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油溶性色素护色剂护色效果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涛[1](2018)在《环境因子对红曲霉发酵水溶性黄色素代谢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红曲色素是由丝状真菌红曲霉产生的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纯天然的食用色素。红曲黄色素是其中的一种,红曲黄色素颜色鲜艳,着色能力强,还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目前市售的红曲黄色素是利用红曲红色素通过磺化反应转化而得,并非纯天然的色素。红曲黄色素发酵生产还处在实验室水平,因此对红曲黄色素,特别是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本课题针对红曲黄色素常规液态发酵产率低的关键问题,探讨了外界应激调控提高红曲霉CGMCC 10910液态发酵产胞内外红曲黄色素的方法及相关机制,为工业化发酵生产天然的红曲黄色素提供理论指导。本课题首先构建了高起始葡萄糖浓度胁迫发酵法,高起始葡萄糖浓度胁迫发酵增加红曲霉细胞内油脂的积累从而增加胞内黄色素储存的空间;同时,高糖浓度胁迫促使红曲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别是与黄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mppE的表达,因此,在高糖浓度发酵下,胞内黄色素产量达195AU,相比常规发酵提高101%。高糖浓度发酵促使红曲霉细胞膜合成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从而增强细胞膜的流动相和通透性,促进胞内色素跨膜转化分泌到胞外,最终胞外水溶性黄色素产量达147AU,相比常规发酵提高194%。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糖浓度胁迫发酵过程中葡萄糖的利用率及红曲黄色素的产量,本课题探讨了发酵液氧化还原电势对红曲霉产黄色素的代谢调控。在高起始葡萄糖浓度胁迫发酵下,H2O2诱导的氧化条件促进细胞的生长和黄色素的合成,相反,DTT诱导的还原条件对细胞生长和黄色素的合成都有抑制作用;H2O2诱导的氧化条件降低胞内ORP水平(NADH与NAD+比值);胞内更少的能量用于平衡氧化还原电势,从而有更多的能量供给细胞生长和色素代谢;在H2O2诱导的氧化条件下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也上调,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G6PDH酶活性增强而糖酵解途径关键酶PFK酶活性减弱,说明H2O2诱导的氧化条件通过上调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改变代谢流产生更多色素合成的前体,从而促进了胞内外红曲黄色素的合成。致使胞外水溶性黄色素产量达到209AU,提高了42%;胞内黄色素产量达到236AU,提高了35%,其中胞内主要的黄色素Monascin产量达到467.75μg/mL。最后对发酵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温度进行调控,通过两阶段温度控制策略调控胞外水溶性红曲黄色素代谢,得到高产量的水溶性荧光红曲黄色素。红曲霉CGMCC10910在液态发酵条件下可以产生四种水溶性黄色化合物,初步鉴定Y1为已报道的色素合成的中间体Azanigerone E,Y3和Y4由于分子量和光谱图与已知的两种黄色素相近,且存在于胞外,水溶性很强,因此为水溶性红曲黄色素。Y3和Y4具有强烈的荧光。四种化合物的代谢受温度的调控,较高的温度可以促进两种水溶性荧光黄色素的积累。通过两阶段温度调控发酵分别提高了水溶性荧光黄色素Y3和Y4的产量达98.21%和79.31%。这一研究为水溶性荧光黄色素的发酵提高理论参考。
赵宇[2](2016)在《复配天然色素的研究及在饮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自然界中单一天然色素的色调类别有限,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要。本实验选择不同色调的天然色素进行复配,调配出接近模拟物自然色且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复配天然色素,并研究其在饮料中的应用。选择在GB2760中允许使用的水溶性天然色素,研究其在酸性水溶中40、60、80、90℃条件下分别加热10、20、30、40分钟的保存率,结果发现可可壳色、胭脂虫红、栀子蓝和花青素类色素保存率较好,而甜菜红的热稳定性较差;研究了在光照培养箱和室内避光条件下保存25天内的色素保存率,栀子蓝、胭脂虫红、红花黄、可可壳色素和花青素类的保存率较好,而栀子黄、红曲红、红曲黄、甜菜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光稳定性较差。综合12种天然色素的热、光稳定性、溶解性和抗氧化活性,花青素类、胭脂虫红和红花黄色素等天然色素适合应用于酸性饮料中。根据模拟物蓝莓汁的色泽参数,选择葡萄皮红、红米红、紫甘薯色素三种花青素类天然色素进行复配调色。经Design Expert软件优化得到复配色素最佳配方为:葡萄皮红:红米红:紫甘薯色素=0.447:0.295:0.258。在此条件下与蓝莓汁色差值为2.11。复配色素具有良好的热、光稳定性和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通过HPLC-ESI-MS/MS并比对相关文献,推测出葡萄皮色素花色苷的主要成分为:飞燕草-3-半乳糖苷、矢车菊-3-葡萄糖苷、矮牵牛-3-葡萄糖苷、芍药素-3-葡萄糖苷、锦葵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3-葡萄糖苷;黑米花色苷的主要成分为:矢车菊草-3-葡萄糖苷、矮牵牛-3-葡萄糖苷、飞燕草-3-葡萄糖苷;紫甘薯花色苷中主要检测出了:芍药素-3-咖啡酰-对-羟基苯甲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芍药素-3-咖啡酰-阿魏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将复配色素应用于果味饮料中。确定了蓝莓果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柠檬酸0.16%,果葡糖浆8%,蓝莓香精0.06%,复配色素0.1%,柠檬酸钠0.03%;饮料杀菌条件为:85℃加热25分钟,在此条件下可以完全杀灭其中的霉菌;选择茶多酚作为辅色剂,确定添加量为500 mg/kg,其在杀菌条件下的保存率可达到90.9%;经过预测,本实验中的蓝莓果味饮料,在4℃条件下的花色苷的贮存期为230天。
李丹丹[3](2015)在《红曲色素成分分析及其油溶性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文中提出红曲色素是由微生物发酵而来的天然色素,具有来源广,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目前的红曲色素主要包括醇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通过结构修饰开发一种油溶性红曲色素,能够丰富红曲色素的种类,扩大其应用范围。红曲色素含有多种低极性组分,包括黄色组分和荧光组分,建立未知物荧光组分的分析检测方法,探究未知物荧光组分的结构,对全面开发和利用红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以水溶性红曲色素为原料,通过酸化,再经引入低极性基团,降低红曲色素分子的极性,合成油溶性红曲色素。采用薄层层析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联用(HPLC/ESI-MS)等现代分析方法,对红曲色素原料中荧光组分以及合成产物油溶性红曲色素进行了性能与结构表征。其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酸化红曲色素的制备及脂溶性成分分析采用减压柱层析法分离盐酸酸化后的红曲色素成分,得到其中的脂溶性成分,并对该成分的TLC和HPLC的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再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所得的四种荧光组分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石油醚-丙酮(5:1,V/V)为展开剂对脂溶性成分进行薄层色谱分离后,得到五个条带,分别为Rf-0.52黄条带,Rf-0.37荧光条带,Rf-0.33荧光条带,Rf-0.29黄条带和Rf-0.15荧光条带。优化的HPLC分离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ZORBAX C18(5 μ m,4.6×150mm),紫外检测器,流速:1.0mL/min;梯度洗脱条件:0-4min,甲醇70%-76%;4-15min,甲醇 76%-81%;15-40min,甲醇 81%-100%;40-60min,甲醇 100%。经液-质联用技术得到的四种荧光组分MF1-A、MF1-B、MF2-A以及MF2-B的分子量分别为330、358、356及384,将四种荧光物质的子离子碎片与桔霉素的定性子离子碎片比较后并未发现相同碎片,可以认为这四种荧光物质不是桔霉素。2油溶性红曲色素的制备及性能表征以脱脂后的酸化红曲色素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为原料,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20/3)为溶剂,于35℃下反应24h后,经过滤,水洗,烘干操作等后处理,得到粗品,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3/1)为溶剂对其进行索氏提取,得到油溶性红曲色素初产物。溶解性测定结果显示油溶性红曲色素初产物可溶于四氯化碳、石油醚等低极性溶剂,亦可溶于食用油,但不溶于水。稳定性测定结果显示,色素初产物在pH为3~7,温度50~100℃的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在糖类溶液中稳定性好,耐氧化性好,耐还原性差;金属离子中Zn2+能对色素起到增色和护色作用,而Fe3+对色素影响最大,贮藏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该初产物对紫外光的耐受性较差,应避光保存,避免紫外直射。3油溶性红曲色素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利用薄层层析法对油溶性红曲色素进行分离纯化,优化了 HPLC的分离条件,并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用正己烷-丙酮(5/2)做展开剂对油溶性红曲色素进行薄层色谱分离后,可以得到3个红条带,Rf值依次为0.400(R1),0.266(R2)和0.173。当以乙腈-水(80/20)作为流动相对R1和R2进行HPLC分析时,其各组分均可达到基线分离。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得到各组分的分子量分别为 659(R1-A)、707(R1-B)、673(R1-C)、687(R1-D)、735(R1-E)、701(R1-F)、617(R2-A)、631(R2-B)、645(R2-C)、659(R2-D),对其二级质谱图分析发现各组分呈现相同的裂解规律,均存在脱去206((?))和125((?))分子量后的子离子峰,认为油溶性色素分子的羧基连接了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结构,降低了其极性,并重点探讨了组分R1-B和R1-E的裂解途径。
张帝[4](2014)在《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红曲色素是红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属于聚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食用天然色素。本论文首先对红曲霉ZL307进行激光诱变,选育一株利用豆渣产红曲色素能力较高的突变株红曲霉ZZ307;以豆渣为主要原料,对红曲霉ZZ307液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响应面法对红曲色素的液态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以正交实验对红曲色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均匀设计法对醇溶性红曲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最后对红曲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He-Ne激光对红曲霉ZL307进行诱变,条件为:扩束光斑直径10cm、照距30cm、功率20mA、处理时间50min,最终选育出突变菌株株红曲霉ZZ307,其产色素能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4%,且色价达到峰值提前。经传代发酵实验验证,表明红曲霉ZZ307的遗传稳定性良好。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碳源和附加氮源的种类及其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三个最显着因素:米粉、(NH4)2SO4和MgSO4,然后通过响应面法最终确定了显着因素的浓度,得到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为:豆渣4%,米粉3.4%,(NH4)2SO40.13%,CaCl20.25%,MgSO40.16%,K2HPO40.25%.在最优条件下,红曲霉ZZ307最终产生的色素色价达到114.28U/mL左右,比优化前提高了23.4%。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培养温度、初始pH、转速、接种量和装液量等培养条件的水平,再选取初始pH、装液量和转速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最终得出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6,装液量80mL,转速180r/min,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红曲色素总色价为125.84U/mL。同时在红曲霉摇瓶分批发酵过程中考察了的生物量、发酵液pH、红曲色素色价等指标,发现红曲色素色价的增长趋势明显滞后于菌体生长的趋势,其发酵过程属于部分生长偶联型。用均匀设计法对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醇溶性红曲色素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考察的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超声功率,最后考察了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最终得出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4℃、提取时间为110min、乙醇浓度为65%、超声功率为250w和提取次数为2。在此条件下最终得到醇溶性红曲色素色价为64.37U/mL,较以前直接用乙醇静置提取所获得的醇溶性红曲色素色价提高了59.12%。红曲色素的稳定性受pH、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在pH5-9范围内,红曲色素较为稳定;低温对红曲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但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色素稳定性会逐渐降低,85℃、100℃、121℃三个温度处理70min,水溶性色素保存率分别为94.02%、89.92%、84.74%,醇溶性色素保存率分别为81.07%、75.03%、58.34%。阳光对红曲色素的光降解最为显着;室内自然光对红曲色素的光稳定性影响较小,避光条件(01ux)对红曲色素保存率无明显作用。红曲色素保存率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在光照强度相同,单色光波长不同的条件下,红曲色素保存率依次为红光组>黄光组>绿光组>蓝光组>紫光组。红曲色素对短波紫外线较为敏感。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水溶性色素光稳定性大于醇溶性色素光稳定性。最后利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了有护色作用的食品添加剂(Vc、柠檬酸钠和EDTA-2Na)的配比,较对照组保存率增加了20%以上。
李鹏[5](2013)在《非洲菊色素研究及其在压花保色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为常见切花非洲菊为试验材料,通过确定花色为黄、红的两种非洲菊主要色素成分分子结构以及理化性质,对色素分子有目的性的实行引进集团或攫取集团的置换反应、络合反应,使花瓣内色素分子的结构变得稳定,以达到保持花色不褪色的目的。在非洲菊色素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非洲菊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其中非洲菊红色素最佳提取方案为提取剂浓度为7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0min,物料比1:40;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出个单因素影响效果为物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剂浓度。非洲菊黄色素最佳提取方案为提取剂浓度为9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0min,物料比1:40;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出个单因素影响效果为提取剂浓度>物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色素主要成分的鉴定:通过化学鉴定法、光谱法、色谱法对两种非洲菊色素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初步的鉴定。其中通过花色苷-显色反应、薄层层析、紫外-可见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推断出非洲菊红色素主要成分为芍药色素-3-五碳糖苷;通过类胡萝卜素-显色反应、柱层析、薄层层析、紫外-可见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推断非洲菊黄色素主要成分为叶黄素类似物。温度对非洲菊红色素的影响较为显着;而黄色素对温度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阳光和紫外光对非洲菊黄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而非洲菊红色素对光敏感。非洲菊红色素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较为稳定,碱溶液中色素颜色偏向蓝紫色;而黄色素在弱酸-弱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pH越小,颜色越浅,pH越大,颜色越深。氧化还原剂会使色素降解,颜色变化,甚至产生沉淀。试验中所选的糖均能有效地延缓非洲菊色素保存率下降;而部分有机酸也对两种非洲菊色素溶液的保色效果较好。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消除了加速色素降解的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非洲菊色素的稳定性;非洲菊黄色素受金属离子影响较大,所以络合剂可以改变离子的性质从而减小离子对色素的影响,而使非洲菊红色素提取液保存率降低。Fe2+、Pb2+、A13+三种离子对红色非洲菊有保色作用;A13+对色素的吸光度值增大的同时溶液颜色依然保持鲜艳的黄色。10%蔗糖+5%酒石酸+A13++苯甲酸+TBHQ浸泡后的非洲菊红色花瓣和经过5%麦芽糖+5%柠檬酸+EDTA+苯甲酸+TBHQ浸泡后的非洲菊黄色花瓣,在干燥压制过程中花瓣能保持新鲜状态下的基本颜色,在180d的破坏试验中,花瓣颜色也基本不变。
祝银银[6](2013)在《以干豌豆为原料的真空油炸脆豆的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鲜豌豆因贮藏性差,季节性强,常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而干豌豆作为加工原料易于运输和长期贮藏,可减少企业冷藏所需的资金投入。目前,市面出售的豌豆休闲食品,存在色素添加超标,口感油腻,保质期短等缺点。与常压油炸相比,真空油炸有很多独特之处,能保持产品的色泽、风味、营养物质,且产品脂肪含量相对较低。本论文以价格低廉的干豌豆为原料,研究预处理及真空油炸工艺条件对豌豆脆粒品质的影响,为开发低成本、高品质休闲食品提供理论基础。为了保证真空油炸豌豆的松脆性和色泽稳定性,本文先对干豌豆复水性及复水豌豆水分含量对脆豆质构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复水时间:5°C下浸泡14h左右,25°C下浸泡8h左右,35°C下浸泡4h左右,同时研究发现复水豌豆的水分含量超过50%能保证脆豆的松脆性;根据POD酶失活情况,初步确定了四种热烫条件,并比较了这四种热烫条件对真空油炸豌豆品质的影响,确定热烫条件为100°C热烫1min;比较了不同护色液对脆豆色泽的影响,确定采用2%(W/V)NaHCO3护色液。为了降低脆豆脂肪含量,本文研究了三种预处理方法(羧甲基纤维素涂膜、热风预干燥、真空微波预干燥)对真空油炸脆豆脂肪含量及其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和预干燥可以显着降低脆豆的脂肪含量,真空微波预干燥(输出功率为343±2.2W,真空度为0.060MPa,干燥时间为8min)处理后的真空油炸脆豆色泽较好,口感松脆,总体品质最高。以新鲜豌豆和复水豌豆为原料,比较其真空油炸产品品质,感官评定结果显示两者总体不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可利用干豌豆代替新鲜豌豆进行工业化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料油比对豌豆水分含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确定料油比为30g/L。以脂肪含量和破碎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最佳油炸工艺参数为:油炸温度100105°C,油炸时间18min,真空度0.0900.095MPa。并通过研究脱油转速和时间对真空油炸脆豆脂肪含量的影响,确定脱油转速为350r/min,脱油时间为8min。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优化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油炸脆豆质量为基准,确定最佳配方:芥末粉添加量2.0g/100g,食盐添加量1.5g/100g,I+G添加量0.04g/100g,白砂糖添加量0.5g/100g。为了研究脆豆贮藏稳定性及货架期,本文研究了常温贮藏下脆豆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贮藏6个月后脆豆的理化性质有所改变,但仍可接受。利用加速试验预测常温下的货架期,以酸价为指标的货架期方程B=0.12e0.0125t,预测常温货架期为257d;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的货架期方程为B=0.78e0.0138t,预测常温货架期为234d。
曹娅[7](2013)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粮油食品中的真菌毒素和食品添加剂(物)》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类的食物,主要的污染为真菌毒素污染。粮食在收获时未被充分干燥或贮藏运输过程中温度或湿度过高便会使之迅速生长。真菌毒素一方面直接导致农产品腐败变质、营养物质损失以及产品的品质降低等。另一方面真菌毒素对任何动物的毒性都很高,通过吸入及皮肤接触或者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任何动物病理变化和生理变态,出现多种中毒症状。对于油料类的食物,主要的污染表现在食品添加剂的超标使用以及非法添加物的添加使用上。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是我们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我国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物,过量地添加食品添加剂或是使用添加剂列表之外的非法添加物均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粮油食品中的真菌毒素、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了快速、简单、高效的前处理技术,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粮油食品中的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及违法添加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大米、小麦和大豆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伏马毒素B1、伏马毒素B2、柄曲霉素和异烟棒曲霉素C8种真菌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加入正己烷去除油脂,用60%乙腈振荡液液分配提取,取乙腈水层过滤膜后直接测定。在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测定。定量方法采用同位素内标稀释法,一步提取,实现了简便高效的检测模式。8种真菌毒素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系数均大于0.997。空白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77%1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13.3%。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粮谷中真菌毒素的痕量分析检测。2.建立食用植物油和调味油中18种食品添加剂和9种非法添加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稀释后,采用乙腈振荡提取,乙腈层定容后直接测定18种添加剂;正己烷层浓缩后采用凝胶渗透色谱除去油脂,洗脱液浓缩后进行9种非法添加物的分析。在电喷雾电离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27种添加剂(物)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83。空白样品添加的回收率在78.2%~108.3%之间;精密度为0.9%~17.7%。3.对已建立的两种方法进行北京市售的粮食、调和油以及调味油的筛查。实际样品中均未检测出非法添加物,但是检测出真菌毒素和食品添加剂,其含量均未超过我国以及欧盟等国家的限量要求。
任雪峰[8](2012)在《天然产物中金属含量的测定与抗氧化性》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湿法消化和干法灰化两种方法紫甘薯样品进行预处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比较了两种处理方法所得样品中11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对仪器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湿法消化处理了甘肃三地产人参果,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比较了三地产人参果样品中11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对仪器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应用超声波辅助法对紫甘薯花色素进行了提取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紫甘薯花色素提取率的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四个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并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对超声辅助法提取的紫甘薯色素对光照、pH值、金属离子及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紫甘薯色素提取液为研究对象,抗坏血酸为对照,采用·OH自由基、DPPH·自由基、NO2-自由基和Fe3+体系,考察了紫甘薯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性。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消化方法对测定各种金属离子有显着影响,采用湿法消化处理所得样品中K、Ca、Na、Mg、Zn、Fe、Cu、Mn、Pb、Cr和Cd的含量分别为16896.36、2003.56、152.13、1032.15、138.92、90.67、9.94、1.98、1.96和1.53μg·g-1,采用干法灰化所得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5058.04、966.65、129.71、1100.96、107.11、72.30、7.35、4.32、2.04、1.38和1.46,μg·g-1,采用湿法消化处理样品更加有利于样品的氧化分解,消化的更为完全。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6.14%~104.31%之间,各元素测定值的精密度在0.12%-3.56%之间,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以作为测定紫甘薯中金属元素测定的方法之一。2.凉州区、天祝县、甘州区的人参果中Na、Ca、Mg、Mn、Cu、K、Zn、 Fe、Cr、Cd和Pb的含量分别为164.82、2273.14、1287.95、5.27、10.60、23558.10、154.88、87.57、2.10、2.67、2.19,125.79、877.65、1424.14、5.24、8.25、20867.55、149.43、50.66、2.33、2.93、2.25和240.35、1413.83、1382.65、5.86、6.86、19844.45、153.75、135.74、1.97、2.25、2.09μg·g-1。加标回收率为97.26%-104.82%,相对标准偏差(n=9)为:0.10%~5.15%,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3.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甘薯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温度、乙醇浓度二次方项、料液比二次方项、超声温度二次方项和超声时问二次方项对紫甘薯色素提取率的影响极显着(P<0.0001),说明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在紫甘薯色素的提取率影响中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交互作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2%,料液比1:88,超声温度55℃,超声时间29min。在此条件下,紫甘薯色素的吸光度值可达0.861,与理论值相差0.38%,RSD(n=5)为0.38%,说明采用响应面法得到的工艺参数可靠,可以对紫甘薯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模拟。4.紫甘薯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受热性较强,可以在70℃以下可以稳定保存;紫薯色素对光照不稳定;金属离子Na+、K+、Mg2+、Ca2+、Zn2+以及低浓度的Fe3+和Cu2+对紫薯色素有辅色作用,可以作为色素的护色剂;A13+和高浓度的Fe3+及Cu2+会对紫甘薯色素造成降解;氯化钠和蔗糖对紫甘薯色素具有增色作用,柠檬酸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没有影响;当苯甲酸钠浓度低于0.01%,抗坏血酸和山梨酸钾浓度低于0.05%,紫甘薯色素的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5.在实验所选的4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中,从对·OH、DPPH·和N02-自由基的清除率值看,紫甘薯色素各种溶剂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作用远大于·OH和N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而N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又优于·OH的。在同一抗氧化评价指标中,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DPPH·和NO2-自由基的清除实验中,醇提物的各部分萃取物清除效果随着萃取溶剂极性的增大而增强,且抗坏血酸表现出较好的清除效果;而在·OH的清除实验中,醇提物的各部分萃取物清除效果随着萃取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减弱,抗坏血酸的清除效果远优于各部分萃取物的。在Fe3+还原能力大小的测定实验中,正丁醇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有比较强的还原力,且还原力与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
王敏[9](2012)在《杏鲍菇真空低温脱水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多糖、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由于鲜菇水分含量极高,组织柔软细嫩,在实际生产中不耐贮藏且极易发生褐变,严重影响外观和商品价值。传统的干燥以日晒和热风干燥为主,存在色泽差、复水性差、营养物质流失严重等缺陷,因此研究加工过程中的护色技术和最佳干燥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将热风联合微波真空干燥以及真空低温油炸这两种低温脱水干燥技术应用于杏鲍菇的加工上。研究了加工过程中的无硫护色技术、超声波辅助浸渍等工艺,优化得出两种加工方式的最佳工艺参数,并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对杏鲍菇品质特性的影响,为实现杏鲍菇脱水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解决杏鲍菇加工过程中的褐变问题,采用不同褐变抑制剂对杏鲍菇片进行护色处理,并通过正交优化得出复合抑制剂的最优质量分数为:氯化钙0.4%,柠檬酸0.8%,抗坏血酸0.15%,半胱氨酸0.09%,且L-半胱氨酸的质量分数对杏鲍菇片干燥后的L值有显着影响(P<0.05)。2.比较了不同浸渍成分、浸渍浓度、浸渍时间以及水浴和超声波辅助浸渍对杏鲍菇片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浸渍工艺参数为:料液比为1:4,麦芽糊精质量分数为10%,麦芽糖质量分数为5%,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15min。3.通过对杏鲍菇片微波真空干燥失水特性的研究,探讨了微波功率、装载量、真空度和微波强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获得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杏鲍菇片水分变化规律。即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主要可分为升速干燥和降速干燥两个阶段。微波功率越大、真空度越大、微波强度越大、装载量越小,杏鲍菇片的干燥失水速率越大,所需要的干燥时间越短。4.以预干燥脱水比、微波功率和装载量为因素,以干燥后杏鲍菇片的色泽、膨化率和复水比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综合考虑色泽、膨化率和复水比,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900W、装载量50g、预干燥脱水比70%或者80%。5.系统研究了真空冷冻干燥(FD)、微波真空干燥(MVD)、热风联合微波真空干燥(AD-MVD)和热风干燥(AD)4种不同干燥技术对杏鲍菇片色泽、外观、复水比和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AD-MVD耗能最低、耗时最短,较好保持了产品外观,具有一定的膨化度,且比MVD节约能耗约81.9%。综合考虑杏鲍菇产品的色泽、复水比、Vc和FAA含量这4个指标,采用AD-MVD和MVD干燥方式干制的杏鲍菇片整体品质非常接近(P<0.05),明显优于AD产品,与FD产品相比略差。但FD干燥耗时最长、能耗最大,分别是AD-MVD的6.3倍和8.87倍。6.以影响真空油炸杏鲍菇片品质的预干燥时间、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为因素,以含油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和真空脱油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优的真空油炸参数。结果表明:厚度为2mm的杏鲍菇片经80℃烫漂90s,再以料液比为15mL/g、质量分数为15%的麦芽糊精超声波辅助浸渍15min后,在60℃条件下热风预干燥20min,待均湿后进行真空油炸,其中油炸温度为80℃-90℃、真空度控制在0.08MPa-0.09MPa,油炸时间10min,离心旋转脱油转速为350r/min,脱油时间为10min,产品最终含油率为30.43%。
李盈辰[10](2011)在《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饮料中色素含量》文中研究指明本学位论文共包括三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食用色素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概述了近年来人工合成色素测定的研究进展和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第2章:改良聚酰胺吸附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内标法/外标法测定饮料中亮蓝和苋菜红。建立了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饮料中的人工合成色素的内标法和外标法。优化了电泳电压、缓冲溶液种类和浓度、检测波长等因素。本文对样品预处理的优化使该法更适用于碳酸类饮料中亮蓝和苋菜红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以样品空白为基液进行定量测定,基本上消除了背景带来的系统误差,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准确。第3章:气相色谱蒸汽阱进样技术研究。改装并优化了气相色谱仪进样及相关气路系统,以醇混合物为样品进行了定量准确度研究,结果显示系统的重现性和定量准确度满足设计要求。
二、一种新型油溶性色素护色剂护色效果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油溶性色素护色剂护色效果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因子对红曲霉发酵水溶性黄色素代谢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红曲霉菌及红曲色素概述 |
1.2.1 红曲霉菌 |
1.2.2 红曲色素 |
1.3 红曲色素的生物合成 |
1.4 红曲黄色素的研究进展 |
1.4.1 红曲黄色素简介 |
1.4.2 红曲黄色素的理化特性与生物活性 |
1.4.3 红曲黄色素的发酵研究 |
1.4.3.1 高产红曲黄色素菌株的筛选 |
1.4.3.2 发酵培养基优化 |
1.4.3.3 发酵过程参数控制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糖胁迫红曲霉发酵黄色素代谢与分泌的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与方法 |
2.2.1 菌体来源 |
2.2.2 培养基 |
2.2.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3.1 主要试剂 |
2.2.3.2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2.4.1 种子培养 |
2.2.4.2 发酵培养 |
2.2.5 分析方法 |
2.2.5.1 菌体干重测定 |
2.2.5.2 葡萄糖浓度测定 |
2.2.5.3 菌体油脂含量测定 |
2.2.5.4 红曲色素含量的测定 |
2.2.5.5 红曲色素组分分析 |
2.2.5.6 红曲色素组分的鉴定 |
2.2.5.7 细胞膜组成成分分析 |
2.2.5.8 红曲色素合成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葡萄糖浓度对红曲色素和油脂代谢的调控 |
2.3.2 高糖发酵下色素与油脂代谢的关联作用 |
2.3.3 胞内外红曲黄色素的组分鉴定 |
2.3.4 高糖发酵下胞内外色素组成特性的变化 |
2.3.5 高糖发酵细胞膜特性改变诱导色素跨膜分泌 |
2.3.6 高糖发酵下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还原电势对红曲霉高糖发酵黄色素代谢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与方法 |
3.2.1 菌体来源 |
3.2.2 培养基 |
3.2.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3.1 主要试剂 |
3.2.3.2 主要仪器 |
3.2.4 实验方法 |
3.2.4.1 种子培养 |
3.2.4.2 发酵培养 |
3.2.4.3 发酵液氧化还原电势的调控 |
3.2.5 分析方法 |
3.2.5.1 菌体干重测定 |
3.2.5.2 葡萄糖测定 |
3.2.5.3 氧化还原电势(ORP)测定 |
3.2.5.4 红曲黄色素含量的测定 |
3.2.5.5 红曲色素组分分析及胞内红曲黄色素的定量 |
3.2.5.6 NADH和NAD+含量的测定 |
3.2.5.7 果糖-6-磷酸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3.2.5.8 红曲色素合成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H_2O_2添加量和添加时间对水溶性黄色素代谢的影响 |
3.3.2 不同氧化还原电势调控红曲黄色素代谢 |
3.3.3 H_2O_2诱导的氧化条件对胞内NADH/NAD+水平的影响 |
3.3.4 H_2O_2诱导的氧化条件对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3.3.5 H_2O_2诱导的氧化条件对PFK和G6PDH酶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度变换调控红曲霉水溶性荧光黄色素的代谢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方法 |
4.2.1 菌体来源 |
4.2.2 培养基 |
4.2.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3.1 主要试剂 |
4.2.3.2 主要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2.4.1 种子培养 |
4.2.4.2 发酵温度对水溶性黄色素代谢的影响 |
4.2.4.3 两阶段温度调控发酵 |
4.2.5 分析方法 |
4.2.5.1 菌体干重测定 |
4.2.5.2 残余葡萄糖测定 |
4.2.5.3 红曲黄色素含量的测定 |
4.2.5.4 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组分分析 |
4.2.5.5 红曲色素合成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温度对水溶性黄色素代谢的影响 |
4.3.2 发酵温度改变水溶性黄色素代谢特性 |
4.3.3 不同温度下胞外水溶性黄色素的稳定性 |
4.3.4 两阶段温度调控发酵提高水溶性荧光黄色素 |
4.3.5 温度对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复配天然色素的研究及在饮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天然色素概述 |
1.1.1 食用色素发展史 |
1.1.2 天然色素的优缺点 |
1.1.3 天然色素的分类 |
1.1.4 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 |
1.2 天然色素主要提取方法 |
1.2.1 溶剂提取法 |
1.2.2 超声波提取法 |
1.2.3 超临界萃取法 |
1.2.4 微波提取法 |
1.2.5 酶提取法 |
1.3 天然色素的色泽稳定性 |
1.3.1 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1.3.2 提高天然色素稳定性的方法 |
1.4 天然色素的生理活性 |
1.4.1 抗氧化作用 |
1.4.2 抗炎抑菌作用 |
1.4.3 抗肿瘤作用 |
1.4.4 降血脂作用 |
1.4.5 改善视疲劳 |
1.4.6 其他作用 |
1.5 天然色素的应用前景 |
1.5.1 在食品中的应用 |
1.5.2 在保健品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试剂 |
2.4 水溶性天然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性质的比较 |
2.4.1 水溶性天然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及色价的确定 |
2.4.2 水溶性天然色素热稳定性研究 |
2.4.3 水溶性天然色素光稳定性研究 |
2.4.4 水溶性天然色素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2.5 天然色素复配调色 |
2.5.1 模拟物颜色的确定 |
2.5.2 天然色素复配调色 |
2.5.3 复配色素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 |
2.5.4 HPLC-ESI-MS/MS鉴定花色苷成分 |
2.6 复配色素在饮料中的应用 |
2.6.1 饮料配方的确定 |
2.6.2 饮料杀菌时间的确定 |
2.6.3 饮料辅色剂的选择 |
2.6.4 饮料的贮存稳定性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多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性质的比较 |
3.1.1 多种水溶性天然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及色价的确定 |
3.1.2 多种水溶性天然色素热稳定性研究 |
3.1.3 多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光稳定性研究 |
3.1.4 多种水溶性天然色素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3.1.5 酸性条件下水溶性天然色素的选择 |
3.2 天然色素复配调色 |
3.2.1 模拟物颜色的确定 |
3.2.2 天然色素复配调色 |
3.2.3 复配色素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 |
3.2.4 HPLC-ESI-MS/MS定性鉴定花色苷成分 |
3.3 复配色素在饮料中的应用 |
3.3.1 饮料配方的确定 |
3.3.2 饮料杀菌时间的确定 |
3.3.3 饮料辅色剂的选择 |
3.3.4 饮料的贮存稳定性 |
4 结论 |
4.1 酸性条件天然色素的选择 |
4.2 天然色素复配调色 |
4.3 复配色素在饮料中的应用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3)红曲色素成分分析及其油溶性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曲色素概述 |
1.1.1 红曲色素的生产方法 |
1.1.2 红曲色素的化学成分及结构 |
1.1.3 红曲色素的理化性质 |
1.1.4 红曲色素的应用 |
1.1.5 桔霉素 |
1.2 红曲菌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1.3 红曲色素分离纯化 |
1.3.1 薄层色谱法 |
1.3.2 柱层析法 |
1.3.3 高速逆流色谱法 |
1.3.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 红曲色素衍生物的开发 |
1.4.1 水溶性红曲色素的研究 |
1.4.2 酸溶性红曲色素的研究 |
1.4.3 脂溶性红曲色素的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酸化红曲色素的制备及脂溶性成分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技术路线 |
2.3.2 原料的酸化 |
2.3.3 脱脂(脂溶性成分的脱除) |
2.3.4 高效液相分离条件的建立 |
2.3.5 TLC分离 |
2.3.6 LC-MS/MS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脱脂效果的比较 |
2.4.2 高效液相分离方法的优化 |
2.4.2.1 色谱柱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2.4.2.2 流动相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2.4.2.3 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2.4.2.4 检测器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2.4.3 TLC分离条件优化 |
2.4.4 TLC分离结果 |
2.4.5 脂溶性成分的HPLC分离 |
2.4.6 四种荧光组分的结构表征 |
2.4.6.1 荧光组分的UV-vis分析 |
2.4.6.2 MF1-A和MF1-B荧光组分LC-MS/MS分析 |
2.4.6.3 MF2-A和MF2-B荧光组分LC-MS/MS分析 |
2.4.6.4 与桔霉素的对比 |
2.5 小结 |
第三章 油溶性红曲色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合成路线 |
3.3.2 反应机理 |
3.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4 后处理 |
3.3.5 油溶性红曲色素的初分离 |
3.3.6 油溶性红曲色素的性能表征 |
3.3.6.1 溶解性测定 |
3.3.6.2 稳定性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 |
3.4.1 油溶性红曲色素的紫外-可见光谱图 |
3.4.2 溶解性测定 |
3.4.3 光照对稳定性的影响 |
3.4.4 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3.4.5 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 |
3.4.6 氧化剂还原剂物质对稳定性的影响 |
3.4.7 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 |
3.4.8 糖类物质对稳定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油溶性红曲色素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4.3.2 TLC分离条件的优化 |
4.3.3 硅胶柱层析分离 |
4.3.4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
4.3.5 LC-MS/MS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TLC分离条件优化 |
4.4.2 TLC分离结果 |
4.4.3 硅胶柱层析分离结果 |
4.4.4 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
4.4.4.1 不同流动相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4.4.2 油溶性红色素R1的等高线图和3D色谱图 |
4.4.4.3 油溶性红色素R2的等高线图和3D色谱图 |
4.4.5 油溶性红色素R1和R2的结构表征 |
4.4.5.1 油溶性红色素R1不同组分的uv-vis分析 |
4.4.5.2 油溶性红色素R2不同组分的uv-vis分析 |
4.4.5.3 油溶性红曲色素R1的HPLC-MS分析 |
4.4.5.4 油溶性红曲色素R2的HPLC-MS分析 |
4.4.5.5 油溶性红曲色素R1和R2各组分的二级质谱 |
4.4.6 LC-MS-MS谱图解析 |
4.4.6.1 组分R1-B的裂解途径 |
4.4.6.2 组分R1-E的裂解途径 |
4.4.6.3 产物分析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食用天然色素的概述 |
1.2 红曲色素的概述 |
1.2.1 红曲色素的结构 |
1.2.2 红曲色素的合成途径 |
1.2.3 红曲色素的理化性质 |
1.2.4 红曲色素的应用和生理功能 |
1.3 红曲霉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现状 |
1.3.1 红曲霉的简介 |
1.3.2 红曲霉诱变提高红曲色素色价的研究现状 |
1.3.3 红曲色素发酵基质多样性的研究 |
1.3.4 红曲色素发酵工艺优化的研究 |
1.3.5 红曲色素的提取研究现状 |
1.4 红曲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
1.4.1 pH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4.2 温度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4.3 光照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4.4 常见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He-Ne激光对红曲霉ZL307的诱变育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出发菌株 |
2.2.4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色价测定方法 |
2.3.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3.3 红曲霉液态发酵 |
2.3.4 激光诱变和筛选方法 |
2.3.5 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实验 |
2.3.6 诱变菌株和原始菌株的比较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激光诱变对红曲霉孢子的影响 |
2.4.2 红曲色素突变菌株的选育 |
2.4.3 遗传稳定性实验 |
2.4.4 诱变菌株与原始菌株色价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红曲霉ZZ307液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实验试剂 |
3.2.3 菌种 |
3.2.4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方法 |
3.3.2 色价测定方法 |
3.3.3 实验设计方法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单因素实验优化碳、氮源 |
3.4.2 Plackett-Burman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3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4 响应面的Box-Behnken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5 培养基组分最适浓度的确定 |
3.4.6 验证性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曲霉ZZ307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2 主要试剂 |
4.2.3 菌种 |
4.2.4 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培养方法 |
4.3.2 测定方法 |
4.3.3 实验设计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培养条件的单因子实验 |
4.4.2 培养条件优化正交实验 |
4.4.3 验证性实验 |
4.4.4 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过程中的生长代谢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波辅助提取醇溶性红曲色素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仪器与设备 |
5.2.2 主要试剂 |
5.2.3 菌种 |
5.2.4 培养基 |
5.3 实验方法 |
5.3.1 培养方法 |
5.3.2 超声波辅助提取醇溶性色素的方法及色价测定 |
5.3.3 均匀设计实验方法 |
5.3.4 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均匀设计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2 均匀设计实验结果分析 |
5.4.3 最优理论组合验证 |
5.4.4 提取次数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红曲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仪器与设备 |
6.2.2 主要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红曲色素色价的测定 |
6.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6.3.3 色素色价保存率的测定和计算 |
6.3.4 pH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测定 |
6.3.5 金属盐离子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测定 |
6.3.6 常见食品添加剂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测定 |
6.3.7 红曲色素的热稳定性研究 |
6.3.8 红曲色素的光稳定性研究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pH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6.4.2 金属盐离子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6.4.3 常见食品添加剂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6.4.4 红曲色素的热稳定性的研究 |
6.4.5 红曲色素的光稳定性的研究 |
6.4.6 光照下的护色正交实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非洲菊色素研究及其在压花保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干燥花研究概况 |
1.1.1 平面干燥花研究概况 |
1.2 植物色素的研究概况 |
1.2.1 植物色素研究进展 |
1.2.2 植物色素的分类 |
1.2.3 花色苷研究进展 |
1.2.4 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
1.3 非洲菊研究概况 |
1.4 TRIZ理论研究概述 |
1.4.1 TRIZ理论概述 |
1.4.2 多屏幕法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非洲菊压花保色中建立TRIZ理论技术路线 |
1.6.1 应用TRIZ理论找出压花保色中的问题 |
1.6.2 找出压花保色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
2 非洲菊色素提取及分成的初步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花材 |
2.1.2 试验主要药品 |
2.2 试验方法 |
2.2.1 提取工艺的研究 |
2.2.2 非洲菊红色素成分的初步鉴定 |
2.2.3 非洲菊黄色素成分的初步鉴定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提取工艺的研究 |
2.3.2 非洲菊红色素成分初步鉴定 |
2.3.3 非洲菊黄色素成分的初步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3 非洲菊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花材 |
3.1.2 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2 pH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3 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4 氧化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5 糖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6 有机酸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7 抗氧化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8 防腐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9 络合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10 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2 pH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3 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4 氧化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5 糖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6 有机酸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7 防腐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8 抗氧化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9 络合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10 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非洲菊保色方法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花材 |
4.1.2 试验主要药品 |
4.2 实验方法 |
4.2.1 初次保色剂配方的选择 |
4.2.2 再次保色剂配方的选择 |
4.2.3 最终保色剂配方的选择及破坏性实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初次保色剂配方的选择 |
4.3.2 再次保色剂配方的选择 |
4.3.3 最终保色剂配方的选择及破坏性实验 |
4.3.4 成品展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以干豌豆为原料的真空油炸脆豆的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豌豆概述 |
1.1.1 豌豆的简介 |
1.1.2 豌豆的成分与功能性质 |
1.1.3 豌豆加工的研究进展 |
1.2 真空油炸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真空油炸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2 真空油炸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2.3 真空油炸产品的预处理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真空油炸产品工艺研究进展 |
1.2.5 降低油炸食品脂肪含量的研究进展 |
1.3 立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干豌豆预处理对真空油炸脆豆品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原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真空油炸豌豆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3.2 真空油炸豌豆的浸泡工艺步骤 |
2.3.3 真空油炸豌豆的热烫工艺步骤 |
2.3.4 真空油炸豌豆的护色工艺步骤 |
2.3.5 涂膜与预干燥的试验步骤 |
2.3.6 实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浸泡温度对豌豆复水性的影响 |
2.4.2 复水豌豆水分含量对脆豆质构的影响 |
2.4.3 豌豆热烫对真空油炸豌豆品质的影响研究 |
2.4.4 不同护色液对真空油炸豌豆色泽的影响研究 |
2.4.5 涂膜和预干燥方法对真空油炸豌豆脂肪含量的影响研究 |
2.4.6 涂膜和预干燥方法对真空油炸豌豆其他品质的影响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豌豆真空油炸工艺及调味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原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新鲜豌豆和复水豌豆油炸产品品质研究方法 |
3.3.2 真空油炸料油比的研究步骤 |
3.3.3 单因素试验方法 |
3.3.4 真空油炸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方法 |
3.3.5 真空脱油工艺参数的研究步骤 |
3.3.6 真空油炸豌豆调味配方的研究步骤 |
3.3.7 实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新鲜豌豆和复水豌豆真空油炸产品品质比较 |
3.4.2 料油比对豌豆水分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
3.4.3 油炸真空度、温度和时间对豌豆脂肪含量的影响 |
3.4.4 真空油炸工艺参数的优化 |
3.4.5 真空脱油工艺对产品脂肪含量的影响 |
3.4.6 调味料的添加量对脆豆口味的影响 |
3.4.7 脆豆配方的正交优化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油炸脆豆贮藏稳定性及货架期预测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原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常温贮藏条件下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
4.3.2 真空油炸豌豆货架期预测试验 |
4.3.3 实验指标测定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常温贮藏期脆豆品质的变化情况 |
4.4.2 真空油炸豌豆货架期的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7)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粮油食品中的真菌毒素和食品添加剂(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真菌毒素概况 |
1.1.1 真菌毒素定义及分类 |
1.1.2 真菌毒素的安全问题 |
1.2 食品添加剂概况 |
1.2.1 食品添加剂定义及分类 |
1.2.2 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 |
1.3 非法添加物 |
1.3.1 非法添加物定义及分类 |
1.3.2 非法添加物安全问题 |
1.4 样品前处理技术 |
1.4.1 真菌毒素前处理技术 |
1.4.2 添加剂的前处理技术 |
1.5 真菌毒素检测技术进展 |
1.5.1 生物鉴定法 |
1.5.2 化学分析法 |
1.5.3 仪器分析法 |
1.6 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检测技术进展 |
1.6.1 分子光谱检测 |
1.6.2 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7.1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7.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化学试剂 |
2.1.2 标准品 |
2.1.3 仪器设备 |
2.2 样品前处理 |
2.2.1 粮谷类食品前处理 |
2.2.2 油类食品前处理 |
2.3 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2.3.1 真菌毒素的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2.3.2 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粮谷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的结果与分析 |
3.1.1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3.1.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1.3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1.4 样品基质效应的消除 |
3.1.5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1.6 方法的精密度 |
3.1.7 方法的应用 |
3.2 调味油中食品添加剂(物)的检测的分析与结果 |
3.2.1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3.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2.3 柱温的优化 |
3.2.4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5 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 |
3.2.6 实际应用 |
4 讨论 |
4.1 GPC 前处理方法的本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4.2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与其他仪器的比较 |
4.3 同位素内标法与其他定量方法的比较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2.1 粮谷中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的创新点 |
5.2.2 油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物)的检测方法创新点 |
5.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5.3.1 前处理方法的改进 |
5.3.2 扩大检测的范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天然产物中金属含量的测定与抗氧化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紫甘薯研究现状 |
1.1.1 紫甘薯的品名、性状 |
1.1.2 紫甘薯的营养成分 |
1.1.3 紫甘薯色素的理化性质 |
1.1.4 紫甘薯色素的成分和结构特点 |
1.2 人参果的研究现状 |
1.2.1 人参果的品名、性状 |
1.2.2 人参果的营养成分 |
1.3 天然产物中金属离子的测定 |
1.3.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1.3.1.1 干法灰化法 |
1.3.1.2 湿法消化法 |
1.3.1.3 溶剂萃取法 |
1.3.1.4 微波消解法 |
1.3.1.5 脉冲悬浮法 |
1.3.1.6 非完全消化法 |
1.3.2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子化方法 |
1.3.2.1 火焰原子化法 |
1.3.2.2 电热原子化法 |
1.3.2.3 氢化物原子化法 |
1.3.2.4 冷原子化法 |
1.4 天然色素的研究现状 |
1.4.1 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
1.4.1.1 浸提法 |
1.4.1.2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 |
1.4.1.3 微波提取法 |
1.4.1.4 超声波提取法 |
1.4.1.5 酶解法 |
1.4.2 天然色素的纯化方法 |
1.4.2.1 大孔吸附树脂法 |
1.4.2.2 膜超滤法 |
1.4.2.3 醋酸铅沉淀法 |
1.4.2.4 分级醇沉法 |
1.4.3 天然色素的生理活性 |
1.4.3.1 抗氧化作用 |
1.4.3.2 抗高血糖作用 |
1.4.3.3 降低血脂作用 |
1.4.3.4 抑菌性作用 |
1.4.3.5 抗癌症作用 |
1.5 选题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紫甘薯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原料及处理方法 |
2.1.2 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1.4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
2.1.5 样品的处理 |
2.1.5.1 湿法消化法 |
2.1.5.2 干法灰化法 |
2.1.6 回收率试验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仪器工作条件 |
2.2.2 分析参数 |
2.2.3 紫甘薯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对比 |
2.2.4 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实验 |
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产地人参果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样准备及预处理 |
3.1.2 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
3.1.5 回收率试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仪器工作条件 |
3.2.2 分析参数 |
3.2.3 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
3.2.4 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实验 |
3.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紫甘薯色素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原料及处理方法 |
4.1.2 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1.4 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流程 |
4.1.5 紫甘薯色素的测定 |
4.1.6 紫甘薯色素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4.1.7 单因素试验 |
4.1.8 响应面优化试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4.2.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4.2.2.1 乙醇浓度对紫甘薯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
4.2.2.2 料液比对紫甘薯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
4.2.2.3 超声温度对紫甘薯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
4.2.2.4 超声时间对紫甘薯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
4.2.3 响应面优化设计与结果 |
4.2.4 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
4.2.5 验证试验 |
4.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紫甘薯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原料及处理方法 |
5.1.2 试剂 |
5.1.3 仪器设备 |
5.1.4 稳定性研究 |
5.1.4.1 pH值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5.1.4.2 加热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5.1.4.3 光照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5.1.4.4 金属离子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5.1.4.5 食品添加剂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H值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5.2.2 温度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5.2.3 光照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5.2.4 金属离子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5.2.5 食品添加剂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紫甘薯色素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原料及处理方法 |
6.1.2 材料与试剂 |
6.1.3 仪器与设备 |
6.1.4 试液的制备 |
6.1.5 抗氧化活性测定 |
6.1.5.1 清除羟自由基反应 |
6.1.5.2 清除DPPH自由基 |
6.1.5.3 NO_2~-自由基的清除 |
6.1.5.4 Fe~(3+)还原力实验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6.2.2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6.2.3 对NO_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6.2.3.1 NaNO_2标准曲线的绘制 |
6.2.3.2 NO_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6.2.4 对Fe_(3+)还原力的测定 |
6.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9)杏鲍菇真空低温脱水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
2 食用菌抗褐变研究进展 |
2.1 食用菌发生褐变的原因 |
2.2 引起食用菌褐变的主要因素 |
2.2.1 温度 |
2.2.2 湿度 |
2.2.3 气体成分 |
2.2.4 pH值 |
2.2.5 其他因素 |
2.3 酶促褐变的控制方法 |
2.3.1 物理控制方法 |
2.3.2 化学控制方法 |
2.3.3 生物控制方法 |
3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 |
3.1 微波真空干燥原理及特点 |
3.2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
3.3 国内外研究热点 |
3.3.1 干燥动力学及数学模型的研究 |
3.3.2 不同食品干燥工艺参数条件的优化 |
3.3.3 试验装置及设备的研究 |
3.3.4 联合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4 真空低温油炸技术研究进展 |
4.1 真空低温油炸的原理和特点 |
4.2 真空低温油炸的预处理研究进展 |
4.3 真空低温油炸工艺研究 |
4.4 降低产品含油率和提高产品品质的研究 |
4.5 真空低温油炸脱水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杏鲍菇真空低温脱水前预处理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4.1 单一褐变抑制剂处理 |
1.4.2 复合褐变抑制剂的筛选 |
1.4.3 浸渍工艺条件的优化 |
1.4.4 测定指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褐变抑制剂种类和浓度对杏鲍菇片护色效果的影响 |
2.1.1 氯化钠对杏鲍菇片护色效果的影响 |
2.1.2 氯化钙对杏鲍菇片护色效果的影响 |
2.1.3 柠檬酸对杏鲍菇片护色效果的影响 |
2.1.4 抗坏血酸对杏鲍菇片护色效果的影响 |
2.1.5 L-半胱氨酸对杏鲍菇片护色效果的影响 |
2.2 复合褐变抑制剂对杏鲍菇片护色作用的正交优化试验 |
2.3 浸渍工艺条件的优化 |
2.3.1 不同浸渍方式和浸渍成分对杏鲍菇片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3.2 浸渍浓度对杏鲍菇片固形物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杏鲍菇微波真空干燥脱水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4.1 工艺流程 |
1.4.2 操作要点 |
1.4.3 护色工艺的确定 |
1.4.4 浸渍工艺的确定 |
1.4.5 热风预干燥工艺参数的选择 |
1.4.6 杏鲍菇片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 |
1.4.7 杏鲍菇片热风联合微波真空干燥优化试验 |
1.4.8 不同干燥方式的对比试验 |
1.4.9 试验指标及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热风预干燥特性分析 |
2.2 杏鲍菇片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 |
2.2.1 微波功率对杏鲍菇片干燥特性的影响 |
2.2.2 装载量对杏鲍菇片干燥特性的影响 |
2.2.3 真空度对杏鲍菇片干燥特性的影响 |
2.2.4 微波强度对杏鲍菇片干燥特性的影响 |
2.3 杏鲍菇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试验 |
2.4 不同干燥方式的对比试验 |
2.4.1 不同干燥方式对杏鲍菇片外观的影响 |
2.4.2 不同干燥方式对杏鲍菇片能耗及主要品质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即食杏鲍菇片真空低温油炸工艺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4.1 工艺流程 |
1.4.2 操作要点 |
1.4.3 烫漂工艺的确定 |
1.4.4 浸渍工艺的确定 |
1.4.5 预干燥工艺的确定 |
1.4.6 真空油炸参数单因素水平的选择 |
1.4.7 真空油炸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
1.4.8 感官评分标准与方法 |
1.4.9 脱油工艺的确定 |
1.4.10 杏鲍菇片含水率及含油率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烫漂温度和时间对杏鲍菇片POD活性的影响 |
2.2 浸渍工艺条件确定 |
2.2.1 麦芽糊精浓度对杏鲍菇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2.2 料液比对杏鲍菇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3 热风预干燥对杏鲍菇片含水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
2.4 油炸温度对油炸菇片含油率、含水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
2.5 油炸时间对油炸菇片含油率、含水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
2.6 真空油炸杏鲍菇片工艺的确定 |
2.7 真空旋转脱油工艺优化 |
3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与录用论文 |
致谢 |
(10)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饮料中色素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摘要 |
1.1 食用色素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
1.1.1 食用色素的概念 |
1.1.2 食用色素的特点 |
1.1.3 食用色素的作用 |
1.2 人工合成色素对健康的危害 |
1.3 合成色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
1.3.1 分光光度法 |
1.3.2 极谱法 |
1.3.3 薄层色谱法 |
1.3.4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
1.3.5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3.6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4 合成色素检测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
1.5 展望 |
Abstract |
第2章 改良聚酰胺吸附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内标法 |
摘要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2.1.2 样品预处理 |
2.1.3 电泳条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样品前处理条件选择 |
2.2.2 电泳分离条件优化 |
2.2.3 内标法测定结果 |
2.2.4 外标法测定结果 |
2.2.5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
2.3 结论 |
Abstract |
第3章 气相色谱蒸汽阱进样技术研究 |
摘要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3.1.2 仪器结构改造 |
3.1.3 实验操作条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色谱图峰形的优化 |
3.2.2 样品1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
3.2.3 方法准确度的测定 |
3.2.4 样品2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
3.2.5 方法准确度的测定 |
3.3 结论 |
Abstract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一种新型油溶性色素护色剂护色效果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因子对红曲霉发酵水溶性黄色素代谢调控机制[D]. 黄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2]复配天然色素的研究及在饮料中的应用[D]. 赵宇.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7)
- [3]红曲色素成分分析及其油溶性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D]. 李丹丹.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4]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D]. 张帝. 安徽工程大学, 2014(05)
- [5]非洲菊色素研究及其在压花保色中的应用[D]. 李鹏.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6]以干豌豆为原料的真空油炸脆豆的加工工艺研究[D]. 祝银银. 江南大学, 2013(02)
- [7]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粮油食品中的真菌毒素和食品添加剂(物)[D]. 曹娅.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8]天然产物中金属含量的测定与抗氧化性[D]. 任雪峰. 兰州大学, 2012(10)
- [9]杏鲍菇真空低温脱水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D]. 王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4)
- [10]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饮料中色素含量[D]. 李盈辰. 河北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