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南京大屠杀”研究之目的和视野(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松[1](2021)在《“国际视野下的抗日战争及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进一步推动相关问题研究,2021年8月7日,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杂志社、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承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协办的"国际视野下的抗日战争及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词。
王佳佳[2](2020)在《社会记忆理论视阈下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许多学科从多个角度对运河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进行了研究,尽管档案界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相对而言,研究显示度较低。运河记忆档案作为运河文化研究、运河记忆构建的重要载体,对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是运河文化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研究围绕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的构建,以社会记忆理论为指导,建立起运河记忆构建“主体-中介-客体”分析框架,以由“证据”到“记忆”转变的档案研究范式作为逻辑起点,以构建运河记忆为目标,探讨运河记忆档案作为运河记忆构建中介的角色,如何连接运河记忆构建主体,完善运河记忆客体,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分析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详细了解各档案馆运河记忆档案构建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尽管浙江省各形成主体和保管主体拥有数量相对丰富、类型相对齐全的运河记忆档案,但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研究却相对滞后,运河记忆档案鉴定、编研等工作还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运河记忆构建主体多元化不足、交互性不够、缺乏协同性,运河记忆构建中介的全面性、系统性、典型性不够,运河记忆客体碎片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背后原因既有运河记忆档案管理分散等历史原因,同时也有理论指导不够、参与意识不强、管理机制及建设能力落后等原因。这些问题表明当前运河记忆档案构建仍然停留在较低层面,没有摆脱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影响,没有实现档案记忆理论下的“记忆自觉”。针对当前运河记忆档案构建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主体-中介-客体”的分析框架出发,提出需要从构建主体(档案馆)与构建中介(运河记忆档案)两个维度出发,加强档案馆运河记忆构建主体意识与能力建设,构建起以运河记忆档案为载体的运河记忆,在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贡献档案的力量。
李想[3](2020)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董海燕[4](2020)在《当代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逻辑与空间表达》文中研究表明纪念性博物馆具有承载集体记忆、教化启迪后人的功能,是国家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审美范畴的扩展和生活的多元化,人们越来越渴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纪念性博物馆的设计也越来越追求对情感体验、观众参与和空间职能多元化的重视,强调将更多的需求融合在纪念性博物馆中。纪念性博物馆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决定了其成功建构主要在于如何借由空间讲述故事,使受众有效解读空间所传达的信息、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纪念性博物馆的情感体验诉求。基于纪念性博物馆具有的叙事性特征,本文将纪念性博物馆的设计创作与叙事理论相结合,从叙事逻辑角度对当代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属性加以解析,从而探索出一套基于叙事逻辑的纪念性博物馆设计方法,达到有效建构故事情境、提升空间体验性、传达精神内涵、实现纪念性情感体验的目的,以期从方法论层面对纪念性博物馆的情感体验建构产生一定启发。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展开对纪念性博物馆叙事逻辑与空间表达的研究:第一部分对应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与背景、研究内容与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纪念性博物馆与叙事逻辑的研究现状以及叙事逻辑应用于纪念性博物馆的研究现状,借此引出本文的研究课题:从叙事逻辑角度研究纪念性博物馆的设计创作与空间表达。第二部分对应论文的第二章,为理论章节。主要介绍了纪念性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与各阶段的特点,明确纪念性博物馆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新的空间特征;概述了叙事学的起源和发展,对各阶段的研究内容与理论特征进行解读;明确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性特征,总结出叙事逻辑与纪念性博物馆的在文学性、结构性、时空维度上的关联。第三部分对应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在明确叙事逻辑与纪念性博物馆关联性基础上,分两部分对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创作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借鉴小说文本的空间形式,将叙事逻辑的结构性转译为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结构,并分“线性结构”、“并置结构”、“拼贴结构”三种进行分类叙述;第二部分借鉴叙事逻辑的文学性,分“场所语汇”、“形式语汇”、“技术语汇”三个层面探讨纪念性博物馆的语义建构。第四部分对应论文的第五章,在上一部分的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表达的四个原则;并总结出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表达的设计方法,即叙事主题的确立与表达——叙事节奏的编排——空间结构的生成——叙事氛围的营造,从这四个方面对纪念性博物馆空间的叙事表达进行详细表述。最后为论文的总结章节,对本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徐佳妮[5](2020)在《城市想象:新世纪以来国产电影中的南京影像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的发展催生了电影艺术的产生,电影以城市为表征对象,用影像的方式对城市进行构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镜像。在城市电影研究的版图中,南京一度面临“失语”的窘境,新世纪以来,南京被纳入影像叙事之中,相关影片将南京想象性地再现于银幕,在构筑城市记忆载体的同时参与了南京公共形象与城市文化的建构,呈现了南京空间的多重指向。作为历经沧桑的“六朝古都”,南京的影像表述与特定的历史症候息息相关,政治/历史话语对南京空间的规训遮蔽了市民生活的空间。近年来,精英叙事被日常生活经验所消解,属于普罗大众的生存空间不再“缺席”,底层空间的边缘人群同样得到正视。作为多重话语博弈的空间场域,南京的影像文本表征具有流动性,突出地缘身份的地域性空间、可移植的跨地域空间、多元混杂的异质空间共存于南京影像构形中,与秦淮河、明城墙、评弹曲等景观符码共同建构了影像南京的多元意象,投射出南京影像背后的话语逻辑与文化隐喻。对南京城市的想象再现隐含着对历史想象的情感投射,有鲜明的怀旧意味,是对过去与当下的象征性弥合,然而不少影像中的怀旧情感在机械化的复制中失去灵韵,成为供观众对历史表象进行视觉消费的文化产品。南京的影像建构或多或少都留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创伤记忆带来的情感共振,影像对创伤的再现建构了南京城深远的集体文化创伤。政治/历史的宏大叙事缔造了国族共同体,以影像的方式加强了集体身份认同,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个体生存的重视消解了宏大话语对集体认同的规训,现代个体陷入主体身份失落的窘境。如何在影像建构中书写城市身份成为南京影像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下的南京影像书写中,当城市以叙事后景的身份存在,南京的标志性景观仅仅走马观花式地被呈现于影像中,成为空洞的视觉符号;而当城市系统参与进影像叙事中,成为影片氛围的营造者时,城市的地域文化又呈现出模糊不清的特质。电影能够塑造城市的文化身份,影响城市的身份认知,影像在书写城市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城市的影像特质,呈现出城市的多元化意象,并加强对本土地域文化的挖掘,明确影像的地缘身份,书写城市本身独有的文化气质,形塑出人们关于城市的文化记忆。
朱伟凤[6](2020)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应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源,影视资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充分合理的运用历史题材影视资源,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史学思维,提高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和培养创造性的精神。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的实践研究,主要从影视资源运用的意义、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调查现状、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的运用原则、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的策略等方面进行写作。文章的最后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在这些理论基础的指导下,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开展本研究。通过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结合一定的教学手段,把影视资源充分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在使用影视资源时,要遵循目的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生活化的原则。从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的现状调查可知,影视资源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要正视并寻找突破方法,探索影视资源的利用价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找到影视资源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影视资源真正实现为教学服务。为探寻多种多样的方法利用影视资源,笔者对影视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类。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的基本策略。第一方面,论述了影视资源的整理与归集,笔者在文中整理了许多搜集影视资源的途径,对于搜集到的影视资源,通过建立影视资源数据库进行保存,方便日后的教学。第二方面,论述了影视资源的分类,主要从影视资源的性质、内容、产地还有与史实符合的程度进行分类。第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创设历史课堂教学的影视情境,文中主要从创设历史的情境、讲解重大史事、解读重要历史人物和描述重大思想变革四方面论述了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第四方面,论述了在课堂外如何运用影视资源开辟历史第二课堂,笔者在文中主要提供了三种方法,一是利用历史影视资源开展研究活动,二是组织学生观看影片,感悟历史,三是利用影视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初中历史教师应正确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正确利用历史题材影视资源,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变枯燥课堂为开放式、体验式、互动式、高效率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尽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的运用还存在各种问题,但这一课程资源的使用,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又迎合了新时代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影视技术的发展,必将给教育界带来疾风暴雨般的影响,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黄钰颖[7](2020)在《媒介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以大陆地区“慰安妇”主题影视作品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二战时期日军推行的“慰安妇”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国家战争犯罪行为。“慰安妇”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社会、女性人权、外交等多重领域,具有多面向研究价值的特点。但是,在中国社会,“慰安妇”问题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初露端倪之后,基本局限在历史和法律学界的调查研究及援助领域,其他方面的关注度一直不高。这种情况到本世纪初开始有所改观,特别是到了2010年代之后,在图像语言效果日益增强的背景下,这一话题的社会性,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人们对这一历史事件真相的探讨和对受害者群体的关注逐日上升,在这一问题上的历史正义意识、人道主义认识、民族主义国家主义观念等等,都有了些许变化,但对这样的变化,学界尚缺乏深入探讨与研究。从集体记忆的建构角度来探析媒介对这一话题的报道,有助于我们从更为丰富的视角来看待“慰安妇”问题。本论文梳理了自20世纪90年代起有关“慰安妇”主题影视作品,并从影视媒介界记录片在网络时代新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分类,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内容、定位与特点,建构了大陆地区对“慰安妇”集体记忆建构的时间节点、涉及地点、主题、内涵、叙事主体和叙事艺术等多个要素,并围绕这些维度对“慰安妇”肢体影视作品对媒介创作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大陆地区媒介在建构过程中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的历程,分析原因,反思目前媒介在“慰安妇”这样一段被重新发现的历史的建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思考媒介在社会对历史的认知和思考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薛耀[8](2020)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意象为研究对象,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跨学科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涉及南京符号的当代电影和电视剧进行梳理,试图厘清并解答三个问题,一是南京的城市意象具体是什么?二是南京意象在影视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三是南京意象是怎么形成的?第一章对意象和城市意象的概念作出界定,梳理城市意象的两大构成元素,分析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元素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对影视作品中的南京人文意象进行考察,选取南京独特的人文景观,结合影视作品中的明城墙、秦淮河影像,分析其延续的文化内涵及符号意义。第三章对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战争意象进行考察,基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史实,分别梳理南京大屠杀题材和民国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战争意象。第四章对影视作品中的南京当代意象进行考察,分别以第六代导演娄烨的电影作品、青春题材影视作品、现代都市题材影视作品为样本,探究其中的南京当代都市意象,找寻不同作品间当代意象的个性和共性。第五章把南京视为多元符号的集结体,承接前四章论述,揭示南京的影像审美特质,从政治、经济、文化、个性四个维度,探寻南京与南京意象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南京丰富的符码意义是如何推动南京意象的生成和表达的。论文指出,南京的自然地貌、历史人文、市民市井、传统风俗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南京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而南京独特的城市意象是解读南京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意象是创作者用影像建构出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南京城市形象。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民国旧都,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的南北融合,造就了南京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多元性,对应在影视作品中便是多元化的南京意象。其次,南京意象也是多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南京意象在建构和表达南京城市空间时,必然也是在被不断更新和完善的。
李文竹[9](2020)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日本文学作品研究 ——以《我的昆虫记》《活着的士兵》《时间》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日本的近代文学中,有很多以中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其中,书写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的文学作品格外引人注目。1937年12月,日本军队占领南京之后,屠杀30万余人的士兵与民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关于这一事件不同的历史认知,使中日之间产生了隔阂,也对中日关系的持久发展造成了影响。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文学作品,以日本作家中三类典型的创作立场为例,分析其写作动机及战争态度的形成原因,揭示被掩盖的历史真相和战争对民众造成的伤害。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日本文学作品先行研究较少,对比研究也并非全面。日本学者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分为三大派别。其中,有以洞富雄、笠原十九司与本多胜一为代表的南京大屠杀肯定派;有以田中正明、铃木明为代表的南京大屠杀否定派;以及以秦郁彦和北村稔为代表的中间派。在日本作家之中,也有着类似的三种派别。堀田善卫,林芙美子与石川达三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书写了南京大屠杀的前后经过。与南京大屠杀肯定派类似,堀田善卫富有人道主义精神,他秉持正确的历史认知,真实地暴露了日本人的罪行;与南京大屠杀否定派类似,林芙美子为了迎合时局而鼓吹战争,隐瞒日本军队的暴行;与南京大屠杀中间派类似,石川达三真实地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但也将部分责任归咎于中国人。日本作家对于战争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日本人历史认知和态度的缩影。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序章叙述了研究动机与目的、先行研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中,首先探讨林芙美子《我的昆虫记》(其中收录了<南京行><静安寺路追忆>等南京从军记)的创作动机,其次批判作品中虚假的“南京和平”、对日军的美化及对中国与中国人的丑化,最后剖析林芙美子扭曲的战争态度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性格及时局的关系。在第二章中,首先分析同样为笔部队成员的石川达三的创作动机,其次探讨《活着的士兵》的真实性与局限性,最后对比《武汉作战》,探究石川创作态度转变的原因:石川忠于其写实的写作风格,真实地暴露了日军的暴行,但由于受到政治迫害,加之自身并不具备真正的反战意识,因此由揭露战争的立场转变为支持战争。在第三章中,首先分析战后作家堀田善卫在《时间》中真实地书写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创作动机。其次考察堀田对悲惨的南京大屠杀场景的描写,对日本人和中国人形象的塑造以及对中国革命的肯定。最后,剖析其正确的战争态度的形成与其自身的成长经历、上海体验和战后文学思潮的关系。在终章,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提起今后的课题。在日本右翼势力不断隐瞒历史真相的形势中,通过研究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日本文学作品中的战争和虐杀,检视和剖析战争给民众带来的伤害,对揭露了日军暴行的日本作家进行肯定,对掩盖历史真相的日本作家进行批判,同时也丰富了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日本文学作品研究。
岳增帅[10](2020)在《初中历史课抗战史教学研究 ——基于统编版与多版本历史教科书比较》文中提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取得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抗战史部分内容的教学也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21世纪以来课程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的出版和使用,使得之前“一标多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统编版与多版本历史教科书的对比,探究初中历史课抗战史部分内容的教学。本文主要分为3大部分,分别从教科书抗战史内容、初中生抗战史认知状况调查和抗战史教学现状三方面展开。首先是教科书抗战史内容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与之前的多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所依据的课程标准,课文系统及课文辅助系统编写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课程标准中有关抗战史内容的板块导言、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活动建议的比较,教科书课文系统中整体内容与具体内容的比较,课文辅助系统中的课前导入系统、课内阐释系统和课后辅助系统的比较分析其变化。其次是初中生抗战史认知状况调查分析,以上海地区3所不同层次的初级中学为调查对象,以300名初中生为调查样本,从初中生对日本国家的认知、中日关系的认知以及抗日战争的认知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反映初中生关于抗战史内容的前认知,并基于其前认知存在的碎片化和零散化等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最后是抗战史教学现状分析,结合大量教学实例对各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总结现阶段抗战史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抗战史内容提出解读单元导言内容、宏观把握抗战,整合教材内容、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点突破、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梳理中日关系、培养理性爱国情感4点建议。
二、论“南京大屠杀”研究之目的和视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南京大屠杀”研究之目的和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视野下的抗日战争及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南京大屠杀研究 |
二、关于日本侵华研究 |
三、关于抗日战争研究 |
四、关于战争记忆研究 |
(2)社会记忆理论视阈下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案例分析法 |
1.5.5 分析归纳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综述、案例分析及分析框架构建 |
2.1 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研究综述 |
2.1.2 国外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案例分析 |
2.2.1 案例分析 |
2.2.2 经验启示 |
2.3 分析框架构建 |
2.3.1 分析框架理论基础 |
2.3.2 分析框架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现状 |
3.1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数据调查 |
3.1.1 运河概况与浙江段运河概况 |
3.1.2 运河记忆档案调查情况汇总 |
3.2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保管现状 |
3.2.1 运河记忆档案总体概况 |
3.2.2 运河记忆档案具体情况 |
3.3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利用现状 |
3.3.1 市级档案馆运河记忆档案利用现状 |
3.3.2 区县级档案馆运河记忆档案利用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问题分析 |
4.1.1 构建主体问题分析 |
4.1.2 构建中介问题分析 |
4.1.3 构建客体问题分析 |
4.2 问题原因分析 |
4.2.1 理论指导与观念意识因素 |
4.2.2 管理机制因素 |
4.2.3 历史因素 |
4.2.4 支撑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5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对策建议 |
5.1 加强运河记忆档案构建主体多元性建设 |
5.2 加强运河记忆构建主体交互性建设 |
5.2.1 加强纵向交互性建设 |
5.2.2 加强横向交互性建设 |
5.3 加强运河记忆档案构建主体协同性建设 |
5.3.1 加强构建主体顶层设计 |
5.3.2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
5.4 加强档案馆面向运河记忆客体的构建能力建设 |
5.4.1 运河记忆档案管理向“社会模式”转变 |
5.4.2 培育档案工作者“记忆自觉”理念 |
5.4.3 档案馆加强对运河记忆档案管理工作 |
5.5 加强运河记忆档案构建中介建设 |
5.5.1 运河记忆档案全面性建设 |
5.5.2 运河记忆档案系统性建设 |
5.5.3 运河记忆档案真实性建设 |
5.5.4 运河记忆档案典型性建设 |
5.6 加强运河记忆档案构建人才与技术支撑 |
5.6.1 加强复合型档案人才培养 |
5.6.2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录 1:访谈提纲 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馆藏建设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2:访谈记录表 |
附录3:市级档案馆访谈文本资料(节选) |
附录4:区县级档案馆访谈文本资料(节选) |
(3)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朝韩抗日叙事国别文学研究情况 |
二、中朝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情况 |
第三节 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述 |
一、当代抗日叙事的范畴 |
二、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观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 |
第一节 全民抗战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构建 |
一、中国全民抗战群像的构筑 |
二、朝鲜领袖抗日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成因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的续写 |
二、从“全民”到“领袖”的抗日叙事转向 |
三、后世的书写走向 |
小结 |
第三章 抗日革命成长叙事 |
第一节 中朝抗日革命成长叙事特征 |
一、革命成长叙事的模式化 |
二、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
第二节 革命成长叙事的个例分析 |
一、《苦菜花》与《血海》中的母亲革命成长叙事 |
二、《小兵张嘎》与《她当时九岁》中的儿童革命成长叙事 |
三、母亲革命成长与儿童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
小结 |
第四章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 |
第一节 中朝韩抗日英雄理念 |
一、中国的人民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
二、朝鲜的忠诚化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
三、韩国的民族主义英雄理念 |
第二节 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与朝鲜“忠臣”抗日叙事样态 |
一、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义”的书写 |
二、朝鲜的抗日“忠臣”叙事:“忠”的泛化 |
第三节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个例比较 |
一、狼牙山五壮士与游击队五兄弟 |
二、英雄李舜臣与忠臣李舜臣 |
三、爱恨情仇安重根与抗日英雄安重根 |
小结 |
第五章 理念指向叙事 |
第一节 理念指向叙事 |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含义 |
二、理念多重选择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北间岛》、《苦难的年代》与《豆满江》中的理念指向叙事 |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呈现 |
二、不同理念指向下的不同矛盾叙事 |
三、理念指向下的历史叙事 |
四、历史与现实视角交融下的理念指向 |
第三节 《驽马万里》与《长征》中的理念叙事 |
一、出逃动机中的理念选择 |
二、建设新国家的梦想与期望和失望的交织 |
小结 |
第六章 抗日伤痛叙事 |
第一节 阶级创伤叙事与反战叙事 |
第二节 历史惨案伤痛叙事 |
一、象征化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与“柳宽顺” |
二、突出女性立场的创伤叙事 |
第三节 “慰安妇”伤痛叙事 |
一、“慰安妇”问题在中韩的提出 |
二、中韩“慰安妇”伤痛叙事特点 |
三、《三十二》、《二十二》与《鬼乡》中的伤痛与治疗叙事 |
小结 |
第七章 历史复原叙事 |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下的主流历史复原叙事 |
一、党派对立中的抗日斗争历史 |
二、国家政治语境的改变 |
三、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复原与韩国义烈团历史复原叙事 |
第二节 边缘化历史复原叙事 |
一、金学铁笔下的朝鲜义勇军历史 |
二、金衍洙书写的“民生团”事件 |
三、文人个体视域下历史复原叙事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与《异梦》的历史复原叙事 |
一、全景展示历史:人物多元、背景宏大与空间多变 |
二、民族魂的书写 |
三、强化集体身份认同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中朝韩抗日诗歌比较研究 |
(4)当代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逻辑与空间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纪念性博物馆的研究现状 |
1.4.2 叙事逻辑的研究现状 |
1.4.3 叙事逻辑应用于纪念性博物馆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纪念性博物馆相关研究概述 |
2.1.1 纪念性博物馆的概念及分类 |
2.1.2 纪念性博物馆面临的挑战 |
2.1.3 当今纪念性博物馆的特征 |
2.2 建筑叙事与叙事逻辑思维概述 |
2.2.1 叙事学概述 |
2.2.2 叙事逻辑概述 |
2.2.3 建筑叙事概述 |
2.2.4 其他相关理论 |
2.3 纪念性博物馆与叙事逻辑的关联性 |
2.3.1 与叙事逻辑文学性的关联 |
2.3.2 与叙事逻辑结构性的关联 |
2.3.3 与叙事逻辑时空维度的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结构模式 |
3.1 纪念性博物馆叙事的线性结构 |
3.1.1 回应叙事结构的线性时空 |
3.1.2 线性时间——时间片段的连续 |
3.1.3 线性空间——空间结构的连续 |
3.2 纪念性博物馆叙事的并置结构 |
3.2.1 回应叙事结构的并置时空 |
3.2.2 并置时间——叙事情节的共时 |
3.2.3 并置空间——空间结构的层次 |
3.3 纪念性博物馆叙事的拼贴结构 |
3.3.1 回应叙事结构的拼贴时空 |
3.3.2 拼贴时间——时间片段的拼贴 |
3.3.3 拼贴空间——空间结构的重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纪念性博物馆基于叙事逻辑的语义建构 |
4.1 场所语汇语义构建——场所记忆 |
4.1.1 回应叙事文学性的场所语汇语义 |
4.1.2 回应主题意义的场景记忆 |
4.1.3 回应语义建构的场地要素 |
4.1.4 回应语义建构的空间要素 |
4.2 形式语汇语义构建——情感表达 |
4.2.1 回应叙事文学性的形式语汇语义 |
4.2.2 回应主题意义的文化记忆 |
4.2.3 回应语义建构的形态要素 |
4.2.4 回应语义建构的符号要素 |
4.3 技术语汇语义构建——时代特征 |
4.3.1 回应叙事文学性的技术语汇语义 |
4.3.2 回应主题意义的构筑记忆 |
4.3.3 回应语义建构的材料要素 |
4.3.4 回应语义建构的技术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表达的原则与方法 |
5.1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表达的原则 |
5.1.1 根植主题意义的整体性原则 |
5.1.2 提升叙事意境的艺术性原则 |
5.1.3 注重文脉传承的延续性原则 |
5.1.4 强化情感体验的以人为本原则 |
5.2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主题的确立 |
5.2.1 叙事题材的解读与提取 |
5.2.2 叙事主题与空间基调的确立 |
5.2.3 主题的表达方式 |
5.3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节奏的编排 |
5.3.1 叙事的开端——前导空间 |
5.3.2 叙事的发展——过渡空间 |
5.3.3 叙事的高潮——主导空间 |
5.3.4 叙事的结尾——尾声空间 |
5.4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结构的生成 |
5.4.1 直线型空间结构 |
5.4.2 折线型空间结构 |
5.4.3 环绕型空间结构 |
5.5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氛围的营造 |
5.5.1 物质元素的运用 |
5.5.2 非物质元素的运用 |
5.5.3 信息元素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结语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案例汇总目录 |
附录2 图表来源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5)城市想象:新世纪以来国产电影中的南京影像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产电影中南京影像的建构形态 |
第一节 宏大叙事中的民国首府 |
一、权力话语的博弈场 |
二、满目疮痍的战争地 |
第二节 微观叙事中的现代都市 |
一、市民生活的日常空间 |
二、都市底层的边缘空间 |
第二章 国产电影中南京影像对城市的文本建构 |
第一节 南京影像中的时间再现 |
一、历时性的纵向变迁 |
二、共时性的横向表征 |
第二节 南京影像中的空间再现 |
一、地域性空间:金陵城的记忆载体 |
二、跨地域空间:可移植的空间构形 |
三、异托邦空间:边缘化的异质场域 |
第三节 南京影像中的景观符码 |
一、秦淮河与长江水:江南水乡的悠长意韵 |
二、古城墙与帝王陵:六朝古都的绵延大气 |
三、折子戏与评弹曲:金陵雅音的士人风情 |
第三章 国产电影中南京影像对城市的文化建构 |
第一节 怀旧想象下的南京 |
一、金陵风物的意义重塑 |
二、南京声景的构形阐释 |
三、历史表象的怀旧消费 |
第二节 创伤表征下的南京 |
一、再现:创伤文本的影像转译 |
二、记忆:历史遗留的文化创伤 |
三、复原:现代城市的文化重建 |
第三节 身份困局中的南京 |
一、身份缔造:国族认同的政治言说 |
二、身份危机:现代个体的主体失落 |
第四章 国产电影中南京影像建构的启示 |
第一节 对南京影像建构的理性审思 |
一、城市作为叙事后景:南京影像对城市的景观化讲述 |
二、城市参与叙事之中:南京影像与城市地缘身份的互动 |
第二节 南京影像建构带来的启示 |
一、挖掘城市影像特质:呈现南京的多元意象 |
二、明确城市地缘身份:属于南京的电影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1.影视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
2.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 |
3.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问题 |
(二)与课题相关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目标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目标 |
3.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1.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为主体”的理念 |
2.全面落实历史教学“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 |
3.实践“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 |
(二)实践意义 |
1.有利于全面落实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 |
2.有利于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 |
3.有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1.学生对于在历史课堂上使用影视资源的态度调查分析 |
2.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影视资源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三)归因分析 |
1.历史学科边缘化 |
2.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 |
3.教师的个人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问题 |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的运用原则 |
(一)目的性原则 |
(二)适度性原则 |
(三)科学性原则 |
(四)生活化的原则 |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的基本策略 |
(一)影视资源的整理与归集 |
1.影视资源搜集的途径 |
2.建立影视资源数据库 |
(二)影视资源的分类 |
1.按影视资源的性质分类 |
2.按影视资源的内容分类 |
3.按影视资源的产地分类 |
4.按影视资源与史实符合程度分类 |
(三)创设历史课堂教学的影视情境 |
1.运用影视资源,创设历史的情境 |
2.运用影视资源,讲解重大史事 |
3.运用影视资源,解读重要历史人物 |
4.运用影视资源,描述重大思想变革 |
(四)运用影视资源开辟历史第二课堂 |
1.利用历史影视资源开展研究活动 |
2.组织学生观看影片,感悟历史 |
3.利用影视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 |
五、影视资源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反思 |
(一)成效分析 |
1.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2.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
3.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二)问题与展望 |
1.存在的问题 |
2.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媒介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以大陆地区“慰安妇”主题影视作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和意义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的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点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集体记忆在传播学方向的研究现状 |
二、“慰安妇”问题研究现状 |
三、叙事学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大陆地区“慰安妇”主题影视作品 |
第一节 大陆地区“慰安妇”主题影视作品概况 |
一、影视作品统计一览 |
二、总体分类及依据 |
第二节 影视作品的细分 |
一、纪录片 |
二、故事片 |
第二章 大陆地区“慰安妇”主题影视作品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
第一节 作品发布时间节点与涉及地点 |
一、发布频率与时间节点 |
二、特定记忆场所 |
第二节 作品的主题与内涵 |
一、“关注过去”或“聚焦当下” |
二、“积极”的社会与“消极”的日本政府 |
三、追求客观证据与营造发掘急迫感 |
四、“民族”与“个人”背后的伤痛 |
第三节 作品中的叙事主体 |
一、受害群体 |
二、加害者 |
三、政府机构及其代言人、社会团体及其代言人 |
第三章 大陆地区“慰安妇”主题纪录片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不同叙事视角与叙事模式的选择 |
一、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与外聚焦叙事 |
二、播放平台、作者与叙事模式的关系 |
第二节 多种叙事语言的展示 |
一、画面语言 |
二、解说 |
三 音乐 |
第四章 反思大陆地区影视作品对“慰安妇”集体记忆的构建 |
第一节 “慰安妇”集体记忆构建的特点 |
一、一段集体记忆“符号”的诞生 |
二、从“民族主义”到“人文关怀” |
第二节 对媒介集体记忆建构的思考 |
一、“慰安妇”集体记忆建构的缺陷 |
二、主流价值观背景下的妥协与突破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样本的界定 |
第一章 作为研究对象的城市意象 |
第一节 意象与城市意象 |
一、意象的含义解析 |
二、城市意象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城市意象的构成元素 |
一、物质性元素 |
二、非物质性元素 |
第二章 影视作品中的南京人文意象 |
第一节 明城墙意象:石城沧桑 |
一、南京明城墙的城市意象 |
二、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明城墙 |
第二节 秦淮河意象:风月江南 |
一、南京秦淮河的文化意象 |
二、影视作品中的胭脂金粉与风月秦淮 |
第三章 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战争意象 |
第一节 南京大屠杀影像:国家记忆与血色南京 |
一、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与国家记忆 |
二、灾难记忆与血色南京的影像再现 |
第二节 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的民国影像 |
一、革命历史题材中的民国旧都 |
二、追忆民国风情的怀旧影像 |
第四章 影视作品中的南京当代意象 |
第一节 娄烨对当代南京的纪实表达 |
一、以娄烨为代表的城市影像言说者 |
二、娄烨电影中的当代南京都市 |
三、潮湿的“浮城”与“雨”的意象 |
第二节 青春电影中的南京城市书写 |
一、青春电影中的南京校园景观 |
二、青春题材作品中的当代南京都市 |
第三节 南京现代化的国际都会形象 |
一、便捷通达与时尚潮流的现代南京 |
二、青年奥运会背景下的人文绿都形象 |
第五章 何以“南京”:影视中“南京”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作为政治符号的“南京” |
一、作为“六朝古都”的古代南京城 |
二、作为“民国旧都”的近代南京城 |
第二节 作为经济符号的“南京” |
一、南京的经济发展状况 |
二、地方政府对南京意象的推动 |
第三节 作为文化符号的“南京” |
一、城市文化:城市灵魂之所在 |
二、南京的城市文化 |
第四节 作为个性符号的“南京” |
一、城市个性:城市特色之所在 |
二、南京的个性标签:世界文学之都 |
结语 |
附录 涉及南京的相关影视作品(2000-2020)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日本文学作品研究 ——以《我的昆虫记》《活着的士兵》《时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摘要 |
はじめに |
1 研究动机 |
2 问题提出 |
3 先行研究とその问题点 |
3.1 南京大虐杀を题材とする日本文学作品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3.2 先行研究の问题点 |
4 研究する目的、方法と意义 |
第1章 戦争への鼓吹—『私の昆虫记』を中心に— |
第1节 林芙美子の创作动机 |
第2节 『私の昆虫记』の伪り |
1.伪りの「南京平和」 |
2.自分の国への夸り |
3.中国と中国人への軽蔑 |
第3节 歪めた戦争态度及びその原因探究 |
1.生い立ちや自分の性格の影响 |
2.同行した吉屋信子からの刺激 |
3.时局の影响 |
第2章 戦争暴露から戦争支持へ—『生きている兵队』を中心に— |
第1节 石川达三の创作动机 |
第2节 『生きている兵队』の真実と局限 |
1.日本军の暴行 |
2.人间性の破壊 |
3.日本兵士への弁护 |
第3节 変わりゆく戦争态度及びその原因探究 |
1.写実主义スタイルの影响 |
2.支配的な国家権力の影响 |
3.元々真の反戦意识を持たない |
第3章 戦争への批判と反省—『时间』を中心に— |
第1节 堀田善卫の创作动机 |
第2节 『时间』の批判と反省 |
1.悲惨な虐杀 |
2.人物像の描き方 |
3.中国革命の原动力への肯定 |
第3节 戦争の真実を书く态度及びその原因探究 |
1.堀田善卫の生い立ち |
2.上海での体験 |
3.戦後の国际环境と文学思潮の影响 |
おわりに |
注 |
参考文献 |
谢辞 |
(10)初中历史课抗战史教学研究 ——基于统编版与多版本历史教科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综述 |
教科书抗战史内容整体研究 |
教科书抗战史内容专题研究 |
教科书抗战史内容比较研究 |
教科书抗战史内容教学研究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研究思路 |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教科书抗战史内容分析 |
第一节 课程标准抗战史内容对比 |
一 抗战史板块导言比较 |
二 抗战史课程内容比较 |
三 抗战史教学活动建议比较 |
第二节 教科书抗战史课文系统对比 |
一 整体结构比较 |
二 具体内容比较 |
第三节 教科书抗战史课文辅助系统对比 |
一 课前导入系统比较 |
二 课内阐释系统比较 |
三 课后巩固系统比较 |
第二章 初中生抗战史认知状况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问卷调查分析 |
一 对日本国家的认知 |
二 对中日关系的认知 |
三 对抗战史内容的认知 |
第三节 基于初中生认知的教学对策 |
一 基于已有认知,激发兴趣 |
二 纠正错误认知,重构知识 |
三 化零散为系统,深度学习 |
第三章 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实施建议 |
第一节 现阶段抗战史教学优势 |
一 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
二 材料丰富,史论结合 |
三 形式多样,活动丰富 |
第二节 现阶段抗战史教学不足 |
一 讲授为主,缺乏引导 |
二 拘泥教材,难以整合 |
三 渲染不力,生硬烘托 |
第三节 抗战史教学实施建议 |
一 解读单元导言内容,宏观把握抗战 |
二 归纳战争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学习 |
三 整合教材,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四 重点突破,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五 梳理中日关系,培养理性爱国情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论“南京大屠杀”研究之目的和视野(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视野下的抗日战争及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 张国松.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21(03)
- [2]社会记忆理论视阈下浙江段“运河记忆档案”构建研究[D]. 王佳佳. 浙江大学, 2020(02)
- [3]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D]. 李想. 延边大学, 2020(05)
- [4]当代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逻辑与空间表达[D]. 董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城市想象:新世纪以来国产电影中的南京影像建构研究[D]. 徐佳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初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的实践研究[D]. 朱伟凤.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媒介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以大陆地区“慰安妇”主题影视作品为中心[D]. 黄钰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意象研究[D]. 薛耀.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日本文学作品研究 ——以《我的昆虫记》《活着的士兵》《时间》为中心[D]. 李文竹.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10]初中历史课抗战史教学研究 ——基于统编版与多版本历史教科书比较[D]. 岳增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