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二十八星是指什么?

七星二十八星是指什么?

一、七曜二十八宿指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杰[1](2021)在《唐宋道教与中外星宿学说关系再探——以《太上洞神五星赞》等道经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唐宋是中土和域外星宿思想互动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对《太上洞神五星赞》《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洞渊集》《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的考察,认为唐宋道教一方面传承、改造北斗、二十八宿、分野等中国传统星学思想,另一方面又在对外来九曜理论存留(如星宿所主吉凶或星曜神形特征等)一定域外身份标识的前提下,通过中外禳星方法的拼接以及星神服饰、法器等的改换,塑造出道教本位的星宿理论与禳星之法。及至南宋金元,中外星宿(神)已在道教文本和图像系统中落位,成为道教神仙谱系、道法仪式中的常见成员。不同源头的星宿元素最终在道教文化中各司其职,基本完成"道教化"的整合进程,显示出道教极大的包容性。

宋神秘[2](2021)在《中古时期黄道十二宫在中国的传播和汉化》文中提出自三国至明代,黄道十二宫在中古中国广泛传播,留下了许多图像和文字记载,文献类别多样,有佛道教经文和画像、数术图文、医书、天文历法着作和类书、诗词等,它的功能包括用作坐标体系、推算吉凶祸福、供人祈祷攘灾、代表天象,而计量天象详细位置或历法的功能被二十八宿代替。其名称和图像基本与西方的内涵一致,但阴阳和双女两宫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汉化名称和图像。西方黄道十二宫以白羊宫为首、逆行次序、日月分类、阴阳分类与七曜配属的特征在中国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并与中国地支、星次、地域分野、方位等进行多样化的嫁接。

赵江红[3](2021)在《从宿占到禽占: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星禽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星禽术是古代星命术的重要流派,亦是印度天文二十八宿本命宿占中国化的産物。本文梳理印度天文二十八宿本命宿占传入与流行情况,表明以占验个人性情、吉凶爲主的二十八宿本命宿占约於汉末三国之际传入中国,盛唐以後便随着密教和星神信仰流行开来。与此同时,西方七曜、二十八宿与中国三十六禽、二十八宿之间发生的交流与碰撞——七曜和二十八宿在共同纪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对应关系,中国传统三十六禽亦於星盘与式盘的整合中完成了和二十八宿的一一对应,不仅産生了二十八星禽的概念,也促成了二十八宿本命宿占向二十八星禽占的转变。这一转变在五代宋初之际当已基本完成。明清时期,星禽术改称演禽术,与中国本土数术愈发交融,并始终在民衆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总之,星禽术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和重要案例,它的形成与发展反映出文化融合的复杂性与生动性。

吕瑞东[4](2020)在《北宋李彬夫妇墓出土五星俑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底,江苏溧阳李彬夫妇墓中出土一组定名为五星俑的神怪俑。五星俑的形象与佛教中的五星形象基本一致,墓葬中的五星俑及佛像组合也与炽盛光佛图像组合相似,墓葬中随葬的五星俑应属佛教系统。唐宋时期,密宗炽盛光陀罗尼信仰流行,人们认为供奉炽盛光佛能达到"禳灾祈福"的效果,墓葬中随葬五星俑应该是佛教信仰在墓葬习俗中的反映。

庄程恒[5](2020)在《江苏溧阳北宋李彬夫妇墓五星镇墓葬俗考》文中认为本文以江苏溧阳李彬夫妇墓出土的五星俑为中心,讨论五星镇墓葬俗与汉代镇墓观念的渊源关系。作为汉代五行观念的延续,李彬夫妇墓出现的五星俑,在佛教星曜图像流行和世俗星命观念的影响下,以神格化的五星形象代替了抽象化的五星原型,体现了五星镇墓在唐宋时期的新变化,即传统五星镇墓观念与世俗佛教信仰相融合。

孙伟杰[6](2020)在《唐宋道教与中外星宿学说关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秤星灵台秘要经》《灵台经》《天老神光经》《北斗法治武威经》四部道经为例,对唐宋时期道教对中西方星宿学说的认知态度进行分析,发现唐宋道教不仅对中国传统星宿理论加以继承,而且保留有九曜、黄道十二宫等大量域外星宿学说遗痕。道教在融合中西方星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出富有自身特色的星神信仰方式与星占技法。

吴燕武[7](2019)在《唐宋时期水星神像的图像志研究——从波士顿美术馆藏《辰星像》说起》文中认为流行于中古时期的水星神像最明显的图像志特征是手持纸、笔,并配以猿猴。其中手持纸笔的特征直接来自波斯的水星神像Tir。波斯水星神可以上溯到亚述和巴比伦文化中的智慧和书写之神Nabu,后为琐罗亚斯德教继承。直到伊斯兰化时期,水星神仍然保持着手持纸笔的图像志特征。手持纸笔的书记官形象的水星形象,中古时期进入唐代中国被改造为配以猿猴的新形象。这一改造的依据是黄道十二宫与十二生肖的对应。这一创造最迟出现于八世纪初期。欧洲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早期相关占星文献和图像当中,有星神跟动物相配的信息,有些内容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笔者发现有些零星的信息与唐代密教文献中的内容相似。

宋神秘[8](2019)在《传世着作《星命溯源》与五代至明中国星命术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星命溯源》五卷作者和形成年代不一,托名唐张果所作,编纂者实则包括五代至宋星命术士、元末明初郑希诚、明李澄等,而历史记载中的张果实与星命术无关。根据该书各卷内容,分析了中国星命术至少从五代开始了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八宿的五行化演变,这一演变以两者与七曜的配属为途径,存在三个阶段;随着这一演变,两者经历了在星命术中孰轻孰重的宫宿之争,并以三个阶段或流派的形式存于世;星命术引入神煞是其与中国传统数术相融合的例证之一,涉及与八字算命术的交融。该书内容庞杂,是五代至明星命术内容的汇集之作,不仅囊括了星命术各流派,而且体现了与八字算命术等中国传统数术之间的融合。

王德辰[9](2019)在《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标:以先秦两汉阴阳五行象数思维模式为本,从古天文视角探讨干支历法创制的原理,进一步探究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研究方法:(1)训诂考据方法:古籍训诂的方法主要有音韵学的因声求义法、文字学的以形索义法、词汇学的析词审义法、语法学的分析语法法、修辞学的审视文例法、文献学的搜寻古训法、方言学的印证方言法、逻辑学的归纳演绎法、统计学的统计字词法、语境学的文中寻义法等,其中第一种为声训、第二种为形训、后面几种均可看作义训[1]。其实,这些方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正确理解古籍作者的本义。因此,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对古籍进行训诂,都需要深入了解古人的思维模式。比如阴阳五行象数思维模式在汉字的形体构造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不止我国,整个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图画式的,汉字的构字本义就是深入理解古人这种世界观的桥梁,而且深入认识古人阴阳五行的象思维模式对于构字本义也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先秦两汉文字为繁体字,繁体也更能体现汉字字形的文化内涵,能更好地反映早期取象比类的思维特征,因此本文引用古籍除中医学经典外一律以繁体表示);(2)历史考据方法:主要用于疏理先秦两汉中医学及干支历法的历史源流,对于其发展的各年代阶段进行考证;(3)义理考据方法:以“天人感应”为立足点,从古天文学术义理的角度对干支历法中的相关概念进行考证,尝试解读干支历法的建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学的影响。以上三种方法相互结合,穿插使用。例如:由于先秦两汉古天文学的相关典籍艰涩难懂,其中很多基本概念都与干支历法的创制有关,就以训诂考据义训为主,兼以训诂考据形训的方法对这些概念进行解读,又因学术的传承是连续的,有些非先秦两汉的古天文学与医学内容也是可以用来解释先秦两汉的概念,即从内容、机制原理方面来看,该部分内容也是隶属于先秦两汉的学术范畴,因此为了体现学术理论的一脉相承性,同时也为了显示学术理论之间相互阐释的完整性,本研究亦偶尔会引用非定论为先秦两汉的学术典籍中的内容来阐释先秦两汉的中医学及古天文学的相关概念,即义理考据偶尔会超越年代进行取证。研究内容:本研究由综述、前言与正文三部分构成。综述部分对干支历法与中医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调研。前言介绍本研究的缘起,正文部分共三章,主要讨论了先秦两汉中医的学科内涵与外延、先秦两汉干支历法的源流与文献记载、干支历法的古天文学机制、干支历法在先秦两汉中医学上应用等内容。第一章第1节介绍了先秦两汉中医学的发展概况,包括先秦黄帝世系与《黄帝内经》成书的关系,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的发展与定位,先秦两汉时期我国文化的主线对中医学的影响,先秦两汉时期较为兴盛的术数之学对当时医学理论的建构产生的影响,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流派的发展,最后总结罗列了先秦两汉时期现存的、虽未明确隶属于先秦两汉但可能与先秦两汉医学体系一脉相承的医学典籍以及先秦两汉非医学类典籍记载了医学内容的相关典籍。第2节介绍了先秦两汉时期干支历法的起源及文献记载,首先介绍了先秦两汉历法的发展并罗列了干支历法在黄帝时代创制的相关证据,其次罗列了先秦两汉或年代存疑的记载干支的相关医学典籍与先秦两汉非医学的国学典籍,将上述先秦两汉国学典籍中记载的干支纪日、纪年、纪月与纪时的内容作了整理以明确现存文献记载中干支历法最迟的产生年代及其应用情况;第3节对目前干支历法与中医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的调研与分析。第二章第1节在先秦两汉阴阳五行术数得象数思维模式的背景下探讨了天干、地支创制的名义与源流。第2节介绍了先秦两汉古人构建宇宙时空模型的相关概念及干支历法的相关性,第3节尝试结合现代天文学的验证来探讨干支历法创制的古天文学机制。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探讨干支历法在先秦两汉中医学理论体系架构上的应用。第1节论述了干支历法构建之后天干、地支直接用于取象比类来阐述先秦两汉中医学中的相关概念。第2至第5节分别讨论了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及时干支在先秦两汉中医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研究意义: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先秦两汉,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的象思维来构建理论体系及指导临床实践的,而干支历法是阴阳五行在古天文学上直接应用,目前看来从古天文学机制方面对干支历法与中医学的关系进行的研究尚很稀缺。本研究紧扣阴阳五行象思维的这条线索,对先秦两汉干支历法的相关概念进行古天文学的义理考证,以进一步探讨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力求既重视中医理论的考据,又不脱离中医临床的实际应用。研究结论:干支历法背后有着深刻的古天文学机制,其构建集中体现了先秦两汉古人的宇宙时空一体观。先秦两汉中医学是在研究天地之道的宇宙时空规律的术数之学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干支历法作为古人以阴阳五行象思维来模拟宇宙时空运作规律的模型,可以直接推演五运六气、子午流注、预后禁忌等中医学理论,在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断、方药、治疗预后与禁忌等各方面都有应用,对中医学早期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何伟凤[10](2019)在《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是《授时历》的实行历书,填补了元代传世历日的空缺,展现了授时历日原貌,具有很高的文献与文物价值。长久以来,对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的整理相对分散,研究侧重于残历年代考释,而对历日的性质、面貌认识不足,至于历日与社会生活的互动联系更是无人涉足。本文集中所有目前已经刊布的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逐一作了考辨,明确现已公布和能够确认的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总计15件左右,年代可考的有7件,时间范围在元大德到至正年间(公元1307—1365年),几乎贯穿整个元朝历史,其中大部分是汉文本,还有两件蒙古文本,都是元代授时历日残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综合采用多种残历考释与定年方法,对以前考订过的残历进行检验和补充,纠正以往对部分残历的录文、定性和定年错误;进一步结合残历的内容与格式,对年代不明或包含多张残片的历日作出更为确切的断代与缀合。二是以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为中心,结合其他各地出土元代历日,还原元代汉文授时历日的内容与结构、版式和装帧,并通过与其前后宋(夏)、明、清历日的版式、版框以及用事宜忌对比,证明元代授时历日改革历日书写格式、简化历注内容,是中国传统具注历日的重大变革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三是结合其他文献记载,对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的性质和种类作了初步考察,并讨论了元代历日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如流行地域、使用人群、适用事项等。

二、七曜二十八宿指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七曜二十八宿指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唐宋道教与中外星宿学说关系再探——以《太上洞神五星赞》等道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太上洞神五星赞》
        (一)星宿名号及分野
        (二)五星所示吉凶及禳星灾法
        1.木星。
        2.火星。
        3.土星。
        4.金星。
        5.水星。
        (三)中土“军国星占学”色彩浓厚
        1.五星色变、互犯、失行
        (1)岁星:
        (2)荧惑:
        (3)镇星:
        2.五星过二十八宿等三垣星宿
    二、《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
    三、《洞渊集》
        (一)十一曜
        (二)北斗星
        (三)二十八宿
    四、《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
结 语

(2)中古时期黄道十二宫在中国的传播和汉化(论文提纲范文)

1 黄道十二宫在中古中国的文献记载与功能特征
    1.1 图像类
    1.2 文字类
2 黄道十二宫在中古中国传播的中文名称和图像
3 黄道十二宫在中古中国的顺序、分类和配属

(3)从宿占到禽占: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星禽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宿命何谓:佛教天文二十八宿占的传入
二、《神形图》占辞新探:星神信仰与宿占之流行
三、二十八星禽之形成:中西文化的碰撞与结晶
四、宿占生中土:宋元明时期星禽术的发展

(4)北宋李彬夫妇墓出土五星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出土五星俑形象分析
二、五星形象来源分析
三、五星俑组合及意义分析

(5)江苏溧阳北宋李彬夫妇墓五星镇墓葬俗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星俑考辨
二、五星俑与两宋“五星镇墓”葬俗
三、“五星镇墓”的渊源及其唐宋新变
四、结语

(6)唐宋道教与中外星宿学说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秤星灵台秘要经》和《灵台经》
    (一)黄道十二宫
    (二)九曜
    (三)“运命十二宫”
二、《天老神光经》
三、《北斗治法武威经》
小 结

(7)唐宋时期水星神像的图像志研究——从波士顿美术馆藏《辰星像》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8)传世着作《星命溯源》与五代至明中国星命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缘起
2《星命溯源》的作者、内容及形成时间
3 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八宿的五行化演变
4 宫宿之争
5 星命术对神煞的引入
6 结语:星命术的流派和综合

(9)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干支历法与中医学的研究概况
    1. 文献调研
    2. 文献疏理
    3. 文献粗读
    4. 文献分析
前言
第一章 先秦两汉中医学与干支历法概况
    1. 先秦两汉中医理论的发展概论
        1.1 上古黄帝世系与《黄帝内经》
        1.2 先秦两汉我国文化的两条主线
        1.3 先秦两汉是中医学的奠基时期
        1.4 先秦两汉我国医学的学术流派
        1.5 先秦两汉记载医学的典籍文献
        1.5.1 先秦两汉现存的医学典籍
        1.5.2 先秦两汉学术相承的医学典籍
        1.5.3 先秦两汉含医学内容的国学典籍
    2. 先秦两汉干支历法的文献记载
        2.1 记载干支的典籍文献
        2.1.1 记载干支的医学典籍
        2.1.2 记载干支的国学典籍
        2.2 历法与干支历法溯源
        2.3 干支纪历的文献记载
        2.3.1 干支纪年的文献记载
        2.3.2 干支纪日的文献记载
        2.3.3 干支纪月的文献记载
        2.3.4 干支纪时的文献记载
        2.4 干支创制的名义探讨
        2.5 干支释义与阴阳五行
        2.5.1 干支与阴阳五行
        2.5.2 天干、地支释义
    3. 本章总结
第二章 先秦两汉干支历法的古天文学机制
    1. 先秦两汉宇宙模型与干支历法
        1.1 先秦两汉宇宙生成观
        1.1.1 北极与北斗
        1.1.2 五太与太一
        1.1.3 天地与日月
        1.1.4 五星与七曜
        1.1.5 总结
        1.2 先秦两汉宇宙空间观
        1.2.1 四方与日廷图
        1.2.2 二十四山与分野
        1.3 先秦两汉宇宙时间观
        1.3.1 岁差与二十八宿
        1.3.2 十二次与十二辰
        1.3.3 黄道与白道
        1.4 先秦两汉宇宙时空一体观
        1.4.1 河洛与阴阳鱼
        1.4.2 两汉易学与式盘
        1.4.3 五运六气模型
        1.5 总结
    2. 干支历法模型的古天文学解构
        2.1 律历合一与干支历法历元
        2.1.1 先秦两汉律历合一
        2.1.2 干支历法历元探讨
        2.2 干支纪年的古天文学解构
        2.3 干支纪月的古天文学解构
        2.4 干支纪日的古天文学解构
        2.5 干支纪时的古天文学解构
    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干支历法在先秦两汉中医上应用
    1. 干支类象与先秦两汉中医学
        1.1 干支类象与中医解剖
        1.2 干支类象与中医诊疗
        1.3 干支类象与中医藏象
        1.4 干支类象与人天相应
    2. 年干支与先秦两汉中医理论
        2.1 中医诊断与年干支
        2.1.1 先天病因-禀赋与年干支
        2.1.2 后天病因-年龄与年干支
        2.1.3 病机诊断与年干支
        2.2 方药理论与年干支
        2.2.1 中药理论与年干支
        2.2.2 方剂配伍与年干支
        2.3 中医治疗与年干支
        2.4 中医诊疗与月周期
    3. 月干支与先秦两汉中医理论
        3.1 藏象经络与月干支
        3.2 中医诊断与月干支
        3.2.1 先天病因-性别与月干支
        3.2.2 后天病因-年龄与月干支
        3.2.3 病机诊断与月干支
        3.3 中医治疗与月干支
        3.3.1 治疗预后与月干支
        3.3.2 治疗禁忌与月干支
        3.4 方药理论与月干支
        3.5 二十四山与月干支
    4. 日干支与先秦两汉中医理论
        4.1 藏象经络与日干支
        4.2 中医诊断与日干支
        4.2.1 先天病因-禀赋与日干支
        4.2.2 先后天同参诊断
        4.2.3 病名诊断与日干支
        4.3 中医治疗与日干支
        4.3.1 治疗预后与日干支
        4.3.2 治疗禁忌与日干支
    5. 时干支与先秦两汉中医理论
        5.1 子午流注与时干支
        5.2 中医诊断与时干支
        5.2.1 先天病因-禀赋与时干支
        5.2.2 后天病因-气候与时干支
        5.2.3 后天病因-起居与时干支
        5.3 中医治疗与时干支
        5.3.1 治疗禁忌与时干支
        5.3.2 治疗预后与时干支
    6. 干支历法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简历
致谢

(10)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历日”所指
    二、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概览
    三、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研究现状
    四、历日术语解说
第一章 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丛考
    (一) 元刻本大德十一年丁未岁(1307)授时历日残片
    (二) 元刻本大德十一年丁未岁(1307)授时历日残片
    (三) 元刻本至正十年庚寅岁(1350)授时历日残片
    (四) 元刻本至正十七年丁酉岁(1357)授时历日残片
    (五) 元刻本至正十八年戊戌岁(1358)授时历日“纪年”残片
    (六) 元刻本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岁(1363)授时历日残片
    (七) 元刻本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岁(1365)授时历日残片
    (八) 元刻本授时历日残片(年代不明)
    (九) 元刻本授时历日残片(年代不明)
    (十) 元刻本授时历日残片(年代不明)
    (十一) 元刻本授时历日残片(年代不明)
    (十二) 元刻本授时历日残片(年代不明)
    (十三) 元刻本授时历日残片(年代不明)
    (十四) 元刻本授时日历残片(年代不明)
    (十五) 元刻本授时历日残片(年代不明)
    (十六) 元刻本授时历日残片(年代不明)
第二章 元代授时历日的复原及与其他时代的对比
    一、元代授时历日的内容与构成
    二、元代授时历日的版式和装帧
    三、元授时历日与宋、明、清历日版式对比
    四、元授时历日与宋(夏)、明、清历日用事宜忌比较
第三章 元代授时历日的行用考察
    一、历日与社会生活
    二、黑水城出土授时历日的性质和种类
    三、元代历日的流行与使用
    四、诗以证史——从元诗看授时历日的行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附图
    二、其他历日索引
谢辞

四、七曜二十八宿指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宋道教与中外星宿学说关系再探——以《太上洞神五星赞》等道经为中心[J]. 孙伟杰. 宗教学研究, 2021(03)
  • [2]中古时期黄道十二宫在中国的传播和汉化[J]. 宋神秘.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1(02)
  • [3]从宿占到禽占: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星禽术研究[J]. 赵江红. 文史, 2021(02)
  • [4]北宋李彬夫妇墓出土五星俑研究[J]. 吕瑞东. 东南文化, 2020(06)
  • [5]江苏溧阳北宋李彬夫妇墓五星镇墓葬俗考[J]. 庄程恒. 文博, 2020(02)
  • [6]唐宋道教与中外星宿学说关系初探[J]. 孙伟杰. 宗教学研究, 2020(01)
  • [7]唐宋时期水星神像的图像志研究——从波士顿美术馆藏《辰星像》说起[J]. 吴燕武.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04)
  • [8]传世着作《星命溯源》与五代至明中国星命术的发展[J]. 宋神秘.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9(02)
  • [9]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研究[D]. 王德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10]黑水城出土元代历日研究[D]. 何伟凤. 宁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七星二十八星是指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