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文化人类学与中国老人的死亡(论文文献综述)
李孟萍[1](2021)在《台湾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研究》文中认为
林韬[2](2021)在《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文中研究说明至今,设计学仍是一个较年轻的学科,探赜设计研究的策略、构建未来学科研究的体系与路径是新时代设计研究者的使命与担当。设计研究具有跨学科属性,从交叉学科的观念出发,它的“间性特质”反映在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里的众多学科之间。草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和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所倡导的经典策略。这一策略并不是实体理论,而是一种研究的路径(Lead),或者说是一个“方法论”(Methodology)。草根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定性研究领域众多路径中的一种,但与其他路径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研究的目的是溯源赓续地从经验资料中生成新理论并运用于学科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描述和阐释研究现象本身,或是针对被研究者的叙事视域、言语特征或日常生活史进行单层线性的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崇尚设计研究中的历史观与学科视野,能“发现”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并尝试新的实验跨界与嫁接,这对明日的设计学科的设计研究来说毋庸置疑是有价值的;当然,就这一方法论本身而言,其过程又是从原生资料中“自下而上”、不断地“向史而新”的。本文主要依据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中的重要要素、特征及研究程序,交叉建构一种可行的设计研究方法:从“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的胚胎期出发,历经“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的孕育期磨练,力求“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之成熟期。最后,置身于设计研究的“实验场”从最初对研究对象的实践兴趣到实质理论“自然呈现”再到形式理论的演化生成,借鉴草根理论策略形成的理论则区别于一般的宏大而脱离语境的总结性推论,它更强调的是形成的过程和对于设计操作的导向性,以及检验其指导再设计的合理性与前瞻性。设计的转型实质是设计理念的转型。其中的机遇就隐藏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无比多样与绚烂的文化中,对于设计思维和策略的研究正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挖掘这些机遇的有效手段,而在这样的探究之旅中,试图再观察、再聚焦希望凝缩出关联设计的新问题与新理念为未来的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参考。
卢文慧[3](2021)在《肃南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0%。与2010年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我国老龄化率再创新高,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我国牧区相对于城镇以及农业区其拥有独特的牧业经济,牧区少数民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独特的游牧民族文化也影响着牧民的养老生活。牧区地广人稀居住的分散性居住格局使得基础设施配备成本较高。游牧经济以及背后的游牧文化影响着牧区民众的生活思想观念。促进牧区居民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与当地人口老龄化现状、少数民族自治政府养老政策相结合是本研究的目的。牧区养老的独特性以及民族文化的功能性催生了差异化养老制度。差异化养老制度是面对少数民族农牧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养老现状的应对举措。在现代养老保险制度植入过程中,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等因素形成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养老保障差异化需求,满足差异化需求需要通过养老政策的差异化供给。对于养老保障制度的共性问题,可以通过统一的制度调整逐步解决,对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面临的特殊问题和个性问题,应在现行国家统一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的特点,对养老保障制度结构或制度参量进行因地制宜地调整,使之更好地满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养老保障需求。文章共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田野点概况等基本情况介绍。正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多民族聚居格局下的牧区老年社会,其次引出分散居住格局下的牧区养老问题与服务体系建设难点,接着介绍牧区传统文化资源与养老服务理念,最后就肃南牧区差异化养老与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木粲成[4](2020)在《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是人类在生活中必须倚赖的基本观念之一。人类的实践既建构着时间,也展开于时间中,受时间形塑。时间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时计与时间性。时计是人类在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中习得或创造而成的各式各样用于标定过去、现在、未来的手段。时间性则是由回忆、感知、预期三种机能触发的统一于当下的过去、现在、未来意识。时计既展开于时间性中也影响人们的时间性,时间性既化育时计也受时计牵动。时计与时间性统一于时间实践。时间实践与社会文化互构。不同社会文化群体的时间实践会所有不同,同一社会文化群体内部的时间实践也会因社会身份与实践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是一项以时间为中心论题,以聚居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清水江中上游两岸的苗族方南支系为考察对象的民族志。通过考察方南苗族的基本时间概念,时计类型,不同社会角色的时间实践方式,不同社会场景的时间特点,以及不同社会角色在不同场景之中时间交叠、时间冲突、时间协调的具体过程,本文既从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来理解时间,也以时间为核心论题来呈现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依照如下框架展开。第一章系统梳理了百余年来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脉络,明确随之形成的主要问题、概念、理论、方法,确认当前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趋势为探究多样场景中不同行动者在实践中牵涉的多样时计、时间性及其相互关系,并强调,本文涉及的时计主要是方南苗族在生活中频繁使用且与其社会制度与文化观念具有密切关联的时间参照,并将对时间性的呈现锁定在方南苗族运用时计而展开的具体实践之中。第二章,从生态人文区位、生计方式、亲属制度、社会组织、信仰观念等层面勾勒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概况,强调方南苗族的核心社会理想是在祖先、神灵护佑下,维系家户、宗族、村落团结,建设跨家户、跨宗族、跨村落交换,实现并延续物与人的丰产。第三章,概要呈现方南苗族的基本时间概念,时间起源论,主要时计类型,各类时计的内容、来历、功能、意义,不同时计掌握程度与运用状况的社会差别,多样时计划分的各级时间单位及其内部多样性,彰显方南苗族的时计愈发数值化、便携化的代际趋势。接下来,以多个民族志个案剖析嵌合着时计与时间性的时间实践过程,讨论方南苗族时间实践的社会差别与场景特征,呼应方南苗族社会文化图景与多样时计概貌。第四章讨论生计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呈现由基本社会分工带来的老年男性、中青年男性、妇女、儿童的时间实践之别及其交叠、冲突、协调,其中可见中青年男性的市场经济时间如何强势于老年男性的务农时间,在校儿童的国民教育时间如何强势于妇女的家务时间,体现出生计时间的可变性。第五章讨论仪式化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一类为仪礼时间,以一个葬礼为例,呈现仪礼时间的突发阈限性与宗教专家的时间权威;另一类为节庆时间,以三个节庆为例,呈现方南苗族节庆的时间特点,突出本地节庆时间的固定阈限性与集体惯习的时间效力;两类时间共同体现仪式化时间的固定性。第六章,以龙舟节这一既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又具备高度仪式化特征的大型区域性丰产节庆为个案,呈现方南苗族的生计时间、仪式化时间,家户时间、村落时间,以及不同社会角色的时间,通过一系列协调混溶到趋于一致的区域时间之中的具体过程,其中不仅分析了龙舟节时间之区域性、周期性与复杂性的由来,也呈现了村民集体议定的出龙之时的强制力,村领导的时间纪律监督权威,以及宗教专家的时间权威,并强调,这种足以将多样时间实践混溶为一的根本动因,乃是方南苗族希望在祖先与神灵的护佑下,维系秩序稳定,延续两种丰产的社会文化理想。
王思特[5](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指出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陈国符[6](2020)在《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马来西亚沙巴州原住民族群众多,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多年来一直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十九世纪起西方文化进入沙巴,打破了原住民自身的发展进程,解构了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沙巴原住民最早信仰万物有灵,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祭祀仪式,伴随着仪式进行的是丰富的音乐文化。西方文化进入后,多数原住民从万物有灵信仰转变为基督教信仰。传统信仰的崩溃使得依附于其上的祭祀仪式活动基本消亡,原住民音乐文化的根基不复存在。沙巴原住民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主要是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逐步涵化和不断适应渐渐形成的,原住民祭祀仪式音乐因此基本衰亡,生活娱乐音乐则渐趋现代化化。随着民族意识的复兴,部分原住民试图将传统音乐融入西方音乐之中,以创建一种新的传统。同时,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沙巴开始重视原住民传统音乐文化的经济效应,这既给传统音乐文化的复兴创造了一个契机,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获得恰当的平衡是当地音乐传承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为缺失了本民族传统信仰的原住民音乐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保留着原来的形,但是其意义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这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范一骥[7](2020)在《人类学视角下的“眼光娘娘”研究 ——以Y区Y殿为中心》文中提出“眼光娘娘”,即道教以及民间信仰中的“眼光圣母惠照明目元君”、“眼光明目元君”,在民间还被称为“眼光老母”、“眼光奶奶”、“眼光如来老母”以及“眼光圣母”等,是一种流行于我国多地的民间崇拜,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眼睛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眼光娘娘”发源于道教的“碧霞元君”信仰,随着时间的发展进行了不断的信仰分化,进而产生了“眼光娘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崇拜群众认为祭祀“眼光娘娘”具有治疗眼疾的功效。除此之外,随着其自身崇拜的发展,“眼光娘娘”还具有了控制生育人数、控制胎儿相貌、掌管前程未来等“神格”。Y区的“眼光娘娘”产生于元明时期,而后几经周折至今依然被Y区百姓崇拜并且成为了地方性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于民间信仰的新的研究,海内外学界对于一系列被视为民间神仙的研究日见增多,研究的内容也日趋多样化、专门化和系统化。本文采用了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Y区的“眼光娘娘”崇拜展开了实地研究,依据文献资料,对供奉“眼光娘娘”的Y区Y殿进行了田野调查。通过对Y区“眼光娘娘”的考察,本文则结合国内外的诸多关于“眼睛崇拜”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地缘的角度、神话学发展的角度以及社会团结、社区建构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对“眼光娘娘”这一传统的民间崇拜如何在21世纪的今天延续并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的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给定了相关的部分概念,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一些评述,与此同时还介绍了本研究所用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等。文章第二部分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针对“眼光娘娘”的民间崇拜进行概述。首先介绍了“眼光娘娘”的基本由来、造像分布以及在国内外部分地区的基本状况,而后就田野地点Y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就Y区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则就“眼光娘娘”崇拜起源和形成进行了深入探讨。就“眼光娘娘”的起源来讲,主要依据“女神崇拜”和“眼睛崇拜”两条线索进行分析。而后,本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该崇拜的动因分析,并且分别从人类学的“新进化论”角度和当代民俗体系的自我建构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眼光娘娘”崇拜的仪式与现状。本章首先依据“眼光娘娘”在不同地区的崇拜形式进行了的讨论,而后针对Y区进行了其部分特征的概述。之后深度描述、分析并探讨了“眼光娘娘”崇拜的仪式和内涵,最后本章依据田野调查内容,总结并探讨了“眼光娘娘”崇拜群体特征。第四章为“眼光娘娘”的演进和分化。首先对“眼光娘娘”的崇拜特征进行了分析,而后探讨了“眼光娘娘”和其他崇拜体系的关系,着重讨论了“眼光娘娘”崇拜和道教神仙崇拜以及Y区城隍崇拜之间的关联。第五章探讨了“眼光娘娘”的社会功能。首先,本章分析了“眼光娘娘”崇拜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衰退,而后又分析了其在当下的转型。之后,就其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在信仰体系中的弥补性功能、在世俗实践中的建构功能、在群众自发行为中的愉悦与满足功能以及其塑造地方文化的功能。最后,对其功能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文章的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这一部分概括性总结了“眼光娘娘”的历史沿革、发展轨迹以及在“眼睛崇拜”中所处的地位。并且描述了当今Y区Y殿内“眼光娘娘”对于Y区人民大众精神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杨睿天[8](2020)在《东北乡村的祖先崇拜研究 ——以J省H镇“老祖宗”民间信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祖先崇拜在我国具有普遍性,而东北地区的祖先崇拜由于东北社会移民背景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分析发现,当前对于东北地区祖先崇拜的系统性研究较少。虽说东北地区的祖先崇拜氛围没有南方地区浓厚,但同样具有研究的价值,有许多问题也尚待明晰,例如,东北地区的祖先崇拜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与移民的社会背景具有怎样的联系,其在当今社会又具备怎样的价值。因此,本文选取J省H镇的“老祖宗”民间信仰为个案,运用文献分析法以及半结构式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对东北地区的祖先崇拜进行系统的探究。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考察,首先从时间上对祖先崇拜的起源以及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发现祖先崇拜是建立在“家本位”的社会结构以及人们为了凝聚力量共同抵抗外力的需求上发展起来的。从先秦到改革开放之后,祖先崇拜经历了盛行——衰落——复兴的过程,国家的意志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本文以“老祖宗”民间信仰为个案进行系统的阐述。“老祖宗”民间信仰作为祖先崇拜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其形成和发展要将其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整体的考察。因此首先对H镇的自然经济状况以及信仰秩序进行了阐述,再对“老祖宗”民间信仰的仪式展演进行深描。通过对H镇的考察,供奉“老祖宗”的信众具有三个显着特征:第一个特征即为家中祖辈曾经是地主、富农等比较有名望的家庭,比较重视并且有足够的经济条件进行祖先的供奉;第一个特征即为家中祖先曾是从关内移民过来;第三种特征则为家中有人患病,家族中并没有该病的遗传史,通过正规的医学治疗没有明显的成效,或者人们会两种方式兼选,一边进行科学的治疗,一边求助于超自然力量。关于“老祖宗”民间信仰的崇拜对象,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其一,无疑就是以父系氏族为基础的家族祖先;其二,就是崇拜从关内移民过来的祖先;其三,就是崇拜这个信仰所认为的创造人类的高祖公和高祖婆。所以,从老祖宗的信仰对象中可以看出H镇“老祖宗”所指对象较为宽泛,具有多元性。但当地人认为对于自己生活产生主要影响的便是家谱上所记录与自己具有血缘以及亲缘关系的祖先。能够供奉“老祖宗”的基本条件有三点:第一,经济条件要允许,第二,需要对家族祖先姓名的记载足够完整,第三,一般情况下,有直系的男性后代。关于“老祖宗”民间信仰的仪式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即为“烧香”仪式,其次请“老祖宗”,再次,供“老祖宗”,最后,送“老祖宗”,一系列的禁忌也贯穿其中。本文运用特纳的仪式象征论以及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论对“老祖宗”民间信仰的仪式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功能进行剖析。认为当前的“老祖宗”民间信仰具有神圣性以及世俗性,终极关怀、本族认同性、不可选择性以及惩罚性的属性。“老祖宗”民间信仰中所供奉的家谱是家族血脉及身份的象征符号,仪式中对于“老祖宗”的供奉,所供的祭品以及对于“老祖宗”的跪拜都象征着子孙后代将祖先在世时对其所尽的孝道延续到了“彼岸”,供奉“老祖宗”也象征着人们面对生活的积极心态。“老祖宗”民间信仰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道德教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运用涵化的理论,从空间的维度,分析“老祖宗”民间信仰所呈现出当下特征的原因及其形成过程。认为“老祖宗”民间信仰与东北移民社会的背景具有密切的联系,是萨满教与儒家文化中的敬祖敬宗思想涵化的结果,并且东北地区祖祠的缺失也与移民社会的背景具有直接关系。通过分析当下的“老祖宗”民间信仰的特征以及其呈现式微趋势的社会根源,认为其当下主要呈现出自发传承模式的状态以及具有明显的俗信化趋势,此外长子继承制也呈现出松动的状态,信仰圈也具有流动性。其式微的社会根源与当前社会原子化以及基督教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当前70后对于民间信仰的态度的淡漠具有密切关系。最后对“老祖宗”民间信仰在当代的影响力进行反思,认为其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能造成家庭的经济负担、使人们错认供奉祖先即为对于孝道的传承以及致使或强化人们的重男轻女观念。
路宏[9](2020)在《变迁与选择 ——拉卜楞地区的藏族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从教育与文化的交互关系出发,变迁与选择是研究藏族教育的基本视角。近年来,随着族际间文化的交流、交融及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生计变迁、定居转型、旅游开发、城镇化建设与媒体信息的网络传播等的出现,使得拉卜楞藏族地区的文化形态以多样共存的形式呈现,而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亦呈现出知识多维的特征。为此,本文在阐述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将“变迁”与“选择”纳入藏族教育研究的理论范畴,以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地区为例,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对其教育“历时性”变迁过程中的文化继承与“共时性”变迁进程中的文化选择进行研究,并据此找寻新时代藏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从其历时性变迁与选择来看,藏族教育自诞生以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紧密联系且部分交叉的基本阶段。其一是“自在”的教育阶段,教育变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人与自然的交互影响及人类自身的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选择遵循着“自然选择”的普遍规律,以生存和适应为主要目的。在此阶段,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及变迁与选择的方式;其二是“自为”教育的出现及发展,以藏文字的产生、专业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在这一时期,教育的社会文化性日益凸显,社会发展需要与族群内部的教育自觉成为影响其教育变迁和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三为藏族教育的现代化变迁时期,自为教育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在此时期,因藏族社会发展的现代转型,文化多样与知识多维构成其文化教育的基本生态,而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以及藏族教育在文化实践中的自动调适,成为影响其变迁与选择的重要因素。从共时性变迁与选择来看,本文从学校、家庭、社区、寺院等不同场域对藏族教育进行了田野调查与分析讨论。相对于藏族教育历时性变迁过程中较为封闭的文化环境而言,其共时性变迁无疑具有更为宽容的文化空间。总体来看,“传统”本身与“现代性”的交互介入成为影响拉卜楞藏区教育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在学校教育的文化变迁中,现代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等内在地规范着其教育文化选择的内容与路向,集中指向了知识的普及与教育质量提升;在家庭教育层面,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主要以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为主,其在一种较为“自在”的文化情境中熟悉并对“传统”本身产生认同,重点以伦理道德的养成为主,在当下,其家庭教育正在发生着从“自在”的“非意向性”教育向“自觉”的“意向性”教育的转变,城镇与农牧区的家庭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社区教育层面,由传统衍生的道德教育和与生活相融的信仰影响构成了当地社区教育的传统内容,藏族儿童在社区实践中由前喻文化的教育实践逐渐向并喻文化、甚至后喻文化进行转变,但即便如此,作为一个深受佛教文化和藏族传统习俗影响的文化社区,其文化特质中关于禁忌的部分仍规约着儿童日常的教育实践,这种影响甚至贯穿儿童终身,成为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道德与伦理边界;在寺院教育层面,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从以寺院为主导的藏族传统教育走向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现代制度化教育,寺院教育由经院式走向现代化,实现其文化服务的功能转型,这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同时也是义务教育发展和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客观辩证地看待寺院教育在藏族文化与教育中的价值及功能,促使其转型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藏族现代教育,促进藏区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发挥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就成为当下研究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文化共生视阈下新时代藏族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传播和族际交流进一步加深的基本前提之下,藏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应在共生基础上提升教育本身的“成人”与“成才”功能,通过“和合共生”统筹文化多元,经由“守正出新”促进教育创新。概言之,教育的文化选择并不是对某一文化现象或特质的静态攫取,而是根据特定的社会发展需求,在一定的文化观、教育观的支配下所形成的动态实践,其本质是教育参与者教育智慧及其行动的一种文化实践,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
姜馥蓉[10](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认为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二、医学文化人类学与中国老人的死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文化人类学与中国老人的死亡(论文提纲范文)
(2)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与背景 |
二、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方法与策略 |
五、创新价值 |
六、研究脉络 |
第一章 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 |
第一节 设计研究“胚胎期” |
一、兴趣点与逻辑追寻 |
二、契合:“非强制性”搜集方式 |
第二节 访谈记录与文本剖析 |
一、对话访谈 |
二、书写绘制 |
三、资料阈限性 |
第三节 民族志互补兼容 |
一、互惠:资料可信性与质量 |
二、沉浸:田野资料汇集 |
第二章 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 |
第一节 开放性:原生编码 |
一、词/行/事件 |
二、逻辑梳理 |
三、编码互文建构 |
第二节 关联性:聚焦编码 |
一、联结:线性/非线性交互 |
二、敏感性:以问题为导向 |
第三节 选择性:轴心编码 |
一、多维化:类属与亚类属 |
二、人本化:沉浸式的情感/情境 |
三、核心化:文本解码为概念 |
第三章 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 |
第一节 备忘策略:概念练习 |
一、释放设计想象力:以自然思维思考 |
二、情境地图构建:集聚思维 |
第二节 “局外人”视角:举反例与“切片”法 |
一、举反例 |
二、“切片”法 |
第三节 理论“深度”与饱和 |
一、思辨思维:“深度”法 |
二、往复比较:类属饱和 |
第四章 孵化器: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 |
第一节 形式理论的三种模式 |
一、单区域形式理论 |
二、多区域形式理论 |
三、直接构建形式理论 |
第二节 赋能:形式理论的抽象化 |
一、批评:争鸣的启迪 |
二、演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三、顿悟:作为形式理论的表达 |
第三节 建构设计研究形式理论评价标准 |
一、反身性:“形式理论”方法论思考 |
二、格拉泽的评价原则 |
三、以往设计研究评价标准提要 |
第五章 实验场:草根理论策略在设计研究中的专题 |
第一节 文字的意蕴:汉字设计字形思维解读 |
一、古文字功能的映射:原生状态 |
二、汉字字形思维凭借:深度分析 |
三、汉字设计“法式营造”:现代呈现 |
第二节 迷失的玩具——音画幻灯的原生形态与设计迁延探赜 |
一、音画幻灯介入现代家庭娱乐活动:个体身份溯源 |
二、由跨界的视觉娱乐到明治维新后的新媒介:地域时尚思潮 |
三、地域性辐射全球化视野的未来愿景:设计动力基因 |
第三节 为设计赋能——“谱伦”绘画图式中的设计哲思 |
一、“尤罗韦司小组”中“谱伦”的缩影:概念源头 |
二、从“经典”绘画图式指向“一般”设计路径:实质理论 |
三、秩序的隐喻驱动“形式理论”生成:为设计赋能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重要文献梳理 |
二、原着《草根理论的发现:定性研究的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1967)与设计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肃南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关于养老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少数民族牧区养老问题与对策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少数民族牧区养老政策与制度保障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研究法与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
四、理论基础与田野点概况 |
(一)理论基础 |
(二)田野点概况 |
五、研究重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多民族聚居下的牧区老年社会 |
第一节 互嵌式居住格局 |
一、裕固族、藏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格局 |
二、多民族文化交流共生 |
三、牧业、农业等不同生计类型 |
第二节 民族交往 |
一、老人交友因素 |
二、通用语言的使用 |
三、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
四、影响交往的民族内隐观 |
第二章 牧区传统文化资源与养老观念 |
第一节 游牧民族生活观念 |
一、兼容并蓄的民族性格 |
二、从草原到楼房的适应 |
第二节 影响养老选择的生死观 |
一、藏传佛教生死观 |
二、草原牧民生死观 |
三、牧区汉族生死观 |
第三节 裕固族敬老传统 |
一、传统文化中的敬老观念 |
二、老年公寓管理人员的敬老思想 |
第三章 分散居住格局下的牧区养老问题与服务体系建设难点 |
第一节 分散居住模式 |
一、散落在草原的毡房 |
二、分散的年轻村落 |
第二节 独特的牧业经济活动——转场 |
一、转场基本情况介绍 |
二、转场对牧民生活和养老心理的影响 |
第三节 现有养老类型 |
一、传统居家养老 |
二、老幼相依的“两头户” |
三、老年公寓式集中养老 |
第四章 肃南牧区差异化养老与服务体系建设 |
第一节 建立以完善政府为主导、多方协同参与的社会保障体系 |
一、政府建立健全差异化养老保障制度 |
二、社会组织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 |
三、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养老体系互动 |
第二节 提高养老的现代化服务体系水平 |
一、发展老年大学与兴趣社团 |
二、引进社会工作、老年照护等专业化建设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肃南县养老公寓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调研图片 |
附录三 在校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回顾 |
一、涂尔干及其学派:时间作为社会观念 |
二、马林诺夫斯基:时间作为文化工具 |
三、延续与拓展:“异域化”的“他者”“时间观念” |
四、研究的转向:时间与行动者 |
五、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专门化:认知、实践与象征 |
六、余论:21世纪的人类学时间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方南苗族社会文化概况 |
第一节 生态人文区位 |
第二节 社会文化概况 |
一、生计与分工 |
二、家庭与继嗣 |
三、宗族与拟亲 |
四、婚姻与交换 |
五、村寨与公职 |
六、信仰与膜拜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方南苗族的多样时计 |
第一节 基本时间概念 |
第二节 时间起源论 |
第三节 多样时计 |
一、天象与物候 |
二、历 |
三、钟表 |
小结 |
第四节 时间单位及其内部多样性 |
一、秒、分、时 |
二、日 |
三、场 |
四、月 |
五、季 |
六、节 |
七、年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生计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 |
第一节 务农之时与务工之时 |
一、老年男性、稻作与节气 |
二、中青年男性、工资与工时 |
三、交叠、冲突与协调:中断的合耕 |
第二节 家务之时与课业之时 |
一、妇女、家务与“没空” |
二、儿童、课业与课时 |
三、交叠、冲突与协调:弃置的兼职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仪式化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 |
第一节 仪礼之时 |
一、死亡:突发的阈限时间 |
二、择时:占时者的时间权威 |
三、下葬:追赶预占之时 |
小结 |
第二节 节庆之时 |
一、可挪的妇女节 |
二、不变的敬桥节 |
三、避不开的年关 |
小结 |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诸时混溶:一个龙舟节的案例 |
第一节 龙行区域之时 |
一、龙的周期性复活与区域联祭 |
二、水稻拔节孕穗期与夏旱频发时 |
三、节期轮流与区域格局 |
小结 |
第二节 村寨出龙之时 |
一、时机构成:村领导权威与村民荣誉感 |
二、连败与出龙时间纪律诞生 |
三、出龙:诸时归一 |
小结 |
本章总结 |
结论 |
一、方南苗族时间实践概观 |
二、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论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
3.4 问题与展望 |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目标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舞、医、巫同源 |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
1.1.1 音乐起源思想 |
1.1.2 音乐实践活动 |
1.1.3 音乐律制 |
1.1.4 音乐与健康 |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2.1 礼乐养生观 |
2.2 美善相“和” |
2.3 仁义道德观 |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
3.1.1 游戏与自娱 |
3.1.2 长啸放情 |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3.3.1 从“非礼”到“求真” |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
2.2.1 音乐“美”的探讨 |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
3.1 阮籍的《乐论》 |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
3.2 阮籍的《酒狂》 |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
3.2.3 调式的统一 |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
2.1 以乐养气 |
2.2 以乐养德 |
2.3 以乐养形 |
2.4 以乐养神 |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
4.1.1 声波治疗 |
4.1.2 诱发“α波” |
4.1.3 音乐引导想象 |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1.1 起源与神话 |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2.1 起源与神话 |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3.2.1 音乐和谐观 |
3.2.2 调式与健康 |
3.3 3-19世纪的比较 |
3.3.1 人的觉醒 |
3.3.2 类同相召 |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
4.2.1 可通约性 |
4.2.2 难以通约性 |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范围界定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田野情况 |
第一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原生音乐人文景观 |
第一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源流考 |
一、东马沙巴的地理环境 |
二、沙巴历史简述 |
三、东马沙巴原住民源流 |
第二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宗教音乐观 |
一、东马沙巴原住民的万物有灵信仰 |
二、宗教观在音乐中的表现 |
第三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生活习俗 |
一、恋爱与婚姻 |
二、死亡及葬礼 |
第二章 外来文化对东马沙巴原住民的影响 |
第一节 外来文化的进入 |
一、中国和东马沙巴的文化交流 |
二、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统治下的沙巴(1881-1946) |
第二节 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
一、基督教在东马沙巴的传播 |
二、伊斯兰教在东马沙巴的发展 |
第三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仪式祭祀音乐文化的变迁 |
一、万物有灵信仰的仪式祭祀音乐 |
二、宗教信仰转变和仪式祭祀音乐的衰落 |
三、原住民音乐文化对基督教在地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日常生活音乐文化的变迁 |
一、沙巴原住民的传统声乐 |
二、沙巴原住民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器乐 |
三、西方文化对原住民娱乐音乐的影响 |
四、不同族群的文化交融和适应 |
第四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案例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沙巴竹乐团 |
一、创建与管理 |
二、历程与现状 |
三、学习与排练 |
四、演出与聚会 |
第二节 生活与舞台:沙巴文化村 |
一、马里马里文化村(Mari Mari Cultural Village) |
二、蒙索比亚文化村(Monsopiad Cultural Village) |
三、旅游依托的舞台真实性 |
第五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成因及思考 |
第一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概述 |
一、祭祀仪式音乐由繁盛走向衰亡 |
二、生活娱乐音乐由传统走向现代 |
第二节 文化涵化:仪式民俗音乐文化衰亡成因 |
一、“文化涵化”的传统民俗变迁基础 |
二、“文化涵化”的现代媒介传播加速 |
第三节 文化适应:原住民传统音乐现代化成因 |
一、乐器现代改造的适应 |
二、音乐表现形式的融合 |
三、音乐创作手法的趋同 |
四、文化适应的代际差异和族群认同 |
第四节 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的思考 |
一、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观照 |
三、东方作为西方音乐的他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人类学视角下的“眼光娘娘”研究 ——以Y区Y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七、创新之处 |
第1章 “眼光娘娘”民间崇拜概说 |
1.1 “眼光娘娘”崇拜的内容及概况 |
1.1.1 “眼光娘娘”崇拜的内容 |
1.1.2 “眼光娘娘”民间崇拜的概况 |
1.2 田野点概况 |
1.2.1 Y区的地理环境 |
1.2.2 历史沿革 |
1.2.3 田野点分布 |
第2章 “眼光娘娘”崇拜的起源与形成 |
2.1 “眼光娘娘”崇拜的起源 |
2.1.1 “女神崇拜”的世界 |
2.1.2 “眼睛崇拜”的世界 |
2.2 “眼光娘娘”产生的动因分析 |
2.2.1 崇拜推演中的成因与动机 |
2.2.2 民俗体系的白造与重构 |
第3章 “眼光娘娘”崇拜的仪式与现状 |
3.1 “眼光娘娘”崇拜的分布与演绎 |
3.1.1 全国各地的“眼光娘娘” |
3.1.2 Y区的“眼光娘娘” |
3.2 “眼光娘娘”崇拜仪式及其内涵 |
3.2.1 “眼光娘娘”的形象特征及其祭拜仪式 |
3.2.2 “眼光娘娘”崇拜仪式的人类学解读 |
3.3 “眼光娘娘”崇拜群体及其特征 |
3.3.1 崇拜个体的多样化 |
3.3.2 精神诉求的差异化 |
3.3.3 崇拜理解的异质化 |
第4章 “眼光娘娘”崇拜的演进与分化 |
4.1 “眼光娘娘”崇拜的特征分析 |
4.1.1 生育与繁衍——物种的本性 |
4.1.2 明目与睿智——健全的生存 |
4.1.3 救济与帮扶——可靠的依托 |
4.1.4 交流与沟通——追求的归宿 |
4.2 “眼光娘娘”崇拜与其所在“场”的关系 |
4.2.1 Y殿场域内的“眼光娘娘” |
4.2.2 道教谱系中的“眼光娘娘” |
第5章 “眼光娘娘”的社会功能及评价 |
5.1 “眼光娘娘”的衰减与转型 |
5.1.1 其他文化的冲击 |
5.1.2 自我功能的离散 |
5.1.3 崇拜发展的新生 |
5.2 “眼光娘娘”的功能范式分析 |
5.2.1 体系中的弥补性 |
5.2.2 实践中的建构性 |
5.2.3 自发中的愉悦性 |
5.2.4 情境中的文化性 |
5.3 对“眼光娘娘”崇拜的评价及建议 |
5.3.1 对“眼光娘娘”崇拜功能的评价 |
5.3.2 对“眼光娘娘”崇拜的讨论和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Y殿访谈提纲 |
附录Ⅱ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
后记 |
(8)东北乡村的祖先崇拜研究 ——以J省H镇“老祖宗”民间信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祖先崇拜的历史发展 |
一、祖先崇拜的源起 |
二、中国祖先崇拜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古代祖先崇拜 |
(二)中国近代祖先崇拜 |
(三)中国现代祖先崇拜 |
第二章 J省H镇的“老祖宗”信仰 |
一、H镇概况 |
(一)自然、经济状况 |
(二)宗教信仰概况 |
二、“老祖宗”民间信仰的仪式展演 |
(一)供奉“老祖宗”的缘由 |
(二)“老祖宗”民间信仰的信众群体简述 |
(三)“老祖宗”的物质表现形式——家谱挂画 |
(四)J省H镇“老祖宗”民间信仰的崇拜对象 |
(五)供奉“老祖宗”的基本条件 |
(六)“老祖宗”民间信仰的仪式展演 |
第三章 “老祖宗”民间信仰的属性与功能 |
一、“老祖宗”民间信仰的属性 |
(一)神圣性与世俗性的结合 |
(二)终极关怀 |
(三)本族认同性 |
(四)不可选择性 |
(五)惩罚性 |
二、“老祖宗”民间信仰的三重象征意涵 |
三、“老祖宗”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分析 |
(一)道德教化功能——将孝道内化于心 |
(二)社会控制功能——将孝道外化于行 |
(三)社会整合功能——增强家族、村落凝聚力 |
(四)文化传承功能——增强传统节日认同 |
第四章 “老祖宗”民间信仰的形成的移民社会背景 |
一、移民社会与祖源问题 |
二、移民社会与祖祠的缺失 |
三、儒家文化与萨满教之祖先崇拜的涵化 |
(一)关内祖先崇拜 |
(二)萨满教的祖先崇拜思想 |
(三)“老祖宗”民间信仰——二者涵化的结果 |
第五章 “老祖宗”民间信仰的当代特征与社会根源 |
一、“老祖宗”民间信仰的当代特征 |
(一)自发传承模式 |
(二)俗信化趋势 |
(三)长子继承制的松动 |
(四)信仰圈的流动性 |
二、“老祖宗”民间信仰式微的当代根源 |
(一)基督教的影响 |
(二)社会原子化 |
(三)“70后”群体态度的淡漠 |
第六章 对“老祖宗”民间信仰的反思 |
一、正向功能 |
二、祛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变迁与选择 ——拉卜楞地区的藏族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
一、关于藏族传统教育的宏观研究 |
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民族教育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文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本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文本结构 |
第四节 理论借鉴与核心概念 |
一、理论借鉴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五节 田野点及田野工作概况 |
一、关于“拉卜楞地区”的田野介绍 |
二、拉卜楞地区的学校教育资源及田野工作 |
三、拉卜楞地区的社会教育资源及田野工作 |
第二章 藏族文化教育的历史实践 |
第一节 文明的发端与教育的起源 |
一、诞生于高原上的教育实践 |
二、“不知而行”的先民教育 |
第二节 文字的出现与藏族早期的教育 |
一、源于本教的早期藏族教育 |
二、松赞干布时期的“自为”教育 |
第三节 专业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寺院教育的发展 |
一、佛教的传入与寺院教育的萌芽 |
二、“讲经院”的产生与寺院教育的多教派发展 |
三、格鲁派的教育改革与寺院教育的革新 |
第四节 学校教育的“自为”实践与近现代变迁 |
一、拉卜楞地区学校教育的早期实践 |
二、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及近代爱国主义教育 |
小结 |
第三章 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与当代变迁 |
第一节 教学模式与语言选择的地域分野 |
一、学校教学模式的地域分野 |
二、语言选择的空间差异 |
三、民族文化符号的校园体现 |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中的文化选择 |
一、课程、教材与生源分布 |
二、教学、活动与“偏科”现象 |
三、认同、价值与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 |
第一节 藏族家庭教育的“实践”维度 |
一、“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 |
二、“言传身教”的生活教育 |
三、从“自在”到“自觉”的观念变迁 |
第二节 藏族家庭教育的“价值”维度 |
一、“取名”、“梳发”与家庭教育的“默会”维度 |
二、“因果”、“孝”、“善”的道德教育 |
三、与自然“共生”的生态伦理教育 |
小结 |
第五章 藏族教育传统与社区教育的文化选择 |
第一节 文化传统与社区教育实践 |
一、由传统衍生的道德教育 |
二、与生活相融的信仰影响 |
第二节 仪式传承中的社区教育及其文化选择 |
一、“插箭”(bday-Bastos)仪式与神山祭祀 |
二、文化禁忌与心理认同 |
三、社会变迁与社区教育的现代化转变 |
小结 |
第六章 寺院教育的文化实践与时代转型 |
第一节 拉卜楞寺的建立及其教育实践 |
一、系统完备的六大“扎仓” |
二、学制、课程与教学组织 |
三、学期、学位与入寺制度 |
第二节 寺院教育的文化贡献及现代转型 |
一、寺院教育的文化贡献及现代局限 |
二、从“寺院”到“学校”的现代教育变迁 |
三、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与学僧来源的结构性变动 |
小结 |
第七章 教育现代化与藏族教育的文化选择 |
第一节 变迁、适应与藏族教育的文化选择 |
一、文化多样与知识多维:民族教育发展变迁的基本生态 |
二、选择性与适应性:民族教育的固有属性 |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藏族教育的选择与适应 |
一、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
二、教育现代化:藏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
三、文化共生:民族教育发展的现代走向 |
小结 |
结语 和合共生,守正出新:藏族教育的“变”与“不变” |
一、变与不变之间:对新时代藏族教育发展的再思考 |
二、和合共生:基于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教育文化选择 |
三、守正出新:立足教育实践,体现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 |
附录 |
附录1 国民政府时期关于拉卜楞设治局地界勘划相关训令、指令文件 |
附录2 1854 年拉卜楞寺清规 |
附录3 拉卜楞寺寺规(二十五条) |
附录4 拉卜楞藏族重大禁忌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田野点选取 |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一)河西走廊 |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
(三)文化涵化 |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
(五)阶序理论 |
(六)民间信仰 |
(七)社会融入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理论范式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
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医学文化人类学与中国老人的死亡(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研究[D]. 李孟萍.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D]. 林韬.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肃南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卢文慧.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D]. 木粲成.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D]. 陈国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7]人类学视角下的“眼光娘娘”研究 ——以Y区Y殿为中心[D]. 范一骥.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东北乡村的祖先崇拜研究 ——以J省H镇“老祖宗”民间信仰为例[D]. 杨睿天. 吉林大学, 2020(08)
- [9]变迁与选择 ——拉卜楞地区的藏族教育研究[D]. 路宏. 兰州大学, 2020(12)
- [10]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