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模拟量表和语言评估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

视觉模拟量表和语言评估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

一、视觉模拟量表和语言评价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姬国华,吴琪,吴红斌,申祥凤,张邢炜[1](2022)在《冠状动脉介入术桡动脉穿刺点不同压迫止血方案效果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不同压迫止血方案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的止血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RI治疗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80例(A组)采用螺旋式压迫穿刺点止血(术后2 h开始松解1圈、间隔1 h旋转1周, 减压至完全解压), 另外80例(B组)采用螺旋式压迫穿刺点止血(术后2 h开始松解1圈、间隔2 h旋转1周, 减压至完全解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术侧肢体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疼痛程度评分、术后2 h、12 h的疼痛及舒适度评分。结果 A组患者的术后4 h、术后12 h的SpO2值分别为(96.6±0.7)%、(97.8±0.5)%, 均高于B组的(96.2±0.6)%、(97.6±0.7)%(t=3.88、2.08, 均P < 0.05);术后2 h, A组和B组患者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 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12 h, A组患者的心理、生理及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总分分别为(23.64±3.02)分、(12.64±2.05)分、(68.25±6.04)分, 均高于B组的(22.20±2.96)分、(11.38±2.47)分、(64.42±6.71)分(t=3.05、3.51、3.79, 均P < 0.05);术后2 h, A组和B组患者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4 h、12 h, A组患者的NRS评分分别为(2.51±0.58)分、(1.75±0.76)分, 均低于B组的(2.95±0.63)分、(2.31±0.71)分(t=-4.59、-4.82, 均P < 0.05);术后观察,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75%, 低于B组的20.00%(χ2=4.11, P < 0.05)。结论 TRI术后采取2 h开始松解1圈、间隔1 h旋转1周减压至完全解压的方式压迫止血效果较好, 可有效减轻疼痛, 保证术侧肢体供氧, 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刘贝贝[2](2021)在《社区人群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的研制及评估》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我国正在进入深度老龄化进程,北京等特大城市的情况尤为严重。2019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量为371.3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6.3%。及时有效地发现老年人在健康方面的问题和健康风险,是制定老年人疾病预防控制政策、维护老年人身体功能、减少疾病负担的基础。老年综合评估(CGA)已经成为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价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但目前尚缺少易于使用、可供参考的规范化社区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评估工具。现有评估工具大多由单一量表或某些特定功能量表组合而成,多强调单一专业领域内容,存在条目繁多、题目重复、耗时过长等问题,而针对社区老年人的CGA评估量表,研究报道少,多存在维度涵盖不全,特别是忽视对营养不良以及生活方式方面危险因素的筛查,缺少系统的应用研究和使用途径而未得到推广等问题。本课题综合分析全国和城市地区老年人群既往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和国外老年人群在慢病预防、膳食营养、运动、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研究,建立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综合评估量表池,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和修改,通过预试验调整量表的语言表达,初步形成北京社区老年人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并对该量表的信度、效度、敏感性、可接受度等指标进行人群验证,同时对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进行现况分析。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构建适用于城市社区人群健康综合状况评估指标体系,编制适用于城市社区人群综合健康状态综合评价量表,评价该综合量表在北京社区老年人中应用的信度、效度、敏感性及可接受度,并对该人群综合健康状况结果进行分析,为北京及其他城市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提供可使用的参考工具,同时为完善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综合评估简易版量表,以“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13)”为框架,相关领域文献研究为参考,构建初始量表条目池,并通过15位专家评议,形成德尔菲专家咨询表。根据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中专家打分和意见建议,筛选和修订量表条目及内容,形成初始量表。初始量表进行预试验,对量表进行表达效度进行评价,发现和修正量表在表达和初次应用中量表存在的问题,形成待验量表。而后使用待验量表在北京市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进行量表的信效度评价。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量表池:以“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依据,“中国老年人健康标准(2013)”为框架,文献检索1973年1月-2020年1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老年健康评估工具的文献(包括期刊、学位论文、书籍、论文集等形式),同时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及量表编制过程,并通过课题组及专家评阅、讨论,确定问卷维度和具体条目指标,设计条目具体下设问题和问题选项,编制量表条目池;课题小组根据量表池内容编写德尔菲专家咨询表。(2)德尔菲专家咨询:邀请50位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营养学、心理学、护理学、运动康复学等领域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熟悉研究领域、有兴趣且有意愿完成咨询的专家,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的方式将专家咨询表发给各位专家。采集专家个人信息,要求专家对各维度和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分(1-5分),并填写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的大小,并对量表的维度和条目内容提出意见建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束后,根据各项打分统计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制定第二轮专家咨询表返还各位专家,继续进行第二轮函询,经过至少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社区老年健康综合评估初始量表。(3)预试验:采用方便抽样,由课题组成员使用初始量表对30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和身体测量预调查,确定量表语言表达调查对象能否理解、有无歧义,身体测量能否实施,对量表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待验量表。(4)量表的信效度验证:在北京市三个区抽取1983位老年人进行量表人群验证,其中371人进行二次调查,即两周后同一调查员对96位老年人使用同一量表进行量表复测,151位老年人由不同于第一次调查的调查员进行量表重测,124位老年人使用校标量表进行量表复测。回收人群现场调查数据,对量表的信度、效度、敏感性和可接受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量表条目池的构建:北京社区老年人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共包含疾患与身体功能、认知状况、社会交往状况、日常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饮食营养与生活方式五个维度,并增加反映肌肉状况的四项身体测量指标,最终构成40个核心条目、62个问题的初始量表池。(2)德尔菲专家咨询:邀请50位相关领域专家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8.0%、100%,两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86,第一轮咨询结果维度及条目均值为3.98~4.92,满分比为0.48~0.98,变异系数≤0.34;第二轮咨询结果维度及条目均值为4.45~5.00,满分比为0.51~1.00,变异系数≤0.2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16、0.110(P<0.01),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较好、专家意见较一致,函询结果可靠。依据界值法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讨论,最终构建的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量表有5个维度(患病状况、身体功能、认知状况、社会支持与心理、饮食营养与生活方式),30个核心条目,4个测量指标。(3)预试验:为使量表更易被调查对象理解、无歧义,适用于调查人群,方便现场实施,修改身体功能维度5道题目,认知状况维度增设提问要求,社会支持维度替换2题,饮食营养和生活方式维度对身体活动能让增加时间设定,并对1题进行修改。(4)量表的信效度验证:量表的克朗巴赫α为0.849,各维度克朗巴赫α系数为0.358-0.845;总重测信度为0.837,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579-0.910;总评定者组内相关系数为0.899,各维度评定者组内相关系数为0.280-0.860。量表共提取1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65%。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GFI、AGFI为0.961、0.951,均大于 0.9,CFI、IFI 的值分别为 0.926、0.927;大于 0.90,RMSEA为0.039,小于0.080,各维度的理论模型与真实数据拟合较好,结构效度较好。调查对象高分组的得分和低分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t检验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总量表和各维度量表有较好的区分度。量表平均填表时间为(12.8±4.8)分钟,量表回收率为99.2%,有效回收率为99.1%。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初步形成科学、可靠的城市社区人群的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并在北京地区进行老年人群验证,显示本量表及各维度量表基本上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评定者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关联效度均已通过验证,量表敏感性和可接受度较好。

孟庆朵[3](2021)在《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对手外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手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5例。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现时疼痛强度量表(PP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低(P<0.05),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较高(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92%高于对照组的78.46%(P<0.05)。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其疼痛症状,改善其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

张梦婷[4](2021)在《基于循证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在一项初步研究中,我们的研究小组发现,疼痛可能会对急性创伤患者产生一系列短期和长期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发现了患者在急诊室中不可避免地遭受各种疼痛刺激。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循证方法制定一套适合护士在急诊临床中处理急性外伤性疼痛管理的策略,并为护理管理人员开发相关的疼痛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改善医院疼痛管理的质量。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法,根据研究者所要研究内容的相关问题,检索了CINAHL、RNAO、NGC、Cochrane、Pubmed、OVID、Web of Science、EBSCO以及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系统全面地查阅近10年来国内外急性疼痛治疗相关的文献,尤其是相关疼痛管理指南、专家共识及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以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初步构建出急性创伤患者的疼痛管理策略。并通过德尔菲法(Delphi),遴选了急危重症领域的护理管理者、急诊专科护士、120和急诊科的医护专家32位,经过两轮函询,对各条目疼痛策略的重要性和操作性进行评价,结合专家意见,对策略进行修订整理,使用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的权威系数以及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等指标对两次专家协商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审和组织该策略。研究结果: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由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其中包括评估、干预和团队管理三个维度29项措施的管理策略。并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是94.1%和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6,第一轮专家协调系数W为0.34、0.32,显着性检验结果提示P<0.001;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W为0.46、0.47,显着性检验结果提示P<0.001。研究结论:基于循证构建了一套涵盖评估、干预和团队管理三个维度的29项措施的由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其中干预措施包括评估时机、评估工具、评估疼痛患者的非语言表现、由麻醉师和医生评估后的药物干预措施,心理护理、冷热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措施以及团队管理等内容。专家信函查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以及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证明,专家信函查询是非常有代表性和可靠的。

钟培冰[5](2021)在《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对行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对行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椎管内麻醉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的患者51例,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美国麻醉医师协会)I~II级,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右美托咪定组(n1=25)和对照组(n2=26)。待麻醉平稳后,右美托咪定组开始予右美托咪定6μg·kg-1·h-1速率静脉泵注10分钟,给予负荷剂量后,以0.6μg·kg-1·h-1的速率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泵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记录患者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分;以及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St.Mary’s医院睡眠问卷(St.Mary’s Hospital Sleep Questionnaire,SMH)量表评分,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同时使用w GT3X-BT体动记录仪(Actigraphy)记录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的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min)、总睡眠时间(min)、觉醒时间(min)、觉醒次数等客观睡眠参数;以及患者术前的血清褪黑素、5-羟色胺、皮质醇水平和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在体动记录仪记录的客观睡眠质量参数方面,各时间点的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觉醒时间、觉醒次数等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各客观睡眠质量参数随时间变化趋势相同,与术前1天(D0)相比,术后1天(D1)的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降低,觉醒时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后1天(D1)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2天(D2)的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升高,觉醒时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术前1天(D0)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2天(D2)的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仍低,觉醒时间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MH量表记录的主观睡眠质量参数方面,两组患者在术前1天(D0)的SMH量表总分、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满意度评分、日间功能评分、入睡障碍评分、夜醒频率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天(D1),右美托咪定组的SMH量表总分、入睡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满意度评分、日间功能评分及夜醒频率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天(D2),右美托咪定组的入睡障碍评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主观睡眠质量参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主观睡眠质量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同,其中,与术前1天(D0)相比,术后1天(D1)的各主观睡眠质量参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后1天(D1)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2天(D2)的各主观睡眠质量参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术前1天(D0)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2天(D2)的睡眠满意度评分仍低,而入睡障碍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主观睡眠质量参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与SMH量表总分、体动记录仪睡眠效率等睡眠质量相关参数呈强负相关关系,在术后1天(D1)与术后2天(D2)VAS评分与SMH量表评分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93,P<0.05;r2=-0.562,P<0.05;在术后1天(D1)与术后2天(D2)VAS评分与体动记录仪睡眠效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645,P<0.05;r2=-0.353,P<0.05。而术前血清褪黑素、皮质醇及5-羟色胺水平与睡眠质量相关参数不存在相关性(P>0.05)。术后住院天数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的非老年患者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会加剧此类患者术后主观睡眠质量的下降程度,但尚无证据表明会对术后客观睡眠质量产生影响。

方增强[6](2021)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在我国肿瘤疾病的发生率上来说,它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并且非常常见,在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它的发生率也有着逐渐增加的趋势。结直肠癌根治术采用微创术式——腹腔镜辅助下进行的话,可以减少患者的创伤、减少患者的出血、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等等的特点。目前因其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在加速康外科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实施不同的围术期手术治疗策略,以各种方式来降低手术所产生的应激和提高患者的短期预后的时间。在需要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上,利用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的理念,调整策略,迅速围术期患者的预后,但是术后严重疼痛会增加患者应激反应,部分甚至难以忍受,进而延缓其术后康复进程[2]。既往围术期镇痛方式主要以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或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为主,且成为围术期镇痛的重要手段。多模式镇痛通过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和麻醉方法,在多个水平阻断疼痛的传导,同时降低传统的镇痛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目前理想的围术期镇痛方法。而外周神经阻滞则是多模式镇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后局麻药扩散广泛,可以作为腹部区域的术后镇痛方式,随着可视化超声引导的不断发展,它越来越成为临床医生接受的新型躯干神经阻滞方式,[3]它通过对腹部范围(包括腹壁疼痛、内脏疼痛)疼痛信号的传导阻断,切断其神经传导通路,从而发挥镇痛的有效作用。因此本研究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在现有的阻滞镇痛基础上,在微创腹腔镜辅助下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镇痛方案上,超声引导下的腰方肌阻滞对其镇痛效果具有一定的作用,进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期间在汕头市中心医院于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麻醉病情分级Ⅰ~II级的患者(43-84岁)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镇痛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患者,研究组43例患者据腰方肌阻滞三种不同入路方式分为3组,研究A组(15例)、研究B组(14例)、研究C组(1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研究组则采用QLB及术后自控镇痛,其中研究A组为QLB1、研究B组为QLB2、研究C组为QLB3,以此评价组间术后认知功能、有效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镇痛效果、手术结束以后24小时内舒芬太尼用于备置静脉镇痛泵的用量与使用镇痛泵(包括按压次数)的总用量、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方案有效镇痛时间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h、12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BC三组的镇痛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BC三组的24h内舒芬太尼PCIA用量及镇痛泵总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围术期采用术前预防性镇痛的理念,提前采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并且联合PCIA符合ERAS的理念,可有效提升患者围术期镇痛的效果,可以有效抑制患者腹壁神经冲动传导,使得患者疼痛信号冲动不能顺利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有效阻断患者神经可塑性变化,从而达到预防性镇痛的效果,延长患者有效镇痛时间,降低患者因术后疼痛产生的不适感,减少因疼痛引起的恶性事件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后阿片类等镇痛药物的运用剂量,同时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的认知功能障碍上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于临床推广应用。

高冲[7](2021)在《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复愈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医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对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整体医学和循证设计理念的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病房环境设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因此,如何通过设计手段改善病房环境,促进患者的复愈,成为了本文研究的着眼点。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质性研究方面,通过文献综述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实现医院病房环境复愈力影响因子的初选;在量化研究方面,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医院病房环境复愈力影响影响维度,实现了影响因子的筛选,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构了医院病房室内复愈性环境因子体系。在对重点影响因子的探究中,采用虚拟现实实验法,收集患者在不同的病房虚拟环境中的生理与心理反馈数据,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揭示了重点影响因子各属性的复愈效能;最后,以分析所得的量化结果为依据,选用BP神经网络与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构了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复愈力预测模型。在基础理论与研究工具拓展方面,本文梳理了医学心理学、环境复愈理论及医院病房环境复愈力潜在影响因素,确立了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复愈力的基本特征与作用框架,构建了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复愈力的理论基础。作为对环境复愈理论的补充和对后续研究的辅助,本文确定了医院室内环境复愈力的三个测量维度:“环境活力”,“环境安抚力”和“环境亲和力”。在此基础上编制并验证了医院室内环境复愈力测试量表及简化量表,作为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复愈力的研究工具。在医院病房室内复愈性环境因子识别与体系构建方面,本文提取了对患者复愈产生显着影响的环境因子19项,并对个人特征、身心状态、时空差异等要素与环境评价的相关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身体状况和患病类型对环境因子评分产生显着影响,而愉悦度与环境复愈评分显着相关。通过对19项环境因子的降维分析与权重计算,建构了医院病房室内复愈性环境因子三级体系,在确定各评价维度的基础上明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在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因子各属性的复愈力方面,本文探究了对复愈力影响最大的6项环境因子在综合性场景中的复愈作用。重点解读了不同因子属性对患者心理压力复愈、情绪、注意力复愈的影响及综合复愈效应。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能够最大化提升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复愈力的因子属性包括:窗外拥有自然风景与绿化的城市景观、暖色调的室内空间、简洁的室内家具布置与装饰、宽敞的空间、与外部较为便捷的动线联系。此外,患者教育水平、年龄、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性因素与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复愈力评价间的关系,环境因子对不同复愈类型的影响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及其原因亦在文中做了相关的分析与阐述。在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复愈力的预测方面,本文利用患者个体特征和病房环境因子属性建构了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医院病房室内环境综合复愈作用的预测,所构建模型的预测效果在可接受范围内。利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证明后者预测效果更佳。利用实地场景进行预测模型的验证,证明了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从而为即将新建或改建的病房提供设计指导。在发展医疗环境人性化设计的背景下,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复愈力的研究成果必将为病房环境的提升提供全新的设计理念,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做出贡献。

何星蓉[8](2021)在《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用于多种临床情境的调适、信效度检验及应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疼痛是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妊娠中期胎儿已具备疼痛感知能力,且疼痛阈值低于正常成年人。长期反复疼痛刺激不仅扰乱新生儿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态,增加诊疗难度,还会影响其大脑结构发育,降低人口素质,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因此,重视新生儿疼痛管理,保障其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核心基础和先决条件。新生儿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其疼痛评估必须依赖他人进行,因此疼痛评估量表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首选疼痛评估工具。然而国内外新生儿疼痛评估实践现状不理想,全球新生儿疼痛评估率仅为6%50.3%。现有评估量表的局限性是制约国内外新生儿疼痛评估率提升,制约新生儿疼痛管理开展的关键原因。因此,突破现有量表适用范围单一,评估方法复杂,使用耗时长等局限,研发一个同时适用于不同临床情境,评估方法简单,实用性强的新生儿疼痛评估工具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此,课题组前期构建了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完成了原始量表的编制,并已形成急性操作性疼痛版本,经验证其信效度较好。本研究探究原始量表在术后疼痛、机械通气疼痛和持续性疼痛3种临床情境中的应用版本,并对其进行信效度验证和量表适用性评价,以期为我国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一个有效评估工具,以提升临床新生儿疼痛评估率,为疼痛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最终减轻疼痛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目的:1.调适形成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用于新生儿术后疼痛评估时的应用版本,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2.调适形成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疼痛评估时的应用版本,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3.调适形成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用于新生儿持续性疼痛评估时的应用版本,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4.通过培训护士使用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进行疼痛评估,评价量表的临床可行性、适用性及下一步推广应用的前景。方法:1.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术后疼痛版(Lan’s Neonatal Pain Scale-Postoperative Pain,LNPS-P)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67例首次行手术的住院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并录制疼痛反应视频,2名护士分别独立使用LNPS和新生儿疼痛、躁动及镇静评估量表(Neonatal Pain,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N-PASS)进行疼痛评估,使用临界比值法,相关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条目分析和条目筛选,确定入选条目,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进行疼痛程度划分,确定术后疼痛版本,并计算量表的信度和效度。2.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机械通气疼痛版(Lan’s Neonatal Pain Scale-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in,LNPS-V)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9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住院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并录制疼痛反应视频,2名护士分别独立使用LNPS和新生儿舒适量表(COMFORT-neo)进行疼痛评估,使用临界比值法,相关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条目分析和条目筛选,确定入选条目,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进行疼痛程度划分,确定机械通气疼痛版本,并计算量表的信度和效度。3.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持续性疼痛版(Lan’s Neonatal Pain Scale-Continuous Pain,LNPS-C)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52例住院期间医疗诊断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并录制疼痛反应视频,2名护士分别独立使用LNPS和新生儿疼痛与不适量表(Echelle Douleur Inconfort Nouveau-Ne,neonatal pain and discomfort scale,EDIN)进行疼痛评估,使用临界比值法,相关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条目分析和条目筛选,确定入选条目,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进行疼痛程度划分,确定持续性疼痛版本,并计算量表的信度和效度。4.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的应用效果评价选取重庆地区6家三级甲等医院18名新生儿相关科室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理论教学,操作教学,视频解读,手册解读,现场答疑的培训方法进行量表使用培训,并通过培训前后理论考核,培训后操作考核评价培训效果,使用问卷调查护士对量表的认知及评价:包括临床可行性、实用性及满意度等。结果:1.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术后疼痛版共包含5个条目,分别为:“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可安抚性”、“疼痛刺激反应”和“面部表情”。每个条目02分,总分010分。疼痛分级为03分无痛或轻度疼痛,47分中度疼痛,810分重度疼痛。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5,折半信度0.935,评分者间信度0.943,重测信度0.969,表明量表信度佳;各条目与量表总分间相关系数为0.5750.942(P<0.01),呈中高度相关,各条目因子载荷为0.648、0.712、0.953、0.954、0.956,均>0.5,效标关联效度为0.914(P<0.01),表明量表效度较好。2.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机械通气疼痛版共包含4个条目,分别为:“心率”、“可安抚性”、“疼痛刺激反应”和“面部表情”。每个条目02分,总分08分。疼痛分级为03分无痛或轻度疼痛,48分中重度疼痛。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0,折半信度0.870,评分者间信度0.817,重测信度0.927,表明量表信度较好;各条目与量表总分间相关系数为0.6630.911(P<0.01),呈中高度相关,各条目因子载荷为0.614、0.940、0.946、0.924,均>0.5,效标关联效度为0.880(P<0.01),表明量表效度较好。3.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持续性疼痛版共包含4个条目,分别为:“经皮血氧饱和度”、“可安抚性”、“疼痛刺激反应”和“面部表情”。每个条目02分,总分08分。疼痛分级为05分无痛或轻度疼痛,68分中重度疼痛。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0,折半信度为0.863,评分者间信度0.980,重测信度0.920,表明量表信度较好;各条目与量表总分间相关系数为0.6100.930(P<0.01),呈中高度相关,各条目因子载荷为0.522、0.938、0.952、0.960,均>0.5,效标关联效度为0.903(P<0.01),表明量表效度较好。4.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使用培训后,理论考核总分为92.222?3.687,高于培训前理论考核总分75.333?11.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理论考核总正确率为91.67%,高于培训前正确率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操作考核正确率为94.44%,操作考核合格率高,说明培训护士对培训内容掌握较好。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培训人员对量表总计11个评价条目的均分均高于4分,说明培训护士对量表的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结论:1.LNPS-P、LNPS-V、LNPS-C的信度、效度和条目敏感度较好,量表条目数量合理,使用方法简单,可作为新生儿术后疼痛、机械通气疼痛和持续性疼痛评估工具,为今后同类型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实践范式。2.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使用培训能有效提升参培人员量表使用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3.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的易学性、可行性、实用性及满意度较好,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顾学鹏[9](2021)在《夜间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夜间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96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65~78岁,BMI 18-26 kg/m2,排除标准:术前心率(Heart Rate,HR)≤50次/min,严重精神心理疾病,严重系统疾病,严重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睡眠呼吸暂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32):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0.2μg·kg-1·h-1组(D1组)和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D2组)。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时,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采用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患者入室后监测包括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体温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动脉血压(BP),中心静脉压(CVP)。于T1(术日晨8点)空腹采集2 ml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Epics-XLⅡ型流式细胞仪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和CD8+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计算CD4+/CD8+比值。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依托咪脂0.2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和舒芬太尼0.3μg/kg,吸氧去氮5分钟,可视喉镜引导下插入加强型气管导管,确定位置后固定连接麻醉机行容量控制机械通气。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吸入七氟烷,间断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BIS值在40~60。根据手术进展及时调整麻醉深度直至停止输注和吸入,术毕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超声引导穿刺针利用平面内技术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l。符合拔管指征后拔出气管导管。术后行术后镇痛(PCIA),地佐辛0.4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1.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2 ml/h,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30 min,维持术后VAS评分≤4分,当VAS>4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进行镇痛补救。D1组和D2组分别于术日晚9:00和术后第1天晚9:00开始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和0.3μg·kg-1·h-1至次日晨6:00,C组于相应时段静脉输注生理盐水3 ml/h。三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天晨8点(T2)和第2天晨8点(T3),采用利兹睡眠评价量表(Leeds Sleep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LSEQ)评价睡眠质量,采用久乐手环监测睡眠时间。在T3时间点空腹状态下采集2 ml外周静脉血标本检测同T1。记录各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一日和第二日的镇痛补救情况。结果:96例患者,其中5例术后送往ICU(2例术日晚9点前转出ICU、3例病情加重),4例拒绝术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实际入组89例患者,其中C组30例、D1组28例、D2组31例。1.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比例、年龄、BMI、手术类型)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的术前指标(PSQI评分、MMSE评分、术前体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输液量、出血量、尿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T1时比较,C组T3时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和NK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T3时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和NK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D1组和D2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不同时点睡眠时间延长(P<0.05),D1组和D2组间不同时点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LSE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不同时段补救镇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三组患者术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夜间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和0.3μg·kg-1·h-1)可改善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睡眠质量。2.睡眠障碍可能是导致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免疫下降的原因。3.夜间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可能与改善术后睡眠质量有关。

徐梦颖[10](2021)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并对评价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疗效的不同评价量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超声科接受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的患者共3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基本信息调查,并对患者术前进行VAS、NDI和SF-12调查;在术后10分钟对患者进行VAS调查,在术后3天、2周、4周及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VAS、NDI、SF-12及Odom疗效评定标准调查。运用SPSS 23.0软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配对X2检验对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评价;使用Cronbach’sα系数对NDI、SF-12量表进行信度检验;使用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对NDI、SF-12量表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34例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在治疗后10分钟、治疗后3天、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3天、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的N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3天、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的SF-12量表中的PCS、M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2周时,患者的Odom疗效评定标准中的优良率与治疗后3天相比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的Odom疗效评定标准中的优良率与治疗后3天相比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DI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值为0.926,表明NDI量表的信度极好;SF-12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值为0.720,表明SF-12量表的信度较好。NDI量表的KMO度量值为0.885,表明NDI量表的效度极好;SF-12量表的KMO度量值为0.883,表明SF-12量表的效度极好。结论: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具有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NDI量表较其他量表更为全面,并拥有较高的信度及效度。

二、视觉模拟量表和语言评价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视觉模拟量表和语言评价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社区人群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的研制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2.4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量表条目池的构建
    3.2 德尔菲专家咨询
    3.3 预试验
    3.4 量表的信度评价
    3.5 量表的效度评价
    3.6 量表的敏感性
    3.7 量表的可接受性
4 讨论
    4.1 量表编制科学性
    4.2 量表适用对象及内容
    4.3 量表信效度评价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社区老年人综合评估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发表文章

(3)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VAS、VRS、PPI评分
    2.2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2.3 生活质量对比
    2.4 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4)基于循证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急性创伤性疼痛国外研究现状
        1.2.2 急性创伤性疼痛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概念
    2.1 循证护理
    2.2 急性创伤性疼痛
    2.3 德尔菲法
3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
    3.1 系统评价法
        3.1.1 指南的检索策略
        3.1.2 指南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准则
        3.1.3 指南搜索路径的概述
        3.1.4 制定搜索策略,原始文献以及系统评价的检索
        3.1.5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3.1.6 文献的检索路径总结
    3.2 循证结果
        3.2.1 文献特征分析
        3.2.2 文献资料的提取与分析
        3.2.3 文献证据循证结果
4 使用德尔菲法进行两次专家咨询
    4.1 专家咨询法
    4.2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4.3 形成专家函询问卷
    4.4 选择函询专家
        4.4.1 选择问卷咨询专家时应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
        4.4.2 函询专家的纳入标准
    4.5 本研究使用德尔菲法的实施细则
    4.6 统计学方法
        4.6.1 专家积极系数
        4.6.2 专家意见权威系数
        4.6.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5 研究结果
    5.1 两次咨询专家的结构分析
    5.2 两次专家咨询结果
        5.2.1 第一次专家咨询统计学结果
        5.2.2 第二次专家咨询统计学结果
    5.3 专家积极系数函询结果
    5.4 专家意见权威系数函询结果
    5.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统计结果
    5.6 最终形成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
6 讨论
    6.1 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的临床研究意义
    6.2 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分析
        6.2.1 对纳入文献的分析
        6.2.2 文献的证据提取
        6.2.3 各条目的循证资料分析
    6.3 函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6.3.1 专家代表性
        6.3.2 专家积极性
        6.3.3 专家权威性
        6.3.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6.3.5 专家意见协调性
    6.4 对确立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的讨论与分析
        6.4.1 删除条目
        6.4.2 修改条目
7 结论及后续研究意义
    7.1 结论
    7.2 这项研究的缺点和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创伤性疼痛控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对行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药品、材料及设备
    2.对象和方法
    3.围术期管理
    4.监测指标
    5.统计
结果
    1.患者一般资料与术后住院天数分析
    2.睡眠效率分析
    3.总睡眠时间分析
    4.觉醒时间分析
    5.觉醒次数分析
    6.SMH量表总分分析
    7.SMH量表睡眠质量评分分析
    8.SMH量表睡眠满意度评分分析
    9.SMH量表日间功能评分分析
    10.SMH量表入睡障碍评分分析
    11.SMH量表夜醒频率评分分析
    12.术后VAS评分与睡眠质量相关参数相关性分析
    13.术前血清学指标与睡眠质量相关参数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术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对象
    2.3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
    2.4 主要药品
    2.5 实验方法
    2.6 观察指标
    2.7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术后认知功能评价
    3.2 有效镇痛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评价
    3.3 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评价
    3.4 组间镇痛效果评价
    3.5 术后24h内舒芬太尼PCIA用量、镇痛泵总用量评价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第七章 参考文献Reference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部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复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范围界定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范围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病房环境复愈力的理论基础
    2.1 医学心理学
        2.1.1 病患心理与生理
        2.1.2 病患角色
        2.1.3 病患心理
    2.2 复愈性环境理论
        2.2.1 基本概念和理论
        2.2.2 复愈性环境及其特征
        2.2.3 环境复愈作用理论模型
        2.2.4 环境复愈力研究工具及其应用
    2.3 病房环境复愈力影响因素
        2.3.1 物理感官要素
        2.3.2 空间构成要素
        2.3.3 个体感知要素
    2.4 病房环境复愈力理论探讨
        2.4.1 复愈的相对性
        2.4.2 复愈作用框架
        2.4.3 复愈研究技术路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病房复愈性环境因子提取与体系构建
    3.1 复愈性环境量表编制
        3.1.1 研究对象与编制方法
        3.1.2 量表编制与测试原理
        3.1.3 量表测试与检验
        3.1.4 量表简化与验证
    3.2 复愈性环境因子初选
        3.2.1 访谈准备
        3.2.2 访谈设计
        3.2.3 文本分析与结果
    3.3 复愈性环境因子筛选
        3.3.1 调研准备
        3.3.2 调研过程
        3.3.3 调研结果
    3.4 复愈性环境因子体系构建
        3.4.1 因子分级
        3.4.2 因子检验
        3.4.3 权重分配
        3.4.4 体系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病房环境因子的复愈效应研究
    4.1 实验准备
        4.1.1 实验假设与被试
        4.1.2 实验工具
        4.1.3 实验设计
    4.2 实验过程
        4.2.1 虚拟现实实验
        4.2.2 面部表情识别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环境因素对心理压力复愈的效应
        4.3.2 环境因素对情绪复愈的效应
        4.3.3 环境因素对注意力复愈的效应
        4.3.4 环境因素对复愈的综合效应
        4.3.5 环境因素复愈作用框架对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病房环境复愈力预测模型建构
    5.1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预测模型构建
        5.1.1 构建原理
        5.1.2 变量选取
        5.1.3 模型构建
    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构建
        5.2.1 BP神经网络概述
        5.2.2 可行性分析
        5.2.3 变量编码
        5.2.4 参数设置
        5.2.5 性能检验
        5.2.6 模型对比
    5.3 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与验证
        5.3.1 真实值获取
        5.3.2 模型应用
        5.3.3 模型验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用于多种临床情境的调适、信效度检验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术后疼痛版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机械通气疼痛版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持续性疼痛版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的应用效果评价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国内外新生儿疼痛评估现状及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9)夜间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肿瘤患者围术期睡眠障碍与免疫功能关系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方法
        2.2.1 仪器与材料
        2.2.2 颈神经根超声成像
        2.2.3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
    2.3 疗效评价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3.2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分析
    3.3 使用VAS、NDI及 SF-12 量表对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疗效进行分析
    3.4 使用Odom疗效评定标准对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疗效进行分析
    3.5 对NDI、SF-12 量表进行信度检验
    3.6 对NDI、SF-12 量表进行效度检验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视觉模拟量表和语言评价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冠状动脉介入术桡动脉穿刺点不同压迫止血方案效果的比较[J]. 姬国华,吴琪,吴红斌,申祥凤,张邢炜. 中国基层医药, 2022(01)
  • [2]社区人群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的研制及评估[D]. 刘贝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 孟庆朵. 心理月刊, 2021(12)
  • [4]基于循证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研究[D]. 张梦婷.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1)
  • [5]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对行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D]. 钟培冰.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研究[D]. 方增强. 汕头大学, 2021(02)
  • [7]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复愈力研究[D]. 高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8]兰氏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用于多种临床情境的调适、信效度检验及应用评价[D]. 何星蓉. 重庆医科大学, 2021
  • [9]夜间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D]. 顾学鹏.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10]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D]. 徐梦颖.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视觉模拟量表和语言评估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