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豚鼠肺组织中SOD、MDA、IL-2、IL-6含量的变化及氨茶碱的作用

哮喘豚鼠肺组织中SOD、MDA、IL-2、IL-6含量的变化及氨茶碱的作用

一、哮喘豚鼠肺组织SOD、MDA、IL-2及IL-6含量的变化及氨茶碱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姝仪[1](2021)在《ACO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潜在机制靶点、候选药物的发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ACO)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指患者同时具有哮喘和COPD疾病临床特征。就单纯哮喘或COPD而言,ACO患者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发作次数较为频繁。由此导致了患者生活质量得不到提升、生存周期缩短,对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威胁严重,而且,ACO患者的医疗占用率和医疗费用都大幅度上升,这对社会经济与医疗资源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ACO不仅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存在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而且,其治疗药物的筛选与评估尚未起步,特别是其疾病动物模型尚未完全建立,严重影响了其疾病靶点机制揭示和有效药物的发现。因此,基于ACO临床疾病特征,建立ACO疾病动物模型,探索ACO与哮喘、COPD病理机制的共性和异性,对其有针对性治疗药物的开发尤为重要。鉴于此,本论文首先以ACO临床疾病特征为导向,采用OVA、LPS和香烟烟雾等哮喘和COPD模型条件叠合,诱导建立了 ACO炎症小鼠模型;进一步采用RNA-seq检测技术,探讨了 ACO与哮喘、COPD小鼠肺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发现ACO炎症的潜在机制靶点;同时,基于天然来源化合物白藜芦醇在疾病治疗中的广泛研究,以及团队前期对其二聚体来源化合物在哮喘和COPD气道炎症研究中发现的良好疗效,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白藜芦醇疾病靶点的文献数据,创建白藜芦醇-疾病-靶点网络,探究此类药物在ACO中的潜在作用靶点,与RNA-seq组学研究结果结合,探寻该类化合物在ACO中的潜在机制靶点;并进一步参照白藜芦醇二聚体化学结构特性,合成全新了 3-芳基苯并呋喃衍生物EAPP-2,对其治疗ACO炎症的作用及潜在机制靶点进行初步研究。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基于ACO临床疾病特征,采用OVA、LPS和香烟烟雾等哮喘和COPD模型条件叠合,建立了与ACO临床基本特征相吻合的小鼠模型,模型小鼠在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等方面显示出哮喘和COPD重叠特征,较好的模拟了 ACO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该模型可为ACO的病理机制研究和潜在候选药物的筛选与评价提供工具。2.采用RNA-seq检测技术,发现ACO小鼠肺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研究结果发现了 ACO小鼠潜在的632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下调基因2717个(42.7%),上调基因3607个(57.3%),具有肺炎、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肺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基因谱特征,符合ACO临床特征;而且,ACO肺部炎症和纤维化的潜在分子机制主要与HLA-DRA、SYK、CTLA4、VAV1、NRAS和JAK3信号通路有关。该研究结果为ACO的机制研究及其药物发现提供基础思路和依据。3.基于白藜芦醇疾病治疗潜在靶点的文献报道数据,借助网络药理学举措,构建白藜芦醇-疾病-靶点网络,除此之外,通过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明确其关键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发现了与其相关的STAT3、AKT1、SRC、JAK和VEGFA等靶点,以及T细胞受体、MAPK、Toll样受体、FcεRI、TNF等多个信号通路。该研究结果挖掘发现了白藜芦醇等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潜在靶点,为该类化合物的改构优化及其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开发研究提供启示。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3-芳基苯并呋喃衍生物EAPP-2抗ACO气道炎症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EAPP-2体内能显着抑制ACO小鼠炎症疾病特征,显着减少ACO小鼠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改善肺组织的炎性病理变化、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的水平、减少外周血中总IgE和IgG1的生成,以及在体外有效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而且,EAPP-2能显着减少ACO气道炎症小鼠肺组织和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Syk、NF-κB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以及NLRP3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EAPP-2的抗ACO炎症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Syk的表达和磷酸化,从而抑制NF-κB和NLRP3通路实现的。该研究结果为EAPP-2在ACO治疗中的开发提供初步依据,且可为以Syk为靶点的ACO治疗药物发现提供参考。

高屾[2](2021)在《敷穴止嗽膏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SOD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敷穴止嗽膏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中超氧化酶歧化物(Superoxide Orgotein Dismutase,SOD)水平变化的情况,评价敷穴止嗽膏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2020年的7月至8月份三伏期间,对照组给予百令胶囊,4粒/次,每粒0.5g,日3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应用百令胶囊基础上(服法用量同对照组),加予敷穴止嗽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取膻中,肺俞(双侧),肾俞(双侧),天突,中府(双侧)共计8个穴位,每10天贴敷1次,每次贴敷6小时,共贴敷3次,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证候评分和血清SOD的变化,评价安全性。结果: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80.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均较前改善(P<0.05),且在咳嗽、咳痰、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易感冒、咽痒症状表现上,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在两组痰色、痰质,自汗方面的改善程度大体一致(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SOD水平均较前显着提升(P<0.05),且治疗组的提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经检测,在治疗前后均无临床异常。结论:1.敷穴止嗽膏可以改善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2.敷穴止嗽膏能够显着提升患者血清SOD水平。3.敷穴止嗽膏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肾气虚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胡金涛[3](2021)在《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揭示速效平喘合剂抑制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核心靶点及潜在机制,再通过细胞实验探讨速效平喘合剂对脂多糖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NCI-H292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3通路的影响,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的抑制作用及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为治疗人类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网络药理学:利用TCMSP数据库及SwissADME平台筛选出速效平喘合剂中的主要有效化合物及其靶点;运用Cytoscape3.8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以及Drugbank数据库检索支气管哮喘及气道重塑相关靶点;通过韦恩图得到速效平喘合剂、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的共同靶点;使用String平台构建化合物-疾病共同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细胞实验:采用脂多糖刺激NCI-H292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以及速效平喘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率,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8、TGF-β1及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因子TGF-β1、Smurf2及Smad3的表达情况。动物实验:将30只雄性和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P组)和速效平喘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由5只雄鼠和5只雌鼠组成;采用卵白蛋白诱导法建立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各组对应治疗1周后,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计数BALF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后肺组织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3、肿瘤坏死因子-α及转录生长因子β1水平;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肺组织中TGF-β1、Smad3和Smurf2阳性表达物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本研究共获得速效平喘合剂1 19个活性成分,816个相关靶点,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相关靶点分别为874个和1645个,速效平喘合剂调节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的作用靶点203个,再次筛选得到核心共同靶点32个;GO富集分析共得主要条目中涉及生物过程913条,细胞组成15条,分子功能48条。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核心信号通路78条。细胞实验:MT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和增殖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速效平喘合剂各组细胞活力和增殖率均显着升高(P<0.05);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因子IL-1β、IL-8、TGF-β1、TNF-α的分泌量均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速效平喘合剂各组细胞因子IL-1β、IL-8、TGF-β1、TNF-α的分泌量均显着下降(P<0.05或P<0.01),其中后3组数据指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速效平喘合剂各组细胞TGF-β1及Smad3的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Smurf2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改变。动物实验:造模后第7天,模型组小鼠体重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速效平喘合剂各组小鼠体重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且速效平喘合剂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体重无显着差异(P>0.05)。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的支气管管腔较窄,气道平滑肌和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沉积和腺体增生肥大,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肺泡内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而速效平喘合剂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较模型组均有所改善。小鼠BALF白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模型组BALF液中WBC、EO及NEUT数量均明显增多(P<0.01),而速效平喘合剂各组中的WBC、EO及NEUT总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呈浓度依赖性改变。ELISA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L-1β、IL-13和TGF-β1水平均升高(P<0.01),TNF-α水平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速效平喘合剂各组IL-1β、IL-13和TGF-β1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TNF-α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变化。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中TGF-β1和Smad3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Smurf2的表达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速效平喘合剂各组肺组织中TGF-β1和Smad3的表达量明显减少,而Smurf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改变。结论:网络药理学:速效平喘合剂可能通过多种有效成分作用于MAPK14、IFNG、mTOR及STAT1等靶点,通过调节细胞迁移、细胞对激素及生长因子刺激等反应,调控HIF1、PI3K-Akt等信号通路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气道重塑。细胞实验:速效平喘合剂能显着促进气道上皮细胞活力和增殖,其可能通过调控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水平,发挥其对脂多糖诱导NCI-H29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动物实验:速效平喘合剂能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化,调控Th1/Th2类细胞因子平衡,达到对哮喘免疫的调节作用。其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调控机制可能与调控Smurf2介导的Smad3单泛素化,从而抑制TGF-β1/Smad3信号转导有关。

吴叶[4](2021)在《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信号通路调节机制及肠道菌群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气喘,特征是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COPD属于中医“肺胀”范畴。临床中清源化痰颗粒在治疗慢阻肺发作期痰热蕴肺、肺脾气虚证方面疗效颇佳,但是目前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证实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密切,本研究探讨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平衡及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实验一:探究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肺组织影响及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予脂多糖气管注射及烟熏法复制COPD小鼠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清源化痰颗粒低剂量组、清源化痰颗粒高剂量组。记录小鼠体重、活动状态、毛发光泽度等变化,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小鼠支气管、细支气管腔内渗出物、炎细胞浸润情况、局部血管充血及肺泡破裂、融合情况。实验二:探究清源化痰颗粒是否干预了 Th17/Treg平衡及相关信号通路。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Th17、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RORyt和Foxp3及其分泌的IL-17和下游炎症因子IL-6、IL-8、TNF-α的含量,判断各组小鼠的炎症水平。实验三:探究各组小鼠肠道微生态变化。各组小鼠粪便提取DNA,PCR扩增靶序列,基因文库构建,上机测序,生物信息分析。进行OTU统计及群落多样性分析,并对菌群物种门、属分类统计,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中药组、西药组较模型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数降低,肺组织病理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支气管腔渗出减少,血管充血缓解,肺泡破裂、融合减轻。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RORyt表达升高,Foxp3表达下降,IL-17及其下游的IL-6、IL-8、TNF-α致炎因子含量升高,西药及中药高剂量组RORyt、IL-17、IL-6、IL-8、TNF-α均有下降,组间无差异,中药低剂量组下降趋势不显着;中药高剂量组Foxp3升高显着,西药及中药低剂量组升高不显着。COPD小鼠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在模型组小鼠肠道内显着减少,在西药组及中药高剂量组中占比显着升高,在中药低剂量组中,占比未见显着升高。结论:清源化痰颗粒可以干预COPD小鼠Th17/Treg平衡,通过增加Treg分化,减少Th17分化,进而减少IL-17及其下游的IL-6、IL-8、TNF-α致炎细胞因子含量来减轻COPD小鼠肺部炎症,并且清源化痰颗粒对紊乱的肠道菌群有调整作用。

林成创[5](2020)在《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据统计,哮喘作为一个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3亿左右人口,不同国家和地区患病率有所不同,中国大陆地区哮喘患病率为1.24%,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且多数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欠佳,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仍以糖皮质激素为主,此类药物虽可以相对较好地控制哮喘,但该类药物治疗周期长,长期使用可引起多种副作用。此外,仍有约40%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临床治疗亟需新研发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发现Th17/Treg细胞失衡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课题使用卵清蛋白(OVA)及氢氧化铝(AL(OH)3)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激发的方式建立BALB/c小鼠哮喘气道炎症模型,以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进行干预,并与正常小鼠、模型组小鼠及地塞米松干预组小鼠对比,明确rLZ-8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同时使用rLZ-8对体外培养小鼠脾脏T细胞进行干预,观察其对T细胞增殖分化影响,探究rLZ-8对哮喘的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以期为哮喘的更多治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rLZ-8对小鼠哮喘的缓解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建立小鼠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和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将BALB/c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地塞米松注射液(DEX)组,rLZ-8组,每组8只。以OVA和AL(OH)3混合致敏液在第0、7、13天腹腔注射致敏,第19天至32天予OVA溶液雾化激发的方法诱导建立哮喘模型,并从第19天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DEX、rLZ-8等对应药物干预2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IL-17A、IL-10、IFN-γ和IL-4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浸润等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成熟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CD11c和CD8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小鼠脾脏细胞中CD11c-CD80+成熟DC和CD11c+CD86+成熟DC的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小鼠脾脏细胞中CD4+IFN-γ+Th1细胞、CD4+IL-4+Th2细胞、CD4+IL-17A+Th17细胞、CD4+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转录因子T-bet、IFN-γ、ROR γ t、Foxp3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肺组织中 STAT3 信号通路表达。2.rLZ-8对哮喘相关T细胞的调节作用分选BALB/c小鼠脾脏CD3+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Annexin V/PI法检测rLZ-8对T细胞的毒性并得到实验用药的安全浓度。用CD3CD28抗体刺激CD3+T细胞活化并给予DEX和rLZ-8干预后,采用ELISA法检测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 β、IL-10和TGF-β 1的表达水平。CFSE标记CD3+T细胞后刺激诱导分化,予DEX和rLZ-8干预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IL-17A+Th17细胞的比例,采用Real-time PCR检测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 γ t表达水平,以研究Th17细胞分化情况。流式分选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用CFSE标记CD4+CD25+Treg细胞后进行体外培养并予DEX和rLZ-8干预,然后流式细胞术测定Treg细胞增殖情况。体外诱导CD4+CD25-T细胞分化为Treg,并予DEX和rLZ-8干预,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Foxp3+Treg细胞比例以研究Treg细胞分化情况,并提取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STAT3蛋白在各组T细胞中的表达。依据计量资料的正态性,使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 sT3法或者LSD法,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rLZ-8对小鼠哮喘的缓解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肺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OVA诱导建立哮喘模型组小鼠肺部病理出现明显哮喘气道炎症特征,HE染色结果显示rLZ-8和DEX减轻了小鼠气道炎性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LZ-8和DEX减少了肺部成熟DC(P<0.01)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P<0.01),流式检测也显示rLZ-8降低了哮喘小鼠脾脏中成熟DC细胞(CD11c+CD86+和 CD11c+CD80+DC)的比例(P<0.01)。rLZ-8降低了哮喘小鼠BALF上清液IgE的表达水平(P<0.01)和Th17细胞主要效应因子IL-17A的表达水平(P<0.01),并提高Treg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P<0.01),但未改变Th1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的水平(P>0.05)。哮喘小鼠肺组织Real-time PCR显示rLZ-8降低了小鼠的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水平(P<0.01)并提高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水平(P<0.05),但对Th1细胞转录因子T-bet的水平及Th2相关转录因子GATA3的水平则无影响(P>0.05)。rLZ-8下调小鼠脾脏中CD4+IL-17A+Th17细胞的比例并上调CD4+Foxp3+Treg细胞的比例(P<0.01),但对CD4+IL-4+Th2细胞和CD4+IFN-γ+Th1的细胞比例无显着影响(P>0.05)。此外,rLZ-8抑制肺组织中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P<0.01)。2.rLZ-8对T细胞调节作用的体外研究rLZ-8抑制了 CD3+T细胞培养液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 β的表达(P<0.01),促进了 Treg细胞因子IL-10和TGF-β 1的表达,(P<0.01)。在体外刺激CD3+T细胞活化的研究中发现rLZ-8降低了 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 y tmRNA的表达水平和CD4+IL-17A+Th17细胞的比例(P<0.01),并抑制了 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P<0.01),说明Th17细胞的免疫应答受到抑制。CD4+CD25+Treg细胞体外增殖研究和CD4+CD25-T细胞体外分化研究中,发现rLZ-8不能促进CD4+CD25+T细胞的增殖(P>0.05),但是可以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Foxp3+Treg的分化(P<0.01),而DEX则表现为促进CD4+CD25+T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但不诱导Treg分化(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rLZ-8具有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方面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表现为抑制了 Th17细胞的增殖活化及转录因子ROR γ t、细胞因子IL-17A的释放,同时促进了 CD4+Foxp3+Treg的分化及其转录因子Foxp3和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并抑制了 DC成熟,从而发挥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免疫调节作用。因此,有良好免疫调节功能的rLZ-8具备成为哮喘治疗药物的可能。

孙晓[6](2020)在《人工虫草CPD030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标示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呈进行性的、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常常与气道慢性炎症反应、肺气肿和肺功能丧失相伴随;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2018年我国患者人数已经突破一亿人,影响着全球人类的健康问题。COPD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凋亡等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均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COPD的临床用药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抗氧化剂等几大类药物。这些药物单独或联合用药都能通过松弛平滑肌或抑制炎症反应对COPD患者起到较好的表面病症治疗效果,但同时对机体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也不能改变患者肺功能的衰退。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COPD治疗药物依旧非常重要。中药对防治COPD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延缓肺功能损害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冬虫夏草作为一种珍贵的滋补强壮中药,具有补肺益肾等诸多药理活性;而通过发酵制备的人工虫草在保留野生虫草具有的药理活性的基础上,解决了野生虫草严重不足的难题,如临床应用于治疗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工虫草菌粉胶囊一一如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但是,对虫草抗COPD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体内生物标示物等方面鲜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提高虫草类药物在COPD治疗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课题以临床上常用的人工虫草为原料药开展了人工虫草CPD0301抗COPD的有效部位的分离和活性筛选、作用机制以及体内生物标示物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1)人工虫草中抗COPD的有效成分的筛选,(2)抗COPD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3)体内生物标示物的筛选及其在COPD模型大鼠中PK-PD关联性的探究。1、人工虫草CPD0301中抗COPD有效成分的筛选人工虫草CPD0301中抗COPD有效成分的筛选研究包括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抗COPD的活性评价。将冬虫夏草菌粉按照m/v=1:10的比例溶于超纯水及95%乙醇中,100 W功率超声提取得到相应的水提物及醇提物。(1)水提物经过减压浓缩及冻干后,借助HPLC分析技术筛选出10种核苷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为胞苷0.753 mg/g,腺嘌呤 0.248 mg/g,鸟嘌呤 6.520 mg/g,尿嘧啶 0.215 mg/g,次黄嘌呤 0.252mg/g,尿苷 0.395 mg/g,腺苷 5.907 mg/g,2’-脱氧腺苷 0.576 mg/g,鸟苷 4.234 mg/g,胸苷0.376 mg/g,其中鸟嘌呤、腺苷和鸟苷含量较高;(2)醇提物经过乙酸乙酯萃取及大孔树酯柱层析、减压浓缩、重结晶及冻干后,借助GC/MS分析技术对甾醇类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的虫草甾醇类成分是麦角甾醇,随后借助HPLC分析技术对麦角甾醇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含量约为5.547 mg/g;(3)乙醇提取后的虫草菌粉再次按照m/v=1:10的比例进行超纯水超声提取,经过醇沉、除蛋白、脱色等处理后,借助硫酸-苯酚法测定其中的多糖含量,分析结果为多糖含量约为4.4%。(4)通过CSE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COPD炎症模型,以NO为评价指标初步评估了核苷类、甾醇类(麦角甾醇)和多糖类物质抗COPD的药理活性,结果表明三者均抑制了 CSE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的能力,且核苷类及甾醇类优于多糖类。鉴于大量文献报道了多糖类物质抗炎抗氧化的功效,后续实验主要针对核苷类和甾醇(麦角甾醇)展开。二、抗COPD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抗COPD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体内外COPD模型的建立、药理活性测定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探究。COPD的体外模型的建立是通过香烟提取物(CSE)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有效成分与细胞共培养24 h后,借助ELISA法和RT-PCR技术对细胞因子分泌及其mRNA表达水平等方面考察了人工虫草CPD0301中的有效成分对抗炎活性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了人工虫草中的有效成分对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细胞表面相关抗原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测定了相关的信号通路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探究了人工虫草中的有效成分对体外分子作用机制的影响。COPD动物模型的建立是通过连续3周、每周1次给老鼠腹腔注射CSE的方式建立;每天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喂给老鼠人工虫草CPD0301的有效成分,21天后处死老鼠并收集其肺灌洗液(BALF)、血浆及肺组织,通过瑞士-吉姆萨染色统计BALF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通过酶试剂盒检测及ELISA法测定BALF和血浆中相应的氧化还原相关酶的活力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通过HE染色及Masson染色考察人工虫草有效成分对肺组织的形态学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人工虫草有效成分对动物体内的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1、核苷类物质抗COPD的药理活性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核苷类物质抗COPD的药理活性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包括体内外炎症因子分泌、相关基因表达及信号蛋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核苷类物质降低了 CSE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TNF-α、IL-6、IL-1β等炎症介质的分泌,抑制iNOS、TNF-α、IL-6、IL-1β mRNA的表达;体内研究显示核苷类物质改善了 COPD模型小鼠的肺组织结构,降低了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了小鼠BALF及血浆中NO、TNF-α、IL-1β的分泌;体内外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均表明,核苷类物质升高了 SIRT1的表达,降低了 NF-κB/p65的表达,表明SIRT1-NF-κB/p65信号通路在核苷类物质的抗炎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麦角甾醇对COPD的药理活性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麦角甾醇对COPD的药理活性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包括麦角甾醇体内外的抗炎、抗氧化、抗凋亡、影响细胞极化及蛋白酶表达等方面的研究。(1)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麦角甾醇不仅抑制了 CSE诱导的16HBE细胞分泌NO、IL-6、TNF-α等炎症因子,降低了细胞中ROS水平,而且减少了炎症细胞在肺部的浸润,抑制了 BALF中氧化应激标志酶活力(CAT、MDA、SOD),进而发挥其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此外,麦角甾醇抑制了 CSE引起的16HBE细胞凋亡及小鼠肺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上调了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了促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caspase 3/7/9和Cleaved-PARP的表达,进而发挥了抗细胞凋亡的作用。麦角甾醇还抑制了信号蛋白NF-κB/p65的表达,说明NF-κB/p65在麦角甾甾醇发挥抗COPD的药理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巨噬细胞受到刺激容易发生细胞极化:M1极化(促进炎症)和M2极化(抑制炎症),在免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麦角甾醇降低了 M1型细胞典型细胞因子(ROS,IL-6,TNF-α)及其相应 mRNA(iNOS,IL-6,TNF-α)的表达,增加了 M2型细胞典型细胞因子(IL-10,TGF-β)及其相应mRNA(IL-10,TGF-β)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麦角甾醇减少了 M1型细胞典型表面抗原CD40的表达,增加了 M2型细胞典型表面抗原CD163的表达;上述实验结果均表明麦角甾醇能够促使RAW264.7细胞由M1型细胞向M2型细胞转变。此外,实验结果显示麦角甾醇能够激活HDAC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抑制P300、CBP、PCA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麦角甾醇能够抑制蛋白激酶IKKβ的活性进而抑制NF-κB/p65的活化。综上,麦角甾醇能够通过HDAC3-NF-κB/p65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进而发挥抗COPD的治疗作用。三、体内生物标示物及CPD0301在COPD模型大鼠中PK-PD的关联性的探究。体内生物标示物以及CPD0301在COPD模型大鼠中PK-PD关联性的探究包括体内生物标示物的选择及其在COPD模型大鼠体内动力学参数的考察。经过对核苷类物质、多糖类物质及甾醇类物质等人工虫草CPD0301抗COPD的活性成分的初步筛选以及文献调研,最终确定麦角甾醇作为该抗COPD中药的体内生物标示物,并进一步以该物质为人工虫草CPD0301的生物标示物探究了其在COPD模型大鼠中的PK-PD关联性。结果表明,给COPD模型大鼠人工虫草CPD0301的量越大,血浆中生物标示物的含量越高,最高血药浓度C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也随之增大,随即药理活性越高。此外,蒸馏水溶解人工虫草CPD0301并按照450 mg/kg、一天三次的剂量给药后,大鼠血浆中生物标示物的 Cmax 为 15.74 ng/mL、AUC0-∞为180.941 ng/mL·h,而 20%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人工虫草CPD0301并按照1.35 g/kg、一天一次的剂量给药后,大鼠血浆中生物标示物的Cmax为97.50 ng/mL、AUC0-∞为1031.30 ng/mL·h,后者远高于前者;且单次给药时,后者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明显延后。综上所述,本课题首先对人工虫草抗COPD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筛选,借助HPLC、GC/MS及化学反应等分析手段分离确定了核苷类成分、甾醇类、多糖类等三类主要活性物质。随后,我们对核苷类和甾醇类(麦角甾醇)物质抗COPD的体内外药理活性和分子作用机制展开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核苷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细胞的肺部浸润及炎性介质的释放;麦角甾醇在抗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蛋白酶平衡及免疫调节等方面也具有显着的调控作用,表现为其可以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及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氧化物水平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金属基质蛋白酶的活性及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等。核苷类物质及麦角甾醇的作用机制均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化及NF-κB/p65的抑制有关。最后,我们筛选出麦角甾醇为人工虫草CPD0301的体内生物标示物,并发现人工虫草CPD0301的羟丙基-β-环糊精混悬剂优于常规水溶剂,探究了其在COPD大鼠模型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人工虫草发挥药理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且以20%羟丙基-β-环糊精为溶剂时AUC0-β提高、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后延。总之,本研究为抗COPD虫草类药物的深入开发和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秦燕勤[7](2020)在《基于组分配伍药效的补肺益肾组分方干预COPD炎症反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 补肺益肾组分方(Effective-component compatibility of Bufei Yishen formula,ECC-BYF)及其组分配伍干预作用评价: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为研究对象,评价ECC-BYF及其组分配伍对COPD大鼠的干预作用特征,揭示其组分配伍规律。2ECC-BYF阻抑炎症反应机制探讨:以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组学分析ECC-BYF阻抑炎症反应治疗COP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2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Model)、ECC-BYF组、补气组(Buqi Group,BQ)、补肾组(Bushen Group,BS)、化痰组(Huatan Group,HT)、活血组(Huoxie Group,HX)、扶正组(Fuzheng Group,FZ)、祛邪组(Quxie Group,QX)、补气化痰组(Buqi Huatan Group,BQHT)、补气活血组(Buqi Huoxie Group,BQHX)、补肾化痰组(Bushen Huatan Group,BSHT)、补肾活血组(Bushen Huoxie Group,BSHX)、扶正化痰组(Fuzheng Huatan Group,FZHT)、扶正活血组(Fuzheng Huoxue Group,FZHX)、补气祛邪组(Buqi Quxie Group,BQQX)、补肾祛邪组(Bushen Quxie Group,BSQX)、氨茶碱组(Aminophylline Group,APL)、乙酰半胱氨酸组(N-Acetylcysteine Group,NAC),共19组,每组12只。1至8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反复细菌感染的方法复制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9至16周,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16周结束后取材。采用WBP全身体积描记系统及PFT测量系统测定肺功能;病理学技术观察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进行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BALF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p、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α等,BALF 中胶原蛋白(Collagen,COL)-1、COL-3、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MMP)-9、MMP-12等,肺组织研磨液及 BALF 中黏蛋白 5AC(Mucin 5AC,MUC5AC)、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s 5,AQP5)等,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等因子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及肺组织研磨液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peroxide,LPO)等氧化应激产物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对各类指标进行Region(R)值综合评价,分析ECC-BYF及其组分配伍对COPD大鼠的治疗作用特点,揭示ECC-BYF组分配伍规律。实验二巨噬细胞分为空白组(Control)、LPS模型组(Model)及ECC-BYF不同浓度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ECC-BYF对细胞活性的影响。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ECC-BYF对 IL-1β、IL-6、TNF-α、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mRNA表达的影响,筛选ECC-BYF合适浓度。将巨噬细胞分为Control、Model、ECC-BYF及不同组分配伍组(同实验一),qPCR法检测其对IL-1β、IL-6、TNF-α、PTGS2 mRNA表达的影响,筛选阻抑炎症反应最佳组分配伍,进行下一步实验。将巨噬细胞分为Control、Model、ECC-BYF、BSHT组,LPS作用24h后提取细胞总RNA,采用Illumina基因测序平台对各组细胞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各组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功能注释,获得富集基因及相关通路,分析ECC-BYF及BSHT组分配伍可能的阻抑炎症反应机制。结果实验一1对肺功能的影响模型组大鼠潮气量(Tidal Volume,VT)、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olume,MV)、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0.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0.1s,FEV0.1)、0.3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3)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P<0.01);ECC-BYF组、氨茶碱组大鼠肺功能较模型组大鼠有明显改善(P<0.01)。2对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肺组织镜下可见细支气管基底膜增厚、肺泡壁断裂融合、肺泡腔扩大、肺泡平均截距(mean linear intercept,MLI)显着增大(P<0.01),平均肺泡数(mean alveolar number,MAN)明显减少(P<0.01),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呈肺气肿征象。与模型组比较,ECC-BYF组、氨茶碱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征象明显减轻(P<0.01)。超微结构方面,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呼吸膜明显增厚(P<0.01);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板层小体数量减少,呈空泡化;线粒体数量减少、嵴模糊。ECC-BYF及除补肾组外的组分配伍组呼吸膜增厚情况缓解(P<0.05,P<0.01);线粒体及板层小体数量有所增加。3对炎症反应的影响BALF中炎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ECC-BYF、BSHT、BQQX组大鼠BALF细胞总数、中性粒及淋巴细胞比例显着降低(P<0.05,P<0.01);FZ、QX、FZHT组BALF细胞总数,BQ、BSHX、FZHX、BSQX组中性粒比例,BQ、FZHT、BSQX组淋巴细胞比例降低(P<0.05,P<0.01)。炎症因子水平: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较正常组显着升高,IL-10水平显着降低(P<0.01):BALF中TNF-α、IL-6水平显着升高(P<0.01)。不同组分配伍对各炎症因子效应不同,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组分配伍阻抑炎症因子的强度为:ECC-BYF、FZHX、BQHX、BQQX、BSHT、BSHX、BSQX(P<0.05,P<0.01)。4对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BALF中MMP-9、MMP-12,BALF中COL-1、COL-3水平较正常组显着升高,BALF中TIMP-1水平显着降低(P<0.05,P<0.01)。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ECC-BYF、HX、FZ、FZHT、BQQX、BSQX调节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及胶原沉积疗效显着(P<0.05,P<0.01)。5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MDA、LPO水平较正常组显着上升(P<0.01)。各指标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ECC-BYF、HT、FZ、BQHT可显着调节氧化/抗氧化失衡(P<0.05,P<0.01)。6对黏液分泌的影响模型组大鼠BALF中MUC5AC、AQP5及肺组织中MUC5AC水平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1)。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ECC-BYF、BSHT、BQHX、APL、NAC抑制黏液高分泌效果显着(P<0.05,P<0.01)。7对内皮损伤/修复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TF、VEGF水平显着升高,TM水平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1)。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ECC-BYF、HX、FZ、BSHX、BQQX在调节内皮损伤/修复效果显着(P<0.05,P<0.01)。8对T淋巴细胞表型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液CD4+、CD8+细胞数及CD4+/CD8+比例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1)。与Model比较,BYF、FZ、BS、BSHT、BSHX组大鼠血液CD4+、CD8+细胞数显着增多(P<0.05,P<0.01);BQHT、BQHX、FZHT、APL 组 CD4+细胞数,HT 组 CD8+细胞数及 ECC-BYF、BQ、BQHT、BQHX、FZHT、BQQX、APL 组 CD4+/CD8+比例显着降低(P<0.05,P<0.01)。实验二1 ECC-BYF及其组分配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ECC-BYF可显着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IL-1β、IL-6、TNF-α和PTGS2 mRNA表达,160 μg/mL效果较好;BSHT显着降低IL-1β、PTGS2 mRNA表达,BQHT可显着降低 IL-1β、TNF-α、PTGS2 mRNA 表达,BQQX、BSQX 配伍可显着降低 IL-1β、IL-6、PTGS2mRNA 表达(P<0.01)。2 ECC-BYF及BSHT组分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差异表达基因水平分析结果显示,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780个,下调677个;ECC-BYF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上调235个,下调276个;BSH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上调99个,下调144个。ECC-BYF可调节LPS诱导的巨噬细胞186个基因,BSHT配伍可调节LPS诱导的巨噬细胞110个基因。GO富集分析各组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空白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富集于575个GO条目中,主要包括炎症反应、固有免疫反应、细胞内信号转导及细胞组分等。ECC-BYF与Model差异表达的基因富集于279个GO条目中,主要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免疫反应及细胞组分等。BSHT与Model差异表达的基因富集于111个GO条目中,主要包括炎症反应、免疫系统进程及细胞组分等。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空白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TNF信号通路、NF-κB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63条通路中;ECC-BYF与Model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Toll样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TNF信号通路等24条通路中;BSHT与ECC-BYF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Toll样受体、MAPK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14条通路中。富集通路多与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有关。结论1补肺益肾组分方及其组分配伍对COPD大鼠不同药效指标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含淫羊藿苷的组分配伍阻抑炎症反应效果显着;含人参皂苷Rh1和黄芪甲苷的组分配伍调节氧化/抗氧化失衡作用显着;含丹皮酚的组分配伍调节血管损伤/修复效果显着;FZHT、HX、FZ、BQQX、BSQX组分配伍调节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及胶原沉积效果显着;ECC-BYF、BSHT、BQHX配伍抑制黏液高分泌效果显着;FZHT、ECC-BYF、BQHT配伍调节T淋巴细胞表型疗效较好。2 ECC-BYF、BSQX、BSHT、BQQX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有显着抑制作用;ECC-BYF和BSHT阻抑其炎症反应可能与调控TNF介导的信号通路、NF-κB、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有关。

陈秋仪[8](2020)在《加减乌梅丸颗粒对哮喘大鼠激素干预模型气道重塑及TGF-β1/Smad通路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哮喘大鼠激素干预模型,运用临床确有疗效的加减乌梅丸颗粒作为治疗药物,评估该药物对模型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对气道重塑的阻抑作用,阐明加减乌梅丸颗粒阻抑哮喘大鼠激素干预模型气道重塑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普米克令舒组及中药组,适应性喂养1周,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于实验第1天和第8天腹腔注射卵蛋白(OVA)与氢氧化铝佐剂混合液致敏,第15天开始以1%OVA隔天雾化激发,除正常组和哮喘组外,其余各组均在雾化激发前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5 mg/kg腹腔注射,按每周0.1 mg/kg速度撤减地塞米松的剂量,普米克令舒组予普米克令舒0.413 mg/kg每日雾化吸入,中药组予加减乌梅丸颗粒1.86 g/kg每日灌胃,均用药7周,观察大鼠一般表征,末次给药24 h后取材。(1)比较各组大鼠肺通气功能及气道重塑程度:大鼠麻醉后检测各组肺通气功能,记录用力肺活量(FVC)、0.2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2)、0.2秒内的平均流速(FEV0.2/FVC%)、用力最大呼气流速(PEF)、用力中期呼气流速(FEF25-75%)等数据;处死大鼠后取部分左肺组织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面积(Wat)、气道平滑肌面积(Wam)及两者占气道总面积的百分比。(2)比较各组Collagen Ⅰ、Collagen Ⅲ蛋白以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各指标变化:对大鼠右肺进行肺泡灌洗,ELISA法检测各组灌洗液中TGF-β1、Smad2、Smad3、Smad6、Smad7含量;取大鼠部分左肺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测定TGF-β1、Smad2、Smad3、Smad6、Smad7、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平均光密度值;取大鼠右肺上叶、中叶,分别行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Smad6、Smad7、Collagen Ⅰ、Collagen Ⅲ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大鼠经卵蛋白激发后可观察到呼吸急促、搔抓口鼻、烦躁不安、腹肌抽搐、时有喷嚏等表现,并逐渐俯伏在一处,反应迟钝,可闻及明显的喘鸣音,地塞米松组同样具有以上表现,但体重明显减轻,毛发色泽更显暗淡,烦躁不安、暴躁程度更为明显,并具有较强攻击性,中药组以上症状均有所改善,喘鸣音减轻;哮喘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0.2、FEV0.2/FVC%、PEF、FEF25-75%均较正常组显着下降(P<0.05),出现了持续性的气流阻塞,地塞米松组相比哮喘组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各项指标较二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气流阻塞症状有所缓解;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哮喘组气道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气道管腔明显变窄,气道壁、平滑肌层和基底膜层厚度显着增加,间质纤维增生,胶原蛋白沉积增多,Wat%、Wam%较正常组均显着升高(P<0.05),气道重塑明显,地塞米松组相比哮喘组气道改变有所减轻、Wat%显着降低(P<0.05),中药组气道改变较二组均有减轻,气道周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气道壁、平滑肌层和基底膜层厚度降低,胶原蛋白沉积减少,Wat%显着降低(P<0.05);(2)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TGF-β1、Smad2、Smad3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Smad6、Smad7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肺组织中 TGF-β1、Smad2、Smad3、Collagen Ⅰ、Collagen Ⅲ蛋白及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Smad6、Smad7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与哮喘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TGF-β1含量显着降低(P<0.05),肺组织中 TGF-β1、Smad2、Smad3、Collagen Ⅰ、Collagen Ⅲ蛋白及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Smad6、Smad7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中药组肺泡灌洗液中TGF-β1、Smad2、Smad3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Smad6、Smad7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肺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Collagen Ⅰ、Collagen Ⅲ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Smad6、Smad7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研究结论:加减乌梅丸颗粒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可恢复Smad2/3和Smad6/7的平衡,抑制TGF-β1信号在细胞内的转导,进而减少气道平滑肌增生以及Collagen Ⅰ、Collagen Ⅲ蛋白沉积,抑制气道壁增厚,延缓气道重塑的发展,改善肺通气功能。

朱汉平[9](2018)在《基于分子对接-转录组学探讨清肺理痰方干预AECOPD的机制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清肺理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作用机制。2、探讨清肺理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3、采用随机、单盲的临床研究试验,探讨请肺理痰方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结果的效果。研究方法:1、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获取清肺理痰方中的化学成分,再根据Lipinski规则(LR)、药物相似性(DL)和口服生物利用度(0B)特性筛选出清肺理痰方中的有效化学成分,并在TCMSP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其三维结构。采用Discovery Studio 4.5和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软件,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相关的受体靶点,并确定其空间坐标。再将其与经筛选和处理后中药复方中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对接运算。2、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肺理痰方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烟熏加气管滴注脂多糖建立AECOPD模型。清肺理痰方大、中、小剂量组于实验第213天,1530天分别灌胃给予8g/kg、4g/kg和2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同体积的纯净水。5组大鼠的疗程均为4周。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抽取静脉血测定IL-8和TNF-a,取左肺组织测定肺组织中MDA、SOD含量,取右肺组织测定MMP-9、TIMP-1、JAK-1、STAT-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3、临床采用随机、单盲的研究方法,将60名AECOPD证属痰热夹瘀证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氧疗+解痉平喘药物+抗生素+祛痰药,具体治疗方案.:低流量吸氧;茶碱缓释片0.2g q12h 口服;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2.5ml+生理盐水2.5ml tid氧气雾化;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g qd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片30mg tid 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肺理痰汤汤剂:汤剂处方:青天葵10g、石膏30g、瓜萎皮15g、黄芩15g、浙贝15g、鱼腥草20g、苇茎15g、北杏10g、桔梗15g、甘草10g。医院煎药机代煎药,水煎两遍,每次药液量约200ml,早晚分2次服,每日1剂。疗程:10天为1个疗程,观察时间为1个疗程。比较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改变。研究结果:1、根据TCMSP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从清肺理痰方中总共获取1258个化学成分。再经LR、DL和0B特性的筛选,56个有效化学成分,其中瓜萎有3个、黄芩有29个、浙贝母有5个、鱼腥草有5个、杏仁有10个、桔梗有3个,另根据文献研究获取青天葵中的3个有效化学成分。经分子对接技术,发现筛选出来的56个有效化学成分均能与3QXY对接成功,其中有38个有效成分与3QXY对接后的RMSD≤0.2nm。56个化学成分中均与4IW0对接成功,其中有23个有效成分与4IW0对接后的RMSD≤0.2nm。56个化学成分中有23个有效成分与5NBU对接成功,其中有16个有效成与5NBU对接后的 RMSD≤0.2nm。2、(1)清肺理痰方中剂量组大鼠FVC、FEV 0.3、FEV0.3/FVC和PEF均较小剂量组显着升高(P<0.05),清肺理痰方大剂量组大鼠FVC、FEV 0.3、FEV0.3/FVC和PEF均较中剂量组显着升高(P<0.05)。(2)清肺理痰方中剂量组大鼠IL-8和TNF-a均较小剂量组显着降低(P<0.05),清肺理痰方大剂量组大鼠IL-8和TNF-a均较中剂量组显着降低(P<0.05)。(3)清肺理痰方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MDA均较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SOD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肺理痰方大剂量组大鼠肺组织MDA均较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SOD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清肺理痰方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MMP-9、JAK-1和STAT-3 mRNA均较小剂量组显着降低,TIMP-1 mRNA较小剂量组显着升高(P<0.05);清肺理痰方大剂量组大鼠肺组织MMP-9、JAK-1和STAT-3 mRNA均较中剂量组显着降低,TIMP-1 mRNA较中剂量组显着升高(P<0.05)。(5)清肺理痰方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MMP-9、JAK-1、p-JAK-1、p-STAT-3和STAT-3蛋白均较小剂量组显着降低,TIMP-1蛋白较小剂量组显着升高(P<0.05);清肺理痰方大剂量组大鼠肺组织MMP-9、JAK-1、p-JAK-1、p-STAT-3和STAT-3蛋白均较中剂量组显着降低,TIMP-1蛋白较中剂量组显着升高(P<0.05)。3、治疗组受试者经过治疗后,受试者的咳嗽、咯痰、喘息、哮鸣、胸痛等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而纳呆症状在治疗前后改善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组间比较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受试者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哮鸣、胸痛等症状及体征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咯痰、喘息、哮鸣、胸痛等症状及体征方面疗效更优于对照组。经过1个疗程(10天)的治疗,治疗组受试者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显着性(P<0.01);对照组受试者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亦有改善,差异具显着性(P<0.01)。组间比较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改善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总体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通过分子对接研究中药复方多靶点物质基础的方法应用于清肺理痰方的研究,结果发现,清肺理痰方体现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其包含的多种化学成分能够同时作用于与AECOPD相关的控制炎症反应、调控氧化应激基因表达和蛋白酶/抗蛋白酶系统失衡等方面的靶点,从而达到治疗AECOPD的目的。该结果初步阐释了清肺理痰方治疗AECOPD的多靶点作用机制,为后续清肺理痰方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也对此复方的后续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清肺理痰方可显着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大鼠的肺功能,能够降低血液IL-8和TNF-a,降低肺组织MDA并升高SOD,调节JAK1/STAT3通路与MMP9/TIMP1 表达。3、清肺理痰方临床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夹瘀证型AECOPD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

景伟超[10](2018)在《抗支糖浆对CVA豚鼠模型Th17/Treg失衡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伏痰理论探讨抗支糖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Th17/Treg失衡的免疫调节机制,为深入研究抗支糖浆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90只SPF级雄性豚鼠(体重260±15g)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抗支糖浆高剂量组、抗支糖浆中剂量组、抗支糖浆低剂量组,每组15只,适应性饲养1周。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的第1天给予OVA及Al(OH)3注射致敏,实验第16天起,以OVA溶液雾化攻击,隔日1次,共14天。各给药组于实验的第15天起进行药物干预,每日1次,共14天。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豚鼠模型体质量及咳嗽次数变化情况。末次雾化结束24小时内取材,瑞氏染色法检测BALF中细胞分类及计数变化;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情况;ELISA技术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Th17、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0、IL-17、IL-35 的水平;Western Blot 和 Real-time PCR 技术检测肺组织中 Th17、Treg细胞转录因子RORyt和Foxp3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体质量变化:诱发CVA前各组豚鼠体质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反复诱发CVA后,其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抗支糖浆各剂量组体重增长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抗支糖浆各剂量组体重增长明显(P<0.05);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体质量较空白对照组增长缓慢,两组之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咳嗽次数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咳嗽次数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抗支糖浆中、高剂量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3.BALF中细胞分类与计数变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EOS、LYM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EOS绝对计数明显增多(P<0.05);MAC比例减少,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EOS绝对计数及EOS、LYM比例均有明显降低(P<0.05),NEU比例增多(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抗支糖浆中剂量组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比例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病理组织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肺组织存在较多的炎性细胞,支气管管壁破坏、粘膜充血水肿;管腔内可见上皮细胞脱落及分泌物增多,并有粘液栓形成。与模型组比较,抗支糖浆各剂量组、地塞米松组上述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分泌物明显减少。以地塞米松组和抗支糖浆中、高剂量组改善较明显。5.ELISA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LF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7的含量明显升高,IL-10、IL-35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抗支糖浆各剂量组BALF及血清中IL-6、IL-17的水平明显降低,IL-10、IL-35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抗支糖浆中、高剂量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6.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RORyt蛋白表达明显增多,Foxp3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抗支糖浆各剂量组肺组织中RORγt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Fox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抗支糖浆中、高剂量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7.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RORyt的mRNA表达明显增多,Foxp3的mRNA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抗支糖浆各剂量组肺组织中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Foxp3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抗支糖浆中、高剂量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抗支糖浆可以改善CVA豚鼠模型的体质量、咳嗽次数等一般状况,降低白细胞总数及EOS计数,减少粘膜下水肿及粘液的分泌,减轻气道炎性浸润,从而改善呼吸道高反应状态,改善症状。2.抗支糖浆可能通过降低CVA豚鼠模型BALF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7的水平,升高IL-10、IL-35的水平,从而起到抑制CVA气道炎症、调节Th17/Treg平衡失调的作用。3.抗支糖浆可能通过下调RORyt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CVA豚鼠模型肺组织中Foxp3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起到调节Th1 7/Treg平衡失调的作用。

二、哮喘豚鼠肺组织SOD、MDA、IL-2及IL-6含量的变化及氨茶碱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哮喘豚鼠肺组织SOD、MDA、IL-2及IL-6含量的变化及氨茶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ACO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潜在机制靶点、候选药物的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ACO研究进展
        1.1 ACO的流行病学
        1.2 病因
        1.3 临床表现
        1.4 发病机制
        1.5 ACO诊断标准
        1.6 治疗
    2 脾酪氨酸激酶SYK与气道炎症
        2.1 Syk的分子结构及及表达
        2.2 Syk的激活
        2.3 Syk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4 Syk在哮喘和COPD中的作用
    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ACO动物模型的建立
    前言
    第一节 构建ACO小鼠模型的条件摸索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药品试剂
        1.3 仪器设备
        1.4 溶液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不同实验条件诱导的小鼠ACO气道炎症模型
        2.2 样本采集
        2.3 血球分类计数仪检测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数量
        2.4 ELISA法检测小鼠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清中抗体水平
        2.5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方案小鼠BALF中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3.2 不同方案小鼠BALF中炎症因子与血清中抗体的水平
        4. 小结
    第二节 构建ACO小鼠模型条件的确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药品试剂
        1.3 仪器设备
        1.4 溶液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OVA+LPS+CS诱导的小鼠ACO气道炎症模型
        2.2 样本采集
        2.3 H&E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2.4 血球分类计数仪检测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数量
        2.5 ELISA法检测小鼠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清中抗体水平
        2.6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ACO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3.2 ACO小鼠BALF中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3.3 ACO小鼠BALF中炎症因子与血清中抗体的水平
        4. 小结
    第三节 讨论
第三章 基于RNA-SEQ转录组技术发现ACO小鼠炎症的潜在靶点
    前言
    第一节 基于RNA-Seq转录组技术发现ACO小鼠炎症的潜在靶点
        1 实验材料
        1.1 组织标本
        1.2 主要药品试剂
        1.3 仪器设备
        1.4 数据库、生物信息学软件信息
        2 实验方法
        2.1 RNA-seq对转录组测序
        2.2 RNA-seq测序结果及分析
        2.3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2.4 q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2.5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RNA质量检测结果
        3.2 转录组测序质量分析
        3.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4 qRT-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
    第二节 讨论
第四章 基于白藜芦醇的呼吸系统疾病分子靶点文献挖掘ACO的潜在候选物的结构特性及其治疗靶点机制
    前言
    第一节 基于白藜芦醇的呼吸系统疾病分子靶点文献挖掘ACO的潜在候选物的结构特性及其治疗靶点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数据库和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白藜芦醇基本信息
        2.2 白藜芦醇作用靶点预测
        2.3 呼吸系统疾病靶点筛选
        2.4 白藜芦醇-靶点-呼吸系统疾病PPI网络构建与拓扑分析
        2.5 KEGG通路和GO基因富集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白藜芦醇与呼吸系统疾病共有靶点
        3.2 白藜芦醇靶点-呼吸系统疾病靶点互作网络
        3.3 核心靶点拓扑关系图
        3.4 PPI网络中核心靶点的关键模块
        3.5 核心靶点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
    第二节 讨论
第五章 EAPP-2抗ACO气道炎症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前言
    第一节 EAPP-2抗ACO气道炎症作用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细胞系及培养条件
        1.3 主要药品试剂
        1.4 仪器设备
        1.5 溶液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OVA+LPS+CS诱导的小鼠ACO模型的建立
        2.2 样本采集
        2.3 H&E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2.4 血球分类计数仪检测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数量
        2.5 细胞处理
        2.6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2.7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EAPP-2对ACO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3.2 EAPP-2对ACO小鼠BALF中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
        3.3 EAPP-2对ACO小鼠血清中总IgE和IgG1生成水平的影响
        3.4 EAPP-2对ACO小鼠BALF中炎症因子生成水平的影响
        3.5 EAPP-2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3.6 EAPP-2对RAW264.7细胞NO生成水平的影响
        3.7 EAPP-2对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生成水平的影响
        4 小结
    第二节 EAPP-2抗ACO气道炎症的靶点及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组织标本
        1.2 细胞系及培养条件
        1.3 主要药品试剂
        1.4 仪器设备
        1.5 溶液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用于Western blot的RAW264.7细胞处理
        2.2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
        2.3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EAPP-2对ACO气道炎症小鼠肺组织Syk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3.2 EAPP-2对ACO气道炎症小鼠肺组织NF-κB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3.3 EAPP-2对ACO气道炎症小鼠肺组织NLRP3和iNOS表达的影响
        3.4 EAPP-2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Syk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3.5 EAPP-2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F-κB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3.6 EAPP-2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LRP3和iNOS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节 EAPP-2抗ACO气道炎症的靶点及作用机制验证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靶向抑制剂验证EAPP-2抗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炎症作用机制
        2.2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靶点抑制剂验证EAPP-2通过调控Syk通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生成
        3.2 靶点抑制剂验证EAPP-2以Syk为靶点发挥其抗ACO气道炎症作用
        4 小结
    第四节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项目资助情况
致谢

(2)敷穴止嗽膏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SOD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临证治疗
    2.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概况
        2.1 历史沿革
        2.2 理论依据
        2.3 临床研究进展
    3. 现代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概况
        3.1 病因
        3.2 发病机制
        3.3 SOD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关系
        3.4 治疗进展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辨证标准
    3.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4. 疗效判定标准
    5. 纳入标准
    6. 排除标准
    7. 剔除标准
    8. 脱落标准
    9. 研究方法
        9.1 对照组
        9.2 治疗组
    10. 观察指标
        10.1 疗效性指标
        10.2 安全性指标
        10.3 观察时点
    11. 统计学处理
    12. 研究结果
        12.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12.2 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1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水平比较
        12.4 安全性指标变化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方药及穴位分析
        2.1 方药分析
        2.2 穴位分析
    3. 穴位贴敷对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临床疗效分析
        3.1 敷穴止嗽膏穴位贴敷对临床症状变化的评价
        3.2 敷穴止嗽膏穴位贴敷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3.3 敷穴止嗽膏穴位贴敷对血清SOD水平的影响
        3.4 安全性评价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3)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治疗诊疗进展
        1 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方法与局限
        2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TGF-β1/Smad3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及中医药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1 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病理机制
        2 支气管哮喘相关中医基础理论
        3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速效平喘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关键靶点和潜在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免疫组化实验验证
        4 讨论
实验研究
    第二章 速效平喘合剂对脂多糖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3通路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速效平喘合剂对OVA/Al(OH)3致敏的Balb/C小鼠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3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信号通路调节机制及肠道菌群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一、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1.1 历代医家对肺胀病名的认识
        1.2 历代医家对肺胀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历代医家对肺胀辨证分型的认识
        1.4 现代医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二、清源化痰颗粒的方药研究
        2.1 清源化痰颗粒前期研究进展
        2.2 清源化痰颗粒的方药研究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3.1 COPD相关炎症机制
        3.2 COPD气道重构机制
        3.3 COPD基因相关的遗传因素
        3.4 免疫衰老和炎性衰老
    四、Th17/Treg与COPD的发病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实验一 COPD小鼠造模及清源化痰颗粒的治疗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药物
        1.3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与处理
        2.2 标本采集
        2.3 指标检测与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
        4 小结
    实验二 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平衡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药物
        1.3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与处理
        2.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3 指标检测与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清源化痰颗粒对小鼠肺组织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
        3.2 清源化痰颗粒对小鼠肺组织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
        3.3 清源化痰颗粒对小鼠肺泡灌洗液、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
        4 小结
    实验三 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与处理
        2.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3 指标检测与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三章 讨论
    1.COPD炎症反应及免疫抑制理论
    2.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分析
    3.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一、古代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二、现代中医对哮喘的认识与辨治
    第二节 哮喘的西医研究进展
        一、哮喘的定义
        二、哮喘的流行病学研究
        三、哮喘的病因
        四、哮喘的治疗
        五、哮喘与Th17/Treg细胞平衡
    第三节 RLZ-8的免疫研究进展
        一、凝集红细胞作用
        二、免疫活性
        三、抑制过敏性反应
        四、抗癌活性
        五、抗炎
        六、其他作用
第二章 RLZ-8对哮喘小鼠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及试剂
        一、实验动物
        二、主要实验仪器
        三、实验试剂
    第二节 实验方法
        一、主要试剂的配制
        二、实验分组及小鼠哮喘模型的建立
        三、肺组织组织学检测
        四、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免疫学检测
        五、肺组织mRNA提取及Real-time PCR检测
        六、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细胞表型
        七、Western Blotting检测
        八、统计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
        一、rLZ-8降低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细胞浸润
        二、rLZ-8抑制OVA诱导的哮喘小鼠脾脏CD11c~+ DC的成熟
        三、rLZ-8影响哮喘小鼠BALF细胞因子的水平
        四、rLZ-8调控哮喘小鼠肺组织mRNA表达
        五、rLZ-8降低了哮喘小鼠脾脏Th17的比例并增加了Treg细胞的比例
        六、rLZ-8抑制哮喘小鼠STAT3信号通路活化
    第四节 讨论
        一、OVA诱导建立小鼠哮喘模型
        二、rLZ-8对Th17/Treg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
        三、rLZ-8对肺组织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四、rLZ-8调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因子的释放
        五、rLZ-8抑制哮喘小鼠肺部DC成熟
        六、rLZ-8抑制小鼠肺组织STAT3信号通路
第三章 RLZ-8干预哮喘气道炎症的免疫机制体外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及试剂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试剂
    第二节 实验方法
        一、主要试剂的配制
        二、小鼠脾脏CD3~+T细胞的提取
        三、Annexin/pi法进行细胞凋亡实验
        四、ELISA检测CD3~+T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分泌
        五、rLZ-8对体外CD4~+IL-17A~+ Th17细胞分化影响的体外研究
        六、小鼠脾脏CD4~+CD25~+ Treg细胞的提取
        七、CSFE检测rLZ-8对CD4~+CD25~+ Treg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
        八、小鼠脾脏CD4~+CD25~- T细胞的提取
        九、流式细胞术检测rLZ-8对Treg的分化影响
        十、Western Blotting检测CD3~+T淋巴细胞中STAT3的表达
        十一、统计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
        一、rLZ-8对CD3~+T细胞毒性
        二、rLZ-8对CD3~+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三、rLZ-8抑制Th17的体外活化和增殖
        四、rLZ-8促进CD4~+Foxp3~+Treg体外分化
        五、rLZ-8抑制STAT3信号通路在体外的活化
    第四节 讨论
        一、rLZ-8直接从细胞层面和转录因子的表达作用于Th17/Treg细胞平衡
        二、rLZ-8对体外培养T细胞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三、rLZ-8抑制体外培养T细胞STAT3信号通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人工虫草CPD030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标示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
    第一章 前言
        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1.1 COPD概述
        1.2 COPD的诱因及诊断
        1.3 COPD的病理生理学
        1.4 COPD的发病机制
        1.5 COPD的信号调控机制
        1.6 COPD的治疗现状
        2 冬虫夏草的研究现状
        2.1 化学成分的研究
        2.2 药理作用的研究
        3 PK-PD在中药研究中的意义
        3.1 样品预处理方法
        3.2 样品检测方法
        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人工虫草CPD0301中抗COPD有效成分的筛选
    第二章 人工虫草CPD0301中核苷类物质定性及定量分析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核苷类物质提取与分离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核苷类物质(Nucleosides) 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3 实验结果
        3.1 方法的专属性
        3.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3.3 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
        3.4 方法回收率
        3.5 人工虫草CPD0301中各核苷成分的含量
        4 讨论与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人工虫草CPD0301中甾醇类物质筛选
        第一节 人工虫草CPD0301中甾醇类物质定性分析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甾醇类物质提取、分离、纯化
        2.2 色谱条件
        2.3 质谱条件
        3 实验结果
        3.1 甾醇粗提取物中的总甾醇含量
        3.2 纯化后的甾醇定性检测
        4 讨论与小结
        第二节 人工虫草CPD0301中麦角甾醇的定量分析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甾醇类物质提取与分离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麦角甾醇(Ergosterol)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3 实验结果
        3.1 方法的专属性
        3.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3.3 方法精密度
        3.4 方法回收率与准确度
        3.5 人工虫草CPD0301中麦角甾醇的含量
        4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人工虫草CPD0301中多糖类物质筛选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多糖类物质提取与分离
        2.2 多糖的测定
        2.3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还原性糖等杂质的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多糖的含量测定
        3.2 杂质的测定
        4 讨论与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人工虫草CPD0301中有效成分的初步活性评价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1.2 药品与试剂
        1.3 细胞
        2 实验方法
        2.1 核苷类物质的纯化
        2.2 细胞培养
        2.3 细胞传代、冻存、复苏
        2.4 COPD炎症模型的建立
        2.5 NO的含量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CSE溶液的定量测定
        3.2 MTT法测定CSE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3.3 体外建模所需CSE浓度的筛选
        3.4 核苷类、甾醇类、多糖类及麦角甾醇对10%CSE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NO的影响
        4 讨论与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人工虫草CPD0301中抗COPD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第六章 人工虫草CPD0301中核苷类物质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1.2 药品与试剂
        1.3 细胞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细胞传代、冻存、复苏
        2.3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2.4 COPD炎症模型的建立
        2.5 体内外相关炎症因子的测定
        2.6 BALF中炎症细胞瑞士-吉姆萨染色
        2.7 Balb/c小鼠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2.8 RT-PCR法测定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mRNA水平
        2.9 Western blot法测定体内外相关蛋白的表达
        2.10 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3 实验结果
        3.1 核苷类物质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3.2 核苷类物质对RAW264.7中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3.3 核苷类物质对RAW264.7细胞中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核苷类物质对小鼠肺组织结构的影响
        3.5 核苷类物质缓解了COPD小鼠肺组织中的炎症反应
        3.6 核苷类物质对小鼠肺组织中相关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与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麦角甾醇抗COPD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第一节 麦角甾醇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1.2 药品与试剂
        1.3 细胞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细胞传代、冻存、复苏
        2.3 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2.4 COPD炎症模型的建立
        2.5 体内外相关炎症因子或炎症细胞的测定
        2.6 体内外相关氧化还原指标的测定
        2.7 麦角甾醇对16HBE细胞产生ROS的影响
        2.8 麦角甾醇对16HBE细胞及Balb/c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2.9 Balb/c小鼠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2.10 Western blot法测定体内外相关蛋白的表达
        2.11 NF-KB/p65活力的测定
        2.12 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3 实验结果
        3.1 体外细胞模型的确立
        3.2 麦角甾醇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
        3.3 麦角甾醇对COPD体内外模型中炎症反应的影响
        3.4 麦角甾醇对COPD体内外模型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3.5 麦角甾醇对CSE诱导的小鼠肺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3.6 麦角甾醇对COPD体内外模型中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3.7 麦角甾醇对COPD体内外模型中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与小结
        第二节 麦角甾醇在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1.2 药品与试剂
        1.3 细胞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传代、冻存与复苏
        2.2 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2.3 COPD炎症的建立
        2.4 体内外相关炎症因子的建立
        2.5 BALF中炎症细胞瑞士-吉姆萨染色
        2.6 SD大鼠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2.7 RT-PCR法测定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mRNA水平
        2.8 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表面表示物的表达
        2.9 Western blot法测定体内外相关蛋白的表达
        2.10 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3 实验结果
        3.1 细胞活力的测定
        3.2 麦角甾醇对细胞极化标志性炎症介质分泌的影响
        3.3 麦角甾醇对CSE诱导的SD大鼠生命体征及肺组织的影响
        3.4 麦角甾醇对体内外模型中巨噬细胞表面标示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麦角甾醇对RAW264.7细胞和肺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3.6 麦角甾醇对COPD体内外模型中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人工虫草在COPD模型大鼠中的PK-PD关联性研究
    第八章 麦角甾醇作为生物标示物探究人工虫草CPD0301在体内的PK-PD关联性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液相色谱条件
        2.2 质谱条件
        2.3 内标物溶液的配制
        2.4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方案
        2.5 血浆样本前处理方法
        2.6 分析方法学验证
        2.7 药动学参数计算
        3 实验结果
        3.1 方法的专属性
        3.2 线性范围与定量下限
        3.3 精密度和准确度
        3.4 提取回收率
        3.5 稳定性
        3.7 基质效应
        3.8 药代动力学研究
        4 讨论
        4.1 样品前处理方法
        4.2 药动学研究的意义
        5 小结
        6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基于组分配伍药效的补肺益肾组分方干预COPD炎症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组分配伍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补肺益肾组分方及其组分配伍对COPD大鼠的干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补肺益肾组分方阻抑炎症反应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加减乌梅丸颗粒对哮喘大鼠激素干预模型气道重塑及TGF-β1/Smad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1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定义
        2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发病机制
        3 激素依赖型哮喘临床治疗进展
        4 总结与展望
    综述二 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1 乌梅丸源流及其发展
        2 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基础
        3 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进展
        4 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加减乌梅丸颗粒对哮喘大鼠激素干预模型气道重塑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加减乌梅丸颗粒对哮喘大鼠激素干预模型TGF-β1/Smad信号通路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基于分子对接-转录组学探讨清肺理痰方干预AECOPD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AECOPD中医研究论述概要
        1.1 中医对AECOPD的认识
        1.2 中医对AECOPD的病因病机认识
        1.3 AECOPD的辩证论治
        1.4 AECOPD中医内治法
        1.5 AECOPD中医外治法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医学诊疗研究进展
        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医学病因的研究
        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医学发病机制研究
        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医学诊断评估
        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医学治疗
        2.5 展望
    3 清肺理痰方的研究进展
        3.1 清肺理痰方组方原则
        3.2 清肺理痰方现代药理学研究现状
        3.3 清肺理痰方前期研究基础
    4 分子对接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1 分子对接技术的研究机制
        4.2 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
        4.3 分子对接技术的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 分子对接-转录组学对清肺理痰方的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化学成分构建
        1.2 Lipinski规则预测
        1.3 药物相似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预测
        1.4 AECOPD相关靶点受体构建
        1.5 分子对接参数的确认
        1.6 分子对接
    2 研究结果
        2.1 清肺理痰方中的化学成分
        2.2 清肺理痰方中的有效化学成分
        2.3 清肺理痰方与6个靶点受体的分子对接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清肺理痰方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肺功能的比较
        2.2 各组大鼠血清IL-8和TNF-α的比较
        2.3 各组大鼠肺组织MDA和SOD的比较
        2.4 各组大鼠肺组织MMP-9、TIMP-1、JAK-1和STAT-3 mRNA的比较
        2.5 各组大鼠肺组织肺组织MMP-9、TIMP-1、JAK-1和STAT-3蛋白的比较
    3 讨论
第四部分 清肺理痰方的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断标准
    3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对照组和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疗效积分比较
        4.3 对照组与治疗组证候疗效比较
        4.4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比较
        4.5 安全性评价
    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10)抗支糖浆对CVA豚鼠模型Th17/Treg失衡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CVA的认识
        1.1 病名沿革
        1.2 病因病机
        1.2.1 古代文献记载
        1.2.2 现代医家认识
        1.3 治法方药
        1.3.1 辨证施治
        1.3.2 分期论治
        1.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1.3.4 中药外治
        1.3.5 各家经验
    2 现代医学对CVA的认识
        2.1 概念及流行病学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1主要病因
        2.2.2 发病机制
        2.3 治疗
        2.3.1 糖皮质激素
        2.3.2 β_2受体激动剂
        2.3.3 茶碱类药物
        2.3.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2.3.5 抗胆碱能药
        2.3.6 抗组胺药物
        2.3.7 免疫疗法
        2.4 预防与调护
        2.4.1 远离过敏原
        2.4.2 医家精治,患家细防
        2.4.3 三级预防
    3 Th17/Treg免疫机制
        3.1 Th17/Treg与哮喘
        3.1.1 Th17细胞与哮喘
        3.1.2 Treg细胞与哮喘
        3.2 中医药对哮喘Th17/Treg免疫机制的调节
    4 伏邪理论探析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抗支糖浆对CVA模型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药物
        1.1.3 实验试剂
        1.1.4 主要仪器
        1.1.5 其他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处理
        1.2.2 指标检测及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观察
        2.2 体质量变化情况
        2.3 咳嗽次数测定
        2.4 BALF中细胞的分类及计数
        2.5 肺组织病理组织检查
    实验二 抗支糖浆对CVA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药物
        1.1.3 实验试剂
        1.1.4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处理
        1.2.2 指标检测及方法
        1.2.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抗支糖浆对BALF中IL-6、IL-10、IL-17、IL-35水平的影响
        2.2 抗支糖浆对血清中IL-6、IL-10、IL-17、IL-35水平的影响
    实验三 抗支糖浆对CVA模型Th17/Treg特异性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药物
        1.1.3 实验试剂
        1.1.4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处理
        1.2.2 指标检测及方法
        1.2.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RORyt、Foxp3蛋白表达的结果
        2.2 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中RORyt、Foxp3的mRNA表达水平
讨论
    1 立法依据
        1.1 理论依据
        1.1.1 寒地特点为CVA发病之基
        1.1.2 “伏寒”、“伏痰”为CVA发病之根
        1.2 抗支糖浆组方分析及研究背景
        1.2.1 组方分析
        1.2.2 研究背景
    2 动物模型复制的思考
        2.1 实验动物的选择
        2.2 动物模型的复制
        2.3 CVA模型复制判定
        2.3.1 总体外观及行为学表现
        2.3.2 炎症细胞分类及计数
        2.3.3 病理组织观察
        2.3.4 气道反应性测定
        2.4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
    3 抗支糖浆对CVA模型Th17/Treg平衡机制的影响
        3.1 抗支糖浆对CVA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3.2 抗支糖浆对CVA模型肺组织中Foxp3和ROR-γt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说明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四、哮喘豚鼠肺组织SOD、MDA、IL-2及IL-6含量的变化及氨茶碱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ACO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潜在机制靶点、候选药物的发现研究[D]. 李姝仪.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敷穴止嗽膏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SOD的影响[D]. 高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胡金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信号通路调节机制及肠道菌群影响[D]. 吴叶.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 林成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人工虫草CPD030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标示物的研究[D]. 孙晓. 山东大学, 2020(10)
  • [7]基于组分配伍药效的补肺益肾组分方干预COPD炎症反应机制[D]. 秦燕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加减乌梅丸颗粒对哮喘大鼠激素干预模型气道重塑及TGF-β1/Smad通路的影响[D]. 陈秋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基于分子对接-转录组学探讨清肺理痰方干预AECOPD的机制及临床研究[D]. 朱汉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抗支糖浆对CVA豚鼠模型Th17/Treg失衡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 景伟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哮喘豚鼠肺组织中SOD、MDA、IL-2、IL-6含量的变化及氨茶碱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