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水窖建设方兴未艾(论文文献综述)
吕旭红,刘文娟[1](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水窖容积及集流场面积的水量供需平衡设计分析》文中认为根据已建工程应用实例介绍水窖容积及集流场面积的水量平衡设计分析思路,确定设计参数的选取、集流面面积的设计、水窖容积的确定等,结合项目区居民人口状况及每户居民现有瓦房投影面积分析了降雨量、集流面面积、水窖容积以及需水量四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对同类工程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周赫[2](2020)在《《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又名《浙江图书馆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我国清末民初着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丁谦所编着的一套丛书。《丛书》卷帙浩繁,在北京图书馆2008年本中有787709字,分为4册,2集,31卷。《丛书》考证我国古代边疆区域的同时,还考证了域外地理,即向西延伸至大高加索山附近,向北延伸至贝加尔湖西北地区,向南延伸至南洋群岛及印度洋附近。《丛书》对我国古代多民族王朝边疆史地及域外地理作了一次系统的总结性考证,厘清了历代边疆史地上的诸多疏漏。本文针对《丛书》中的内容,从文献学的角度,运用综合研究法、归纳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丛书》中我国古代东北史地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证与研究,并将论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丛书》中东北史地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史料、研究内容与价值。第二部分为正文,在第一章中先梳理丁谦生平事迹及着述。将《地学杂志》与《丛书》中丁谦的着述进行对比,纠正了丁谦着述多存于《地学杂志》中的误区。再对《丛书》修撰过程中屡次更名的现象进行辨析。其次,探讨清末民初视阈下考据学、蒙古史、元史、边疆史、地学对《丛书》的影响,并介绍《丛书》流传中出现的5种版本,将不同的版本进行对比,进而对不同版本中的印刷及脱倒进行指误,对《丛书》成书之后学者们为其作叙和点校的情况加以概述,分析其复杂的编着方式,再对编着时出现的制图问题加以说明。再次,由于《丛书》中东北史地方面的内容分散在各卷之中,因此在这一部分中,对《丛书》中丁谦考证的东北史地范围进行划分,将《丛书》中丁谦摘出的史料,以及考证时参考和引用的文献情况进行说明,同时制定考证凡例,以便对《丛书》中东北史地考证进行再考证。最后,总结丁谦东北史地考证的价值与不足。第二、三、四章,即对《丛书》中丁谦所考证的东北史地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与再考证。在这一部分中,将丁谦考证的内容分为民族、建置、地名三类进行再考证,并按照朝代更迭的顺序排列。在考证民族时以族系分类,在考证建置时以各卷所考府、郡、县、城进行分类,在考证地名时以各卷中的山、水、地名分类。对分类后的内容再进行细致而客观的辨析,同时结合学界其他学者的观点和考古挖掘的成果,对丁谦的考证结论进行再考证,若有丁谦考证正确的问题则予以肯定,存在争议的观点则进行分析与探讨,存疑的问题则尽量解答。第四部分为结语,总结丁谦考证东北史地的偏重点,对《丛书》中东北史地的研究进行概括。
车志远[3](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文学容[4](2020)在《衡阳市水系乡镇地名文化意蕴解读》文中研究说明衡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南部,湘江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境内水系发达,长度5公里、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江河溪流有393条。境内水系地名众多,其中有多个乡镇以江、水、溪、湖、湾等水文类自然地理实体命名,这些地名各具丰富的文化意蕴。
池夏冰[5](2020)在《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和国际文化冲突的时代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提出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失具体路径,教育戏剧的体验特性为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有关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是稀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主,收集和分析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实物资料等质性资料,并辅之以调查问卷等量化数据,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探究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功能及其教学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是研究准备,基于时代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围绕关键概念回顾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是理论研究,构建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并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第六章),将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应用于语文课堂并检验其有效性。第四部分(第七章)是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特征、感觉偏好和阅读策略。第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在行为方面,它能唤醒学生的运动感觉,改善学生的朗读表现,让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情感方面,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文化,提高学习参与度,并在移情中深化文化体验;在认知方面,它能优化学生理解、分析、创造这三类认知表现。第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在文本理解方面,教育戏剧能促进学生还原文字的本意,领会作品的深意;在角色代入方面,角色转换能提升文化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双重角色能促使学生连接文化和自我;在教学设计方面,“参与—描述—阐释—反省”教学循环圈以及肢体剧场、朗读剧场、故事剧场、提问角色、教师入戏等教育戏剧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文化体验发展;在教学环境方面,教育戏剧能模拟再现文化事件和人物关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自由而宽容的开放情境,合作的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深化文化体验,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学生相互尊重包容有助于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依据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四条建议: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本研究顺应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潮流,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探索出以教育戏剧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将西方教育戏剧的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本土化并革新。研究受限于实践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未来有待通过量化研究、跟踪研究、比较研究等路径,继续提升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品质。
陈海东[6](2016)在《现代背景下地方性生态知识的流变与整合》文中指出地方性生态知识是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为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总结归纳而来的一套集知识、智慧、技术、经验、信仰的综合体,它具有长效性、成本低廉性、情境依赖性、文化归属性、差异性、综合性等基本特征。在现代社会大背景下,地方性性生态知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传承方式的偏离、外来物种入侵、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及社会环境变化的原因,呈现扭曲、遗失、流失、窒息以及消失流变形式。地方性生态知识具有生态保护价值、历史研究与文化保护价值、教育价值、农业生产价值,它需要而且能够与现代科技进行有效整合。
谢建蕴[7](2015)在《城镇化过程中水资源矛盾解决方法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其实现过程中,水资源缺乏与洪涝灾害现象加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坎儿井式水窖网用其独特的优势,不仅适应城镇化的需求,而且可以化解水资源缺乏与洪涝灾害现象,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苏震亚[8](2013)在《九万里风鹏正举——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白银市分校校长张思忠的事业三部曲》文中研究说明引言正如目下莫大的中国文坛上,人们依然不能确知像"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样气势磅礴、豪放大野的词章,会出自文学史上最有名不过的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笔下一样,当今中国西部甘肃的白银市区,也少有人知道一个名叫张思忠的教育人士,曾几何时把一所近乎难以维持生计的地市级所在地电大分校,兴办得风生水起,因而得到中央电大的关注,并评定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视大学。殊不知,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乃是由中央电大派专家组,对照严格的评价标准,经
马昕[9](2011)在《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适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建设技术盲目选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该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措施。通过对22个省(市)141个村庄进行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建设技术选用指导。随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数量的急剧增加,建设技术盲目选用所造成的危害逐渐显现出来。为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进而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选用进行系统性研究。本论文以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准则,以适用技术为研究切入点,以系统理论、协同理论和适用技术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出发点,以调查研究、理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手段,完成下列工作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对国内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寻找出建设中存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适用技术理论目前适用技术的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实际应用较少。通过分析适用技术理论的产生背景、历史沿革、与其它技术间的关系,辨明适用技术本质;提出“技术性格”和“技术环境性格”的概念,指出技术的“适用”是指“技术性格”与“技术环境性格”之间的相互适应;提出代价补偿法,建立相应数学模型,探索“技术性格”与“技术环境性格”间匹配程度的量化问题。3.建设适用技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选用包括建筑材料和建设技术两部分内容。(1)建筑材料的适用性分析。重点探索建筑材料的环境属性,通过改进传统LCCO2计算模型,建立多寿命周期动态计算模型,使建筑材料的碳排放量计算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提出建筑材料减碳措施;在研究建筑材料环境属性的同时,兼顾其功能属性和经济属性,建立适用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筑材料的选择方法,并建立建筑材料适用性评价模型。(2)建设技术的适用性分析。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选用原则;利用代价补偿法、价值工程对常用建设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选用方案;研究各种基础设施间的互动关系及影响方式。4.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总结不能直接选用现有类似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建立适用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评价体系;引入协调发展模型,评定建设过程中环境、资源和经济等3因素间的协调度、协调发展度;引入简单加权评分类型的评价方法,解决协调发展模型在评价系统总体强度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建立转椅模型,兼顾考虑评价对象的系统协调性及系统总体强度。5.适用技术的推广与实施总结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适用技术在推广及实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建立基于适用技术推广实施的农村相关建设框架体系;针对实施战略、技术法规及建设标准、建设管理和公众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陈少林[10](2011)在《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快水利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水土资源组合极端不均衡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西部水资源总量占全国45.9%,而83%集中在西南部。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8%,资源型缺水问题突出。水利是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全局的重要基础。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尤其是对于水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水利建设落后的西部地区,水利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西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良好的水利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论文遵循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匹配的基本模式,综合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从系统阐述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入手,全面总结西部大开发十年来水利发展进程与现状,就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进行区域比较与评价,运用数理模型实证预测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包括工业和农业的用水需求估算,结合西南大旱旱情以案例形式对高海拔区域水利欠账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最后给出今后十年我国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国外水利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国外水利发展政策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有益借鉴和启示。美国、日本、以色列和印度的水利发展给本文如下启示:水利建设和发展以实现灌溉、防洪、抗旱以及饮用水投资均衡发展为根本立足点,以多元化水利筹资方式为战略着眼点,以加大水利科技投入为重要着力点,以充分利用水权与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为关键切入点。这些启示的获得,有助于破解制约我国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水利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性的建议,进而为实现我国水利良性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强大动力和政策保障。第二,第一次系统预测了未来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本文从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动情况入手,利用Malmquist(曼奎斯特指数)方法分析西部各省(区、市)目前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变动情况,再利用灰色系统关联来分别分析影响工业和农业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受制于直接测算水利需求在数据获取和技术分析方面均有一定难度,目前学术界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预测几无涉猎。本文采用上述计量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进行估算是一次新的尝试。第三,以案例分析为突破口,系统全面的阐释了2010年西南大旱的成因及其教训。本文研究发现,西南大旱的发生,自然气象因素固然是其直接原因,但主观人为因素不可忽视。本次旱灾造成的巨大损失充分暴露出我国高海拔区域水利发展存在的严重问题——水资源丰富但却未能充分利用,即水利欠账太多。原本水资源储量丰富的云南寻甸县发生严重旱情的事实表明,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水生态保护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应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特点,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期望,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增强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第四,提出了未来十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总体战略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即西部水利事业应把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点,以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生产条件为出发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保护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人才建设战略和西电东送战略等具体战略措施,针对西北和西南地区不同的水利条件和发展取向分别给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建议。
二、小水窖建设方兴未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水窖建设方兴未艾(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水窖容积及集流场面积的水量供需平衡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区概况 |
2 设计方案 |
3 设计参数 |
3.1 居民日生活用水量(W1) |
3.2 漏失水量(W2) |
3.3 居民日生活需水量(Wd) |
3.4 居民年生活需水量(Wa) |
4 工程设计 |
4.1 集流场设计 |
4.2 水窖容积的确定 |
4.3 集雨水窖设计 |
5 结语 |
(2)《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史料 |
五、研究内容与价值 |
第一章 丁谦与《蓬莱轩地理学丛书》 |
第一节 丁谦及其着述 |
一、丁谦的生平 |
二、丁谦的着述 |
第二节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相关问题 |
一、清末民初考据学视阈下的《丛书》 |
二、版本流传 |
三、叙校情况 |
四、编着方式 |
第三节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史地问题 |
一、考证的范围 |
二、考证史料的筛选 |
三、参引的文献情况 |
四、考证凡例 |
五、《丛书》的文献学价值——以对东北史地的考据为中心 |
六、东北史地考证的不足 |
第二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民族的考证 |
第一节 两汉东北诸族考证 |
一、秽貊系诸族 |
二、肃慎系诸族 |
三、东胡系诸族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东北诸族考证 |
一、秽貊系诸族 |
二、肃慎系诸族 |
三、东胡系诸族 |
第三节 隋唐五代东北诸族考证 |
一、秽貊系诸族 |
二、肃慎系诸族 |
三、东胡系诸族 |
第四节 宋辽金东北诸族考证 |
一、肃慎系诸族 |
二、东胡系诸族 |
第五节 明代东北诸族考证 |
第三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建置的考证 |
第一节 两汉时期 |
一、《汉书朝鲜传地理考证》中郡县考证 |
二、《后汉书东夷传地理考证》中郡县考证 |
第二节 魏晋时期 |
一、《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中郡城县考证 |
二、《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府郡县考证 |
三、《宋书夷貊传地理考证》中郡考证 |
四、《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中郡城考证 |
五、《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中城县考证 |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
一、《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郡城考证 |
二、《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中府城考证 |
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中州城考证 |
第四节 金朝时期 |
第四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地名的考证 |
第一节 两汉时期 |
一、《汉书朝鲜传地理考证》中的水名考证 |
二、《后汉书东夷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
第二节 魏晋时期 |
一、《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中的地名考证 |
二、《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的水名考证 |
三、《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
一、《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的地名考证 |
二、《新唐书突厥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
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地名考证 |
第四节 《丛书》第二集中的东北水名考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表格索引 |
丁谦着述集补 |
一、高句丽国有二考 |
二、辽上京临潢府考 |
三、曹廷杰金上京会宁府考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衡阳市水系乡镇地名文化意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江”命名的地名 |
二、以“水”命名的地名 |
三、以“溪”命名的地名 |
四、以“湖”命名的地名 |
五、以“湾”命名的地名 |
(5)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序幕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育戏剧 |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 |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路径 |
三、教育戏剧的研究方法 |
四、教育戏剧与阅读教学 |
五、教育戏剧与情感教育 |
六、教育戏剧与文化传播 |
七、教育戏剧与体验发生 |
八、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文化教育 |
一、传统文化教育 |
二、文化体验教学 |
第三节 总结 |
一、探究教育戏剧在文化体验中的价值 |
二、设计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案 |
三、基于本土语境讨论教育戏剧和文化体验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流程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
二、研究资料的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一、长期参与 |
二、三角检验 |
三、自我反思 |
四、外部审查 |
五、深度描述 |
第四章 教育戏剧文化体验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
第一节 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分析框架 |
二、体验水平分析框架 |
三、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三节 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五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
二、教学模式的系统构成 |
三、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
第二节 思想基础 |
一、释义学的“体验”精神 |
二、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
三、阅读交互理论 |
第三节 教学模式设计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策略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实践 |
第一节 教学设计示例 |
一、《卖炭翁》 |
二、《背影》 |
三、《愚公移山》 |
第二节 教学实践分析 |
一、学生文化体验的个案分析 |
二、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分析 |
三、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 |
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
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 |
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得到实践印证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 |
二、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 |
三、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 |
四、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 |
第三节 研究贡献 |
一、理论层面的贡献 |
二、实践层面的贡献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现代背景下地方性生态知识的流变与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存在形式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一般性解释 |
第二节 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存在形式 |
第三节 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基本特征 |
第二章 现代背景下地方性生态知识的流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现代背景下地方性生态知识的流变形式 |
第二节 现代背景下地方性生态知识流变的原因 |
第三章 地方性生态知识与现代科技的整合 |
第一节 地方性生态知识的现代价值 |
第二节 地方性生态知识与现代科技整合的可能性 |
第三节 地方性生态知识与现代科技整合的路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城镇化过程中水资源矛盾解决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解决问题的思路 |
2.1 吐鲁番坎儿井的启示 |
2.2 小水窖的现实意义 |
3 解决问题的方法 |
(9)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适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差别 |
1.1.2 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设想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本研究框架结构 |
1.5 研究方法及主要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边界 |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2.1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经验借鉴 |
2.1.1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 |
2.1.2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2.2 国内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况 |
2.2.1 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2.2.2 周边省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2.2.3 调研中村民反馈的问题 |
2.3 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相关基础理论与数学模型 |
3.1 系统研究的方法论 |
3.1.1 系统 |
3.1.2 问题本质 |
3.1.3 系统分析方法 |
3.2 适用技术理论 |
3.2.1 适用技术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沿革 |
3.2.2 当代适用技术理论 |
3.2.3 适用技术的本质及“适用”的多维性 |
3.2.4 适用技术的确定 |
3.3 代价补偿法(CCM) |
3.4 价值工程 |
3.5 LCCO2计算模型的改进-多寿命周期动态模型 |
3.6 主成分分析法 |
3.7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
3.8 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 |
3.9 转椅模型 |
3.9.1 转椅模型计算步骤 |
3.9.2 转椅模型评价体系的特点 |
3.10 本章小结 |
4 农村基础设施建筑材料适用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建筑材料环境成本 |
4.2.1 问题的根源 |
4.2.2 材料技术流程改造的原则 |
4.2.3 LCCO2 |
4.2.4 LCCO2的改进-多寿命周期动态模型 |
4.2.5 实例分析 |
4.2.6 建筑材料的减碳措施 |
4.3 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成本 |
4.3.1 技术性能 |
4.3.2 经济成本 |
4.4 建筑材料适用性分析 |
4.4.1 定性分析 |
4.4.2 定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适用性分析 |
5.1 农村基础设施适用建设技术选取原则 |
5.2 道路工程 |
5.2.1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5.2.2 弹石路面 |
5.2.3 轮迹路面 |
5.2.4 适用性分析 |
5.3 供水工程 |
5.3.1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
5.3.2 中水技术 |
5.3.3 适用性分析 |
5.4 污水处理 |
5.4.1 土地处理技术 |
5.4.2 人工浮岛(AFI) |
5.4.3 人工湿地 |
5.4.4 其它处理方法 |
5.4.5 适用性分析 |
5.5 粪便处理 |
5.5.1 技术简介 |
5.5.2 适用性分析 |
5.6 垃圾处理 |
5.6.1 分类收集 |
5.6.2 堆肥 |
5.6.3 建筑利用 |
5.6.4 填埋 |
5.6.5 焚烧 |
5.6.6 适用性分析 |
5.7 生活用能 |
5.7.1 生物质能-沼气 |
5.7.2 生物质能-秸秆燃气 |
5.7.3 太阳能 |
5.7.4 适用性分析 |
5.8 农村基础设施技术系统化 |
5.9 适用建设技术的确定 |
5.9.1 基于技术的视角 |
5.9.2 基于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视角 |
5.10 本章小结 |
6 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评价体系 |
6.1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6.1.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6.1.2 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6.2 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评价体系的建立 |
6.2.1 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6.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3 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评价体系的建立 |
6.3 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评价模型 |
6.3.1 模型的建立流程 |
6.3.2 权重确定 |
6.3.3 方案1-基于协调发展模型和简单加权评分法的评价方法 |
6.3.4 方案2-基于转椅模型的评价方法 |
6.4 评价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适用技术的推广与实施 |
7.1 适用技术推广、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
7.1.1 实施战略 |
7.1.2 技术法规与建设标准 |
7.1.3 建设管理 |
7.1.4 公众意识 |
7.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框架体系 |
7.2.1 正式制度 |
7.2.2 非正式制度 |
7.3 实施战略 |
7.4 技术法规及建设标准 |
7.4.1 技术法规及建设标准的定义 |
7.4.2 建设标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
7.4.3 建设标准的编制、推广及实施 |
7.4.4 建设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 |
7.5 建设管理 |
7.5.1 建设管理工作程序 |
7.5.2 建设管理工作重点 |
7.6 公众意识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0.3 研究的内容框架 |
0.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0.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0.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0.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 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 |
1.1 水利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1.1.1 水资源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1.1.2 水利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1.2 水利发展对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作用 |
1.2.1 水利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
1.2.2 水利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
1.2.3 水利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
1.2.4 水利发展保障西部地区改善民生 |
1.2.5 水利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
1.3 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
1.3.1 水利发展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1.3.2 水利发展在西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
1.3.3 水利发展在西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
1.3.4 水利发展在西部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
2 西部大开发十年水利发展概况 |
2.1 西部地区水土资源状况 |
2.1.1 西北地区 |
2.1.2 西南地区 |
2.2 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2.2.1 前期规划夯实发展基础 |
2.2.2 骨干工程支撑西部发展 |
2.2.3 民生水利普惠人民群众 |
2.2.4 节水改造推进节水社会 |
2.2.5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
2.2.6 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
2.3 西部大开发中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调控能力不足与工程性缺水问题导致的水资源短缺 |
2.3.2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
2.3.3 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与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 |
2.3.4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农业稳定增产的水利基础亟待加强 |
3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水利发展比较研究 |
3.1 东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3.1.1 东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3.1.2 东部地区典型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3.2 中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3.2.1 中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3.2.2 中部地区典型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3.3 西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3.3.1 西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3.3.2 西部地区各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3.4 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比较 |
3.4.1 水利投资情况比较 |
3.4.2 水利发展政策的比较 |
3.4.3 东中部水利发展对西部水利建设的启示 |
4 国外水利发展情况及对西部水利发展的启示 |
4.1 美国水利发展情况 |
4.1.1 美国水资源概况 |
4.1.2 美国水资源管理结构 |
4.1.3 美国水利政策的特点 |
4.2 印度水利发展情况 |
4.2.1 印度水资源概况 |
4.2.2 印度水资源管理结构 |
4.2.3 印度水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
4.3 以色列水利发展情况 |
4.3.1 以色列水资源概况 |
4.3.2 以色列水资源管理结构 |
4.3.3 以色列水利政策的特点 |
4.4 日本水利发展情况 |
4.4.1 日本水资源概况 |
4.4.2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结构 |
4.4.3 日本水利政策的特点 |
4.5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启示 |
4.5.1 以实现灌溉、防洪、抗旱以及饮用水投资均衡发展为根本立足点 |
4.5.2 以多元化水利筹资方式为战略着眼点 |
4.5.3 以加大水利科技投入为重要着力点 |
4.5.4 以充分利用水权与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为关键切入点 |
5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西部大开发对水利需求的特征分析 |
5.2 目前西部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情况分析 |
5.2.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
5.2.2 MALMQUIST 指数分析 |
5.2.3 西部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情况分析 |
5.3 基于灰色关联的西部水资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灰色关联模型 |
5.3.2 西部地区用水需求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
5.4 西部地区用水量需求预测 |
5.4.1 灰色系统预测的基本分类 |
5.4.2 GM(1,1)预测模型 |
5.4.3 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海拔区域水利欠账与西南大旱—云南寻甸教训与启示 |
6.1 西南大旱旱情回顾 |
6.2 寻甸基本县情及水情 |
6.2.1 基本县情 |
6.2.2 水资源概况 |
6.2.3 降雨概况 |
6.3 寻甸县水利发展现状 |
6.3.1 蓄水工程概况 |
6.3.2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现状 |
6.3.3 防洪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情况 |
6.3.4 农村饮水安全及农田小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
6.3.5 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现状 |
6.3.6 引水工程概况 |
6.4 大旱至灾凸显的水利发展问题 |
6.4.1 水利“欠账”太多,远远滞后于现实需要 |
6.4.2 水利投资方向有问题,农田水利建设不受重视 |
6.4.3 社会抗灾减灾意识薄弱,抗旱非工程措施不完善 |
6.4.4 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
6.5 特大干旱灾害带给人们的启示 |
6.5.1 应从战略上重视水利与水务工作 |
6.5.2 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6.5.3 应尽快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体系 |
6.5.4 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
6.6 对策与建议 |
6.6.1 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 |
6.6.2 以工代赈,贮水于民 |
6.6.3 完善抗旱非工程性措施 |
6.6.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7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研究 |
7.1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总体思路 |
7.1.1 指导思想 |
7.1.2 基本原则 |
7.1.3 基本目标 |
7.2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选择 |
7.2.1 总体战略 |
7.2.2 具体战略 |
7.3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
7.3.1 西北地区水利发展措施 |
7.3.2 西南地区水利发展战略 |
7.4 实施建议 |
7.4.1 编制实施西部水利专项规划 |
7.4.2 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7.4.3 探索多元化投资融资途径 |
7.4.4 创新西部水利发展机制 |
7.4.5 加大对西部水利工作的领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小水窖建设方兴未艾(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水窖容积及集流场面积的水量供需平衡设计分析[J]. 吕旭红,刘文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3)
- [2]《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D]. 周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4]衡阳市水系乡镇地名文化意蕴解读[J]. 文学容. 中国地名, 2020(04)
- [5]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D]. 池夏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现代背景下地方性生态知识的流变与整合[D]. 陈海东. 贵州大学, 2016(03)
- [7]城镇化过程中水资源矛盾解决方法探索[J]. 谢建蕴.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04)
- [8]九万里风鹏正举——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白银市分校校长张思忠的事业三部曲[J]. 苏震亚. 飞天, 2013(09)
- [9]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适用技术研究[D]. 马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2)
- [10]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D]. 陈少林.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