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经络和经络学说概念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斌[1](2021)在《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与学术轨迹考察》文中研究表明系统梳理和考察经络理论的学术轨迹,并进行断代,可以将其分为五个阶段:理论起源、多元发展、重构统论、矛盾冲突、反思回归。其中关键性事件和观点有:经过先秦时期的酝酿,西汉初年淳于意提出经脉概念;《内经》时代经络理论呈现了多元化发展;《圣济总录》以"经脉统论"重构经络学术框架并影响至今;西学东渐后,学术界对经络理论的理解陷入了冲突和困惑之中;承淡安先生等在反思中重塑经络理论价值,并回归传统学术轨迹。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清晰呈现了经络理论内涵的演变轨迹和过程,可为当代经络理论的诠释与应用、形态基础的研究提供支撑。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王甫[3](2021)在《破坏筋膜结构对电针上巨虚干预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实验以足阳明胃经循行气街为例,对比观察电针上巨虚干预下,气街位置腹股沟浅筋膜切开组与未切开组、空白组、STC模型组,慢性传输性便秘大鼠的粪便粒数、水占比、脑肠肽SP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肠道碳墨推进率,进而探讨破坏筋膜结构对电针上巨虚干预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4只SD大鼠(SPF)级,雌12只、雄12只,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分别是筋膜切开组(以下简称切开组)(n=6)、慢性传输型便秘模型组(以下简称STC组)(n=6)、筋膜不切开组(以下简称未切组)(n=6)、空白组(n=6)。切开组、STC组、未切组3组大鼠造STC模型。对各组的干预方法:空白组不进行筋膜切开、不造STC模型、不进行电针治疗。STC组:造模完成后,继续常规饲养,除模拟抓握外不进行电针治疗。切开组:造模开始后,将大鼠腹股沟浅筋膜切开,造模完成后,交替电针大鼠单侧上巨虚7天,1次/天,30min/次。未切组:不切开腹股沟浅筋膜,其余操作与切开组相同。从电针治疗开始每6天观察并记录一次大鼠的一般状况,每6天搜集大鼠24h粪便一次并计算数量、水占比。治疗结束后收集大鼠24h粪便一次,尔后禁食禁水24h后进行大鼠碳末推进测试并取材。取材结束后对大鼠结肠病理形态进行观察,并进行大鼠结肠CGRP和SP表达免疫组化测定,结果为积分光密度。结果:1.大鼠24h粪便粒数:未切组与切开组、STC组比较,(P<0.05),切开组与STC组、空白组相比(P<0.05),STC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未切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未切组、切开组大鼠排便量均有改善,未切组改善效果更好,与空白组接近。2.大鼠24h粪便水占比:未切组与切开组、STC组比较,(P<0.05),切开组与STC组、空白组相比(P<0.05),STC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切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未切组、切开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均有改善,未切组改善效果更好,与空白组接近。3.大鼠肠道碳末推进率:未切组与切开组、STC组比较,(P<0.05),切开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STC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切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未切组、切开组大鼠肠道运动能力均有改善,未切组改善效果更好,与空白组接近。4.大鼠结肠CGRP:未切组与切开组、STC组比较,(P<0.05),切开组与STC组、空白组相比(P<0.05),STC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切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切开组结肠CGRP表达低于STC组、高于未切组,未切组治疗后肠道蠕动受抑制程度明显降低,优于切开组,与空白组结果接近。5.大鼠结肠SP:未切组与切开组、STC组比较,(P<0.05),切开组与STC组、空白组相比(P<0.05),STC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未切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切开组结肠SP表达高于STC组、低于未切组,未切组治疗后肠道蠕动能力明显增强,优于切开组,与空白组结果接近。结论:1.电针上巨虚能有效改善STC模型大鼠的排便量、粪便含水量、肠道运动功能。2.电针上巨虚能够增加STC模型大鼠结肠SP分泌,降低CGRP分泌,进而促进大鼠大肠蠕动,改善其慢性传输型便秘。3.未切组粪便性状、肠道传输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切开组。4.破坏气街位置的筋膜结构会降低电针上巨虚对STC大鼠的肠道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
肖雄,李剑[4](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络学说沉浮的历史考察(1949—1959)》文中提出1949—1959年间,中医界在探索"针灸科学化"道路过程中,对经络学说的认知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初期"去经络化"、中期"巴甫洛夫化"和后期重回本原。经络学说的学术地位亦随之沉浮。这一变化受到当时外部环境和学科生命力的共同影响。在经过学界一段时期的摸索和实践后,经络学说重获重视,成为今日中医基础理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宋晓晶[5](2020)在《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经络生物学内涵研究一直是中医科研攻关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学者借助生物、物理、影像学等现代方法在此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证实经络存在,揭示经络实质。其中,经络客观显示是经络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证明经络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经络可视化研究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组织定位标记、重复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对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结构和功能等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无法科学地解释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实质。因此,探寻客观显示经络轨迹的新技术方法,揭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特征,在此研究方向仍有诸多工作亟待开展。近年来,结缔组织、组织液与经络相关的认知逐渐被学界关注和接受。有研究者提出“循经低流阻通道”说,创建了透明鱼组织液通道客观显示法、小型猪经络不通病理模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验证,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受动物模型、实验条件和统计学方法等诸多因素限制,进一步开展循经低流阻通道结构和物质基础研究困难较大。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创建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技术,继续推进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大鼠皮下组织低流阻检测技术,采用特殊染料示踪法进行大鼠皮下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新动物模型及方法;观察皮下示踪轨迹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传统经络循行路线的相关性;了解示踪轨迹组织的形态特征;同时,研究示踪轨迹与旁开非经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从差异蛋白组学角度探讨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功能;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新证据,以期为揭示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开拓新方向。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1.用57-6F30经络定位仪检测大鼠皮肤督/任脉循行线上的低电阻点。2.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量法检测大鼠体表背/腹部中段、横跨督/任脉循行线皮下组织的流阻,分析循经低电阻点与旁开高电阻点皮下组织的流阻值差异,创建大鼠皮下低流阻检测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1.在23例大鼠督脉、任脉循行线背/腹部中段皮下的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lcianblue,AB)溶液,比较不同注射时间、注射剂量、观察时间下的AB迁移特征,筛选AB注射参数。2.使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定仪测量5例大鼠循经低流阻点AB注射前后的组织液压,分析注射前后局部组织液压变化。3.在大鼠督脉(10例)、任脉(27例)低流阻点注射AB,观察注射48h后AB的分布特征,比较AB迁移线与传统经络循行线的位置关系;统计AB迁移线的方向、长度、宽度和出现率;并与皮下高流阻点注射AB液(督/任脉各8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墨汁(督/任脉各5例)进行比较,分析AB循经迁移的规律。第三部分研究: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运用新鲜组织冰冻切片和多种复合染色方法,观察大鼠AB循经迁移线的组织结构特征,比较其与周围组织的差异;观察AB循经迁移组织与血管、神经和肥大细胞(mastcell,MC)的关系;分析AB循经迁移组织的形态特征与经络功能的相关性。第四部分研究: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AB Sciex5600+TripleTOF平台)并在数据依赖性采集模式下,分析鉴定大鼠沿任脉循行的皮下AB迁移线组织和旁开非经结缔组织的蛋白质组;采用SWATH MSALL非标及定量方式对二者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对二者差异蛋白进行GO、KEGG、PPI、BP link KEGG分析,了解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合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经络研究结果,分析筛选与经络功能相关性最高的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blot检测被筛选出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研究:1.确定大鼠循经皮下低流阻检测的关键参数:穿刺悬拉被测皮肤四角呈水平面固定,5#带侧孔针头,针头侧孔生理盐水流速为10滴/min。2.督脉、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分别为72.0%和73.3%。大鼠督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7.99±1.88(×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为10.63±1.51(×106,dyne·s·cm-5)(n=9);大鼠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10.37±1.26(×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19.13±1.37(×106,dyne·s·cm-5)(n=12);循经线上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极显着低于旁开高流阻点(P<0.01)。第二部分研究:1.确定皮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参数:液量0.2mL、注射时间10min,观察时间注射48h后。2.AB注射结束后局部组织液压比注射前升高了 2.52mmHg。3.大鼠循督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背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督脉、膀胱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0%。其中,向头迁移较多,沿督脉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1.1~4.7cm,平均长度2.74±0.3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长度为0.3~1.4cm,平均长度0.78±0.12cm;平均宽度为0.125±0.02cm。循任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腹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任脉、胃经、肾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1%。其中,向尾迁移较多,沿脾经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0.4~4.9cm,平均长度2.12±1.9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的长度为0.3~4.1cm,平均长度1.12±0.42cm;平均宽度为0.15±0.07cm。AB迁移规律与古典经络循行特征相似。在非低流阻点注射AB液、低流阻点注射墨汁均未出现循经的线状迁移。第三部分研究:1.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存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其两侧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主要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以及嵌合在纤维成分中的酸性粘多糖交错连接形成一定空隙的网状通道。出现AB迁移线的皮下结缔组织层的间隙大于周围组织。2.在迁移线组织中分布着丰富的MC,以及血管和胆碱能神经。第四部分研究:1.在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组织与非经线结缔组织中有468个蛋白差异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胞外外泌体、囊泡、胞外囊泡、胞内细胞器,以及细胞膜或细胞器内膜结构上;其分子功能可能为同种蛋白结合、辅酶结合、酶结合、核苷结合、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氧化还原酶激活、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激活;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代谢过程,也参与了对激素的响应,对机械损伤的响应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代谢、细胞过程、疾病形成的生物学过程等。2.将以上数据与经络理论和以往经络实质研究的结果结合,初步分析认为:在皮下结缔组织中,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组织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ATP 合酶亚基 ε(ATP synthase subunit epsilon,ATP5E)、电压依赖性 Ca2+通道亚基 α 2/δ 1(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2/delta-1,CACNA2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差异表达。3.Western-blot结果显示,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中GAPDH、ATP5E和CACNA2D1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旁开非经组织(p<0.05),AB迁移线中Gpx-3的表达水平高于旁开的组织,差异接近显着(P=0.08)。结论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皮下流阻检测方法,发现大鼠督脉、任脉皮下的流阻值显着低于非经区域,提示大鼠皮下存在循经低流阻通道。2.建立了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方法,观察到在皮下结缔组织层可出现与古典经络体表循行特征相似的AB循经迁移线。3.大鼠皮下AB循经迁移线中有较大的间隙空间和丰富的MC、血管、胆碱能神经分布,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提供了形态学证据。4.在大鼠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与旁开非经结缔组织中有46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迁移线中上调表达的ATP5E,CACNA2D1,GAPDH和Gpx-3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经络现象和针灸效应密切相关,这4种蛋白可能是大鼠任脉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中的特征性物质。本研究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陈艳焦,袁玉,刘艳艳[6](2020)在《基于象思维的经络起源、构建及发展新探》文中认为通过对文献的考证和梳理,初步推测经络的概念源自天人相应,而灸法实践为经络的发现创造了条件。其中象思维贯穿渗透于经络的起源、构建与发展等方面。砭刺疗法是建立在人体有经络、经络有行气血功能及经络需要疏导的理念之上,是我国先民在此基础上对健康问题原则性的应对,是对象思维构建经络学说的进一步验证和发展。
张舟南[7](2020)在《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与经络平衡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经络系统将人体的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经气的活动,调节脏腑气血、阴阳表里、全身内外上下和前后左右的生理平衡,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原穴是脏腑元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其中“原”的含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本文前期文献调研发现,经络物质基础研究较多,但对于经络的相对平衡研究很少。目前的研究,大都以单个生物物理学特性来研究经络,不能在同一次实验中展示经络的多种生物物理学现象,更无法全面的揭示经络的相对平衡特征。太赫兹波是一种介于红外光波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具有光学和电学双重特性,生物体对太赫兹波有独特的响应,因而太赫兹波技术已经大量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检测中。本研究通过太赫兹光谱技术来检测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分析各原穴中太赫兹光谱的能量级分布,探究经络的光谱信息,以此来构建人体十二经络平衡的数字化模型,进一步揭示人体经络的相对平衡特征,为中医经络理论提供科学证据,为以后太赫兹波相关的经络平衡检测仪的开发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6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男女各30人,用太赫兹波检测仪检测所有受试者的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穴、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穴、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大陵穴、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穴、手少阴心经原穴神门穴、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穴、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穴、手少阳三焦经原穴阳池穴、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京骨穴、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穴、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穴、足少阳胆经原穴丘墟穴,共计二十四个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每人每穴重复测试5条。而后运用太赫兹波仪器自带OPUS软件对检测出的太赫兹波谱线进行图谱处理,求出各受测穴位的重复谱线的平均谱线。提取的数据录入SPSS21中进行分析。将男女组间的每个穴位的每个频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求出60名受试者的每个穴位的太赫兹辐射谱线中各频率的相关数值以及辐射强度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作图。结果:(1)得出人体十二经原穴共24个穴位的太赫兹辐射医学参考值范围曲线图,每张图由上限参考范围与下限参考范围两部分共同构成;(2)手部原穴频率的均数曲线最大值均值为0.0069,频率的上限曲线最大值均值为0.0094,频率的下限曲线最小值均值为-0.00016;足部原穴频率的均数曲线最大值均值为0.0047,频率的上限曲线最大值均值为0.0073,频率的下限曲线最小值均值为-0.00029;(3)手部穴位中神门穴、合谷穴、大陵穴太赫兹辐射量高于阳池穴、腕骨穴、太渊穴,足部穴位中冲阳穴与丘墟穴的太赫兹辐射量最高,太溪穴与京骨穴的太赫兹辐射量最低;(4)十二经原穴均在2.60THz-2.68THz波段、2.73THz-2.84THz波段、2.84THz-2.92THz波段、2.92THz-3.08THz波段、3.10THz-3.20THz波段这五个波段内有明显的波峰,且所有医学参考值范围曲线图中的三条曲线的最高值均位于3.01THz这个频率上;(5)手部原穴的上限曲线值最小值在0.0009-0.0011之间,足部原穴的上限曲线值最小值在0.0007-0.0009之间,手部原穴的下限曲线最小值在-0.0002--0.0001之间,足部原穴的下限曲线最小值在-0.0004--0.0002之间;手部原穴的上限曲线值最大值在0.0086-0.0104之间,足部原穴的上限曲线值最大值在0.0069-0.0078之间,手部原穴的下限曲线最大值在0.0036-0.0049之间,足部原穴的下限曲线最大值在0.0014-0.0026之间;(6)所有原穴的下限曲线的尾部0.89 THz-1.20THz波段间,均有少部分频率值低于0。结论:(1)不同穴位的太赫兹辐射曲线上各频率对应辐射强度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上、下限曲线值范围各有差异,若检测出的原穴辐射曲线有某个频率或某段频率不在正常人的太赫兹辐射曲线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内,我们则可判定该检测者的某个频率或某段频率为异常,进而推测出所测原穴的部分太赫兹辐射量有异常,所对应的经络可能表现为不平衡状态;(2)手部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比足部穴位的太赫兹辐射强度高,这可能与手部比足部更加灵活,气血运行更加流畅有关;(3)原穴的太赫兹辐射量的高低可能与其所处的生理解剖结构相关;(4)波段2.60THz-3.20THz可能是原穴的太赫兹辐射的特异性波段,存在着原穴的太赫兹辐射波峰,3.01THz这个频率可能是人体穴位及人体之气与太赫兹波最为密切相关的一个频率;(5)不同波段的频率对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反映的相关性有差别,越靠近尾部(0.9THz)的频率对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反映的相关性越小;(6)人体原穴在1.20THz波段后的部分频率辐射出的太赫兹强度比空间背景本身在这个波段中的太赫兹辐射强度要低,甚至可能不辐射太赫兹波。
霍东[8](2020)在《基于USB接口的恒压经络信息检测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经络学说于两千五百年前在《黄帝内经》中被最早提出,凝结了古人的智慧,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经络是脏腑病变信息的外在体现,对经络信息的检测在指导当代临床实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人体内部脏腑的疾病和病理变化会导致经络中导电物质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经络穴位对外呈现的电阻值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便是我们设计该系统所遵循的逻辑。特别要注意到经络穴位电阻值发生的微量变化,这种微量变化是潜在疾病的先兆,早期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提早预防。我们用新技术赋能大产业,以中医传统经络学说为核心,以现代微控制器技术为手段,研制出了基于USB接口的恒压经络信息检测系统。该系统采集经络穴位电信息,将信息通过USB接口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将接收到的信息与完备的专家数据库进行比对,最终得出关于患者全身健康情况的检测报告,并在报告中附有相应的健康指导意见。系统的硬件以基于STM32F103C8T6芯片的测量模块与基于CY7C68013A芯片的通信模块为核心,实现了对人体经络穴位电信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考虑到采集通道较少,还采用了DG508ACJ芯片来实现8通道数据采集功能。系统的软件设计是在VC++6.0环境下开发的,主要包括下位机双MCU的固件程序设计、USB设备驱动程序和交互界面程序设计三部分。在本文中,对上述系统进行了部分实现,为便于调试,在初步版本中,以交互界面替代上位机进行功能实现。交互界面支持用户在PC端实时查看数据采集结果,还创新地加入了手机端信息交互功能,使用微信扫码即可获取数据。为检测系统可靠性和准确性,我们选用了大量的电阻来模拟人体经络穴位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误差在3%以内,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测量出人体经络穴位电信息,比较令人满意。综上,该系统具有安全性好、准确性高、可靠性高、用户交互性好等优点,有望进入家用市场,实现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专业的名医诊断。
程雅君,赵怡然[9](2017)在《中医经络学说的哲学渊源》文中提出中医经络学说,从其哲学渊源而言,主要有:"参天地",以"十二经水"悟人体之"十二经脉";援"六律",分别十二经脉之阴阳,与脏腑相配,纳入五行体系,而和中医固有理论体系深度融合;援"八肱""奇正",创建了"奇经八脉";顺"天时"而参悟经脉循环无端;"副天数"而有365穴;取象于"水",纳入五行体系,而有"五腧穴";"重效验",对经络理论作持续的修正和充实。经络、腧穴调控健病的原理是"气"平,即"大能量"平衡。
刘清[10](2017)在《经络概念及其基础理论溯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中医古文献的梳理,厘清经络概念及其基础理论的源流发展,重新认识经络学说,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为经络学说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1、文献信息学方法:运用文献信息学的方法,借助《中华医典》软件、CNKI文献库及图书馆等,全面搜集历代文献中有关经络学说的资料,挖掘整理中医学历代文献中经络及其相关的基本术语和理论。2、史学的方法:对搜集整理的文献资料,从历史学的角度追源溯流,从总体上把握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研究和辨析经络相关概念及理论的演化、内涵、外延。3、理论归纳、分析方法:对经络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整理、归纳,进行思辨与提炼,从古文献中客观认识古代经络内涵及经络理论。内容: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根据整理文献资料,撰文对其记载的经络及其相关的术语和概念进行诠释,具体包括如脉、血脉与脉道、经脉、脉气、脉诊、脉动、脉象等,剖析相关概念的含义,将经络概念产生的源流及发展做一整理。第二部分,辨析经络学说基本理论形成的原因及哲学文化影响,对经络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以大量翔实的文献资料为引证,尽量还其本来面目。第三部分,对经络理论多学说并存的探索和研究,对经络学说中许多异同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发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古代文献对经络理论的认知情况。结论:1、古代医书中的经络与现行经典经络的内涵有所不同,对古代文献不加辨析而直接引用以阐述经络的病因证治,是导致经络学说概念局限、泛化及混乱不清的根源;2、经络理论的形成既有长期医疗实践的体验与感受,也有古代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故经络学说存在理论上的虚设或假说。3、古人发现和认识经络的过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各代的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经络现象进行观察研究和记述,故而经络理论存在多家学说并存的情况。4、从古文献中挖掘和认识古代经络理论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经络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有重要的价值,而且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不同思路和方向。意义:1、使人们认识到古代文献中关于经络概念与现今经典经络有很大差别,能有效避免对混淆概念的继续引用;2、初步厘清了经络概念及其基础理论的源流发展,重新审视"经络"从源到流的发展;3、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提供了中医学理论依据及新的思路。
二、对经络和经络学说概念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经络和经络学说概念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与学术轨迹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概念的提出 |
1.1 经络理论的提出 |
1.2 理论框架的构建 |
(1)形而下的观察。 |
(2)形而上的思考。 |
1.3 出土文献的实证 |
2 经络理论的多元化发展 |
2.1 多元建构 |
(1)十二经脉理论模式。 |
(2)十一脉理论模式。 |
(3)足六经理论模式。 |
(4)十五络脉模式。 |
2.2 补充完善 |
2.3 内涵演绎 |
(1)脏腑经脉一体化。 |
(2)腧穴归经。 |
3 经络理论的重构 |
3.1 经脉统论 |
3.2 药物归经 |
3.3 循经考穴 |
4 经络理论的变轨和分化 |
4.1 解剖立场 |
4.2 维护传统 |
5 反思与抉择 |
5.1 回归传统 |
5.2 理论阐述 |
6 总结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破坏筋膜结构对电针上巨虚干预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络实质与穴位脏腑效应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络结构的可视化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一 前言 |
1 经络客观显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2 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
3 经络实质与蛋白质的相关性探讨 |
二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B)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四 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7)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与经络平衡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分析 |
1 经络介绍 |
1.1 经络的分类 |
1.2 经络的命名 |
1.3 经络特征的研究现状 |
1.3.1 经络具有微量元素离子丰富特性 |
1.3.2 经络具有声学特性 |
1.3.3 经络具有电学特性 |
1.3.4 经络具有热学特性 |
1.3.5 经络具有光学特性 |
1.3.6 经络具有电磁学特性 |
1.3.7 经络具有场性特征 |
1.4 小结 |
2 腧穴介绍 |
2.1 腧穴的分类 |
2.2 腧穴的命名 |
2.3 特定穴 |
3 太赫兹技术的发展 |
3.1 太赫兹技术的历史 |
3.2 太赫兹波的特点 |
3.3 太赫兹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运用 |
4 太赫兹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
4.1 太赫兹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运用 |
4.2 太赫兹技术在中医气理论研究中的运用 |
4.3 太赫兹技术在腧穴研究中的运用 |
4.4 太赫兹技术在艾灸研究中的运用 |
5 原穴与经络平衡的关系 |
5.1 经络平衡的概念 |
5.1.1 经络平衡在生理上的意义 |
5.1.2 经络平衡在病理上的体现 |
5.2 经络平衡的检测及其原理 |
5.3 原穴的含义 |
5.4 原穴的作用 |
5.4.1 预防作用 |
5.4.2 诊断作用 |
5.4.3 治疗作用 |
5.5 原穴电学特性的现代研究 |
5.6 原穴的穴性 |
5.7 太赫兹检测经络平衡的可行性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1 实验对象与器材 |
1.1 实验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脱落标准 |
1.1.3 选穴部位 |
1.2 实验装置 |
1.3 参数设置 |
1.4 实验环境 |
2 实验方法 |
2.1 检测过程 |
2.2 统计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手部各原穴太赫兹辐射谱线相关数值及辐射强度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1 阳池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2 腕骨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3 太渊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4 神门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5 合谷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6 大陵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 足部各原穴太赫兹辐射谱线相关数值及辐射强度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1 太溪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2 太冲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3 太白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4 丘墟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5 京骨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6 冲阳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4 讨论与分析 |
4.1 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与经络平衡 |
4.2 手部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比足部穴位的太赫兹辐射强度高 |
4.3 太赫兹辐射量的高低可能与穴位的生理解剖结构相关 |
4.4 波段2.60THz-3.20THz可能是原穴的太赫兹辐射的特异性波段 |
4.5 不同波段频率对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反映的相关性有差别 |
4.6 原穴在1.20THz波段后的部分频率的太赫兹辐射强度比背景低 |
第三部分 结语 |
1 研究的结论 |
2 研究的意义与运用 |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文献综述 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与经络平衡相关性的文献研究 |
参考文献 |
答辩专家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8)基于USB接口的恒压经络信息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经络信息检测机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经络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经络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经络信息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USB经络信息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 技术指标与技术特点 |
2.2.1 技术指标 |
2.2.2 技术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USB经络信息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3.2 核心芯片选型 |
3.2.1 测量芯片选型 |
3.2.2 通信芯片选型 |
3.3 STM32F103C8T6 芯片及其外围电路 |
3.3.1 STM32F103C8T6 芯片技术特性 |
3.3.2 STM32F103C8T6 芯片外围电路 |
3.4 CY7C68013A芯片及其外围电路 |
3.4.1 CY7C68013A芯片技术特性 |
3.4.2 CY7C68013A芯片外围电路 |
3.5 通信电路设计 |
3.6 信息采集电路设计 |
3.7 恒压电路与穴位探测电路设计 |
3.8 信号调整电路设计 |
3.9 电源电路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USB经络信息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设计总体概述 |
4.2 测量模块程序设计 |
4.2.1 A/D采集程序设计 |
4.2.2 STM32F103C8T6 芯片中断程序设计 |
4.2.3 PWM产生子程序设计 |
4.2.4 PWM测量子程序设计 |
4.3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3.1 Cypress固件开发工具和固件基本框架 |
4.3.2 通信模块主程序设计 |
4.3.3 用户自定义请求程序设计 |
4.3.4 CY7C68013A芯片串口中断程序设计 |
4.4 交互界面程序设计 |
4.4.1 USB设备驱动程序的修改与安装 |
4.4.2 USB设备的编程和重要函数介绍 |
4.4.3 交互界面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USB经络信息检测系统调试分析 |
5.1 电源电路调试分析 |
5.2 恒压电路、穴位探测电路调试分析 |
5.3 模拟电压采集调试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医经络学说的哲学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络学说产生前的实践积累 |
二、以“十二经水”悟人体之“十二经脉” |
三、援“六律”而将十二经脉分别阴阳, 与脏腑相配, 纳入五行体系 |
四、援“八肱”“奇正”而创建了“奇经八脉” |
五、顺“天时”而参悟经脉循行 |
六、“人副天数”而有365穴 |
七、取象于“水”, 纳入五行体系, 而有“五腧穴” |
八、“重效验”的修正 |
九、经络、腧穴调控健病的原理———“气”平 (大能量平衡) |
结语 |
(10)经络概念及其基础理论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综述 |
1. 经典经脉理论的形成 |
2. 经典经络学说的发展和完善 |
2.1 经络命名的规范 |
2.2 奇经八脉理论的完善 |
2.3 腧穴归经 |
2.4 分经辨证 |
2.5 指导用药 |
3. 现代经典经络学说的研究现状 |
4. 小结 |
第一部分: 经络概念的源流 |
1. "脉"字考 |
2. "脉"的中医内涵 |
2.1 血脉与脉道的涵义 |
2.2 经脉与脉气 |
2.3 其他 |
3. 脉诊与脉象、脉动 |
4. 经络概念的产生 |
4.1 "经"的雏形 |
4.2 经络概念的初步形成 |
4.3 经络概念的混用 |
4.4 经络概念从血脉概念中分化出来 |
第二部分: 古代经络理论的构建方式 |
1. 医疗实践的反复观察与验证 |
1.1 古代解剖学基础 |
1.2 生命现象的反复观察 |
1.3 医疗实践 |
2. 古代社会哲学思想的影响 |
2.1 天人相应 |
2.2 阴阳学说 |
2.3 五行学说 |
2.4 古代数术思想 |
2.5 气 |
小结 |
第三部分: 现行经典经络学说科学性探讨 |
1. 《伤寒论》的六经概念与经络概念不同 |
2. 哲学思想的影响使经络学说存在理论上的虚设或假说 |
3. 早期经脉理论流派众多 |
4. 古代哲学思想使十二经循环的经典经络理论形成一统江山的局面 |
5. 传统针灸与新兴针灸方法的思考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对经络和经络学说概念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与学术轨迹考察[J].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6)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破坏筋膜结构对电针上巨虚干预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D]. 王甫.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新中国成立初期经络学说沉浮的历史考察(1949—1959)[J]. 肖雄,李剑. 中华医史杂志, 2020(04)
- [5]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宋晓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0)
- [6]基于象思维的经络起源、构建及发展新探[J]. 陈艳焦,袁玉,刘艳艳. 中医药文化, 2020(03)
- [7]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与经络平衡的相关性研究[D]. 张舟南.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8]基于USB接口的恒压经络信息检测系统[D]. 霍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中医经络学说的哲学渊源[J]. 程雅君,赵怡然. 哲学研究, 2017(09)
- [10]经络概念及其基础理论溯源[D]. 刘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