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抒情姿态及其叙事衰败

写作的抒情姿态及其叙事衰败

一、写作的抒写姿态及其叙事的衰变(论文文献综述)

钟慧珍[1](2021)在《汉大赋叙事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大赋作为赋体文学的典型代表,极具研究价值。它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了先秦文学注重铺陈、排比的特点,并逐渐形成为一种“体物性”很强的文体。当赋家建构了这样一种文体框架并不断往内填充“物”“事”时,汉大赋就形成了以叙写“物事”为中心的叙事作品。观察汉代赋家如何在作品中描摹物事、展现社会风貌、反映社会现实等问题,可以发现汉大赋在体物过程中表现出与西方叙事传统不一样的叙事特点。故而,以叙事角度重新审视汉大赋,有利于体察汉大赋叙事对前代文学叙事意识的继承与发扬,更能发现汉大赋在叙事方面的创新成分,最重要的是,可以梳理汉大赋在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的叙事地位和叙事价值。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汉大赋的来源、文体演变过程及其主要题材和代表作家作品。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论文的重要章节。第二章考察汉大赋叙事之“事”的特征,分别从事件主体、叙述主体、事件功能三个角度分析汉大赋与其他叙事文体不一样的“事”的特点。第三章则从“叙”的角度分析汉大赋的结构特征,通过研究作品明确汉大赋中以赋序结构、主客问答结构、空间叙事结构、多重聚焦视角为主的叙事特点。第四章则从源流方面考察汉大赋叙事特征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分析古代祭祀礼仪、史传文学和汉帝国的物质基础对汉大赋叙事特征形成的影响。汉大赋的叙事特征是在立足于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中形成的。它在中国的叙事文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但将以“物事”为核心的叙事特点发展到极致,而且影响了后代以“人事”为主的叙事文体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汉大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特殊性。

孟欣誉[2](2021)在《《金瓶梅词话》府邸空间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在小说中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它对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具有重要意义。《金瓶梅词话》是明嘉靖万历年间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古代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以西门庆家庭为核心,辐射清河县,乃至整个晚明社会,深刻揭露了明代中后期社会的贪欲行径。本论文以西门庆府邸为中心,探究《金瓶梅词话》中府邸的空间功能、空间寓意、叙事手法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深入挖掘《金瓶梅词话》中府邸空间的叙事价值,进一步体会《金瓶梅词话》独特的空间叙事策略。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金瓶梅词话》的成书背景,阐明选题缘由,并对学术界《金瓶梅词话》空间叙事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评述,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概述《金瓶梅词话》中的府邸布局以及空间特点。从整体的眼光看待《金瓶梅词话》中的府邸特色。京城府邸的皇权色彩和清河县府邸的市井化特点,是一种独具匠心的空间书写策略。以西门庆府邸为主,《金瓶梅词话》中的府邸呈现出商业化特色,而周守备府、严州府一类的官宅,具有政治特色。空间的描写和对比,展示出《金瓶梅词话》对于府邸空间书写的多样化形式。另外,《金瓶梅词话》中有很多花园建筑,它们反映出明代中后期园林式的建筑风尚。第二章重点探讨西门庆府邸的空间书写及其叙事功能。门首是划分府邸内外的界限,门首空间又包含着贪欲和度脱之意。厅堂是古代府邸建筑中的待客场所,在《金瓶梅词话》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宴会功能和祭祀功能,呈现出空间的政治表征性和人神互通的中介性。同时,厅堂也具有空间的性别色彩。厨房分为三种类型,内厨房、外厨房和妻妾的小厨房。厨房既反映出古代厨役的生存状况,又刻画出厨房仆妇的不同个性。西门庆府邸的花园空间,隐藏贪念、演绎罪恶。它成为男女私通之地,上演着人物之间的假情假意与命运征兆。花园空间也是文人与妓女的交往之地,以蔡御史为典型,反映出文人之堕落生活。上房、李瓶儿居室、潘金莲居室是比较典型的女性居室,它们分别具有身份、回忆、权力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第三章探究《金瓶梅词话》中其他府邸的空间寓意与叙事价值。王招宣府是一座世代簪缨的贵族府邸,生活却堕落不堪。它不仅演绎了一个家庭的盛衰史,更是国家的历史缩影。周守备府中官衙建筑的审判功能,以及后院中庞春梅与陈经济的死亡事件,都寓意了守备府对恶人的惩戒之力。京城府邸空间是国家伦理的象征,同时它也是人物的转世托生之地。京城空间具有贪欲和救赎的双重内涵。第四章主要论述空间叙事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空间叙事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强调了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叙事联系。空间的历时性,表现为场景的历时性转换、“伏应式”的空间特色,以及物理空间本身承载的历时性效果。空间的共时性比较复杂,空间叙事的因果联系和非因果联系,产生了不同的叙事方式。另外,夹叙法促进了多个空间场景的共时性叙事。空间的转换衔接技巧,主要表现为移步换景法、空间视角的“看”、以及声音的空间转换作用。场景的“冷热”写法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叙事方式。府内的宴饮和死亡场景,巧妙利用“冷热”对比的方式,推动着府邸的命运变化。

胡颖雯[3](2019)在《宋代宴饮诗和宴饮图研究》文中认为“宴饮”,即设宴聚饮,是一种娱乐性、社交性的世俗活动。宴饮诗和宴饮图则是艺术家对宴饮活动进行描述、记录的艺术形式,二者有着久远的历史。及至宋代,更是进入到它们前所未有的繁盛阶段,这其中必然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由。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宋代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为文人士大夫群体提供了丰厚的享乐基础,城市经济的迅速崛起也使市民百姓积极参与享乐;在文化方面,宋诗“以俗为雅”的革新促进了宴饮诗的发展,宋代画院对宴饮图创作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此,宴饮诗和宴饮图都在宋代繁荣起来。从宋代宴饮诗和宴饮图中深究宋人的宴饮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宫廷宴饮、民间宴饮和雅集宴饮。宫廷宴饮主要是以帝王为中心展开的宴饮活动,其中有政治礼仪性的“大宴”,也有人文色彩浓厚的“曲宴”;民间宴饮主要是指平民百姓的宴饮活动,从市肆上不计其数的酒楼、茶坊、食店中可以窥见宋人宴饮风气的普及。同时,民间“开芳宴”的出现与当时盛行的“理学”思想也有着深刻的渊源;雅集宴饮则是以文人士大夫群体为主的特殊宴饮活动。文人士大夫是宋代宴饮活动的主体,他们对享乐的追求、对社会交往的重视造成了宴集聚会的频繁,其宴饮往往集精致的物质享受、浓郁的文艺气息和隐晦的政权风波为一体。此外,宋代宴饮诗和宴饮图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异同,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作者身份的比较;叙事特征的比较;情感内涵的比较。以期通过这些比较进一步还原宋人真实的宴饮生活,并且使读者领略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对表达同一题材的区别,以及二者之间所隐含的相融相通之处。

贺玉洁[4](2019)在《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世以来,凡论骈文者,大多以为骈文至明则了无足观。但明代骈文的创作与批评却有着为人所忽视的丰富性与承上启下的时代性。明代骈文的发展与吴中文学的兴起与繁荣密切相关。作为六朝文学的发祥地,吴中本就奄有六朝之文统。与文学复古运动桴鼓相应,这些学问博雅、文采绮丽的江南士子标榜六朝与骈体,开启了骈文的新纪元。本文拟采取地域文学视角对明中期以吴中为腹地的江南地区骈文做一研究。明代骈文史的建构必须依据文本的探析才能彰显其脉络与意义。本文将以文献考订为基础,努力把个案研究、历史脉络的分析与整体系统的思考相结合,通过微观的探索、宏观的统筹和条理的分梳,在文献细度与文本考证的基础上,对明中叶江南骈文做一系统、深入的探索。全文主体分上、下编,凡六章。上编梳理弘治元年至万历初年这百余年间江南的骈文书写史。将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骈文创作置于风起云涌的文学复古思潮之下,侧重探讨创作主体与地域传统、时代思潮之间的多向互动,并按时序将此期骈文创作的发展分为三章:第一章为树立文统期。弘治至正德年间,以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为代表的吴中骈文作家经过内部的自我变革与主流复古思潮的论辩,在师古与自新的徘徊与蜕变中,最终确立了偏好六朝、不废秦汉的文章观,形成了骈散兼宗的文体观念与文质彬彬的创作理念。第二章为创作繁荣期与价值重理期。正德末至嘉靖中叶,江南地区普遍流行骈文创作,局面繁荣,以黄省曾、皇甫汸为代表的江南文士对骈文的审美追求,已发展为理性的自觉与创作的自信。第三章为总结新变期。嘉靖后期至万历初年,江南骈文的创作朝向纵深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总结表现为王世贞对弘、嘉以来的骈文创作进行了全面反思与批评,新变则体现在骈文创作的地域范围渐趋扩散以及骈俪技法对其他文体的渗透。下编探索辨体类文章总集与四六选本中的骈文批评。第四章以《文章辨体》、《文体明辨》为中心,力求揭示明代古学复兴前后辨体学视野下骈文的生存背景、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探讨明代骈文选本的兴起。成书于嘉靖末年的《尧山堂偶隽》、万历十五年的《词致录》可分别视为明四六选本的滥觞之作与典型之作,为万历年间江南地区骈文选本的繁荣导夫先路。第六章探究四六启文的繁荣及其社会功能。明中晚期,四六启在社会上的应用越发频繁,且在官场应酬、日常交际中扮演着不可废替的重要角色。选取《古今濡削选章》、《启隽类函》、《四六灿花》为范本加以探讨,以期从中透视出中晚明以四六启文为代表的骈文创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内蕴。总之,明前期文学与文化虽然在整体上呈式微之势,但骈文书写在江南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并随着江南经济文化的复苏与六朝初唐派的兴起,发展为明代中叶的重要文学现象与江南才子的主要书写手段。江南骈文书写的繁荣引发了对骈文理论的重新董理,推动了骈文选本的编撰潮流,这些共同奠定了明清两代骈文发展的基础。

孟新东[5](2018)在《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易代之际,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思想文化变动不居的时代。处在具有无限变数时代的知识分子,其现实生活、精神世界和学术研究都充满着内在张力。本文的研究对象清代浙东学派即是诞生于此种语境下的一个学术流派。该派由黄宗羲在清初创立,一直延续至清中叶,代表学人主要有黄宗羲、李邺嗣、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等,以经史之学名世,但研究领域又广泛涉及哲学、经学、史学、文学、伦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是一个有着独立学术精神和鲜明学术个性的学术派别。清代浙东学派虽不以文学为主业,但却有着数量不菲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并形成了系统化的成熟的文学思想,这在清代学术流派中并不多见。受其经史之学成就的遮蔽,学界对该派文学思想的关注明显不够。现有研究中,对该派文学思想的综合研究更显薄弱,对该派在文学思想上的独特贡献、其在清代文论史上的地位、对后世文论的影响等问题均缺少系统化探讨。基于此,本文以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在对该派学者文学思想的全面把握中寻绎其共同的文学旨趣,展示其同中有异的文学观念,并尝试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具体如下:导论部分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本论文以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清代浙东学派作为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学术流派,拥有丰硕的文学成果,他们对文学问题的系统讨论和思考为清代文论提供了经史学家的独特只眼,是清代文论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当前学界对该派文学成就和文学思想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之后,梳理了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和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了该派的学术谱系、学术定位和学术精神,探讨了文学活动在该派学术系统中的地位。清代浙东学派在学术渊源上远绍南宋浙东学派,近承王阳明、刘宗周之心学。该派诞生于明清鼎革的时代剧变中,动荡的社会现实、尖锐的民族矛盾、统治者的高压政策构成了该派产生的社会背景,清初返经归本思潮和经世致用观念的风行是其存在的文化语境,实学的勃兴与考据学的蔚起提供了该派生存的学术背景。清代浙东学派学术视野广阔,是一个以经史之学为主的民间学术流派,其学术精神主要体现为经世致用、经史汇通、注重创新、求真求是。文学活动是该派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写作不仅是遗民的生存方式与交流场域,也是其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文学还发挥着存史、补史的功能。第二章侧重论述清代浙东学派在文道关系上的主要观念“文道合一”论,揭橥其所论之“道”与所推崇的“见道之文”的思想内涵。第一节梳理了“道”含义的历史演变,重点分析理学之“道”与史学之“道”的不同,揭示清代浙东学派的“道”论思想中既包含着形而上的气之道,也包含着形而下的政道、治道等人之道,呈现出切于现实、立足当下的价值指向。第二节主要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文道关系的两种形态做了阐述,其一是文道分离,以“载道”“害道”说为代表;其二是文道合一,以“明道”“文便是道”为代表。从文道观念的流变中可见清代浙东学派“文道合一”观与韩愈的“明道”说、朱子的“文道一体”观念一脉相承,但其又是建立在经世致用之道基础上的一种新思想。第三节对清代浙东学派推崇的“见道之文”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见道之文”将“道”作为文章的本原,道是文的起点,也是为文的旨归,其实质是一种经天纬地、有着强烈的现实性与功利色彩的文章。“见道之文”的创作路径是由道至文,为文者应先体道后作文,走一条经、史、文相结合的文道合一之路。“见道之文”是一种文道一体、内在圆融的至文,文道融合的程度体现着文章的优劣。“见道之文”作为清代浙东学派为文的最高理想,其哲学根基在于“道不离器”的道器合一思想。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清代浙东学派在社会学维度上提出的“元气之文”的内涵,探寻文章和“元气”的关系。从明清易代的时代语境出发,浙东学派倡导“元气之文”,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第一节梳理了中国古代“元气”理论的流变,从汉代的元气生成论,到宋代的元气本体论,再到明清时期元气的主体化、精神化,中国古代元气论走了一条从客观物质性到主观精神性的演变之路。这一演变对建构元气和文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分析浙东学派赋予“元气”的特定含义,忠义精神是“元气”的基本内涵,“元气”中张扬的阳刚精神和浩然正气实为浙东学派豪杰人格的生动呈现。第三节具体论述“元气之文”的生成机制,它实际上是“厄运危时”阴阳二气相搏相争的结果。浙东学派更推崇“阳气在下,重阴锢之,则击而为雷”的迅雷之文,这类文章更富阳刚之气和悲壮色彩,也更能体现反抗邪恶、不向厄运屈服的抗争精神和民族正气。但浙东学派对“元气之文”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相比全祖望,黄宗羲之论流露出更多的遗民气息。第四章重点分析清代浙东学派的“性情”诗学观,阐释该派对“性情”内涵的创造性发展。“诗以道性情”是浙东学派诗论的核心观念,这一看似陈旧的说法却被该派赋予了新的内涵。第一节分析了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以及此倾向在诗学领域的体现,即性情诗学的高扬。明末性情诗学尊情、重情,把情提到了文学本体的高度,但其所论之“情”是摆脱了社会伦理束缚的个体性情、世俗之情。易代之后的性情文学观有了明显变化,云间、西泠派和虞山诗派均性情与格调并重。第二节围绕黄宗羲的性情之辨展开,黄宗羲将“性”规定为心之“不忍”,确立了“性”的道德属性,这与阳明后学挺立的自然人性有所不同。在性、情关系上,黄宗羲主张“性情是一”,认为情是心的自然流行,性是情感流行的“中和”状态,性寓情中,离情无以见性。黄宗羲倡导的“性情”实为一种合于儒家伦理道德的道德情感。第三节具体分析清代浙东学派的“诗以道性情”,性情是诗之“道”即诗的本原,也是诗歌创作成败的关键。黄宗羲对“性情”做了严格的规范,他区分了“情至之情”和“不及情之情”、“一时之性情”和“万古之性情”,其推崇与性合一的“情至之情”,更看重具有群体性、公共性的“万古之性情”。浙东后学在黄宗羲性情论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性情之正”,并从“人各有情,情各可言”的角度为女性写作争得了一席之地。第五章论述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源思想。浙东学派以经史百家之学为文章本源,把“学力”作为创作的必要条件。第一节分析浙东学人的“文源六艺”说,黄宗羲强调“作文以经术为根柢”,章学诚则从六艺之文——诸子之文——文集之文的文章演变的角度申述此旨,文章所传之道、文章的性质与手法、文体的变迁等均彰显出文章与六艺的渊源关系。第二节阐述文章与史的关系,浙东学派从史学立场出发,强调文章写作要参之于史。章学诚认为“古文辞出于史”,其着述原则、方法包含在史学之中,其兴衰与史学盛衰同步,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文章与史的密切关联。第三节论述了浙东学派对文与学关系的认识。该派所说的“学”既指经、史、子、集的大家之学,也包括“竹头木屑”式的杂学。他们以读书积学为学文的正路,但强调文本于学问,并非要在文章中搬用学问,而是以学育文。章学诚从道、学、文三者合一的角度提出了“学为立言之本”,推崇以自得之学作着述之文,体现了学者化的为文理想。第六章对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变思想进行探析,分别从“文变系于时”“文变关乎势”“文学的古今之变”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第一节探究了文变与时代、世风等社会性因素的关系,浙东学派把文学的盛衰关联于世运,认为乱世衰时为文学繁盛提供了条件。文体亦随时代而变,章学诚以赋和小说为例,论证了这两种文体的数变与时代变化的关联。风雅正变揭示了文学体貌、风格与时代的关系,与易代背景相联系,浙东学人推崇书写哀怨愤怒之情的变风变雅之作。第二节讨论了文变的内在动因,浙东学派关注到盛极而衰是文学演变的必然之势,文弊也是导致文变的重要原因。从六艺之文到诸子之文再到文集之文的变化,呈现出的正是文学审美性不断提升的规律。尽管在章学诚看来,此为文章愈变愈衰的征兆,但其确实捕捉到了文学的演变之势。第三节重点分析了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古今观。与尊古而不略今的历史古今观相连,浙东学派在文学上秉持“文求其是,不论古今”的态度,其所言之“是”,在黄宗羲、郑梁等为人的真性情,在章学诚则为创作者的“别裁心识”。在学古问题上,浙东学派力主“师其意而不袭其迹”,反对追求形似的摹仿,强调学习古人的“真精神”,即性情和识见,并由此出发,对复古模拟的文学倾向给予批判。结语部分分析了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置身清代文论的整体格局来看,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在助推清初文论的儒学转向和经世转向、开启古文风气方面有着不可抹杀的价值。同时,该派文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从整体来看,其文论思想仍局限在传统儒学的框架内,儒教伦理色彩浓重;偏重文学的外部研究,对审美规律关注、探讨不够;侧重对传统文论话题的继承、深化,未能提出开创性的新问题。尽管如此,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一笔丰厚的理论资源,值得我们今天回顾与重访。

李柏霖[6](2018)在《庚子事变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生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庚子事变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深重苦难,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场伴随着20世纪来临的重要事变在近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反映。史学界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庚子事变的研究。然而孕育自庚子事变的诗词、小说、戏曲、说唱等各类文学作品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挖掘,但相比于历史研究,关于庚子事变的文学研究要冷清许多,不论是宏观研究还是微观研究都还存在许多空白。事实上,对作为特定时代产物的庚子事变文学加以整体的、系统的、细致的研究不仅能够集中且深刻地展现近代文士对庚子事变这一家国劫难的认知与判断,而且可以为后人观察庚子事变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与社会状况打开另外一扇窗户。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文史互证的方式,兼顾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并结合知人论世、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对有关庚子事变的诗词、小说、戏曲、说唱作一全面、具体且深入的解析。虽然作为历史事件的庚子事变早已化为历史的云烟,飘逝远去。但于此事件的文学书写却并没有因庚子事变的结束而停止。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光流逝中,不断有关于庚子事变的文学文本出现。为了避免误解,必须说明本文论述的“庚子事变文学”是对近代文人创作的反映庚子事变的大量诗词、小说、说唱、戏曲等文学作品的统称。综合以上,文章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对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各方面背景予以揭示。第一、二节着重从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重要原因,梳理庚子事变的历史进程来呈现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三节从探讨嘉道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的勃兴对文学观念变革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文学观念变革的具体内容出发来考察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思想、文学背景。第二章对庚子事变的诗歌抒写进行概述。晚清庚子事变激发诗人们长歌当哭,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诗歌文献。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约有160多位诗人创作了 3300余首庚子事变诗歌。为略窥以庚子事变为重大题材的诗歌创作概貌,第一节分类介绍了代表诗人及其诗作,具体以身居庙堂,主张“剿拳和洋”的诗人;困处北京的诗人;在两宫西逃期间随侍其左右的诗人;偏安东南的诗人;筹谋勤王的诗人作为分类说明的依据。第二节分庚子事变进程的记录;社会血泪史的呈现;时代风貌的反映三个层面论述了庚子事变诗歌的“诗史”价值。为了展现“庚子”诗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特色,第三节从叙事方法入手,概括、分析了诗人是如何以诗题、诗序、诗注叙事;片段呈现式叙事;组诗叙事;长篇铺敷来进行诗意化的叙事。第三章主要结合时局走向、诗人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来勾勒庚子事变时期的诗人的心路历程。第一节重在推导庚子事变时期诗人对外心态由求战转向求和。第二节选择蒋楷、李希圣、易顺鼎三位代表诗人对庚子事变时期诗人济世无门的失落心态作一微观考察。第三节分析袁昶、康有为、周馥、敦崇等诗人在庚子事变期间产成孤独心态的原因以及他们各自的孤独心态在诗歌中的反映。第四节着重探讨乌目山僧(黄宗仰)、赵必振、潘飞声等诗人创作的《<庚子纪念图>题词》所传达出来的诗人的羞耻心态。第四章试图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以庚子事变诗歌为线索,研讨慈禧太后与珍妃这两位与庚子事变有着密切关联的女性历史人物在诗人笔下的形象特征,进而揭示诗人在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所贯注的思想情感。第一节主要对关于慈禧太后的庚子事变诗歌加以梳理、分析,力图还原慈禧太后在庚子事变时期的真实面目并揭露诗人对慈禧太后的情感态度,并由此认定在国家面临重重危机时,慈禧太后与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素养和精神面貌还有很大距离。第二节主要围绕诗人对珍妃死宫井事的题咏议论展开解析。通过细读文本,可以了解到对珍妃与光绪帝爱情悲剧的同情;对现实政治的讽刺与家国兴亡的感伤是关于珍妃之死的诗歌中所包含的重要意蕴。第五章探讨《庚子秋词》的作者生平、“情性”含蕴与整体风格。第一节就创作《庚子秋词》的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等四位词人的生平、政治生涯及词学几方面作概述。第二节对《庚子秋词》所包孕的种种愁情加以梳理、分析,进而得出词人的愁情是由乱而生,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愁;对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悲愁;对生活流离、人生短暂的哀愁是《庚子秋词》愁情的主要内涵。第三节在探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提出的“沉郁”说的基础上,分析《庚子秋词》在比兴寄托、用典、章法布局的等方面的艺术特点,进而证明“沉郁”实可代表《庚子秋词》的整体词风。第六章以典型个案分析的方式论述关于庚子事变题材的小说、说唱、戏曲作品。第一节分析连梦青《邻女语》所展现的封建末世的全景图画。第二节论述吴趼人《恨海》如何通过叙写两对男女在庚子事变时期所遭遇的爱情悲剧来展现挣扎在乱世中的普通个体的悲剧命运,进而论证吴趼人主张以“恢复旧道德”作为拯救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第三节分析林纾《剑腥录》“兼贻史料”与“自写风怀”的创作特色,从中可发现林纾主张以改良维新的方式来挽救国家。第四节探讨陆士愕《孽海花续编》所表现出来的鼓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特点。第五节探讨李伯元《庚子国变弹词》在艺术化再现庚子事变全貌时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创作特色。第六节分别探析林纾《蜀鹃啼传奇》、陈季衡《武陵春传奇》、赵祥瑗、吴梅《枯井泪杂剧》、包天笑《燕支井》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方面的重要特点。综合以上已大致描叙出近代文人笔下的庚子事变文学的整体图景。最后,在.搜集关于庚子事变诗人的生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还编制了“庚子事变诗人群体考论简表”附于文后,表由姓名、字号、籍贯、生卒年、生平概况、庚子活动、庚子诗作、资料来源等栏目组成,能够为庚子事变诗歌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与线索。但由于本人学识、精力有限,还有很多创作有庚子事变诗歌的诗人生平未及考论,特此说明。

薛瑾[7](2018)在《张耒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张耒诗歌历来被认为是宋诗中的“异调”,其风格舒和坦衍,不加调镌,与“苏门”诸士创作风格大异,虽有随意浅率之弊,但大都秀丽明朗,是北宋最为典型的由唐入宋、以唐变宋者。其诗歌风格上承张王乐府,古朴含蓄;长句力避江西,重拾杜甫雄浑高阔,遥开明代七子“杜样”先声;晚年效法白居易,追求平易自然,因其畏祸意识,作诗寄意,呈现出蕴藉幽隐、曲折委婉的特色。然时有笔力未到,不免内外皆为枯淡而至寡味,不逮前作。在这三种类型基础上,广泛诗法中晚唐,摹仿陶渊明,形成强烈鲜明的自我风格“文潜体”。“文潜体”反映了“宋调”的多元化特征,是宋人诗歌创作努力突破单一书写,从锻炼精工以求平淡自然、简约朴质以致绮丽丰腴的对立统一中,诠释诗歌体性的艺术张力。“文潜体”还从描绘北宋后期士大夫生存环境、心理状况的角度,折射出身陷党争的宋人在迫害之下展露出的整体情志和人格力量,是一种由外界“自然”向内心投递,转为“平淡”下隐忍与持守的宋贤精神。本文在社会史、文学史、政治史的交叉视角下,尝试揭示张耒诗歌风格的形成和艺术特质,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师友”至“朋党”——从“苏门”性质的演变谈起。“苏门”由最初的师生关系,发展为集政治、学术、文学等为一体的文人集团,其间有复杂的演变历程。伴随“苏门”性质的变化,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遂产生无法避免的隔阂与误会。张耒作为“苏门”子群网络关系的一员,见证并参与了这一过程,探索张耒在“苏门”中的角色定位与人事关系,可较全面地把握张耒生活的社会环境,洞悉其主体性格,从而明确对其诗文特色、学术观念的深刻影响。第二,张耒乐府“本朝第一”与宋乐府观的嬗递。北宋中期后,乐府重在求新求变。“苏门”诸子进一步淡化古题原义,以乐府体裁表现文人的日常生活,黄庭坚视重于新变的晁补之为乐府创作翘楚。张耒却以回归古乐府主旨,摹写张王、反映民瘼为尚。南宋中期以后,乐府气格重拾工稳、平易古质,倡导中和之乐。张王乐府被视为乐府经典,以周紫芝、刘克庄、陆游、吕本中等为代表,将张王乐府提至李杜元白之上,张耒乐府遂被推崇为“本朝第一”,其经典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南宋乐府诗观和礼乐观的嬗递之上。第三,张耒“长句”之“杜样”蹊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等,之于杜诗只衍其瘦硬通神的一绪,而弃其“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等畅酣饱满之篇。张耒“长句”重拾杜甫弘畅高远的壮美风格。其刻画景物,以为伟丽的拟杜蹊径,与明代前后七子不约而同,遂使得所呈现的“杜样”如出一辙。张耒“长句”的复字重韵、气泄草篇,与“杜样”“白体”不无关联,与江西诗弊生新出奇、力去浅俗恰好相反,从另一角度诠释了“宋调”的不同风格。第四,张耒晚年“效白居易体”。张耒晚年“白体”诗歌,艺术上,平易清浅,饶有情致。时有枯槁运笔,比之前作,失其精道处。思想上,变“白体”的道家“知足”为释家“忍辱”,直面现实痛苦,接受人生缺陷。世俗层面,提出“陶白之辨”,肯定白居易的世俗情怀,严肃思考了恶劣条件下,如何维持基本生存的命题。主体精神上,超越了白居易为求明哲保身,回避斗争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北宋士大夫的气节与信仰。第五,“文潜体”:“自然有唐风”的多元化内涵。“文潜体”是张耒综合张王、杜甫、白居易三类创作样式的基础上、广泛取法中晚唐诗风汇总而成。艺术特质上,它以陶渊明“自然”为渊薮,思语境界真率质朴、意象选择自然纯净;创作方法上,崇尚外在平易与内在艰苦功夫的和谐统一。“文潜体”不仅体现了党争摧残下谪臣的普遍情志,且其重建唐风的抒情传统,在南宋成为杨万里、吕本中、陆游、方回等诗歌风格的来源与支持,为挽救江西诗弊作出了一定贡献,对宋诗有拨乱反正的作用。第六,《张耒集》中若干问题辩误。通过张耒本集和苏门友人集中诗文互证、新出土墓志等文献补充,还原本事真相,订补《张文潜先生年谱》中或因邵祖寿本人判断、或因张集诗文抵牾而连带引起的讹误,对于我们认识张耒生平、苏门交流,均有一定价值。

李海洁[8](2016)在《北宋“四六”艺术的传承与创变》文中提出北宋骈偶应用之文的创作名家辈出,成就斐然,不仅彰显着赵宋士子博赡从容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更关系到宋初文章复兴以及对两宋文学发展史程的判断和书写。然而,自宋元以来,由于受到道学家重散轻骈的理念制约,文学研究者却未能给予"四六"创作足够的重视,不但其藻丽典雅、属对精工、音韵谐畅的艺术特点备受贬抑,代表作家的地位和成就也未能得到梳理总结。本文力图摆脱文学史家以"古文运动"为参照的传统研究模式,重新梳理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四六"艺术传承演变的历史进程,还原真相,以成新说。在具体方法上,首先强调通过细读文本,尤其是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品,充分了解相关作者的艺术特质;进而结合相关史料,深入分析不同作家的人格特点及其在文章创作方面因人而异的审美取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四六"谱派的源流因革,并对历代"四六话"及文学史家的相关成说详加辨析,以期对北宋"四六"传承创变的阶段性特点和整体成就作出较为客观公允的分析和描述。此外,本文还涉及"道学之儒"与"文章之士"在文章创作理念上的悬殊差异,以及骈文与"古文"之间的互动交融等更为复杂的问题,相关的讨论,也往往与长辈前贤形成商榷之势。全文共分五章。首章《北宋"四六"之渊源考述》对北宋骈文传承自晚唐五代、尤其是南唐俪文的艺术特点和演进轨迹进行了考察和辨析,旨在明确北宋"四六"艺术的源流正变。次章《北宋文坛初兴于骈体的历史进程》,着重考察宋初骈文兴盛的时代动因,探寻宋初文人以"四六"骈体改造五代以来卑弱文风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夏竦:北宋"四六"之集大成者》,则以夏竦这个被誉为"集大成"的骈体作家为个案,重点发掘其"四六"创作在政治思潮、文化重建等时代元素作用下体现出来的承前启后的独特风貌与价值。第四章《馆阁文臣群体与北宋"四六"创作的全面繁盛》,集中讨论真、仁时期馆阁文臣的"四六"创作理念与艺术取向,充分肯定其"颂美"情感对"四六"创作的积极影响,并由此窥探到北宋"四六"艺术探索发展的多个层面。第五章《北宋古文家的"四六"创作成就》,专门讨论"古文"名家的"四六"创作;本文认为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虽不能代表北宋"四六"创作的主要特点与成就,但他们深受"庆历之学"影响,以天下为己任,在"以文体为四六"方面卓有建树,其艺术探索的功绩和影响均值得尊重。

黄乐平[9](2016)在《外国文学影响与张洁小说创作》文中提出张洁是伴随着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而不断成长的女作家。张洁凭着敏锐与勇气使她在“新时期文学”和“女性文学”领域都获得了先导性的地位,因此在研究这两种文学史段落时,她都是不容忽视的作家个案。从不惑之年走向文坛到而今,张洁的写作生命已近40年,期间因为追求创作的不断自我超越而几度转型,风格的阶段性变化很清晰。张洁的创作具有鲜明和浓郁的个人生命经验特征,而外国文学对她人生的濡养的经验无疑也成为了影响她创作的重要因子。张洁曾撰文说自己的阅读是从格林童话、克雷洛夫寓言、安徒生童话开始的,而之后的读书除了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也是她每天必须吃的粮食。受时代语境的熏陶,早年的张洁从小享受了共和国“红色文化”的引导,阅读了大量的俄苏文学作品,有一种“俄苏情结”。上世纪80年代初,张洁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且随着她的小说在海外的大量传播和译介,得以频频参加各种国际性文学活动,后来更是长期旅居国外。这些经历,促进了张洁与外国作家和文学的交流,她的文学观念到文学形式都日益与世界文学融汇,从一定意义上说,外国文学的影响帮助张洁开启了另一片创作天空。在与多种异质文学的对话和碰撞中,张洁也不时调整着创作思想和范式,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探寻张洁创作风格多变的原因,外国文学的影响与接受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视角。然而,遗憾的是尽管多年来有关张洁研究的学术成果已较为丰赡,可针对张洁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这一论题的探究却比较少,系统性研究成果更是鲜有。本论文旨在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考察张洁小说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厘清张洁创作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创造性转化,勾勒张洁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图谱和创作风格嬗变的形态,解读影响中“异域风情”与“本土情结”在其写作中的呈现特征。文章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绪论部分简略介绍了张洁在中外文坛的影响和地位,分析了其创作与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双重契机。在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本论题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本论题的研究价值与方法。挖掘外国文学这样一种特殊资源对张洁创作的潜在而重要的影响,不仅能为张洁的小说研究提供新思路,开辟新领域,也能为中国当代作家接受异域文学的影响提供参考和研究的范本。第一章重点阐述俄苏文学与张洁早期小说创作的契合。与新时期其他作家一样,张洁早年文学创作与俄苏文学的结缘主要是时代特殊历史文化语境造成的必然,是一种集体的记忆。张洁的写作除了表现了整个时代所赋予的影响因素外,也对影响做了基于个人经验的过滤与选择。在创作时张洁从不简单地效仿某一作家或作品,更多的是通过对俄苏文学整体性的艺术气质和精神思想的把握以获得灵感与方法,然后再力争提炼、表现民族的现实生活。因此,张洁早期的小说,实现了俄苏文学和中国本土现实的互相渗透。弘扬“圣洁的理想”是俄苏文学的“胎记”,而这样一种对现实的精神超拔、对人的理想情怀和生存态度的艺术描写与现实观照是张洁和俄苏作家首要的契合点。不过相比俄苏文学理想主义品质的坚定意志,张洁却呈现了一种理想主义的焦虑体验。俄苏文学的人道主义书写有两个特质:悲悯的博爱和极富人道主义激情的女性形象。在构筑自身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审视话语过程中,俄苏文学深沉的人道主义精神直接创化了张洁,她早期的文学世界充溢着夺目的人性、人情之美。不同的是,俄苏作家的人道主义是“含泪的微笑”,寄予着深切的悲悯;张洁却传达了坚决维护女性尊严和权利的战斗精神。诗性语言建构了俄苏文学和张洁艺术的乌托邦世界,在叙事氛围层面,俄苏文学是诗性思维的流动,而张洁是一种感觉化书写。第二章着重评述欧美现代派文学与张洁中期小说创作裂变的关系。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强势涌入中国文坛后,张洁很快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创作立场走出,以兼容并蓄的方式吸纳欧美文学的养分,扩展了作家的创作视野与思维空间。理性精神一直贯穿西方文学传统始终,包蕴着人的自主批判精神、怀疑精神、追求真理以及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西方性别理论的发展对张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她对完美爱情产生了质疑,小说文本彰显两性关系的对立紧张,对高大伟岸的男性形象予以解构,对两性隔膜有反思、有迷惘。欧美文学“恶的狂欢”是文学对社会文化思潮与哲学发展的一种折射,它的出现开拓与丰富了文学表现的空间与视域,对传统审美领域所忽视的本能、欲望、梦幻等赋予了正面与肯定的价值。随着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译介、世纪末情绪的影响及作家对生活理解的深入,张洁从追求理想走向了对社会“假、丑、恶”现象的揭露,她以冷峻的目光将人性虚伪赢弱丑陋的一面撕裂,剥离了生活的虚伪面具。张洁对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借鉴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在叙事视角的变革、叙事结构的时空碎片化拼接,而叙事效果形成了陌生化与多义性的文本解读。第三章主要分析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张洁晚近小说创作的影响。张洁是一个有幸创造了“晚期风格”的当代作家。为写《灵魂是用来流浪的》,她在耄耋之年登上秘鲁4300米的高原去寻找原住地的居民以了解印加文化。她坦言博尔赫斯是她最喜欢的南美作家,而马尔克斯是“大排档”似的作家。因为拉美文学对张洁晚近期小说创作的影响,她的作品风格又呈现出新面貌,再一次完成了创作的转型。“百年孤独”是拉美文学的中心主题,深刻地揭露了拉丁美洲被西方现代文明殖民,而后又被世界所孤立、抛弃和遗忘的苦难,既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保守、落后和孤独状态,也表达了一种对“一切巨大却徒劳的奋斗”的人生孤独感。张洁认同拉美文学的孤独主题,对于曾经期待的理想和爱情等都进行了反省,放弃了通常的写作规范,进入了越来越深的人性隐秘之所,用“灵魂流浪”表达人生无尽的孤独和距离。拉美文学具有一种“魔幻气质”,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将触目惊心的现实和天马行空般的印加传统神话相融合,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画面,使读者在恍惚迷离、如梦似幻的意境中,获得似曾相识又觉新奇的阅读体验。而张洁的小说则呈现一种“神秘色彩”,通过不可言说的宿命与轮回、血缘的神奇、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挥之不去的幻觉与梦境等方式来营造了奇美神秘的叙事氛围,以此达到作者的叙事目的。《百年孤独》的叙事者像一个预言家,相信一切奇迹和神话,把魔幻看成真实并对此津津乐道。同时因为马贡多不过是一个必将实现的宿命和预言,叙事者以纯粹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叙事。而张洁的《灵魂是用来流浪的》和《一生太长了》的叙事者讲述的是生命的无常、永恒的隔膜和难以与世界和解的哀伤,既有回溯性的沉湎意绪,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一个挽歌歌者的姿态。第四章是张洁与外国作家的比较解读。卓越的作家往往博览群书,所受的影响多元复杂,很难判定一个作家只受到某一个作家的影响,但也不能因此一概抹煞作家因机缘与另一作家文心汇通、或是对某部作品的接纳与钟爱的现象,而放弃对其具体影响的追踪。谈论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影响,并不是要遮蔽作家本人的艺术独创性,而恰恰是要在比较中更清晰明确地呈现其在文学领域的创新能力。契诃夫对张洁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一度成为了她从事创作的范本和精神支点。契诃夫与张洁的短篇小说中“小人物”叙事特征非常突出,他们通过“小人物”形象塑造来“干预生活”,采取“切片”式客观叙述的叙事策略,表述简练、诗化。张洁小说创作中期,她的风格一度转型到现代主义。通观张洁此阶段小说的风貌形态,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卡夫卡的影响所在。运用象征、意识流等现代艺术手法揭露世界的荒诞虚无,展示人生存的困窘无助,这是张洁对卡夫卡创作的借鉴和承继。张洁与夏洛蒂·勃朗特对“女性成长”问题感同身受,也有不一样的表达。通过《简·爱》和《无字》两部自传性叙事小说的比较,揭示了文化差异对中西方女性成长的相异性。张洁被冠以“女堂吉诃德”称号,她的创作深受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影响。通过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方舟》、 《无字》等作品中的“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忧虑的疯癫骑士”的形象特质和情感取向的比较,了解张洁影响写作中对“异域情调”与“本土化”处理的焦虑体验。结语梳理了张洁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路径和图谱,是外国文学影响流变的典型范例,并归纳出张洁小说接受外国作家作品或文艺思潮的两种不同趋向:一是从“选择”到“契合”再到“创造”;一是从“影响”到“选择”再到“疏离”。这表明了以张洁为代表的当代大陆作家,应时代精神的召唤和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对外来文学因素予以了新的解读、改造和利用,作品中藏有的外来文学表征几乎都曾被“本土化”或经过本土文化过滤后才能发挥作用。在与异质文化与文学的碰撞与融汇中,张洁等作家对中国文学传统作出了重新的发现与独到的解释,为促进当代中国文学以鲜明的民族特色自立于世界文坛而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张玉现[10](2012)在《“大众阅读时代”的文学宠儿 ——郭敬明小说艺术剖析》文中认为郭敬明的小说实质上是大众阅读时代催生的通俗文学,作者有尊重生活、尊重艺术的真诚一面,也有在时代环境、市场利益驱使的作用下而产生的媚俗的一面,而在真诚与媚俗之间形成了郭敬明文本的一些显着特色。本文即从文本出发,从叙事视角、叙事技巧、语言风格、消费特征四个方面,总结、梳理郭敬明小说显着的一些特色,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评价。叙事视角。郭敬明的作品有许多对爱情、友情的美好抒写,对亲情的抒写虽然不多且往往并不和谐,但在不和谐的外表下最终仍是指向对亲情意义的肯定。这样的抒写契合了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情感体验,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也让他们明白亲情、友情、爱情的美好和意义,给读者以轻柔的心灵慰藉和浅浅的人文滋养;但是,郭敬明往往先是将爱情、友情写得十分美好,最后又一概将其在各种变故中拆毁得七零八落,这其中有对“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情状的真诚抒写,但对这一手法的过度使用还是暴露了其以此制造悲剧效果,吸引眼球、骗取眼泪的媚俗心态。叙事技巧。郭敬明小说的故事叙述非常具有吸引力,读者一旦拿起,不读完就舍不得放下;这样的效果是和其小说叙事的紧凑、连贯、悬念迭出是密切相关的。为了达到悲剧性的煽情效果,郭敬明过度使用上一段所提到的手法,以至于形成了“聚→散”的模式化叙事。影视化叙事一反映了作者紧密跟随时代风向标,善于向其他艺术形式借鉴的积极一面,但同时,影视化叙事也是在“读图时代”向读者的懒惰作献媚式的妥协,其中的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还产生了在故事情节层面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的作用。语言风格。本文认为郭敬明语言风格主要是柔婉、华丽和幽默。柔婉的语言风格则主要是适应言情的需要;而华丽的语言风格,一方面增加了语言的美感,一方面也是加强视觉效果的需要,当这华丽发展到堆砌时也更显现了作者浓妆艳抹以“拉客”的心态;幽默的风格,一方面使语言显得活泼风趣,而这种幽默甚至是恶搞,主要是吸引读者的一种手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郭敬明虽也对传统和权威的无所顾忌、缺乏尊重,但他的幽默并不指向反叛和批判,他的幽默是为了“卖钱”,赵本山号召力的长盛不衰,郭德纲、周立波的先后蹿红都在向人们表明:幽默是一种有魔力的资源。消费特征。“配方化”的情感生产除了些许的生活真实之外,主要是一种用心调配的言情“秘方”;对物欲的夸示性呈现一方面反映了作者紧跟时代、善于整合流行、时尚元素的一面,但同时,这种夸示性呈现也投其所好地在这个物欲膨胀的年代制造华丽的物质梦幻,让读者在作品中得到一种虚幻的满足。作品中大量的性、恶搞等噱头,则是以更为低俗的手段赤裸地魅惑读者。最后,结语部分尝试对其小说价值进行简单的评估,本文认为,郭敬明的小说能够给予读者些许的心灵慰藉和一定的人文滋养,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通俗文学;而在艺术上,他的作品虽是通俗文学,却含有一些纯文学的因素,体现了郭敬明对纯文学优长的一些借鉴,虽然这种借鉴是非常有限的。

二、写作的抒写姿态及其叙事的衰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写作的抒写姿态及其叙事的衰变(论文提纲范文)

(1)汉大赋叙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汉大赋的形成及其在汉代的发展演变情况
    第一节 学界关于汉大赋的界定及汉大赋的文体来源
        一、汉大赋的界定
        二、汉大赋的文体生成
    第二节 汉大赋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发展演变情况
        一、汉大赋代表作家作品
        二、汉大赋的发展演变概况
第二章 汉大赋叙事之“事”的内容特征
    第一节 畋猎之物事
        一、体物说事的“事件”主体
        二、代“国”立言的叙述主体
        三、 “讽劝”的叙述功能
    第二节 京都之物事
        一、体国经野的“事件”主体
        二、为“都”发声的“事件”属性
        三、奏议论事的“事件”功能
第三章 汉大赋叙事之“叙”的结构特征
    第一节 主客问答与赋序的叙事结构
        一、主客问答结构
        二、赋序结构
    第二节 汉大赋的空间叙事手法
        一、空间方位叙事
        二、空间并置叙事
        三、空间转换叙事
    第三节 汉大赋的叙述视角
        一、非聚焦视角
        二、内聚焦视角
第四章 汉大赋叙事特征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
    第一节 中国早期叙事传统的影响
        一、礼乐祭祀的叙事意识与汉大赋铺叙叙事
        二、写物图貌的叙事思维与汉大赋静态叙事
        三、 “国别”“史传”的叙事手法与汉大赋宏大叙事
    第二节 汉帝国“叙事”需要
        一、文体发展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二、赋家个人叙事与时代叙事相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金瓶梅词话》府邸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金瓶梅词话》中的府邸概述
    第一节 《金瓶梅词话》中府邸的地理布局
    第二节 《金瓶梅词话》中府邸的建筑特点
第二章 西门庆府邸的空间书写及其叙事功能
    第一节 门首:府邸内外的空间界限
    第二节 厅堂:举行仪式的待客空间
    第三节 厨房:充满“烟火气”的喧闹空间
    第四节 花园:演绎罪恶的私密空间
    第五节 居室:情感忧虑的女性空间
第三章 《金瓶梅词话》中其他府邸空间与叙事寓意
    第一节 王招宣府:生活堕落的贵族之家
    第二节 周守备府:罪人的惩戒之地
    第三节 京城府邸:命运转换的托生之地
第四章 《金瓶梅词话》空间叙事的艺术技巧
    第一节 历时性和共时性
    第二节 空间转换衔接的方式
    第三节 府邸场景的冷热写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宋代宴饮诗和宴饮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目前研究现状不足与本文创新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宴饮诗和宴饮图概述
    第一节 宴饮诗及其渊源简述
    第二节 宴饮图及其渊源简述
第二章 宋代宴饮题材繁荣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政治和经济基础
        一、“寒门入仕”:文人士大夫享乐观念的形成
        二、娱乐消费的新风尚
    第二节 宋诗“以俗为雅”对宴饮诗的影响
    第三节 宋代画院对宴饮图的积极推动
第三章 宋代图文视野中的宴饮类型
    第一节 宫廷宴饮
        一、政治礼仪性的宴饮活动
        二、“游丝羒絮萦行仗,堕蕊飘香入酒杯”:赏花钓鱼宴
    第二节 民间宴饮
        一、宴饮风气的普及
        二、“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开芳宴
    第三节 雅集宴饮
        一、诗意生活:精致的物质享受
        二、人文旨趣:浓郁的文艺气息
        三、群体意识:隐晦的政权风波
第四章 宋代宴饮的图文表现比较研究
    第一节 作者身份的比较
        一、文人士大夫
        二、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工
    第二节 叙事特征的比较
        一、宴饮诗的间接性和宴饮图的直观性
        二、宴饮诗的流动性和宴饮图的瞬间性
    第三节 情感内涵的比较
        一、宴饮诗中的人生情怀
        (一)乐春惜春的生命意识
        (二)豁达开朗的心胸境界
        (三)磊落不平的忠愤慷慨
        (四)国破家亡的悲凉之感
        二、宴饮图中的理想生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宋代宴饮诗选录
附录二 宋代宴饮图选录
附录三 两宋期间与“十八学士”有关的作品信息一览表

(4)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基础及现状
    二、研究范围之界定
    三、研究思路及要点
上编:古学复兴与江南骈文
    第一章 弘正时期骈文创作的再兴
        第一节 古学复兴与骈文创作的发轫
        第二节 出经入史才笔纵放:祝允明
        第三节 奇思丽藻得古入化:唐寅
        第四节 藻辞立骨彬彬质文:徐祯卿
    第二章 正德末至嘉靖初骈文的新变与价值重理
        第一节 兼容并包推尊六朝
        第二节 不复古文安复古道:黄省曾
        第三节 操笔纵横名家本朝:皇甫汸
    第三章 嘉靖后期至万历初骈文的发展与争鸣
        第一节 金陵文坛的六朝文风
        第二节 天生“畸”人,至情本性:徐渭
        第三节 王世贞的六朝文观及其创作实践
        第四节 骈文创作的流风余韵
    本编结论
下编:辨体着作与四六选本中的骈文批评
    第四章 辨体着作与骈文批评
        第一节 《文章辨体》中的骈文批评
        第二节 《文体明辨》中的骈文批评
    第五章 明四六选本的发端与发展
        第一节 宋四六话的承变之作:《尧山堂偶隽》
        第二节 明四六选本的肇兴之作:《词致录》
    第六章 明人选明四六启
        第一节 启:中晚明四六创作的重要文体
        第二节 重日用参考:《古今濡削选章》与《启隽类函》
        第三节 重娱情悦性:《四六灿花》
    本编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黄省曾文献系年
    附录二
        明代主要骈文作家略表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价值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清代浙东学派的研究
        (二) 关于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清代浙东学派的形成与学术概貌
    第一节 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和文化背景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
        二、清代浙东学派存在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谱系、学术定位与学术精神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谱系
        二、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定位
        三、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精神
    第三节 文学活动在清代浙东学派学术系统中的地位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
        二、诗文写作作为遗民的生存方式
        三、文学作为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文学的存史、补史之功
第二章 “见道之文”:清代浙东学派的文道观
    第一节 从理学之“道”到史学之“道”
        一、“道”涵义的历史演变
        二、清代浙东学派之“道”论
    第二节 从文道分离到“文道合一”
        一、文道分离:“载道”与“害道”
        二、文道合一:“明道”与“文便是道”
    第三节 “见道之文”:为文的最高理想
        一、“见道之文”的本原
        二、“见道之文”的创作路径
        三、“见道之文”的衡量标准
        四、“见道之文”的哲学根基
第三章 “元气生至文”: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气论
    第一节 中国古代“元气”理论的演变
        一、“元气”的提出与汉代的元气生成论
        二、宋代的元气本体论
        三、元气论在明清时代的新变
    第二节 黄宗羲“元气”论的独特内涵
        一、黄宗羲的气论思想
        二、黄宗羲“元气”的独特内涵
        三、“元气”论与黄宗羲的豪杰人格
    第三节 “元气”之文的美学特质与生成机制
        一、元气论文学观的两种取向
        二、“元气”之文的生成机制
第四章 “万古”之至情:清代浙东学派的性情论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与性情论诗学的高扬
        一、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
        二、性情诗学的高扬
    第二节 黄宗羲的性、情之辨
        一、人之性为“不忍”
        二、基于善性的“性之情”
    第三节 “万古之性情”:性情之文的最高层次
        一、诗之原本在于道性情
        二、“情至之情”与“不及情之情”
        三、“一时之性情”与“万古之性情”
        四、清代浙东后学的“性情”诗学
第五章 经、史、学问: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源论
    第一节 文与经:“文源六艺”
        一、“文本于经”:一个古老的话题
        二、清初的返经归本思潮
        三、浙东学人的“文源六艺”说
    第二节 文与史:“诗文同源于史”
        一、诗史同源与清初的尊史之风
        二、黄宗羲:文章本于经史之学
        三、章学诚:“古文辞出于史”
    第三节 文与学问:“学问为立言之主”
        一、“文之行远,必本于学”
        二、章学诚的文、学关系论
        三、学问:养气、炼识、充才之路径
第六章 “时”与“势”: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变观
    第一节 文变系于“时”
        一、“诗心之妙在能变”
        二、诗之盛衰,“时为之也”
        三、文体升降,与世推移
        四、风雅正变,“亦言其时”
    第二节 文变关乎“势”
        一、明后期对文变之“势”的探求
        二、盛衰迭变与因弊生变
        三、六艺之文—诸子之文—辞章之文:文变之走势
    第三节 文学的古今之变
        一、明代复古主义大潮下的文学古今之辩
        二、浙东学派的文学古今观:文求其是,不论古今
        三、学古之径:“师其意而不袭其迹”
结语: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一、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历史意义
    二、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局限性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庚子事变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对象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三、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 庚子事变文学创作背景综述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庚子国祸
    第三节 嘉道以来经世思潮的勃兴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第二章 庚子事变的诗歌抒写
    第一节 庚子诗人与诗歌文献
    第二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诗史”价值
    第三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叙事艺术
第三章 庚子事变时期诗人的心路历程
    第一节 对外心态之转折——从求战到求和
    第二节 济世无门的失落心态——以蒋楷、李希圣、易顺鼎为例
    第三节 “黍离麦秀孤臣泪”——乱世之中诗人的孤独心态
第四章 关于慈禧太后、珍妃的诗歌
    第一节 “褒姒灭周天丧乱,离骚忧国语涕洟”——关于慈禧太后的诗
    第二节 “堪怜一夕哀笳动,眢井长埋玉女魂”——关于珍妃的诗
第五章 《庚子秋词》论
    第一节 《庚子秋词》的作者概论
    第二节 《庚子秋词》的“愁情”含蕴
    第三节 《庚子秋词》的“沉郁”词风
第六章 庚子事变题材的小说戏曲研究
    第一节 《邻女语》——封建末世社会的全景图画
    第二节 《恨海》——历史灾难下普通个体悲剧命运的展现与反思
    第三节 《剑腥录》——“兼贻史料”与“自写风怀”
    第四节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孽海花续编》
    第五节 《庚子国变弹词》——艺术化再现庚子事变的弹词
    第六节 叙庚子事变的四部戏曲—《蜀鹃啼传奇》《武陵春传奇》《枯井泪杂剧》《燕支井》
结语
附录一:庚子事变诗人群体考论简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张耒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与创新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门”中的张耒
    第一节 自“师友”至“朋党”—从“苏门”性质的演变谈起
    第二节 张来与“苏门”
第二章 张耒乐府“本朝第一”与宋乐府观的嬗递
    第一节 宋人乐府观与“张王乐府”地位
    第二节 “苏门”与张耒乐府异同
    第三节 张耒“本朝乐府第一
    第四节 南宋乐府观的嬗递与张耒乐府地位的确立
    结语
第三章 张耒“长句”之“杜样”蹊径
    第一节 张耒“长句”的“杜样”范式
    第二节 张耒“长句”与前后七子拟杜蹊径
    第三节 张耒“杜样”诗之弊
    结语
第四章 张耒晚年“效白居易体”
    第一节 “白体”在北宋中期以前的呈现形态
    第二节 苏轼重塑“白体”与“张得吾易”
    第三节 张耒“白体”诗风与时代心理
    结语
第五章 “文潜体”:“自然有唐风”的多元化内涵
    第一节“文潜体”的体性特质与艺术特征
    第二节 “文潜体”的时代风貌及宋贤精神
    第三节 “文潜体”在南宋的阐释与摹仿
    余论
第六章 《张耒集》中若干问题辨误
    第一节 张耒交游人物关系考证
    第二节 张耒诗文考辨札记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筒历

(8)北宋“四六”艺术的传承与创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定位
    二 研究现状述评与反思
    三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四 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北宋"四六"之渊源考述
    第一节 晚唐五代书檄称盛的艺术得失
        一 强藩割据环境下幕府名士的人生渴求
        二 "樊南四六"的示范与引领价值
        三 晚唐五代"四六"骈辞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 南唐"四六"艺术的传承与新变
        一 南唐"四六"繁盛的文化基础和总体成就
        二 富赡典雅的艺术传承
        三 融散入骈的时代风采
    第三节 江南文臣群体的入宋心态及"四六"创作
        一 南国降臣进退维谷的艰难处境
        二 以骈俪文章为进身之阶的群体选择
        三 江南"四六"应时而变的艺术趋向
    附论 晚唐"四六"和律赋的关联与互动
        一 兼擅律赋及"四六"的文吏群体
        二 "四六"创作取法律赋的基本途径
        三 晚唐"四六"艺术内涵的充实与提升
    附论 吴淑《事类赋》与宋初骈文的复兴
        一 "所征既繁,必资笺注"的客观需求
        二 "事以类义"的基本功用
        三 赋作示范的价值考察
        四 双重典范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 北宋文坛初兴于骈体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北宋"四六"渐至繁盛的时代动因
        一 皇权重建对于颂美俪文的客观需求
        二 北上历程中南方士人的集体选择
        三 诗赋取士环境下时代经典的重构与确立
    第二节 宋初文士开拓创新的探索实践
        一 "文士"主体意识的缓慢觉醒
        二 "四六"辞章承继骈俪传统的艺术表现
        三 古文风格开创宋调先声的崭新尝试
    第三节 文公"四六"承继创变的艺术成就
        一 习效"樊南四六"的传承积累
        二 骈文与诗歌体裁的交流互通
        三 杨亿骈体改造文风的时代价值
第三章 夏竦:北宋"四六"之集大成者
    第一节 夏竦成长的人格情感与时代内涵
        一 变革时期文士情怀的传承与积淀
        二 盛世文臣人格内涵的不断丰富
        三 "复合型"主体特征的初步显露
    第二节 夏竦"四六"的独特风格与艺术表征
        一 "诗赋苗裔之辞"藻丽赡逸
        二 王言典章之制步武燕许
        三 书奏议论之属风骨高秀
    第三节 夏竦"四六"的价值判断及历史影响
        一 四库馆臣"因人废言"等传统理念的误区
        二 夏竦"四六"示范价值的基本判断
        三 "集大成"地位的历史影响
    附论 夏竦蒙冤的道学环境与史学背景
        一 石夏构怨之是非始末
        二 夏英公的德行与才干
        三 豪杰含冤终不可雪的深层思致
第四章 馆阁文臣群体与北宋"四六"创作的全面繁盛
    第一节 真、仁时期的文学生态及馆阁文士群体的文化特征
        一 南文北进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入
        二 望族心理的逐步成熟与典俪骈辞
        三 馆阁重臣的盛世情怀与"四六"文章
    第二节 北宋"四六"全盛时期的艺术成就
        一 藻丽富赡之辞彰示博雅魅力
        二 闳衍博大之章尽显盛世气象
    第三节 多样风格的形成与"盛极而变"的前奏
        一 晏公首倡:以清丽气象改造浓艳文风
        二 宋氏兄弟:奇险拗峭之语犹可"自名一家"
        三 潞公、清献:侃侃谠议之论颇见古文气势
第五章 北宋古文家的"四六"创作成就
    第一节 庆历"新义"与古文家的"四六"创作
        一 儒学"新义"的阐发与骈体创作
        二 "四六"创作与庆历精神的张扬
    第二节 古文家"四六"创作的艺术得失
        一 以经史为"王言"者气象恢弘
        二 以散句为偶对者别具神采
    第三节 "以文体为四六"的历史定位与价值判断
        一 有关古文家"四六"创作评论的偏颇与失误
        一 "以文体为对属"的文学史意义
        三 "古文"名家"四六"创作的历史影响
        四 "四六话"批评体系的辨析与重构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外国文学影响与张洁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二、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俄苏文学与张洁早期小说创作的契合
    第一节 理想主义品质:坚定意志与焦虑体验
    第二节 人道主义情怀:“含泪的微笑”与战斗精神
    第三节 浪漫化叙述:诗性思维与感觉化书写
第二章 欧美现代派文学催化张洁中期小说创作的裂变
    第一节 创作思想:理性传统与怀疑精神
    第二节 艺术品格:“恶的狂欢”与“审丑”
    第三节 对欧美现代派文学艺术手法的合理借鉴
第三章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张洁晚近小说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中心主题:“百年孤独”与“灵魂流浪”
    第二节 审美之维:“魔幻气质”与“神秘色彩”
    第三节 叙事姿态:“预言家”与“挽歌歌者”
第四章 张洁与外国作家的比较解读
    第一节 张洁与契诃夫:“小人物”叙事
    第二节 张洁与卡夫卡:荒诞意识与反抗绝望
    第三节 张洁与夏洛蒂·勃朗特:女性成长的书写
    第四节 张洁与塞万提斯:“疯癫骑士”与“痛苦的理想主义者”
结语:影响“流变”与本土化写作
参考文献
附录:张洁小说创作年表
后记

(10)“大众阅读时代”的文学宠儿 ——郭敬明小说艺术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 叙事视角
    (一) 切入青少年心灵的独特情感体验
    (二) 风流云散的亲情、友情、爱情抒写
    (三) 轻柔的心灵慰藉和轻浅的人文滋养
二 叙事技巧
    (一) 讲述故事:令读者“抓心挠肺”
    (二) 话语方式:对“聚→散”叙事模式的偏重
    (三) 趋近图像时代:影视化叙事
三 语言风格
    (一) 言情与柔婉
    (二) 视觉与华丽
    (三) 后现代语境中的幽默
四 消费特征
    (一) “配方”化的情感生产
    (二) 噱头的制造
    (三) 对物欲的夸示性呈现
结语 价值评估
    (一) 精神价值的缺失与呼唤
    (二) 在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写作的抒写姿态及其叙事的衰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汉大赋叙事艺术研究[D]. 钟慧珍.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2]《金瓶梅词话》府邸空间叙事研究[D]. 孟欣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宋代宴饮诗和宴饮图研究[D]. 胡颖雯. 东南大学, 2019(06)
  • [4]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D]. 贺玉洁. 西北大学, 2019(01)
  • [5]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 孟新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6]庚子事变文学研究[D]. 李柏霖. 山东大学, 2018(11)
  • [7]张耒诗歌研究[D]. 薛瑾. 浙江大学, 2018(05)
  • [8]北宋“四六”艺术的传承与创变[D]. 李海洁. 浙江大学, 2016(07)
  • [9]外国文学影响与张洁小说创作[D]. 黄乐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6(10)
  • [10]“大众阅读时代”的文学宠儿 ——郭敬明小说艺术剖析[D]. 张玉现.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写作的抒情姿态及其叙事衰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