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者行为分析中贴现因子的确定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陶[1](2021)在《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强,对制造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再制造作为一种关键的绿色制造模式,对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再制造流程的不确定性使得再制造运营管理变得十分复杂。废旧产品回收流程中数量、质量和渠道的不确定性,再制造产品生产流程中原材料供应和产品产量的不确定性,市场营销流程中定价、分销渠道和消费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引发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再制造运营管理问题。消费者行为是引起再制造流程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渠道、使用情况和处置方式等影响着回收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再制造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在此背景驱动下,本文研究了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针对消费者行为与再制造各个流程的交互作用,分别研究了考虑消费者产品处置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考虑消费者产品使用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考虑消费者产品使用行为和消费者感知质量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消费者处置废旧产品行为的不确定性,研究了回收产品数量受到约束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首先讨论了垄断和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再制造产品定价策略。接着,分析了生产成本,消费者折扣因子,物料约束以及竞争对企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垄断市场中,当制造成本低时,企业提供再制造产品反而能够促进新产品的销售。在竞争市场中,一定条件下企业提高再制造产品价格也不会导致消费者需求降低。(2)针对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渠道中产品使用行为的不确定性,研究了租赁模式和销售模式下回收产品质量水平不同时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首先研究了企业的营销模式和再制造决策,并分析了回收产品质量水平对企业营销和再营销模式的影响。然后比较了租赁和销售两种商业模式。研究结果发现,只有当回收产品的质量水平较高时,企业在销售模式下才会进行再制造。相反,只有当回收产品质量水平较低时,企业在租赁模式下才会决定再制造。其次,销售模式下的可再制造质量水平空间大于租赁模式下的可再制造质量水平空间。此外,当销售模式下的回收产品质量水平足够高时,销售模式比租赁模式获利更高。(3)针对消费者产品使用行为和感知行为的不确定性,研究了租赁模式和销售模式下回收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感知质量不同时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首先研究了回收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感知质量对企业再制造和营销决策的影响。接着,对租赁和销售两种商业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回收产品质量高时,企业对全部回收产品进行再制造。否则,企业只对部分回收产品进行再制造。其次,从利润的角度,更高的回收产品质量并不一定有利于企业开展再制造活动。此外,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感知质量的增加可能导致企业总利润降低。(4)针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不确定性,研究了消费者购买选择差异下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首先分析了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或不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企业定价策略。接着,对比分析了不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定价模型和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定价模型,以获得企业实现更高的利润和产生更低的环境影响的条件。研究结果发现,当再制造产品相对于新产品节约的成本较低时,如果消费者折扣因子相对较高,则提供新产品的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和产生更低的环境影响。相反,如果消费者折扣因子相对较低,则提供再制造产品的企业的利润会增加,环境影响也会降低。
倪琪[2](2021)在《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自然边界与行政界限不一致,流域生态环境跨区域管理难度日益增加。由于流域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水资源的单向流动性,流域内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思考常常陷入“囚徒困境”,上下游之间很难通过集体行动来实现流域的合作治理。跨区域流域水资源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耗资较大且见效缓慢,仅靠某一地方政府的单个治理行为难以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的跨区域流域治理中,生态补偿仍存在市场或政府途径选择的困境、补偿利益主体关系复杂且界定不清、补偿方案较难达成共识、公众在补偿中参与不足等问题,使生态补偿难以在大范围、多主体、长时期内达成稳定的合作共识。本文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来设计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究将公众参与纳入政府主导性流域生态补偿中的路径,在补偿政策关键问题的设计中考虑公众意愿和偏好,思考环境保护的常态化建设和流域生态补偿的长效发展。本文构建了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框架,界定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并分别探讨了上下游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和流域公众参与补偿行为,提出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成本收益为依据、地方政府逐级协商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提出纳入公众意愿与偏好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的设计与优化思路。并以渭河流域为例,结合1159份流域居民调研数据,运用选择实验、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双栏模型、多变量Probit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探析了渭河流域公众参与补偿行为的影响因素、测算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动态分析了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过程以及探讨了公众对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第一,基于公众参与的补偿政策能够代表全流域利益,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补偿政策与公众需求的匹配度;上下游地方政府的逐级协商,能够解决跨区域生态补偿中相关利益主体关系复杂、界定困难等问题,使跨区域生态补偿便于实施和操作。公众参与为逐级协商提供参考和依据,逐级协商是公众利益和偏好的代表。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体是生态系统服务受益地区,受偿主体是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地区。上下游政府之间的静态博弈策略结果表明双方自主治理时存在囚徒博弈的困境,上下游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表明当引入上级约束和保障措施时,地方政府间长期行为能够向(保护,补偿)状态演进。第二,流域下游公众参与跨区域生态补偿决策过程分为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两个阶段,这两阶段是两种不同的决策过程,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和内在机理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长期奉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模式,导致普通民众形成了严重的政府依赖心理。越认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其支付意愿反倒越低。结合调研中的实际情况,发现我国公众普遍认为生态补偿应该是政府行为,当公众面对当前个人利益的损失与未来收益之间的权衡时,他们往往选择规避当前的风险而不去支付一定的补偿金额,从而支付意愿水平越低。通过强化下游公众对自身治理能力判断和感受的自我效能感、将其环境价值观内化为保护行为的个人规范,对于促进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公众有效参与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以成本原则测算渭河流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全成本为142133.53万元/年,其中渭河流域上游地区治理维护的直接成本估算值为35021.27万元/年,间接成本约为107112.26万元/年。即为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基于收益原则,借助选择实验法量化生态系统服务改善对下游使用者的收益。若流域上游地区为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发生142133.53万元/年的全成本,使得选择实验模型中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实验设定的最佳状态,则今后10a流域城镇居民愿意平均每年支付1107.86元/户,高于流域农村居民的981.44元/户,这反映出相较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具有更加强烈的改善当前流域环境现状的意愿水平。通过计算得出,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收益为252912.96万元,即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上限。当上下游分别依据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协商时,由于议价中的“耐心优势”和“先发优势”,下游省份在谈判过程中处于相对更加有利的地位,最终获得更大份额的净收益,这时补偿量更接近于成本原则测算的最低标准。在更加接近现实情况的有限期讨价还价博弈中,净收益份额取决于协商期限和谁在最后阶段出价。这就是讨价还价博弈中的“后动优势”。尽管下游具有先提出分配方案的“先动优势”,但弱势的上游仍然可以利用最终提出方案的“后动优势”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第四,公众对补偿方式的选择行为实证结果表明:(1)实物、技术补偿与资金方式之间具有选择上的替代关系,项目补偿方式和技术补偿的选择具有互补关系。(2)个体特征变量中,男性选择资金补偿的方式的概率更高,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项目、技术等方式;文化程度越低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资金补偿这种输血式补偿方式。(3)家庭特征变量中,家庭居住地到流域的地理距离,与公众对资金补偿方式的选择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4)心理认知变量中,风险偏好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项目补偿的造血式方式;越信任政府的受访者,其选择实物补偿方式的概率越大,而选择项目补偿方式的概率越小。公众对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流域受偿居民选择任一种生态补偿方式均不显着。最后,本文在对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设计了我国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提出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优化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破解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困境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李赵盼[3](2021)在《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以陕西猕猴桃生产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期,面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农产品市场供需结构失衡、农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资源环境压力大等诸多问题。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与地缘有关的独特产品质量造成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稀缺性,通过地理标志的信号识别,形成产品内垄断地位,从而带来经济利益;地理标志传递出的独特产品质量,是丰富农产品市场、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改善供需结构失衡的重要力量;为了保证地理标志所蕴含的农产品质量特色和声誉特色,其生产标准通常具有环境友好和生态有益等特性,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农户视角,立足于农户行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及外部性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陕西猕猴桃主产区645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在分析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对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进行测算,揭示了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的内在联结机制与转化路径,并通过构建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综合效应,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在空间分布上并不均衡,主要聚集在传统农业大省,而拥有独特自然环境条件的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较少。样本区域猕猴桃种植规模已趋于饱和,需依托地理标志建设打造区域品牌,促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由增产模式向稳产下增值模式转变。样本区域猕猴桃种植户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但是存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地理标志的农户使用程度较低。(2)农户地理标志认知可以聚类为“价值认知”、“约束认知”和“共有性认知”三个维度,农户的地理标志价值认知对其使用地理标志的意愿与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约束认知对农户地理标志使用意愿与行为都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共有性认知对农户的地理标志使用行为有负向影响,也是导致农户使用地理标志意愿与行为悖离的主要原因。(3)农户地理标志使用具有显着的经济效应:尽管使用地理标志猕猴桃每亩的种植成本增加292元,但是销售价格提高了0.908元/kg,亩均产值增加2346元,亩均净利润增加2054元,成本利润率提高了20.3%,农户的技术效率提高了0.137,说明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溢价所带来的经济激励远大于因此增加的生产成本,能够有效促进农户改进生产技术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效率,从而带来更大的利润增长空间。(4)农户地理标志使用具有显着的正向环境效应:以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环境友好生产行为的影响表征环境效应,使用地理标志后,农户使用生物肥料、使用果园生草技术、使用生物农药的概率分别提高0.255、0.301和0.280,地理标志使用对同时具有“增产”和“减损”双重属性的环境友好生产技术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大,对长期保护性技术的影响高于对短期生产性技术的影响。(5)地理标志质量溢价带来的市场激励对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环境效应具有显着的中介效应。市场激励在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施用生物肥料、使用果园生草技术、施用生物农药行为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9.89%、31.17%、20.84%,相比“减损”型环境友好生产技术,市场激励对“增产”型环境友好生产技术农户采纳行为起到的中介效应更大,其中尤以长期保护性技术的响应程度最高。(6)使用地理标志农户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及综合效应评价值分别高出未使用地理标志农户评价值的12.61%、4.31%和4.81%;使用地理标志农户的经济—环境效应协调度比未使用地理标志的经济—环境效应协调度高6.28%。说明农户使用地理标志不仅可以提高样本区域农户猕猴桃生产的经济、环境及综合效应,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产业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7)应从加大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宣传力度、健全质量管理及监督体系着手,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及合作社等产业组织的市场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持。
杨晖强[4](2021)在《基于创新程度和过时折旧的耐用品换代和定价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加剧,企业需要通过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决策更优的定价策略来获得可持续发展,消费者也开始寻求如何在多代产品间作出理性的购买决策。创新型产品行业,产品的创新程度、换代和定价策略对策略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很大影响。本研究从产品创新程度的角度,研究企业的产品换代和定价联合决策。考虑两种产品换代策略:单品换代和共生换代,以及两种定价策略:撇脂定价和渗透定价。根据技术发展的程度,分别考虑中低创新和高创新两种情形。考虑一家在两个时期向策略型消费者创新、生产和销售耐用品的企业。在第一个时期,企业提供低创新的产品,在这个时期,企业持续创新,并在第二期向消费者提供高创新水平的产品。本文考虑了两种情况下的企业产品换代与定价策略:(1)基于消费者策略行为的企业均衡决策;(2)考虑在过时折旧下的企业均衡决策。分别讨论了两种情况下中低创新和高创新时的不同换代与定价策略下的企业均衡总利润,然后通过利润最大化原则,得到企业的均衡决策。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最优换代与定价策略会随产品创新程度发生变化,同时取决于过时折旧和贴现因子或消费者的策略性程度。中低创新时,无论企业采用什么换代策略,撇脂定价总是优于渗透定价。当创新水平非常低,单品换代撇脂定价的组合最优;当创新水平适中时,消费者策略性即企业第二期的贴现会影响企业均衡决策的选择。考虑过时折旧时,当过时折旧和创新水平都较低时,企业的最优换代和定价策略为单品换代撇脂定价组合,随着创新程度的提高,贴现因子或消费者的策略性程度对企业的均衡决策影响越来越高,消费者策略性行为越强,共生换代撇脂定价组合将会更有优势;当过时折旧较大时,企业的最优决策与不考虑过时折旧的情况相同。高创新时,无论过时折旧的高低,单品换代渗透定价的组合最优。此外,当企业选择渗透定价策略时,单品换代总是优于共生换代。最后,本文通过数值分析、实证研究,对第三、四章的不同换代与定价策略下的均衡利润进行了比较。并基于策略型消费者,分析了不同创新水平和贴现下,考虑消费者角度下的过时折旧对产品换代与定价策略的影响。
刘志强[5](2020)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多主体利益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暴露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和农业资金缺乏等问题,并且根据《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要求,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急需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地整治可以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但是政府主导的传统模式农地整治存在项目资金缺乏、投资效率不高、农户参与较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户发展的需求,因此急需探索新的农地整治实施模式。现有实践将PPP模式应用于农地整治取得的效果显着,它能缓解政府部门财政压力,促进农户增收,提高项目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推进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由于我国PPP模式农地整治还处于探索阶段,PPP模式农地整治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农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低;并且PPP模式农地整治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明显。因此,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论对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诉求及其利益冲突进行分析,以期为规避、化解农地整治的利益矛盾,促进各利益相关者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提供相应的参考。本文在对现有研究背景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核心利益相关者视阈出发,阐述了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的动因和阻力,详细分析了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在项目中利益诉求及其之间存在的冲突问题;运用博弈理论,分别构建农业企业和农户关于农地流转租金的无限回合完全信息讨价还价博弈模型,以及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关于项目补贴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求解,得到模型的稳定策略,并选取典型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最终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结合多为细则评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本文将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一般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2)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主要存在两种博弈关系,一种是农业企业与农户关于农地流转租金的问题,另一种是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关于项目补贴的问题。(3)在农业企业和农户的讨价还价博弈中,使得农业企业和农户获得的利益最大化的条件是:农业企业与农户的讨价还价博弈在第一回合中就结束。并且根据博弈均衡解可得:农业企业愿意支付的农地流转租金与农业企业预期的农地经营收益、成正比;农业企业愿意支付的农地流转租金与政府部门给予的补贴成正比;农业企业愿意支付的农地流转租金与其计划在项目中投入的成本成反比;农户可接受的农地流转租金与农户的工资性收入成反比。(4)在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的演化博弈中,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的系统演化稳定策略可以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农业企业有可能选择“低努力”策略,也有可能选择“高努力”策略时,若政府部门选择“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最大,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激励”和“高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若政府部门选择“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小于选择“不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则系统没有演化稳定策略。第二种是农业企业始终选择“低努力”策略作为最优策略,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激励”和“低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第三种是农业企业始终选择“高努力”策略作为最优策略,若政府部门选择“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最大,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激励”和“高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若政府部门选择“不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最大,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不激励”和“高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依据研究结论,为了协调PPP模式农地整治中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积极性,提高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的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完善PPP模式农地整治法律法规。(2)针对农地租金,采取逐年递增制。(3)建立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建立约束机制,抑制企业的投机行为。
魏瑶[6](2020)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分担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且随着建筑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发展正在成为传统建筑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已成为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工程总承包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工程项目各阶段工作的深度融合和资源高效配置。同时EPC总承包模式下参与主体众多,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安全责任界定复杂。因此,为了完善EPC总承包模式下安全责任管理和为各利益主体提供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分担的理论基础,论文立足于研究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分担。首先,研究国内外EPC总承包模式、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和安全责任分担方面的文献。其次,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借助米切尔评分法对EPC总承包模式下安全责任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界定相关利益主体。并探析EPC总承包模式下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行为策略,为后续不完全信息下安全责任分担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假设和博弈策略奠定基础;然后,引入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下的海萨尼转换和讨价还价博弈等理论,根据海萨尼转换将不完全信息转化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使用标准的分析技术处理不完全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完全信息下安全责任分担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借助鲁宾斯坦模型以及萨克德和萨顿提出的基于有限阶段逆向归纳法的逻辑求解此无限水平讨价还价博弈;最后,从实际角度出发,深入考虑相关责任主体对安全责任承担态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具有安全责任承担态度偏好的不完全信息下安全责任分担。通过引入安全责任承担态度偏好,利用效用函数对其偏好进行描述,根据确定性等价原理分别构建责任主体的期望效用函数并求解,得到最优安全责任分担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安全责任承担态度与安全责任分担之间的关系。通过论文研究得到EPC总承包模式中不完全信息下业主和总承包商初步安全责任分担比例计算方法。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引入安全责任承担态度偏好,得到具有安全责任承担态度偏好的不完全信息下业主和总承包商双方最优安全责任分担比例以及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和总承包商安全责任承担态度与安全责任分担比例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趋势。使得业主和总承包商在利益分配的角度下,进行安全责任分担时保证各主体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均衡。在后续合作过程中能够将安全责任分担策略转化为有效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措施,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为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分担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健全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安全责任管理,促进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安全责任体系的完善,推动EPC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健康可持续发展。
赵璐曼[7](2019)在《消费不足背后的文化、信息与认知偏差 ——兼论国际移民倾向对认知偏差的修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如何破解中国消费不足的困境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学术界基于理性人角度对其原因的探究结果并不能很好的解释现实。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转换视角,放松理性人假设,基于完整的认知决策过程,从不完全信息和文化差异角度引入认知偏差,讨论认知偏差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国际移民对认知偏差的修正效果。在目前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背景下,为中国制订有效的刺激消费政策提供新的微观基础和思路。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术思想方面的特色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从有限理性新视角探究中国消费不足问题。基于不同于经典经济学的理论角度,结合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入认知偏差主观因素,包括不完全信息导致的认知偏差和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偏差,对中国消费不足的原因进行研究,较深刻地解释了不完全信息、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异常的内在联系。第二,研究内容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解释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多种认知偏差的表现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讨论了财富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基于全球化背景,探索国际信息的补充与国际文化的交流融合对认知偏差的修正,为中国制订有效的刺激消费政策提供新的微观基础和思路。第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将文化差异与不完全信息导致的多种认知偏差因素引入消费理论模型,建立包含不完全信息和文化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求解。在实证分析中使用微观数据完善上述认知偏差的实证测量指标体系,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本研究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分别是描述中国居民消费与国际移民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不完全信息、文化、认知偏差和消费的传导机制,建立并求解考虑不完全信息和文化影响的消费者最优决策的理论模型;对信息缺失引起的财富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消费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对文化导致的认知偏差形成机制及其对消费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了国际移民对不完全信息和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偏差的修正效果;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从有限信息和消费者主观认知偏差的新视角,提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消费的政策建议。第一,对中国居民消费与国际移民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描述。从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国际对比两种数据维度,重点揭示了中国长期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和中国国际移民长期表现为净移民迁出的现状。第二,分析不完全信息、文化、认知偏差和消费的传导机制,建立并求解考虑不完全信息和文化影响的消费者最优决策的理论模型。首先,分别对不完全信息、认知偏差和消费行为的传导机制以及文化、认知偏差和消费行为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对自控力差异、代际转移偏好差异、风险偏好差异进行技术表达,分别构建并求解出不完全信息以及文化认知偏差对最优消费决策的偏离结果。第三,对财富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消费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调查数据和2016年第二季度政策调查数据的匹配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了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的实证结果显示,他人信息损失是形成财富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的原因之一。该认知偏差对消费影响的结果显示,财富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显着降低了家庭的总消费,财富过度自信认知偏差显着促进了家庭消费。第四,对文化导致的认知偏差形成机制及其对消费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调查数据和2016年第二季度政策调查数据的匹配数据并结合CEIC数据库的宏观数据,借由倾向得分匹配(PSM)、工具变量法(2SLS)、Tobit回归以及最小二乘法(OLS)等实证方法进行经验分析。通过了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国广泛存在的农耕文化具有自控力过度、风险厌恶和代际转移偏好三种认知偏差;自控力过度和风险厌恶偏好会显着抑制当期消费,代际转移偏好带来的社会网络效应会高于转移支付带来的挤压效应,促进消费。农耕文化的认知偏差总体表现为对消费的抑制。第五,实证检验了国际移民倾向对不完全信息和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偏差的修正效果。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调查数据和2016年第二季度政策调查数据的匹配数据并结合CEIC数据库的宏观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国际移民倾向显着缓解了财富过度自信认知偏差,但对财富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的修正效果不显着;国际移民倾向显着缓解了农耕文化的自控力过度认知偏差和风险厌恶偏好认知偏差,但对农耕文化代际转移偏好的修正效果不显着。第六,在对不完全信息、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受到不完全信息的影响,消费者形成财富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其中,财富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显着降低了家庭的总消费,财富过度自信认知偏差显着促进了家庭消费。在中国广泛存在的农耕文化具有自控力过度、风险厌恶和代际转移偏好三种认知偏差。其中,自控力过度和风险厌恶偏好会显着抑制当期消费,代际转移偏好带来的社会网络效应会高于转移支付带来的挤压效应,促进消费。农耕文化的认知偏差总体表现为对消费的抑制。从有限信息和消费者主观认知偏差的新视角,提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消费的政策建议。考虑到我国普遍存在的财富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和农耕文化的三种认知偏差的现状,在实施传统消费政策外,需要加以辅助政策修正认知偏差对消费的抑制作用。
申怡[8](2019)在《异质性消费者情形下的企业新产品定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水平的不断发展,产品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我们周围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新产品,但是很多新产品并没有都成功存在于市场上,除了产品的技术和质量等问题外,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定价问题成为产品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消费者对于不同的产品也有不同的偏好,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移动端等渠道去选择自己最合适的购买时机实现自己的剩余价值最大化。那么在新产品刚刚上市时,有一部分消费者会考虑当前阶段的消费者剩余做出购买选择,这样的消费者为短视型消费者。还有一部分的消费者有能力去购买,但是会考量两个阶段的消费者剩余后再做出选择,这样的消费者为策略型消费者。因此在这样的新产品定价背景下,消费者类型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当下科学技术手段迅猛发展,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不断调整定价策略,生产出来的新产品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有竞争者出现,因此在研究背景上扩展到两个生产企业,并且以先行者和模仿者先后进入市场,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策略性消费者类型扩展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混合型消费者类型。异质性消费者可以划分为短视型和策略性两种类型,因此文中在第三章分别探讨了异质性消费者在完全是策略性和短视型情况下的新产品最优定价的情况。首先分析了在第二阶段的均衡定价,其次在分析第一阶段的定价问题,通过运用逆向分析法得出所求的的均衡定价、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等问题。其次本文为了更好地贴近现实情况,将消费者的类型进一步的扩展为混合型消费者,通过参数来表示两种消费者的比例参数,同样采用逆向分析法主要研究随着策略性消费者的增加对消费者剩余以及企业利润的影响。在文章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来更清晰的分析各个变量与价格、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关系。并得出1.随着同一产品在不同销售阶段贴现因子增加,同一种产品在市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2.随着消费者对两种产品的差异估值越来越趋近于1,两种产品间竞争加剧,最终导致先行者企业利润上升,模仿者企业利润下降。3.随着市场上策略性消费者占比的增加,市场总利润下降,但是消费者剩余增加。并且消费者剩余的增加量大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最后社会福利增加。
侯晶[9](2019)在《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及契约关系稳定性研究 ——基于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实验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国际运行经验来看,契约农业在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链接、降低农户市场风险、节约交易成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户增收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学者们对中国契约农业的现实考察发现,在契约实践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契约参与率低、违约率高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契约关系稳定性方面令人堪忧。“参与率低”和“履约困难”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同时也凸显了当前“龙头企业+农户”契约模式的推广对正处于深度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并再次引发人们的思考:龙头企业带动型契约农业为何在中国难以有效实施?影响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及契约关系稳定性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中国农业产业化政策需回答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发现,影响农户契约参与、违约的因素包括农户的特征、所处的交易环境、与农户特征和交易环境相关的交易特性以及产品属性和契约形式等。然而,已有文献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市场风险、交易成本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农户的个体内在特征(即代理人的行为偏好、贴现、风险态度等因素)。由于心理特征测量的困难性,尚缺乏从个体内在偏好等微观视角的专门分析,特别是没有基于农户行为动机背后的心理因素对农户契约参与和违约行为等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事实上,农户契约参与、违约、续约等行为决策本质上可以视为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经济行为决策,其中心理因素是行为发生的内因,对于行为决策的产生过程会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因此要深入探究农户契约参与、违约等行为的决策机制,需要融合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来构建其整体分析框架。行为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和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仍将成本收益分析视为基本的逻辑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心理“认知偏差”来分析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试图在统一的逻辑分析框架下,探究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对个体行为决策的综合作用机制,能够较为有效的分析和预测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提高经济学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立足于行为经济学视角,以时间偏好理论、前景理论及有限理性下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为基础,通过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探究农户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对农户契约参与行为、违约行为与长期续约意愿的影响机制与路径,剖析异质性农户的行为决策的差异特点,解释中国契约农业实践中的农户契约参与及契约关系稳定性问题,为政府和龙头企业促进农户契约参与率、降低农户违约率、提高契约关系长期稳定性和保障农户收入制定相关政策、优化契约机制设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按照契约农业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契约关系的发展过程,从契约签订、契约执行、契约延续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对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农户违约行为、农户长期续约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而建立了“个体偏好一契约参与—违约一续约”这一研究路径,为系统研究基于农户个体偏好视角的契约农业参与及契约关系提供了较为完整的逻辑分析框架。随后,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并构建贴现效用模型测量和估算农户的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采用计量方法围绕农户契约决策展开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从而深入系统地阐释了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对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及契约关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相应研究结论归纳如下。(1)在对中国肉鸡产业链生产环节及契约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采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当前契约农业模式对肉鸡养殖农户绩效的影响。首先在从总体层次上分析契约农业的农户收入效应,其次采用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分析契约农业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绩效影响的差异性,为深入理解农户参与契约农业的行为决策提供基础和依据。该部分的研究结论显示:契约农业在整体上能够显着提升肉鸡养殖农户的收入水平,但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即契约农业仅对低收入层次农户的收入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并对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此外,在生产合同模式下,龙头企业提供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对契约农户的收入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2)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测度农户的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首先分别设计农户的时间偏好实验与风险偏好实验,然后构建融合前景理论和准双曲线贴现理论的贴现效用模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共同估算农户的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进而对基于实验获取的偏好特征与农户现实中契约行为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对农户时间与风险偏好的估计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中国肉鸡养殖农户缺乏耐心且存在短视认知偏差、农户通常无法准确评估概率事件、并倾向于规避风险和损失;但是农户之间的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异质性较为明显。具体而言,与契约农户相比,独立养殖户整体具有更高的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程度,即更加缺乏耐心并富有冒险精神;与履约农户相比,违约农户具有更高的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程度;以及与具有长期续约意愿的农户相比,不愿意续约的农户具有,更高的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程度。(3)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对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契约参与行为决策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进行分类,探讨不同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类型的农户其契约参与决策的差异性。此外,进一步运用多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对契约属性的选择偏好。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对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均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即农户的短视认知偏差越小、耐心程度越高,以及农户的风险规避程度和损失规避程度越高、评估概率事件越准确,则农户参与契约农业的可能性越大。②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存在空间相关性,即农户在做出契约参与决策时具有正相关的空间溢出效应,体现了农户行为决策的同群性。③考虑农户偏好异质性后发现,市场风险仅对时间偏好程度和风险偏好程度较低的农户的契约参与行为具有显着影响。即对于短视程度与冒险程度较低的农户而言,市场风险越大,农户参与契约农业的概率越大。④针对农户契约属性选择偏好的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显着影响农户对契约条款的选择偏好。具体而言,短视程度和冒险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短期契约;而风险规避程度和损失规避程度越高的农户,更加偏好于具有固定价格条款及固定补贴方式的契约。(4)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对农户生产阶段违约和销售阶段违约的影响,并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异质性偏好农户的违约行为决策的差异特点。此外,进一步基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对不同群体农户违约行为的影响。农户违约行为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对农户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的违约行为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农户短视认知偏差越大、耐心程度越小,以及农户的风险规避程度越低,则农户违约的概率越大;并且与销售阶段的违约行为相比,农户生产阶段的违约行为受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的影响程度更明显。②考虑农户偏好的异质性后发现,交易成本和专用性资产仅对时间偏好程度和风险偏好程度较低的农户的违约行为具有显着影响,这表明农户的短视态度和风险倾向削弱了交易成本、专用性资产等传统机制对契约稳定性的作用。③考虑农户交易成本异质性后发现,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对不同交易成本农户违约行为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相对而言,养殖场距离龙头企业较近的农户,其违约行为决策受到风险偏好的影响较大,而养殖场距离龙头企业较远的农户,其违约行为决策受到时间偏好的影响较大。(5)在考虑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感知价值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变量——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和分析时间偏好、风险偏好和感知价值对农户续约意愿的影响机理,并考虑了感知价值在农户个体偏好与续约决策之间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以农户的生产规模特征为调节变量,通过分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挖掘农户续约决策的差异。农户续约意愿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显着影响农户的续约意愿。具体而言,农户对契约农业参与绩效的感知程度越高,以及对契约农业参与成本或风险的感知程度越低,则其续约意愿越强烈;且与感知利益相比,农户对契约参与的风险感知对农户续约意愿的影响更为明显。②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显着负向影响农户的续约意愿,表明农户的短视程度和冒险程度越高,则越不倾向于长期续约。并且农户的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对感知利益的影响均显着,表明农户的感知利益对个体偏好和续约意愿间的关系产生中介作用。③进一步的分群组分析结果发现,时间偏好、风险偏好和家庭禀赋潜变量显着影响中小规模农户的续约意愿,但对大规模农户的作用不明显。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加强对契约执行的监管力度、提高契约条款的透明度,引导龙头企业制定有利于农户的具有多样化属性的契约;基于农户的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特性完善契约农业的履约约束机制,设计有利于增加农户当期履约收益和短期违约成本的制度等;加强欠发达地区契约农业宣传,提高小规模农户对契约农业的认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契约农业的示范作用,发挥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积极扶持和推进契约农业组织模式创新和发展,建立合理的盈余分配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并提出相关具体政策建议。
张骏逸[10](2018)在《农户秸秆直接还田行为研究 ——基于异期缓效农业技术视角》文中指出我国耕地质量退化严重,保护耕地质量、提升土壤肥力是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秸秆直接还田作为适宜性较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之一,理论和试验都表明对土壤有机质增加和结构改善有良好效果,但现实推广却举步维艰,农户采用积极性和采用程度总体较低,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农户采用程度参差不齐。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推广受阻,农户取而代之露天焚烧秸秆,不仅造成大气污染,耕地持续供肥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还导致各级政府实施严厉的秸秆禁烧政策,增加了基层组织负担,滋生了社会矛盾。那为何在耕地质量较差且秸秆直接还田改善土壤质量效果较好的背景下,农户采用技术积极性低?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农户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行为又为何会出现较大异质性?农户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决策行为和机制是怎样的?不同农户面临的约束条件有何差别?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推广困局和农户采用行为可能与该类技术的效果异期发挥且缓效的特点有重要关系。秸秆直接还田成本发生在当期,但技术效果不仅见效慢,而且需等秸秆腐熟后才能在异期缓慢发挥;作用周期长,收益分多期,具有投资性质,但效果又受外界自然因素影响大,不确定性强,农户对技术受益的认知、风险偏好、时间偏好、受益可获得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农户决策,因此,农户针对此类异期缓效技术的采用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决策机制更加复杂,更易受到约束条件的制约。此外,农户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技术难以诱致性变迁,应当与技术的成本-收益也密切相关,那秸秆还田在大田生产上的技术效果和成本收益究竟怎样?最后,从技术变迁角度看,目前政府主要依靠管制政策、辅以少量补贴推动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变迁,效果如何?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与论证。本文基于异期缓效农业技术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农户异期缓效农业技术采用的分析框架,以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为研究对象,利用4省679户农户1118块地块的调查数据,从不确定性和成本-收益异期角度出发,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深入研究了农户受益认知、风险偏好、时间偏好、土地产权期限对农户秸秆直接还田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根据现实情况分析了秸秆直接还田的成本收益,结合案例讨论了秸秆直接还田激励方式的效果和优化方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秸秆直接还田经济效益有限,技术效果不确定性大且受诸多外部环境约束,限制了技术诱致性变迁。农户大田数据计量经济分析表明,秸秆直接还田对玉米、水稻都有增产效应,但增产幅度都不大,且没有证据表明能节约作物施肥量,因此,总体来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经济效益较低,而且,该技术扩散还面临土地制度、土地市场和技术供给的制约。(2)异期缓效农业技术效果不确定性强导致农户对此类技术认知分歧大,农户秸秆直接还田受益认知对其技术采用行为有正向影响,信息示范对农户秸秆直接还田受益认知作用显着。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将认知分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后发现,感知易用性所起作用略大,并且农户关于秸秆直接还田各方面的认知对其行为的影响有所不同,农户关于秸秆直接还田需要等到秸秆腐熟后才能发挥作用,以及为发挥秸秆直接还田良好效果需增施肥料这两方面的认知差异不大,对其行为没有显着影响,关于当地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获取方便程度的认知对其技术采用行为影响较大。农户秸秆直接还田受益认知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获得农业知识渠道数和本村是否有农业技术示范户对农户直接还田受益认知有正向影响。(3)异期缓效农业技术具有见效慢、作用周期长的特点,规模户因为时间偏好弱,相对小农户秸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积极性较高。由于规模户相较于小农户拥有更多的资源禀赋,采用技术的收益量级更大,在采用异期缓效农业技术时贴现率较低,对未来多期收益反应更为敏感,所以更倾向于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4)异期缓效农业技术具有收益分为多期的特点,与受益不确定性密切相关的土地经营期限影响农户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行为。土地经营期限影响未来技术受益,小农户经营的土地以自有地为主,不受土地经营期限影响;规模户中,拥有土地经营期限更长的农户,能获得技术未来多期收益,更倾向于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5)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成本收益低、效果异期且缓慢、周期还长,但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特别是就减少秸秆焚烧和污染环境而言,需要政府政策介入缓解市场失灵问题。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分析和案例分析检验了我国现行以管制为主、辅以少量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现行的秸秆直接还田政策达到了政策目标,管制政策和补贴政策对农户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行为都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罚款等管制政策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强于补贴政策。不过,秸秆直接还田正向外部效应大,现行政策禁烧罚款和管制力度大,对农户的补偿偏低,从福利公平分配和政策可持续性看,现行政策的优化方向应该是适当提高对农户的补偿标准。另外现实案例还反应出农用机械先进程度、外包服务完善程度、秸秆直接还田农艺影响了技术推广。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针对秸秆还田这类见效慢、农户认知有限特征明显的技术,政府在推广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技术示范和多渠道宣传,加强正面引导。对不同规模农户采取不同方式激励其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激励小农户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可能更需借助补贴或惩罚等政策手段,而较长的地权期限对规模户的意义较大,政府需健全目前的土地交易市场,在非农就业和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做出更完善的制度安排,促进规模户地权稳定,保障农户对土地的未来收益。现行过于强调罚款和管制的强制性政策可适当优化,根据各地现实情况增加对农户的补偿和补贴,实现补贴政策和管制政策双管齐下。本文基于收益周期视角,把农业技术分成了异期缓效和即期见效类,从异期缓效农业技术特点出发研究了农户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行为,分析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结秆直接还田的行为差异,讨论了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难以发生诱致性变迁的原因和强制性变迁的效果。这对于深入理解农户采用秸秆直接还田这类异期缓效农业技术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国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推进异期缓效农业技术的扩散和采用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和现实意义。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中贴现因子的确定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费者行为分析中贴现因子的确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创新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创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闭环供应链 |
2.1.1 闭环供应链定义 |
2.1.2 闭环供应链流程 |
2.2 基于再制造回收流程的产品定价 |
2.2.1 基于再制造回收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产品定价 |
2.2.2 基于再制造回收渠道的产品定价 |
2.3 基于再制造生产流程的产品定价 |
2.3.1 基于再制造生产计划的产品定价 |
2.3.2 基于再制造库存管理的产品定价 |
2.3.3 基于再制造生产调度的产品定价 |
2.3.4 基于再制造生产系统设计的产品定价 |
2.4 基于再制造营销流程的产品定价 |
2.4.1 基于再制造市场营销模式的产品定价 |
2.4.2 基于再制造消费者行为的产品定价 |
第三章 考虑消费者产品处置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 |
3.1 引言 |
3.2 模型假设 |
3.2.1 关于企业的假设 |
3.2.2 关于消费者的假设 |
3.2.3 博弈顺序 |
3.3 模型构建与模型分析 |
3.3.1 垄断市场情形 |
3.3.2 竞争市场情形 |
3.4 数值分析与灵敏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消费者产品使用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 |
4.1 引言 |
4.2 模型假设 |
4.2.1 关于产品的假设 |
4.2.2 关于企业的假设 |
4.2.3 关于消费者的假设 |
4.2.4 博弈顺序 |
4.3 模型构建与模型分析 |
4.3.1 租赁模式下考虑消费者产品使用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 |
4.3.2 销售模式下考虑消费者产品使用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 |
4.3.3 租赁和销售模式下考虑消费者产品使用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 |
4.4 租赁与销售模式的对比分析 |
4.5 数值分析与灵敏度分析 |
4.5.1 租赁回收产品质量的灵敏度分析 |
4.5.2 销售回收产品质量的灵敏度分析 |
4.5.3 租赁模式与销售模式的对比分析 |
4.5.4 生产成本的灵敏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消费者产品使用行为和消费者感知质量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 |
5.1 引言 |
5.2 模型假设 |
5.2.1 关于产品的假设 |
5.2.2 关于企业的假设 |
5.2.3 关于消费者的假设 |
5.2.4 博弈顺序 |
5.3 模型构建与模型分析 |
5.3.1 租赁模式下的再制造和定价决策 |
5.3.2 销售模式下的再制造和定价决策 |
5.4 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租赁与销售模式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 |
6.1 引言 |
6.2 模型假设 |
6.2.1 关于企业的假设 |
6.2.2 关于消费者的假设 |
6.2.3 关于环境影响的假设 |
6.2.4 博弈顺序 |
6.3 模型构建与模型分析 |
6.3.1 不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 |
6.3.2 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 |
6.4 再制造产品定价对比分析 |
6.5 数值分析与灵敏度分析 |
6.5.1 数值分析 |
6.5.2 灵敏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
3 )获得的学术奖励 |
(2)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跨区域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进展 |
1.3.2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范围 |
1.5.1 研究区域 |
1.5.2 数据说明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态补偿机制 |
2.1.2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 |
2.1.3 公众参与 |
2.1.4 逐级协商 |
2.2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2.3 协商理论 |
2.2.4 公平性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研究框架构建 |
2.3.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概念模型 |
2.3.2 基本思路 |
2.3.3 基本原则 |
2.3.4 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
2.3.5 补偿标准 |
2.3.6 补偿方式 |
2.3.7 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 |
2.3.8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保障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
3.1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
3.1.1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
3.1.2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3.2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
3.2.1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
3.2.2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对我国的启示 |
3.3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及治理现状 |
3.4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3.4.1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的重要性 |
3.4.2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可行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及行为分析 |
4.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分析 |
4.2 跨区域流域上下游政府间博弈行为分析 |
4.2.1 静态博弈分析 |
4.2.2 演化博弈分析 |
4.3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公众参与行为分析 |
4.4 实证分析 |
4.4.1 数据收集与变量描述 |
4.4.2 模型设定 |
4.4.3 实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补偿标准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基于公众参与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上下限分析 |
5.2.1 补偿上限-流域下游生态系统服务支付主体的收益 |
5.2.2 补偿下限-流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受偿主体的成本 |
5.2.3 补偿标准-基于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的协商标准 |
5.3 实证分析 |
5.3.1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下限测算 |
5.3.2 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上限测算 |
5.3.3 基于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的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
5.3.4 议价能力、协商阶段对补偿标准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理论分析 |
6.2.1 不同生态补偿方式的界定 |
6.2.2 生态补偿方式的实践经验 |
6.2.3 跨区域流域补偿方式逐级协商 |
6.3 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偏好 |
6.3.1 变量选择及样本统计性特征 |
6.3.2 计量模型分析 |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
7.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优化与建议 |
7.1.1 以成本收益双视角作为跨区域协商补偿标准的依据 |
7.1.2 跨区域补偿标准应充分体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
7.1.3 跨区域生态补偿要关注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
7.2 针对其他相关措施的优化与建议 |
7.2.1 建立上下游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联盟 |
7.2.2 完善跨区域流域治理和补偿相关法规政策 |
7.2.3 增强企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
7.2.4 培养跨区域流域保护补偿的生态价值理性 |
7.2.5 充分发挥流域内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专业性 |
7.2.6 建设跨区域流域的信息交流平台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以陕西猕猴桃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1 基于经济学理论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研究 |
1.3.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研究 |
1.3.3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效应研究 |
1.3.4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效应研究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地理标志的概念 |
2.1.2 农产品地理标志 |
2.1.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 |
2.1.4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效应 |
2.2 基础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分析 |
2.3.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分析 |
2.3.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效应分析 |
2.3.4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综合效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样本区域地理标志发展及农户使用现状 |
3.1 我国地理标志发展概况 |
3.1.1 我国地理标志发展历程简述 |
3.1.2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种类结构与空间分布 |
3.2 样本区域猕猴桃地理标志发展现状 |
3.2.1 样本区域猕猴桃种植生产现状 |
3.2.2 样本区域猕猴桃地理标志发展现状 |
3.3 样本户基本特征及地理标志使用现状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样本户基本特征 |
3.3.3 样本户地理标志使用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分析 |
4.1 农户地理标志认知测度 |
4.1.1 农户地理标志认知的量表设计 |
4.1.2 农户地理标志认知的测量结果 |
4.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意愿与行为分析 |
4.2.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意愿与行为的理论分析 |
4.2.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4.2.3 模型估计结果与相关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分析 |
5.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成本收益分析 |
5.1.1 样本区域猕猴桃种植成本结构 |
5.1.2 样本区域猕猴桃种植收益比较 |
5.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技术效率分析 |
5.2.1 猕猴桃生产技术效率测度方法 |
5.2.2 猕猴桃生产技术效率测度结果 |
5.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5.3.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理论分析 |
5.3.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模型构建 |
5.3.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估计结果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效应分析 |
6.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总效应分析 |
6.1.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总效应理论分析 |
6.1.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总效应模型构建 |
6.1.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总效应估计结果 |
6.1.4 稳健性检验 |
6.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环境效应的中介机制分析 |
6.2.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效应中介机制理论分析 |
6.2.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效应中介机制模型构建 |
6.2.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效应中介机制估计结果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综合效应分析 |
7.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评价指标选取 |
7.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综合效应评价结果 |
7.2.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综合效应测算结果 |
7.2.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经济—环境效应协调度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户使用地理标志 |
8.2.2 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地理标志质量控制能力 |
8.2.3 加强基地建设,夯实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础 |
8.2.4 完善市场体系,拓宽地理标志农产品销售渠道 |
8.2.5 发挥产业组织作用,创造地理标志建设有利条件 |
8.2.6 重视人力资本建设,保障农产品地理标志可持续发展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基于创新程度和过时折旧的耐用品换代和定价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换代策略的研究现状 |
1.2.2 定价策略的研究现状 |
1.2.3 产品折旧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小结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难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产品创新水平 |
2.2 消费者效用 |
2.3 博弈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消费者策略行为的企业均衡决策 |
3.1 中低创新 |
3.1.1 单品换代策略 |
3.1.2 共生换代策略 |
3.1.3 中低创新下企业的最优换代和定价策略 |
3.2 高创新 |
3.2.1 单品换代策略 |
3.2.2 共生换代策略 |
3.2.3 高创新下企业的最优换代和定价策略 |
3.3 数值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过时折旧企业的均衡决策 |
4.1 消费者细分结构特征 |
4.1.1 单品换代策略 |
4.1.2 共生换代策略 |
4.2 中低创新 |
4.2.1 单品换代策略 |
4.2.2 共生换代策略 |
4.2.3 中低创新下企业的最优换代和定价策略 |
4.3 高创新 |
4.3.1 单品换代策略 |
4.3.2 共生换代策略 |
4.3.3 高创新下企业的最优换代和定价策略 |
4.4 数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实例分析——以小米手机为例 |
5.2 数据收集及结果 |
5.3 模型的实际运用 |
5.3.1 面对策略型消费者企业的最优决策 |
5.3.2 考虑过时折旧对企业最优决策的影响 |
5.3.3 撇脂定价与渗透定价的比较 |
5.4 小米公司换代和定价策略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多主体利益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地整治实施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2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进展 |
1.2.3 农地整治过程中利益冲突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私合作模式 |
2.1.2 传统模式农地整治 |
2.1.3 PPP模式农地整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博弈论 |
2.2.3 冲突理论 |
3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冲突分析 |
3.1 PPP模式农地整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3.1.1 政府部门 |
3.1.2 农业产业化企业 |
3.1.3 项目区农户 |
3.2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政府部门行为分析 |
3.2.1 政府部门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动因 |
3.2.2 政府部门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阻力 |
3.2.3 政府部门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利益诉求分析 |
3.3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农业企业行为分析 |
3.3.1 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动因 |
3.3.2 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阻力 |
3.3.3 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利益诉求分析 |
3.4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农户行为分析 |
3.4.1 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动因 |
3.4.2 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阻力 |
3.4.3 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利益诉求分析 |
3.5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农户间冲突分析 |
3.5.1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冲突分析 |
3.5.2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农业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冲突分析 |
4 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冲突分析 |
4.1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及其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 |
4.1.1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 |
4.1.2 讨价还价博弈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分析 |
4.2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4.3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基本参数 |
4.4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构建 |
4.5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 |
4.5.1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过程分析 |
4.5.2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结果分析 |
4.6 案例分析 |
4.6.1 案例基本情况 |
4.6.2 案例博弈分析 |
5 基于演化博弈的PPP模式农地整治中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的利益冲突分析 |
5.1 演化博弈理论及其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 |
5.1.1 演化博弈理论 |
5.1.2 演化博弈理论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分析 |
5.2 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5.3 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参数 |
5.4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5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5.1 政府部门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5.2 农业企业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5.3 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的系统稳定策略分析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基本情况 |
5.6.2 案例博弈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分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EPC总承包模式研究 |
2.1.2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
2.1.3 工程项目安全责任与安全责任分担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EPC总承包模式研究 |
2.2.2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
2.2.3 工程项目安全责任与安全责任分担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3 EPC模式下安全管理责任相关主体及责任分析 |
3.1 EPC模式下安全管理责任相关主体界定的理论基础 |
3.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1.2 米切尔评分法 |
3.2 EPC模式下安全管理责任相关主体界定 |
3.2.1 EPC模式下安全管理利益相关者的理解 |
3.2.2 EPC模式下安全管理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
3.3 EPC模式下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安全管理责任 |
3.3.1 业主方安全管理责任分析 |
3.3.2 总承包商安全管理责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EPC模式下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安全影响因素及行为分析 |
4.1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1.1 业主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1.2 总承包商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2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安全责任行为分析 |
4.2.1 业主安全责任行为分析 |
4.2.2 总承包商安全责任行为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不完全信息下安全责任分担讨价还价博弈分析 |
5.1 讨价还价理论模型引入分析 |
5.1.1 不完全信息 |
5.1.2 不完全信息下的海萨尼转换 |
5.1.3 讨价还价博弈论 |
5.2 不完全信息下安全责任分担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构建 |
5.2.1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5.2.2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讨价还价博弈过程描述 |
5.3 不完全信息下安全责任分担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 |
5.4 不完全信息下安全责任分担讨价还价解的影响因素及优越性 |
5.4.1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讨价还价博弈解的影响因素 |
5.4.2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讨价还价博弈解的影响因素的优越性 |
5.5 建议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6 具有安全责任承担偏好的不完全信息下安全责任分担研究 |
6.1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安全责任承担态度偏好分析 |
6.1.1 安全责任承担态度偏好 |
6.1.2 效用函数 |
6.2 具有安全责任承担态度偏好的不完全信息下安全责任分担 |
6.2.1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安全责任承担态度偏好模型基本假设 |
6.2.2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期望效用函数构建 |
6.2.3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期望效用模型求解 |
6.2.4 安全责任承担态度偏好下的安全责任分担 |
6.3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安全责任承担态度与安全责任分担的关系 |
6.3.1 相关参数解释说明 |
6.3.2 业主安全责任承担态度与安全责任分担的关系 |
6.3.3 总承包商安全责任承担态度与安全责任分担的关系 |
6.4 建议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EPC模式下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利益相关者评价维度调查 |
致谢 |
(7)消费不足背后的文化、信息与认知偏差 ——兼论国际移民倾向对认知偏差的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家庭消费理论的演进 |
2.1.1 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理论 |
2.1.2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 |
2.1.3 非完全理性的行为消费理论 |
2.1.4 马克思有关消费的论述 |
2.2 认知偏差与消费的研究 |
2.2.1 中国消费不足原因的探究 |
2.2.2 信息、文化、国际移民与认知偏差 |
2.2.3 认知偏差对消费影响的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3.中国居民消费与国际移民的现状与特点 |
3.1 中国居民消费的现状与特点 |
3.1.1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与现状 |
3.1.2 中国居民消费的结构变动 |
3.1.3 居民消费情况的国际比较 |
3.2 中国国际移民的发展与现状 |
3.2.1 中国国际移民的现状与特点 |
3.2.2 中国跨境旅游的现状与特点 |
3.2.3 国际移民与跨境旅游的国际比较 |
3.3 小结 |
4.传导机制与理论模型 |
4.1 传导机制分析 |
4.1.1 不完全信息对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的传导机制 |
4.1.2 文化对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的传导机制 |
4.1.3 国际移民修正认知偏差的机制分析 |
4.2 理论模型 |
4.2.1 不完全信息对最优消费决策的偏离 |
4.2.2 对文化及自控力认知偏差的技术表达 |
4.2.3 对代际转移偏好和风险偏好差异的技术表达 |
4.2.4 文化认知偏差的最优化消费模型 |
4.2.5 文化认知偏差对最优消费决策的偏离 |
4.3 小结 |
5.不完全信息、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关系的实证检验 |
5.1 实证模型、数据与变量说明 |
5.1.1 实证模型设定 |
5.1.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5.2 信息量损失程度对财富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的影响 |
5.3 财富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对消费的影响 |
5.3.1 内生性讨论与基本回归结果 |
5.3.2 稳健性检验 |
5.3.3 异质性分析 |
5.4 小结 |
6.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关系的实证检验 |
6.1 实证模型、数据与变量说明 |
6.1.1 实证模型设定 |
6.1.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6.2 文化对认知偏差的传导 |
6.3 自控力过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
6.3.1 内生性讨论与基本回归结果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异质性分析 |
6.4 风险厌恶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
6.4.1 内生性讨论与基本回归结果 |
6.4.2 稳健性检验 |
6.4.3 异质性分析 |
6.5 代际转移偏好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
6.5.1 内生性讨论与基本回归结果 |
6.5.2 稳健性检验 |
6.5.3 异质性分析 |
6.6 小结 |
7.国际移民倾向对认知偏差修正效果的实证检验 |
7.1 对信息导致的认知偏差的修正效果 |
7.1.1 实证模型设定、数据与变量说明 |
7.1.2 对信息导致的认知偏差的修正 |
7.2 对文化导致的认知偏差的修正效果 |
7.2.1 实证模型设定、数据与变量说明 |
7.2.2 对文化导致的认知偏差的修正 |
7.3 小结 |
8.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对策和政策建议 |
8.2.1 传统消费政策 |
8.2.2 关于信息导致的认知偏差 |
8.2.3 关于文化导致的认知偏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异质性消费者情形下的企业新产品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文章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异质性消费者行为和新产品定价的文献综述 |
2.1 新产品 |
2.2 新产品定价策略 |
2.3 新产品定价模型研究 |
2.3.1 连续时间动态定价模型 |
2.3.2 离散时间动态定价模型 |
2.3.3 其他定价模型 |
2.4 考虑异质性消费者购买行为定价研究综述 |
2.4.1 短视型消费者购买行为定价 |
2.4.2 策略型消费者购买行为定价 |
第3章 异质性消费者为单一型情形下企业新产品定价 |
3.1 单一型消费者情形下企业定价问题描述 |
3.1.1 相关变量 |
3.1.2 企业和产品假设 |
3.1.3 消费者与企业的博弈过程 |
3.1.4 参与者行为分析 |
3.2 模型分析 |
3.2.1 短视型消费者的市场均衡 |
3.2.2 策略型消费者的市场均衡 |
3.2.3 短视型消费者与策略型消费者的定价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异质性消费者为混合型情形下企业新产品定价 |
4.1 混合型消费者情形下企业定价问题描述 |
4.1.1 相关变量 |
4.1.2 混合型消费者假设 |
4.1.3 混合型消费者与企业的博弈过程 |
4.1.4 参与者行为 |
4.2 模型分析 |
4.2.1 第二阶段均衡定价 |
4.2.2 第一阶段均衡定价 |
4.2.3 社会福利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异质性消费者下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策略型消费者下数值模拟分析 |
5.2 混合型消费者下数值模拟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文章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及契约关系稳定性研究 ——基于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实验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具体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研究主体 |
1.2.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6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户行为理论 |
2.1.2 现代契约理论 |
2.1.3 行为经济学 |
2.1.4 实验经济学 |
2.1.5 感知价值理论 |
2.1.6 简要评述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户契约农业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2 契约关系稳定性、农户违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3 契约农业对农户绩效的影响研究 |
2.2.4 简要评述 |
3 理论分析框架 |
3.1 逻辑分析思路 |
3.2 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对农户契约参与、违约、续约决策的影响机制分析 |
3.2.1 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对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 |
3.2.2 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对农户违约行为的影响机制 |
3.2.3 时间偏好、风险偏好与感知价值对农户续约意愿的影响机制 |
3.3 数据来源 |
3.3.1 微观调查数据 |
3.3.2 宏观统计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肉鸡产业契约农业发展现状及实施效果分析 |
4.1 中国契约农业的发展、功能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1 契约农业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4.1.2 契约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
4.2 肉鸡产业的生产与发展状况考察 |
4.2.1 世界肉鸡生产与贸易情况 |
4.2.2 中国肉鸡生产与贸易情况 |
4.2.3 江苏省肉鸡产业的生产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4.3 中国肉鸡产业契约农业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形式 |
4.4 契约农业对肉鸡养殖农户的收入效应分析 |
4.4.1 理论机制与计量模型设定 |
4.4.2 自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3 实证结果分析 |
4.4.4 稳健性检验 |
4.4.5 进—步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户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的测度: 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 |
5.1 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的实验设计 |
5.1.1 时间偏好实验设计 |
5.1.2 风险偏好实验设计 |
5.1.3 实验补充说明 |
5.2 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的概念框架 |
5.3 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的估计方法 |
5.4 偏好参数的估计结果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1 农户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的总体估计结果 |
5.4.2 契约农户和独立养殖户的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对比 |
5.4.3 履约农户和违约农户的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对比 |
5.4.4 不同续约意愿农户的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对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
6.1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1.1 计量模型设定 |
6.1.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6.2 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对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的实证分析 |
6.2.1 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的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
6.2.2 基于异质性偏好的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分析 |
6.2.3 潜在内生性讨论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进一步讨论: 农户对契约属性的选择偏好研究 |
6.3.1 变量说明 |
6.3.2 计量模型设定 |
6.3.3 农户契约属性选择偏好的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对农户违约行为的影响研究 |
7.1 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
7.1.1 计量模型设定 |
7.1.2 变量选取 |
7.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7.3 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对农户违约行为的实证分析 |
7.3.1 农户违约行为的双变量Probit模型估计结果 |
7.3.2 基于异质性偏好的农户违约行为分析 |
7.3.3 潜在内生性讨论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对异质性农户违约行为的影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时间偏好、风险偏好与感知价值对农户续约意愿的影响研究 |
8.1 理论模型构建 |
8.2 变量设计与样本特征分析 |
8.2.1 变量设计 |
8.2.2 样本特征分析 |
8.3 计量模型设定 |
8.4 时间偏好、风险偏好与感知价值对农户续约意愿的实证分析 |
8.4.1 信度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8.4.2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检验 |
8.4.3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 |
8.5 时间偏好、风险偏好与感知价值对异质性农户续约意愿的影响 |
8.5.1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检验 |
8.5.2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 |
8.6 本章小结 |
9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涵义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涵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农户秸秆直接还田行为研究 ——基于异期缓效农业技术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资源分布现状 |
1.2.2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
1.2.3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替代品、互补品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数据来源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异期缓效农业技术 |
2.1.2 秸秆直接还田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业技术扩散和采用理论 |
2.2.2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
2.2.3 时间偏好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秸秆资源总量评估、利用方式研究综述 |
2.3.2 秸秆直接还田研究综述 |
2.3.3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综述 |
2.3.4 跨期选择行为研究综述 |
2.3.5 土地长期投资研究综述 |
2.3.6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3.1 一个农户异期缓效农业技术采用分析框架 |
3.2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的成本-收益分析 |
3.3 农户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机制与研究假说 |
3.3.1 受益认知与风险偏好的作用机制与研究假说 |
3.3.2 土地经营规模与经营期限的作用机制与研究假说 |
3.4 农户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的激励方式比较 |
第四章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成本-收益分析 |
4.1 模型、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模型与变量设定 |
4.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计量经济分析结果与讨论 |
4.3 农户采用秸秆直接还田的成本-收益与外部环境讨论 |
4.3.1 农户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成本约束 |
4.3.2 农户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成本-收益分析 |
4.3.3 农户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外部环境制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受益认知、风险偏好对农户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5.1 模型、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模型与变量设定 |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计量经济分析结果与讨论 |
5.2.1 计量经济分析结果 |
5.2.2 受益认知与风险偏好影响的进一步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经营规模、经营期限对农户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1 模型、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1 模型与变量设定 |
6.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计量经济分析结果与讨论 |
6.2.1 计量经济分析结果 |
6.2.2 规模户与小农户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行为差异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秸秆直接还田案例分析与激励方式优化研究 |
7.1 政策分析 |
7.1.1 政策背景 |
7.1.2 利益相关者 |
7.1.3 政策讨论 |
7.2 案例 |
7.2.1 案例1 |
7.2.2 案例2 |
7.2.3 案例3 |
7.2.4 案例4 |
7.3 政策讨论与优化建议 |
7.4 其他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消费者行为分析中贴现因子的确定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再制造产品定价问题研究[D]. 周陶.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D]. 倪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以陕西猕猴桃生产为例[D]. 李赵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创新程度和过时折旧的耐用品换代和定价策略[D]. 杨晖强.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5]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多主体利益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 刘志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分担研究[D]. 魏瑶. 西华大学, 2020(01)
- [7]消费不足背后的文化、信息与认知偏差 ——兼论国际移民倾向对认知偏差的修正[D]. 赵璐曼.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8]异质性消费者情形下的企业新产品定价研究[D]. 申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9]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及契约关系稳定性研究 ——基于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实验的实证分析[D]. 侯晶.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农户秸秆直接还田行为研究 ——基于异期缓效农业技术视角[D]. 张骏逸.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