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客列车运营状态下的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和壁[1](2021)在《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我国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固定设施跨越式发展与移动装备运行速度高、车型种类多,运营组织复杂、调度指挥难度高之间不平衡的协同难题,为明确高、中速列车共线运行、多类行车闭塞方式和列控方式共存的复杂模式与我国铁路设计规划、运营调度间的接口关系,挖掘铁路线路设计方案与车站拓扑结构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满足铁路运输组织的理论研究、工程运用对高速铁路网络系统基础设施分析规划的要求,量化列车时刻表适应性并分析突发事件和列车晚点对时刻表与后续行车波动影响,有必要利用相关理论构建关键技术仿真模型,开展我国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技术研究,进而为我国高速铁路路网规划设计、列车运行图调整优化、列控平台测试验证提供科学支撑。作者在阅读研究国内外学者相应研究成果基础上,梳理了列车群行车仿真理论方法,以我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特点为基础,构建了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技术理论框架,并综合基础设施数据、动车组数据与列车时刻表数据等仿真基础数据,实现了信号系统模型、相关控车逻辑、列车车站运行模型以及多并发仿真算法,通过调度集中控制系统仿真模块构建CTC功能,从系统架构搭建、基础数据管理、列控系统建模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列车群行车仿真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6个方面:(1)以实现单一列车在区间运行仿真为目的,对高速动车组不同工况下的受力进行分析研究,构建运动模型底层抽象类,具体化各型号列车牵引制动模式并予以分类,以此为基础构建高速铁路动车组运动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2)以实现多列车区间运行追踪仿真为目的,针对高速铁路安全防护超速控车实际场景,建立应用于仿真体系的列控模型,基于此实现列控核心算法,通过模拟紧急制动曲线以及常用制动曲线触发逻辑,结合基础设备模型底层抽象类,开展高速铁路列车群多列车追踪列控模型仿真研究。(3)以实现高速铁路列车群路网仿真运行为目的,利用同异步仿真原理,探究同步异步仿真策略在高速铁路动车组仿真过程中的具体运用逻辑,基于线程池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列车群运营周期覆盖、CTCS-2/3信号系统逻辑以及CTC调度集中控制仿真,构建同异步架构下的多并发列车群运行控制仿真模型。(4)以实现高速铁路列车群动态显示仿真为目的,将路网基础设施结构作为底层数据框架,通过路网实际LKJ数据与设计施工数据多种方式存取,以同异步架构下的多并发列车群控制仿真模型为基础,开展高速铁路列车群动态显示仿真技术研究。(5)以计算铁路通过能力为目的,结合既有技术及框架,以真实铁路路网数据为基础,首先分析目标线路列车追踪间隔方案是否可行,进而搭建大型枢纽站通过能力、区段通过能力以及既有线改造需求下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场景,设计相关模型及算法,通过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技术验证其有效性。(6)以分析高速铁路晚点传播影响为目的,以真实行车数据为基础,构建服从随机系统事故分布以及CDF累计分布的铁路基础设备疲劳度概率模型,并据此开发设备随机故障模块,建立行车仿真随机干扰集,搭建列车晚点传播模型及场景,通过模拟设备失效分析其对运输秩序的影响程度及波动范围,探究晚点影响传播特性,进而为非正常行车组织方案优选提供手段与支撑。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平台涉及列车运动模型、路网结构搭建、路网里程转换、列车群并行、列车牵引计算、信号系统调优、列控计算、列控参数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属于铁路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问题。开展融合多种模型技术的列车群运行仿真研究,不仅可以通过微观运动仿真实现验算制动能力、提高行车密度与通过能力,同时在宏观上进行辅助路网的规划设计,为深层次提高铁路路网运营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张智勋[2](2021)在《考虑设备联动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处置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条件,同时也对铁路安全尤其是铁路客运站的运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应急管理作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当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有效的应对,加强人员、设备的协同配合,降低突发事件对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运用大型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理论和原则,实地考察了全路典型的大型客运站,详细介绍了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了现有的客运站信息设备配置情况,从现场实际需求出发解析了目前应急处置和设备联动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然后研究了大型铁路客运站设备集控技术,设计了车站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实现突发事件下车站各类设备的联动功能,并以呼和浩特东站为实例,详细分析了呼和浩特东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设计了呼和浩特东站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从两种系统架构中选择最优方案,并给出数据采集方案,实现设备的应急联动响应,提高车站应急处置水平。最后,论文设计了大型铁路客运站在旅客列车大面积晚点、突发大客流、火灾爆炸事件、暴力恐怖事件、公共卫生事件5种类型突发事件下的设备应急联动处理策略,形成了突发事件下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处置设备联动方案。
姬文杰[3](2021)在《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铁路安全是国家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必须把运输安全放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持续加强铁路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超前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坚守铁路安全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为破解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课题,国铁集团于2019年制定了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手册,并在2021年工作会议中提出将双重预防机制贯通到安全管理制度设计和运输生产组织全过程,推进铁路运输安全关口前移、源头治理、超前防范。铁路区段站作为运输生产的基本单元,承担着繁重的运输生产任务和安全压力,如何运用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走深、走实,是铁路区段站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提升铁路区段站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提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解析和应用。首先,运用鱼刺图构建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风险辨识方法,从设备设施、作业流程、人员岗位、环境氛围4个层面,全过程辨识研判安全风险;运用风险矩阵法,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2个维度,选定6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半定量赋值确定风险等级;运用“4T”风险控制方法和IRCC风险控制层次理论,提出了基于“人防、物防、技防”的综合管控办法,强化岗位安全风险控制。其次,在调研分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优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强化安全隐患闭环管理。选择乌海站驼峰调车场、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调车作业原进路处所3个作业场景,解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法和具体流程,并针对性提出突出安全隐患的治理方案,为乌海站提供安全决策和安全投入依据。最后,为强化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从实操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制度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并在乌海站应用,持续检验各项制度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稂正林[4](2021)在《铁路局集团公司应急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铁路快速发展,路网规模、运营速度、列车密度不断扩大提升,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同时也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但是,随着大量新线新设备不断投入,既有老线老设备逐渐老化,铁路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也不断涌现,极端恶劣天气和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尤其是铁路沿线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这些内外部因素已经成为导致铁路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风险源,也对进一步加强铁路应急管理工作,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特别确保高铁和旅客安全万无一失,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基于上述变化,结合NH铁路局集团公司智能化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实例,深入分析铁路局应急管理现状,重点查找当前铁路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应急信息条块分割、应急工具手段落后、应急决策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改革优化铁路局应急管理体制、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加强铁路外部环境应急体系建设、提升智能化应急指挥水平等优化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国内外铁路应急管理理论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应急处置的高度重视,梳理出当前应急处置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源头防控;平战结合、应急可靠;以人为本、降低损失;高效处置、减少影响;资源统筹、协调联动”;从铁路应急管理体制、铁路应急管理法制、铁路应急预案体系、铁路监测监控体系和铁路应急保障体系等5个方面,完善了铁路应急管理体系应该包含的基本内容,并总结出当前铁路局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铁路局集团公司智能化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明确了方向。(2)针对铁路局集团公司应急管理体系优化问题。建议铁路局集团公司优化合并相关部门应急管理职责,设立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作为职能管理部门,全面负责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工作,有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和应急资源的统筹调配,有利于与地方应急管理厅等部门的对接协调,更好融入社会和地方大的应急管理体系;对路地联防联动救援机制提出优化建议,推动形成铁路大应急救援体系;突出做好应急预案修订的闭环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突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深入分析铁路外部环境这一主要风险源对对铁路应急管理的影响,探索从建制度、固根本、管长远角度,推进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从最大限度减少行车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公共安全的影响角度,优化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优化应急资金申请和应急物资管理流程;依托现代网络技术、移动通信和监测监控技术,构建涵盖电务8D、机务6A+、车辆5T+、供电6C和工务8M的铁路局集团公司运营安全保障监测监控综合应用技术体系,对设备设施的运营状态进行故障诊断及趋势预测,防止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3)针对当前铁路系统内部各业务安全应急系统之间彼此孤立,应急指挥存在的诸多不足的现状,指出铁路局集团公司层面应急指挥要想实现应急信息快速传递智能化、应急信息综合分析智能化、应急事件指挥调度智能化、应急事件辅助决策智能化,必须构建多维一体的铁路局集团公司智能化应急指挥中心。最后,以NH铁路局集团公司智能化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为实例,展示了现代化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应该具备的具体功能,接入地方应急资源数据,实现专业数据、铁路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一键通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指挥一张图、应急辅助决策等功能。上述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铁路应急管理理论,完善了铁路局集团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对当前铁路局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王忠峰[5](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李萌[6](2020)在《基于贝叶斯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和难度最高的国家。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网络的建设,高温、高寒、强风沙、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以及高应力、强岩溶等条件恶劣的地区铁路隧道修建越来越多,(尤其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铁路隧道)在其长期运营过程中,面临诸多威胁,一旦隧道发生重大病害或者结构失效,轻则导致行车中断,重则导致车毁人亡等重大事故,这必将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的运营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势在必行。但是,目前对运营期铁路隧道系统安全风险存在着对风险因素相互作用认识不足、评估方法定量层面少、评估结果不够科学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铁路隧道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及铁路隧道事故案例调查,对铁路隧道运营期风险评估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六要素综合评估的运营期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风险评估方式,并揭示了大多数隧道运营事故的多风险因素作用方式。(2)建立了铁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运营期五类主要事故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图。其中,针对先验概率的获取难的问题,采用了从历史数据中获取先验概率的方法。并利用Noisy-Max/Min算法与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条件概率表;利用Netica软件实现了贝叶斯网络中节点双向概率的推理计算。(3)构建了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事故致因网络,提出了连通度、可达密度、异质风险平均最短路径、异质节点中心度以及事故节点中心度五个表征参数,通过对比新旧参数构建网络的可达密度值,验证了新参数用于铁路隧道运营风险分析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推演了可量化的风险后果计算公式。(4)以关角隧道为对象,对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综合实例验证。得到可量化的评估结果,进而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可量化的风险控制措施,验证了风险评估模型的合理性与先进性。
吴晓雪[7](2020)在《高速铁路扣件系统损伤诊断与安全监测》文中提出随着国家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平稳性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工程技术研究人员的重视。高速铁路扣件系统是一种将钢轨与轨枕紧固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可以阻止钢轨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纵横向力,对外加激励下钢轨的振动进行抗振缓冲,作为高铁轨道设计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成为影响高铁轨道结构稳定和安全的决定因素。本文以高速铁路钢轨设计中所采用的弹条式扣压件WJ-8型扣件系统为例,研究了外加激励下的该扣件系统的损伤识别与损伤诊断,同时分析了该扣件系统在有无损伤情况下的安全监测问题。本文首先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WJ-8型扣件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基于模态分析理论,建立了扣件系统的简化模型,确定了的WJ-8型扣件各部件材料参数;对建立的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单元属性、接触关系和边界条件的设置,对扣件系统的各部件以及整体进行网格划分,针对固有频率的变化对WJ-8型扣件弹条的影响进行了损伤识别研究分析,得到了扣件系统弹条的固有频率及振动特性;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模态叠加法对扣件系统的弹条进行了谐响应分析,通过分析不同位置及不同损伤深度下扣件系统弹条的损伤工况,对比研究了有无损伤前后弹条的谐响应分析结果,得出不同工况下扣件系统弹条的共振频率。利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100m铁轨延长线试验平台,通过锤击法对标准安装状态下WJ-8型扣件系统进行了损伤诊断实验,得到了WJ-8型扣件系统在四种损伤工况下容易发生共振损伤的频率;以避开列车运行中轮轨产生的高频振动激励以及减少扣件系统弹条的共振损伤为目标,对扣件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安全监测,论文的研究为保障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与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孙建春[8](2019)在《考虑列车阻塞效应及火源位置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在铁路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出现了大量运营、在建和规划中的铁路隧道,铁路隧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火灾安全问题,特别是川藏线等一批高原地区的铁路线路,隧道里程相对较长,火灾过程中烟气难以快速排出,火灾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极易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鉴于当前世界各国已发生的隧道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长大铁路隧道内空间特殊性,目前针对长大铁路隧道火灾安全的研究仍较为缺乏,长大隧道的火灾烟气运动特征仍需深入研究。本文围绕长大隧道区间段发生火灾,以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及控制效果为核心内容,针对隧道内无阻塞火灾、隧道区间段列车阻塞火灾(分列车厢外部起火和车厢内起火)等典型火灾情景,开展了较为全面的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全尺寸数值模拟验证。论文的研究为特长铁路隧道内火灾烟气控制、人员疏散和救援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对特长铁路隧道火灾安全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动意义。论文综合采用资料调研、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烟气温度场、烟气蔓延距离以及临界风速等参数量化火灾烟气蔓延特征,对不同火灾场景开展了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研究了隧道内不同火源横向位置(隧道中心、隧道一侧)条件下拱顶火灾烟气最高温升与纵向衰减规律,发现了无纵向通风条件下火源处于中心位置处最高温度高于火源处于隧道一侧时,且二者差值随热释放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纵向通风作用下,两种情况下的最高温度基本一致,通过引入风速弗劳德数表征纵向通风对最高温度的影响,建立了耦合纵向通风与火源横向位置的最高烟气温升模型;基于新提出的纵向温度衰减系数与纵向风速弗劳德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纵向通风情况下新的隧道拱顶温度衰减公式。(第3章)研究了不同列车车厢起火位置及不同列车长度条件下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发现在相同热释放速率、纵向通风速率以及列车长度情况下,列车中部车厢起火时的烟气最高温升与烟气逆流长度均大于列车端部车厢起火的情况,分析了不同列车车厢起火位置与列车长度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距离与最大温度的影响机制,结合前人经典模型,建立了不同列车车厢起火位置与列车长度条件下隧道火灾烟气逆流长度、最高温度与热释放速率以及纵向通风风速之间的无量纲关系式。(第4章)以列车车厢内部火灾情况下火灾烟气蔓延特征为核心,开展了列车车厢内部着火时,不同的列车门窗开启形式等多种工况下的隧道火灾缩尺寸试验。得到了不同火灾规模及纵向通风风速作用下,列车门窗的不同开启形式对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车厢内部火灾情形下不同车厢门窗开启形式情况下隧道火灾最高温升模型,热释放速率和纵向通风风速之间的无量纲关系式。并对比分析了无阻塞、有列车阻塞及车厢内部火灾等共四种场景下隧道空间内温度分布规律。(第5章)依托实际长大单洞单线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FDS软件建立了全尺寸数值模型,对列车端部火灾和车厢内部火灾两类较为常见的火灾场景进行了全尺寸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隧道火灾烟气蔓延基本规律,并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普速列车研究了列车长度对烟气逆流长度的影响,并与缩尺寸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验证缩尺寸试验理论模型,同时也为实际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及数据支持。(第6章)
王文宪[9](2017)在《基于动态需求的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与调整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铁路的不断开通运营以及路网的逐渐完善,使旅客运输由单纯的空间位移问题转变为具有不同出行需求的运输服务问题,铁路出行旅客对开行列车的便捷、快速、舒适等质量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而且,客流需求亦会随着运营阶段不同呈现规律波动的特性,这主要体现在客流量的大小、起讫点以及客流结构在不同运营阶段(日常运营阶段、节假日运营阶段)具有较大差异。依托于高速铁路运营前基于预测客流所制定的列车开行方案,难以与具有时变性的动态客流相适应。根据不同运营阶段客流需求对列车开行方案进行适应性评价与调整,可以进一步完善客运产品结构,以提高铁路客运产品质量、从而维持并加强铁路市场竞争能力。基于动态客流需求的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评价与调整研究的实质是铁路旅客运输组织方法和理论问题的探索,主要内容包括,从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的概念入手,定性定量分析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关联性,基于客流动态变化特性提出基于高速铁路客流时段划分列车开行方案评价与调整策略,根据每个时段客流需求与列车开行方案的适应性决定是否需要对列车开行方案进行调整,以及列车开行方案的调整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适应性评价体系,以及基于列车开行方案的列车服务网络客流分配模型,根据客流分配结果计算各类适应性指标的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研究结论如下:(1)系统分析了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的特点,并明确及深化了两者的概念与内容。从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的相互作用机理层面入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其中,从客流量对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客流动态变化对列车开行方案调整两个方面阐述客流需求对列车开行方案的作用机理;从既定列车开行方案下铁路出行旅客乘车选择行为方面阐述列车开行方案对客流需求的作用机理。从日常客流需求与年度客流需求角度分析其动态特性,并根据其波动特点提出基于客流时段划分的列车开行方案评价与调整策略。(2)以高速铁路车站每天的旅客发送量为聚类属性,采用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对客流统计数据相近的时间点(天)进行聚类,从而将客流需求相近的时间点归并。并根据Calinski-Harabasz、Hartigan以及In-Group Proportion指标实现最佳聚类数的确定,从而对高速铁路的年度客流时段进行划分。(3)从总量适应性、结构适应性以及质量适应性三个方面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适应性分析指标体系。以客流需求满足率、列车平均上座率和列车客座利用率三项指标来衡量总量适应性,以客流节点覆盖率、车站节点服务频次和客流结构匹配度等三项指标来衡量结构适应性,以旅客出行时间损失、旅客出行拥挤程度、旅客平均换乘次数和旅客无换乘直达率等四项指标来衡量质量适应性。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容易出现的指标一致性及冗余性问题,结合粗糙集理论中的知识属性约简方法,对评价体系进行精简。(4)在分析客票系统实时监测数据获取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流量分配模拟的适应性评价指标计算方法。通过分析铁路旅客乘车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以票价支出、旅行时间、乘车拥挤度以及换乘不方便程度描述单位旅客乘车选择的广义出行费用,以服务弧段能力以及客流换乘次数限制为约束条件,构建旅客综合广义费用最小的列车服务网络客流分配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改进Dijkstra与MSA的混合客流分配迭代求解算法,从而为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适应性指标计算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并采用基于信息熵与物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及最终的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适应性评价结果。(5)将列车开行方案中的运行区段、停站方案、开行频率以及编组模式四个要素转换为可以松弛的决策变量,在上层模型目标函数设置上考虑客流需求与列车开行方案适应程度,下层模型目标函数设置上考虑列车开行方案成本、方案调整差异性最小,在约束条件设置上考虑区间通过能力、车站能力、动车站(段)能力、动车组保有量等铁路运力资源约束,以及高速列车服务质量即停站次数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动态客流需求的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调整双层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特点,设计基于自适应邻域搜索调整策略的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
陶明锐,兰天翔,郑成龙[10](2016)在《高速动车组供水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掌握高速动车组供水卫生状况和影响因素,为供水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供水各个环节进行水质采样和检测,针对可能影响因素采取控制措施,并分析水质变化情况。结果高速动车组待乘组水箱、运营组水箱和车站上水管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91.67%、67.64%、92.59%,给水所出厂水和市政自来水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5.45%和100%;待乘组水箱水质合格率高于运营组(P<0.01);各采样点水质在枯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消毒剂指标检测合格率不同(P<0.05)。各采样点水质采取措施前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取措施后检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待乘组和运营组水箱水质在采取措施后检测合格率均高于采取措施前(P<0.05)。结论高速动车组供水合格率较高,供水污染可以通过关键环节进行控制。
二、旅客列车运营状态下的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客列车运营状态下的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1.5 论文资助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仿真系统维度综述 |
2.1.2 模型构建维度综述 |
2.1.3 设备仿真与扰动调整综述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列车运行控制维度综述 |
2.2.2 调度运营仿真维度综述 |
2.3 既有研究借鉴及总结 |
2.4 小结 |
3 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技术 |
3.1 高速铁路动车组运动模型 |
3.1.1 动车组受力分析 |
3.1.2 动车组运动模型 |
3.2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控模型 |
3.2.1 动车组ATP列控模型 |
3.2.3 动车组ATO列控模型 |
3.3 同异步架构下的多并发列车群运行控制模型 |
3.3.1 多并发列车集群运行框架 |
3.3.2 CTCS-2/3 信号系统逻辑 |
3.3.3 多并发列车集群运营周期 |
3.3.4 CTC调度集中控制仿真实现 |
3.4 高速铁路列车群动态显示仿真技术 |
3.4.1 仿真底层基础数据输入 |
3.4.2 仿真线程池动态管理机制 |
3.4.3 仿真基础路网图构建策略 |
3.5 小结 |
4 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 |
4.1 列车群运行仿真架构 |
4.1.1 系统整体架构 |
4.1.2 数据架构 |
4.2 列车群运行仿真基础数据模块 |
4.2.1 底层数据输入模块 |
4.2.2 路网铺画模块 |
4.3 列车群运行仿真动车组模块 |
4.3.1 列控配置模块 |
4.3.2 动车组配置模块 |
4.3.3 列车配置模块 |
4.4 列车群运行仿真运营模块 |
4.4.1 时刻表模块 |
4.4.2 进路编排模块 |
4.4.3 计划运行图模块 |
4.5 列车群运行仿真输出模块 |
4.6 小结 |
5 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运用实证 |
5.1 区段追踪间隔方案可行性分析 |
5.1.1 区段追踪间隔方案仿真原理 |
5.1.2 可行性分析仿真实现 |
5.2 改进Rotor模型的区段通过能力计算仿真应用 |
5.2.1 数据处理及Rotor模型 |
5.2.2 改进Rotor模型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5.3 高速铁路列车群仿真晚点传播 |
5.3.1 正常真实行车数据场景仿真 |
5.3.2 突发事件对后行列车产生的影响 |
5.3.3 列车群运行晚点传播影响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考虑设备联动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处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2.1 大型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理论概述 |
2.1.1 大型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的分类 |
2.1.2 大型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的特点 |
2.2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客流行为特征 |
2.3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的特征 |
2.4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的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与信息设备配置现状分析 |
3.1 大型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
3.1.1 应急管理组织模式 |
3.1.2 应急预案管理现状 |
3.1.3 应急资源管理现状 |
3.1.4 应急指挥决策现状 |
3.2 大型铁路客运站信息设备配置情况分析 |
3.2.1 自动售检票监控系统 |
3.2.2 旅客服务系统 |
3.2.3 智能照明监控系统 |
3.2.4 BAS铁路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
3.2.5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
3.2.6 FAS火灾报警系统 |
3.3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
3.3.1 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2 问题的解决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平台设计 |
4.1 车站应急管理平台设计 |
4.1.1 系统功能需求设计 |
4.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1.3 系统逻辑结构 |
4.1.4 系统网络结构 |
4.2 数据釆集方案 |
4.2.1 铁路局数据釆集 |
4.2.2 车站级数据釆集 |
4.3 实例分析 |
4.3.1 呼和浩特东站概况 |
4.3.2 呼和浩特东站应急管理现状 |
4.3.3 呼和浩特东站应急管理平台建设 |
4.3.4 呼和浩特东站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联动处置策略研究 |
5.1 大面积晚点情况下应急联动策略 |
5.1.1 列车出发晚点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1.2 列车到达晚点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1.3 列车中断或取消造成晚点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2 突发大客流情况下应急联动策略 |
5.3 火灾爆炸事件情况下应急联动策略 |
5.3.1 火势较轻可控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3.2 火势较大可控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4 暴力恐怖事件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4.1 恐怖事件袭击下的火灾/爆炸等情况的应急联动策略 |
5.4.2 恐怖事件袭击下持刀持枪等情况的应急联动策略 |
5.5 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设备应急联动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2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与理论方法 |
2.1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 |
2.1.1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 |
2.1.2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 |
2.1.3 乌海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特点 |
2.2 双重预防的理论与方法 |
2.2.1 事故预防理论 |
2.2.2 双重预防理论 |
2.2.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法 |
2.2.4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法 |
2.3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研究 |
3.1 构建“点—线—面—体”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
3.2 铁路区段站行车安全风险辨识 |
3.2.1 设备设施的不安全因素 |
3.2.2 作业流程的不安全因素 |
3.2.3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
3.2.4 环境氛围的不安全因素 |
3.3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风险分级 |
3.3.1 风险矩阵法参数调整 |
3.3.2 风险分级应用分析 |
3.4 基于“人防、物防、技防”综合管控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乌海站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研究 |
4.1 驼峰调车场作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
4.1.1 乌海站驼峰调车场基本情况调研 |
4.1.2 驼峰调车场勾车溜放试验及安全隐患分析排查 |
4.1.3 驼峰调车场安全隐患分级及治理方案 |
4.2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
4.2.1 乌海站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专题调研 |
4.2.2 不同情形下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作业分析及安全隐患排查 |
4.2.3 轨道分路不良区段安全隐患分级及治理方案 |
4.3 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
4.3.1 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写实分析 |
4.3.2 不同情形下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分析及安全隐患排查 |
4.3.3 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安全隐患分级及治理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制度体系设计 |
5.1 安全责任体系 |
5.2 管理制度体系 |
5.3 投入保障体系 |
5.4 激励约束体系 |
5.5 培训教育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铁路局集团公司应急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
1.2.2 铁路应急管理体系研究方面 |
1.2.3 铁路应急平台建设研究方面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2 铁路应急管理对象及基本原则研究 |
2.1 铁路应急管理对象-铁路突发事件 |
2.1.1 铁路突发事件定义 |
2.1.2 铁路突发事件诱因分析 |
2.1.3 铁路突发事件与非正常情况的区别 |
2.1.4 铁路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
2.2 铁路应急管理特点及基本原则 |
2.2.1 铁路应急管理定义 |
2.2.2 铁路应急管理过程 |
2.2.3 铁路应急管理特点 |
2.2.4 铁路应急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3 铁路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
3.1 国内外铁路应急管理体系现状 |
3.1.1 国外铁路应急管理体系 |
3.1.2 我国铁路应急管理体系 |
3.2 铁路局应急管理体系现状 |
3.2.1 应急管理体制 |
3.2.2 应急管理法制 |
3.2.3 应急预案体系 |
3.2.4 应急管理监测监控体系 |
3.2.5 应急处置保障体系 |
3.3 铁路突发事件主要风险源分析 |
3.3.1 主要风险源分析 |
3.3.2 具体案例问题分析 |
3.4 铁路局应急管理体系存在不足分析 |
3.4.1 应急管理理念有待深化 |
3.4.2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有待完善 |
3.4.3 应急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
3.4.4 应急管理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
3.4.5 应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 |
3.5 本章小结 |
4 铁路局应急管理体系优化对策研究 |
4.1 应急管理理念优化对策 |
4.2 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对策 |
4.3 应急管理机制优化对策 |
4.3.1 联防联动救援机制优化 |
4.3.2 应急预案管理机制优化 |
4.3.3 应急处置流程优化对策 |
4.4 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优化对策 |
4.4.1 安全保障监测能力建设 |
4.4.2 应急资金物资保障能力建设 |
4.5 铁路外部环境应急体系建设优化对策 |
4.5.1 用好“双段长”等长效机制 |
4.5.2 突出外部环境整治重点关键 |
4.5.3 协同地方政府做好宣传引导 |
4.6 应急指挥信息化智能化研究 |
4.6.1 应急信息快速传递智能化 |
4.6.2 应急信息综合分析智能化 |
4.6.3 应急事件指挥调度智能化 |
4.6.4 应急事件辅助决策智能化 |
4.7 本章小结 |
5 NH铁路局集团公司智能化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研究 |
5.1 建设必要性 |
5.1.1 贯彻落实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
5.1.2 适应融合现代应急前沿技术的需要 |
5.1.3 补强铁路应急指挥短板的需要 |
5.1.4 保障铁路运营安全的需要 |
5.2 建设目标 |
5.2.1 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
5.2.2 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
5.2.3 提高运输经营效益 |
5.3 铁路局智能化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功能 |
5.3.1 构建一键直报的迅速响应功能 |
5.3.2 构建应急资源自动检索功能 |
5.3.3 构建应急处置现场资料采集功能 |
5.3.4 构建泛视频整合接入功能 |
5.3.5 构建三级应急网络响应联动功能 |
5.3.6 构建路地联席视讯会议功能 |
5.3.7 构建应急辅助决策功能 |
5.3.8 构建大屏式应急显示管理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
2.2.2.3 组合赋权 |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
2.3.1 计算指标权重 |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
3.1 总体架构 |
3.2 网络架构 |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
3.3 网络安全防护 |
3.3.1 安全认证 |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
3.4 运营平台建设 |
3.4.1 用户中心 |
3.4.2 内容服务 |
3.4.3 视频服务 |
3.4.4 游戏服务 |
3.4.5 广告管理 |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
4.1.1 系统面临挑战 |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
4.1.3 服务质量分析 |
4.1.3.1 分析方法 |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
4.2.2.1 QoE与 QoS关系 |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
4.2.3 系统架构 |
4.2.4 系统问题分析 |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
4.2.5 性能评估 |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
4.3.1 技术架构 |
4.3.2 缓存策略分析 |
4.3.3 算法设计 |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
4.4.1 模型建立 |
4.4.2 信道建模 |
4.4.3 试验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节 |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
5.1 基础行程服务 |
5.1.1 售票服务 |
5.1.2 共享出行业务 |
5.1.4 特色车厢服务 |
5.1.5 广告 |
5.2 ToB业务 |
5.2.1 站车商业 |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
5.3 创新业务 |
5.3.1 高铁智屏 |
5.3.2 国铁商学院 |
5.4 本章小结 |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
6.1 融合场景分析 |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
6.3.1 环境分析 |
6.3.2 干扰分析 |
6.3.3 结论及建议 |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6.4.2 融合架构设计 |
6.4.3 逻辑架构 |
6.4.4 网络架构 |
6.4.5 系统功能 |
6.4.6 系统建设内容 |
6.5 关键技术 |
6.5.1 本地分流技术 |
6.5.2 高速回传技术 |
6.5.3 时钟同步 |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
6.5.5 5G网络QoS机制 |
6.5.6 隧道技术 |
6.5.7 切片技术 |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
6.6.1 业务架构 |
6.6.2 商业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贝叶斯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风险评估方法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研究现状 |
1.2.3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事故统计与风险识别 |
2.1 铁路隧道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
2.1.1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组成 |
2.1.2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特征 |
2.1.3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研究方向 |
2.2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事故统计分析与风险因素构成 |
2.2.1 运营事故数据调查与统计 |
2.2.2 运营事故数据统计分析 |
2.2.3 运营风险因素构成 |
2.3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因素关联性分析 |
2.3.1 风险因素耦合的定义 |
2.3.2 风险因素耦合的类型 |
2.3.3 铁路隧道运营期风险因素关联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概率评估 |
3.1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1 风险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
3.1.2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2 贝叶斯网络概述 |
3.2.1 贝叶斯网络理论基础 |
3.2.2 贝叶斯网络简介 |
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概率评估 |
3.3.1 网络节点及状态的确定 |
3.3.2 贝叶斯网络结构构建 |
3.3.3 根节点先验概率的计算 |
3.3.4 非根节点的条件概率 |
3.3.5 双向概率的推理计算模型 |
3.3.6 风险概率等级的划分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后果评估 |
4.1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事故网络模型 |
4.1.1 模型假设 |
4.1.2 模型构建 |
4.1.3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事故致因网络 |
4.2 铁路隧道运营事故网络模型的拓扑分析 |
4.2.1 复杂网络传统表征参数 |
4.2.2 铁路隧道运营事故网络新定义表征参数 |
4.2.3 传统拓扑分析结果 |
4.2.4 新定义参数拓扑分析结果 |
4.2.5 拓扑分析结果的比较 |
4.3 基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后果评估 |
4.3.1 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风险后果计算 |
4.3.3 风险后果等级划分标准 |
4.3.4 基于ALARP准则的风险评估矩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模型应用研究 |
5.1 关角隧道风险评估流程 |
5.2 关角隧道工程概况 |
5.2.1 关角隧道自然特征概况 |
5.2.2 关角隧道气象特征概况 |
5.3 关角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概率计算 |
5.3.1 关角隧道历史数据采集 |
5.3.2 非根节点条件概率的计算 |
5.3.3 风险概率推理结果分析 |
5.4 关角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后果计算 |
5.4.1 风险指标权重计算 |
5.4.2 风险后果计算 |
5.5 关角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综合评估 |
5.5.1 关角隧道运营期风险综合评估 |
5.5.2 关角隧道运营期风险预报与防控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高速铁路扣件系统损伤诊断与安全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扣件系统损伤诊断的价值和意义 |
1.2 高速铁路扣件系统 |
1.2.1 高速铁路扣件系统发展史 |
1.2.2 扣件系统损伤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WJ-8型扣件系统有限元模态分析 |
2.1 典型扣件系统 |
2.2 ABAQUS简介及有限元基本流程 |
2.3 模态分析 |
2.3.1 引言 |
2.3.2 模态分析基本内容 |
2.3.3 模态分析理论 |
2.4 WJ-8型扣件系统模态分析 |
2.4.1 扣件系统简化模型的建立 |
2.4.2 模型保存 |
2.4.3 确定材料参数 |
2.4.4 设置单元属性 |
2.4.5 接触关系和边界条件设置 |
2.4.6 划分网格 |
2.4.7 WJ-8型扣件系统有限元模态分析 |
2.4.8 基于固有频率变化的WJ-8型扣件系统弹条损伤识别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WJ-8型扣件系统谐响应分析 |
3.1 谐响应分析概述 |
3.2 扣件系统弹条谐响应分析 |
3.2.1 谐响应分析施加简谐载荷与求解 |
3.2.2 谐响应分析方法的选择 |
3.3 扣件系统的谐响应分析 |
3.3.1 谐响应分析设置 |
3.3.2 求解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WJ-8型扣件系统损伤诊断实验 |
4.1 损伤诊断实验研究分析基本流程 |
4.2 建立损伤诊断实验测试系统 |
4.2.1 实验测试系统 |
4.2.2 扣件系统支撑方式的选择 |
4.2.3 激励信号与激励方式的选择 |
4.2.4 测点的选择及损伤工况的设置 |
4.2.5 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 |
4.2.6 采集系统的选择 |
4.3 实验数据采集 |
4.3.1 实验仪器的连接 |
4.3.2 数据预采集 |
4.3.3 数据采集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WJ-8型扣件系统安全监测 |
5.1 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监测的必要性分析 |
5.1.1 安全运营监测是保证高速铁路安全运输的需要 |
5.1.2 安全运营监测能促进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 |
5.2 高速铁路扣件系统损伤原因分析 |
5.2.1 外部环境因素 |
5.2.2 扣件系统弹条损伤原因总结 |
5.3 基于激光测振仪的WJ-8型扣件系统安全监测 |
5.3.1 基于激光测振仪的弹条安全监测 |
5.3.2 安全监测数据采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考虑列车阻塞效应及火源位置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铁路隧道发展现状 |
1.1.2 铁路隧道交通承载量分析 |
1.1.3 长大隧道内火灾的特点、原因及危害 |
1.2 研究意义 |
1.2.1 铁路隧道火灾典型案例分析 |
1.2.2 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火灾试验研究基本现状 |
1.3.2 隧道内阻塞效应下火灾研究现状 |
1.3.3 列车车厢内火灾研究现状 |
1.4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隧道火灾试验系统与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相似性分析 |
2.3 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 |
2.3.1 隧道火灾模型试验平台 |
2.3.2 火源燃烧器 |
2.3.3 试验测量系统 |
2.3.4 试验列车模型 |
2.4 试验参数设计 |
2.4.1 纵向通风系统设计 |
2.4.2 火灾试验初始环境温度影响分析 |
2.4.3 火灾试验功率的设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隧道内不同火源位置下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验测量设计 |
3.2.2 试验工况设计 |
3.3 横向不同火源位置对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 |
3.3.1 横向不同火源位置下隧道顶部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3.3.2 隧道顶部最高温度(T_(max))演变规律 |
3.3.3 纵向通风时隧道顶部纵向烟气温度衰减规律 |
3.4 纵向火源不同组合位置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3.4.1 纵向通风时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3.4.2 纵向火源不同位置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3.4.3 纵向火源不同顺序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列车纵向阻塞效应下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测量设计 |
4.2.2 试验工况设计 |
4.3 列车端部起火场景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4.3.1 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3.2 不同阻塞长度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3.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4 列车中部起火场景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4.4.1 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4.2 不同阻塞长度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4.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5 列车阻塞作用下烟气逆流长度规律 |
4.6 列车阻塞作用下烟气最高温度演化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厢内部火灾下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2.1 试验模型 |
5.2.2 试验测量设计 |
5.2.3 工况设计 |
5.3 列车车厢门不同组合开门方式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5.3.1 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3.2 列车车厢门不同组合开启情况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3.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4 列车近火源车窗不同开启方式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5.4.1 不同纵向风速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4.2 不同列车门和车窗开启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4.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5 四种不同火灾场景下隧道内烟气温度分布规律对比研究 |
5.5.1 不同纵向风速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5.2 列车不同着火位置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6 车厢内部不同火灾场景下烟气最高温升演化规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纵向通风下火灾烟气输运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6.1 数值模拟 |
6.1.1 火灾数值模拟方法 |
6.1.2 FDS软件介绍 |
6.2 工程概况 |
6.2.1 隧道选取 |
6.2.2 隧道断面设计 |
6.3 数值模拟设计 |
6.3.1 FDS模型设计 |
6.3.2 模拟工况设计 |
6.3.3 模拟参数测量设计 |
6.3.4 FDS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
6.4 列车车厢内部火灾情况下烟气蔓延规律 |
6.4.1 烟气流动及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6.4.2 纵向通风作用下火灾烟气控制效果 |
6.5 列车端部火灾情况下烟气蔓延规律 |
6.5.1 烟气流动及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6.5.2 纵向通风作用下火灾烟气控制效果 |
6.5.3 烟气逆流长度演化规律 |
6.6 纵向通风排烟的合理控制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9)基于动态需求的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与调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研究 |
1.2.2 列车开行方案评价研究 |
1.2.3 列车开行方案调整研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重点及难点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基本理论 |
2.1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基础理论 |
2.1.1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概念 |
2.1.2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内容 |
2.2 高速铁路客流需求基础理论 |
2.2.1 高速铁路客流需求概念 |
2.2.2 高速铁路客流需求构成要素 |
2.3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关联性分析 |
2.3.1 客流需求对列车开行方案作用机理 |
2.3.2 列车开行方案对客流需求作用机理 |
2.4 高速铁路客流需求动态特性分析 |
2.4.1 日常客流需求动态性 |
2.4.2 年度客流需求动态性 |
2.5 基于动态需求的列车开行方案评价与调整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近邻传播聚类的高速铁路客流时段划分 |
3.1 问题分析 |
3.1.1 客流时段划分问题界定 |
3.1.2 客流时段划分问题机理 |
3.2 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原理 |
3.2.1 AP算法基本思想 |
3.2.2 AP算法性质分析 |
3.3 聚类结果有效性分析 |
3.4 高速铁路客流时段划分算法 |
3.5 实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适应性评价体系构建 |
4.1 问题分析 |
4.2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适应性理论 |
4.2.1 系统主体间适应性概念 |
4.2.2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适应性概念 |
4.2.3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适应性特点 |
4.3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适应性要素 |
4.3.1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适应性分析原则 |
4.3.2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总量适应性 |
4.3.3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结构适应性 |
4.3.4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质量适应性 |
4.3.5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适应性评价体系 |
4.4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适应性评价体系约简 |
4.4.1 评价体系冗余性处理 |
4.4.2 粗糙集相关理论 |
4.4.3 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 |
4.5 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客流分配模拟的列车开行方案评价研究 |
5.1 问题分析 |
5.1.1 传统评价数据获取方法不足 |
5.1.2 基于流量分配模拟的评价原理 |
5.1.3 基于列车服务网的客流分配原理 |
5.2 列车服务网络客流分配模型 |
5.2.1 参数符号说明 |
5.2.2 列车服务网络构建原理 |
5.2.3 目标函数及基本模型 |
5.2.4 其它约束条件 |
5.3 客流分配算法设计 |
5.3.1 列车服务网络最短路径搜索 |
5.3.2 列车服务网络流量分配算法 |
5.4 基于信息熵—物元分析列车开行方案评价 |
5.4.1 基于信息熵的指标权重计算 |
5.4.2 列车开行方案评价方法选取 |
5.4.3 列车开行方案综合评价模型 |
5.5 实例分析 |
5.5.1 客流及开行方案相关参数 |
5.5.2 基于配流结果的开行方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动态需求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调整研究 |
6.1 问题分析 |
6.2 列车开行方案调整双层规划模型 |
6.2.1 参数符号说明 |
6.2.2 模型的构建思路 |
6.2.3 下层模型的构建 |
6.2.4 上层模型的构建 |
6.3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调整算法 |
6.3.1 模拟退火算法基本原理 |
6.3.2 列车开行方案调整算法 |
6.4 实例分析 |
6.4.1 基础数据及相关参数 |
6.4.2 列车开行方案调整前评价 |
6.4.3 列车开行方案调整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高速动车组供水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对象 |
1.2高速动车组供水卫生状况调查 |
1.3关键控制措施调查 |
1. 4 水质检测与评价 |
1.4.1水质检测项目 |
1.4.2检验依据与评价 |
2 结果 |
2. 1 动车组供水卫生状况分析 |
2.1.1不同采样点和季节水质检测合格情况 |
2.1.2不同运营状态和供水方式对供水的影响 |
2.1.3不同类检测指标合格率分析 |
2. 2 采取关键控制措施后调查 |
2.2.1采取控制措施对供水的影响 |
2. 2. 2 采取控制措施对供水水质各类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四、旅客列车运营状态下的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技术研究[D]. 李和壁.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
- [2]考虑设备联动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处置策略研究[D]. 张智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2)
- [3]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研究[D]. 姬文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4]铁路局集团公司应急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稂正林.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5]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6]基于贝叶斯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李萌.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3)
- [7]高速铁路扣件系统损伤诊断与安全监测[D]. 吴晓雪.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
- [8]考虑列车阻塞效应及火源位置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特性研究[D]. 孙建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9]基于动态需求的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与调整理论研究[D]. 王文宪.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
- [10]高速动车组供水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 陶明锐,兰天翔,郑成龙. 实用预防医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