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助剂对液体物理性质和磺草酮药效的影响

除草剂助剂对液体物理性质和磺草酮药效的影响

一、除草剂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及对磺草酮药效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华,张宗俭,姚登峰,刘开宇[1](2021)在《桶混助剂在玉米田除草剂减施增效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桶混助剂是农药使用时与制剂产品搭配使用、现混现用的一种助剂。玉米田除草剂使用中合理添加桶混助剂能明显提高防治效果。介绍农药桶混助剂的定义、功能,并介绍玉米田化学除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桶混助剂对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土壤处理除草剂的减施增效作用,展望桶混助剂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市场前景。

王玉灵,王爱华,胡冠芳,刘永刚,牛树君,赵峰[2](2021)在《喷雾助剂对灭草松防除马铃薯田阔叶杂草藜的增强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喷雾助剂在增强除草剂药效、提高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降低除草剂用量、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探明喷雾助剂对灭草松防除马铃薯田阔叶杂草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增强作用,并评价其强弱,选用卫士牌WS-18D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双圆锥雾喷头,对灭草松及其药液添加喷雾助剂在马铃薯苗期开展茎叶喷雾处理,药后15 d调查对藜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并计算药效增强指数。结果表明,480 g/L灭草松AS在3 150~4 500 mL/hm2剂量下对藜防效很低,药后15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26.33%以下,但在其药液中添加喷雾助剂APG0810 0.1%或GY-Tmax 0.2%、OS0.1%、FMEE 0.025%、DDB 0.05%喷液量,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得到极显着提高,可达95.02%~100%,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的增强指数达279.80~1 517.77,药效增强效果显着。依据田间防效、药效增强指数和用药成本3方面综合评价,灭草松药液添加喷雾助剂可以降低30%的用药量,其最佳组合为:电动喷雾器双圆锥雾喷头+用水量675 L/hm2+480 g/L灭草松AS 3 150 mL/hm2+喷雾助剂APG0810 0.1%或GY-Tmax 0.2%、OS 0.1%、FMEE 0.025%、DDB 0.05%喷液量。

姚中统,陶波,李松宇[3](2021)在《复合型助剂对不同除草剂的增效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田间试验及仪器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助剂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几种助剂对草甘膦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增效顺序为:复合型助剂>甲酯化植物油>有机硅助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葡萄糖助剂>氮盐类助剂。复合型助剂能够明显降低草甘膦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干燥时间,降低幅度可达30%以上,并且明显增加药液的扩展直径、黏度及其在叶片上的最大持留量,增加率均在40%以上。因此表明复合型助剂对草甘膦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且,复合型助剂对烯草酮乳油及莠去津悬浮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株防效分别增加至少9.34%、10.41%),并且随着助剂添加量越高,增效越强。

李松宇[4](2020)在《助剂对除草剂增效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农业生产中杂草危害日益增加,化学除草剂因其经济、方便、省时、省力、经济等特点,成为防治农田杂草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除草剂的广泛应用,用量的不断提升,导致抗性杂草频发、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农药助剂的应用可以保证在降低药量的同时,达到预期的防效,因此除草剂助剂的研发与应用成为首要选择。除草剂助剂研发周期短,成本较低,对解决抗性杂草、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结合仪器分析的等方法研究了助剂与农药的可混性,及对除草剂药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助剂对药液的物理性状、吸收和传导的影响;并且对不同条件下助剂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表明:1.不同的助剂对大多数农药具有良好的可混性,特别是水剂,乳油和悬浮剂次之。水基助剂与悬浮剂和乳油的可混性稍优于油基助剂;助剂可以提高农药药液的稳定性,特别是对悬浮剂影响最大,其次是水剂和乳油。2.助剂可以有效地改善药液的物理性状,包括降低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增加扩展直径、缩短干燥时间,特别是迪增(油基)。3.温度、施药后降雨时间、药液中钙离子浓度对除草剂药效影响明显,低温、施药后短时间内降雨、药液中钙离子浓度高均会降低除草剂防效。助剂的应用显着地改善了不同环境因素对除草剂的防效的影响。4.助剂可以显着地提高苘麻叶片对硝磺草酮的吸收,提升率可达118.34%-167.08%;显着地提高硝磺草酮在苘麻植株内的传导速率,提升率可达181.25%-575.37%。5.助剂添加量(v/v)为0.3%时能显着提高硝磺草酮、异恶草松、氟磺胺草醚的药效,分别增效14.51%-20.72%、13.05%-17.21%、11.56%-17.87%。6.助剂与除草剂组合施用,对玉米和大豆是安全的。

郭红霞[5](2020)在《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研制及增效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碱催化酯交换技术合成了7种甲酯化植物油,经进一步复配加工获得20种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技术,探明桶混助剂JZ-12对恶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和五氟磺草胺防除稻稗和雨久花具有显着增效作用,初步阐明了其增效机理。桶混助剂JZ-12可提高水稻田茎叶处理除草剂防效,对水稻安全。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田茎叶处理除草剂减量增效使用提供技术支撑。本试验确定了7种甲酯化植物油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避免了皂化反应,实现了甘油与甲酯的快速分离,甲酯化植物油的产率均达92%以上。建立了液相色谱法检测出7种甲酯化植物油中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和棕榈酸甲酯的含量。将7种甲酯化植物油按一定比例复配,并加入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乳化剂加工成20种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采用温室盆栽法筛选出添加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的体积分数为喷液量的0.5%,此时药剂对杂草的防效最佳,且对水稻安全。在此用量下,与恶唑酰草胺120 g a.i./hm2相比,添加助剂JZ-9、JZ-12和JZ-14对防除稻稗的增效作用较好,对稻稗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92.18%、95.41%和95.33%;与二氯喹啉酸93.75 g a.i./hm2相比,添加助剂JZ-9、JZ-12和JZ-35对防除稻稗的增效作用较好,对稻稗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0.63%、88.13%和86.41%;与五氟磺草胺22.5 g a.i./hm2相比,添加助剂JZ-12和JZ-29对防除雨久花的增效作用较好,对雨久花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93.76%和91.16%。即添加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JZ-12对3种除草剂防除稻稗和雨久花均具有增效作用。20种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均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性和低温稳定性。当20种助剂的体积分数为喷液量的0.5%时,添加JZ-12和JZ-20对恶唑酰草胺药液表面张力和接触角降低效果较好,对其表面张力降低率分别为23.82%和27.34%,接触角降低率分别为39.36%和39.51%;添加JZ-12和JZ-35对二氯喹啉酸药液表面张力和接触角降低效果较好,对其表面张力降低率分别为26.25%和28.97%,接触角降低率分别为36.54%和44.67%;添加JZ-12对五氟磺草胺药液表面张力和接触角降低效果最好,表面张力和接触角降低率分别为27.47%和52.38%。同时,添加JZ-12、JZ-14、JZ-15和JZ-35均可提高丽春红-2R在稻稗和雨久花叶面上的沉积量,4种助剂对稻稗叶表面沉积量提高率分别为143.60%、102.26%、87.96%和75.22%,对雨久花叶表面沉积量提高率分别为145.89%、72.79%、103.43%和64.04%。即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JZ-12对3种药液表面张力、接触角和叶表面沉积量影响最大。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的田间使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和五氟磺草胺在最低推荐剂量下混用,并添加体积分数为0.5%的桶混助剂JZ-12,对稻稗和雨久花防效分别提高了6.66%和5.00%,但在最低推荐剂量的基础上减量20%或40%后添加该助剂并不能提高防效。即2种药剂在推荐剂量下与助剂JZ-12混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对稻稗和雨久花的防效。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种除草剂与桶混助剂JZ-12混用对水稻的生长无影响且无药害产生。因此,本试验筛选出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JZ-12[配方为:m(甲酯化花生油):m(甲酯化玉米油)=2:1,乳化剂m(OP-7):m(PEG-400):m(ZR-5)=1:1:0.5,含量为甲酯化植物油质量的20%]对3种除草剂防除稻稗和雨久花均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张薇[6](2019)在《玉米田化学除草减量技术探究》文中指出随着玉米田除草剂使用量逐年增加,化学药剂对环境、人畜等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减少玉米田除草剂的使用量,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探究了苗前不同除草剂混用封闭处理、苗后除草剂与助剂混用茎叶喷雾处理、新型高效除草剂替代等3种措施的玉米田除草剂减量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温室盆栽测定了异恶唑草酮57.6 g a.i./hm2+莠去津600 g a.i./hm2、精异丙甲草胺1152 g a.i./hm2+莠去津450 g a.i./hm2+2,4-D异辛酯262.5 g a.i./hm2、精异丙甲草胺1152 g a.i./hm2+莠去津750 g a.i./hm2、异恶唑草酮57.6 g a.i./hm2+莠去津450 g a.i./hm2、扑草净525 g a.i./hm2+精异丙甲草胺1152 g a.i./hm2、乙莠合剂2100 g a.i./hm2 6种苗前封闭除草剂混用处理对马唐、稗草、苘麻和反枝苋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反枝苋和马唐抑制率均为100.00%,对稗草的防效为72.00%100.00%;异恶唑草酮57.6 g a.i./hm2+莠去津600 g a.i./hm2处理对苘麻抑制效果最佳,防效为93.53%。在通化、通辽、铁岭、黑河、银川和长治6个玉米产区的田间试验中,异恶唑草酮57.6 g a.i./hm2+莠去津600 g a.i./hm2和扑草净525 g a.i./hm2+精异丙甲草胺1152g a.i./hm2两个混用方案除草效果突出。异恶唑草酮57.6 g a.i./hm2+莠去津600 g a.i./hm2处理在药后14 d对杂草株数防效为69.70%91.18%,药后28 d时株数、鲜重防效分别为85.44%89.0%和88.52%90.71%;扑草净525 g a.i./hm2+精异丙甲草胺1152 g a.i./hm2处理在药后14 d对杂草株数防效为44.44%96.57%,药后28 d时对株数、鲜重防效分别为60.0%95.65%和60.05%95.72%。2.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比较了苯唑草酮与玉米田常规苗后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杂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苯唑草酮用量少且对玉米田杂草有较好的防除作用,其中苯唑草酮27 g a.i./hm2+莠去津675 g a.i./hm2+乙基和甲基酯植物油1350mL/hm2处理对杂草防除效果最佳,在药后14 d、28 d时株数及鲜重防效均在83.15%100%。30%苯唑草酮27 g a.i./hm2+乙基和甲基酯植物油1350 mL/hm2处理在药后14 d、28 d株数及鲜重防效为36.40%94.72%。3.在保定、济宁和宿州3个地区对硝磺草酮、烟嘧磺隆、硝磺·莠去津、烟嘧·莠去津与松香助剂和椰子油助剂混用的增效作用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松香助剂和椰子油助剂与上述4种除草剂混用均能提高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其中,椰子油助剂可增效3.89%23.34%;松香助剂可增效2.30%13.02%。4.通过测定松香助剂、椰子油助剂对硝磺草酮及烟嘧磺隆药液润湿时间、渗透时间、干燥时间、表面张力及接触角的影响探究了助剂的增效机理。结果表明,硝磺草酮添加松香助剂和椰子油助剂后润湿时间分别减少了50 s和60 s,渗透时间分别减少了55 s和62 s,蒸腾时间分别延长了13 s和22 s,表面张力降低了1.80 mN/m和4.96 mN/m,接触角降低了4.03°和4.46°。烟嘧磺隆添加松香助剂和椰子油助剂后润湿时间分别减少了139 s和152 s,渗透时间分别减少了127 s和132 s,蒸腾时间分别延长了23 s和3 s,表面张力降低了0.17 mN/m和3.10 mN/m,接触角降低了1.79°和4.57°。

姚中统[7](2019)在《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增效作用及增效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根据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已达到3544.52万公顷,而同年玉米田草害的发生面积约达2000万公顷,这使得玉米减量损失极为严重。因此,杂草的化学防治是保障玉米生产的重中之重。除草剂的使用为保障玉米生产、提升玉米品质、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玉米田除草剂用药量不断提升,防除效果却大不如前,而且造成了玉米田药害严重、抗性杂草发生周期缩短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一些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易在土壤中发生迁移导致药效不稳定、危害下茬作物种植安全并造成环境污染,用药量的增加更会使这些问题恶化。加之近年来玉米田除草剂新品种少之又少、除草剂混剂方式单一,因而,如何在降低除草剂药量同时保证除草效果,渐成为玉米化学除草研究者所关心的一个问题。除草剂助剂研发周期短,低成本等特点,并且在提高除草剂药效、降低除草剂用量、提高对作物的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玉米田除草剂应用中存在的药效和污染等问题。本文通过仪器分析及生物活性试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并研究了新型助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噻吩磺隆土壤行为特性的影响以及新型助剂对于玉米田茎叶处理除草剂莠去津物理性状的影响从而明确了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的增效机制;同时,研究了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合剂的增效作用及助剂的应用对玉米安全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新型助剂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乙草胺、噻吩磺隆的除草活性,且助剂添加量越大,增效作用越明显。(2)土壤pH值或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均会使土壤中噻吩磺隆挥发量降低;土壤温度或土壤含水量升高,均会使土壤中噻吩磺隆挥发量增加。新型助剂分别在不同土壤温度、不同土壤pH值、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均可以降低土壤中噻吩磺隆的挥发量;在相同环境条件(同一土壤温度或同一土壤pH值或同一土壤有机质含量或同一土壤含水量)下,随着新型助剂添加量的增加,噻吩磺隆的挥发量越来越低。(3)土壤温度、土壤pH值或土壤含水量升高,均会降低土壤对噻吩磺隆的吸附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吸附量随之增加。新型助剂分别在不同土壤温度、不同土壤pH值、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均可以降低土壤对壤噻吩磺隆的吸附量;在相同土壤环境条件(同一土壤温度或同一土壤pH值或同一土壤有机质含量或同一土壤含水量)下,随着新型助剂添加量的增加,吸附量越来越低。(4)在同一土层深度,分布在各点的噻吩磺隆浓度差异性显着。添加新型助剂后会影响噻吩磺隆在土壤中的横向分布,且随着新型助剂浓度的提升,同一土层四点药剂浓度标准差越小,拟合度越好,分布更加均匀。(5)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或降雨量的增加均会加深噻吩磺隆在土壤中的淋溶深度以及相同距离处的土样药剂检测浓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时,呈现完全相反的趋势。新型助剂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土壤pH值、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均能够降低噻吩磺隆的淋溶深度及相同距离处的土样药剂检测浓度;在相同环境条件(同一土壤pH值或同一土壤有机质含量或同一土壤含水量或同一土壤降雨量)下,新型助剂添加量越高,药剂的淋溶深度越浅,相同距离处的土样药剂检测浓度越低。(6)新型助剂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田茎叶处理除草剂莠去津、硝磺草酮、烟嘧磺隆的除草活性,新型助剂添加量越高,增效作用越明显。(7)新型助剂可以降低莠去津药液的表面张力、干燥时间,增加药液的扩展直径和粘度。且助剂浓度越高,增效作用越明显。新型助剂添加量(V/V)分别为0.1%、0.3%、0.5%时,与对照相比,莠去津药液表面张力分别降低32.60%、37.50%、43.60%;粘度分别增加23.24%、32.16%、37.80%;扩展直径分别增加22.44%、32.95%、43.61%。干燥时间分别降低15.90%、31.52%、38.58%。(8)新型助剂可以显着提高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合剂(乙草胺+噻吩磺隆)及茎叶处理除草剂合剂(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的除草活性,新型助剂添加量越高,增效作用越明显。新型助剂添加量(V/V)分别为0.1%、0.3%、0.5%时,乙噻合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增加了10.93%、14.85%、17.55%,对阔叶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增加了11.91%、13.80%、15.77%;烟硝秀合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增加了9.13%、12.16%、17.29%;对阔叶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增加了8.81%、12.89%、15.78%。(9)新型助剂单独施用或是与除草剂合剂结合施用均不会抑制玉米的生长发育,且对于玉米产量亦无影响。

白从强[8](2019)在《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as)的化学防除技术》文中指出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田中,恶性禾本科杂草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as)对小麦田主要除草剂精恶唑禾草灵的抗性程度已十分严重,这对小麦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据报道,目前已在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CT区基因中发现了 5个位点6种氨基酸突变。为系统性地研究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化学防除技术,本文首先通过整株生物测定法筛选出了可有效防除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性日本看麦娘的除草剂单剂;其次研究了助剂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和增效机理,筛选出了可有效防除小麦田抗性日本看麦娘的除草剂助剂增效减量组合;最后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单剂进行复配,筛选出3个复配剂配方配比,并模拟大田药效试验测定了复配剂对小麦田其它杂草的毒力和对小麦的安全性。此外,本文还进行了利用RNA干扰技术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探索研究。详细结果如下: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不同位点突变的抗性日本看麦娘种群对相关除草剂(包括小麦田常用的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非小麦田常用的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和新型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敏感性,同时研究了非小麦田除草剂对小麦(镇麦9号)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小麦田常用的茎叶处理药剂异丙隆、绿麦隆、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和土壤处理药剂异丙隆、绿麦隆,新型的茎叶处理药剂环吡氟草酮和土壤处理药剂氟噻草胺、特丁净(以上均为小麦田除草剂)对5种位点突变的抗性日本看麦娘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土壤处理药剂吡氟酰草胺对Ile-2041-Asn位点突变的抗性日本看麦娘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而在非小麦田除草剂中,土壤处理药剂吡唑草胺、丙草胺、恶草酮、氟乐灵、乙氧氟草醚对5种位点突变抗性日本看麦娘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由于对供试小麦选择性指数较低,因此这些药剂均不能应用于小麦田中防除抗性日本看麦娘。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助剂激健、安融乐和Silwet 806对3种除草剂异丙隆、绿麦隆和甲基二磺隆防除抗性日本看麦娘的最佳增效剂量、最佳增效剂量下的减量作用和助剂与除草剂混用对小麦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增效剂量下,Silwet 806对异丙隆、绿麦隆减量作用最为明显,激健和安融乐对异丙隆、绿麦隆有一定程度的减量作用,而3种助剂均不能使甲基二磺隆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防除效果增加到非常显着的水平;异丙隆+Silwet 806和绿麦隆+Silwet 806是防除抗性日本看麦娘最佳增效减量组合,但Silwet 806与异丙隆混用会显着增加药剂对供试小麦幼苗鲜重抑制率,使其对供试小麦的安全性下降,而Silwet 806与绿麦隆混用不改变其对供试小麦的安全性。对其增效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添加Silwet 806后绿麦隆药液表面张力显着降低,药液与叶面的接触角显着降低,药液在叶面的干燥时间显着缩短,药液在叶面的沉积量显着增加,且相较与绿麦隆单剂,Silwet 806与绿麦隆混用的处理在5d后日本看麦娘体内叶绿素含量开始显着降低。为了提高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防效,防止其抗性加重和产生多抗性,并扩大杀草谱,有效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性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本研究在单剂筛选的基础上以抗性日本看麦娘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环吡氟草酮+绿麦隆、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和啶磺草胺+异丙隆3种复配剂室内配方配比筛选试验,并利用等效线法对其复配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种复配均对抗性日本看麦娘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最终确定环吡氟草酮:绿麦隆的最佳配比为1:9,甲基二磺隆:异丙隆的最佳配比为1:14,啶磺草胺:异丙隆的最佳配比为1:74。在室内条件下模拟大田药效试验方法进行了复配剂对小麦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环吡氟草酮·绿麦隆复配剂(1:9)在720-840g a.i./ha的剂量下、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复配剂(1:14)在600-720g a.i./ha的剂量下和啶磺草胺·异丙隆复配剂(1:74)在600-700g a.i./ha的剂量下均可有效防除5种位点突变的抗性日本看麦娘、多抗性的看麦娘、抗精恶唑禾草灵的菵草和多花黑麦草,繁缕、野老鹳草和播娘蒿,并且均对供试小麦生长安全,此外环吡氟草酮·绿麦隆复配剂和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复配剂还对猪殃殃有较好的鲜重抑制效果,而3种复配剂均对大巢菜的鲜重抑制效果一般。本研究在RNA干扰的理论基础上,选取了病毒介导基因沉默(VIGS)技术为转染方法,以PDS基因为靶标基因,克隆了日本看麦娘PDS基因保守区域,并选取其中部分片段作为干扰片段构建了以BSMV为载体骨架的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研究了抗性日本看麦娘植株在接种小麦PDS基因VIGS-RNAi载体及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后新生叶的表型变化。结果表明:小麦植株在接种小麦PDS基因VIGS-RNAi载体后其新生叶出现白化现象;而抗性日本看麦娘植株在接种小麦PDS基因VIGS-RNAi载体和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 载体后其新生叶均未出现白化现象。

张健[9](2019)在《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菵草(Beckmanniasyzigachne)为一年生或越年生禾本科菵草属杂草,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水稻/小麦或水稻/油菜轮作田发生最为严重。精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1)为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由于其活性高、杀草谱广而被广泛用于小麦田防除禾本科杂草,但因其作用靶标单一,长期单一使用其用量普遍逐年增加,菵草对其抗药性的发生及发展问题逐年严峻。到目前为止,菵草对其他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如唑啉草酯和炔草酯等交互抗性问题也普遍产生。因此,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已经不能有效防除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了筛选出能够用于小麦田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适宜除草剂,本研究通过室内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 ACCase抑制剂类以外的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对敏感和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毒力,结果表明:土壤处理除草剂中,绿麦隆、异丙隆、丙草胺、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二甲戊灵、甲氧咪草烟和氟噻草胺对敏感和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均有较高的毒力;茎叶处理除草剂中,绿麦隆、异丙隆、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和氨唑草酮对敏感和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毒力较高或相对较高;除草剂对小麦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二甲戊灵、甲氧咪草烟和氨唑草酮对供试小麦的安全性较差,并且药后观察有明显的药害发生,因此,这几种除草剂不能用于小麦田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由于茎叶处理除草剂中绿麦隆,异丙隆用量相对较大;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毒力相对一般,为了降低除草剂的用量及提高其毒力,筛选出对茎叶处理除草剂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助剂,同时明确其最佳增效剂量、与除草剂最佳增效组合及增效作用机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室内整株生物测定法筛选出2种具有增效作用的助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激健和有机硅类助剂Silwt806,同时,通过测定激健对药液表面张力、接触角、扩展直径及最大持留量等物理指标初步阐明了其增效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激健和Silwt806最佳增效剂量分别为0.05%(v/v)和0.1%(v/v);0.05%(v/v)激健与绿麦隆800ga.i./hm2、异丙隆800ga.i./hm2、甲基二磺隆16ga.i./hm2、啶磺草胺32g a.i./hm2组合增效作用最佳;0.1%(v/v)Silwet806与绿麦隆800ga.i./hm2、异丙隆600g a.i./hm2、甲基二磺隆16ga.i./hm2、啶磺草胺32ga.i./hm2组合增效作用最佳。激健对除草剂增效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激健能够显着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显着增加扩展直径和最大持留量,因此,激健能够通过改变药液理化性质从而发挥其增效作用。为了延缓杂草对除草剂抗药性的产生、扩大杀草谱、减少田间用药次数及提高除草剂的防除效果,本研究对毒力较强的2种除草剂氟噻草胺、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嗪草酮进行了复配配方配比筛选,其中,二元复配和三元复配除草剂分别采用Gowing法和Colby法。结果表明,筛选出来的复配均对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和荠菜具有较高的毒力。之后通过模拟大田药效试验的方法研究各复配杀草谱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1:1.5)在200-240ga.i./hm2剂量下,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1:2)在240-300 g a.i./hm2剂量下,氟噻草胺、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1:2.5:3)在260-325 ga.i/hm2剂量下和氟噻草胺与嗪草酮复配(1:2)在200-240 g a.i./hm2剂量下对抗精恶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看麦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抗精恶唑禾草灵多花黑麦草、牛繁缕及波斯婆婆纳均具有较高的毒力;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1:1.2)在220-260ga.i./hm2剂量下、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1:1.5)早期茎叶处理在300-360ga.i./hm2剂量下对抗精恶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看麦娘、牛繁缕及波斯婆婆纳均具有较高的毒力;以上复配对小麦安全性研究发现,除氟噻草胺与嗪草酮复配(1:2)外,其他几种复配对供试小麦均安全。

徐丹[10](2019)在《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的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除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目前在我国小麦及油菜田发生十分普遍,在局部地区已经上升为恶性杂草,严重影响小麦和油菜的生长。因此,本文以野老鹳草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在小麦田和油菜田的化学防除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培养皿法和盆钵法研究了其种子的休眠特性及解除休眠方法、萌发及出苗特性;通过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采自江苏省、河南省不同地区的7个野老鹳草种群对小麦田及油菜田常见除草剂的敏感性,初步检测野老鹳草是否已经产生抗药性;通过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 54种可用于防除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对野老鹳草的室内毒力,并进行小麦和油菜的安全性测定,旨在筛选出对野老鹳草毒力高并且对作物安全的除草剂。对于小麦田以野老鹳草为优势种杂草群落的化学防除研究,本文根据除草剂单剂的室内筛选结果,选取两种新型复配剂嗪草酮·氟噻草胺及绿麦隆·环吡氟草酮,对小麦田5种优势杂草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确定其田间适合的用药量。最后,为了响应国家“药肥双减”的号召,同时提高野老鹳草的化学防除效率,本文研究了3种表面活性剂类助剂对除草剂防除小麦田野老鹳草的增效减量作用,旨在找出可防除小麦田野老鹳草的除草剂助剂减量组合,为田间防治野老鹳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具体结果如下:本试验采用培养皿法和盆钵法研究了野老鹳草种子萌发和出苗适宜的条件,每天记录种子萌发数,计并以此计算种子萌发率、平均萌发时间(MGT)及萌发指数(GI)等来测定种子萌发情况。通过研究发现,野老鹳草具有较长的休眠期,新采集的野老鹳草种子在室温干储210 d后可以解除休眠,并且发现低温条件不利于野老鹳草种子休眠的解除。种子在10℃~25℃的恒温条件下萌发良好;有无光照及光周期的长短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对酸碱度不敏感,在pH值4~10范围内均能够萌发良好;对水势具有一定耐受力,抑制50%萌发率所需的水势为-0.42 MPa;盐分对野老鹳草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当盐浓度达到160 mmol.L-1时,基本不能萌发;另外,种子在土壤垂直深度5 cm以内时仍然可以出苗,对播种深度适应性较强。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通过测定七个地区野老鹳草种群对小麦田及油菜田常见除草剂的敏感性,来初步检测野老鹳草田间抗药性的发生情况;测定了 54种可用于防除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对野老鹳草的室内毒力;选取两种新型复配剂嗪草酮·氟噻草胺及绿麦隆·环吡氟草酮进行小麦田防除以野老鹳草为优势种杂草的杀草谱研究,结果如下:七个野老鹳草种群对5种供试药剂未产生抗药性;在此基础上,选取了 1个敏感的野老鹳草种群,采用整株生物测定的方法,对54种相关除草剂进行室内毒力的测定。同时研究了筛选出的对野老鹳草毒力强的其他作物田除草剂对小麦及油菜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可以在小麦田用于防除野老鹳草的除草剂有:2甲4氯钠、噻吩磺隆、异丙隆、绿麦隆、灭草松、2,4-滴异辛酯6种茎叶处理剂和精异丙甲草胺、嘧苯胺磺隆(相对安全)、异丙隆3种土壤处理剂;可以在油菜田用于防除野老鹳草的除草剂有:精异丙甲草胺1种土壤处理剂;根据除草剂筛选结果,本研究选取两种新型复配剂进行小麦田以野老鹳草为优势种杂草的杀草谱研究,结果表明,嗪草酮·氟噻草胺复配剂按2:1的配比在300-360 g a.i./ha的剂量下、绿麦隆·环吡氟草酮按9:1的配比在675-900 ga.i./ha的剂量下,对小麦田野老鹳、猪殃殃、繁缕、菵草、日本看麦娘均有较好的鲜重防效。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 Silwet 806等三种助剂对异丙隆等3种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发现:添加0.1%Silwet 806对除草剂异丙隆、2甲4氯钠增效作用较显着,可减量50%左右,对双草醚也有一定增效减量作用;添加150 mL/hm2安融乐对2甲4氯钠增效减量作用明显,GR90值降低至1182.51 ga.i/ha。对异丙隆及双草醚也有较好的增效减量作用,可以减少推荐剂量的50%以上;添加900 mL/hm2红太阳A8对异丙隆有明显的增效减量作用,GR90值降低至137.23 g a.i/ha,对2甲4氯钠及双草醚也有较好的增效减量作用,可以减少推荐剂量的50%以上。同时测定了除草剂与助剂混用对小麦安全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异丙隆、2甲4氯钠及双草醚的推荐剂量及2倍推荐剂量下,与各助剂混用对小麦的鲜重均无显着性影响,对小麦安全。

二、除草剂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及对磺草酮药效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除草剂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及对磺草酮药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桶混助剂在玉米田除草剂减施增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桶混助剂定义及其功能
2 玉米田杂草及其除草剂应用
3 桶混助剂助力除草剂的减量应用
    3.1 桶混助剂对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减量增效作用
        3.1.1 对苯唑草酮的增效作用研究
        3.1.2 对磺草酮的增效作用研究
        3.1.3 对硝磺草酮的增效作用研究
        3.1.4 对烟嘧磺隆的增效作用研究
        3.1.5 对莠去津的增效作用研究
    3.2 桶混助剂对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的减量增效作用
    3.3 桶混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航空喷雾中的减量增效作用
4 展望

(2)喷雾助剂对灭草松防除马铃薯田阔叶杂草藜的增强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与防除对象
    1.2 环境条件
    1.3 喷雾助剂最佳添加比例的筛选
    1.4 供试除草剂、喷雾助剂与剂量设计
    1.5 施药方法
    1.6 调查内容与方法
        1.6.1 对马铃薯的安全性调查
        1.6.2 除草效果调查
        1.6.3 产量调查
    1.7 数据处理和统计
        1.7.1 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1.7.2 药效增强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喷雾助剂最佳添加比例的筛选
    2.2 灭草松及其药液添加喷雾助剂对马铃薯的安全性
    2.3 灭草松及其药液添加喷雾助剂对马铃薯田阔叶杂草藜的防效
        2.3.1 2017年试验结果
        2.3.2 2018年试验结果
    2.4 灭草松药液添加喷雾助剂对防除马铃薯田阔叶杂草藜的增强作用
        2.4.1 2017年试验结果
        2.4.2 2018年试验结果
    2.5 灭草松药液添加喷雾助剂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
3 讨论

(3)复合型助剂对不同除草剂的增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
        1.1.2 供试仪器
        1.1.3 防除杂草
    1.2 试验设计
        1.2.1 不同类型助剂对草甘膦增效作用的筛选
        1.2.2 复合型助剂对草甘膦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
        1.2.3 复合型助剂对不同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1.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助剂对草甘膦增效作用筛选
    2.2 复合型助剂对草甘膦药液物理指标的影响
    2.3 复合型助剂对不同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2.3.1 复合型助剂对41%草甘膦水剂的增效作用
        2.3.2 复合型助剂对24%烯草酮乳油的增效作用
        2.3.3 复合型助剂对38%莠去津悬浮剂的增效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4)助剂对除草剂增效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农业生产中杂草的危害
    1.2 除草剂的应用现状
    1.3 除草剂应用存在的问题
        1.3.1 除草剂药效不稳定
        1.3.2 药害问题严重
        1.3.3 抗性杂草发生周期缩短
        1.3.4 农田环境逐渐恶化
    1.4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1.4.1 除草剂新品种的研发
        1.4.2 除草剂混用的研发
        1.4.3 除草剂助剂的研发
    1.5 除草剂助剂的种类
        1.5.1 表面活性剂
        1.5.2 油类助剂
        1.5.3 有机硅类助剂
        1.5.4 铵盐类助剂
        1.5.5 保湿类助剂
        1.5.6 抗漂移助剂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试验技术流程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农药
        2.1.2 供试助剂
        2.1.3 供试杂草
        2.1.4 供试土壤
        2.1.5 供试试剂
        2.1.6 供试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助剂与不同剂型农药的可混性研究
        2.2.2 不同助剂与除草剂混用后稳定性研究
        2.2.3 助剂对不同剂型除草剂物理性状的影响
        2.2.4 助剂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对除草剂防效的影响
        2.2.5 硝磺草酮分析方法
        2.2.6 助剂对不同剂型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2.2.7 不同助剂的安全性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助剂与不同剂型农药的可混性研究
        3.1.1 助剂与农药水剂的可混性研究
        3.1.2 助剂与农药乳油的可混性研究
        3.1.3 助剂与农药悬浮剂的可混性研究
        3.1.4 助剂和农药混合后静置不同时间对可混性的影响
    3.2 不同助剂与除草剂混用后的稳定性研究
        3.2.1 不同助剂与硝磺草酮悬浮剂混用后稳定性分析
        3.2.2 不同助剂与异恶草松乳油混用后稳定性分析
        3.2.3 不同助剂与氟磺胺草醚水剂混用后稳定性分析
        3.2.4 迪增(油基)助剂对不同剂型除草剂稳定性的影响
    3.3 助剂对不同剂型除草剂物理性状的影响
        3.3.1 助剂对硝磺草酮悬浮剂物理性状的影响
        3.3.2 不同助剂对异恶草松乳油物理性状的影响
        3.3.3 不同助剂对氟磺胺草醚水剂物理性状的影响
        3.3.4 迪增(油基)助剂对不同除草剂物理性状的影响
    3.4 不同环境因素下助剂对除草剂防效影响的研究
        3.4.1 施药后不同时间降雨助剂对除草剂防效的影响
        3.4.2 不同水硬度条件下助剂对除草剂防效的影响
        3.4.3 不同温度下助剂对除草剂防效的影响
        3.4.4 11℃条件下助剂对除草剂防效的影响
    3.5 不同助剂对除草剂吸收传导效果的影响
        3.5.1 硝磺草酮标准曲线的测定
        3.5.2 硝磺草酮的回收率
        3.5.3 不同助剂对苘麻叶片中硝磺草酮吸收量的影响
        3.5.4 不同助剂对苘麻叶片中硝磺草酮传导速率的影响
    3.6 助剂对不同剂型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3.6.1 助剂对硝磺草酮悬浮剂的增效作用
        3.6.2 助剂对异恶草松乳油的增效作用
        3.6.3 助剂对氟磺胺草醚水剂的增效作用
        3.6.4 迪增(油基)对三种剂型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3.7 不同助剂的安全性评价
        3.7.1 不同助剂结合硝磺草酮悬浮剂施用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7.2 不同助剂结合硝磺草酮悬浮剂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7.3 不同助剂结合异恶草松乳油施用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3.7.4 不同助剂结合异恶草松乳油施用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3.7.5 不同助剂结合氟磺胺草醚水剂施用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3.7.6 不同助剂结合氟磺胺草醚水剂施用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助剂对农药稳定性的影响
    4.2 助剂对茎叶除草剂的增效机理
    4.3 助剂对茎叶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研制及增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1.1 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研究概况
        1.1.1 桶混助剂发展介绍
        1.1.2 桶混助剂分类
    1.2 酯化植物油类桶混助剂研究进展
        1.2.1 酯化植物油合成工艺研究
        1.2.2 酯化植物油类桶混助剂增效机理研究
        1.2.3 酯化植物油类桶混助剂在除草剂上的应用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合成与加工
    2.1 试验材料
    2.2 甲酯化植物油类桶混助剂合成
        2.2.1 植物油酸值测定
        2.2.2 植物油皂化值测定
        2.2.3 植物油平均分子量计算
        2.2.4 甲酯化植物油合成工艺优化
        2.2.5 甲酯化植物油成分检测
    2.3 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加工
        2.3.1 桶混助剂乳化剂选择
        2.3.2 桶混助剂的制备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植物油酸值与皂化值的测定及平均分子量计算
        2.4.2 甲酯化大豆油合成工艺优化
        2.4.3 甲酯化玉米油合成工艺优化
        2.4.4 甲酯化菜籽油合成工艺优化
        2.4.5 甲酯化花生油合成工艺优化
        2.4.6 甲酯化葵花籽油合成工艺优化
        2.4.7 甲酯化蓖麻油合成工艺优化
        2.4.8 甲酯化芝麻油合成工艺优化
        2.4.9 甲酯化植物油成分检测
        2.4.10 桶混助剂乳化剂选择与加工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对3种除草剂活性影响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桶混助剂不同体积分数对除草剂活性影响
        3.2.2 桶混助剂对恶唑酰草胺活性影响
        3.2.3 桶混助剂对二氯喹啉酸活性影响
        3.2.4 桶混助剂对五氟磺草胺活性影响
        3.2.5 桶混助剂的添加对水稻安全性影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桶混助剂不同体积分数对除草剂活性影响
        3.3.2 桶混助剂对恶唑酰草胺活性影响
        3.3.3 桶混助剂对二氯喹啉酸活性影响
        3.3.4 桶混助剂对五氟磺草胺活性影响
        3.3.5 添加桶混助剂对水稻安全性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对除草剂增效机理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桶混助剂乳化分散性测定
        4.2.2 桶混助剂低温稳定性测定
        4.2.3 桶混助剂表面张力测定
        4.2.4 桶混助剂接触角测定
        4.2.5 桶混助剂对丽春红-2R在叶表面沉积量影响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桶混助剂乳化分散性测定
        4.3.2 桶混助剂低温稳定性测定
        4.3.3 添加桶混助剂对恶唑酰草胺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影响
        4.3.4 添加桶混助剂对二氯喹啉酸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影响
        4.3.5 添加桶混助剂对五氟磺草胺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影响
        4.3.6 丽春红-2R标准曲线制定
        4.3.7 桶混助剂对丽春红-2R在稻稗叶表面沉积量的影响
        4.3.8 桶混助剂对丽春红-2R在雨久花叶表面沉积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JZ-12 使用技术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田基本情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施药方法
        5.2.4 防效调查及统计方法
        5.2.5 安全性调查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添加桶混助剂JZ-12 对除草剂药效影响
        5.3.2 添加桶混助剂JZ-12 对水稻安全性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甲酯化植物油合成工艺优化
        6.2.2 甲酯化植物油成分检测
        6.2.3 桶混助剂乳化分散性测定
        6.2.4 添加桶混助剂对药液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影响
        6.2.5 桶混助剂对叶表面沉积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玉米田化学除草减量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玉米田杂草发生及化学防除
    1.2 当前我国玉米田除草剂所面临的问题
        1.2.1 东北地区及黄淮海地区除草剂应用现状
        1.2.2 除草剂抗性问题
        1.2.3 除草剂药害问题
    1.3 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
        1.3.1 除草剂混合使用技术研究
        1.3.2 喷雾助剂种类及研究现状
        1.3.3 玉米田新型高效除草剂的研发和使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植物
    2.2 供试药剂
    2.3 试验仪器
    2.4 种子催芽
    2.5 苗前封闭除草剂混用防除玉米田杂草
        2.5.1 温室盆栽法
        2.5.2 田间试验
    2.6 新型高效除草剂及不同除草剂与助剂混用防除玉米田杂草
        2.6.1 常用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室内除草活性评价
        2.6.2 新型高效除草剂及不同除草剂与助剂混用对杂草的防效(田间试验)
    2.7 助剂对不同除草剂各项物理性状的影响
        2.7.1 不同除草剂与助剂处理溶液的配置
        2.7.2 助剂对不同除草剂药液润湿性能、渗透性能影响的测定
        2.7.3 助剂对不同除草剂药液润抗蒸发性能影响的测定
        2.7.4 助剂对不同除草剂药液表面张力影响的测定
        2.7.5 助剂对不同除草剂药液接触角影响的测定
    2.8 调查方法
    2.9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苗前封闭除草剂混用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
        3.1.1 温室条件下不同除草剂混用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
        3.1.2 田间条件下不同除草剂混用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
        3.1.3 小结
    3.2 高效新型除草剂替代及不同除草剂与助剂混用对杂草的防效
        3.2.1 温室盆栽法比较几种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的除草活性
        3.2.2 田间条件下新型高效除草剂及不同除草剂与助剂混用对杂草的防效
        3.2.3 小结
    3.3 助剂对除草剂物理性状的影响
        3.3.1 助剂对不同除草剂药液润湿性能影响的测定结果
        3.3.2 助剂对不同除草剂药液抗蒸发性能影响的测定结果
        3.3.3 助剂对不同除草剂药液表面张力影响的测定结果
        3.3.4 助剂对不同除草剂药液接触角影响的测定结果
        3.3.5 小结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7)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增效作用及增效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农田杂草的危害
    1.2 除草剂的应用现状
    1.3 除草剂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1.3.1 药效不稳定
        1.3.2 药害问题
        1.3.3 抗性杂草发生周期缩短
        1.3.4 农田环境恶化
    1.4 玉米田杂草发生与危害
    1.5 玉米田除草剂应用主要存在问题
        1.5.1 玉米田除草剂药效不稳定
        1.5.2 玉米田除草剂药害问题
        1.5.3 玉米田杂草抗性现状
    1.6 助剂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研究
        1.6.1 除草剂助剂的研究进展
        1.6.2 除草剂助剂的种类
        1.6.3 除草剂助剂的增效机制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试验技术流程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土壤
        2.1.2 供试杂草
        2.1.3 供试化学试剂
        2.1.4 供试除草剂及助剂
        2.1.5 供试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新型助剂对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2.2.2 噻吩磺隆分析方法
        2.2.3 新型助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土壤中噻吩磺隆挥发的影响
        2.2.4 新型助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土壤吸附噻吩磺隆的影响
        2.2.5 新型助剂对噻吩磺隆土层横向分布的影响
        2.2.6 新型助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噻吩磺隆淋溶的影响
        2.2.7 新型助剂对玉米田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2.2.8 新型助剂对莠去津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
        2.2.9 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合剂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研究
    2.3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及公式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型助剂对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3.1.1 新型助剂对乙草胺的增效作用
        3.1.2 新型助剂对噻吩磺隆的增效作用
    3.2 噻吩磺隆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3.2.1 噻吩磺隆液相色谱标准曲线
        3.2.2 土壤中噻吩磺隆标准曲线的测定
        3.2.3 水中噻吩磺隆标准曲线的测定
        3.2.4 噻吩磺隆回收方法可靠性分析
    3.3 新型助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土壤中噻吩磺隆挥发的影响
        3.3.1 新型助剂在不同土壤温度条件下对噻吩磺隆挥发的影响
        3.3.2 新型助剂在不同土壤pH值条件下对噻吩磺隆挥发的影响
        3.3.3 新型助剂在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条件下对噻吩磺隆挥发的影响
        3.3.4 新型助剂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噻吩磺隆挥发的影响
    3.4 新型助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土壤吸附噻吩磺隆的影响
        3.4.1 新型助剂在不同土壤温度下对土壤吸附噻吩磺隆的影响
        3.4.2 新型助剂在不同土壤pH值条件下对土壤吸附噻吩磺隆的影响
        3.4.3 新型助剂在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条件下对土壤吸附噻吩磺隆的影响
        3.4.4 新型助剂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土壤吸附噻吩磺隆的影响
    3.5 新型助剂对噻吩磺隆土层横向分布的影响
    3.6 新型助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噻吩磺隆淋溶的影响
        3.6.1 新型助剂在不同土壤pH值条件下对噻吩磺隆淋溶深度的影响
        3.6.2 新型助剂在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条件下对噻吩磺隆淋溶的影响
        3.6.3 新型助剂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噻吩磺隆淋溶的影响
        3.6.4 新型助剂在不同降雨量条件下对噻吩磺隆淋溶的影响
    3.7 新型助剂对玉米田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3.7.1 新型助剂对莠去津的增效作用
        3.7.2 新型助剂对硝磺草酮的增效作用
        3.7.3 新型助剂对烟嘧磺隆的增效作用
    3.8 新型助剂对莠去津理化性质的影响
        3.8.1 新型助剂对莠去津药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3.8.2 新型助剂对莠去津药液粘度的影响
        3.8.3 新型助剂对莠去津药液扩展直径的影响
        3.8.4 新型助剂对莠去津药液干燥时间的影响
    3.9 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合剂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研究
        3.9.1 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合剂的增效作用
        3.9.2 新型助剂的应用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9.3 新型助剂的应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4.2 新型助剂的增效机制
    4.3 新型助剂的应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as)的化学防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日本看麦娘在小麦田的发生、危害及防除情况
        1 日本看麦娘在小麦田的发生、危害
        2 小麦田日本看麦娘的防控现状
    第二节 小麦田日本看麦娘对精恶唑禾草灵抗性研究进展
        1 小麦田日本看麦娘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性现状
        2 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抗性机理研究
        2.1 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靶标抗性机理
        2.2 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非靶标抗性机理
        3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研究现状
        3.1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交互抗性研究现状
        3.2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多抗性研究现状
    第三节 助剂与除草剂协同增效防除杂草的研究进展
        1 除草剂助剂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1.1 除草剂助剂的发展
        1.2 除草剂助剂的功能
        1.3 除草剂助剂的种类
        2 除草剂助剂的增效机制
        3 除草剂助剂的使用风险及发展方向
    第四节 防除小麦田杂草除草剂复配技术的研究进展
        1 除草剂复配的原则
        2 防除小麦田杂草除草剂复配技术的应用
    第五节 RNA干扰技术防治有害生物的研究进展
        1 RNA干扰技术概述
        1.1 RNA干扰技术的作用机制
        1.2 引发RNA干扰机制的技术方法
        2 RNA干扰技术在防治有害生物方面的应用
    本研究切入点
第二章 防除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除草剂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种子
        1.1.2 供试药剂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对相关除草剂的敏感性
        1.2.2 非小麦田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对相关除草剂的敏感性
        2.1.1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对小麦田常用的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敏感性
        2.2.2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对非小麦田常用的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敏感性
        2.2.3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对新型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敏感性
        2.2 非小麦田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助剂对除草剂防除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增效作用的研究
    第一节 助剂对除草剂防除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增效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助剂对3种除草剂防除抗性日本看麦娘的最佳增效剂量
        2.2 助剂对3种除草剂防除抗性日本看麦娘的减量作用
        2.3 助剂与3种除草剂混用对小麦安全性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有机硅助剂Silwet 806对除草剂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增效机理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Silwet 806对绿麦隆药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2.2 Silwet 806对绿麦隆药液与杂草叶面接触角的影响
        2.3 Silwet 806对绿麦隆药液在杂草叶面干燥时间的影响
        2.4 Silwet 806对绿麦隆药液在杂草叶面沉积量的影响
        2.5 Silwet 806与绿麦隆混用对杂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配方配比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种子
        1.1.2 供试药剂
        1.2 试验方法
        1.2.1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配方配比筛选
        1.2.2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1.2.3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的杀草谱研究
        1.3 数据处理
        1.3.1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配方配比筛选
        1.3.2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1.3.3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的杀草谱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配方配比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2.1.1 环吡氟草酮+绿麦隆配方配比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2.1.2 甲基二磺隆+异丙隆配方配比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2.1.3 啶磺草胺+异丙隆配方配比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2.2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的杀草谱
        2.2.1 环吡氟草酮·绿麦隆复配剂的杀草谱
        2.2.2 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复配剂的杀草谱
        2.2.3 啶磺草胺.异丙隆复配剂的杀草谱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利用RNA干扰技术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探索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种子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小麦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接种
        1.2.2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保守区域的克隆
        1.2.3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构建
        1.2.4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接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接种结果
        2.2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保守区域的克隆结果
        2.3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构建
        2.4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接种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全文讨论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小麦田菵草发生、危害及防除情况
        1 小麦田菵草发生、危害概况
        2 小麦田菵草化学防除现状
    第二节 小麦田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研究进展
        1 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发生及发展情况
        2 小麦田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机理研究进展
        3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ACCase不同基因突变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
    第三节 助剂与除草剂协调增效防除杂草研究进展
        1 除草剂助剂的种类与使用技术研究
        2 除草剂助剂增效作用机理研究
    第四节 除草剂复配的原则与评价方法
        1 除草剂复配的原则
        2 除草剂复配的评价方法
        2.1 GowingI法
        2.2 Colby法
        2.3 等效线法(千版法)
        3 除草剂复配的优越性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防除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的除草剂筛选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对相关土壤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
        2.2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对相关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
        2.3 相关除草剂对小麦安全性
        2.4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对相关土壤处理除草剂早期茎叶处理的敏感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助剂对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除草剂协同增效作用研究
    第一节 相关除草剂增效助剂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JXE-102增效作用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
        2.2 JXE-201增效作用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
        2.3 JXE-208增效作用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
        2.4 激健增效作用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
        2.5 Silwet806增效作用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
        3 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所筛选助剂对除草剂增效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助剂激健与Silwet806对绿麦隆增效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
        2.2 助剂激健与Silwet806对异丙隆增效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
        2.3 助剂激健与Silwet806对甲基二磺隆增效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
        2.4 助剂激健与Silwet806对啶磺草胺增效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 激健对异丙隆和甲基二磺隆增效作用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激健对异丙隆和甲基二磺隆药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2.2 激健对异丙隆和甲基二磺隆药液接触角的影响
        2.3 激健对异丙隆和甲基二磺隆药液扩展直径的影响
        2.4 激健对异丙隆和甲基二磺隆药液最大持留量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防除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的土壤处理复配配方配比研究
    第一节 防除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土壤处理复配配方配比筛选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配比筛选及对小麦安全性
        2.2 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配比筛选及对小麦安全性
        2.3 氟噻草胺、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配比筛选及对小麦安全性
        2.4 氟噻草胺与嗪草酮复配配比筛选及对小麦安全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所筛选的土壤处理复配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
        2.2 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
        2.3 氟噻草胺、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
        2.4 氟噻草胺与嗪草酮复配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
        2.5 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早期茎叶处理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
        3 讨论与结论
全文讨论
    1 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适宜除草剂单剂筛选
    2 助剂与除草剂协调增效最佳增效剂量与增效组合
    3 防除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除草剂复配配方配比筛选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的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野老鹳草的研究现状
        1 野老鹳草的形态特征
        2 野老鹳草的发生、分布及危害
        3 野老鹳草的防除
    第二节 我国夏熟作物田主要阔叶杂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1 休眠特性研究进展
        2 萌发特性研究进展
    第三节 小麦及油菜田杂草发生情况及防除技术研究进展
        1 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及防除技术研究进展
        2 油菜田杂草发生情况及防除技术研究进展
    第四节 助剂与除草剂协同增效防除杂草的研究进展
        1 农药助剂的定义及分类
        2 喷雾助剂的主要类型及作用机理
        2.1 表面活性剂类
        2.2 无机盐类
        2.3 油类
        3 喷雾助剂在除草剂上的应用
    第五节 本研究切入点
第二章 野老鹳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储存条件对野老鹳草种子休眠及其休眠解除方法
        2.2 野老鹳草种子萌发及出苗条件
        2.3 野老鹳草对常用除草剂的耐药性研究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野老鹳草的化学防控技术研究
    第一节 防除小麦田及油菜田野老鹳草的除草剂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老鹳草对相关除草剂的敏感性
        2.2 对野老鹳草毒力强的非小麦田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2.3 对野老鹳草毒力强的非油菜田杂草对油菜的安全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嗪草酮·氟噻草胺等复配剂防除小麦田杂草的杀草谱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嗪草酮·氟噻草胺复配对小麦田野老鹳草为优势种杂草的杀草谱
        2.2 绿麦隆·环吡氟草酮复配剂对小麦田野老鹳草为优势种杂草的杀草谱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 助剂对除草剂防除野老鹳草的减量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助剂对除草剂防除野老鹳草的减量作用研究
        2.2 助剂与除草剂混用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3 讨论与结论
全文讨论
    1 野老鹳草种子的休眠及萌发特性
    2 野老鹳草的化学防除
        2.1 防除小麦田、油菜田野老鹳草适宜的除草剂单剂筛选
        2.2 新型复配剂防除小麦田以野老鹳草为优势种杂草的杀草谱研究
        2.3 助剂对除草剂防除野老鹳草的增效减量作用
全文结论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除草剂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及对磺草酮药效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桶混助剂在玉米田除草剂减施增效中的应用[J]. 张春华,张宗俭,姚登峰,刘开宇. 玉米科学, 2021(04)
  • [2]喷雾助剂对灭草松防除马铃薯田阔叶杂草藜的增强作用[J]. 王玉灵,王爱华,胡冠芳,刘永刚,牛树君,赵峰. 中国马铃薯, 2021(03)
  • [3]复合型助剂对不同除草剂的增效作用[J]. 姚中统,陶波,李松宇. 植物保护, 2021(01)
  • [4]助剂对除草剂增效作用的研究[D]. 李松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茎叶处理除草剂桶混助剂研制及增效机理研究[D]. 郭红霞.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玉米田化学除草减量技术探究[D]. 张薇.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7]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增效作用及增效机制的研究[D]. 姚中统.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8]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as)的化学防除技术[D]. 白从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9]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研究[D]. 张健.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的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除技术[D]. 徐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除草剂助剂对液体物理性质和磺草酮药效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