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提高国企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娟[1](2021)在《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深入融合》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以来,新时代、新形势赋予了党建工作的新起点、新目标和新任务。党建工作是凝聚人心、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如何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
刘怀宇[2](2021)在《22家市属国企布局“亲海智城”》文中研究指明“家底”超5万亿元资产规模的广州市国资委及市属国企组成考察团,首站来到番禺区。11月20日,为促进市、区之间的产业协同、要素流动、创造市场机会、提升国有资本效率,更好发挥国企“产业链+资本链”的引领带动作用,番禺区与市国资委、市属国企共同举行调研签约系列活动。$
林清城[3](2021)在《管资本新形势下做好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探索——以福建省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稳步成熟以及国资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加强市值管理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是当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成效与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极不匹配。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
李雅坤[4](2020)在《建筑业国有和民营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为解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论文从竞争力度量和形成机制两个层面,选择2014-2018年观察期内35家建筑业上市国有企业和27家建筑业上市民营企业作为样本,研究建筑业国企和民企竞争力的强弱以及差异。期望帮助企业认清各自竞争力的优势和短板,促进建筑业国企和民企的共同健康发展。首先,应用“因果”理论模型,在将竞争因素区分为“结果”和“原因”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建筑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专业壁垒、盈利水平两个结果因素,规模能力、融资能力、运营能力、人力能力、研发能力五个原因因素。然后,论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从结果的静态分析发现,综合评分上,国企(0.0482分)比民企(-0.0340分)高2.42倍;资本因子上,国企(0.1659分)比民企(-0.1833分)高1.89倍;技术因子上,国企(0.1454分)比民企(-0.1251分)高2.16倍;盈利因子上,国企(-0.3037分)比民企(0.3938分)低1.77倍;规模因子上,国企(0.3154分)比民企(-0.3641分)高1.87倍;人力因子上,国企(-0.1515分)比民企(0.1852分)低1.82倍。从结果的动态分析发现,国企和民企竞争力综合评分的差距从0.0032分逐渐扩大至0.2118分。因此,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形成了国强民弱的局面,且预计两者间的差距将继续保持扩大的趋势。另外,论文从形成机制的角度,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计量研究各竞争因素间的统计相关作用而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机制,得到如下结论:1.建筑业国企竞争结果与人力能力的关系不显着;与营运能力呈倒U型关系,影响系数为1.478;与融资能力呈倒U型关系,影响系数为1.410;与规模能力呈正U型关系,影响系数为-0.176;与研发能力呈单调正相关关系,影响系数为0.170。2.建筑业民企竞争结果与研发能力的关系不显着;与规模能力呈正U型关系,影响系数为-0.327;与人力能力呈近似正相关关系,影响系数为0.248;与营运能力呈单调正相关关系,影响系数为0.213;与融资能力呈单调负相关关系,影响系数为-0.157。基于以上结果,论文为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发展提出建议:通过投资参建、业务多元化等新的规模发展方式规避规模不经济的损失,通过债转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推进去杠杆化融资,加强工程合同的事前事中管理降低资产营运风险,在人才引进和人才保持方面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在装配式和BIM信息化建设方面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汪晓鹏[5](2020)在《民营企业在国企混改中的机遇和挑战》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深化改革的重头戏,目前正全力推进国企混制,这是历史性的改革举措,是国有企业脱胎换骨的关键一仗。混改目的是以全面增强国企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目标,推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5】22号)指出,在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时(简称"混改"),要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国企混改
王火灿[6](2015)在《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强耦合及其战略适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围绕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间的强耦合关系这一中心论题展开研究,旨在揭示此种耦合关系的现实表征并加以实证分析,进而探究其内在机理与理论根源,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企业在其国际化进程中针对WTO所建构的生态竞争环境需进行的相应战略调整与适配。在当代,所谓企业国际化即是在以WTO多边贸易体制为核心的国际游戏规则体系下,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与内外向国际直接投资等跨国经营业务和活动以及相应的国际化管理实践的过程。多边贸易体制(GATT/WTO)是在以企业国际化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作为一整套国际游戏规则,它又是在“WTO-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双层博弈”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这一博弈模式界定了企业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体制实践的方式与途径。现有的WTO多边规则体系和制度框架结构,对企业国际化产生保障公平竞争、稳定商业预期、降低交易费用等主要效应或功能。本论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耦合理论在经济管理中的机理与内涵,并从企业国际化的两大核心要素——企业国际竞争战略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出发,论述了企业国际化与WTO的耦合协调系统,构建了企业国际化与WTO的耦合评价模型。中国与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关系十分独特。在19482014年的67年中,以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为界,可分为两大阶段,即前32年——从短暂“原始缔约国”期到之后漫长的“失联期”;后35年则为复合期。在中国确立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目标之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复关/入世谈判进程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创建进程“三江并流”,并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大潮历史性汇合,终于在时机、理念和战略的“三重契合”下,于最近20多年中,造就了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强耦合关系,并在贸易、投资、制度和观念等四大维度上产生了强大的“四维共振”效应。不过,目前这种双向的强共振效应尚具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WTO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四维”皆强格局,而中国企业国际化对WTO的影响在制度和观念两大维度上则相对较弱;在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FDI)这两大维度上,WTO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崛起,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这种快速崛起也对世界经贸的原有格局以及其他主要WTO成员(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对外经贸格局产生了“破格局性”的重大影响。中国为加入WTO和履行入世承诺,在短期内对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与WTO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直接相关的国际化制度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快速调整,在入世前后国内出现了罕见的“WTO热”等现象,均充分显示出WTO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巨大影响力。相反,作为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制之外、正处于转型中的后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对于WTO的制度建设和理念贡献尚十分有限。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WTO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Granger原因。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耦合度指标反映出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基本上已处于高度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指标则反映出两者基本上处于中度及以上强度的耦合协调状态。本论文尝试提出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理论,旨在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间的强耦合关系。该理论指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异质性”由制度异质性、体制转型性、大国规模性、发展后起性、快速崛起性和国企主导性等六个方面组成,前三者与后三者分别构成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外生异质性”和“内生异质性”。它们共同刻画了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特殊外部和内部环境或属性。这六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且与WTO之间也存在密切的互动影响关系。由于基本社会政治制度的异质性、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矛盾性与趋同性以及作为后发性大国的快速崛起特性,决定了中国入世谈判和入世协议签订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同时也决定了入世以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快速崛起以及与WTO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强共振效应。WTO的动态发展趋势和一些新兴重大议题的谈判进展表明,包括贸易与环境、投资、竞争政策、政府采购、“超TRIPS”规则以及竞争中立、TPP等,可能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和机遇。论文利用传统的“SWTO”(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分析法,从异质性和WTO体制两大视角,剖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环境因素,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环境资源、体制深化、内向与外向国际化的不平衡、低度化陷阱、技术创新乏力、贸易保护和转型升级等。最后,本论文从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强耦合关系出发,就中国企业国际化崛起进程中的“WTO战略”的原则、目标、实施路径等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即战略原则应是多边主义;核心战略目标是维护和推进WTO多边贸易体制更有效运行,以实现强化和确保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强耦合效应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为此,选择“学以致用”和“有效参与”两大战略路径,通过提高参与能力、改善和发挥行业协会功能与作用以及强化政企有效合作等来实施战略。本论文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强耦合关系存在性的内在成因开展了理论探析,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战略适配建议,有助于丰富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也能为政府和企业参与多边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小干[7](2012)在《基于战略意图视角的企业并购及知识整合问题研究 ——以宝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推动企业并购政策的出台,中国企业的并购重组已经全面活跃起来,行业整合开始提速。各种数据表明,中国企业已步入并购重组的黄金时期。从目前已发生的战略并购案例中,已经出现了以行业内优势企业为主体大规模并购重组同行业企业的现象。可以预见,国家振兴规划的十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将成为下一阶段企业并购的主力军。中国正在进行的大规模企业并购重组,已经转到领袖型企业的重组,正在向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提升——立志于成为世界级企业并进入财富500强的榜单。大规模的产业并购重组将创造大量的经验,而且企业已经创造出了大量的经验,对这些并购重组经验进行理论提炼,一方面可以从理论上丰富已有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对中国企业并购提供经验借鉴。由于中国特有的政治和经济结构,注定了在并购市场上最活跃的主体是国字头企业,包括央企和地方国企。在中字号企业并购潮中,宝钢频繁的大规模实质性并购重组是观察我国企业并购的一个典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标本性。因此,本文以宝钢为例,考察宝钢的战略并购实践,探讨企业并购的动因和并购后的整合问题。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阐述中国钢铁企业并购背景、特征和趋势。根据环境—战略关系理论,产业环境是影响企业并购战略决策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内忧外患,阐释了企业并购的特征和趋势,勾画了后续研究的大的情境。事实上,中国钢铁产业并购呈现的背景、特征和趋势,也并不是钢铁产业特有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映射了中国很多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对这样的产业进行研究,其结论将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迁移性。(2)构建企业战略性并购的分析模型,对企业并购行为给出具有解释力的理论阐释。作为一个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并购后发国家,我国企业并购面临的市场体制、政策和政府角色与发达国家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本研究基于“整合式的理论发展观”,以战略意图视角为出发点,遵循战略决策程式,并整合资源基础观、内部化理论、环境—战略关系理论和并购整合理论,构建一个整合的企业并购的战略视角分析模型,以解释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最后,通过描述性案例研究对模型进行匹配分析。(3)给出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后能力整合模型。企业并购能力整合是竞争优势创造的关键,而能力整合的背后是知识在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之间的传递和扩散。因此,并购后企业能力整合不仅是一个能力的传递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本文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给出了企业并购后能力整合的通用框架,阐明企业各种能力要素整合都必须关注的、具有共性的知识活动。最后,给出宝钢并购后技术能力整合实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4)对社会距离、人际信任与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企业并购后知识整合进行延伸讨论,探讨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从社会距离理论出发,关注知识交流主体的社会性,从社会距离的接近性和信任等主观倾向的角度来解释知识转移的条件,验证社会距离、人际信任和隐性知识转移的解释模型,进而深入观察人际关系在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社会距离与人际信任负相关,与隐性知识转移负相关;人际信任在社会距离与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5)以技术能力移植为例,给出一个基于项目管理方法的企业并购后能力整合的流程。分析了技术移植作为一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的可行性,给出一套可行的优势企业向目标企业进行模块化能力移植的管理流程,使能力移植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本文定义的企业并购后能力移植的标准化流程具有“过程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对于企业后续并购能力移植都具有可遵循性。
吕晓华[8](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做强国有企业,管好国有资产,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伴随着人民共和国成长的永恒主题。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精髓,吸收和扬弃西方产权理论的合理内核,借鉴和完善国外国有资产监管实践的先进经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零散到系统,日臻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国家现代企业理论为借鉴,以公有制经济为经济基础,以政企分开、政资分离、两权分施、监管分置为基本原则,以基础监督管理、规划发展管理、组织人事管理为基本内容,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服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起步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展于党的十四大,在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日趋成熟,历经了政企合一实物形态监管国营企业期(理论起步期,1978-1992年)、政企分开实物形态监管国有企业期(理论发展期,1993-2002年)、政资分离价值形态监管国有资本期(理论成型期,2003-2007年)和监管分离价值形态监管国有股权期(理论完善期,2008年至今)四个阶段而系统成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亦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三次“权能分离”(第一次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第二次是资本所有权主体与资本行使权主体分离、第三次是终极所有权与出资人产权分离)理论的具体实践与拓展。本文以时间为轴线,以理论发展的背景分析、理论内容探讨、理论效果分析为框架架构,系统分析各个不同时期我国国有资产监管理论的指导思想、监管目的、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监管内容和监管效果。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价值定位、基本内容、逻辑结构、研究范围、研究重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全方面概述,为本文确定了研究的指南。第二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渊源分析。阐述国有资产及国有资产监管的概念内涵,并对国有资产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通过全面介绍国有资产监管的相关理论,为后面的论述做好理论铺垫。第三部分是国有资产监管理论起步——政企合一的实物形态监管国营企业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这一时期国有资产管理政企合一,以行政手段为主,呈现行政化、多头化、实物化、单一化的监管特征。第四部分是国有资产监管理论发展——政企分开的实物形态监管国有企业阶段。考察论证了从1993年到2002年期间国有资产监管领域的重大进展、理论创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第五部分是国有资产监管理论成型——政资分开的价值形态监管国有资本阶段。从2003年到2007年,这一时期国有资产监管逐步进入了系统化、经济化、价值化、复合化的科学发展阶段。第六部分是国有资产监管理论完善——监管分离的价值形态监管国有股权阶段。从2008年至今,国有资产监管初步建立了产权多元化、分配市场化、人员职业化、资产集中化、资源资本化的科学监管体系。第七部分是结语。主要是对整个监管理论进行了总体概述,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定位、“国进民退”、股权激励、职工权益保护等几个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监管的若干设想。本文可能的创新有三点。1.研究视角上的创新。从经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国有资产监管理论及其发展史;从发展史角度将国有资产监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日常工作系统梳理成理论;以一个工作实践者的角度,从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现实工作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进行实证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指导下的国有资产监管理论进行探讨,尝试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有机融合。2.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一是将国有资产监管理论的内容系统归纳为基础监督管理、发展规划管理和组织人事管理三大组成部分,并且以历史的发展为线索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二是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权能分离理论归纳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资本所有权主体与资本行使权主体分离”、“终极所有权与出资人产权分离”等三次“权能分离”理论。三是阐述以党的十六大提出国资管理新体制和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为时间节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划分为实物形态监管和价值形态监管两个历史阶段,从而为国有资产监管从管实物资产、管企业等实物形态的经营者管理模式,发展为管产权、管股权等价值形态的出资人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3.研究理念上的创新。提出“国有资本”监管理念,阐述现阶段国有资产监管应为国有资本监管,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政企分开,只行使出资人职责,以国有资产价值形态——国有股权监管为核心,对国有资产实行产权管理。本文可能的贡献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全面分析论证,对国有资产监管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阐述的基础上,实证性地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通过阐述国有资产监管的内容和目标,国有资产监管遇到的新问题,以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分析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论证了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现阶段我国的国情特征决定了必须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二是通过综合比较考察,对国外国有资产监管的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有资产监管可资借鉴之处。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为例,对其国有资产监管的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做法进行全面深入和细致具体的考察研究,结合这些国家国有资产监管的政策措施,总结其对我国国有资产监管的借鉴意义,阐述应当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实行分类分级分层管理,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三是积极开拓思维,在对国有资产监管形成发展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国有资产监管的具体对策建议。不仅从指导思想、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等方面,明确了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制度保障,而且从具体监管方式方面,提出了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措施和手段。
王海燕[9](2015)在《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文中认为企业文化在国企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密不可分,经济上的竞争打破了国界的限制,世界经济已经融为一体,这使得我国国有企业承受双重压力——来自本土企业和世界发达国家优秀企业的竞争。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力军,怎样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突显出自身实力与独特性,抢占市场,是国企面对的主要问题。从国内外企业发展过程看,成功的企业都具有发展成熟的企业文化。因此,我国国企加强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指导的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国企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形成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断促进国企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企业发展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中国国有企业面向世界企业竞争无法回避的现实,又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对此,为有效研究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首先介绍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创新点。并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国企企业文化理论进行概述,总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特点,以及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概括出企业文化内涵、特征、功能和结构,分析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针对与国企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即新时期国企更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更新,重视国有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以及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以提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分析了如何坚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协同发展,来打造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同时借鉴国外成功企业经验完善国企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应分析研究,增强国企竞争力。
王蓓[10](2013)在《中国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从1979年开始,中国的工作重心开始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转移,同时开启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其主要任务是走向市场经济,由原先计划经济的细胞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逐步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结构调整,大型国有企业已经成长为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和国家经济支柱,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经济基础,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坚强支柱。国有企业的改革促成了企业制度变迁与整个经济体制变迁的互动,对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看到市场化改革给国有企业带来的成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国有企业亏损问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市场经济体制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经济体制,在当前的转轨时期,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的走向市场,部分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或大或小的亏损。亏损原因大致有四个:政策性原因、缺乏自生能力、机制设计不合理和产业结构扭曲。由于国有企业在保障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实施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行,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就是其中关键的措施之一。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补充并完善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理论。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理论是财政补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对财政补贴理论的梳理与总结,总结出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理论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为中国顺利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只有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的转轨提供微观基础。30多年的改革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中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进行根本性变革,重新建立中国的企业制度特别是国有企业制度。最后,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理论的完善将会带动财政理论、税收理论、产权理论等理论体系的完善。国有企业越有活力,越需要完善的宏观调控,其中就包括国家综合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促进整体经济体系的变革。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正确处理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问题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部分国有企业一直处于亏损和补贴的恶性循环,这不仅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占用了国家财政收入。正确对待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问题,从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入手,着力于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从短期来说,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意识,使国家的财政收入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长期来说,可以为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其次,在研究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问题时,财政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应双双有所突破。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财政改革还是要先行一步,应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国债制度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在梳理各项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同时,不仅要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要致力于国有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完善。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国有企业的走向指明了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国有企业成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主体,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从放权让利到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明晰产权到国有出资人到位,切实做到政企分开,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持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坚持抓大放小原则,重点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中央企业。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入手,对今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提出了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在介绍选题背景的基础之上,探讨了研究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意义。在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由于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的不同,中国国有亏损企业补贴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尤为关键。接下来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并对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做了全面的概括。第二章,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理论框架。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是财政补贴的一种,本章主要列出了财政补贴的框架。第一节,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理论框架,分析了经济学家对财政补贴和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相关解释;第二节,财政补贴的一般分析,主要是为分析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奠定基础;第三节,财政补贴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主要分析财政补贴的作用机理;第四节,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界定,包括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定义,以及亏损补贴和价格补贴二者的比较。第三章,中国国有企业补贴变迁、现状分析。本章在第一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并分阶段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二节概括了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历史沿革和现状;第三节从补贴范围、补贴金额和补贴效率三个方面指出了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存在的问题;第四节分析了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包括政策性原因、缺乏自生能力、机制设计不合理和产业结构扭曲。第四章,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在研究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亏损补贴之前,应首先了解世界先进经济体在国有企业改革和亏损补贴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其先进经验,汲取其失败教训。国有企业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同,国有经济在各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差别。国有企业在各个国家所处的地位也不同,从而各个国家的政府对其亏损时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同。本章通过分析德国、日本和英国在国有企业改革和亏损补贴方面的现实,指出了中国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五章,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问题的实证分析。首先列出了问题分析的理论基础,其次,使用广义矩方法分析了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激励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了政绩和地区竞争的需要,在很多地区,国有企业的发展仍然需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继续维持传统的战略发展格局,以及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改革措施不到位的结果。本章最后对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结构和行业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中国国有亏损企业财政补贴的策略优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应正确处理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政府在调控经济活动的同时,必须根本尊重市场,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使市场机制真正的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化的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前进的动力。特别是在本文研究的转轨时期,应着力重塑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新格局,包括补贴范围及相关政策的调整等。亏损补贴不是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万能灵药。在现代社会,影响制度变迁的力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企业,一个是政府。市场机制不是为政府设计的机制,而是为企业设计的机制,是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舞台。政府对国有亏损企业的补贴应该适可而止,不应给予泛滥的补贴,只有这样,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二、全力提高国企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力提高国企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深入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实现深度融合的努力方向 |
实现深度融合的基本路径 |
实现深度融合的重要环节 |
(2)22家市属国企布局“亲海智城”(论文提纲范文)
合作 |
22家广州市属国企与番禺区签约 |
优势 |
番禺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受国企关注 |
未来 |
市属国企和番禺合作前景广阔 |
(3)管资本新形势下做好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探索——以福建省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管资本新形势下市值管理的内涵 |
1. 市值管理理论的发展概况 |
2. 市值管理的理论框架 |
二、福建省国资国企的发展概况 |
三、福建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
四、从深层次理解在管资本新形势下做好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大意义 |
五、关于在管资本新形势下做好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几点思考 |
1. 国资监管角度 |
2. 上市公司角度 |
(4)建筑业国有和民营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竞争力的研究 |
1.3.2 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
1.3.3 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
1.3.4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 竞争力理论 |
2.1.1 竞争力的内涵 |
2.1.2 竞争力的分类 |
2.1.3 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模型 |
2.2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1 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与涵义 |
2.2.2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
2.2.3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 |
2.3 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理论 |
2.3.1 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2.3.2 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
2.3.3 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1 建筑业企业发展现状 |
3.1.1 市场环境 |
3.1.2 经营效益 |
3.1.3 行业结构 |
3.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2.1 全面性 |
3.2.2 可操作性 |
3.2.3 简洁性 |
3.2.4 相对性 |
3.3 建筑业企业竞争力指标来源参考 |
3.3.1 文献研究的观点 |
3.3.2 企业年报的观点 |
3.4 建筑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3.5 建筑业企业竞争结果因素指标解析 |
3.5.1 专业壁垒 |
3.5.2 盈利水平 |
3.6 建筑业企业竞争原因因素指标解析 |
3.6.1 规模能力 |
3.6.2 融资能力 |
3.6.3 营运能力 |
3.6.4 人力能力 |
3.6.5 研发能力 |
3.7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度量 |
4.1 因子分析法 |
4.1.1 基本原理 |
4.1.2 分析步骤 |
4.2 样本数据处理 |
4.3 实证计算与结果 |
4.3.1 因子分析计算 |
4.3.2 因子分析结果 |
4.4 度量结果分析 |
4.4.1 国企与民企竞争力静态比较 |
4.4.2 国企与民企竞争力动态比较 |
4.4.3 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形成机制 |
5.1 样本数据处理 |
5.1.1 建筑业国企样本数据 |
5.1.2 建筑业民企样本数据 |
5.2 变量定义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3 研究假设 |
5.3.1 规模能力与建筑业企业竞争结果 |
5.3.2 融资能力与建筑业企业竞争结果 |
5.3.3 营运能力与建筑业企业竞争结果 |
5.3.4 人力能力与建筑业企业竞争结果 |
5.3.5 研发能力与建筑业企业竞争结果 |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1 建筑业国企变量 |
5.4.2 建筑业民企变量 |
5.5 相关性分析 |
5.5.1 建筑业国企变量 |
5.5.2 建筑业民企变量 |
5.6 模型构建 |
5.6.1 数据回归运算 |
5.6.2 拟合图形观察 |
5.6.3 建筑业国企形成机制模型建立 |
5.6.4 建筑业国企形成机制模型建立 |
5.7 回归分析 |
5.7.1 建筑业国企形成机制模型 |
5.7.2 建筑业民企形成机制模型 |
5.7.3 回归结果总结 |
5.7.4 回归结果对比 |
5.8 稳健性检验 |
5.8.1 建筑业国企稳健性检验 |
5.8.2 建筑业民企稳健性检验 |
5.9 建议 |
5.9.1 规避规模不经济损失 |
5.9.2 推进去杠杆化融资 |
5.9.3 减少资产营运风险 |
5.9.4 创新人才管理模式 |
5.9.5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
5.9.6 竞争力提升建议流程 |
5.10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民营企业在国企混改中的机遇和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民企参与国企混改的挑战 |
2 民企参加国企混改的困境 |
3 走出困境的思路 |
4 以规范化促国企有效混改 |
5 激发国企内生活力 |
(6)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强耦合及其战略适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框架结构和创新点 |
1.4.1 框架结构安排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
2.1 企业国际化理论 |
2.1.1 企业国际化的概念与内涵 |
2.1.2 企业国际化理论体系概述 |
2.1.3 企业国际化的内外共生条件 |
2.2 多边贸易体制的理论与实践 |
2.2.1 企业国际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耦合 |
2.2.2 多边规则的形成机制与企业的参与机理 |
2.2.3 WTO 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
2.3 耦合理论与耦合评价模型 |
2.3.1 耦合的内涵与机理 |
2.3.2 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耦合协调系统 |
2.3.3 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评价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之间强耦合的现实表征 |
3.1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历史契合 |
3.1.1 中国与 GATT/WTO 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关系 |
3.1.2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
3.1.3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多边贸易体制的三重契合 |
3.2 WTO 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强共振效应 |
3.2.1 贸易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2.2 投资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2.3 制度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2.4 观念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3 中国企业国际化对 WTO 的共振效应 |
3.3.1 中国企业国际化快速崛起与全球经贸格局的裂变 |
3.3.2 中国企业国际化快速崛起对 WTO 其他成员经贸格局产生的影响 |
3.3.3 中国入世对 WTO 体制与观念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的因果关系分析 |
4.1.1 指标选择 |
4.1.2 检验过程及其解释 |
4.2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的实证分析 |
4.2.1 基于宏观层面数据的耦合关系实证 |
4.2.2 基于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的耦合关系实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强耦合的成因探析 |
5.1 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的概念与内涵 |
5.2 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
5.3 从异质性看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强耦合关系 |
5.3.1 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与 WTO 之间的互动关系 |
5.3.2 从异质性看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强耦合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WTO 生态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环境分析 |
6.1 WTO 的动态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潜在影响分析 |
6.1.1 WTO 的动态发展趋势:从后乌拉圭回合到多哈回合 |
6.1.2 WTO 视野下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未来进程的重大议题 |
6.2 强耦合与异质性视角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 SWTO 分析 |
6.2.1 强耦合视角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 SWTO 分析 |
6.2.2 异质性视角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 SWTO 分析 |
6.3 中国企业国际化未来进程中的重大战略环境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WTO 生态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与策略选择 |
7.1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WTO 总体战略” |
7.1.1 战略原则与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选择 |
7.1.3 战略实施 |
7.2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WTO 部门战略” |
7.2.1 贸易救济战略 |
7.2.2 破壁跨垒战略 |
7.2.3 TRIPS 战略 |
7.2.4 服务贸易战略 |
7.2.5 投资战略 |
7.2.6 国企战略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7)基于战略意图视角的企业并购及知识整合问题研究 ——以宝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与理论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 |
第2章 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兼并和收购 |
2.1.2 并购与重组 |
2.2 并购的主要分类 |
2.3 企业并购阶段 |
2.4 并购理论 |
2.4.1 并购动因理论 |
2.4.2 并购整合理论 |
第3章 中国钢铁企业并购背景、特征和趋势 |
3.1 中国钢铁企业并购背景 |
3.1.1 内部因素:产业集中度低 |
3.1.2 外部因素:国际钢铁巨头在华掀起并购高潮 |
3.2 中国钢铁企业并购特征 |
3.3 国内外钢铁产业并购的趋势 |
3.3.1 全球钢铁产业已进入并购重组的新阶段 |
3.3.2 我国钢铁产业并购的趋势 |
第4章 国有企业并购的战略意图视角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理论回顾和企业并购的战略意图视角分析模型 |
4.2.1 理论回顾 |
4.2.2 企业并购的战略意图视角分析模型和命题 |
4.3 宝钢战略性并购案例分析 |
4.4 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
4.4.1 理论意义 |
4.4.2 实践启示 |
第5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后能力整合模型 |
5.1 文献回顾 |
5.2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企业并购后能力整合模型 |
5.2.1 能力识别 |
5.2.2 知识归整 |
5.2.3 能力传递 |
5.2.4 知识应用 |
5.3 宝钢企业并购后能力整合案例分析 |
5.4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5.4.1 理论意义 |
5.4.2 实践意义 |
第6章 社会距离、人际信任与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 |
6.1 基本概念界定 |
6.2 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 |
6.3 研究方法 |
6.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6.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4.2 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Analysis):第一半样本数据 |
6.4.3 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Analysis):第二半样本数据 |
6.4.4 相关分析 |
6.5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6.5.1 理论意义 |
6.5.2 实践意义 |
第7章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并购后能力移植的流程—以技术移植为例 |
7.1 项目管理运用到技术能力移植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7.1.1 技术移植具有项目的特征 |
7.1.2 技术移植生命周期与项目生命周期相符 |
7.2 技术移植项目的管理流程 |
7.2.1 技术移植计划阶段的项目管理 |
7.2.2 技术移植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 |
7.2.3 技术移植交付阶段的项目管理 |
7.2.4 后评估阶段的项目管理 |
7.3 实践意义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要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国有经济监管的研究 |
1.2.2 关于国有企业监管的研究 |
1.2.3 关于国有资产监管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目标和价值定位 |
1.3.3 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难点、需完善的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与贡献 |
1.5.1 本文研究的难点及需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
1.5.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3 本文可能的贡献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渊源及借鉴 |
2.1 国有资产及国有资产监管概念内涵 |
2.1.1 财产、资产与资本 |
2.1.2 国有财产、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 |
2.1.3 产权、所有权与所有制 |
2.2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所有制理论 |
2.2.2 列宁、斯大林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
2.2.3 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
2.3 西方国家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
2.3.1 西方现代产权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4 国外国有资产监管实践及其启迪 |
2.4.1 国外国有资产监管及其特点 |
2.4.2 国外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
3 政企合一的实物形态监管国营企业阶段(1978-1992) |
3.1 理论背景分析 |
3.1.1 启动改革的时代背景 |
3.1.2 企业扩权的政策背景 |
3.1.3 业界初探的学术背景 |
3.2 理论内容分析 |
3.2.1 指导思想 |
3.2.2 监管目的 |
3.2.3 监管体制 |
3.2.4 监管方式 |
3.2.5 监管内容 |
3.3 实践效果分析 |
3.3.1 监管结果 |
3.3.2 问题分析 |
4 政企分开的实物形态监管国有企业阶段(1993-2002) |
4.1 理论背景分析 |
4.1.1 推动改革的时代背景 |
4.1.2 搞活企业的政策背景 |
4.1.3 百家争鸣的学术背景 |
4.2 理论内容分析 |
4.2.1 指导思想 |
4.2.2 监管目的 |
4.2.3 监管体制 |
4.2.4 监管方式 |
4.2.5 监管内容 |
4.3 实践效果分析 |
4.3.1 监管结果 |
4.3.2 问题分析 |
5 政资分开的价值形态监管国有资产阶段(2003-2007) |
5.1 理论背景分析 |
5.1.1 全面改革的时代背景 |
5.1.2 做强国企的政策背景 |
5.1.3 百家齐鸣的学术背景 |
5.2 论内容分析 |
5.2.1 指导思想 |
5.2.2 监管目的 |
5.2.3 监管体制 |
5.2.4 监管方式 |
5.2.5 监管内容 |
5.3 实践效果分析 |
5.3.1 监管结果 |
5.3.2 问题分析 |
6 监管分离的价值形态监管国有股权阶段(2008- ) |
6.1 理论背景分析 |
6.1.1 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 |
6.1.2 做优国资的政策背景 |
6.1.3 兼收并蓄的学术背景 |
6.2 理论内容分析 |
6.2.1 指导思想 |
6.2.2 监管目的 |
6.2.3 监管体制 |
6.2.4 监管方式 |
6.2.5 监管内容 |
6.3 实践效果分析 |
6.3.1 监管结果 |
6.3.2 问题分析 |
7 结语: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建议 |
7.1 理论概述 |
7.2 问题探讨 |
7.2.1 关于国有企业的定位问题 |
7.2.2 关于“国进民退”问题 |
7.2.3 关于国有企业股权激励问题 |
7.2.4 关于国企改革中职工权益保护问题 |
7.3 对策建议 |
7.3.1 坚持一个指导思想 |
7.3.2 坚持两项监管原则 |
7.3.3 完善三种监管方式 |
7.3.4 实现四个监管目标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9)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理论概述 |
2.1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
2.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2.1.2 企业文化的特征 |
2.1.3 企业文化的功能 |
2.1.4 企业文化的结构 |
2.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
2.2.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 |
2.2.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
2.2.3 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
2.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 |
2.3.1 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
2.3.2 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
2.3.3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独立与融合 |
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
3.2 国企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
3.2.1 企业固守陈规与改革创新并存 |
3.2.2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 |
3.2.3 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
3.2.4 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战略 |
3.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
3.3.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滞后 |
3.3.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后继乏人 |
3.3.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健全 |
3.4 国企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1 国企企业文化理念缺乏个性 |
3.4.2 国企企业文化缺乏凝聚力 |
3.4.3 国企企业制度文化缺乏人性化 |
3.4.4 国企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不健全 |
4 坚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国企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 |
4.1 注重工作方式方法的更新,增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
4.1.1 做好宣传工作,让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 |
4.1.2 办事公开,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透明性 |
4.1.3 树立典型,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性 |
4.2 加强国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
4.2.1 要提高政工人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
4.2.2 要制定实施企业政工干部培训计划 |
4.2.3 要关心政工干部的工作和生活 |
4.2.4 政工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
4.3 建立健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
4.3.1 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制 |
4.3.2 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机制 |
4.3.3 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机制 |
4.3.4 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机制 |
4.4 坚持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协同发展 |
4.4.1 创建国有企业个性理念文化 |
4.4.2 建设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
4.4.3 构建新型的企业制度文化,坚持刚柔并济的管理策略 |
4.4.4 创新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企业领导和组织保障 |
4.5 打造国有企业的软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
4.5.1 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思想保障,引导和推动国企健康发展 |
4.5.2 吸收国外优秀企业成功经验,建立中国特色的国企企业文化 |
4.5.3 打造融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国企的竞争力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研究和评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简要评述 |
1.3 框架结构和研究内容 |
1.3.1 本文框架结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和不足 |
2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理论框架 |
2.1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理论基础 |
2.1.1 财政补贴的阐释 |
2.1.2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理论解释 |
2.2 财政补贴的一般分析 |
2.2.1 财政补贴的内涵 |
2.2.2 财政补贴的定义和特征 |
2.2.3 财政补贴的分类 |
2.2.4 财政补贴影响经济的机理分析 |
2.3 财政补贴对消费和生产的影响分析 |
2.3.1 对消费的影响 |
2.3.2 对生产的影响 |
2.4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界定 |
2.4.1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定义 |
2.4.2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和价格补贴的比较 |
3 中国国有亏损企业补贴变迁、现状分析 |
3.1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
3.1.1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
3.1.2 国有企业改革分阶段分析 |
3.2 中国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
3.2.1 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亏损补贴 |
3.2.2 补贴与经济体制改革 |
3.2.3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现状 |
3.3 中国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存在的问题 |
3.3.1 亏损补贴范围过宽 |
3.3.2 亏损补贴金额偏大 |
3.3.3 亏损补贴效率较低 |
3.4 国有企业亏损成因分析 |
3.4.1 政策性需要 |
3.4.2 缺乏自生能力 |
3.4.3 机制设计不合理 |
3.4.4 产业结构扭曲 |
4 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
4.1 德国的经验借鉴 |
4.1.1 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情况 |
4.1.2 德国国有企业补贴制度 |
4.1.3 经验借鉴 |
4.2 日本的经验借鉴 |
4.2.1 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情况 |
4.2.2 日本国有企业补贴情况 |
4.2.3 经验借鉴 |
4.3 英国的经验借鉴 |
4.3.1 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情况 |
4.3.2 英国国有企业补贴情况 |
4.3.3 经验借鉴 |
5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问题的实证分析 |
5.1 问题分析的基础 |
5.1.1 实证模型的计量方法简介 |
5.1.2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理论模型 |
5.2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和经济发展 |
5.2.1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对经济的影响 |
5.2.2 实证模型 |
5.2.3 数据描述和回归结果分析 |
5.2.4 结论分析 |
5.3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结构和行业分析 |
5.3.1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结构差异 |
5.3.2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行业差异 |
5.4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案例分析——以A市公交集团为例 |
5.4.1 公交集团基本情况 |
5.4.2 公交集团亏损补贴问题分析 |
5.4.3 公交集团亏损补贴解决方案 |
6 中国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政策的优化 |
6.1 正确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
6.1.1 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分析 |
6.1.2 正确处理政企关系的思路:基于政府的角度 |
6.1.3 正确处理政企关系的思路:基于国有企业的角度 |
6.1.4 树立新型的政府和市场观 |
6.2 市场化基础上的国有企业改革 |
6.2.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6.2.2 优化制度设计,增强国企发展动力 |
6.2.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明确国有企业发展任务 |
6.2.4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
6.3 重塑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新格局 |
6.3.1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政补贴的适用范围 |
6.3.2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政策调整 |
6.3.3 财政补贴的数量界限 |
6.4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政策 |
6.4.1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6.4.2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政策的时限选择 |
6.4.3 加强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 |
6.4.4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政策应注重制度创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全力提高国企竞争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深入融合[N]. 李慧娟. 长治日报, 2021
- [2]22家市属国企布局“亲海智城”[N]. 刘怀宇. 南方日报, 2021
- [3]管资本新形势下做好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探索——以福建省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例[J]. 林清城. 全国流通经济, 2021(31)
- [4]建筑业国有和民营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 李雅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民营企业在国企混改中的机遇和挑战[J]. 汪晓鹏. 西部皮革, 2020(05)
- [6]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强耦合及其战略适配研究[D]. 王火灿. 东华大学, 2015(11)
- [7]基于战略意图视角的企业并购及知识整合问题研究 ——以宝钢为例[D]. 王小干. 东北大学, 2012(07)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 吕晓华. 武汉大学, 2012(05)
- [9]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D]. 王海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6)
- [10]中国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问题研究[D]. 王蓓.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6)
标签:国企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