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雨炎热地区膨胀土观测站的选址(论文文献综述)
丁志平,王亮亮[1](2021)在《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防排水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针对膨胀土地区铁路路堑基床病害特点和产生机理,结合高速铁路建设需求,在大量膨胀土工程特性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新型防水材料研发和基床防水系统设计工作,并在实验室内做足尺路堑基床模型,用MTS加载系统模拟列车荷载,对基床分别在干燥、降雨和地下水位上升3种服役环境下,以4Hz频率共激振400万次。试验结果表明:自行研发的半刚性防水结构层未发现裂纹或破坏现象,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基床防排水系统在长时间循环激振荷载和复杂环境共同作用下仍能有效工作。
韦桐忠[2](2020)在《重金属Cu2+污染作用下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及其力学损伤特性》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给环境带来较大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目前,重金属污染土的研究是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围绕宁明膨胀土被重金属Cu2+污染前后的胀缩特性、力学特性、微观形态等方面展开了试验研究与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简述了宁明膨胀土的特点,参考现有的配制重金属污染土的制备方法,采用CuSO4·5H2O晶体作为污染物,运用盐调盐泡法制备土样,初始含水率控制为23%,污染液浓度控制为0g/L、2.5g/L、5g/L、10g/L。(2)宁明膨胀土的胀缩时程曲线均可分为3个阶段,其中膨胀时程曲线需将Does Response模型以及幂函数方能准确地描述膨胀时程曲线,对于收缩时程曲线,Does Response模型可对整个变形过程进行很好地描述。(3)对Cu2+污染前后的膨胀土胀缩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数据表明污染后的自由膨胀率、膨胀含水率、无荷载膨胀率以及竖向收缩率明显提高。其原因在于Cu2+的侵蚀作用使得氧化物的胶结作用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胀缩性明显提高,胶结作用的破坏使得土颗粒粒度减小,孔隙发育,土颗粒比表面积变大,吸水量明显增多,因此膨胀含水率提高。(4)微观表征试验表明Cu2+使得膨胀土的双电层厚度、Zeta电位和蒙脱石矿物的晶层间距减小,颗粒间排斥势能降低,因此液塑限随污染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但由于污染液对氧化物的溶蚀、分解作用对膨胀土的影响较大,因而导致胀缩性随Cu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5)三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大,损伤变量呈上升趋势,抗剪强度逐渐衰减。重金属污染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类型仍为应变硬化型,Cu2+浓度的升高对膨胀土的硬化趋势并无明显的影响,这取决于结合水膜与游离氧化物溶蚀程度的综合影响。(6)宁明膨胀土的结构呈面-面叠聚体状排列,随着Cu2+浓度的增大,这种排列结构更为明显,这是土体胶结作用被严重破坏的结果,这同时也说明:虽然重金属污染使得结合水膜变薄,润滑作用减弱,但是由于土体胶结作用的破坏,孔隙的发育,因此污染土的力学强度总体上仍是呈现出衰减的趋势。
王亮亮,杨果林[3](2013)在《半刚性防水层对基床动力特性影响的模型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铺设有半刚性防水层的铁路基床进行2种不同基床底层厚度的路基足尺模型激振试验,研究半刚性防水层对基床动应力、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在基床横断面上的分布规律和沿深度方向的衰减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铺设半刚性防水层后,防水层底面的动应力和理论计算值相比减小16.9%18.8%;振动速度和加速度沿深度呈二次曲线型衰减,防水层上方振动速度和加速度衰减速率较小;中线侧1.7 m以外基床动应力、振动速度、加速度监测结果均较小,且与基床厚度变化关系不大。
刘凯,王选仓,凌天清[4](2009)在《广西公路地质灾害特征及三级地貌区划研究》文中认为滑坡、崩塌、岩溶、膨胀土是影响广西地区公路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文章在全面调查广西地貌,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区地质灾害特点、分布及对公路工程的危害;针对以往公路自然区划中对气候(水热)因素考虑较多的情况,依据《公路自然区划标准》三级区划的第一种方法,遵循公路自然区划原则,借鉴自然区划方法,利用计算机平台(GIS),制定广西公路三级地貌区划体系,该体系对广西地区的公路工程建设具有较大使用价值;依据该区划方案提出预防和治理该区主要公路地质灾害的措施。
张长敏[5](2009)在《煤矿采空塌陷特征与危险性预测研究 ——以北京西山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利用可拓理论及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西山地区采空塌陷危险性预测研究,并在典型地段利用概率积分法、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采空塌陷预测。主要思路是探讨解决采空塌陷危险性预测、区划中人为干扰的问题,为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北京西山地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长期的煤炭开采在地下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时刻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些问题已成为研究区内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采空塌陷危险性评价可有效预防采空塌陷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西山地区采空塌陷危险性预测研究工作对于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前人对于采空塌陷的研究着重分析岩石力学因素,对于地质因素和附加荷载因素的考虑比较少。目前国内外在采空塌陷研究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采矿因素考虑较为周全,对地层结构和地质背景等方面因素考虑较少;评价方法有多种,但进行评价时人为主观因素占比重较大,比较客观的评价和预测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采空塌陷危险性区划方法的研究深度不够,不同的评价方法直接影响到区划结果的准确性,如何探索新理论、新方法进行采空塌陷危险性评价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地质灾害预测、预报、评价模型及其基于GIS实现方法的研究还很薄弱。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结合西山地区实际情况,本文重点进行了西山地区采空塌陷的特征分析及危险性预测研究工作。在详细野外调查、资料分析基础上对西山地区采空塌陷现状、煤炭开采历史与采空塌陷形成的规律、影响采空塌陷的空间分布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与论述。同时对国内外采空塌陷危险性预测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GIS系统、可拓理论及层次分析法提出了采空塌陷危险性区划模型,进行了采空塌陷危险性评判,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系统总结了西山地区采空塌陷的发育特征、地面塌陷类型、空间及时间分布等,分析了西山地区采空塌陷分布与覆岩时代、岩体结构、采空区尺寸、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及开采深度、重复采动、水文条件、地形地势、松散盖层、构造应力场、不连续面性状等方面的关系。2)基于可拓理论及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西山地区采空塌陷危险性区划研究。煤矿开采后引发地面塌陷的危险性预测评估是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核心内容。由于采空塌陷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对其研究的文献也比较少,本文在GIS的支持下,结合层次分析法及可拓模型,以IDL为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了采空塌陷危险性区划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西山地区采空塌陷危险性共分为五级:四级危险度分区主要分布于门头沟门城镇、王平地区,面积为9.81km2;三级危险度分区主要分布于门头沟门城镇、军庄、潭柘寺、王平、安家滩、大台、千军台、斋堂黄岭西、马栏及洪水峪、房山北窖、上英水、中英水、三合村、他窖、史家营、宝水等地区,面积为20.19km2;二级危险度分区主要分布于门头沟门城镇、军庄、潭柘寺、王平、安家滩、大台、千军台、斋堂黄岭西、马栏及洪水峪、房山北窖、上英水、中英水、三合村、他窖、史家营、宝水等地区,面积为42.18km2;一级危险度分区主要分布于门头沟门城镇、军庄、潭柘寺、王平、安家滩、大台、千军台、斋堂黄岭西、马栏及洪水峪、房山北窖、上英水、中英水、三合村、他窖、史家营、宝水等地区,面积为27.28km2;其它地区为零级危险度分区,面积为1907.65km2。3)进行了典型地段采空塌陷的数值模拟研究。收集了大量西山地区采空塌陷的资料,并进行了现场调查。利用物探和钻探方法对典型地区的采空分布情况进行了勘查。通过资料分析及现场调查、勘查工作成果,对采空塌陷的发生、演化规律及其控制、影响因素取得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以利用概率积分法和FLAC程序进行了典型地段的采空塌陷危险性预测研究,对108国道K125+400-K125+800路段和门头沟南港地区采空塌陷引发的地表移动进行了预测评价。根据模拟计算结果,108国道K125+400-K125+800路段在车辆动荷载、降雨条件及地震荷载作用下,区内地表移动加剧,地表沉陷可达到4.5m左右,水平移动可达到1.50m左右。地表移动将直接造成108国道路基、路坡开裂,甚至导致道路失稳破坏。门头沟南港地区内马各庄煤矿采区Ⅰ和Ⅱ地段地面变形较大,预计沉降量为1.7~2.3m;曲率为0.3~0.7×10-3/m,水平变形为10.0~23.0mm/m,倾斜为10~24mm/m。南港村东南侧地段预计地面沉降量为0.6~1.4m,曲率为0.15~0.3×10-3/m,水平变形为1.0~6.0 mm/m,倾斜为4~10mm/m。本研究在研究深度、精度及区划理论、区划方法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采空塌陷灾害理论、方法,提高了地质灾害研究水平,可为其它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吕海波,赵艳林,罗会来,孔令伟[6](2004)在《多雨炎热地区膨胀土观测站的选址》文中研究指明膨胀土的工程性质对气候的变化十分敏感。在分析广西膨胀土分布情况、基本性质以及地区气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气象因素与研究基础的影响,解决了1个膨胀土野外观测站的选址问题,为研究膨胀土力学性质-气候的作用机理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二、多雨炎热地区膨胀土观测站的选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雨炎热地区膨胀土观测站的选址(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防排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膨胀土基床防水材料研发 |
1.1 防水材料基本要求 |
1.2 防水材料研发结果 |
2 膨胀土路堑基床防排水系统设计 |
2.1 地基承载力要求 |
2.2 基床地表水隔断措施 |
2.3 改性水泥基防水层接触缝防水和施工缝处理 |
2.4 侧沟与侧沟平台、基床防水结构层衔接位置防水技术 |
2.5 膨胀土路堑边坡裂隙渗流防排水措施 |
2.5.1 裂隙发育区底面高于基床侧沟平台防护层 |
2.5.2 裂隙发育区底面低于侧沟平台防护层 |
2.6 路堑地下水的排泄技术 |
3 防排水系统大型室内模型激振试验 |
3.1 试验概况 |
1)模型简介 |
2)加载方式 |
3)试验工况 |
3.2 验结果分析 |
3.2.1 防水结构层抗疲劳性 |
3.2.2 膨胀土路堑基床防排水效果 |
4 结语 |
(2)重金属Cu2+污染作用下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及其力学损伤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膨胀土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的成分与结构特性 |
1.2.2 膨胀土的胀缩特性 |
1.2.3 膨胀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
1.3 重金属污染土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案 |
1.5 本文框架与创新点 |
1.5.1 本文结构框架 |
1.5.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膨胀土基本土性及CuSO_4污染土的制备 |
2.1 膨胀土的土性 |
2.1.1 概述 |
2.1.2 膨胀土的基本土性介绍 |
2.2 CuSO_4污染土的制备 |
2.2.1 CuSO_4溶液的制备 |
2.2.2 污染土样的制备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CuSO_4污染膨胀土的胀缩特性 |
3.1 膨胀土的胀缩机理 |
3.1.1 晶格扩张理论 |
3.1.2 双电层理论 |
3.1.3 净势能理论 |
3.1.4 微观结构特征理论 |
3.2 自由膨胀率试验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自由膨胀率变化特性 |
3.3 无荷膨胀率试验 |
3.3.1 试验方案 |
3.3.2 污染膨胀土的膨胀变形时程关系 |
3.4 收缩试验 |
3.4.1 试验方案 |
3.4.2 污染膨胀土的收缩变形时程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uSO_4污染膨胀土胀缩性的微观表征 |
4.1 双电层模型 |
4.2 试验方案 |
4.2.1 液塑限试验 |
4.2.2 Zeta电位试验 |
4.2.3 XRD试验 |
4.2.4 XRF试验 |
4.3 CuSO_4污染膨胀土的液塑限 |
4.4 Cu SO4 污染膨胀土颗粒的Zeta电位 |
4.5 CuSO_4污染膨胀土的矿物分析 |
4.6 CuSO_4污染膨胀土的元素含量分析 |
4.7 CuSO_4污染膨胀土颗粒间的净势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CuSO_4污染膨胀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
5.1 引言 |
5.2 损伤土力学理论 |
5.3 试验方案及设计 |
5.3.1 试验方案的设计 |
5.3.2 试样的制备与步骤 |
5.3.3 三轴试验主要仪器 |
5.4 污染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 |
5.5 污染膨胀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5.6 污染膨胀土的力学损伤规律 |
5.7 污染膨胀土的微观损伤机理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煤矿采空塌陷特征与危险性预测研究 ——以北京西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北京西山地区采空塌陷特征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采空塌陷定义与形成机制 |
1.2.2 采空塌陷预测、模拟研究现状 |
1.2.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4 可拓理论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拟解决科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京西山地区环境地质条件 |
2.1 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构造 |
2.5 地层岩性 |
2.5.1 区域地层岩性概况 |
2.5.2 含煤地层地质特征 |
2.5.3 京西主要煤产地地质特征 |
2.6 地震活动环境 |
2.7 小结 |
第三章 北京西山地区采空塌陷发育特征 |
3.1 采空区分布 |
3.2 地面塌陷的基本类型及发育特征 |
3.2.1 地面塌陷的基本类型 |
3.2.2 地面塌陷的发育特征 |
3.3 采空及地面塌陷分布特征 |
3.3.1 地面塌陷的空间分布 |
3.3.2 地面塌陷的时间分布 |
3.4 地面塌陷影响因素 |
3.4.1 采空区覆岩破坏的一般规律和参数 |
3.4.2 塌陷形成的影响因素 |
3.5 小结 |
第四章 西山地区采空塌陷危险性分析与区划 |
4.1 采空塌陷危险性构成与危险性指标 |
4.2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
4.3 采空塌陷危险性区划方法选取 |
4.3.1 可拓学基本理论 |
4.3.2 可拓理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
4.4 采空塌陷危险性区划 |
4.5 小结 |
4.6 讨论 |
第五章 典型地区采空塌陷危险性预测 |
5.1 采空塌陷危险性预测方法的选取 |
5.1.1 概率积分法概述 |
5.1.2 数值模拟法概述 |
5.2 108国道K125+400—K125+800路段采空塌陷预测 |
5.2.1 地质环境背景 |
5.2.2 采空塌陷灾害及地下采空区特征 |
5.2.3 塌陷预测结果 |
5.3 门头沟南港地区采空塌陷灾害 |
5.3.1 地质环境背景概况 |
5.3.2 采空塌陷灾害及地下采空区特征 |
5.3.3 预测结果 |
5.4 小结 |
5.5 研究成果在其它地区的适用性 |
第六章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讨论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多雨炎热地区膨胀土观测站的选址(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广西膨胀土分布及基本性质 |
2.1 分布概况 |
2.2 基本特性 |
3 自然气候因素 |
4 观测站场址的确定 |
5 结论 |
四、多雨炎热地区膨胀土观测站的选址(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防排水系统研究[J]. 丁志平,王亮亮.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17)
- [2]重金属Cu2+污染作用下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及其力学损伤特性[D]. 韦桐忠.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3]半刚性防水层对基床动力特性影响的模型试验[J]. 王亮亮,杨果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0)
- [4]广西公路地质灾害特征及三级地貌区划研究[J]. 刘凯,王选仓,凌天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9(01)
- [5]煤矿采空塌陷特征与危险性预测研究 ——以北京西山地区为例[D]. 张长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9(07)
- [6]多雨炎热地区膨胀土观测站的选址[J]. 吕海波,赵艳林,罗会来,孔令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