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湟中县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一、湟中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张慧慧[2](2021)在《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基础,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可为下一阶段规划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青海省东部地区作为青海省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是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域,提升其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对改善青海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首先,测度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从居住条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五个子系统,构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区)为评价单位,基于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综合测算评价指标体系2018年的指标权重,对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进行了测度,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在西宁、海东两个行政区内分别呈现出中南高周边低、东北高周边低的空间格局,且大多地区处在中等水平。各子系统方面,西宁、海东行政区内的居住条件分别呈现出中西低其他高、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在西宁、海东两个行政区内均呈现出中高周边低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水平在研究区呈现出中西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基础设施水平在研究区呈现出东西高南北低的空间格局;公共服务水平方面,西宁行政区内呈现出南北高周边低的空间格局,海东行政区内则由北向南呈下降趋势。其次,研究了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时序变化特征及机制。在构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评价指标体系2010年-2018年的指标权重,计算13个县(区)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分,探讨了研究区2010-2018年间其乡村人居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子系统差异以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变化特征。在过去的9年中,青海省东部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的质量一直在稳步提升;在研究期间,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由于不同县(区)的发展政策不同,县(区)间的排名波动较大;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和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其受居住条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2)子系统分异特征。在这9年中,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有明显的系统分异;系统的时间分异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系统区域分异,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区域分异最小,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子系统的区域之间分异很小,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子系统的区域差异明显。再次,从主观视角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本研究建立了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理论模型,以青海省东部地区13个县(区)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工具,分析了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对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生态环境是决定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关键要素,其次是公共服务、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因此,在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中,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其次应保持公共服务、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同步发展。最后,根据对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县(区)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对策,以期全面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王琛[3](2021)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青藏高原中心位置,海拔均值超过4km,地区面积约占青海省省域总面积的50%,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三江源地区有各类动物和植物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基因资源的宝库,不仅具有突出的科研价值而且还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不过由于近年来的过度索取和利用,导致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本地农牧民正常生活以及地区生态的和谐稳定都产生了巨大威胁。三江源地区未来的发展不能单单是经济社会建设,而是更要依赖于政府主导在生态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科学的处理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理性认识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阶段特征,最终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现实资料和建设性的意见,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三江源地区地处青海省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长江以及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高原湿地区、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区域,在生态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和保护意义。三江源地区是青海省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当前生态问题影响最大最严重的一大区域,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十分集中且复杂。研究重点分析了这一区域的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旨在通过进一步厘清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行为的现状,从政府行为的视角出发,进一步丰富环境治理、政府行为理论,分析政府行为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地区生态治理困境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合理处置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三江源地区的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索南邓登[4](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强劲发展,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越来越多的藏药材面临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开展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并进行系统管理,是藏医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论文以野生濒危藏药材掌裂兰植物为典型案例,沿着―致危因素识别-濒危资源评价-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路径,采用文献梳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掌裂兰植物致危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濒危藏药生态适宜平衡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路径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第一,针对藏药资源的自然致危因素和适宜性问题,对青藏高原区域内掌裂兰分布点和样地进行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调查。研究发现,掌裂兰具有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喜潮湿环境,抗寒旱能力弱等特征。提取掌裂兰分布区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构建了生态适宜面积平衡模型,为中藏药产业发展和规划种植奠定了基础,对藏药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二,针对掌裂兰致危性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全面分析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主要医疗机构资源的需求状况,提出保护意识淡薄、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草地鼠害和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的致危因素。第三,依据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从濒危性、遗传多样性、植物价值、管理利用等方面,构建了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18个评价指标层和14个评价因素层。最后,基于致危自然及人为因素识别、评价体系、系统管理的过程对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353份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关键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出应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生境调查,开展适宜种植区和规范化人工种植,建立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濒危藏药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以政府为治理主体,对致危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濒危藏药资源危机的路径。本文针对构建濒危藏药资源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韩柳[5](2020)在《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分析与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面源污染造成的水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主要问题,湟水流域作为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的最大一级支流,也面临着面源污染问题。面源污染面积大,分布广,随机性高,且难以监管,研究面源污染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各方面因素。目前,土壤水文评价工具(SWAT)被广泛用于面源污染的研究,且有在全球各大流域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模拟结果和推广应用。为了减少湟水流域的污染物流失,提高湟水流域水生态环境,本研究基于SWAT开展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分析和模拟研究。本研究中,SWAT利用湟水流域内五个水文站点和五个水质站点2005-2015的相关数据,对湟水流域的径流量、泥沙、总氮、总磷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模型率定和验证。各水文站点的径流、泥沙模拟的相关系数R2、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67~0.81和0.52~0.77,各水质监测断面的总氮、总磷模拟的相关系数R2、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32~0.58和0.31~0.49,模拟精度较好,径流和泥沙的模拟效果较优。基于土壤原位观测对关键参数进行对比模拟分析。再用修正过的模型分析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及污染源解析。此外还模拟预测典型水文年流域的污染负荷情况,以及对面源污染防控措施如植被缓冲带、耕地水保措施及控制施肥量等进行最佳管理措施(BMPs)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湟水全流域总氮负荷主要来自于工业点源,总磷负荷主要来自于农业面源。从时间尺度上来看,湟水全流域内总氮污染负荷春季主要来自工业源和生活源,夏季主要来自农业源,秋冬两季主要来自工业源;总磷污染负荷年内四季均来自于农业面源。从空间上来看,湟水全流域内总氮、总磷的主要产污区集中在湟水主要支流和干流两岸的耕地。流域内典型水文年的污染负荷差异较大,总体趋势是污染负荷随着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加。流域内不同管理措施对氮磷污染的削减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植被缓冲带、耕地水保措施、控制施肥量。以上均可为湟水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和流域管理提供决策思路。

温豪[6](2019)在《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与管控》文中指出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区域生态安全领域中,用以保障生态系统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环境质量等各个方面所必须坚守的最小空间范围。生态保护红线的科学划定,是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科学管控、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青海省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以气象、土壤、遥感及LUCC等数据为研究载体,借助遥感和GIS技术方法,选取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作为红线划定评价指标。在对比模型法和NPP法的基础上,针对青海地区的环境特征,构建科学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体系。并依据青海地区的实际生态环境特征对该生态红线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及治理方案,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构建青海生态红线划定体系。依据当前生态红线划定的概念和国家制定的规范建议,以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功能重要性作为评价的理论基础。并对红线划定方法进行对比,最终选用精度较高的模型法作为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评估方法,所评价指标主要包含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以及水土流失和水土沙化敏感性指数。(2)评价指标分级处理。通过运用水量平衡方程、R’USLE模型、修正风蚀方程等六种量化模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指数进行计算,并通过最大最小值法将各指标结果分为一般重要、重要、极重要三级。(3)确定青海生态保护红线边界。以生态环境敏感性和服务功能重要性指数的极重要区域作为红线划定的初步依据,叠加生成初步生态红线区域。接着利用众数滤波及聚合的方法,解决初步生态红线区域离散斑块较多、边界不连续的问题。通过最终生态红线区域分布情况,发现青海生态红线主要分布在青海南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东北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以西、唐古拉山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统计得到青海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296098.81km2,占青海总面积的42.47%。(4)分析生态保护红线的在不同分区的分布情况。以青海省境内主体自然保护功能区边界为基础,分析自然保护区内的红线分布特征,发现所有保护区内的红线面积为1180577.51km2,占总体红线面积的60.98%,占总体保护区面积的83.19%,三江源当曲保护分区,是各保护区中占生态红线面积最大的区域,占地为16527.33km2。青海省生态红线与行政区划的分布中,是以治多县至泽库县为分界线,分为南北两区。青海44个县区中,县区内生态红线面积占总体红线面积最大的县区是治多县,其县内所含生态红线面积为62252.21km2,占总县面积的77.17%。(5)建立青海生态保护红线分区与治理措施。以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环境敏感性三级分布为依据,将青海省生态红线划分为水源涵养保护红线、水土保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沙化敏感性保护红线,并根据四个不同类型的红线分区提出相应的管制和治理措施方案。

徐贞[7](2019)在《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扩张,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2008年,国务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的提出,虽然对我国土地压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就偏远地区及地形复杂的山地区域的乡村聚落而言,迫于人口增长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原因,加上当地相关部门土地监管力度不够、规划设计僵化、人们节约意识薄弱等种种因素,土地浪费现象依然特别严重。青海河湟地区位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分与黄土高原相接,人口众多、工业化、城镇化及不合理的耕地制度等因素使当地生态环境变得极其脆弱,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可利用土地资源急剧减少。同时,城镇空间的扩张,引导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大量乡村聚落空间荒废、耕地闲置,造成极大的土地浪费现象。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国家土地节约集约政策的导向下,对青海河湟山地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以期为青海河湟地区的传统山地聚落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山地作为青海河湟地区最为常见的地形类型,数量众多且人地矛盾较为突出,是笔者选择该地区传统山地聚落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对土地节约视角下的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提出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的优化策略,有利于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论文对青海河湟地区自然环境进行概述,梳理出该地区传统聚落的历史发展沿革,继而对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地区的山地聚落类型特点。其次,基于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分布特征,对聚落进行分类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各类型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详尽分析,结合其土地利用特征总结得出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的普遍特性。最后,结合地形坡度等因素对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从土地利用为切入点梳理出该地区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现存问题,最终引出在土地节约视角下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两种发展方向——原址更新型发展模式和迁并集聚型发展模式——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日后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汪建航[8](2019)在《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执法监察是强化土地执法职能、解决土地执法难题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青海省为例,根据土地管理与执法监察工作的任务和特点,以及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选取相应指标来构建土地分区指标体系;利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二级指标进行降维,并对各主成分结果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进行因子分析;再将标准化处理后的二级指标作为变量数据,以青海省各县(区、市、行委)为个案,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各县(区、市、行委)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青海省进行土地分区,并分析各监察区分区结果与未来土地利用的监察重点。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分区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对17项二级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都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5.92%,17项土地分区二级指标可以降维成四个主成分。各主成分的公因子分别为城镇建设因子、矿产资源因子、耕地保护因子和土地生态因子。对各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各县(区、市、行委)综合成分的排序和第一主成分的排序相似程度最大,与第二、三和四主成分差别较大,各主成分之间排序互不相关。(2)土地分区聚类分析。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将青海省各县(市、区、行委)划分四大聚类类别。比较各类别均值聚类中心发现,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当中各主成分因子载荷情况基本一致。(3)划分土地分区并提出个各分区监察重点。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结合青海省土地管理与执法监察特点,分别将各聚类类别依次划定为城镇建设区、耕地保护区、矿产开采区和土地生态区四个土地执法监察区。结合各分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特点,分别提出未来土地执法过程中的监察重点,为加强青海省土地管理和执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陈亮[9](2019)在《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区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在甘青民族走廊内生活着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本区域更成为汉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之处。鉴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民族多元格局,受到明清历任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政府通过对本区域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其从“边疆”渐成“腹地”,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持续不断的经济开发推动了甘青民族走廊内的人口、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并对域内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产生极大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明初,国家从战略地位的高度对甘青民族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卫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明朝奠定坚实的军事保障,也意味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大批迁入的戍边将士既促进了人口增长,也有力推动了域内的经济开发。明末清初,甘青民族走廊内战事频仍,人口损耗极大,至康熙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及社会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人口的自然增殖使甘青民族走廊内各地的经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治之后,本区域爆发多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不仅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也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农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明以来,出于军事战略的考量,明廷实施以屯田为基础的屯卫制度,向西不断拓展的农业开发不仅巩固了西部疆域,也开启了区域农业一体化的进程。有清一代,各族百姓在明代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的垦地运动。此时段内,土地开垦不再集中于平地与川地,山地、坡地皆试种杂植,土地开发程度再创历史新高。在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各少数民族逐渐弃牧业农,这不仅确立了农业经济在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域内的民族格局。随着屯田的开发,小麦的分布区域日益扩大,最终在甘青民族走廊内形成小麦种植区与青稞种植带,而这条农业种植带往往也是汉族与藏族的分界线。清中后期,高产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均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本区域工商业也取得一定发展。首先,在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本区域传统手工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晚清之际,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萌芽开始出现,域内呈现出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大机器生产并存的场景,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对地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明清时期本区域的商业逐渐从明代的链条式经贸模式由向清代的区域贸易圈转变。明朝政府主导的“茶马贸易”与“朝贡贸易”构成与内地交往的经济链,其在推动各民族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彼此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入清以来,随着农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商业通道的繁荣,甘青民族走廊逐渐成为全国性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在民族贸易的推动下,不仅出现专业化的商品市场,也兴起多个颇具影响的民族贸易市镇,最终在清中期形成以甘青民族走廊为依托的区域贸易圈。持续性的经济开发使地域社会在多个层面产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不断渗透,推动了本区域行政建置的发育进程,原本归属土司或寺院管理的土地及人口逐渐处于国家管辖之下。宗族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民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并成为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民族贸易的兴起,部分农业人口开始转移至工商领域,商人与手工业者阶层不断壮大。明代的屯田开发为甘青民族走廊植入新的社区,屯堡、铺舍、营等错落分布于民族交汇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民族共处的分布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衣食内容更为多元,城乡生活日益丰富,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奢侈之风逐步在各地蔓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使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较前代多有建树,中央政府不仅设置大量官学、书院、社学,还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办义学等,凸显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性及多元性。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这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人文地理区域为研究范围,以明清以来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自然、人文及历史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同时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锴[10](2018)在《贫困区居民应对土地退化及其修复的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由环境污染引发的土地退化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构成了严重威胁,但目前针对贫困人口感知土地退化风险、采取适应行为的研究却非常有限。绿色可持续修复是近年来污染场地修复领域新的发展趋势,它要求综合考虑修复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然而国内修复从业人员和学者往往忽略场地修复的社会可持续性。本研究提出一个认知与适应的理论框架,以解释察觉环境变化、感受环境影响、缓解环境变化和适应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国青海某铬污染场地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在污染场地实施修复工程前、中、后三个阶段以问卷调研形式调查当地居民对环境变化的认知与适应(n=272)、对修复工作的知情与参与(n=505),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探究修复过程中的公众知情、公众参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察觉环境变化对感知环境影响有显着促进作用(r=0.75,P<0.01),感知污染风险对采取缓解污染的行动有一定积极影响(r=0.2,P<0.1),采取缓解污染的行动对采取适应污染的行动促进效果十分明显(r=0.63,P<0.05)。多数贫困区居民察觉了土地退化并感知到风险,但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经济资源,所以大多采取最便捷的适应策略,即通过停止接触、耕种、放牧、食用污染场地产出的农作物和搬家等方式远离污染源。长远来看,这不是最优的适应策略,可能降低贫困居民的收入并产生负外部效应。公众知情是保障场地修复公众参与,实现修复社会可持续性的前提。本文总结归纳了污染地块修复社会可持续性的要素,并通过案例研究深入探究了修复过程中的公众知情及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公众知情受限是制约公众参与、降低公众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建议管理者在解决中国土地污染和退化问题时,不应仅仅考虑技术因素,农民个体的认知与行为也是污染治理的关键一环,应该将自下而上的适应行为与自上而下的土壤整治计划相结合。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建立更有效的信息发布渠道,在污染地块修复全过程中加强信息公开,为提高场地整治工作的公众参与和满意度创造条件,为实现场地修复的社会可持续性创造条件。

二、湟中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湟中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2)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1.3.2 国内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4.4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模型
    2.1 人类聚居学
    2.2 人居环境科学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熵值法
        2.3.3 组合权重计算
    2.4 乡村人居环境的区域差异测度
    2.5 Arc GIS可视化分析
    2.6 结构方程模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人居环境客观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3.2.1 数据标准化
        3.2.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3.2.3 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3.2.4 组合权重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3.3 综合得分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客观评价
    4.1 研究区域
    4.2 数据来源
    4.3 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4.3.1 综合评价
        4.3.2 子系统评价与空间分布
    4.4 乡村人居环境的时序变化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4.4.1 时间分异
        4.4.2 子系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模型的构建
    5.1 理论模型的提出
    5.2 理论模型的假设
    5.3 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预调研
        5.3.1 效度检验
        5.3.2 信度检验
        5.3.3 预调研数据的获取与检验
    5.4 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正式调研
        5.4.1 样本数据的获取
        5.4.2 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
        5.4.3 样本数据的效度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
    6.1 正态分布检验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6.1.1 正态分布检验
        6.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6.2 模型检验与修正
        6.2.1 模型的拟合与初步检验
        6.2.2 模型的修正与再检验
    6.3 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结果分析
        6.3.1 模型的路径分析
        6.3.2 结构模型分析
        6.3.3 测量模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对策
    7.1 研究结论
    7.2 优化对策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专家评估权重表
    附录B 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一、基本情况
    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三、发表论文
    四、所获奖项

(3)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生态环境治理方面
        1.2.1.2 政府行为方面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生态环境治理方面
        1.2.2.2 政府行为方面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地方政府行为
        2.1.2 生态环境治理
        2.1.3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2.2 理论综述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参与治理理论
        2.2.4 财政分权理论
第三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3.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地方政府治理功能与角色定位
        3.1.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功能
        3.1.2 地方政府的生态治理角色定位
    3.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价值及必要性
        3.2.1 三江源地区概况
        3.2.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价值
        3.2.3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必要性分析
        3.2.4 三江源地区生态治理概况
    3.3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3.3.1 精准摸底突出政策先行
        3.3.2 强化宣传突出治理成效
        3.3.3 多元参与突出生态转型
    3.4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及探索
        3.4.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3.4.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探索
第四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困境
    4.1 三江源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存在的问题
        4.1.1 后期治理矛盾突出
        4.1.2 区域环保法治化建设进程较缓
        4.1.3 生态移民的各项补偿保障进程缓慢
    4.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困境原因分析
        4.2.1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不强
        4.2.2 治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4.2.3 地方政府投资效果被大幅抵消
    4.3 地方政府行为困境深层次原因分析
        4.3.1 寻租行为仍未完全杜绝
        4.3.2 个别政府仍存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4.3.3 跨区域协同治理存在制度惰性
        4.3.4 财政分权体制因素制约
第五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优化
    5.1 制度维度
        5.1.1 完善政策制度保障
        5.1.2 建立生态长久机制
    5.2 经济维度
        5.2.1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5.2.2 保障生态移民顺利转型
    5.3 文化维度
        5.3.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5.3.2 大力发扬藏民族生态环保文化
    5.4 产业维度
        5.4.1 注重开发特色第三产业
        5.4.2 进一步推动生态化产业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
        2.1.2 公共自然资源理论
        2.1.3 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
        2.1.4 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2.1.5 计划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
        2.1.6 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2.2 研究综述
        2.2.1 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2.2.2 濒危藏药资源灭绝风险等级
        2.2.3 濒危藏药资源管理现状
        2.2.4 濒危藏药资源立法与保护现状
第3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自然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3.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及濒危现状
        3.1.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
        3.1.2 濒危藏药掌裂兰研究现状
    3.2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2.1 濒危藏药植物区系分析
        3.2.2 濒危藏药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3.2.3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3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3.3.1 濒危藏药掌裂兰适宜区
        3.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小结
    3.4 掌裂兰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3.4.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分布区
        3.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4.4 小结
    3.5 生境对掌裂兰致危因子分析
        3.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5.3 小结
    3.6 气候、土壤与对掌裂兰适宜性分析
        3.6.1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论
        3.6.2 构建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模型
        3.6.3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模型问题分析
        3.6.4 结果与分析
        3.6.5 小结
第4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人为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4.1 开发利用对掌裂兰的致危因素分析
        4.1.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利用状况
        4.1.2 收录国家、省部级法规标准情况
        4.1.3 收录藏医药典籍情况
        4.1.4 濒危藏药掌裂兰的市场流通情况
    4.2 濒危藏药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分析
        4.2.1 濒危藏药资源保护行为认知分析
        4.2.2 长期过度采挖造成药用植物生境破坏
        4.2.3 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生境退化
        4.2.4 草地鼠害对濒危藏药适生生境的破坏
        4.2.5 旅游活动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4.3 小结
第5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5.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5.1.1 指标体系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5.1.3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4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价值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5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评价指标
        5.1.6 管理利用因素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7 评测说明
    5.2 权重分配及计算
        5.2.1 权重分配
        5.2.2 权重确定及计算
    5.3 综合评价结果
        5.3.1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系数评价结果
        5.3.2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系数评价结果
        5.3.3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系数评价结果
        5.3.4 野生濒危藏药管理利用系数评价结果
        5.3.5 各项准则层得分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路径分析
    6.1 路径假设和概念模型
        6.1.1 路径假设
        6.1.2 概念模型
    6.2 问卷设计和样本初测
        6.2.1 问卷设计
        6.2.2 样本数据预测
    6.3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信效度检验
        6.3.3 实证分析
        6.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6.4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优化路径
        6.4.1 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彻查濒危藏药资源量
        6.4.2 开展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研究
        6.4.3 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
        6.4.4 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
        6.4.5 公众参与濒危藏药资源保护
        6.4.6 加强立法,更新开发利用观念
        6.4.7 建立濒危藏药生态采集模式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分析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面源污染的研究现状
        1.2.2 SWAT模型研究现状
        1.2.3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气象
        2.1.3 水文水系
        2.1.4 土壤植被
    2.2 社会经济
        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环境质量状况
    2.4 污染物排放状况
        2.4.1 总体概况
        2.4.2 分区概况
第三章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模型模拟
    3.1 模型原理
        3.1.1 水文模拟
        3.1.2 水质模拟
    3.2 模型构建
        3.2.1 空间数据库
        3.2.2 属性数据库
        3.2.3 子流域划分与HRU分配
        3.2.4 污染源输入
    3.3 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
        3.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3.3.2 参数率定和验证
第四章 基于原位土壤观测的模拟分析
    4.1 小流域采样和关键参数实测
        4.1.1 湟水上游小流域
        4.1.2 北川河小流域
        4.1.3 南川河小流域
        4.1.4 塘川河小流域
    4.2 实测参数的模拟分析
        4.2.1 湟水上游流域
        4.2.2 北川河流域
        4.2.3 南川河流域
        4.2.4 塘川河流域
第五章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分析
    5.1 流域污染来源分配比例
    5.2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的时间差异性分析
    5.3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第六章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模拟与预测
    6.1 典型水文年面源污染负荷模拟
        6.1.1 典型水文年的确定
        6.1.2 典型水文年污染负荷模拟
    6.2 防控措施效果的模拟预测
        6.2.1 植被缓冲带
        6.2.2 耕地水保措施
        6.2.3 施肥量控制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与管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 青海省红线评价指标构建
    3.1 评价指标确定
    3.2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模型法指标计算
        3.2.1 水源涵养重要性指标—模型法因子计算
        3.2.2 水土保持重要性指标—模型法因子计算
        3.2.3 防风固沙指标——模型法因子计算
        3.2.4 生物多样性指标—模型法因子计算
    3.3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NPP法因子计算
        3.3.1 水源涵养重要性指标—NPP法因子计算
        3.3.2 水土保持重要性指标—NPP法因子计算
        3.3.3 防风固沙重要性指标—NPP法因子计算
        3.3.4 生物多样性重要性指标—NPP法因子计算
    3.4 生态敏感性指数指标计算
        3.4.1 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标因子计算
        3.4.2 土地沙化敏感性指标因子计算
4 青海生态红线划定
    4.1 模型法生态功能重要性计算
        4.1.1 模型法水源涵养重要性功能计算
        4.1.2 模型法水土保持重要性功能计算
        4.1.3 模型法防风固沙重要性功能计算
        4.1.4 模型法生物多样性重要性功能计算
    4.2 NPP法生态功能重要性计算
        4.2.1 NPP法水源涵养重要性功能计算
        4.2.2 NPP法水土保持重要性功能计算
        4.2.3 NPP法防风固沙重要性功能计算
        4.2.4 NPP法防风固沙重要性功能计算
    4.3 模型法与NPP法结果对比分析
    4.4 生态敏感性功能计算
        4.4.1 水土流失敏感性计算
        4.4.2 土地沙化敏感性计算
    4.5 青海省生态红线各功能分级评估
        4.5.1 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分级评估
        4.5.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分级评估
        4.5.3 防风固沙生态服务功能分级评估
        4.5.4 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分级评估
        4.5.5 水土流失敏感性分级评估
        4.5.6 土地沙化敏感性分级评估
5 青海省红线划定结果分析
    5.1 青海生态红线边界确定
    5.2 青海生态红线区域关系分析
        5.2.1 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区分析
        5.2.2 生态保护红线与行政区划分析
    5.3 分区与管控
        5.3.1 生态保护红线分区
        5.3.2 分区管控措施
6 青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结论与展望
    6.1 青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成果汇总

(7)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概述
    2.1 河湟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质、地貌特征
        2.1.2 气候条件
        2.1.3 资源基础
    2.2 河湟地区传统聚落历史发展概况
        2.2.1 史前聚落发展演变
        2.2.2 古代聚落发展演变
        2.2.3 近现代聚落发展演变
    2.3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现状分析
        2.3.1 山地聚落分布
        2.3.2 山地聚落选址特征
        2.3.3 山地聚落空间分类
    2.4 本章小结
3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解析
    3.1 聚落外部环境空间形态特征
        3.1.1 山地聚落选址空间
        3.1.2 聚落周边环境空间
    3.2 村落内部环境空间形态特征
        3.2.1 建筑空间
        3.2.2 宗教空间
        3.2.3 道路空间
        3.2.4 绿化空间
    3.3 空间形态与土地利用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土地利用分析
    4.1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自然因素
        4.1.2 社会因素
    4.2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改变的聚落空间形态现状
        4.2.1 居住人口流失,聚落空间空废化
        4.2.2 空间形态分散,土地利用低效
        4.2.3 规划不合理,功能空间滞后化
    4.3 河湟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4.3.1 河湟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4.3.2 河湟地区山地聚落建设用地分类
        4.3.3 河湟地区山地聚落建设用地现状
    4.4 本章小结
5 土地节约视角下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5.1 研究对象及目的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目的
    5.2 目标及原则
        5.2.1 空间形态优化目标
        5.2.2 空间形态优化原则
    5.3 空间形态优化制约因素
        5.3.1 相关政策及制度因素
        5.3.2 人口因素
        5.3.3 经济因素
        5.3.4 规划因素
        5.3.5 管理因素
    5.4 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5.4.1 原址更新优化策略
        5.4.2 迁并集聚优化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贡献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8)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及方法基础
    2.1 土地执法监察内涵
        2.1.1 土地执法监察概念
        2.1.2 土地执法监察制度建设
    2.2 土地分区内涵
    2.3 政府职能理论
    2.4 公共管理理论
    2.5 研究方法
        2.5.1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2.5.2 主成分分析法
        2.5.3 聚类分析法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青海省地理环境状况
    3.2 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3.2.1 土地利用现状
        3.2.2 耕地利用与保护
        3.2.3 草地利用与保护
        3.2.4 建设用地利用与规划执行情况
    3.3 青海省土地执法检查概况
第4章 土地分区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
    4.2 指标数据处理
        4.2.1 指标值计算
        4.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4.2.3 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3 主成分分析
        4.3.1 提取主成分
        4.3.2 因子分析
        4.3.3 主成分得分
第5章 土地分区及执法监察与利用管理重点
    5.1 聚类分析
    5.2 土地分区
        5.2.1 城镇建设区
        5.2.2 耕地保护区
        5.2.3 矿产开采区
        5.2.4 土地生态区
    5.3 各分区土地执法监察重点
        5.3.1 城镇建设区
        5.3.2 耕地保护区
        5.3.3 矿产开采区
        5.3.4 土地生态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研究资料和研究现况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人口变迁
    第一节 明代人口的变化
        一、明初大规模移民推动人口增长
        二、明中后期人口呈下降趋势
    第二节 清代的人口起伏
        一、清前期人口的恢复性发展
        二、乾隆四十一年至咸丰三年间人口的滞胀
        三、同治兵燹后的人口骤减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
        一、明代的“西番”人口
        二、清代的少数民族人口
    小结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农牧业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
        一、明代农业的西向拓展
        二、清代农业一体化的完成
        三、传统农作物结构的变化
        四、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与水利设施的兴修
        一、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进步
        二、明代水利工程的创修
        三、清代水利渠网的完善
    第三节 明清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一、明代官营养马业的勃兴
        二、清代官营养马(驼)业的延续
        三、明、清民营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小结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三、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延续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萌芽
        一、洋务运动背景下的近代工业
        二、清末的“新政实业”
    第三节 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一、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二、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发展
    小结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商业进展
    第一节 明代链条式的经贸模式
        一、国家掌控下的茶马贸易
        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朝贡贸易
    第二节 清代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一、流通商品种类的多元化
        二、民族贸易推动商业市场形成
        三、商人群体对商贸交流的促进
        四、商路的开辟与贸易圈的建立
    第三节 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从“重农抑商”向“重农重商”的转变
        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对民族贸易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地域社会的变化
        一、行政区域的扩张与编户齐民
        二、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三、商人及手工业阶层的壮大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变革
        一、军民共处与新村寨聚落的形成
        二、由俭入奢的消费观念
        三、丰裕多元的衣食品类
        四、日益丰富的城乡生活
    第三节 族际间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熏染
        一、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
        二、土官的“向化”现象
    第四节 文化教育与风气开通
        一、明代文教的兴起
        二、清代文教的继续推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贫困区居民应对土地退化及其修复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土地退化对脆弱生态环境和人口的影响
        1.2.2 个体对土地退化的认知与适应
        1.2.3 环境变化感知与适应行为的理论模型
        1.2.4 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
        1.2.5 可持续修复的社会维度构成要素
        1.2.6 场地修复的公众参与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构建模型
    2.2 案例研究
        2.2.1 研究区域概况
        2.2.2 场地污染情况
        2.2.3 场地修复情况
    2.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2.3.1 问卷设计
        2.3.2 问卷调研及回收情况
    2.4 数据定量分析方法
        2.4.1 描述性统计
        2.4.2 信度分析
        2.4.3 相关性分析
        2.4.4 因子分析
        2.4.5 结构方程模型
第3章 样本信度与人口统计学信息
    3.1 样本信度
    3.2 人口统计学信息
        3.2.1 性别特征
        3.2.2 年龄分布
        3.2.3 受教育程度
        3.2.4 家庭收入
        3.2.5 就业状态
        3.2.6 家庭组成
        3.2.7 本地居住时间
第4章 贫困区居民对土地退化的认识和适应
    4.1 贫困区居民对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认知和适应
    4.2 贫困区居民对化工厂污染的风险感知与应对
        4.2.1 察觉污染
        4.2.2 风险感知
        4.2.3 缓解污染
        4.2.4 适应环境
    4.3 贫困区居民对不同尺度环境问题的认识与适应
    4.4 影响感知和应对土地退化的人口学因素
        4.4.1 年龄对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影响
        4.4.2 受教育程度对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影响
        4.4.3 影响环境污染信息获取的人口学因素
        4.4.4 其他影响因素
    4.5 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贫困区居民认知与适应土地退化的理论框架
    5.1 方法适用性分析
    5.2 提取变量
        5.2.1 提取潜在变量
        5.2.2 提取观测变量
    5.3 初始假设
    5.4 数据准备
    5.5 最优的结构方程模型
    5.6 最优模型的路径分析
        5.6.1 总路径分析
        5.6.2 分路径分析:察觉环境变化
        5.6.3 分路径分析:感受环境影响
        5.6.4 分路径分析:缓解环境变化
        5.6.5 分路径分析:适应环境影响
    5.7 备选模型
    5.8 结果讨论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贫困地区污染场地修复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6.1 贫困区居民的公众参与意识
        6.1.1 不同环境问题的公众参与意识
        6.1.2 公众参与意识与个体认知和适应行为的相关性
    6.2 场地修复全过程的公众知情
    6.3 公众知情的主要渠道
    6.4 场地修复的公众关注度
    6.5 场地修复效果的公众预期
    6.6 对政府公布修复进展和效果的信心
    6.7 对场地修复各个环节能力的信任程度
        6.7.1 对修复工程前期工作的信任程度
        6.7.2 对修复施工的信任程度
        6.7.3 对政府监管的信任程度
        6.7.4 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的信任程度
    6.8 结果讨论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湟中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可视化分析[D]. 张慧慧. 青海大学, 2021(02)
  • [3]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 王琛. 兰州大学, 2021(02)
  • [4]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D]. 索南邓登. 天津大学, 2020(01)
  • [5]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分析与模拟研究[D]. 韩柳. 长安大学, 2020(06)
  • [6]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与管控[D]. 温豪.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徐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8]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D]. 汪建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9(08)
  • [10]贫困区居民应对土地退化及其修复的行为研究[D]. 刘锴. 清华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湟中县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