服务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殊模式,但对这一现象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化和模式化的描述阶段,尚不能构建一个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去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机理以及外部冲击如何影响农机跨区服务的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公共经济学领域下的俱乐部理论解释农业机械使用者和所有者分离的内在机制,分析小农户和大机械同时存在的缘由,并指出这是在中国现有的制度安排和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必然现象。其次,从研究方法方面:(1)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农业机械化水平对谷物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这在有关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中是较早的。(2)利用更加微观的大样本数据研究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在模型的设计中考虑两者的滞后效应,将长期和短期关系分离,从而更为深刻地揭露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李卫[3](2015)在《区域格局划分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定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各项指标增速明显加快。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衡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表现出发展的诸多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装备结构和布局不平衡、各种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也参差不齐、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也有先后区别、农业机械的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也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平衡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挖掘导致不平衡的内在原因,找出主要问题所在,提出因地制宜的分类指导措施,为农业机械化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农业机械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降低农业装备的基尼系数,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不平衡问题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农业机械化不平衡问题中的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基尼系数等技术问题,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系统聚类分析法、三阶段DEA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法、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理论等计量经济方法对农业机械化不平衡性问题进行定量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给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大小顺序及影响路径系数。在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征及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装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研究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种因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农业装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效益因素和人口因素;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6025、0.2754、0.2538和0.1627。②各种因素对农业装备水平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顺序为: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禀赋、机械化效益因素、政策与环境因素和人口因素,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5153、0.4262、0.3250、0.2624和0.2038。(2)给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4种区域类型及其特点。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各省份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分类得到4种区域类型:第一种属于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该类型区农业经济效益较好,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全面协调发展;第二种属于装备带动快速发展型,该类地区装备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第三种属于综合发展滞后型,该类地区农业装备水平、效益水平和规模水平均较低,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第四种属于规模带动快速发展类型,该类地区农业规模经营较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4种类型区三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6.08%、29.49%、40.92%和23.51%。(3)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并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省区划分为4种类型。运用三阶段DEA分析模型定量研究了我国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得到: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前后,我国农业装备技术效率由0.755下降到了0.695,其中,平均纯技术效率由0.942上升到0.960,平均规模效率由0.796下降到0.722;丘陵山区占土地面积的比例、农作物种植结构、劳均耕地面积等外部环境变量对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均产生显着影响;小麦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和劳均耕地面积与农业装备技术效率正相关;丘陵山区面积占土地面积与农业装备技术效率负相关;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为临界值,可将我国大陆各省区的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划分为双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和双低型四种类型。(4)在界定我国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概念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各省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大小和各区域生产配置效率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各省份和各地区农业机械配置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机械配置效率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之中上升的趋势,平均为0.6465。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最高的是东北地区,华东地区次之,这2个地区的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分别为0.7085和0.7002,西北地区最低,仅为0.5016,以上3地区均呈现出波动之中上升的趋势;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分别0.6996,0.6475和0.6375,3个地区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以上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且变化趋势呈现多元化。(5)提出了我国农业装备发展不平衡基尼系数和各指标基尼系数,并定量计算出了农业装备基尼系数及其变化趋势与各指标基尼系数的大小顺序。利用基尼系数定量计算了我国各省区的农业装备总量指标、结构指标、效益指标基尼系数和综合基尼系数得到:我国农业装备基尼系数呈现波动之中下降的趋势;农业从业人员-农机总动力基尼系数一直高于其他农业装备指标基尼系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基尼系数和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基尼系数低于其他基尼系数;我国农业装备综合基尼系数和各指标基尼系数值均处于比较平均和相对合理范围内。

傅金霞[4](2013)在《农业机械化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措施》文中提出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使农民的体力劳动得到了解放,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经济,使农村的经济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于凡[5](2012)在《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文中指出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下,我国对服务业也高度重视,并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建设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农业服务业的需求更为迫切。发展农业服务业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需要。吉林省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仍然吸收着为数众多的劳动力,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时期。农业GDP比重下降,农业经济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调整和转型。发展农业服务业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大计。拉长农业服务业这块短板,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论文以吉林省农业服务业的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资料查阅与专家咨询相补充的方法,对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考察和调研问卷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整理与综合分析,并结合服务经济理论与经济原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等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判断,并力求对吉林省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论文在分析吉林省农业的总整体发展状况及其对农业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实际情况,分别分析了农户、农业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不同需求主体的需求状态及特点,各不同需求主体对各项农业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考察分析了各需求主体对农业服务需求的认知情况,对农业服务需求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论文以农业服务业的内部构成为线索,分别分析了产前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产中农业生产作业服务、产后农产品销售服务的供给主体、发展现状及各主体的成长发育程度,同时就调研中各需求主体较为关注的内容,对贯穿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服务和农业金融服务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论文以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为专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从农机服务体系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从业人员、体系运行情况、农机化投入与管理服务效率等方面考查分析了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吉林省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了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并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为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统筹农机服务资源,使农机服务机构由“空心”变“实心”;实行服务推广经费的制度化,加大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探索基层农机服务机构管理创新;加快公益性农机服务机构机制创新;培养和建立合格的现代农机服务人才队伍;鼓励和扶持各类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等推进措施。当前,在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的前提下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服务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通过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可以把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配置、重组和复合。目前吉林省的农业服务体系仍不健全,不能有效地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家庭经营之中,制约了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建设。论文提出吉林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分析了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和内容,分别分析了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市场主导的商业性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民合作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机构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体系成熟状况、吉林省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发展的要点;提出了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即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和基本制度建设;提出了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生产服务体系、流通服务体系、质检服务体系和培训服务体系。目前,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生产经营仍更多地表现出传统农业的特征。农业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仍存在突出的矛盾。无论是农户,还是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农业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整体上仍然较低且存在差异。在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农业服务供给主体的成长发育程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且也存在差异。农业服务的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以及各需求主体对农业服务的认知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发展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应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完善信息网络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组织制度创新,包括以发展合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内部组织制度创新和以农业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外部组织制度创新;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市场流通效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对农民进行投资,加强教育和培训,从根本上为农业服务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创造内生动力。

韩剑锋[6](2012)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土地资源有限,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量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生产技术手段最简捷的途径。对农机购置进行补贴是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政策之一,然后,原有的补贴措施和政策实施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形势下,研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对于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于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改善农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判断,在梳理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农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农业政策学等基本理论为指导,阐述和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中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全面归纳和梳理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利用陕西省在实施农业机械化推广中的实际运行状况,实证分析补贴政策运行的经验,论文最后着力就补贴政策的运行创新机制和路径选择进行论证和阐述。按照逻辑关系与结构,将论文规划为三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为研究方案设计及理论推理和现状分析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较为系统客观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确定了研究方法、设计出本文的创新点。同时,系统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的内在需求发展因素,为论文后述章节分析提供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至第六章)为基础分析和系统分析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部分。本部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效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机制创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路径创新等四个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第三部分(第七章)为结论和建议部分。经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总结前六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补贴政策组织实施的发展现状及有效性提出若干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一是总结了以往农业机械化推广问题中过分强调宏观层面的倾向,将问题的研究引向农户购置农业机械运行环节的微观层面,使得有关农机购置和使用中的现实问题能够在理论创新中得以有效的解释和解决;二是从世界农业产业发展的全局视角,讨论农业生产组织进步中现代农业机具使用对农户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户收入,从而形成对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和先进机具的客观需求,突破了以往分析中仅限于从国内农业产业发展变化的分析视角;三是在微观层面研究中,通过总结中西部地区使用和推广先进农业机具的现实数据、经验,构建了补贴政策在实施中对农业产业贡献的评价体系。

陶艳梅[7](2011)在《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以往对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一时段农业发展中的特定问题上,并多以截面分析为主。但农业发展是连续系统的过程,这样的研究无法展示整个发展过程,也不利于挖掘主要发展线索和客观规律。故本文尝试将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进行打通研究,在宏观分析体系中整理、归纳和审视农业发展状况,从中提炼出主要发展线索和规律,并做出学术史总结。这样还可实现三方面的实践意义:一是有利于改变目前“重改革后三十年,而轻前三十年”历史经验总结现状,为正确理解改革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提供相应历史经验和支撑;二是可通过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考察,为目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各项涉农政策提供相应历史依据。三是可为中国目前刚启动的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提供相应的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撑。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将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确立了基本分析框架。然后,围绕各个历史阶段农业发展主题,提炼出了中国共产党因此而做出的各种政策选择和安排,并分析了由此而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历史影响。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本文注重三方面内容的考察:一是注重对各历史阶段具体政策制度选择原因、实施过程、存在问题、绩效与历史影响等内容的阐述和分析。二是注重对各种已选政策间关联性问题,包括逻辑问题、因果问题等的具体分析和阐述,目的在于能挖掘出各种政策安排的共同动因和作用机制。三是注重对不同历史阶段农业发展基本规律、特点和整体状况的系统分析。本文所做的学术史总结如下: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以解放农村生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平稳有序地开展并最终顺利完成。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共产党对“和平土改”主张的摒弃和减少变革成本政策的采用,从而为农业经济恢复发展创造了首要条件;与新中国初期农村社会主义道路和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密切相关的互助合作,在中国共产党逐步集体化思想道路确立下,被有效引导并不断推进,农业经济恢复发展得以加快;修养生息和城乡物资交流等措施也为农业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过渡时期,以“工业化”为主体的基本纲领和路线的确立,使中国“三农”承担起高积累的重任重负。于是,在工业化战略迫切需求下,国家通过对富农、中农、贫农三者间博弈,采取阶级斗争政治运动方式,使农业生产合作化快速推进。与农业合作化相配套,统购统销政策在严峻粮食供求矛盾下无奈实施,却在短期效果和长期历史影响上产生不同后果。工农城乡关系也由“比较协调”向“开始恶化”转变。尽管国家通过宏观行政手段不断加强城乡联系,使城乡关系继续保持了向前发展势头,但它依旧确定了以后城乡关系的走向和大体情况,对目前城乡二元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在服务于“逐步集体化”思想的各种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作用下,经济建设的大跃进和农村制度建设的公社化随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兴起。正如粮食统购统销需由合作化配套一样,大跃进也需由人民公社配套。事实上,人民公社的兴起正与中央领导人“农业生产合作社规模太小不适应水利化和机械化发展要求”的共识有关。不仅如此,它还有利于地方工业和社区福利事业从无到有的建设。尽管从理论上讲人民公社似乎会更有利于降低政府与农民的交易费用,增加规模效益。但实际上它本身无法避免和解决农民内部相互剥夺问题,即对富社富队财富的剥夺,对勤劳农民收入的剥夺和因干部贪污腐败而造成的对普通农民群众劳动成果的剥夺。这种农村内部剥夺极大破坏农村生产力,对工业化极为不利,最终致使农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鉴于此,中央开始初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中的错误,但在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相关制度的路径依赖下,纠错过程显得极其曲折和反复,最终导致大饥荒的严重后果。农业经济政策调整时期,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认识。当时,毛泽东敏锐认识到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人民公社体制问题,于是明确将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由原来生产大队下放到生产队,有效解决了人民公社农民内部剥夺问题。农业学大寨在苏联外援断裂的重要历史背景下,也应国家工业化战略所需而兴起。它为促进当时农业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突出表现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整过程中,党内就两大基本矛盾和包产到户问题产生严重分歧,由此引发农村意识形态的教育与整顿——阶级斗争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及贫下中农协会的成立。事实上,这两种做法从根本上讲对防止农民内部剥削比较有利,但“阶级斗争”下的社教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干扰了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进而为文化大革命埋下伏笔。文革中的农业问题并非没有争议性,同样在高层领导人内部有所谓路线分歧,甚至在农村还有许多与农业学大寨并非一致的务实做法,农村中所谓自发资本主义以逆流方式一直零星出现和顽强表现。这些争议性内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左”倾错误对农业的危害,使农业在不断调整中缓慢增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不小成绩,农村工业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这一时期,以降低城市消耗成本,服务工业化发展战略为根本目的的城镇人口反向流动措施,因国家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过大而被临时采取。农村小学教育由公社下放到生产队办,经费、校舍、师资等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农村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文革时期,存在一定缺陷弊端的“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普遍建立,并急遽改变了当时农民群众看病难的状况,在二元社会框架下最大限度实现了卫生公平。农村文化生活则完全是政治性的单调活动。通过对新中国初期三十年不同历史时期农业发展状况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有着内部和外部两个主要发展线索。一是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变为核心内容的内部发展线索;二是以满足国家工业化战略原始资本需求为核心内容的外部发展线索。围绕这两个主要发展线索,可对新中国初期三十年的“三农”发展历程进行基本评述。总体上看,新中国初期三十年“三农”作为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剥夺对象,并不是自身没有发展或“停滞”,而是工业化原始积累的某种必然。因此,对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的历史成就与历史地位,应给予充分的估计,并要深刻认识到历史遗留下的“三农”问题是一个全局性问题,解决之法必定要在三农之外,而整个过程也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充满曲折和坎坷。这些认识也是判断目前政府所采取的各项“三农”政策是否科学有效的一个基本理论认识。

张天懿[8](2011)在《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曾是促使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第一次文明的最重要推动力。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南沿海地区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较快,并对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天津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我国最具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潜力的城市区域之一。就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和农业总产出量而言,天津不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0.2%,在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比重排名靠后。但就农业经济技术水平和单位效率比较,天津却称得上我国的农业强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均位居全国前例,天津市农业的许多现代发展理念、生产经营方式、管理手段等对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天津市现代农业如何发展才能适应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是众多学者和研究者面前的又一个需要研究的急迫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其开展更多的研究和探讨。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从农业发展的内涵及相关概念出发,概述并总结了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为下文进一步讨论天津市农业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在回顾天津市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的统计数据,从大农业的主要农产品的角度,分析了天津市各区县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指出天津市农业的产业布局:城市农业观光圈,近郊特色农业发展圈,远郊平原农业发展圈。第三,本文基于前面的研究基础,运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方面对天津市农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近10年十多个城市在小麦,粳稻,玉米,大棚黄瓜和西红柿,大规模生猪,中等规模奶牛,大规模蛋鸡以及淡水鱼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天津市农业中种植业和养殖业主要农产品的技术效率,指出技术进步对天津市农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农业的发展中,技术进步起了很大作用。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源于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科技创新在生产各环节中的应用,以比从前少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数量相同的产品,或以从前数量相同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导致技术效率的提高,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效率测算的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天津市农业综合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都在逐年改善,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强。在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方面,在这十年间,天津市对农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关注程度较高,而对生态功能的关注与投入力度不够,科技创新和技术效率有待加强。最后,基于以上实证研究,本文从政策层面、操作层面提出了促进天津市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农业发展状况奠定基础,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改善现代农业设施装备,为推动天津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服务;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发挥重点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效应;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特别提出并分析了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可行性,必要性,建设内容和定位以及社会和环境效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天津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徐自鑫,柯有柱[9](2009)在《十堰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1充分认识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几十年来成为亿万农民的向往与追求,成为中国农村经济整体推进的重要目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

冯春丽[10](2007)在《河南省户营农机经营模式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受到农业经营体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制约。我国实行的是家庭经营的农业经营体制,农业的超小规模经营成就了农机户的普遍发展,使我国农机动力飞速增加。但户营农机发展导致农机具购机的重复性,严重阻碍了大型农机和配套机具的发展和推广,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市场机制和农民弱势群体共同作用以及政府的大力指导下,涌现出了多种形式的农机合作经营模式。河南省农机经营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农机专业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不断涌现,促使我省农机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如何引导和规范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如何为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及农机经营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成为摆在农机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调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农业经济管理和合作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分析、系统分析和例证法,进行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分析了我国及河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阶段,并对国内外农机规模化经营现状进行研究,总结了我国户营农机的成就、特点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机合作经营的可行性。第二,从理论上对农机规模经营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我国农机经营的主要形式,并对河南省户营农机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分析,结合我省农业特点,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农机规模化经营的必然性。第三,在分析我省地理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南省现有农机经营模式。对农机合作组织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出了河南省农机规模经营的特点及制约因素,并对农机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第四,根据以上分析和预测,提出适合我省农机发展的新模式——农机股份合作制。给出了股份合作制的选择思路、运行机制及章程的构建,并对农机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从经济和社会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第五,结合我省家庭经营的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了农机股份合作社发展的各种形式,并对其具有的优势和制约因素作以总结。预测了农机股份合作社发展效果,在现有农业发展形势和经济条件下,为河南省农机经营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六,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农机股份合作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包括:发展多重化经营、发展企业带动等。依据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当户营农机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必将出现,这一发展路径在农机发展较快的省展现得十分清楚,股份合作制的出现适应的市场经济规律,也适应了经济大变革,是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实现农机规模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二、农机化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机化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学术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机械
        2.1.2 农业机械推广
    2.2 农机推广的相关理论
        2.2.1 农业创新扩散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2.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2.3 农机推广的理论框架
        2.3.1 农业机械推广理论来源构架
        2.3.2 组织化的农机推广框架模型
3 湖南省农机推广现状分析
    3.1 湖南农机推广既有成就
        3.1.1 农机拥有量及使用情况
        3.1.2 农机人力财力投入情况
    3.2 湖南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
        3.2.1 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
        3.2.2 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
        3.2.3 农机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亟待加强
        3.2.4 农机创新和成果转换机制乏力
        3.2.5 湖南各地区农机普及的差异性
    3.3 湖南省农机推广问题产生的根源
        3.3.1 多山和丘陵的地理位置的因素
        3.3.2 政府机构重视和扶持与否的因素
        3.3.3 研发销售和购买经费不足的因素
        3.3.4 农机推广和农村人才队伍的因素
4 国内外农机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4.1 国内农机推广经验
        4.1.1 台湾农机推广经验
        4.1.2 南方丘陵地区农机推广经验
        4.1.3 山东省农机推广经验
    4.2 国内农机推广的启示
        4.2.1 我国农机化水平呈现出不平衡性
        4.2.2 健全制度、因地制宜和可持续性
    4.3 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的经验
        4.3.1 美国农机推广经验
        4.3.2 日本农机推广经验
    4.4 国外农机推广的启示
        4.4.1 农机推广被视为公益事业予以重视
        4.4.2 构建多元化的农机推广体系
        4.4.3 建立稳定的农机推广保障体制
        4.4.4 注重促进农村农业的长远发展
5 完善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政策与建议
    5.1 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
        5.1.1 健全法律保障
        5.1.2 加大资金投入
        5.1.3 落实既有政策
        5.1.4 深化政府公益性服务
    5.2 健全农机推广的运行机制
        5.2.1 构建务实长效的推广机制
        5.2.2 加强市场监管
    5.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5.3.1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5.3.2 加强农机推广培训
        5.3.3 构建农、科、教结合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
    5.4 优化农机化装备结构,调整区域布局
        5.4.1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机械区域布局
        5.4.2 不断改善农机性能和质量
        5.4.3 充分利用农机展览会的契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推广调查问卷
致谢

(2)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业机械
        2.1.2 农业机械化
        2.1.3 城镇化
        2.1.4 农机跨区服务
        2.1.5 空间溢出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2.2 城乡二元经济理论
        2.2.3 俱乐部理论
        2.2.4 农户模型理论
        2.2.5 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非农就业对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贡献
        2.3.2 非农就业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2.3.3 农业机械化对非农就业的贡献
        2.3.4 关于耕地细碎化和农业机械化的争论
        2.3.5 农业机械化和粮食产出之间的关系
        2.3.6 本文在文献上可能的贡献
3 研究背景
    3.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
        3.1.1 农业机械化的起步阶段: 1949-1980年
        3.1.2 农业机械小型化阶段: 1981-2001年
        3.1.3 农业机械大中型化阶段: 2002年至今
    3.2 中国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历史
        3.2.1 全面管制阶段: 1949-1982年
        3.2.2 逐步放开阶段: 1983-2002年
        3.2.3 加速推进阶段: 2003年至今
        3.2.4 中国就业非农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历史趋同性
    3.3 中国农机跨区服务发展的历史
        3.3.1 初级发展阶段: 1996年之前
        3.3.2 井喷式发展阶段: 1996-1999年
        3.3.3 全面推进阶段: 2000-2013年
        3.3.4 回落阶段: 2014年至今
4 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路径分析: 俱乐部理论的视角
    4.1 农户使用农机服务的“俱乐部模型”
        4.1.1 数理模型
        4.1.2 图形分析
    4.2 在中国农机作为俱乐部商品的可行性
        4.2.1 自然禀赋的可行性
        4.2.2 制度安排的可行性
        4.2.3 市场竞争的可行性
    4.3 俱乐部视角下中国农机化的发展路径——相对静态均衡分析
        4.3.1 非农就业增加,农业劳动力工资上升
        4.3.2 国家扶持农机工业,对大中型农机给予补贴
        4.3.3 农民收入提高、耕地规模增加
    4.4 本章小结
5 城镇化拉动农业机械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力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
    5.3 理论模型
    5.4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4.1 计量模型的设定
        5.4.2 变量的选取和说明
        5.4.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5.5 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5.5.1 初步回归结果
        5.5.2 农业劳动力密度中介效应的检验
        5.5.3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6 非农就业、农机投资和农机服务利用
    6.1 引言
    6.2 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6.3 农户模型
    6.4 数据、计量模型和样本统计性描述
        6.4.1 数据来源
        6.4.2 计量模型和估计方法
        6.4.3 样本描述性统计
    6.5 回归结果和讨论
    6.6 稳健性检验
        6.6.1 异常值的干扰问题
        6.6.2 非农就业的内生性问题
        6.6.3 来自山东省调研数据的验证
    6.7 本章小结
7 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分布规律
    7.1 引言
    7.2 问题的提出:来自全国数据和省级数据的矛盾
        7.2.1 背景与假设
        7.2.2 回归结果与讨论
    7.3 空间上的统计分析
    7.4 空间计量分析
        7.4.1 基本模型设定与估计
        7.4.2 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分布规律
        7.4.3 跨经纬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政策启示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3)区域格局划分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客观存在
    2.1.1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差异明显
    2.1.2 农业装备结构存在不平衡
    2.1.3 三大作物各生产环节发展水平和增速存在差异
    2.1.4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存在地区差异
2.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
2.3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与影响因素
    2.3.1 技术与经济相融合
    2.3.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与影响因素有关联、可表达、可量化
    2.3.3 借鉴水桶原理从短板环节研究突破
2.4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2.4.1 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说
    2.4.2 结构方程模型
    2.4.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2.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聚类研究
3.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3.1.1 中国特色农业机械跨区作业发展模式
    3.1.2 耕种收单项机械化水平快速增长
    3.1.3 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
    3.1.4 各省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差异明显
3.2 聚类分析理论
    3.2.1 聚类分析概述
    3.2.2 聚类分析过程
3.3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3.3.1 指标选择
    3.3.2 数据说明
3.4 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聚类分析
    3.4.1 距离计算方法
    3.4.2 聚类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装备技术效率不平衡研究
4.1 我国农业装备使用技术现状
4.2 三阶段DEA模型
4.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4.3.1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4.3.2 环境变量选取
    4.3.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1 第一阶段实证结果
    4.4.2 第二阶段回归结果
    4.4.3 第三阶段实证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不平衡研究
5.1 农业机械资源配置差异明显
5.2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5.2.1 概念界定
    5.2.2 研究思路
5.3 模型选择与指标选择
    5.3.1 模型选择
    5.3.2 数据来源与选择
5.4 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趋势分析
5.5 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区域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装备水平不平衡研究
6.1 农业装备发展水平现状
    6.1.1 农机总动力持续增长
    6.1.2 拖拉机保有量快速发展
    6.1.3 联合收获机增速明显
    6.1.4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及配套比不断优化
6.2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6.3 评价指标与模型选择
    6.3.1 指标选择
    6.3.2 数据来源
    6.3.3 测度方法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4.1 计算结果
    6.4.2 农业装备水平区域上不平衡分析
    6.4.3 农业装备水平时域上的不平衡分析
    6.4.4 农业装备总量区域不平衡分析
    6.4.5 农业装备结构不平衡分析
    6.4.6 农业装备效益不平衡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农业机械化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保障
二、农业机械化推进农村建设的措施
    1. 转变观念, 改变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
    2.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充分发挥农机作用
    3. 争取财政投入, 努力推动农机化发展
    4. 加大农机推广力度, 推动农机化创新
    5. 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 健全服务网络。
    6. 加强农机管理, 服务农村经济
    7. 成立农机合作社组织,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
    8. 加强农机人员素质, 提高农村经济
三、结论

(5)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结构
    1.4 理论依据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业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建设
    2.1 农业服务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2.2 农业服务业的特征
    2.3 农业服务业及其内部构成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服务业发展概述
    3.1 发达国家的农业服务业
    3.2 后工业化国家的农业服务业
    3.3 中国农业服务业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第四章 吉林省农业服务业需求分析
    4.1 发展农业服务业是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4.2 各需求主体的农业服务需求与满足程度
    4.3 需求主体对农业服务需求的认知与变动趋势
第五章 吉林省农业服务业供给分析
    5.1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
    5.2 农业生产作业服务
    5.3 农产品销售服务
    5.4 农业金融服务
    5.5 农业技术服务
第六章 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专题分析——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6.1 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6.2 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
    6.3 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推进措施
第七章 吉林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7.1 吉林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和原则
    7.2 吉林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框架和内容
    7.3 吉林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和主要任务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论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8.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3.1 国外研究的状况
        1.3.2 国内研究的状况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框架
        1.4.4 理论基础
    1.5 研究特色与可能创新
        1.5.1 研究的特色
        1.5.2 可能的创新
        1.5.3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农机购置补贴的内在需求
    2.1 中国进入 WTO 与农业发展的国际化问题
        2.1.1 加入 WTO 后对农机化发展提出的新标准
        2.1.2 WTO 成员国促进农机化的政策及效果
    2.2 地区增长的内在差异与农业机械化
        2.2.1 我国地方经济增长的差异性
        2.2.2 区域发展差距对农机购置需求的影响分析
    2.3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后对农机需求的影响分析
    2.4 农民对农机需求的研究
        2.4.1 农机购置能力的内涵设定
        2.4.2 农机购置能力的影响因素
        2.4.3 农机购置能力的定量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与实际效果
    3.1 世界农业发展与机械化装备发展
        3.1.1 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状况
        3.1.2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3.2 国际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分析
        3.2.1 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体系
        3.2.2 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
    3.3 我国农业发展中机械化的补贴政策及实施效果
        3.3.1 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度变迁
        3.3.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3.4 财政专项补贴与农机购置实际需求分析
        3.4.1 专项补贴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3.4.2 专项补贴高度分散了配置功能弱化
    3.5 小结
第四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4.1 农业补贴政策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分析
    4.2 购置农机的收益性问题分析
    4.3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有效性分析
        4.3.1 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
        4.3.2 提升了农机科技水平
        4.3.3 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4.3.4 刺激了农村需求市场
        4.3.5 推进了农业持续发展
    4.4 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4.4.1 数据的选取
        4.4.2 模型的构建
    4.5 小结
第五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机制创新
    5.1 农机购置补贴机制创新体系的优化分析
        5.1.1 分析体系的优化原则
        5.1.2 分析体系的设计思路
    5.2 农机补贴投入机制的现状分析
        5.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
        5.2.2 农业购置补贴投入机制分析
    5.3 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机购置补贴运行机制
        5.3.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成效
        5.3.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5.3.3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的长效机制分析
    5.4 农机购置补贴运行机制的创新
        5.4.1 现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存在的缺陷
        5.4.2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机制
    5.5 农机购置补贴的保障机制
        5.5.1 完善农机购置政策补贴的实施计划
        5.5.2 建立农机购置补贴的金融支持和信用体制
        5.5.3 推进农机制造装备产业开发技术改造
        5.5.4 健全农机购置补贴服务组织体系
    5.6 小结
第六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路径创新—陕西省的实践
    6.1 农机购置补贴的国际经验和启示
        6.1.1 发达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经验
        6.1.2 发展中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经验
    6.2 农机购置补贴的经验启示
    6.3 陕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路径创新
        6.3.1 实施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的必要性
        6.3.2 创办农机购置补贴超市的需求背景
        6.3.3 农机购置补贴超市的基本做法
        6.3.4 农机购置补贴超市的特点
        6.3.5 陕西农机补贴超市的启示
        6.3.6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建议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均衡发展
        7.1.2 促进农民增收速度,提高农民收益水平
        7.1.3 加强统筹城乡经济,推动关联产业发展
    7.2 政策建议
        7.2.1 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
        7.2.2 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7.2.3 因地制宜制定农机购置补贴标准
        7.2.4 构建财政与金融并举的补贴方式
        7.2.5 以法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7.2.6 强化技术确保农机生产安全
        7.2.7 创新机制提高农机生产效率
    7.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7.3.1 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7.3.2 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的收入增长规律
        7.3.3 全方位实地调查使研究结果更为客观
        7.3.4 社会中介组织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理论依据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理论依据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解放初农业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
2.1 土地改革: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2.1.1 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诉求:土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1.2 政策保障:减少变革成本的《土地改革法》
    2.1.3 实践支撑:平稳有序的土改过程
    2.1.4 集中体现:成熟的思想理论与工作方法
    2.1.5 基础地位、历史成就与总体评价
2.2 互助合作: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
    2.2.1 新内涵: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切入点
    2.2.2 由争论而引起的农业集体化问题
    2.2.3 历史抉择:逐步集体化思想的最终确立
    2.2.4 互助合作的主要成就和原因分析
    2.2.5 “合作制”思想和“合作化”道路的深远意义
2.3 修养生息:恢复农业经济的有效保障
    2.3.1 不断改进税制,减轻农民税费负担
    2.3.2 贯彻“包禁筹”三字方针,防止乡村财政做大
    2.3.3 合理控制“剪刀差”,减轻农民隐性负担
2.4 城乡物资交流:恢复和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
    2.4.1 努力改善交通运输,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
    2.4.2 召开城乡展览会,组织短距离物资交流
    2.4.3 疏通城乡沟通渠道,积极开展农副土特产品购销业务
    2.4.4 城乡市场趋于活跃,物资交流成效显着 第三章 过渡时期农业集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3.1 过渡时期总路线统领农村经济工作
    3.1.1 “一化三改”:总路线的主体和两翼
    3.1.2 以工业化为实质内容的总路线评价
3.2 农业集体化的具体实践:初级社与高级社
    3.2.1 初级合作社的发展与整顿
    3.2.2 高级合作社的迅猛发展、整顿与全面高潮
    3.2.3 动力机制与深层原因:阶级斗争、农民心理与工业化战略需求
    3.2.4 绩效评估与总体评价:初级社与高级社的比较分析
3.3 统购统销:集体化的配套措施
    3.3.1 政策原因:粮食供求矛盾、三改与工业化战略需求
    3.3.2 考量过程:八种方案、三种情况和四种关系
    3.3.3 短期作用:显着的实际效果与客观存在的诸多弊端并存
    3.3.4 历史评价:工业化原始积累的制度安排
3.4 工农城乡关系矛盾凸现
    3.4.1 “雅量之争”凸显工农城乡关系
    3.4.2 “比较协调”向“开始恶化”的转变
    3.4.3 继续向前的发展势头
    3.4.4 历史影响:城乡关系基本走向和基本格局的确立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农业经济与农村制度建设
4.1 农业经济建设的大跃进
    4.1.1 大跃进运动在党内分歧和矛盾中逐步兴起
    4.1.2 农业经济建设盲目冒进
    4.1.3 农村大炼钢得不偿失
4.2 农村制度建设的公社化
    4.2.1 公社化:现实与理想的自然选择
    4.2.2 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内部逻辑
    4.2.3 社区福利事业试点工作展开
    4.2.4 农村公共食堂应用而生
4.3 农业经济政策的小幅调整与反复
    4.3.1 政策理论:六次纠左会议的调整努力
    4.3.2 实践措施:各地区整顿和调整的基本内容
    4.3.3 大跃进高潮再起:初步调整后的政策反复
    4.3.4 调整工作曲折反复的原因透视
4.4 农村经济建设的某些成绩与严重挫折
    4.4.1 农田水利建设成就空前
    4.4.2 农村工业获得从无到有的建设
    4.4.3 农业产量大幅下降,农民生活困难严重
    4.4.4 工农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4.4.5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灾难面前得不偿失
4.5 严重后果的最终体现:农村大饥荒的形成
    4.5.1 各种自然灾害的交替出现
    4.5.2 农业税负担和粮食的过度征购
    4.5.3 雪上加霜的粮食出口贸易
    4.5.4 保障城镇粮食供应的不合理政策 第五章 经济困难时期农业经济政策的全面调整
5.1 农业经济调整的过程与基本内容
    5.1.1 起步阶段:人民公社的整顿和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
    5.1.2 发展阶段:减少粮食收购和增加农村生产劳动力
    5.1.3 高潮阶段: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
5.2 “三自一包”关键问题的曲折探索
    5.2.1 自留地:保留、取消、放宽与批判
    5.2.2 自由市场:限制开放、关闭、开展与批判
    5.2.3 自负盈亏:生产小队、生产大队、人民公社、生产小队
    5.2.4 农民的探索:包产到户的三起三落
5.3 农业学大寨运动应需而起
    5.3.1 大寨村经验与运动历程
    5.3.2 时代诉求:多重因素下的战略考量
    5.3.3 历史评价:集体化体制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努力
5.4 农村意识形态的教育与整顿
    5.4.1 农村阶级形势的分析
    5.4.2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面开展
    5.4.3 贫下中农协会成立
5.5 六十年代农业经济调整的基本评价
    5.5.1 总体绩效与基本经验
    5.5.2 不足与启示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十年徘徊
6.1 农村文化大革命运动
    6.1.1 农村文化大革命逐步深入和发展
    6.1.2 争议性内容稳定农村发展局面
6.2 大寨运动主导下的农村经济与社会
    6.2.1 文革时期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6.2.2 大寨主导下的农村经济曲折增长
    6.2.3 大寨主导下的农村社会相对稳定
6.3 政策主导下的城镇人口反向流动
    6.3.1 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6.3.2 干部五七干校农业劳动
6.4 文革时期的农村教育医疗和文化事业
    6.4.1 理想教育的具体实践: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和到农村办学校
    6.4.2 “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实现卫生公平的最大努力
    6.4.3 小靳庄典型:赋予政治色彩的农村文化活动 第七章 基本认识与结论
7.1 内部线索: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逐步转变
    7.1.1 技术变革: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广泛应用
    7.1.2 生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
    7.1.3 经营制度: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益探索
7.2 外部线索:服务于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需求
    7.2.1 “三农”为工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无可逃遁性和特殊性
    7.2.2 “工占农利”资本原始积累的实现形式与制度安排
    7.2.3 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线索下的“三农”发展过程解读
7.3 总体评价:充分估计新中国初期三十年“三农”的历史成就与地位
    7.3.1 历史成就:农业生产关系、生产力、工业化等多个视角的论证
    7.3.2 历史地位:新中国60 年农业发展光辉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发展的度量与评价
    2.1.1 发展的内涵
    2.1.2 常用的计量发展的方式
2.2 比较优势理论
    2.2.1 理论概述
    2.2.2 三个比较优势测定指标解释
2.3 农业区位论
2.4 技术效率
2.5 外部性理论 3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3.1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3.1.1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状况
    3.1.2 农业投入和现代化水平
    3.1.3 天津市农业示范区的发展
    3.1.4 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的应用
    3.1.5 天津市农业的效益和效率
    3.1.6 天津市滨海设施农业发展
3.2 天津市农业科技园的发展
    3.2.1 农业科技园区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3.2.2 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分析
    3.2.3 天津市各农业园区发展
3.3 天津市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发展
    3.3.1 天津市的名胜古迹和食文化
    3.3.2 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
    3.3.3 休闲农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3.4 休闲农业对消费者的影响 4 天津市各区县农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4.1 天津市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
4.2 天津市各区县3种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4.3 天津市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3.1 天津市各区县蔬菜的比较优势分析
    4.3.2 天津市国家级蔬菜标准同建设及科技推广
    4.3.3 天津农业中水果的比较优势
4.4 天津市畜牧业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5 天津市渔业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5.1 各区县水产品产量分析
    4.5.2 天津市滨海新区循环水养殖基地
    4.5.3 天津市水产示范园的发展
    4.5.4 鲤鲫鱼遗传育种中心的发展 5 天津种植业的技术效率分析
5.1 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1.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1.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1.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2 粳稻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2.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2.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2.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3 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3.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3.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3.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4 大棚西红柿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4.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4.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4.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5 大棚黄瓜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5.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5.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5.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 天津市养殖业的技术效率分析
6.1 大规模生猪养殖的随机前沿分析
    6.1.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1.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1.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2 大规模蛋鸡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2.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2.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2.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3 中等规模奶牛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3.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3.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3.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4 农业中淡水鱼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4.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4.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4.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7 天津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7.1 资源稀缺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7.1.1 天津市农业土地亟需保护
    7.1.2 化肥施用对天津市农业的影响
    7.1.3 天津市农药的过量使用
    7.1.4 天津市农业用水紧张
    7.1.5 渤海湾天津海区生态环境状况
7.2 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高效和多样化有待提高
7.3 政府管理与经营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
    7.3.1 农业规划滞后未形成体系
    7.3.2 生态农业园的管理有待加强
    7.3.3 天津市农业经营方式需要向多元化转变
7.4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7.4.1 农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7.4.2 化肥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7.4.3 农产品加工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
    7.4.4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峻
    7.4.5 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7.5 生产者知识水平制约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8 促进天津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现代农业装备
8.2 优化结构发挥重点园区的示范效应
    8.2.1 发挥地区优势优化结构调整
    8.2.2 加强畜牧业科技支撑和园区建设
    8.2.3 加强渔政管理优化水产养殖
8.3 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8.4 加强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环境安全监管
8.5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8.5.1 筹建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意义
    8.5.2 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必要性
    8.5.3 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内容和定位
    8.5.4 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参与情况
    8.5.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十堰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充分认识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
    1.1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1.2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是抗灾夺丰收和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保证
    1.3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民奔小康的重要支撑
2 十堰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问题
    2.1 发展现状
        2.1.1 乡镇农机服务体系情况
        2.1.2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经营模式
    2.2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2.2 农机化社会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 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3.1 发展思路
    3.2 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3.2.1 重视理顺农机体制
        3.2.2 要明确对乡镇农机服务组织的管理权限分工
        3.2.3 要逐步解决乡镇农机服务组织中的职工待遇问题, 稳定队伍
        3.2.4 要明确乡镇农机管理站的职责、任务
        3.2.5 要建立有效的农机化投入机制
        3.2.6 要支持和鼓励农机服务组织兴办经济实体
        3.2.7 要拓宽农机服务领域
        3.2.8 要改革农机经营方式

(10)河南省户营农机经营模式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所处的阶段
    1.3 国内外农机经营规模化现状
        1.3.1 国外农机经营规模化现状
        1.3.2 国内农机经营规模化现状
    1.4 我国户营农机发展现状
        1.4.1 户营农机发展状况
        1.4.2 户营农机的特点
        1.4.3 户营农机发展中的缺陷
    1.5 研究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1.5.1 经济形势要求
        1.5.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
        1.5.3 劳动力转移要求
2 河南省农机规模经营现状
    2.1 农机规模化经营的内涵
        2.1.1 规模化经营的概念
        2.1.2 目前农机经营的主要形式
    2.2 河南省户营农机发展的历史分析
    2.3 河南省农业特点
        2.3.1 人地矛盾突出
        2.3.2 农业是我省生存之源
        2.3.3 农业结构复杂,生产规模小,生产率低
        2.3.4 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收入低
    2.4 发展农机规模化经营的必然性
        2.4.1 提高户营农机的利用率,缓解农村生产的急需
        2.4.2 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
        2.4.3 解决户营农机投入大问题,打破农民收入低的现状
        2.4.4 提高农机利用率,推广新机具、新技术
        2.4.5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河南省农机规模化经营模式探讨
    3.1 河南省地理特征与农机经营模式
    3.2 河南省农机经营模式现状
        3.2.1 农机户和农机大户
        3.2.2 农机专业大户
        3.2.3 农机合作
        3.2.4 农机股份合作
        3.2.5 农机协会
        3.2.6 中介服务组织
    3.3 河南省农机规模化经营的特点
        3.3.1 跨区作业
        3.3.2 承包服务
        3.3.3 信息服务
        3.3.4 订单作业服务
        3.3.5 自用型农机向兼用型转变
    3.4 河南省农机规模化经营的优势
        3.4.1 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农机化的收入
        3.4.2 提高了作业质量,并规范了农机市场的服务质量
        3.4.3 引导土地规模经营和区域化种植
    3.5 农机经营规模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3.5.1 农机户发展缓慢
        3.5.2 存在“大农机与小农户”的矛盾
        3.5.3 农机具更新缓慢
        3.5.4 农机合作组织管理松散
    3.6 农机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预测
        3.6.1 逐步由松散型组织向紧密型组织发展
        3.6.2 发展迅速且逐步向实体过渡
        3.6.3 要求产权明晰
        3.6.4 现阶段以发展大中型农机为主
4 适合河南省农机发展的新模式
    4.1 发展模式选择
    4.2 选择股份合作制的思路
    4.3 农机股份合作社运行机制
    4.4 农机股份合作社的章程的构建
        4.4.1 股份合作社性质及构成
        4.4.2 农机股份合作社组织领导机构
        4.4.3 农机股份合作社规章制度及职责
        4.4.3.1 合作社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职责
        4.4.3.2 合作社规章制度
    4.5 农机股份合作社生产管理流程
    4.6 农机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综合评价
        4.6.1 股份合作社效益评价
        4.6.2 评价结果分析
5 农机股份合作社模式探讨
    5.1 农机股份合作社形式
        5.1.1 农户入股合营型
        5.1.2 村户联合共营型
        5.1.3 乡村农机实体改造型
        5.1.4 企业参股联营型
    5.2 农机股份合作社发展具有的优势
        5.2.1 实现了“龙头”的带动作用
        5.2.2 实现了资金、技术和机械的共同合作
        5.2.3 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5.2.4 明晰了产权,调动了职工对组织资产增值、保值的积极性
        5.2.5 促进了农机发展机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5.3 农机股份合作制发展制约因素
        5.3.1 政府重视不够,农户认识不清
        5.3.2 发育水平低,组织机制不完善
        5.3.3 法律地位不明确,政策支持不到位
        5.3.4 基层农机管理部门职能需强化
    5.4 农机股份合作发展的效果预测
        5.4.1 合理配置农机资源,加快了农机产业化发展
        5.4.2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转移劳动力
        5.4.3 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5.4.4 使农机、农艺紧密结合,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5.4.5 改变了农机管理体制,提高农机效益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四、农机化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D]. 唐绪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2]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D]. 方师乐. 浙江大学, 2017(02)
  • [3]区域格局划分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定量研究[D]. 李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12)
  • [4]农业机械化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措施[J]. 傅金霞. 农民致富之友, 2013(14)
  • [5]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D]. 于凡.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6]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研究[D]. 韩剑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7]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研究[D]. 陶艳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3)
  • [8]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D]. 张天懿.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9]十堰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 徐自鑫,柯有柱. 湖北农机化, 2009(06)
  • [10]河南省户营农机经营模式的发展研究[D]. 冯春丽. 河南农业大学, 2007(09)

标签:;  ;  ;  ;  ;  

农业机械化工作要服从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