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凋落物量及土壤碳库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凯[1](2020)在《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硅体碳具有很强的抗分解能力,是陆地生态系统长期稳定固碳的重要机制之一,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意义。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主要的针叶树种,分布面积大,植硅体碳汇潜力巨大。本研究选取浙江省建德林场不同年龄马尾松林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马尾松林地上器官(树叶、树枝、树干)植物样品和0~100cm土层的土壤样品。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植硅体、植硅体碳含量,揭示不同林龄马尾松地上器官的植硅体碳空间分布规律和植硅体碳封存潜力,阐明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剖面中植硅体碳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准确估算我国亚热带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马尾松各器官中的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植硅体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树叶(1.829 g·kg-1)>树枝(0.771 g·kg-1)>树干(0.452 g·kg-1),而植硅体碳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树叶(0.357 g·kg-1)>树枝(0.172 g·kg-1)>树干(0.104 g·kg-1)。树龄对马尾松树叶、树枝的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均有显着影响(P<0.05),而对地上器官的植硅体封闭碳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不同年龄马尾松树叶的植硅体含量为:55a(2.358 g·kg-1)>63a(1.923 g·kg-1)>36a(1.719 g·kg-1)>24a(1.655 g·kg-1)>15a(1.489 g·kg-1)。马尾松树叶植硅体含量与土壤p H值和有效硅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2.马尾松各器官植硅体碳储量的大小顺序为:树干(8.69 kg·hm-2)>树枝(2.60kg·hm-2)>树叶(1.26 kg·hm-2),其中树干和树枝的植硅体碳储量分别占总储量的69.2%和20.7%。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地上器官植硅体碳总储量为:55a(15.97 kg·hm-2)>63a(15.54 kg·hm-2)>36a(10.63 kg·hm-2)>15a(10.46 kg·hm-2)>24a(10.13 kg·hm-2)。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地上器官的植硅体碳封存速率为:15a(10.94 kg-e-CO2·hm-2·a-1)>24a(9.97kg-e-CO2·hm-2·a-1)>36a(7.20 kg-e-CO2·hm-2·a-1)>55a(5.10 kg-e-CO2·hm-2·a-1)>63a(4.76 kg-e-CO2·hm-2·a-1)。若以我国现有的马尾松林面积1.20×107hm2和平均植硅体碳封存速率7.58 kg-e-CO2·hm-2·a-1计算,每年可封存9.10×104t CO2。3.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中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范围分别为6.01~15.98 g·kg-1和0.062~0.219 g·kg-1,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在不同林龄马尾松林表层土中均未出现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在剖面分布中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马尾松林土壤中植硅体碳含量占总有机碳含量的百分率变化范围为0.73%~1.51%。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植硅体含量和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
罗碧珍[2](2020)在《林火干扰对广东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地球大气(CO2浓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平衡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森林对碳循环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森林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储存碳元素最多的碳库,在调节CO2浓度及减缓温室效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林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非连续的干扰因子,导致植被碳库、凋落物碳库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进而对大气碳平衡及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林火干扰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其碳汇效应引起科研工作者们的普遍关注,但目前有关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影响的定量化研究及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因而,本研究选择林火干扰易发频发的广东亚热带林区为研究区域,研究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的量化影响及影响机制,进而有利于减少全球碳平衡估算中的不确定性。本研究立足森林生态系统尺度,以广东亚热带4种林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样地法,以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定固定标准样地,进行植被生物量、凋落物生物量和土壤样品的采样,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试验分析与数据统计分析,测定植被和凋落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含量,计算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不同林火干扰强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对森林生态系统各碳库(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有机碳)及生态系统碳库产生的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量化林火干扰对不同林型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解析林火干扰强度、林型及土层深度对生态系统碳库变异的影响因素,探讨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对阐明林火干扰对亚热带森林固碳效应的影响机制,构建林火干扰对森林碳库影响的评价体系、深化亚热带森林对林火干扰响应机制以及气候变化、林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碳循环耦合效应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森林防灭火部门、林业管理部门以及应急管理部门科学有效地选择林火管理策略、准确估算林业碳汇和恢复修复森林火烧迹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对森林防火学以及干扰生态学、林火生态学、土壤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产生显着影响林火干扰降低了生态系统碳密度,且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加,碳密度减少幅度增大。4种林型的生态系统碳密度变化均表现为对照>轻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重度林火干扰。相比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后马尾松林碳密度依次下降了 6.73%、35.25%和44.95%,杉木林碳密度分别降低了8.29%、26.3 8%和42.37%,桉树林碳密度依次减少了 13.53%、39.41%和56.74%,木荷林碳密度分别下降了 7.99%、23.80%和41.74%。与对照相比,各林型轻度林火干扰强度对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强度对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差异显着(P<0.05)。林火干扰对广东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程度为重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林火干扰强度和林型均对生态系统碳密度有显着影响。林火干扰强度解释了生态系统碳密度变异的71.67%,林型解释了生态系统碳密度变异的17.58%,说明林火干扰强度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2)林火干扰减少了植被碳密度植被碳密度随着林火干扰强度增强而减少,但不同组分的植被碳密度表现不同,乔木碳密度在不同林火干扰强度下的变化与植被碳密度的变化一致,而草本碳密度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相同林火干扰强度下,植被各组分碳密度均以乔木层减少幅度最大。轻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则显着降低了植被碳密度(P<0.05)。乔木碳密度在不同林火干扰强度下的变化与植被碳密度的变化一致,而草本碳密度则呈现与乔木碳密度相反的变化趋势为重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对照。林火干扰强度显着影响乔木和草本碳密度,亦对灌木碳密度产生了影响。研究发现,轻度林火干扰虽显着提高了草本碳密度,亦对灌木碳密度产生了影响,但对占植被主体地位的乔木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因而未导致植被碳密度的显着变化。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虽显着提高了草本碳密度,也对灌木碳密度产生了影响,但显着降低了乔木碳密度,进而显着减少了植被碳密度。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林火干扰强度和林型均对植被碳密度有显着影响,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亦对植被碳密度表现出显着影响。林火干扰强度解释了植被碳密度变异的73.17%,林型解释了植被碳密度变异的12.06%,两者的交互作用解释了植被碳密度变异的9.53%,说明林火干扰强度是导致植被碳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3)林火干扰降低了凋落物碳密度林火干扰均显着减少了凋落物碳密度(P<0.05),并随林火干扰强度的增加其减少幅度增大,但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对凋落物碳密度的影响有所差异。轻度林火干扰虽减少了乔木碳密度,但影响差异不显着,同时显着增加了草本碳密度,并影响了灌木碳密度,从而减少了凋落物的来源,进而显着减少了凋落物碳密度。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虽显着增加了草本碳密度,并影响灌木碳密度,但显着降低了乔木碳密度,从而减少了凋落物的来源,进而显着减少了凋落物碳密度。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林火干扰强度和林型均对凋落物碳密度有显着影响,林火干扰强度解释了凋落物碳密度变异的38.73%,林型解释了凋落物碳密度变异的50.97%。(4)林火干扰减少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活性有机碳含量林火干扰减少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并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加而呈减少趋势,且减少幅度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逐渐变小。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轻度林火干扰仅显着降低了土壤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尚未引起土层(0-100cm)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显着变化,因而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显着降低了土壤表层和浅层(20-40cm)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而导致土层(0-100cm)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显着变化,因而对土壤有机碳密度产生显着影响(P<0.05)。活性有机碳含量各组分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加沿土壤剖面递减的幅度呈现一定的差异性,重度林火干扰后的递减趋势最强,土壤表层活性有机碳的下降趋势较明显,土壤浅层活性有机碳次之,土壤深层(40-100cm)活性有机碳下降趋势较为平缓。林火干扰对各林型土壤细根生物量均产生影响,但轻度林火干扰仅对土壤表层细根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显着(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显着降低了土壤表层和浅层细根生物量(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林火干扰强度、林型、土层深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均有显着影响,林火干扰强度和土层深度之间的交互作用、林型和土层深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土壤有机碳密度有显着影响。林火干扰强度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8.78%,林型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5.41%,土层深度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70.29%,林火干扰强度和土层深度之间的交互作用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8.16%,林型和土层深度之间的交互作用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2.68%。(5)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林火干扰有效改变了生态系统碳库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生态系统地上(植被)碳库和地表(凋落物)碳库减少幅度大于地下(土壤有机碳)碳库,即林火干扰后地上和地表部分碳库占比减少,而地下土壤有机碳库占比增加的趋势。对照样地马尾松林、杉木林、桉树林和木荷林土壤有机碳库占比分别为56.51%、61.1 5%、58.58%和61.59%,而重度林火干扰后,土壤有机碳库占比呈上升趋势,占比依次为82.97%、78.49%、81.1%和70.96%,占生态系统碳库的优势地位,而植被和凋落物碳库占比呈下降趋势,处于生态系统碳库的次要地位。(6)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机制林火干扰消耗大量植被碳库,改变植被及其群落的结构与组成,影响植被的发育和生长,对植被间作用机制起着调节作用,从而调控凋落物量和细根生物量,并对土壤有机碳库产生影响,且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进而造成生态系统碳库减少。研究发现轻度林火干扰仅显着减少了凋落物碳密度和土壤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细根生物量,而对植被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但由于植被碳密度占比较大,因而轻度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既显着降低了土壤表层和土壤浅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细根生物量,又显着减少了植被碳密度与凋落物碳密度,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差异显着。综上所述,中度和重度强度的林火干扰对广东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显着,而轻度强度的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不显着,鉴于中度和重度强度的林火干扰易造成生态系统碳库损失大和环境污染,因此,为有效提高森林碳汇效应,维护生态系统碳平衡,尽量减少中度和重度强度的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产生的显着影响,建议在森林经营管理和林火管理措施上应用推广轻度林火干扰强度的计划烧除作为碳减排增汇效应的森林碳汇管理手段。同时研究表明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对木荷林生态系统碳损失最少,因而应提倡种植木荷作为南方防火树种,从而达到防火效应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建设。
王兰芳[3](2019)在《浙江省主要森林类型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森林经营管理,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效益,以浙江省1994—2009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研究材料,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森林生产力,以平均划分的原则将经度、纬度和海拔3个维度分别划分成不同的地理梯度带,用最小显着差法分别计算差异显着性,分析杉木林,马尾松林和阔叶林3个浙江省主要森林类型的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及其规律。结果表明:(1)浙江省杉木林生产力在经度维度上的分异明显,在纬度和海拔两个地理维度方向无明显分异现象。沿经度方向,第Ⅰ,Ⅱ梯度带上浙江省杉木林生产力明显高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且随着时间推移第Ⅰ梯度带上的生产力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的差异越加显着。沿海拔方向,各梯度带上的浙江省杉木林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但随着时间推移第V梯度带与其他梯度带间的差异逐渐显着,且第V梯度带上的3期生产力皆高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2)浙江省马尾松林生产力在第1期时在经度和海拔两个地理维度上有明显分异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分异现象消失,而在纬度地理维度上无明显分异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分异现象逐渐明显。沿经度方向,第Ⅱ梯度带上第1期浙江省马尾松林生产力明显高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但随着时间推移第Ⅱ梯度带上的生产力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的差异明显减小,第Ⅱ梯度带上的第2和第3期生产力与第Ⅲ~Ⅶ梯度带上的生产力的差异均不显着。沿纬度方向,各梯度带上第1至第3期浙江省马尾松生产力在各梯度带间均无显着差异,但随着时间推移,第Ⅵ、Ⅶ梯度带上的生产力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的差异逐渐显着,且生产力值高于其他梯度带上的。沿海拔方向,第Ⅳ、Ⅴ梯度带上的浙江省马尾松林生产力明显高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但随着时间推移,第Ⅴ梯度带上不再有马尾松林分布,且第Ⅳ梯度带上的生产力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的差异逐渐减小。(3)浙江省阔叶林生产力在经度、纬度、海拔三个地理维度上均无明显分异。沿海拔方向,各梯度带上的浙江省阔叶林生产力在各梯度带间差异不明显,第Ⅴ梯度带上的生产力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的差异相对显着,生产力值相对高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值。
张雨洁[4](2019)在《会稽山香榧林土壤有机碳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将天然次生林改造成人工林并进行长期集约经营的现象十分普遍,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经营管理措施的不同容易对土壤有机碳库造成显着影响。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是我国特有的树种,是集食用、油用、药用和观赏价值于一身的多功能珍贵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本文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国家森林公园的香榧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通过采集天然次生林、不同施肥措施和不同年龄段的香榧土壤样品,分析其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碳(ROC)、轻组有机质(LFOM)及土壤养分含量,以期为香榧林土壤质量评价与可持续经营,以及香榧古树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天然次生林改造成香榧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1)各土层土壤TOC含量显着降低27.2%~50.5%;0~20 cm土层土壤ROC含量有所提升;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LFOM含量分别显着提升155.5%和184.8%。(2)在土壤剖面结构上,香榧林土壤TOC和ROC含量在20~40 cm土层的下降幅度均高于天然次生林,而LFOM含量下降幅度却低于天然次生林。天然次生林改造成香榧林后,0~20 cm土层土壤易氧化碳碳素有效率和碳库活度分别显着提高123.2%和169.2%。(3)TOC、ROC和LFOM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三者与全氮和水解性氮的相关性最高。ROC、LFOM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ROC与速效钾除外)。2.施肥措施对香榧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1)与对照相比,农民习惯的有机-无机配施方式可显着提升各土层土壤TOC、ROC、LFOM、全氮、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单施复合肥处理下的0~20 cm土层土壤ROC、水解性氮及各土层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得到显着提升。(2)各土层土壤ROC/TOC均表现为: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单施复合肥处理>不施肥处理。(3)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下各层土壤p H有一定的提升,单施复合肥处理显着降低了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p H。(4)TOC、ROC和LFOM之间均达到极显着相关,三者与全氮、水解性、速效钾、有效磷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3.不同年龄香榧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1)不同年龄香榧土壤TOC、ROC和LFOM含量均随树龄增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0~500 a达到峰值,其中TOC含量变化最为明显。(2)不同树龄香榧土壤中ROC/TOC总体表现为:50~100 a>0~50 a>100~300 a>300~500 a>500 a以上(0~20 cm土层除外)。(3)各年龄段香榧土壤TOC、ROC和LFOM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三者与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之间的相关性较好(0~50 a生除外),与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之间的相关性较差(500a以上除外),其中,500 a以上香榧土壤TOC、ROC、LFOM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
潘萍[5](2018)在《江西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文中提出以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最大的陆地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和减缓气候变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准确估算森林碳储量受到广泛关注。碳密度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及受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区域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或不同区域相同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及其空间特征存在差异。马尾松是亚热带地区主要乡土针叶树种,也是江西省主要森林类型之一,其面积占全省乔木林总面积的28.9%。本研究以江西省为研究区,以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与样品测定等手段获取数据,分析其碳密度的分配特征,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等空间模型探讨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固碳和增碳的经营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为进一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等方面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论文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不分起源)及其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类型不同龄级的碳含量均表现为:乔木层为树叶>树干>树枝>树根;灌木层为灌木枝>灌木叶>灌木根;草本层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凋落物层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随着龄级的增大,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类型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组分碳含量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而土壤层的碳含量则随着龄级的增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人工林各龄级间的增加幅度均高于天然林。(2)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类型不同层次碳密度以及随龄级的变化表现为:乔木层分别为45.68 t·hm-2、48.64 t·hm-2和42.62 t·hm-2,且其碳密度均表现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随着龄级的增大其乔木层碳密度均呈增加的趋势;相同龄级乔木层碳密度均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其中,天然林Ⅱ龄级乔木层碳密度显着高于人工林(P<0.05),其它龄级两种类型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分别为4.52 t·hm-2、5.06 t·hm-2和3.95 t·hm-2,均随着龄级的增大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各龄级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均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且Ⅲ龄级的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天然林的显着高于人工林(P<0.05)。凋落物层的碳密度分别为1.81t·hm-2、1.88 t·hm-2和1.73 t·hm-2,随着龄级的变化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但相同龄级则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土壤层的碳密度分别为70.32 t·hm-2、77.54 t·hm-2和62.87t·hm-2,随龄级的增大土壤层的碳密度均呈增加趋势,且相同龄级天然林的土壤层碳密度高于人工林。(3)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类型的总碳密度分别为122.33t·hm-2、133.12 t·hm-2和111.17 t·hm-2,均随着龄级的增大而增加;相同龄级碳密度均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其中Ⅱ龄级时天然林的碳密度显着高于人工林(P<0.05);各层次碳密度占总碳密度的比例均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其中,土壤层碳密度所占比例均随龄级的增大而减小,而乔木层所占比例则呈相反的变化规律,林下植被层与凋落物层所占比例均表现为随着龄级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碳密度的全局Moran’s I值均大于零,均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当距离超过400 km时,生态系统及其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的碳密度几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而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在距离超过450 km时几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的碳密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为显着正自相关,随着距离的增大,在空间上的分布均逐渐由聚集分布趋向于随机分布。局部Moran’s I值表明,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随着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强,且其局部空间分布不均匀,随着距离的增大局部空间分布的差异逐渐增大。(5)利用半方差函数模型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进行模型拟合的结果表明:指数模型对乔木层和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0.38和0.50;球状模型对凋落物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总碳密度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0.49、0.35和0.36。拟合结果表明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在空间上均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的参数结果进行克里格空间插值,得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碳密度主要集中在85.14-153.52 t·hm-2、39.71-81.30 t·hm-2、3.44-6.82 t·hm-2、1.49-2.43 t·hm-2和33.86-124.45 t·hm-2范围内。研究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较为相似,总体上均呈中间低、周边高的趋势,与研究区的地貌特征较为吻合。(6)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与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相关性显着且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因子,其结果表明各层次碳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完全相同。其中,乔木层的为海拔、坡度、胸径、株数密度、年均温度与年均降水量;林下植被层的有海拔、坡位、林下植被盖度、株数密度与年均降水量;凋落物层的包括海拔、林下植被盖度、株数密度、年均温度与年均降水量;土壤层的为海拔、坡度、坡位、土层厚度、林龄、年均温度与年均降水量;而对生态系统总碳密度影响显着的因子有海拔、坡度、土层厚度、胸径、年均温度与年均降水量。(7)利用最小二乘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别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和其影响因子之间进行拟合,结果表明,GWR模型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碳密度的拟合效果均最佳,其R2分别为0.8043、0.8638、0.6958、0.6697和0.7767,且AIC与MSE比其它三种模型的均小,模型残差检验均表明GWR模型能有效降低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8)根据GWR模型拟合系数分析相关性显着且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因子对马尾松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表明: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随立地、植被、气象因子的变化表现出的增长或降低的趋势都一致。随着各立地、植被因子及年均温度值的增大,天然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的增长幅度均高于人工林,其降低幅度均低于人工林;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大,天然林生态系统及其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土壤层碳密度的增长幅度均低于人工林,而其凋落物层碳密度的降低幅度高于人工林。
佘汉基[6](2018)在《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储量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广东省韶关市小坑林场的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和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 2种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构建了2个树种乔木层各组分干重与胸径的回归方程,对2种林分的生物量(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干重进行了估测,并分析了生态系统(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有机碳和营养元素含量、储量及其分配特征,探讨了乔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氮磷钾的化学计量特征,以便为研究生态公益林的固碳能力以及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种林分乔木层各组分干重与胸径的回归方程拟合效果好,数学模型的决定系数在0.760-0.955之间。(2)山杜英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34.90 t/hm2,黧蒴锥为66.55 t/hm2,2林分各层次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排序均为乔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灌木层,以乔木层占绝对优势,山杜英为76.7%,黧蒴锥为93.3%。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干>枝>根>叶。(3)山杜英人工林林分平均碳含量为463.79 g/kg,黧蒴锥为476.65 g/kg,山杜英林分碳含量(g/kg)的大小排序为灌木层(480.82)>乔木层(474.79)>凋落物层(465.38)>草本层(434.17),黧蒴锥为凋落物层(506.11)>灌木层(483.61)>乔木层(471.81)>草本层(445.06)。(4)山杜英人工林林分平均氮含量为11.32 g/kg,黧蒴锥为9.67 g/kg,山杜英林分氮含量(g/kg)的大小排序为凋落物层(15.27)>草本层(10.73)>灌木层(10.29)>乔木层(8.98),黧蒴锥为凋落物层(13.30)>草本层(9.98)>灌木层(8.00)>乔木层(7.38)。山杜英人工林林分平均磷含量为0.74 g/kg,黧蒴锥为0.92 g/kg,山杜英林分磷含量的大小排序为灌木层(0.78)>凋落物层(0.76)>草本层(0.72)>乔木层(0.69),黧蒴锥为灌木层(1.33)>草本层(1.08)>乔木层(0.71)>凋落物层(0.55)。山杜英人工林林分平均钾含量为7.24 g/kg,黧蒴锥为5.68 g/kg,山杜英林分钾含量的大小排序为灌木层(10.86)>草本层(9.23)>乔木层(6.13)>凋落物层(2.74),黧蒴锥为草本层(9.89)>灌木层(6.73)>乔木层(4.57)>凋落物层(1.53)。(5)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土壤层容重范围分别为0.95-1.63和1.22-1.50 g/cm3,土壤层pH范围分别为3.51-3.80和3.59-3.76,有机碳含量范围为6.09-22.96和8.10-18.73 g/kg,全氮含量范围为0.67-1.68和0.78-1.54 g/kg,全磷含量范围为0.45-0.52和0.66-0.84 g/kg,全钾含量范围为20.31-22.51和17.91-19.87 g/kg,碱解氮含量范围为56.64-155.62和75.33-143.99 mg/kg,有效磷含量范围为0.05-0.27和0.13-0.62 mg/kg,速效钾含量范围为19.44-40.09和65.05-97.68 mg/kg,土壤过氧化氢酶范围为1.71-4.23和2.54-3.13 mg/kg,酸性磷酸酶范围为73.67-530.76和164.42-428.77 mg/kg,脲酶范围为96.50-406.58和133.98-394.08 mg/kg。(6)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53.03和219.69 t/hm2,山杜英林的分配格局为土壤层(136.37)>乔木层(12.85)>凋落物层(1.77)>草本层(1.57)>灌木层(0.46),黧蒴锥林为土壤层(188.54)>乔木层(29.10)>草本层(1.13)>凋落物层(0.64)>灌木层(0.27)。山杜英和黧蒴锥生态系统氮储量为13.05和16.15 t/hm2,山杜英林的分配格局为土壤层(12.81)>乔木层(0.14)>凋落物层(0.05)>草本层(0.04)>灌木层(0.01),黧蒴锥林为土壤层(15.87)>乔木层(0.24)>草本层(0.03)>凋落物层(0.01)>灌木层(0.01)。山杜英和黧蒴锥生态系统磷储量分别为6.78和10.00 t/hm2,分配格局均为土壤层(6.75、9.95)>乔木层(0.01、0.02)>草本层(0.003、0.003)>凋落物层(0.002、0.001)>灌木层(0.001、0.001)。山杜英和黧蒴锥林的钾储量分别为302.99和263.91t/hm2,分配格局均为土壤层(302.823、263.716)>乔木层(0.113、0.168)>草本层(0.037、0.026)>灌木层(0.012、0.004)>凋落物层(0.005、0.004)。(7)山杜英人工林乔木层C:N范围为22.87-236.17,C:P为362.35-1482.63,C:K为39.27-149.86,N:P为6.28-15.84;黧蒴锥人工林乔木层C:N为27.59-281.41,C:P为435.12-4089.29,C:K为71.39-464.70,N:P为4.06-18.89。山杜英人工林土壤层C:N范围为8.58-13.69,C:P为13.24-43.90,C:K的范围为0.29-1.02,N:P范围为1.45-3.21;黧蒴锥人工林土壤层C:N范围为10.32-12.69,C:P为12.22-22.38,C:K为0.45-0.94,N:P为1.18-1.84。山杜英人工林林分C:N为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C:P、C:K、N:P表现为凋落物层>乔木层>土壤层;黧蒴锥人工林林分C:N、C:P表现为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C:K、N:P表现为凋落物层>乔木层>土壤层。(8)在小坑林场中,林分改造的树种选择上可优先考虑黧蒴锥;在森林经营管理上,需要合理控制林分密度,以获取较高碳和养分储量。根据试验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坑林场土壤P有效性较低,可适当施磷肥,以优化土壤状况。
卜建霞[7](2018)在《福建长汀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的水土养分流失与凋落物养分归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土流失是导致坡面地形产生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植被凋落物是维持土壤肥力、促进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通过选取福建省长汀典型红壤侵蚀区为研究区域,以马尾松林下5种不同模式为研究对象,包括套种杨梅、无患子、黄栀子、油茶和饲养河田鸡,以马尾松纯林作为对照样地,通过建立径流小区、布设凋落框以及室内实验分析,研究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对水土流失量、水土养分流失以及凋落物养分回归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林下杨梅、林下无患子、林下黄栀子、林下油茶、林下养鸡和马尾松纯林的年径流量分别为81.2mm、109.2mm、520.239mm、507.618mm、414.426mm、104.427mm。从大到小依次是林下黄栀子、林下油茶、林下养鸡、林下无患子、马尾松纯林、林下杨梅。6种林下利用模式土壤流失量依次为林下林下黄栀子(211.915kg·hm-2)>林下油茶(211.457kg·hm-2)>林下养鸡(178.21kg·hm-2)>林下无患子(65.083kg·hm-2)>马尾松纯林(52.247kg·hm-2)>林下杨梅(5.343kg·hm-2)。2.林下不同利用模式N、K、P养分总流失量依次是林下杨梅<马尾松纯林<林下无患子<林下养鸡<林下油茶<林下黄栀子。N和K养分元素的年总养分流失量依次是林下杨梅<马尾松纯林<林下无患子<林下养鸡<林下油茶<林下黄栀子。P元素养分在径流中的年总流失量依次是马尾松纯林<林下杨梅<林下无患子<林下养鸡<林下油茶<林下黄桅子。不同林下利用模式水土流失带来的N养分元素流失的月动态规律基本一致,最高峰值基本在6月,最低峰值均是12月。K元素在产流情形下的养分流失情况表现出,林下杨梅、林下无患子和马尾松纯林的规律基本一致。林下黄栀子和林下油茶的规律基本一致。林下养鸡的K元素养分流失变动范围是最大的。不同模式的P元素养分的流失主要集中在3月和4月,在12月达到最低。3.林下不同利用模式的年凋落总量依次是林下杨梅(5574.96k g·hm-2·a-1)>林下养鸡(2696.68kg·hm-2·a-1)>林下无患子(2546.82k g·hm-2·a-1)>马尾松纯林(1854.53kg·hm-2·a-1)>林下黄栀子(1750.62kg·hm-2·a-1)>林下油茶(1209.69kg·hm-2·a-1)。不同利用模式的凋落物组分中均以叶凋落物占比最大,达63.91%~86.87%。不同利用模式类型的凋落物组分占年凋落物总量的比重各不相同。4.不同利用模式的凋落量具有明显的月动态变化。林下杨梅、林下无患子和林下黄栀子均表现为三峰型,林下养鸡则是双峰型,而林下油茶和马尾松纯林属无规则型。对凋落物各组分之间及总凋落物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凋落果与凋落叶和凋落花之间呈较显着负相关性,凋落枝与其它、凋落叶与凋落总量之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性。通过对不同林分凋落物量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林下无患子与林下养鸡、林下黄栀子与马尾松纯林年凋落物量差异不显着(P>0.05),其它两两均差异显着(P<0.05)。在不同利用模式和马尾松纯林中,凋落叶与其它组分间均呈显着性差异(P<0.05)。5.不同利用模式的养分年平均含量表现为:N、P、K在不同利用模式中的浓度排序不完全一致。在林下杨梅、林下油茶和林下养鸡表现为N>K>P,在其它三种模式表现为K>N>P。在不同凋落物组分中,N在凋落花和其它中含量高,在凋落皮和凋落果中含量较低。K在凋落枝和凋落叶中含量较高,在凋落皮和凋落花中较低。P在其它组分中含量较高,在凋落皮、凋落花和凋落果中含量均极低。不同林分K、P、N元素的养分归还量大小表现为林下杨梅(18.516kg·hm-2)>林下无患子(10.293kg·hm-2)>马尾松纯林(4.235kg·h m-2)>林下养鸡(3.912kg·hm-2)>林下黄栀子(3.065kg·hm-2)>林下油茶(2.001kg·hm-2)。3种养分元素的年归还量依次表现为K(21.231kg·hm-2)>N(13.01kg·hm-2)>P(7.780kg·hm-2)。从凋落物的不同组分来看,3种养分元素在凋落叶组分中的归还量最大,占比达63.412%~89.718%。不同利用模式凋落物养分利用效率高低依次是林下养鸡(3109.324)>林下油茶(2115.317)>林下黄栀子(1893.298)>马尾松纯林(1341.557)>林下杨梅(1089.354)>林下无患子(944.695)。6.不同利用模式间降雨量-产流量、降雨量-产沙量以以及流量-产沙量间均呈幂函数相关关系。产流量-K养分流失、产沙量-K养分流失以及产流量-N养分流失间均使用线性函数拟合较好。产沙量-N养分流失间无统一拟合程度较好的方程。产流量-P养分流失间与幂函数拟合程度较高。7.不同利用模式间年养分流失量与年凋落物养分归还间,其中林下杨梅、林下无患子和马尾松纯林凋落物养分归还量高于养分流失量,其它三种模式凋落物养分归还量低于养分流失量。因此,不同利用模式中水土保持效益最佳的是林下杨梅,最差的是林下黄栀子。
郭文霞[8](2017)在《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松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乃至华北地区主要的森林类型,对固碳减排、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抚育间伐是人工林结构优化、提高碳汇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探讨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的影响对提高油松人工林固碳能力,促进其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北京北部山区30-35a生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02年进行林分抚育间伐处理形成12块固定标准地:对照(CK)、轻度间伐(Ⅰ)、中度间伐(Ⅱ)和强度间伐(Ⅲ)样地,2002年和2012年分别对标准地进行了生物量调查,同时2012年砍伐了 17株标准木建立生物量方程。通过生物量调查,本文从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碳储量、固碳速率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油松人工林间伐l0a后,抚育间伐对林分各组分及综合固碳效应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间伐强度的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状况、林分碳储量和固碳速率以及林分固碳效应的综合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通过控制实验分析了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以期揭示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对不同强度间伐响应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及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且与间伐强度正相关,以强度间伐效果最佳。间伐10a后,各强度间伐样地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增长量分别是对照样地的2.9倍、1.2倍、2.0倍;与对照相比,间伐降低了林分单位面积的蓄积增长量,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逐渐降低,强度间伐的样地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最低,为对照样地的59.65%;林木径级分布方面,中度间伐林分径阶分布更趋向于典型正态分布,林木的平均胸径较对照样地显着提高,还出现了对照样地没有的22cm和23cm径阶;林木连年生长量方面,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木年轮的连年生长量大小顺序为:强度间伐(III)>中度间伐(II)>对照(CK)>轻度间伐(I)的林分,且各间伐强度的林分林木年轮的连年生长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呈波动状态。(2)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单株及各器官、乔木层及各组分碳储量的变化影响显着,以轻度间伐(I)最明显,其单株及乔木层总碳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80.32%和47.15%;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各组分碳储量的分布格局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间伐降低了树干碳储量的分配比例,提高了树枝碳储量的分配比例;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灌草层和土壤层碳储量无显着影响,却降低了凋落物层的碳储量;与对照(CK)相比,轻度间伐(Ⅰ)高了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而强度(Ⅲ)和中度(Ⅱ)间伐的样地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着。年际动态上,间伐后,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的乔木层碳储量均呈现递增的趋势,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间差异越来越大,均以轻度间伐(I)的林分乔木层碳储量最高,强度间伐(Ⅲ)的林分乔木层碳储量最低。(3)间伐后,轻度(Ⅰ)和中度(Ⅱ)间伐在提高油松人工林单株及乔木层固碳速率方面效果显着,其固碳速率分别是对照的1.52和1.57倍;间伐对林下灌草层固碳速率无显着影响,但能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间伐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中凋落物层固碳速率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 34.05%下降到了 21.26%(Ⅰ)、26.06%(Ⅱ)、28.11%(Ⅲ),却使得土壤层碳储量的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21.19%提高到了 32.13%(Ⅰ)、35.12%(Ⅱ)、34.09%(Ⅲ)。轻度间伐(Ⅰ)在提高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方面亦效果显着,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比对照提高了 44.23%。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年增加量均呈现递增的趋势,且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之间增幅的差异越来越大,均以轻度间伐(Ⅰ)林分的年增加量最大。(4)林木生长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林分的综合得分最高,为1.2391,对照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2.5289,间伐促进了油松人工林林木的生长,尤以轻度间伐的效果最明显。林分碳储量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15.6%)油松人工林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为1.8195,其次是强度间伐(Ⅲ,41.7%)的林分和中度间伐(Ⅱ,27.3%)的林分,其综合得分分别为0.7540和0.4441,对照(CK)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3.0175,间伐促进了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积累,尤以轻度间伐的作用效果最佳。轻度间伐(I)林分生态系统总碳储量比对照林分高出25.43%,其乔木层总碳储量比对照提高了47.15%;间伐对灌草层和土壤层碳储量无显着影响,却降低了凋落物层的碳储量。林分固碳速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15.6%)油松人工林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为1.9844;其次是中度间伐(Ⅱ,27.3%)的林分,其综合得分为0.9759;再次是对照林分(CK),其综合得分为-1.4355;强度间伐(Ⅲ,41.7%)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1.5249;轻度间伐和中度间伐提高了油松人工林的固碳速率,尤以轻度间伐的作用效果最佳。轻度间伐(I)林分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比对照提高了 44.23%,其乔木层固碳速率是对照林分的1.57倍;间伐对林下灌草层固碳速率无显着影响,但能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增长量中凋落物层碳储量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 34.05%下降到了 21.26%(Ⅰ)、26.06%(Ⅱ)、28.11%(Ⅲ),却使得土壤层碳储量的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21.19%提高到了 32.13%(Ⅰ)、35.12%(Ⅱ)、34.09%(Ⅲ)。(5)林分固碳效应的综合效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林分>中度间伐(Ⅱ)林分>强度间伐(Ⅲ)林分>对照(CK)林分,轻度间伐(Ⅰ)林分的综合得分最高,为3.3293,对照林分(CK)的综合得分最低,为-3.8981,间伐能够提高油松人工林的固碳效应综合效果,尤以轻度间伐的效果最佳。(6)间伐提高了油松人工林内距离地面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提高了林内土壤水分、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尤以轻度间伐(Ⅰ,15.6%)的林分最显着。(7)通过控制实验得知,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氮肥含量的高低以及氮水的交互作用对油松的光合固碳量影响显着,而间伐通过调整林分密度,改变林内的光照强度、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等,从而改变油松人工林林木的光合固碳量,影响林分的固碳效应。(8)油松人工林林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单株生物量、乔木层单位面积生物量、灌草层单位面积生物量、凋落物层单位面积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都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林木的平均冠幅随林分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而林木枝下高随林分密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土壤层有机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见,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生物量及碳储量积累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是不一致的。
周子贵[9](2011)在《低效马尾松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特征及改造对策分析》文中提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古老的乡土树种,是松属树种地理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悠久的我国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涉及我国南方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浙江森林植被中,针叶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5%,其中以马尾松为优势的松林面积有达237.1万hm2,已划为生态公益林的松林面积有82.4万hm2。许多研究表明,与常绿阔叶林相比,马尾松林的生态功能相对较差,因此对马尾松林生态公益林改造研究,对于促进浙江生态公益林的健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木研究从马尾松林的群落学基础出发,重点选择浙江西北区的淳安、常山、龙游、浦江、临安5县(市)的生态公益林重点区升展典型样地调查和典型样例分析,合计34个样地和两个低效林改造实验样例。研究显示:1、采用欧氏距离(djk)计算群落间的相似系数,进行样地间的聚类分析,将调查区的马尾松生态公益林划分为马尾松纯林类型(类型Ⅰ)、马尾松和高灌木复层混交林类型(类型Ⅱ)、人为干扰较大的特殊混交类型(类型Ⅲ)、马尾松与落叶阔叶复合混交林类型(类型Ⅳ)、马尾松与常绿和落叶阔叶复合混交林类型(类型V)、以马尾松为主的松常绿阔叶复合混交林类型(类型Ⅵ)、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类型Ⅶ),计七个类型。2、采用离差标准化后的内积,选择常绿阔叶林类型(类型Ⅷ)和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两个类型,用作目标类型,分别针对这两个目标类型对各马尾松类型进行群落的相似性分析,揭示了针对目标类型的相似性或亲近关系,并确定类型Ⅰ--类型Ⅵ为相对低效生态公益林,进而表明马尾松生态公益林的改造重点是如何提高马尾松林的阔叶树种比例或重要值,并且还要注重乡土地带性树种的培育,提高与自然植被的相似度。3、分析了各类型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以及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旨数(H)和Pielou指数(JH),并从马尾松林的演替理论进行剖析,以揭示各类型在自然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为马尾松生态公益林分类改造提供科学依据。4、从群落结构上,分别各类型进行较详细的分析,针对各类型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状况,以及立地条件背景,提出了相应的封育改造、补植改造、间伐改造等技术对策,并根据常绿阔叶树种的结构和组成,提出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类型Ⅶ)作为低效马尾松生态公益林改造的定向目标或模式。5、根据以上分类改造研究内容,结合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在小金山、姥山、界首等林场实施的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实验---适当疏伐与封育改造样例、林下补植与抚育改造样例,对低效马尾松生态公益林提出的改造培育措施进行比较分析,从生态公益林建设角度来说,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
王晖[10](2010)在《南亚热带四种人工林土壤碳固持及其主要相关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固持已被国际社会广泛地接受。造林对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最直接影响是增加了植被的生物固碳量。而土壤中的碳储量非常大,即使是造林再造林对土壤碳产生较小的改变,也会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碳积累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目前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经营管理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仍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国内外人工林均存在树种单一,特别是人工针叶纯林所占比例较大,出现了生态稳定性较差和生态服务功能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人工林类型会由于自身根系统、冠层结构、凋落物组分和质量的差异而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土壤生物/非生物过程。所以,选择不同的造林树种与造林地内土壤温室气体收支状况密切相关。凋落物叶和细根分解是过去几十年生态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始终关注的重要内容,然而人们对凋落物叶和细根分解之间关系的了解十分有限。本研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取了位置邻近的具相似地形、土壤质地、林龄和经营历史的南亚热带四种人工林类型:马尾松人工林(Pinus massoniana)、红锥人工林(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人工林(Michelia macclurei)和米老排人工林(Mytilaria laosensis)。主要采用常规理化实验分析方法、固体13C核磁共振波谱法、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1)不同树种的凋落物叶、细根、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碳化学结构的影响;(2)不同树种土壤温湿度和凋落物叶、细根和土壤生物理化性质对土壤-大气间温室气体交换的影响;(3)马尾松、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四个树种凋落物叶和细根(直径小于2 mm)在各自林分下的原位分解速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分解过程中氮固定速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以及林下微环境和化学性质对凋落物叶和细根分解过程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碳固持潜力、温室气体排放和凋落物分解的驱动机制,为选择具有更高土壤碳固持潜力的人工造林树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三种阔叶人工林的0 1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比马尾松人工林高出了11 % 19 %,四种林分间10 3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不明显。不同人工林之间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差异主要归因于细根的输入而不是凋落物叶的输入。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三种阔叶人工林的0 10 cm土壤比对应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具有较低的烷基碳、较高的氧烷基碳和较低的烷基碳/氧烷基碳比值,尽管本研究尚不能完全确定三种阔叶人工林比马尾松人工林多出的土壤碳储量是否最终会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进入大气,但是这表明了三种阔叶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与马尾松人工林比较而言不够稳定。因此,建议将来的造林树种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碳储量与碳化学结构的潜在变化。(2)马尾松人工林年平均土壤CO2和N2O的排放速率低于任何一种阔叶人工林(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并且马尾松人工林年平均土壤CH4的吸收速率高于任何一种阔叶人工林(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树种间土壤N2O排放速率差异主要归因于树种间凋落物叶碳氮比和土壤氮储量的差异。树种间土壤CH4吸收速率差异主要归因于树种间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湿度的差异。树种间土壤CO2排放速率差异主要归因于树种间凋落物叶碳氮比的差异。本研究结果说明由马尾松人工林转化为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阔叶人工林对减少该地区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存在负作用。因此,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人工林应该与阔叶树人工林平衡发展,将来的造林树种的选择需要考虑不同树种对土壤-大气间温室气体交换的潜在影响。(3)马尾松、红锥、火力楠和米老排四种南亚热带树种中,树种对凋落物叶和细根的原位分解速率的影响非常相似,从而引起树种对整个地上和地下凋落物原位分解速率产生一致的影响。因此,凋落物叶的较快分解对应着细根的较快分解会导致树种之间在凋落物分解速率上的差异更为明显。四个南亚热带树种中凋落物叶和细根分解速率之间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的主要有以下原因:1)土壤湿度对凋落物叶和细根的分解速率产生相似的影响;2)同时对凋落物叶和细根分解速率产生影响的化学性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3)其它的初始化学性质各自对凋落物叶和细根产生不同的专一性的影响,由此导致凋落物叶的分解速率与细根的分解速率正相关。四个南亚热带树种中凋落物叶和细根之间的最大N固定速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本结果有助于为南亚热带树种对凋落物原位分解过程中C、N循环产生影响的某些重要机制提供解释。
二、浙江省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凋落物量及土壤碳库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凋落物量及土壤碳库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马尾松生态系统有机碳和植硅体碳汇的研究进展 |
1.1.1 马尾松生态系统的有机碳汇 |
1.1.1.1 马尾松生物量 |
1.1.1.2 马尾松林碳储量 |
1.1.1.3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布 |
1.1.1.4 马尾松碳储量影响因素 |
1.1.2 马尾松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 |
1.1.2.1 植硅体碳的形成 |
1.1.2.2 植硅体碳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等方面的作用 |
1.1.2.3 植物和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
1.1.3 不同生态系统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比较 |
1.1.3.1 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封存潜力的比较 |
1.1.3.2 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比较 |
1.1.3.3 其他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比较 |
2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思路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亚热带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地上器官的植硅体碳封存潜力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分析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马尾松地上器官植硅体、植硅体封闭碳和植硅体碳含量 |
3.2.2 马尾松树叶中植硅体含量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
3.2.3 马尾松林地上器官生物量、植硅体碳储量和植硅体碳封存速率 |
3.3 讨论 |
3.3.1 马尾松不同年龄及器官的植硅体与植硅体碳含量 |
3.3.2 马尾松植硅体含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3.3.3 马尾松林植硅体碳封存估算 |
3.4 小结 |
4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土壤剖面中植硅体碳含量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分析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土壤中植硅体与植硅体碳的比较 |
4.2.2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 |
4.3 讨论 |
4.3.1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土壤植硅体的剖面分布及动态演化特征 |
4.3.2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的剖面分布及动态演化特征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林火干扰对广东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方法进展 |
1.2.1 国外研究方法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方法概况 |
1.3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1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 |
1.3.2 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库的影响 |
1.3.3 林火干扰对凋落物碳库的影响 |
1.3.4 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
1.4 目前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立题依据 |
1.6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
1.6.1 研究假设 |
1.6.2 研究思路 |
1.7 主要研究任务与科学问题 |
1.7.1 主要研究任务 |
1.7.2 科学问题 |
1.8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1.9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9.1 研究方法 |
1.9.2 技术路线 |
1.10 本章小结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特征与地质地貌 |
2.1.2 土壤条件与河流水系 |
2.1.3 植被状况 |
2.1.4 森林火灾状况 |
2.2 广东省森林火灾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2.2.1 森林火灾时间变化规律 |
2.2.2 森林火灾空间变化规律 |
2.3 样地设置 |
2.4 植被和凋落物生物量调查 |
2.5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6 细根生物量的采集与处理 |
2.7 实验方法 |
2.7.1 生物量的测定 |
2.7.2 碳含量的测定 |
2.7.3 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
2.7.4 单位面积碳密度的计算方法 |
2.7.5 林火干扰强度划分 |
2.8 数据统计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3 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库的影响 |
3.1 林火干扰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
3.2 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含量的影响 |
3.3 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的影响 |
3.4 植被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因素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林火干扰对凋落物碳库的影响 |
4.1 林火干扰对凋落物生物量的影响 |
4.2 林火干扰对凋落物碳含量的影响 |
4.3 林火干扰对凋落物碳密度的影响 |
4.4 凋落物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因素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
5.1 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
5.1.1 林火干扰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5.1.2 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5.1.3 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
5.1.4 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因素 |
5.2 林火干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5.2.1 林火干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
5.2.2 林火干扰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5.2.3 林火干扰对土壤易氧化碳含量的影响 |
5.2.4 林火干扰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5.2.5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异的影响因素 |
5.3 林火干扰对土壤细根生物量的影响 |
5.4 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 |
6.1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 |
6.2 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因素 |
6.3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6.4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机制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林火管理策略 |
7.4 不足之处 |
7.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浙江省主要森林类型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浙江省主要森林类型的研究 |
1.2.2 森林生产力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气候条件 |
2.3 植被资源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生产力估算 |
3.3 地理空间梯度划分 |
3.3.1 经度梯度划分 |
3.3.2 纬度梯度划分 |
3.3.3 海拔梯度划分 |
3.4 生产力差异性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杉木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
4.1.1 杉木林生产力在经度梯度带上的分异特性 |
4.1.2 杉木林生产力在纬度梯度带上的分异特性 |
4.1.3 杉木林生产力在海拔梯度带上的分异特性 |
4.1.4 杉木林生产力在浙江省的分布 |
4.2 马尾松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
4.2.1 马尾松林生产力在经度梯度带上的分异特性 |
4.2.2 马尾松林生产力在纬度梯度带上的分异特性 |
4.2.3 马尾松林生产力在海拔梯度带上的分异特性 |
4.2.4 马尾松林生产力在浙江省的分布 |
4.3 阔叶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
4.3.1 阔叶林生产力在经度梯度带上的分异特性 |
4.3.2 阔叶林生产力在纬度梯度带上的分异特性 |
4.3.3 阔叶林生产力在海拔梯度带上的分异特性 |
4.3.4 阔叶林生产力在浙江省的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会稽山香榧林土壤有机碳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香榧研究进展 |
1.2.2 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天然次生林改造成香榧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样地设置及土壤样品采集 |
2.1.3 样品指标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较 |
2.2.2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碳素有效率及碳库活度的差异 |
2.2.3 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间的相关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森林改造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2.3.2 森林改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2.3.3 森林改造对土壤有机碳之间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的影响 |
第三章 施肥措施对古香榧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
3.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样地设置及土壤样品采集 |
3.1.3 样品指标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香榧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
3.2.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分析 |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香榧土壤pH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4 香榧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香榧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香榧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香榧土壤pH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四章 不同年龄香榧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4.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样地设置及土壤样品采集 |
4.1.3 样品指标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年龄香榧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
4.2.2 土壤活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率 |
4.2.3 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 |
4.2.4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树龄对香榧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3.2 树龄对香榧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3.3 树龄对香榧土壤有机碳之间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江西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森林植被生物量 |
1.4.2 森林植被碳密度/碳储量 |
1.4.3 土壤碳密度及其估算方法 |
1.4.4 空间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
1.4.5 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与土壤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森林植被与森林资源 |
2.1.5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样地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碳含量的测定 |
2.2.4 碳密度计算 |
3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配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乔木层碳密度分配特征 |
3.2.2 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分配特征 |
3.2.3 凋落物层碳密度分配特征 |
3.2.4 土壤层碳密度分配特征 |
3.2.5 生态系统碳密度分配特征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空间相关性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碳密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乔木层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 |
4.2.3 林下植被层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 |
4.2.4 凋落物层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 |
4.2.5 土壤层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 |
4.2.6 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其分布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乔木层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 |
5.2.2 林下植被层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 |
5.2.3 凋落物层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 |
5.2.4 土壤层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 |
5.2.5 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模型构建与分析 |
6.1 模型基础 |
6.1.1 最小二乘模型 |
6.1.2 空间误差模型 |
6.1.3 空间滞后模型 |
6.1.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2 研究方法 |
6.2.1 数据处理 |
6.2.2 数据建模 |
6.2.3 模型评价与检验 |
6.3 空间模型构建与分析 |
6.3.1 乔木层碳密度模型 |
6.3.2 林下植被层碳密度模型 |
6.3.3 凋落物层碳密度模型 |
6.3.4 土壤层碳密度模型 |
6.3.5 生态系统碳密度模型 |
6.4 讨论与小结 |
6.4.1 讨论 |
6.4.2 小结 |
7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分析 |
7.1 研究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乔木层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 |
7.2.2 林子植被层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 |
7.2.3 凋落物层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 |
7.2.4 土壤层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 |
7.2.5 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 |
1.3 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
1.4 森林营养元素研究进展 |
1.5 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样品采集 |
2.3.1 乔木层样品采集 |
2.3.2 灌木层样品采集 |
2.3.3 草本层样品采集 |
2.3.4 凋落物层样品采集 |
2.3.5 土壤层样品采集 |
2.4 样品测定方法 |
2.4.1 植物营养元素含量测定方法 |
2.4.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方法 |
2.4.3 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测定方法 |
2.5 植物生物量计算方法 |
2.5.1 乔木层生物量计算方法 |
2.5.2 灌木层生物量计算方法 |
2.5.3 草本及凋落物层生物量计算方法 |
2.5.4 林分生态系统生物量的计算方法 |
2.6 生态系统碳及营养元素储量的计算 |
2.6.1 植物碳及营养元素储量的计算 |
2.6.2 土壤层有机碳及营养元素储量的计算 |
2.6.3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营养元素储量 |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生物量 |
3.1.1 异速生长方程 |
3.1.2 乔木层生物量 |
3.1.3 灌木层生物量 |
3.1.4 草本层生物量 |
3.1.5 凋落物层生物量 |
3.1.6 林分生物量空间分配 |
3.2 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有机碳和养分含量 |
3.2.1 有机碳含量 |
3.2.2 氮含量 |
3.2.3 磷含量 |
3.2.4 钾含量 |
3.3 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
3.3.1 土壤物理性质 |
3.3.2 土壤化学性质 |
3.3.3 土壤酶 |
3.4 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碳储量和养分储量 |
3.4.1 有机碳储量 |
3.4.2 氮储量 |
3.4.3 磷储量 |
3.4.4 钾储量 |
3.5 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林分生物量 |
4.2.1.1 生物量方程 |
4.2.1.2 乔木层生物量 |
4.2.1.3 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 |
4.2.1.4 凋落物层生物量 |
4.2.1.5 林分生物量 |
4.2.2 林分有机碳和养分含量 |
4.2.2.1 有机碳含量 |
4.2.2.2 营养元素含量 |
4.2.3 土壤理化性质 |
4.2.3.1 土壤物理性质 |
4.2.3.2 土壤化学性质 |
4.2.4 生态系统有机碳和养分储量 |
4.2.4.1 有机碳储量 |
4.2.4.2 养分储量 |
4.2.5 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
4.2.5.1 乔木层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
4.2.5.2 凋落物层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
4.2.5.3 土壤层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
4.2.5.4 叶片-凋落叶-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福建长汀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的水土养分流失与凋落物养分归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
1.2.1 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研究 |
1.2.2 马尾松林下植被恢复研究 |
1.2.3 马尾松林下土壤退化研究 |
1.2.4 马尾松林下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
1.3 森林凋落物研究现状 |
1.3.1 森林凋落物产量与动态的研究 |
1.3.2 凋落物养分循环的研究 |
1.4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地概况 |
3 试验方法 |
3.1 样地设计 |
3.2 径流小区设计 |
3.3 凋落物的收集 |
3.4 数据收集 |
3.4.1 降雨因子 |
3.4.2 集流池径流量的收集 |
3.4.3 水土流失养分的测定 |
3.4.4 凋落物养分测定 |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降雨量分布特征 |
4.2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林地坡面产流产沙比较分析 |
4.2.1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年产流量产沙比较分析 |
4.2.2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产流产沙月动态比较分析 |
4.3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林地坡面养分元素迁移特征 |
4.3.1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N养分元素月流失特征 |
4.3.2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K养分元素流失特征 |
4.3.3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P养分元素流失特征 |
4.3.4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总养分元素流失特征 |
4.4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凋落物凋落月动态及养分归还 |
4.4.1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凋落物总量与组成比较 |
4.4.2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凋落物量月动态变化 |
4.4.3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各组分凋落物量月动态 |
4.4.4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凋落组及总量Pearson相关分析 |
4.4.5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凋落物养分归还特征 |
4.5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产流产沙养分流失及凋落物养分的相关分析 |
4.5.1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降雨量与产流产沙相关性分析 |
4.5.2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产流产沙与养分流失间相关性分析 |
4.5.3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养分流失与凋落物养分归还间关系分析 |
5 讨论 |
5.1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林地坡面产流产沙分析 |
5.2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N、K、P养分流失特征分析 |
5.3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凋落物总量及其动态分析 |
5.4 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年养分流失与年凋落量养分回归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的固碳效应 |
1.2.2. 森林固碳效应的影响因素 |
1.2.3.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
1.2.4. 抚育间伐对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
1.2.5. 抚育间伐对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标准地设置 |
2.3.3. 标准地生物量调查 |
2.3.4. 标准木生物量测定 |
2.3.5. 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及生长量计算 |
2.3.6. 油松单木及各器官生物量估算方法 |
2.3.7. 含碳率测定及碳储量估算 |
2.3.8. 土壤指标的测定 |
2.3.9. 林内小气候的测定 |
2.3.10. 年轮条取样与处理 |
2.3.11. 幼苗控制试验方法 |
2.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3. 油松人工林不同层次组分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 |
3.1. 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1. 平均胸径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2. 平均树高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3. 林分平均冠幅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4. 平均枝下高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5. 单株材积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6. 林分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与密度的关系 |
3.2. 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2.1. 生物量估算模型 |
3.2.2. 平均单株及不同器官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2.3. 乔木层单位面积总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2.4. 乔木层各组分单位面积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3. 油松人工林林下各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3.1. 灌草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3.2. 凋落物层生物量现存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3.3. 粗大木质残体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3.4. 油松人工林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4.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4.1.1. 间伐前后平均胸径生长量对比 |
4.1.2. 间伐前后平均树高生长量对比 |
4.1.3. 间伐前后平均冠幅生长量对比 |
4.1.4. 间伐前后单株材积生长量对比 |
4.1.5. 间伐前后单位面积蓄积量生长量对比 |
4.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胸径径级分布的影响 |
4.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木径向生长的年际动态及生长释放效应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5.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单株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 |
5.1.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生物量及碳储量对比 |
5.1.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 |
5.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 |
5.2.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
5.2.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灌草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
5.2.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
5.2.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土壤层有机碳含量及分配特征 |
5.2.5.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
5.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年际动态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固碳速率的影响 |
6.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固碳速率的影响 |
6.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固碳速率的影响 |
6.3.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下各层固碳速率的影响 |
6.3.1. 不同间伐强度灌草层固碳速率比较 |
6.3.2. 不同间伐强度凋落物层固碳速率比较 |
6.3.3.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层固碳速率比较 |
6.4.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的影响 |
6.5.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增量的年际动态 |
6.6. 讨论 |
6.7. 小结 |
7.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效应影响综合评价 |
7.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生长状况综合评价 |
7.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综合评价 |
7.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速率综合评价 |
7.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综合效果评价 |
7.5. 讨论 |
7.6. 小结 |
8. 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对抚育间伐强度响应的生态生理机制 |
8.1. 间伐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
8.1.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光照强度的变化 |
8.1.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土壤水分特征 |
8.1.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土壤养分特征 |
8.1.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温度变化 |
8.2. 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对光、水、氮的响应 |
8.2.1. 光照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
8.2.2. 土壤水分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
8.2.3. 氮肥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
8.2.4. 土壤水分和氮肥交互作用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
8.3. 讨论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9.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低效马尾松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特征及改造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马尾松林的群落学研究 |
1.1.1 群落类型 |
1.1.2 群落演替 |
1.1.3 种群生态位 |
1.1.4 物种多样性 |
1.2 马尾松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
1.2.1 水土保持 |
1.2.2 凋落物 |
1.2.3 碳库与碳汇 |
1.2.4 综合效益 |
1.3 马尾松林的退化特征和改造方法研究 |
1.3.1 退化特征 |
1.3.2 改造技术 |
2 调查研究方法 |
2.1 调查研究地点 |
2.2 调查研究方法 |
2.2.1 群落调查 |
2.2.2 改造技术典型样例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马尾松生态公益林类型的划分 |
3.2 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
3.3 多样性分析 |
3.4 低效生态公益林类型的结构特征分析及改造对策 |
3.4.1 类型Ⅰ |
3.4.2 类型Ⅱ |
3.4.3 类型Ⅲ |
3.4.4 类型Ⅳ |
3.4.5 类型Ⅴ |
3.4.6 类型Ⅵ |
3.4.7 类型Ⅶ |
4 低效马尾松公益林改造典型样例分析 |
4.1 适当疏伐、封育改造样例 |
4.1.1 实验方法和地点 |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3 样例小结与讨论 |
4.2 林下补植、抚育改造样例 |
4.2.1 实验地点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3 样例小结与讨论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相关树种拉丁文名录 |
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南亚热带四种人工林土壤碳固持及其主要相关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四种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和化学组成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四种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和化学组成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描述 |
2.2.2 试验方法 |
2.3 四种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和化学组成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果与分析 |
2.3.2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四种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四种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描述 |
3.2.2 试验方法 |
3.3 四种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果与分析 |
3.3.2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四种人工林凋落物叶和细根分解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四种人工林凋落物叶和细根分解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描述 |
4.2.2 试验方法 |
4.3 四种人工林凋落物叶和细根分解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果与分析 |
4.3.2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碳固持潜力 |
5.1.2 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效益 |
5.1.3 南亚热带造林树种凋落物分解过程碳、氮循环机制 |
5.2 讨论 |
5.2.1 基于碳储量和化学结构综合评判土壤碳固持能力 |
5.2.2 基于多种温室气体综合评判温室效应 |
5.2.3 碳、氮循环在树种间的相关关系 |
5.3 展望 |
5.3.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3.2 对人工林碳管理的建议 |
5.3.3 尚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浙江省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凋落物量及土壤碳库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研究[D]. 孙凯. 浙江农林大学, 2020
- [2]林火干扰对广东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D]. 罗碧珍.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3]浙江省主要森林类型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研究[D]. 王兰芳.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4]会稽山香榧林土壤有机碳特征研究[D]. 张雨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5]江西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D]. 潘萍. 江西农业大学, 2018
- [6]山杜英和黧蒴锥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储量研究[D]. 佘汉基.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福建长汀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的水土养分流失与凋落物养分归还[D]. 卜建霞.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8]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D]. 郭文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9]低效马尾松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特征及改造对策分析[D]. 周子贵. 浙江农林大学, 2011(05)
- [10]南亚热带四种人工林土壤碳固持及其主要相关过程研究[D]. 王晖.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