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西走廊文化建设看文化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河西走廊文化建设看文化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从河西走廊的文化建设看文化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唐杰,章永乐,李放春,钟准,谢茂松,殷之光[1](2021)在《中国共产党与西部经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西部关乎全局唐杰1911年,清政府欲将早已许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路权作为抵押向列强借款,引发了绵延数省的"铁路风潮",其中以四川最为激烈。四川保路运动领袖罗纶在保路集会上声泪俱下痛陈:"川汉铁路完了!四川也完了,中国也完了!"(1)这场运动随之成为推翻清廷的辛亥革命的前奏,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代以来西部局面有着关乎全局的重要意义。

何倡[2](2016)在《河西走廊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动态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层面、省域层面一系列规划的实施给河西走廊城市带来新的机遇,城市空间扩展边界变化的特征日益显着,同时,边界区域权属复杂,成为城市空间扩展最前沿的区域,也是城市建设中最复杂、最薄弱的区域,城市空间扩展边界区域的有序扩展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本文选取河西走廊旅游型城市敦煌、工矿型城市金昌、综合型城市张掖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扩展边界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河西走廊典型城市空间扩展边界变化的规律,对未来河西走廊城市空间扩展边界的管控提供有力的参考,促进河西走廊城市可持续发展。首先,对河西走廊城市社会经济、人口增长情况进行梳理,并对河西走廊城市的类型进行划分,选取旅游型城市敦煌、工矿型城市金昌、综合型城市张掖为研究对象。其次,对河西走廊典型城市空间扩展的强度特征、方位特征、用地特征、产业空间特征、居住空间特征、公共空间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河西走廊典型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区域的现状问题并进行分析。再次,分析河西走廊典型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选取14个指标因子,构建驱动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关联度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河西走廊典型城市空间扩展影响因子模型,得出河西走廊典型城市不同阶段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和次要驱动因素。汇总边界区域扩展的主观因素,总结不同阶段各典型城市的主要直接性影响因素。最后,对河西走廊典型城市空间扩展边界区域进行基础分析,通过边界的一致性对比和驱动因素的预判,对边界区域新增建设用地扩展区位、扩展速度提供调控对策,最后对河西走廊典型城市边界区域提供引导对策。

徐鹏[3](2015)在《1927年以来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武威市进入到快速城市化和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态承载力矛盾交织的时期。2013年,总书记习近平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旨在通过与中亚国家的区域能源、金融合作,经济贸易,互联互通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极。武威是这一交通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其天然的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决定了武威将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武威的城市功能、结构、产业、人口和用地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由于武威所在的河西走廊地区特殊的区位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稀缺的可建设用地条件,城市空间的发展以及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产生日益明显的冲突,已经严重影响到武威城市空间合理有序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是城市空间规模增长、城市功能布局完善的过程。因此,对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是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国家战略构建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武威城市空间适应性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论文以1927年地震重建后的武威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空间为核心,以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为线索,以城市适应性发展规律为切入点,运用城市形态学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实地踏勘、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特征和总体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从公共资源和资金投入角度分析了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要素其作用方式,对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进行剖析。进而以此为基础,通过研究特定地域下武威生态环境条件对于城市发展的制约性,估算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规模预测,提出武威城市的适应性发展策略。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部分,主要明确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思路和框架,界定了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武威城市空间研究的进展。第二部分为武威城市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论文分析了武威区位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沿革等对城市空间发展具有影响的因素。第三部分为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特征分析。依据其城市空间的阶段性特征,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在历史形成的武威城市空间基础上,对1927年武威大地震后重建的城市空间发展进行阶段性分析,根据历史城市建设事件,对城市用地拓展,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就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为武威城市空间结构的总体特征分析。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外部空间结构两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武威城市公共中心、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和公共绿地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的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武威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尝试分析公共资源空间分布和城市建设资金的投入对于城市空间的影响,通过建模分析武威城市空间紧凑度,得出武威的城市空间利用集约程度。第五部分为基于生态承载力估算的武威城市适应性发展优化策略研究。通过对武威生态环境承载力对武威城市发展的制约性进行分析总结,估算未来武威水资源和绿洲土地的承载力,预测城市发展规模容量,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武威城市适应性发展策略。武威以1927年地震重建后的武威老城为核心发展空间,城市建设处于缓慢无序的状态空间结构没有较大改变。三线建设时期,武威在老城外围建设了大量工业厂房,是武威工业化现代化的开端。由于缺乏有效的建设管理和城市规划,形成了工业用地环城的不利局面。改革开放后,武威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针对老城区内部重要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进行保护,并进行旧城改造运动,反而破坏了城市整体历史风貌格局。同时城市建设逐渐跳出城市核心空间,逐渐形成组团式城市空间发展结构。2000年之后,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缓解老城市开发压力的基础上,确定规划了城西新区和城东居住区与老城构成“一城两区”空间结构。同时建设多个工业园区进行产业升级与用地布局调整。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规划的实施,将主城区与各个产业园区以交通轴串联,构成区域性串珠式的外部城市空间结构,带动核心区沿线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常态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发展思路。

张启[4](2015)在《甘肃省泾川县佛教石窟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宗教问题由来已久,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在21世纪亟待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区域之一,宗教在人们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今天除了伊斯兰教,佛教依然是西北地区教徒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深的宗教。佛教石窟艺术在我国历史上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流行起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内容不仅寄寓表现了一定的时代与民族精神,更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内涵的体现,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文化象征。泾川历史悠久,佛教文化艺术资源尤为得天独厚,以现今掌握的研究情况来看,学术界对泾川县的佛教石窟艺术研究略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泾川经济、政治、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石窟寺大多地处偏僻,所以学界长期以来对其缺乏关注,且研究重心主要侧重于石窟寺的造像研究之上,对石窟寺相关的历史背景、相关群体以及佛教发展情况则少有涉及。笔者认为,石窟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文化信仰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因此本文不仅对当地的佛教石窟寺形制、造像内容、艺术风格及地域特色等多个方面做了考察与研究,深度发掘了其历史背景,研究历史时期佛教石窟寺在泾川的分布及变迁规律,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全面认识当今泾川县宗教问题的由来、丰富泾川县的地方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研究的深入,并且在我国艺术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全国范围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王靖雯,黄卓[5](2015)在《甘肃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肃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文章认为,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推动河西五市对丝绸之路文化的联合保护和整体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河西走廊的特色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文化生产、文化消费良性发展的产业格局,对于推动河西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及通过文化繁荣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甘肃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入手,阐述甘肃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产业重点,并就加快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周骁腾[6](2013)在《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经济资源配置不断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达到更高的水平,对外开放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外开放需要产业的支撑,而主导产业能够对其它产业产生引导和带动作用,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是区域特色经济的主要体现,甘肃如何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进行国际产业交流合作,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开放中正确选择并培育主导产业事关紧要。甘肃与中亚地区的联系源远流长,古代丝绸之路将两个区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甘肃具有向中亚国家开放的地缘优势,在向西开放过程中,依托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等交通干线,打造甘肃新丝路经济带,通过对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找出适合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有哪些,以及如何发展这些主导产业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依据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和中亚国家的产业结构特征,利用因子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得出9个主导产业适合向中亚国家开放,该结果符合甘肃新丝路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现实性和客观性。最后本文将针对这些主导产业并结合甘肃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二五规划”等政府文件,提出对策建议,希望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主导产业的培育提供一些参考。

贾文丽[7](2011)在《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历史军事地理学的角度,以两汉时期河西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为目标,依据传世文献,参考部分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的历史军事地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着力探讨这一区域在汉匈百年战争史上的军事价值和战略地位。本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首先对相关课题进行历史回顾,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其次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是“河西”的含义及地理特点。介绍“河西”这一地理名词的含义及地理特点。主要根据历史时期先后顺序对“河西”这一区域名词的内涵进行分析,并确定了西汉中期宣帝时期,即河西四郡全部建起之时,四郡所统辖的区域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然后对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包括其经济状况、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情况。第二章是西汉前期汉匈双方的军事形势。从汉初汉匈双方的国力、采取的战略部署进行横向比较,论证汉匈双方所面临的军事形势。从比较的结果可见,汉朝处于被动的局势。第三章是西汉攻取河西后汉匈双方战争态势的变化。主要研究河西归汉后,汉匈军事战略态势所发生的变化。以历史进程为研究线索,分析河西之战的历史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西汉王朝在河西所建立的防务措施等。自此以后,河西成为汉王朝打击匈奴的战略前沿。第四章是河西归汉后汉匈战争中的河西。军事战略要地的价值需在战争中得以体现。通过列举匈奴对河西地反复激烈地争夺、西汉王朝以河西为基地对匈奴主动进攻或与其他战区协同作战的多次战役,分析河西在这些战争中的特点和作用。第五章是东汉时期河西的军事形势。研究东汉时期复杂的河西局势,分窦融统治下的河西、三绝西域导致动荡的河西局势和汉朝在河西的用兵情况三部分来写,并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对东汉前后期河西战略的得失给予分析。第六章是河西在两汉时期军事战略地位的演变及分析。通过比较两汉时期河西战略地位的演变特点,得出河西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论,并从综合国力、地理形势这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王文棣[8](2010)在《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区,被称作社会研究之纲,而社区发展则是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研究重点。社区发展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并与政府权威人士合作,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进一步协调和整合各社区,使它们为全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河西走廊不仅在生态上具有多元生态体聚合的意义,而且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是主要的多民族聚居、融合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丰富的资源与脆弱的生态并存,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相对的欠发达并存。研究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不仅对当地民族和区域发展,而且对我国各民族可持续协调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法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文献和调查统计资料的分析,梳理了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现实特征,以及社区民众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基本状态。研究发现,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具有原生性和自发性,民族性和宗教性,后发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其历史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优异,目前社区发展较好。然其发展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经济上过于依赖传统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采业导致脆弱的生态难以支撑;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上社区民众参与度不高导致内源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研究认为,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可持续的内发道路,关键在于构建建立在内源动力激发基础上,合理有效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应以综合协调观为指导,体现效益与公平的协调,体现民族发展、社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协调,体现环境、人口、技术、组织和文化的协调;在社区管理中根据城乡二元化特征和民族社区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使用激励措施以激发内源动力;用城乡统筹为核心的“扩散—增长极”模式来整合内、外源动力;以大力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事业投入和开支,促进民族社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民众实际生活质量提高等措施培育可持续的增长极;重点做好社会流动和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掌控大众传媒来促使扩散-增长的效果的实现。同时,建立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平等,维护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原则的法律保障机制。以授权性的区域自治法为前提,培养参与式发展理念的法律意识,健全环境法制,真正发挥《村民自治法》的效力,并树立有限政府理念,扩大基层民主;立法正式认可民族聚居地区民间法法律效力,解决“二次司法”问题,使国家法和习惯法相融合,强化各民族共创中华的文化特征,增强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对国家和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共享发展成果,进而促进民族和区域的稳定和团结。共同建构以社会诚信、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一体为目标的和谐社会。

李博雅[9](2009)在《我国东西部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下,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衡量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某一地区良好的创新绩效不仅来自于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内部活跃的创新能力,更来自于良好的区域合作,因此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区域合作的具体内容密切相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化的特征,区域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区域间的合作也变的越来越多。如何通过有效的合作内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区域合作和区域创新能力的现有研究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东西部区域合作的主体,区域合作的效果以及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地区差异性。从现有的东西部区域合作内容出发通过文献计量方法总结得出,东西部研发合作、东西部技术转移是东西部合作中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合作内容。其次,分析了东西部研发合作和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具体影响过程,建立了评价东西部研发合作和技术转移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东西部省市的区域研发合作和技术转移进行了评价。评价发现我国东西部的研发合作和技术转移效果因地域差异也相差较大。为了进一步寻找出研发合作和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大小,文章以东西部22省市的研发合作、技术转移的评价数据为基础,建立回归模型估计东西部研发合作和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较研发合作的作用大,且研发合作和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五个构成因素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通过加强东西部区域合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钱国权[10](2008)在《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千里河西走廊,祁连山脉雄峙于南,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等)耸立于北,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克沙漠分布于周,年均降雨量约30-16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00-3000多毫米,绿洲的维系,全凭三大内陆河(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的滋润,在这里有水变绿洲,无水成荒漠。清代以来,随着大规模的水利开发,绿洲化和荒漠化频繁交替演变。本文主要研究水利开发与荒漠化各自的规律,及其互动的关系。一、通过研究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内主要支流的源头、流量、流程、流域面积、终闾湖、河道变迁,得出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河流变迁的四个规律:河道溯流收缩,统一水系分裂;天然水系逐渐演变为人工水系;尾闾湖泊逐渐萎缩甚至干涸;人工水库替代天然湖泊。二、通过研究清代河西水利管理的制度,总结水利管理的两大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通过研究水利技术,得出清代水利工程施工难度小,可因地制宜;灌溉效率不高,水量流失严重;水利工程的兴办方式多样,利民惠民等结论。三、通过研究祁连山的森林和河流的关系,得出水源涵养林的茂盛与衰败,不但影响全年河流水量的大小,而且影响着河流暴涨暴退的结论。四、通过研究河西的水案,分析水案发生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总结今天应从清代的水案中汲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五、通过研究清代河西的屯田,得出兴水利、开屯田,不但解决了军需,而且有利于民生,水利开发的结果是绿洲化大于荒漠化。六、通过研究河西不合理的水利开发所造成的荒漠化区域、景观类型和发生原因,得出荒漠化的主要途径除李并成先生所论述的就地起沙、风蚀绿洲、流沙入侵、洪积物掩埋绿洲之外,还有水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和冻融荒漠化。其变迁规律:荒漠化和绿洲化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河流下游,河流的流量越大,荒漠化面积也越大;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缘洼地、湖盆周围、河流下游;荒漠化一旦发生很难逆转。

二、从河西走廊的文化建设看文化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河西走廊的文化建设看文化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与西部经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西部关乎全局
西部经略与中国道路
开国之初的西南经略与民族团结
西部铁路建设与国家整合(18)
    (一)成渝铁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优越性
    (二)成昆铁路:资源开发、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
交大西迁与西部发展战略布局
“一带一路”与空间共享

(2)河西走廊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数据
        1.4.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对象说明
    2.1 河西走廊城市发展概况
        2.1.1 城市概况
        2.1.2 经济发展概况
        2.1.3 人口增长概况
    2.2 城市类型划分及研究对象选取
        2.2.1 城市类型划分
        2.2.2 研究对象选取
    2.3 本章小结
3 河西走廊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特征
    3.1 空间扩展边界区域的特征分析
        3.1.1 空间扩展的强度特征
        3.1.2 空间扩展的方位特征
        3.1.3 空间扩展边界区域的用地特征
        3.1.4 空间扩展边界区域的产业空间特征
        3.1.5 空间扩展边界区域的居住空间特征
        3.1.6 空间扩展边界区域的公共空间特征
    3.2 空间扩展边界区域的现状问题
        3.2.1 空间扩展边界区域的共性问题
        3.2.2 典型城市边界区域的核心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影响因子分析
        4.1.2 驱动模型建立
        4.1.3 各阶段驱动因子比较
    4.2 边界区域的直接性影响因素分析
        4.2.1 直接性影响因素汇总
        4.2.2 2004—2009年边界区域的直接性影响因素分析
        4.2.3 2009—2014年边界区域的直接性影响因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调控和引导对策建议
    5.1 调控和引导的基础判断
        5.1.1 边界的一致性判断
        5.1.2 驱动因素变化预判
    5.2 城市空间扩展边界调控对策
        5.2.1 新增建设用地扩展区位调控
        5.2.2 新增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调控
    5.3 城市空间扩展边界引导对策
        5.3.1 敦煌市空间扩展边界引导对策
        5.3.2 金昌市空间扩展边界引导对策
        5.3.3 张掖市空间扩展边界引导对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河西走廊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区域的特征分析
        6.1.2 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6.1.3 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调控和引导对策建议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1927年以来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期武威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机遇
        1.1.2 武威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脆弱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理论与进展
        1.3.1 国外研究理论进展
        1.3.2 国内研究理论进展
        1.3.3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概况
    1.4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1.4.1 研究时间节点
        1.4.2 研究范围界定
        1.4.3 城市空间结构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文献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演绎法
        1.5.4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1.6 论文框架
2.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史地理基础
    2.1 区位条件
    2.2 自然地理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气象
        2.2.3 水文地质
        2.2.4 自然资源
    2.3 历史沿革及城市演变
        2.3.1 两汉时期
        2.3.2 五凉时期
        2.3.3 唐宋时期
        2.3.4 西夏时期
        2.3.5 明清时期
        2.3.6 民国至今
    2.4 社会经济发展
        2.4.1 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概况
        2.4.2 人.与城镇化
        2.4.3 产业发展概况
    2.5 本章小结——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地理基础
3. 武威城市空间演变阶段特征
    3.1 武威城市空间发展演变阶段划分
        3.1.1 基于用地与空间增长的阶段划分依据
        3.1.2 基于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阶段划分依据
        3.1.3 基于城镇化率和社会发展的阶段划分依据
        3.1.4 基于制度变迁和重大事件的阶段划分依据
        3.1.5 各类划分依据耦合后的阶段划分
    3.2 武威城市修复重建缓慢发展阶段(1927—1948年)
        3.2.1 阶段建设过程
        3.2.2 城市空间结构阶段特征
    3.3 武威城市三线建设波动发展阶段(1949—1978年)
        3.3.1 阶段建设过程
        3.3.2 城市空间拓展
        3.3.3 城市用地功能结构特征
        3.3.4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
    3.4 武威城市更新改造蔓延式发展阶段(1979—2000年)
        3.4.1 阶段建设过程
        3.4.2 城市空间拓展
        3.4.3 城市用地功能结构特征
        3.4.4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
    3.5 武威城市新区建设跨越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3.5.1 阶段建设过程
        3.5.2 城市空间拓展
        3.5.3 城市用地功能结构特征
        3.5.4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和机制
    4.1 武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主城区
        4.1.1 武威城市公共中心演变特征
        4.1.2 武威城市用地布局演变特征
        4.1.3 武威城市道路交通结构演变特征
        4.1.4 武威城市公共绿地空间演变特征
    4.2 武威城市外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
        4.2.1 主城区与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结构
        4.2.2 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空间格局
    4.3 武威城市公共资源与资金的投入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相关分析
        4.3.1 城市公共空间资源与居住空间的分布关系
        4.3.2 武威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空间扩展关系
    4.4 城市空间紧凑度分析
    4.5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
        4.5.1 机制主体
        4.5.2 内部驱动力
        4.5.3 外部驱动力
        4.5.4 技术进步催化
        4.5.5 自然生态约束
    4.6 本章小结
5. 生态承载力制约因素下的武威城市空间适应性发展
    5.1 水资源承载力制约性分析
        5.1.1 武威水资源利用现状
        5.1.2 武威水资源承载力制约性
        5.1.3 水资源利用效率
    5.2 土地承载力制约性分析
        5.2.1 武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5.2.2 武威土地资源承载力制约性
    5.3 基于生态承载力制约下的武威城市容量预测
        5.3.1 水资源承载力估算
        5.3.2 土地承载力估算
        5.3.3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规模预测
    5.4 武威城市的适应性发展对策
        5.4.1 绿洲土地占用与经济发展脱钩
        5.4.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水结构
        5.4.3 绿洲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5.4.4 城市空间结构调整
        5.4.5 建立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基本结论
        6.1.1 武威城市空间演变自然历史地理基础
        6.1.2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特征
        6.1.3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和机制
        6.1.4 武威城市空间生态适应性发展对策
    6.2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甘肃省泾川县佛教石窟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2 泾川佛教石窟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
    2.1 泾川县概况与历史沿革
    2.2 佛教与泾川的历史渊源
3 泾川佛教石窟艺术研究
    3.1 泾川佛教石窟开凿背景及分布规律
        3.1.1 丝路开拓、佛教传入与泾川佛教石窟
        3.1.2 泾川佛教石窟分布及规律
        3.1.3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
    3.2 王母宫石窟寺
        3.2.1 概况
        3.2.2 石窟的形制及造像内容、结构布局
        3.2.3 造像的艺术风格、思想及地域特色
    3.3 南石窟寺
        3.3.1 概况
        3.3.2 石窟形制及造像内容、结构布局
        3.3.3 造像的艺术风格、思想及地域特色
        3.3.4 弥足珍贵的南石窟寺之碑
4 泾川佛教石窟艺术的价值与保护
    4.1 泾川佛教石窟艺术的价值
        4.1.1 艺术价值
        4.1.2 文化价值
        4.1.3 历史考古价值
        4.1.4 经济价值
    4.2 泾川佛教石窟艺术的保护
        4.2.1 对保护理念的认知
        4.2.2 石窟寺环境的保护
        4.2.3 石窟寺艺术的保护措施
结语
图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5)甘肃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甘肃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条件
二、甘肃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产业重点
    (一)甘肃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二)甘肃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
三、加快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文化生态区建设的科学规划
    (二)构建社会各界和政府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三)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促进文化产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

(6)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经济带
        1.2.2 新丝路经济带
        1.2.3 区域主导产业
        1.2.4 甘肃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产业优势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区域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
        2.1.1 相互依赖理论
        2.1.2 比较优势理论
        2.1.3 劳动地域分工论
    2.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和方法
        2.2.1 国外关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2.2.2 国内关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2.2.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2.2.4 外向型经济发展视角下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借鉴
3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的空间布局
    3.1 新丝路经济带的提出
    3.2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的界定
        3.2.1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的内涵界定
        3.2.2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的地域范围
    3.3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的形成基础
        3.3.1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的基本经济条件
        3.3.2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的交通条件
        3.3.3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的产业分布状况
        3.3.4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4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在甘肃向西开放中的战略定位
4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
    4.1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与中亚国家的产业比较
    4.2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基准
        4.2.1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4.2.2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4.3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5 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指标选取
    5.3 模型构建
    5.4 因子分析
    5.5 综合排名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7)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汉代河西历史军事地理的学术史综述
        (一) 相关课题的历史回顾
        (二) 对研究现状的述评
    二、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 研究的视角及创新点
第一章 "河西"的含义及地理特点
    一、"河西"的地望及其历史演变
        (一) 先秦时期的"河西"
        (二) 两汉时期的"河西"
    二、河西地区的地理特点
        (一) 发达的农牧业经济及丰富资源
        (二) 攻守兼备的地形、水文条件
        (三) 道路汇集的交通要地
第二章 西汉前期汉匈双方的军事形势
    一、汉匈双方国力的对比
    二、匈奴采取的军事战略措施
        (一) 匈奴军事力量的分布特点
        (二) 西击月氏、先据河西
        (三) 匈奴的多向进攻策略
    三、汉朝对匈奴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 联络月氏,张骞两通西域
        (二) 汉朝打破匈奴东西联合的几大战役
第三章 西汉攻取河西后汉匈双方战争态势的变化
    一、汉武帝对战略方向的转移
    二、汉军进军河西的作战序列
        (一) 第一次河西之战
        (二) 第二次河西之战
    三、从地理角度分析汉军围攻河西的兵力部署
        (一) 西路—天山一带
        (二) 东南路—酒泉一带
        (三) 东路—代郡、雁门
    四、汉朝攻取河西的战斗
    五、汉朝对河西防务措施的巩固
        (一) 修筑汉塞
        (二) 移民实边
        (三) 河西屯田
        (四) 河西四郡及属国的建立
        (五) 设置玉门关、阳关、金关和悬索关
        (六) 在居延、休屠建立攻防重点
    六、河西之战的历史影响
        (一) 双方实力差距显着缩小
        (二) 汉朝夺取河西,战略形势转为更加有利
        (三) 为汉朝西北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第四章 河西归汉后汉匈战争中的河西
    一、元鼎五年匈奴联合西羌攻令居、安故和枹罕
        (一) 此战的起因
        (二) 元鼎五年(前112)匈奴与西羌联合反汉
    二、太初三年兵出敦煌伐大宛
        (一) 第一次大宛之战
        (二) 第二次大宛之战
    三、天汉二年兵出酒泉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
        (一) 天山之战的缘由与作战部署
        (二) 三路大军联合作战的过程
    四、天汉四年路博德出兵居延协助李广利攻匈奴
    五、征和四年匈奴再攻酒泉以及汉军的反击
        (一) 涿邪山
        (二) 浚稽山
        (三) 天山北部
    六、元凤三年汉匈酒泉、张掖之战
    七、本始二年、地节三年兵出河西支援西域
        (一) 宣帝本始二年(前72)
        (二) 宣帝地节三年(前67)
    八、从军事地理角度分析西汉政府的河西战略
        (一) 驻兵设防
        (二) 以河西为基地主动出击
第五章 东汉时期河西的军事形势
    一、两汉之际窦融统治下的河西
    二、东汉时期动荡的河西局势
    三、汉廷兵发河西,北匈奴远遁
        (一) 汉明帝北伐战略思想的改变
        (二) 汉匈第一阶段的战争
        (三) 汉匈第二阶段的战争
    四、从军事地理角度分析东汉政府的河西战略
        (一) 白山之战和车师之争
        (二) 稽洛山之战和金微山之战
    附 张珰的"三策"
第六章 河西在两汉时期军事战略地位的演变及分析
    一、河西在两汉时期军事战略地位的演变特点
        (一) 汉初至武帝前期(前206-前133)
        (二) 武帝前期至宣帝末(前133-前49)
        (三) 元帝前期至明帝前期(前48-72)
        (四) 明帝中至安帝末年(73-125)
        (五) 安帝末年至汉末(125-)
    二、河西在两汉时期军事战略地位演变原因的分析
        (一) 综合国力的作用
        (二) 地理形势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两汉时期河西军政大事年表
致谢

(8)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背景简介与理论评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组织
第一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考察
    一、秦汉以前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二、秦汉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四、隋唐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五、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河西走廊的民族活动
    六、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历史发展特征
第二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特征
    一、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生态和自然特征
    二、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经济社会特征
    三、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民族文化特征
第三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调查
    一、基本情况
    二、社区经济生活
    三、社区政治生活
    四、社区社会及文化生活
    五、社区评价
    六、相关分析
    七、社区调查反映的社区特征
第四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内源动力激发
    一、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向性目标
    二、内源动力的激发
    三、内源动力的导引:基层民主的实现
第五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二源动力耦合
    一、二源动力的耦合:扩散—增长极理论
    二、城乡统筹:扩散—增长极理论应用的核心
    三、城镇化建设:扩散—增长极理论的落脚点
    四、掌握大众传媒:扩散—增长极理论应用的保证
    五、发展旅游业:扩散—增长的可能突破
    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调适: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2 民族社区访谈提纲(干部)
附录3 民族社区观察及座谈提纲
附录4 河西民族社区社会发展调查表(城镇)
附录5 河西民族社区社会发展调查表(农村)
附录6 部分访谈资料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我国东西部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创新能力
        2.1.2 区域合作
    2.2 区域创新能力相关研究
        2.2.1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2.2.2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2.3 区域合作相关研究
        2.3.1 区域合作内容研究
        2.3.2 区域合作的实践及政策研究
        2.3.3 区域合作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东西部合作与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3.1 东西部合作现状分析
        3.1.1 东西部合作的参与主体
        3.1.2 东西部合作的主要模式
        3.1.3 东西部合作的效果
    3.2 东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3.2.1 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描述
        3.2.2 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
4 东西部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4.1 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东西部合作内容确定
        4.1.1 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分析
        4.1.2 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合作内容确定
    4.2 东西部研发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4.2.1 研发合作中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因素确定
        4.2.2 研发合作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ISM模型分析
    4.3 东西部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4.3.1 技术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4.3.2 技术转移对知识获取的影响分析
        4.3.3 技术转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4.4 东西部合作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路径分析
5 东西部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东西部研发合作、技术转移的效果评价
        5.1.1 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1.2 评价的基本方法
        5.1.3 评价结果
    5.2 东西部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回归分析
        5.2.1 区域创新能力数据的选取
        5.2.2 东西部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回归模型建立
        5.2.3 研发合作、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总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5.2.4 研发合作、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结构影响的回归分析
        5.2.5 回归结果的讨论
6 面向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东西部合作对策建议
    6.1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
    6.2 政府联合优化跨区域研发合作的政策环境
    6.3 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促进研发成果产品化
    6.4 吸纳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与外资合作
    6.5 创建专家协会奠定产学研合作基础
    6.6 建立科技人才自由流动制度
    6.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转移立法
7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三、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可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五、本课题的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区域概况
    第一节 研究的区域范围
    第二节 地貌特征
    第三节 气候和土壤特征
    第四节 清代河西走廊的行政建置
第二章 河西水利开发史概述
    第一节 汉代河西水利开发出现高峰
    第二节 唐代河西水利开发的新高峰
    第三节 明代河西水利开发的复兴
第三章 河西三大水系的变迁
    第一节 石羊河水系的变迁
    第二节 清代黑河水系的变迁
    第三节 清代疏勒河水系的变迁
    第四节 河西走廊河流的特点
    第五节 河西走廊河流变迁的规律
第四章 清代河西走廊的水利制度和水利技术
    第一节 水利制度
    第二节 水利技术
第五章 水利开发与屯田
    第一节 清代对兴水利、开屯田的认识
    第二节 屯田区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河西兴水利、开屯田的原因和动力
    第四节 河西兴水利、开屯田的成果
第六章 水利开发与水源涵养林
    第一节 历史的盛况
    第二节 植树造林的经验
    第三节 森林、植被的破坏
第七章 水利开发与水案
    第一节 石羊河流域的水案
    第二节 黑河流域水案
    第三节 疏勒河流域的水案
    第四节 河西水案频发的根本原因
    第五节 清代解决水案较成功的经验
第八章 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恶化
    第一节 河西走廊荒漠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沙漠化发生的地域
    第三节 荒漠化的景观特征及发生途径
    第四节 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第五节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特点
    第六节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变迁的规律
结语
清代河西水利大事记
参考书目
附图
后记

四、从河西走廊的文化建设看文化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与西部经略[J]. 唐杰,章永乐,李放春,钟准,谢茂松,殷之光. 天府新论, 2021(06)
  • [2]河西走廊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动态变化研究[D]. 何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3]1927年以来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徐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4]甘肃省泾川县佛教石窟艺术研究[D]. 张启.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6)
  • [5]甘肃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 王靖雯,黄卓. 经济师, 2015(01)
  • [6]甘肃新丝路经济带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D]. 周骁腾. 兰州商学院, 2013(10)
  • [7]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 贾文丽.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9)
  • [8]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文棣. 兰州大学, 2010(06)
  • [9]我国东西部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李博雅.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10]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 钱国权. 西北师范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从河西走廊文化建设看文化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