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煤窑不断关停的背后

小煤窑不断关停的背后

一、小煤窑关而不绝的背后(论文文献综述)

徐浩[1](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季栋梁[2](2019)在《脑袋里那个声音》文中指出为了不让父亲侮辱女知青,他假装和女知青谈恋爱。后来,他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可是脑子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引导他认真生活。即使得了绝症,它也能够把他从绝境中拉回来。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1"叮咚,叮咚",深山幽谷,一滴水落入石潭,当然是微信提示音,"傻小子"请求添加微信好友。倘若不表明是谁,我是从不点"接受"的,因为轻易点"接受"我已上过几回当。看是"傻小子",我立时戳了"接受"。然而大失所望,竟是个卖"铁观音"的。现在的微信群,啥样的名字都有人重,我立马拉黑了他。

季栋梁[3](2019)在《脑袋里那个声音》文中认为1"叮咚,叮咚",深山幽谷,一滴水落入石潭,当然是微信提示音,"傻小子"请求添加微信好友。倘若不表明是谁,我是从不点"接受"的,因为轻易点"接受"我已上过几回当。看是"傻小子",我立时戳了"接受"。然而大失所望,竟是个卖"铁观音"的。现在的微信群,啥样的名字都有人

舒寒冰[4](2017)在《纸房子》文中提出第一章太平村1母鸡与大鹏齐飞,月经共晚霞一色。诗人周沧海写过很多诗歌,可被太平村记住的,只有这两句,并广为传播。人们说起周沧海,自然而然就想起这经典名句。那个时候,恶搞之风尚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按现在的话说,周沧海被恶搞,是躺着中枪的。的确是躺着中枪的。那是春日黄昏,院中皂角花随风飘落,周沧海像往常一样,日渐虚弱的身子骨陷在老藤椅上,目睹着老怀表上光阴逝水,一次次地将时间往回拨。王小月悄然进屋。帮她家看地基的地理先生罗盘坏了,遣她来借。她对那块老怀表产生浓厚兴趣,凑近来看,

许家伟[5](2013)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 ——基于长时段视角对河南省巩义市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地理事象的空间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任何事物的历史并不单纯是自身的历史,必须将它置于由那些围绕着支撑着它的其他历史所构成的背景之中。对待长时段的问题,如果仅仅采用静态的理论,可能得到缺失历史视野的武断结论。缺失历史视野,所关注的问题和所得出的结论就显得非常单薄,所使用的论据有时也欠妥,所隐含的假设有时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理论研究必须在“论域”中进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规范分析,其核心假设是均质平原。这是在地理学独特性研究中不具有现实性的一个前提。更为脱离现实的事实是其演化过程并未给出,主导等级体系的影响因素也不能改变,在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似乎存在着固化的假定,等级的上升或下降好似不能进行。从长时段来看,这明显地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对于人类实践绩效的验证未必一时一地即可完成,它往往需要长时段的时间延伸才能最终清晰。结构本身就是一种长时段的历史现象,它们规定和制约着历史,人们也只有在历史进程的深层因素——各种结构中,才能把握和解释一切历史现象。借助历史学法国年鉴学派长时段理论、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论证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理,所关心的既是对研究对象长时段变迁之逻辑的理解,也是对形成当前空间格局的历史基础及路径线索的发掘,更是试图找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以及现时对其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立据。从历史视角中求真,以使其有可能超越传统思考,重新确立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内在联系。论文强调了长时段因素(地貌、气候等)对中时段、短时段因素的隐蔽性制约作用,发挥了年鉴学派重视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具有长时段意义的变量,而把战争、偶然事件等作为一个长时段下的迸发的瞬间,终究会被历史演进所淹没,揭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历史面貌和演化趋势。论文主要解决如下问题:(1)人类如何选择聚落位置,在何处能形成核心聚落以及形成何种的空间结构?(2)人类自然选择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及演化过程的主导因素?(3)人类自然选择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是否具有自我提升的能力?(4)在中国现时情况下(结合规划因素),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走向。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环境约束。聚落是人地关系最显着也是最重要的表征。只有了解了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才能正确解释历史或历史时期的聚落所受到的影响。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是一个“可变量”,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就变化一次。在人类循环往复利用地理环境不同要素的过程中,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作用或影响就会越复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将日益扩大化(由于人类利用空间的不断拓展),并被越来越多地赋于新的内容,许多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将纳入地理环境的范畴,从而使地理环境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且越来越复杂,地理环境约束是贯穿于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力量。(2)结构长期稳定。漫长的历史时段既具有相继性,也具有相似性。通过空间和时间可以展示一种演变缓慢而又能揭示永恒价值的历史过程。短时间的事件的影响很容易被夸大,但只有在长时段的视角下其作用才会显现。也只有在更大的命运中,事件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解释。以若干世纪为周期的这种变化,乡村聚落的缓慢的繁荣和衰退,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一不呈现出令人难以察觉的进程。政治变动、朝代更替,大规模战争和自然灾害都足以破坏聚落空间结构的演进,但只要影响演进的方式不变,就会在原有的废墟上重建。这些漫长的、连绵不绝的周期必定包含着相当严密的结构。从总体上来看,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带来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周而复始的兴衰即是例证。聚落具有适应社会环境变动的能力,形成的空间结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仅从县治长期驻扎在站街镇老城就可以明了。从史前时期到现在,回郭镇就一直位于巩义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顶端,山区聚落中高等级的镇集也仅在清末民初的农村工业化之后才得以出现。即使现在,在城镇和村庄之间仍然维系着一张很久以来的联系网络,这个大网的中心枢纽仍然是县治所在地和镇集。(3)等级自我提升。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经历了萌芽期、奠定期、调整期、推进期、转变期和延续期,分别对应于沿河线状结构的萌生、稳固、强化、解体以及对称结构的产生和网状结构的形成。史前时期,聚落主要用于躲避自然灾害,根据微地形星点分布,无所谓的聚落空间结构;文明时期出现联盟或统治关系,出现了聚落分异,围绕某个聚落形成聚落空间结构;农业时期,聚落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聚落空间结构以土地肥力为依据;集市与专业化城镇兴起,形成了以市场原则的等级结构;高产作物的引进,推动了山区的开发,聚落空间结构向山区扩展,在山区形成新的中心聚落;乡村工业化的推进促使聚落功能产生巨大变革,工业与农业分离并向城镇集中,加剧了聚落之间的分化,从而彻底改变了数千年来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聚落成长为村落进而分化出集、镇、城等,聚落等级得以提升,聚落空间结构依据不同的规模、等级、职能得以产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从无到有,从史前的“孤立点”,发展到农业社会的“结构点”,进而部分“结构点”升级成为“面”,而今聚落空间结构已不是以点而形成等级结构,而是已通过“点”与“线”的衔接而成为一个“点-线-面聚合体”——即网状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走过了“点-线-面-网”的整个历程,实现了聚落空间结构的自我提升。(4)驱动机理转换。不同时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和核心城镇的演变,总是建立在人类利用改造地理环境的基础上。不同时期地形因子、区位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可能会有不同的耦合方式。地形因子是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区位因子对聚落空间结构的作用体现在更为微观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上,改变聚落空间结构与形态。社会经济因子既能为农村聚落提供内生动力(人口居住需求),又能提供现实基础(经济实力的提升),还能直接作用于聚落本身(政策指导)。从地形因子、区位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对聚落的影响来看,区位因子已起到主导作用,特别是新的区位因子(距高速距离、距国道距离和距省道距离),其作用显着增强。对于地形复杂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尺度区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长期形成的“路径依赖”很难短时间内得到改变,自我演化较为迟缓,而社会经济因子作用可能并不明显。在规划先行的目标下,形成以工业生产和居住为主要特征的聚落职能,聚落规模更加分异,将改变自由选择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路径依赖”。历史无非是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的活动,空间、时间和人三者构成一个有机体。就人与空间的关系来说,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一方面强调地理、气候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极大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也承认人类塑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将会受到越来越多外界的冲击。全球化趋势下任何地方与世界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网络空间的基础上,已经进入了“流”的空间。在此时期,中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独特的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将达到它的极限。在新的局势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将会做何调整将是需要跟踪研究的课题。同时,政府力量主导下和规划指导下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中农民的意愿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其中社会关系的重构对于稳定聚落空间结构重构的成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九洲[6](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许华[7](2008)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文中指出"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道德规范;而当下的诚信缺失却严重地妨碍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

曹霞[8](2008)在《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中国小矿的法律规制》文中研究表明小矿是小型矿山的简称,包括小型矿山和小矿山(含零星个体采矿)。它因规模小、启动资金需求量小、技术要求低、收益快,因而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小矿在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为各国增收创汇,特别是在缓解贫困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推动各国矿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门。然而,小矿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事故频发,这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相背离的。这些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小矿由来已久,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在“有水快流”政策的影响下,它(当时被称为乡镇矿山)异军突起,飞速发展,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多年来,它为缓解我国矿产品供需矛盾,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乡镇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农民扩大就业门路、脱贫致富,推动小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也相伴而来,各种小矿鱼龙混杂、开采技术落后、无序竞争、私挖乱采、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事故频发。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国家正常的矿业秩序,也成为制约小矿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各类小矿,特别是对小煤矿进行大规模治理整顿,先后经历了“关井压产”和“资源整合”两个重要整顿阶段,开展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活动。前一阶段以治小、散、乱为主,后一阶段则侧重矿产资源规划布局的调整。经过十余年的整顿,小矿几度关停,到2005年我国各类矿山数目由1995年的28万余个减少到12万余个,小煤矿的数量也由7.6万个减少到2.5万个。按照国土资源部等12部门的联合部署,到2010年小煤矿要减到1万个左右,到2015年基本退出煤炭行业。随着国家的三令五申,小矿的绝对数目在有计划地减少,但被关停的小矿屡关屡开、死灰复燃的事件却频频曝光,由此引发的矿难亦不绝于耳。这些小矿为什么久关不闭?小矿主为什么置矿工的生命而不顾顶风作业?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小矿的规制为什么会失灵?失灵的症结又在哪里?资源整合是否简单地等同于关闭小矿?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我国当前资源整合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它们不仅关系到我国整顿矿业秩序的成败,而且事关小矿及其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社会的稳定。本文就这些问题从法律规制角度展开研究,以期为我国对矿产资源开发活动进行理性的、规范化的整合提供法律依据,也为合法小矿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一条依法开采、依法治矿的有效途径。国外对小矿法律规制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成果较多。而国内同类研究则断断续续、比较分散。其中深究小矿的负面影响,探讨如何关闭、取缔小矿的成果不在少数,而客观地评价小矿,研究如何规范、促进其发展的成果却屈指可数。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试图从法律角度分析我国现阶段在小矿规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探讨我国小矿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与必要性,然后通过对国外小矿法律规制的考察与比较,廓清小矿法律规制的内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小矿法律规制体系的建议。论文除导论和结论外共分六章:第一章从“小矿”的概念界定入手,介绍与评价国内外现存的关于“小矿”的各种概念,并对与“小矿”相关的几个概念——小小矿/手工小矿、非正规矿、(中)小企业进行辨析,之后,给出了本文对“小矿”下的定义:“小矿是以谋生或营利为目的,采用简单的或基本的采掘设备与技术,在有限的矿藏范围内从事某种矿产品采选活动的小规模、劳动密集型的矿山企业。其中包括开采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小型矿山标准的小型矿山企业和开采规模在小型矿山上限1/10以下的小矿山企业(含零星个体采矿)。小矿是采矿业最基本的构成部门。”该定义厘清了小矿的概念及其法律含义,为解决小矿问题提供了准确的切入点。第二章探讨国内外小矿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小矿在各国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为国家增收创汇、缓解贫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但它存在的问题亦十分突出。虽然国内外略有差异,但无序开采、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安全事故频发等一系列的问题是小矿共同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一方面,除资源禀赋条件外,小矿的存在源于贫穷,低投入、粗放型运作又使其回归到贫穷原点,以致小矿不得不在恶性循环中重演着“公地悲剧”。而另一方面,政府不公允的政策与制度缺陷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小矿问题的严重性。鉴于此,本文提出,小矿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地运用矿业知识、环保或安全标准进行“一刀切”式的“关闭”或“取缔”,而应当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考虑,统筹兼顾,从而使小矿问题得以根治。第三章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小矿法律规制的理论支点与依据以及小矿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形式。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本理念强调,要把满足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放在优先地位。我国基于国情、又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孕育而生的科学发展观也同样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应当是在尽可能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条件下,优先消除贫困,最大限度地满足贫弱群体的基本需求。小矿虽然问题很多,但作为一种有效的减贫载体,它自身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它又是促进整个矿业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政府规制小矿的目的就是要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国家有关的矿业政策、法律、法规与法律制度,对小矿的准入、生产经营活动、税收、环境管理、安全健康及劳动用工等状况进行干预与监管,帮助小矿除弊兴利,实现对矿产资源的永续利用、矿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矿区生活的永久保障。第四章对我国小矿法律规制的历程、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和分析。总体上,我国在小矿法律规制上政策弹性大,稳定性差,鼓励、扶持不足,限制、责备有余;立法分散庞杂,法律层次低,权宜性明显;管理体制复杂、多变,权限模糊,缺乏协调;监管手段单一、效率低下。本文认为,这些缺陷和不足与我国在矿业政策上长期以大矿利益为重,忽视小矿的地位和作用关系密切,这也是导致我国小矿发展过快、过滥,开发无序,环境破坏严重,安全事故多发,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十分有必要尽快完善小矿立法,改革小矿管理体制。第五章考察国外小矿法律规制的过程与特点,总结出国外小矿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与逐步形成的法律制度以及小矿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结合哥伦比亚规制小煤矿的个案研究,归纳出国外小矿规制实践对我国的启示。本文认为,国外小矿法律规制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其中两点尤为重要:一是在政策上充分肯定小矿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缓解贫困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小矿的发展战略融入到整个农村复兴和农民增收战略当中。二是在立法中明确小矿的法律地位,相应的法律制度与管理制度的设计以促进小矿发展为本,把规范与促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第六章首先对我国小矿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继而对小矿的存废问题进行理性探讨。本文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国家长期“重大矿、轻小矿,重封堵、轻疏导,重经济、轻社会”的政策导向和管理手段是导致我国小矿问题久而不绝、治而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十分突出,而我国矿产资源又以小型矿床居多,这种国情、民情、矿情决定了我国在现阶段留存少量合法小矿的必要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完善我国小矿法律规制的路径应当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政策先行,正确评价小矿的地位和作用;完善立法,优先制定小矿专门法律;设立独立、权威的小矿专门管理机构,转变管理理念,实现以人为本的多元服务型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挖掘外部资源,扩大国际合作,形成共管共促格局,全方位推进小矿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从法律规制角度对我国的小矿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2)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观,提出我国小矿的法律规制应当注重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应当把规制小矿与减贫战略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结合起来。从这个战略高度出发,规制就不再是资源整合的目的,而成为促进小矿健康、有序发展的手段。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于避免我国目前为整顿而整顿、不计后果地对所有小矿实行关闭的“一刀切”做法,实行统筹规划、疏堵结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对我国的小矿进行了现实且较为科学的概念界定与法律含义分析,为依法规制小矿提供了法律依据。4)基于我国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小矿还有必要继续存在的客观现实,建议修订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法》,在其中设小矿专章,并对小矿的立法指导思想、立法原则与法律制度提出了完善建议。这些立法建议将有助于充实与丰富我国小矿法律规制理论的内容。5)本文提出设立独立、权威的国家小矿管理机构,并根据我国行政区划特点设立直属于中央的地方小矿管理机构,为小矿提供一站式服务与实施统一监管。6)本文提出政府应当加大对涉及小矿的行业协会或社团的鼓励与扶持力度,充分挖掘外部资源,促进全社会参与规范小矿的行动,从而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水土[9](2007)在《矿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个李姓发小与煤有着不解之缘,小时侯一起到矿山偷煤,长大后各自命运的轨迹又与煤紧密相连。李广太在国有大矿做上了技术科的科长,私欲膨胀的他不惜出卖国家的机密情报,收受巨额贿赂;数典忘祖的李大矿忘记自己父亲当年死于安全事故的血的教训,成为矿主后私采滥挖国家宝贵的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无视矿工的生命安危,埋下了其后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伏笔;李虎牛前后际遇的变化及其乖张的表现同样令人深思。当道德操守滑坡、法律监督缺失而矿主又唯利是图时,连续不断的矿难的发生似乎就是必然的了……

田义双[10](2006)在《诚信场域论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诚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诚信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和谐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今天,诚信的价值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然而中国却是伴随着深重的诚信危机进入21世纪的。面对中国严重的诚信问题,很多学者对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总体上还不够深入和系统,特别是缺乏能统摄涉及各个领域、各个主体的诚信问题的整体性考察。为此,本文将立足社会哲学层面,引入场域理论来研究诚信问题,并以诚信场域概念为理论核心,构建解读诚信问题的理论平台,运用构建的理论平台分析当代中国诚信危机的根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对策。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诚信场域论:解读诚信问题的特殊视角。本章在对诚信场域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剖析了诚信场域构成要素即诚信规则、诚信资本以及诚信惯习,提出了诚信场域就是使带有一定诚信惯习的行为人围绕诚信资本竞争,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诚信价值倾向和诚信度的社会意义空间。诚信场域的基本运行逻辑是“输者为赢”,它具有规范主体诚信行为、陶冶主体诚信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多种功能。本章最后对诚信场域类型进行了划分,并给出了定量与定性两种评价方法。第二章诚信场域的生成与流变。本章运用马克思主义“源”与“流”的理论考察诚信场域的变迁过程。首先分析了决定诚信场域生成与流变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现实条件,然后提出了决定诚信场域生成与流变的内在因素即诚信基因(主要区分了工具诚信基因和价值诚信基因)。现实条件与诚信基因共同决定了诚信场域的现实状态及其变迁过程。它们同时使诚信场域呈现出明显的历史阶段性,这里主要分析了两种基本的诚信场域即传统诚信场域与现代诚信场域的特征。第三章中国诚信场域的传统形态。本章提出中国传统诚信场域具有四大基本特征:价值诚信为主,工具诚信为辅;软规则为主,硬规则为辅;诚信资本的非均质化;诚信惯习与诚信场域的双动态循环。其次提出了形成中国传统诚信场域的三大根源即农耕文明、集权专制和儒家道统。中国传统诚信场域具有适应小农

二、小煤窑关而不绝的背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煤窑关而不绝的背后(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
        二、文献综述
        三、可能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一、过度执行
        二、虚假执行
        三、目标置换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一、现实倒逼改革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三、强化政治巡视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 ——基于长时段视角对河南省巩义市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3.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长时段理论
        1.4.2 方志学分析
        1.4.3 GIS 空间分析
        1.4.4 景观指数分析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思路
    1.7 主要目的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概念辨析
        2.1.1 乡村及乡村聚落
        2.1.2 空间及空间结构
    2.2 乡村聚落研究
        2.2.1 聚落区位影响因素
        2.2.2 聚落区位演变研究
        2.2.3 聚落空间结构研究
        2.2.4 聚落空间规划研究
    2.3 聚落空间结构理论
        2.3.1 中心地理论
        2.3.2 点-轴理论
        2.3.3 双核理论
    2.4 现有成果的述评
第3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
    3.1 地质
    3.2 地貌
        3.2.1 南部中低山区
        3.2.2 东部侵蚀浅山丘陵区
        3.2.3 中部山前黄土岭区
        3.2.4 伊洛河冲积河谷平原
        3.2.5 西北邙岭黄土丘陵区
    3.3 山脉
        3.3.1 嵩山系列
        3.3.2 邙岭系列
    3.4 河流
        3.4.1 黄河
        3.4.2 伊洛河
        3.4.3 伊洛河支流
        3.4.4 米河支流
        3.4.5 淮河水系
    3.5 土壤
    3.6 矿产
    3.7 选取的科学依据
    3.8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4章 长时段视角下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
    4.1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萌芽——史前时期
        4.1.1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 250 万年—公元前 1 万年)
        4.1.2 新石器时代(公元前 10000—公元前 2000)
        小结:沿河线状结构的萌生
    4.2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奠定——夏、商、周
        4.2.1 夏(约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1600 年)
        4.2.2 商(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
        4.2.3 周(约公元前 11 世纪—公元前 256 年)
        小结:沿河线状结构的稳固
    4.3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调整——明朝(1368—1644 年)
        4.3.1 人口的增加
        4.3.2 环境的限制
        4.3.3 镇集的起步
        小结:沿河线状结构的强化
    4.4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推进——清朝(1644—1911 年)
        4.4.1 作物的引进
        4.4.2 河运的兴起
        4.4.3 人口的膨胀
        4.4.4 山区的开发
        4.4.5 集市的繁荣
        小结:沿河线状结构的解体
    4.5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转变——民国(1912—1948 年)
        4.5.1 交通运输的改进
        4.5.2 新式教育的建立
        4.5.3 现代工业的推进
        4.5.4 人地关系的紧张
        4.5.5 镇集地位的替代
        小结:对称结构的产生
    4.6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延续——现代(1949—2010 年)
        4.6.1 传统农业的改造
        4.6.2 集市贸易的转变
        4.6.3 乡镇工业的崛起
        4.6.4 县治位置的迁移
        小结:网状结构的形成
第5章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
    5.1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5.1.1 地形因素
        5.1.2 区位因素
        5.1.3 社会经济因素
    5.2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理
    小结:点-线-面-网综合体的形成及驱动力的转换
    特记 1: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选择——县治及古城的迁移
    特记 2:明季以来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另一个视角——康百万家族的兴衰
    特记 3:近现代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转变的诱因——巩县兵工厂
第6章 结论及讨论
    6.1 结论
        6.1.1 地理环境约束
        6.1.2 结构长期稳定
        6.1.3 等级自我提升
        6.1.4 驱动机理转换
    6.2 讨论
    6.3 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五节 史料分析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第一节 燃料概述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一、 地貌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一、 气候概况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四、 军队燃料供应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一、 普通职官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三、 内廷女官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一、 拾薪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一、 炊具及其演变
        二、 炉灶及其演变
        三、 燃料与饮食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一、 早期用煤历史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二、 煤炭与政治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和谐社会构建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和谐社会构建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 经济领域里诚信缺失行为的主要表现
    (二) 政治领域里诚信缺失行为的主要表现
    (三) 思想文化领域里诚信缺失行为的主要表现
    (四) 社会生活领域里诚信缺失行为的主要表现
三、和谐社会构建中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道德教育政治化对诚信意识的弱化
    (二) 追名逐利的功利主义诱使人们放弃诚信
    (三) 法律滞后, 惩治不严, 助长失信
    (四) 政府官员违规失信的不良影响

(8)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中国小矿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0.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0.4 基本思路与具体内容
第1章 小矿的概念
    1.1 国外对小矿的界定
    1.2 中国对小矿的界定
    1.3 对中外小矿界定的评价
    1.4 相关概念之辨析
        1.4.1 小矿与手工小矿/小小矿
        1.4.2 小矿与非正规矿
        1.4.3 小矿与(中)小企业
    1.5 本文对小矿的法律界定
    1.6 小结
第2章 小矿的地位、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小矿的地位和作用概述
        2.1.1 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
        2.1.2 解决就业与温饱问题
    2.2 小矿的问题:一个世界性问题
        2.2.1 环境影响
        2.2.2 资源浪费
        2.2.3 健康与安全隐患
        2.2.4 女性矿工问题
        2.2.5 童工问题
    2.3 我国小矿的地位和作用
        2.3.1 小矿构成比重大,地位无可替代
        2.3.2 缓解资源短缺,保障国家经济建设需要
        2.3.3 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地方发展
    2.4 我国小矿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无序开采,资源浪费严重
        2.4.2 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2.4.3 事故频发,安全隐患多
    2.5 小结
第3章 可持续发展与小矿的法律规制
    3.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内涵
        3.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3.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
        3.1.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质内涵——以人为本
    3.2 小矿的法律规制
        3.2.1 小矿法律规制的含义
        3.2.2 小矿法律规制的目的
    3.3 小矿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形式
        3.3.1 矿产资源的永续利用
        3.3.2 矿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3.3 矿区生活的永久保障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小矿法律规制的历程及现状
    4.1 我国小矿法律规制的演变历程与特征
        4.1.1 小矿初步发展,规制空心化(1949 年~1978 年)
        4.1.2 小矿膨胀式发展,规制失控化(1979 年~1985 年)
        4.1.3 小矿持续增长,规制规范化(1986 年~1995 年)
        4.1.4 小矿有序发展,规制规模化(1996 年~今)
    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矿规制的法律框架
        4.2.1 有关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法律法规
        4.2.2 有关安全和劳工的法律法规
        4.2.3 有关环保与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
        4.2.4 有关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煤矿)的法律法规
        4.2.5 有关整顿矿业秩序和整合资源的法律法规
        4.2.6 有关矿业税收的法律法规
    4.3 我国小矿管理体制简介
        4.3.1 我国小矿管理体制的演变
        4.3.2 我国小矿管理组织机构与分工
    4.4 我国小矿法律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我国小矿法律制度问题管窥
        4.4.2 我国小矿管理体制问题解析
    4.5 小结
第5章 国外小矿法律规制的考察与借鉴
    5.1 国外小矿法律规制的历史演变
        5.1.1 20 世纪60~70 年代:小矿不被认可阶段
        5.1.2 20 世纪80 年代:小矿被孤立阶段
        5.1.3 20 世纪90 年代~现在:小矿被整合阶段
    5.2 国外小矿法律制度研究
        5.2.1 国外小矿法律制度概述
        5.2.2 国外小矿法律的基本原则
    5.3 国外小矿管理体制考察
        5.3.1 权威机构垂直领导,区域部门分权管理
        5.3.2 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5.3.3 各种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
    5.4 典型案例——哥伦比亚小煤矿规制经验
        5.4.1 哥伦比亚小煤矿规制的法律框架
        5.4.2 哥伦比亚小煤矿规制的管理体制
        5.4.3 整合过程:统筹兼顾,分组规制
    5.5 国外小矿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5.5.1 稳定、连续的政策是小矿法律规制的重要前提
        5.5.2 完善透明、易于操作的法律制度是小矿法律规制的根本保证
        5.5.3 权威、高效的管理机构是小矿法律规制的主导力量
        5.5.4 各类 NGO 组织是小矿法律规制的重要补充力量
    5.6 小结
第6章 完善我国小矿法律规制的设想与建议
    6.1 对我国小矿存废的理性思考
        6.1.1 对我国小矿问题的深度剖析
        6.1.2 我国留存适量小矿的必要性考量
    6.2 完善我国小矿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
        6.2.1 以政策为先导,正确评价小矿的地位和作用
        6.2.2 完善小矿立法,保障小矿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
        6.2.3 建立健全小矿管理机构,优化监管模式
        6.2.4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形成规制合力
    6.3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10)诚信场域论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诚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诚信研究需要新的理论工具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诚信在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中国:遭遇严重的诚信危机
        三、全球化:诚信升值
    第二节 诚信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诚信问题研究兴起的社会背景
        二、国内诚信问题研究的成果及主要问题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工具
    第四节 研究展开的逻辑思路
第一章 诚信场域:解读诚信问题的特殊视角
    第一节 诚信场域的基本概念
        一、场与域:场域概念的渊源
        二、场域:“场域——惯习”论的理论核心
        三、诚信概念辨析
        四、诚信场域的基本涵义
    第二节 诚信场域的结构
        一、诚信规则
        二、诚信资本
        三、诚信惯习
    第三节 诚信场域的运行机制及其功能
        一、诚信场域的运行逻辑
        二、诚信场域的功能
    第四节 诚信场域的类型与评价
        一、两种空间与诚信场域的划分
        二、诚信场域的评价
第二章 诚信场域的生成与流变
    第一节 现实条件:决定诚信场域生成与流变的重要变量
        一、经济条件
        二、政治条件
        三、文化条件
    第二节 诚信基因:影响诚信场域生成与流变的内在因素
        一、基因与文化基因
        二、诚信基因:文化传统中的文化基因
        三、诚信基因和诚信场域变迁的关系
    第三节 诚信场域变化的历史性阶段性
        一、传统诚信场域
        二、现代诚信场域
        三、两种诚信场域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诚信场域的传统形态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诚信场域的特征
        一、价值诚信为主,工具诚信为辅
        二、软规则为主,硬规则为辅
        三、诚信资本的非均质化
        四、诚信惯习与诚信场域的双稳态循环
    第二节 中国传统诚信场域形成的根源
    第三节 中国传统诚信场域的评价
        一、正面效应:适应小农经济的发展
        二、负面效应:束缚商品经济的生长
    第四节 中国传统诚信场域与西方现代诚信场域的相遇
        一、西方现代诚信场域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诚信场域面临的重大冲击
第四章 建立中国现代诚信场域的曲折进程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诚信场域基本条件的形成
        一、现代诚信场域: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现代化进程为现代诚信场域准备了基本条件
    第二节 建立现代诚信场域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一、工具诚信获得较大发展
        二、价值诚信渗入新的因素
        三、诚信资本的现代化转向
    第三节 建立现代诚信场域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一、对传统价值诚信的全盘否定
        二、缺乏对良性工具诚信的培育
        三、未分清两个层面的诚信标准
第五章 现阶段中国弱诚信场域探源
    第一节 中国现阶段的弱诚信场域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供不应求
        一、市场经济对诚信需求的转向
        二、诚信供给的短缺
    第三节 制度转换导致诚信硬规则的缺位
        一、两种诚信规则在不同阶段上的地位
        二、传统诚信制度的退场
        三、现代诚信制度的空疏
    第四节 发展中的不和谐是弱诚信场域的重要原因
        一、主体自身发展的不协调
        二、社会不公正问题的存在
        三、不合理的贫富差距
第六章 中国强诚信场域的构建
    第一节 诚信场域建构原则
    第二节 营造强诚信场域的良好环境
        一、促进社会公正
        二、促进农村与城市、东部与西部的协调发展
        三、缩小个人贫富差距
    第三节 着力政府诚信,重构诚信场域要件
        一、修复诚信基因
        二、增加诚信资本
        三、改变诚信惯习
        四、重建诚信规则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小煤窑关而不绝的背后(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 [2]脑袋里那个声音[J]. 季栋梁.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9(05)
  • [3]脑袋里那个声音[J]. 季栋梁. 清明, 2019(02)
  • [4]纸房子[J]. 舒寒冰. 百花洲, 2017(03)
  • [5]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 ——基于长时段视角对河南省巩义市的考察[D]. 许家伟. 河南大学, 2013(01)
  • [6]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7]和谐社会构建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J]. 许华.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8(11)
  • [8]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中国小矿的法律规制[D]. 曹霞. 中国人民大学, 2008(01)
  • [9]矿难[J]. 水土. 啄木鸟, 2007(01)
  • [10]诚信场域论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 田义双.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标签:;  ;  ;  ;  ;  

小煤窑不断关停的背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