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化学成分及物源示踪

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化学成分及物源示踪

一、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化学成分及物源示踪(论文文献综述)

朱博文,曾志刚[1](2022)在《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物源示踪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冲绳海槽南部作为冲绳海槽全新世以来沉积速率最快的区域,其沉积物记录了物源区、黑潮及东亚季风演化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碎屑锆石年代学,对冲绳海槽南部H4-S2孔沉积物开展了物源示踪研究。结合核密度估计图解(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累积年龄分布(Cumulative Age Distribution,CAD)及其相关性分析,进行了研究层位和潜在物源区的可视化分析与相似性检验,揭示了研究样品中2个层位碎屑锆石的年代学特征及物质来源。物源分析结果显示,近200 a来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中的碎屑锆石记录了东海陆架、长江以及兰阳河来源的物质,指示了除兰阳河外,东海陆架及长江在晚全新世对冲绳海槽南部的沉积物质来源具有重要贡献。

王忠蕾[2](2021)在《1.2Ma以来辽东湾北部沉积记录及其源汇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东湾是渤海最大的海湾,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海湾,对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响应敏感,是渤海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研究的优选区域。目前辽东湾海域具备精确年代控制且时间跨度较长(中更新世以来)的钻孔较少,导致渤海第四纪演化研究存在区域认识不均衡的问题。近年来,辽东湾第四纪地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些科学问题,主要包括:(1)前人研究发现辽东湾晚更新世以来在MIS5、MIS3和MIS1发生三次海侵,这一结果与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对比?(2)辽东湾北部物质来源有哪些?黄河物质对渤海海底沉积物分布起主控作用,其远端沉积能否到达辽东湾地区?(3)辽东湾源汇过程受哪些因素控制?辽东湾东侧新构造运动活跃,与物源和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关系如何?辽东湾中部的辽中洼地是渤海除渤海海峡外水深最深的区域,第四系厚度为渤海最薄的区域,西部仅为200 m左右。郯庐断裂带纵贯辽东湾东部,在中更新世末期—晚更新世早期和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初期等时段发生多次活动。这就使得辽东湾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场所。本文以辽东湾北部两个钻孔(JXC-1孔和YKC-2孔)为研究对象,对钻孔沉积物开展了AMS14C测年、光释光测年、古地磁测试、微体古生物(底栖有孔虫和孢粉)和地球化学等测试分析工作。根据古地磁测试结果和测年结果,建立了钻孔磁性地层和年代框架;利用微体古生物鉴定结果识别海相层,结合区域地层划分和深海氧同位素变化曲线,划分了沉积环境;对JXC-1孔沉积物常量、微量元素进行因子分析,对稀土元素分异参数垂向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沉积环境的物源响应变化;采用地质(钻孔地层对比)和地球物理(浅地层探测剖面)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差异沉积的构造响应机制。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几点新认识,总结如下:(1)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JXC-1孔记录了布容正向极性时(Brunhes)和松山反向极性时(Matsuyama)上部之间的沉积,钻孔底部年龄约为1.2 Ma;布容正向极性时和松山反向极性时倒转界限(MBB)位于45.18 m,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时(Jaramillo)的深度为61.6~66.2 m;YKC-2孔主要记录了布容正向极性时上部的沉积;这与辽东湾第四系地层厚度仅为200m左右且全新世地层厚度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增厚的研究结果相符。(2)1.2 Ma以来,JXC-1孔共记录了3次海侵,时代分别为MIS7、MIS5和MIS1;150 ka以来,YKC-2孔共记录了2次海侵,时代分别为MIS5和MIS1。两个钻孔中的海侵记录与全球海平面变化一致。但这一认识与早期辽东湾海侵和渤海湾沿岸平原海侵自老而新发生的时代分别为MIS5、MIS3和MIS1的研究结果不同,本文认为渤海地区可能不存在MIS3期海侵或者MIS3期海侵未进入辽东湾地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辽东湾北部主要为湖泊沉积环境。(3)基于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的物源示踪显示辽东湾西北部(JXC-1孔区域)为一个混合沉积区,主要沉积物来源为南部的黄河和北部的辽河(原双台子河)、大辽河。在中更新世末期以来的三个海相期,受渤海环流和沿岸流的影响,JXC-1孔沉积物以高Ca O含量为特征的黄河源物质为主;而在陆相湖泊沉积环境,高水位期,黄河古水系可能位于现今流路以北,钻孔沉积物以黄河源物质为主;低水位期,以接受近源的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为主;16.80 m~36.00 m层位主要为河流相,物源复杂。上述研究认为黄河携带入海泥沙向北扩散最远可以到达40.5°N以北地区,是对黄河输送物质最远扩散至39.6°N左右的原有认识一个重要更新。(4)中更新世末期以来辽东湾北部沉积厚度差异明显,JXC-1孔地层厚度比YKC-2孔地层厚度薄约50 m,且沉积速率低。研究发现,物源差异和新构造运动共同导致了辽东湾北部沉积差异。在JXC-1孔所在的西侧,物源主要为渤海海流携带细粒物质,物质供给不足,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控盆断裂稳定。而YKC-2孔所在的东侧物源主要为近源河流,供给充足;郯庐断裂的继承活动控制了该区域的可容纳空间,受渤海地区早期强烈伸展背景的影响,YKC-2孔所处的辽中凹陷位于辽中1号断裂和辽中2号断裂(正断性质)下降盘,中更新世以来可容纳空间持续增加,接收大量近源河流沉积物。本文对渤海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过程、黄河贯通及输送物质运移、渤海环流体系等科学问题研究是重要的参考。

陈杰[3](2020)在《宁波慈溪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 ——钱塘江河口古下切河谷填充过程及其物源演变》文中研究指明现代钱塘江河口(杭州湾)为典型的强潮性河口,以其壮观的钱塘江大潮着名于世。现代过程表明,长江泥沙入海后,除了在自身的河口堆积外,另有部分泥沙继续随沿岸流南下,在强潮流的作用下回填杭州湾,钱塘江河口也是长江沉积物一个主要归宿地,长江泥沙对钱塘江河口地貌的发育至关重要。早-中全新世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和长江口一样,钱塘江河口也经历了下切古河谷快速充填的过程,其巨厚的地层是否也和现今一样来源于长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反演河口地区的历史物源变化,不仅可以了解河流入海泥沙的历史变化特征、全新世早-中期河口地貌建造及演化过程;而且对于评估未来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的河口的演化趋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钱塘江古下切河谷内的慈溪地区CX1钻孔为研究对象,在AMS14C及OSL测年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沉积物岩性、粒度、不同相态及粒级中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厘定CX1钻孔年代与地层框架,重建全新世海平面控制背景下钻孔所在地的沉积相序,与现有的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过程做对比。同时,基于现代河流沉积物残留相中的地球化学元素物源指标判别体系,并充分考虑全新世长江入海沉积物相应指标的变化,探究古下切河谷全新世充填过程中的物源演化。本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初步认识:1)CX1孔的AMS14C及OSL年龄结果显示该孔涵盖50 cal.kyr BP.以来的沉积记录。该孔全新统底界位于孔深50.4 m处,2.6 cal.kyr BP.以来沉积速率最高,可达6.413.9 mm/yr,7.7 cal.kyr BP.以前沉积速率最低,平均为2.2 mm/yr。CX1孔岩性、沉积物酸溶相组分中的Sr/Ba和Fe/Mn以及粒度参数显示,在全新世海平面上升过程中,该区经历了河流-潮坪-古河口湾-浅海-现代河口湾的沉积演化过程。具体如下:(1)11 cal.kyr BP.以前沉积物以灰黄色中-细砂为主,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为三段式,粗切点靠右。Sr/Ba值<1,Mn/Fe值为全孔最低,具有典型的陆相成因特征,判断为滞留河床相;(2)118 cal.kyr BP.,沉积物颗粒极细且均一,以深绿色粘土质粉砂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粒径为20.4μm,Sr/Ba值锐增至3.89.8,Mn/Fe值较前一段增加,反映出海水开始影响该区,推测为潮坪相;(3)86 cal.kyr BP.期间,沙泥互层显着增加,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双峰,Sr/Ba值和Mn/Fe值持续增大,推测为古河口湾相;(4)62 cal.kyr BP.,沉积物平均粒径、分选系数以及偏度值较前期变小,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单峰。Sr/Ba、Mn/Fe值达到极大值,其中Sr/Ba比值最高至40.6,为全孔最高,沉积物的海相性特征十分显着,判断为浅海相;(5)2 cal.kyr BP.以来,沉积物颗粒粗、分选性差、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多峰分布,表明此时已形成颇具规模的潮流动力体系,与现代钱塘江河口湾沉积相十分相似。2)中国东部主要入海河流沉积物残留相的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显示,元素粒级效应较为明显,物源识别时需谨慎。相对来说,Cr/Th和Sc/Th元素比值的粒度效应较弱,且现代长江入海沉积物远高于钱塘江,其具有较强的物源辨识效果,但冰后期以来长江入海沉积物的Cr/Th和Sc/Th比值并非一成不变。长江河口区钻孔沉积物的相应指标显示出,中全新世以前入海沉积物中Cr、Sc元素含量及Cr/Th和Sc/Th比值比晚全新世以及现代长江沉积物要高得多。因此,在分析地质历史时期物源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点。3)基于粒级和敏感粒径分析选择CX1孔沉积物<45μm组分沉积物讨论该钻孔全新世物源演化,粘土粒级组分(<4μm)用于辅助说明。基于2)建立的物源示踪体系,沉积物残留相地球化学元素结果表明,该孔全新世沉积物主要为同期长江入海泥沙所提供,其次早中全新世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陆架海域泥沙也有一定的贡献。6 cal.kyr BP.以前,CX1孔沉积物Cr/Th和Sc/Th值最高,但是其变幅较大,显示出东海海平面快速上升背景下,长江泥沙入海后被强劲的海洋动力携带至钱塘江古下切河谷内,同时早先堆积于陆架上的长江沉积物也向陆输运,使得钱塘江古下切河谷快速填充。中全新世62 cal.kyr BP.高海平面期间,CX1孔<45μm组分沉积物Cr/Th和Sc/Th值明显降低,<4μm沉积物却未同步变化,推测当时长江入海泥沙主要用于其河口地区三角洲地貌建造,向外输沙相应减少,部分细颗粒沉积物来源于外海域大陆架,钱塘江古下切河谷填充速率减缓。2cal.kyr BP.以来,长江三角洲迅速向外海推进,大量长江入海泥沙被沿岸流、潮流携带,稳定的供应钱塘江河口。

胡思谊[4](2020)在《冲绳海槽南部S3岩心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冲绳海槽南部的高沉积速率为东亚边缘海地区的陆-海相互作用和构造活跃地区山溪性河流(台湾河流)流域长期以来风化和剥蚀历史的恢复及其古环境响应提供了宝贵的沉积档案。本学位论文以冲绳海槽南部获取的沉积物岩心S3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浮游有孔虫放射性碳年龄,沉积物的粒度、常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质量堆积速率和重矿物组成,碎屑磷灰石的常微量元素和形貌学组成。探讨了晚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南部陆源沉积物的来源、源区岩石的类型;重建了物源区晚全新世以来的河流排泄和硅酸盐风化历史;揭示了气候变化、突发性事件(台风和地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区域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强度的潜在影响。硅酸盐组分Sr-Nd同位素组成物源示踪结果表明,约3000 cal yr BP以来冲绳海槽南部的陆源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台湾东北部河流(兰阳溪)和台湾西部河流。中国大陆的大型河流(如,长江和黄河)和台湾东部河流搬运物、火山物质和风尘物质对海槽南部过去约3000年来的沉积作用没有起到显着的贡献。碎屑磷灰石地球化学组成物源判别结果显示,冲绳海槽南部的碎屑磷灰石具有混合来源的特征,沉积年龄较老的层位1中的磷灰石颗粒主要来自镁铁质/中性岩石,其他较年轻层位中的磷灰石颗粒主要来自镁铁质/中性岩石和高度演化型岩石。此外,各层位中还有少部分碎屑磷灰石可能来自碱性岩和变质岩。重矿物组合证据表明陆源物质是短距离搬运至沉积位置的。碎屑磷灰石主成分分析结果和区域地层学证据表明,冲绳海槽南部的陆源沉积物是台湾东北部和西部河流流域沉积岩和变质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其终极来源包含多种岩石类型。台湾东部河流沉积物对沉积位置的陆源物质沉积没有明显的贡献。层位1中的碎屑磷灰石与层位2、层位3和层位4中的磷灰石在地球化学组成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推测可能是不同时期流域内风化剥蚀的沉积岩类型存在轻微差异造成的。根据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成建立了化学蚀变指数(CIA)、αKAl、K/Al、Ti/Na和K/Na等化学风化替代指标,还根据碎屑磷灰石形貌学特征计算了平均蚀坑指数(EPI)作为化学风化替代指标,各指标记录显示过去约3000年来台湾河流流域的基岩经历了相对恒定且中等强度的化学蚀变。根据沉积物质量堆积速率(MAR)建立了MARsiliciclastic和MARTi值作为河流排泄强度替代指标,还根据碎屑磷灰的纵横比和晶面完整程度建立了平均纵横比(AR)和完整晶面百分比(PCF)作为河流排泄强度替代指标,各指标记录显示在3000-2100 cal yr BP阶段台湾地区的河流排泄强度相对较弱,从2100 cal yr BP开始增强并具有稳步递增的变化趋势。通过将本文的沉积记录与前人报道的台湾地区气候和人类活动记录进行比较,发现冲绳海槽南部海域陆源物质输入量的增加与过去约3000年来台湾地区降水量增大密切相关。在3000-2100 cal yr BP期间降水量相对较小,相应地河流排泄强度较弱;2100 cal yr BP开始降水量增大且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相应地河流排泄强度开始显着增强;从约1500 cal yr BP开始陆源物质输入表现出稳步递增的特征,是恒定且较高水平的降水和逐渐加剧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晚全新世以来台湾地区的物理剥蚀强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且后期稳步增强,强烈的物理侵蚀作用、陡峭的山势和湍急的水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台湾山区流域的硅酸盐风化,使得台湾近海沉积物一致表现出中等强度的化学蚀变。未来将构造背景活跃地区山溪性小河流近岸的沉积物化学记录用于解释/反映古气候变化时可能需要更加谨慎。从全球角度来看,与台湾类似的山溪性流域,虽然有极高的陆源物质通量,但由于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作用,通过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作用使大气中的CO2向水圈转化/消耗的效率和通过碎屑磷灰石的化学风化作用将生物可利用P从岩石圈向水圈转化的效率均较构造稳定的大陆河流流域(如,长江)低。本文恢复了较长时期以来构造背景活跃的山溪性流域的风化和剥蚀历史,为构造活跃型地区河流流域的景观塑造和海-陆交互作用提供新的见解和认识,强调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河流物质输入的控制,这种类型流域虽然有更有利的化学风化条件(更快的化学风化速率),但并不会导致更高的沉积物化学蚀变程度。首次将碎屑磷灰石的地球化学组成和形貌学特征用于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的判别和源区风化和剥蚀历史的恢复,发现碎屑磷灰石是非常有前景的副矿物,可以为边缘海地区源-汇过程和古环境演化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肖鑫豪[5](2019)在《闽东南沿海老红砂物质来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红砂是在我国东部沿海的第四纪红色风沙沉积物,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等省,是研究第四纪古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记录载体。九十年代前,人们认为老红砂形成于(68-10 ka)末次冰期时期,其物质来源于低海面裸露大陆架。随着光释光测年技术的发展,近些年用于老红砂直接测年发现其形成年代早在120 ka的末次间冰期甚至更早,末次间冰期处于气候高温、高海面时期不存在大面积裸露的大陆架提供物质来源,这使得老红砂的形成期的气候和海面背景与先前的解释大相径庭,老红砂形成时期的物质来源成为一个需要重新讨论的科学问题。本文研究选取福建沿海平潭青峰、晋江科任、东山东沈三个老红砂典型剖面及其关联的区域作为研究区。研究内容包括两大部分:1.使用矿物组合、碎屑形态、石英阴极射线特征分析不同类型样品的物源相关性;用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探讨闽东南沿海多元泥沙,包括河口沙,沙丘沙、近岸海滩沙、岛屿海滩沙、远源沿岸流沙等与老红砂的源汇关系;2.选择晋江科任老红砂剖面做粒度、磁化率以及光释光测年,在重建老红砂沉积过程基础上,把剖面老红砂样品的物源参数与周边多元泥沙参数比较分析,研究老红砂旋回在不同气候、海面环境背景下的物源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矿物碎屑特征看,青峰老红砂、沙丘沙和闽江河口沙矿物组合均以石英碎屑为主,含斜长石、钾长石以及少量磁铁矿,碎屑形态均呈现次棱角状,青峰老红砂与闽江口外流泥沙碎屑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从平潭、晋江、东山研究区主要矿物石英阴极射线发光特征看,沿海各类泥沙,包括入海河流沙、沿海风沙、海滩沙和老红砂石英发光特征以蓝、紫色为主,显示花岗岩物源特征,表明与闽东南沿海花岗岩流域入海泥沙有关,其次是灰、黑色,表明沉积岩来源,这些可能与沿岸流远源输运泥沙有关,少量红、棕色,表明变质岩来源。三个研究区的石英阴极发光特征显示老红砂、沙丘沙均以入海河流流域花岗岩物源为主,也含有沿岸流输运而来的异地变质岩、少量沉积岩物源。选用主、微量元素物源指标Sr/Ba、Al2O3/TiO2、Ti/Zr及稀土元素δEu、(La/Sm)N与(Gd/Yb)N作为物源指标并结合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对各类样品进行对比和示踪研究。Sr/Ba指标显示三个研究区为陆相沉积,Al2O3/TiO2、Ti/Zr指标显示主要物质来源于长英质岩石,可能与福建沿海流域的花岗岩、英安岩有关,Sr/Ba与Al2O3/TiO2相关图以及Sr/Ba与Ti/Zr相关图表现出老红砂与临近河流沙及沙丘沙亲近。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明老红砂的主要物源是河流沙,近岸海滩沙、沙丘沙可能是河流沙搬运至老红砂沉积过程的中间状态,部分老红砂与岛屿海滩沙以及远源沿岸流沙相关。科任老红砂典型剖面的光释光年龄为(91.6±12.1)ka——(13.5±2.8)ka,记录了末次间冰期至盛冰期的沿海风沙沉积。在末次盛冰期阶段,物源参数Sr/Ba明显上升,Al2O3/TiO2、Ti/Zr值出现最低值,表明出现远源、铁镁质原岩物质的变化,(Gd/Yb)N、(La/Sm)N、及δEu值明显变化,代表物源受远源物质影响。将物源参数变化与剖面气候代用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发现剖面沉积过程气候参数、物源参数波动显示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阶段,物源离岸方向偏移;气候回暖阶段,物源向岸方向偏移。

赵德博[6](2017)在《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IODP346航次于冲绳海槽北部所钻取的U1428和U1429站两个长钻孔岩芯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沉积矿物(碎屑矿物、单矿物以及粘土矿物)分析及沉积物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常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中更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输入演化历史及其控制机制,重建了东亚东部边缘海尤其是浙闽隆起带的演化,建立了黑潮强度演化指标,并且探讨了黑潮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末次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黄河与日本九州岛。其中黄河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低海平面时期由于陆架出露,黄河古河道在陆架上发育,使得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到海槽,高海面时期河口后退,加上黑潮的屏障作用,使得沉积物输入量大大减少。九州岛粗粒级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到季风降水的影响,全新世增强的夏季风降水使得九州岛粗粒级物质向海槽北部输入增多。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则受到黑潮强度变化的控制,黑潮强度增强,对于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的阻挡作用则增强,从而使其难以被搬运到海槽北部而输入量降低,反之则升高。根据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建立了34 ka以来的黑潮强度演化指标,发现黑潮强度与末次冰期快速气候变化事件有很好的耦合关系。文章进而讨论了黑潮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千年尺度上,当太平洋区域发生类厄尔尼诺过程时,黑潮强度减弱,导致低纬西太平洋区域的热量不能被有效地输送到北半球高纬度区域。此时,增强的哈德雷环流通过大气将热量向北运输,热量传输到西风带影响区域时,便被向东输送到北美区域,从而造成了冰盖的溶化,大量淡水注入北大西洋使得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或被阻断,进而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源区的化学风化历史。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研究区来自黄河的沉积物在末次冰期的化学风化程度要高于现代黄河沉积物。其控制因素主要为沉积物物源的变化,全新世相对增多的低化学风化程度的黄河上游物质被输送到冲绳海槽北部,使得该阶段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程度降低。此外,冰期沉积物在陆架上的再次风化也可能对该现象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冰期出露的陆架使得沉积物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接受风化,而陆架区可观的降水量为沉积物风化提供了另一个必要条件。此外,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的沉积物再悬浮及搬运沉积作用可以使先前被风化过的物质被输送到研究区,同样可以使冰期的物质化学风化程度增大。千年尺度上,低海面且海平面相对稳定时期,沉积物化学风化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陆架区早期沉积的沉积物被再次悬浮搬运到海槽沉积下来,使得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程度增大。物源示踪结果显示,约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黄河与九州岛沉积物的混合。其中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则主要受到黑潮强度的控制,黑潮强度增强,九州岛粘土粒级物质输入量减少。反之则升高。据此建立了约40万年以来的黑潮强度演化指标。黑潮指标显示,在长时间尺度和轨道尺度上,黑潮具有与ENSO和东亚夏季风相同的周期,分别为62 ka和21 ka周期。黑潮强度在424?370 ka、260?160 ka及60?0 ka与东亚夏季风演化有很好的相关性,表现为夏季风增强,黑潮强度增强,反之则相反。在370?260 ka和160?60 ka,黑潮与ENSO过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现为当赤道太平洋区域更加趋于类厄尔尼诺过程的阶段,黑潮强度减弱,而在趋于类拉尼娜的阶段,黑潮强度则增强。长时间尺度上,黄河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冬季风演化的控制。424?100ka期间,冬季风逐渐增强,使得冬季风暴更容易突破黑潮水的屏障作用,将更多的黄河物质向海槽输运。100 ka以来,冬季风减弱导致黄河物质穿过黑潮屏障的能力减弱,使得更多的黄河沉积物被阻挡在陆架上,难以向海槽输运,从而导致输入量减少。冰期-间冰期尺度上,黄河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表现为低海面时期高的黄河物质输入量,高海平面时期则相反。U1428站位底部的巨厚砂层顶部年龄约为424 ka,物源示踪结果显示砂质沉积物及其中的夹层细粒级物质都主要来自于黄河,表明在424 ka之前黄河物质已经可以影响到冲绳海槽北部。424 ka处的粗-细粒级沉积物转变记录了浙闽隆起带大规模下沉。424 ka之前,由于浙闽隆起带的阻挡,黄东海陆架区发育大规模的河流相以及湖相地层,黄河口靠近冲绳海槽北部,导致陆架上的较粗的河流相和陆相沉积物被输送到海槽。424 ka以后,浙闽隆起带下沉,黄东海发生大规模海侵,黄河口后退,此后向海槽输入细粒级沉积物。

杨阳[7](2017)在《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增强对地球系统演化过程的研究对于重建区域环境历史以及理解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未来极端自然环境事件(如超强风暴潮)提供有用信息并提高预测能力。江苏中部海岸潮汐作用显着,沉积物供应丰富,沉积记录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较高的地层分辨率;本区是陆海相互作用活跃的地带,物质和能量交换强度大,沉积记录非常丰富,保存着晚第四纪以来海陆变迁、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信息。因此,晚第四纪以来沉积体系特征、形成过程及未来演化趋势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陆海相互作用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此外,江苏中部海岸邻近陆域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显着,其研究可对未来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借鉴。本项研究期间,于2014年在江苏中部滨海平原采集了 3个钻孔(YC01,YC02和YC03),连同2011-2013年间采集的现代黄河、废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辐射沙脊沉积物共计65个样品,系统的进行了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分粒级磁学及地球化学元素等指标的分析,结合AMS 14C测年,研究了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临近区域钻孔,对晚第四纪以来江苏中部海岸沉积体系特征、形成过程及未来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概括如下。1、钻孔的粒度、磁学和地化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本区晚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粉砂(约55%)和砂(40%)为主,黏土含量较少(5%)。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亚铁磁性矿物)为主,晶粒类型以假单畴-多畴为主;此外,沉积物中磁性矿物含量整体较低,磁化率主要由亚铁磁性矿物贡献,顺磁性和抗磁性矿物对其贡献较小。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常、微量元素组成类似,但含量差异显着,大部分常、微量元素在泥质沉积物中的含量高于其在砂质沉积物中的含量。根据钻孔的沉积学特征及年代框架,并与江苏海岸已有的钻孔对比,将钻孔沉积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沉积单元(DU),标记为DU3,DU2和DU1(DU1-3,DU1-2 和 DU1-1),其中,DU3 属于 40ka B.P.以前沉积,DU2 属于40-12.5 ka B.P.期间沉积,DU1属于全新世沉积(DU1-3属于全新世早期沉积,DU1-2和DU1-1属于全新世中期以来沉积)。2、江苏岸外的沉积受到海洋改造作用,成为有别于长江和黄河的独立“新”物源。为此建立了确定物源最佳示踪标记的方法,提出了现代黄河、长江和岸外物质的有效识别标准。现代黄河、长江与岸外物质全样沉积物的最佳示踪标记是平均粒径和磁化率;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最佳磁学示踪标记分别是SIRM(饱和等温剩磁)vs SIRM/χ(饱和等温剩磁与磁化率比值)和SIRM vs HIRM-100(硬剩磁);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最佳地球化学元素标记分别是Sr vs Zn和Nb vs Cu。3、根据“质量守恒原理”的混合模型,进行了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40 ka B.P.)以来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物质贡献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与岸外物质对晚第四纪以来江苏中部滨海平原发育影响巨大,黄河的影响大于岸外物质。全新世之前(40-12.5 ka B.P.),黄河、长江和岸外物质的平均贡献率为64.7%,3.9%和31.3%;全新世早期(12.5-6 ka B.P.),三者的平均贡献率为53.4%,4.5%和42.2%;6-1.7 ka B.P.期间,三者的平均贡献率变为54.8%,3.4%和41.3%;1.7 ka B.P.以来,三者的平均贡献率为58.6%,5.0%和36.5%。由此可以看出,全新世(DU1-3~DU1-1)以来,黄河物质的影响逐渐增加,岸外物质的影响逐渐降低,但不可忽视。长江物质在40ka B.P.以来贡献率较小,平均为4.2%。4、在物源研究中,示踪标记参数有一定的空间不确定性,需进行评估。本研究中,以示踪标记的最大或最小值和平均值作为端元计算得出的物源贡献率的平均相对偏差较小,为15.2%。同时,两者计算得出的贡献率的垂向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采用示踪标记平均值来计算物源贡献率,其可信度较高。此外,钻孔年代框架的不确定性,可引起物源研究的时间不确定性。本文根据物源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区域其他钻孔,对物源研究的时间不确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钻孔年代框架引起的时间不确定性较小,这提高了物源分析结果的可信度。5、根据沉积物粒度、分粒级磁学参数和地化元素的对比,现代黄河与废黄河沉积物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风化作用和淮河物质的影响。因此,在分析江苏中部海岸自1128年以来的沉积物物源时,应将废黄河作为一个独立物源,区别于现代黄河,从而使物源分析更加精确,这有助于历史时期黄河南下夺淮过程的研究。6、海岸沉积动力过程研究表明,江苏岸外辐射沙脊区具有潮流强、悬沙浓度高、再悬浮和悬沙输运过程活跃的特点。潮周期内沉积动力过程存在着显着的涨落潮不对称效应,净输入方向是由海向陆的,就平均状况而言,净悬沙输运率大致处于100 kgm-1 s-1量级。此外,前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江苏岸外海域的全新世古流场总体上与现今流场一致。以上结果证实,江苏岸外辐射沙脊具有向岸输送物质的水动力条件。7、海平面变化、古潮流场演化、物源、长江及黄河河口位置和沿岸环流系统的形成演化是控制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关键因素。钻孔地层对比结果显示,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40 ka B.P.)以来沉积环境经历了从泛滥平原相—潮滩浅海相—潮滩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演变过程。未来,引起江苏中部岸线变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沉积物来源和岸外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根据废黄河三角洲和辐射沙脊区的沉积物供应潜力和潮滩地貌特征,江苏中部海岸未来最多还能向海淤长约24 km,约在300年后淤长终止。但海面上升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如果海面加速上升,淤长潜力将有所降低。8、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有:(1)沉积物输运过程中的粒度分选和物质组分分选问题:针对粒度分选,解决的可能途径是划分粒度组分,对每一组分分别建立混合模型;对于物质组分分选,解决的可能途径是根据沉积动力过程的研究建立示踪标记经历输运过程前后的变换函数;(2)在沉积动力学和动力地貌学的基础上发展正演模拟技术,模拟沉积层序的形成,如极端事件的模拟。

陈影影[8](2016)在《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作为长江所携带物质的重要接纳场所之一,在流域演化历史与沉积物“源-汇”等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地区优势。第四纪以来本区不仅受长江频繁改道迁移影响,同时多次受黄河、淮河改道侵扰,加之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本区第四纪沉积环境与物源变化更加复杂。本研究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获取M、Y两根钻孔(其中M孔位于泰州市茅山镇南端一废弃学校内,Y孔位于俞垛镇南部约2 km处一农田边上),在年代学分析(古地磁、AMS14C、ESR、OSL)的基础上,通过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宏体化石(腹足类和双壳类)、粒度、磁化率、矿物学(重矿物、轻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对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进行了详细探究。这对于深入理解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源-汇过程与环境演变、进一步弄清本区的古河流地貌格局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M孔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主要发育泛滥平原、滨浅湖、湖沼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7阶段以来依次发育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滨浅湖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淡水湖沼相、浅水海湾相、滨岸湖沼相。(2)MIS 7阶段以来海面多级次的升降旋回与河流水系的迁徙多变导致Y孔沉积相序复杂多变,MIS 7阶段以来Y孔依次发育河道沉积、湖相、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河道沉积、天然堤、湖沼相、滨湖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潮坪相、泛滥平原相、湖相、滨湖相、潮坪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3)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北侧主要发育滨浅湖-泛滥平原相沉积,研究区南侧可能为长江河流沉积体系。MIS 7阶段高海面时期研究区南侧的Y孔可能位于长江河口段最北端的一条分支古河道位置,发育河道砂质沉积-湖相-河口湾沉积;北侧M孔可能位于古河间地,距离南侧长江古河谷有一定距离,较古河谷高55 m左右,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6阶段,随着全球海面的波动下降,长江古河道南移,研究区高海面逐渐结束,进而发生海退并完全暴露,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5阶段,研究区北侧地势仍较南侧高出约35 m,长江古河道再次北迁,研究区南侧发育河道砂质沉积-自然堤-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湖沼-潮坪为主的滨岸沉积,北侧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4阶段研究区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至MIS 4阶段末期,研究区南北两侧地势已基本相当。MIS 3阶段,本区又一次出现海侵高海面,研究区南侧发育近20 m厚的湖相-滨湖相-潮坪-滨岸沼泽相等滨岸相沉积,北侧发育滨湖相、滨岸湖沼相沉积,至MIS 3阶段末研究区南侧地势已高出北侧近8m。MIS 2阶段,研究区出现大规模海退,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1阶段,随着冰后期海面上升至目前高度,研究区北侧M孔依次发育淡水湖沼-浅水海湾-滨岸湖沼相沉积;由于南侧古地势高出北侧近8 m,Y孔缺少冰后期早期沉积,中后期发育了滨岸湖沼相沉积。(4)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的主要物源是变化的。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以长江物源为主,黄河物源可能曾偶尔影响到研究区北侧。MIS 7阶段以来,物源在海侵时期,特别是MIS 7、MIS 5、MIS 1阶段主要来自黄河源,而在海退时期则主要来自长江源。推测本区海侵时期黄河物源不一定由黄河直接供给,可能来自海域,为海侵过程中老的黄河物质在强潮流及波浪作用下,自海域被搬运堆积下来,也可能当时古黄河在苏北地区入黄海,进而再搬运堆积到本区。(5)在河流、波浪、潮流、气候变化、海面升降、构造沉降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第四纪以来气候波动控制下的全球海面变化是控制本区沉积作用过程的主要因素。

蓝先洪,张志珣,王中波,陈晓辉,田振兴[9](2014)在《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常量元素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对东海陆架西湖凹陷区SFK-1孔的岩性、粒度、常量元素以及测年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元素地球化学信息对于地层的划分有良好的指示意义。SFK-1孔沉积物常量元素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SiO265.35%、Al2O3 12.12%、FeO 1.75%、CaO 3.88%、MgO 2.04%、K2O 2.63%、Na2O 2.04%、TiO20.66%、P2O50.12%、MnO 0.065%、TFe2O34.74%、CaCO35.38%,标准差系数较小,反映SFK-1孔常量元素离散程度较小。SFK-1孔沉积物CaCO3/TiO2、CaO/TiO2和P2O5/TiO2反映了化学风化程度的强弱;TiO2/Al2O3可以作为古水流能量的指标,反映当时河流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强度;而SiO2/TiO2、Na2O/TiO2可以用来反映沉积水动力的强度。依据常量元素质量分数垂直变化特征划分的8个层段分别与沉积物粒度、气候变化地层划分界线吻合。研究区自91ka BP以来沉积环境经历了剧烈变化,它们分别反映了末次间冰期(暖期)晚期以来东海陆架区沉积环境的变化。

赵利[10](2014)在《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部陆架海域分布着若干厚度不等、斑块状的泥质沉积体,其蕴含着丰富的海陆环境信息,成为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海洋环境演化及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良好地质记录。大陆径流(主要为长江、黄河等)输入的巨量陆源碎屑物质对泥质沉积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它携带着大量的成因、物源、气候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可为认识和理解重大地质事件、地质发展过程、区域以及全球气候变迁和环境演化提供定性和定量依据。目前,基于碎屑矿物对物源示踪的研究上多侧重矿物种类及组合特征的分析,矿物化学方法在现代海洋沉积研究中应用较少且不全面。因此,基于碎屑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建立一种新的长江和黄河物源识别的可靠指标,并对中国东部泥质沉积区开展物源示踪研究,对于了解长江和黄河物质运移扩散特征、认识东部陆架泥质沉积区演化规律及进一步理解海陆作用的“源—汇”问题等均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针对采自长江、黄河河口以及中国东部典型泥质沉积区的表层样和柱状样,利用沉积物粒度测试、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碎屑矿物鉴定、单矿物EPMA等多种分析手段,分析探讨了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以及其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长江、黄河入海沉积物中的角闪石矿物种属类型多样,均以镁角闪石为主,镁钙闪石次之,铁角闪石、铁镁钙闪石含量较低,相比于黄河源角闪石,长江源镁角闪石、阳起石含量更高,镁钙闪石、铁镁钙闪石则相对较少;成因上,二者大部分属于中高级变质、中酸性侵入及退变质或交代成因,长江口沉积物中退变质或交代成因的角闪石比例相对较高,黄河口沉积物中的角闪石以高级变质岩中的角闪石及退变质或交代成因的角闪石为主,较长江变质程度高,而长江角闪石成因类型分布较黄河分散,说明长江角闪石成因类型及对应的结晶环境更为复杂;特征元素Mg/Fe2+比值差异明显,黄河源物质的Mg/Fe2+<2,长江源物质的Mg/Fe2+>2.3。以上差异特征的获取是基于测试样品随机、数据充足的基础上,获取的数据具有统计意义,因而可将其作为长江、黄河物源识别的有效矿物化学指纹。2)利用角闪石的矿物化学指纹能够较好地对东部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物源进行示踪,其对现代长江和黄河物质在东部陆架海区的分布具有良好的响应。研究发现,中国东部陆架泥质区均受黄河物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渤海和北黄海海域物源主要为黄河物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为长江、黄河及黄海两岸物质的多源沉积,而黄河物质贡献最大;长江口以北泥质海域主要受长江物质的影响,同时黄海西岸及外海物质的加入对其也具有显着影响;济州岛西南泥质区除受长江、黄河影响外,外源物质的加入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可能为台湾岛大南澳群双变质带岩石风化产物由台湾岛东部地区的河流带入台湾东部海域,后经黑潮带至该泥质区。3)综合分析了山东半岛泥楔B03孔岩芯粒度、黏土矿物、碎屑矿物以及典型层位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钻孔沉积物源供应及沉积环境较为稳定,主要物源为沿岸流输送的现代黄河源物质及山东半岛陆架、临近海底基岩剥蚀产物的混源。依据沉积特征,以85cm深度为界可将其分为上下两个沉积层,下沉积层与山东半岛及临近海底基岩剥蚀产物的物质亲缘性更大,暗示了沉积物源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化。结合210pb测年数据分析认为,上下沉积层的分界线可能代表了黄河1855年改道事件在山东半岛东部陆架的区域响应。

二、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化学成分及物源示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化学成分及物源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1)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物源示踪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样品和分析方法
2 结果及讨论
    2.1 H4-S2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2.2 潜在物源区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2.3 H4-S2沉积物碎屑锆石的物源判别
3 结论

(2)1.2Ma以来辽东湾北部沉积记录及其源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渤海及辽东湾晚第四纪沉积差异研究现状
        1.2.2 渤海海侵时代的不同认识
        1.2.3 黄河物质对渤海沉积物的影响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辽东湾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
        2.1.2 海底地形
        2.1.3 海洋水文
        2.1.4 周边河流
    2.2 地质概况
        2.2.1 构造位置及演化
        2.2.2 活动构造
第3章 研究样品与实验方法
    3.1 研究样品
    3.2 实验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测年
        3.2.3 古地磁分析
        3.2.4 微体古生物分析
        3.2.5 地球化学分析
第4章 磁性地层与年代框架
    4.1 钻孔岩性
        4.1.1 JXC-1孔
        4.1.2 YKC-2孔
    4.2 测年结果分析
        4.2.1 JXC-1 孔测年结果
        4.2.2 YKC-2 孔测年结果
    4.3 古地磁测试结果
    4.4 钻孔地磁事件以及年代框架的建立
        4.4.1 JXC-1孔
        4.4.2 YKC-2孔
    4.5 小结
第5章 海侵识别与沉积环境划分
    5.1 粒度分析
        5.1.1 JXC-1 孔粒度分析
        5.1.2 YKC-2 孔粒度分析
    5.2 JXC-1 孔底栖有孔虫含量变化
    5.3 JXC-1 孔地层划分与沉积环境演化
        5.3.1 地层时代划分
        5.3.2 沉积环境演化
    5.4 YKC-2 孔底栖有孔虫含量变化
    5.5 YKC-2 孔孢粉分析
        5.5.1 孢粉组合特征
        5.5.2 孢粉与环境的关系
    5.6 YKC-2 孔地层划分与沉积环境演化
        5.6.1 地层时代划分
        5.6.2 沉积环境演化
    5.7 小结
第6章 地球化学元素物源示踪
    6.1 潜在物源区分析
    6.2 常、微量元素含量变化
        6.2.1 常量元素
        6.2.2 微量元素
    6.3 常、微量元素物源示踪
    6.4 REE组成与分馏特征
        6.4.1 REE组成
        6.4.2 REE分馏特征
    6.5 REE物源示踪
        6.5.1 REE含量变化的主控因素
        6.5.2 REE标准化配分模式
        6.5.3 REE物源示踪探讨
        6.5.4 物源控制机制
    6.6 小结
第7章 源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1 区域海侵层对比
        7.1.1 渤海区域海侵层对比
        7.1.2 辽东湾海侵层对比
    7.2 辽东湾地区与渤海其他区域沉积差异
    7.3 JXC-1 孔和YKC-2 孔沉积差异
    7.4 物源与沉积环境、新构造运动响应关系
        7.4.1 物源差异
        7.4.2 断裂活动性影响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宁波慈溪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 ——钱塘江河口古下切河谷填充过程及其物源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何谓“下切河谷”?
        1.2.2 钱塘江下切河谷的发育过程及物源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背景
    2.1 东海环流体系与泥沙输运
        2.1.1 浙-闽沿岸流
        2.1.2 台湾暖流
        2.1.3 黑潮
    2.2 钱塘江流域自然地理背景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资料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AMS~(14)C测年
        3.2.2 光释光(OSL)测年
        3.2.3 粒度分析
        3.2.4 粒级组分提取
        3.2.5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CX1 孔年代与地层
        4.1.1 CX1 孔年代-深度模型
        4.1.2 CX1 孔岩性特征
    4.2 CX1 孔沉积物粒度特征
    4.3 CX1 孔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第五章 钱塘江古下切河谷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
    5.1 沉积环境代用指标的指示意义
        5.1.1 沉积物粒度组成
        5.1.2 沉积物酸溶相组分地球化学元素
    5.2 CX1 钻孔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
第六章 钱塘江古下切河谷全新世沉积物物源演化
    6.1 中国东部主要入海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6.2 冰后期长江入海沉积物物源特征及其与现代长江差异
    6.3 CX1 孔全新世物源演化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硕士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冲绳海槽南部S3岩心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1 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1.2.1.1 地球化学指标
        1.2.1.2 矿物学指标
        1.2.1.2 .1 粘土矿物指标
        1.2.1.2 .2 碎屑矿物指标
        1.2.2 区域风化和剥蚀及古环境意义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及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地质背景
        2.1.1 冲绳海槽地质背景
        2.1.2 台湾省地质背景
    2.2 气候特征
    2.3 洋流特征
    2.4 河流输入特征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分析方法
        3.2.1 年代学分析
        3.2.2 粒度组成分析
        3.2.3 沉积物硅质碎屑组分常量元素分析
        3.2.4 全岩沉积物微量元素分析
        3.2.5 质量堆积速率分析
        3.2.6 Sr-Nd同位素分析
        3.2.7 碎屑磷灰石形貌学和地球化学分析
        3.2.7.1 碎屑磷灰石常量元素分析
        3.2.7.2 碎屑磷灰石微量元素分析
        3.2.7.3 碎屑磷灰石形貌学分析
第四章 岩心S3 沉积物硅酸盐组分的地球化学研究
    4.1 年代学框架
    4.2 沉积学记录
        4.2.1 粒度组成
        4.2.2 质量堆积速率
    4.3 地球化学组成
        4.3.1 元素组成
        4.3.2 同位素组成
    4.4 物源分析
        4.4.1 Sr-Nd同位素组成控制因素
        4.4.2 Sr-Nd同位素组成对沉积物来源的制约
    4.5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指标及其控制因素
        4.5.1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指标
        4.5.2 各指标的控制因素
    4.6 3 千年以来台湾地区的风化和剥蚀历史
    4.7 小结
第五章 岩心S3 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的地球化学和形貌学研究
    5.1 年代学框架
    5.2 沉积物重矿物组成
    5.3 碎屑磷灰石地球化学组成
    5.4 碎屑磷灰石形貌学组成
    5.5 物源分析
        5.5.1 磷灰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图
        5.5.2 La/Nd-(La+ Ce+Pr)/ΣREE分类图解
        5.5.3 Th-U二元图解
        5.5.4 Sr-Y、Sr-Mn、(Ce/Yb)_(cn)-ΣREE和 Y-Eu/Eu~*二元图解
        5.5.5 主成分分析图解
    5.6 磷灰石地球化学组成对沉积物源岩类型的指示
    5.7 磷灰石形貌学组成对区域剥蚀和风化历史的指示
        5.7.1 四个层位碎屑磷灰石的控制因素
        5.7.2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指标
        5.7.3 3 千年以来台湾地区的风化和剥蚀历史
    5.8 小结
第六章 3 千年以来台湾地区风化和剥蚀作用的控制机制
    6.1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作用控制机制
    6.2 对全球硅酸盐风化和大气CO_2的意义
    6.3 对全球磷循环的意义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闽东南沿海老红砂物质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2 中国东南沿海老红砂研究现状
        2.1 老红砂的形成与发育研究
        2.2 老红砂的物源研究
        2.3 小结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1 自然地理特征
    2 样品采取及采样点分布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法
    1 物源研究方法
        1.1 矿物学示踪方法
        1.2 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方法
    2 实验方法简介
        2.1 矿物学成分、形态及阴极发光实验
        2.2 常量及微量元素实验方法
        2.3 稀土元素实验方法
        2.4 光释光年代实验方法
        2.5 磁化率参数实验方法
        2.6 粒度参数实验方法
第三章 样品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1 样品矿物组合特征
    2 碎屑形态特征
    3 石英阴极射线发光特征
    4 小结
第四章 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1 常量元素及部分微量元素示踪
        1.1 物源指标的选择
        1.2 各研究区物质来源分析
    2 稀土元素示踪
        2.1 物源指标的选择
        2.2 青峰老红砂物质来源分析
        2.3 科任老红砂物质来源分析
        2.4 东沈老红砂物质来源分析
    3 小结
第五章 科任老红砂典型剖面物源变化分析
    1 科任剖面沉积特征
        1.1 科任剖面概况
        1.2 光释光年代
        1.3 老红砂典型剖面的化学蚀变指数(CIA)特征
        1.4 剖面粒度特征
        1.5 磁化率特征
        1.6 剖面沉积环境分析
    2 物源指标变化分析
第六章 结论
    1 主要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东亚东部边缘海第四纪构造演化
    1.2 源区化学风化及其在恢复东亚古环境中的应用
    1.3 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1.3.1 矿物学指标
        1.3.2 地球化学指标
    1.4 冲绳海槽沉积演化对古环境演变的响应
        1.4.1 沉积演化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1.4.2 沉积演化对黑潮演变的响应
        1.4.3 沉积演化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气候背景
    2.3 洋流特征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分析方法
        3.2.1 矿物学分析
        3.2.2 陆源物质堆积速率分析
        3.2.3 粒度分析
        3.2.4 地球化学分析
第四章 末次冰期以来沉积演化及其古环境响应
    4.1 年代框架
    4.2 矿物和沉积学记录
        4.2.1 陆源组分
        4.2.2 粘土矿物
        4.2.3 石英ESR强度和结晶度指数
        4.2.4 粒度
        4.2.5 物质堆积速率
        4.2.6 碎屑物质形态及组成
    4.3 沉积物地球化学
        4.3.1 常量元素
        4.3.2 稀土元素
        4.3.3 微量元素
        4.3.4 Sr-Nd-Pb同位素
    4.4 物源分析
        4.4.1 矿物沉积学证据
        4.4.2 沉积物地球化学证据
    4.5 沉积物通量的估算
    4.6 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输运及其控制机制
        4.6.1 黄河沉积物输运:海平面变化
        4.6.2 九州岛沉积物:洋流演化与季风降水演化
    4.7 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及其控制机制
        4.7.1 化学风化指标
        4.7.2 冰期-间冰期尺度
        4.7.3 千年尺度
    4.8 末次冰期以来黑潮演化及其与高低纬度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
        4.8.1 黑潮指标的建立
        4.8.2 黑潮强度演化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
    4.9 小结
第五章 40万年以来沉积演化及其古环境响应
    5.1 年代框架
    5.2 粘土矿物及沉积学记录
    5.3 物源分析
    5.4 约40万年来黑潮演化及其控制机制
        5.4.1 十年际及季节尺度上黑潮强度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5.4.2 40万年以来东亚夏季风以及ENSO对黑潮强度演化的控制
    5.5 黄河物质向冲绳海槽输入及其控制机制
        5.5.1 季节尺度上黑潮对陆架沉积物向海槽输入的控制作用
        5.5.2 40万年以来冬季风对黄河物质向海槽北部输送的控制作用
    5.6 小结
第六章 40万年前浙闽隆起带的大规模下沉
    6.1 年代框架
    6.2 矿物学及地球化学记录
        6.2.1 全岩矿物和Sr-Nd同位素记录
        6.2.2 QEMSCAN识别重矿物组合及其含量
        6.2.3 镜下识别重矿物组合及其含量
        6.2.4 白云母单矿物化学组成
        6.2.5 粘土矿物组成
    6.3 物源分析
        6.3.1 粗粒级沉积物
        6.3.2 夹层细粒级沉积物
    6.4 40万年前浙闽隆起带的演化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物源研究方法进展
        1.2.2 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的物源识别研究进展
        1.2.3 江苏中部海岸沉积环境及物源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地貌环境
    2.2 水动力环境
    2.3 主要入海河流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与数据采集
        3.1.1 江苏中部滨海平原贝壳堤钻孔采集
        3.1.2 潜在物源区沉积物样品采集
    3.2 分析方法
        3.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3.2.2 磁学分析
        3.2.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2.4 年代学分析
        3.2.5 物源定量分析模型
第四章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特征
    4.1 YC01孔沉积学特征
        4.1.1 粒度特征
        4.1.2 磁学特征
        4.1.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2 YC02孔沉积特征
        4.2.1 粒度特征
        4.2.2 磁学特征
        4.2.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3 YC03孔沉积特征
        4.3.1 粒度特征
        4.3.2 磁学特征
        4.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4 钻孔年代框架
    4.5 沉积单元划分及沉积相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物源识别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1 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辐射沙脊沉积物特征
        5.1.1 粒度特征
        5.1.2 磁学特征
        5.1.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2 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2.1 全样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2.2 泥质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2.3 砂质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3 小结
第六章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物源分析
    6.1 定性识别
        6.1.1 全样沉积物物源
        6.1.2 泥质沉积物物源
        6.1.3 砂质沉积物物源
    6.2 定量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物源研究的不确定性分析
        7.1.1 时间及空间不确定性分析
        7.1.2 其它物源补给
    7.2 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沉积动力过程
    7.3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7.3.1 江苏中部海岸近6500年岸线变迁
        7.3.2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及对物源的影响
    7.4 江苏中部海岸未来演化趋势
    7.5 未来研究方向与科学问题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附录2 江苏中部海岸YC01、YC02和YC03孔岩芯照片
附录3 YC01,YC02和YC03孔沉积物粒度特征数据集
致谢

(8)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相关研究进展
        1.2.1 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
        1.2.2 沉积物物源示踪
        1.2.3 古河道变迁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地貌特征
    2.3 第四纪沉积
    2.4 气候特征
    2.5 水文概况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分析
        3.2.1 古地磁
        3.2.2 AMs~(14)C
        3.2.3 ESR
        3.2.4 OSL
        3.2.5 粒度
        3.2.6 磁化率
        3.2.7 碎屑矿物
        3.2.8 微体与宏体化石
        3.2.9 元素地球化学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1 研究区己有地层年代特征
    4.2 年代测试结果
        4.2.1 磁性地层
        4.2.2 AMS ~(14)C测年
        4.2.3 ESR测年
        4.2.4 OSL测年
    4.3 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3.1 M孔
        4.3.2 Y孔
第五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演变
    5.1 沉积相分析
        5.1.1 M孔
        5.1.2 Y孔
    5.2 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第六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物源分析
    6.1 矿物学证据
        6.1.1 碎屑矿物组成及特征
        6.1.2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矿物特征
        6.1.3 碎屑矿物物源指示
    6.2 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6.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3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6.2.4 元素地球化学物源指示
    6.3 物源变化特征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机制探讨
    7.1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关系
    7.2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控制因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常量元素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集样品和岩性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粒度变化
    2.2 常量元素变化
3 讨论
    3.1 地球化学指标
    3.2 沉积层段划分与地质意义
    3.3 常量元素划分地层的适应性和影响因素
4 结论

(10)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物源研究进展
        0.2.2 矿物化学在物源示踪中的应用和进展
    0.3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1 研究区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周边河流
    1.3 水动力条件
    1.4 底质类型
2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2.1 样品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粒度分析
        2.2.2 黏土矿物的 X 射线衍射分析
        2.2.3 碎屑矿物分析鉴定
        2.2.4 角闪石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3 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长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物源识别指纹的提取
    3.1 角闪石族矿物概述
    3.2 河口沉积碎屑矿物特征
    3.3 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3.3.1 角闪石主要元素含量及变化特征
        3.3.2 角闪石种属
        3.3.3 角闪石成因及内生环境
        3.3.4 特征元素 Mg/Fe2+比值
    3.4 具有物源识别意义的角闪石矿物化学指纹的提取
    3.5 长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4 典型泥质沉积区表层沉积物中角闪石的特征及物源示踪
    4.1 表层样品矿物组合特征
    4.2 表层样品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4.2.1 角闪石种属
        4.2.2 角闪石成因
        4.2.3 特征元素 Mg/Fe2+比值
    4.3 角闪石矿物化学特征对现代长江、黄河物质在中国东部陆架海区分布的响应
5 山东半岛泥楔 B03 岩芯沉积特征及物源甄别
    5.1 山东半岛楔状沉积体研究现状
    5.2 柱状样的沉积特征
        5.2.1 粒度
        5.2.2 黏土矿物
        5.2.3 碎屑矿物
        5.2.4 上下沉积层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5.3 岩芯物源分析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化学成分及物源示踪(论文参考文献)

  • [1]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物源示踪意义[J]. 朱博文,曾志刚. 海洋地质前沿, 2022
  • [2]1.2Ma以来辽东湾北部沉积记录及其源汇过程研究[D]. 王忠蕾.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宁波慈溪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 ——钱塘江河口古下切河谷填充过程及其物源演变[D]. 陈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4]冲绳海槽南部S3岩心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 胡思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5]闽东南沿海老红砂物质来源分析[D]. 肖鑫豪.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D]. 赵德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12)
  • [7]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D]. 杨阳. 南京大学, 2017(05)
  • [8]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D]. 陈影影. 南京大学, 2016(04)
  • [9]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常量元素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J]. 蓝先洪,张志珣,王中波,陈晓辉,田振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06)
  • [10]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D]. 赵利.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标签:;  ;  ;  

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化学成分及物源示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