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分解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魏肖杰[1](2021)在《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结构升级和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产业集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典型地理特征,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组织形式,其对于我国林业产业持续、高效和均衡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机制性影响。论文聚焦我国林业产业地理集聚,分析其集聚特征及集聚机制,研究林业产业集聚对产业经济增长及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地区林业产业政策制定、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通过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梳理,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对林业产业集聚及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了研究思路和路线框架,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方法手段,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等模型工具,较深入地研究了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特征、机理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得到了较丰富和系统的研究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省域层面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文中分别采用行业集中度(CR)、空间基尼系数(G)和区位熵系数(LQ)等指标对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发现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同时区位熵系数还揭示各省域林业产业集聚的演变特征各异;采用莫兰指数I(Moran’s I)验证了我国省域间林业产业集聚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Moran散点图显示这种空间相关性在逐渐增强。(2)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存在互动机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各地林业产业集聚内部结构存在差异,依据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基于三次产业集聚度的面板数据VAR模型,分别从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同时对比分析了三大地区之间的互动机制差异。(3)空间因素深刻影响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通过将空间因素纳入林业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证分析,使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理论框架更趋完善,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各类空间计量模型中,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滞后系数非常显着,关键影响因素如产业基础和劳动力成本等的空间溢出影响也非常明显,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都为地区间开展林业产业区域合作提供了依据支持。(4)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影响。文中通过理论分析阐明林业产业集聚将通过汇聚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经济增长要素,同时利用其集聚外部性效应,带来林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实证分析发现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呈现倒U型特征,存在集聚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化的趋势,但目前还处于左半边区域,通过提高产业集聚度来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广阔的空间;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关联同样深刻影响了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表现,而且林业产业集聚是林业经济增长收敛的关键条件因素。(5)林业产业集聚通过其三种外部性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林业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文中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并分析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林业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向好;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林业产业集聚的三种外部性,即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分别通过林业综合技术效率和林业技术进步指标,从产业内技术进步和创新、产业间技术交流和创新、企业竞争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等三个方面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机制类型。依据所得的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地区林业产业集聚;(2)加强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3)因地制宜,发挥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4)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提升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5)加强林业产业的跨地区空间合作,形成林业产业集聚的新态势。
梁子婧[2](2020)在《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物流是我国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所依赖的中观层次和客观基础。从历史的发展和实践来看,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在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分析和变迁历程中得到了理论支持和实践验证。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大而不强、成本高、效率低,且东、中、西部物流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制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阻碍着产业资源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江苏是我国为数不多横跨南方和北方的省份,其苏南、苏中和苏北物流发展的区域性和不平衡性特征明显,其区域物流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区域物流发展非均衡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代表。以江苏为例对其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进行研究,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努力缩小区域物流发展差距的重要课题,也是践行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理念进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内物流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分布的现实状态,其内涵是综合多样性的,不只是表面呈现出的简单差异,而是经历一个更加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遵循“理论基础—现状趋势—演变机理—对策建议”的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对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物流地理学等理论系统梳理基础上,探究本文研究基础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从区域(江苏三大区域)和市域两个层面,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对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之态和之势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面解析,进一步厘清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真实状态和发展脉络,具体如下:(1)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空间差异分析。通过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和13市物流发展总量规模和物流业务量规模进行比较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并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可分解性,探究江苏区域物流空间差异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显示:江苏区域物流快速增长带来了区域物流空间差异在数量上日渐突出,整体呈现从南到北逐渐降低的梯度差异分布;同时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有扩大趋势,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在空间上呈现不平衡现象;这种空间差异的长期存在,伴随区域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会引起物流资源要素的流动并追逐其合理配置。(2)空间非均衡态势之态—集聚扩散分析。基于对产业集聚理论研究和应用梳理,从物流业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集聚表现形式出发,利用GeoDa空间计量软件对不同层面江苏区域物流要素空间分布进行描述,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对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扩散的整体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程度进行分析,结合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并通过莫兰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对不同区域中物流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扩散空间布局特征及形成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区域物流资本要素在空间上由原来的散状斑块集聚逐渐链接,过度到苏北区域,形成片状集聚,具有投入的单向性、不易流动性;而劳动力要素集聚在空间上更多表现出单极点状集聚,由苏南区域集聚渐渐转变到苏北区域集聚,具有明显的跨越区域现象,体现出劳动力要素易流动性和利益追逐利益性,这种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非均衡集聚将导致资源要素配置有效区间和空间发生变化。(3)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势—空间新格局分析。基于空间布局基础理论,结合江苏省“十一五”到“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立足《江苏省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等政策的基本思路,从城市物流“质量”和物流运输距离两方面构建城市物流引力模型,测算城市间物流空间相互作用能力,并引入物流隶属度对城市物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归属进行划分,揭示出江苏区域物流空间布局特征及变迁。结果得出:江苏13市区域物流“质量”差异明显,城市间物流引力强度存在着空间不均衡态势,原有的苏南,苏中,苏北区域三大格局渐渐模糊,从单极化格局逐渐转向双向开放立体的空间新格局。(4)基于以上分析,进一步借鉴并拓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确定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根本出发点—“物流生产力”,同时通过三阶段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江苏区域物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探索区域物流生产力结构变化特征和规律,给出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并对其σ和β收敛性和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物流生产力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内生变量和核心要素,物流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及状态变迁是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内在动力,其演变趋势明显存在一定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最后,依据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进一步拓展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结合江苏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构想框架,给出江苏区域物流非均衡协调发展制度设计检验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江苏区域物流高质量发展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理论和政策建议借鉴。该论文有图38幅,表格59个,参考文献211篇。
褚亚杰[3](2020)在《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淮海经济区省际边界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体化趋势下,省际边界地区的功能转化不仅关乎跨省经济区合作成败,也与合作优劣息息相关。为了明晰淮海经济区四省边界对经济效率提高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对研究区经济增长来源进行分解,就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形成初步认识。随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将研究区各经济单元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改进,并分别评估其贡献。最后,基于趋同分析框架,将省际边界与效率提升的三个分解因子间互动纳入回归模型,得到省界影响效率提升的主要作用路径、类型及其时空演变。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经济增长动力首先来源于物质资本积累,其次是人力资本积累,最后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其中,物质与人力资本的作用始终表现为正向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则先后经历“抑制-促进-抑制”的变化过程。(2)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来源在各时期不尽相同,其中,2000-2005年由纯技术与规模效率提升驱动,2010-2015年驱动因子则转向技术进步。总体上,安徽、河南两省的驱动来源与经济区同向变化,江苏、山东两省则为反向。(3)省际边界功能具有动态性,期初的屏蔽对象为技术进步,期末则转为纯技术与规模效率提升,因此,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表现为渐趋增强,相应的,纯技术与规模效率的屏蔽作用也日益稳固。(4)各省界互动趋势大致与经济区相同,但仍有部分省界表现出特殊性。具体的,技术进步中,江苏-河南组始终保持屏蔽作用,且屏蔽强度日益增大;山东-江苏组虽始终保持开放,但中期开放意愿有所下降。纯技术效率中,安徽-河南组并非日趋封闭,而是在第三阶段才做出响应;规模效率中,则无一省界与区域相同,但分别形成由安徽-江苏、河南-江苏两组组成的“先松后紧”派,和由安徽-河南、山东-安徽、山东-河南与山东-江苏四组组成的“先紧后松”派。综上,研究区的效率提升可分两个维度:省内层面而言,江苏省宜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山东省应降低地方支出占比,河南、安徽两省一方面应重点摒弃对外资和政府援助依赖,另一方面仍需审慎盲目结构升级;省际层面而言,除对跨省交流平台积极搭建,合作双方还应加强对要素流通中“逆合作”行为的规范。
王彦芳[4](2019)在《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升级问题已然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要素禀赋优势形成的国内分工体系融入全球分工网络,通过采取“干中学”与竞争性模仿策略,实现了经济起飞和快速工业化。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技术复杂度也已经远超过同等收入国家,甚至接近于高收入国家的水平。然而,由于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参与垂直分工,加之“技术封锁”、“市场限制”、“贸易壁垒”等因素,国内代工企业被“俘获”于GVC中低创新能力的低附加值环节,无法向价值链高端跃升。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着力推动我国产业向GVC中高端迈进,加快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也明确指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诚然,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转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贫富差距扩大,将加剧社会矛盾与不安定因素。从各地区融入国际专业化分工与国内分工的实践不难发现,GVC与国内价值链(Natiaonl Value Chain,NVC)分工有效对接机制的缺失将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例,其低附加值的GVC嵌入模式主要是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供给为前提与基础的,与中西部地区的分工协作被限制在初级生产要素的供给层面,并没有很好地履行GVC与NVC之间的二传手功能。不仅东部地区自身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与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而且也限制了其经济扩散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不利于欠发达地区摆脱低端技术路径依赖的贫困陷阱。这在一定程度将加剧区域经济差异与不平衡问题,致使我国面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当前,“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中国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将难以为继,更加迫使我国加快价值链升级进程,并从双重价值链分工的视角探索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行路径。由此,我们不禁思考,NVC与GVC分工是如何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GVC与NVC分工之间的对接态势如何?如何通过GVC与NVC双重价值链的对接互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对于以上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是促使本文展开相关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本文基于克鲁格曼提出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尝试从价值链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出发,为协调我国地区差距、破解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具体而言,本文的逻辑思路在于首先对现有相关研究及理论进行梳理与计量分析,然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及参与NVC和GVC分工的程度及演变态势进行全面系统地测度与把握,在此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考察国内外价值链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与机制,以及GVC与NVC双重价值链对接互动对于协调地区差距的作用路径,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论文主要包括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及结论简要概括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相关背景、理论及现实意义、研究框架、主要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等方面,并基于此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二章为范畴界定及文献综述。在这一章,本文先基于现有文献对于区域经济差异、GVC与NVC的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而后运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最后从区域经济差异、价值链分工、双重价值链对接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概括及综述。第三章是关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差异现状的典型事实。本章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态势,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考察了我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差异。我们发现,各省市之间的人均GDP差异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动趋势,大多数省份内部的经济差距呈现不同程度的缩小,运用夜间灯光数据的测度结果与官方统计数据大体不差。第四章是对不同地区参与GVC和NVC分工的测度。本章主要基于现有GVC分工的理论框架及分解逻辑,将中国省际间投入产出表整合到世界投入产出表中,考察我国各省区在双重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及演变。研究表明,部分东部省份参与NVC的程度明显下降,而参与GVC的程度有所上升;省际中间品贸易规模趋于扩大,分工日益密切;国内贸易增加值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国外贸易;大部分地区的生产链不断延伸,但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仍处于微利运营阶段。第五章是关于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本章主要基于新经济地理和区域专业化分工构建了理论框架,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了NVC分工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结果显示,各区域之间的简单NVC分工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GVC分工对于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调节效应并不确定,简单NVC分工对于GDP增长率的贡献存在明显的地区与产业偏向性。第六章为GVC分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经验检验。本章首先对GVC框架下中间品关联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机理分析,然后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中间品前向及后向关联指数,在此基础上检验了中间品关联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的前向关联弱化了经济集聚效应,有利于提升欠发达地区企业的生产率,进而缩小区域差距;中间品出口的后向关联则强化了本地市场效应,加剧了要素市场扭曲,倾向于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第七章为GVC与NVC双重价值链对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本章基于国际分工收益分配理论,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维度分析了双重价值链对接互动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协调路径,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基础设施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利于促进GVC与NVC的有效对接,而双重价值链的对接互动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同质竞争,进而缩小地区差距。第八章为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深化NVC分工体系、优化GVC中间品关联及促进双重价值链对接三个方面提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总而言之,相比于现有文献,本文对价值链分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首先,将中国省区差异及价值流纳入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同时考察GVC与NVC分工及其对接互动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并运用现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实证检验,这有别于只考虑NVC或仅关注GVC的研究。其次,将现有研究中笼统的“国外(或境外)”或“国内”进一步细分到国内各个省市和主要贸易伙伴国,以期更准确细致地把握不同省市在GVC与NVC分工系统中的融入程度及地位演变。第三,本文立足于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提出通过构建GVC与NVC的有效对接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突破了以往研究关注因果关系忽视实际问题的限制。
李晶晶[5](2019)在《基于县市单元的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格局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区域差异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而追求均衡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在针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趋同与趋异学说的争论与验证过程中,多样化的研究结论证实了区域不平衡增长兼具复杂性和动态性。面对中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间的矛盾的不断突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地位更应进一步提升,并统领其他区域战略合理有效实施。“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在中国区域经济体系中具有战略基础地位,研究中国县市经济不平衡增长问题为破解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微观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推动县市经济由“不平衡增长”向“协调发展”的转变是解决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针对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特征,立足经济地理学制度、演化和尺度转向等理论前沿,以全国县(域)市(区)单元为基本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偏移-份额分析、泰尔指数分解、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基于不同数据、指标测度以及不同维度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时空格局进行多维透视,以此探讨中国区域不平衡增长的时空分异,并从区位-行政嵌入、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三个方面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机制进行分析,以破解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微观机制谜题。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研究表明:格局现状:(1)基于自然地理要素划分的不同类型县(域)市(区)间的(人均)经济增长表现为市区>平原县>丘陵县>山区县,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与地方性分异规律重叠的现象随时间逐步减弱。(2)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时空分异以2000年为节点,之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较快,之后内陆地区经济增长更快,且不平衡增长的表现从东-西差异逐步转为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并重的局面。(3)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以不同层次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为主要表现,以面状城市群和点状中心城市为主要集聚载体,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别表现出以城市群为面状核心区、“以点扩面”的发展型核心区和以中心城市(或市区)为点状核心区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心-外围经济空间结构。(4)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在时空格局上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空间尺度敏感性,不同空间尺度上,区内差异大于区间差异,且区内差异随着空间尺度的扩大而扩大,而区间差异则随着空间尺度的扩大而缩小。(5)中国区域产业经济不平衡增长以产业内部结构差异最为显着,其中,以资源密集为主的其他类型产业的集聚空间及转移空间均较为分散,主要以资源开发型地区为主,产业转移方向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内部转移向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部转移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中与转移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转移方向从在沿海地区内部转移逐步转变为由东部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为老工业基地区,转移方向变化较小,以中部和东部地区内部转移为主;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点状形式集聚分布在技术发达的大中城市,表现出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转移的显着趋势。机制分析:(1)区位嵌入在城市群方面所表现出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明显小于行政嵌入在省会和市区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平衡,以增长分量表征的区位嵌入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随时间有所减弱,而行政嵌入作用不断增强。(2)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县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大于流出地,省域和经济区因素会降低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对流出地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但同样表现为降低人口流动对增长的促进作用。(3)产业转移能够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并减缓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受到产业结构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的双重影响。其中,以资源密集为主的其他类型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更是支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是促进东北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制约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入能够促进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产业转移有助于加快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并促进中国区域经济收敛,其对产业转入地经济收敛的促进作用更大,且更有助于东北地区经济差异的缩小。政策建议:(1)弱化地域行政藩篱,实施根植于地区资源禀赋、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化区域政策,为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提供优良的宏观政策环境。(2)深化城乡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并平等交换的制度环境,打破产业和人口分布的城乡格局,引导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协调推进乡村地区地域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3)深化改革户籍制度,重视劳动人口回流,推进人口家庭化迁移,引导人口在发达城市地区的合理集聚,促成并稳定人口流动与产业转移的动态平衡格局。(4)统筹产业空间布局,健全区际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体制,推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加大非相关多样性产业的引入力度,促成错层、错位的产业发展格局。(5)关注重点区域发展,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等经济实力强市的带动作用,走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带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通过“重大战略联动”、“补齐短板”等战略措施,打破“阶梯”、“板块”以及“省域”等的县市区位-行政分割发展格局,实现跨区重构的区域经济协调、协同和共同发展。
李雪冬[6](2018)在《能源与环境约束下长三角制造业产业结构与生产率变动研究》文中认为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否是长三角经济发展未来的质量和速度的决定因素,受制于要素禀赋的约束,能源及环境污染排放则一直是制造业结构升级不可规避的问题。2006年我国首次将节能降耗纳入到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分别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的战略中明确了节能降耗任务,加之近年来,人力、原材料、固定资产的价格不断上涨,区域环境承载的压力加大,同时环境规制也不断趋紧,长三角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研究对长三角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率进行了研究,考查了能源和环境与该区域生产率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长三角各省市制造业产业结构采用传统的偏离-份额法、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进行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长三角各省市一些在基期占比较大的主导行业“十二五”期间增速低于“十一五”期间,一些重点城市的支柱行业竞争力在减弱。2016年制造业合理化排名靠前的分别为泰州、杭州和绍兴,制造业高级化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上海、南京和苏州;其次,对长三角区域制造业的能源、环境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能耗的分解、并采用耦合度分析方法探讨了这两个因素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将长三角区域制造业的能耗分解为技术影响、结构影响和最终使用分配三方面,结构影响又分为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和外贸结构三部分。结果显示,两省一市耗能排名靠前的行业,结构影响中的供给结构占比相对较高。最终使用分配继续分解后,结果最为突出的是进出口结构,江苏和浙江省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行业的进口远高于出口。产业结构合理化与规模以上能源效率之间的耦合度、协调度2014年以后最高的为江苏。高级化与规模以上工业能效之间的耦合度在2012年以后浙江最高。环境与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耦合度和协调度逐年下降;第三,分别从行业角度和企业角度对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行业角度方面,采用生产率分解的方法将行业生产率分解为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中,支柱行业的资本要素配置效率相对较低,劳动投入的结构效应最大的三个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角度方面,对长三角制造业上市公司采用ACF(Ackerberg,Caves&Frazer)方法计算的生产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要素扭曲计算。研究发现,长三角存在劳动、资本市场配置扭曲的情况;第四,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将制造业按结构属性分组考察了生产率与能源、环境的关系及门限效应。研究发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能源消费影响为正、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影响为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能源消费影响不稳定。门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密集型行业分类组别下,在资本和出口交货值门限范围之内,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源消费影响为正,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影响为负,且影响程度大,超越门限范围则影响程度减小。在外资占比门限条件下,两类行业能源消费、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表现为超越门限后统计显着。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着在一定门限范围内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影响为正的情况。区域分组后,在行业出口交货值门限下上海和浙江表现为能源消费影响为正、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影响为负的影响,且小于门限时影响程度最大。外资比例门限下,上海在一定门限区间内,表现为能源消费影响为正,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为负向影响,且两个系数在整个区间内最大,江苏则在超越第二门限之外统计显着。浙江则表现为低于第一门限时,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影响的显着且均为正的特点。资本门限条件下,江苏表现为能源消费为正、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为负,且资本小于门限值时,影响最大。浙江在第一和第二门限之间时,仅能源消费影响显着为正。最后本研究在节能减排,提高生产率基础上结构优化的政策思路下,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许捷[7](2018)在《中国省际资本回报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构建资本回报率测算方法对1978—2016年中国省际、省际三大产业的资本回报率进行测度;其次,分析资本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和趋势变化;复次,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和探索;再次,探索消除不确定性的资本回报率测算方法,同时进一步分两个层次考察中国的投资过度问题;最后,从资本回报率的视角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资本、劳动等要素“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并揭示资本回报率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测算结果表明,中国资本回报率在20%以上的结论存在高估风险。全国层面与区域层面资本回报率的时间趋势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收敛性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资本回报率在全国范围内的收敛并不明显。但是,1994年之后存在十分明显的收敛态势。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回报率嬗变的原因是资本错配的变动、资本深化的变动、技术进步的变动和金融危机冲击的综合作用。对投资是否过度判断表明,已达第二层次投资过度的省份有河南、江西等9省,接近第二层次投资过度的省份有福建等12省,除去上述省份其余8省没有第二层次的投资过度。对资本回报率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分析发现,资本回报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将资本回报率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资本回报率通过直接效应显着影响地区经济发展,间接效应并不显着。最终得出结论,中国资本回报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但是呈现一定程度的收敛趋势,不过收敛速度极为缓慢,因此,缩小资本回报率的地区差异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资本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可移动要素“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虽然,中国并没有达到全面的投资过度,但是投资过度问题呈现出一种区域性和结构性的特征。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和市场化改革,矫正资本、劳动等重要生产要素的配置扭曲,实现要素资源的再配置,才能实现资本回报率的区域间较快速的收敛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
李在军[8](2017)在《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资本循环逻辑视域下的审视》文中研究说明从广义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不均衡地理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中的普遍规律。有关不均衡发展的研究已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中广泛兴起,不均衡发展如今无疑是一个略显“陈旧”的研究问题。但诚如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一切皆流,万物常新。”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无论社会事实还是知识体系都再不断地更新,因此,看似“陈旧”的话题也会因其复杂性或条件的变动性而焕发出新的理论光芒。伴随1960年代不均衡地理发展在不同尺度的生动凸显及马克思研究的普遍复苏,以哈维、史密斯等左翼思想家在空间生产视域下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开创了辩证唯物的不均衡地理发展理论,发现不均衡地理已上升至资本主义存在和运行的结构性条件,成为资本积累及其空间生产的具体前提和结果。具体来讲,作为前提,不均衡地理发展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一种空间机制,为资本循环提供空间基础。作为结果,它是资本生产分工与地理空间交互作用的后果,呈现出层次性和梯度式的空间图景。此外,不均衡地理发展是生产条件和发展水平均衡与分异矛盾运动的统一,呈现出一种动态演变特征,它在资本以更高利润为行动目标的时空运动下得以不断地生成与破碎。长期来看,不均衡地理发展是地理差异“形成—打破—再形成”的动态交替过程,呈现出“差异减小—差异增大—差异再减小—差异再增大”的周期辩证运动。随着新自由主义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资本全球化浪潮席卷了世界各地,诚然,中国也不例外地被卷入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伴随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资本逻辑借助市场化、全球化及分权化逐渐成为型塑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形态表现出新形式和新内容。为此,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假设资本积累的形态演变与不均衡地理表现形态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对称性,且恰是由于不同资本形态的空间转换与历史演替引发了不均衡地理的周期变动。结合生产要素的构成与资本形态的历史演变,将资本主要划分为包括自然和物质形态的资源资本,依托于物质形态的产业资本,及流通后创新而形成的知识资本。基于此,构建资本积累视域下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研究框架。籍此,基于资本历史形态演变从资源基础、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方面论证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特征,并以资本再生产视角进行审视,这旨在说明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同资本积累内生的地理差异策略是一致的,并非暗指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全然是资本逻辑作用的结果。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论文共分为八章。其中,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基于对中国区域经济问题与化解的分析提出资本积累的研究视角,并界定了研究对象,梳理研究思路及研究目标。第二章,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本章主要回溯了不均衡地理发展理论的提出、演变及其辩证法的形成,并对有关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寻求有借鉴价值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章,资本逻辑视域下不均衡地理发展的研究框架。本章在论述资本逻辑对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具体影响路径下,构建基于资本循环的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研究框架。第四章,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资源基础。本章通过选取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方面的相关指标,描述东-中和东-西地区生产要素的差异变化特征,以说明生产要素空间分布的历史非均衡性。第五章,中国区域产业资本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以工业企业总产值、工业企业内部产业划分,及工业综合发展水平来表征产业资本生产形态,分析其地区间差异变动特征,以说明产业生产主导下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异化强化特征。第六章,中国区域知识资本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以创新投入产出的单指标,及创新综合发展系统表征知识资本形态,对其地区间差异变动特征进行分析,以说明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再分化作用。第七章,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特征与机理分析。本章对前述产业生产与科技创新的差异变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识别不同生产要素对地区工业综合发展差异和科技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作用,并利用PVAR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工业综合发展差异及科技创新能力差异的交互影响,最后归纳总结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形成机制。第八章,结论与讨论。说明论文研究的不足及可能的创新点,并对今后的研究作出展望。综上所述,从“资源基础—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演变路径来看,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从时序来看,区域产业生产和科技创新差异具有时空交错性,二者的差异变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呈交替地波动上升或下降变化;从形式来看,中国区域间差异逐渐由低层次的生产领域内化为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层面。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揭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总体上对不同分位点上的工业综合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均起到正向影响,但其综合效应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特征。PVAR模型显示中国区域差异基于“资源基础—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演变表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存在自我强化和循环累积效应,即经济差异、产业发展差异及科技创新差异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和交互作用,三者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否定,而表现为一种相互依赖且递增式的正向累积效应。因此,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形成机制是在生产要素空间分布的历史非均衡性基础上,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生产通过地方化和城市化经济现象对产业地理分工格局的第一次异化强化作用,技术创新对不均衡地理发展格局的第二次再分化效应,及其综合交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演变契合了资本循环逻辑过程中的差异再造机制,服务于维系资本流通与积累所需的地理空间差异。在此意义上,不均衡地理发展是结构性的,它既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也是社会再生产出的一种空间结构。
宋伟[9](2016)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正向着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但在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加速改革开放的步伐、尽快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党中央采取的各种阶段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进而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经济收敛”的理论去衡量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从“经济收敛”的角度去分析影响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均衡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已成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对区域经济收敛的研究为基础,首先运用传统的经济收敛测度方法(?-收敛检验、绝对?-收敛检验、条件?-收敛检验)对在不考虑到知识溢出影响情况下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在1978-2012年这段时期各区域(省)间的经济增长存在弱收敛态势。随后对当前西方经济理论中有关知识溢出的理论进行了系统、详细的阐述并将其应用到我国,对我国各区域间的知识溢出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以总产出增长率的变化为起点,经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变化过程过渡到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根据不同前提假设构建了三类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模型,并应用实际数据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总产出增长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将知识溢出与经济收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分别从“因素分解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两个角度应用1978—2012年的实际经济数据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发现与影响经济收敛的其它因素相比区域间的知识溢出在决定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增长情况呈现收敛抑或发散态势的过程中仅起次要的辅助作用,即:我国各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知识溢出障碍。实证过程所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收敛检验、?-收敛检验、空间计量分析、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因素分解分析。本文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是本文研究的独特之处和可能的创新,最后给出论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主要分析了我国在建国以后实施的各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当前重点实施的各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第三章是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经济增长收敛情况的测度,并以此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后续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情况的分析以及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的分析都是以对我国各区域间经济收敛情况的分析为基础而展开的。在这一部分中本文分别采用?-收敛检验、绝对?-收敛检验、条件?-收敛检验以及考虑到空间影响下的?-收敛检验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进行了测度,所得结论不尽相同。第四章是对知识溢出理论全面、系统的阐述,并以此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与知识溢出相关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单边知识溢出和双边知识溢出两个方向。但无论是单边知识溢出还是双边知识溢出都认为:影响区域知识溢出的全部因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流入方,二是知识流出方,三是知识流入方与知识流出方的交流。第五章是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知识溢出现状的分析,并以此作为对前一章“知识溢出的理论基础”的实证研究和对后续“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研究的基础。在这一章中首先是对我国各区域间是否存在知识溢出情况的存在性检验。具体的检验方法包括图检验和莫兰指数(Moran’s I)检验,检验结果一致认为:我国各区域间存在知识溢出。在经过检验确定存在知识溢出的情况下,本章的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知识溢出数据的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包括应用Verspagen(1991)与Canel(2001)给出的知识溢出模型进行指标构建以及应用SAS 9.0软件编写计算程序并对计算所得知识溢出数据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随后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面板数据分析”都是针对这一数据的分析。在本章中还应用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知识生产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现状分析的深入。第六章是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总产出增长率影响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本文核心内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分析的过渡。在本章中首先在理论上从单纯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过程经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变化过程过渡到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过程上。随后通过构建三类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模型、应用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总产出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区域知识溢出在提高我国各区域总产出增长率上所起到的作用很小,这也正揭示了我国各区域(省)间在知识溢出的流动上存在障碍。也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水平差距大、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七章是本文的最后部分——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的分析。本章以第六章的分析为基础,可以说是在第六章基础上继续进行的分析,利用第六章所构建的三类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模型通过方差分解技术将其过渡到“经济收敛”问题上,同时解决了以区域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知识溢出与以区域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收敛之间的融合问题。随后从“因素分解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与其它影响因素相比吸收外来知识溢出对我国在1978—2012年期间各区域(省)经济增长敛散情况的影响作用是较小的,它不足以成为决定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增长呈现出收敛抑或发散态势的主要原因,仅起次要的辅助作用。决定我国各区域(省)的经济增长情况在1978—2012年期间呈现出收敛或是发散态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1、区域自主知识研发,2、区域劳动力投入增长率,3、区域资本投入增长率。
李汝资[10](2015)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9.86%的平均年增长率,连续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还没有过另外一个国家在如此长时间内保持如此之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也出现了诸如投资过热、内需不足、粗放经营、区域差距扩大、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与数量扩张的非一致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当前“三期叠加”,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新常态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复杂过程,经济总量增长是基础,经济要素高效利用是保证,经济结构转换则是过程的本质,其核心是实现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总量—要素—结构”视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概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理论体系。通过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区域经济结构效率等方面,系统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时间演化、空间格局及存在的问题,来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提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路径。最后构建了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框架。全文共分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依据,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研究的必要性;进而系统阐述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概念与内涵,明确其研究意义;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是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述评。本章分析了区位论、区域发展阶段、区域非均衡发展、劳动地域分工、外部性等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基础支撑,并对经济效率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进一步明确文章研究方向。第三章是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征与演变机制。从综合性、社会性、区域性、阶段性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基本特征;进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机制,其中微观作用机制包括技术、资本、劳动力,宏观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结构、城市化、经济开放度、制度环境和产权安排等。第四章是实证部分Ⅰ。首先对1978-2012年间中国省际资本存量及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建立效率指标面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总量效率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等对中国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区域经济结构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间演变特征。第五章是实证部分Ⅱ。首先,在运用DEA模型对时间截面效率测度基础上,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地域差异演变。其次,运用空间关联模型的Moran指数、Moran’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关联格局。最后,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类型划分,并分析其特征及问题。第六章是实证部分Ⅲ。首先,结合对“中国模式”反思,从要素投入模式、结构发展模式、空间发展模式及制度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的成因。其次,提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提升的基本路径。最后,从“效率—结构—功能”视角,提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二、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分解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分解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
1.4.2 产业集聚及林业产业集聚 |
1.4.3 林业产业集聚空间范围界定 |
1.4.4 林业经济增长及其效率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5.4 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的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聚理论 |
2.1.1 静态视角的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
2.1.2 动态过程视角的产业集聚演进研究 |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
2.2.3 内生经济增长研究 |
2.2.4 经济增长效率测度研究 |
2.3 理论评述及研究启示 |
第三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概况及测度 |
3.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
3.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及比较 |
3.2.1 产业集中度(CR_n) |
3.2.2 空间基尼(G)系数 |
3.2.3 区位熵(LQ)系数 |
3.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3.3.1 林业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判断 |
3.3.2 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研究 |
4.1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的初步考察 |
4.1.1 林业产业集聚度内部结构分析 |
4.1.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度的区域差异 |
4.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
4.2.1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的直观考察 |
4.2.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
4.3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
4.3.1 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
4.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5.1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理分析 |
5.1.1 产业集聚的基本逻辑 |
5.1.2 构建林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5.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
5.2.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
6.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其空间差异 |
6.1.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描述分析 |
6.1.2 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
6.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3.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
6.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
7.1 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和分析 |
7.1.1 测度方法 |
7.1.2 测度指标的描述分析 |
7.1.3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7.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
7.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7.3.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 |
7.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2)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托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实证研究现状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空间差异分析 |
3.1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比较分析 |
3.2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动态分析 |
3.3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态:集聚扩散分析 |
4.1 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
4.2 江苏区域物流资本要素集聚的空间分布及分解 |
4.3 江苏区域物流劳动力要素集聚的空间分布及分解 |
4.4 江苏区域物流要素集聚扩散形态特征及形成路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势:空间新格局分析 |
5.1 理论基础与政策规划 |
5.2 模型构建与指标体系设计 |
5.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结构与空间格局形成 |
5.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格局特性及新格局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机制:基于“物流生产力”分析 |
6.1 理论基础与“物流生产力”的提出 |
6.2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理论解释 |
6.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实证研究 |
6.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收敛效应与变动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7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7.1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构想 |
7.2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及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淮海经济区省际边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一体化与边界市场分割 |
1.1.2 边界衰竭与内涵增长需求 |
1.2 基本概念 |
1.2.1 区域一体化 |
1.2.2 边界与边界效应 |
1.2.3 全要素生产率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行政区经济理论 |
2.1.2 经济增长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边界效应 |
2.2.2 全要素生产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经济发展概况 |
3.1 研究区发展概况 |
3.1.1 经济总量概况 |
3.1.2 空间演进概况 |
3.2 研究区经济差异演化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经济增长动力分解 |
4.1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
4.1.1 研究方法 |
4.1.2 变量说明 |
4.2 研究区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
4.2.1 经济增长来源分解 |
4.2.2 生产率变动来源分解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省际边界效应——全要素生产率分解视角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5.1.1 研究方法 |
5.1.2 变量说明 |
5.2 省际边界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互动 |
5.2.1 区域尺度 |
5.2.2 省域尺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3 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淮海经济区2000-2015 年各市经济效率 |
附录2 淮海经济区2000-2015 年各市经济增长分解 |
附录3 淮海经济区2000-2015 年经济增长分解贡献 |
附录4 淮海经济区2000-2015 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 |
附录5 淮海经济区2000-2015 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贡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主要研究背景 |
1.1.2 理论及现实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基本思路 |
1.2.2 主要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范畴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范畴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1 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 |
2.1.2 全球价值链的界定 |
2.1.3 国内价值链的界定 |
2.2 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2.2.1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文献计量分析 |
2.2.2 关于价值链分工的文献计量分析 |
2.3 文献梳理及综述 |
2.3.1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
2.3.2 价值链分工及其分析框架 |
2.3.3 GVC与 NVC对接互动 |
2.3.4 GVC与 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
2.3.5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及演变 |
3.1 区域经济差异的识别及测算 |
3.2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及演变 |
3.2.1 中国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
3.2.2 中国区域内部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
3.3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区域经济差异测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NVC与 GVC分工测度 |
4.1 GVC与 NVC分解的理论框架 |
4.1.1 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 |
4.1.2 GVC与 NVC的分解框架 |
4.1.3 GVC与 NVC产业微笑曲线的检验 |
4.2 投入产出数据整合及说明 |
4.2.1 多国(区域)投入产出表的整合 |
4.2.2 投入产出数据归并及处理 |
4.3 国内各地区GVC与 NVC分工测度 |
4.3.1 GVC与 NVC中间品关联网络 |
4.3.2 双重价值链分工的参与程度 |
4.3.3 双重价值链的收益率与产业微笑曲线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VC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
5.1 理论框架 |
5.1.1 模型假设 |
5.1.2 均衡分析 |
5.1.3 存在NVC分工的情形 |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3 实证检验与估计结果 |
5.3.1 散点图趋势分析 |
5.3.2 基准估计 |
5.3.3 倒U型及GVC调节效应检验 |
5.3.4 内生性检验 |
5.4 进一步分析及检验 |
5.4.1 对不同区域GDP增长的影响 |
5.4.2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5.4.3 对要素流动及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VC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基于中间品关联视角 |
6.0 作用机理与假设分析 |
6.0.1 中间品关联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 |
6.0.2 中间品关联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中介效应 |
6.1 模型设定与指标说明 |
6.1.1 基准模型设定 |
6.1.2 中间品前后向关联测度 |
6.1.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6.2 实证结果分析与检验 |
6.2.1 基准回归 |
6.2.2 稳健性检验 |
6.2.3 内生性检验 |
6.3 作用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GVC与 NVC对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 |
7.1 内在机理与研究假设 |
7.1.1 理论框架 |
7.1.2 直接效应假设 |
7.1.3 间接效应假设 |
7.2 分析方法及指标说明 |
7.2.1 GVC与 NVC对接态势的评价方法 |
7.2.2 作用路径的分析方法选取 |
7.2.3 相关指标选取及说明 |
7.3 实证分析及路径检验 |
7.3.1 GVC与 NVC对接态势的评价结果分析 |
7.3.2 GVC与 NVC对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深化NVC分工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8.2.2 优化GVC中间品关联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8.2.3 促进GVC与 NVC有效对接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基于县市单元的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格局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 |
1.1.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依然存在 |
1.1.3 中国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趋势出现新动态 |
1.1.4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亟待破解“不平衡”的形成机制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嵌入理论 |
2.1.2 人口迁移理论 |
2.1.3 产业转移理论 |
2.1.4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研究进展 |
2.2.2 区位-行政嵌入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2.2.3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2.2.4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2.2.5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框架 |
3.1 第一自然与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 |
3.2 区位-行政嵌入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作用机制 |
3.2.1 区位嵌入(宏观区位环境)的作用机理 |
3.2.2 行政嵌入(行政隶属关系)的作用机理 |
3.2.3 区位-行政嵌入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实现机理 |
3.3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作用机制 |
3.3.1 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 |
3.3.2 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 |
3.3.3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实现机理 |
3.4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作用机制 |
3.4.1 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 |
3.4.2 产业转移对转出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 |
3.4.3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实现机理 |
3.5 本研究分析框架 |
3.5.1 分析框架 |
3.5.2 分析视角及关注焦点 |
3.5.3 机制要素间关系 |
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 研究方法 |
4.1.1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1.2 泰尔指数及分解 |
4.1.3 偏移-份额分析 |
4.1.4 产业专业化和多样性 |
4.1.5 产业多样性熵指数 |
4.2 相关指标解析及测算 |
4.2.1 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概念解析 |
4.2.2 人口流动概念解析及指标测度 |
4.2.3 产业转移概念解析及指标测度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基础数据处理 |
4.3.3 产业密集程度类型划分 |
4.3.4 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处理 |
4.3.5 变量指标的对比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格局分析 |
5.1 基于不同测度指标的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时空演化 |
5.1.1 基于不同地貌类型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 |
5.1.2 基于DMSP/OLS影像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 |
5.1.3 基于人均经济增速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 |
5.1.4 基于区位-行政嵌入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 |
5.1.5 基于不同人口统计口径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 |
5.2 中国区位-行政嵌入类型的演化 |
5.3 中国人口流动的时空格局演化 |
5.4 中国产业空间分布及产业转移时空格局演化 |
5.4.1 产业分布格局演化分析 |
5.4.2 产业专业化和多样性时空格局分析 |
5.4.3 产业多样性时空格局分析 |
5.4.4 产业转移时空格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机制分析 |
6.1 自然地理要素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6.2 区位-行政嵌入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6.2.1 类别变量分析 |
6.2.2 连续变量分析 |
6.3 人口流动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6.3.1 单空间尺度分析 |
6.3.2 多空间尺度分析 |
6.4 产业转移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6.4.1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
6.4.2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1.1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时空格局多维度-多尺度特征明显 |
7.1.2 区位-行政嵌入加剧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
7.1.3 人口流动加剧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
7.1.4 产业转移减缓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实施跨区域协作的发展模式,弱化地域行政藩篱 |
7.2.2 打破城乡二元格局,推进地域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 |
7.2.3 重视劳动力回流,积极引导人口合理集聚 |
7.2.4 统筹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 |
7.2.5 关注重点区域发展,推动重大战略融合 |
7.3 创新与不足 |
7.3.1 创新之处 |
7.3.2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能源与环境约束下长三角制造业产业结构与生产率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界定 |
1.2.1 制造业结构与分类界定 |
1.2.2 长三角区域的界定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内容概要和结构安排 |
1.4.1 内容概要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制造业产业结构理论演进与研究脉络 |
2.1.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演进与研究脉络 |
2.1.3 环境、能源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
2.2 环境、能源与产业结构 |
2.2.1 环境与产业结构 |
2.2.2 能源与产业结构 |
2.3 环境、能源与全要素生产率 |
2.3.1 环境与全要素生产率 |
2.3.2 能源与全要素生产率 |
2.4 全要素生产率与产业结构 |
2.5 研究述评 |
2.5.1 环境、能源与产业结构 |
2.5.2 环境、能源与全要素生产率 |
2.5.3 产业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 |
2.6 本研究的主要方向 |
第三章 长三角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
3.1 长三角总体发展态势 |
3.2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现状分析 |
3.2.1 长三角制造业细分行业结构 |
3.2.2 长三角各城市制造业结构 |
3.3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变动情况分析 |
3.3.1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偏离-份额法分析 |
3.3.2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
3.3.3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能源与长三角制造业产业结构分析 |
4.1 长三角制造业能源与产业结构分析 |
4.1.1 长三角制造业能源消费异质性分析 |
4.1.2 各区域能源消费变动分解 |
4.1.3 长三角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耦合度分析 |
4.2 长三角制造业环境与产业结构分析 |
4.2.1 长三角环境污染程度测算 |
4.2.2 长三角环境污染与产业结构耦合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制造业生产率与产业结构互动及双三角对比研究 |
5.1 基于行业角度长三角制造业生产率与产业结构分析 |
5.1.1 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及分解方法 |
5.1.2 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及分解结果分析 |
5.2 基于企业角度双三角制造业生产率与产业结构研究 |
5.2.1 制造业要素配置与生产率研究综述 |
5.2.2 双三角制造业分行业现状描述性统计 |
5.2.3 双三角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分析 |
5.2.4 双三角制造业投入要素配置分析 |
5.2.5 双三角制造业要素质量对生产率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三角环境、能源约束与生产率、产业结构的门限效应研究 |
6.1 研究设定 |
6.1.1 能源与环境对长三角生产率测算的影响 |
6.1.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1.3 核心变量设定 |
6.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 基本模型结果与分析 |
6.3 扩展模型分析 |
6.3.1 异质性行业结果与检验 |
6.3.2 异质性区域结果与检验 |
6.4 制造业结构分组下生产率门限效应分析 |
6.4.1 异质性行业门限效应分析 |
6.4.2 异质性区域门限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7.1 节能减排与在生产率提高基础上结构优化相结合的政策思路 |
7.2 关于制造业结构优化与生产率提高的建议对策 |
7.3 关于长三角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建议对策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国省际资本回报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相关实证研究 |
2.3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中国资本回报率的测算 |
3.1 省际资本回报率测算 |
3.2 省际三大产业资本回报率测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资本回报率的地区差异与趋势分析 |
4.1 省际资本回报率的地区差异与趋势分析 |
4.2 省际三大产业资本回报率的地区差异与趋势分析 |
4.3 省际资本回报率收敛性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资本回报率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5.2 资本回报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省际资本回报率与投资过度 |
6.1 资本回报率与投资过度的理论方法 |
6.2 资本回报率与投资过度的实证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省际资本回报率与区域经济发展 |
7.1 理论模型与机理分析 |
7.2 资本回报率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成果 |
(8)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资本循环逻辑视域下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多维不均衡地理发展 |
1.1.2 新自由主义背景下中国不均衡的空间生产 |
1.1.3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不均衡发展的新形式 |
1.1.4 “一带一路”的空间生产实践 |
1.2 问题提出 |
1.2.1 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
1.2.2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化解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对象划分 |
1.4.2 数据来源说明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检索法 |
1.5.2 理论分析归纳法 |
1.5.3 数理统计分析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不均衡地理发展概念 |
2.2 不均衡地理发展的理论缘起 |
2.3 理论溯源 |
2.3.1 资本积累与不均衡地理发展 |
2.3.2 卢森堡的资本积累与不均衡地理发展 |
2.3.3 列宁帝国主义论与不均衡地理发展 |
2.3.4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不均衡地理发展 |
2.4 空间生产与不均衡地理发展 |
2.4.1 空间的历史 |
2.4.2 空间的商品化 |
2.4.3 空间生产的提出 |
2.4.4 当代资本积累的空间生产 |
2.5 不均衡地理发展辩证法的形成 |
2.5.1 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
2.5.2 不均衡地理发展的辩证统一 |
2.6 资本逻辑作用下不均衡地理发展理论形成的概述 |
2.7 国内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相关研究 |
2.7.1 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多尺度研究 |
2.7.2 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形成机制 |
第3章 资本积累循环视域下不均衡地理发展的研究框架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3.1.1 产品周期理论 |
3.1.2 梯度推移理论 |
3.1.3 经济空间分异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 |
3.2 资本积累逻辑作用下不均衡地理形成路径 |
3.2.1 资本积累的“三循环”理论 |
3.2.2 资本积累的“跷跷板”运动理论 |
3.2.3 不均衡地理差异化与均等化过程的辩证统一 |
3.3 资本循环视域下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研究框架 |
第4章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资源基础 |
4.1 资源的含义 |
4.2 资本生产的资源前提 |
4.3 区域特定方向差异指数(PDI指数) |
4.4 中国自然资源优势度的差异状况 |
4.5 中国社会经济资源的差异变动 |
4.5.1 人口资源的差异 |
4.5.2 初始投资的差异 |
4.5.3 储蓄率的差异变动 |
4.5.4 区域政策实施的差异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国区域产业资本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 |
5.1 资本分工与不均衡地理发展 |
5.1.1 资本分工与劳动分工的一致性 |
5.1.2 资本分工对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影响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区域工业产业资本发展差异的时空变化 |
5.3.1 工业企业非国有化发展程度日益提高 |
5.3.2 工业总体资本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 |
5.3.3 国有化工业资本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 |
5.3.4 非国有化工业资本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 |
5.4 工业产业内部各产业资本生产差异均先增后降 |
5.5 地区工业资本生产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 |
5.5.1 工业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5.5.2 工业资本生产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 |
5.6 中国区域工业资本生产差异缩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6.1 区域发展战略绩效的显现 |
5.6.2 产业转移的推进 |
5.6.3 外商投资的增加 |
5.6.4 基础设施的完善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区域知识资本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 |
6.1 科技创新对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影响 |
6.2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数据选取与来源 |
6.3 地区经费投入强度差异的时空演变 |
6.3.1 经费投入强度差异呈先平稳后抬升变化 |
6.3.2 经费投入强度自东向西不断减弱 |
6.4 地区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差异的时空演变 |
6.4.1 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差异不断扩大 |
6.4.2 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由东向西不断减弱 |
6.5 地区研发产出差异的时空演变 |
6.5.1 区域专利申请量差异的时间变化 |
6.5.2 专利申请量的空间分异特征 |
6.6 地区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差异的时空特征 |
6.6.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6.2 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差异持续分化 |
6.6.3 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差异日益扩大 |
6.6.4 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差异波动递减 |
6.6.5 科技创新扩散能力差异波动上升 |
6.6.6 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差异持续扩大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特征与机理分析 |
7.1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的时空交错演变特征 |
7.2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的要素驱动特征 |
7.2.1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
7.2.2 区域工业综合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3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的响应特征 |
7.3.1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
7.3.2 经济差异对工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差异的响应分析 |
7.4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景观的形成机理 |
7.4.1 自然资源地理分布差异与社会经济要素历史非均衡的分化机制 |
7.4.2 产业生产作用下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异化强化机制 |
7.4.3 知识经济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再分化机制 |
7.4.4 “资源基础—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循环因果作用机制 |
7.5 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方法与创新 |
1.5 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2.1 建国以来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
2.1.1 1949-1978计划经济时期 |
2.1.2 1978-1991改革开放初期 |
2.1.3 1991-至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 |
2.2 当前我国重点实施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2.2.2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
2.2.3 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及发展方向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模型解释和实证检验 |
3.1 经济增长模型介绍 |
3.2 区域经济增长特征的统计描述 |
3.3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检验结果与评价 |
3.3.1 σ-收敛检验 |
3.3.2 β-收敛检验 |
3.3.3 考虑到空间影响的β-收敛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溢出的内涵、途径和度量 |
4.1 知识溢出的内涵与特征 |
4.2 知识溢出的途径和特征 |
4.3 知识溢出的相关理论 |
4.3.1 单边知识溢出的度量 |
4.3.2 双边知识溢出的度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区域知识溢出的存在性、空间自相关性及其特征分析 |
5.1 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存在性检验 |
5.2 知识溢出数据的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面板数据分析 |
5.3 对知识生产的影响 |
5.3.1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2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
5.4 知识溢出的收敛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检验 |
6.1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检验 |
6.2 知识溢出的变化过程 |
6.3 知识溢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
6.3.1 模型构建 |
6.3.2 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作用关系检验 |
7.1 经济收敛的方差分解 |
7.2 因素分解分析 |
7.3 时间序列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路线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述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效率 |
二、经济效率 |
三、全要素生产率 |
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
一、区位理论 |
二、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
三、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四、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五、外部性理论 |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述评 |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效率研究 |
二、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总体评价 |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征及其演变机制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征 |
一、综合性 |
二、社会性 |
三、区域性 |
四、阶段性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的作用机制 |
一、微观作用机制 |
二、宏观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时间演变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测度模型 |
一、区域经济总量效率模型 |
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 |
第二节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时段 |
三、数据处理 |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特征 |
一、区域经济总量效率演变特征 |
二、区域经济要素效率演变特征 |
三、区域经济结构效率演变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空间差异与格局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
一、DEA模型 |
二、研究变量选择 |
第二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 |
一、区域经济差异描述 |
二、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差异 |
三、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差异 |
四、区域经济结构效率差异 |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格局 |
一、空间关联模型 |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关联分析 |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关联格局 |
第四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类型划分 |
一、划分方法 |
二、划分依据 |
三、结果分析 |
四、存在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及其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成因 |
一、要素投入模式反思 |
二、结构发展模式反思 |
三、空间发展模式反思 |
四、制度模式反思 |
第二节 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路径 |
一、注重要素效率、结构效率提升 |
二、发挥中西部的城市群集聚作用 |
三、调整空间政策方向:由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 |
四、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
第三节 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 |
二、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 |
三、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思路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分解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D]. 魏肖杰.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2]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D]. 梁子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淮海经济区省际边界效应研究[D]. 褚亚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4]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D]. 王彦芳. 东南大学, 2019(01)
- [5]基于县市单元的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格局与机制研究[D]. 李晶晶. 河南大学, 2019(05)
- [6]能源与环境约束下长三角制造业产业结构与生产率变动研究[D]. 李雪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9)
- [7]中国省际资本回报率研究[D]. 许捷. 厦门大学, 2018(07)
- [8]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资本循环逻辑视域下的审视[D]. 李在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9]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D]. 宋伟. 吉林大学, 2016(03)
- [1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研究[D]. 李汝资.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