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淅川县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卫[1](2021)在《补短板、谋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头、铺好路——2021年食品行业发展总结》文中指出受疫情影响,去年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是灰暗的一年。不过,由于疫情防控到位,今年各行各业都步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一年,所以,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开始恢复常态、回归初心,为了新目标而努力奋斗。农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下一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0年底,我国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为此,我国提出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张建勋[2](2019)在《电子商务平台在南阳市农资经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崛起,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遍及各行业,对各个行业传统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造成巨大的冲击。虽然电子商务在各类消费品行业发展迅猛,但在农资行业的发展却异常缓慢,仍然处于原始的起步阶段。我国农资产品销售渠道和经营管理模式远远落后于食品、服装等消费品行业。但随着电子商务在日用消费品的行业的日趋完善和成熟,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以及农业规模化经营,农资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将会有巨大的市场驱动力和发展潜力,农资电商平台也会应用而生,成为农资市场未来主要的销售模式和重要渠道。目前,我国农资产品的流通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即各级代理商从厂家拿货,通过各市、县,镇,村等各级零售商的分销最终到达农民手中。这期间经过层层经销商和零售商加利,流通环节众多以及赊销严重等因素,严重扰乱了农资市场秩序,对农资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由此产生了大量拥有着种植经验的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和规模化的种植大户,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资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和推广。而农资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缩短了农资流通渠道,降低了种植户的投入成本,提高了农业技术服务水平,加快了资金在农资领域的运转效率,减少了赊销,降低了农资企业库存成本,同时有利于市场监管,最终加快推动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使农资经营又迎来新的转折点。本文通过研究南阳市农资经营发展的现状,发现南阳市电子商务在农资经营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探究南阳市农资平台发展障碍,为南阳市农资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了国内外农资电商平台的研究状况,然后分析了南阳市农资经营特点,将传统经营与电商经营做了对比,探讨了电子商务在南阳市农资经营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重点分析了南阳市农资电商品台的典型案例,总结了南阳市农资商务平台应用的不足之处,又从农资经营者的角度探究了制约农资电商平台发展的因素,最终根据南阳市农资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有效措施,为南阳市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刘倩[3](2019)在《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商洛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扶贫工作已取得显着成就,但距离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尚面临诸多挑战。集中连片特困区作为贫困人口集聚地,地理环境约束性明显,人地关系复杂,扶贫攻坚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大任务。多维贫困是贫困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针对不同贫困主体进行多维贫困考察,并探究贫困形成机制,是实现特困区多维减贫的基础,也是促进区域与个体协调发展的关键,更是政府因势利导、科学施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基于“人”、“地”和“业”视角,以秦巴山商洛市为例,构建多维贫困综合分析框架。在县域层面,从人类发展维度、经济维度和环境维度构建县域层面多维贫困指标体系,通过县域多维贫困指数模型对20012017年商洛市7县区的贫困进行测度。在农户层面,从个体能力维度、资本维度和环境维度,构建农户层面多维贫困指标体系,通过农户多维贫困指数模型对农户进行测度和识别。使用贡献率模型辨识县域层面贫困形成的主要贡献因子,通过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揭示农户贫困形成的内外部因素,并探讨不同尺度多维贫困形成机理。最后,针对政府和农户分别提出多维减贫的路径和对策。(1)从“人”、“地”和“业”视角,聚焦县域层面和农户层面的多维贫困,构建县域“人类发展维度——经济维度——环境维度”与农户“能力维度——资产维度——环境维度”的多维贫困综合分析框架,探讨多尺度的“人”、“地”和“业”为一体的综合层面上的弱势或剥夺。(2)20012017年商洛市7区县在人类发展维度贫困、经济维度贫困和环境维度贫困均呈现下降趋势。20012017年7区县多维贫困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多维贫困指数变化差异较大,高度贫困区多分布在洛南县、柞水县和镇安县,低度贫困区主要分布在丹凤县、商南县和商州区。丹凤县和商南县属于人类发展制约型,商州区和镇安县属于环境制约型,洛南县属于人类发展和环境制约型,山阳县和柞水县属于经济和环境制约型。预测显示20182025年间商南县和商州区的多维贫困相对较低,镇安县、柞水县和洛南县多维贫困相对较高。(3)54.43%的农户为多维贫困户,45.57%为非多维贫困户。在“人”层面,多维贫困户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较低、家庭劳动力和健康水平薄弱;在“业”层面,多维贫困户在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存在弱势或剥夺;在“地”层面,多维贫困户在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状况有着较大劣势。多维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匹配率为84.02%,佐证了建档立卡识别结果的有效性。多维贫困识别方法则有效补充和纠正了建档立卡识别的遗漏、瞄准目标的错误。农户剥夺维度划分显示21.01%的贫困户为单维度剥夺型;48.52%为双维度剥夺型,30.47%为多维度剥夺型。对农户类型划分显示发展缺失型农户占38.46%,复合贫困型农户占25.74%,环境恶劣型农户占5.33%,综合贫困型农户占30.47%。(4)在县域层面,经济维度贫困是多维贫困的主要贡献维度,人类发展维度对贫困的贡献率逐步降低,而环境维度对贫困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商洛市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发展能力落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导致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较低;恶劣的自然环境引发“地理资本劣势连锁效应”;社会保障不均衡、环境污染加剧农村贫困发生。在农户层面,“人”的健康水平较差,劳动能力薄弱、技能缺乏,导致农户陷入“教育技能缺乏——低水平就业——个体投入受制约——贫困”的恶性循环。“业”中农户金融资本的匮乏和排斥,物质资本薄弱、社会资本的缺失,导致农户抵御风险能力极度脆弱,形成次生贫困。“地”中区位劣势和灾害冲击加剧贫困发生。社会保障覆盖率低、从业能力和居住环境较差、产业发展滞后以及资源禀赋弱势性等外部因素加剧农户多维贫困形成。在县域和农户尺度之间,“人”、“业”与“地”三者之间的弱势和剥夺,共同导致山区的贫困陷阱,农户难以跨越“贫困门槛”。(5)政府应突出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强化社会保障和关注乡村留守群体,以保障“人”的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易地搬迁安居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降低“地”的制约。优化精准扶贫措施,通过创新多元组织,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加强基层干部帮扶能力建设。农户应注重自身能力提高,树立减贫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减贫的内生力;拓宽社会关系网络,提高家庭资本存量;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对接“精准农业”。
唐熙来[4](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也是地区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我国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过去的城镇化进程属于粗放式的野蛮生长,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城市规模扩张无序,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破坏严重,造成了人口市民化滞后、土地城镇化超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提出进入新时代,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也标志着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发展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传统城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由贫穷向富强、由落后向现代转变的关键阶段,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影响。因此,走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就成为了我国建立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解决的客观难题,必须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城镇化发展之路,寻求高质量的精细化城镇化发展。然而要想走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必须理清城镇化发展的运动规律及深层次的动力机制。但是,当前研究多数是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特定要素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剖析,从多方面、多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相对不足,因此从系统的角度挖掘城镇化影响要素、科学合理的构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体系、深入剖析城镇化系统内部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及耦合关系、解释各要素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以及高质量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就成了必要且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揭示城镇化发展所涉及的各类因素的形成过程与控制变量、研究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城镇化发展动力体系,从而对城镇化发展机制进行深度剖析,寻求最优的的政策制度以及管理体系,推动城镇化利益相关者推动城镇化高效发展的积极性,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对促进我国城镇化高效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基于此,本文按照“调查、理论、实证和应用”的逻辑展开相关研究工作。(1)全面梳理城镇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本文研究空间。本文的相关研究是基于“城镇化”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城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城镇化这一论断展开的,所以本文梳理了城镇化产生的原因、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效率等相关领域的热点前沿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建构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即根据城镇化发展过程所涉及的各方系统要素对因子进行分析归类,建立因子的结构体系。城镇化发展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要素的系统问题,必须充分了解不同层级、不同地域、城镇化体系内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本研究在重庆市建委、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招商地产、中海地产、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部分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全国范围内发放抽样调查问卷,再由各地主管部门下发到企业员工、相关客户手中。采用这种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的方法,充分掌握了各方对于城镇化发展问题的现状认知,对城镇化影响因子进行了的系统识别与梳理。随后,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对提取的城镇化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构建出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3)基于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进行系统功能研究,提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基本假设。本问题的关键性在于城镇化是一个关系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单一要素不仅直接对城镇化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要素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力,进而改变彼此之间关系结构,影响整个城镇化系统的结构及机能,最终对城镇化产生重大的作用。因此对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机制进行解构分析,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4)对提出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基本假设进行验证。由于城镇化发展动力体系是一个涉及多个变量的复杂系统,并且变量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主客观联系,相关变量数目多,且部分指标主观性强,无法直接进行度量,所以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5)整合优化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城镇化发展过程牵扯的要素复杂,基于城镇化动力机制检验的结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要素、子系统以及整体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进行了全面的挖掘,确保了政策建议的完整性、有针对性。本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全面的调查研究并梳理了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子,保证了因子调查的全面与可靠性;其二,构建了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其三,系统阐述了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机制;其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透视了城镇化动力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找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路线,全面阐述了城镇化发展提高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确保政策建议的完善性和有效性。本文所构建的城镇化动力系统及机制验证分析框架,对城镇化有序高效的推进、区域综合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具有一定意义,对科学有效制定与推行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具体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也存在“未充分考虑城镇化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等诸多不足之处,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曹喜亚[5](2019)在《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善民生,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脆弱并且经济发展落后,与贫困县重叠度高达70%,是影响国家生态安全以及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特殊区域。在生态保护和发展中消灭贫困是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精准扶贫的必经之路。本文旨在完善河南省现阶段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扶贫开发机制,通过对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及贫困县的考察,分析致贫因素和现有的扶贫政策,对于在扶贫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以实现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贫困居民脱贫致富。本文首先对精准扶贫、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概念进行界定,梳理重点生态功能区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重点生态功能区在精准扶贫中的特殊性,即生态重建和贫困地区在空间上的叠加、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与贫困县发展脱贫的目标相矛盾等问题。其次,通过对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贫困县的现实考察,分析这些区域的贫困原因,即贫困县因地处深山区等固有原因和被规划为重点生态功能区而限制开发加剧贫困的原因;梳理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现有的扶贫政策,如生态补偿、迁移扶贫;分析该地区现阶段的扶贫成效。对于扶贫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如精准扶贫融资渠道单一、精准扶贫工作缺少国家立法的保障。再次,通过对英国、巴西、美国生态保护以及反贫困措施的分析,结合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的实际状况,总结出适合扶贫开发的经验,供河南省今后开展生态扶贫工作借鉴。最后,完善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扶贫机制,从宏观层面上,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加快扶贫开发的立法进程,地方立法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扶贫格局;从微观从面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迁移扶贫机制,开发生态旅游,开展市场化的产业扶贫模式,保障贫困主体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
朱杰[6](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移民村庄发展策略研究 ——以封丘县移民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发展就是要实现乡村富裕、文化振兴,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安居乐业。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再一次被推向关注的焦点。作为实现百年计划的短板,是政府需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政府的一系列扶持下,当前乡村环境已发生较大改变。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教育等因素制约,“乡村振兴”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南水北调移民村,在面临各种压力的前提下实施该战略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在南水北调移民村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区县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鉴于此,笔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选取封丘县南水北调移民村庄来进行针对性和深入性研究。一方面力图证明“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针对移民村的特殊性,为其他地区移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借鉴。文章梳理了“乡村振兴”和移民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移民、乡村现状、可持续发展等概念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研究基点。采用了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封丘县移民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可持续发展中,正面临着如下问题:心态偏差、政策落实不到位、建设过程投入力度不够、人才匮乏、生态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城乡一体化差距较大等问题。基于封丘县南水北调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南水北调移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按照河南省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落实移民“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和完善基本政策底线,激活农村市场,打造“一村一品”品牌效应,加大人才引进建设和人才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移民村治理体系,努力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等对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对封丘县南水北调移民工程的考察研究,认识到该地区要想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针对移民村庄的特殊问题,实行移民村版“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做到精密筹备,精心策划,因地制宜,兼容并蓄,综合治理,补齐短板,早日实现我国的全面“乡村振兴”。
赵胜波[7](2019)在《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在园区数量不断增加、园区建设不断推进、入园企业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对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进行评估,不仅是了解境外产业园区发展进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完善境外产业园区规划技术体系的必然要求。回顾国内外园区规划实施评估既有相关研究和实践进展,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领域已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成果,对于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研究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作为中国产业园区模式的海外推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既需要参考已有研究和技术路线,也需要同步考虑境外产业园区的特殊性,如发展环境和所在国规划政策的差异性等。在系统梳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空间分布与产业发展特征基础上,本研究从规划类型、编制单位、规划管理等视角对23个国家级境外产业园区的规划实践进行总结,并对早期建设的一批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进展进行回顾。总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少有开展,规划实施评估技术路线仍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规划评估、规划实施评估、境外产业园区发展领域的经典理论(理性规划与交互规划、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境外产业园区“飞雁模型”等),考虑境外产业园区发展特点与属性,立足规划实施评估目的与需求、结合具体规划类别与内容,本研究构建了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五维评估理论框架并进一步明确了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的具体内容。研究提出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主要从规划实施环境评估、规划实施过程评估、规划实施效果评估、规划工作与成果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估等五个方面展开。同时,本研究以境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为样本,构建了基于“评估维度-评估层次-评估要素-评估指标”的四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测度境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于规划实施的影响。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对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类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在实证部分,本研究以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为评估对象,基于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五维评估理论框架和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详细分析了园区2011版规划的实施环境、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以及规划工作与成果质量,并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东方工业园一期规划实施评估总体优秀,但仍面临着较多的发展问题与挑战。实证部分验证了研究构建的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五维评估理论框架和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面向未来,本研究就东方工业园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第一,促成国家间高级别合作协调机制;第二,完善风险防范与应对机制;第三,优化园区发展支撑体系;第四,提升园区规划可实施性。结合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践现状和东方工业园规划实施评估结果,研究就提升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实用性和促进规划实施提出建议:第一,加强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研究,推动相关标准出台;第二,深化对园区所在国、所在地区的研究,体现规划的地方适宜性;第三,规划编制单位应加强与园区各类参与主体的交流协商;第四,重点考虑规划实施的不确定性和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合理编制实施计划;第五,加强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动态跟踪评估。
汤蕾[8](2018)在《河南省邓州市移民安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工程是经中央政府批示,在邓州市政府和淅川县政府主导下开展的一项贯穿南北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工程需要,工程所经各地人民群众响应政府号召,“舍小家,为大家”,远离家乡“移民”至新居地开展生活。邓州市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河南地区最大的移民安置区,其移民安置工作是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南水北调工程是否能够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邓州市的移民安置问题研究,不仅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其他安置区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也对服务型政府的拓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得学理价值。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为调查研究的起始点,将邓州市的移民安置区设为调查对象,试图通过对政府在移民安置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发现、探讨带来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影响,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相关政府更好的保障移民权益,实现移民安置的最终目标提供可能的实践路径。全文共有六个部分,具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此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目的在于为邓州市移民安置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方面的指导。其次,这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有关本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的概述。首先,这一部分梳理了移民与移民安置概念的界定。此外,还归纳了服务型政府的相关理论概述,以及这一理论与本文的契合点。第三部分邓州市移民安置的现状分析。首先,介绍了邓州市移民安置区概况。接着,对邓州市政府在移民安置中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邓州市移民安置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首先,对邓州市政府在移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从前期调查不够深入全面、移民管理机制建设不合理、不全面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完善邓州市政府移民安置的对策与建议。首先,介绍了负责三峡水库、楚雄青山嘴水库的相关政府在移民安置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分析。接着,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产业多元化、强化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移民社区自治体系、帮助移民建立社会关系网强化对移民的心理疏导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第六部分结论与讨论。
陈春艳[9](2018)在《河南省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实施的成效、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之一,贫困人口数量庞大,并且贫困人口普遍技能水平较低,影响了脱贫的步伐。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水平成为脱贫的关键。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在搜集和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提出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做好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贫困、精准脱贫、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介绍了河南省的贫困状况及致贫因素、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成效以及职业教育服务精准脱贫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再次,本文通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河南省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对象的选择、培训专业的开设、培训管理及考核等。最后,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对河南省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的办学成效、存在的困境及提高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技能培训过程中,主要存在缺乏职业教育技能脱贫相关的法律法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到账缓慢、技能培训工作缺乏统一的考核机制、招收学员困难、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技能培训师资力量有限、学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有:合理规划脱贫方案,为技能脱贫工作提供方向引导;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法律制度,为技能脱贫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培训监督考核机构,为技能培训提供质量保障;加强技能培训管理的规范性,确保技能脱贫良好运行;了解培训需求,提高技能培训的有效性;丰富培训内容,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技能脱贫培训包”;创新思路,加快推进技能培训项目的师资队伍建设;坚定脱贫信心,充分发挥主人翁的身份优势;树立技能脱贫意识,调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正确进行贫困归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张晓[10](2018)在《生态搬迁进程中的乡村居民社会排斥比较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内,是国家蓄水量最大的淡水型湖泊,也是国家生态良好的湖泊之一,是国家符合I类水质的战略性水资源储备湖泊,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抚仙湖流域有近18万人口在14万亩土地上耕作,形成了大量的农村面源污染,抚仙湖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了保护的优良水质和恢复抚仙湖的良好生态,当地政府提出了“四退三还”(退田、退房、退塘、退人、还湖、还林、还湿地)生态建设理念。滨湖居民为了生态建设搬离赖以生存的土地,其生产生活受到明显限制、权利表达受到明显阻碍。本研究以抚仙湖北岸湿地建设中生态搬迁的乡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关键性和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乡村居民社会排斥的评价模型,分析在生态搬迁过程中,不同搬迁状态村民社会排斥的表征和异同,并采用外力介入——能力受损模型作为排斥分析框架,从外部动因和内部潜因探讨生态搬迁背景下的乡村居民社会排斥的运作机理。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生态搬迁进程中的社会排斥存在差异性:搬迁后村民物质排斥明显,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受限、生计转变受阻;收入水平偏低,搬迁前后收入分化严重;基本居住条件差,住房无保障;村民权利参与常态性弱化,主要表现在参与渠道匮乏、参与层次低;参与能力、参与效能感不高;搬迁后村民关系排斥显着,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网络被迫瓦解;社会融入感低,自我认同消解。(2)生态建设制度作为外力介入驱动着正规和非正规人力资本失效,搬迁村民利益补偿决策参与过程缺失使得搬迁群体能力进一步受损,最终导致搬迁群体被排斥,具体原因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搬迁者能力受损内因;政府强制介入型外因;搬迁者搬迁安置决策参与过程缺失。在生态搬迁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群体的能力再造,保障相关区域和人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二、河南淅川县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淅川县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补短板、谋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头、铺好路——2021年食品行业发展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农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下一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餐饮:坚决制止餐饮浪费朝“五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
酒业:白酒企业纷纷“染酱”啤酒企业着手涨价 |
食品电商:加强监管 规范经营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
(2)电子商务平台在南阳市农资经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创新及不足 |
2 农资电子商务理论与文献研究 |
2.1 农资电子商务理论 |
2.2 文献研究 |
2.2.1 国外农资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农资电子商务文献分析 |
2.2.3 小结 |
3 南阳市农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
3.1 南阳市农资经营特点 |
3.1.1 农资市场广阔 |
3.1.2 销售渠道多样 |
3.1.3 农民信任度低 |
3.1.4 赊销严重 |
3.2 农资传统经营渠道和电商经营渠道的对比 |
3.3 电子商务在南阳市农资经营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3.3.1 种植户网购习惯正在形成 |
3.3.2 种植户逐步认可网购农资 |
3.3.3 线下技术服务逐步提升 |
3.3.4 农村物流配送体系逐渐完成 |
3.3.5 电子支付方式普及 |
3.4 电子商务在南阳市农资经营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
3.4.1 节省农资投入 |
3.4.2 保障农民权益 |
3.4.3 解决赊账问题 |
3.5 电商平台在南阳市农资应用中取得的成效 |
3.5.1 南阳市桐柏县新农宝农资电商平台应用状况 |
3.5.2 南阳市新野县云农场农资电商平台应用状况 |
3.6 南阳市农资经营中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的不足之处 |
3.6.1 农村区域网络普及程度低 |
3.6.2 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落后 |
3.6.3 技术服务与售后服务不足 |
3.6.4 农资电商专业人才缺乏 |
3.7 本章小结 |
4 南阳市农资商接纳电商平台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农资商接纳电商平台的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分析 |
4.2 农资商接纳电商平台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变量选取及假设 |
4.2.3 变量赋值及定义 |
4.2.4 信度及效度检验 |
4.2.5 模型估计结果 |
4.2.6 实证分析 |
4.3 研究结论 |
5 对策及建议 |
5.1 培养引进人才 |
5.2 加强技术指导 |
5.3 加大政策扶持 |
5.4 完善农村网络设施 |
5.5 建设电商物流体系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3)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商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及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概念及演变 |
2.1.2 多维贫困内涵 |
2.1.3 集中连片特困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系统 |
2.2.2 空间贫困 |
2.2.3 多维贫困 |
2.2.4 可持续生计框架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多维贫困识别与测度 |
2.3.2 贫困空间分异特征 |
2.3.3 致贫机理研究进展 |
2.3.4 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研究进展 |
2.3.5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研究 |
2.4 多维贫困综合研究框架 |
2.4.1 贫困研究框架 |
2.4.2 多维贫困研究框架构建原则和目的 |
2.4.3 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及内容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集中连片特困区概况 |
3.1.1 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范围 |
3.1.2 社会经济与生产生活条件 |
3.1.3 贫困状况及减贫情况 |
3.2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地理特征 |
3.2.1 自然地理概况 |
3.2.2 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
3.2.3 秦巴山区的贫困特征 |
3.3 商洛市基本情况 |
3.3.1 自然地理概况 |
3.3.2 社会与经济发展 |
3.3.3 贫困水平及精准扶贫 |
第四章 县域多维贫困的特征及时空演化 |
4.1 多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2 多维贫困评价体系 |
4.2 数据与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2.3 研究方法 |
4.3 多维贫困的时空演变 |
4.3.1 人类发展维度时空变化 |
4.3.2 经济维度时空变化 |
4.3.3 环境维度时空变化 |
4.3.4 多维贫困时空变化 |
4.4 多维贫困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
4.4.1 人类发展维度变异性分析 |
4.4.2 经济发展维度变异性分析 |
4.4.3 环境维度变异性分析 |
4.4.4 多维贫困变异性分析 |
4.5 多维贫困类型划分和特征 |
4.5.1 县域贫困类型划分 |
4.5.2 不同贫困类型的主要特征 |
4.6 Logistic曲线拟合与预测 |
4.6.1 Logistic曲线拟合与外推 |
4.6.2 模拟结果的启示 |
4.7 小结 |
第五章 农户多维贫困的特征 |
5.1 多维贫困评价体系构建 |
5.2 数据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农户情况 |
5.2.2 数据信度检验 |
5.2.3 数据处理 |
5.2.4 多维贫困指数及识别方法 |
5.3 多维贫困测度结果 |
5.3.1 多维贫困的类型 |
5.3.2 多维贫困的识别 |
5.4 多维贫困户与非多维贫困户差异分析 |
5.4.1 能力维度差异性 |
5.4.2 资本维度差异性 |
5.4.3 环境维度差异性 |
5.5 多维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匹配 |
5.6 多维贫困分解和类型划分 |
5.6.1 多维贫困分解 |
5.6.2 多维贫困户类型划分与特征 |
5.7 小结 |
第六章 多维贫困的形成机制 |
6.1 县域尺度多维贫困的形成机理 |
6.1.1 因子贡献率模型 |
6.1.2 县域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分析 |
6.2 农户尺度多维贫困的形成机理 |
6.2.1 研究方法 |
6.2.2 农户多维贫困的形成内部机理 |
6.2.3 农户多维贫困形成的外部影响机制 |
6.3 多维贫困形成跨尺度影响 |
6.3.1 不同尺度贫困形成关键影响因素不同 |
6.3.2 不同尺度贫困跨尺度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减贫路径与对策 |
7.1 区域层面多维减贫路径与对策 |
7.1.1 突出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业‖的可持续发展 |
7.1.2 提高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带动―人‖的发展 |
7.1.3 加快新型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以降低―地‖的制约 |
7.2 精准扶贫措施的优化与完善 |
7.2.1 整合产业资源突出优势产业 |
7.2.2 增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
7.2.3 提高贫困群体的参与度 |
7.2.4 加强基层干部帮扶能力 |
7.3 农户减贫对策与建议 |
7.3.1 提高自身能力发展和减贫的内生力 |
7.3.2 树立减贫的主体性意识 |
7.3.3 拓宽社会关系网络提高家庭资本存量 |
7.3.4 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对接“精准农业”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
1.2.2 凝练的科学问题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界定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界定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7 本章小结 |
2.相关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情况 |
2.1.1 国内城镇化发展情况 |
2.1.2 国外城镇化发展情况 |
2.1.3 国外主要城镇化模式梳理 |
2.1.4 国内外城镇化模式的对比 |
2.1.5 中国改革40 年的经验启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关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
2.2.2 关于城镇化测度的研究综述 |
2.2.3 关于城镇化因素的研究综述 |
2.2.4 相关研究述评及本文的研究空间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系统论 |
2.3.2 协调发展理论 |
2.3.3 结构理论 |
2.3.4 区位理论 |
2.3.5 人口迁移理论 |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7 动力机制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研究 |
3.1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的构建步骤 |
3.2 城镇化动力因子识别 |
3.2.1 因子识别的预试研究 |
3.2.2 问卷调查 |
3.3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城镇化影响因子体系 |
3.3.1 解释结构模型(ISM)概述 |
3.3.2 影响因子模型构建 |
3.3.3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 |
3.4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的分析与修正 |
3.4.1 城镇化驱动维度 |
3.4.2 城镇化动力模块 |
3.4.3 城镇化关键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动力系统分析 |
4.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 |
4.1.1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概念 |
4.1.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模型 |
4.1.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耦合 |
4.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功能 |
4.2.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激发功能 |
4.2.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响应功能 |
4.2.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传递功能 |
4.2.4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反馈功能 |
4.2.5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维持功能 |
4.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
4.3.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启动环节 |
4.3.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传动环节 |
4.3.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维持环节 |
4.3.4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反馈环节 |
4.3.5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城镇化动力机制的验证分析 |
5.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体系分析 |
5.1.1 结构方程的适用性分析 |
5.1.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5.2 问卷调查及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问卷设计 |
5.2.2 数据收集 |
5.2.3 问卷回收情况统计 |
5.2.4 问卷数据分析 |
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1 问卷的效度分析 |
5.3.2 问卷的信度分析 |
5.4 模型假设结果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1 初始模型分析 |
5.4.2 初始模型修正 |
5.4.3 结果分析 |
5.4.4 路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城镇化发展动力分析及路线安排 |
6.1 城镇化发展动力分析的必要性 |
6.2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复杂网络构建 |
6.3 城镇化动力系统网络分析 |
6.3.1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点度中心度分析 |
6.3.2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中介中心度分析 |
6.3.3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凝聚子群分析 |
6.4 城镇化发展路线安排 |
6.4.1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驱动力关键路径 |
6.4.2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路线图 |
6.5 本章小结 |
7.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
7.1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 |
7.2 城镇化发展政策建议 |
7.2.1 政府主导“松弛有度”的城市发展规划 |
7.2.2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强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
7.2.3 以人为本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 |
7.2.4 农民“硬资产”与“软文化”的双重提升 |
7.3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查问卷Ⅰ |
调查问卷Ⅱ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难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重点生态功能区精准扶贫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精准扶贫 |
2.1.2 重点生态功能区 |
2.2 重点生态功能区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
2.2.1 共同富裕理论 |
2.2.2 人权保障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生态正义理论 |
2.2.5 公共物品理论 |
2.3 重点生态功能区精准扶贫的特殊性 |
2.3.1 生态重建与贫困地区的空间叠加 |
2.3.2 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中的利益冲突 |
2.3.3 生态保障功能与产业发展的矛盾 |
第三章 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现状分析 |
3.1 现实考察 |
3.2 致贫原因 |
3.2.1 固有的贫困原因 |
3.2.2 划为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增贫困原因 |
3.3 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扶贫现状 |
3.3.1 现有的扶贫政策 |
3.3.2 扶贫效果 |
3.4 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扶贫存在的问题 |
3.4.1 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3.4.2 迁移式扶贫遇到的问题 |
3.4.3 贫困人口无话语权造成生态破坏行为频发 |
3.4.4 资源流转障碍导致农民增收困难 |
3.4.5 精准扶贫资金融资渠道少 |
3.4.6 缺乏法制监管和长效保障机制 |
第四章 域外国家生态保护和反贫困措施及经验借鉴 |
4.1 英国生态保护和反贫困措施及经验借鉴 |
4.1.1 英国生态保护和反贫困措施 |
4.1.2 对英国的经验借鉴 |
4.2 巴西生态保护和反贫困措施及经验借鉴 |
4.2.1 巴西生态保护及反贫困措施 |
4.2.2 对巴西的经验借鉴 |
4.3 美国生态保护和反贫困的措施及经验借鉴 |
4.3.1 美国生态保护及反贫困措施 |
4.3.2 对美国的经验借鉴 |
第五章 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 |
5.1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加快扶贫开发立法进程 |
5.1.1 更新扶贫立法的理念 |
5.1.2 健全扶贫立法的体系 |
5.1.3 完善扶贫立法的配套制度 |
5.2 在地方法规中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能动、社会参与的扶贫格局 |
5.2.1 通过地方立法确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制 |
5.2.2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法律激励体系 |
5.3 完善生态补偿精准扶贫机制 |
5.3.1 建立统一的生态补偿专门机构 |
5.3.2 拓宽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
5.4 完善迁移式扶贫机制 |
5.4.1 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机制 |
5.4.2 完善“返贫”保障机制 |
5.5 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
5.5.1 统筹规划,整合利用资金 |
5.5.2 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
5.5.3 提高贫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能力 |
5.6 构建贫困主体的民生权利体系 |
5.6.1 保障并落实贫困主体的经济文化权利 |
5.6.2 赋予并落实贫困主体的政治权利 |
5.7 明晰产权制度,促进资源的流转 |
5.7.1 明晰产权制度 |
5.7.2 促进资源流转 |
5.8 拓宽重点生态功能区精准扶贫资金筹措渠道 |
5.9 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精准扶贫考核机制 |
5.9.1 推行“绿色发展+公共服务”考核机制 |
5.9.2 考核突出生态保护和扶贫脱贫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移民村庄发展策略研究 ——以封丘县移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总结与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移民村庄发展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农村建设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缘起 |
2.1.2 主要内容 |
2.1.3 意义与作用 |
2.2 移民村庄发展概述 |
2.2.1 提出背景 |
2.2.2 发展过程 |
2.2.3 发展现状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移民村庄 |
2.3.1 移民村庄的特殊性 |
2.3.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移民村庄的特殊性 |
2.3.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移民村庄的发展情况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移民村庄发展实证研究 |
3.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封丘县移民村现状 |
3.1.1 人力资源 |
3.1.2 文化资源 |
3.1.3 产业资源 |
3.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封丘县移民村现状SWOT分析 |
3.2.1 发展优势 |
3.2.2 发展劣势 |
3.2.3 发展机会 |
3.2.4 发展挑战 |
3.3 封丘县移民村发展思考 |
3.3.1 启示与思考 |
3.3.2 困难和未来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移民村庄发展的困难和原因分析 |
4.1 政策层面 |
4.1.1 政策落实不到位 |
4.1.2 产业定位不清晰农村市场薄弱 |
4.2 人才层面 |
4.2.1 农村人才流失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难 |
4.2.2 农民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工作推行难 |
4.3 生态治理层面 |
4.3.1 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
4.3.2 追究问责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到位 |
4.3.3 农村生态治理保障能力差 |
4.4 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充分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移民村庄的发展策略 |
5.1 政策层面 |
5.1.1 坚持和完善移民新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底线 |
5.1.2 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激活农村要素市场 |
5.1.3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
5.2 人才层面 |
5.2.1 加强新形势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
5.2.2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突出项目带动作用 |
5.3 生态治理层面 |
5.3.1 加强宣传提升关注度 |
5.3.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
5.3.3 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5.4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与城乡一体化建设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 |
1.2.2 城乡规划实施评估 |
1.2.3 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 |
1.3.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实践发展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框架 |
第二章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实践 |
2.1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2.1.1 园区空间分布 |
2.1.2 园区产业发展 |
2.2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践进展 |
2.2.1 规划编制类型 |
2.2.2 规划编制单位 |
2.2.3 规划设计管理 |
2.2.4 规划实施评估 |
2.3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面临的问题 |
2.3.1 标准化统计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
2.3.2 规划实施的不确定性较多 |
2.3.3 国际环境与多元主体对评估的复杂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技术体系 |
3.1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理论依据 |
3.1.1 理性规划与交互规划 |
3.1.2 社会影响评价理论 |
3.1.3 境外产业园区“飞雁模型” |
3.1.4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
3.2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内容 |
3.2.1 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理论框架 |
3.2.2 境外产业园区发展特点与属性 |
3.2.3 境外产业园区参与主体及评估期望 |
3.2.4 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详细内容 |
3.2.5 境外产业园区各类规划实施评估侧重点 |
3.3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原则 |
3.4 境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 |
3.4.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3.4.2 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
3.4.3 评估指标体系建构 |
3.4.4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3.4.5 评估指标量化方法 |
3.4.6 实施评估总体得分 |
3.4.7 实施评估结果判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分析: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评估背景 |
4.1 东方工业园发展历程 |
4.1.1 园区发展总体概况 |
4.1.2 园区发展阶段回顾 |
4.1.3 园区空间拓展特征 |
4.1.4 园区产业发展特征 |
4.2 现行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
4.2.1 发展目标与定位 |
4.2.2 规划理念 |
4.2.3 园区规模与布局 |
4.2.4 土地利用 |
4.2.5 交通体系规划 |
4.3 规划实施评估范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东方工业园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
5.1 规划实施环境评估 |
5.1.1 宏观环境评估 |
5.1.2 中观环境评估 |
5.1.3 规划实施环境评估小结 |
5.2 规划实施过程评估 |
5.2.1 规划政策实施 |
5.2.2 外部政策实施 |
5.2.3 规划实施过程评估小结 |
5.3 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
5.3.1 产业发展 |
5.3.2 土地开发 |
5.3.3 支撑体系 |
5.3.4 外部效应 |
5.3.5 规划实施效果评估小结 |
5.4 规划工作与成果评估 |
5.4.1 规划工作科学性评估 |
5.4.2 规划文本质量评估 |
5.4.3 规划成果合规性评估 |
5.4.4 规划文本外在有效性评估 |
5.4.5 规划工作与成果评估小结 |
5.5 规划实施评估总体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践随着园区的发展渐成体系 |
6.1.2 构建了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五维评估理论框架 |
6.1.3 建立了中国境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 |
6.1.4 东方工业园实施情况较好但仍面临问题与挑战 |
6.1.5 对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发展的建议 |
6.1.6 对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的建议 |
6.2 主要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英文对照翻译 |
附录2: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3: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调查问卷(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 |
附录4:QUESTIONNAIRE ON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ETHIOPIAN EASTERN INDUSTRIAL ZONE)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河南省邓州市移民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移民 |
2.移民安置 |
(二)理论概述 |
三、邓州市移民安置现状分析 |
(一)邓州市移民村概况 |
(二)邓州市政府在移民安置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分析 |
1.经济生活方面 |
2.就业培训方面 |
3.社会融入方面 |
4.社会治理方面 |
四、邓州市移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邓州市政府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1.移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2.安置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 |
3.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移民就业依然困难 |
4.移民“客居心态”严重 |
5.移民社区自治发展不完善,村民自治流于形式 |
(二)邓州市政府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前期调查具有片面性 |
2.移民政策供需失衡 |
3.移民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 |
4.政府具有“经济人”心理及行为 |
5.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
五、完善邓州市移民安置的对策建议 |
(一)国内水库移民安置的经验借鉴 |
1.三峡水库移民搬迁安置 |
2.楚雄青山嘴水库移民搬迁 |
3.经验总结 |
(二)完善邓州市移民安置的对策建议 |
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移民归属感 |
2.推动产业多元化,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
3.强化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开发性移民 |
4.完善移民社区自治体系 |
5.帮助移民建立社会关系网,构建和谐社区 |
6.强化对移民的心理疏导 |
六、结论与讨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9)河南省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实施的成效、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河南省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提出背景 |
第一节 河南省贫困状况及其致贫因素 |
一、河南省贫困状况 |
二、河南省农村贫困地区致贫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情况及作用 |
一、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情况 |
二、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村地区脱贫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
第三节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脱贫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一、职业教育服务精准脱贫的必要性 |
二、职业教育服务精准脱贫的可能性 |
第三章 “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实施的基本做法 |
第一节 “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实施的基本要求 |
一、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
二、筛选培训对象,确定培训人数 |
三、创新培训方式,精选培训专业 |
四、组织开展培训,进行技能考核鉴定 |
五、规范学籍管理,开展绩效评估 |
六、加强经费管理 |
第二节 个案分析——栾川县“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实施的情况 |
一、建立组织机构 |
二、精选培训专业 |
三、精心组织培训 |
四、综合考评 |
第四章 “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实施的成效与困境 |
第一节 “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实施的效果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三、取得的成效 |
第二节 “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境 |
一、政府层面: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
二、培训基地层面:实施过程受阻因素多 |
三、学员自身层面:文化素质较低,参培的积极性不高 |
第五章 提高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效果的对策 |
第一节 精准“治理督评”,优化职业教育技能脱贫供给 |
一、合理规划脱贫方案,为技能脱贫工作提供方向引导 |
二、健全职教脱贫法律制度,为技能脱贫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
三、建立培训监督考核机构,为技能培训提供质量保障 |
四、加强技能培训管理的规范性,确保技能脱贫良好运行 |
第二节 精准“分析需求”,保障职业教育技能脱贫效能 |
一、了解培训需求,提高技能培训的有效性 |
二、丰富培训内容,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技能脱贫培训包” |
三、创新思路,加快推进技能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 |
第三节 精准“激发热情”,增强职业教育技能脱贫动力 |
一、坚定脱贫信心,充分发挥主人翁的身份优势 |
二、树立技能脱贫意识,调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
三、正确进行贫困归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生态搬迁进程中的乡村居民社会排斥比较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
1.1.2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1.1.3 抚仙湖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社会排斥的缘起和发展 |
1.2.2 社会排斥的主要研究内容 |
1.2.3 生态建设中的社会排斥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抚仙湖生态建设及其社会排斥现象 |
2.1 流域生态建设概况 |
2.1.1 统筹管理制度建立 |
2.1.2 分区分级管控实施 |
2.1.3 流域产业结构优化 |
2.1.4 生态修复全面构建 |
2.2 北岸生态搬迁概况 |
2.2.1 生态搬迁一期概况 |
2.2.2 生态搬迁二期概况 |
2.3 北岸生态搬迁中排斥现象 |
2.3.1 生产生计受限 |
2.3.2 权利表达受阻 |
2.3.3 原有生活方式打破 |
第三章 社会排斥评价方案设计 |
3.1 社会排斥评价体系构建 |
3.1.1 理论基础 |
3.1.2 社会排斥维度 |
3.1.3 社会排斥指标 |
3.1.4 社会排斥评价方法 |
3.2 评价量表与问卷设计 |
3.2.1 村民社会排斥量表 |
3.2.2 搬迁安置决策参与量表 |
3.2.3 抚仙湖北岸乡村社区调查问卷 |
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3.1 问卷发放 |
3.3.2 深度访谈 |
3.3.3 样本特征 |
3.4 指标体系验证性分析 |
3.4.1 量表信度检验 |
3.4.2 量表效度分析 |
第四章 社会排斥评价结果分析 |
4.1 社会排斥得分描述 |
4.1.1 总社会排斥得分描述 |
4.1.2 物质排斥得分描述 |
4.1.3 权利排斥得分描述 |
4.1.4 关系排斥得分描述 |
4.2 社会排斥得分比较 |
4.2.1 一级维度得分比较 |
4.2.2 二级维度得分比较 |
4.3 社会排斥模型多群组分析 |
4.3.1 村民社会排斥模型多群组比较 |
4.3.2 安置决策参与排斥模型多群组比较 |
第五章 社会排斥特征与成因 |
5.1 社会排斥特征 |
5.1.1 搬迁后村民物质排斥明显 |
5.1.2 村民权利参与常态性弱化 |
5.1.3 搬迁后村民关系排斥显着 |
5.2 社会排斥成因 |
5.2.1 搬迁者能力劣向转变的排斥内因 |
5.2.2 政府介入型排斥外因 |
5.2.3 搬迁者搬迁决策过程参与缺失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社会排斥可由物质、权利和关系三个维度表达 |
6.1.2 搬迁进程中村民社会排斥特征 |
6.1.3 社会排斥产生内在逻辑 |
6.2 可能创新之处 |
6.2.1 研究视角方面 |
6.2.2 研究内容方面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评价单元的局限性 |
6.3.2 拓展社会排斥空间分异研究 |
6.4 对策与建议 |
6.4.1 明确搬迁者在迁移各阶段参与权 |
6.4.2 建立生态搬迁居民社会保障机制 |
6.4.3 健全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河南淅川县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补短板、谋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头、铺好路——2021年食品行业发展总结[J]. 张卫. 中国食品, 2021(24)
- [2]电子商务平台在南阳市农资经营中的应用研究[D]. 张建勋.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3]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商洛市为例[D]. 刘倩. 西北大学, 2019(07)
- [4]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 唐熙来. 重庆大学, 2019(09)
- [5]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D]. 曹喜亚.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移民村庄发展策略研究 ——以封丘县移民村为例[D]. 朱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7]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为例[D]. 赵胜波. 东南大学, 2019(06)
- [8]河南省邓州市移民安置问题研究[D]. 汤蕾.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河南省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项目实施的成效、困境与对策研究[D]. 陈春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生态搬迁进程中的乡村居民社会排斥比较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为例[D]. 张晓.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移民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农资电商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