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术后部分坏死5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周浩[1](2021)在《多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分指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m型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s型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采用分指,m型,s型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66例作为实验组,其中采用分指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创面27例(81指),采用m形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创面18例,采用s型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脱套伤21例,共计159块皮瓣。另选同时期应用传统腹部全厚随意皮瓣修复类似创面的患者38例,共计47块皮瓣,作为对照组。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密切关注皮瓣血运,断蒂后观察皮瓣的外形,颜色,温度,质地,感觉恢复、手功能恢复以及是否需要行皮瓣修薄术及皮瓣分指术等。手的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参考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提出的感觉功能恢复分级评价标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述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并将实验组术后12个月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和手功能评分分别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分析上述指标,确定三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不同创面的的临床疗效。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4.5个月(12~18个月)。实验组159块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全部成活,15块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泡、发紫等症状,经拆除缝线,应用药物等手段治疗后皮瓣存活,皮瓣断蒂时间大部分在10~14天之间,断蒂后皮瓣外形良好,厚薄适宜,质地柔软,不需再行皮瓣修薄及皮瓣分指术。对照组47块皮瓣全部成活,6块皮瓣出现局部坏死,经多次清创后最终成活,大部分皮瓣外形臃肿还需行皮瓣修薄及分指术,且断蒂时间大部分在21~28天。采用分指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的患者术后12个月手功能优良率为85%;m型皮瓣的优良率为83%;s型皮瓣的优良率为86%;38例传统腹部全厚随意皮瓣的优良率为74%。将实验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和手功能评分分别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感觉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P=0.747,P=0.962),手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18,P=0.010)。结论: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多个手指的指腹或指背皮肤缺损,采用分指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对于手背和指背联合皮肤缺损,选用m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效果良好;对于手的掌背侧或手指套状皮肤缺损创面,采用腹部s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可一次性修复手的掌背侧或手指套状皮肤缺损。这三种类型的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适用范围广,手术操作简单,能够早期断蒂进行功能练习,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腹部全厚随意皮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祁东旭[2](2021)在《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以探讨应用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缺损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采用携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及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采用携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9例20指作为观察组,并将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7例20指作为对照组。术后6个月随访,依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别从皮瓣外形、质地,颜色、痛觉、触觉、静止两点辨别觉(static two point discrimination,S2PD)、持物稳定性及指间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对比分析2组病例的晚期功能,并根据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评定标准对比分析两组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后指腹感觉恢复情况;术后12个月随访,采用寒冷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Cold intolerance symptom severity,CISS)量表问卷,对比分析2组病例患者伤指耐寒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14个月,两组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指腹饱满,供区均无明显痛觉过敏,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均无明显受限。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观察组4-8mm,平均5.70±1.26mm,对照组4-8mm,平均6.30±1.17mm,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受伤指近位指间关节的总主活动度范围:观察组91°-99°,平均94.25±2.73°,对照组85°-95°,平均90.35±3.10°,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远指间关节的总主活动度范围:观察组58°-78°。平均68.95±6.02°,对照组54°-74°。平均64.85±6.14°,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术后1年随访受伤指的寒冷不耐受严重程度评分范围:观察组6-24分,平均为14.60±5.77分,均为轻度不耐寒,对照组8-44分,平均为24.60±10.40分,其中8指为中度不耐寒,其余指均为轻度不耐寒,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根据“手部皮瓣晚期检查内容及评定标准”评定:观察组优11指,良8指,优良率95%,对照组优7指,良9指,优良率80%。结论:采用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同指指端缺损相较于传统的带神经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也可获得较好的感觉,手术一次完成,无需牺牲指动脉及指固有神经,供区损伤小,术后伤指无明显指间关节活动障碍、寒冷不耐受严重程度也较低,是可供选择的修复指端缺损疗效较为显着的手术方式之一。
滕悦[3](2020)在《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定义、结构及临床应用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瘢痕疙瘩是一种良性纤维增殖性疾病,手术辅以放射治疗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为解决瘢痕疙瘩切除后剩余皮肤量不足导致的难以直接缝合或缝合后张力过大的问题,去核并保留瘢痕疙瘩“表皮”覆盖创面的方法逐渐应用于耳部瘢痕疙瘩。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沿用瘢痕去核的思路,改良了面部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设计原位瘢痕疙瘩双蒂皮瓣覆盖创面,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但受瘢痕疙瘩缺乏可靠的动物模型的限制,目前的研究仅限于手术报道、临床效果统计及少量简单的组织学验证,缺乏对该皮瓣细致的组织学分析以及成活机理的探讨。目的:细致研究该皮瓣的组织学层次结构,通过微血管结构观察、密度分析、灌注研究等间接验证该皮瓣可能的供血方式,从而给出皮瓣的定义及命名。临床研究该皮瓣的成活率及短期并发症,观察手术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诊的患者,根据不同纳入及排除标准分别纳入无创检查、病理检查、临床研究的研究中。第一部分通过术后病理标本H-E染色分析瘢痕疙瘩(keloid,KD)表皮及表皮下组织的组织结构,与邻近皮肤(adjacent skin,AS)相对比,并分层进行厚度测量。第二部分旨在研究瘢痕疙瘩表皮下的微血管血供,间接证明该皮瓣可能的供血方式,通过CD31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瘢痕疙瘩表皮下组织中(subepidermal area of keloid,KDS)的微血管走行、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并与邻近皮肤真皮层(dermal layer of adjacent skin,ASD)及瘢痕疙瘩深部(deep area of keloid,KDD)相对比。通过CD31免疫荧光染色及重建直观展示瘢痕疙瘩表皮下组织中的微血管网。利用激光散斑对比成像系统(laser speckle contrast imaging system,LSCI)分析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的血流灌注量。第三部分纳入拟将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应用于瘢痕疙瘩切除畸形修复手术的病人,联合术后放射治疗及高压氧治疗。观察手术效果,计算皮瓣的成活率、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第一部分测量可知瘢痕疙瘩的表皮层厚度(136.43±35.31 μm)比临近皮肤表皮层厚度(78.80±13.85 μm)增加了 57.62μm(95%CI:41.529-73.715 μm),P<0.001,d=1.63。嗜酸性致密的厚层胶原纤维沉积于原真皮层的位置,原有真皮结构改变,瘢痕疙瘩表皮层及表皮下组织总厚度平均为(391.38±2.34μm)。第二部分血供及成活机理研究中,可见KDS区域血管走行基本平行于皮肤表面,少量纵行血管延伸至真皮乳头。KDS区域的微血管密度(13.90±3.44个/视野)显着高于ASD区域(7.82±2.30个/视野),P<0.001,d=1.78;并高于KDD区域(5.43±1.34个/视野),P<0.001,d=2.48。免疫荧光染色及微血管重建可直观观察到瘢痕疙瘩表皮下组织中密布的横向走行的微血管网。在灌注分析中,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的平均血流灌注(132.72±31.25PU)显着高于正常皮肤的浅层微血管平均灌注(73.90±17.91 PU),P<0.001,d=1.97。第三部分的临床研究中,总计设计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170个,其中11个皮瓣术后出现局部血运不良(6.47%),在术后高压氧治疗后所有皮瓣均成活,手术效果良好。结论:我们提出“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概念。该皮瓣在实际应用中在组织学上由瘢痕疙瘩表皮、表皮下组织、及少量瘢痕疙瘩组织组成。该皮瓣内存在血管网结构,位于瘢痕疙瘩表皮下组织内,深度约为150-400μm的范围,将其命名为“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瘢痕疙瘩表皮下微血管网中高于正常皮肤的微血管密度、平行于表皮方向的微血管走行、高于正常皮肤的血流灌注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皮瓣在应用时良好的血运状态。临床应用中需保证在安全的层次分离,不破坏该血管网结构。该皮瓣成活率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实用性。
孟琪,周同葵,刘晓峰,赵丽娜,巩梦童[4](2019)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腋臭微创腺体剥脱术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和分析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腋臭微创腺体剥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0月到2018年10月于我院门诊接受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腋臭微创腺体剥脱术的60例腋臭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后,55例患者治疗效果好,皮瓣血液运行良好,4例患者治疗效果一般,1例患者治疗效果差;2例遗留腋下轻度异味,1例存在散在表皮部分坏死,1例存在部分皮瓣坏死,1例术后出现血肿。结论对腋臭患者进行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腋臭微创腺体剥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相对较小,如加强对并发症的应对措施,则能更好地体现微创腺体剥脱术的优势。
金俊俊[5](2019)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和意义 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并总结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特点、手术注意事项、优缺点及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查阅、学习近年来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相关性研究的文献,包括解剖学研究、影像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等,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3例足部软组织缺损伴重要组织结构外露的患者,患者入院后积极对足部创面进行清创,清除坏死、失活的组织,定期进行换药处理,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待创面情况良好,无明显感染及渗出后,选择以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覆盖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创面缺损面积大小4.8cm×8.0cm至11.0cm×16.0cm,术中切取皮瓣面积6.0cm×9.0cm至12.0cm×18.0cm,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5例患者术中吻合神经重建感觉功能。术后积极予以抗感染、抗痉挛、抗凝等处理,通过观察腹部外形、腹肌力量,移植皮瓣的血运、弹性、质地、疤痕,患足外形、活动及感觉等情况,了解并明确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效果及优缺点等。结果 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选择的23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存活良好,皮瓣供区全部一期愈合,其中1例皮瓣出现边缘坏死,积极换药处理后愈合,余皮瓣一期愈合。定期随访6至18个月,皮瓣供区术中直接拉拢缝合,愈合处未见明显疤痕增生,腹部外形良好,未见明显膨隆及凹陷,无腹肌力量减退,腹部无疼痛;移植的皮瓣血运良好、弹性佳、质地软、未见瘢痕挛缩,足外形及活动度好,无疼痛。术中5例吻合神经感觉支的患者中,3例皮瓣感觉恢复达到S2,2例皮瓣感觉恢复至S3,余18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DIEP皮瓣供区位置隐蔽,切取方便,可切取皮瓣面积较大,软组织量充足,容易塑形;手术中保留了腹直肌及腹直肌前鞘,降低对腹壁的损伤;必要时可携带肋间神经感觉支,使得部分感觉得到修复;术中皮瓣供区和皮瓣受区可以同时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及麻醉时间延长带来的相关并发症;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实现了穿支皮瓣“以最小的供区损害获得受区最佳的外形和功能修复”的愿望,符合现阶段皮瓣外科学的发展趋势,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选择。
李洋[6](2019)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影响骨外露创面皮片移植的研究和应用》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研究发现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可以补充外源性生长因子同时,促进毛细血管新生,改善局部微循环及组织缺氧情况,本课题组针对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皮片移植存活的影响展开研究,以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影响骨外露创面皮片移植效果,验证PRF能否促移植皮片血管再生及提高移植皮片存活率。研究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36只,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18只,随机编号。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中再等分3小组,每小组6只,即3天组、7天组、10天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备与使用遵从“现用现制”原则,于实验开始前1小时制备。步骤方法如下:新西兰白兔称重后,计算麻醉用药剂量,肌肉注射麻醉。麻醉成功后(角膜反射阴性,肌肉松弛),心脏采血20ml于无菌离心管(无添加剂)中,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中层凝胶物于无菌台,剔除红细胞碎片及其他杂质,脱水后备用。取少量PRF固定后,行电镜观察。实验组处理:剔除白兔颅顶中央毛发(范围10cm×5cm),近心端颅骨骨性隆起为界,标记长宽4cmX 2cm的长方形区域,常规消毒铺单,沿标记切下皮片备用,剔除皮下多于组织,暴露颅骨。修剪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均匀覆盖骨表面,皮片原位间断缝合,打包加压包扎。对照组处理:与实验组处理方法相同,不加PRF。分别于术后3天、7天和10天观察各小组家兔创面愈合情况,记录皮片存活情况,各小组分别切取皮片组织,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镜下观察新生血管数目及炎症情况。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片新生微血管密度,分别计算各组皮片存活率。实验结果:1.皮片生长情况及成活率术后第3天,实验组皮片颜色暗红,紧贴基底,无渗出、出血、脓性分泌物,触之无漂浮感,质地柔软有弹性,触之温度与周围温度接近。对照组创面周围有少量血性结痂,皮片与基底贴合不牢固,触之漂浮感,易滑动,质地柔软有弹性,皮下少量积液,触之温度较周围温度高。术后第7天,实验组拆线,皮片已成活,呈樱桃红,颜色与周围无明显差异,无异常渗出,无渗血,无脓性分泌,触之温度与周围接近,质地柔韧有弹性,与基底贴合良好。对照组皮片生长情况不及实验组,部分与基底贴合不良,皮片呈暗红,颜色与周围有差异,无渗血,无脓性分泌物,触之温度较周围接低。术后第10天,实验组皮片颜色润红,与周围皮肤颜色无差别,周围干燥,未见渗出、出血、脓性分泌物,触之无漂浮感,质地柔软有弹性,周围毛发已覆盖,创面已愈合。对照组皮片颜色暗红,萎缩,与周围皮肤颜色明显差别,周围干燥,无渗出,异常分泌,触之僵硬,无漂浮感,皮片无积液,温度较周围低,与基底贴合紧密,不易提起,表皮毛发生长较实验组量少,对照组皮片生长情况不及实验组。实验组10天皮片平均成活率为91.73%,对照组10天皮片平均成活率为83.51%。统计学上认为两组皮片存活率存在差异(P=0.045 P<0.05),并且术后10天实验组皮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2.H.E染色结果实验组3天,皮片内小血管扩张出血,偶见上皮细胞围绕形成小血管,数量少,管壁薄,内涵红细胞,中量炎性细胞浸润,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对照组3天,皮片表皮脱落,全层散在炎细胞浸润,真皮浅层,深层,可见小血管扩张出血,偶见新生小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实验组7天,表皮下,真皮浅层,深层见增生新生小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散在分布的炎细胞,量少。对照组7天,表皮脱落坏死,真皮浅层少量炎细胞散在分布,部分细胞变性,偶见散在新生血管。实验组10天,表皮下、真皮浅层,深层小血管及内皮细胞增生活跃,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偶见中性粒细胞散在组织间,间质无出血。对照组10天,真皮浅层可见增生的小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少量炎细胞反应。3.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各组VEGF随着时间的递增,表达量明显增加,7天尤为明显。对比实验组CD34与对照组CD34,均呈递增递减趋势,波峰维持在7天左右,实验结果符合皮片的存活与生长规律,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可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血管数目存在差别(P=0.049 P<0.05),且实验组新生血管数量相比对照组要高。4.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形态扫描电镜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放大倍数较小的情况下(SEM ×85)表面细腻光滑,未见颗粒状凸起。继续放大500倍后,表面呈鳞状。放大倍数大于4000后,可见表面纤维蛋白数量丰富,形态规则且清晰,纵横交错,交织叠加形成密集多孔的立体网状结构,纤维蛋白三叉结构(三分子结构)随处可见,由面及里,网状结构越来越密集。周围可见散在聚集成簇的血小板,镶嵌于纤维蛋白网状结构当中,偶见红细胞散在分布贴附在纤维蛋白表面。(SEM ×8500)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多处表面有密集的囊泡状结构聚集成团或均匀分布周围,单个囊泡状结构小于2um,形态不统一,但多数呈球状,附着在蛋白纤维束周围(SEM ×4500)。研究结论:1.皮片成活率实验组10天皮片平均成活率为91.73%,对照组10天皮片平均成活率为83.51%,(P=0.045 P<0.05),实验组术后10天皮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以提高皮片成活率。2.新生血管密度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血管数目有统计学差异(P=0.049 P<0.05),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促进移植皮片微血管新生。3.组织学表现镜下观察,实验组较对照组炎症反应较轻,新生毛细血管与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4.临床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下肢外伤后骨外露创面效果满意,加快组织再生,促进创面愈合具有积极的影响。
张志强[7](2018)在《双“Λ”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疗Ⅲ期肛裂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对III期肛裂患者合并典型哨兵痔的临床特点,将哨兵痔视为可利用的供皮区加以充分利用,设计双“∧”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行肛门修复术治疗Ⅲ期肛裂。对双“∧”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术后肛门外观满意度等进行观察比较,通过具体数据分析对双“∧”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予以评价。方法:对寿光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II期肛裂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双“∧”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裂原位切除加后正中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1、3、5、7天创口疼痛指数,并对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随访3个月,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术后肛门外观满意度,并对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1)治愈率: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1例,对照组治愈27例,好转3例,两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手术时间:治疗组手术时间最长者43min,最短者32min,中位数为3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最长者22min,最短者15min,中位数为17min。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手术时间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3)术中出血量: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最大者45ml,最小者33ml,中位数为38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最大者45ml,最小者30ml,中位数为38ml。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术中出血量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4)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最长者9d,最短者7d,中位数为7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最长者22d,最短者16d,中位数为19d。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5)术后创口疼痛指数:随时间延长2组患者创口疼痛程度均有缓解,但治疗组术后第1、3、5、7天创口疼痛指数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术后创口疼痛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6)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尿潴留(13.3%)、术后出血(3.3%)、肛门狭窄(0.0%)、肛门失禁(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尿潴留(40.0%)、术后出血(26.7%)、肛门狭窄(20.0%)、肛门失禁(2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7)术后肛门外观:通过采集III期肛裂患者术前、术后及愈合后肛门外观图像,由患者对术后、愈合后肛门外观进行评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对术后肛门外观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4%),两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双“∧”形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疗III期肛裂疗效确切。通过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双“∧”形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愈肛裂的同时,既解决了合并症的去除问题,又保持了肛门外观,保护了肛门功能,具有创口小,术后疼痛差,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满足了患者的美观需求,患者依从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崔江波,裴蛟淼,姚文德,魏思明,马显杰[8](2018)在《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整形修复效果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采用整形原则修复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提高撕脱组织存活率、减少术后瘢痕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7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患者17例,共19处损伤。在急诊根据撕脱皮瓣损伤程度进行相应处理:撕脱皮瓣面积相对较小、组织无明显碾挫伤者,清创后行撕脱皮瓣原位缝合;撕脱皮瓣末端血供障碍者,将其远端修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或全厚皮片原位回植,予以打包包扎,并应用美容缝合技术。结果:18处皮瓣术后成活良好,仅1处皮瓣发生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急诊外伤处理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及技术,可使局部创伤在最大限度上获得功能及美学修复,值得临床推广。
李超[9](2017)在《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背部创面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吸引技术修复手背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5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手背及指背部损伤患者16例,清创、按受伤指背个数及创面大小设计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11cm×11cm16cm×14cm),皮瓣中间纵向剖开形成双蒂,在双蒂皮瓣近指蹼处开窗;把修剪下的医用海绵填塞指间,供瓣区覆盖医用海绵,缝合、固定;皮瓣缝合于手背创面,术后给予间歇式负压封闭冲洗引流,每天3次,冲洗1014d后去除生物半透膜,1421d断蒂、分指,供瓣区用局部皮瓣封闭。结果:14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第2天皮瓣下积血,处理后消退,皮瓣成活;1例断蒂后皮瓣远端坏死,换药后局部麻醉下植皮。2例术后7d负压引流管堵塞,注射器冲洗后通畅;3例半透薄膜漏气,局部封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3.5d。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手指形态及功能恢复较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表明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修复手背部创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顾荣,王海文,江新民,梅雄军,农进杭,钟启彬[10](2016)在《"U"形修薄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以旋髂浅动脉为轴心动脉的髂腹股沟皮瓣"U"形修薄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进行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对7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2~ 45岁,平均32岁。受伤原因:冲床压伤4例,热压伤1例,车祸伤2例。创面大小为14.0 cm × 10.0 cm~ 6.0 cm × 5.0 cm。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及骨质外露。皮瓣切取面积:15.0 cm × 11.0 cm~ 7.0 cm × 5.0 cm。皮瓣切取后采用轴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U"形超薄法进行修薄。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 6个月,平均4个月。术毕时皮瓣修薄区域色泽逐渐红润,毛细血管反应恢复良好,外观平坦。术后3个月复查,皮瓣薄而柔软,外形平坦美观,未见明显色素沉着,供区直接缝合,仅留线状瘢痕。结论采用"U"形修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供区隐蔽、遗留瘢痕小、不影响外观;而且皮瓣色泽好、质地适中,移植后显得薄而美观,疗效满意。
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术后部分坏死5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术后部分坏死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多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基础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指端缺损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定义、结构及临床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瘢痕疙瘩表皮及表皮下组织的组织学结构分析 |
1.1 实验目的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瘢痕疙瘩表皮下组织中微血管构筑及灌注研究 |
2.1 实验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的临床应用 |
3.1 实验目的 |
3.2 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参考文献 |
REVIEW Evidences of Microvascular Architecture and Blood Perfusion in Keloids |
References |
附录 |
附图: 实际研究中临床病例收集流程图 |
附表: 中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4)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腋臭微创腺体剥脱术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5)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方法 |
结果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影响骨外露创面皮片移植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列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2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备 |
2.2.3 术前准备 |
2.2.4 外科操作 |
2.2.5 标本采集 |
2.2.5.1 皮片组织 |
2.2.5.2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取材 |
2.3 检测方法 |
2.3.1 苏木精-伊红对染色(H.E染色)步骤 |
2.3.2 免疫荧光染色 |
2.3.3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扫描电镜准备 |
2.4 观察指标 |
2.4.1 皮片成活标准 |
2.4.2 皮片成活面积 |
2.4.3 H.E染色观察内容 |
2.4.4 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内容 |
2.4.5 电镜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观察内容 |
2.5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备方法总结 |
3.2 皮片生长情况 |
3.3 皮片成活率 |
3.4 H.E染色结果 |
3.5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
3.6 新生血管统计学分析 |
3.7 扫面电镜下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
第四章 结论 |
4.1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形态 |
4.2 动物模型建立 |
4.3 皮片成活率 |
4.4 组织学表现 |
4.5 新生血管密度 |
第五章 临床应用 |
5.1 临床资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讨论 |
6.1 皮片移植的成活过程 |
6.2 骨外露创面治疗中的问题 |
6.3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生物特性 |
6.4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移植皮片微血管新生 |
6.5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应用 |
6.6 兔骨外露模型的建立 |
6.7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血小板计数说明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双“Λ”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疗Ⅲ期肛裂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实验结果 |
1 基线资料比较 |
2 治疗结果比较 |
讨论 |
1 肛裂的病因、临床表现 |
2 Ⅲ期肛裂的治疗现状 |
3 哨兵痔皮肤的可利用性 |
4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
5 实验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整形修复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2.1 术前检查及处理: |
2.2 手术方法: |
2.3 术后处理: |
3 结果 |
4 典型病例 |
5 讨论 |
5.1 撕脱皮瓣血运的判断: |
5.2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原位回植的基础: |
5.3 梯度打包包扎与皮瓣血运的关系: |
5.4 精细手术、无张力缝合: |
(9)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背部创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材料: |
1.3 手术方法 |
1.3.1 清创: |
1.3.2 手术方法: |
1.3.3 术后冲洗及注意事项: |
1.3.4 皮瓣断蒂、分指及供瓣区封闭: |
2 结果 |
2.1 创面修复情况: |
2.2 患手功能恢复情况: |
2.3 供瓣区修复情况: |
3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四、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术后部分坏死5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研究[D]. 周浩.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D]. 祁东旭.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定义、结构及临床应用探究[D]. 滕悦.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腋臭微创腺体剥脱术的效果观察[J]. 孟琪,周同葵,刘晓峰,赵丽娜,巩梦童. 中国医疗美容, 2019(05)
- [5]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D]. 金俊俊. 扬州大学, 2019(02)
- [6]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影响骨外露创面皮片移植的研究和应用[D]. 李洋. 厦门大学, 2019(09)
- [7]双“Λ”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疗Ⅲ期肛裂的临床研究[D]. 张志强. 青岛大学, 2018(02)
- [8]面颈部皮肤撕脱伤整形修复效果探讨[J]. 崔江波,裴蛟淼,姚文德,魏思明,马显杰. 中国美容医学, 2018(06)
- [9]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背部创面的应用[J]. 李超. 中国美容医学, 2017(07)
- [10]"U"形修薄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J]. 顾荣,王海文,江新民,梅雄军,农进杭,钟启彬.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