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爆炸且不可还原硝酸铵的研究综述(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吴秋洁[1](2017)在《乳胶基质的安全性及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乳胶基质安全性研究领域较少关注的大药量样品热分解特性、车载基质运输过程危险性和化学敏化剂使用安全性等几个问题,开展相关试验研究。针对大药量乳胶基质热分解特性研究较少的问题,采用不同试验药量的仪器和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药量的乳胶基质的热分解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量较小的非绝热状态下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试验中硝酸铵样品的初始分解温度小于乳胶基质样品的初始分解温度,在试验量稍大一些的绝热状态的和加速量热法(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er,ARC)试验中,前者大于后者,两种测试方法的差异主要由测试机理的差异、试验样品量偏小以及硝酸铵热分解特性等因素引起。而在试验量更大的改进的通风管试验(Modified Vented Pipe Tests,MVPT)中,硝酸铵和乳胶基质样品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更低。比较DSC、ARC试验与MVPT试验结果,可见大药量的样品在受热时更容易发生热分解,样品的试验药量与热分解之间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并且在大规模的储运条件下,硝酸铵比乳胶基质更不易散热,升温更为迅速。针对车载乳胶基质运输过程中环境因素影响安全性的问题,采用高低温试验和振动试验方法模拟环境刺激进行加速老化处理,测定乳胶基质老化后硝酸铵析出量、电导率和粘度等理化性质。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刺激对试验乳胶基质样品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明显,振动刺激对试验乳胶基质样品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而温度和振动刺激叠加老化作用对乳胶基质样品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着。采用DSC热分析、大药量慢速升温试验和简化通风管试验对经历温度冲击的车载乳胶基质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乳胶基质样品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冲击的时间和试验药量的增加而降低。采用ANE(Ammonium Nitrate Emulsion)隔板实验和克南实验对经历温度冲击的车载乳胶基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乳胶基质样品对冲击波的感度随加速老化周期的增加而增高,在相对封闭条件下加热的响应特性随加速老化周期的增加而增高。针对乳胶基质的化学敏化剂使用安全性问题,采用DSC、ARC、大药量慢速升温试验和杜瓦瓶恒温试验方法研究了乳胶基质中混入结晶亚硝酸钠的热稳定性。非绝热状态下的DSC试验和绝热状态的ARC试验结果均表明,结晶亚硝酸钠能明显加速硝酸铵和乳胶基质的热分解,降低了样品混合体系的热稳定性。基于以上测试结果的动力学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大药量慢速升温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入结晶亚硝酸钠的增加,样品混合体系起始反应温度降低,使体系升温加剧,体系最高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提前。杜瓦瓶恒温试验结果表明,硝酸铵-结晶亚硝酸钠(2.5%添加量)样品混合体系在不大于40℃时热稳定性良好,而达到45℃及以上时热稳定性即会变差,而乳胶基质-结晶亚硝酸钠(2.5%添加量)样品混合体系不大于100 ℃时热稳定性仍然良好。而硝酸铵在环境温度为40℃,亚硝酸钠添加比例不大于2.50%时,或环境温度为45 ℃,添加比例不大于0.25%时,体系热稳定性较好。而乳胶基质在环境温度为高达100℃时,亚硝酸钠添加比例不大于2.50%时,体系热稳定性仍较好。
杨曼[2](2018)在《典型硝铵类物质热分解及其抑爆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硝铵类危险化学物质,如硝酸铵等,作为常见的化肥、工业原料和含能材料(如炸药、固体推进剂等)的主要成分,在我国工业、农业及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安全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国民生产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自20世纪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发生了许多重、特大硝酸铵爆炸事故,造成了众多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通过研究针对硝铵类化学物质火灾、爆炸的灭火、惰化与抑爆技术,对维护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化工园区等场所的公共安全,保障人民和国家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7YFC0804907和No.2016YFC0802801)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374164)等课题。在系统调研及深入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针对硝铵类物质热分解动力学及自加速热分解温度、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优选抑制剂混合物的结构表征与热解产物,以及优选抑制剂对硝酸铵爆炸感度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首先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硝酸铵的热分解行为和热稳定性,包括敞开与密闭环境、质量、气氛、加热速率、气体流量等因素。利用热分析仪与四极质谱仪联用分析了在空气和氮气中硝酸铵热分解气体产物。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热重法和安全参数评价法对不同加热速率和气体流量下的硝酸铵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并采用Vyazovkin法计算出硝酸铵的动力学参数(硝酸铵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并推算出硝酸铵的自加速热分解温度(SADT)。实验结果表明:在硝酸铵的热分解过程中,密闭环境比敞开环境的反应过程更复杂;硝酸铵在空气中主要的分解气体是H2O、NH3、N2O、NO、NO2和HNO3,而在氮气中的主要分解气体是H2O、NH3、NO和HNO3。与氮气相比,在空气中硝酸铵热分解的初始温度和终止温度更低,热焓值更大,且反应温度范围也更宽。与此同时,较大的气体流量使硝酸铵的反应温度更低和热稳定性变差。在空气中获得的硝酸铵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和SADT值都比相应的氮气中小。为了筛选出对硝酸铵具有灭火抑爆效能且经济型的抑制剂,从常用灭火剂组分中初筛选出10种添加剂,采用热重法分析这些添加剂对硝酸铵热分解特性和热稳定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和含量的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并推测了添加剂与硝酸铵之间的反应机理,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碳酸钾和碳酸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硝酸铵的热分解反应减缓或变弱,故这些物质有利于提升硝酸铵的热稳定性,其中磷酸氢二铵和碳酸钙对硝酸铵热稳定性更好。研究优选出的抑制剂对硝酸铵热解过程的影响和抑制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质谱法(TG-MS)和热重-红外法(TG-FTIR)对硝酸铵与含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和碳酸钙的硝酸铵混合物的形貌、热分解过程以及分解产物进行分析。TG-MS的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铵与含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和碳酸钙的硝酸铵混合样热分解所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都不同,因此抑制剂的类型可以影响硝酸铵热解。TG-FTIR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N2O仍确定为含磷酸二氢铵的硝酸铵混合样的主要产物,与纯硝酸铵的热分析过程相比,含磷酸二氢铵的硝酸铵混合样中NO和NO2产生明显滞后,磷酸二氢铵能抑制硝酸铵的热分解过程。从实验结果得出含优选抑制剂的硝酸铵的分解机理,并提出了这几种抑制剂对硝酸铵的抑制机理,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和碳酸钙都是硝酸铵的有效抑制剂,可以显着提高硝酸铵的热稳定性。通过爆发点测定仪、撞击感度仪和摩擦感度仪研究优选抑制剂对硝酸铵爆炸感度的影响。加入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和碳酸钙后的硝酸铵混合样的爆发点温度都明显提高。撞击感度实验和摩擦感度实验中含抑制剂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和碳酸钙的硝酸铵混合样的爆炸概率都比纯硝酸铵的爆炸概率低,抑制剂的加入使硝酸铵颗粒中热点临界温度增高,钝化了硝酸铵的机械感度。这几种优选添加剂均都能降低硝酸铵的爆炸感度,较好地提高硝酸铵的稳定性,其中碳酸钙的效果最优。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改变化学物质的储存条件有利于硝铵类危险化学品物质的安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优选出的抑制剂对硝酸铵具有较好的灭火抑爆效能且具有价格低廉的优点;研究硝铵类物质的热分解和抑制研究机理能为进一步研发针对硝铵类物质的灭火材料与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卢苇[3](2016)在《爆炸法回收废旧轮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爆炸法回收废旧轮胎是一种新型废旧轮胎资源化技术,具有能耗低和橡胶回收程度高的优点,其中炸药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了爆破回收时所用的炸药和消焰剂的不同种类及用量所获得的回收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对爆炸法回收废旧轮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课题首先通过对爆炸法回收废旧轮胎过程中炸药作用形式的研究,理论分析计算不同TNT当量的超压峰值;其次通过测定膨化硝铵炸药、乳化炸药和TNT三种炸药对单只轮胎和多只轮胎爆破后所得橡胶碎块量及橡胶与钢丝分离情况,分析研究爆破回收轮胎所用炸药的种类和用量对轮胎回收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在TNT中分别掺混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铵三种消焰剂,分析研究消焰剂的种类、用量对轮胎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波是爆炸法回收废旧轮胎主要影响因素,TNT当量不小于2.0Kg时,废旧轮胎破碎效果良好(胶块直径均在50mm以下);相同装药量条件下,三种炸药中TNT爆破回收效果最好,当装药量为1.5kg时,爆破轮胎后橡胶与钢丝完全分离,50mm以下胶块量占回收总量的比例达到95%;不同炸药,在相同装药量(1.5Kg)条件下,同时爆破5只轮胎,仅有TNT可将橡胶与钢丝完全分离;废旧轮胎回收量与炸药爆热有关,当爆炸能量过高时,橡胶产生碳化,回收率降低;消焰剂可以有效增加爆破法处理废旧轮胎的橡胶回收量,极大改善橡胶的碳化现象;选用氯化钠作为消焰剂(掺混量11%左右)时,废旧轮胎回收效果较好。
张胜利[4](2012)在《水胶炸药制备新工艺及相关配方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总结传统工艺中三种制备水胶炸药的方案,分析了三种方案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可以充分利用能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对四种制备方法所得产品进行爆破性能及安全性能的比较,差别不大,证明新工艺是可行的。对制备水胶炸药新工艺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得到胶黏剂含量/交联剂含量(0.09g/0.11g)、pH值5.1~5.3、交联温度20~40℃。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爆温,添加适当的消焰剂氯化钾设计新的配方,达到降低爆温提高安全使用的目的,同时也保证了爆破性能不受太大影响,符合GB18094-2000的要求。对新配方、传统配方制备产品分别进行DSC、TG检测,用Kissinger法对DSC曲线、Flynn-Wall-Ozawa法对TG曲线处理得出活化能值及初始分解温度。证明新配方制备产品比传统配方安全,为安全储存提供理论依据。
韩玉玺[5](2011)在《深黄被孢霉发酵生产γ-亚麻酸工艺及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对改造后的深黄被孢霉发酵生产GLA进行研究,对其发酵培养基、培养条件、超声波辅助提取,尿包纯化进行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对改造后的深黄被孢霉发酵生产GLA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GLA产量为指标,确定最佳培养基及条件。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SAS8.2分析方法,确定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7.66%,柠檬酸钠0.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05%,硫酸铵0.26%, pH5.91;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7d,装液量50 mL/250mL,接种量8%;对其促进GLA合成特性进行研究,有效提高GLA产量。通过研究可知,采用分段变温培养,能有效促进GLA合成和提高GLA产量。分段培养条件为:28℃培养5天后,20℃培养2天。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GLA,通过研究得出,对GLA产量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顺序为液料比>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功率,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40min,液料比为8:1,超声波频率366KHz,最优得率为899.26mg/L。尿素包合法纯化GLA的研究。以GLA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包合反应的最佳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实验得到最佳包合条件为:尿素:脂肪酸为4:1(W/W)、脂肪酸:乙醇为1:12(W/W)、包合温度为-25℃和包合时间为12h,微生物油脂中GLA含量为47.1%
蔡晶晶[6](2009)在《三价镓催化的有机反应研究》文中提出三氟甲磺酸镓是一个稳定可循环利用的强路易斯酸催化剂,它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乙腈等极性溶剂。十二烷基硫酸镓作为路易斯酸型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活化底物分子,催化反应的进行,而且可以在水中形成胶束,提高有机反应原料的浓度,使水相反应顺利的进行。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在三氟甲磺酸镓催化下,邻苯二胺与两分子丙炔酸酯反应以较高产率合成新型1, 5-二氮杂卓。反应在无溶剂超声波条件下进行,产物中不饱和键只以碳碳双键形式存在,这在先前的文献中未有报道。第二部分介绍了三氟甲磺酸镓催化1, 2-二胺与芳基-1, 2-二酮反应高产率得到喹喔啉及其衍生物。反应中催化剂用量少,反应速度快,催化剂可以反复使用10次以上,产率没有明显降低。第三部分介绍了十二烷基硫酸镓作为路易斯酸型表面活性剂催化了吲哚对丙炔酸酯的高选择性高产率加成生成双吲哚酯化合物。反应在水相中进行,并选择性加成在吲哚的3位。所有产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得到证实。
吕俊[7](2007)在《新型改性硝酸铵拒爆机理及拒爆改性剂复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用硝酸铵被作为危险爆炸物品进行管理之后,大量硝酸铵装置停产,硝酸铵也被限制使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并产生了大量固体废弃物,因此本论文通过实验,筛选出三种改性剂对吉林石化化肥厂生产的硝酸铵进行了改性,使其拒爆性能满足国家新标准的要求,且不可还原,最后提出了新型改性硝酸铵的拒爆机理。首先,通过热重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多种改性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筛选出了三种可以显着提高硝酸铵热稳定性的物质作为农用硝酸铵的改性剂。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工业化生产的特点,使用正交实验方法设计了14个配方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配方的脱水性能,流动性能,凝固性能,颗粒强度以及拒爆实验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最终筛选出满足国家新标准的改性农用硝酸铵配方,并根据现场生产的一些实际经验确定了新型改性硝酸铵的配方(其中GXJ-1:6.0%;GXJ-2:6.0%;GXJ-3:4.0%)。其次,对改性后的硝酸铵进行的肥效测试表明,新型改性硝酸铵肥效优于普通硝酸铵,并且通过常见的分离方法验证了改性后的硝酸铵具有不可还原性。最后,在利用热重–差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硝酸铵的详细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型改性硝酸铵的拒爆机理。
马春茂[8](2007)在《改性硝酸铵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吉林石化化肥厂现有硝酸铵生产装置,开展了改性硝酸铵生产技术的研究。通过实验室研究,确定了改性硝酸铵生产工业化试验方案,并在吉林石化化肥厂现有硝酸铵生产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化试验。改性硝酸铵通过将改性剂加入硝酸铵中制得。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的加入对改性硝酸铵生产的脱水性能、流动性能和凝固性能没有大的影响,对系统的温度、体积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通过改性剂配浆试验以及其它溶解性试验,确定了改性硝酸铵生产的工艺流程;常温、200℃、300℃下改性硝酸铵的X衍射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硝酸铵生产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热重、差热试验结果表明产品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改性硝酸铵生产的中控分析研究确定了改性硝酸铵中硫酸根、磷酸根以及硝酸根的快速测定方法。并在调研与试验的基础之上制定了工业化生产的企业标准。在吉林石化化肥厂现有硝酸铵生产装置上进行了改性硝酸铵的工业化试验,生产过程平稳、顺利。试验结束后对产品的质量以及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评价,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汪旭光,沈立晋[9](2004)在《非爆炸且不可还原硝酸铵的研究综述(英文)》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非爆炸且不可还原硝酸铵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钝化硝酸铵的要求并介绍了硝酸铵 的热分解机理。同时,对如何选择钝化剂以及钝化后的硝酸铵的爆炸性测试提出了见解。
二、非爆炸且不可还原硝酸铵的研究综述(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爆炸且不可还原硝酸铵的研究综述(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乳胶基质的安全性及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乳化炸药的发展 |
1.1.2 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的发展 |
1.1.3 典型乳化炸药事故 |
1.2 乳胶基质的安全性研究现状 |
1.2.1 乳胶基质的热分解特性研究 |
1.2.2 乳胶基质的爆炸特性研究 |
1.2.3 化学敏化剂对乳胶基质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
1.3 联合国危险品分类试验方法的应用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乳胶基质的热分解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差示扫描量热法试验(DSC) |
2.2.1 试验样品与仪器 |
2.2.2 DSC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加速量热法试验(ARC) |
2.3.1 试验样品与仪器 |
2.3.2 ARC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改进的通风管试验(MVPT) |
2.4.1 试验原理与设备 |
2.4.2 试验样品 |
2.4.3 MVPT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环境刺激对车载乳胶基质的安全性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加速老化试验 |
3.2.1 试验样品 |
3.2.2 高低温循环试验 |
3.2.3 振动试验 |
3.2.4 温度和振动叠加作用试验 |
3.2.5 试验表观结构与结果分析 |
3.3 理化性质表征试验 |
3.3.1 试验样品 |
3.3.2 水溶法(硝酸铵析出量) |
3.3.3 电导法 |
3.3.4 粘度法 |
3.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DSC分析试验 |
3.4.1 试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大药量慢速升温试验 |
3.5.1 试验装置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简化通风管试验 |
3.6.1 试验装置 |
3.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7 ANE隔板试验 |
3.7.1 试验装置与试验步骤 |
3.7.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8 克南试验 |
3.8.1 试验装置与试验步骤 |
3.8.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亚硝酸钠对乳胶基质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样品 |
4.3 DSC分析试验 |
4.3.1 试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ARC分析试验 |
4.4.1 试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大药量慢速升温试验 |
4.5.1 试验装置 |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杜瓦瓶恒温试验 |
4.6.1 试验装置 |
4.6.2 试验方案 |
4.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7 反应动力学分析 |
4.7.1 基于DSC测试结果的动力学分析 |
4.7.2 基于ARC测试结果的动力学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性 |
5.3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典型硝铵类物质热分解及其抑爆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典型硝铵类物质的性质 |
1.3.1 物理性质 |
1.3.2 热分解性 |
1.3.3 爆炸性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硝铵类物质热分解机理的研究现状 |
1.4.2 硝铵类物质热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4.3 硝铵类物质爆炸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硝铵类物质热分解动力学及自加速热解温度研究 |
2.1 基本理论 |
2.2 动力学模型 |
2.2.1 积分法 |
2.2.2 微分法 |
2.2.3 最概然机理函数的推断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样品 |
2.3.2 实验仪器 |
2.3.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敞开与密闭环境对硝酸铵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
2.4.2 质量对硝酸铵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
2.4.3 气氛对硝酸铵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
2.4.4 升温速率对硝酸铵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
2.4.5 气体流量对硝酸铵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
2.4.6 空气和氮气中热分解产物分析 |
2.4.7 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
2.4.8 自加速热解温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3.1 添加剂的选取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样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硝酸铵和添加剂热稳定性影响 |
3.3.2 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选抑制剂混合物的结构表征与热解产物的研究 |
4.1 热分析仪器在研究材料热解机理中的应用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样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硝酸铵和其混合样的形貌表征 |
4.3.2 硝酸铵混合物热分解产物的热重-质谱分析 |
4.3.3 硝酸铵混合物热分解产物的热重-红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选抑制剂对硝酸铵爆炸感度的研究 |
5.1 爆发点测试原理 |
5.2 撞击感度原理 |
5.3 摩擦感度原理 |
5.4 实验部分 |
5.4.1 实验样品 |
5.4.2 实验仪器 |
5.4.3 实验方法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抑制剂对硝酸铵热感度的影响 |
5.5.2 抑制剂对硝酸铵撞击感度的影响 |
5.5.3 抑制剂对硝酸铵摩擦感度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3)爆炸法回收废旧轮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废旧轮胎回收总述 |
1.2.1 废轮胎的直接利用 |
1.2.2 用作热能燃料 |
1.2.3 热解、催化降解或微波裂解 |
1.2.4 制作胶粒或精细胶粉 |
1.3 国内外胶粉生产概况 |
1.3.1 常温干法粉碎 |
1.3.2 常温湿法粉碎 |
1.3.3 低温粉碎法 |
1.3.4 其他国外利用废旧轮胎生产胶粉方法 |
1.3.5 爆炸法回收废旧轮胎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爆炸法回收废旧轮胎机理研究 |
2.1 爆炸法简介 |
2.1.1 炸药破坏作用形式 |
2.1.2 爆炸冲击波的危害 |
2.1.3 爆破轮胎时的主要作用形式 |
2.2 橡胶性能简介 |
2.2.1 橡胶的力学性能 |
2.2.2 橡胶的断裂特性 |
2.3 轮胎静力作用破坏模型 |
2.4 能量作用破坏模型 |
2.5 变形速度对轮胎剪切模量影响 |
2.6 加载速度对轮胎断裂韧性影响 |
2.7 爆炸冲击波对轮胎作用理论计算 |
第三章 爆炸法回收轮胎实验研究 |
3.1 实验用品 |
3.2 实验过程 |
3.3 不同炸药对单只轮胎爆破回收效果 |
3.4 不同炸药对多只轮胎爆破回收效果 |
3.4.1 膨化硝铵炸药对多个轮胎爆破效果 |
3.4.2 乳化炸药对多个轮胎爆破效果 |
3.4.3 TNT装药量 1.5Kg对多个轮胎爆破效果 |
3.4.4 TNT装药量 1Kg对多个轮胎爆破效果 |
3.4.5 聚能射流对轮胎的切割效果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消焰剂对轮胎爆破回收实验效果影响 |
4.1 消焰剂简介 |
4.1.1 消焰剂作用原理 |
4.1.2 消焰剂的存在方式 |
4.2 不同消焰剂对爆破效果影响 |
4.2.1 氯化钠作为消焰剂对爆破回收效果影响 |
4.2.2 氯化钾作为消焰剂对爆破效果影响 |
4.2.3 氯化铵作为消焰剂对爆破效果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5.1 实验结论 |
5.2 本课题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水胶炸药制备新工艺及相关配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简述工业炸药 |
1.1.1 工业炸药的发展进程 |
1.1.2 浅谈国内工业炸药 |
1.2 含水炸药 |
1.2.1 含水炸药综述 |
1.2.2 三种含水炸药的区别与内在联系 |
1.3 水胶炸药 |
1.3.1 氧化剂 |
1.3.2 可燃剂 |
1.3.3 溶剂 |
1.3.4 胶粘剂 |
1.3.5 发泡剂 |
1.3.6 交联剂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制备水胶炸药新工艺的探索 |
2.1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2 硝酸甲胺的制备及其安全性能的测定 |
2.2.1 反应原理 |
2.2.2 硝酸甲胺盐安全性能测定 |
2.3 传统工艺制备水胶炸药 |
2.4 水胶炸药现有制备新工艺的探索 |
2.5 小结 |
3 新工艺制备水胶炸药及参数的优化设计 |
3.1 新工艺制备水胶炸药 |
3.2 实验原理 |
3.2.1 田菁粉的溶胀水合 |
3.2.2 选择交联剂 |
3.2.3 交联反应机理 |
3.3 水胶炸药性能的测定 |
3.3.1 试验方法 |
3.3.2 传统工艺与新工艺制备产品的性能比较 |
3.4 新工艺工艺参数的优化 |
3.4.1 正交实验的设计 |
3.4.2 分析讨论 |
3.5 小结 |
4 低爆温煤矿水胶炸药的配方设计 |
4.1 配方设计原则 |
4.1.1 水胶炸药应当是零氧或趋近于零氧平衡 |
4.1.2 成本、性能和爆破效果的平衡 |
4.1.3 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产安全性 |
4.2 水胶炸药新配方的设计 |
4.3 相关参数的计算及理论依据 |
4.3.1 爆炸产物的预测 |
4.3.2 爆热的计算方法 |
4.3.3 爆温的计算方法 |
4.4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水胶炸药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5.1 炸药热分解的一般途径 |
5.2 动力学方程 |
5.2.1 热分析动力学理论基础 |
5.2.2 Kissinger方程的导出 |
5.2.3 Flynn-Wall-Ozawa方程的导出 |
5.3 差示扫描量热法 |
5.3.1 实验仪器与条件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热重分析 |
5.4.1 实验仪器与条件 |
5.4.2 结果与分析 |
5.5 小结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深黄被孢霉发酵生产γ-亚麻酸工艺及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GLA 的性质 |
1.2 GLA 的代谢途径 |
1.3 GLA 的生理活性功能 |
1.4 GLA 的应用 |
1.5 GLA 的来源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酵生产GLA 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发酵特性的研究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波辅助提取 GLA 研究 |
3.1 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尿素包合法纯化 GLA 的研究 |
4.1 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6)三价镓催化的有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三氟甲磺酸镓催化的有机反应综述 |
1.1.1 亲核加成反应 |
1.1.2 Friedel-Crafts 反应 |
1.1.3 重排反应 |
1.1.4 其他反应 |
1.1.5 工业应用 |
1.2 十二烷基硫酸盐(Metal dedecyl sulfates, M(DS)x) 作为路易斯酸-表面活性剂组合催化剂(LASC) 在水相反应中的应用 |
1.2.1 Aldol 反应 |
1.2.2 Mannich-type 反应 |
1.2.3 Michael 加成和Friedel-Crafts-type 反应 |
1.2.4 Diels-Alder 反应 |
1.2.5 烯丙基化反应 |
1.2.6 其他反应 |
1.3 参考文献 |
二、三氟甲磺酸镓催化合成新型1,5-二氮苯并杂卓 |
2.1 文献小结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实验部分 |
2.3.1 三氟甲基磺酸镓的合成 |
2.3.2 邻苯二胺类原料的合成 |
2.3.3 邻苯二胺与丙炔酸酯的反应 |
2.4 谱学数据 |
2.5 参考文献 |
三、三氟甲磺酸镓催化合成喹喔啉衍生物 |
3.1 文献小结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实验部分 |
3.3.1 芳基(杂芳基)原料的制备 |
3.3.2 喹喔啉衍生物的合成 |
3.3.3 Ga(OTf)_3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
3.4 谱学数据 |
3.5 参考文献 |
四、十二烷基硫酸镓在水相中催化合成双吲哚酯化合物 |
4.1 文献小结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实验部分 |
4.3.1 十二烷基硫酸镓的合成 |
4.3.2 取代吲哚的合成 |
4.3.3 双吲哚酯的合成 |
4.4 谱图数据 |
4.5 参考文献 |
五、总结 |
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文章 |
附录 |
I. 原料及试剂 |
II. 仪器和设备 |
III. 缩写字母英文对照表 |
IV.目标化合物一览表 |
V. 部分化合物谱图 |
致谢 |
(7)新型改性硝酸铵拒爆机理及拒爆改性剂复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硝酸铵的性质 |
1.2.1 硝酸铵的物理性质 |
1.2.2 硝酸铵的热分解性 |
1.2.3 硝酸铵的爆炸性 |
1.3 影响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因素 |
1.3.1 温度 |
1.3.2 杂质 |
1.4 国内外硝酸铵改性方法综述 |
1.4.1 生产含硝复合(混)肥 |
1.4.2 直接加入改性添加剂 |
1.5 硝酸铵的起爆机理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改性剂筛选及物性实测 |
2.1 改性剂的筛选条件 |
2.2 改性剂对硝酸铵热稳定影响 |
2.2.1 实验条件 |
2.2.2 实验步骤 |
2.2.3 添加剂的筛选 |
2.3 改性剂物理性质测定 |
2.3.1 改性剂熔点测定 |
2.3.2 1096改性剂溶液的pH值测定 |
2.3.3 改性剂在改性硝酸铵母液中的溶解性测定 |
2.4 小结 |
第3章 新型改性硝酸铵配方筛选 |
3.1 改性硝酸铵物化性质测定和评价 |
3.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2 脱水性能评价方法 |
3.1.3 流动性能评价方法 |
3.1.4 凝固性能评价方法 |
3.1.5 混合物结晶状况 |
3.1.6 颗粒强度评价方法 |
3.2 改性硝酸铵配方设计 |
3.3 改性硝酸铵物化性能评价结果 |
3.4 改性硝酸铵样品制备 |
3.5 改性硝酸铵拒爆性能测试 |
3.5.1 试验依据 |
3.5.2 试验方法 |
3.5.3 试验结果及结论 |
3.6 配方的确定 |
3.7 小结 |
第4章 新型改性硝酸铵性能评价 |
4.1 改性硝酸铵物化指标分析 |
4.1.1 水分测定 |
4.1.2 1096水溶液pH测定 |
4.1.3 颗粒强度测定 |
4.1.4 测定结果及讨论 |
4.2 肥效测试 |
4.2.1 改性硝酸铵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
4.2.2 改性硝酸铵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
4.2.3 测试结果及讨论 |
4.3 不可还原性能评价 |
4.3.1 筛分实验及结果 |
4.3.2 水溶分离及实验结果 |
4.3.3 萃取分离及实验结果 |
4.4 热稳定性分析 |
4.4.1 试验手段 |
4.4.2 试验仪器 |
4.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新型改性硝酸铵拒爆机理研究 |
5.1 试验手段 |
5.2 试验仪器 |
5.3 试验结果及拒爆机理分析 |
5.3.1 热稳定性增强 |
5.3.2 结构致密,降低“热点”形成的可能性 |
5.3.3 “固态溶液”形成,限制晶格单元的可移动性 |
5.3.4 中断链反应,延缓自催化反应趋势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HPLC 法操作步骤及标准曲线 |
附录2 硫酸钡比浊法操作步骤及标准曲线 |
附录3 磷钒钼黄分光光度法操作步骤及标准曲线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改性硝酸铵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硝酸铵的性质 |
1.1.1 爆炸和可燃性 |
1.1.2 吸湿性 |
1.1.3 结块性 |
1.1.4 多晶性 |
1.2 历史上的事故教训 |
1.3 国内外硝酸铵改性现状 |
1.3.1 生产硝基复合(混)肥 |
1.3.2 生产硝酸铵钙 |
1.3.3 生产NPK复合肥 |
1.3.4 直接加入改性添加剂 |
1.4 硝酸铵装置改造利用现状 |
1.4.1 现有硝酸铵生产工艺 |
1.4.2 硝酸铵装置改造现状 |
1.5 复合肥中间控制研究现状 |
1.5.1 复合肥中氮含量的测定方法 |
1.5.2 复合肥中磷含量的测定 |
1.5.3 复合肥生产过程添加剂含量的测定 |
1.5.4 复合肥中水分的测定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改性硝酸铵工业化小试试验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改性硝酸铵实验室生产方法 |
2.3 改性硝酸铵工业化小试性能评价试验 |
2.3.1 改性硝酸铵脱水性能研究 |
2.3.2 改性硝酸铵流动性能研究 |
2.3.3 改性硝酸铵凝固性能研究 |
2.3.4 试验结果 |
2.4 工艺流程的确定实验 |
2.4.1 改性剂溶解性数据 |
2.4.2 改性剂-1、改性剂-2 加入方式的讨论 |
2.4.3 改性剂-1、改性剂-2 加入方式的确定 |
2.4.4 改性剂-3 加入方式与位置的讨论 |
2.4.5 改性硝酸铵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 |
2.5 改性剂配浆制备与输送试验 |
2.5.1 试验过程 |
2.5.2 改性剂配浆实验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硝酸铵生产安全性分析 |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 改性剂加入对系统的影响 |
3.2.1 添加改性剂体积变化率测定 |
3.2.2 添加改性剂对系统温度的影响 |
3.3 改性硝酸铵分解危险性分析 |
3.3.1 X衍射分析 |
3.3.2 红外分析 |
3.4 改性硝酸铵的热分解性分析 |
3.4.1 热重-差热分析法原理 |
3.4.2 试验条件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硝酸铵生产控制条件研究 |
4.1 改性硝酸铵中间控制分析 |
4.1.1 磷的中间控制 |
4.1.2 硫酸根的中间控制 |
4.1.3 硝酸铵的中间控制 |
4.1.4 中间控制方法 |
4.2 改性硝酸铵生产企业操作规范研究 |
4.2.1 范围 |
4.2.2 规范性引用标准 |
4.2.3 产品分类 |
4.2.4 技术要求 |
4.2.5 试验方法 |
4.2.6 检验规则 |
4.2.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4.3 小结 |
第5章 改性硝酸铵工业化中试试验研究 |
5.1 改性硝酸铵工业化试验方案 |
5.1.1 技术路线 |
5.1.2 工艺流程 |
5.1.3 试验目的 |
5.1.4 工业化试验操作要点 |
5.2 改性硝酸铵工业化试验 |
5.2.1 中和工序 |
5.2.2 再中和及配料工序 |
5.2.3 一段脱水工序 |
5.2.4 二段脱水工序 |
5.2.5 三段脱水工序 |
5.2.6 改性剂-3 配料过程 |
5.2.7 造粒、包装工序 |
5.3 环境因素分析 |
5.4 工业化产品性能分析 |
5.4.1 产品质量分析 |
5.4.2 拒爆性能分析 |
5.4.3 晶形结构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实验结论 |
6.2 不足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COD的测定方法 |
附录二 GB 8572-88 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
附录三 GB 10512-89 硝酸磷肥中磷含量的测定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非爆炸且不可还原硝酸铵的研究综述(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
2 Criteria of desensitizing AN |
3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AN |
4 Research and testing needed |
4.1 The selection of desensitizing additives |
4.2 Testing for detonability of desensitized AN mixtures |
5 Conclusions |
四、非爆炸且不可还原硝酸铵的研究综述(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乳胶基质的安全性及影响机理研究[D]. 吴秋洁.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2]典型硝铵类物质热分解及其抑爆机理研究[D]. 杨曼.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3]爆炸法回收废旧轮胎实验研究[D]. 卢苇. 中北大学, 2016(08)
- [4]水胶炸药制备新工艺及相关配方研究[D]. 张胜利.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5]深黄被孢霉发酵生产γ-亚麻酸工艺及特性的研究[D]. 韩玉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1(10)
- [6]三价镓催化的有机反应研究[D]. 蔡晶晶. 苏州大学, 2009(09)
- [7]新型改性硝酸铵拒爆机理及拒爆改性剂复配研究[D]. 吕俊.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8]改性硝酸铵生产技术研究[D]. 马春茂.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9]非爆炸且不可还原硝酸铵的研究综述(英文)[J]. 汪旭光,沈立晋. 含能材料,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