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RS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以甘肃石羊河流域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慧英[1](2021)在《基于Meta分析的流域生态融合评价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复杂系统建模和综合模型的改进与应用是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一直积极探索的热门研究方向,本研究结合具有众多影响因素且与农业生产、生态健康以及食品安全有着密切联系的流域环境作为研究背景,构建基于Meta分析(荟萃分析)的融合评价模型。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融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本研究首先结合RRM模型(相对风险模型)、PSR模型(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与重金属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风险指数法)利用贝叶斯网络搭建模型框架,借助Meta分析方法抽取融合模型的评价因子并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在融合评价模型的七种因素中,植被与气温是影响最大的评价因子,人文经济影响最小。然后确定典型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其中地形地貌结合ArcGIS和遥感图像利用地形起伏度进行计算;植被因子利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平台)提取遥感图片中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计算植被覆盖度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其余因素分别利用生态足迹法、国家标准或者城镇化程度等指标进行定级。(2)融合评价模型的应用:本研究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的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分析发现气温呈现较为平和的状态并且研究年限内几乎无极端降水年份。水资源量数据分析发现研究年限中全部处于赤字状态,呈现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地形起伏度的计算结果中高度适宜等级占比最大。植被覆盖度图像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覆盖度和中低覆盖度占比较大。重金属污染的分析结果工业区污染最为严重,中低风险等级的占比最大。城镇化水平在2010年至2017年间都处于中水平区,直到2018年才开始进入中高水平。石羊河流域的整体评价结论为生态境况一般,并发现降水对其生态环境影响最大,而水资源量的匮乏也是制约石羊河流域生态的重要因素。
卢国春[2](2021)在《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民勤国土面积的1/4,是全国面积最大的荒漠生态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民勤是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同时也是全国浮尘、扬沙、沙尘暴最严重地区之一,它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阻碍着两大沙漠的合拢,是中国西北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实现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对于保护民勤绿洲乃至整个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可为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对民勤绿洲、石羊河流域、国家西北部地区生态安全进行保护。本文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利用2002,2009,2013,2016,2020五期TIFF遥感影像和2002、2009、2014、2016、2018五期的Landsat影像,结合实地考察及生态监测数据,对甘肃省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以及植被覆盖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主要土地类型为草地、沙地和林地,面积分别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6%、30%和48%。采用转移矩阵对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得出2002-2020年保护区土地变化总体情况:2020年保护区草地、耕地、林地、盐碱地面积较2002年分别增加2.23%、24.29%、0.10%、0.20%,建设用地、沙地分别减少18.42%、1.79%,裸土地面积不变。2013年后发展趋势稳定,具体表现为:林地、草地面积缓慢增长,耕地、沙地、建设用地面积下降。根据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可将保护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成立初期(2002-2009),发展时期(2009-2013),巩固时期(2013-2020)。2.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研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的结果表明,保护区各类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较小,不同地类之间除FRAC指数(1.04-1.11)和AI指数(72-99)外差异明显。NP值大小顺序为:草地>耕地>林地>沙地>裸地≈盐碱地≈建设用地,LPI值大小顺序为:林地>沙地>草地>裸地>耕地>盐碱地>建设用地。综合而言,保护区以连通性良好的优势斑块为主,同时还具有许多破碎的小斑块,受人类活动及风沙影响,地类多聚集分布,斑块边界较规整,形状规则,土地利用类型及物种多样性丰富度不高。3.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以下三项:保护区工作人员对保护区进行的有利改造(压沙造林等),民勤风沙天气状况对民勤沙尘量造成影响的天气因子,植被生长状况及影响植被生长的温度、降水等因子。4.通过提取保护区植被指数,计算植被覆盖度得出:连古城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以极低覆盖度和低覆盖度为主,所占面积逐年下降,2002-2018年面积比例由77.46%降至73.67%;中覆盖度与中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3.17%和1.31%,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减少0.68%,高覆盖度植被可能不适合保护区目前的生态环境,未来的工作应以增加中覆盖度与中高覆盖度植被为主。林地(0.35%-0.44%)及草地(0.19%-0.26%)的植被覆盖度小于耕地(0.66%-0.94%)与建设用地(0.36%-0.42%),日后工作时应注意林地与草地的生态恢复。
聂云超[3](2020)在《甘肃岷县禾驮金矿区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逐渐增大,生态环境问题也越发显着,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区因受7.22地震和长期不规则矿产开采的影响,导致区内的生态环境变得脆弱,植被、水域等自然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严重威胁研究区小流域生态系统安全,因此,治理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并结合其他统计资料,利用RS和GIS技术的优势,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概况,遴选了坡度、土地利用等10项指标,构建出本研究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研究评价体系的赋权方法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以期为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甘肃岷县禾驮金矿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使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AHP-PCA组合评价法进行权重计算,基于GIS技术以图形叠置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PCA和AHP-PCA法均适合研究区赋权工作,AHP不适合;研究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大于4级的区域较多,占研究区面积的75%以上。(2)基于RS、GIS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项评价指标对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小流域土地利用开发强度较大、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小流域保固水土和自然环境修复,对小流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植被覆盖度及土壤湿度与地震后相比整体均呈现逐渐恢复的趋势,少量的植被退化主要原因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影响土壤生态条件恢复的主要因素为人为因素。(3)对小流域植被损毁区高精度遥感监测。遥感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损毁共116处,极其严重损毁34处、重度损毁23处、中度损毁22处、轻度损毁23处、震前矿山开采和泥石流形成的生态损毁14处。从空间分布中可见,震前生态损毁区主要集中于寨上村、曙光村等附近的金矿开采区,极重度和重度生态损毁多见于拉路村至随固村轴线的陡峭边坡处。区内植被破坏主要是由人类工程活动和地震诱发要素引起的,并且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生态破坏几乎没有恢复。
李林凤[4](2020)在《石羊河流域冰川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文中提出冰川是干旱内陆河流域重要的水资源,气候变暖势必会造成冰川的剧烈萎缩,对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石羊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高山区冰雪融水是流域生产、生活和维持生态环境的重要水资源形式。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石羊河流域的冰川退缩严重,冰川退缩导致融水径流减少,直接影响到流域水资源量,对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石羊河流域冰川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厘清冰川变化现状,确定冰川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而建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石羊河流域冰川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为石羊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对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的石羊河流域开展冰川变化及脆弱性评价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运用GIS和RS技术结合人工目视解译,提取1995年、2002年、2009年、2015年、2016年5期遥感影像冰川边界信息,结合1973年冰川数据资料,分析过去45间年石羊河流域冰川变化情况;(2)根据提取的冰川信息,结合DEM数据提取坡度、朝向、海拔三种地形因子。基于相关性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的方法,对冰川变化与地形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探究冰川变化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空间依赖关系;(3)基于冰川变化脆弱性三要素(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建立VSD函数模型,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流域冰川系统的脆弱性综合评价。确定影响冰川系统自身脆弱性的关键因素,解析冰川系统敏感性、暴露度和自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石羊河流域冰川年均面积变化率由1973—1995年的-1.27%·a-1变为2015—2016年的-2.87%·a-1,消融速度加快,面积小于0.1 km2小冰川萎缩明显。石羊河流域冰川规模较小,面积最大为3.16 km2,最小为0.06 km2。影响冰川消融的地形控制因子主要是朝向,且朝南即阳坡在数量上占据多数,这与太阳辐射量有直接关系。(2)坡度、朝向、最高海拔、最低海拔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冰川的空间分异。海拔是冰川变化空间分异的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其次是朝向,最后是坡度。任意两个地形因子对冰川变化的交互作用均大于其叠加作用,属于非线性增强关系。最高海拔和朝向这两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对冰川的空间分异性影响较大。由于冰川朝向与太阳辐射量、海拔高度与气温密切相关,地形条件差异导致冰川发育程度不同。(3)在2002—2015年间,石羊河流域冰川系统的脆弱性逐渐增强,研究区大部分处于重度脆弱和极重度脆弱。其中,东部地区海拔较低,脆弱性等级较高且冰川的破碎度比较大。2009年潜在脆弱的面积较2002年相对减少了15%;2015年和2009年相比,潜在脆弱性面积比例减少了3.79%,而重度脆弱面积比例增加了16.46%。(4)冰川脆弱性受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冰川朝向、坡度、最高海拔、冰川厚度、气温、面积和冰川类型。冰川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影响不同规模冰川变化差异,从而影响其脆弱性。冰川系统脆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冰川地形的暴露度,冰川厚度的敏感性,以及冰川规模和冰川类型所决定的适应力。2002年和2015年,冰川厚度对冰川脆弱性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最后是冰川类型。2009年冰川脆弱性的贡献率最大的依然是冰川厚度,其次是地形因子,最后是面积。总体而言,地形因子对冰川变化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地形因子是在气候因子驱动下,控制冰川表面能量平衡的主要因素。冰川的脆弱性属于动态变化,不同时间段影响脆弱性的因素也随外部驱动力的变化而改变;冰川的脆弱性存在差异性,每个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都有不同的贡献率,且各个指标之间的贡献率相差比较小。冰川厚度是影响冰川系统脆弱性最重要的因素。
朱兴林[5](2020)在《景电灌区水土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西北干旱区域土地资源丰富,光照条件富余,而天然降水极度匮乏,水资源是是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演化和水土环境变迁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在这些干旱半干旱区域建设大型提水泵站工程是解决当地土地资源荒芜、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在这些区域建设提水工程实际上是在干旱地区注入了最为敏感的影响因子——水,从根本上对灌区水土环境脆弱性的演变特征和规律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这些区域的水盐时空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推动区域的水土环境脆弱性的演变产生根本性改变,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局部地区在这种强烈的蒸发作用下,地下水中盐离子和土壤深层的盐分随着毛管水运移至土壤表层,并参与近现代地表生态演化过程,从而导致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等水土资源退化等现象的突发。从灌区绿色发展的角度,对这种长期而潜在的水土环境脆弱性演变态势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预测显得很有必要。迄今为止,人们已经认识到区域水土环境脆弱性演变是由灌区水文地质特征、灌区下垫面和土壤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共同决定的。然而,人们对区域尺度的水土环境脆弱度的定量化揭示方面仍有不足。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一个典型人工绿洲——甘肃景泰川电力提灌灌区(以下简称“景电灌区”)为研究区,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选取水土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通过Landsat影像遥感解译和空间插值理论获取评价指标空间分布量化值;运用云理论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水土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值,并利用栅格计算器将各指标空间量化值进行叠加,最后得到灌区不同时期水土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图;应用熵--突变理论等非线性方法计算分析了灌区水土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演变,通过熵值理论对水土环境脆弱性进行量化表达,并通过突变理论计算了灌区水土环境脆弱性发生突变的时间点,以一期灌区景泰县城为中心,从不同距离分析了水土环境脆弱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土环境脆弱性在空间上的连续渐变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景电灌区1994年、2001年、2008年和2015年的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的扩张和戈壁、草地和旱地的收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戈壁所占灌区总面积由1994年的34.13%收缩为2015年的21.35%,草地由1994年24.16%收缩为2015年的20.52%,旱地由1994年2.94%收缩为2015年的2.26%,而耕地由1994年20.14%扩张为2015年的38.89%;盐碱地面积由1994年的5316.5 hm2减小为2015年的 4967.54 hm2。(2)灌区地下水埋深平均值由1994年的45.9219m减小至2015年的37.7474m,区域平均减小幅度为8.1745m,埋深总体上呈现逐年减小的变化趋势,尤其以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埋深变化最为剧烈;地下水矿化度平均由1994年的2.5850g/L升高到2015年的3.8952 g/L,同样在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的芦阳镇~草窝滩镇地下水矿化度由1994年的2.9g/L~4.4g/L逐渐升高为2015年的4.4g/L~5.9g/L,开敞型水文地质单元的地下水矿化度呈现逐渐升高和振荡变化;灌区土壤盐分整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盐分平均值由1994年的0.6817g/L增加至2015年的1.9685g/L,增加了约1.2868g/L,土壤盐分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呈现升高趋势。(3)通过云理论改进层次分析法可得10个指标因子中权重最高的为土壤盐分,权重最小的为坡向,熵En处于0.021~0.195之间、超熵He处于0.011~0.191之间,表明评价结果对同一个问题的不确定度基本一致,也符合实际情况。1994年景电灌区水土环境二级以下脆弱度占比为158166.21hm2,四级以上脆弱度占比为79985.19hm2,而在2015年,水土环境二级以下脆弱度占比为160571.77hm2,四级以上脆弱度占比为68258.03hm2,在1994年至2015年间,二级以下脆弱度面积增加,四级以上脆弱度面积减少,表明灌区水土环境脆弱度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4)通过信息熵为状态变量考察了景电灌区水土环境的脆弱性,计算所得1994年至2015年的水土环境脆弱性突显判据△=-2.36147<0,表明灌区在这期间水土环境信息熵发生了突变,环境脆弱性显现。进一步将1994年~2015年等区间划分并利用突变理论计算其水土环境信息熵,结果表明灌区水土环境脆弱性熵值在2002年~2004年发生突变,反映了这一时期灌区水土环境进一步恶化。
禹萱[6](2020)在《汶川地震重灾区近十年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 ——以四川省茂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北地区作为岷江、大渡河、沱江和涪江的主要发源地及流经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该区域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区域,发育有多条断裂带,成为我国最显着、最剧烈的地震活动区之一,近十年先后发生多次Ms7.0以上特大地震。其中汶川映秀于2008年5月12日发生Ms8.0地震,地震诱发的不同规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例如植被破坏、濒危生物生境丧失、物种多样性受损、山地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功能退化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重建的开展,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得到逐步恢复。虽然目前关于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重建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一定研究成果,但基于“3S”技术,利用遥感数据动态监测并评价地震重灾区震后十年生态环境恢复状况和变化情况的研究仍比较欠缺。为此本研究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茂县作为研究实例区,开展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环境遥感信息参数提取分析与地震前后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定量研究。本研究利用“3S”技术反演区域生态环境遥感信参数息、挖掘遥感数据的生态信息,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和最小相对信息熵理论综合评价区域地震前后生态环境状况,掌握汶川地震重灾区地震前后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提出生态修复建议,为区域灾后重建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Landsat遥感数字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通过建立网格实现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的空间化。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估算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的热红外波段,采用大气校正法提取研究区地表温度分布。综合运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数字高程模型依次提取降雨侵蚀力、植被覆盖因子、土壤可蚀性、地形起伏度、沟壑密度,建立土壤侵蚀模型。(2)基于生态环境遥感信息参数提取结果可知,土地利用方面,2008年研究区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的幅度最大;2013、2018年未利用地面积有所下降,同时建设用地面积不断上升,耕地面积轻微下降后有所增加;研究区土地利用综合程度由于地震影响呈先降后增趋势。植被覆盖度方面,由于地震影响,植被覆盖度降低;2013年,植被极高覆盖度区域面积明显增多;2018年,植被极高覆盖度区域面积进一步增加,但增加速度有所缓和。地表温度方面,地震影响下区域植被下的土壤裸露,裸露的土地吸收更多热量,温度朝着高温的方向移动;2013年干旱河谷的地表温度持续升高,抑制植被恢复;而2018年区域植被覆盖度提高,进而高温范围有所下降。土壤侵蚀方面,研究区土壤侵蚀主要为轻度敏感,重度敏感和极度敏感所占的比例最小。(3)选取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高程、地形起伏度、土壤侵蚀敏感性、生物丰度指数、沟壑密度和年均降雨量等8个自然条件因子与土地利用程度和人口密度等2个人类活动因子,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最小相对信息熵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结果表明,2008年生态环境状况与2007年相比明显下降,2013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趋于好转,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继续好转。研究期间,研究区生态环境主要为优级和良级,差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洼底乡-渭门乡一带和南部凤仪镇-南新镇沟谷地带;同时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时空变化情况,提出了针对生态环境优良区、生态环境一般区和生态环境较差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建议。
约日古丽卡斯木[7](2019)在《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好背景下,生态环境承载力已接近上限,因此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提倡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评估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并探讨其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仅对干旱区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提供支撑,也可为实现绿色GDP考核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艾比湖流域1990、2000、2006、2016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技术,首先分别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研究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进行梳理,并探索其变化规律;然后引入耦合协调模型,揭示耦合协调过程的空间分异过程,再采用GIS冷热点分析法,对流域经济-生态耦合协调进行空间聚集特征分析;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驱动因素进行回归建模,进一步揭示其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异规律,探讨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实际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艾比湖流域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如下:(1)1990-2016年间,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总体特征为:1990-2000年间,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2000-2006年间,也呈现持续恶化的变化趋势,2006-2016年间,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逐步改善的变化趋势;整体上,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在58分以上,按《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适合人类生存。(2)以10km×10km格网为单元,对艾比湖流域26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时空评估,应用格网化方法对经济发展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方法上对包括GDP数据等统计数据在内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拓展了格网化GIS的应用范围,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通过研究可知,艾比湖流域1990-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空间变化趋势,在空间上,从1990年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独山子区,扩展到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博乐、乌苏等区域。(3)以1990-2016年生态环境现状评估与经济发展现状评估的栅格数据为基础,再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进行时空评估。从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1990-2000年,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一直处在一般耦合状态,到2006年两者之间的耦合表现为良好耦合,2006年之后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有好转趋势,一直处于良好耦合状态,到2016年两者处在极度耦合状态,总的来说这26年来流域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4)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和经济较落后的区域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比经济较落后的区域要好一些。从GIS空间冷热点分析上来看,在1990-2016年,艾比湖流域耦合协调度呈现冷点减少,热点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这种变化特征与以上分析的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基本保持一致。(5)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因素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了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的总体影响是正面的,而且在空间上呈现出强影响区和弱影响区的交叉分布格局。林业对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现整体性的正面影响,在对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山区及其周围的影响程度比平原区域的更为明显。第二产业的发展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具有正面影响,从其在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和奎屯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强影响区分布较明显。城镇化对艾比湖流域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博乐市,奎屯市,独山子区及乌苏市的影响呈逐年显着的变化趋势,而且其影响是正面影响。海拔高度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负面影响,而且,在总体上呈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它的影响力就越小。河流距离因素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具有一定影响,然而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本质上还是海拔高程因素。因此,河流距离因素对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实际上并非是决定性的。污水处理率对生态敏感型地区的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会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
乔蕻强[8](2019)在《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祁连山在西北生态安全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而利用景观生态学对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未来年份的发展方向,以及对生态安全调控缺乏全面化、系统化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有借鉴意义的文献。因此,我们在分析景观格局动态的基础上,采用CA-Markov模型、P-S-R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等研究方法,厘清石羊河流域1988-2016年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驱动因子,并对未来景观生态模拟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优化和构建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在景观格局的数量、结构和形态变化分析中,1988-2016年石羊河流域景观破碎化现象明显,各景观组分空间分布不均,斑块几何形状复杂,空间异质化程度低。在景观速度变化、空间变化和结构变化研究中,1988-2016年石羊河流域低生态价值景观组分增加面积大、速度快,占用部分高生态价值景观用地,而且低生态价值景观组分重心朝南方向迁移,增加了对南部水源涵养区的影响,但是下游治沙防沙工程中林草地种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景观组分驱动因素分析中,不同景观组分在1988-2004和2004-2016年受不同的影响因子驱动,但也存在驱动因素一致性,整体来说研究期内自然因素和人口状况是景观变化的普遍驱动因素。(2)在景观组分驱动下,石羊河流域2022年、2028年景观生态模拟中的耕地、林地、草地、水体、沙地面积较2016年逐年增加,而建设用地、冰川及永久积雪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则逐年减少,表明大多数高生态价值景观组分面积增加,部分低生态价值景观组分减少。而未来景观格局预测中,2022年、2028年比1988-2016年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降低,空间分布由分散趋向于集中分布,空间分布紧密程度增强,景观组分分布向优势景观集聚。(3)在景观生态评价中,1988-2028年石羊河流域的景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较低,生态安全提升潜力大。其中1988-2016年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经历了敏感—风险—敏感三个阶段,但大多数年份生态安全等级处于敏感阶段。经预测的2017-2028年景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逐年上升,生态安全等级从2017年的敏感状态趋于2022、2028年的一般状态,较于1988-2016年的生态安全等级有一定的提升,生态有所好转,但是生态环境的严峻性没有根本改变。(4)在景观安全格局优化和构建中,1988-2016年石羊河流域的景观安全水平以中安全水平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60%,而低安全水平面积先增后减,占流域总面积的30%左右,表明优化后大部分用地分布科学合理,更有利于用地生态功能的发挥。在进一步提升生态质量,高安全水平用地继续扩大高生态价值景观建设,优化生态屏障建设和保护模式;中安全水平用地则进一步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引导土地利用向规模化发展,健全全流域自然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低安全水平用地通过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对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空间管制策略,以及实行生态移民政策。
石三娥[9](2019)在《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西北五省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类对水土资源破坏程度也逐渐增加,造成该区林地、草地毁坏、沙漠化、盐渍化侵袭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开展的生态恢复、保护工作使局部环境处于恢复状态,但是整体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仍然严峻。特别是在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西北五省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分析,研究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状态以及动态变化特征,结合脆弱性分布状况与实地情况为西北五省地区的生态保护及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以2000年、2010年、2017年为研究时段,结合研究区生态环境特点与人类扰动从气候水文环境、土地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5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应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来评价三期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20002017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空间集聚模式;利用重心转移模型研究20002017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重心转移的空间距离以及位置。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的意见措施。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从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分布来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三年中生态环境脆弱性内部差异较为明显。从面积变化来看,20002017、20102017、20002010年三个研究时段内生态环境脆弱性升高的面积分别为31.8%、26.74%、20.3%;降低的面积分别为26.1%、30.04%、8.7%;生态环境脆弱性不变的面积分别为42.1%、43.22%、71%,结果发现20002017年间生态环境处于缓慢恢复状态。(2)从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来看,生态环境脆弱性降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陕西省、甘肃省东南部、宁夏南部以及新疆、青海的少部分区域。在沙漠、戈壁等无人区域以及生态系统结构较为完善、稳定的林区生态环境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而在人类活动剧烈区域以及生态过渡带等一些人类活动能涉及到的地方生态环境处于严重脆弱状态。(3)从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相关分析来看,20002017、20102017、20002010年三个时段内生态环境脆弱性都呈现出高度热点、冷点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从20002017年重心迁移来看,生态环境脆弱性重心先向西北后向西南转移。(4)从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面积动态变化来看,20002017年陕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向好的方向显着发展;20002017年甘肃、宁夏生态环境脆弱性明显呈整体降低状态;青海、新疆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降低状态。
姜转芳[10](2019)在《近32年河西地区农村居民地时空演变研究》文中指出甘肃省河西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程度严重,人口比重较小。随着移民政策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新规划的农村居民地具有排列整齐、边界规则的特点,但早期欠规划、无序的居民地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完整性,加之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农村居民地的规模依然在增大,造成了人地比例失衡,村庄空心化等现象。对该区的农村居民地进行时空演变研究可以挖掘农村居民地发展演变的规律,对协调农村人地平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参考前人对农村居民地的界定标准,结合河西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将河西地区的农村居民地定义为“建制镇以下的农村居民地”,再基于1986-2018年每5年一期的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取的农村居民地矢量数据,综合运用动态度模型、区域差异模型、核密度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来反映近32年来农村居民地时间及空间分异特征;利用缓冲区法定量分析了道路、水系和行政驻地对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并定性分析了社会人文因素对农村居民地规模和形态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地的规模一直处于不同程度的扩张中,新增与减少双向之间的转换强度波动减弱。面积变化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数量变化呈“缓慢增加(1986-2005年)→趋于稳定(2005-2018年)”的过程。其中,2010-2015年新增与减少双向之间的转换很频繁,而两者抵消后的面积净变化量不是很大。(2)农村居民地的变化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三大流域中,疏勒河流域的农村居民地变化最剧烈,其次为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五个地级市中,酒泉市的农村居民地变化最剧烈,其次为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嘉峪关市。20个县(区)中,瓜州县、古浪县、玉门市和金川区的变化较剧烈,而天祝县和民乐县变化较稳定。总体来看,农村居民地的规模呈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即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农业区(武威市和张掖市)的农村居民地规模较牧区(天祝县、肃南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和工业区(金昌市和嘉峪关市)大;生态移民区(瓜州县、古浪县、玉门市和金川区)农村居民地变化较剧烈。(3)农村居民地呈显着的空间低值集聚特征。“热点”与“冷点”呈现出以肃州区和高台县为界的东西冷热分布格局。2000年后,“热点”区向西部地区发展,逐渐出现了玉门市花海镇、瓜州的双塔乡、梁湖乡、广至乡等新的热点区,“热点”区逐渐密集化。按照密度大小将农村居民地划分为密集区、较密集区、较稀疏区、稀疏区和极稀疏区。密集区的变化最剧烈,空间上主要出现在甘州区、民乐县的西部地区、凉州区、古浪县及民勤县周边地区。总体来看,近32年来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地域上呈现出“东部密集、中部较密集、西部稀疏”的分布特征。(4)农村居民地可划分为稳定不变式、外部扩展式、邻接扩展式、转换升级式和小幅萎缩式5种模式。变化模式中,外部扩展式的规模最大,是农村居民地变化的主要过程,大致经历了“稳定扩张(1986-2005年)→减速扩张(2005-2010年)→加速扩张(2010-2015年)→低速扩张(2015-2018年)”的过程,空间上多是新农村建设及生态移民安置区,具有集中分布、边界规则、结构紧凑的特征。(5)近年来,平均斑块面积和斑块大小标准差逐渐增大,新增的斑块面积偏离平均水平越来越远,大小斑块面积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斑块密度减小,凝聚度指数不断增大,致使景观破碎度降低,连通性增强;形状指数缓慢减小,周长面积分维数的值接近1,表明斑块形状的规律性较强,斑块结构越简单。总的来说,河西地区农村居民地整体上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且斑块的结构愈加紧凑,边界趋于规则。(6)农村居民地集中分布在距县道、乡道和其他道路1km、距沟渠0.5km的范围内,既满足了交通的便利性、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同时又避免了距河流太近而造成的侵蚀及洪涝灾害。另外,农村居民地的分布受行政驻地的吸引,约83%的居民地集中分布在距离行政驻地8km的范围内。受城镇化的影响,1km范围内居民地的面积呈减少趋势。农村居民地规模和形态演变的社会人文影响因素可归纳为:移民政策下的人口数量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及政策鼓励下的居住条件改善。
二、基于RS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以甘肃石羊河流域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RS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以甘肃石羊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eta分析的流域生态融合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础模型和理论阐述 |
2.1 基础评价模型 |
2.1.1 相对风险模型 |
2.1.2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介绍 |
2.2 主要理论阐述 |
2.2.1 博弈理论 |
2.2.2 贝叶斯网络 |
2.2.3 Meta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融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3.1 框架搭建 |
3.2 概率量化 |
3.3 标准确定 |
3.3.1 空间分析 |
3.3.2 气象水文 |
3.3.3 人文经济 |
3.3.4 重金属污染 |
3.3.5 评价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融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4.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数据收集 |
4.2 影响因素评价 |
4.2.1 气温 |
4.2.2 降水 |
4.2.3 重金属污染 |
4.2.4 地形地貌 |
4.2.5 植被 |
4.2.6 人文经济 |
4.2.7 水资源量 |
4.3 研究区整体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 |
1.2.1 土地利用研究 |
1.2.2 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
1.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 |
1.3 景观生态学研究 |
1.3.1 景观 |
1.3.2 景观格局 |
1.3.3 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 |
1.3.4 景观格局生态过程 |
1.3.5 景观动态 |
1.3.6 景观异质性 |
1.3.7 景观尺度 |
1.3.8 景观生态研究现状 |
1.4 技术手段 |
1.4.1 地理信息系统(GIS) |
1.4.2 遥感技术(RS) |
1.4.3 全球定位系统(GPS) |
1.4.4 3S技术的融合 |
1.4.5 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 |
1.5 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简介 |
2.1 地理位置 |
2.2 植被概况 |
2.3 气候水文状况 |
2.4 地质土壤状况 |
2.5 人文景观 |
2.6 发展历史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
3.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4 土地利用动态度 |
3.5 景观格局指数 |
3.6 植被覆盖指数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保护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 |
4.1.1 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特征 |
4.1.2 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分析 |
4.1.3 保护区土地类型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
4.1.4 土地利用动态度 |
4.2 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
4.3 驱动力分析 |
4.3.1 主成分分析 |
4.3.2 主导因素影响分析 |
4.4 保护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
4.4.1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 |
4.4.2 各土地生态类型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甘肃岷县禾驮金矿区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及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环境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1 气候概况 |
2.2.2 水文概况 |
2.2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下水类型及补、径、排特征 |
2.3 植被土壤与自然资源概况 |
2.4 生态环境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 数据主要来源 |
3.1.1 Landsat遥感数据 |
3.1.2 辅助数据 |
3.2 数据预处理 |
3.3 评价指标的提取 |
3.3.1 地形地貌信息提取 |
3.3.2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3.3.3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
3.3.4 土壤湿度信息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区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 评价模型构建流程 |
4.3 标准化数据 |
4.4 确定指标权重 |
4.4.1 主成分分析法 |
4.4.2 层次分析法 |
4.4.3 AHP-PCA组合评价法 |
4.5 评价方法 |
4.5.1 方法综述 |
4.5.2 评价方法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1 评价结果分级 |
5.2 结果及分析 |
5.2.1 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2 小流域各分项指标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3 小流域植被损毁区高精度遥感监测结果分析 |
5.3 小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石羊河流域冰川系统的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冰川变化研究现状 |
1.2.2 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冰川的脆弱性概念 |
2.2 冰川变化与地形因子关系的研究方法 |
2.3 精度评价 |
2.4 冰川系统脆弱性评价的研究方法 |
2.4.1 数据标准化 |
2.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4 冰川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 |
4.1 冰川变化分析 |
4.2 地形因子对冰川的影响分析 |
4.3 地理探测器对地形因子的分析 |
4.4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冰川系统的脆弱性评价 |
5.1 冰川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 |
5.2 评价模型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暴露度分析 |
5.3.2 敏感性分析 |
5.3.3 适应能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结论 |
6.1.2 适应性对策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景电灌区水土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土环境脆弱性内涵特征分析 |
1.2.2 水土环境脆弱性评价特征分析 |
1.2.3 水土环境脆弱性评价区域特征 |
1.2.4 水土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
1.2.5 水土环境脆弱性评价单元 |
1.2.6 水土环境脆弱性评价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灌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地形地貌特征 |
2.1.4 地质构造及水文单元特征 |
2.1.5 土地资源现状 |
2.2 灌区社会经济概况 |
2.3 灌区主要环境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土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处理 |
3.1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
3.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及依据 |
3.2 评价指标的处理 |
3.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2.2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提取 |
3.2.3 地形数据的提取 |
3.2.4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
3.2.5 地下水因子的提取 |
3.2.6 土壤盐分的提取 |
3.3 本章小结 |
4 景电灌区水土环境脆弱性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1.1 云理论改进层次分析模型 |
4.1.2 水土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 指标标准化处理 |
4.2 脆弱性评价 |
4.2.1 指标权重确定 |
4.2.2 评价单元的确定 |
4.2.3 评价单元栅格数据叠加计算 |
4.2.4 环境脆弱性计算及等级划分 |
4.2.5 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景电灌区水土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 |
5.1 环境脆弱性的熵 |
5.2 熵-突变模型 |
5.3 环境脆弱性的时间演变 |
5.3.1 环境脆弱性显现条件 |
5.3.2 环境脆弱性计算及等级划分 |
5.4 环境脆弱性的空间演变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汶川地震重灾区近十年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 ——以四川省茂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汶川地震重灾区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概况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特征 |
2.2.5 土壤特征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生态环境遥感信息参数提取与分析 |
3.1 遥感影像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1.1 遥感影像数据来源 |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2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
3.2.1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 |
3.2.2 研究区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及精度评价 |
3.3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3.3.1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
3.3.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3.3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分析 |
3.4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
3.4.1 植被指数计算方法与原理 |
3.4.2 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及精度验证 |
3.4.3 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结果时空变化分析 |
3.5 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分析 |
3.5.1 地表温度计算方法与原理 |
3.5.2 地表温度计算结果时空分析 |
3.6 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分析 |
3.6.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
3.6.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与分级 |
3.6.3 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 |
4.1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化 |
4.2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4.2.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4.2.3 最小相对信息熵确定指标组合权重 |
4.3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
5.1 研究区地震前后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
5.1.1 研究区地震前后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
5.1.2 研究区地震前后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
5.2 研究区地震前后生态环境状况转移分析 |
5.2.1 2007-2008年生态环境状况转移分析 |
5.2.2 2008-2013年生态环境状况转移分析 |
5.2.3 2013-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转移分析 |
5.3 研究区生态环境治理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述 |
1.2.1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研究 |
1.2.2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研究 |
1.2.3 流域经济-生态系统实证研究 |
1.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数据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数据资料的介绍 |
1.5.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河流水系条件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概况 |
2.2.2 农业发展水平 |
2.2.3 工业发展水平 |
2.2.4 旅游业发展水平 |
2.3 生态环境状况 |
2.3.1 土地资源概况 |
2.3.2 水土资源开发格局与主要绿洲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估 |
3.1 研究思路 |
3.2 主要数据与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遥感信息的提取 |
3.3 数据预处理 |
3.4 环境质量评估各指标的提取 |
3.4.1 坡度的提取 |
3.4.2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 |
3.4.3 植被覆盖度信息 |
3.4.4 土壤侵蚀信息提取 |
3.4.5 水网密度信息的提取 |
3.4.6 各指标数据标准化 |
3.4.7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
3.5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
3.5.1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计算 |
3.5.2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结果分析 |
3.5.3 综合评估结果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模型的建立 |
4.1 研究思路 |
4.2 数据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数据来源 |
4.2.2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确立 |
4.2.3 数据标准化 |
4.2.4 权重的计算 |
4.3 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
4.3.1 数据制备 |
4.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格网化 |
4.4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研究方法 |
5.3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结果定性与定量分析 |
5.3.1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定性分析 |
5.3.2 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度定量分析 |
5.4 协调耦合度冷/热点分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驱动因素研究 |
6.1 研究思路 |
6.2 数据与方法 |
6.2.1 数据制备 |
6.2.2 GWR模型 |
6.3 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
6.4 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影响因素建模 |
6.4.1 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影响机理 |
6.4.2 数据制备 |
6.4.3 自变量的选择 |
6.4.4 地理加权回归建模 |
6.5 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驱动力时空分异特征 |
6.5.1 基于GWR的农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2 基于GWR的林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3 基于GWR的植被覆盖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4 基于GWR的河流距离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5 基于GWR的DEM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6 基于GWR的城镇化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7 基于GWR的第二产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8 基于GWR的污水处理率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可能的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8)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景观格局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3 景观生态安全构建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4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试验设计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1.3 土地资源现状 |
2.1.4 生态环境问题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影像预处理 |
2.2.3 图像分类 |
2.2.4 景观组分面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
3.1 研究方案 |
3.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2.1 数量变化 |
3.2.2 结构变化 |
3.2.3 形状变化 |
3.3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
3.3.1 景观变化速度分析 |
3.3.2 景观变化空间分析 |
3.3.3 景观变化结构分析 |
3.4 景观组分变化驱动力分析 |
3.4.1 景观组分变化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3.4.2 景观组分变化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
3.4.3 景观组分变化驱动因子回归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动态模拟与分析 |
4.1 研究方案 |
4.2 CA-MARKOV模型 |
4.2.1 CA模型简介 |
4.2.2 Markov模型简介 |
4.2.3 CA与 Markov模型结合的优势 |
4.2.4 CA-Markov结合模型在GIS平台下的集成和实现 |
4.2.5 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步骤 |
4.3 适宜性划定范围 |
4.4 CA-MARKOV模型的构建 |
4.4.1 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
4.4.2 CA-MARKOV模拟精度及检验 |
4.5 石羊河流域未来景观格局模拟与分析 |
4.5.1 模拟误差分析 |
4.5.2 未来景观结构模拟分析 |
4.5.3 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体系构建 |
4.5.4 景观生态表征指标 |
4.5.5 模拟年份景观格局分析 |
4.5.6 各景观组分格局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及预测 |
5.1 研究方案 |
5.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5.2.3 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
5.2.4 综合评价 |
5.2.5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度的划分 |
5.3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
5.3.1 景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值 |
5.3.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
5.4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动态模拟评价 |
5.4.1 灰色预测模型 |
5.4.2 预测模型精度检验 |
5.4.3 景观生态安全动态模拟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MCR模型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6.1 研究方案 |
6.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SP)理论 |
6.3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
6.4 “源”与石羊河流域景观要素阻力因子确定 |
6.4.1 石羊河流域“源”地 |
6.4.2 石羊河流域景观要素阻力面评价体系构建 |
6.4.3 石羊河流域单因子阻力表面构建 |
6.5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景观安全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6.5.1 石羊河流域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
6.5.2 石羊河流域景观安全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6.5.3 景观安全格局空间分布及分区调控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2.1 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研究结论 |
7.2.2 石羊河流域景观变化动态模拟与分析研究结论 |
7.2.3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研究结论 |
7.2.4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构建与优化研究结论 |
7.3 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
1.2.2 国内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2 社会经济 |
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3.1 数据源及预处理 |
3.1.1 气象数据 |
3.1.2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
3.1.3 遥感影像数据 |
3.1.4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3.1.5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侵蚀数据 |
3.2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气候水文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
3.2.2 土地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
3.2.3 生物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
3.2.4 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
4 研究方法 |
4.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提取 |
4.2 数据分析方法 |
4.2.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 |
4.2.2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级标准 |
4.2.3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检测 |
4.2.4 空间统计方法 |
4.2.5 重心迁移研究 |
5 结果与分析 |
5.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空间分布 |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
5.3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间演变特征 |
5.4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重心迁移分析 |
5.6 基于省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差异分析 |
5.7 研究区生态环境管理优化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近32年河西地区农村居民地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村居民地概念的研究 |
1.2.2 农村居民地演变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社会经济 |
2.1.5 农村居民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基于RS的数据提取方法 |
2.2.2 基于GIS的时空分析方法 |
2.2.3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农村居民地信息提取 |
3.1 数据源与预处理 |
3.1.1 数据源 |
3.1.2 数据预处理 |
3.2 农村居民地提取 |
3.2.1 农村居民地提取方法 |
3.2.2 农村居民地解译标志 |
3.2.3 精度验证及结果展示 |
第四章 农村居民地时空过程分析 |
4.1 数量变化分析 |
4.1.1 规模变化 |
4.1.2 变化强度 |
4.1.3 区域差异 |
4.2 空间变化分析 |
4.2.1 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 |
4.2.2 农村居民地空间集聚趋势 |
4.2.3 农村居民地空间变化模式 |
4.3 景观格局演变 |
4.3.1 农村居民地斑块的规模特征 |
4.3.2 农村居民地斑块的密度特征 |
4.3.3 农村居民地斑块的形状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居民地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 |
5.1 区位因素 |
5.1.1 道路 |
5.1.2 水系 |
5.1.3 行政驻地 |
5.2 社会人文因素 |
5.2.1 政策制度 |
5.2.2 人口数量 |
5.2.3 社会经济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基于RS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以甘肃石羊河流域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eta分析的流域生态融合评价模型研究[D]. 杨慧英.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D]. 卢国春.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甘肃岷县禾驮金矿区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 聂云超.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4]石羊河流域冰川系统的脆弱性评价[D]. 李林凤.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景电灌区水土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D]. 朱兴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汶川地震重灾区近十年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 ——以四川省茂县为例[D]. 禹萱.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约日古丽卡斯木. 新疆大学, 2019(12)
- [8]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构建研究[D]. 乔蕻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9]西北五省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D]. 石三娥.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10]近32年河西地区农村居民地时空演变研究[D]. 姜转芳. 兰州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