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分析与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马铭[1](2019)在《大型离心式压缩机组振动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离心式压缩机是天然气处理厂的主要动设备,具有远距离输送、排气流量大的优点,但也具有发生喘振导致管道结构及其线路上的仪表、阀门等装置损坏而造成重大事故及经济损失的缺点。所以,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离心式压缩机系统的稳定度及防喘振系统的设置。本文以俄罗斯某天然气处理厂使用的PCL803型离心式压缩机为例,在研究离心式压缩机工作原理和防喘振机理的前提下,进行两个现场测试,分别是性能曲线测试和喘振线测试。性能曲线测试是将现场数据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在不同转速下离心式压缩机多变效率、多变能头、轴功率与压缩机流量的关系,确认控制系统各功能性能和安全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将实测性能曲线与设计性能曲线做对比,分析其偏差度,最终得到离心式压缩的流量-转速-多变能头和流量-转速-效率实测曲线。喘振线测试是分别测试65%、80%、90%、100%、105%转速下的5个喘振点,验证防喘控制和性能边界,并对照防喘振保护控制线,判断其设定值以保证压缩机单元处于安全工作的状态下。搭建压缩机单元HYSYS仿真平台,在实现动态模拟调整参数的过程中,对传统的“集中参数法”进行一定的改进,提出了“时间—空间梯度”方法,将两者组态研究,探究不同工况下管道式离心压缩机组喘振规律,探讨压缩机流量、阀门开度、阀门Cv值等因素对喘振工况的影响,确定消除喘振发生的措施。
李欢[2](2019)在《整体齿轮箱式无油离心压缩机的振动分析》文中提出振动故障以及振动导致的设备损坏是离心式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失效方式,任何一个运动部件,或者其相关的零部件出现故障,都会破坏整个机械系统运动的平稳性。如果不能及时对振动异常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会造成设备的运行安全隐患或者直接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给设备使用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预防、探测及诊断振动是离心式压缩机稳健设计、故障诊断以及维修保养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某三轴三级整体齿轮式无油压缩机为研究对象,系统性地分析了和振动相关的结构部件设计原理,利用XLROTOR软件建立静力学和动力学模型,分析校验了该转轴系统的转子动力学特性能平稳运行并与各阶临界转速保持了安全的裕度;通过安装10个涡流式位移传感器建立振动测试平台,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对转子系统、轴承系统、叶轮旋转失速和其他常见的振动故障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原因下该压缩机系统的振动频率特征;从实际设计和生产的经验和分析结果中,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通过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对该类型或相似结构的离心压缩机的设计、振动预防及故障诊断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闫鑫[3](2018)在《试论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文中指出在钢铁、化工等工业产业中,对气体进行压缩及输送的设备叫做离心式压缩机,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心式压缩机在实际工作中,受机身内部原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喘振,这种故障会破坏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文章对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的办法。
陈晓光[4](2018)在《地源热泵中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喘振研究及动态仿真》文中认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以其高效、节能、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暖通行业中的大力推广。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当中,离心式冷水机组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而离心式压缩机又是该机组的关键部件,其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喘振现象,喘振现象的发生会对机组造成极大的振动、噪音、紊流、压力异常,甚至引起爆炸事故,危急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设计出稳定的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器,对制冷机组的安全稳定、节能、环保运行以及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完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机房系统的设计以及其中的管道、离心式冷水机组等关键部件和机房整体系统的三维建模,阐述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及其内部离心式压缩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发现了压缩机内部存在的喘振问题并介绍了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的发展情况,从内外两方面深入研究了压缩机喘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以及常用的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策略。本文详细表达了基于模糊控制的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采用入口流量的偏差与偏差变化率为两个输入参数,设计了二维模糊控制器,制订了模糊控制规则,并结合固定极限流量法,利用修改压缩机回流阀开度的方法以改变压缩机的入口流量,起到防止喘振发生的作用。最后,基于MATLAB中的模糊工具箱(Fuzzy Logic Toolbox)与Simulink仿真环境,对设计的地源热泵离心式制冷压缩机防喘振模糊控制器进行数学建模并动态仿真验证,验证了本次设计的模糊控制器符合系统的控制需求,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寻找出离心冷水机组防喘振模糊控制器效果的影响因素,为离心冷水机组内部压缩机防喘振的措施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该模糊控制器较全面地分析仿真了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会出现的变化,改善了离心式冷水机组的防喘振品质,确保了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的安全运行,使能源更加高效的使用。
郭雷,孔晶[5](2018)在《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分析及消除措施》文中认为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是压缩机在实际工作中总会出现的一种非正常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机理并不复杂,形成原因与防治办法也有很多。本文主要通过对离心式压缩机发生喘振现象的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其喘振的特征并探究其根本原因,然后提出预防和消除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的措施。
俞吉祥[6](2017)在《离心压缩机喘振原因分析与控制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领域也在不断进行改革,通过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显着提高了生产水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中,离心式压缩机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但是在离心式压缩机的应用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会发生故障,出现喘振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离心式压缩机的安全运行,对工业生产也非常不利,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水平,要针对离心式压缩机喘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具体原因,采取有针对的防控措施,从而保证其正常运行,促进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张佰伦[7](2017)在《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心式压缩机在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具有供气流量大、占用空间小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易发生喘振并导致效率降低的缺点,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的特性曲线与外部管网特性曲线不匹配时发生的一种异常现象。喘振危害较大,轻则产生噪声影响正常生产,重则会破坏机械设备。由于离心式压缩机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备受关注。所以,深入研究喘振现象对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喘振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喘振发生。本文首先介绍了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流体在压缩机中的流动过程;其次讨论了喘振发生的机理,通过特性曲线分析了喘振发生根本原因,紧接着介绍了影响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同时介绍了目前最常使用的防喘振措施:固定极限流量法和可变极限流量法。再次,通过探究影响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的各种因素,找到经济合理、操作简便而又安全可靠的解决措施。并介绍了较为先进的防喘振控制系统和配套使用的测量控制仪表。最后,本文使用当前主流应用的被动控制理念:采用通用性能曲线法来对防喘振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通过TRICON的TS3000控制系统进行组态实现控制功能并展示控制结果。防喘振控制系统经过实践检验,防喘振控制效果良好,能有效识别喘振发生前兆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有效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李颖[8](2017)在《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分析及消除措施探究》文中指出离心式压缩机在石油化工的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喘振的现象。对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原因及危害性进行简单分析,并探讨了喘振现象的影响因素,提出防止喘振的措施。
石磊[9](2017)在《天然气轻烃回收压缩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天然气是和石油、煤炭一样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国家资源,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天然气轻烃回收主要是回收天然气中C3以上的烃类,回收的液化气(LPG)产品在厂内储存后通过管道输送至车间,稳定的轻烃产品在厂内储存后外输;有利于提高天然气的使用率,减少大气污染。以往油田用天然气轻烃回收压缩机组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我们以塔里木油田的首台套国产化天然气轻烃回收压缩机组的控制系统为背景,实现了天然气脱烃压缩机组的国产化的应用。文中对国内外压缩机组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发展现状进行简洁的概述;对天然气轻烃压缩机组的工作机理,管网性质和控制要求进行了介绍。根据压缩机组所涵盖的需要控制的设备特点,设计出整套的机组控制系统运行方案,对系统的软、硬件配置进行了详细描述,全面论证了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及软件、硬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本机组控制系统中,采用美国Triconex公司的TS3000三重化冗余控制系统作为下位机控制系统,监控部分采用Wonderware公司生产的InTouch软件开发工具,组态了系统的监视与控制画面,并编制了相应的监控程序,使控制系统具备对机组过程数据的动态监控功能,实现了对机组的防喘振控制、顺序启/停机时序控制。通过状态监测分析系统及时准确地对机组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该系统于2016年12月正式投入生产运行,至今运行正常,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陈征[10](2016)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防喘振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压缩空气在现代化冶金、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生产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气压缩机作为压缩空气的生产制造设备,具有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因此很难建立精确地数学模型。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本身固有的一种特性,压缩机在生产运行中一旦出现喘振状况可能会导致压缩机受到严重损坏,甚至将会给整个生产系统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所以对离心式空气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某公司空压机项目为试验背景,采集现场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不同转速下压缩机的喘振线。本文在固定极限流量法和可变极限流量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了试验背景下的空气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方案。这种方案中心思想是根据入口流量始终大于某一定值流量,以此作为此转速及其以下一段转速范围的设定值。这种方案只需要对若干个转速下的喘振点进行计算,不需要建立精确地数学模型,简单方便容易被现场的技术人员所接受。模糊控制技术是一门新兴科学,在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等智能控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喘振是压缩机固有的一种属性,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传统的PID控制器对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采用了模糊控制技术,利用进气流量和设定量之间的偏差及偏差的变化率作为输入,防喘振阀门开度的大小作为输出构建二维模糊控制器,设计出压缩机防喘振模糊控制方案。并利用MATLAB软件中模糊工具箱和Simulink对其进行了建模仿真。同时通过对PID控制器与模糊控制器的单位阶跃响应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模糊控制器效果更佳。最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压缩机的实际运行中能够及时地对压缩机运行状况进行判断补充进气流量,可以有效地避免空压机喘振工况的发生,给用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分析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离心式压缩机组振动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离心式压缩机振动研究的发展现状 |
1.2.2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离心压缩机组振动机理 |
2.1 离心压缩机基本理论 |
2.2 平面波动理论 |
2.2.1 连续方程 |
2.2.2 运动方程 |
2.2.3 波动方程 |
2.3 离心式压缩机组振动原因分析 |
2.3.1 机械振动 |
2.3.2 气流脉动 |
2.3.3 设备共振 |
2.3.4 旋转脱离与喘振 |
2.4 离心式压缩机组减振措施研究 |
2.4.1 安装限流孔板 |
2.4.2 安装气流脉动阻尼器 |
2.4.3 安装缓冲罐 |
2.4.4 防喘振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心式压缩机相关参数计算 |
3.1 水力计算 |
3.2 压缩机进出口管道力学计算 |
3.3 气柱固有频率计算 |
3.4 压缩机性能参数 |
3.4.1 压缩机多变能头 |
3.4.2 压缩机轴功率 |
3.4.3 压缩机多变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测试及分析 |
4.1 现场设备概述 |
4.2 离心式压缩机性能曲线测试 |
4.2.1 操作程序 |
4.2.2 测试点的选取 |
4.2.3 测试结果 |
4.2.3.1 压缩机处于氮气工况且转速为4480r/min |
4.2.3.2 压缩机处于氮气工况且转速为4299r/min |
4.2.3.3 压缩机处于天然气工况且转速为5400r/min |
4.2.3.4 压缩机处于天然气工况且转速为5200r/min |
4.2.4 压缩机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 离心式压缩机组喘振线测试 |
4.3.1 操作程序 |
4.3.2 喘振线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心式压缩机组防喘振设计实例研究 |
5.1 压缩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模拟 |
5.1.1 初始参数 |
5.1.2 搭建压缩机仿真平台 |
5.2 工况1:GPU2 压缩机紧急停机工况 |
5.3 工况2:GPU2 压缩机紧急停机工况后重启 |
5.4 工况3:GPU2 压缩机出口堵塞(空冷器出口阀门损坏) |
5.5 工况4:GPU2 压缩机进口堵塞(过滤器下游阀门损坏) |
5.6 工况5:GPU2 压缩机进出口堵塞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整体齿轮箱式无油离心压缩机的振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结构设计 |
第二章 整体齿轮箱式无油离心压缩机介绍 |
2.1 空气压缩机工作原理 |
2.1.1 空气压缩系统结构介绍 |
2.1.2 三轴整体齿轮箱式无油离心式压缩机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心式压缩机振动及测量 |
3.1 离心式压缩机振动概述 |
3.2 振动分类及原理 |
3.2.1 自由振动与固有频率 |
3.2.2 强迫振动和共振物体 |
3.2.3 自激振动 |
3.3 振动的测试及监控 |
3.3.1 振动测试的基本参数与特征量 |
3.3.2 振动测试的传感器及布置 |
3.4 振动数据及信号的分析 |
3.4.1 离心式压缩机振动值的判断 |
3.4.2 振动信号的频率分析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转轴引起的振动分析 |
4.1 转轴系统的振动故障 |
4.2 离心式压缩机的转子动力学校验分析 |
4.2.1 离心式压缩机的转子动力系统 |
4.2.2 机组的横向转子动力学计算模型 |
4.2.3 轴承稳定状态和动态特性分析 |
4.2.4 无阻尼临界转速分析 |
4.2.5 阻尼特征频率分析 |
4.2.6 不平衡响应分析 |
4.2.7 转子动力学校验分析结论 |
4.3 动平衡引起的振动分析 |
4.3.1 转子动平衡概述 |
4.3.2 转子动平衡原理及工艺要求 |
4.3.3 转子动平衡的振动诊断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其他原因的振动分析及预防 |
5.1 旋转失速和喘振的监测预防 |
5.2 轴系不对中引起的振动分析 |
5.3 转子轴承振动分析 |
5.3.1 离心机轴承设计介绍 |
5.3.2 油膜涡动与油膜振荡的原理 |
5.3.3 油膜涡动与油膜振荡的分析与诊断 |
5.4 轴承温度过高引起的振动分析 |
5.5 压缩机振动的其他可能原因 |
5.5.1 基座松动 |
5.5.2 轴表面磨损 |
5.5.3 部件摩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3)试论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离心式压缩机产生喘振的原因 |
2 控制离心式压缩机出现喘振情况的措施 |
3 结语 |
(4)地源热泵中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喘振研究及动态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外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算法的研究及现状 |
1.2.4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及BIM建模 |
2.1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2.1.1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2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构成 |
2.1.3 地源热泵空调的优点 |
2.2 地源热泵空调机房设备及管道系统的设计 |
2.2.1 项目总体需求 |
2.2.2 机房设备及管道系统的设计 |
2.3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机房设备及管道系统的三维建模 |
2.3.1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介绍 |
2.3.2 BIM技术的使用价值 |
2.3.3 机房系统设计及其BIM建模 |
第三章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分析及其控制策略 |
3.1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
3.1.1 离心式压缩机的系统构成 |
3.1.2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
3.1.3 离心式压缩机主要性能参数 |
3.2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性能曲线与指标分析 |
3.2.1 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
3.2.2 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曲线的确定 |
3.3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现象分析 |
3.3.1 离心式压缩机产生喘振的原因 |
3.3.2 喘振的主要影响因素 |
3.4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常用防喘振控制策略 |
3.4.1 固定极限流量法 |
3.4.2 可变极限流量法 |
3.4.3 主动控制法 |
第四章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模糊控制器设计 |
4.1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 |
4.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
4.3 防喘振模糊控制系统的模型创建 |
4.4 防喘振模糊控制器的实现 |
4.4.1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
4.4.2 模糊化条件的确定 |
4.4.3 模糊规则设计 |
4.4.4 模糊推理及清晰化方法的确定 |
第五章 防喘振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 |
5.1 模糊逻辑工具箱和simulink仿真软件的介绍 |
5.1.1 Matlab软件介绍 |
5.1.2 Matlab模糊工具箱 |
5.1.3 simulink仿真软件 |
5.2 模糊工具箱仿真的实现 |
5.3 simulink仿真模型构建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5.4.1 隶属度函数不平均分布时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2 隶属度函数平均分布时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仿真的总结及过程中关键条件对防喘振的影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分析及消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的表现及机理 |
1.1 现象特征 |
1.2 喘振现象的机理 |
2 喘振现象对离心式压缩机的影响及危害 |
2.1 破坏压缩机的稳定性 |
2.2 增加噪声污染 |
2.3 损毁器件 |
2.4 损坏压缩机的密封和轴封 |
2.5 增加压缩机组件的工作负担 |
3 喘振现象的具体故障处理 |
3.1 扩压器损坏产生的喘振故障 |
3.2 进气温度过高产生的喘振现象 |
3.3 设备器件清洁程度不够产生的喘振现象 |
3.4 叶轮与扩压器间隙不适合产生的喘振现象 |
4 预防和消除喘振现象的方法 |
5 结语 |
(6)离心压缩机喘振原因分析与控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离心式压缩机简述 |
2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具体表现 |
3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原因分析 |
4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控制措施分析 |
(7)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压缩机概况 |
1.1.1 压缩机的种类 |
1.1.2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
1.1.3 离心式压缩机的机体构成 |
1.2 压缩机在石油化工产业中的重要性 |
1.3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研究现状 |
1.3.1 喘振介绍 |
1.3.2 预防喘振的相关研究 |
1.3.2.1 固定极限流量法 |
1.3.2.2 可变极限流量法 |
1.4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机理分析 |
2.1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原因和危害 |
2.1.1 离心式压缩机产生喘振的原因 |
2.1.2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危害 |
2.2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影响因素 |
2.2.1 压缩机进口流量对喘振的影响 |
2.2.2 压缩机进口压力对喘振的影响 |
2.2.3 压缩机进口温度对喘振的影响 |
2.2.4 压缩机转速对喘振的影响 |
2.2.5 压缩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对喘振的影响 |
2.2.6 压缩机管网特性对喘振的影响 |
2.3 防止离心式压缩机喘振产生的主要措施 |
第三章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控制策略分析 |
3.1 实现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的关键点 |
3.2 通用性能曲线控制法的控制方案 |
3.3 需实现的控制功能 |
第四章 防喘振控制系统的资源配置及选型 |
4.1 控制系统选型 |
4.2 现场仪表的资源配置及选型 |
4.2.1 流量节流元件 |
4.2.2 流量差压变送器 |
4.2.3 压力变送器 |
4.2.4 温度变送器 |
4.2.5 防喘振控制阀 |
4.2.5.1 防喘振控制阀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功能 |
4.2.5.2 防喘振控制阀的选型 |
第五章 防喘振控制系统的实现 |
5.1 防喘振控制系统的算法策略 |
5.1.1 构建喘振图并绘制喘振线 |
5.1.2 设置安全裕度 |
5.1.3 设置喘振控制线 |
5.1.4 构建防喘振PID控制器 |
5.1.5 构建防喘振的超驰控制器 |
5.1.6 自动模式和部分授权手动模式选择功能 |
5.1.7 防喘振控制阀快开慢关功能 |
5.1.8 变送器故障切换功能 |
5.2. 防喘振控制系统的过程组态 |
5.2.1 压缩机入口质量流量的温压补偿 |
5.2.2 运行点计算 |
5.2.3 最小流量值计算 |
5.2.4 安全裕度计算 |
5.2.5 HMI端防喘振控制线的显示 |
5.2.6 PID防喘振控制器 |
5.2.7 防喘振控制局部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完全手动控制的模式 |
5.2.8 防喘振控制的手动输出控制模式 |
5.2.9 手动输出最小限值 |
5.2.10 防喘振控制阀信号的选择 |
5.3 控制效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分析及消除措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原因及其危害性 |
1.1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影响因素 |
1.1.1 内部因素 |
1.1.2 外部因素 |
1.2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危害性 |
2 防喘振措施 |
2.1 加强顶层设计 |
2.2 可变极限流量法 |
3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喘振具体故障分析及处理 |
3.1 扩压器腐蚀或磨损 |
3.2 进气温度过高 |
3.3 过滤器、空气冷却器、水气分离器洁净程度不够 |
3.4 叶轮、扩压器间隙不适 |
4 结语 |
(9)天然气轻烃回收压缩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1.1 石化的基础原料 |
1.1.2 管输 |
1.1.3 经济效益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1.3.1 安全可靠性 |
1.3.2 实用性 |
1.3.3 易操作性 |
1.3.4 经济性 |
1.3.5 扩展性 |
1.4 国内外机组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其选择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天然气轻烃压缩机组介绍 |
2.1 离心式压缩机工作原理 |
2.2 性能曲线 |
2.3 离心式压缩机的管网特性 |
2.4 离心式压缩机的调节 |
2.5 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和保护 |
2.5.1 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 |
2.5.2 离心式压缩机的保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心式压缩机控制系统需求的分析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的设计目标 |
3.2.1 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
3.2.2 机组的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
3.2.3 机组控制系统的技术规范 |
3.3 系统的功能需求 |
3.4 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 |
3.4.1 TS3000系统的介绍 |
3.4.2 系统的结构 |
3.4.3 系统的通讯网络 |
3.5 系统的软件设计 |
3.5.1 TriStation 1131介绍 |
3.5.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6 系统的安全设计 |
3.7 系统外部I/O点数的确定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控制与监测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
4.1 系统控制功能的研究实现 |
4.1.1 防喘振控制的研究实现 |
4.1.2 性能控制的研究实现 |
4.1.3 并联负荷分配 |
4.1.4 机组启动时序顺序控制的实现 |
4.1.5 机组正常运行时控制的实现 |
4.1.6 机组停车时序顺序控制的实现 |
4.2 系统监测功能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5.1 控制系统的安装 |
5.2 控制系统的调试 |
5.2.1 控制系统的硬件测试 |
5.2.2 控制系统的软件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机组问题分析与解决 |
6.1 现场的反馈 |
6.2 问题的分析 |
6.3 可能的原因 |
6.4 处理的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防喘振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2 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 |
1.3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结构及工艺简介 |
1.3.1 离心空气压缩机的结构 |
1.3.2 离心空气压缩机的工艺简介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离心式压缩机控制原理及喘振特性 |
2.1 离心式压缩机工作原理与性能曲线 |
2.1.1 离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
2.1.2 离心压缩机的性能曲线与管网特性曲线 |
2.2 离心式压缩机调节控制 |
2.3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特性 |
2.3.1 喘振的现象和危害 |
2.3.2 影响喘振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方案的研究 |
3.1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线的确定 |
3.2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方案 |
3.2.1 固定极限流量法 |
3.2.2 可变极限流量法 |
3.2.3 通用性能曲线控制法 |
3.3 空气压缩机防喘振的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防喘振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
4.1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防喘振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
4.2 模糊控制理论 |
4.2.1 模糊集合、模糊逻辑及其运算 |
4.2.2 模糊控制器工作原理及其结构 |
4.2.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流程 |
4.3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防喘振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压机防喘振模糊控制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5.1 防喘振控制器的单位阶跃响应分析 |
5.2 空压机防喘振模糊控制系统建模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分析与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离心式压缩机组振动与控制研究[D]. 马铭.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2]整体齿轮箱式无油离心压缩机的振动分析[D]. 李欢. 苏州大学, 2019(04)
- [3]试论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闫鑫. 时代农机, 2018(08)
- [4]地源热泵中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喘振研究及动态仿真[D]. 陈晓光. 安徽建筑大学, 2018(01)
- [5]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分析及消除措施[J]. 郭雷,孔晶.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02)
- [6]离心压缩机喘振原因分析与控制探析[J]. 俞吉祥.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13)
- [7]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的研究[D]. 张佰伦. 厦门大学, 2017(02)
- [8]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分析及消除措施探究[J]. 李颖. 山西化工, 2017(02)
- [9]天然气轻烃回收压缩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石磊. 东北大学, 2017(06)
- [10]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防喘振控制系统的设计[D]. 陈征. 东北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