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浦玉忠[1](202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的“跟进式”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和时代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赋予人才培养时代元素和精神力量,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德育的实践规律,找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跟进式"教育理念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做到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同时结合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形成完整、循环的德育模式,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
高世奇,徐展[2](2021)在《提质培优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路径探索》文中认为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相继出台,我国职业教育正式进入提质培优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提质培优行动的重点内容。在提质培优阶段,高职院校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育人的各个环节,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校企共建德育实践基地。
绍兴市人民政府[3](2021)在《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绍兴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绍兴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绍政发[2021]28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现将《绍兴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绍兴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14日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力量,妇女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国雄[4](2021)在《三重维度下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效性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合格接班人等根本性问题。当前,西方思想传播渗透、市场经济深度推进、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所引发的思想价值问题不约而同地展现出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舆论环境,必须从课堂、实践、教育三重维度探析提升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效性的路径,遵循打造双主体课堂、推进实践基地工作、加强教育引导的逻辑发展进程,才能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和目标。
方燕[5](2021)在《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活动融合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创业活动是一种以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也予以了更多重视。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有效举措。随着我国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新媒体迅速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全新平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文章针对新时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要求,探讨高校德育教育之于创业活动的具体路径。
吕纳,王辰辰[6](2021)在《“三圈三全”理念下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三圈三全"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改革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圈""中圈""外圈"三层德育空间中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建立可操作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德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一方面,能培养出既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职业素养、高超的职业技能,又具备职业发展潜能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宏观德育育人理念与中观及微观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可以让中观制度、微观运作得到宏观理念的引领,同时中观制度及微观运作的实践也可以反哺宏观育人理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产生最佳的工作效果。
苏建茹,孙忠博,李浚,郎海涛[7](2021)在《依托专业特色的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一环。目前高校的劳动教育仍然存在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有限、学校有关劳动教育课程缺失、劳动实践载体不足等问题。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鼓励学生通过付出劳动参与到校区的管理和服务中,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校区治理格局,探索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更好地实现校区管理服务,促进劳动教育的落地。
李玉华[8](2021)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回归历程与未来向度》文中认为以问题为导向,从剖析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入手,详细梳理党的教育方针中关于"五育"的表述。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展示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回归历程。通过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来分析劳动教育推动"五育融合"的实践理路。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等课程主渠道,探讨劳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等四个实践性较强的重要教育平台,探求劳动教育融入其中的方式方法,形成新时代高校全课程、全方位、全过程劳动育人的清晰路径,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益借鉴。
祝世彬,王梦林[9](2021)在《高职院校劳模精神育人路径探索——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劳模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开展了劳模精神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劳模特聘教授团队、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劳模文化教育展示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劳模理论研究和课程教材开发为支撑,以新时代劳模精神教育中心为抓手,构建了以劳模精神引领的育人模式,为高职院校开展劳模精神育人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浙江省人民政府[10](2021)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浙江省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浙政发[2021]1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省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6月11日浙江省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推进"十四五"时期全省妇女事业发展,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务院妇儿工委有关工作要求,
二、加强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的“跟进式”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融入高校德育的“全过程” |
(一)高校德育的“全过程”需要“全程”跟进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程”跟进高校德育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程融入课程育人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程融入实践育人 |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程融入管理育人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融入高校德育的“全领域” |
(一)高校德育的“全领域”需要“全员”跟进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员”跟进高校德育 |
1. 全员投入心理育人 |
2. 全员投入服务育人 |
3. 全员投入资助育人 |
4. 全员投入组织育人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融入高校德育的“全方位” |
(一)高校德育的“全方位”需要“全面”跟进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跟进高校德育 |
1. 全面做到科研育人 |
2. 全面做到文化育人 |
3. 全面做到网络育人 |
(2)提质培优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质培优阶段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意义 |
(一)提质培优阶段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需要 |
(二)提质培优阶段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需要 |
(三)提质培优阶段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是树牢学生工匠精神的需要 |
二、提质培优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提质培优阶段,推进“三教”改革对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挑战 |
(二)提质培优阶段,校企深度合作对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挑战 |
(三)提质培优阶段,课程思政建设对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挑战 |
三、提质培优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提质培优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为理论指导 |
(二)提质培优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必须以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有效载体 |
(三)提质培优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必须以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为最终目标 |
四、提质培优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方法路径 |
(一)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
(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育人的各个环节 |
(三)开展劳动教育,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
(四)深挖企业德育教育资源,校企共建德育实践基地 |
(4)三重维度下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效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紧迫性 |
1. 关系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2. 关系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3. 关系到培养合格接班人。 |
二、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
1. 西方思想传播所引发的价值观念问题。 |
2. 市场经济深度推进所引发的功利主义问题。 |
3. 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历史虚无主义侵袭问题。 |
三、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
1. 以“专业+思政”打造双主体课堂,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
2. 以“文化为纽带”推进实践基地工作,提升高校意识形态阐释力。 |
3. 以“网络为载体”加强教育引导,占领高校意识形态制高点。 |
(5)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活动融合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业活动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
(一)创业活动是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拓展 |
(二)培育创业型人才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 |
二、高校德育教育与创业活动融合的路径 |
(一)转变认识,确立创业型人才观 |
(二)创新理论,发挥德育优势 |
(三)创新实践,打造新型育人空间 |
(四)改善环境,提供激励保障 |
三、结语 |
(6)“三圈三全”理念下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三圈三全”理念的提出与含义 |
2.1 “三圈三全”理念的提出 |
2.2 “三圈三全”理念的内在含义 |
3 “三圈三全”理念下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 |
3.1 “三圈三全”理念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
3.1.1 探索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计 |
3.1.2 培育重点课程,融入课程思政 |
3.1.3 打造劳模精神育人特色 |
3.2 “三圈三全”理念下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 |
3.2.1 创新专业双带头人制度 |
3.2.2 探索多种渠道锤炼“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
3.2.3 探索建构“三圈三全”多元教育主体 |
3.3 “三圈三全”理念下产教模式的创新 |
4 小结 |
(7)依托专业特色的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价值观念异化,劳动意识不强 |
(二)学生劳动能力水平有限 |
(三)高校有关劳动教育课程缺失,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 |
(四)劳动实践载体尚存不足 |
二、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
(一)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
(二)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体系 |
(三)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
(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三、依托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
(一)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长效运行机制 |
(二)打造专业特色的创新劳动教育实践项目 |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
四、结语 |
(8)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回归历程与未来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实困境:尚未回归本位的劳动教育 |
二、回归之路:党的教育方针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表述 |
1. 德智体全面发展(1957—1986年) |
2.“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短暂出现(1986—1990年) |
3. 德智体等全面发展(1990—1999年) |
4.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999—2018年) |
5.“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回归(2018年至今) |
三、未来向度: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路径 |
1. 坚持“五育”深度融合,实现全课程劳动育人 |
2. 推动课上课下紧密衔接,实现全方位劳动育人 |
3. 打造完整链条,实现全过程劳动育人 |
(9)高职院校劳模精神育人路径探索——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劳模精神育人的依据 |
(一)劳模精神是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劳模精神 |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劳模精神 |
二、高职院校劳模精神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困境 |
(一)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育人氛围有待加强 |
(二)劳模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待丰富 |
(三)劳模精神融入高职生思想难度较大 |
三、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劳模精神育人探索 |
(一)劳模精神育人历程 |
(二)新时代劳模精神育人策略 |
1. 以党建为引领,弘扬劳模精神,构建新时代劳模校园文化 |
2. 成立新时代劳模精神教育中心,打造新时代劳模精神育人平台 |
3. 扎实推进“十个一”工程建设,创设新时代劳模精神育人机制 |
四、总结 |
(10)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浙江省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浙江省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 |
一、总体要求 |
二、发展领域的目标和措施 |
(一)妇女与家庭建设。 |
(二)妇女与健康。 |
(三)妇女与教育。 |
(四)妇女与经济。 |
(五)妇女参与决策管理。 |
(六)妇女与社会保障。 |
(七)妇女与法律保护。 |
(八)妇女与环境 |
三、重点实事项目 |
四、组织实施 |
浙江省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 |
一、总体要求 |
二、发展领域的目标和措施 |
(一)儿童与家庭。 |
(二)儿童与健康。 |
(三)儿童与安全。 |
(四)儿童与教育。 |
(五)儿童与福利。 |
(六)儿童与法律保护。 |
(七)儿童与社会环境。 |
三、重点实事项目 |
四、组织实施 |
四、加强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的“跟进式”路径[J]. 浦玉忠.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提质培优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路径探索[J]. 高世奇,徐展. 辽宁高职学报, 2021(10)
- [3]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绍兴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绍兴市人民政府. 绍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4]三重维度下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效性探析[J]. 黄国雄.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5]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活动融合的路径研究[J]. 方燕. 经济师, 2021(10)
- [6]“三圈三全”理念下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吕纳,王辰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05)
- [7]依托专业特色的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探索[J]. 苏建茹,孙忠博,李浚,郎海涛. 教师教育论坛, 2021(09)
- [8]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回归历程与未来向度[J]. 李玉华. 教育探索, 2021(08)
- [9]高职院校劳模精神育人路径探索——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J]. 祝世彬,王梦林. 职业技术教育, 2021(23)
- [10]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浙江省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Z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