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栀子西红花甙对Beagle犬静脉给药的长期毒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洪鑫,李思成,宁钧宇,张磊,梁江[1](2021)在《天然色素栀子黄的危害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栀子黄色素及其主成分已有的毒理学资料,对栀子黄色素开展危害评估、关键效应和剂量的基准剂量分析。方法采用系统文献检索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收集栀子黄色素毒理学资料,并根据亚慢性毒性实验结果,应用基准剂量法测算关键效应和剂量。结果藏红花酸及其酯类是栀子黄色素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毒性作用靶器官是肝脏和肾脏,尚未发现特殊毒性。栀子苷是栀子黄色素的主要毒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肝肾毒性。栀子黄色素的无可见不良作用水平(NOAEL)为0.5 g/kg BW,应用基准剂量法计算出以肾脏毒性为关键终点的BMDL10为0.46 g/kg BW。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色素沉着是栀子黄色素的敏感毒效应,栀子黄风险评估需进一步补充人群暴露资料,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栀子黄色素的人群摄入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侯旭东,朱琳,张国强,武新安,魏玉辉[2](2017)在《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提取物对雌激素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肝细胞膜转运体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4(multidrug resistant associated protein14,Mrp14)、Na+依赖性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探讨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提取物对胆汁淤积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对照组、茵陈组、茵陈栀子组、茵陈大黄组、茵陈蒿汤组;采用皮下连续注射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 benzoate,EB,5 mg·kg-1·d-1)5 d制备胆汁淤积大鼠模型。茵陈组、茵陈栀子组、茵陈大黄组、茵陈蒿汤组分别灌胃给予茵陈(0.43 g·kg-1·d-1)、茵陈栀子(1.08 g·kg-1·d-1)、茵陈大黄(1.09 g·kg-1·d-1)、茵陈蒿汤(1.69 g·kg-1·d-1)提取物14 d。干预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胆汁流速,血清生化及肝脏病理,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Mrp14和Ntcp的表达。结果:茵陈蒿汤及不同配伍组干预14 d后,胆汁流速均显着升高,血清生化与肝脏病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茵陈组、茵陈栀子组、茵陈大黄组及茵陈蒿汤组Mrp2、Mrp3、Ntcp的表达均升高;Mrp4的表达均降低;此外,茵陈栀子组Mrp1的表达降低。结论: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提取物对雌激素诱导的大鼠胆汁淤积均有治疗作用;其疗效可能与调控转运体Mrp1-4和Ntcp的表达相关,且不同组方提取物对Mrp14和Ntcp的调控作用不同。
苏文钊[3](2017)在《栀子西红花苷和环烯醚萜苷药理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栀子中西红花苷与gardecin抗氧化活性;研究栀子西红花苷、环烯醚萜苷和西红花抗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理活性;研究西红花苷-1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和各个器官组织分布,为阐明西红花苷-1在体内各器官发挥药理活性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O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Fe2+螯合能力和亚硝酸盐抑制能力实验测定西红花苷与gardecin抗氧化活性。(2)C57BL/6雄性小鼠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即:MCS组、MCD组、TCG-H组(100mg/kg)、TCG-L组(50mg/kg)、TIG-H组(100mg/kg)、TIG-L(50mg/kg)、SEA-H组(25mg/kg)和SEA-L(12.5mg/kg)。采用MCS或MCD饲料喂养小鼠并以上述剂量灌胃。通过肝指数观察小鼠肝重和体重变化,通过肝脏外观、HE、天狼星红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形态学变化,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TG、TC、ALT和AST含量。(3)雄性SD大鼠1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给药组,每组5只。大鼠禁食12h后,给药组以含西红花苷-1(300mg/kg)生理盐水溶液灌胃,然后在不同时间点采血和处死,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血浆和组织匀浆样品经处理后,LC-MS分析。结果:(1)在以上4个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中,gardecin抗氧化活性均强于西红花苷。(2)肝指数结果显示,与MCS组比较,MCD组肝指数显着下降;与MCD组比较,各给药组肝指数相对正常(P<0.05)。肝脏外观和3种染色结果显示,与MCS组比较,MCD组肝脏发生病变,电镜下能观察到脂肪空泡和纤维化;与MCD组比较,各给药组肝脏病变显着缓解,脂肪空泡和纤维化显着减少。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MCS组比较,MCD组TG和TC水平显着降低(P<0.05),ALT和AST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MCD组比较,各给药组TG和TC水平升高(P<0.05),ALT和AST水平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变化更显着(P<0.05)。(3)LC-MS检测结果显示,口服西红花苷-1后,在血液、心、肝、脾、肺和肾都发现西红花苷-1与其3种代谢产物,西红花苷-1在心、肝、脾、肺和肾中相对含量达峰时间分别为2h、1h、2h、2h和2h;西红花酸则分别为4h、1h、0.5h、1h和2h;西红花酸单葡萄糖醛酸则分别为1h、4h、2h、2h和6h;西红花酸双葡萄糖醛酸则分别为1h、0.5h、2h、1h和1h。结论:(1)西红花苷结构中糖基团有利于抗氧化活性发挥,而gardecin抗氧化活性比西红花苷强,与其结构中的羰基有关。(2)栀子总西红花苷、总环烯醚萜苷和西红花提取物对小鼠NAFLD具有显着治疗效果。(3)西红花苷-1口服后,在胃肠道被水解和吸收,在肝脏被葡萄糖醛酸化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分布到心、肝、脾、肺和肾等以上器官。
蔡晓洋[4](2017)在《不同栽培类型川产栀子综合评价及栀子种子质量的研究》文中指出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为茜草科栀子属多年生常绿灌木,在我国广泛分布,野生和栽培均较多,主产于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福建、湖北、河南等省。栀子既是卫生部公布的首批药食同源品种,也是我省重要的药食同源道地药材。除供药用外,还是天然色素重要的来源,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1.不同栽培类型栀子综合评价本文针对道地产区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所栽培的6个不同类型的川栀子,从生物学特征、药材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最终选择表现优良的类型并予以培育和发展。(1)营养生长性状的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栀子的营养生长性状在各类型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植物表现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环境和栽培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引起营养生长性状变异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分化。(2)花部性状的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栀子的花形有风车形和梅花形两种。各类型栀子的花瓣数以6瓣为主,少部分为5、7、8、9瓣,结果与《图经本草》等历代本草中所记载的“栀子,花皆六出”不一致,而且栀子花瓣数与雄蕊数也无一致性。6个类型栀子的花部形态指标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其中,变异系数最大花部形态指标是柱头长,最小的是雄蕊数。不同类型栀子的花粉生活力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以栀子2号的花粉生活力最高,为94.34%,栀子3号花粉生活力最低,为80.33%。(3)果实性状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栀子果实的性状指标在各类型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其中,变异程度最大的性状是果柄长,最小的性状为果形指数。各类型果实棱数以6棱为主,7棱次之,少部分为4、5、8、9棱,结果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栀子果实棱数的描述不一致。各类型栀子间药材的相关经济产量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其中,6个类型栀子药材的产量指标中单株总干重、单株总鲜重和单株果实数的变异程度均较大。(4)果实内在品质研究本实验首次建立了UPLC切换波长同时测定栀子中山栀子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绿原酸、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共7种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可为栀子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提供参考。不同采收期对栀子药材外观形状和内在品质的影响较明显。综合药材外观形状和内在品质,确定了泸州栀子最佳采收时期为10月下旬。各类型间栀子果实中除绿原酸含量在各类型间无显着差异性(P﹥0.05),其余6种有效成分含量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6个类型的栀子所产药材中栀子苷的含量均远高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尤以栀子5号和栀子1号的栀子苷含量相对其他4个类型较高(均高于5%);西红花苷类成分尤以栀子2号和栀子5号的含量相对其他4个类型较高(均高于2%),该研究结果为栀子应用价值的个性化分类及高含量的专用型材料筛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一果实不同部位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不同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种类与含量不同。(5)不同类型栀子的综合评价本研究对不同类型栀子的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将6个类型栀子的20项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得到的5个主成分提供了原性状100.00%的信息。以主成分特征值百分率加权系数构建的综合评分,分析表明“栀子5号”综合评价最好;根据6个类型栀子品质特性,采用聚类分析将6个类型的栀子分为4类,栀子5号单独聚为一类。综合各类型栀子内在质量、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栀子5号无论是作为中药材使用、药效成分(栀子苷)提取还是天然色素(西红花苷)的提取,具有树型高大松散,叶片较大,果实颜色好、果形大,产量高的特点,进一步表明栀子5号可作为优良品种选育的优质材料。栀子1号的栀子苷含量高,且该类型栀子树型较矮且紧凑,叶片大,果实长椭圆形,适合作为栀子苷提取的原料及药材应用;栀子2号西红花苷含量高,且该类型栀子树型较高且较松散,叶片较大,果实椭圆形,产量较高,可作为天然色素(西红花苷)提取的原料及名贵中药材西红花主要药效成分西红花苷提取物的原料来源,因此,栀子1号和栀子2号是值得培育的专用型材料。2.栀子种子质量的研究(1)栀子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栀子种子的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快速吸水期(012.5h)、缓慢吸水期(12.522.5h)和吸水饱和期(22.5h以后)。栀子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浸种24h,在光照条件下,25℃恒温培养。(2)不同产地栀子种子品质研究及种子质量标准建立通过收集的四川、江西、湖南、浙江、河南5个省区54批栀子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以及所含化学成分(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对比研究表明,该类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千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均以四川产的最大,分别为4.5355g、12.27%、39.77%,以河南的最低,分别为3.0707g、0.00%、2.00%;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平均含量以河南最高,为2.86%,以湖南最低,为2.26%。栀子苷的平均含量以湖南最高,为1.26%,以江西最低,为0.67%。西红花苷-Ⅰ的平均含量以湖南最高,为0.35%,以河南最低,为0.20%。5个产地的西红花苷-Ⅱ的平均含量无显着差异,均为0.02%。通过Pearson相关性与回归分析表明种子中栀子苷的含量与种子发芽势具有显着负相关,即含量越低,发芽势越大,发芽越快;结合不同采收时期栀子种子中栀子苷的含量变化趋势,将种子中栀子苷含量作为种子分级标准的重要指标。以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种子中栀子苷的含量为主要指标,结合种子性状,采用K类聚类法对54份栀子种子进行分析,暂定栀子种子为3个等级。(3)成熟度对栀子种子品质特性的影响成熟度对种子质量有较大影响,是影响栀子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不同成熟度种子的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以及种子中栀子苷的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在10月下旬达到最大值,种子中栀子苷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在10月下旬是达到最低值,栀子种子表面颜色由暗变亮,表面附着物不断减少;因此,10月下旬为栀子种子的最佳采收时间,此时种子表面颜色光亮,附着物及杂色斑块极少或没有。根据暂定的栀子种子分级标准,8批不同成熟度的栀子种子中,有2批属于Ⅰ级种子,有2批属于Ⅱ级种子,有4批属于Ⅲ级种子。
朱琳[5](2014)在《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对雌二醇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肝细胞膜转运体Mrp1-4、Ntcp,探讨茵陈蒿汤及其不同配伍组对雌二醇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取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30只大鼠按照前期预实验结果给其余大鼠颈部皮下连续注射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 Benzoate,EB,5mg/kg/d)5d用于制备胆汁淤积模型。模型组大鼠测定胆汁流速、肝脏生化指标、肝脏病理组织形态变化以评价胆汁淤积模型是否成功,最后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中Mrp1-4和Ntcp的表达。胆汁淤积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茵陈组(茵陈浸膏0.43g/kg/d),茵陈栀子组(茵陈与栀子合煎浸膏1.08g/kg/d),茵陈大黄组(茵陈与大黄合煎浸膏1.09g/kg/d)和茵陈蒿汤组(茵陈蒿汤全方浸膏1.69g/kg/d)。各给药组动物的给药剂量均按生药量计算,分别相当于茵陈2.4g/kg/d,栀子1.8g/kg/d,大黄1.8g/kg/d。动物分别灌胃给予药物治疗14d后,测定胆汁流速、肝脏生化指标、肝脏病理组织形态变化及肝组织中Mrp1-4和Ntcp的表达。结果1.胆汁流速: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用生理盐水干预14d后的对照组胆汁流速均下降(P<0.05)。茵陈蒿汤及不同配伍组干预14d后,与对照组相比,其胆汁流速均显着升高(P<0.05);2.血清生化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IBIL、TBIL、DBIL和TBA均有升高,其中TBIL、DBIL和TBA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IBIL、DBIL、BIL和TBA均有升高,其中TBIL、IBIL和TBA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茵陈蒿汤及不同配伍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茵陈组及茵陈大黄组的DBIL、 IBIL、TBIL和TBA均显着下降(P<0.05);茵陈蒿汤组DBIL、IBIL、TBIL和TBA均有下降,其中TBIL、IBIL和TBA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茵陈栀子组的TBIL、IBIL和DBIL均有下降但无显着性差异,仅TBA显着下降(P<0.05)。与茵陈组相比,茵陈栀子组的TBIL、DBIL、IBIL及TBA均有升高,除IBIL外其他均显着升高(P<0.05);茵陈大黄组的TBIL、DBIL、IBIL下降,TBA上升,但均无显着性差异;茵陈蒿汤组的TBIL、DBIL、IBIL和TBA均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3.肝脏HE染色及HAI评分:正常组肝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清晰,未见病理学改变。模型组可见肝组织汇管区周围出现大量的炎症及坏死,胆管增生明显;对照组病理学变化情况同模型组。茵陈蒿汤组及各配伍组干预14d后,仅菌陈栀子组可见肝小叶局灶性坏死,其余各组肝脏病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采用Knodell HAI评分方法评价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茵陈蒿汤组及各配伍组干预14d后,与对照组相比,茵陈组、茵陈大黄组及茵陈蒿汤组HAI评分显着降低(P<0.05),而茵陈栀子组未出现显着差异(P>0.05)。4. Western-blotting: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与对照组肝脏转运体Mrp1及Mrp4表达均显着升高(P<0.05),Ntcp表达显着下降(P<0.05),模型组Mrp3表达显着升高(P<0.05),Mrp2表达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Mrp2显着升高(P<0.05), Mrp3表达无显着变化。茵陈蒿汤及各组方配伍干预14d后,与对照组相比,茵陈组Ntcp、Mrp2及Mrp3表达显着上升(P<0.05), Mrp1和Mrp4表达显着下降(P<0.05);茵陈栀子组Ntcp、Mrp2及Mrp3表达显着升高(P<0.05), Mrp4表达显着降低(P<0.05),Mrp1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茵陈大黄组Mrp1和Mrp4表达显着下降(P<0.05), Ntcp和Mrp2表达显着升高(P<0.05),Mrp3无显着性差异;茵陈蒿汤组Ntcp和Mrp1、Mrp2、 Mrp3、Mrp4转运体变化情况与茵陈大黄组相同。与茵陈组相比,茵陈栀子组使Mrp1、Mrp4表达显着升高(P<0.05),Ntcp的表达显着下降(P<0.05),Mrp3无显着性差异;茵陈大黄组和茵陈蒿汤组均使Ntcp和Mrp1表达显着升高(P<0.05),使Mrp3和Mrp4表达显着下降(P<0.05);各组与茵陈组相比其Mrp2表达均无显着变化。结论1.茵陈、茵陈大黄组、茵陈蒿汤对雌激素诱导的大鼠胆汁淤积均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涉及胆酸盐及胆红素转运系统的相关转运体有关,但茵陈栀子组对胆汁淤积无明显的治疗效果。2.与对照组相比,茵陈组使Mrp1及Mrp4表达显着下降,Ntcp、Mrp2及Mrp3表达显着上升;3.与茵陈组相比,茵陈栀子组使Mrp1、Mrp4表达显着升高,Ntcp的表达显着下降;茵陈大黄组和茵陈蒿汤组均使Ntcp和Mrp1表达显着升高,使Mrp3和Mrp4表达显着下降;各组与茵陈组相比其Mrp2表达均无显着变化。4.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胆汁酸盐及胆红素相关转运体还包括分布于血管侧膜的Oatp1、Oatp2及Oatp4和胆管侧膜的Bsep,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这些转运体的变化情况,全面阐释茵陈蒿汤及不同配伍组治疗胆汁淤积的分子机制。
徐攀[6](2014)在《醒脑静口服给药后主要成分在脑中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中风,又名脑卒中,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存在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大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率最高,临床常导致昏迷、偏瘫口、外伤头痛、神志昏迷、头痛呕恶、昏迷抽搐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醒脑静(XNJ)是基于中医古方安宫牛黄处方精简而来,由麝香、艾片、栀子、郁金配伍而成,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的功效。醒脑静注射剂用于脑中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因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方便性及价格高等方面的局限,醒脑静已被改造制得固体口服制剂。本课题就在前期药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醒脑静口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PK)及药效动力学(PD)特征做进一步的研究。现有的对醒脑静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正常动物体内的研究,而在实际情况下,脑中风的发作会导致一系列生理状态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过程;因此,本课题以假手术(SO)组作为对照,对艾片、栀子苷及醒脑静不同组方口服给药后,龙脑(Bor)与栀子苷(Gen)在脑中风(SA)大鼠体内血药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对病理及药物因素对药物PK的影响作出推断;因脑中风的病灶部位在脑,它的发作会导致血脑屏障的结构损伤及通透性增加,我们进一步对SA及SO状态下药物的入脑过程展开研究,对比醒脑静口服给药后的血药及脑药动力学特征;此外,由于药物浓度不能直接表现药理效应,本实验选取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指标,对相应的醒脑静相关成分PD进行研究,并对PK-PD的相关性做出探讨。具体的研究要点如下:1醒脑静中主要成分在大鼠血浆、脑组织中测定方法的建立为了PK研究中含量测定的需求,本实验首先对方法学进行研究:建立了经液-液萃取法处理,测定大鼠血浆、脑匀浆中龙脑含量的GC方法。色谱条件为TM-1701高效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0.25μm); 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00℃;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氮气;进样1μ1;程序升温:105℃保持8 min,以50℃·min-1升至1850C并保持6 min,然后升至250℃ (50℃·min-1)保持4 min。血中龙脑浓度回归方程Y=0.1386X+0.0195,r=0.9983,线性关系在0.1128-18.04 μg·mL-1内良好;脑匀浆中回归方程Y= 0.1286X+0.0704, r=0.9997,在0.1128-18.04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建立了经蛋白沉淀-复溶法处理,测定血浆中栀子苷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色谱柱(merck,250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3:87);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0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大鼠血浆中的栀子苷浓度在0.1074~10.74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 57.711X+1.1508, r=0.9998.建立了两次沉淀蛋白处理,用UPLC-MS测定大鼠脑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方法。Waters Triple Quad LC/MS,离子源为ESI,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15mm×2.1 mm,柱温400C,流速为0.2mL·min-1,流动相为0.1%甲酸-水与乙腈,梯度洗脱,进样5μL;液质采用负离子模式多通道监测,喷雾气为N2(流速:800 L.h-1);去溶剂气温度:400。c;碰撞气为Ar。其中,栀子苷Y=4.429X+10.12387, r=0.9991;京尼平龙胆二糖苷Y=0.738X+10.2578,r=0.9979;栀子苷酸Y=0.645X-0.42643,r=0.9987;线性关系分别在1.02~255.0,0.302~75.4,0.325~81.28 ng·mL-1范围内良好。以上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均符合要求。2醒脑静口服给药后主要成分在SA及SO大鼠的血药动力学研究在参照Zea Longa线栓造模方法的基础上,改良中动脉栓塞(MCAO)过程,制备SA大鼠,并设立SO进行对比。以下PK研究中都于缺血2h后拔线,再灌注22h后对模型鼠进行评分并给与相应药物,眼眶取血(或取脑组织)并测定含量,经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2.1 SA及SO大鼠灌胃龙脑及醒脑静后Bor血药动力学研究首先对龙脑的PK展开研究,SA及SO大鼠同时灌胃给予醒脑静和艾片混悬液液(以艾片计162.0 mg·kg-1),取血、测定并进行数据处理后,结果显示,龙脑可以迅速的被吸收和代谢,呈现单峰,在SA组和SO组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口服艾片后,SA大鼠的Cmax、AUC0-360分别是5.41±1.43μg·mL-1,428.18±109.05 (μg·min·mL-1),而SO大鼠的Cmax、AUCo-360明显减小(P<0.05),达峰时间延后,口服醒脑静后,两组的差异不显着;在相同的生理状态下,仅灌胃艾片组有更高的Cmax、AUCo-360。以上表明,中风状态可以促进龙脑的吸收入血,而醒脑静中的成分会对此过程产生干扰。2.2在SA及SO大鼠灌胃栀子苷及醒脑静不同组方后Gen血药动力学研究对栀子苷PK的研究分为两部分,通过对SA及SO大鼠同时灌胃醒脑静、栀子苷(栀子苷176.0mg·mL-1L)后的PK分析来研究中风对其代谢的影响;另外我们在SA大鼠中设置栀子苷-艾片、栀子提取物组,研究醒脑静中其他成分对栀子苷PK的影响。眼眶取血并测定,数据处理后结果显示,SA灌胃醒脑静后的Cmax与AUC0-360分别是5.97+3.82μg·mL-1,570.06±274.32μg·mL-1,显着地高于SO组及单独给予栀子苷的大鼠;中风状态下,栀子苷-艾片灌胃液组的Cmax和AUC0-360分别是4.89±1.88 μg·mL-1, 573.13±244.73μg·min/mL,而栀子提取物组的参数值较小,与栀子组差别不大。以上提示我们,在中风可以促进醒脑静中栀子苷的口服吸收入血过程,艾片的配伍是醒脑静促进栀子苷吸收的主要原因。3醒脑静口服给药后主要成分在SA及SO大鼠体内血药及脑药动力学研究3.1醒脑静中龙脑在SA及SO大鼠血药及脑药动力学研究龙脑作为一种小分子的脂溶性成分,易透过血脑屏障,中风病理状态对其入脑过程是否产生影响?设计SA及SO大鼠灌胃给予醒脑静(龙脑计162.0 mg·kg-1,栀子苷176.0mg/kg),同时取血取脑,分别测定,用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进行数据处理,Te=AUCbrain/AUCblood×100%.结果显示,SA大鼠的脑、血中的Cmax和AUC0-360分别为1.82±0.825,1.35±0.43μg·mL-1和123.39±55.82,87.91±39.81μg·min·mL-1, Te达到71.3±3.24%;而在SO组,脑组织中的Cmax和Te值显着减小,为0.89±0.59 μg·mL-1和60.71+9.34%,血浆中的t1/2和MRT则显着变大。这表明脑中风的发生会促使更多龙脑/迅速进入脑部,并加快了龙脑在血中的代谢消除过程。3.2醒脑静中栀子苷在SA及SO大鼠体内血药及脑药动力学研究作为水溶性的栀子苷本不易透过BBB,脑中风的发生又会对此过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取3.1中的血浆、脑组织,经处理后分别用HPLC、UPLC-MS测定栀子苷含量,用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栀子苷在两组血中的药时曲线都呈单峰,SA组Cmax、AUC0-360 (3828.041924.16 ng·mL-1,409761.2±148359.8 ng·min·mL-1)明显高于SO组;在脑中的药动学特征表现出较大差异,SA组吸收为双峰,在30 min达Cmax (142.40145.75 ng·mL-1),且在60 min出现第二个峰值,AUC0-360为17907.36+6736.61 ng-min.mL-1;而在假手术组,只在39 min出现一个最高峰,Cmax、AUCo-360显着降低,Te值也小于SA组(4.37+0.25%)。以上提示,中风状态下可促进栀子苷透过BBB向脑部分布。此外,其他环烯醚萜苷类一京尼平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酸在醒脑静中的含量较低,它们可否透过血脑屏障呢?PK特征如何?我们对UPLC-MS的测定结果分析得知,醒脑静中三种环烯醚萜苷类在SA大鼠脑中的t1/2和MRT相似,但栀子苷与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有双峰现象,均在30 min左右达峰,于90 min出现第二个吸收峰;栀子苷酸极性较大,向脑部的分布较为缓慢,只在120min左右出现单峰。4醒脑静口服给药后PD研究及PK-PD相关性分析在醒脑静PD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取抗氧化能力指标—SOD、MDA,抗炎作用指标—IL-6, TNF-α,设置中风给药组、中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三组,给药后取血测定(记为S)来观察药效指标的变化,并定义药效指数E%=(S模型组-S给药组)/(S模型组-S假手术组)对药效进行评价;并结合醒脑静PK研究结果进行PK-PD的相关性分析及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醒脑静在中风大鼠体内表现明显的抗氧化及抗炎能力,但各药效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醒脑静的抗氧化能力随时间呈现多峰,但与药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它们之间符合E=Emax·C/(EC50+C)模型;而抗炎药效指数则在所测的360 min内一直上升,与药物浓度的单峰趋势差异较大,表现为明显的滞后现象。5脑中风及醒脑静对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影响的研究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中风病理状态与醒脑静复方都会促进药物的吸收,即更容易透过胃肠道粘膜屏障。为了进一步揭示这两种因素对胃肠道的影响,我们对给药6h后的大鼠胃与十二指肠进行HE染色,并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中风后的大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较于假手术组,粘膜表面被破坏,排列松散,且有炎性细胞浸润和出血现象发生;在给予醒脑静后粘膜损伤情况更为严重。这提示我们,中风所诱发的一系列损伤涉及到胃肠道粘膜屏障的破环,这或许是促进药物吸收的病理基础。
刘莹[7](2013)在《茵陈蒿汤及其拆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动物实验研究两方面阐述了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认识、治疗及实验研究现状,探讨茵陈蒿汤治疗NASH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以探索古方新用,提升经方在该领域的研究价值和临床治疗水平。1文献综述通过近10年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探讨归纳了NASH现代医学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研究近况及中医学的NASH病因病机、体质学、证候学、治疗研究的进展情况。2茵陈蒿汤对MCD小鼠模型NASH的研究目的探讨茵陈蒿汤治疗MCD小鼠模型NASH的疗效。方法MCD饲料喂养雄性C56BL/6小鼠2周建立NASH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茵陈蒿汤高、中(临床常规剂量)、低剂量灌胃干预2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干预,治疗结束后处死各组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功能、血脂、肝组织SOD、GSH-PX活性、MDA及肝脂含量。结果(1)一般情况及病理形态学:模型组小鼠较空白组NAS病理评分显着升高,体重降低、肝指数升高;茵陈蒿汤高、中剂量组能显着降低模型的肝指数,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模型组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评分。(2)肝脏酶学:模型组小鼠肝酶学水平较空白组显着升高,茵陈蒿汤中剂量组能显着降低小鼠ALT水平,茵陈蒿汤高、低剂量组对肝酶学水平无显着影响。(3)血脂及肝脂:模型组血清TC、TG、HDL-C含量较窄白组降低,LDL-C、肝TG含量显着升高,茵陈蒿汤高、中剂量组能显着降低血清TC,TG, LDL-C、及肝TG含量;低剂量组能显着降低TC、LDL-C及肝TG含量,各剂量组对HDL-C水平无显着影响。(4)抗氧化及改善脂质过氧化:模型组肝组织GSH-PX、SOD含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MDA升高;各剂量组均能降低模型肝内MDA含量,对肝内SOD、GSH-PX水平无显着影响。结论茵陈蒿汤配方颗粒剂型临床常规剂量能显着改善MCD小鼠NASH模型的肝组织病理、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通过促进小鼠模型的肝脂血脂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肝细胞损伤而降低ALT,对增强抗氧化能力作用不显着。茵陈蒿汤的临床常规剂量疗效优于高剂量,高剂量又优于低剂量。3茵陈蒿汤对HFD大鼠模型NASH的研究目的探讨茵陈蒿汤治疗HFD大鼠模型NASH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的调控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喂养SD雄性大鼠8周建立NAS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茵陈蒿汤高、低剂量(临床常规剂量)及复方益肝灵灌胃治疗4周,自然恢复组予基础饲料。治疗结束后所有大鼠取材,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功能、血脂、肝脂、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及抗氧化指标,计算HOMA-IR,RT-PCR法检测肝组织DGAT-2、PKC-ε、IRS-1、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病理:茵陈蒿汤低剂量组和自然恢复组能显着、全面改善模型肝组织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及炎症的病理表现,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复方益肝灵组能显着改善炎症及气球样变,降低NAS评分,而对脂肪变性的评分降低不显着。(2)肝脏酶学:茵陈蒿汤高剂量组显着升高模型ALT、AST水平,复方益肝灵组显着升高AST水平,而茵陈蒿汤低剂量组能一定程度降低ALT、AST水平,自然恢复组对ALT、AST无显着调节作用。(3)血脂及肝脂:复方益肝灵组、茵陈蒿汤低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血清TC、TG. LDL-C水平,高剂量组能降低血清TG含量,自然恢复组能降低血清TG,LDL-C含量,但三个药物治疗组对HDL-C的水平均无显着影响,自然恢复组对升高HDL-C水平具有显着调节。茵陈蒿汤低剂量组及自然恢复组能显着降低模型肝组织FFA、DAG、TG含量,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复方益肝灵组能显着减少肝组织FFA、DAG含量,对降低TG作用不显着。茵陈蒿汤低剂量在调节脂质代谢方面的疗效优于高剂量与复方益肝灵片,在调节血脂方面,复方益肝灵片优于高剂量,而在调节肝脂方面,两者作用相当。(4)血糖、胰岛素及外周胰岛素抵抗:茵陈蒿汤高、低剂量组及复方益肝灵组能显着降低FBG、FINS含量及HOMA-IR,各组间无显着差异。自然恢复组FINS水平及HOMA-IR有下调趋势,FBG水平升高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意义。(5)抗氧化及改善脂质过氧化:茵陈蒿汤低剂量组能显着降低血清、肝脏MDA含量,升高血清GSH-PX水平,高剂量组能显着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GSH-PX水平,茵陈蒿汤两个剂量组对肝内GSH-PX含量无显着影响。复方益肝灵组能显着降低血清及肝内MDA含量,对血清及肝脏GSH-PX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差异。自然恢复组既能显着降低血清、肝内MDA含量,也能升高血清、肝内GSH-PX水平,各组对血清及肝内SOD水平均无显着影响。茵陈蒿汤低剂量对脂质过氧化的整体作用优于高剂量。在增强外周抗氧化能力方面,茵陈蒿汤优于复方益肝灵片,在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方面,复方益肝灵片对模型虽无显着改善,但其作用优于茵陈蒿汤。(6)肝脏胰岛素抵抗及炎症:茵陈蒿汤低剂量组能显着降低)GAT-2、PKC-ε、TNF-a mRNA表达水平,升高IRS-1mRNA表达水平,高剂量组及复方益肝灵组能显着降低PKC-ε、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IRS-1mRNA表达水平,对DGAT-2表达有抑制作用,但无显着意义。结论(1)茵陈蒿汤能够针对NASH发病的“二次打击”机制起效。针对第一次打击的IR和脂质代谢紊乱环节,减少肝内积聚的过量脂质,促进血脂代谢,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状态,并调节血糖、胰岛素的分泌利用,改善外周IR。针对第二次打击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的环节,增强外周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代谢产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炎症反应,恢复氧化系统的失衡状态。茵陈蒿汤常规剂量的作用优于高剂量。在减轻肝脂积聚、增强外周抗氧化能力方面,常规剂量优于复方益肝灵片,复方益肝灵片在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方面优于茵陈蒿汤常规剂量。(2)茵陈蒿汤高剂量可能由于过量使用对模型肝脏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复方益肝灵片也对模型肝脏产生了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其具体原因尚不能定论。高剂量与复方益肝灵片作用相当,复方益肝灵片在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方面优于茵陈蒿汤高剂量。(3)茵陈蒿汤调控NASH大鼠模型肝脏IR的作用机制,部分可能为通过作用于DAG-PKCε信号通路异常的相关因子和炎症因子起效。(4)模型大鼠在无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在血脂、肝脂代谢、脂质过氧化程度的改善和外周抗氧化能力增强方面恢复较好,而在肝细胞的修复、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胰岛素的分泌调节方面短期不能自行恢复而需药物干预。4茵陈蒿汤拆方对HFD大鼠模型的正交研究目的从拆方的角度出发研究茵陈蒿汤对NASH的作用机制,探讨方中各药物及组合对NASH的作用疗效差异,以认识各药物与NASH的相关性,明确药物间的组合是否具有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茵陈蒿汤的组成药物进行3因素、2水平的交互研究,运用正交表L8(2’)将大鼠分为8组,高脂饲料喂养SD雄性大鼠8周建立NAS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茵陈、栀子、大黄、茵陈栀子、茵陈大黄、栀子大黄、茵陈蒿汤灌胃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所有大鼠取材,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功能、血脂、肝脂、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及抗氧化指标,RT-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一般情况及病理形态学:模型组NAS病理评分、体重、肝指数较空白组明显升高;栀黄组体重、茵陈蒿汤组肝指数有降低趋势,但无显着差异,其余各治疗组体重及肝指数均有显着降低;各治疗组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评分均显着下降,各治疗组之间无显着差异。(2)肝脏酶学:大黄组、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ALT水平(P=0.043,0.047,0.042);大黄组能显着降低AST水平(P=0.039),茵陈组、栀子组作用不显着(P=0.054,0.088)。对三种药物各自用药与不用药时的疗效差异进行比较,各因素对ALT的效应程度为栀子>大黄>茵陈,对AST为茵陈>大黄>栀子,且均以用药水平为优;茵黄组对ALT、AST存在交互作用(P=0.039,0.024),栀黄组、茵栀组对AST存在交互作用(P=0.021,0.046),对ALT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7,0.055)。(3)血糖、胰岛素:大黄组、茵陈组能显着降低FINS水平(P=0.032,0.049),栀子组作用不显着(P=0.213);大黄组、茵陈组能显着降低FBG水平(P=0.049,0.040),栀子组作用不显着(P=0.075)。各因素对FINS的效应程度为茵陈>栀子>大黄,对FBG为大黄>茵陈>栀子,均以用药水平为优;茵黄组、栀黄组对FINS(P=0.011,0.023)、FBG存在交互作用(P=0.018,0.046),茵栀组对FBG存在交互作用(P=0.031),对FINS不存在交互作用(P=0.134)。(4)血脂及肝脂:大黄组、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TC水平(P=0.020,0.022,0.020);大黄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血清TG(P=0.044,0.039)、LDL-C(P=0.042,0.013)、肝组织TG(P=0.012,0.035)含量,茵陈组作用不显着(P=0.288,0.156,0.110);大黄组能显着升高HDL-C水平(P=0.045),茵陈组、栀子组作用不显着(P=0.056,0.081);各因素对血清TG、TC、肝脏TG的效应程度均为大黄>栀子>茵陈,均以用药水平为优;对LDL-C为栀子>大黄=茵陈,栀子、大黄以用药水平为优,茵陈以不用药水平为优;对HDL-C为大黄=茵陈>栀子,大黄、茵陈以用药水平为优,栀子以不用药水平为优;茵黄组、栀黄组、茵栀组对血清TC(P=0.021,0.045,0.021)、TG(P=0.045,0.025,0.026)、LDL-C(P=0.002,0.003,0.002)、肝组织TG(P=0.016,0.027,0.037)存在交互作用,对HDL-C不存在交互作用(P=0.063,0.058,0.157)。(5)抗氧化及改善脂质过氧化:大黄组、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血清MDA(P=0.009,0.01,0.006)及肝组织MDA含量(P=0.008,0.009,0.013),各因素对血清MDA的效应程度为大黄>茵陈>栀子,对肝组织MDA为茵陈>大黄>栀子,均以用药水平为优,三者以栀子对MDA含量影响效应程度最小;茵黄组、栀黄组、茵栀组对血清MDA(P=0.047,0.008,0.005)及肝组织MDA(P=0.016,0.006,0.047)存在交互作用;大黄组、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升高血清GSH-PX水平(P=0.017,0.014,0.009),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升高肝组织GSH-PX含量(P=0.034,0.014),大黄组作用不显着(P=0.052),各因素对血清GSH-PX的效应程度为栀子>大黄>茵陈,均以用药水平为优;对肝组织GSH-PX为栀子>茵陈>大黄,栀子、茵陈以用药水平为优,大黄以不用药水平为优,三者中以栀子对GSH-PX含量的影响程度最大;茵黄组、茵栀组对血清GSH-PX存在交互作用(P=0.045,0.008),栀黄组不存在交互作用(P=0.101);茵黄组对肝组织GSH-PX存在交互作用(P=0.029),茵栀组、栀黄组不存在交互作用(P=0.063,0.072)。(6)炎症:大黄组、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血清TNF-α水平(P=0.021,0.048,0.014),大黄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水平(P=0.049,0.036),茵陈组作用不显着(P=0.100),各因素对血清TNF-α的效应程度为栀子=大黄>茵陈,对TNF-α mRNA为栀子>大黄>茵陈,均以用药水平为优,三者以栀子对TNF-α影响程度最大,茵陈最小;茵黄组、栀黄组、茵栀组对血清TNF-α存在交互作用(P=0.048,0.022,0.011),茵栀组对肝组织TNF-a mRNA表达具交互作用(P=0.040),茵黄组、栀黄组未见交互(P=0.066,0.322)。结论(1)大黄、茵陈、栀子单独使用时对大鼠NASH模型的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效应降低、脂质过氧化、炎症等方面即存在显着疗效,其作用多有相似又各有侧重,药物间的作用对治疗NASH具有互补性,大黄保肝降酶及调节血脂的作用最佳,茵陈与栀子对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优于大黄,大黄、茵陈与栀子在调节模型血糖、胰岛素水平方面的作用具有互补性。大黄较茵陈、栀子对该模型可能具有更全面的治疗作用。(2)三种药物的组合对NASH的多个方面具有协同交互作用,各组合间的作用对治疗NASH具有互补性,茵陈与大黄能协同增强模型的肝脏抗氧化能力,优于其他组合;茵陈与栀子能协同抑制模型肝脏炎症,优于其他组合;栀子与大黄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方面无显着交互作用。(3)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综合分析,推测茵陈蒿汤全方对HFD大鼠NASH模型在降脂方面作用可能不及大黄,在保肝、抑炎、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血糖与胰岛素的水平方面,可能较其他单药或组合更佳,对肝脏抗氧化能力的调节作用是否优于各组合尚需研究证实。(4)茵陈蒿汤在临床中使用的常规剂量可能较高、低剂量更为安全有效,本研究中,传统水煎剂较配方颗粒剂型表现出更佳的疗效趋势。
孙慧[8](2013)在《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含量测定的ELISA方法与HPLC方法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都是临床常用中草药的主要成分,在现代药物制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药理活性及作用靶点都是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临床研究证明,葛根素具有提高免疫,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栀子苷具有解热、镇痛、镇静、利胆、护肝、抗微生物、抗血栓、抗炎、治疗软组织损伤、抑制诱变等作用;黄芩苷具有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解痉、利胆、抗癌等作用;柚皮苷具有止咳化痰、抗炎、抗病毒、抗癌、抗突变、抗过敏、抗溃疡、镇痛、降血压、减少血栓的形成,改善局部微循环和营养供给等作用。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四种物质都属于中药小分子,中药小分子的分析有分光光度、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库仑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目前以上四种物质的分析主要采用HPLC方法,该方法虽然准确可靠,但用于大量样品的检测时,耗时较长,尤其是在进行体内代谢和组织分布研究时,需要对微量生物样品如小鼠的海马、脑脊液等进行较复杂的前处理程序,以除去其中的蛋白类等大分子物质,导致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甚至无法测定。免疫分析法是一种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前处理极其简单甚至不需要经过任何前处理,直接可以进行测定,并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分析成本低、安全可靠、对微量生物样品具有显见的优势。目的:建立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和间接竞争ELISA方法,通过比较HPLC方法和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相关药品中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含量的相关性,确认间接竞争ELISA方法在含量检测中的可靠性,以用于日后的研究过程中微量生物样品中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的含量分析。方法:建立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其中葛根素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4.6×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V/V),检测波长:250nm,柱温:25℃,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栀子苷色谱条件为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C18(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V/V),检测波长:238nm,柱温:25℃,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黄芩苷色谱条件为: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C18(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1%磷酸=20:80(V/V),检测波长:276nm,柱温:25℃,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柚皮苷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4.6×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20:80(V/V),检测波长:250nm,柱温:25℃,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对各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研究标准曲线、检测范围、回收率、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以确定方法切实可靠。建立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含量测定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并考察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板间差、孔间差、回收率。分别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和HPLC方法检测含有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的中成药物,对两种方法含量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HPLC方法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方法学考察结果均良好,HPLC方法四种物质R2值均在0.999以上,回收率均在95%以上,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RSD值均小于3%;间接竞争ELISA方法四种物质R2值均在0.9以上,平均回收率均在95%以上,板间差、孔间差均在ELISA方法可接受范围内。结论:HPLC方法和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在检测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相关性,间接竞争ELISA方法可以用于含有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的药材或复方的含量分析。间接竞争ELISA方法切实可信,这为中药小分子的含量检测提供了便利,为今后代谢等研究过程中微量生物样品中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的含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邹继红,陈晓北,李秀丽,宋春风[9](2012)在《合日呼-5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详细的文献研究,阐述合日呼-5的传统应用、临床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思路.
郑礼胜[10](2010)在《京尼平苷的酶解工艺及其产物的降糖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茜草科植物栀子主要活性成分为环烯醚萜类的京尼平苷(geniposide),具有保肝利胆、抗炎、抗肿瘤、抗诱变、抗氧化、抗血栓、抗高血压、保护神经细胞、修复损伤组织、降血糖等药理活性;特别是降血糖作用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研究表明,京尼平苷的生物活性大多是通过其苷元京尼平(genipin)来实现的。本课题首先考察了京尼平苷在栀子果中分布,HPLC检测表明,京尼平苷主要存在于栀子果仁中,果皮中含量较少。其次,首次采用闪式提取法改进了苦杏仁酶的提取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的较优提取条件:50.0g脱脂苦杏仁粉,0.0625mol/L预冷氨水(500mL+450mL),闪式提取两次(120s+90s),纱布过滤,收集滤液,醋酸调pH4.0,滤去杂蛋白,4倍量乙醇沉淀苦杏仁酶,抽滤,洗涤,冷藏干燥即得;并用DNS法测定苦杏仁酶的比活力。再次,以所提取的苦杏仁酶水解京尼平苷,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来优化水解工艺,以水解得率为指标,考察缓冲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入酶量四个主要因素对工艺的影响;确定出较合适的工艺条件:缓冲液pH5.25,反应温度为50.5℃,反应时间为90min,加入酶量为10;通过理化性质、纯度检验及NMR鉴定确定水解产物即为京尼平。最后,利用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模型研究了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降血糖作用;结果显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京尼平苷、京尼平均能提高模型小鼠存活率;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值,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二、栀子西红花甙对Beagle犬静脉给药的长期毒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栀子西红花甙对Beagle犬静脉给药的长期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色素栀子黄的危害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文献筛选 |
1.3 危害特征描述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系统文献检索结果 |
2.2 栀子黄理化性质 |
2.3 栀子黄色素及其主要成分的毒理学资料及危害识别 |
2.3.1 藏红花酸及藏红花酯类(以蔵红花素为代表) |
2.3.1.1 毒代动力学 |
2.3.1.2 急性毒性 |
2.3.1.3 亚急性毒性 |
2.3.1.4 亚慢性毒性 |
2.3.1.5 遗传毒性 |
2.3.1.6 人群实验 |
2.3.2 栀子苷 |
2.3.2.1 毒代动力学 |
2.3.2.2 急性毒性 |
2.3.2.3 亚急性毒性 |
2.3.2.4 亚慢性毒性 |
2.3.3 栀子黄色素 |
2.3.3.1 急性毒性 |
2.3.3.2 亚慢性毒性 |
2.3.3.3 遗传毒性 |
2.4 危害特征描述 |
3 结论 |
(2)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提取物对雌激素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试药 |
1.2 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实验分组及造模 |
2.2 胆汁流速的测定 |
2.3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2.4 肝脏病理 |
2.5 Western blot |
2.6 数据统计 |
3 结果 |
3.1 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提取物对胆汁流速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 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提取物对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 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提取物对肝细胞膜转运体Mrp1~4及Ntcp表达的影响 |
3.4 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提取物对肝细胞膜转运体Mrp1~4及Ntcp的调控分析 |
4 讨论 |
(3)栀子西红花苷和环烯醚萜苷药理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栀子西红花苷和gardecin抗氧化活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栀子西红花苷和环烯醚萜苷及西红花抗脂肪肝药理活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西红花苷-1 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和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栀子抗炎活性成分与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不同栽培类型川产栀子综合评价及栀子种子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不同栽培类型栀子综合评价 |
第一节 营养生长性状的比较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小结 |
第二节 花部性状的比较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节 果实性状比较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节 果实内在品质的研究 |
4.1 内在品质评价方法的建立 |
4.2 最佳采收期研究 |
4.3 不同类型栀子果实内在质量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节 不同类型栀子的综合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二章 栀子种子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六节 栀子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节 不同产地栀子种子品质研究及种子质量标准建立 |
7.1 材料仪器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节 不同成熟度对栀子种子品质特性的影响 |
8.1 材料仪器与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3 小结 |
第九节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 本草考证 |
2 栀子资源与分布 |
2.1 产地 |
2.2 分类 |
3 栀子化学成分研究 |
4 质量控制研究 |
4.1 单成分含量测定 |
4.2 多成分含量测定 |
5 栀子药理作用研究 |
6 栀子品种研究概况 |
7 栀子繁育技术研究概况 |
8 栀子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件 |
(5)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对雌二醇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胆汁淤积概述 |
1.2 胆汁淤积分子机制 |
1.2.1 肝细胞血管侧膜转运体 |
1.2.2 肝细胞胆管侧膜转运体 |
1.2.3 胆管膜转运体 |
1.3 胆汁淤积的分类及其发病机制 |
1.3.1 遗传性胆汁淤积及其发病机制 |
1.3.2 获得性胆汁淤积及其发病机制 |
1.4 胆汁淤积的治疗 |
1.4.1 西药对胆汁淤积的治疗及相关机制 |
1.4.2 中药对对胆汁淤积的治疗及相关机制 |
1.5 中药配伍及其研究 |
1.5.1 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药方剂及其配伍组方的研究 |
第二章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内容 |
2.2.1 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配伍对雌激素诱导的大鼠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 |
2.2.2 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配伍对胆汁淤积大鼠肝脏转运体Ntcp、Mrp1-4的影响 |
2.3 实验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配伍对雌激素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
第一节 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配伍对雌激素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治疗作用 |
3.1.1 实验准备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 |
3.1.4 讨论 |
第二节 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配伍对胆汁淤积大鼠肝脏转运体Mrp1-4、Ntcp的影响 |
3.2 免疫印迹实验对肝脏转运体Ntcp、Mrp1-4在肝细胞表达的影响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方法 |
3.2.4 结果 |
3.2.5 讨论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醒脑静口服给药后主要成分在脑中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缺血性脑中风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
1 发病机制 |
2 药物治疗进展 |
3 总结 |
综述二 醒脑静及其主要成分的研究进展 |
1 醒脑静的研究概况 |
2 栀子的研究概况 |
3 冰片的研究概况 |
4 麝香的研究概况 |
5 郁金的研究概况 |
综述三 中药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1 药代动力学研究 |
2 药效动力学研究 |
3 PK-PD结合模型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醒脑静中主要成分大鼠体内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一节 龙脑在大鼠血浆、脑组织中GC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栀子苷在大鼠血浆及脑组织中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醒脑静口服给药后主要成分在SA及SO大鼠的血药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SA及SO大鼠灌胃艾片及醒脑静后Bor血药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SA及SO大鼠灌胃栀子苷及醒脑静不同组方后Gen血药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醒脑静口服给药后主要成分在SA及SO大鼠体内血药及脑药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醒脑静口服给药后PD研究及PK-PD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醒脑静口服给药后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醒脑静口服给药PK-PD的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脑中风及醒脑静对胃及十二指肠生理结构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7)茵陈蒿汤及其拆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代研究概述 |
1 流行病学特点 |
2 发病机制 |
3 临床治疗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研究现状 |
1 病名归属 |
2 病因病机 |
3 体质研究 |
4 证候学研究 |
5 临床治疗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 |
1 模型研究 |
2 中药复方研究 |
3 单味中药或有效成分研究 |
4 针灸研究 |
5 中西医结合研究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茵陈蒿汤及拆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茵陈蒿汤对MCD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效学观察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茵陈蒿汤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及胰岛素抵抗调控机制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茵陈蒿汤拆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正交实验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对策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含量测定的ELISA方法与HPLC方法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葛根与葛根素 |
2.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 |
3. 栀子与栀子苷 |
4. 栀子苷的药理作用研究 |
5. 黄芩与黄芩苷 |
6.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
7. 柚皮苷概述 |
8. 柚皮苷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葛根素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
实验一 葛根素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实验二 葛根素含量测定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实验三 葛根素含量测定的HPLC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比较 |
1. 样品检测 |
2. 讨论 |
实验四 唾液中葛根素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实验五 唾液中葛根素含量测定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实验六 唾液中葛根素含量测定的HPLC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比较 |
1. 样品检测 |
2. 讨论 |
第二章 栀子苷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
实验一 栀子苷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实验二 栀子苷含量测定的ELISA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实验三 栀子苷含量测定的HPLC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比较 |
1. 样品检测 |
2. 讨论 |
第三章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
实验一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实验二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ELISA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实验三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HPLC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比较 |
1. 样品检测 |
2. 讨论 |
第四章 柚皮苷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
实验一 柚皮苷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实验二 柚皮苷含量测定的ELISA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实验三 柚皮苷含量测定的HPLC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比较 |
1. 样品检测 |
2.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合日呼-5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研究 |
2 化学成分 |
3 药理作用 |
3.1 苦参的药理作用 |
3.1.1 抗心律失常作用[12] |
3.1.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3.1.3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3.1.4 抗肿瘤作用 |
3.1.5 抗炎作用 |
3.1.6 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
3.1.6 抗过敏作用 |
3.2 栀子的药理作用 |
3.2.1 保肝作用 |
3.2.2 利胆作用 |
3.2.3 促进胰腺分泌作用 |
3.2.4 对神经系统作用 |
3.2.5 降压作用 |
3.2.6 抗菌抗炎作用 |
3.2.7 抗氧化作用 |
3.2.8 抗肿瘤作用 |
3.3 诃子的药理作用 |
3.3.1 抗氧化作用 |
3.3.2 抗菌作用 |
3.3.3 强心作用 |
3.4 川楝子的药理作用 |
3.4.1 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 |
3.4.1 抗肉毒作用 |
3.4.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3.4.1 对心血管的作用 |
3.4.1 驱虫作用 |
3.4.1 抗菌抗炎及抗病毒作用 |
3.4.1 抗氧化作用 |
3.5 紫花地丁的药理作用 |
3.5.1 抗凝血作用 |
3.5.2 抗炎及体外抑菌作用 |
3.5.3 抗氧化作用 |
3.5.4 抗HIV活性 |
3.5.5 免疫调节作用 |
4 质量标准 |
5 存在问题及展望 |
(10)京尼平苷的酶解工艺及其产物的降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研究及应用现状概述 |
1.1.1 京尼平苷在植物中的分布 |
1.1.2 京尼平苷的分离纯化 |
1.1.3 京尼平的制备和分离纯化 |
1.1.4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检测方法 |
1.1.5 京尼平苷的药物代谢 |
1.1.6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药理活性和应用现状 |
1.1.7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毒性 |
1.2 苦杏仁酶研究概述 |
1.2.1 β-葡萄糖苷酶的来源、分布及分类 |
1.2.2 β-葡萄糖苷酶的理化性质 |
1.2.3 β-葡萄糖苷酶的催化反应机制 |
1.2.4 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测定方法 |
1.2.5 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
1.2.6 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
第二章 栀子果实不同部位京尼平苷的含量测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材 |
2.1.2 主要化学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3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考察 |
2.2.4 线性范围考察 |
2.2.5 精密度考察 |
2.2.6 重复性实验 |
2.2.7 稳定性考察 |
2.2.8 样品中京尼平苷含量的测定 |
2.2.9 加样回收试验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3.1 提取方法、流动相的选择 |
2.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3 栀子各部位京尼平苷含量的比较 |
第三章 苦杏仁酶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主要化学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苦杏仁酶的提取 |
3.2.1 苦杏仁的粉碎及脱脂 |
3.2.2 传统提取法 |
3.2.3 闪式提取法 |
3.2.4 苦杏仁酶提取工艺流程图 |
3.2.5 闪式提取工艺的优化 |
3.3 苦杏仁酶比活力的测定方法 |
3.3.1 缓冲溶液的配制 |
3.3.2 水杨苷溶液的配制 |
3.3.3 葡萄糖标准液的配制 |
3.3.4 DNS溶液的配制 |
3.3.5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3.3.6 样品苦杏仁酶比活力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 |
3.4.1 苦杏仁酶的提取结果 |
3.4.2 苦杏仁酶比活力测定结果及总活力 |
3.4.3 苦杏仁酶提取工艺的验证 |
3.5 实验讨论 |
3.5.1 实验原料 |
3.5.2 实验过程 |
第四章 苦杏仁酶水解京尼平苷的工艺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原料 |
4.1.2 主要化学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缓冲溶液的配制 |
4.2.2 预实验 |
4.2.3 京尼平苷水解工艺优化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
4.3.2 主因子效应分析 |
4.3.3 单因子效应及其边际效应分析 |
4.3.4 因子的交互效应分析 |
4.3.5 数学模型寻优 |
4.3.6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及回归模型的验证 |
4.3.7 工艺参数的修正及商品酶的水解实验 |
4.4 实验讨论 |
4.4.1 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 |
4.4.2 实验结果 |
4.5 水解产物的理化性质及结构鉴定 |
4.5.1 水解产物的理化性质 |
4.5.2 水解产物的纯度检验 |
4.5.3 水解产物的NMR鉴定 |
第五章 京尼平苷及其苷元的降糖活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药品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动物 |
5.1.4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5.2.2 分组与给药 |
5.2.3 指标检测 |
5.2.4 动物生长及摄食情况的观察 |
5.2.5 统计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生长状况及病理观察 |
5.3.2 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5.3.3 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5.3.4 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
5.3.5 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饮水量和饮食量的影响 |
5.4 实验讨论 |
5.4.1 造模 |
5.4.2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降糖作用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栀子西红花甙对Beagle犬静脉给药的长期毒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色素栀子黄的危害评估研究[J]. 魏洪鑫,李思成,宁钧宇,张磊,梁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1(04)
- [2]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提取物对雌激素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J]. 侯旭东,朱琳,张国强,武新安,魏玉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15)
- [3]栀子西红花苷和环烯醚萜苷药理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苏文钊. 遵义医学院, 2017(10)
- [4]不同栽培类型川产栀子综合评价及栀子种子质量的研究[D]. 蔡晓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5]茵陈蒿汤及其不同组方对雌二醇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D]. 朱琳. 兰州大学, 2014(03)
- [6]醒脑静口服给药后主要成分在脑中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D]. 徐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8)
- [7]茵陈蒿汤及其拆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D]. 刘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8]葛根素、栀子苷、黄芩苷、柚皮苷含量测定的ELISA方法与HPLC方法的相关性研究[D]. 孙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6)
- [9]合日呼-5的研究进展[J]. 邹继红,陈晓北,李秀丽,宋春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10]京尼平苷的酶解工艺及其产物的降糖活性研究[D]. 郑礼胜. 中南大学, 2010(03)
标签:茵陈论文; 醒脑静论文; 大黄的作用与功效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栀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