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科研技能综合实验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洪翔[1](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姜爱莉,林剑,鞠宝,陈磊[2](2019)在《地方高校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文中指出基于新旧动能转换对双创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高水平应用专业群的建设需要,针对生命领域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发展需求,依托烟台大学优势科研团队及教学研究平台,打破专业壁垒,将科研成果、工厂生产技术等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构建了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
方瑜,于晓云,高玲玲,梅汝焕[3](2018)在《生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技能培养模式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生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技能,建设拥有完善设备的专业实验室是基础,量身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课程是核心,组建教学实力雄厚的师资团队是关键,从以上几方面来建立完善的生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技能培养模式。
常文娟[4](2017)在《天津市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建立健全我国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制度,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开展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课题研究。本课题采用《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要素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对天津市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构建公共卫生医师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对天津市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岗位胜任力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岗位胜任力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天津市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1月3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公共卫生体系相关机构人员452名,进行问卷调查。《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要素调查问卷》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课题组统一编制。应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双录入和逻辑纠错。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描述与统计分析。以频率(%)描述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数进一步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法。采用Cronbach’sα系数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判断因子分析的适用性。运用因子分析建立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问卷回收率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2份,收回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为88.50%。2.信度检验和相关性检验Cronbach’sα系数为0.988,问卷信度很好。KMO检验结果为0.967,Bartlett’s球形检验P<0.001,适合做因子分析。3.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对调查问卷中共82项胜任力要素的重要度均值进行排序,剔除重要度均值较小(<4分)的胜任力要素,保留前55项胜任力要素进行因子分析,构建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该模型由48项胜任力要素组成六个因子(即六大胜任力素质板块),分别为:个人素质、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公共卫生知识技能、科研技能、综合能力、统计分析,累计贡献率达76.65%。4.天津市调查对象的岗位胜任力评分的影响因素对天津市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六大胜任力素质板块评分、岗位胜任力总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到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单位、职称、专业、学历、工作时间、是否取得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证等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学历为硕士及以上与天津市调查对象的岗位胜任力总分呈正相关(OR=2.350,95%CI:1.4213.885),专业为临床医学与天津市调查对象的岗位胜任力总分呈负相关(OR=0.559,95%CI:0.3370.926)。结论:本课题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该方法是科学合理的,该模型由48项胜任力要素组成六大胜任力素质板块。天津市调查对象的岗位胜任力评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专业类别、学历高低对岗位胜任力总分影响最大。本课题系统构建的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为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的考试、招聘、培养、考核及测评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杨联河,赵焕东,申杰[5](2016)在《面向科学素养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文中研究指明在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中,医学教育和科学素养培养融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工作者。在实验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为例来反映实验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的状况,并通过反思和实践为同仁们提供借鉴。
吕杰,刘从森,陈勇,王天宏,孙慧,管俊昌[6](2015)在《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文中提出在蚌埠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原有传统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基础上,通过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等多种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多种方式对改进教学体系的实际教学和应用效果进行考核、调查、分析及客观评价,进一步完善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试图通过对传统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培养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创新型高级医务人才。
谢青,肖靓,吴元喜,杨广笑[7](2015)在《构建三级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科研技能》文中提出实践教学是培养生物学专业学生基本科研技能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通过构建三级训练平台,改革实验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注重创新性实验课的开发和研究,将成熟的研究新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范海荣,陈丽娜,吴素霞,谢新宇,张电学,宋士清[8](2015)在《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研究》文中认为从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实习、模块综合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方面提出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施的保障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葛敬岩,陈芳芳,齐妍,陈霞[9](2014)在《医学本科生科研技能训练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医学教育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日制医学生教育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在本科生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思维转变,是将来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关键,如在本科生阶段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科研素质,培养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对将来的临床与科研工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科生参与科研技能训练是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Margaret L.A.MacVicar
王旺田,吴兵,周香艳,王翠玲,张宁[10](2012)在《大学生科研技能培养的探讨》文中指出科研技能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科研技能,必须认清科研技能培养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训练技能,提出作为教与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应从激发兴趣,端正态度、树立科研意识、强化实验教学作用、推动教师在科研训练中的负责制、加强学生收集科研资料和阅读强度以及培养学生的科研团队精神六个方面着手,积极探讨培养方法、不断拓展培养途径,加强科研理念,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技能提供一种思路,促进大学生科研技能的提高。
二、培养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科研技能综合实验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科研技能综合实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地方高校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我国地方院校实验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
1. 现行实验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
2. 现有实验条件限制了创新性、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
3. 专业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与科研脱节。 |
三、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
1. 整合实验模块, 构建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 |
2. 创建了影响大、覆盖面广的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网络教学平台。 |
3. 将教师研究成果引入实验教学, 及时更新实验内容。 |
四、应用成效 |
(3)生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技能培养模式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项目建设目标 |
三、培养模式的构建 |
(一) 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
(二) 师资队伍的建设 |
(三) 实验课程的建设 |
1. 课程内容的创新。 |
2. 教学网站的建设。 |
3. 考核方式的改变。 |
4. 实验室的管理。 |
5. 课程反馈。 |
四、结束语 |
(4)天津市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抽样方法 |
1.3 研究工具 |
1.4 调查方法 |
1.5 质量控制 |
1.5.1 调查准备阶段 |
1.5.2 现场调查阶段 |
1.5.3 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 |
2.2 天津市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2.2.1 信度检验 |
2.2.2 描述性统计 |
2.2.3 相关性检验 |
2.2.4 因子分析 |
2.2.5 天津市公共卫生医师胜任力冰山模型 |
2.3 天津市调查对象的岗位胜任力评分现状 |
2.3.1 调查对象的48项胜任力要素评分情况 |
2.3.2 调查对象的六大胜任力素质板块的评分情况 |
2.4 天津市调查对象的岗位胜任力评分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影响天津市调查对象的岗位胜任力评分的单因素分析 |
2.4.2 影响天津市调查对象岗位胜任力总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研究方法 |
3.2 天津市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3.2.1 胜任力模型的说明 |
3.2.2 胜任力模型的比较 |
3.2.3 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
3.3 天津市调查对象的岗位胜任力评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建议 |
3.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面向科学素养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面向科学方法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检索分析 |
2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培养策略 |
2.1 教学内容 |
2.2 教学模式 |
2.3 考核方法 |
2.4 教学投入 |
3 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训练科学方法的反思 |
4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科研能力培养实践 |
(6)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
1.1 编写《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规范实验教学内容 |
1.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 |
1.2.1 基础型实验 |
1.2.2 综合型实验 |
1.2.3 设计型实验 |
1.2.4 研究型实验 |
1.3 针对不同实验类型采用相应教学方法与手段 |
1.4 建立多元化实验教学考核方法 |
2 微生物实验教学新体系的学生评价 |
3 讨论 |
4 体会 |
(7)构建三级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科研技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三级训练平台 |
2 改革实验课程教学方式 |
3 注重创新性实验课的开发和研究 |
4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
5 制定科学的实验课成绩评价体系 |
6 结束语 |
(8)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
2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 |
3 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9)医学本科生科研技能训练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本科生科研技能训练的必要性 |
2 科研平台的建设 |
3 本科生科研技能训练模式 |
4 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 |
(10)大学生科研技能培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激发兴趣,端正态度 |
2 树立科研意识 |
3 强化实验教学的作用 |
4 导师负责,提高能力 |
5 加大学生收集科研资料及阅读资料的强度 |
6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四、培养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科研技能综合实验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2]地方高校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姜爱莉,林剑,鞠宝,陈磊. 教育教学论坛, 2019(20)
- [3]生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技能培养模式的探究[J]. 方瑜,于晓云,高玲玲,梅汝焕. 教育教学论坛, 2018(01)
- [4]天津市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D]. 常文娟.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5]面向科学素养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J]. 杨联河,赵焕东,申杰. 生命的化学, 2016(03)
- [6]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吕杰,刘从森,陈勇,王天宏,孙慧,管俊昌. 基础医学教育, 2015(07)
- [7]构建三级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科研技能[J]. 谢青,肖靓,吴元喜,杨广笑.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03)
- [8]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研究[J]. 范海荣,陈丽娜,吴素霞,谢新宇,张电学,宋士清.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5)
- [9]医学本科生科研技能训练的实践[J]. 葛敬岩,陈芳芳,齐妍,陈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08)
- [10]大学生科研技能培养的探讨[J]. 王旺田,吴兵,周香艳,王翠玲,张宁.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