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加入WYO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晓,高峰,陈富桥,曾亮[1](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重大机遇,但是现有研究缺乏对其实际效果的系统评估。基于2009—2018年中国与40个主要茶叶进口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变量的条件下,"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茶叶整体出口额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产品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着促进了中国绿茶出口的增长,但对红茶出口的作用尚不显着。此外,在控制变量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以及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显着促进中国茶叶出口增长。最后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政策机遇提出了对策建议。
柏宣丙[2](2021)在《滚筒杀青机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
王春晓[3](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研究 ——基于CMS模型和渐进DID的双重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之一,2019年中国茶叶产量及茶叶出口额均位列世界第一,茶叶外销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约有160多个国家的20亿人有饮茶习惯,且大量国家茶叶消费依赖进口。中国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切实推进为中国茶叶的出口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状况值得进一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下半年提出,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对外开放及经济合作新战略。历史上茶叶通过“一带一路”远销至欧洲、美洲等地区,是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互通的主要商品之一。如今,茶不仅是中国在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加强沿线成员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交流的重要纽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为茶叶消费国且为中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2019年中国对沿线65个国家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和总额的25.50%、28.04%。中国茶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从2014年开始,我国茶叶的消费增长就始终低于产量增长。中国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满足国内产能向外释放这一需求的必要选择,也是缓解来自传统出口市场技术壁垒和关税壁垒冲击的可行路径。从“一带一路”倡议最早提出至今已有近八年时间,在这期间中国茶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情况如何?竞争力是否有所提高?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一带一路”倡议本身的政策影响是否真的促进了中国的茶叶出口?本文主要探究了以上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竞争力指数分析。从出口总体现状、市场结构、市场份额和产品结构四方面分析了2009-2018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茶叶出口现状。结果表明,自2013年倡议提出以来,中国茶叶在沿线地区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该地区占中国茶叶总出口比重的增速加快。东盟地区是中国茶叶出口额增速最快的市场,已成为中国茶叶在该地区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倡议提出后中国茶叶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份额加速扩张,但是与肯尼亚等国仍有较大差距。“一带一路”市场的茶叶消费以红茶为主,与中国主要出口的绿茶产品不匹配,近年来中国在该市场出口的红茶比重有上升趋势。各项竞争力指数测算表明中国在“一带一路”市场的茶叶出口具有竞争力和比较优势,但是与肯尼亚、斯里兰卡和印度等茶叶出口大国仍有一定差距。从中国与“一带一路”各国的指数计算来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状况相对更好。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 Model,CMS)的中国茶叶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探究了倡议提出前后影响中国茶叶出口“一带一路”市场贸易波动的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差异。基于多产品和多市场构建CMS模型进行两个层次的分解,结果表明倡议提出后,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的茶叶出口已经改变了以往被动地由市场需求主导的局面,自身竞争力的显着提高使出口更具有主动性。中国茶叶出口结构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仍然是阻碍与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但是出口沿线各个国家的内部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层面的分解表明东盟是发展状况最好的市场,中国茶叶在东盟地区合理的出口结构将推动该地区茶叶贸易的持续发展。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model,DID)的“一带一路”政策影响分析。本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与40个主要茶叶进口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是否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文件”虚拟变量,运用渐进DID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茶叶整体出口额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产品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着促进了中国的绿茶出口增长,但对红茶出口的作用尚不显着。此外,在控制变量中,进口国的人均GDP以及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显着促进中国茶叶出口增长。最后,对前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据此阐述研究结论对中国茶叶出口的政策启示,并为我国茶叶出口进一步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提出政策建议。
马丽蓉,蒋蓝辉[4](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人文交流合作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人文交流是大国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在中俄三百多年的交往历史中,人文交流绵延不断。当前,中俄人文交流的战略地位迅速提升,已成为中俄五大合作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中俄"主题年"活动、"万里茶道"项目、"红色旅游"合作三个案例展开研究可知,中国对俄罗斯人文外交因积极履行战略使命并出色践行三大任务而具典范意义,中俄首脑外交中人文外交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且具创新与务实意义,新时代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前景广阔且具引领意义。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成功经验,不仅奠定了新时代中俄伙伴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还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落实"民心相通"举措提供了借鉴意义,更为中国人文外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动力与信心。
侯舒翔[5](2019)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效率 ——基于联通和中粮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解决国企改革难题的非常重要的突破口,现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显着成果。本文选取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联通和中粮集团两家典型案例企业的研究,系统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改革模式、实现路径、改革场所及定价机制,分析了混改后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及混改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本文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但是,不同的企业采取的改革模式、实现路径会有所不同,改革场所、适用的定价机制也会有所不同,不同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也存在差异。混改后企业的股权结构不能单纯关注国有控股与否,真正应该关注的是能否形成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行业的企业,必须保持国有控股,但不应该“一股独大”。充分竞争行业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非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最大程度发挥非国有资本的优势。要充分保障非国有股东的话语权,非国有资本在董事会中的席位应超过三分之一,对于持股比例较少的非国有股东,可以通过派观察员列席董事会的方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对于行业竞争激烈、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混改的效果更为显着,混改更容易取得实质性突破。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明确改革目的,完善顶层设计;二、完善监管体系,防止资产流失;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四、建立严格的产权保护制度;五、加大有效对接资本市场的力度;六、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
周珍珍[6](2019)在《基于三元边际的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茶叶历史源远流长,也是出口贸易最早的农产品。茶叶对外贸易自西汉始,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如今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量达35.5万吨,出口额达16.1亿美元,占据全球茶叶出口量近20%。在“一带一路”经济背景下研究茶叶出口贸易增长,依此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显然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通过三元边际的方法分解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来源与影响因素。首先,对茶叶发展及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及出口贸易增长变化;然后对茶叶出口的三元边际进行了三个角度的分析:出口茶叶的类别变化、茶叶出口市场变化以及出口茶叶价值变化,研究发现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分布在非洲、俄罗斯联邦、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地区,出口茶叶类别主要为红茶和绿茶,且茶叶出口增长主要依靠扩展边际拉动,集约边际在2017年有所提升,其中主要靠价格边际拉动,数量边际贡献较小;文章进一步采用引力模型,运用中国茶叶出口的前30位国家(地区)相关数据,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三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做了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三元边际的因素各有所不同,与出口目的国的经济、技术标准以及中国茶叶生产水平等因素均有着紧密联系;最后,根据文章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茶叶出口贸易的针对性建议,中国茶叶出口应该注重数量边际与价格边际的增长,促进茶叶出口贸易的增长。
胡公启[7](2018)在《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核心是利益,而贸易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取对外贸易利益就要降低国际间贸易成本,关税作为对外贸易成本的一部分,对对外贸易规模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历史上,关税调整引发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引发战争的事例时常发生,如法荷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等。因此,研究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对处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维护国家权益,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众多,而关税及关税制度对对外贸易有最为直接的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晚清政府失去关税自主权,西方国家通过协定关税获取贸易利益,而协定关税也成为西方列强为扩大并占领中国市场最直接手段。为了向晚清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材料,西方列强通过制定极低的进口关税税率(值百抽五)并不断扩大免税的范围,使西方工业品冲击以家庭手工业为主体的中国自然经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也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国被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普通百姓在国内剥削和国外侵略赔款的双重压榨下的生活愈加贫困,此伏彼起的农民反抗严重也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西方列强的利益也通过关税制度的变迁得到巩固。在掌握中国关税主动权的前提下,西方列强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一步步剥夺中国的就业机会,毒化中国发展环境,造成人民的日益贫困和国家的日渐衰弱。研究晚清关税制度的变迁及中西贸易,能够对晚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有更加深刻了解,同时,也对关税制度及对外贸易对一国的重要性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本文以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为主题,以晚清发生的四次重大中外战争为主线,将晚清划分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期、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及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五个阶段,全面分析各个阶段关税制度的变化、对外贸易规模的变化及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关税制度的变迁与对外贸易的变化互为因果的结论。不同于多数着作以协定关税来说明晚清关税主权的丧失,本文则通过定量分析进口关税税率与进口额、出口关税税率与出口额之间的反常关系,说明外籍税务司治下的中国海关对关税尤其是进口关税没有做到应收尽收,揭示其为西方资本主义服务的本质,证实了关税主权丧失的客观事实,也说明晚清关税的殖民性质。本文主要运用采取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晚清五个历史阶段主要出口商品在当期总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以此来说明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主要进口商品在五个历史阶段占当期进口额的比重变化,以此来表明国外不同商品在中国市场竞争力的变化;五个历史阶段进出口关税税率及减免税范围的比较,以此说明协定关税下关税主权丧失的过程;中国与同期的印度、日本、英国、美国等进口关税税率的比较,以此说明中国关税水平在当时世界各国所处的位置以及中国传统出口优势产品丝茶出口占比逐步下降的原因等,通过这些比较,全面分析关税税率与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此外,文中为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大量列举图表,不同图表之间也是一种比较分析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使各个变量之间随着时间的演进过程更为清晰,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地更为透彻。在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忽略其他变量的影响,来分析给定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是静态分析,静态分析不考虑时间维度。在某一时点,关税与对外贸易规模必定相关,因为作为交易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关税,直接决定了对外贸易的成本,从而影响对外贸易规模,这是基于静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但加入时间维度,关税水平与对外贸易额并非严格的线性关系,因为在晚清72年中,影响双边对外贸易的因素很多,而关税只是这众多影响因素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找出这些因素并加以阐释,从而对定量分析的结论以合理的解释,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看时点,而动态分析则看趋势,二者结合起来,既能了解变量之间短期的关系,也能更好把握变量之间长期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关税制度的变迁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也阐明了对外贸易规模和政策的变化对关税收入及关税政策变迁的作用。对外贸易是双向的,而关税政策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中国关税政策的变迁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政策调整同样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影响,文中以晚清主要贸易伙伴英国、美国、日本及英属殖民地印度为例,分析清朝时期这些国家的关税制度变迁对清朝对外贸易的影响,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丝茶和主要进口商品棉制品对外贸易额的变化都与这些贸易伙伴关税政策息息相关。最后,本文给出了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启示,包括:把握关税主权,扞卫国际利益;扩大开放,促进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民心相通,达到贸易畅通;坚持互惠贸易,抛弃零和博弈;维持贸易平衡,合理化解分歧;优化税制结构,保持税收中性等观点。对外贸易范畴甚广,本文紧扣与关税有关的对外贸易这个中心,凡是与关税无关的对外贸易,本文涉及甚少,比如晚清时期的朝贡贸易、苦力贸易、贵金属贸易、帆船贸易等,这些对外贸易也形成商品或要素的跨国流动,严格意义上也属于对外贸易的范畴,由于海关对这些贸易不征收关税,故文中没有论述。此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关税体现的作用也不同。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商品输出和原材料输入是资本家获取利益的主要手段,此时关税的作用突出。而在帝国主义阶段,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关税的重要性对资本家而言在下降。这也是晚清时期关税制度变迁前快后慢的重要原因。
肖智[8](2018)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及其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地理要素的格局、过程及机制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茶叶作为世界主要饮品原料之一,自二战结束70年来,世界茶叶生产、贸易与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同时,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茶叶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动态过程,分析产生变化的驱动因素,可对未来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规划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本论文通过综合运用集中度指数、基尼系数、产业重心转移模型等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对近70年来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贸易和消费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理开展了较为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论文从茶叶产量、茶园面积、茶园单产、茶叶品类四个方面统计分析了近70年全球茶叶生产过程并总结其变化特征。过去70年,全球茶叶总产年均增速(3.67%)大于茶园年均增速(2.85%);世界茶叶总产增长主要是来自茶园规模的扩张,茶园单产提高对茶叶产量增产贡献不到三成;1990年以来,CTC碎茶(Crush、Tear、Curl)是世界主要茶类,占世界茶叶品类份额六成以上,传统茶所占份额不到四成。(2)论文对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演变特点。过去70年,茶叶种植在全球范围持续扩散,茶叶种植国从二战后的20个增加到36个;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是亚洲主要生产国,肯尼亚、乌干达是非洲主要茶叶生产国,阿根廷是南美洲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中国茶产量在2006年首次超过印度,成为世界茶叶最大的生产国,世界茶叶生产中心在百年后重新回归中国。世界茶叶生产格局由“双巨头(印度+斯里兰卡)”演变为“新双核(中国+印度)”结构;过去70年,全球茶叶生产高度集中(生产基尼系数>0.71),茶叶生产国产量差异显着,在全球茶叶总产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各茶叶生产国所占份额差距进一步扩大。(3)论文对世界茶叶出口贸易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演变特点。过去70年,世界茶叶出口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世界茶叶出口年际间波动幅度不大,平均波动值维持在2万t左右;亚洲茶叶种植国的出口份额显着下降(从战后九成五降到近年的五成九),非洲茶叶出口已占全球近四成;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过去70年间,世界茶叶出口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茶叶出口贸易已由70年前的印度、斯里兰卡两家独大的局面,业已形成多极化格局:在亚洲,中国(18.28%)、斯里兰卡(15.62%)、印度(12.15%)三强鼎立;在非洲,肯尼亚一家独大(26.72%);在南美洲,阿根廷(4.76%)一支独秀的局面;70年间,随着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的出口贸易份额持续下降,肯尼亚、中国、越南、阿根廷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增强,尤其是肯尼亚与中国在21世纪初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茶叶出口贸易格局。2009年,中国出口超过斯里兰卡,茶叶出口贸易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4)论文对世界茶叶消费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演变特点。过去70年,全球茶叶消费进口保持年均2.5%的增速持续上升,这说明全球对茶叶有相对长期稳定的需求;70年间,世界茶叶消费进口地由集中于欧洲(59%)、北美(18%)地区,逐渐演变成亚洲(40%)、欧洲(28%)、非洲(20%)三足鼎立的格局;从茶叶消费进口国看,世界茶叶消费进口格局由战后集中于英国(51.92%)、美国(13.68%)、澳大利亚(7.56%),到2016年形成亚洲巴基斯坦(10.12%)、阿联酋(3.65%)、阿富汗(3.24%)、非洲埃及(5.15%)、摩洛哥(3.92%)、欧洲英国(6.24%)、俄罗斯(9.32%)及北美的美国(7.63%)多极化格局。(5)论文定量分析了中国茶叶总产量增产的贡献因素,并选择世界主要茶叶生产贸易国作为参照对比,对中国茶叶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分析。茶园面积增加是中国茶叶总产量增加的主要贡献因素(>60%);近70年,中国茶园面积扩大277万hm2,茶叶产量增产230.89万t,年均增速分别为4.25%、6.23%;70年间中国茶叶单产呈增长趋势,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6年单产仅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4%);绿茶是我国最主要的茶类产品,其产量大、比重高;近70年中国茶叶出口增长了 43倍,年均增速5.76%,2009年以来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出口市场基本稳居第二;2015年以来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额连续两年居全球之首;中国茶叶出口单价整体位于世界前列,2016年中国茶叶出口单价超过斯里兰卡位居全球第一;入世初期,加入WTO对中国茶叶进口影响微弱,从2009年之后,入世对中国茶叶进口拉动非常明显,中国茶叶进口年均增速达14.16%;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面积最大的茶园资源大国、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大国、全球茶叶贸易量第二大国、全球茶叶贸易额第一大国。(6)论文揭示了中国茶叶生产时空演变特征。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空间格局变动较大、地域分异特征明显:从区域格局看,中国茶园集中度指数呈现“东部减小-西部增大”的变动趋势;中部的湖南、安徽与东部沿海的浙江、广东等传统茶叶产区的地位在逐渐下降,茶叶产业逐步向自然禀赋优势区集聚;西部茶区的贵州、云南、四川及中部茶区的湖北逐渐成为中国新兴茶园集中区及茶叶主产省。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布局(茶园面积重心与茶叶产量重心)明显向西转移;茶园面积的重心移动方向大致为“东-南”向“西-北”,茶叶产量的重心移动方向大致为“东-北”向“西-南”;从移动速度看,茶园重心的西移速度明显快于茶叶产量重心,中国省级茶区茶叶产量的区域波动大于茶园面积扩张的区域波动,茶园面积的西扩趋势更稳定。(7)论文应用主要驱动力及驱动机理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0年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揭示了中国茶叶生产空间演变的驱动力模型。1)考察期国内因素中除新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对各茶区扩大茶园规模和提高茶叶单产的解释能力相对较低外,其余四个因素均有显着驱动作用。其中,土地成本对中国东部茶区、中部茶区、西部茶区茶叶生产发展的驱动作用均有显着驱动作用;劳动力成本对促进东部茶区及西部茶区的茶叶生产发展具有显着驱动作用;产业扶持政策对扩大西部茶区的茶园规模与促进东部茶区的茶叶单产具有显着驱动作用;自然地理条件对中部茶区扩大茶园规模、提高茶叶单产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2)在2001年加入WTO后,茶叶出口贸易对中国茶叶生产有正面引导作用。中国茶叶出口量与茶叶产量、茶园面积之间存在者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5和0.69),随着国际贸易市场的稳定和扩大,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之间已形成良性正向循环机制。3)考察期间在驱动力作用下,中国茶叶生产重心自东向西移动,但不同时期驱动力作用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即驱动力对茶叶产量重心驱动的波动性大,对茶园西移的驱动更为稳健。研究表明,在全球化大格局背景下,受国内、国外因素的综合影响,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布局明显向西转移。西部茶区相对较低的土地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为中国茶叶生产西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家产业扶持政策也为西部茶区茶园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进程提供了有力保障。西部茶区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的正面作用也在客观吸引着中国茶叶生产由东逐渐向西南转移。论文提出实施包括调产业结构、促三产融合、保质量安全、借力“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茶叶贸易、以区域化生产为基础等相应政策,实现“中国茶”,“全球卖”。论文拓展了茶叶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将空间地理技术引入到茶叶生产格局演变特征中,实现了全球及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迁的可视化,弥补了传统统计数据分析的不足。
陈艳君[9](2018)在《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文中研究指明悠久的社会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为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奠定了历史基础。清末民国时期,人地矛盾造成的生存压力及政府的提倡推动了皖南手工业在传统基础上向近代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析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考察技术转型、组织形式的近代化、结构变革、转型的特征、有限突破,客观总结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力图复原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图景,为皖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皖南手工业的技术转型主要包含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两个方面。手工业由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型的技术科学化不仅表现为手工业文本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本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方面,尤其以制茶业、纺织业和文房四宝业最为显着。随着手工业技术逐渐由经验型上升为科学理论型,其技术传承方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新式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不断细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革新以安庆土布业的生产工具改良、芜湖碾米业的新式动力设备引进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最为引人注目。生产工具的改良、新式动力机器的引进以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使皖南手工业在生产力形态上与传统手工业区别开来。皖南手工业的组织形式转型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业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以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和工场以及合作制最为突出。家庭手工业在近代皖南尤其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坊、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行业分布广泛,大多规模较小,小本经营,内部分工明确,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制手工业方面,祁门茶叶合作社是典型代表。然而,由于在实际业务的进行过程中过多注重“运”、“销”环节,对“产”、“制”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银行和洋商趁机取巧图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忽视了最底层的茶农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改良茶叶品质,更不可能复兴红茶。在手工业行业组织形式方面,传统行会逐渐被新兴同业公会及工会代替。在劳资纠纷中,代表雇主的同业公会与代表雇工的工会的团体谈判,大多能达成团体协议。即便不能达成一致,在第三方的调处下,也能减少对抗,促进纠纷解决,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但同业公会及工会处在政府的严密监管中,只是披上了新式行业组织的外衣,传统行业组织的积习依然存在。在洋货以及国产机制品的冲击下,皖南手工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行业结构变革加剧。首先,纺纱业、染料业、炼钢业、制丝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衰落。其次,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具有局部性和复杂性,织布业、榨油业、造纸业、制烟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守住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艰难发展;铁、铜、锡器制造业,竹木加工业,砖瓦业,石业,陶瓷业等传统行业未受到机器工业的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徽墨业、宣纸业、舒簟业及罗经业等传统特色行业在时代的变迁中勉力维持。再次,皖南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祁红为代表的出口型手工业深受国际市场主导和影响;针织、铅石印刷、皂烛、火柴、化妆品等新兴行业从国外引进后与皖南实际相结合而改用手工生产。因此,除少数传统行业走向衰落,近代皖南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的,一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产品品种等进行了改良和革新,不断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某些近代因素。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彰显出总体发展迟缓及不平衡的特征。首先,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在技术科学化、技术传承方式、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苏南在文本数量及科技含量、实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规模及程度等方面相对于皖南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力量的推动、基础电力工业的支持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次,具体到皖南区域内部,鲜明地显现出转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和行业上,也表现在生产者身份的主体化与技术的边缘化、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等方面。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功能的拓展,即手工业对农业的较强的后向联系效应及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但皖南手工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包括交逼而来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的暴敛、商业资本的压榨等多方盘剥,管理主体及生产主体的观念制约,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导致的教育不振。由于众多障碍性因素的掣肘,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取得的突破十分有限。
蔡乾[10](2017)在《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思想史研究的路径、文献学的考证和分析、比较文学形象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对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依靠史料方面的深入发掘,并结合地理、贸易、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及同时段欧洲大陆各国汉学成果进行补益和参照,在一个较为宏大的视野中探讨以往被学术界所低估的专业汉学阶段之前的英国汉学所取得的成果。更试图在钱锺书、范存忠、陈受颐等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所补充、修正和推进,来探究英国汉学产生时期的历史语境。在具体人物的思想观念中理解和分析具体的汉学文本或问题,从产生汉学着作的动态社会历史和知识文化背景中把握汉学家思想观念的转折和变化,尽力展示英国汉学学科体系奠基、并协助英国文化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过程。从而把握本时段英国汉学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脉络,并更客观和充分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总结学术成果、理清本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回顾和分析了“中国”(China)一词的确立过程,即“契丹和中国是否为同一个国家”这一英国汉学研究起点问题形成的历史语境、讨论与验证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为后文的研究勾勒了历史的背景。第二章的视线转向“中国风尚”时期英国人对瓷器、茶叶和园林艺术这些同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和实体的研究,探索它们蕴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对英国社会习俗进步的促进。第三章对英国汉学中的汉语研究进行梳理,重点探讨“普遍语言”观念影响下的汉语研究与18世纪欧洲语言观转变后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第四章讨论英国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和评论,并对译介水平与特点、文学评论“以中证西”的论证模式和比较视野的初步形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章中集中研究英国学者对中国宗教和社会的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宗教、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讨论。本文注重将“中国风尚”、“普遍语言”观念、“中国年代学争论”、“礼仪之争”、“英国自然神论”、“古今之争”、“爱尔兰启蒙运动”等思潮和事件结合进论述之中,以探索同英国汉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想和历史动态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本时段的英国汉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走过了一条由名到实,从语言基础到文学、艺术审美批评,再到深涉文明核心的伦理道德、宗教、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讨论的道路。进而可以总结出本时段英国汉学研究的特点:其研究既同欧洲大陆汉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独立的学术思考和立场诉求,并在强烈实用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促进了英国现代观念的形成。
二、中国加入WYO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加入WYO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茶叶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现状 |
2“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出口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2.1 模型构建与样本选择 |
2.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2.3.1 双重差分法的适用性检验 |
2.3.2 基准回归结果 |
2.3.3 细分茶类异质性检验 |
2.3.4 安慰剂检验 |
3 结论与建议 |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研究 ——基于CMS模型和渐进DID的双重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2.3 要素禀赋理论 |
2.4 竞争优势理论 |
2.5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6 小结 |
3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竞争力指数分析 |
3.1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茶叶出口概况 |
3.1.1 总体现状 |
3.1.2 市场结构 |
3.1.3 市场份额 |
3.1.4 产品结构 |
3.2 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指数分析 |
3.2.1 概念界定及其评价指标的选择 |
3.2.2 竞争力指数测算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茶叶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对“一带一路”国家整体出口增长的CMS分解 |
4.3.1 一阶分解 |
4.3.2 二阶分解 |
4.4 对“一带一路”各地区出口增长的CMS分解 |
4.5 小结 |
5 基于渐进DID模型的“一带一路”政策影响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样本选择 |
5.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双重差分法的适用性检验 |
5.3.2 基准回归结果 |
5.3.3 细分茶类异质性检验 |
5.3.4 安慰剂检验 |
5.4 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人文交流合作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俄关系与人文交流历史概述 |
第一,“多”。 |
第二,“高”。 |
第三,“实”。 |
二 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案例研究 |
(一)中俄“主题年”活动 |
(二)中俄“万里茶道”旅游及联合申遗人文交流案例研究 |
(三)中俄“红色旅游”案例研究 |
三 余论:新时代中国对俄罗斯人文外交的战略意义凸显 |
首先,中国对俄罗斯人文外交因积极履行战略使命并出色践行三大任务而具典范意义。 |
其次,中俄首脑外交中人文外交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且具创新与务实意义。 |
最后,新时代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前景广阔且具引领意义。 |
(5)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效率 ——基于联通和中粮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基础 |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理论 |
2.1.1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含义的理论研究 |
2.1.2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的理论研究 |
2.1.3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的理论研究 |
2.1.4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研究 |
2.1.5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经营效率的理论研究 |
2.2 研究综述 |
第3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 |
3.1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
3.1.1 国企改革第一阶段(1978 年-1992 年) |
3.1.2 国企改革第二阶段(1993 年-2002 年) |
3.1.3 国企改革第三阶段(2003 年-2012 年) |
3.1.4 国企改革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 |
3.2 改革政策及探索情况 |
3.2.1 政策文件 |
3.2.2 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情况 |
第4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介绍 |
4.1 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介绍 |
4.1.1 企业基本情况 |
4.1.2 混改思路 |
4.1.3 混改方案 |
4.1.4 混改是否完成? |
4.2 中粮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介绍 |
4.2.1 企业基本情况 |
4.2.2 混改思路 |
4.2.3 混改是否完成? |
4.2.4 中国茶叶混改情况介绍 |
第5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分析 |
5.1 分析思路 |
5.2 改革模式、实现路径、改革场所及定价机制 |
5.2.1 改革模式 |
5.2.2 实现路径 |
5.2.3 改革场所 |
5.2.4 定价机制 |
5.3 公司治理结构 |
5.3.1 股权结构 |
5.3.2 董事会结构 |
5.4 经营效率 |
5.4.1 经营业绩 |
5.4.2 市场竞争力 |
5.4.3 创新能力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改革模式、实现路径、改革场所及定价机制 |
6.1.2 公司治理结构 |
6.1.3 经营效率 |
6.2 研究启示 |
6.2.1 明确改革目的,完善顶层设计 |
6.2.2 完善监管体系,防止资产流失 |
6.2.3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6.2.4 建立严格的产权保护制度 |
6.2.5 加大有效对接资本市场的力度 |
6.2.6 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三元边际的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三元边际含义与结构的相关研究 |
2.1.2 关于三元边际对贸易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 |
2.1.3 关于三元边际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1.4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新贸易理论 |
2.2.3 三元边际 |
2.2.4 引力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茶叶发展及出口增长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茶叶生产的现状分析 |
3.1.1 种植面积及产量持续增长 |
3.1.2 中国茶叶生产的品类及产区分布 |
3.2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增长的现状分析 |
3.2.1 近十年来茶叶出口量增长情况 |
3.2.2 近十年来茶叶出口增长率情况 |
3.2.3 中国茶叶出口产区分布及出口类别 |
3.2.4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 |
3.3 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分析 |
4.1 三元边际的经济含义与分解方法 |
4.2 中国茶叶出口三元边际的分解结果与分析 |
4.2.1 出口增长的波动性分析 |
4.2.2 茶叶出口的三元边际分析 |
4.2.3 中国茶叶出口三元边际存在的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茶叶出口的三元边际影响因素研究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5.2.1 自变量选取 |
5.2.2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模型选择 |
5.3.2 扩展边际的实证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
5.3.3 价格边际的实证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
5.3.4 数量边际的实证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提高数量边际与价格边际 |
6.2.2 稳定扩展边际贡献率 |
6.2.3 提高生产技术,整合产业融合发展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变迁 |
(二)晚清关税及关税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 |
(三)晚清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及贸易结构的变迁 |
(四)晚清关税政策与经济、贸易之间关系 |
(五)相关文献评述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文章的主要结构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章的主要框架 |
四、研究的难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 |
(三)论文的不足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晚清的界定 |
(二)海关与常关 |
(三)常关税与厘金 |
第二章 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的变迁 |
第一节 清朝前期的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状况 |
一、清朝前期的关税制度 |
(一)关税及附加 |
(二)船钞及附加 |
(三)关税和船钞减免 |
(四)征收管理 |
二、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状况 |
(一)行商制度与对外贸易 |
(二)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 |
(三)鸦片的流入改变中外贸易格局 |
第二节 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背景及过程 |
一、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必然性 |
(一)工业革命的完成急需外部市场发展资本主义 |
(二)中国有庞大而竞争力弱的市场 |
(三)晚清政府对对外贸易采取种种限制措施 |
(四)传统的关税制度和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的贸易形式 |
二、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过程及特征 |
(一)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特征 |
三、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后果 |
(一)关税制度的变化使其无法发挥关税的基本作用 |
(二)晚清关税制度畸形变化加速了封建王朝灭亡的进程 |
(三)晚清关税制度变化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
第三节 晚清对外贸易结构、范围及对象的变化 |
一、晚清对外贸易结构的演进 |
(一)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 |
(二)贸易结构从商品贸易向商品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 |
二、对外贸易的范围由南方扩大到北方和周边区域 |
(一)贸易的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
(二)贸易的范围由沿海向沿江及沿边扩散 |
三、对外贸易的对象由朝贡国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
(一)宗藩关系的解体和朝贡贸易的结束 |
(二)中西贸易关系的确立及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
第四节 对外贸易的变化对晚清中国的影响 |
一、晚清政府对资本主义国家依附程度不断加深 |
二、晚清中国沦为工业化强国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 |
三、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基础 |
第三章 晚清关税影响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关税对对外贸易发挥作用的机理 |
一、关税影响进出口需求 |
(一)进口关税的高低与进口规模的相关性 |
(二)减免关税是促进出口有效手段 |
二、关税影响进出口结构 |
(一)关税调节商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结构 |
(二)关税政策体现国家产业政策 |
第二节 关税影响对外贸易规模 |
一、模型构建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模型估计及结果 |
第三节 关税影响对外贸易结构 |
一、关税对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
(一)关税对晚清鸦片进口的影响 |
(二)关税对晚清棉制品进口的影响 |
二、关税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
(一)关税对晚清茶叶出口的影响 |
(二)关税对晚清生丝及丝织品出口的影响 |
第四章 对外贸易规模和政策对关税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推动关税制度的变迁 |
一、清朝统治者治国方略的转变 |
(一)由重农抑商到重农便商的转变 |
(二)由重农便商向重农扶商的转变 |
二、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导致关税制度改变 |
(一)贸易的不平衡引发战争推动关税税率的下降 |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关税管理制度的变迁 |
第二节 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息息相关 |
一、鸦片战争前清朝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
(一)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变化 |
(二)鸦片战争前清朝关税收入变化 |
(三)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
二、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
(一)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
(二)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关税收入变化 |
(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继续增长 |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关税收入变化 |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
四、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
(一)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增长 |
(二)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关税收入的变化 |
(三)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对外贸易政策影响关税政策 |
一、清朝早期的贸易管制对关税政策的影响 |
(一)禁止海外贸易 |
(二)限制商品进出口 |
(三)鼓励洋米进口 |
二、晚清关税的持续下降顺应了对外贸易扩大的需要 |
(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要求晚清政府持续下调关税 |
(二)参加国际博览会的商品推行免税政策 |
第五章 主要贸易伙伴关税制度的变迁对晚清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英国及印度的关税制度变迁对三国贸易的影响 |
一、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形成及兴衰 |
(一)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形成 |
(二)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发展与繁荣 |
(三)英、印、中三角贸易的衰落 |
二、英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
(一)清朝早期英国对华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
(二)清朝后期英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
三、印度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印贸易的影响 |
(一)中印贸易发展状况 |
(二)印度关税制度变迁对中印贸易的影响 |
第二节 美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
一、中美贸易发展状况 |
(一)清朝早期中美贸易发展 |
(二)晚清中美贸易发展 |
二、美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
(一)差别关税带来美国航运业的繁荣 |
(二)关税的持续下降促进中美贸易的增长(1784-1860 年) |
(三)关税的上升阻碍了中美正常贸易的发展(1861-1911 年) |
第三节 日本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
一、中日贸易发展状况 |
(一)清朝早期中日贸易发展 |
(二)晚清中日贸易发展 |
二、日本关税制度变迁对中日贸易影响 |
第六章 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一节 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经验教训 |
一、强化本质认识——维护和扞卫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
二、强化主权意识——主权是扞卫国家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
三、强化互惠意识——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对外贸易才能持久 |
第二节 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启示 |
一、牢牢把握关税自主权,扞卫国家利益 |
二、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
三、促进民心相亲,达到贸易畅通 |
四、坚持互惠贸易,抛弃零和博弈 |
五、维持贸易平衡,合理化解分歧 |
六、优化税制结构,保持税收中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及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厘清 |
1.2.1 茶树 |
1.2.2 茶叶 |
1.2.3 茶类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茶叶生产研究 |
1.3.2 茶叶需求研究 |
1.3.3 茶叶贸易研究 |
1.3.4 空间格局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数据来源 |
第2章 近70年世界茶叶生产、贸易及消费格局演变 |
2.1 全球茶叶生产时间序列的演变 |
2.1.1 全球茶园资源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
2.1.2 全球茶叶总产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
2.1.3 全球茶园单产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
2.1.4 全球茶叶生产品类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
2.1.5 全球茶叶总产增长贡献分析 |
2.2 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分析及区域差异 |
2.2.1 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过程 |
2.2.2 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特点 |
2.2.3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的演变趋势 |
2.3 世界茶叶贸易空间格局分析及区域差异 |
2.3.1 世界茶叶生产国出口贸易量变化 |
2.3.2 世界茶叶生产国出口贸易格局演变过程 |
2.3.3 世界茶叶生产国出口贸易格局演变特点 |
2.4 世界茶叶消费空间格局分析及区域差异 |
2.4.1 世界茶叶消费进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 |
2.4.2 世界茶叶消费进口空间格局演变特点 |
2.4.3 世界人均茶叶消费的地域差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70年中国茶叶生产、贸易的时序演变 |
3.1 中国茶叶生产时间序列的演变 |
3.1.1 中国茶园资源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
3.1.2 中国茶叶产量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
3.1.3 中国茶园单产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
3.1.4 中国茶叶总产增长贡献分析 |
3.1.5 中国茶类生产结构变化分析 |
3.2 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时间序列的演变 |
3.2.1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量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
3.2.2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额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
3.2.3 中国茶叶出口单价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
3.2.4 中国茶叶进口贸易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
3.3 不同时期茶叶生产的影响因素评价 |
3.3.1 变量选择 |
3.3.2 不同时期茶叶生产的影响因素评价 |
3.4 中国茶叶生产与贸易在世界的地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30年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过程及特征 |
4.1 中国茶叶生产区 |
4.2 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过程 |
4.2.1 中国省级茶区茶园空间格局过程及特征 |
4.2.2 中国省级茶区产量空间格局过程及特征 |
4.3 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的产业重心演变 |
4.4 中国茶叶生产面临的挑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驱动机制 |
5.1 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
5.1.1 回归分析 |
5.1.2 国内因素对中国茶叶生产驱动强度分析 |
5.1.3 出口贸易对中国茶叶生产影响机理分析 |
5.1.4 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动的驱动因素讨论 |
5.2 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动的驱动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可能的贡献 |
6.4 论文的创新点 |
6.5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 |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
一、社会历史概况 |
二、地理资源概况 |
三、商品经济概况 |
第二节 前近代皖南手工业概况 |
一、制茶业 |
二、纺织业 |
三、文房四宝业 |
四、其他行业 |
第三节 驱动因素 |
一、人地矛盾与生存压力 |
二、地方政府的提倡 |
小结 |
第二章 技术转型 |
第一节 技术的科学化 |
一、手工业文本的增长 |
二、制茶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三、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四、文房四宝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二节 技术传承方式的转变 |
一、传统学徒制概况 |
二、实业教育 |
三、职业教育 |
四、私立静仁职业学校个案研究 |
第三节 生产设备的革新 |
一、传统生产工具的改良 |
二、新式动力设备的引进 |
三、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
小结 |
第三章 组织形式的近代化 |
第一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
一、家庭手工业 |
二、作坊、工场手工业 |
三、合作制手工业——以祁门茶叶合作社为中心 |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演变 |
一、行会 |
二、同业公会 |
三、工会 |
小结 |
第四章 结构变革 |
第一节 机器工业冲击下逐渐衰落的行业 |
一、纺纱业 |
二、染料业 |
三、炼钢业 |
四、制丝业 |
第二节 被侵占部分市场而继续发展的行业 |
一、织布业 |
二、榨油业 |
三、造纸业 |
四、制烟业 |
第三节 未受到机器工业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的行业 |
一、概况 |
二、铁、铜、锡器制造业 |
三、竹木加工业 |
四、砖瓦业 |
五、陶瓷业 |
第四节 勉力维持的传统特色行业 |
一、徽墨业 |
二、宣纸业 |
三、舒簟业 |
四、罗经业 |
第五节 国际市场影响下的出口型手工业——以祁红为对象的考察 |
第六节 新兴手工业 |
一、针织业 |
二、铅石印刷业 |
三、皂烛业 |
四、火柴业 |
五、化妆品业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转型的特征 |
第一节 转型的迟缓——基于皖南与苏南的比较 |
一、差距之比较分析 |
二、原因之比较分析 |
第二节 近代转型的不平衡 |
一、地域的不平衡 |
二、行业的不平衡 |
三、生产者身份主体化与技术边缘化 |
四、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有限突破与多重障碍 |
第一节 手工业功能的拓展 |
一、后向联系农业 |
二、满足多元消费 |
第二节 多重障碍 |
一、天灾人祸 |
二、多方盘剥 |
三、观念制约 |
四、教育不振 |
小结 |
余论 |
一、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最大瓶颈 |
二、近代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三、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
后记 |
(10)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题目解析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从契丹到中国——英国汉学的缘起 |
第一节 “契丹传说”的产生与发展 |
一、“契丹传说”的产生和柏朗嘉宾的证实 |
二、鲁布鲁克和罗杰·培根的契丹认识 |
第二节 “契丹传说”的兴盛和英国的接受 |
一、《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契丹传说”和在英国的接受 |
二、《曼德维尔游记》何以比《马可·波罗游记》更为畅销? |
三、《曼德维尔游记》中的“契丹传说” |
第三节 从英国到契丹(中国)的征程 |
一、英国人对“东北航道”的探索 |
二、英国人对“西北航道”的探索 |
三、英国人通过东方航路来到中国 |
第四节 英国学者对“契丹/中国”问题的讨论 |
一、英国的契丹与中国知识来源 |
二、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及其他着作的影响 |
三、塞缪尔·帕切斯的“契丹/中国”问题讨论 |
四、“契丹/中国”问题的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7、18世纪的英国汉学与“中国风尚” |
第一节 瓷器 |
一、英国的瓷器消费:从收藏到日用 |
二、“ware”、“porcelain”和“china”的词义考察 |
三、热潮和反思: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描写 |
第二节 茶叶 |
一、中茶西传英国小史 |
二、英语中的茶:从“chaa”到“tea”的演变研究 |
三、从宫廷赞誉到民间争论: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茶叶 |
第三节 园林艺术 |
一、17世纪中国园林艺术在英国的传播 |
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形成与中国园林风格的影响 |
三、威廉·钱伯斯与中国园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语言研究 |
第一节 17世纪的英国汉语研究 |
一、17世纪前欧洲学者对中国语言的初步印象 |
二、普遍语言:白来德、培根、威尔金斯、韦伯等英国学者对汉语的研究 |
三、托兰德和莱布尼茨关于汉语学习难易问题的通信 |
第二节 18世纪语言观念的转变和英国的汉语认知 |
一、18世纪欧洲(英国)学者语言起源问题的探讨和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 |
二、詹姆斯·伯尼特的汉语研究 |
三、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汉语报告:先在观念和实地印象的嬗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翻译和影响 |
一、初步的接触:转译而来的中国文学 |
二、《好逑传》的英译与中国文化认识 |
三、威廉·琼斯的中国经典翻译 |
第二节 初步的比较视野:中国文学的评论 |
一、理查德·赫德《贺拉斯致奥古斯都诗简评注》中的戏剧批评 |
二、约翰·布朗对中国诗歌和音乐的讨论 |
三、威廉·琼斯《论中国的第二部经典》中的文学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研究 |
第一节 “中英初识时期”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一、哈克路特编着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二、帕切斯的中国宗教和社会制度描述 |
三、其他英译文献中的相关介绍 |
第二节 “礼仪之争”的英国回响 |
一、“礼仪之争”之简述 |
二、“礼仪之争”文献的英译和出版 |
三、“礼仪之争”影响下的英国的中国宗教研究 |
第三节 英国自然神论者的中国奥援 |
一、自然神论的中国“起点” |
二、从赫伯特到伯朗特: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转变 |
三、从托兰德到拉姆齐:英国自然神论者与护教者的中国论辩 |
四、博林布鲁克子爵: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余晖 |
第四节 英国学者的中国社会认识和研究 |
一、从伯顿到坦普尔:17世纪英国仰慕中国社会的开始 |
二、航海游记文学热潮和18世纪英国中国社会认识的转变 |
三、从报端到案头:18世纪英人对中国社会的臧否和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19世纪前之英国汉学要事系年 |
附录二、中西译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国加入WYO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J]. 王春晓,高峰,陈富桥,曾亮. 茶叶科学, 2021
- [2]滚筒杀青机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D]. 柏宣丙.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研究 ——基于CMS模型和渐进DID的双重实证分析[D]. 王春晓. 西南大学, 2021(01)
- [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人文交流合作案例研究[J]. 马丽蓉,蒋蓝辉. 新丝路学刊, 2019(03)
- [5]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效率 ——基于联通和中粮的案例研究[D]. 侯舒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6]基于三元边际的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研究[D]. 周珍珍.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7]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 胡公启.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8]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及其演变研究[D]. 肖智. 南京大学, 2018(05)
- [9]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D]. 陈艳君. 苏州大学, 2018(01)
- [10]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 蔡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