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泥螺暴发性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方皓[1](2019)在《山东省贝类弧菌流行病学调查及毒力基因检测》文中研究说明滩涂贝类养殖业是我省渔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养殖品种、养殖模式日益多样化,养殖技术逐渐进步,产量不断增多。但是随着贝类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和养殖环境污染等问题,病害愈发严重。其中弧菌病对贝类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贝类弧菌的流行情况和防控技术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开展了对2017年和2018年山东滨州、青岛、烟台、威海、东营等7个沿海养殖地区养殖的菲律宾蛤仔、蛏子、斑纹棱蛤、扁玉螺、脉红螺、扇贝、毛蚶、牡蛎和贻贝等弧菌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对分离弧菌的分析比较,了解贝类弧菌病的流行性。并对分离率较高的3种弧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研究其耐药情况,同时研究了各弧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本研究共分离细菌155株,属不同的27种,其中弧菌24种,其他菌3种。分离出的弧菌包括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杭州弧菌(Vibrio hangzhouensis)、需钠弧菌(Vibrio natriegens)、Vibrio owensii、Vibrio chagasii等。其他菌包括Photobacterium damsetae、Enterobacter cloacae和Photobacterium swingsii。统计结果表明,检出率比较高的是哈氏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分别为23%、24%和9%;弧菌总体的检出率为95%,其他菌为5%。其中哈氏弧菌和溶藻弧菌每年检出率都在20%以上,其他弧菌的检出率相对而言较低。不同贝类中弧菌的检出率也不相同,副溶血弧菌在贻贝、毛蚶和蛏子中的分离率较高,分别为62%,18%和22%;哈氏弧菌在四角蛤、毛蚶和菲律宾蛤仔中分离率较高,分别为38%、35%和28%;溶藻弧菌在牡蛎、蛏子和菲律宾蛤仔中的分离率较高,分别为41%、36%和21%。不同地区中弧菌的检出率是不同的,其中哈氏弧菌在滨州、东营和潍坊的检出率较高,为25%,44%和28%;溶藻弧菌在日照,威海,烟台的检出率较高为52%,43%和37%;副溶血弧菌在滨州和日照的检出率较高为18%和13%。本试验对这两年分离率较高的3种弧菌进行了药敏试验。使用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吩、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恩诺沙星、萘啶酸、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和氨曲南这些药敏片。药敏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和萘啶酸对弧菌的敏感率达到100%;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对弧菌的敏感率达到95%,并且没有耐药菌株的出现;恩诺沙星、四环素、氨曲南等抗生素对弧菌的敏感率也达到了90%以上,没有耐药菌株;90.8%和86.2%的弧菌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表现为耐药,分别只有2%和1%表现为敏感;弧菌对头孢噻吩和卡那霉素敏感率在50%左右,耐药率分别是18.4%和10.3%;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是8%;本试验对分离的各弧菌进行了毒力基因检测。检测的毒力基因包括tdh、trh、ure C、lux R、Omp W、vvh A和vac O等。结果表明,哈氏弧菌中tox R基因、pap6基因、lux R基因携带率较高分别为47%、39%和28%;副溶血弧菌中vscC2基因携带率最高为35%,而ure C基因和trh基因的携带率为14%和21%;溶藻弧菌中Omp W基因携带率较高,为29%。本试验通过对2017年和2018年山东省贝类弧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贝类弧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弧菌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弧菌的药敏试验,为对贝类弧菌病的药物防治提供了科学方法;同时检测主要毒力基因在一些分离的弧菌中的分布,为毒力菌株的鉴定提供相关资料,同时为有效地预防弧菌传染病的大面积暴发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徐先栋[2](2017)在《华南海水养殖地区哈氏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毒力菌株基因组分析》文中认为哈氏弧菌为华南沿海海水养殖地区常见的病原菌,对不同类型的海水养殖品种均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为了研究华南海水养殖地区哈氏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哈氏弧菌致病机理,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建立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毒力菌株的耐药性以及基因组特征,为华南海水养殖地区的哈氏弧菌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开展了哈氏弧菌感染实验,分子分型以及特异性检测生物标记筛选、药敏实验、毒力菌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等实验,结果如下:1、成鱼养殖场分离的46株哈氏弧菌经RAPD及ERIC-PCR分型,均获得一类主要的遗传型菌株。其中,通过ERIC分型获得的18株菌株命名为ERIC-1型菌株。以1×107CFU/mL菌液浓度分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攻毒感染,结果所有18株ERIC-1型菌株在2-6 h内均致感染石斑鱼死亡,表明它们具有强毒性,均为毒力菌株。并且,该类菌株对斜带石斑鱼的致死时间均短于哈氏弧菌毒力菌株已有的相关报道,表明在我国南方海水养殖区域流行的水产动物哈氏弧菌病原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且很可能是一类有别于其他地区哈氏弧菌致病菌株的新的遗传型。2、以哈氏弧菌致病菌株GDH11385为代表菌株,对多种水产养殖动物及小白鼠进行攻毒试验的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蓝曼龙(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金曼龙(T.microlepis)以及小白鼠均表现出强毒性,说明其感染具有宿主多样性。其中,对石斑鱼及小白鼠的LD50值分别为8.7×103 CFU/g体质量和9.9×105 CFU/g体质量。分别以哈氏弧菌GDH11385胞外产物和细菌悬液感染斜带石斑鱼,结果表明细菌悬液能快速致感染动物死亡,但胞外产物不致病,表明其致病因素应属于活细菌因素。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该细菌能快速侵入肝、脾、脑等组织,并对这些组织器官造成严重病理损伤,结合发病症状和病鱼解剖结果,推测该菌定殖能力强,能快速定殖到宿主组织器官中,并螯合组织中的铁离子,使感染动物血红蛋白运输氧的能力大大下降,致使感染动物缺氧死亡。3、使用 17 个弧菌常见的毒力基因(luxR、toxRvh、vhpA、chiA、serine protease、vhh、vhml、vhs、toxRvc、hlyA、flaC、vvh、trh、tdh、tcpA、zot、ctxA)引物对哈氏弧菌进行毒力因子PCR检测,结果18株ERIC-1型哈氏弧菌均至少含有以下5个共同毒力因子,即luxR、toxRvh、chiA、serine protease和vhh,表明该5个毒力基因可能是该类型哈氏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4、根据ERIC-1型致病哈氏弧菌的ERIC-PCR共有条带,筛选该类型菌株的特异性的分子标记,根据特异分子标记设计引物,建立该类型菌株的PCR快速检测方法,成功获得一对适合该类型菌株检测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引物。5、对华南地区主要石斑鱼育苗基地海南省的育苗场患病鱼苗进行细菌分离,毒性鉴定,ERIC-PCR分型,结果表明,其主要细菌病原亦为ERIC-1型哈氏弧菌。为探索成鱼养殖场和育苗场的哈氏弧菌抗药性,使用10大类26种抗生素药物对来源于成鱼养殖场和育苗场的毒性菌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表明成鱼养殖场的细菌对氯霉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敏感,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药物耐药,而育苗场的细菌对10大类药物或多或少均表现耐药性,育苗场菌株的抗药性和耐药指数均显着高于成鱼养殖场菌株。6、通过对哈氏弧菌毒力菌株GDH11385基因组去除前期多糖杂质,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采用第三代测序平台Pacbio RSⅡ系统对纯化后的DNA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及拼接组装,共获得2条主染色体及3条质粒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了基因组注释、基因功能分类、细菌关键毒力基因分析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为水产养殖中哈氏弧菌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瑜,汪志文,周维,蔡小辉,张海艳,鲁义善,简纪常,汤菊芬[3](2016)在《徐闻方斑东风螺暴发性疾病病原分离鉴定以及防治手段探索》文中认为为了明确引起方斑东风螺急性死亡症的病原,对2015年6月广东省徐闻县发生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急性死亡症进行了病原分离纯化,获得1株优势细菌,命名为XW-01。将XW-01人工感染方斑东风螺,表现出自然发病症状,证实分离菌株为致病菌。分离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病原16S r 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原菌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XW-01对方斑东风螺半致死剂量(LD50)测定值为6.3×106 cfu/m L。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对常见的7种抗菌药物氟哌酸、氟苯尼考、氨苄西林、恩诺沙星、头孢三嗪、左旋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敏感。添加不同剂量的三联生物噬菌王产品到水族箱中,对方斑东风螺用浸泡法进行人工感染哈维氏弧菌试验,观察东风螺发病及死亡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的此产品可以明显降低东风螺的死亡率,表明三联生物噬菌王产品对东风螺感染哈维氏弧菌所引起的急性坏死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贾胜华,曾江宁,廖一波,寿鹿,黄伟,高爱根,汤雁滨[4](2016)在《洞头列岛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解洞头列岛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4月在该海域布设35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采样,并获取相关环境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22种,其中多毛类57种,甲壳动物34种,软体动物19种,棘皮动物5种,其它类动物7种。各调查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目在122种之间,瓯江口附近站位物种数较少。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3.3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21个/m2。多毛类具有种数上的优势,软体动物具有生物量和密度上的优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29、2.45和0.66。通过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排序分析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划分为3个群落:异蚓虫-薄云母蛤-绒毛细足蟹-不倒翁虫群落(群落Ⅰ),薄云母蛤-异蚓虫-双鳃内卷齿蚕-不倒翁虫群落(群落Ⅱ)和其他群落(群落Ⅲ)。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底层海水的温度、盐度、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溶解性无机氮、化学需氧量以及表层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等。AB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但基本稳定。与历史资料相比,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无明显变化,种类组成由以多毛类和软体动物为主转变为以多毛类和甲壳动物为主,且个体较大的棒锥螺大量死亡。
吴静[5](2016)在《温度和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Mimachlamys nobilis Reeve)存活、免疫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华贵栉孔扇贝(Mimachlamys nobilis Reeve)是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价值很高的暖水性贝类,本文通过检测存活率、各项免疫指标及生理指标,探讨性成熟前的幼贝(小规格贝)和成贝(大规格贝)在不同温度、盐度条件下的调节适应机制及低温、低盐胁迫对两种规格扇贝生理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温度和盐度的降低,存活率逐渐下降。幼贝的96h半致死温度LT50为12.81℃,成贝的96h半致死温度LT50为13.33℃;幼贝的96h半致死盐度LS50为18,成贝的96h半致死盐度LS50为20。说明幼贝较成贝更耐低温和低盐,华贵栉孔扇贝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盐度范围为:26-35。(2)随着温度、盐度的降低,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外套膜、鳃、闭壳肌、肝胰脏)中SOD、CAT、MPO活力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外套膜中SOD、CAT、MPO活力显着高于鳃、肝胰脏和闭壳肌(p<0.05)。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中MDA含量逐渐升高,外套膜、鳃、肝胰脏中MDA含量显着高于闭壳肌(p<0.05)。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逐渐减少,肝糖原的含量显着高于肌糖原含量(p<0.05)。四种组织中Na+/K+-ATPase活力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鳃组织中Na+/K+-ATPase活力显着高于外套膜、肝胰脏和闭壳肌(P<0.05)。(3)在温度10-30℃之间,幼贝和成贝滤水率和摄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25℃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降低。幼贝和成贝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趋势,30℃时达到最大值。在盐度20-35之间,幼贝和成贝滤水率和摄食率随着盐度的升高,于盐度29时幼贝滤水率和摄食率达到最大值,成贝滤水率也达到最大值,盐度32时,成贝摄食率达到最大值。幼贝和成贝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盐度的升高,于盐度32时达到最大值。综合所述,华贵栉孔扇贝幼贝和成贝的最适生理状态温度为25℃;盐度为29-32。
刘泓泉[6](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指出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张彬,黄婷,熊建华,谢达祥,韦嫔媛,彭金霞,陈晓汉[7](2012)在《养殖文蛤病害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文中提出文蛤是重要的海洋经济贝类,随着人工养殖的发展,暴发性死亡病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对养殖文蛤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等主要病害的病原体与致病症状、流行规律、组织病理学、检测与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合评述,并展望其研究应用前景。
梁利国[8](2011)在《三疣梭子蟹病原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检测及防控研究》文中提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又称梭子蟹、枪蟹、海螃蟹,隶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属(Portunus),在我国主要集中于山东和江浙沿海海域,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价值较高的大型海产经济蟹类。然而近年来海洋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随着梭子蟹的养殖规模的逐渐增大,各种病害开始接踵而来,并呈现大规模暴发和流行的趋势,特别是细菌性疾病,给三疣梭子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弄清导致养殖梭子蟹死亡的病因及其致病机理,并找到有效的检测手段和防治方法,本文以具有典型病症的病蟹作为材料,通过对病原的分离鉴定、人工回感试验、组织病理观察并结合常规的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对梭子蟹的病原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建立了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筛选了防治药物,以期为梭子蟹细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2009-2010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等地养殖的梭子蟹出现大量死亡,病蟹主要症状为蟹体消瘦,不摄食、行动缓慢,严重者浮出水面或爬在池边,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掀开头胸甲可见肝胰腺、肌肉组织水肿,并有大量浑浊的积液,严重者肌肉糜烂并伴有腐臭的气味。从濒死的梭子蟹体内无菌操作分离得到两株优势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所分离的菌株JG091120-1对三疣梭子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均有明显的致病作用,而另一株菌JG091120-2无致病作用,由此表明菌JG091120-1为本次梭子蟹的致病菌。通过菌体观察、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鉴定并结合系统发育学等分子手段,鉴定该菌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弗氏柠檬酸杆菌隶属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该菌革兰氏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人和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肠道内正常的菌群。该菌可导致河蟹、乌鳢、红螯螯虾、尼罗罗非鱼等水产动物暴发疾病。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对氟罗沙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氟沙星等7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运用石蜡包埋及组织切片技术对患病梭子蟹的鳃、肝胰腺、螯足肌肉、肠道、心肌等组织进行了病理学研究,同时对其致病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其病症主要表现为:肌细胞破损、坏死,部分细胞细胞核出现萎缩或肿胀,血细胞凝集,肝胰腺细胞严重坏死。进行了病原弗氏柠檬酸杆菌防治药物的筛选工作,选择市场中常用渔用抗生素及中草药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抑菌净、恩诺沙星、氟哌酸、复方磺胺甲恶唑、苏木、五倍子、五味子、大黄、黄柏、黄连等抗菌效果十分显着。本论文基于定居因子抗原cfa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一种弗氏柠檬酸杆菌快速、准确的PCR检测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该PCR方法最低能检测6.47×103CFU/mL菌体浓度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其菌体模板DNA的检出极限为0.1468ng/μL;采用此方法对发病梭子蟹、中国对虾,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扇贝(Placopecta magellanicus)等海产品和养殖水体进行了检测,可从呈阳性反应的样品中分离出优势生长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因此,实验所建立的基于cfa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快速诊断。
吕文刚[9](2010)在《华贵栉孔扇贝早期生活史温盐效应与选择育种及颜色性状遗传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及响应曲面和满意度函数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两个因子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Reeve)]受精率、孵化率、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效应。通过实验量化了温度和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与孵化和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并建立了有效的回归方程,同时优化了利于受精与孵化,幼虫生长与存活的最佳条件。旨为华贵栉孔扇贝种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开展了华贵栉孔扇贝亲代选育对子一代影响效应研究。以壳长为选育的目标性状,在一定的选择压下,进行亲本大、中、小三种规格的歧化选择,采用常规育苗及养成方法,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一致前提下,进行三种格规亲代产卵量及受精率、孵化率、幼苗生长与存活及养殖期成贝的生长与存活等指标比较,以揭示亲代选择对后代的影响,评估遗传效应,为种苗生产选育优良亲贝提供理论依据。在家系培育中,考察了华贵栉孔扇贝中橘黄色,灰白色两种壳色与黄色和白色两种闭壳肌颜色的遗传规律,为华贵栉孔扇贝以壳色和闭壳肌颜色作为选择性状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温度和盐度两个环境因子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率和孵化率,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华贵栉孔扇贝胚胎发育阶段,温度和盐度是影响受精与孵化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温度效应明显大于盐度效应。温度盐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互作关系不显着。随着幼体发育的进行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幼虫生长速度加快,但在实验的20d内(从幼虫的直线铰合期开始到附着变态期结束),即使在最佳的温度和盐度条件下存活率仍是逐步下降的。通过响应曲面和满意度函数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华贵栉孔扇贝受精、孵化、生长与存活的有效回归方程。不同温度盐度组合对受精率、孵化率、幼虫生长与存活影响的数学模型表达式如下(P<0.0001):YF R= 14.5629 + 0.4162T + 0.6879 S 0.0019T S 0.0073T 2 0.0110S2Y HR= 7.4653 + 0.2093T + 0.3605 S 0.0010 TS 0.0037 T 2 0.0057S2102 2Log ( IGR SL2 0+ 0.10) = 22.5235 + 1.0406T + 0.7439 S 0.0023T S 0.0204T 0.0115S102 2Log ( AGR SL2 0+ 0.05) = 2 0.7681 + 1.0184T + 0.6450 S 0.0020T S 0.0204T 0.0100S2 2 2 2SR2 =2 489.0452 + 129.7093T + 131.6882S 5.1856T S 1.6921T 1.7926S + 0.0430T S +0.0115TS2 2 2 2SR1 1 = 2 191.3604 + 119.5690T + 94.1474 S 3.1964T S 2.1215T 1.1097 S + 0.0463T S +0.1334TS2 2 2 2SR2 0 =1 502.8306 + 63.9194T + 74.6224 S 1.7813T S 1.0338T 1.0720 S + 0.0192T S +0.1337TS式中T代表温度,S代表盐度,SR2,11,20代表第2d,第11d和第20d的存活率,IGR (Instantaneous growth rate)代表瞬时生长率,AGR (Accumulated growth rate)代表累积生长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找到适宜华贵栉孔扇贝受精和孵化的适应温度范围为22-27℃,盐度范围为26-30‰,最适的温度和盐度组合为24.7℃,29.3‰。生长(瞬时生长和累积生长)与存活的最佳温度盐度组合分别为25.04℃,29.53‰和24.6℃,28.03‰.2)在以壳长为选择目标对华贵栉孔扇贝实施歧化选择选育系的子一代(F1)的生长性能比较研究中,结果显示:各组在个体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稚贝育成率、海上过渡期存活率、等指标上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另外,各生长阶段的壳长、体重日增长量等指标上也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或显着差异(P<0.05),均显示大规格组显着优于中规格组(P<0.05);中规格组显着优于小规格组(P<0.05)。大规格组壳长的选择反应为9.47±2.01,中规格组为3.16±1.24,小规格组为-10.04±3.14,体重的选择反应大,中和小规格组依次是5.13±1.22,1.87±0.55和-19.24±4.78。壳长和体重的实现遗传力分别为0.96±0.24和0.44±0.13。以上结果表明,大规格组中的优良微效多基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并通过其子代的各经济性状表型值得以体现;相反,小规格组群体则是许多低值遗传基因得到了进一步纯合,一方面导致其子代环境适应能力变弱,从而死亡率提高,另一方面导致该贝生产性能降低。3)在华贵栉孔扇贝两种壳色和两种闭壳肌颜色遗传规律研究中,分别探讨了壳色和闭壳肌颜色的显隐性关系,发现黄壳色对灰白壳色为显性,闭壳肌白色对黄色为显性。黄壳色显性个体有显性纯合(后代全部为黄色)和杂合(自交F1黄:白=3:1,χ2<χ02.05,1)两种存在状态。同样白色闭壳肌也有纯合(F1全部为白色)和杂合(自交F1代白:黄=3:1,χ2<χ02.05,1)之分。灰白色壳色和黄色闭壳肌均为隐性纯合体。
蔡玉勇[10](2010)在《应用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VNV)分子检测技术对其主要宿主的检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是我国北方沿海养殖的主要贝类品种之一。“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 AVNV)已被证实为是一种对养殖栉孔扇贝危害极大的病原体。本文应用已建立的AVNV核酸检测方法,对养殖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养殖笼附着污损生物以及全国9省21个海区采集到的养殖贝类样品进行检测与分析,以探讨AVNV的主要宿主分布以及可能的传播途径。本文应用AVNV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对两个不同栉孔扇贝养殖海区的扇贝进行连续周年检测,研究AVNV在扇贝体内的感染增殖规律以及探讨综合生态调控技术对扇贝流行病控制效果。检测结果表明,08、09两年青岛流清河养殖海区扇贝样品在夏季大规模死亡季节均能检测到较高的AVNV携带率,其中08年5月-09年4月野生苗种扇贝8月份阳性率最高,达到75%,全年平均携带率为35%;09年1月-12月三种扇贝苗种蓬莱红、人工育苗和野生苗,7月份AVNV携带率最高分别为20%、70%和80%,扇贝携带AVNV的阳性率与扇贝大规模死亡流行病学的特征具有正相关性,而高温(7月和8月份海温度水平均23℃以上)可能是导致AVNV感染扇贝死亡的重要环境胁迫因子;桑沟湾扇贝养殖海区属于贝藻混养海区,由于部分苗种来源问题,桑沟湾检测到AVNV携带率最高时间为4月份扇贝分苗挂养时,蓬莱红、人工育苗和野生苗AVNV携带率分别为50%、60%和0,野生苗5月、6月AVNV携带率最高均为30%。09年流清河扇贝养殖场蓬莱红、人工育苗、野生苗存活率分别为39.1%、40.7%、45.3%;桑沟湾扇贝养殖场蓬莱红、人工育苗、野生苗存活率分别为96.8%、89.2%、90%,表明贝藻混养的养殖模式较单一养殖模式能利用大型藻类对扇贝养殖环境的生态调控,可以显着地降低病原水平,降低扇贝发病率。对09年对青岛流清河与荣成桑沟湾两个不同的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采样调查,研究浮游生物是否能携带AVNV及其变化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FQ-PCR)技术对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携带AVNV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两个扇贝养殖海区均检测到AVNV阳性样品存在,而且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携带AVNV量有差异,粒径小于200目的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量最大,达到9.45×106拷贝/mg总DNA,粒径60目—200目的之间浮游生物次之,粒径大于60目的浮游生物携带量最少,仅为5.81×104拷贝/mg总DNA。在上述两个扇贝养殖海区,均在8月份检测到浮游生物携带AVNV,与栉孔扇贝夏季大规模死亡现象在时间上吻合。实验结果表明:浮游生物可以携带AVNV,可能在AVNV的流行和传播中起到传播媒介的作用。对09年两个不同的扇贝养殖海区养殖扇贝扇贝笼上经常出现的几种附着污损生物检测其能否携带AVNV,是否是AVNV的潜在宿主,探讨附着污损生物在AVNV传播过程中起到有什么作用。两个海区中长牡蛎、紫贻贝、柄海鞘和麦秆虫样品中均检测到AVNV阳性的存在,青岛流清河扇贝养殖海区的东方缝栖蛤未检测到AVNV阳性样品存在,表明长牡蛎、紫贻贝、柄海鞘和麦秆虫可以携带AVNV,是AVNV的宿主,东方缝栖蛤未检测到AVNV,可能不是AVNV的宿主。自06年11月至09年11月从中国沿海9个省21个海区共采集38批586份样品,包括20种主要养殖贝类,其中双壳纲贝类16种,腹足纲4种。检测这些贝类样品携带AVNV的携带情况,除栉孔扇贝以外有8种贝类样品可以携带AVNV,说明AVNV在养殖贝类中有较广泛的宿主范围,包括:虾夷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杂色蛤、紫贻贝、翡翠贻贝、长牡蛎、近江牡蛎和方斑东风螺等;共有11种贝类样品未检测到AVNV阳性样品存在,这些样品包括海湾扇贝、波纹巴非蛤、文蛤、泥蚶、黄边糙鸟蛤企鹅珍珠贝、马氏珠母贝、黑碟贝、皱纹盘鲍、黑鲍和泥螺,但是受到采样地点、时间和样品数量的限制,这些样品能否携带AVNV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养殖泥螺暴发性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殖泥螺暴发性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贝类弧菌流行病学调查及毒力基因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弧菌的研究进展 |
1.1.1 弧菌简介与弧菌形态 |
1.1.2 弧菌致病机理 |
1.2 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 |
1.2.1 胞外产物蛋白酶 |
1.2.2 溶血素 |
1.2.3 铁载体 |
1.2.4 T3SS |
1.2.5 毒力调控基因 |
1.3 弧菌的危害 |
1.3.1 弧菌对人的危害 |
1.3.2 弧菌对贝类的危害 |
1.4 弧菌病的防治 |
1.4.1 生物防治 |
1.4.2 药物防治 |
1.4.3 综合防治 |
1.5 流行病学调查 |
1.5.1 流行病学的基本内容 |
1.5.2 细菌病流行特点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2.1.3 主要仪器 |
2.1.4 试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弧菌分离纯化及保存 |
2.2.2.1 弧菌的分离 |
2.2.2.2 弧菌的纯化 |
2.2.2.3 弧菌的保存 |
2.2.3 革兰氏染色 |
2.2.4 弧菌16S rRNA鉴定 |
2.2.4.1 引物的合成 |
2.2.4.2 DNA模板的提取 |
2.2.4.3 PCR扩增 |
2.2.5 序列分析及序列上传 |
2.2.6 菌株耐药性检测 |
2.2.6.1 菌株 |
2.2.6.2 试剂 |
2.2.6.3 药敏纸片 |
2.2.6.4 药敏纸片扩散法(K-B法) |
2.2.7 毒力基因的检测 |
2.2.7.1 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 |
2.2.7.2 哈氏弧菌毒力基因 |
2.2.7.3 溶藻弧菌毒力基因 |
2.2.8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弧菌形态特征 |
3.2 菌株鉴定结果 |
3.2.1 生化鉴定 |
3.2.2 16S rRNA鉴定结果 |
3.2.3 测序鉴定结果 |
3.2.4 上传序列结果 |
3.3 弧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 |
3.4 药敏试验结果 |
3.5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3.5.1 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3.5.2 哈氏弧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3.5.3 溶藻弧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华南海水养殖地区哈氏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毒力菌株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哈氏弧菌及其危害 |
1.1.1 哈氏弧菌命名 |
1.1.2 哈氏弧菌的主要特征 |
1.1.3 哈氏弧菌引起的疾病 |
1.1.4 哈氏弧菌致病机理 |
1.1.5 哈氏弧菌的防治 |
1.2 细菌分型及哈氏弧菌分型 |
1.2.1 细菌分型的定义 |
1.2.2 细菌分型方法 |
1.2.2.1 表型分型方法 |
1.2.2.2 分子分型方法 |
1.2.3 哈氏弧菌分型 |
1.2.4 毒力菌株生物标记筛选 |
1.3 测序技术的发展 |
1.4 哈氏弧菌全基因组测序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哈氏弧菌分型、致病菌筛选及菌落形态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2 菌株 |
2.1.3 石斑鱼 |
2.1.4 细菌DNA提取 |
2.1.5 RAPD引物筛选 |
2.1.6 RAPD-PCR分型 |
2.1.7 ERIC-PCR分型 |
2.1.8 聚类分析 |
2.1.9 致病菌确定 |
2.1.10 致病菌菌落形态描述 |
2.2 实验结果 |
2.2.1 RAPD引物筛选 |
2.2.2 RAPD分型 |
2.2.3 ERIC-PCR分型 |
2.2.4 毒性实验结果 |
2.2.5 重分离菌株RAPD鉴定 |
2.2.6 致病菌的菌落形态 |
2.3 讨论 |
3 哈氏弧菌致病菌株的毒力基因PCR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细菌及引物 |
3.1.2 毒力基因PCR分析 |
3.2 结果 |
3.2.1 致病菌株中毒力相关基因分布 |
3.2.2 非致病菌株中毒力相关基因分布 |
3.3 讨论 |
4 哈氏弧菌致病菌株PCR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株 |
4.1.2 生物标记的确定 |
4.1.3 引物设计筛选 |
4.1.4 引物特异性验证 |
4.1.5 引物灵敏度检测 |
4.1.6 序列 |
4.2 结果 |
4.2.1 生物标记克隆测序 |
4.2.2 引物设计 |
4.2.3 引物特异性验证 |
4.2.4 引物灵敏度检测 |
4.3 讨论 |
5 哈氏弧菌致病菌株GDH11385毒力特征及致病机理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菌株GDH11385对水产动物的毒性 |
5.1.2.1 对不同水产动物的毒性检测 |
5.1.2.2 菌液的毒性来源检测 |
5.1.2.3 对斜带石斑鱼的LD_(50)测定 |
5.1.2.4 感染石斑鱼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
5.1.2.5 不同感染方式对感染效果的影响 |
5.1.3 哈氏弧菌对小白鼠的毒性检测 |
5.1.3.1 菌液制备 |
5.1.3.2 腹腔注射感染 |
5.1.3.3 病原确定 |
5.1.3.4 感染患病小白鼠组织病理学检查 |
5.1.3.5 对小白鼠的LD_(50)计算 |
5.2 结果 |
5.2.1 哈氏弧菌GDH11385对不同水产动物的毒性 |
5.2.1.1 对多种水产动物感染结果 |
5.2.1.2 菌悬液毒性来源检测结果 |
5.2.1.3 对斜带石斑鱼的LD_(50)测定 |
5.2.1.4 感染患病石斑鱼的组织病理检查 |
5.2.1.5 不同感染方式对感染效果的影响 |
5.2.2 哈氏弧菌对小白鼠的毒性检测结果 |
5.2.2.1 哈氏弧菌对小白鼠的感染结果 |
5.2.2.2 感染患病小白鼠组织病理检查 |
5.2.2.3 菌株GDH11385对小白鼠的LD_(50)值测定 |
5.3 讨论 |
6 石斑鱼育苗池弧菌调查及ERIC-1型菌株耐药性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细菌分离鉴定 |
6.1.3 细菌毒性鉴定 |
6.1.4 ERIC分子分型 |
6.1.5 药敏实验 |
6.1.6 数据统计 |
6.2 结果 |
6.2.1 细菌分离及感染结果 |
6.2.2 ERIC-PCR分型 |
6.2.3 药敏实验 |
6.3 讨论 |
7 哈氏弧菌GDH11385菌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哈氏弧菌菌株 |
7.1.2 哈氏弧菌的16s rDNA测序鉴定 |
7.1.3 哈氏弧菌的基因组DNA提取及质控 |
7.1.4 细菌全基因组测序 |
7.1.4.1 测序流程 |
7.1.4.2 Pacbio RS Ⅱ建库测序 |
7.1.4.3 基因组序列的拼接组装 |
7.1.4.4 基因组成份分析 |
7.1.5 基因的预测及注释 |
7.1.5.1 软件预测分析 |
7.1.5.2 基因的功能分析 |
7.1.5.3 RNA分析 |
7.1.6 哈氏弧菌毒力基因分析 |
7.1.6.1 毒力岛 |
7.1.6.2 毒力因子 |
7.1.6.3 水平转移基因分析 |
7.1.6.4 分泌系统基因簇分析 |
7.1.7 比较基因组分析 |
7.2 结果 |
7.2.1 哈氏弧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控 |
7.2.2 哈氏弧菌系统给进化地位 |
7.2.3 Pacbio RSII测序结果统计分析 |
7.2.3.1 测序数据原始统计 |
7.2.3.2 哈氏弧菌GDH11385全基因组拼接组装分析 |
7.2.3.3 哈氏弧菌GDH11385基因预测与基因功能分析 |
7.2.3.4 基因功能GO分类 |
7.2.3.5 水平基因转移分析 |
7.2.3.6 基因岛分析 |
7.2.3.7 毒力基因 |
7.2.3.8 细菌分泌系统 |
7.2.4 哈氏弧菌GDH11385比较基因组分析 |
7.2.4.1 哈氏弧菌比较 |
7.2.4.2 与哈氏弧菌QT520全基因组比较分析 |
7.3 讨论 |
全文总结 |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3)徐闻方斑东风螺暴发性疾病病原分离鉴定以及防治手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患病症状及危害情况 |
1.2 细菌分离及形态特征 |
1.3 致病性试验 |
1.4 病原菌感染方斑东风螺的LD50值 |
1.5 病原菌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 |
1.6 病原菌16S r RNA基因序列鉴定 |
1.7 病原菌XW-01药敏试验结果 |
1.8 三联生物噬菌王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病原菌分离和纯化 |
3.3 人工感染方斑东风螺试验 |
3.4 病原菌对方斑东风螺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
3.5 病原菌XW-01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 |
3.6 XW-01菌株16S r RNA序列测定 |
3.7 药敏试验 |
3.8 三联生物噬菌王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作者贡献 |
(4)洞头列岛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与室内分析 |
1.2 环境因子的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
2.2 数量组成与分布 |
2.3 群落结构特征 |
2.4 群落生态特征 |
2.5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6 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稳定性 |
3 讨论 |
3.1 大型底栖动物的历史演变 |
3.2 棒锥螺的死亡现象 |
3.3 棘皮动物的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 结论 |
(5)温度和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Mimachlamys nobilis Reeve)存活、免疫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详细摘要 |
绪论 |
1 华贵栉孔扇贝生物学特征 |
2 贝类养殖现状 |
3 贝类生理生态学研究 |
3.1 滤水率和摄食率 |
3.2 耗氧率和排氨率 |
3.3 影响贝类生理生态的因素 |
3.3.1 温度 |
3.3.2 盐度 |
3.3.3 体重 |
4 实验目的和实验意义 |
第一章 温度和盐度对幼贝和成贝存活率的影响 |
1.1 前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2.1 材料 |
1.2.2 方法 |
1.2.2.1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存活率的影响 |
1.2.2.2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存活率的影响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存活率的影响 |
1.3.2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存活率的影响 |
1.4 讨论 |
第二章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组织免疫指标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2.2.1 实验温度梯度设置 |
2.2.2.2 外套膜、鳃、闭壳肌、肝胰脏组织匀浆液制备 |
2.2.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2.3.1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 |
2.2.3.2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检测 |
2.2.3.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 |
2.2.3.4 丙二醛(MDA)含量检测 |
2.2.3.5 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检测 |
2.2.3.6 糖原含量检测 |
2.2.3.7 Na~+/K~+-ATPase活力检测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1.1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SOD活力的影响 |
2.3.1.2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CAT活性的影响 |
2.3.1.3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中MDA含量的影响 |
2.3.1.4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中MPO活力的影响 |
2.3.1.5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 |
2.3.1.6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组织免疫指标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2.1 实验盐度梯度设置 |
3.2.2.2 匀浆液制备 |
3.2.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免疫指标的影响 |
3.3.1.1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中四种组织SOD活性的影响 |
3.3.1.2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CAT活性的影响 |
3.3.1.3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中MDA含量的影响 |
3.3.1.4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中MPO活力的影响 |
3.3.1.5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 |
3.3.1.6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四种组织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2.2.1 设置温度和盐度 |
4.2.2.2 滤水率和摄食率测定 |
4.2.2.3 耗氧率和排氨率测定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滤水率和摄食率的影响 |
4.3.2 温度对幼贝和成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2.3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滤水率及摄食率的影响 |
5.3.2 盐度对幼贝和成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渔村的关注 |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
一、特点 |
二、经验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后记 |
(7)养殖文蛤病害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毒性疾病 |
1.1 病原体与致病症状 |
1.2 流行规律 |
1.3 病理变化 |
1.4 预防与治疗 |
2 细菌性疾病 |
2.1 病原体、致病症状与流行规律 |
2.2 病理变化 |
2.3 检测与诊断技术 |
2.4 预防与治疗 |
3 寄生虫性疾病 |
3.1 病原体与致病症状 |
3.2 流行规律 |
3.3 病理变化 |
3.4 预防与治疗 |
4 其他疾病 |
5 小结与展望 |
(8)三疣梭子蟹病原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检测及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三疣梭子蟹主要病害研究进展 |
1.1.1 病毒性疾病 |
1.1.2 细菌性疾病 |
1.1.2.1 弧菌病 |
1.1.2.2 丝状细菌病 |
1.1.2.3 甲壳溃疡病 |
1.1.2.4 烂鳃病(或黑鳃病) |
1.1.3 寄生虫性疾病 |
1.1.3.1 才女虫病 |
1.1.3.2 拟阿脑虫病 |
1.1.3.3 卵涡鞭虫病 |
1.1.3.4 固着类纤毛虫病 |
1.1.3.5 其他甲壳动物病 |
1.1.4 其他疾病 |
1.1.4.1 "牛奶病" |
1.1.4.2 掉腿病 |
1.1.4.3 粘抓病 |
1.1.4.4 水肿病 |
1.1.4.5 蜕壳不遂症 |
1.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三疣梭子蟹病原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方法 |
2.1.1.1 材料来源 |
2.1.1.2 细菌的分离纯化 |
2.1.2 人工感染试验 |
2.1.2.1 试验材料 |
2.1.2.2 成蟹注射感染 |
2.1.2.3 成蟹创伤浸泡感染 |
2.1.2.4 大眼幼体、幼蟹及对虾苗浸泡感染 |
2.1.3 细菌形态特征观察和理化特性鉴定 |
2.1.4 细菌的分子鉴定 |
2.1.4.1 PCR模板DNA制备 |
2.1.4.2 16SrRNA基因序列的PCR扩增与测序 |
2.1.4.3 gyrB基因序列的PCR扩增与测序 |
2.1.4.4 16SrRNA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1.5 病原菌耐药性试验 |
2.1.6 胞外酶定性分析 |
2.1.6.1 蛋白酶活性检测 |
2.1.6.2 脂酶活性检测 |
2.1.6.3 卵磷脂酶活性检测 |
2.1.6.4 淀粉酶活性检测 |
2.1.6.5 尿素酶活性检测 |
2.2 结果 |
2.2.1 病原菌菌落形态及培养特性 |
2.2.2 供试细菌的致病性 |
2.2.2.1 对成蟹的致病性 |
2.2.2.2 对大眼幼体及幼蟹的致病性 |
2.2.3 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 |
2.2.4 16SrRNA和gyrB基因同源性分析 |
2.2.5 药敏试验 |
2.3 讨论 |
第3章 梭子蟹弗氏柠檬酸杆菌病组织病理学初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用蟹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常规解剖观察 |
3.1.2.2 样本组织脱水处理 |
3.1.2.3 样本组织透明处理 |
3.1.2.4 样本组织浸蜡处理 |
3.1.2.5 样本组织包埋处理 |
3.1.2.6 切片 |
3.1.2.7 烤片 |
3.1.2.8 H.E染色 |
3.2 结果 |
3.2.1 病蟹的外观及解剖症状 |
3.2.2 组织病理观察 |
3.2.2.1 步足肌肉组织 |
3.2.2.2 螯足肌肉组织 |
3.2.2.3 鳃组织 |
3.2.2.4 心肌组织 |
3.2.2.5 肝胰腺组织 |
3.2.2.6 性腺组织 |
3.3 讨论 |
第4章 病原弗氏柠檬酸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菌株及其来源 |
4.1.2 供试海产品 |
4.1.3 细菌模板DNA的制备 |
4.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4.1.5 cfa基因序列的扩增 |
4.1.6 PCR产物检测 |
4.1.7 PCR灵敏度检测 |
4.1.8 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
4.2 结果 |
4.2.1 PCR最佳反应条件的确立 |
4.2.2 PCR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
4.2.3 PCR检测方法灵敏性检测 |
4.2.4 海产品检测结果 |
4.3 讨论 |
第5章 常用中草药对三疣梭子蟹病原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杀效果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药物及来源 |
5.1.2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
5.1.3 中草药浓缩药液的制备 |
5.1.4 菌液的制备 |
5.1.5 抑菌作用的测定 |
5.1.6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5.1.7 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
5.2 结果 |
5.2.1 20种中草药煎液的抑菌效果 |
5.2.2 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
5.3 讨论 |
第6章 常用抗菌药物对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抗菌效果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用品 |
6.1.1.1 营养琼脂培养基 |
6.1.1.2 营养肉汤培养基 |
6.1.1.3 抗菌药物及来源 |
6.1.1.4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
6.1.2 菌液的制备 |
6.1.3 抗菌药物药液的配制 |
6.1.4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6.1.5 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
6.2 结果 |
6.2.1 十种药物对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抗菌效果 |
6.2.1.1 最小抑菌浓度 |
6.2.1.2 最小杀菌浓度 |
6.2.1.3 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比较 |
6.3 讨论 |
6.3.1 常用抗菌药物对病原细菌杀菌效果研究的必要性 |
6.3.2 抗菌药物的对病原细菌的研究分析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成果小结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华贵栉孔扇贝早期生活史温盐效应与选择育种及颜色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贝类研究现状 |
1.1.1 温度、盐度对贝类的影响研究 |
1.1.2 选择育种研究 |
1.1.3 杂交育种研究 |
1.1.4 贝类壳色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1.2 华贵栉孔扇贝研究现状 |
1.2.1 温度盐度效应 |
1.2.2 常规育种研究 |
1.2.3 分子生物学方面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温度、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率、孵化率、生长及存活影响 |
1.3.2 华贵栉孔扇贝不同规格亲本子代生长效应的研究 |
1.3.3 华贵栉孔扇贝壳色与闭壳肌颜色遗传规律的研究 |
2 温度和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孵化、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温度与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
2.2.1 材料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实验操作步骤 |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5 结果分析 |
2.2.6 讨论 |
2.3 温度与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设计 |
2.3.3 实验操作步骤 |
2.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5 结果与分析 |
2.3.6 讨论 |
3 华贵栉孔扇贝不同规格亲本的子代生长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亲本的选择 |
3.2.2 亲贝催产 |
3.2.3 受精与孵化 |
3.2.4 幼虫培育 |
3.2.5 海上暂养及标粗 |
3.2.6 养成 |
3.2.7 数据测量与统计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变态率 |
3.3.2 不同规格亲本子一代幼苗壳长生长比较 |
3.3.3 各组稚贝育成率及其生长 |
3.3.4 海上养殖期各组壳长生长 |
3.3.5 海上养殖期体重增长生长 |
3.3.6 选择反应 |
3.3.7 实现遗传力 |
3.4 讨论 |
4 华贵栉孔扇贝壳色与闭壳肌颜色的遗传规律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壳色与闭壳肌颜色的界定 |
4.3.2 实验设计 |
4.3.3 交配方法 |
4.3.4 幼虫的培养 |
4.3.5 海上中期培育及采样分析 |
4.4 结果 |
4.4.1 黄黄(♂)×黄黄(♀) |
4.4.2 黄白(♂)×黄白(♀) |
4.4.3 黄黄(♂)×黄白(♀) |
4.4.4 黄白(♂)×黄黄(♀) |
4.4.5 白白(♂)×白白(♀) |
4.4.6 白黄(♂)×白白(♀) |
4.4.7 白白(♂)×白黄(♀) |
4.4.8 白黄(♂)×白黄(♀) |
4.4.9 黄黄(♂)×白白(♀) |
4.4.10 黄黄(♂)×白黄(♀) |
4.4.11 黄白(♂)×白白(♀) |
4.4.12 黄白(♂)×白黄(♀) |
4.5 讨论 |
4.5.1 华贵栉孔扇贝两种壳色遗传规律 |
4.5.2 华贵栉孔扇贝两种闭壳肌颜色的遗传规律 |
4.5.3 华贵栉孔扇贝壳色和闭壳肌颜色联合遗传规律 |
5 讨论与结论 |
5.1 温度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率、孵化率、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
5.2 华贵栉孔扇贝不同亲本大小对子一代影响效应 |
5.3 华贵栉孔扇贝不同壳色与不同闭壳肌颜色的遗传规律初探 |
5.4 主要结论 |
论文研究创新点 |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10)应用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VNV)分子检测技术对其主要宿主的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AVNV研究进展 |
1.1.1 AVNV流行病学特征 |
1.1.2 AVNV病原学研究 |
1.1.3 AVNV病理学研究 |
1.2 AVNV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1.2.2 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 |
1.2.3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
1.2.4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 |
1.2.5 荧光定量PCR技术 |
1.3 水生动物病毒性疾病传播途径的研究 |
1.3.1 垂直传播途径 |
1.3.2 水平传播途径以及宿主范围 |
1.4 综合生态调控技术对扇贝养殖疾病控制作用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栉孔扇贝携带AVNV调查与贝藻混养养殖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DNA模板样品制备 |
2.1.3 LAMP检测 |
2.1.4 LAMP产物检测 |
2.1.5 综合生态调控技术对疾病控制效果 |
2.2 实验结果 |
2.2.1 扇贝模板DNA检测 |
2.2.2 LAMP检测 |
2.2.3 样品检测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浮游生物携带AVNV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DNA模板样品制备 |
3.1.3 FQ-PCR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浮游生物种类及生物量统计 |
3.2.2 浮游生物AVNV检测 |
3.2.3 不同粒径浮游生物AVNV携带量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扇贝污损生物携带AVNV调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DNA模板样品制备 |
4.1.3 LAMP检测 |
4.2 结果 |
4.2.1 附着污损生物的时间分布 |
4.2.2 所有样品检测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中国沿海养殖贝类AVNV感染状况调查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定点调查与样品采集 |
5.1.2 实验材料 |
5.1.3 DNA模板样品制备 |
5.1.4 LAMP检测 |
5.2 结果 |
5.2.1 所有批次样品检测结果 |
5.2.2 不同品种贝类检测结果 |
5.2.3 AVNV分布地区差异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养殖泥螺暴发性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贝类弧菌流行病学调查及毒力基因检测[D]. 方皓. 山东农业大学, 2019
- [2]华南海水养殖地区哈氏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毒力菌株基因组分析[D]. 徐先栋. 海南大学, 2017(04)
- [3]徐闻方斑东风螺暴发性疾病病原分离鉴定以及防治手段探索[J]. 黄瑜,汪志文,周维,蔡小辉,张海艳,鲁义善,简纪常,汤菊芬.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12)
- [4]洞头列岛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J]. 贾胜华,曾江宁,廖一波,寿鹿,黄伟,高爱根,汤雁滨. 海洋学研究, 2016(02)
- [5]温度和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Mimachlamys nobilis Reeve)存活、免疫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D]. 吴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1)
- [6]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7]养殖文蛤病害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 张彬,黄婷,熊建华,谢达祥,韦嫔媛,彭金霞,陈晓汉. 西南农业学报, 2012(05)
- [8]三疣梭子蟹病原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检测及防控研究[D]. 梁利国.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4)
- [9]华贵栉孔扇贝早期生活史温盐效应与选择育种及颜色性状遗传规律研究[D]. 吕文刚. 广东海洋大学, 2010(05)
- [10]应用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VNV)分子检测技术对其主要宿主的检测与分析[D]. 蔡玉勇.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2)