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图书馆与学习化社会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蒋永福[1](2022)在《阅读与图书馆: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思考》文中提出图书馆是满足人们的阅读需要的社会设施。本文旨在分析"阅读与图书馆"这一范畴,为我国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提供理论指导。通过中外比较方法,分析我国国民的阅读素养与先进国家相比所存在的差距。阅读推广本来就是图书馆的核心服务;建设阅读社会、提升全民阅读素养和能力,是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图书馆为阅读而存在,图书馆的价值就在于通过阅读推广服务来提升全民阅读素养和能力。
颜晶[2](2021)在《面向公众终身教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美霞[3](2021)在《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这一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服务”和“融合”,“融合”是“服务”的前提,通过最大程度地融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才能推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求和权利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教育资源融合的视角,尝试提出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构想,从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出发探讨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提出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界定。大学教育指高等教育中由大学实施的教育,是层次较高的教育。社区教育指在社区这一特定的区域内,通过开发、利用各种社区的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旨在促进社区成员的终身发展,并促进社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区性教育综合活动。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指在教育资源层面的共享与融合。第二,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是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具体而言大学教育的公共性、社会性和有限性要求其融入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非正规化、非专业化和有限性要求其融入大学教育。第三,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不平衡的区域发展、地区间的人口差异、欠缺的制度支持、分散的管理机构、低水平互动的参与主体是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外部因素;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是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内部因素。第四,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原则。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应坚持平等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互补性原则、长期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这些原则的贯彻落实有助于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尽快实现。第五,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包括多样化的人力资源、共享性的物力资源、对接式的课程资源、开放化的信息资源和先进性的文化资源。第六,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应统一教育理念,树立终身、人本和全纳的教育观;衔接教育内容,统一设计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共享教育资源,构建“资源整合,双向开放”的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教师队伍,打造大学与社区一体化的专业师资队伍;认定学习成果,建立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学分互认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立体化多向联通的管理制度;制定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政策法规。
赵捷[4](2021)在《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文中认为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要投入终身学习中才能在信息更新加快、科技发展迅速、网络互联互通的时代实现个人的生存和不断的发展。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引领者,更需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本研究选取太原市R区三所小学的部分教师作为调查样本,将问卷法和访谈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现状开展实证调查,了解目前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找寻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深究造成问题的原因,为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具体包括以下五方面:第一,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必要性体现为以下三方面: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适应小学生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的变化的必然要求。可行性体现为以下三方面: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需求,小学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和“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第二,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培养的现状调查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一是培养目的为“学习型教师”,教师的外部动机为主导性动机;二是培养内容十分丰富,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容收获最大;三是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以组织集体学习、观摩研讨为主;四是重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五是注重精神奖励,以撰写学习心得评价教师终身学习的效果;六是强调开发学习资源,校园文化中渗透终身学习理念。第三,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培养目的不够明确,内部学习动机不足;二是培养内容拓展不够,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三是培养方式偏重讲授,方法应用水平较低;四是激励评价缺乏科学,积极性实效性不强;五是培养环境仍需改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第四,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一是终身学习意识薄弱,轻视求知趋于功利;二是理论脱离教学实践,忽视教师层次差异;三是模式固化创造力弱,学习方法欠缺灵活;四是激励机制形式单一,评价未能发挥成效;五是场所受限资源短缺,理念错位监管缺位;六是法律保障支撑不足,制度体系亟需完善。第五,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解决对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二是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三是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健全相应配套制度。
陈元元[5](2021)在《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发展历程及特点模式各不相同。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后者居上、私学主导、发展速度快且影响巨大等独特性,在路径发展上独树一帜。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追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因,剖析不同发展阶段日本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拓展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专题内容,探究高等教育变革规律及大众化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日本高等教育于1963年迈入大众化阶段,经过一系列调整及变革,至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在整个大众化进程中,日本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在整体上都呈现扩张趋势,如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及各类短期职业院校等均所有扩充,但私立高校担当了主力军角色,发展迅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皆占主导作用,院校及学生数量都远远超过国立、公立高校,且影响至今,现如今日本私立高等院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均占总数的70%以上。在国际及国内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量化指标”和“质的规定性”不完全同步的现象,高等教育正是围绕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进行变革的。在以私学主导为中心,规模与质量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协调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经了快速扩张期、集约发展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发展阶段。1963年至1970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规模扩展为主的快速扩张阶段。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发展的黄金期,经济高速增长,教育投资论盛行,日本社会中等阶层扩大。结合中等教育普及多样化,人才需求旺盛的社会现状,日本政府提出了“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修订并放宽了大学设置基准。日本高等院校尤其是私立大学及私立巨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展,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多,学部及学科种类也大幅扩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以量化规模扩展为主要特点的飞速扩展期。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目标偏向功利性,入学考试选拔标准较为片面,教育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质量下降的问题。此阶段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呈现私立高等院校发挥主力、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职业院校发展突出及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较大的特点。整体来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标准,但“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1971年至1983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质量调控为主的集约发展阶段。在石油危机经济增速下降、高校毕业生过剩就业困难以及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关于高学历问题意见书》等政策相继被提出,日本政府颁布了系列法案援助与控制私立高校,挽救前一阶段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带来的质量危机。在高等教育目标上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制度,并改进了师资教学及课程内容,强化了高校的内外部管理。日本高校数量增速放缓,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出现间歇性回落,学科及专业结构走向融合。呈现高校纵向多层次化发展、应用型人文社科类学科比重增加的特点。1984年至1999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量质兼顾、并重发展的稳定增长阶段。受经济全球化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加强。私立高等院校数量有序增长,国立、公立高校平稳发展,高校入学人数稳定回升,学科种类走向交叉与融合。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也进一步完善及提升,高等教育理念趋向个性与创新,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综合,高校师资队伍力量提升,管理及评估机制更专业精细化,呈现数量与质量发展协调兼顾,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加深,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至1999年,日本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要求”上,都达到了大众化标准,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完成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变。日本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私立各类高校发挥主力作用,构建非传统型多层次高等教育,使大众与精英教育并存的大众化发展路径颇具特色。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然而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教育水平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学位含金量变低等遗留问题仍需解决。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高校在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特色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既满足大众化的量化指标,又达到质的规定性,进而顺利衔接至普及化阶段,并稳步发展。
屠颖[6](2021)在《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市J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如今教育社会化潮流日益更新、更加宏阔,受教育强国、人才兴国战略影响,我国小学教育的普及性较高,应用面也较广,因优质的教资以及良好的教学环境等优势,以学校为主体的小学教育是目前认可度较高的一种教育形式,此外,“小学教育”还广泛存在于教育培训机构,青少年文化团体或教学网课平台等教育场景中,而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单元格——社区,它对小学教育的发展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小学与社区都拥有着不同且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当今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语境背景下,合理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以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展成效的有力举措。本文以南京市J小学与社区间教育资源互动现状为研究主体,按照从点到面的逻辑顺序,采用深度访谈、观察法、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优化局部推动整体的视角寻找校社资源沟通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期如何开拓挖掘小学教育中的社区有效教育资源,同时给其他有关小学教育管理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在对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之后,笔者发现资源的利用开发情况、对教育资源整合的认知、整合的形式内容及保障机制、对接J小学的教育效果、相关人群对此所持态度及其具体参与情况并不乐观,存在家长对校社资源整合的认可度低、校社沟通渠道不畅缺乏活力、政府保障不到位政策不明朗、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效果不显着以及相关组织参与校社资源共建面临障碍共建几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善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家长认知;二是学校加强组织引导与沟通;三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与投入;四是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与投入;五是增强“互联网+”意识,追求互惠共生。有效开发利用整合小学与社区的教育资源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自身建设发展和双方的高效互动,优质资源开发使用的同时给两者提供了一个双赢互信的坚实平台,有利于共同谱写小学与社区共生和谐发展的大篇章。
温舒[7](2021)在《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文中提出成人自主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能力,融媒体是基于现代技术平台整合形成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应用于成人自主学习是现代技术产物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媒介进化理论为基础,发现融媒体在促进成人自主学习功能与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融媒体通过增长成人自主学习平台、转变成人自主学习方式、更新成人自主学习观念延展了成人自主学习功能;通过顺应终身学习、主体理性、人性解放的价值诉求与维护学习机会平等权、学习条件保障权、学习自由权、个体发展权等学习权利提升了成人自主学习价值。为使融媒体促进成人自主学习的价值从理论落向实处,借助TAM模型(技术接受模型)进行建模,对成人运用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接纳程度进行检测。结合模型所涉及元素编制了融媒体时代成人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个人基本情况、使用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收集。利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从而修正并生成了由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资源优化性、社会影响、个人基本情况、使用意愿所组成的,关于融媒体视域下成人自主学习意愿的TAM模型(技术接受模型)。结合问卷所涉及的使用意愿影响因子编制了访谈提纲,利用访谈法对成人学习者在实践层面运用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人学习条件不足,学习心理不积极;融媒平台操作不便,内容质量不佳;泛娱乐现象严重,内容呈现表层化;社会影响程度深,学习障碍增多。分析其主要成因是:终身学习理念贯彻不够,媒介学习素养不足;融媒学习平台发展不成熟,资源优化不佳;市场经济下商业行为异化,平台逐利化现象严重;个人理性发挥不足,从众效应明显。基于此,从政府、成人学习者、社会层面分别提出优化策略,从而趋利避害,更好地释放融媒体教育功能、发挥融媒体教育价值,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
牛楠森,易凌云[8](2021)在《中国校外学习的系统建构——基于四维学习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学习化社会命题和理念将学习带出狭隘的学校系统,描绘了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共生互补的美好蓝图。以四维学习理论作为观察视角,校外学习确能增益校内学习所不能,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校外学习却走上了补习化歧路,在学习目的、内容、驱动力和方式四维度上皆有"反学习"表征。校外学习虽然在投入和决策上具有"私人性",但在结果上对学习的危害和引发的教育不平等却具有"公共性"。因此,政府应将校外学习纳入公共服务范畴。校外学习的本源正道可以依循四维学习理论来规划,并且把提高校外学习资源的教育适用性作为当下即可实施之策。
范宁雪[9](2021)在《非操控型学习样态探索 ——基于伊万·伊利奇工具论的分析路径》文中认为
侯怀银,尚瑞茜[10](2020)在《学习型社会研究的现实图景与中国特色》文中研究指明自哈钦斯提出"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以降,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开展了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国学者立足中国国情,围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旨归,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实践路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通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绘制出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成果的现实图景:年度发文呈现出倒"V"字状并体现出"政研结合"的典型特征;研究历程凸显出从理论初探到扎根实践再到全面深入的纵深特点;研究主体以高校与协会为主阵地,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多元研究热点逐步显现,但仍以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重心;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多元方法意识逐渐凸显。未来为了更好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研究,应在研究逻辑上,遵循本土逻辑,切合中国实践;在研究主体上,拓展研究团队,加强多元合作;在研究内容上,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研究,不断丰富边缘主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逐步深化思辨研究,同时提升多元方法运用意识。
二、公共图书馆与学习化社会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共图书馆与学习化社会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阅读与图书馆: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阅读与全民阅读:从文化软实力高度的认识 |
2 全民阅读素养:中外比较中认识我国的差距 |
3 阅读与图书馆:图书馆为阅读而存在 |
4 结语 |
(3)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1.2.1 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 |
1.2.2 开放大学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 |
1.2.3 大学与社区的互动 |
1.2.4 大学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 |
1.2.5 国内外社区学院比较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历史法 |
第二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
2.1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需要 |
2.2 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
2.2.1 大学教育的社会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
2.2.2 大学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
2.2.3 大学教育的有限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
2.3 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
2.3.1 社区教育的非正规化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
2.3.2 社区教育的非专业化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
2.3.3 社区教育的有限性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
第三章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 |
3.1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外部因素 |
3.1.1 不平衡的区域发展 |
3.1.2 地区间的人口差异 |
3.1.3 欠缺的制度支持 |
3.1.4 分散的管理机构 |
3.1.5 低水平互动的参与主体 |
3.2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内部因素 |
3.2.1 教育目的 |
3.2.2 教育主体 |
3.2.3 教育内容 |
3.2.4 教育方法 |
第四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原则 |
4.1 平等性原则 |
4.2 开放性原则 |
4.3 互补性原则 |
4.4 长期性原则 |
4.5 反馈性原则 |
第五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 |
5.1 多样化的人力资源 |
5.1.1 教育者资源 |
5.1.2 管理者资源 |
5.2 共享性的物力资源 |
5.2.1 教学设施资源 |
5.2.2 活动场馆资源 |
5.2.3 图书报刊资源 |
5.3 对接式的课程资源 |
5.3.1 职业型课程资源 |
5.3.2 生活文化型课程资源 |
5.3.3 主体发展型课程资源 |
5.4 开放化的信息资源 |
5.4.1 人载信息资源 |
5.4.2 实物信息资源 |
5.4.3 网络信息资源 |
5.5 先进性的文化资源 |
5.5.1 物质文化资源 |
5.5.2 精神文化资源 |
5.5.3 制度文化资源 |
5.5.4 活动文化资源 |
第六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 |
6.1 树立终身、人本、全纳教育观 |
6.1.1 树立终身教育观 |
6.1.2 树立人本教育观 |
6.1.3 树立全纳教育观 |
6.2 统一设计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 |
6.3 构建“资源整合,双向开放”的资源共享体系 |
6.3.1 共享人力资源 |
6.3.2 共享物力资源 |
6.3.3 共享信息文化资源 |
6.4 打造大学与社区一体化的专业师资队伍 |
6.4.1 提升双方成员互助意识和能力 |
6.4.2 开展终身教育教师资格考核认定 |
6.5 建立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学分互认制度 |
6.5.1 建立“学分银行”信息服务平台 |
6.5.2 建立学历教育标准学分互认制 |
6.5.3 建立非学历教育学分折算互认制 |
6.6 完善立体化多向联通的管理制度 |
6.6.1 完善学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制 |
6.6.2 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制 |
6.6.3 完善普通高校董事会制 |
6.7 制定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政策法规 |
6.7.1 出台终身教育法 |
6.7.2 出台社区教育法 |
6.7.3 制定学社融合促进条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1.2.1 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
1.2.2 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
1.2.3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1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
2.1.1 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2.1.2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2.1.3 适应小学生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变化的必然要求 |
2.2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
2.2.1 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需求 |
2.2.2 小学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 |
2.2.3 “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
第三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3.1 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调查结果分析 |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2 培养目的和态度分析 |
3.1.3 培养内容分析 |
3.1.4 培养方式分析 |
3.1.5 培养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分析 |
3.1.6 培养的激励和评价分析 |
3.1.7 培养环境分析 |
3.1.8 培养的困难和影响因素分析 |
3.2 调查结论 |
3.2.1 培养目的为“学习型教师”,教师的外部动机为主导性动机 |
3.2.2 培养内容十分丰富,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容收获最大 |
3.2.3 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以组织集体学习、观摩研讨为主 |
3.2.4 重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 |
3.2.5 注重精神奖励,以撰写学习心得评价教师终身学习的效果 |
3.2.6 强调开发学习资源,校园文化中渗透终身学习理念 |
第四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4.1 培养目的不够明确,内部学习动机不足 |
4.2 培养内容拓展不够,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
4.3 培养方式偏重讲授,方法应用水平较低 |
4.4 激励评价缺乏科学,积极性实效性不强 |
4.5 培养环境仍需改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
第五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5.1 终身学习意识薄弱,轻视求知趋于功利 |
5.2 理论脱离教学实践,忽视教师层次差异 |
5.3 模式固化创造力弱,学习方法欠缺灵活 |
5.4 激励机制形式单一,评价未能发挥成效 |
5.5 场所受限资源短缺,理念错位监管缺位 |
5.6 法律保障支撑不足,制度体系亟需完善 |
第六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6.1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6.1.1 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
6.1.2 完善终身学习规划,灵活应用学习方法 |
6.1.3 调整个人良好心态,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
6.2 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
6.2.1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转变理念加强监管 |
6.2.2 适应层次发展需求,全面促进实际工作 |
6.2.3 开拓创新更新模式,扩大参与加强互动 |
6.2.4 多元优化激励机制,健全发展评价体系 |
6.3 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健全相应配套制度 |
6.3.1 加快终身学习立法,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
6.3.2 实施学分银行制度,推进学习成果认证 |
6.3.3 搭建终身学习平台,畅通人才成长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访谈提纲(校领导) |
附录三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 |
第一节 大正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一、大正时期的社会形势 |
二、《大学令》等相关法令的推进与实施 |
三、帝国大学的规模扩展 |
四、专门学校的升格 |
五、公立、私立大学的初创 |
第二节 昭和前期及战时日本高等教育的强化与扩充 |
一、昭和前期的社会变革 |
二、国家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强化与推进 |
三、帝国大学的增设与发展 |
四、私立及官立、公立大学的扩展 |
五、专门学校的扩充 |
第三节 战后初期日本高等教育的重建及大众化的前奏 |
一、战后初期的社会发展 |
二、高等教育民主新法令的颁布与落实 |
三、旧制大学改组升级为新制大学 |
四、私学扩展及巨型私立大学的出现 |
五、短期大学的制度化与发展 |
第二章 规模扩展: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扩张(1963-1970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扩张的背景 |
一、经济超热化高速增长 |
二、社会中等阶层的扩大 |
三、人力资本及教育投资理论的盛行 |
四、中等教育的普及与多样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提出 |
一、实施“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 |
二、修订并放宽《大学设置基准》 |
三、落实《关于改善大学教育》报告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一、私立高校及私立巨型大学大幅增设 |
二、私立高等院校学生数量剧增 |
三、学部及学科种类的快速扩充 |
四、国立及公立高等院校的显微发展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显现 |
一、高等教育目标偏向功利性 |
二、大学入学考试受传统学力观束缚 |
三、教学大课堂化及课程设置批量化一 |
四、高校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衡 |
五、“大学纷争”学生运动的爆发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扩张的特点 |
一、私立高校发挥主力作用 |
二、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 |
三、职业高等院校发展突出 |
四、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大 |
第三章 质量调控: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集约发展(1971-1983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背景 |
一、石油危机与经济增速下降 |
二、少子化历史遗留问题显现 |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
四、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启动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调整 |
一、《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的提出 |
二、《大学设置基准》与咨询报告的修改与完善 |
三、振兴与援助私立高校法案的实施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集约发展 |
一、各类高校数量增速放缓 |
二、高校学生人数阶段性回落 |
三、学科专业数量增速下降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调控 |
一、教育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二、大学统一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 |
三、兼职教授的选聘与课程教学的创新 |
四、高等院校内外部管理的相互制衡与加强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特点 |
一、私学转向集约化节制发展 |
二、高校类型纵向多层次优化 |
三、应用型人文社科类专业增加 |
第四章 量质兼顾: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稳定增长(1984-1999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稳定增长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增强 |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
三、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化 |
四、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增强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成熟 |
一、“大学开放方针”的实施 |
二、大学自由化政策的制定 |
三、大学自我评价机制的导入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平稳增长 |
一、私立高校数量有序增长 |
二、国立及公立高校的平稳发展 |
三、高校学生人数稳定回升 |
四、学部学科的新增及改组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优化 |
一、教育理念趋向个性及创新 |
二、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 |
三、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多元 |
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 |
五、管理运营及评估机制规范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平稳增长的特点 |
一、量质并重趋向均衡发展 |
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加强 |
三、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
第五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特点及经验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路径及特点 |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发展路径 |
(一)美国:公立为主,政府、高校、社会协调发展 |
(二)英、法等欧洲国家:公立为主,倚重政府 |
(三)日本:私立为主,政府引导 |
(四)中、俄等转型国家:前期倚重国家,后期民间发力 |
二、日本私学主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点 |
(一)私立高等院校占据主体地位 |
(二)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 |
(三)构建非传统型多类型高等教育机构 |
(四)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互促并存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 |
二、充分挖掘并发挥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 |
三、高校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 |
四、政府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
五、高等教育应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分类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市J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理性思考 |
第一节 小学与社区组织特征相似点 |
一、社会公共性 |
二、文化服务性 |
三、发展从优性 |
第二节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
一、小学资源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
二、社区资源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三节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支撑 |
一、来自教育学的理论支持——终身教育 |
二、来自社会学的理论支持——社会互动 |
第二章 J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现状调查背景 |
一、现有教育资源概况 |
二、J小学与社区的教育资源需求 |
三、政府政策的颁布执行及配套情况 |
四、外界组织机构的参与情况 |
第二节 调查的内容与分析 |
一、对教育资源整合的认知 |
二、教育资源整合的形式 |
三、教育资源整合的内容 |
四、教育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
五、教育资源整合的效果 |
六、相关人群对整合的态度及具体参与情况 |
第三章 校社资源沟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校社资源沟通现状存在的问题 |
一、家长对校社资源整合的认可度低 |
二、校社沟通渠道不畅,缺乏活力 |
三、政府保障不到位,政策不明朗 |
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效果不显着 |
五、相关组织参与校社资源共建面临障碍 |
第二节 校社资源沟通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一、家庭教育观念过于保守 |
二、应试环境下资源整合意识降低 |
三、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保障机制不健全 |
四、资源利用不充分,缺乏创新教育 |
五、社会组织运转机制不灵敏 |
第四章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改善建议 |
第一节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家长认知 |
一、扩充宣传方式 |
二、转变家长认知 |
三、建立家庭-学校教育网络 |
第二节 学校加强组织引导与沟通 |
一、完善管理者队伍建设 |
二、深化校社合作 |
三、加速观念转化 |
第三节 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与投入 |
一、教育行政部门发挥合力 |
二、合理借力社会组织 |
第四节 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增强使命感 |
一、发挥社区党组织效能 |
二、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五节 增强“互联网+”意识,追求互惠共生 |
一、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模式 |
二、自下而上整合社区教育模式 |
三、建立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选题缘由 |
(一)探寻:真实问题情境亟待成人教育力量介入 |
(二)审视:深层教育价值依托成人自主学习渗透 |
(三)实践:当前教育热点结合个人兴趣共同驱动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 |
(一)关于自主学习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自主学习特征的研究 |
(三)关于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关于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
(五)关于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成人自主学习的研究 |
(一)关于成人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成人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
(三)关于成人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关于成人自主学习效用的研究 |
(五)关于成人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 |
三、国内外关于融媒体的研究 |
(一)关于融媒体发展变迁的研究 |
(二)关于融媒体内涵的研究 |
(三)关于融媒体应用现状的研究 |
四、国内外关于融媒体与成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融媒体的界定 |
(一)融媒体概念 |
(二)融媒体特征 |
二、成人自主学习的界定 |
(一)成人自主学习概念 |
(二)成人自主学习特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媒介进化理论 |
一、媒介的人性化趋势理论 |
二、补偿性媒介理论 |
三、三阶段媒介发展论 |
第三章 融媒体促进成人自主学习的功能与价值 |
第一节 融媒体延展成人自主学习功能 |
一、增长成人自主学习平台 |
二、转变成人自主学习方式 |
三、更新成人自主学习观念 |
第二节 融媒体提升成人自主学习价值 |
一、顺应现世价值诉求 |
(一)终身学习的价值诉求 |
(二)主体理性的价值诉求 |
(三)人性解放的价值诉求 |
二、维护成人学习权利 |
(一)维护学习机会平等权 |
(二)维护学习条件保障权 |
(三)维护学习自由权 |
(四)维护个体发展权 |
第四章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
一、模型的提出 |
二、初始模型的构建 |
三、变量定义 |
(一)感知有用性 |
(二)感知易用性 |
(三)感知娱乐性 |
(四)资源优化性 |
(五)社会影响 |
(六)使用意愿 |
(七)个人基本情况 |
四、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的试测与修改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三)试测修改 |
三、问卷的正式发放 |
第三节 研究数据统计分析 |
一、样本信效度分析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二、问卷的统计分析 |
(一)个人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使用现状分析 |
(三)相关分析 |
(四)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五)调节变量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六)模型修正 |
第五章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问题分析 |
一、个人学习条件不足,学习心理不积极 |
二、融媒平台操作不便,内容质量不佳 |
三、泛娱乐现象严重,内容呈现表层化 |
四、社会影响程度深,学习障碍增多 |
第二节 成因分析 |
一、终身学习理念贯彻不够,媒介学习素养不足 |
二、融媒学习平台发展不成熟,资源优化不佳 |
三、市场经济下商业行为异化,平台逐利化现象严重 |
四、个人理性发挥不足,从众效应明显 |
第六章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政府层面 |
一、制定完善学习政策引导终身学习潮流 |
二、警惕商业异化与低俗低劣的不正之风 |
三、扶持公共性质与市场性质的融媒场所 |
第二节 成人学习者层面 |
一、丰富精神世界,共创深层学习价值 |
二、拓宽学习思维,提升主体学习能力 |
三、转换学习动能,增强内部学习动力 |
第三节 社会层面 |
一、提升用户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 |
二、建立分层收费机制实现互利与双赢 |
三、联合社会各支持体系创设学习情境 |
四、借助混合学习模式实现互补与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融媒体时代的成人自主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B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校外学习的系统建构——基于四维学习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外学习的本源探究 |
1. 重新理解学习 |
2. 四维学习理论框架的内涵阐释 |
(1)目的维度:学以成人 |
(2)内容维度:超越知识技能 |
(3)驱动力维度:学由自主 |
(4)方式维度:在互动中学习 |
3. 校外学习的理论与政策规定 |
二、校外学习何以走入歧路 |
1. 校外学习补习化的基本判断 |
2. 校外补习的“反学习”表现 |
(1)“唯资格”窄化学习目的 |
(2)“应试化”限制了学习内容 |
(3)“家长主义”破坏学习驱动力 |
(4)“座学化”架空学习互动 |
三、回归校外学习正道 |
1. 基于四维学习理论系统设计校外学习 |
(1)校外学习目的主要在于成就学生社会化和主体化 |
(2)校外学习内容要侧重社会文化和认识自我 |
(3)将学习的自主权和责任感还给孩子以激发内部动机 |
(4)校外学习方式应在身心两方面彰显互动旨趣 |
2. 将校外学习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 |
3. 提高校外学习资源的教育适用性 |
四、必要的解释与反思 |
(10)学习型社会研究的现实图景与中国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
1. 研究工具 |
2. 数据来源 |
3. 研究思路 |
二、学习型社会研究在中国的回顾 |
1. 年度发文:呈现倒“V”字状与“政研结合”态势 |
2. 研究历程:理论探索—扎根实践—全面深入研讨 |
3. 研究主体:以高校与协会为主阵地,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
4. 研究热点:多元研究热点显现,以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重心 |
5. 研究方法:以思辨研究为主,多元方法意识凸显 |
三、学习型社会研究在中国的展望 |
1. 研究逻辑:遵循本土逻辑,切合中国实践 |
2. 研究主体:拓展研究团队,加强多元合作 |
3. 研究内容: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研究,不断丰富边缘主题研究 |
4. 研究方法:深化思辨研究,提升多元方法使用意识 |
四、公共图书馆与学习化社会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阅读与图书馆: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思考[J]. 蒋永福. 图书馆建设, 2022(01)
- [2]面向公众终身教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 颜晶. 西北大学, 2021
- [3]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D]. 宋美霞. 山西大学, 2021(12)
- [4]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D]. 赵捷. 山西大学, 2021(12)
- [5]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D]. 陈元元. 河北大学, 2021(09)
- [6]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市J小学为例[D]. 屠颖. 扬州大学, 2021(09)
- [7]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D]. 温舒.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中国校外学习的系统建构——基于四维学习理论视角[J]. 牛楠森,易凌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1(03)
- [9]非操控型学习样态探索 ——基于伊万·伊利奇工具论的分析路径[D]. 范宁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学习型社会研究的现实图景与中国特色[J]. 侯怀银,尚瑞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