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能重离子的生物学原理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14)在《拟南芥辐射旁效应信号通路及其与微重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辐射远程旁效应被认为是低能离子诱导植物遗传变异以及空间辐射生物效应诱导的一个重要机制,但是对于远程旁效应的信号的特征、分子机制、以及空间复杂环境对其的调控作用还不是很清晰。本研究主要研究了拟南芥植物远程旁效应信号的转导特性、参与植物远程旁效应的信号通路以及微重力条件对植物远程旁效应的调控作用。主要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结果:1.植物远程旁效应信号转导特性的研究利用已经建立的拟南芥植物远程旁效应实验体系和根微嫁接实验平台,以AtRAD54基因的表达水平作为生物学检测终点,研究了远程旁信号产生、转导及诱导效应产生等相关特性。结果表明拟南芥局部根辐照后2-8小时内产生的信号是诱导植物远程旁效应所必须的,旁区的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 DSB)水平也是在辐射后8h显着增加。植物远程旁效应的诱导并不取决于旁信号强度的积累,而是由不同时间产生的多组信号协同诱导产生,且这些信号间的作用时间次序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信号传输具有方向性。并且远程旁信号产生不受旁区组织的影响,但受到靶细胞核倍性的影响。2.茉莉酸信号通路参与植物远程旁效应研究利用拟南芥茉莉酸生物合成(AOS)和信号转导(COIl)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为材料,同样以AtRAD54基因的表达水平作为生物学检测终点,以拟南芥根局部辐照实验体系和拟南芥根微嫁接做为技术平台,研究茉莉酸信号通路在植物远程旁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茉莉酸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远程旁效应的诱导,且茉莉酸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通路既参与靶细胞旁信号的产生过程,又参与了旁信号在旁区细胞中远程效应的诱导过程。另外,茉莉酸过表达突变也能够抑制旁效应的产生,但不影响靶细胞中辐射旁效应信号的产生,表明拟南芥内源的茉莉酸浓度的平衡在远程旁效应过程中起调控作用。3.微重力对植物远程旁效应的调控作用由于空间辐射低剂量(率)的特点,辐射远程旁效应被认为在空间辐射生物效应的诱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在空间环境中,微重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空间环境因子。因此研究这两个空间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深入认识空间辐射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使用二维的旋转仪产生植物微重力(10-4g),以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AtRAD54和AtRAD51的表达、ROS水平和同源重组频率作为检测终点,植物旁效应研究微重力对植物远程旁效应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微重力能够显着抑制辐射诱导的短期的旁反应过程,包括AtRAD51和AtRAD54基因的诱导,ROS水平的上调。但对于长期的同源重组频率并没有显着的影响,这表明不同的生物学终点对微重力有不同的应答机制。通过改变微重力和辐射处理的时间顺序,发现辐照前微重力预处理并不能抑制植物远程旁效应的诱导,通过进一步研究微重力对植物远程旁效应调控的时间进程,发现辐照后0-4小时微重力处理就能明显抑制植物旁效应的诱导,表明微重力对旁效应抑制的快速性,也说明微重力主要抑制了旁效应信号在靶细胞(根)中的产生和传递过程,而不影响旁区的辐射反应。
解继红,包金刚,徐柱,杨凯,尹军[2](2010)在《离子束对生物体的作用原理及应用》文中指出离子束是指一束具有一定能量的质量数小于或等于4的带电离子束,离子束注入技术是生物物理技术,具有生理损伤小、突变谱广和突变频率高等特点。离子束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生物物理技术,我国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发现了离子束注入的生物效应,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植物诱变育种。本文主要概述了低能离子束注入对生物体的作用原理,以及该技术在植物育种、微生物品种改良和遗传改良上的应用,最后还小结了离子束注入技术在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赵帅鹏[3](2009)在《低能离子注入后水稻种子脱分化和再分化的生物学效应》文中提出在无性系水平深入研究离子注入后实验材料特征特性的变异规律是离子束生物工程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这将有助于利用离子束介导技术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本项研究以3份二倍体水稻品系[紫粳(2)、DPR(2)和IR28(2)]和3份相应的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系[紫粳(4)、DPR(4)和IR28(4)]为实验材料,对离子注入时物理参数的优化、离子注入后所引起的细胞学特征变异及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由此建立了离子注入后高频率诱导水稻种子脱分化和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无性系技术体系。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如下4个方面:1.通过研究水稻种子的无性系诱导和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特性,建立了水稻无性系培养的技术体系。从研究结果来看,水稻的基因型、培养基的类型、各种激素的浓度配比、光照、PH值和培养基的种类等都明显地影响到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再生植株的分化率。2.低能离子注入对实验材料的生物学效应很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对发芽率和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实验材料的发芽率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同时,同源四倍体水稻材料比相应的二倍体水稻材料更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当离子注入剂量为3.0×1017 ions/cm2时,同源四倍体水稻材料的发芽率、愈伤诱导率以及抗损伤能力都相对较高,而褐化率相对较低,由此表现出比较高的存活率。3.在以水稻愈伤组织为材料的实验中对离子注入的主要物理参数进行了的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处理时间,注入剂量、注入能量均会对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和分化时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这些物理参数的筛选不仅与供试材料的基因型有关,而且也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组倍性紧密相关。4.通过对离子注入后水稻愈伤组织中四种同工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酯酶EST]活性及酶谱进行分析,探讨了离子注入后实验材料的生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大,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呈现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即“马鞍型”趋势,并在剂量为3.0×1015 ions/cm2时出现了“鞍点”;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离子注入剂量为5.0×1015 ions/cm2时亦出现了“鞍点”。实验推测,“鞍点”的产生很可能是离子注入细胞后在各种保护酶的作用下细胞组织经过自我修复后所表现出的一种生物学效应。此外,真空处理对实验材料酶谱的影响与酶的种类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黄群策,梁秋霞,李国平[4](2008)在《离子注入对雪松花粉粒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LSCM)研究了低能离子注入对雪松花粉管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1×1015ions/cm2)注入对雪松花粉粒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3×1015ions/cm2和5×1015ions/cm2离子注入可以刺激花粉粒萌发;高剂量(等于或大于7×1015ions/cm2)的离子注入会显着抑制花粉粒萌发。离子注入对雪松花粉管的伸长和花粉管的形态特征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花粉管受到的损伤程度与离子注入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龚洪恩[5](2008)在《山核桃和金合欢属植物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离子束生物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诱变技术,它是通过将低能离子束注入生物体内,来研究其生物效应和作用机理,并将其应用于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研究,人们对其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在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本文主要研究山核桃属植物及伞形树低能N离子和Ti离子注入的诱变效应。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对山核桃属植物种子进行预处理,从中选出可行的方法进行离子注入。结果表明:山核桃种子由于颗粒较大、含水量较多等原因,离子注入后发芽率极低。分别采用N和Ti两种离子对伞形树种子进行离子注入,能量为30kev,束流为10mA,真空度为10-3Pa,每21s注入一次,每次注入3s,剂量分别为:0、200×1014ion/cm2、400×1014ion/cm2、600×1014ion/cm2、800×1014ion/cm21000×1014ion/cm2、1200×1014ion/cm2,然后进行发芽试验,并对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两种离子注入后,种子发芽率均降低,呈“马鞍型”存活曲线,发芽势、发芽率与注入剂量之间均呈现极显着相关,低剂量(200×1014ion/cm2)对种子发芽有利。2.两种离子注入后,种子中DH含量差异不大,都基本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不显着。3.N离子800-1000×1014ion/cm2剂量的以及Ti离子600-800×1014ion/cm2剂量的注入使CAT活性的明显提高。4.低剂量(200~400×1014ion/cm2)时两种离子的注入对种子中游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差别很大,随着剂量的增加差别逐渐减小,相关性不显着。5.两种离子注入后,幼苗叶绿素含量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但出现变化的转折点有所不同,叶绿素含量的再次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逐渐下降,表明离子束可能引起叶绿体的损伤,从而引起光合强度降低,光合能力下降。综合各因子考虑,伞形树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技术指标应为:离子源,N离子;能量,30kev;束流,10mA;真空度,10-3Pa;注入方式,每21s注入一次,每次注入3s;剂量,800×1014ion/cm2。
张红梅[6](2008)在《氮离子注入鸡腿菇M1代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突破了传统的食用菌诱变方法,通过低能离子注入诱变鸡腿菇。结果显示:诱变效果显着,其正突变率相对较高,突变谱宽,同时也验证了低能离子注入诱变鸡腿菇菌丝体细胞的可行性。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将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应用于鸡腿菇生物效应的研究,为获得优质、高产的鸡腿菇菌株提供了较佳的注入参数,为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拓展了离子注入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和工业微生物中的研究与应用范围。本研究,首先以发酵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对鸡腿菇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其次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鸡腿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固体培养基,并对鸡腿菇在最适温度下的长速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对,对鸡腿菇菌丝进行了多批次的离子注入实验。发现鸡腿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发酵生物量随剂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W型”曲线变化。胞外多糖含量随剂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马鞍型”曲线变化。其中剂量为6×1015N+/cm2的菌株生长速度,发酵生物量和胞外多糖的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69%,14.44%和9.59%,可以认为,在此剂量下,鸡腿菇菌丝体细胞发生正突变率较高,所以我们确定剂量6×1015N+/cm2为鸡腿菇最佳氮离子注入剂量。分别将正突变率较高的菌株J6(剂量为6×1015N+/cm2)和负突变率较高菌株J10(剂量为10×1015N+/cm2)的菌株做出菇实验,结果J6第一茬菇的平均生物转化率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4.84%,发菌期缩短了5d,而J10第一茬菇的平均生物转化率比出发菌株降低了23.95%,发菌期延长了15d。
王悦[7](2008)在《重离子束注入大豆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重离子束诱变育种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诱变新技术,由于它具有不同于常规辐射育种的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重离子注入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其诱变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利用重离子束对作物的诱变优势,采用不同能量和剂量的7Li离子束注入两种不同生育特性的大豆品种的种子,研究重离子束注入对大豆种子的诱变效应,探索7Li离子束诱变大豆的最佳能量与剂量,为重离子束在大豆诱变育种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筛选特异突变体,为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主要结论如下:1、2种能量5种剂量的7Li离子束辐照处理,对2个不同类型春大豆品系的种子活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两品系之间存在敏感性差异,各处理发芽率在83.33%以上,多数处理的田间成苗率在70%左右;4.24 MeV 60 Gy7Li离子束处理大豆种子,可显着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2、7Li离子束注入对大豆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有生育期、株高、结荚起点、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其它性状的改变不明显。3、M1代植株群体中,出现了植株矮化、主茎弯曲、双主茎、枝叶对生及丰产突变体。各处理突变率在1.96%~7.68%之间,以19.9MeV 60Gy、19.9MeV 100Gy、4.24MeV 200Gy等处理的突变率较高,达6.66%~7.68%。M2代出现的突变类型比M1代更丰富,增添了高杆、不育株、荚熟杆青等突变体,突变率在1.35%~17.91%之间,以19.9MeV 60Gy、19.9MeV 80Gy、4.24MeV 200Gy等处理的突变率较高,达12.34%~15.21%。4、7Li离子束注入引起的突变既有显性突变,又有隐性突变。当M1代采用系谱法时,M2可获得较高的突变频率,但可能丢失很多突变基因。为了即避免突变体的遗漏,又不至增加工作量,7Li离子注入M1代宜采用系谱法和混合选择法相结合进行选择。
宋冬灵[8](2007)在《氮离子注入白金针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子注入白金针菇及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在国内还是首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离子注入对白金针菇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为获得优质、高产的金针菇菌株提供较佳的参数和新的出发菌株,为食用菌育种的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本文中,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出了白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液体发酵试验筛选出了较好的液体发酵配方。在此基础上对白金针菇F3进行了三次N+离子注入。注入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对白金针菇的生物学效应明显,不同注入剂量的生物学效应不同,呈“马鞍型”曲线变化规律。同时,离子注入会导致白金针菇菌丝细胞发生突变,且突变率高,突变谱宽。通过一系列筛选工作和生物学效应的分析对比,获得了与出发株相比有明显变异特征的正突变株F6、F615和负突变株F62。对他们进行了出菇试验,结果突变菌株F6、F615第一茬菇的平均生物转化率比出发株提高了24.01%,出菇周期缩短了15d,均盖直径小了0.3cm。而突变菌株F62的出菇情况则相反,第一茬菇的平均生物转化率仅为35.38%,比出发菌株下降了39.75%,出菇周期长达97d。最后,总结了一些出菇栽培过程中的经验,为工厂化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吕长武[9](2006)在《氮离子注入阿魏菇高产菌株选育与产业化初探》文中提出离子束生物工程是八十年代中期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的余增亮研究员开拓性的提出的,随后将离子注入技术应用到农作物诱变育种取得很好的诱变效果,从而开辟了低能离子生物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其涉及的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在短短十余年就己经在诱变育种、植物转基因、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环境辐射与人类健康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开辟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新疆特色食(药)用菌阿魏菇是干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真菌。野生阿魏菇在我国仅分布在新疆木垒、青河、托里等气候恶劣的戈壁荒漠中的阿魏滩上,是专一生长在伞行科药用植物阿魏的根茎上,资源极为稀少。阿魏菇由于子实体洁白,菌肉肥厚,脆嫩可口,香味浓郁,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具有抗癌增强免疫等功效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产销量逐年攀升,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本课题是我们新疆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中心实验室承担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离子注入技术诱变新疆特色食用菌产业化及其深加工”的子课题。主要任务是应用离子束诱变育种技术,对新疆阿魏菇菌株进行诱变改良,筛选出高产菌株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阿魏菇产业化生产进行一些探索。
杨惠玲[10](2005)在《低能重离子注入彩棉种子物理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SEM-EDS)技术,测量了经过四组不同能量、剂量的低能Ti+和Fe+注入后,彩棉种子及花生种子中的离子注入浓度—深度分布。其中测得花生种子中注入离子的浓度—深度分布曲线与文献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次实验测得数据的可靠性;彩棉种子中的注入离子浓度—深度分布是本文讨论和分析重点,针对当前低能重离子注入作物种胚使其后代变异(这种变异指种子的子叶或胚细胞的DNA结构损伤的结果)的两种截然不同观点,即直接作用观点和间接作用观点。从统计学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低能Ti+和Fe+注入彩棉种子中离子浓度—深度分布曲线及相关文献资料,得到以下结论: 1、植物种子中低能重离子的注入浓度—深度分布曲线呈现为带长尾巴的非对称的高斯分布。 2、分布曲线的峰值所对应的深度即离子的最可几深度的范围一般在5~40μm,小于一般植物种子的种皮厚度。说明造成胚细胞的DNA损伤是注入离子的次级效应的间接作用。 3、对于分布曲线的长尾巴即离子注入的最大穿透深度分析,不同的测量方法所测量的数据差别较大,主要取决于测量仪器的检测灵敏度。用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TPLSM)可以测到离子注入的最大穿透深度达到800μm。这样的深度足以到达种子胚细胞引起后代变异。也就是说,注入的低能重离子在植物种子中存在小概率长程穿透行为。因而,注入离子诱变机理的直接作用肯定是存在的。 4、离子注入机的注入方式不同会对离子浓度-深度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强束流脉冲注入方式注入的离子的最大穿透深度、最可几深度和半高宽都比中低束流稳流注入方式注入的要大的多。到底对离子注入诱变影响有多大还有待于进一
二、低能重离子的生物学原理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能重离子的生物学原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拟南芥辐射旁效应信号通路及其与微重力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辐射生物学概况 |
1.1.1 辐射生物效应 |
1.1.2 低能离子生物学 |
1.1.3 空间环境生物学 |
1.2 辐射旁效应 |
1.2.1 辐射旁效应定义 |
1.2.2 辐射旁效应在动物体系的研究 |
1.2.3 辐射旁效应在植物体系的研究 |
1.3 茉莉酸信号途径 |
1.3.1 茉莉酸生物合成 |
1.3.2 茉莉酸信号转导 |
1.4 模式植物拟南芥 |
1.4.1 拟南芥简介 |
1.4.2 转基因拟南芥同源重组体系简介 |
1.4.3 转基因拟南芥AtRAD54P::GUS+GFP简介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植物远程旁效应信号转导特性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拟南芥材料 |
2.2.2 拟南芥种子消毒 |
2.2.3 生长条件 |
2.2.4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5 α粒子辐照实验 |
2.2.6 根剪切实验 |
2.2.7 根嫁接实验 |
2.2.8 GUS活性定量检测 |
2.2.9 DNA链断裂检测 |
2.2.10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辐射诱导植物远程旁效应信号产生的时间进程 |
2.2.2 辐射诱导远程DNA链断裂检测 |
2.3.3 植物远程旁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 |
2.3.4 不同阶段产生的旁效应信号的协同模式 |
2.3.5 植物旁效应信号在根中的传递方向 |
2.3.6 根尖去除对于旁效应信号的影响 |
2.3.7 地上部分去除对于植物旁效应产生的影响 |
2.3.8 多倍性细胞对于辐射的敏感性 |
2.4 总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茉莉酸信号通路在植物旁效应中的作用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拟南芥材料 |
3.2.2 拟南芥种子消毒 |
3.2.3 生长条件 |
3.2.4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5 α粒子辐照实验 |
3.2.6 根剪切实验与根嫁接实验 |
3.2.7 GUS活性定量检测 |
3.2.8 GUS蛋白组化染色 |
3.2.9 荧光定量PCR |
3.2.10 半定量PCR |
3.2.11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茉莉酸合成缺失突变体aos对于局部根辐射的响应 |
3.3.2 外施茉莉酸甲酯对于aos的辐射响应的影响 |
3.3.3 SHAM处理对于植物旁效应的影响 |
3.3.4 地上部分AOS基因对于远程旁信号的响应 |
3.3.5 茉莉酸信号转导缺失突变体coi1对于局部根辐射的响应 |
3.3.6 根部AOS基因缺失对于植物旁效应的影响 |
3.3.7 根部COI1基因缺失对于制植物旁效应的影响 |
3.3.8 地上部分AOS基因缺失对于植物旁效应的影响 |
3.3.9 地上部分COI1基因缺失对于植物旁效应的影响 |
3.3.10 AOS基因过表达对于植物旁效应的影响 |
3.3.11 根部AOS基因过表达对于植物旁效应的影响 |
3.4 总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微重力对于植物旁效应的调控作用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拟南芥材料 |
4.2.2 拟南芥种子消毒 |
4.2.3 生长条件 |
4.2.4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5 α粒子辐照实验 |
4.2.6 微重力处理 |
4.2.7 GUS活性定量检测 |
4.2.8 GUS蛋白组化染色 |
4.2.9 荧光定量PCR |
4.2.10 ROS定量检测 |
4.2.11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微重力对于AtRAD54基因本身的影响 |
4.3.2 微重力对于辐射诱导的远程AtRAD54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3 微重力对于辐射诱导的远程AtRAD51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4 微重力对于辐射诱导的ROS的影响 |
4.3.5 微重力对于长期的同源重组的影响 |
4.3.6 辐照前微重力处理对于植物旁效应的影响 |
4.3.7 微重力对于旁信号的产生和效应阶段的影响 |
4.4 总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离子束对生物体的作用原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离子束对生物体作用原理 |
2 离子束在生物体上的应用 |
2.1 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
2.2 微生物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
2.3 遗传改良的应用 |
3 小结与展望 |
(3)低能离子注入后水稻种子脱分化和再分化的生物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无性系培养技术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1.1 无性系培养技术的特点及机理 |
1.1.2 无性系培养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2 离子注入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作用 |
1.2.1 离子注入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诱变作用 |
1.2.2 离子注入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介导作用 |
1.3 离子注入后导致生物学效应的研究状况 |
1.3.1 细胞学效应 |
1.3.2 遗传学效应 |
1.3.3 生理学效应 |
1.3.4 近旁效应 |
1.4 本项研究的意义及设计方案 |
第二章 水稻种子脱分化与再分化体系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基及其处理 |
2.2.1.1 诱导培养基 |
2.2.1.2 分化培养基 |
2.2.1.3 生根培养基 |
2.2.2 培养基的不同配置方法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培养基类型对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2.3.2 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2.3.3 培养基类型与6-BA浓度对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 |
2.3.4 光照对愈伤组织再生率的影响 |
2.3.5 不同培养中的PH值变化 |
2.3.6 不同的培养基配制方法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离子注入对水稻愈伤组织形成的生物学效应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诱导培养基 |
3.2.2 特异植株的筛选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离子注入对成熟胚发芽率的影响 |
3.3.2 离子注入与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的关系 |
3.3.3 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 |
3.3.4 主要农艺形状检测 |
3.4 讨论 |
第四章 离子注入过程中主要物理参数的初步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真空处理时间与分化率的关系 |
4.2.2 注入剂量与分化率之间的关系 |
4.2.3 注入能量与分化率之间的关系 |
4.2.4 离子注入与分化时间的关系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的真空处理时间对愈伤组织分化效果的影响 |
4.3.2 不同的离子注入剂量对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 |
4.3.3 不同的离子注入能量对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 |
4.3.4 离子注入对愈伤组织分化时间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离子注入对水稻愈伤组织同工酶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SOD、POD、CAT活性的测定 |
5.2.1.1 酶液的制备 |
5.2.1.2 超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5.2.2.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5.2.2.4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5.2.2 POD、SOD和酯酶的电泳分析 |
5.2.2.1 样品的制各 |
5.2.2.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电泳与染色 |
5.2.2.3 超氧化物酶(POD)电泳与染色 |
5.2.2.4 酯酶的电泳与染色 |
5.3 结果和分析 |
5.3.1 离子注入对超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5.3.2 离子注入对超氧化物其化酶(SOD)的影响 |
5.3.3 离子注入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5.3.4 离子注入对过氧化物同工酶谱(POD)的影响 |
5.3.5 离子注入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谱(SOD)的影响 |
5.3.6 离子注入对过酯酶(Esterase)酶谱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I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II 主要符号缩写注释 |
致谢 |
(5)山核桃和金合欢属植物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离子束的特点 |
1.2 离子注入的诱变机理 |
1.2.1 能量沉积效应 |
1.2.2 质量沉积效应 |
1.2.3 电荷交换效应 |
1.3 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 |
1.3.1 离子注入对生物体存活率的影响 |
1.3.2 离子注入对细胞、染色体结构的影响 |
1.3.3 离子注入对生物分子的影响 |
1.4 离子注入与传统辐射诱变效应的比较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 |
1.6 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应用现状 |
1.6.1 植物 |
1.6.2 微生物 |
1.6.3 基因 |
1.7 前景 |
1.8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山核桃属植物离子注入诱变技术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种子预处理 |
2.2.2 离子注入处理 |
2.2.3 发芽试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处理方法的选取 |
2.3.2 发芽结果分析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结论 |
2.4.2 讨论 |
3 金合欢属植物离子注入诱变技术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处理 |
3.2.2 发芽试验 |
3.2.3 DH含量的测定 |
3.2.4 CAT活性的测定 |
3.2.5 POD活性的测定 |
3.2.6 游离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3.2.7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离子注入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 |
3.3.2 离子注入对DH含量的影响 |
3.3.3 离子注入对CAT活性的影响 |
3.3.4 离子注入对POD活性的影响 |
3.3.5 离子注入对游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3.3.6 离子注入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7 N离子注入后各指标间相关性 |
3.3.8 Ti离子注入后各指标间相关性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
4.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6)氮离子注入鸡腿菇M1代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发展概况 |
1.1.1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 |
1.1.2 低能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 |
1.1.3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应用进展 |
1.2 鸡腿菇的研究概况 |
1.2.1 鸡腿菇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2 鸡腿菇液体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1 目的 |
1.3.2 内容 |
第二章 鸡腿菇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斜面PDA |
2.2.3 平板PDA 加富培养基 |
2.2.4 摇瓶发酵基础培养基 |
2.2.5 仪器及设备 |
2.3 培养方法 |
2.4 分析方法 |
2.4.1 菌丝干重测定 |
2.4.2 PH 值 |
2.4.3 胞外多糖测定 |
2.4.4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碳源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
2.5.2 氮源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
2.5.3 接种量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
2.5.4 初始PH 值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
2.5.5 温度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
2.5.6 装液量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
2.5.7 鸡腿菇深层发酵过程曲线 |
2.6 讨论 |
第三章 鸡腿菇菌丝培养和生长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供试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碳源对鸡腿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氮源对鸡腿菇母钟菌丝生长的影响 |
3.3.3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对阿魏菇母种茵丝生长的影响 |
3.3.4 菌块的制备与培养 |
3.3.5 菌丝最佳温度生长速度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不同碳源对鸡腿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
3.4.2 不同氮源对鸡腿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
3.4.3 不同优化培养基对鸡腿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
3.4.4 鸡腿菇菌丝在最适温度下的生长速度的测定 |
3.5 讨论 |
3.5.1 碳源讨论 |
3.5.2 氮源讨论 |
3.5.3 正交讨论 |
3.5.4 最适温度下的生长速度测量讨论 |
第四章 N~+离子注入鸡腿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2.1 离子注入机装置简介 |
4.2.2 供试菌种 |
4.2.3 优化固体培养基 |
4.2.4 优化液体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注入前的准备 |
4.3.2 N~+离子注入与样品处理 |
4.3.3 生长速度的测量与计算 |
4.3.4 注入后培养 |
4.3.5 发酵培养 |
4.3.6 分析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注入剂量与鸡腿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关系 |
4.4.2 真空效应的验证 |
4.4.3 N~+离子注入剂量与鸡腿菇菌丝发酵生物量的关系 |
4.4.4 N~+离子注入剂量与鸡腿菇胞外多糖的关系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出菇试验 |
5.1 引言 |
5.2 制种 |
5.3 栽培料的配制 |
5.4 制袋接种 |
5.5 覆土出菇及采收 |
5.6 出菇结果及生物学效应的对比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7)重离子束注入大豆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综述 |
1.1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 低能重离子束—一种新的诱变源 |
1.2.1 离子注入植物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 |
1.2.2 离子注入植物诱变育种的特点 |
1.2.3 离子束诱变育种机制 |
1.2.4 离子注入植物的主要生物学效应 |
1.2.5 离子注入在植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
1.2.6 离子注入植物诱变育种发展前景分析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辐照处理 |
2.2.2 种子发芽试验 |
2.2.3 种子田间出苗率和成苗率的观察 |
2.2.4 生育期、植物学特征和主要经济性状的观察 |
2.2.5 M_1代突变体的筛选 |
2.2.6 三种选择方法比较 |
2.3 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7Li离子注入对大豆M_1代种子活力的影响 |
3.1.1 对大豆M_1代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
3.1.2 对大豆M_1代田间出苗率和成苗率的影响 |
3.2 ~7Li离子注入对大豆M_1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对大豆M_1代生育期的影响 |
3.2.2 对大豆M_1代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
3.2.3 对大豆M_1代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 突变体的选择 |
3.3.1 M_1代突变体及突变率 |
3.3.2 M_2代突变体及突变率 |
4、讨论 |
4.1 ~7Li离子注入对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 |
4.2 ~7Li离子注入对M_1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 ~7Li离子注入诱发突变的特点分析 |
4.4 ~7Li离子束辐照大豆适宜剂量的探讨 |
4.5 存在的问题及工作设想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氮离子注入白金针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发展概况 |
1.2 低能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 |
1.3 国内外食(药)用菌的发展及研究概况 |
1.4 金针菇概况 |
1.5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目的、意义 |
2.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仪器设备 |
1.2 菌种 |
1.3 主要试剂及原料 |
1.4 培养基 |
2 方法 |
2.1 基本实验的实验方法 |
2.2 离子注入白金针菇生物学效应研究的总体思路、方法 |
第三章 培养基的优化 |
1 固体培养基的优化 |
1.1 供试菌种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碳源利用试验 |
1.4 氮源利用试验 |
1.5 正交优化试验 |
1.6 接种、培养、观察 |
1.7 结果与分析 |
1.8 小结与讨论 |
2 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
2.1 供试菌种 |
2.2 供试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5 结论 |
第四章 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
1 注入前准备 |
2 第一次注入 |
2.1 注入参数 |
2.2 注入过程 |
2.3 注入后培养 |
2.4 转接 |
2.5 结果与分析 |
3 第二次注入 |
3.1 注入参数 |
3.2 注入过程 |
3.3 注入后培养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处理 |
4 第三次注入 |
4.1 对剂量6 的处理流程图 |
4.2 对剂量6处理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5 小结 |
第五章 出菇试验 |
1 制种 |
2 配料 |
3 装袋、灭菌、接种 |
4 菌丝培养 |
5 开袋、骚菌、催蕾、低温抑制 |
6 出菇管理、采收 |
7 出菇结果及生物学效应对比 |
8 温度、CO_2、O_2 浓度、光照度、湿度在出菇阶段对金针菇子实体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9)氮离子注入阿魏菇高产菌株选育与产业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1. 辐射生物学与诱变育种 |
1.1 辐射的基础知识 |
1.2 传能线密度和相对生物效应 |
1.3 辐射诱变育种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 |
2.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发展概述 |
2.1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创立 |
2.2 低能离子与生物体相互作用 |
2.3 离子束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 |
2.4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应用 |
3. 阿魏菇选育与栽培研究综述 |
3.1 生物学特性 |
3.2 营养成分 |
3.3 药用价值 |
3.4 阿魏菇生长的环境条件 |
3.5 栽培研究 |
3.6 液体发酵与产业化生产 |
4.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4.1 本研究的意义 |
4.2 本研究的内容 |
第二部分试验部分 |
1 离子注入参数的优化 |
1.1 试验装置 |
1.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3 离子注入 |
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 液体发酵与高产菌株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高产株筛选与传代 |
2.4 液体深层发酵 |
3 产业化高产栽培技术 |
3.1 栽培季节与场地 |
3.2 品种选择 |
3.3 培养料配方与配制 |
3.4 装袋灭菌与接种 |
3.5 发菌期管理 |
3.6 出菇期管理 |
4 产业化生产探索 |
4.1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
4.2 食用菌产业在农业中的作用 |
4.3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动向 |
4.4 产业化生产的一些建议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展望 |
1 试验结果 |
2 问题与建议 |
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10)低能重离子注入彩棉种子物理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
1.1.1 基本概念 |
1.1.2 离子注入技术的特点 |
1.1.3 离子束技术在金属离子注入方面的发展 |
1.2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应用性研究进展 |
1.2.1 引言 |
1.2.2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在诱变育种中的特点 |
1.2.3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在实践中的主要应用 |
1.2.4 国外离子束生物工程学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装置和测量技术原理简介 |
2.1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装置 |
2.1.1 离子束生物装置的一般要求 |
2.1.2 装置现状 |
2.2 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 |
2.2.1 扫描电镜(SEM)工作原理 |
2.2.2 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 |
2.3 其它一些测量射程的方法 |
2.4 小结 |
第3章 低能离子注入生物材料相互作用 |
3.1 LSS理论的射程分布理论简介 |
3.2 低能重离子注入的主要生物学效应 |
3.3 低能重离子注入生物效应原初物理机制可能的四个过程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原初物理机制可能的四个过程 |
3.4 小结 |
第4章 低能重离子注入彩棉种子的深度-浓度实验初步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2.1 离子注入实验 |
4.2.2 注入离子浓度-深度测量实验 |
4.3 测量结果 |
4.3.1 两种测量方法的试验数据结果 |
4.3.2 花生种子离子浓度深度分布测量结果与文献数据比较 |
4.3.3 TRIM程序计算结果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低能重离子的生物学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拟南芥辐射旁效应信号通路及其与微重力相互作用的研究[D]. 王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2]离子束对生物体的作用原理及应用[J]. 解继红,包金刚,徐柱,杨凯,尹军.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04)
- [3]低能离子注入后水稻种子脱分化和再分化的生物学效应[D]. 赵帅鹏. 郑州大学, 2009(S1)
- [4]离子注入对雪松花粉粒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 黄群策,梁秋霞,李国平. 核农学报, 2008(05)
- [5]山核桃和金合欢属植物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研究[D]. 龚洪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03)
- [6]氮离子注入鸡腿菇M1代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 张红梅. 新疆大学, 2008(02)
- [7]重离子束注入大豆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D]. 王悦.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8]氮离子注入白金针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 宋冬灵. 新疆大学, 2007(06)
- [9]氮离子注入阿魏菇高产菌株选育与产业化初探[D]. 吕长武. 新疆大学, 2006(12)
- [10]低能重离子注入彩棉种子物理机制的研究[D]. 杨惠玲. 新疆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