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数化的网络状况监控(论文文献综述)
宫珏[1](2021)在《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针对大尺寸RC结构承载能力的探索一直都是受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课题;但作为工程质量把控重点,结构施工期水化热温度控制却并未结合新兴技术进行拓展性研究。大尺寸RC构件施工期由自身材料水化反应释放的热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成型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其在从浇筑开始到养护结束的过程开展结构健康监测工作,将水化热模拟分析趋势与监测结果实时反馈给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温度超限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在江西省某大型电子工业厂房施工推进过程中,随着工期要求趋紧,现浇结构需尽量缩短施工周期为之后的PC构件留出足够的工期余量,大批量RC柱的施工质量因此备受各方关注;施工现场因此亟需一套基于SHM(结构健康监测)与BIM技术等先进理论的结合的混凝土温升监控技术;鉴于目前的工程实际,该技术应以“信息管理”与“反馈控制”为两条监控工作实施主线,能使施工人员及时掌握RC柱温度监测数据,并由控制模块将控制结果直观反馈给施工管理人员。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现状进行的重点工作如下:(1)通过RC柱施工期水化热反应特征,以及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入手,归纳监测工作技术层面的需求;将温度监控作为施工期结构健康监测重要应用之一进行研究,确立监控工作的中心思想,梳理施工期监控工作五项基本任务,并以其中三点作为本文研究主题;(2)以SHM系统的子系统构成为依据,总结系统设计的标准,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研究BIM技术对SHM系统的拓展应用方向,构建BIM-SHM方法中的IEEF(Integrating-Evluation-Early warning-Feedback control)模块,介绍该模块的功能构成及实现思路;(3)提出一种基于BIM-SHM方法下的温度信息反馈控制技术,针对大尺寸RC柱水化热控制技术施作前后对比情况进行工况模拟,计算出RC柱内部温度场分布特征;基于技术措施施作前后的水化热模拟结果,验证了降温措施的有效性,并依据相关施工规范及设置监测预警阈值,以及Revit API中的“AVF(分析可视化框架)”技术,实现阈值的规定下水化热温度模拟结果提取;(4)总结BIM-SHM方法下IEEF模块实现的技术方法,归纳出了该模块的运行流程;即以BIM与数据库技术为依托,Dynamo软件可视化编程、Revit二次开发为主要方式实现监测信息集成化管理;将监测数据与BIM模型实时关联,实现监测值与控制预警值进行比对评估,并使构件通过参数修正方法达到可视化预警的效果;(5)梳理施工现场目前进行的监测流程,针对大尺寸RC柱的施工期水化热过程进行实际与BIM模型中的传感器布设;最后将BIM-SHM监控模式应用到厂房施工实际案例中,假设异常工况发生的情况下,验证了该监控模块的功能性,分析温控措施的应用价值。
张超君[2](2021)在《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化给风景园林的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契机——“智慧园林”,智慧园林是风景园林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产物。本论文采用“数字化景观设计逻辑”,对智慧园林和数字化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现阶段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困境,以及智慧园林和数字化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基于设计逻辑、设计基础、环境分析、成果展现探讨了数字化景观设计过程与方法。着重开展了立地环境分析的数字化实现研究分析,借助Rhino软件与Grasshopper可视化编程语言来构建参数逻辑,建立参数化分析模型,对现状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全文主旨是智慧园林数字化景观设计逻辑方法,从智慧园林思考的角度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定量分析和定性设计相结合,将数字化介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探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云南白药牙膏厂室外景观设计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实例验证结合云南白药牙膏厂室外场地类型、不同景观类型的设计规范标准以及使用者的需求,挖掘基于数字化景观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在云南白药牙膏厂室外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运用Rhino+Grasshopper参数化和可视化编程软件,围绕高程、坡度、坡向、汇水和可视域,分别建立参数化分析模型,指导方案的道路组织、植物种植、景观视线营造、智能水景管线布置等设计内容,再结合设计师的审美和经验,形成完整的方案设计。本研究是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初步的、探讨性成果。介于当前数据获取、分析相关途径和技术手段限制,在数字化技术的发掘和应用方面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
张礼祺[3](2021)在《基于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Revit软件,开发了Dynamo建模程序,自动生成全桥BIM模型。将BIM模型轻量化处理,与WebGL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相结合,开发搭载BIM模型的桥梁可视化监测平台。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论述了BIM技术的起源及在智慧交通平台上的主要应用,对目前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BIM系列平台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并选择Revit作为核心建模软件。阐述了Revit参数化族的设计思想,以桥梁标准构件族为例进一步介绍参数化的优势,突出其对Dynamo自动建模的意义。为提高建模效率,建立了桥梁工程中复用性较高的参数化族,如桩基、墩柱、T梁、湿接缝和横隔板等;设计了Dynamo参数化自动建模程序,达到通过读取excel表格信息,自动生成BIM模型的目的。依托晋城市泽州县桃园大桥工程背景,按照本文设计的Dynamo建模程序进行全桥模型建立,并赋予参数化信息,实现了桥梁参数化自动建模,验证了可视化编程的可行性和与传统建模方法相比的优越性。基于B/S架构开发桥梁监测平台,实现监测数据上传,生成分析图表,预警等级设定,超限数据导出,电子邮箱提醒,历史记录查询等功能。引用BIMFACE引擎对BIM模型轻量化处理,结合WebGL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将BIM模型嵌入监测平台,并通过虚拟引擎建立城市模型,美化了平台用户界面,突出了BIM技术与监测平台的综合优势,提升了桥梁运维的可视化管理水平。
任忠效[4](2020)在《基于BIM的山岭隧道施工许可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不断加大,隧道工程领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隧道多建于山岭之中,呈线性分布,且深埋地下,隐蔽性比较强,勘测设计阶段难以通过有限的钻孔精确揭示隧道地质条件。同时,隧道施工的孕险环境和致灾因子复杂多变,潜在的风险因素多;现有的施工许可评价工作也处于探索阶段,其结果准确性相对较低,可靠性较差,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求;再加上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成果也未能有效的指导隧道施工,导致隧道施工过程中坍塌、突泥、涌水等灾害事故频发。因此,需要探索出一条基于BIM和实时超前地质预报的隧道施工许可机制,以便实现高效、实时、动态的风险调控和预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文笔山隧道实际工程为例,开展隧道施工信息化与施工许可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首先,基于传统二维图纸和相关文字报告,建立了隧道结构及其地质条件的三维BIM宏观、粗略模型;然后,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基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将典型结构面、断层、地质构造等信息引入到前述宏观、粗略地质BIM模型中,实现地质模型的实时动态更新、修正和精细化建模;最后,基于精细地质模型和拟采用的隧道施工工法、开挖工艺、支护参数等因子,开展了隧道施工许可定量评价工作,评价精细地质条件下,掌子面前方采用拟定施工方案隧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安全是否有保障,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实现对拟定施工方案的动态调整。通过上述的宏观建模—超前地质预报—精细化修正建模—拟定方案的评价—动态调整,为隧道的施工许可评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以实际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其研究成果可以适用于一般山岭隧道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嘉星[5](2020)在《基于BIM的土石坝渗流安全监控与预警》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领域的高速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高效的管理工程信息也正在工程领域普及。土石坝作为水利枢纽中的挡水建筑物,起着防洪蓄水的作用,其在运营期的渗流情况,关乎着下游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通过高效快捷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准确的掌握渗流信息情况,可以有效的保障土石坝安全健康的运行。本文就如何创建高效快捷的信息管理系统问题,主要开展了基于BIM的土石坝渗流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土石坝渗流信息存储与调用。根据土石坝各类工程图纸与工程文件,利用BIM软件Revit与Civil 3D通过装配式思想创建土石坝不同部位的构件,进行拼接得到三维BIM模型;利用Revit的参数化特性与视图管理功能,开发三维BIM模型的信息存储与可视化表达能力;最终得到可以存储与调用工程信息的BIM模型。利用SQL Server软件建立土石坝信息数据库,用来存储BIM模型难以存储与管理的工程信息;在Visual Studio程序开发软件上,通过Win Form控件设计SQL数据库前端界面;使用C#编程语言,通过Revit API将前端界面中的渗流监测信息窗体镶入Revit界面中,方便渗流信息的集成管理。2、土石坝渗流指标拟定及实时渗流可视化监查功能开发。根据热传导定律与渗流定律的相似性,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热模块分析了土石坝在不同库水位下的渗流情况,并计算出了渗流量,以此为参考判断土石坝渗流量是否异常;根据大坝安全监控理论,构建了单测点测压管水位统计模型,通过监测数学模型法拟定了测压管水位的监控指标,来判断测压管水位是否异常;利用水利规范对土石坝各分区土体进行分析,得到各分区的渗流变形类型及相应的渗流容许坡降比,来判断渗流坡降是否过高。建立Revit族参数控制形状的监测族模型,使用C#编程语言,通过ADO.NET体系、Revit API及文件流命令开发渗流情况监视功能,实现监测渗流数据定时导入SQL数据库、渗流情况的查看显示及BIM模型渗流情况可视化。3、土石坝渗流异常预警方式。建立Revit族参数控制形状与颜色的监测族模型,通过族参数中的公式栏设置判断逻辑,使用C#编程语言,通过Revit API开发渗流异常可视化预警,即在BIM模型中出现渗流异常时监测族会以异常情况的颜色来显示;使用C#语言,在渗流监测信息窗体中开发弹窗预警功能;使用C#语言,通过互联网协议,以网络短信发送平台为媒介,开发短信预警功能。
白晓伟[6](2020)在《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不断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开始在各地涌现。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建筑类型,全民健身中心的功能强调群众参与性、弱化观演性,建筑内部多个大空间立体叠加组合。空间布局的高度紧凑性降低了全民健身中心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由此导致对空调系统的普遍依赖,而适宜季节内的自然通风则有助于缓解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巨大压力。在全民健身中心的各类设计因素中,空间形态作为建筑与环境的交互媒介,对气流具有重要的调控与引导作用。因此,亟待针对全民健身中心的空间特殊性与低成本运营要求,开展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的空间形态研究。本研究旨在整合各层级空间形态要素构建全民健身中心的自然通风系统,探索空间形态参数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建立基于预测模型的快速优化方法,对空间形态参数的最优组合方式展开搜索。对我国全民健身设施的发展动因和全民健身中心的基本特质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从必要性、可行性及气候潜力3方面出发,对全民健身中心与自然通风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对全国范围内48座典型全民健身中心进行调研分析,提取空间形态特征;对典型全民健身中心展开现场测试,获取室内风环境特征。从自然通风降温、改善空气品质和运动项目要求3方面出发,提取空气温度、空气龄和风速作为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性能评价目标。以此目标为导向,围绕空间形态要素对自然通风性能的作用机制展开深入研究。从进风口、形体空间、竖向腔体、出风口4个层级出发,对影响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空间形态要素进行分类解析。基于形态学分析方法,系统整合全民健身中心4个层级的空间形态要素,经过整体建筑的单元分区、形态要素的分区植入、分区系统的整合重构等一系列操作流程,建构整体的自然通风系统。结合全民健身中心的典型案例展开实践探讨,验证自然通风系统的建构流程在方案设计阶段的有效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系统的几何控制参数展开模拟分析。基于调研统计数据建立基础实验模型,提取4个层级空间形态要素的15个基本几何控制参数构建参数化模型,采用Flunet软件对空气温度、空气龄和风速值进行批量计算。采用控制变量分组实验对几何参数展开局部敏感性分析,探索单一参数变化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趋势和作用规律;采用参数相关性方法展开全局敏感性分析,探索多个参数同时变化时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计算各几何参数的敏感性指标。为了实现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快速优化,结合响应面方法建立自然通风性能预测模型,用以替代流程复杂、计算耗时的CFD数值模拟,采用遗传算法调用响应面模型展开多目标优化,并快速获取优化解集,从而为方案阶段空间形态设计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持。同时,搭建各功能模块协同工作的优化平台,开发易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结合敏感性分析和多目标优化结果,提出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设计策略。研究建立了基于形态学分析方法的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系统建构流程,揭示了空间形态参数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参数的敏感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响应面的自然通风优化模型,实现了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的快速优化,并提出了空间形态的设计策略。本研究能够充实大空间体育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方法体系,更新建筑自然通风性能优化的流程和方法,有助于实现全民健身中心的低成本可持续运营。
李世伟[7](2020)在《基于BIM的短线预制拼装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研究》文中指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已经成为桥梁领域的主力桥型之一,在众多的桥梁施工方法中,短线节段预制拼装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开始获得工程师的青睐,它属于悬臂拼装的类别,对施工过程的精确控制和监测是提升效率、保证质量以及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BIM引入国内后,在建筑、结构等领域得到了优良的发展,近来年,基于BIM的桥梁施工控制是BIM在桥梁领域应用的热门技术。文章依托于乐清湾1号桥主桥实际工程,在详细分析BIM及短线法悬臂施工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对基于BIM的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架设条件及施工方法,将乐清湾1号桥主桥主梁进行了节段划分,采用BIM核心建模软件Revit建立了桥梁构件的主要族库,包括不同截面形状和尺寸的主梁梁段、桩基、承台、桥墩等构件族,根据各构件间的高程位置和空间关系进行拼接,建立了乐清湾1号桥主桥BIM模型,并将参数化模型相互关联。然后,介绍了Midas link for revit structure插件,根据该插件的实际操作方法,初步实现了BIM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转换,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经过精细化的模型修正,得到了乐清湾1号桥主桥有限元模型。通过运行分析,实现了施工阶段力学仿真分析,计算了不同施工阶段的主梁应力和累计位移以及预制阶段理论标高值,并选取中跨部分标高与实际监测值对比,结果表明精度良好。接着,利用相同版本Revit外部工具中的Navisworks插件,将BIM模型保存为nwc格式文件,进而导入Navisworks Manager中跨平台模型融合,结合Clash Detective功能叙述了预应力管道之间、预应力管道与普通钢筋碰撞检查的流程及操作方法。通过导入主桥Project施工计划添加了主要施工工序及时间节点,而后利用Timeliner功能,进行了全桥施工动态模拟分析,实现了施工监控的可视化表达。最后,给出了乐清湾1号桥主桥短线法悬臂拼装施工的详细监测方案,施工监控内容为预制和拼装阶段的线形控制,应力、温度以及沉降监控。为了实现施工监测数据管理,将连续刚构桥主梁和相应测点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编号处理,通过建立各构件测点子模型,将施工监测的数据输入BIM模型,完成了监控信息的储存和集成,同时借助Python程序语言,实现了施工监控预警系统的信息化显示,并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为信息的统一读取、分析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探究BIM系列软件和有限元软件之间的模型信息交互处理,提升了BIM模型的信息总量,与传统的施工监测模式相比,节约了成本,为方案的选取、优化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较为显着。
胡耀元[8](2020)在《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煤矿工程仍然是我国支柱性的重点能源工程。随着矿山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煤矿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原始阶段、机械化阶段、数字化和信息化阶段,正逐步迈进智慧化阶段,智慧矿山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矿山的无人化和智慧化。在现阶段,制约智慧矿山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智慧采掘等生产技术层面的发展转变为智慧矿山管理层面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1)将管理系统引入原有智慧矿山体系,并完善了智慧矿山的定义。针对智慧矿山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运用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及流程图,构建出智慧矿山在建设过程各阶段的工作流程,挖掘其中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和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应用点,并根据已分析应用点筛选3DMine和Revit为研究BIM+GIS的两大平台;(2)以曹家滩煤矿工程为背景,通过模拟,探讨平台实现应用点落地的途径,包括运用关键点控制法实现BIM和GIS的场地模型拟合,运用类比创建法和模型分析法,将房建工程中的模型创建和管理的思想引入到煤矿工程中,解决了煤炭工程中运用常规方法无法建模以及实现BIM+GIS平台相结合进行模型管理的问题,以发挥3DMine和Revit平台各自的设计、管理优势;(3)梳理和补充了煤矿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段所需归档的文件名称、保存单位及保管期刊,为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文档权限和保存期限依据,并对重点内容的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管理权限进行完善,为系统的开发奠定文件格式及权限划分基础;(4)针对煤矿安全管理,提出基于系统工程、事故发生理论及生产可靠性理论的应用点,并通过Revit建模与Fuzor仿真,形象直观的揭示煤矿巷道安全隐患,辅助提高安全决策的效率和效益。通过本文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智慧矿山系统在管理层面的空缺,对BIM+GIS在煤矿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后期编制煤矿工程BIM+GIS应用规范和指南、开发煤矿工程全流程管理平台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亦可助力BIM+GIS在煤矿工程中的落地。
唐樊龙[9](2020)在《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年来,BIM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然而当前道路领域在学习与引进BIM技术同时却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高速公路的设计不仅包括线形设计,路面设计也是重要环节。路面设计离不开结构分析,目前BIM环境中却缺少与设计同步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功能。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更多的是利用BIM进行动态模拟与过程展示,却很少建立BIM为基础的可视化施工质量管控,以及相应的质量预警体系,很难应对工程后期频繁的变更以及施工质量问题。在养护阶段,由于病害数据量大,信息存储困难,文本调阅耗时,很难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估算。此外,对于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整合,模型归档,统一管理,依然缺少完善系统的信息平台,使得高速公路服役后期管理难度大,数据调取困难。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道路BIM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分别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养护阶段,以及搭建信息平台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基于BIM的典型沥青路面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研究。首先确立Revit作为主要建模软件,通过建立公制常规模型族的方式完成了沥青路面基础模型的创建。然后总结了国内典型沥青路面组合形式,并通过基础模型的参数调整完成了典型沥青路面的三维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Dynamo编程进行了BIM软件的二次开发,完成了在BIM中的三维路线自动设计,然后将结构分析公式以Python语言的方式写入Dynamo程序中,并将设计参数与结构分析参数进行串联,实现了在BIM环境中设计与结构分析的同步进行。此外,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结构分析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数据中转接口,将参数化的BIM模型以数据文件格式导入ABAQUS中,通过借助外部有限元软件计算的方式实现了基于BIM-ABAQUS的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的精确分析。(2)进行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研究。首先采用Dynamo编程创建了能够从Excel自动读取数据的节点程序完成了地质模型创建,然后进行场地模型布置,最后通过Navisworks完成沥青路面施工的模拟。接下来以智能压实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压实质量评价体系。首先通过MATLAB用最小标准差的方式将压实参数进行区域划分,以代表性压实度参数建立了基于BIM-GIS的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将智能压实获取的质量参数以直观可视的图像表达取代传统的数据繁多读取困难的Excel表达。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专家打分的方式通过C#语言编程建立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可视化评估程序。最后本文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典型的级配离析病害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像处理采用基尼不纯度模型建立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沥青路面级配离析病害参数获取,并将图像识别结果反馈到三维的BIM模型中建立预警提示,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离析质量状况预警体系。(3)针对养护阶段的BIM技术应用不足,开展了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研究。为构建基于BIM的参数化病害模型,首先采用Context Capture利用三维重构技术重构了沥青路面病害的三维模型。另一方面,针对局部病害利用Revit建立基础参数模型的功能,直接在BIM模型中建立三维的病害模型然后进行病害纹理贴图,实现病害的精细建模。然后将完成的参数模型导入到道路总体模型中,实现病害尺寸参数在BIM模型中直接测量获取,同时建立关注点,详细记录病害的其他关键信息方便后期查询。在此基础上,接下来是建立基于BIM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首先结合江苏省历年的养护资料建立不同养护措施的平均费率,通过三维道路模型中的病害信息建立养护成本估算程序。然后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与养护设计规范,以SRI、RQI、PCI、RDI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对上述建立的养护成本估算程序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基于数据式与三维病害图像相结合的沥青路面自主养护决策模型。(4)开展了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信息平台的研究。建立了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模式,并对采集的数据建立了基于IFC格式的信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DW网页编程软件,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BIM式数据采集的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信息平台主体部分包括密码式的加密窗口登录界面,平台主页总体信息概况以及大类目录标签,视频与模型文件存储查询专区,数据文件详细资料归类专区等。
邱兆祥[10](2020)在《基于西门子840Dsl的数控轧辊磨床系统开发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轧辊辊形曲线种类多,磨削工艺复杂,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要求高。传统的单机控制系统由于通信接口不统一,信息交互困难,已不能满足跨平台、多层次的工业现场控制需求。将轧辊辊形设计、轧辊磨削工艺、自动化通讯等技术进行集成和融合,开发一款跨平台、开放式轧辊磨削系统,对满足现代车间级多机多系统的轧辊磨削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意大利POMINI轧辊磨床为机身,西门子840Dsl数控系统作为数字化运动控制平台,基于通用PC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终端,开发一套数控轧辊磨床专机系统,为轧辊磨床的开放式控制管理提供可行方法,主要的工作如下。综合考量快速设计与智能设计需求,分别对基本辊形和自适应辊形提出了两种设计思路。分析基本辊形的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参数化的形式达到快速设计;为应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基于遗传算法和辊形离散化提出一种自适应的辊形设计方法。结合这两种辊形的设计思路,确定辊形数据的处理方式,明确辊形曲线的综合设计方法。以实现多机协同控制轧辊磨削加工为目的,研究了轧辊磨削工艺流程及POMINI轧辊磨床的机电结构。结合SINUMERIK NC编程语法,确定NC代码的基本框架并设计了主程序代码的运行逻辑,实现辊形磨削加工代码,设计加工流程的制定方法。对比分析了西门子工业通信中常用的通信形式,以增加系统开发性、跨平台性为前提,选择了OPC UA作为工业以太网下的主要通信技术。分析OPC UA的技术特点,在外部终端上搭建OPC UA客户端,进而实现外部终端与数控机床的实时通信。将辊形设计方法、加工工艺和通信技术进行融合,设计、开发一款与数控系统联动的轧辊磨床软件。选择跨平台移植简便的开发环境,设计程序框架,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开放性;以轧辊辊形曲线设计方法为基础,设计辊形设计功能,以保证辊形设计流程的高效、便捷;通过OPC UA搭建的数据通信桥梁,实现远程机床监控功能,完善了从工艺制定到加工过程监控的可视化;借助数据库技术,建立数据管理功能。
二、参数化的网络状况监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数化的网络状况监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2 RC结构温度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
1.2.3 BIM技术在监测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相关研究理论 |
2.1 RC柱施工期监控内容分析 |
2.1.1 RC柱施工期监控需求 |
2.1.2 RC柱施工期监控任务 |
2.2 SHM系统的应用与扩展方法分析 |
2.2.1 SHM系统的组成 |
2.2.2 SHM系统设计标准及应用 |
2.2.3 BIM技术在监测中的应用方向 |
2.2.4 BIM技术与SHM系统结合方式 |
2.3 BIM-SHM方法的监控模块构建方法 |
2.3.1 BIM-SHM监测信息管理方式 |
2.3.2 BIM可视化编程技术 |
2.3.3 构建BIM-SHM的 IEEF监控模块 |
本章小结 |
3 IEEF模块下的RC柱施工期温控技术研究 |
3.1 BIM-SHM方法中的反馈温控技术 |
3.1.1 反馈温控工作流程 |
3.1.2 温控方法总体设计 |
3.2 新型降温技术及温控理念 |
3.3 温控效果模拟验证 |
3.3.1 水化热分析验证内容 |
3.3.2 相关材料热学计算 |
3.3.3 新型降温技术温控效果验证 |
3.4 BIM环境下水化热分析数据集成 |
3.4.1 各级温度阈值总结设定 |
3.4.2 BIM环境下的水化热分级表达与提取 |
本章小结 |
4 IEEF模块下的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
4.1 BIM-SHM施工期数据库设计 |
4.1.1 施工期数据库需求 |
4.1.2 施工期静态信息管理 |
4.1.3 施工期动态信息存储设计 |
4.1.4 传感器、BIM与数据库交互 |
4.2 BIM-SHM方法下监测信息集成管理 |
4.2.1 Revit API与二次开发技术 |
4.2.2 Ribbon栏及功能设定 |
4.2.3 数据更新录入 |
4.2.4 信息查询功能 |
4.2.5 日志记录功能 |
4.2.6 邮件发送功能 |
4.3 DYNAMO驱动下的可视化编程 |
4.3.1 目标设计及实现说明 |
4.3.2 评估及预警编程实现 |
4.3.3 自定义节点封装 |
4.4 监测数据管理技术方法总结 |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应用工程背景介绍 |
5.2 监测方案设计 |
5.2.1 监测程序及方案设计 |
5.2.2 BIM模型中传感器三维布置 |
5.3 基于BIM-SHM的 IEEF模块主要功能验证 |
5.3.1 IEEF模块总体运行流程总结 |
5.3.2 IEEF模块应用效果 |
5.4 IEEF模块在BIM-SHM方法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本人已获得专利、软件着作权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2)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智慧城市的兴起推动智慧园林的发展 |
1.1.2 传统园林设计的困境 |
1.1.3 数字化时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
1.2 研究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3.3 案例研究法 |
1.3.4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分析法 |
1.3.5 实例验证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
1.5.1 智慧园林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2 园林景观数字化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及特点 |
2.1.1 智慧园林 |
2.1.2 数字化设计 |
2.1.3 数字化辅助设计的特点 |
2.1.4 参数化设计特点 |
2.2 其他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1 立地环境 |
2.2.2 景观视域 |
2.2.3 参数逻辑算法 |
2.3 基础理论关系 |
2.3.1 传统园林与智慧园林的区别 |
2.3.2 数字化设计与智慧园林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景观设计案例研究 |
3.1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与炮台湾森林公园 |
3.1.1 项目概况 |
3.1.2 数字化设计研究方法 |
3.1.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2 天津西青郊野公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数字化设计研究方法 |
3.2.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3 北郊森林公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数字化设计研究方法 |
3.3.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4 北京市中华文化智慧公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
3.4.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5 北京海淀公园智慧化改造 |
3.5.1 项目概况 |
3.5.2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
3.5.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景观设计研究 |
4.1 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景观设计逻辑 |
4.2 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景观目标分析基础 |
4.3 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景观设计基础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技术支撑 |
4.3.3 分析方法原理 |
4.4 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景观设计立地环境分析 |
4.4.1 立地环境分析内容和目的 |
4.4.2 传统立地环境分析和数字化立地环境分析的对比 |
4.4.3 数字化立地环境分析的内容 |
4.5 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景观方案设计 |
4.6 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方案调整及成果展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研究——云南白药牙膏厂室外景观设计 |
5.1 项目解说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愿景 |
5.2 景观目标分析 |
5.3 立地环境分析 |
5.3.1 前期资料收集 |
5.3.2 企业文化分析 |
5.3.3 城市环境分析及存在问题 |
5.3.4 自然环境分析及存在问题 |
5.3.5 现状问题总结 |
5.4 基于Rhino与 Grasshopper的立地环境分析指导方案设计 |
5.4.1 高程分析指导方案设计 |
5.4.2 坡度分析指导方案设计 |
5.4.3 汇水分析指导方案设计 |
5.4.4 视域分析指导方案设计 |
5.5 方案设计 |
5.5.1 平面图和节点 |
5.5.2 功能区划分 |
5.5.3 道路和游线设计 |
5.5.4 水景设计 |
5.5.5 视线设计 |
5.5.6 植物设计 |
5.5.7 智慧园林数字化应用 |
5.6 方案调整 |
5.7 数字化景观成果展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项目 |
附录B:论文图表目录 |
(3)基于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逻辑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章 BIM主流软件平台选型 |
2.1 BIM主流平台软件介绍 |
2.1.1 Autodesk系列软件 |
2.1.2 Bentley系列软件 |
2.1.3 图软的ArchiCAD系列软件 |
2.1.4 天宝的Tekla系列软件 |
2.1.5 达索的CATIA系列软件 |
2.1.6 广联达的MagiCAD系列软件 |
2.1.7 Rhino系列软件 |
2.2 BIM主流平台软件对比 |
2.2.1 Revit |
2.2.2 Bentley |
2.2.3 Archicad |
2.2.4 Tekla |
2.2.5 CATIA |
2.2.6 MagiCAD |
2.2.7 Rhino |
2.3 本章总结 |
第3章 基于BIM模型的参数化设计应用 |
3.1 什么是参数化设计思想 |
3.2 参数化设计在Revit中的体现 |
3.3 以面向对象思想理解参数化设计思想 |
3.4 桥梁参数化族建立 |
3.4.1 桩基与墩柱参数化族 |
3.4.2 承台与系梁 |
3.4.3 盖梁与挡块 |
3.4.4 垫石支座楔块 |
3.4.5 桥台 |
3.4.6 湿接缝和横隔板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技术在桥梁项目中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Dynamo简介 |
4.3 什么是可视化编程语言 |
4.4 节点的组成 |
4.5 常用节点介绍 |
4.5.1 输入型节点 |
4.5.2 数据管理节点 |
4.5.3 几何图元节点 |
4.5.4 自定义节点 |
4.5.5 代码块节点 |
4.5.6 Python Script节点 |
4.6 手动建模、Revit插件、Dynamo程序对比 |
4.6.1 传统手动建模的难点 |
4.6.2 Revit二次开发插件介绍 |
4.6.3 Revit二次开发的目的 |
4.6.4 为什么选择Dynamo进行二次开发 |
4.7 基于点模型的建立 |
4.8 建立线形模型 |
4.8.1 基于公制结构框架-梁和支撑族建立T梁模型 |
4.8.2 基于轮廓族建立箱型截面梁 |
4.9 本章总结 |
4.9.1 Dynamo优势 |
4.9.2 Dynamo不足 |
第5章 基于WebGL技术在桥梁可视化监测平台中的应用 |
5.1 WebGL简介 |
5.1.1 WebGL作用 |
5.1.2 Three.js框架 |
5.2 BIM模型轻量化处理 |
5.2.1 轻量化处理步骤 |
5.2.2 轻量化引擎介绍 |
5.3 数字孪生 |
5.3.1 现阶段建筑行业中的数字孪生 |
5.3.2 数字孪生模型四大技术体系 |
5.4 B/S架构与C/S架构介绍 |
5.5 软件技术选型 |
5.5.1 数据库配置 |
5.5.2 mybatis |
5.5.3 thymeleaf |
5.5.4 mail |
5.5.5 Java |
5.6 前端页面配置 |
5.6.1 Html |
5.6.2 CSS |
5.6.3 Java Script |
5.7 本章总结 |
第6章 平台功能介绍 |
6.1 BIM模型云端展示 |
6.2 自然环境设置 |
6.2.1 需求背景 |
6.2.2 地理环境设置 |
6.2.3 天气环境设置 |
6.2.4 自然环境成果展示 |
6.3 城市环境设置 |
6.3.1 利用Qgis软件提取城市建筑、道路模型 |
6.3.2 blender软件处理道路模型线宽 |
6.3.3 利用Cinema4D修改建筑模型纹理 |
6.3.4 利用BIGEMAP软件获取地形贴图 |
6.3.5 在C4D中加载地形图 |
6.3.6 Unreal Engine4 材质编程 |
6.3.7 UI界面设计 |
6.3.8 城市环境成果展示 |
6.4 BIM构件信息查询 |
6.5 BIM模型剖切 |
6.6 沉浸式漫游 |
6.7 用户权限设置 |
6.8 监控预警设置 |
6.9 数据导入及数据分析 |
6.10 邮箱预警提醒 |
6.11 本章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BIM的山岭隧道施工许可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BIM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建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隧道施工许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笔山隧道项目工程概况 |
2.1 项目概况 |
2.2 工程地质 |
2.3 水文地质 |
2.4 隧道设计 |
2.5 隧道施工段施工方案 |
3 基于BIM的文笔山隧道支护结构及地质建模 |
3.1 基于Dynamo隧道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
3.1.1 隧道BIM模型构建平台概述 |
3.1.2 隧道建模精度 |
3.1.3 隧道构件参数化建模方法 |
3.1.4 文笔山隧道模型创建 |
3.2 随址区三维地质BIM模型构建 |
3.2.1 地质数据特点及建模方法确定 |
3.2.2 地质建模流程 |
3.2.3 地质数据收集及规范化预处理 |
3.2.4 地质数据可视化 |
3.3 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
3.3.1 结构模型信息查询与工程量统计 |
3.3.2 地质模型空间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综合地质预报中TSP数据的地质模型优化 |
4.1 TSP工作原理 |
4.2 TSP技术理论基础 |
4.2.1 岩体的弹性参数 |
4.2.2 弹性波理论 |
4.3 文笔山隧道TSP技术应用 |
4.3.1 TSP系统组成 |
4.3.2 TSP探测系统布置及数据采集 |
4.3.3 地质预报数据解译 |
4.3.4 实例工程应用 |
4.4 TSP数据融合精细化建模 |
4.4.1 基于TSP数据三维可视化精细建模 |
4.4.2 地质模型分段更新 |
4.5 文笔山隧道综合预报成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精细地质预报数据的施工许可评价 |
5.1 隧道施工许可评价理论 |
5.1.1 隧道施工许可机制的概念及评价意义 |
5.1.2 隧道施工许可评价指标构建 |
5.1.3 隧道施工许可评价方法 |
5.1.4 隧道施工许可评价标准及准则 |
5.2 隧道施工动态风险评估及施工优化流程 |
5.3 隧道施工许可评价实例应用 |
5.3.1 施工段工程概况 |
5.3.2 施工段评价指标参数 |
5.3.3 施工许可评价 |
5.3.4 评价结果 |
5.4 隧道未开挖段风险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基于BIM的土石坝渗流安全监控与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BIM及土石坝渗流安全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BIM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土石坝渗流安全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于BIM的土石坝渗流监控与预警系统框架构建 |
2.1 项目背景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3 系统技术调研 |
2.4 系统框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石坝信息储存模块开发 |
3.1 BIM模型创建与开发 |
3.1.1 土石坝建模方法 |
3.1.2 土石坝建模过程 |
3.1.3 库区环境建模 |
3.1.4 BIM模型信息化开发 |
3.2 土石坝数据库创建开发 |
3.2.1 土石坝数据库创建 |
3.2.2 数据库前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石坝渗流监控模块开发 |
4.1 渗流监控指标拟定 |
4.1.1 渗流量监控指标拟定 |
4.1.2 测压管水位监控指标拟定 |
4.1.3 渗流比降指标拟定 |
4.2 渗流情况监查功能开发 |
4.2.1 开发准备 |
4.2.2 监测数据定时导入 |
4.2.3 监测数据的查看 |
4.2.4 监测数据曲线分析 |
4.2.5 BIM可视化监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石坝渗流异常预警模块开发 |
5.1 客户端可视化预警 |
5.1.1 BIM可视化预警 |
5.1.2 弹窗预警 |
5.2 移动端短信预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民健身中心 |
1.2.2 大空间自然通风 |
1.2.3 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的空间形态优化 |
1.2.4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基础研究 |
2.1 全民健身设施的发展动因 |
2.1.1 公众健身需求的增长 |
2.1.2 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 |
2.1.3 体育消费产业的推动 |
2.2 全民健身中心的特质解析 |
2.2.1 功能特质 |
2.2.2 空间特质 |
2.2.3 运营特质 |
2.3 全民健身中心与自然通风的关联性分析 |
2.3.1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必要性分析 |
2.3.2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可行性分析 |
2.3.3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气候潜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民健身中心调研实测及自然通风目标建构 |
3.1 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的调研分析 |
3.1.1 调研样本库建立 |
3.1.2 空间层级结构 |
3.1.3 功能单元提取 |
3.1.4 空间尺寸统计 |
3.1.5 空间模式归纳 |
3.2 全民健身中心室内风环境的现场实测 |
3.2.1 实测对象的基本信息 |
3.2.2 风环境实测方案 |
3.2.3 实测结果分析 |
3.3 自然通风性能评价目标 |
3.3.1 自然通风降温 |
3.3.2 改善空气品质 |
3.3.3 运动项目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空间形态要素研究 |
4.1 空间形态要素的类型解析 |
4.1.1 进风口形态类型 |
4.1.2 形体空间形态类型 |
4.1.3 竖向腔体形态类型 |
4.1.4 出风口形态类型 |
4.2 自然通风系统的建构流程 |
4.2.1 整体建筑的单元分区 |
4.2.2 形态要素的分区植入 |
4.2.3 分区系统的整合重构 |
4.2.4 组合方案的综合优选 |
4.3 自然通风系统的建构实践 |
4.3.1 实践项目的基本信息 |
4.3.2 实践项目的自然通风系统建构 |
4.3.3 实践项目的模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对自然通风的敏感性分析 |
5.1 基础实验模型 |
5.1.1 基础实验模型设计 |
5.1.2 空间形态参数提取 |
5.1.3 参数化模型建构 |
5.2 CFD模拟设置 |
5.2.1 CFD模拟的参数设置 |
5.2.2 CFD平台可靠性验证 |
5.3 空间形态对自然通风的局部敏感性分析 |
5.3.1 进风口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
5.3.2 形体空间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
5.3.3 竖向腔体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
5.3.4 出风口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
5.3.5 CFD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
5.4 空间形态对自然通风的全局敏感性分析 |
5.4.1 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
5.4.2 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及设计策略 |
6.1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方法比较分析 |
6.1.1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空间形态优化 |
6.1.2 基于风洞试验的空间形态优化 |
6.1.3 基于响应面的空间形态优化 |
6.2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响应面预测模型建构 |
6.2.1 输入与输出变量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数据拟合与插值 |
6.2.4 预测精度验证 |
6.3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 |
6.3.1 优化算法选择 |
6.3.2 优化运算过程 |
6.3.3 优化结果分析 |
6.4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平台 |
6.4.1 优化平台框架 |
6.4.2 优化平台界面 |
6.5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
6.5.1 腔体植入的设计策略 |
6.5.2 形体空间的设计策略 |
6.5.3 界面风口的设计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地调查项目基本信息 |
附录2 实测数据 |
附录3 响应面模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BIM的短线预制拼装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短线预制拼装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1.3.2 BIM技术桥梁应用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短线法施工监控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短线法制梁与长线法制梁的比较 |
2.2.1 长线预制法 |
2.2.2 短线预制法 |
2.2.3 两者优劣性比较 |
2.3 短线法施工控制内容 |
2.3.1 施工监控的概念、目的及意义 |
2.3.2 施工监控的内容 |
2.4 短线法施工监控体系 |
2.4.1 四种关键线形 |
2.4.2 施工监控体系的建立 |
2.5 短线法施工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
2.5.1 截面参数 |
2.5.2 材料参数 |
2.5.3 温度条件 |
2.5.4 混凝土收缩徐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IM的短线预制拼装连续刚构桥施工仿真分析 |
3.1 引言 |
3.2 BIM模型的建立 |
3.2.1 工程概况 |
3.2.2 建模过程 |
3.3 Midas link for revit structure插件介绍 |
3.4 BIM模型向有限元模型转化 |
3.5 有限元模型修正及施工阶段仿真分析 |
3.5.1 有限元模型修正 |
3.5.2 施工阶段仿真分析 |
3.6 中跨梁段高程监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IM的碰撞检查与施工动态模拟 |
4.1 引言 |
4.2 Navisworks软件介绍 |
4.3 Revit模型与Navisworks软件的交互 |
4.3.1 导入方法综述 |
4.3.2 实现过程 |
4.4 碰撞检查 |
4.4.1 操作步骤 |
4.4.2 检查类型 |
4.5 施工动态模拟 |
4.5.1 施工模拟流程 |
4.5.2 重要施工过程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短线预制拼装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测BIM技术应用 |
5.1 引言 |
5.2 连续刚构桥BIM施工监测技术分析 |
5.3 监测方案综述 |
5.3.1 预制阶段线形监控方案 |
5.3.2 拼装阶段线形监控方案 |
5.3.3 应力、沉降及温度监控方案 |
5.4 BIM施工监测技术应用 |
5.4.1 节段划分及编制 |
5.4.2 施工监测数据管理 |
5.4.3 施工监控预警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BIM+GIS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煤矿发展状况 |
1.2.3 国内外煤矿发展趋势 |
1.2.4 国内外智慧矿山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4 本论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2 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 |
2.1 智慧矿山的内涵研究 |
2.1.1 智慧矿山内涵分析 |
2.1.2 智慧矿山概念补充 |
2.2 智慧矿山系统构成研究 |
2.2.1 生产系统构成分析 |
2.2.2 决策系统构成分析 |
2.2.3 建设管理系统构成分析 |
2.2.4 智慧矿山系统构成分析 |
2.3 基于BIM+GIS的设计管理平台甄选 |
2.3.1 GIS平台优劣势分析 |
2.3.2 GIS平台选用3DMine的必要性 |
2.3.3 BIM平台选用Revit的必要性 |
2.4 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工作分析 |
2.4.1 投资策划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
2.4.2 勘察设计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
2.4.3 项目施工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
2.4.4 项目运营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
2.4.5 项目报废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
2.5 章节小结 |
3 智慧矿山BIM+GIS模型的创建与应用 |
3.1 BIM+GIS场地模型数据融合研究 |
3.1.1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1.2 曹家滩煤矿案例数据提取 |
3.1.3 BIM和 GIS平台模型数据融合方法 |
3.2 智慧矿山GIS模型创建与应用分析 |
3.2.1 创建地质数据库 |
3.2.2 创建煤层宏观模型及含煤率分析 |
3.2.3 煤矿巷道GIS模型相关分析 |
3.2.4 煤矿巷道GIS模型地下测量分析 |
3.2.5 煤矿巷道GIS模型地下通风设计 |
3.3 智慧矿山BIM建模研究与应用分析 |
3.3.1 煤矿场地BIM模型创建方法研究 |
3.3.2 巷道BIM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
3.3.3 煤矿BIM模型系统设计优化及应用 |
3.3.4 巷道BIM模型的进度管理应用 |
3.3.5 煤矿BIM参数化族库的创建及管理 |
3.4 章节小结 |
4 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成果管理研究 |
4.1 煤矿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成果归档内容梳理 |
4.1.1 投资策划阶段归档内容 |
4.1.2 勘察设计阶段归档内容 |
4.1.3 项目施工阶段归档内容 |
4.1.4 项目运营阶段归档内容 |
4.1.5 项目报废阶段归档内容 |
4.2 煤矿项目重点成果提交格式 |
4.2.1 投资策划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
4.2.2 勘察设计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
4.2.3 项目施工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
4.2.4 项目运营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
4.2.5 项目报废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
4.3 章节小结 |
5 基于BIM+GIS的煤矿安全应用分析 |
5.1 煤矿安全BIM+GIS应用点分析 |
5.1.1 基于系统工程的应用点分析 |
5.1.2 基于事故发生理论的应用点分析 |
5.1.3 基于生产可靠性理论的应用点分析 |
5.2 煤矿安全工程中基于Fuzor平台的相关模拟 |
5.2.1 巷道漫游防真模拟 |
5.2.2 巷道监控模拟 |
5.2.3 巷道危险工况模拟 |
5.3 章节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鉴定证书 |
(9)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3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4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管养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5 基于BIM信息数据平台研发的相关研究 |
1.3 当前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运维管养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典型沥青路面的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 |
2.1 参数化模型建立 |
2.1.1 Revit简介 |
2.1.2 族构件创建 |
2.1.3 参数化模型创建 |
2.2 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
2.2.1 沥青路面组合类型 |
2.2.2 典型路面结构组合 |
2.2.3 代表性道路的参数化建模 |
2.3 基于Dynamo的沥青路面自动化设计与结构分析 |
2.3.1 利用Dynamo实现路面参数可控的三维道路 |
2.3.2 结构分析的参数准备 |
2.3.3 基于Dynamo的路面结构分析 |
2.4 基于BIM的数据中转系统的研发 |
2.4.1 数据转换方法 |
2.4.2 数据转换接口的研发 |
2.5 基于ABAQUS-BIM模型的力学性能验算 |
2.5.1 基于BIM-ABAQUS转换接口的参数化模型数据转换 |
2.5.2 典型路面的ABAQUS结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 |
3.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
3.1.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 |
3.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
3.1.3 当前施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2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可视化施工模拟 |
3.2.1 施工模拟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
3.2.2 基于BIM的施工场景构建 |
3.2.3 基于BIM的施工过程模拟 |
3.3 基于BIM的路基施工质量管控 |
3.3.1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3.3.2 路基压实度对路面性能的影响 |
3.3.3 确立压实度作为施工质量评定标准 |
3.3.4 基于BIM-ArcGIS的智能压实质量的可视化监控 |
3.4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信息集成与质量性能评价 |
3.4.1 沥青路面施工信息的参数化集成 |
3.4.2 层次分析法方法介绍 |
3.4.3 基于层次分析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评价 |
3.5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预警 |
3.5.1 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相关研究 |
3.5.2 集料的边缘检测 |
3.5.3 集料图像分割 |
3.5.4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程度表征 |
3.5.5 基于BIM的可视化呈现与预警机制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 |
4.1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
4.1.1 三维重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简介 |
4.1.2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
4.2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参数化建模 |
4.2.1 Revit中的基础病害模型制作 |
4.2.2 病害纹理贴图 |
4.2.3 病害模型融入到BIM模型中 |
4.3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
4.3.1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备案 |
4.3.2 基于BIM模式的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管理 |
4.4 基于BIM模式的养护成本估算 |
4.4.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框架 |
4.4.2 沥青路面养护阶段的成本分析 |
4.4.3 基于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 |
4.5 基于BIM的养护自主决策模型建立 |
4.5.1 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方法与过程 |
4.5.2 基于BIM的养护决策分析 |
4.5.3 养护自主决策模型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研发 |
5.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采集 |
5.2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处理与表达 |
5.2.1 IFC标准的信息表达方式 |
5.2.2 基于IFC格式的数据表达 |
5.3 信息的上传与导入 |
5.3.1 信息创建过程 |
5.3.2 信息的传递与存储 |
5.3.3 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
5.4 一体化信息平台的研发 |
5.4.1 开发平台介绍 |
5.4.2 平台的总体设计 |
5.4.3 平台的可视化展示与功能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申请 |
(10)基于西门子840Dsl的数控轧辊磨床系统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课题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辊形曲线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2 数控轧辊磨床专机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 |
1.3.3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专机开发特点与发展趋势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轧辊辊形曲线的设计方法 |
2.1 参数化轧辊辊形曲线的设计方法 |
2.1.1 基本轧辊辊形曲线的推导 |
2.1.2 轧辊辊形曲线的性能指标及对比 |
2.1.3 轧辊辊形曲线的设计参数 |
2.2 自适应轧辊辊形曲线的设计方法 |
2.2.1 自适应辊形的评价函数建立 |
2.2.2 基于遗传算法的离散化辊形优化设计方法 |
2.2.3 辊形曲线的离散化处理 |
2.2.4 自适应辊形算法设计样例及数据分析 |
2.3 轧辊辊形曲线的生成与设计方法 |
2.3.1 轧辊辊形曲线的数据处理与生成 |
2.3.2 轧辊辊形曲线的综合设计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控轧辊磨床加工工艺及NC代码 |
3.1 轧辊磨床磨削工艺及结构分析 |
3.1.1 磨削加工的运动 |
3.1.2 轧辊磨削的工艺分析 |
3.1.3 轧辊磨床的主体结构 |
3.1.4 轧辊磨床的轴定义 |
3.2 SINUMERIK NC代码编程及其控制方法 |
3.2.1 SINUMERIK NC代码编程 |
3.2.2 变量的定义及访问 |
3.2.3 中间变量的定义及代码运行控制 |
3.3 数控轧辊磨削的NC代码设计 |
3.3.1 针对工艺流程的NC代码框架 |
3.3.2 NC代码的主程序框架 |
3.3.3 辊形曲线加工程序 |
3.3.4 磨削循环的加工程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轧辊磨削系统的数据通讯分析及实现 |
4.1 西门子工业通信技术的分析 |
4.1.1 西门子工业通信的类型 |
4.1.2 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及其相关协议 |
4.2 OPC UA的技术特点 |
4.2.1 OPC UA的技术特点分析 |
4.2.2 OPC UA的信息交互框架 |
4.2.3 OPC UA的节点描述 |
4.3 OPC UA的技术实现 |
4.3.1 OPC UA开发环境搭建 |
4.3.2 OPC UA客户端的搭建 |
4.3.3 与数控系统间的连接功能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控轧辊磨床的PC端软件设计及开发 |
5.1 软件开发环境选择及开发技术 |
5.1.1 开发环境选择 |
5.1.2 Qt开发工具及其相关类库的使用 |
5.1.3 程序整体框架 |
5.2 辊形曲线相关功能的设计 |
5.3 机床监控功能的设计 |
5.3.1 机床监控功能的底层设计 |
5.3.2 加工参数和加工工艺设置 |
5.3.3 机床状态及磨削过程监控 |
5.4 数据管理功能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与奖励 |
四、参数化的网络状况监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D]. 宫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智慧园林思考的数字化景观设计研究[D]. 张超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D]. 张礼祺.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BIM的山岭隧道施工许可评价研究[D]. 任忠效.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5]基于BIM的土石坝渗流安全监控与预警[D]. 王嘉星.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6]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优化研究[D]. 白晓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BIM的短线预制拼装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研究[D]. 李世伟.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8]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D]. 胡耀元.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D]. 唐樊龙. 东南大学, 2020(02)
- [10]基于西门子840Dsl的数控轧辊磨床系统开发与研究[D]. 邱兆祥.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