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陈曾超,王蕾[1](2020)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和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05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观察组(低血压)和对照组(非低血压),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57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透析方式、超滤量、超滤率、血红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和PTH水平均为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60岁、超滤率≥2 000 mL、超滤量≥10 mL/min、空腹血糖≥7.8 mmol/L和PTH≥400 pg/mL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白蛋白≥25 g/L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超滤率高、超滤量大、白蛋白低、空腹血糖高和PTH水平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施妙君[2](2020)在《透析低血压与微炎症的关系及白芍总苷干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与微炎症状态(Microinflammatory state)之间的关系。2.观察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IDH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根据入选标准,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MHD的患者90例,根据12周内有无发生IDH,分为IDH组、非IDH组。收集第1周、第6周、第12周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指标。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将单因素分析存在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标准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根据入选标准,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MHD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口服TGP胶囊(1.2g/次,2次/天)18周,对照组患者为空白对照。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采集血标本,统一在透析前采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hs-CRP、Alb、Hb水平。监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压,统计IDH发生率;并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获取两组患者治疗前18周的透析中血压记录,统计治疗前IDH发生率。根据血液透析标准操作规程,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3周、治疗结束后血空腹静脉血标本,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采集治疗前、治疗第5周、治疗第9周、治疗第13周、治疗结束后空腹静脉血标本,检测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H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观察不良反应。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80例患者治疗开始至治疗结束后24周(共计42周)发生IDH的时间。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标准P(27)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1.共有90例患者纳入观察,死亡1例,实际收集89例患者,其中发生IDH者59例,未发生IDH者30例。2.观察期第1周、第6周、第12周IDH组hs-CRP高于非IDH组、Alb低于非ID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水平无明显差异(P(29)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s-CRP、Alb指标与IDH的发生相关(P(27)0.05),hs-CRP水平高、Alb水平低是ID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1.本阶段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退出11例,完成者69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2.IL-6、TNF-α变化:(1)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前无明显变化(P(29)0.05);(2)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s-CRP变化:(1)治疗后,治疗组hs-CRP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lb变化:(1)治疗后,治疗组Al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Hb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b水平无明显变化(P(29)0.05)。6.IDH发生率:治疗开始后18周,治疗组ID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预后分析:生存分析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生存曲线无差异(P(29)0.05)。8.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例患者(2.94%)出现腹痛、2例患者(5.88%)出现腹泻,治疗组患者治疗前、中、后WBC、Hb、PLT、AL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29)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29)0.05)。结论:1.MHD患者的IDH与微炎症有关,其中高hs-CRP水平、低白蛋白水平是IDH的独立危险因素。2.白芍总苷可以降低MHD患者IL-6、TNF-α、hs-CRP水平,提升MHD患者Alb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3.白芍总苷可能通过改善微炎症降低MHD患者IDH的发生率。
肖宇[3](2019)在《早期护理在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防治作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防治作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接受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期间的低血压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显着,值得关注并推广。
巩楠,张学强,韩晶,张丽娜,李慧君,袁铮[4](2019)在《在线血容量监测联合米多君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病人中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在线血容量监测联合米多君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长期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在线血容量监测,观察组实施在线血容量监测联合米多君治疗,单用米多君组为单独使用米多君治疗。比较三组病人临床疗效,透析前及透析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并记录三组病人透析期间不适主诉、低血压发生率以及脱水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和单用米多君组的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00,P=0.105)。三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透析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单用米多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时间2、3 h时间点心率低于对照组及单用米多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适主诉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60,P=0.119)。观察组脱水量为(2.34±0.51)L高于对照组脱水量(1.83±0.34)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0,P<0.001),但观察组与单用米多君组脱水量(2.09±0.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2,P=0.07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病人实施在线血容量监测联合米多君治疗,有利于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减少病人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提高脱水量,减少病人不适感,有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易琴霞[5](2018)在《血液透析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与预防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方法与效果。方法便利抽取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血液透析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低血压分为观察组(低血压,n=70)、对照组(非低血压,n=90),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总结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结果通过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因、病程、合并症、透析龄、超滤量、超滤率、血红蛋白、血糖、PTH等因素,显示组间在年龄、透析龄、超滤量、超滤率、血红蛋白、血糖、PTH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42±7.96)岁vs (55.34±7.25)岁,(4.77±1.02)年vs (3.01±0.49)年,(4.12±0.62)m L vs (2.91±0.74)mL,(1.28±0.35)L/h vs (0.82±0.23)L/h,(7.13±1.23)g/L vs (9.51±1.96)g/L,(9.22±1.95)mmol/L vs (6.28±2.01)mmol/L,(622.31±88.67)pg/mL vs (411.36±77.53)pg/mL (t=6.023、3.201、4.382、2.903、3.374、4.043、10.991,P<0.05);对存在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糖、高PTH、超滤率高属于高危因素(OR=2.19、2.01、3.06,P<0.05)。结论血液透析低血压比较常见,高血糖、高PTH、超滤率高属于低血压高危因素,需加强重视,尽早预防干预。
贺剑茵,方颖,张敏,王培红,徐晓晰[6](2018)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简要介绍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表现、适当地讲解了其发生的病因和机制,重点阐述了低血压的防治和护理措施。
冯子阳,白建军,王文瀚,尉辉,昝继安[7](2016)在《透析低血压早期干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透析低血压早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日-2016年3月31日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122例患者2865例次血液透析中,患者出现低血压先兆时给予支持治疗,统计患者出现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血液透析538例次出现低血压先兆,其中440次例患者症状改善,98例次发生低血压。低血压发生率为3.42%。结论:在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早期表现时,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和处理,可有效降低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提高了透析治疗的安全性。
潘巧玲,廖纯兴[8](2015)在《钠曲线及超滤曲线对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钠曲线及超滤曲线的联合应用对于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选取18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模式进行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仪器内置钠曲线与超滤曲线进行透析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以及低血压发生的次数;同时,对2组患者的血容量下降和超滤量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透析前、透析过程中的1、2 h 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变化无显着差别;透析过程中3、4 h,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23±10/79±8)、(121±8/78±9),而对照组分别为(100±10/70±8)、(90±9/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患者为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透析前与过程中的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显着区别。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容量下降率分别是10.24%和17.36%;2组患者的超滤量则分别是(3.7±0.7)kg和(4.1±1.2)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钠曲线与超滤曲线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对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充分脱水有重要意义,能够显着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而对血清中钠离子的浓度不产生明显影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蔡红[9](2014)在《参麦注射液防治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参麦注射液防治血液透析气阴两虚型患者低血压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防治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1.所选60例患者均为2013.1-2014.1在湖北省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经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发生低血压,达到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的入选标准,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各为30例。对照组予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每次血液透析1小时后用参麦注射液50ml,经血路管动脉输液端缓慢静滴。治疗时间3个月,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透析时间、透析前中后的血压、原发病等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2.观察指标(1)血压的测定:血透前、血透后各平卧等待5min后,分别测血压(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并作记录,透析过程中每1h测血压1次,观察记录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值及低血压的发作次数。(2)生化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肌酐(SCR)、尿素氮(BUN)等的变化情况。(3)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均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比较:治疗期间治疗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透析前中后的血压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透析中2h及透析后的血压较治疗前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透析中2h及透析后的血压较对照组高(P<0.05)。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ALB、PA、CRP等值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ALB、PA、CRP等值较对照组改善(P<0.05)。4.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分值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的分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5.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有效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稳定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可提高患者ALB、PA水平,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反应,并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神疲乏力、五心烦热、气短懒言、面色无华、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气阴两虚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彭健[10](2014)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性低血压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及中医药预防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血液净化治疗来源已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有相关文献描述,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血液净化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同时,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以及相关仪器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目前血液净化治疗大体分为间断性血液净化治疗以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者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后者主要用于急诊科以及重症监护病房,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大到重症感染、药物或者食物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多功能脏器衰竭等等,随着治疗程度和广度的深入,血液净化治疗并发的负面效应也慢慢进入临床工作者的研究视线,血液净化治疗带来的并发症诸如心率不齐、低血压、睡眠障碍、抑郁等等,这些并发症也逐渐成为临床以及科研的重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与发现由来已久,但是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指南,就已有文献以及临床观察资料显示,现阶段对于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重点仍旧在于改进透析仪器、透析膜、置换液的配比、治疗过程中的温度和患者行为等等,药物治疗与原发性低血压相似,仍旧以扩容、血管活性药物等等为主。本课题旨在对比前人在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治疗)相关性低血压以及原发性低血压的基础之上,就目前重症医学临床的常用治疗途径,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性低血压做进一步的中医证型症候分析,并尝试用中西对照的方法进行预防并观察效果对比。目的:探索连续性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和辨证要素规律及中医药手段预防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两个步骤进行,这两个阶段均采用相应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采集病例。在课题的开始,课题组将通过回顾性研究,纳入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住重症监护病房且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朱文锋教授的《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确定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中医辨证要素及症候名称,得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性低血压的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进一步得出优势证型。第二阶段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课题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探索性研究,以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同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为样本,纳入100例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0例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疾病诊断、既往史等病历资料。观察并记录实验组(中医药组)以及对照组(西药组)分别使用的血压波动差值、低血压发生次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等相关参数并对结果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课题结论。结果:分两步介绍。第一步结果: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性低血压的中医病性证素分布呈阳虚>气虚>血虚>痰饮>热盛>血瘀>气滞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肾>肝>心>胃>心神的趋势;病性分布总体为虚实夹杂证>虚证>实证的趋势;证候分布虚证呈脾肾阳气虚衰>气阴两虚>肝阴虚证的趋势,实证呈气滞血瘀证>湿热血瘀证>痰湿阻滞证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呈阳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脾虚气滞证的趋势。其中病性证素以阳虚最多,气虚其次,血虚再次;病位证素以脾最多,肾其次;病性分布以虚实夹杂证最多,虚证其次,实证再次;证候以脾肾阳气虚衰证最多,气阴两虚证其次。第二步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8%)优于对照组(82%),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66%)优于对照组(6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波动差值比较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4%>8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低血压发生频次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7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管活性药使用比较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78%<8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2%>9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参附注射液联合被动直腿抬高除了对连续性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方面略低于米多君之外,其余指标比较均优于米多君治疗,但是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不排除样本量太小导致,以期多中心、大样本进一步实验研究。结论:1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性低血压的中医病性证素以阳气虚衰最多,气虚其次,血虚再次;病位证素以脾最多,肾其次;病性分布以虚实夹杂证最多,虚证其次,实证再次;证候以脾肾阳气虚衰证最多,气阴两虚证其次。2参附注射液联合直腿抬高临床疗效确切,但是相较于米多君药物,疗效无明显差异。
二、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单因素分析 |
2.2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2)透析低血压与微炎症的关系及白芍总苷干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术语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IDH与微炎症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TGP对 MHD患者微炎症和IDH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研究进展及其与透析低血压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早期护理在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防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结果的比较 |
3 讨论 |
(4)在线血容量监测联合米多君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病人中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情况 |
2.3 不适主诉、低血压发生率 |
2.4 脱水量比较 |
3 讨论 |
(5)血液透析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与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组间单因素分析结果 |
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
3 讨论 |
(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临床表现及分类 |
2 病因及机制 |
2.1 有效血容量减少 |
2.2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
2.3 心血管功能异常 |
2.4 自主神经病变 |
3 防治及护理 |
3.1 心理护理 |
3.2 健康宣教 |
3.3 改变透析模式 |
3.3.1 低温可调钠透析, 研究表明 |
3.3.2 持续缓慢低效透析 (SLED) |
3.3.3 序贯透析 |
3.3.4 超滤曲线透析 |
3.3.5 透析模式的联合应用 |
3.4 对醋酸盐不能耐受的患者改用碳酸氢盐透析 |
3.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药物应用和方法 |
5 小结 |
(7)透析低血压早期干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透析方案 |
1.3 判定为低血压先兆 |
1.4 判断透析低血压 |
2 结果 |
3 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理 |
3.1 有效血容量减少 |
3.2 血管顺应性下降 |
3.3 低氧血症与贫血的影响 |
3.4 心源性低血压 |
3.5 透析过程中降压药物的使用不当 |
3.6 自主神经病变和内分泌因素 |
3.7 其他因素 |
3.8 尿毒症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危害 |
4 预防及处理 |
4.1 正确评估计算病人干体重和脱水量 |
4.2 控制原发疾病, 减少长期尿毒症并发症的发生 |
4.3 透析模式的选择 |
4.4 透析过程中 |
4.5 低血压的纠正 |
5 结果分析 |
6 小结 |
(8)钠曲线及超滤曲线对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价标准[5]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透析前与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的比较 |
2.2 2组患者透析前与过程中的血清钠离子浓度比较 |
2.3 2组患者血容量下降率及超滤量的比较 |
3讨论 |
(9)参麦注射液防治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中医证候的辨证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比较 |
3.2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透析前中后血压的比较 |
3.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
3.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3.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 |
讨论 |
1. 中医学对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认识 |
2.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及机制 |
2.1 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原因分析 |
2.2 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病机制 |
3. 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表现 |
4. 西医对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防治 |
5. 参麦注射液的组方分析 |
6. 参麦注射液的主要药理作用 |
7. 参麦注射液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
8. 临床疗效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性低血压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及中医药预防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第一篇 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中医研究现状 |
1. 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中医认识 |
2. 血液净化引起的低血压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2.1 年龄因素 |
2.2 饮食因素 |
2.3 情志因素 |
2.4 治疗因素 |
3. 连续性血液净化引起低血压中医症候分型 |
3.1 阳气虚衰 |
3.2 气阴两虚 |
3.3 痰浊阻滞 |
3.4 气虚血瘀 |
4. 血液净化引起的低血压中医治疗研究现状 |
5. 讨论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西医研究现状 |
1. 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由来 |
2. 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因素 |
2.1 患者自身相关因素 |
2.1.1 年龄 |
2.1.2 基础疾病 |
2.1.3 进食 |
2.1.4 药物影响 |
2.1.5 营养因素 |
2.2 透析相关因素 |
2.2.1 超滤率(UFR)过大 |
2.2.2 透析液的配置相关因素 |
2.2.3 透析液温度 |
2.2.4 醋酸盐透析液 |
2.2.5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与过敏因素 |
2.2.6 透析不充分 |
2.2.7 干体重计算不准确 |
3. 引起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机制分析 |
3.1 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
3.2 左室舒张功能不良(LVDD) |
3.3 心脏收缩功能异常 |
3.4 血浆再充盈(PRR) |
3.5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3.6 血管活性物质 |
3.7 血管功能异常 |
3.8 血浆渗透压不稳定 |
4. 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 |
5. 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 |
6. 西医对于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 |
6.1 控制原发病,解除患者心理顾虑 |
6.2 合理应用降压药物、镇静药物 |
6.3 合理安排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饮食 |
6.4 改善患者贫血及予以充分营养支持 |
6.5 使用低温透析 |
6.6 应用碳酸氢盐透析液 |
6.7 尽可能降低钠浓度提高钙浓度 |
6.8 严格把握出入量,控制脱水量和脱水速度 |
6.9 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
6.10 使用米多君药物预防治疗 |
6.11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
6.12 加强血液管路的监护,正确应用抗凝技术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性低血压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以及中医药预防的疗效评价 |
前言 |
第一篇:连续性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中医证素证候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回顾观察指标 |
3.1 资料收集 |
3.2 观察指标 |
3.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
4.2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
4.3 病性分布情况 |
4.4 证候分型分布情况 |
4.4.1 虚证证型分布情况 |
4.4.2 实证证型分布情况 |
4.4.3 虚实夹杂证证型分布情况 |
5. 讨论 |
5.1 连续性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现存研究 |
5.2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5.3 结论 |
5.4 结论分析 |
5.5 本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参附注射液联合体位变化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评价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3.1 西医诊断标准 |
1.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
1.6.1 病例剔除标准 |
1.6.2 病例脱落标准 |
1.6.3 病例中止标准 |
1.7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判断标准 |
1.8 终止试验标准 |
2. 试验过程 |
2.1 试验设计 |
2.2 随机方法及隐匿 |
2.3 试验方法 |
2.3.1 对照组治疗 |
2.3.2 实验组治疗 |
3.观察指标 |
3.1 一般项目记录 |
3.2 病情相关内容 |
3.3 研究直接相关指标 |
3.4 临床疗效评价 |
3.4.1 疗效判定标准 |
3.4.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3.5 临床试验记录 |
3.6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组间基线数据可比性分析 |
4.1.1 性别可比性 |
4.1.2 年龄可比性 |
4.1.3 主要原发病可比性 |
4.1.4 主要既往史可比性 |
4.1.5 目前主要干预措施可比性 |
4.1.6 体温、心率、指尖血氧、APACHE II评分可比性 |
4.2 临床疗效分析 |
4.2.1 临床疗效总体比较 |
4.2.2 临床观察指标分别比较 |
5. 讨论 |
5.1 被动直腿抬高的中医认识 |
5.2 参附注射液的益气温阳作用 |
5.2.1 阳气虚衰证的选取 |
5.2.2 实验方药的选取 |
5.2.3 参附注射液的中医分析 |
5.3 疗效及观察指标分析 |
5.3.1 疗效 |
5.3.2 观察指标分析 |
5.4 结论 |
5.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J]. 杨晓,陈曾超,王蕾. 中国医院统计, 2020(04)
- [2]透析低血压与微炎症的关系及白芍总苷干预的影响[D]. 施妙君.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早期护理在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防治作用[J]. 肖宇. 中国当代医药, 2019(24)
- [4]在线血容量监测联合米多君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病人中的临床观察[J]. 巩楠,张学强,韩晶,张丽娜,李慧君,袁铮. 安徽医药, 2019(02)
- [5]血液透析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与预防研究[J]. 易琴霞. 中外医疗, 2018(31)
- [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J]. 贺剑茵,方颖,张敏,王培红,徐晓晰. 智慧健康, 2018(07)
- [7]透析低血压早期干预效果分析[J]. 冯子阳,白建军,王文瀚,尉辉,昝继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47)
- [8]钠曲线及超滤曲线对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 潘巧玲,廖纯兴. 当代医学, 2015(08)
- [9]参麦注射液防治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临床观察[D]. 蔡红.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1)
- [10]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性低血压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及中医药预防疗效评价[D]. 彭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标签:血液透析论文; 血液净化论文; 对照组论文; 低血压的治疗与饮食论文; 超滤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